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应用语言学的几点想法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60a69b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2.png)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引言我国在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学科体系建设相对不完善,相关学科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相对薄弱,导致我国的应用语言学研究在学科内部相对孤立,与国际接轨不足。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在研究内容与国际接轨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研究方法、研究课题的选择以及研究视野的开放度上,这使得我国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领域缺乏竞争力。
我国在应用语言学学术交流渠道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学术会议、期刊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薄弱,限制了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要实现国际化,需要不断探索解决困境的措施,以提高研究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一:提升学术影响力。
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不断深入,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需要更好地融入国际学术圈,与国际领先学者进行深入合作和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研究成果,提升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研究意义二:促进学科发展。
国际化是一个学科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与国际接轨,才能不断吸收外部的优秀资源和经验,推动学科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要走向世界,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拓展研究视野,促进学科的发展和壮大。
研究意义三:服务国家发展。
语言是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国际化,不仅可以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还可以为国家的文化交流、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
只有推动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才能更好地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作出贡献。
2. 正文2.1 困境一:学科体系建设不完善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在国际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之一是学科体系建设不完善。
学科体系建设是支撑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我国在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学科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学科门类划分不清晰。
在我国的学科体系中,应用语言学往往被归为外语学科或文学学科下的一个小门类,缺乏独立的学科定位和发展路径。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656c74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5.png)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语言学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而应用语言学更是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应用语言学研究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着不少困境与挑战。
本文将就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
一、困境分析1. 学科发展滞后我国在应用语言学研究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在学科建设、研究成果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尚需要不断提升。
2. 学术交流不畅由于语言障碍、学术观念差异等因素,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者与国际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存在诸多问题,难以充分融入国际学术圈。
3. 人才培养不足我国的应用语言学研究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着一定困难,尤其是在国际学术交流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尚有待加强。
4. 研究课题单一当前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的课题相对单一,缺乏前沿性、创新性的研究。
二、解决措施分析1. 提升学科水平加大对应用语言学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强学科建设,提升研究水平和学术声誉。
2. 加强学术交流建立国际合作交流机制,鼓励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增进国际影响力。
3.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对应用语言学研究人才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学科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在于学科发展滞后、学术交流不畅、人才培养不足和研究课题单一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提升学科水平、加强学术交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和拓展研究课题。
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改革,我国的应用语言学研究才能真正实现国际化,为我国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应用语言学研究与展望
![应用语言学研究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ebba7e7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40.png)
应用语言学研究与展望陈雅萱一、应用语言学在国内的发展和研究现状(一)应用语言学在国内的发展1.我国应用语言学的萌芽早在先秦时期就开始了,例如孔子办学,就开设了“文学”和“言语”两科,在秦朝,统一文字为小篆,但是都是处在自发状态,没有形成专门的学科和体系。
从整体上来讲,还是处在传统语文学的阶段,即文字、音韵、训诂,只是为经典作注释。
2.晚清到民国成立时期。
1898年马建忠《马氏文通》出版,是中国形成独立语言学的标志。
3.二十世纪初到建国前。
主要是围绕白话文运动开展的,其内容主要是要使白话文取得书面语的正统地位。
4.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时期。
主要是语文知识普及阶段。
《人民日报》开始连载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讲话》,并且发表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
1955年10月通过《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和确定“普通话”的内容,在会后实施了《汉语拼音方案》。
为了促进汉语规范化,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从1956年起开始编纂《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正式出版,是我国第一部具有很高学术水平的规范性词典。
5.改革开放以来。
应用语言学科成立以及蓬勃发展。
1984年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成立,这是中国应用语言学学科成立的第一个标志。
1992年《语言文字应用》创刊。
《语言文字应用》的创刊使应用语言学有了专门的阵地。
