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言文翻译教学
探究文言文翻译技巧
![探究文言文翻译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41e602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75.png)
探究文言文翻译技巧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翻译技巧是一项必备的能力。
本文将探究文言文翻译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
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是忠实于原文的意思,同时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保持句子结构的整体性。
文言文的句子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常常采用倒装、省略等手法。
在翻译时要尽量保持原文的句子结构,以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2. 注重词语的准确选择。
文言文中常用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有所差异,有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常用或者意义有所改变。
在翻译时要选择准确恰当的词语,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3. 注意文言文的修辞特点。
文言文常常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在翻译时要注意保留原文的修辞特点,使翻译更富有文采。
二、文言文翻译的常见难点1. 文言文中的典故和典型表达。
文言文中常常出现典故和典型表达,这些内容对于现代学生来说并不熟悉。
在翻译时,可以适当加入注释或者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2. 文言文的虚词和句末助词。
文言文中的虚词和句末助词使用频繁,但其翻译常常没有明确的对应词语。
在翻译时,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适当的调整,使翻译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3. 文言文的词序和语序。
文言文的词序和语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常常采用倒装、前后倒置等形式。
在翻译时,要注意保持原文的语序,以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三、文言文翻译的实践方法1. 注重语境的理解。
文言文的翻译不能仅仅依靠字面意思,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进行理解。
通过理解上下文的关系,可以更准确地翻译文言文。
2. 多角度思考。
在翻译文言文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考虑词语的多种可能性和句子的多种表达方式。
通过多角度思考,可以找到更好的翻译方法。
3. 多读多练。
文言文的翻译需要积累和实践,只有通过多读多练,才能提高翻译的水平。
浅谈初中文言文翻译
![浅谈初中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02cd162b84ae45c3b358c4d.png)
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教学 中的重点 、 难点。《 义务教育语文 课程标准》 指 出: “ 阅读浅易文言文 ,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 书理解基 本 内容。 ” 不难看出 , 对初 中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能理解文言文
新 校 园
X i n X i a o Y U a l 3 .
教学 研 究
浅谈初中文言文翻译
凌
( 宁明一中 , 广西
赕
崇左 5 3 2 5 0 0 )
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
要: 文言 文翻译 既是文言文教 学 中的一 个重点 , 也是
得多 了, 把桃花源优美 、 宁静 的生 活环境 向人展 现了出来 , 而且
离” 或者 “ 离开” 。
、
文 言 文翻 译 的原 则
对文言文进行翻译时 , 要遵循三个原则 , 那 就是要做到“ 忠 实原文 ” “ 表意 明确” “ 简明优美” 。 “ 忠实原文” 就是要做到忠实 于原文的 内容 和每个句子 的 含义。例 : “ 不 以物喜 , 不 以已悲。” ( 《 岳阳楼记》 ) 采用 了互文的 修辞方式 , 正确 的翻译 是要把相对应 的内容合并 到一起 , 应译 为“ 不 因为外物 的好坏 、 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悲伤 ” ; “ 将军 百战死 , 壮 士十年归 。” ( 《 木兰诗》 ) 这两句既是对偶 又是互 文 , “ 将军 和壮士 ” “ 百 战死和 十年归 ” , 互相 渗透 , 合指兼 顾 , 翻译
言文篇 目约 占五分之一。课程标 准虽然对 文言文的要求 较低 , 只要求学生读懂 , 但对初 中生尤其是初一学 生来 说 , 读 懂也 不 是一件易事 。这就要求教师能为学生找到方法 , 使其能顺利 过
文言文翻译教学技巧总结
![文言文翻译教学技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f9dca65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93.png)
夫文言文者,古人之言也,其辞简奥,意蕴深远。
然后世学子,多感艰涩难懂。
是以,翻译教学成为文言文教学之关键。
余不揣鄙陋,试总结文言文翻译教学之技巧如下:一、字词解释文言文翻译,首在解词。
教师需详尽讲解文中生僻字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对实词,要解释其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对虚词,要解释其在句中的语法功能。
同时,注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现象,使学生掌握词义的正确运用。
二、句式分析文言文句式丰富,有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等。
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句式,掌握句子的基本结构。
对于特殊句式,如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等,要着重讲解其特点及翻译方法。
通过句式分析,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句子含义。
三、语境理解文言文翻译,不可孤立地看待单个字词,而要注重语境。
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句子前后的语境,了解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翻译时,要根据语境推测词义、句意,使译文通顺、符合实际。
四、修辞手法文言文中,修辞手法丰富多样,如比喻、夸张、对偶等。
教师应引导学生识别修辞手法,了解其表达效果。
在翻译时,要根据修辞手法调整译文,使译文生动、形象。
五、文化背景文言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如历史、地理、风俗等。
教师应向学生介绍相关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在翻译时,要充分考虑文化差异,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六、翻译技巧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在保证准确传达原文意思的前提下,适当运用意译,使译文更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2.增删词句。
在翻译过程中,根据需要增删词句,使译文通顺、简洁。
3.调整语序。
文言文语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翻译时要适当调整语序,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4.运用修辞。
在翻译时,可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使译文更具表现力。
