荷塘月色朱自清教学目标

合集下载

《荷塘月色》教案范文5篇

《荷塘月色》教案范文5篇

《荷塘月色》教案范文5篇《荷塘月色》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2、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建议:一、__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结构安排、写景的层次和运用语言的技巧上。

二、__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体会__的韵味。

__语言朴素、典型,充满诗意,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解决办法1、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2、引导学生品味表达作者感情基调与感情发展变化的关键语句。

3、引导学生体味__描写景物的特点,从中领悟寄寓的思想感情。

4、通感的修辞方法学生第一次接触,可以结合练习题讲一点知识,必要时可扩展一些练习。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要点:讲解《荷塘月色》,弄清作者写作的缘起及描绘月色下的荷塘的特点,环境描写与抒发感情的关系。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解题:荷塘月色(加点部分板书,下同)是朱自清的早期散文作品之一。

荷塘,是指作者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表明作者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

月色是__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

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朱自清陷入苦闷之中。

他既对现实不满,又不敢投入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因而借赏景来排遣苦闷。

__中所反映出来的憎恶现实,想找一个安宁的所在而不得的苦闷心情,在当时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中很有代表性。

荷塘月色教案(精选4篇)

荷塘月色教案(精选4篇)

荷塘月色教案(精选4篇)【篇一】荷塘月色教案《荷塘月色》教学设计一、教学对象分析文中写景多用比喻、通感,很多同学的理解只停留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层面。

但文章语言优美、音节和谐,富有诗情画意。

这一特点会让学生对教学的过程充满了期待,有利教学。

二、教学内容分析《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安排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二)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语句的含义。

(三)了解“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五、教学方法(一)自主阅读体验与教师引导、集体讨论相结合。

(二)赏读法为主兼用探究法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六、教学时间:2课时七、教学过程设计布置预习:1、上网查阅写作年代的相关背景以及朱自清的生平经历;2、熟读课文,扫清生词障碍。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每个人排解烦恼、释放压力的方式总是不同的。

有人喜欢到黑龙江上感受涛声激荡;有人则喜欢去白桦林间倾听落叶纷飞;有人喜欢去天边小镇仰望雪山阳光;有人则喜欢去美丽的嘉荫丈量天高地远……甚至有人在自家小屋的门口去看蚂蚁搬家、小鸟搭窝。

而我们的朱自清先生却喜欢在烦闷时去清华园里看荷赏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看看那又是怎样一幅美景。

(二)介绍写作背景(三)讲授新课1、理行踪明确:带上门出去(第1段)→漫步小路(第2、3段)→观荷塘赏月色(第4、5段)→看四周(第6段)→遐想(第7、8、9、10段)→推门进去(结束)。

(画一个圆形的图解做板书,边板书边讲解。

)2、析感情(1)分析第1段明确:课文第一句直接道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它是全文的文眼,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在全曲中回荡。

(2)分析第2、3段对比:常日的小路与此时月下的小路,有何不同?用白天(少人走)、一般的夜晚(更加寂寞)、没有月光的晚上(阴森森的)和今天的淡月比,写出景色朦胧,富有诗意,第一次把“月色”点了出来。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案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案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荷塘月色》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

(2)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朗读、感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荷塘月色的热爱与赞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2)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课文《荷塘月色》的字词背诵与理解。

(2)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2.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对作者情感变化的把握。

三、教学方法3.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描绘的世界。

3.2 朗读感悟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3.3 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展示荷塘月色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简介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荷塘月色》。

4.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4.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2)每组选取一位代表进行分享。

4.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4.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荷塘月色的看法。

(2)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

五、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荷塘月色》。

(2)写一篇关于荷塘月色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2)评估学生在课堂讲解中的表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六、课后作业评价(1)检查学生背诵课文《荷塘月色》的情况,确保学生掌握基本内容。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教案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教案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荷塘月色》的诗文。

(2)分析朱自清的写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3)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文的主题和意境。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感受诗文的美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主题思想和意境。

2. 朱自清的写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3.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诗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意义。

2. 欣赏和分析诗文的美感。

3. 运用诗文中的词语进行创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诗文内容、作者简介、相关图片等。

2. 准备诗文的朗读录音,以便学生跟读和模仿。

3. 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PPT展示朱自清的画像,简介作者的背景和作品。

(2)引导学生回顾《荷塘月色》的诗文内容,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诗文(1)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诗文的主题和意境,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