(二)应用语言学在国内的研究现状近20年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中国的应用语言学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个十分突出的变化就是出现了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语用学、对外汉语教学等新型学科,这些新型学科大都和应用语言学有密切关系,甚至本身就是应用语言学的内容。
这说明应用语言学在中国已经发展成熟。
在这些新型学科中,计算语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在发展速度上无疑将会处于领先地位,将可能是中国语言学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
1.在计算语言学方面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影响到所有学科的研究工作。
浅谈我国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浅谈我国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和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a6f707aa08a1284ac850438b.png)
浅谈我国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和研究现状作者:王菲雅来源:《锋绘》2019年第06期摘要:应用语言学是提高人们语言应用能力与应用效果的主要学科,是解决人们现实工作生活中语言问题的主要途径。
本文简单介绍了应用语言学的核心内容,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实际情况,从教育改革等不同层面来推测应用语言学的发展趋势,为实现应用语言学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应用语言学;发展;研究现状应用语言学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与发展性,在语言学领域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应用语言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相互交叉关联,提高了应用语言学发展趋势的多元化与灵活性,因此,加强我国应用语言学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力度,为充分发挥应用语言学解决实际问题与鉴定各种理论的作用提供了保障。
1 简单介绍应用语言学的主要内容(1)应用语言学的涵义。
应用语言学可以简单理解为专门研究语言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主要介绍语言应用方法与技巧,而不会介绍语言发展历史,更不会论证一般化语言相关理论的对与错。
起源于19世纪末期的应用语言学自诞生以来就获得了快速发展,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大。
20世纪中期,国际应用语言协会的创建与应用语言学相关政策的提出都促使应用语言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虽然我国应用语言学发展研究时间较短,但是我国加强了语言教学等方面的应用语言学研究力度,助推了我国应用语言学的发展。
(2)简单介绍应用语言学的分类。
实践需求是影响应用语言学研究范围的决定性因素,应用语言学可以划分为一般应用与机器应用等两大类型的语言学。
一般应用语言学又被具体划分为语言教学、标准语教学等,机器应用语言学也就是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等现代化工具来对文字进行加工处理,可以细化为实验语音学以及汉字信息处理等。
另外,应用语言学根据实践应用过程可以划分为应用性、实验性以及综合性等三大类型的语言学,根据写作指导方向则可以划分为语言表达能力。
浅谈我国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浅谈我国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和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d8f1f9c503d8ce2f0166233a.png)
浅谈我国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和研究现状摘要: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在语言学当中,应用语言学属于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学界当中得到广泛关注,具有远大发展前途与创新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应用语言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当前的语言学界当中,应用语言学属于分析性与研究性最大的学科,同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首先对应用语言学进行概述,分析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现状及今后的发展,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满足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应用语言学;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一、应用语言学的相关概述(一)应用语言学的起源波兰学家博杜恩•德•库尔德内在1870年提出应用语言学,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得到广泛应用。
1964年召开了第一次应用语言学大会,国际应用语言协会因此成立,为促进应用语言学的顺利发展,还发表了许多与应用语言学相关的政策与内容。
这次会议结束后为世界现实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应用语言学的作用因此得到凸显,应用语言学的发展逐渐到了一个高潮阶段。
相比较而言,我国应用语言学的引进较晚,基础较为薄弱,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才开始兴起,语言教学、语言规则、语言信息处理等是我国应用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同时取得了一定显著效果。
(二)应用语言学的分类通过实践决定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并将其细分为一般应用语言学与机器应用语言学。
一般应用语言学根据应用领域进行划分,包含语言教学、建立标准语、创制改革文字、编篡辞书。
如何利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的工具处理自然语言,是机器应用语言学的主要工作方向,可以分为机器翻译、实验语音学、汉字信息处理等。
根据研究对象进行划分,应用语言学可以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语言学研究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其中包括母语教学、外语教学与双语教学,这就是狭义上的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其他领域,就是广义上的应用语言学,包含人工智能与语言规范化。
根据具体实践应用过程进行划分,应用语言学还可以分为应用性语言学、实验性语言学、综合性语言学。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f0af2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5.png)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摘要】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着语言障碍、学术资源匮乏和学科传承困难等困境。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加强语言学习和交流,提高研究人员的语言水平,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拓展学术资源和传播渠道。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有望取得更大的发展。
总结经验,我们需要坚持开放思维,注重国际交流,不断提升自身学术水平。
研究展望,为推动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走向国际化,我们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学术机构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语言学研究、国际化、困境、解决措施、语言障碍、学术资源、学科传承、国际合作、展望未来、总结经验、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在国际化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困难。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面临着语言障碍的困境。
随着世界的融合,不同国家之间的语言差异成为了一个问题。
我国研究者在与国际学术界交流时,受限于语言能力,往往难以深入参与到国际研究合作中。
学术资源不足也是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挑战之一。
