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__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一)
高考地理之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核心知识点
高考地理之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核心知识点1.农业(1)知识体系(2)考查角度①考查大范围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种植业——湿润、半湿润平原地区;林业——山地与丘陵地区;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地区;渔业——湖泊、水库、海洋;柑橘——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水稻——水热条件好的平原地区;苹果——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②考查局部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2.工业(1)知识体系(2)考查角度①考查区位分析:自然因素——是否有建工厂所需的良好的地质、地形和气候条件,是否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水源;社会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要考虑理想的区位条件和现实区位条件(是否具有明显的优势条件);环境因素——根据不同工业的污染特点,尽量减少对城区或居民区的污染。
②考查工业区位选择工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角度:为减少生产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工业布局要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与消费市场,以节省运输费用。
环境效益角度:要考虑主导风向、水源、地形的影响,以及与城市的距离。
③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原料、燃料、劳动力数量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技术、劳动力素质的影响逐渐加强;交通运输在发达国家工业区位中不再是考虑的主要因素;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度越来越重要。
3.交通运输(1)知识体系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条件→交通点线:商业→市中心或交通便利的城市外围环路边缘工业→工业集聚或扩散聚落→分布、形态(2)考查角度①考查宏观选线:交通线的建设主要考虑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自然因素影响线路的选择(趋利避害、减少工程量,如尽量选择平原或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沼泽等不利地形);科技是保障,可以克服不利自然条件的制约。
②考查微观选线:方便快捷、少占耕地、减少对居民区的不必要干扰是共同原则;铁路、高速公路一般要求线路平直,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而地方性公路则要尽量多地连接一些节点(如居民点、铁路车站等)。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农业
31.世界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粮食危机,被视为“饥饿热点” 。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一(5)题。(共14分) 资料一:见图12。资料二:见图13。资料三.见.图14。
(1)目前,面临粮食危机的国家主要分布在 非 洲 亚 洲 (2)甲地发展种植业的最主要限制因素是 C (单选题,填选 项字母)。(2分) A.地形崎岖 B.低温冷害 C.灌溉水源 D.光照不足 (3)1993年以前,世界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是 自然灾害 l993年, 人为灾害 引发粮食危机紧急情况的次数大于 自然灾害 ;其后两者交替上升。(3分) (4)关于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一消费状况的叙述,正确的 是 (多选题,填选项字母)。(3分) B C E A.产量逐年上升 B.消费量趋于上升 C.生产不能满足消费 D.缺口不断增大 E.产量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大 (5)目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应采取什么措施保障粮 食安全?(4分)
中上游用水过度(水资源利用不当) 过度农垦 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植被破坏) 我国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有 (7分) (植树种草等)(设置沙障等)
(4)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5分)。
有利条件:矿产(能源)资源丰富;草场广布(草质优良);光照条件好 不利条件:气候干旱、的农 业地 域类 型
季风 水稻 农业
主要分布:亚洲季风区 主要作物:水稻 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主要特点:单产高,商品率低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 水利工程量大 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生长 区位条件:地势低平,适宜水田管理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主要分布:美、加、澳、俄等国 主要作物:小麦、玉米等 生产规模大 主要特点:商品率高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自然条件优越 区位条件:交通运输便利 市场广阔 地广人稀 高度发达的工业 先进的科技
高三地理考前知识自主梳理9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农业、工业、交通)考点一农业生产基础再现1.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1)自然因素①气候: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等。
②地形:(位于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古老的高原)土层深厚,易于耕作。
③土壤:肥沃(黑土、紫色土、水稻土等)。
④水源:充足,灌溉便利(有丰富的地下水、河湖水、冰雪融水等)。
(2)社会经济条件①市场条件:国内外市场规模、远近、城市人口数量、生活水平高低、消费习惯。
②交通条件:海运及内河航运条件(对外贸易)、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国内市场)、航空运输条件(花卉、高档果品等)。
③农业技术:机械化水平、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灌溉技术、农业科技水平。
④国家政策:政策、价格、补贴、资金、技术。
⑤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专业技术。
2.判断农业地域类型的方法判断农业地域类型,关键是要建立一种从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技法提升1.农业主导区位因素判断的四种方法(1)看类型:如城郊农业、观光农业、乳畜业等是面向市场的农业生产,主导因素为市场。
(2)看特性:不同的作物适宜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生长,如茶树适宜在红壤地区生长,主导因素为土壤。
(3)看特色:如绿洲农业主导因素为水源,河谷农业主导因素为热量,立体农业主导因素为地形等。
(4)看区域:如海南地区地处热带,热量是其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主导区位因素。
2.农业类型区位分析的答题思路(1)地价的高低: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应选择单位面积产值较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乳牛、蔬菜等。