5.参考译文。
在翻译过程中,可参考优秀译文,借鉴其翻译方法。
总之,文言文翻译教学需注重字词解释、句式分析、语境理解、修辞手法、文化背景等方面的教学。
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技巧,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方法,提高翻译水平。
文言文讲解翻译句子技巧
![文言文讲解翻译句子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2ba2da6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7.png)
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言文,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即按原文的字面意思翻译,力求准确无误。
意译,则根据原文的意思,进行适当的变通,使之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如:原文:子路问曰:“闻斯行诸?”直译:子路问孔子说:“听到这件事就去做吗?”意译:子路问孔子:“听说这件事就立刻去做吗?”二、把握句子结构,分析词性、词义翻译文言文,首先要把握句子结构,分析词性、词义。
词性,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义,则指词在句子中的具体意义。
例如:原文:吾友张生,聪明睿智,好学不倦。
分析:吾(代词)、友(名词)、张生(名词)、聪明(形容词)、睿智(形容词)、好学(动词)、不倦(形容词)。
翻译:我的朋友张生,聪明智慧,勤奋好学。
三、注意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翻译文言文,要注意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现象。
古今异义,指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词义上的差异;通假字,指在古代文献中,某些字因书写、传抄等原因而通用的字;词类活用,指某些词在特定的语境中,根据需要而改变词性的现象。
例如:原文: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分析:学(动词)、而(连词)、时(名词)、习(动词)、之(代词)、不亦(副词)、说(动词)。
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按时温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四、了解古代文化背景,注意修辞手法翻译文言文,要了解古代文化背景,注意修辞手法。
古代文化背景,包括天文、地理、历史、风俗等;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对偶、排比等。
例如:原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分析:青青(形容词)、子(代词)、衿(名词)、悠悠(形容词)、我心(名词)。
翻译:青青的衣领,使我心情悠长。
五、注重整体理解,局部调整翻译文言文,要注重整体理解,局部调整。
在翻译过程中,先理解整个句子,再对局部进行调整,使翻译更加流畅、自然。
例如: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分析:夫(发语词)、君子(名词)、之行(名词)、静(形容词)、修身(动词)、俭(形容词)、养德(动词)。
探讨如何教授学生正确的文言文翻译方法
![探讨如何教授学生正确的文言文翻译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0dbb46b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16.png)
探讨如何教授学生正确的文言文翻译方法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在如今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文言文的学习成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
然而,由于其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许多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
本文将探讨如何教授学生正确的文言文翻译方法,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教授要想教授学生正确的文言文翻译方法,首先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授。
学生需要对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规则有所了解,比如虚词的使用、句法结构的差异等。
同时,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对古代汉字意义的理解和解读能力,这对于正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至关重要。
二、启发学生的翻译思维正确的翻译方法不仅仅是对文言文进行逐字逐句的理解,更是要启发学生思考古人的表达方式和意图。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有趣或者有启发性的句子,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如何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翻译思维,提高其对文言文表达方式的理解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环节,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正确翻译文言文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文言文作品,让学生阅读并感受其中的魅力。
同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一些与他们相关的主题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注重实际运用和巩固除了理论知识的教授外,实际运用和巩固也是教授学生正确翻译方法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应用的活动,比如模拟翻译考试、写作练习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实际运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提高其翻译水平。
五、多方面的教学资源在教学文言文翻译方法时,教师应当善于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比如教材、课外阅读、网络资源等。
通过多方面的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不同类型的文言文材料,丰富其阅读经验,提高其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六、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授学生文言文翻译方法的过程中,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
![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89c1ac3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67.png)
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文学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一、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基本功在进行文言文翻译之前,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基本功,包括对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句法结构和语法规则的掌握。
因此,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言文基础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1.注重词汇的积累与运用学生可以通过背诵、词语猜测等方式来积累词汇。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经典文言文的词语表,让学生进行背诵和词义的理解。