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各国学者都依赖于丰富的学术资源来支撑自己的研究工作。
我国在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学术资源相对匮乏,这导致了我国研究者在国际学术舞台上表现不如人意。
我们亟需加强对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困境的认识,探讨解决方案,推动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迈向国际化道路。
1.2 问题意义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国际化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境。
这些困境不仅影响着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发展,也影响着我国在国际学术界的声誉和地位。
解决这些困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需要更多地与国际学术界进行交流与合作,以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国际学术领域。
中国语言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语言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58348272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2.png)
中国语言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语言学是研究汉语及其它中国语言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领域。
中国语言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下。
首先,中国语言学的现状是研究范围广泛,包括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各个方面。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也在不断进步,从传统的田野调查到现代的大数据分析,为中国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数据。
其次,中国语言学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和国际化。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加,中国语言学的研究内容也越来越多样化。
除了对传统汉语的研究外,还涉及到方言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外语教育等领域。
同时,与国际语言学的交流合作也日益频繁,中国语言学学者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合作项目,提升了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再次,中国语言学的发展趋势是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
随着社会的变革,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中国语言学研究者开始关注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化、语言与媒体等方面的关系,研究语言在社会中的实际运用和变化规律。
此外,中国语言学的发展也需要关注语言保护与普及,推动国家语言政策的实施和语言教育的改革。
最后,中国语言学发展的趋势是跨学科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融合。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语言学研究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越来越紧密,如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等。
跨学科的合作可以为中国语言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此外,中国语言学的研究也需要更多的应用研究,将语言学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支持。
综上所述,中国语言学在不断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
在未来,中国语言学将继续推动学科发展,拓宽研究领域,促进国际交流,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跨学科融合,为中国语言学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86773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d.png)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语言学研究也在不断拓展国际视野,应用语言学研究作为语言学的重要分支,在国际化进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本文将从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的现状和困境出发,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措施。
一、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的现状与困境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在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着一些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术交流渠道不畅: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者与国际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渠道相对不畅,缺乏有效的方式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导致国际合作和交流难度较大。
2.学术成果发表受限: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者在国际期刊上的发表数量和质量相对较低,国际学术影响力不足,难以与国际先进水平持平。
3.学术交流语言障碍: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者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受到语言障碍的困扰,无法有效地与国际同行展开深入的学术交流。
二、困境产生的原因分析2.学术资源匮乏: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在国际化进程中,受到学术资源匮乏的制约,缺乏国际一流的学术期刊、学术组织和学术平台,影响了国际学术成果的发表和合作。
3.学术氛围不浓: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氛围相对不浓,学术研究者的国际化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弱,难以适应国际化学术交流和合作的需求。
三、解决措施分析2.提升学术成果发表质量: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者应积极选择国际一流的学术期刊和学术出版社发表学术成果,提高发表质量和数量,提升学术影响力。
3.强化语言与文化研究:应用语言学研究者应加强对国际语言和文化的研究,提升外语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解决语言和文化差异对国际化进程的影响。
4.拓展学术资源渠道: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者应积极借助国际学术组织和平台,开展学术合作与交流,提升学术资源的获取渠道,提高学术资源整合和利用效率。
5.培养国际化人才: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者应注重培养国际化人才,提升国际化意识和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学术人才。
应用语言学当前形势和发展论文
![应用语言学当前形势和发展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ec6c31210a6f524ccbf8532.png)
浅谈应用语言学当前形势和发展摘要当前应用语言学主要是指语言上的教学,而从更宽广的范围上来讲语言学也包含了心理学、自然科学、社会学等等很多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到的学科。
本文主要分析了语言学当前的形势和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语言学在发展中也充满了活力,而当前社会出现的网络词新鲜词日新月异,语言学在时代的发展中不停地发生着变化,语言学的教师和研究者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关键词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学中的应用语言学是一个重要的科目,是一项在未来有着很大发展和创意的应用学科。