(3)学生合作探讨,分析诗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意义。

3. 欣赏与分析(1)学生跟读朗读录音,感受诗文的美感。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朱自清的写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3)学生分享自己欣赏诗文的心得体会。

4. 巩固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进行认读和默写。

(2)学生运用诗文中的词语进行创作,可以是句子、段落或小作文。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文的主题和意境。

(2)强调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3)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案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案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荷塘月色》的背景和作者朱自清的生平等基本知识。

分析并欣赏朱自清的散文风格和语言特点。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学习如何运用描述和抒发情感的技巧来写作。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2.1 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通过分析文章的内容和语言,理解作者对荷塘月色的感受和赞美之情。

2.2 朱自清的散文风格和语言特点:通过具体的例子,分析作者运用描述和抒发情感的技巧,以及其独特的语言风格。

三、教学难点3.1 理解作者深层次的情感和思想:学生需要通过仔细阅读和深入思考,理解作者对荷塘月色的深层次感受和赞美。

3.2 欣赏和评价朱自清的写作技巧:学生需要通过分析文章的语言和结构,学会欣赏和评价朱自清的写作技巧。

四、教学准备4.1 教具准备:准备课文《荷塘月色》的文本和相关图片等教具。

4.2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和背景知识,预习生字词。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展示荷塘月色的美丽图片,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和兴趣。

5.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要内容,教师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5.3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自己的感受。

5.4 写作技巧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朱自清的散文风格和语言特点,学生通过具体例子进行欣赏和评价。

5.5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课文进行总结,强调主题和情感表达,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或写作任务,供学生拓展学习和实践。

六、教学评估6.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6.2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然美景的短文,通过学生的写作来评估他们对朱自清写作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六、作业布置6.1 阅读作业:要求学生阅读其他朱自清的作品,如《背影》等,以进一步了解其写作风格和主题。

《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精选9篇)

《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精选9篇)

《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篇1教学目标揣摩优美的艺术语言,赏析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理清作品的事物线索和感情线索,析文中之情,赏文中之景,披文以入情;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摹绘比喻、比拟、通感的修辞效果,同时寻踪文中的美点教学重点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了解作者对现实不满,寻求精神解脱和自由而又无法解脱的苦闷心情;通过品鉴景物的色调和情味,体会作者的喜悦和哀愁。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没进入这篇课文的学习之前,先让我们一起联想一下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荷花娇艳的盛开着,面对此等美景,我国宋代的著名诗人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而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描写同一事物却反差如此之大,这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抒什么样的情?抒的是作者自己的主观感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今天我们就让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去看一看他给我们留下的这一篇优美的散文《荷塘月色》,看一看他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月色下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二、简介作者和《荷塘月色》:1、首先给大家介绍的是本文的作者朱自清,提问:同学们对朱自清了解多少?以前我们学过他哪些文章?(要求学生各抒己见)明确: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对于他,大家应当记得他的四个令人羡慕的闪光点:(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3)毛泽东曾高度的赞扬朱自清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独树一帜,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这源于他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对世情精细的观察和体验及朴实、忠厚、平淡、刚正的性格。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案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案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荷塘月色》;(2)理解课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和词语的含义;(3)分析课文结构,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2)学会欣赏朱自清的写作风格,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荷塘月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3)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朗读和背诵;2. 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词语含义;3. 分析课文结构和主题思想。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用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2. 课文词语的含义和用法;3. 对课文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2. 相关背景资料;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荷塘月色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感受美景;(2)简要介绍朱自清及其作品《荷塘月色》的背景;(3)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2)让学生默读课文,划出印象最深刻的句子;(3)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文解析(1)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掌握文章主题思想;(2)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难点词语;(3)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情感教育。

5. 课堂小结(1)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2)强调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词语用法;(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6. 作业布置(1)让学生朗读、背诵课文;(2)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视野。

7. 课后反思(1)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2)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性地进行辅导;(3)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荷塘月色》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

《荷塘月色》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

《荷塘月色》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荷塘月色》的教学设计1【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清全文结构,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认识通感到修辞方法,体会__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关键语句理解__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预习案】(一)、学法指导通过听朗读、学生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

通过反复学生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

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

(二)、预习内容1、走近作者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

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

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

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毛泽东同志曾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2、时代背景:__写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