(2)单位面积产值大小:从单位面积产值看,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乳牛、塘鱼、果园、棉粮等。
(3)需水量多少:需水量大的花卉等应分布在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
(4)产品对运输的迫切性:鲜花、蔬菜需要保鲜,应分布在靠近城市及交通便捷的地方。
(5)占用土地的多少:占地多的农业类型,宜布局在离城镇较远的区域,占地少的农业类型宜布局在离城镇较近的区域。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1: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一(农业)
地理2014届高考倒计时冲刺专题十一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一(农业)【命题趋向】本专题可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第二部分是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第三部分是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最后冲刺的针对性:学习本专题(1)掌握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及农业区位的分析方法。
(2)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理解农业发展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高考重点:1.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于对农业区位因素、农业的地域类型、农作物分布和新型农业的考查。
2.从考核形式上看,选择题、综合题都有,以选择题居多;信息多以文字材料、坐标图、柱状图、区域图等方式呈现。
3.从能力考核上看,侧重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综合分析、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农业地域类型等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与分析论证能力。
命题趋势:农业的区位选择及农业地域类型在今后仍是考查的重点。
在考查中,可能侧重对能力的考查,重在分析农业的影响因素及农业的分布以及生态农业的发展等。
【回归教材】测试要点一: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土壤、地形2.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3.技术条件:冷藏、良种、化肥、机械、测试要点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1.热带迁移农业:⑴特点:热带密林中的原始部族,来到新的地块,便毁林、烧荒、掘穴播种,不翻地、不施肥。
地表自然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每隔两、三年另选新地块。
⑵形成条件:气候湿热;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工具简陋。
2.水稻种植业:⑴特点:①家庭经营为主,生产规模小;②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科技水平低。
⑵形成条件: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地势较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
3.混合农业:⑴特点:①农场内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可保持土地肥力,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②种植业和放牧业两种生产方式,在时间上可以作到忙、闲错开,这样便于合理、有效地安排农业生产活动;③农场主可根据政府的农产品政策和市场需求,决定种植与放牧的规模,经济收入比较稳定。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需要投入大 接近劳动力 量劳动力 充足的地方
集成电路、卫星、 接近高等教 技术 知识和 飞机、精密仪表 技术要求高 育和科技发 指向型 技术 等工业部门 达地区
练习
下列工业部门布局的主导因素基本相同的是
A. 家具制造、印刷工业、饮料工业、石化工业
B. 炼铜工业、炼铁工业、船舶制造、石油开采
C. 航天工业、电子工业、飞机制造、水产品加工
巩固练习
读下表,从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考虑企业的区位指向是 某企业在四地的成本结构比较 甲地 工资(%) 燃料(%) 产品运费(%) 其他(%) 21.3 10.9 35.6 32.2 乙地 24.4 14.6 32.5 28.5 丙地 23.0 15.6 35.7 25.7 丁地 29.0 8.6 37.5 24.9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农业生产
20160327
测试要点 农业区位与 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生产活动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具体测试内容和要求
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结合实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1.农业生产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2.农业区位的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 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3.区位因素
主要工业区位类型
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多个,但总有一个是最主要的,我们称之为 主导因素,从而把工业分为不同的指向型,如下表所示:
工业区 主导区 位类型 位因素 代表部门 特点 区位选择 原则 发展变化 劳动力素质 对工业区位 的影响逐渐 增强 越来越取决 于人才和交 通
劳动力 劳动力 普通服装厂、家 指向型 成本 电产品装配厂等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高考试题10
题组四(河北省衡水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产业重心是区城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
图2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
完成1-3题。
1、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2、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 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3、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A.第二产业向东南B.第二产业向东北C.第一产业向东南D.第三产业向东南 答案 1、B 2、C 3、D(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0中学2010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读“1998~2006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变化图”,回答4~5题。
510152025051015202525 20 15 10 5 0能源消费总量(亿吨标准能源生产总量(亿吨标准煤)能源净进口量(亿吨标准4.读图可知()A.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在2000年达到最大值B.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能源净进口量呈现上升趋势C.1998~2006年期间我国一直进口能源,没有出口能源D.图示大多数年份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大于消费总量5.能源安全是我国目前的一个紧迫而重大的问题。