应用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在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应用语言学已经达到了蓬勃发展时期,但是在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应用语言学仍然只是少数人的专利,由于这是一门新的学科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有很多争议和不同的看法。
笔者主要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对语言学的研究现状发展前景做了一个分析,也阐述了语言学对社会进步的一些实际作用。
一、我国应用语言学的意义起源在我国语言学被纳入系统科学较欧美晚些,我国的应用语言学研究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开始正式起步,一九七八年我国第一批语言学研究生进入学院,两年后我国语言学与英语教学探讨会正式召开,同时也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应用语言学的专著出版,从此以后有关语言学的论文和著作相继发表,随着社会、文教、科技、经济、计算机、现代通讯设备、电子技术等走进生活中,语言的应用交际传递功能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大,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也空前的广泛。
现阶段中语言学科同许多科目相交叉渗透,结合后又出现了许多边缘的学科,大家对应用语言学渐渐地也有了新的认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学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当初的语言学在如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言学现如今已经渗透到外语中去,目的是为了研究如何教授外语,这很符合当前实际的需求,也符合社会整体大发展的需要,也很符合语言学本身的发展规律。
二、语言学的当前的形势和未来的发展从语言本身的属性来说是为了人类沟通交流的一种工具,也是社会发展中所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随着语言学这一系统科学研究的步步深入,应用语言学也开始得到很多人的关注,很多人也把目光都聚汇到这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研究的范围也在逐步扩大当中,应用语言学是语言的一个科学,这样的属性决定了它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语言学与其他各个学科在交叉渗透着,这也决定了语言学是属于一门综合性学科,而这种学科的认定又决定了应用语言学在实际人类生活中的必要性。
应用语言学研究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对策-应用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应用语言学研究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对策-应用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3d2d6d1dd36a32d72758158.png)
应用语言学研究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对策-应用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我国将应用语言学作为一门的学科加以发展始于上世纪60 年代,与英美等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在起步上就落后了一大截。
但应用语言学自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它已经成为一门发展速度快、广受关注与议论的语言学科之一。
笔者根据相关的研究及调查发现,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又有了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给它未来的发展前景带来一定的影响。
一、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现状及分析应用语言学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取得了多项成果。
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语言规范工作的思想发生了转变。
语言处在动态变化之中,这是由其内在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但是在实际的语言应用环境中,我们要对语言进行规范,如此才能保证语言在运用时不会造成交流上的障碍。
以往的语言规范长期以一刀切的工作思想为指导,没有遵循语言的发展规律,因而造成了许多工作上的错误,例如在对待生活中的流行词语时,往往是先将其彻底,等词语被广泛应用后才对其进行追认。
而当前,语言学者将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和交际服务作为语言规范的指导思想,重新审视语言规范工作的性质及主旨。
其次,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是应用语言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应用语言学本就是研究语言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的学科,其中当然也包括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
但是,在众多的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中,单是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成为研究主流,其中还是有一定的必然性。
社会语言学作为应用语言学研究范围内的一种语言研究类型,在当今的社会中显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这是因为它主要研究语言的应用、变异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最贴近社会生活。
而文化语言学在上世纪80 年代异军突起,涌现出一大批论述语言和文化的着作,使文化语言学的研究逐渐占据了应用语言学的研究主流。
最后,计算机语言学获得了重大的发展。
提升国家语言能力的若干思考
![提升国家语言能力的若干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fd48a1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41.png)
提升国家语言能力的若干思考
1. 推广语言学习:国家可以在教育系统中加强语言学习的课程设置,并设计鼓励学生自愿参加语言学习的计划。
此外,为了更好地吸引青少年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国家可以在校园内举办语言文化活动,如语言比赛、文化节等。
2. 实施语言交流计划:国家可以鼓励企业、机构、学校等开展对外交流,提高其员工、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同时,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和鼓励措施,支持外籍人士在国内学习语言,并在国外顺利交流。
3. 促进多语种应用:在国内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人们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语言,国家可以鼓励使用更多的多语种应用程序,如多语种聊天工具、多语种翻译App等。
4. 加强语言学科研:国家可以加强语言学科研的投入和支持,优化院校和研究机构的资源和人才配置,以推动语言学的发展和应用。
5. 提升翻译领域发展:国家可以推动翻译领域的完善发展,扶持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翻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并制定相关法规规范行业,提高国外人民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感悟。
6. 加强跨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世界上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国家可以加强与外国合作伙伴的沟通,加强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语言能力和跨文化理解力。
同时,国家可以促进外国人来华就业,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中文学习环境,使他们充分了解中国文化,推动中外文化交流深入发展。
试述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试述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55cefbdc4028915f814dc216.png)
试述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摘要:应用语言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性强的新兴学科。