朱自清先生是一个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知识分子,他信奉民主主义,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可又与时代斗争的旋涡保持一定的距离。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教案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教案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荷塘月色》全文;(2)分析朱自清的写作风格,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3)掌握荷花、荷叶、荷香等自然景观的描绘方法。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通过景色描写来抒发情感的写作方法;(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自然之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领悟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珍惜当下;(3)学会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美景,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2.1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背诵;2.2 写作手法的学习与运用;2.3 情感态度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3.1 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理解;3.2 写作手法的深入分析;3.3 情感态度的感悟。

四、教学准备4.1 课文朗读录音;4.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4.3 写作练习纸张、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美妙;(2)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

5.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荷塘月色的美景;(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3)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5.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景色描写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2)分享讨论成果,让学生互相学习、借鉴。

5.4 写作练习(1)让学生以“校园一景”为主题,进行景色描写的写作练习;(2)教师辅导学生进行写作,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3)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点评。

5.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2)强调写作手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写作;(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六、教学拓展6.1 对比阅读(1)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写荷塘月色的文学作品,如《荷塘月色》原文版、其他诗人的诗歌等;(2)让学生比较这些作品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在写作风格、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异同;(3)组织课堂讨论,分享学生的阅读心得。

《荷塘月色》教案朱自清

《荷塘月色》教案朱自清

《荷塘月色》教案朱自清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荷塘月色》全文。

(2)了解朱自清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3)分析并掌握文中运用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欣赏散文的语言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理解文章,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荷塘月色的热爱与赞美,培养对自然美的敏感度。

(2)体会作者在困境中追求自由、独立思考的精神。

(3)学会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荷塘月色》全文。

(2)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1)文中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朱自清及其文学地位。

(2)概述《荷塘月色》的背景及主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受文本的美感。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中的难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荷塘月色的热爱与赞美。

(2)引导学生从文中感受到作者的追求自由、独立思考的精神。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荷塘月色》全文。

2. 结合课文,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

3. 写一篇关于《荷塘月色》的读后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荷塘月色》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程度。

3.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事例,深入理解作者的观点。

3. 利用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区分课文中的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

荷塘月色 教案(最新6篇)

荷塘月色 教案(最新6篇)

荷塘月色教案(最新6篇)《荷塘月色》教案篇一教学重点:1、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朗读课文2-6小节二、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

1、课文第2小节写了什么地方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小路上的景色:小路(幽僻、寂寞)树(蓊翁郁郁)月光(淡淡的)“幽僻”、“寂寞”极言环境的寂寥,烘托人物心境的抑郁;“蓊翁郁郁”加强了浓重的夜晚气氛;“阴森森”虚写,渲染恐怖的氛围。

这些景是忧闷郁结的作者眼中之景。

写月光虽然是“淡淡的”,但却与作者此刻的感情相合,“今晚却很好”,可见作者心中淡淡的愁云。

2、课文第4小节写了什么?作者怎样写的?学生回答,老师补充:写了月下荷塘静态:叶:田田、亭亭花:零星点缀微开着的--袅娜(轻盈多姿)风打着朵的--羞涩(娇怯不语) 形象过如明珠--洁白处如星星--绿叶白花色彩如美人--纤尘不染动态:花:花香,如歌声叶:凝碧的波痕:整齐而有节奏的波动3、课文第5小节写了什么景色?学生回答:写了塘上月色月光:如流水月影:如名曲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学生回答,教师补充:(1)正面:以流水作比(2)通过雾:薄薄的青雾(3)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

(4)以树影写月色:画,浓淡适宜(5)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和谐的旋律4、讨论第6节学生自己分析,教师作适当点拨:这一节写荷塘的四周。

在这里,作者运用了绘画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

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

(1)四面的树(照应第2 节)有远有近:杨柳最多--远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近(2)写树不忘写月色:阴阴的(3)路灯光把作者从幻想中召回,最后两句虽似写景,实则点明心境。

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有蛙声,由寂静到热闹,充满了生机,将荷塘和月色衬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闷还是笼罩在心头。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案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案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荷塘月色》。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荷塘月色”、“宁静”、“淡雅”等。

(3)了解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美好时光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 分析课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对荷塘月色的深层含义。

2. 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简要介绍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荷塘月色”,激发学生兴趣。