同时,在文言文阅读中,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从上下文中推测词义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2.强化句法和语法的训练文言文的句法结构和语法规则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教师需要重点讲解文言文的特殊句法结构和语法规则。
并通过例句和练习来让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句法结构和语法规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翻译的兴趣和动力是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的关键。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1.选取经典文言文作为教材经典的文言文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选取《史记》、《论语》等经典文言文作为教材来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优秀的文言文作品,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配图、视频等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文言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注重实践与应用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够巩固和提高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实践和应用的教学方法,并提供相关的练习和任务。
1.翻译实践教师可以选取一些适合学生水平的文言文句子,让学生进行翻译实践。
学生可以通过词义猜测、句子结构分析等方式进行文言文的翻译,从而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浅谈初一文言文翻译
![浅谈初一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571ee3fa32d7375a417805c.png)
、
“ ” ,就 是 字 词 不 变 直 接 翻 译 直
凡是 古今意义相 同的字及人们 熟知 的词 ,如 “ 山” 、
“ ” 、 “ ” 、 “问 ” 、 “ ”等 , 以 及 人 名 、 地 名 、 火 车 逃 书 名 、物 名 、 官名 、 国号 、年 号 、 数 量 词 等 等 专 有 名 词 ,
如 果 能把 好这 一 关 ,文 言文翻 译 便掌 握 六七 成 了 。
古 代 文 言 文 语 句 非 常 简 洁 、 凝 练 , 古 文 中 的 词 往 往 以单 音节 为主 ,翻 译 时往 往把 单音 词翻 译为 双音 词 。如 “ 余 忆 童 稚 时 , 能 张 目对 日 ” 中 的 十 个 字 便 有 “ ” “ ” 忆 时
的 口头 评 价 整 理 写 出 一 篇 人 物 短 评 ,学 生 不 但 写 得 得 心 应 手 ,而 且 对 陈 涉 这 个 人 物 的 评 价 也 很 公 正 。事 实上 ,说 和 写是相 辅相成 、互相促进 的。一个 能言善辩、说话 得体 、
( 荣芹 石
江苏省邳州市邳城 中学
210 ) 2 0 3
浅谈 初 一文言文 翻译
0李爱梅
对 初 一 学 生 来 说 , 文 言 文 学 习 是 一 大 难 题 , 而 学 好 文 言 文 的 关键 就 是 文 言 文 翻 译 。抓 住 这 一 关 键 ,就 有 了 一
“ 山 山市 ” “ 景 之 一 ” 可 直 接 翻 译 为 “ 山的 山市 ” 奂 八 奂 “ 景 之 一 ” 。 如 “ 太 傅 寒 雪 日 内集 ” 中 的 “ 太 傅 ” 八 谢 谢
2 2 0 O1 . 7
子 居 之 何 陋 之 有 ? ” 中 的 “ ” 作 宾 语 前 置 标 志 时 不 翻 为 :将 军和壮士历经十年 ,身经百战 ,有的战死沙场 ,有 之 译。 “ 予独 爱莲 之 出淤 泥 而 不 染 ”用 于 主 语 和 谓 语 之 间起 的有 幸 凯 旋 。 “ 市 买骏 马 , 西 市 买鞍 鞯 , 南 市 买辔 头 , 东 舒 缓 语 气 作 用 不 翻 译 , 但 是 “ 有 庞 然大 物 ,拔 山倒 树 而 北市 买 长 鞭 。 ”可 译 为 : 木 兰 到 集 市 各 处 买 了骏 马 , 鞍 垫 忽
文言文翻译教学论文
![文言文翻译教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b6f98a7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a4.png)
摘要: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在语法、词汇、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诸多困难。
本文旨在探讨文言文翻译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
一、引言文言文翻译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常常遇到困难。
因此,如何提高文言文翻译教学质量,成为当前语文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文言文翻译教学策略1. 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1)词汇积累: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常用词汇,如实词、虚词等,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语法知识:讲解文言文语法特点,如主谓结构、宾语前置等,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句子结构。
2.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1)整体感知: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言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逐句分析:指导学生逐句分析,理解句子含义。
(3)段落归纳:引导学生归纳段落大意,把握文章结构。
3. 强化翻译技巧训练(1)直译法:对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进行直译,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2)意译法:对文言文中的特殊表达方式进行意译,使翻译更加流畅。
(3)修辞手法:讲解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翻译的生动性。
4.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引入生活实例:将文言文翻译与生活实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开展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翻译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举办翻译比赛:定期举办文言文翻译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结语文言文翻译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注重基础知识积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强化翻译技巧训练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等策略,可以有效提高文言文翻译教学质量,使学生在翻译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教学策略探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教学策略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76cf7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e2.png)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教学策略探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翻译一直是学生们的难点和痛点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高中语文教师在文言文翻译教学中的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