应用语言学不仅仅是对理论进行研究,它还非常注重实践应用,本文就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应用语言学;研究现状;展望一、应用语言学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在时代的发展中,将语言学科与语言相关的学科进行语言间充分联系运用而形成的应用语言学应运而生。
其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语言学科,是时代的产物,有着光明的发展前途。
应用语言学由于其形成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须注重学科间的联系性和整体性。
如应用数理语言学,其的出现发展就是在应用语言学发展的基础上,得以形成的。
应用数理化语言学在本质上属于应用语言学,但其的主要任务依旧是解决数学问题,应用语言学主要为解决问题的手段;应用心理语言学,就是将应用语言学与心理学进行联系融合而形成的,在心理研究过程中,借助应用语言学将人内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有助于加强对心理的研究;应用社会语言学,就是将应用语言学用于社会各种现象的研究与阐述中,并挖掘语言中的社会功能。
通过上述对应用语言学与学科间相互联系的举例介绍,我们可以发现,应用语言学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已经实现与多个学科间的联系发展,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同时也促进了应用语言学的发展进步。
因此,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加强其与各学科间的交流和联系,实现应用语言学在学科中的全面渗透和融入。
二、应用语言学研究中问题解决策略(一)研究中的问题解决策略探析1.构建科学化的理论体系。
说一门课程能否吸引人,其理论体系是否科学化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主观思想起着一定的指引作用。
应用语言学最初是在其他各种语言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还没有完善的体系,但是随着近些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可是科学化的理论体系仍然十分匮乏。
我国已经有一大批语言学者在不断努力探索,为了创造应用语言学自身的科学理论体系,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中。
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 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 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7548148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e6.png)
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高速进步,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应用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重要分支领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对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现状进行探讨,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应用语言学的定义和研究领域应用语言学是指将语言学的知识与理论应用于实际语言使用的研究领域。
它关注语言的实际应用,比如教学、翻译、跨文化交际等方面。
应用语言学研究的范围涉及语言的结构、功能、习得、教学以及跨文化交际等多个方面。
二、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现状1. 语言教学领域应用语言学在语言教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者通过探索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教材编写和课程设计等手段,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ALL)已经成为应用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2. 语言习得和认知领域应用语言学对于语言习得和认知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者通过探索语言习得过程中的认知机制、学习策略以及语言输入对习得的影响等问题,为语言教学、教材编写等提供理论依据。
3. 跨文化交际领域随着全球化的加深,跨文化交际成为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研究者通过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差异和交际策略,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三、应用语言学的展望1. 多样化的语言教学方法未来,应用语言学将继续关注语言教学领域,努力推动语言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发展。
通过整合新的技术手段和教学资源,例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提升语言学习的效果。
2. 语言技术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成为应用语言学研究的新方向。
未来,语言技术将在机器翻译、语音识别、智能教育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3. 跨文化交际的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文化交际的需求越来越大。
未来,应用语言学将继续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差异和交际策略,为人们提供更好的跨文化交际解决方案。
4. 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模式未来,应用语言学将继续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模式。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d68eb0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17.png)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语言交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应用语言学作为研究语言运用的学科,不仅仅是对语言本身的研究,更是关注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在国际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也随之暴露出来。
本文将从困境的角度出发,结合国际化的现状和对策,分析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
一、困境1. 学科研究的规范化水平有待提高当前,国际上应用语言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学术成果层出不穷。
相比之下,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在学术成果的产出、学科规范化建设等方面仍有不足之处。
诸如在学术期刊论文的发表数量、国际会议的举办频率和规模等方面,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与国际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2. 学术研究的国际合作不够紧密国际学术合作是提高学科研究水平的有效途径。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在国际合作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国际合作项目的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合作机构和学者的国际交流渠道不畅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在国际学术圈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相对较弱。
3. 学术研究的语言交流障碍较大语言是学术交流的载体,也是学术合作的基础。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在国际语言交流方面存在困难。
一方面,国际学术交流主要以英语为主,我国学者的英文表达能力和听说能力有待提高;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需要掌握不同语言的研究成果,因此需要具备多语种的翻译能力和文献检索能力。
二、解决措施要解决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规范化水平不高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强学术期刊建设,提高学术期刊的质量和数量,鼓励学者积极投稿。