2. 朗读与背诵:(1)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2)鼓励学生背诵课文,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 生词和短语学习:(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2)通过例句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分析与讨论:(1)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 欣赏与评价:(1)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美景和情感表达。

(2)培养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课文《荷塘月色》。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荷塘月色的作文。

3. 预习下节课文《背影》。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和提问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包括课文背诵、生词学习和作文写作等。

3. 学生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等。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荷塘或月夜下的景色,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荷塘月色的美丽。

2. 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关于荷塘月色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和欣赏。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教案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教案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语言表达的美感和技巧。

(3)能够运用文本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创意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2)通过朗读、感悟,提升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3)通过模仿、创新,提高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散文的喜爱,提高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3)引导学生从中感悟生活,提升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荷塘月色》的基本内容。

(2)分析并欣赏作者的语言表达美感和技巧。

(3)进行创意写作。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作者对荷塘月色的独特感悟。

(2)如何运用文本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创意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图片展示:荷塘月色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美景。

(2)作者介绍:简单介绍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

(2)学生通过课后注释,自主解决生字词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美景描写,分享各自的感悟。

(2)全班交流:各组代表发言,全班同学共同感悟荷塘月色的美。

4. 朗读感悟:(1)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2)教师引导:引导学生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

5. 创意写作:(1)模仿练习: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小练笔。

(2)创新写作: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创新写作。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以“月色”为主题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朗读感悟和创意写作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荷塘月色》的内容,提升了学生对散文的欣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三篇】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三篇】

《荷塘⽉⾊》是朱⾃清先⽣最有代表性的⼀篇写景抒情散⽂。

⼩编整理了⾼中语⽂荷塘⽉⾊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荷塘⽉⾊教案1【教学⽬标】1、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暗现实,向往⾃由⽣活的思想感情。

2、揣摩⽂章典雅清丽、准确⽣动、富有韵味的语⾔,学习作者运⽤语⾔的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揣摩⽂章典雅清丽、准确⽣动、富有韵味的语⾔,学习作者运⽤语⾔的技巧。

【教学步骤】第⼀课时【教学⽬标】1、鉴赏散⽂的相关知识。

2、介绍课⽂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3、(美点寻踪)引导学⽣初步感知⽂章的美。

理清游踪。

4、引导学⽣体味第四段的语⾔美、画⾯美。

【教学过程】⼀、导⼊1、本单元学习散⽂。

散⽂包括抒情散⽂、叙事散⽂、写景散⽂、哲理散⽂。

她就像⼀壶清茶,在炎热的夏季带给我们清凉的慰藉;在深秋的寒⽓中送来舒⼼的温暖。

散⽂重在抒情,但情有独钟,情有所系。

《⽂⼼雕龙》说:“⼈禀七情,应物⽽动。

物⾊三动,⼼亦摇焉。

”眼前的物象唤醒记忆中的表象,情感体验也⼀同苏醒,于是⼼物感应,情景相⽣,触景⽣情,缘情造景。

正所谓“⼀切景语皆情语”。

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时说:“作者处处不忘⾃我,也处处不忘⾃然与社会。

……⼀粒沙⾥见世界,半瓣花上说⼈情,就是现代散⽂的特征之⼀。

”由此可见要热爱⽣活,⽤⼼体验⽣活就能写出好⽂章。

写景是为了抒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2、我们今天要⼼仪怎样⼀段感情、怎样⼀幅美景呢?请看画⾯,我们的眼前出现了⼀⼤⽚碧绿的荷塘。

⾯对此等美景,杨万⾥赞叹道:毕竟西湖六⽉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穷碧,映⽇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彩。