一、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语法结构往往是一个关键因素。
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法规则和句法结构,比如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修辞手法的应用等。
例如,可以通过分析典型句子的语法结构,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并通过比较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帮助他们更好地翻译文言文。
二、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词汇积累能力文言文的词汇与现代汉语有所区别,因此,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文言文词汇才能进行准确的翻译。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词汇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积累文言文的常用词汇,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字义的转化和延伸。
例如,可以通过解读典型词汇和词语的含义,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词汇用法和蕴含的文化内涵。
三、训练学生的翻译技巧和方法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翻译技巧和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实例的演练和训练,指导学生掌握翻译文言文的基本技巧。
例如,可以通过分析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和语法,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翻译方法,比如主谓宾的转换、词序的调整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翻译实践,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应变能力。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言文的翻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和阅读训练,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的速读和精读,让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同时,逐渐掌握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翻译技巧。
五、倡导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文言文翻译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教师应该倡导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
例如,可以通过讲解、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文言文翻译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浅谈文言文翻译技巧与要领
![浅谈文言文翻译技巧与要领](https://img.taocdn.com/s3/m/0055369cbe23482fb5da4c51.png)
浅谈文言文翻译技巧与要领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三分之一的作品是文言文,在近10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考卷中都设置有10分的文言翻译题,以考察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增强学生阅读与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继承和弘扬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
因此,如何指导学生翻译文言文,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技巧与要领,成为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与难点。
下面就本人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与感受,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1弄清文言翻译与注释的区别要翻译古文,首先要弄清楚翻译与注释的区别。
注释主要是对古文的词义作解释。
如《曹刿论战》课文下面的注释:“牺牲,指牛、羊、猪;玉帛,指玉器、丝绸等物品,这些是指封建时代祭神用的。
……”翻译是把古汉语改写为现代汉语。
因为古今汉语除了表现在词汇方面的区别之外,在语法方面也有某些演变。
如《鸿门宴》中的“将军战河比,臣战河南。
”“河北”,指的是黄河以北;“河南”,指的是黄河以南。
而“战河北”与“战河南”,既为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即“战于河北”、“战于河南”;又是倒装句(状语后置),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应为“于河北战”,“于河南战”。
所以,把文言文按词义注释串起来还不是翻译。
2明确文言文翻译的要求文言文翻译要求做到“信”、“达”、“雅”。
“信”,指忠实于原文,不能随意增加与减少词义,不能望文生义,穿凿附会。
“达”,指通顺,不梗塞。
“雅”,指符合现代汉语规范。
也就是说,翻译文言文要求用规范化的现代汉语,准确、通顺、透彻地表达原文的内容。
如《隆中对》中的“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应翻译为“我得到诸葛亮,如同鱼儿得到水一样”。
而不能译为“我的得到诸葛亮,如同鱼的得到水”。
这如同日本人说中国话,让人捧腹。
3遵循文言文翻译的步骤文言文翻译的步骤有个口诀:首览全篇,领会大意。
斟酌字义,动笔翻译。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难译句子,前后联系,跳跃句子(省略句子),补出原意。
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如无标点,琢磨断句。
翻译完毕,检查仔细。
浅谈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50998c4359eef8c75ebfb35f.png)
浅谈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的培养-中学语文论文浅谈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的培养浅谈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的培养顾小娟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中学文言文的教学目标是让中学生能阅读翻译文言文。
由于古人用来表情达意的语言习惯和特点与当代人们的表达有很大的不同,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是一个难点,因此提高中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是中学语文老师应当深入研究的问题。
那么应当如何提高中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呢?一、注重朗读文言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朗读文言文应当有意识地在积累和理解中提高中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水平,通过反复朗读文言文,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还能使其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因此朗读是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以及理解文章意思的好方法。