加大对学术研究项目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学者参与应用语言学研究。
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
结语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在国际化进程中面临诸多困境,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学术建设的不断完善,这些困境也必将得到有效解决。
加强学科规范化建设、加强国际学术合作、提高语言交流能力,将是解决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困境的有效途径。
应用语言学专业发展现状
![应用语言学专业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f1927097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3.png)
应用语言学专业发展现状应用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的学科。
它关注语言的实际应用,探究语言在社会、文化、心理等领域的作用和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应用语言学专业也逐渐受到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专业设置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始设立应用语言学专业。
这些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包括口语表达、写作能力、跨文化沟通等方面的训练。
此外,还涉及语言教育、翻译、语言技术等相关领域的知识。
就业前景应用语言学专业具有广泛的就业前景。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趋势,应用语言学专业毕业生在翻译、口译、文化交流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就业市场。
此外,语言技术的发展也为应用语言学专业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比如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领域。
学术研究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学术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研究者在语言教育、交际策略、语言政策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成果。
例如,通过对语言教学方法的研究,应用语言学为语言教育提供了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
同时,研究者还关注语言政策对社会的影响,提出相关的理论和建议。
挑战与发展应用语言学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语言技术的进步,一些传统的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可能会被新兴技术所取代,研究者需要不断创新,跟上时代的步伐。
其次,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复杂多样,研究者在实践中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
此外,应用语言学专业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这将为专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总结应用语言学专业作为一门研究语言实际应用的学科,正在逐渐发展壮大。
专业的设置、就业前景、学术研究等方面都在不断提升与完善。
然而,应用语言学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研究者需要不断创新与发展,与时俱进。
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应用语言学专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应用语言学专业发展现状可能因地区和学校不同而有所差异。
)。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6e2c3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8a.png)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语言障碍。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要与国际接轨,需要学者具备深入研究外语的能力。
由于语言障碍的存在,很多研究人员在掌握外语方面存在困难,导致他们无法真正理解和吸收国际上的前沿理论和研究成果。
学术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应用语言学的学术体系仍然相对滞后,缺乏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这使得我国的应用语言学研究在国际上难以融入主流学术社群,影响其国际化发展。
研究资源不足。
在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相对落后,研究资源有限。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语料库建设、数据采集和研究设备等方面投入不够,这使得我国的应用语言学研究无法进行深入和广泛的调查和分析。
学科交流不畅。
我国的应用语言学研究机构和学术界与国际接轨的交流渠道相对较少,学者之间的交流合作有限。
这使得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无法与国际上的先进研究取得有效对接,限制了其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针对这些困境,我国应采取以下解决措施:加强外语教育。
加大对应用语言学研究人员的外语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外语水平,使其能够熟练阅读、理解和运用国际上的学术著作和文献,促进学科国际化。
优化学术体系。
建立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推动学科的规范化发展。
加强对学术期刊的管理,提高其质量和国际影响力,吸引和推动更多的学术交流。
加强研究资源的投入。
加大对语料库建设、数据采集和研究设备的投资,提供更多更好的研究资源,推动应用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加强学科交流与合作。
积极组织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为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人员提供与国际同行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鼓励学者赴国外高校和机构做访问研究,与国际上的知名学者合作开展研究项目。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要实现国际化,需要克服语言障碍、优化学术体系、加强研究资源投入和加强学科交流合作。
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才能与国际接轨,取得更好的发展。
应用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应用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3ed995d4b9f3f90f76c61bdf.png)
应用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一、应用语言学的定义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最初指语言教学(包括母语教学、外语教学、双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等),具体说来,就是指语言学研究成果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广义的应用语言学指语言研究成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研究,包括语言教学、翻译、词典编纂、人工智能的应用语言学;特别是把诸如实验语音学、计算语言学、病理语言学等自然科学色彩浓厚的分支学科纳入应用语言学的领域成为令人瞩目的新型学科。
80年代以来,语言学应用研究开始蓬勃发展,重要标志:1.、1984年语言文学应用研究所得建立2、1992年,语言文字应用杂志的创刊和发展3、中国应用语言学会的筹建及几届年会的召开4、一批语言应用研究成果的问世。