下列措施能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是()①参与国际能源开发,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②加大能源战略储备,减少对进口能源依赖③全面禁止采挖煤炭,使用新能源替代煤炭④倡导绿色消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答案 4.B 5.C(江苏省苏州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20世纪80年代,香港的印刷业发展很快,印刷能力曾占全球印刷市场的6%。
由于加拿大等国纸张出口量减少,香港将部分印刷厂向广东省迁移。
到200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香港、澳门)印刷能力已经超过美国东北部。
高考地理考点分析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高考地理考点分析—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导读】工农业区位优势选择,工农业生产与自然、社会经济、政策等因素关系紧密,考试多是给出材料(文字或图表),多角度的进行考查,形成题组。
工农业生产地域类型与工农业生产关系密切,是高考的一个新热点,材料多以图表形式出现,联系当地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矿产资源、交通、市场、政策等条件,一般具有分值高、综合性强的特点。
有关我国十七大中新农村建设、新的工程建设等知识点都要密切关注。
本部分内容常常突出多种能力的考查,如重视计算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比较评价能力等的考查,要重视中外工业地域的比较和评价能力的训练。
【试题举例】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18年5月1日正式通车。
大桥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如图),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
(1)分析造成大桥施工困难的自然原因。
(2)从宁波到上海,经该桥将比走原有公路路程短。
据图估算缩短的里程约为千米。
(3)试评价大桥建成后产生的主要经济与环境效益。
【答案】(1)①海域宽阔;②台风多;③潮差大;④流速急;⑤水深,风浪大;⑥海洋腐蚀环境作用严重;⑦桥墩地基。
(2)(在85~105间的值均可得分)(3)降低交通成本;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增进区域经济整合);实现节能减排(减少运输油耗及尾气排放,减轻环境污染)。
专题10__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一)
3.按产品用途分类:
*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含义
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区等气候因素影 响极大,光热条件与农作 物的种类、分布、复种制 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
澳大利亚 墨累---达 令盆地
雨热同期、 小农经营;单产高, 地势平坦、 劳动力丰富、 商品率低;机械化 水平低;水利工程 土壤肥沃、 种植历史长 量大;科技水平低 水源充足 地广人稀, 培育良种牛,改善 气候温和 土地租金低, 交通,开辟水源, 草类茂盛 牛肉出口量大 距海港近
优越的 自然条件
地广人稀、 政府支持
3.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种植小麦、牧羊)
(1)分布 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 墨累--达令盆地
(2)优势区位条件 地形:地势低平 自然因素 水源:灌溉条件好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 社会因素 交通:发达便利 市场:有固定的销售市场 科技:机械化程度高
政策:政府的扶持鼓励政策
(3)生产特点 •①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自给农业 集约农业 混合农业 商品化农业 地中海式农业 热带种植园农业 自给自足 劳动、资金、技术投入高 种植业畜牧业并重 商品率高 种植业畜牧业并重 商品率高
三、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假若你是一位投资者,让你选一个厂址,你要考虑哪些因素?
原料 动力
充足 理 想 区 位
劳动力 质优价廉充足 交通运输 便捷
土 壤
红壤区的茶树
人工培育形成的耕作土壤, 如水稻土 在降水量少于的地区,农
水 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影 源 响产量和分布。
沙漠中的绿洲
业布局在河湖水、地下水、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内容 交通线对商品农业的影响较明显,商品农业一
对农业 的影响
般沿交通线分布,如乳畜业、园艺业等产品容 易变质,需要便捷的交通运输,也要沿交通线
分布;自给农业对交通线要求较低。交通线的
延伸,扩大了商品农业的销售范围。
影响 对工业 的影响
内容 交通线对工业的影响最明显。交通运输成本
是工业的一项重要支出,因此,工业企业都
要布局在主要交通线附近。 沿重要的交通线可以形成城市轴线,交通线 交汇处往往可以形成新的城市,交通线的变 化可影响城市的兴衰。
对市
的影响
影响 对商业 的影响 对旅游业 的影响
内容 商业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商业网点 和商业中心都要布局在重要交通线的沿线。
交通的通达性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
新的交通线的修建,可以带动沿线旅游业 的发展。
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因
素
技术 因素
可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
然条件等对线路建设的制约和对车辆运行 安全的威胁
跟踪训练 1. (2011· 济宁模拟 )下图为我国某自然保护区植被 分布图。如果在图中 A、B 两地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图 中四个方案最合理的是 ( )
A.① C.③
B.② D.④
解析: 从甲盆地 ( 塔里木盆地 ) 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
运输方式的要求、发展交通运输的有利以及不利的环境 条件等方面综合分析。
答案:甲盆地内沙漠、戈壁广布,建设地面交通 不便;盆地面积广大,城市分散 (或者城市间相距远 ), 航空运输速度快,适宜长距离运输;盆地内无高大山 脉且晴天多,云雾少,有利于飞机航行。
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
答案:C
课时作业(12)
解析:②为常绿阔叶林,说明海拔低,为山谷地形, 修建公路从山谷中较合理。
2012高考冲刺专题复习十: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PPT课件
• 三、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例1】 (2011·福建)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 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 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 著。完成(1)~(2)题。 • (1)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 • A.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 • C.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 • (2)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 • A.调节大气温度 B.提高土壤肥力 • C.增大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
地价
需水量
鲜花需要保鲜,鲜奶容易变质,乳牛业、花 交通运输 卉业等应布局在靠近城镇和交通方便的地方