在翻译一篇文言文前,语文老师应当让学生朗读课文。
在学生的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可以让学生跟着老师朗读,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朗读,激励学生反复朗读,这样可以让中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悟文章的意境,为深层次的理解打下基础。
当学生朗读几遍课文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结合课文下的注释来理解文章的意思,培养中学生把读和想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用朗读的方法表现出来。
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
例如,语文老师在讲解《六国论》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用此篇文章来展开朗读比赛,在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提高了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对文言文也产生良好的语感。
另外,老师还应当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做到声情并茂,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可以提高其感悟能力,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读出人物的精神,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些都是要靠学生用心朗读才能达到的,靠老师的灌输讲解并不能达到这个效果。
通过学生自身的感悟,才会对文章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上朗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发现,中学生翻译文言文存在困难是由于他们对文章不了解,不了解作者,不清楚写作背景,不了解文体,然而通过课前预习可以完全了解这些内容。
关于文言文翻译教学论文
![关于文言文翻译教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8c68728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2.png)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文言文翻译作为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文言文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文言文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旨在为提高文言文翻译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言文;翻译教学;问题;策略一、引言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文言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
文言文翻译教学作为文言文教学的核心环节,对于实现这一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二、文言文翻译教学的重要性1. 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文言文翻译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法、词汇和修辞手法,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2. 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通过翻译文言文,学生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从而增强自己的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当前文言文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教学方法单一。
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字字对译”方法,忽视了对文言文整体意义的把握。
2. 忽视语境分析。
在翻译过程中,部分学生和教师对语境分析不够,导致翻译不准确或生硬。
3. 评价方式单一。
文言文翻译教学评价往往只注重结果,忽视了对学生翻译过程的指导和反馈。
四、文言文翻译教学改进策略1. 丰富教学方法。
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强化语境分析。
在翻译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语境,结合上下文理解文言文的意义,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3. 完善评价方式。
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翻译过程,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改进翻译技巧。
4. 注重文化传承。
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他们的文化传承意识。
浅谈初中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教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278fffa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26.png)
浅谈初中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教学论文)摘要: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遗产,它在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们应该继承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但纵观文言文教学,情况并不乐观。
特别是对于文言文翻译的这一环节,更有必要对学生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本文从文言文翻译的现状谈起,通过对文言文翻译方法的探讨,希望在文言文教学中对如何翻译文言文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文言文翻译方法探讨一、引言掌握好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在翻译文言文的过程中积累到丰富的文言词汇,亦可以体验到古人在使用汉语时的一些习惯,那么学习文言文就轻松多了。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也就是要求学生能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
但是,我们山区的学生,由于基础较薄弱,加之视野狭窄;并且,文言文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以致我们的学生不能正确地翻译文言文。
因此,我们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时候,有必要教给学生一些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二、理论基础我们对于文言文的翻译通常用两种形式来处理,一种是意译,另一种是直译。
直译要求尽可能地将原文中的每个词一一对应地译出来,此法可以字字落实,能较好地积累文言词汇;意译就是翻译原文的大体意思,此法比较流畅好懂。
对于我们山区学生来说,只要能通畅连贯地用现代汉语如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就行。
三、可行性在进行文言文翻译时,掌握一些可行的翻译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归纳如下:(一)抄录法,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的词语对照抄录。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对于特殊名词可直接抄录;如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年号、日期等等。