泉眼⽆声惜细流,树阴照⽔爱晴柔。

⼩荷才露尖尖⾓,早有蜻蜓⽴上头。

──杨万⾥《⼩池》写出了荷花的动态。

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不染,濯清涟⽽不妖”的⾼洁品格!⾯对这样的景⾊,朱⾃清⼜是如何抒写⼼中的情怀的呢?⼆、整体感知现在我们随着动⼈的旋律再次⾛进朱⾃清先⽣⼼灵的荷塘,叩响⼼扉,解读那淡雅朦胧的⼼语、⼼荷。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案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案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荷塘月色》的文章内容;(2)能够分析朱自清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3)提高学生对散文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感受文章的语言美;(3)学会从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等方面分析文章,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3)培养学生安静、细腻的心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2. 文章中运用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3. 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三、教学难点1. 文章中某些复杂句子的理解和翻译;2. 文章主题思想的深入挖掘;3. 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文章内容、作者简介、写作手法等;2. 准备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3. 准备练习题和思考题,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朱自清及其作品《荷塘月色》;(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大意;(2)要求学生标出生僻字词,课后查找资料,加深理解。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解析文章(1)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2)解析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5. 品味语言(1)让学生朗读文章,感受语言美;(2)默写文章中的精彩片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文章;(2)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让学生寻找其他描述荷塘月色的文学作品,如古代诗词、现代散文等,进行比较阅读,分析各自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案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案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荷塘月色》的诗文。

(2)了解朱自清的生平和文学地位,了解荷塘月色的写作背景。

(3)分析诗中的意象、节奏和韵律,领会朱自清的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学会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表达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美好时光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追求,提高文学素养。

(3)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2. 朱自清写作技巧的分析。

3. 表达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意象、节奏和韵律的把握。

2. 体会作者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文、作者简介、荷塘月色的图片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荷塘月色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简介朱自清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3)提问:“荷塘月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诗文,理解大意。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讨论交流。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节奏和韵律。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品析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讨论交流。

5. 表达展示(1)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如朗读、表演等),表达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2)全班评价,教师点评。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7. 课后作业(1)背诵诗文。

(2)写一篇关于《荷塘月色》的读后感。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引导学生与其他描写荷塘月色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如苏轼的《赤壁赋》、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分析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现手法。

《荷塘月色》教案【教学参考】

《荷塘月色》教案【教学参考】

《荷塘月色》教案--【教学参考】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荷塘月色》。

(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3)了解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荷塘月色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荷塘月色》。

2. 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3. 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意义。

2. 作者情感的抒发和作品内涵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作品内容、生字词、作者背景等。

2. 准备《荷塘月色》的文本,每人一份。

3. 相关参考资料,如朱自清的生平介绍、作品赏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朱自清及其作品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作品,提问:“荷塘月色”给你怎样的联想?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2)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作品欣赏:(1)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意义。

(2)教师示范解读,学生跟随感悟。

5. 情感体验:(1)学生谈谈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2)教师引导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 作业布置:(1)正确朗读和背诵《荷塘月色》。

(2)写一篇关于荷塘月色的感悟文章。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文学素养。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荷塘月色的图片和音乐,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情境,增强感官体验。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教案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教案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荷塘月色》,使学生了解朱自清的生平和文学地位,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文章主题、欣赏散文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荷塘月色的热爱与赞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荷塘月色》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

2.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三、教学难点1. 体会作者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和深情表达。

2. 掌握文章中的生僻字词和古诗词的引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章背景、分析文章主题。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总结文章内容。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朱自清及其文学地位,引导学生关注《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体会作者情感。

3. 讲解分析:讲解文章主题,分析文章结构,引导学生掌握文章要点。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复习课文,做好笔记,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让学生对比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与其他描写自然风光的散文,如巴金的《小狗包弟》、冰心的《小桔灯》等,分析各自的艺术特色和表达手法。

2. 诗词欣赏:结合课文中的古诗词引用,如“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让学生了解这些诗句的出处和含义,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七、情感体验1. 情景再现:组织学生进行情景再现,让学生发挥想象,身临其境地体验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进一步感受作者的情感。

2. 抒发感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热爱,分享自己的感悟。

八、课堂练习1. 词汇练习:针对课文中的生僻字词,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字词的理解和记忆。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案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案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荷塘月色》的作者朱自清及其文学地位,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艺术特色。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荷塘月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2.1 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2.2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2.3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三、教学难点3.1 文章中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3.2 分析文章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朱自清及其文学地位,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荷塘月色》,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画出文中不懂的词汇,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3 课堂讲解讲解文章的《荷塘月色》的含义,分析文章的结构,引导学生理解作者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绘,抒发的情感。

4.4 合作探讨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如拟人、比喻、排比等,并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

4.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5.1 翻译并背诵文章中的精美段落5.2 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的短文,运用文章中的写作手法。

5.3 调查身边同学对荷塘月色的看法,并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六、教学策略6.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思考。