二、会议现状中国第一届应用语言学大会主题(2007)主题:信息时代的语言、教育与社会Language, Education and Society in the Digital Age分主题包括:语言政策、教学改革、英语教学法(含网络、电大、函授等远程英语教学、课程设计与教材评估、英语专业教学、大学英语教学、专业英语教学ESP、中小学英语教学)、二语习得、计算机辅助教学、双语教育、教师教育与发展、评估与测试、词典学、计算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语料库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社会语言学、民族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等三、应用语言学在我国的招生现状应用语言学招生代码:0501022004年自从国家学位目录把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单独作为学位专业以来,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2004年新增加6个硕士点,比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多1/3。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可以分成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大方向。
基础研究主要研究人类语言的基本理论,应用研究主要研究语言在中国主要是把汉语应用到语言教育、信息处理以及其他社会领域的研究。
各个招生单位根据自己的导师实力情况在每个大方向中可能具体可以分成不同的小方向。
1、对外汉语方面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交流的增多和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国外学习汉语的人数正日益增多。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6ed23c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78.png)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言学研究资源有限。
虽然我国在语言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相比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在语言学研究领域的资源相对有限。
在国际化的语言学研究中,缺乏一些重要的语料库、翻译工具等资源,这给我国的语言学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学科交流与合作不充分。
在国际化的语言学研究中,学科交流与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我国与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在语言学研究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还不够充分,有时面临语言沟通、文化差异等问题,这给我国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语言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间的不平衡。
在国际化的语言学研究中,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间的关系还不够密切,导致理论研究在应用过程中难以得到有效运用,同时也影响了实践应用对理论研究的启示和促进作用。
加强语言学研究资源的建设。
可以通过建设语料库、提供翻译工具等,为应用语言学研究提供更丰富的资源支持。
加强与国际机构的合作,共享语言学研究资源,推动资源共享和合作发展。
加强学科交流与合作。
可以通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组织国际合作项目等方式,促进我国应用语言学与国际先进学术的交流与合作。
鼓励学者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国际视野,增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
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结合。
可以通过开展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与交流,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间的联系。
鼓励学者将理论成果应用到实践中去,促进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
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力量。
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设置专门的语言学研究机构等措施,加强对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人才培养。
鼓励和支持年轻学者从事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提升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的科研水平。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要实现国际化,需要面对和解决一系列的困境。
通过加强语言学研究资源的建设、促进学科交流与合作、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结合,以及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力量的发展,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国际化发展。
有关汉语应用语言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几个问题
![有关汉语应用语言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几个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cd64882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ed.png)
有关汉语应用语言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几个问题
汉语应用语言学是汉语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主要包括汉语语言学习、教材编写、汉语翻译、语音、口语、方言以及汉语文化等以及其他多种方面。
然而,汉语应用语言学的学科建设及其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汉语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需要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
目前,汉语在世界范围内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使用,这不仅涉及到汉语本身的研究,也涉及到加强汉语的应用语言学研究,以提高人们的汉语语言水平。
因此,应把汉语应用语言学的学科建设整合成一个完整的语言学系统,使学科能够切实达到实用效果,为大众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其次,需要突出汉语应用语言学的实用特点,提升其专业性和市场竞争力。
汉语应用语言学的学科建设应紧密结合实际和需求,围绕实时、实效的实用特点进行研究,追求实用性和市场竞争力,抓住机遇发展专业理论、培养综合能力更强、具备实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最后,汉语应用语言学应重视其在尤其是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今天,汉语成功地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接受,被运用到国际交流、国际商务与国际工作当中,因此,汉语应用语言学需要突出与国际接轨,以期让更多的外国人理解汉语,从而推动汉语成为世界语,让汉语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总之,汉语应用语言学的学科建设及其发展至关重要,必须突出系统化与科学化,把握实用特点,提升其专业性和市场竞争力,突出把握影响力等途径来完善应用语言的学科建设及其发展,以增加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a5f2c20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7.png)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当前,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应用语言学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重要研究对象,涉及语言教育、语言评估、跨文化交际、语言技术等多个领域。
然而,我国应用语言学发展在国际化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困境,并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
一、困境1.语言障碍在国际交流中,使用英语作为主要语言,而我国英语水平整体较为低下,特别是在语音、语调、发音等方面,难以达到国际水平,容易引起理解障碍。
2.理论体系差距尽管应用语言学从国外引进,但国内的理论基础仍有待夯实和完善,与国际研究水平相比有一定差距。
在实践中,对于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应用,还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3.学术交流不畅由于历史文化、语言、思想等因素影响,我国的学术交流经常受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