人名示例:《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子”直接抄录;年号示例:《岳阳楼记》中的“庆历四年春”的“庆历”可以直接抄录,直接译作“庆历四年的春天”就可以。
(二)替换法,也就是说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
文言文翻译教学论文范文
![文言文翻译教学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d6c148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2.png)
摘要: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然而,随着现代汉语的普及,文言文的学习逐渐成为难题。
本文旨在探讨文言文翻译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一、引言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文言文翻译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学生翻译不准确、缺乏翻译技巧等。
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文言文翻译的教学策略。
二、文言文翻译教学策略1. 注重词汇积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是词汇,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文词汇。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文言文词汇的特点,如单音节、双音节等。
其次,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记忆文言文词汇,如编制词汇卡片、制作词汇手册等。
最后,引导学生运用词汇进行翻译练习,提高翻译准确性。
2. 分析句子结构文言文句子结构复杂,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结构,掌握句子成分。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文言文句子的基本结构,如主谓宾、定状补等。
其次,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熟悉文言文句子的特点,如省略、倒装等。
最后,引导学生根据句子结构进行翻译练习,提高翻译能力。
3. 培养翻译技巧翻译技巧是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的关键。
教师应教授以下几种翻译技巧:(1)直译法:直译法是将文言文直接翻译成现代汉语,保持原文的意思。
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直译法,提高翻译准确性。
(2)意译法:意译法是根据文言文的意思进行翻译,使译文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意译法,提高翻译的流畅性。
(3)增译法:增译法是在翻译过程中增加一些必要的词汇,使译文更加完整。
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增译法,提高翻译的完整性。
(4)减译法:减译法是在翻译过程中省略一些不必要的词汇,使译文更加简洁。
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减译法,提高翻译的简洁性。
4. 案例分析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文言文翻译案例,让学生分析翻译过程,总结翻译技巧。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翻译实践,提高翻译能力。
三、结论文言文翻译教学是提高学生文言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72f525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bb.png)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第一篇范文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一、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形式,其特点是简练、含蓄、典雅。
要翻译好文言文,首先要了解其特点,才能准确传达其意义。
1.简练:文言文用词简洁,一个字往往代表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甚至多个词。
因此,在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准确理解字义。
2.含蓄:文言文表达往往含蓄而委婉,需要译者充分理解文化背景,恰当表达其含义。
3.典雅:文言文语言典雅,使用了很多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夸张等。
翻译时要注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修辞效果。
二、掌握翻译原则翻译文言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忠实于原文:翻译要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不添加个人理解,不随意删减或增补。
2.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翻译时要考虑目标读者的接受程度,尽量用现代汉语表达,同时保持原文的风格。
3.保持原文的逻辑结构:翻译时要保持原文的句子结构和逻辑关系,使译文通顺、符合逻辑。
三、翻译方法与技巧1.直译:对于可以直接对应翻译的词语和句子,采用直译的方法,确保翻译准确。
2.意译:对于无法直接对应翻译的词语和句子,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意译,使译文通顺。
3.留白:对于原文中含糊不清或有意留下的空白,可以适当留白,不必强求翻译。
4.注释:对于一些特殊用法或历史文化背景深厚的词语,可以在译文后加注释,帮助读者理解。
四、实例分析以下是一个文言文句子的翻译实例:原文: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分析:此句中,“学而时习之”是一个完整的意群,表示学习的动作和方式;“不亦说乎”是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
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经常温习,不也令人高兴吗?”通过以上实例,我们可以看到翻译文言文时,要根据上下文理解原文的意义,同时注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修辞效果。
五、结语文言文翻译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掌握翻译技巧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文言文上课翻译方法
![文言文上课翻译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0a3ca1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e.png)
夫文言文,古人之言也,以其简奥难解,故学之者多感其艰深。
然文言文亦为我国文化瑰宝,学之有益身心,启人心智。
故在上课之时,教授文言文翻译之法,实为重要。
今将文言文上课翻译方法分述如下:一、理解文意,明其大意翻译文言文,首当其冲者,乃理解文意。
故上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先读全文,领会大意。
可采取以下方法:1. 逐字读解:教师逐字讲解,使学生明白每个字的含义。
2. 串讲句子:将句子拆分成若干部分,逐部分讲解,使学生理解句子结构。
3. 分析段落:将文章分段,讲解每段的主题,使学生把握文章脉络。
二、掌握文言文常用词、短语及句式1. 常用词:文言文常用词丰富,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其意义及用法。
可制作常用词卡片,让学生在上课时随时查阅。
2. 短语:文言文中有许多固定短语,教师应教授其意义及用法。
3. 句式:文言文句式多样,教师应讲解其结构及特点,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
三、注重语境,揣摩语气1. 语境:文言文翻译应注重语境,即根据上下文理解词义。