6.2 利用多媒体展示荷塘月色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对课文描述的直观感受。

6.3 创设情景,让学生模拟作者观察荷塘月色的情景,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七、教学评价7.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7.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知识的运用和拓展能力。

7.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评价其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教案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教案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荷塘月色》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朱自清的生平等基本知识。

掌握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式的含义和用法。

分析并欣赏文中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主题和情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2.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2 重要词语和句式的学习和运用。

2.3 文中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的学习和欣赏。

三、教学难点3.1 理解文中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3.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主题和情感。

四、教学准备4.1 教师准备课文的相关背景资料和教学用具。

4.2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荷塘月色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

简单介绍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和作品《荷塘月色》。

5.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标记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5.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中的问题。

教师参与讨论,给予指导和帮助。

5.4 课堂教学教师讲解课文,重点解释重要词语和句式的含义和用法。

引导学生分析和欣赏文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

5.5 练习与巩固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5.6 总结与拓展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并提出拓展性的问题和思考。

六、教学评估6.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练习等。

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6.2 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和质量。

注意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七、教学反思7.1 教学内容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全面和清晰。

思考是否需要补充或调整教学内容。

7.2 教学方法反思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和适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教学目标
1、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 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作者简介
朱自清 (1898—1948)
原名自华,字佩弦,
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 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 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 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代表性的作品有
《背影》《春》《绿》 《威尼斯》《桨声灯 影里的秦淮河》等等, 其中《桨声灯影里的 秦淮河》被时人誉为 “白话美文的模范”。
脉脉

继续
如流水 静静地泻 薄薄的青雾浮起

月光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
乳中洗过一样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月影
灌木的黑影 杨柳的倩影
光和影的和 谐像名曲




虽然是满月, 却有一层淡淡的云
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杨柳 荷
阴阴 乍看像烟雾

塘 的
远山
大意
体 的
四 周
路灯
蝉声
渴睡人的眼 热闹
风 光
朱自清 (1898—1948)
他是诗人、散文家、 学者,又是民主战士、 爱国知识分子。 1948 年病逝于北京。毛泽东 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 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 (1898—194年7月,当 时黑暗笼罩全国,作者的“心 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 团火”。为了排遣郁闷和哀愁, 作者来到了荷塘,欣赏美丽的 荷塘月色。
蛙声
采莲盛况
惦 记
《采莲赋》

南 《西洲曲》
轻轻推 门进去
淡淡 喜悦
带门 出去
颇不 现实 宁静 现实
推门 近来 无法 回避
淡淡 哀愁
走在 路上
幽雅 宁静 朦胧
江南 旧俗 惦记 江南
淡淡 喜悦 月下 荷塘
塘上 淡淡 月色 哀愁
塘的 四周
无限 慨叹
淡淡 喜悦
带门 出去
颇不 现实 宁静 现实
推门 近来 无法 回避
2、薄薄的清雾浮(升)起在荷塘里。 “浮更能突出水气、月色交织在一起, 飘动变幻的状态。
二、找出课文中直接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说 说这种感情是怎样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的。
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表达了 作者内心的苦闷,也写出了夜深人静去游荷 塘的缘由,这是文章的“文眼”。第三段是 作者的抒情独白,抒发了月下独处的自由感, 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相呼应,表示了 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淡 淡的喜悦。正是这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 给优美的荷塘披上了朦胧的轻沙,作者笔下 的景也是淡雅,安谧,柔和的。
( 路 )幽僻 寂寞
一个人
现 实
忽然想起月 下荷塘悄悄 带上门出去
许多 路上 ( 树 )
的世界
蓊蓊郁郁 是个自
由人
( 月 )淡淡
( 荷叶 )弥望 田田 出水很高
(比喻)
( 荷花 )零星 点缀


(拟人 比喻)
塘 ( 荷香 )缕缕
(通感)
幽 雅 宁
( 荷波 )颤动 凝碧

(比喻) ( 流水 )看不见的
作 业:
背诵课文四、五自然段
再见
淡淡 哀愁
走在 路上
幽雅 宁静 朦胧
江南 旧俗 惦记 江南
淡淡 喜悦 月下 荷塘
塘上 淡淡 月色 哀愁
塘的 四周
无限 慨叹
练习题
一、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与括号里的
词语作比较,说说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照)在 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泻”与前句中的“流水”相应,同时还 具有动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