国内应用语言学界与国际界的交流机制不够成熟,难以保持稳定、长期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导致交流不畅、信息获取困难。
二、解决措施1.提升语言能力加强英语教育,提高整体英语水平,特别是在语音、语调、发音等方面要加强。
同时,发展其他适合国内语境的语言,借助机器翻译、智能语音等技术促进跨语言交流,推动语言技术的发展。
2.着重理论研究加强对应用语言学基本理论研究,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同时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提高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通过推广和应用研究成果,提升学术地位和国际声誉。
3.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建设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平台,加强国内应用语言学界与世界各国学者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信息交流、研究合作等,积极推广国际标准与国内实践结合的经验和做法。
同时,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软实力也能够得到更大的提高。
4.注重思想变革尊重多元文化,注重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整合,思考在应用语言学领域中的文化差异和语言融合问题。
在实践中,要充分发挥我国语言文化的优势,积极推进本土化研究,开展多中心的国际研究合作。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应用语言学的国际化面临着一些困境,需要我们采取积极措施,提升语言能力、理论研究、国际交流和思想变革等,努力推动我国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和国际化水平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张永言教授独具慧眼,力倡此事,他的学生已经开始着手此项研究。
这个工作很有价值,应该有更多的同行参与其事。
汉语史研究还有许多重要课题有待我们去做,北京大学如蒋绍愚教授等多次提到的历代汉语共同语的基础方言问题、北方汉语与阿尔泰语的接触问题,以及金元戏曲中出现的ABC式(如“呆答孩”“灰不答”“生各干”)与ABCD式(如“剔留团 ”“希 胡都”)一类新的构词方式的产生等问题,都需要今后一一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江蓝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邮编:100732)
发展我国应用语言学
的几点想法
桂诗春
应用语言学在本世纪经过一个从成长走向成熟的历程,而21世纪将是它大展宏图,往各个领域纵深发展的时代。
我谈一些个人的感想和希望。
首先,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广,应用语言学的边界也在延伸。
“应用语言学”的涵盖面越来越广。
在我国,刘涌泉、乔毅和桂诗春都写了《应用语言学》,但前者谈的主要是语言识别、机器翻译、情报检索、信息处理、言语统计等问题,而后者谈的则是语言基本理论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的主要任务则是研究语言文字的应用
问题,为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服务。
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已经开了11届,第11届的会议主题是“跨学科的应用语言学”
(A pp lied L ingu istics A cro ss D isci p lines),而1999年在东京召开的第12届大会的主题是“语言在21世纪的任务:统一性和多样性”(the Ro le of L anguage in the21Cen tu ry:U2 n ity and D iversity)。
第12届大会提出了30多个接受论文的领域,既包括各个语言学科和交叉语言学科,如:语言理论、词汇学与词典编纂学、方言、语用学、修辞风格学、对比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文化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也包括很多应用领域,如:双语与多语制、儿童与成人语言机制、语篇分析、第一 第二语言习得、课程设计、语言测试、机器翻译、需要分析、语言紊乱、教师培养等。
可见,应用语言学发展的势头是广泛地应用各个语言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来解决各种与语言有关的实际问题。
这对我们应用语言学家提出了一个任务: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加强横向联系,组织起来,迎接新的挑战。
国际应用学大会是以国家为单位的一个世界性组织,有好几次大会(包括1999年的东京大会)都曾向我们传递信息,希望我国组团参加,但我国条块分割,难以把各方面的应用语言学家组织起来,目前在国内尚没有一个团体,更谈不上组团参加,实为憾事。
希望领导关心,各方协作,大力促成,使我国的应用语言学界能够有一个“家”,尽快成为国际大家庭的成员。
其次,我国的语言文字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目前内地、港、台的社会用语(包括外国人名、地名的翻译)和汉字编码系统都不统一,往往造成混乱和误解。
这些用法和编码系统沿用已久,很难统一于哪一个系统。
几方面的专家应该坐下来,根据语言学的理论和原则,交换意见,寻找一个解决方案。
不能求同,也可存异。
例如通过建立内地、港、台社会用语的语料库,编制三地的用语对
・
1
・语言文字应用
照表,甚至编写用语转换的程序,以利信息交流和沟通思想。
也可以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
用语观察站,把三地的不同用法及时报告给用户。
英国Cobu ild语料库在网上设立网址,并且向电子邮件用户每周发送一个称为W o rd W atch的邮件,及时报告社会用语(如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的动态变化,可供参考。
第三,加强和发展基础理论研究。
有的人认为应用语言学考虑的仅是实际的应用,往往忽略基础理论研究,结果应用的成果局限性很大。
例如我国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层出不穷,研究者只从文字的结构着眼,而忽略汉字使用的心理语言过程的探讨。
一般来说,从思想到言语输出,其语言的外壳是声音。
汉语不是拼音文字,其语言表征是否有声音的,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
美国认知科学家司马贺(H erbert Si m on)和一些中国学者的研究表明,即使是汉字的处理也要经过“语音环”(p hono logical loop),所以对用计算机写作的人来说,用音码输入较为直接;但是对打字员来说,他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个字,其语言输入是视觉的,则可能用形码较为直接。
所以对编码法的评估不能离开用户。
有些打字员也可能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看,而是以整个词组或句子来看,然后转换成声音表征,再进行输入。
那么哪一种输入法好呢?也有待观察和研究。
我只是用这个例子来说明,应用型的研究往往离不开基础研究。
往往是以基础研究为先导,开发更多、更好的应用研究。
第四,语言和文字都是信息的载体。
在信息社会里,语言文字的处理(包括储存和检索)都离不开计算机。
语言文字工作者比一般人更有赖于“数字化生存”,学习计算机、使用计算机已经是迫在眉睫、急不可待的事情。
(桂诗春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系教授,邮编:510421)
我 的 意 见
姚天顺
早在本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就投资196亿日元,成立电子辞书研究所,专门研究电子词典。
美国国防部的高技术研究项目DA R PA,也专门开设“语音与自然语言研究”,受到世人注目。
特别是全世界正走向网络时代,网上的语言信息占整个传送信息的90%以上。
语言信息的过滤、筛选、翻译、摘要、书写、检索、分类、校对、识别、理解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出现了,涉及到政治保卫、文化侵略、信息交流、科研教学各种重大领域。
这是世界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面对语文现代化的重大问题,很多事情使我们非常尴尬。
例如我多次出国讲学,有时跟外国人讲:“在我们中国,你可以找任何一本正规一点的汉语词典,没有一本词典标上词性的。
”几乎人人都不相信,五千年文明古国,怎么可能连动词、名词都争论不清呢。
很多国家,为了国民的基础教育和语言工程研究,建立各种各样语料库。
例如美国的B row n语料库、A H I语料库,英国的LOB语料库、O TA语料库,德国的I D S语料库,还有日本的,瑞典的,荷兰的,挪威的,俄罗斯的……所有这些语料库都是一个民族自己真实的东西,不是西方借鉴的语法理论。
对这方面的研究涉及语言学、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等交叉性学科,很多问题须要解决,但是在我们中国,一个正式发表的可借用的语料库都没有,使得很多工作处于困境。
・
1
1
・
199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