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文章背景,揣摩作者情感。
2. 语气:文言文翻译应揣摩语气,使译文生动传神。
教师可让学生朗读原文,体会语气,然后进行翻译。
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 直译:直译是指按照原文的字面意思进行翻译,力求忠实原文。
上课时,教师应强调直译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准确翻译。
2. 意译:意译是指在直译的基础上,根据上下文进行适当调整,使译文更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意译适用于难以直译的语句,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在必要时运用意译。
五、对比阅读,提高翻译水平1. 对比阅读:将文言文与现代汉语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文言文的特点,提高翻译水平。
2. 课外阅读:鼓励学生阅读更多文言文作品,积累词汇,提高翻译能力。
总之,文言文上课翻译方法应以理解文意、掌握词句、注重语境、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为原则。
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这些方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用心体会文言文翻译技巧
![用心体会文言文翻译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1e24927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45.png)
用心体会文言文翻译技巧文言文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古代汉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我们用的是现代汉语,但是文言文在一定的场合下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
而对于善于翻译文言文的人来说,既是一种能力的展示,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心得体会,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翻译文言文。
首先,了解基本词汇是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关键。
文言文中有很多独特的词汇,不同于现代汉语。
例如,"曩、兹、斯、夫、鸿、躏"等词,在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但在文言文中却频繁出现。
了解这些基本词汇的含义和用法,是准确翻译文言文的前提。
其次,理解文言文的句法结构非常重要。
文言文的句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区别,主谓宾的结构并不是唯一的。
文言文中常常使用"以……者、非……所、虽……而、乃……也"等句法结构,这些结构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
只有理解了文言文的句法结构,才能更好地进行翻译。
此外,文言文翻译的时候要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
文言文以其独特的修辞手法而闻名,例如喻、比、夸张、反问等。
在翻译的过程中,要保持原汁原味,尽量保留文言文的修辞效果。
同时,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很多古代典故、典型的修辞方法和特征,这些都是文言文特有的,要在翻译时予以保留。
然后,文言文的翻译要注意尽量准确地还原其语言风格。
文言文的文字风格庄重、古朴,通过使用古词句和特定的语法结构传达出古人的情感和思想。
在翻译时,要注重抓住文言文所表达的内涵和氛围,尽量还原其古风古韵。
最后,多读多练是提高文言文翻译技巧的关键。
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实践,才能逐渐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可以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著作,如《论语》、《孟子》等,积累更多的词汇和句式。
同时,还要多加练习,自己进行文言文的翻译,纠正其中的错误,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总结起来,文言文翻译需要在词汇、句法、修辞和风格等多个方面进行把握。
只有全面了解和掌握了这些技巧,才能准确地表达和翻译文言文。
文言文翻译上课技巧
![文言文翻译上课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2b6c49a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6e.png)
夫文言文,古之经典,虽年代久远,然其智慧与文采,至今仍为世人所称道。
然文言文与今文之别,如隔山川,非有技巧,难以领悟。
故此,为师者,需传授翻译技巧,使学生能登堂入室,渐入佳境。
兹论文言文翻译上课技巧如下:一、识词辨义,寻根溯源文言文翻译,首在识词辨义。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均为翻译之难题。
师者,当引导学生,从词的本义出发,寻根溯源,探究其演变过程。
如“马”字,本义为马兽,引申为速度,再引申为马匹。
故“马疾”可译为“速度快”,“马蹄声”可译为“马匹奔跑的声音”。
二、词性转换,灵活运用文言文词性多变,一词可兼数义。
师者,应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运用词性转换技巧。
如“兵”字,本为名词,可转为动词,译为“带兵”,“用兵”。
又如“以”字,可译为“用”,“以……为……”,译为“把……当作……”。
三、句式分析,层次分明文言文句式复杂,有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
师者,需引导学生,分析句式结构,把握句子层次。
如“吾友李生,善骑射”,此句为省略句,省略主语“吾”,译为“我的朋友李生,擅长骑射”。
又如“吾闻君子之交淡如水”,此句为倒装句,译为“我听说君子之间的交往淡如水”。
四、修辞手法,巧妙运用文言文修辞手法丰富,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师者,应引导学生,识别修辞手法,巧妙运用。
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此句运用比喻,将“青青子衿”比喻为思念之情,译为“青青的衣领,悠长的思念”。
五、文化背景,深入理解文言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如地理、历史、风俗等。
师者,需引导学生,了解相关文化背景,深入理解文言文。
如“江湖”一词,源于古代地理,指山川湖泊,译为“江湖之地”,即山水之美。
六、实践演练,巩固技巧翻译技巧,非一日之功。
师者,应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演练,巩固所学技巧。
可选取文言文段落,让学生分组翻译,互相讨论,共同进步。
总之,文言文翻译上课技巧,需师者悉心传授,学生刻苦练习。
通过识词辨义、词性转换、句式分析、修辞手法、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进而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文言文翻译技法
![文言文翻译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a2e9a2da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06.png)
古文者,中华文明之瑰宝,传承千载,历久弥新。
然文言文之难,亦在于其言简意赅,文辞奥博。
翻译文言文,实为一种考验,需技高人胆大,方能游刃有余。
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文言文翻译之技法。
一、理解文意,把握全文翻译文言文,首要之事在于理解文意。
需仔细阅读原文,把握全文大意,明确作者之意图。
在此基础上,方可着手翻译。
具体方法如下:1. 细读原文,理解字词含义。
文言文中有许多生僻字、古语,需查阅字典、词典,明确其含义。
2. 分析句子结构,了解句子成分。
文言文句子结构严谨,需分析主谓宾、定状补等成分,明确句子意思。
3. 考虑上下文,把握全文大意。
文言文往往具有浓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文化内涵,需结合上下文,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把握全文大意。
二、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文言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即按照原文的字面意思进行翻译,保持原文风格;意译则是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前提下,采用现代汉语表达方式。
具体操作如下:1. 直译:对于一些常见的文言文句式、成语、典故等,可直接翻译。
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译为:“学习并且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2. 意译:对于一些难以直译的句子,可采用意译。
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可译为:“青青的衣领,令我心情悠悠。
”三、注重语言表达,追求文采飞扬文言文翻译,不仅要准确传达原文意思,还要注重语言表达,追求文采飞扬。
具体方法如下:1. 运用现代汉语表达方式,使译文流畅自然。
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译为:“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2. 运用修辞手法,增强译文文采。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可译为:“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悠然地望见南山。
”四、校对修改,精益求精翻译文言文,需反复校对修改,确保译文准确、流畅、文采飞扬。
具体方法如下:1. 仔细阅读译文,检查是否有遗漏、误解之处。
2. 比较原文与译文,确保意思相符。
3. 请他人审阅,听取意见,不断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文言文翻译教学
初中文言文教学历来是颇有争议的一块领地,文言文教学和对文言文教学法的探讨也不尽人意。
我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上到文言文,走进教室就讲翻译,也最喜欢上文言文,因为教学过程较为单一,省去了挖空心思备课的过程。
但是轮到公开课、评优课,很少有教师愿意选择文言课文来教学,因为觉得很难推陈出新。
文言文作为我国早期语言交流和文字传承的工具,它是古人们遗留给我们的文化宝藏,是我国五千多年文化的写照,文言课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作为传承中国文化,吸收民族文化精髓的有效途径,文言文教学理应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
学生阅读文言文虽然有一定的语言障碍,但绝不像学习外国语那样毫无根基,一切要从零开始。
改变、改革也不能大刀阔斧,只能先从小细节做起,因此,首先考虑的是文言文翻译的教学。
分析初中文言文翻译教学现状,主要问题有:一是目标过于单一,即把教学目标只定位在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讲究“字字落实,句句过关”,唯恐有所遗漏,甚至“字斟句酌”,似乎一切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二是教法僵化。
遵循一种固定的程式,大多数老师都采用逐句翻译的方法。
三是就事论事,缺少迁移。
以读懂一篇课文为目的,认为课文讲完了,文中所有文言句子会翻译了,教学的目标也就达成了。
纵观目前文言文翻译的教学方式,我觉得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以根据文章的不同而选择性的使用。
第一,学案的运用。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文言文翻译教学也是如此,应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有所思考,特别是对文言文翻译的思考,可以引发学生对旧知的联想与想象,从而便于老师归纳一词多义等情况。
而口头布置的预习任务往往难以落实,使用学案,使预习的针对性更强。
学案编写好后提前1~2天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学案”的要求初步阅读教材,并对学生阅读做出三点指导:一是要求学生读书要快、要尽量节省时间,二是要求学生在读书中找出的知识点或问题答案要准,三是边阅读,边思考,找出疑点,做好记号或记录。
为了保证导学案的有效运用,教师应对课前预习的情况进行检查,并做适当的激励。
同时通过检查,教师还要对学生的模糊点有所了解,上课时可以进行针对讲解,提高学习的效率。
学生在课前完成学案时,可以借助一定的工具,例如,古汉语词典等等,在主动搜索答案的同时,加深对文言词汇意思的理解。
第二,多媒體的配合。
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完善,我们可以从网上下载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利用多媒体技术为文章配上古典音乐朗读,或采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地展示与课文有关的音像、图画内容,创设情景。
也可让学生“看图说话”,根据图片、结合文章,说出图片中的内容或描绘的意境,既给予了学生一定帮助,又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特别是一些写景的文字,需要意译,这时候给予图片赏析,帮助学生理解句意。
多媒体配合,还可以在复习检查时,提高复习效
率。
第三,现代文的辅助。
在现代文教学中渗透文言文教学。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拉近文言文教学与生活的距离可以有效的破除学生对文言文的恐惧心理。
语文教学中现代文教学占主要部分,文言文教学相对较少,因此只在教授文言文课程时讲述相关知识时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师应该在讲解现代文的时候适当地穿插渗透文言文教学。
比如在讲到“妻子”一词时,教师可以顺便提及文言文中妻子的含义是指妻子儿女,在讲授俗语“是可忍孰不可忍”时,可以解释这里“是”的意思是代词“这”,在正是场合称呼“令尊、令堂”等。
通过教师有意的教授,学生无意识的学到了更多知识,再次学习文言文时,就能够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也可以通过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成语、名言,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一鼓作气”等,课前可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成语的本意、引申意及出处,增强学习《醉翁亭记》及《曹刿论战》的兴趣。
第四,课外竞赛。
教师在教学时要打通多种渠道,创设学习文言的言语环境。
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开展一次,文言文解释识记大赛,通过比赛的模式,将一词多义的词语进行概括总结。
我们要指导学生不断地从课外学习文言经典,还要把课内学到的内容尽量运用到课外,要遵循“精读与博览结合,课内与课外沟通;精读学规律,博览增见识;课内打基础,课外增实力”的教学原则。
还可以,分小组,搜集一词多义,古今义,词类活用等特殊用法的字词,进行整理展示。
平时,可以让学生多读半文半白的古代小说、寓言故事、神话传说,这样学生既不会感到厌倦,又学到了文言知识。
出于应试需要,文言文翻译教学是不可逃避的现实,而且也是颇让孩子们害怕的内容,只有在方法上不断创新,才能消除孩子们的恐惧感,增加孩子们学习中国古代汉语的兴趣,培养青少年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热爱之情。
文言文也有深浅难易之分,教浅近的文言文,也应该可以像教现代文那样,凡老师可以放手的地方,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自求理解,老师只在关键处作些指导、点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文言文翻译教学,更应该在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带领学生体会古代文人的文学造诣和博大的胸怀。
文言文在历史上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已经被时代证明了。
当前文言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改革才能让文言文适应新的历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