农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 在判断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时,应注意:对于农业生 产条件较好的地区,由于各种区位因素都不错,因此,最 有优势的因素就成为主导区位因素,如海南的天然橡胶种 植,气候就是农业的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而对于农业生 产条件不太好的地区来说,要想发展农业生产,不是取决 于该地区的优势因素,而是取决于该地区的劣势因素 ( 即 限制性因素 ) ,如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就是农业生产的主 导区位因素。
• (3)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 • 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 量 •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 区位优势。美国和巴西都是世界重要的大 豆产区,与美国相比,巴西有大面积可供 开发的土地资源,巴西可以扩大大豆种植 面积,这为大豆总产量的提高提供了优势 条件,也使得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 大于美国。
• (1)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 是因为巴西( ) • A.技术力量较雄厚 • B.气候条件较优越 •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 D.劳动力较充足 • (2)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 要原因是巴西( ) • 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 •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
高一地理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学法指导(一)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学法指导(一)本章介绍了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工农业产品是人类生产发展的物质基础;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也是人类最经常的经济活动。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环节。
其中,生产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是最主要的两种生产活动形式,而交通运输和通信属于分配环节,商业贸易属于消费环节。
基于以上原因,本章将农业生产活动、工业生产活动和地域联系放在一起进行讲述。
本章主要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农业生产活动、工业生产活动和地域联系。
第一节介绍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介绍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世界主要工业区、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介绍地域联系的形成和主要方式、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三大块内容之间是并列关系,互相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不管是工业还是农业,或者其他的人类活动,都离不开交通运输。
随着农业商品性生产的发展和工业生产专业化,以及地域分工和相互协作引起的交往日益频繁,全球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国际贸易也日益频繁,交通运输的作用不言而喻,通信的重要性也不断加强。
知识结构图1、农业生产活动知识结构2、农业的概念及分类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广义的农业生产活动包括农、林、牧、副、渔各种利用自然界获取产品的活动,而狭义的农业专指种植业。
通常按生产劳作的对象不同农业又可以分为种植业、畜牧业和混合农业。
人们饮食结构中主体是粮食和肉,所以种植业和畜牧业是最重要的两种农业生产类型。
一个国家的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比重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
有些地区种植业和畜牧业混在一起叫混合农业。
3、农业的发展历史世界农业发展过程可以分成三个历史阶段。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3.1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1课时)学案 中图版必修2(2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3.1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1课时)学案中图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3.1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1课时)学案中图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3.1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1课时)学案中图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3.1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1课时)【重点难点】重点: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难点:说明主要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自主学习】一、农业生产的概念、类型及特征1、概念:2、类型:按生产对象分为3、特征:二、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合作学习】讨论:影响我国南方地区水稻种植的区位因素有哪些?【展示提升】小组选代表发表见解【当堂达标】1.据报道,天津市政府决定,从2001年起将原有的1万亩水稻田改种玉米和小麦,天津市政府作出农业调整决策的原因是()A.华北地区居民习惯吃面食,大米销售有困难 B.水稻单产低于玉米、小麦,经济效益差C.华北地区缺水日益严重,而种水稻用水量过多 D.种植水稻需喷洒农药,会给环境造成污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据此回答2~3题。
2.导致产生上述情况最主要的因素是()A.地形B.气候 C.土壤D.水源3.如今北方市场上随处可见荔枝的原因()A.交通条件和食物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B.荔枝的种植区位范围扩大到了北方C.大部分荔枝是北方温室里种出来的 D.我国北方市场对荔枝的需求量变大了4.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 ) A.土地资源不足 B.化肥、农药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水资源不足5.近年来,我国“温室无土栽培生产”得到推广的重要因素是( ) A.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和周期性特点 B.热量和水分的需要C.城市和工业发展的需要 D.市场经济和农业技术发展6.综合题:填注图中国字母所代表的的农作物类型,并说明理由A ,理由B ,理由C ,理由D ,理由E ,理由【本节收获】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试着总结一下吧!。
2010高考地理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四、主要工业地域类型
传统工业
典型工 业区
德国鲁尔区
部门
煤炭、钢铁、 电力、机械、 化工等
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 时期 命
区位 优势
丰富的煤炭资 源,离铁矿区 较近;充沛的 水源;便捷的 水陆交通;广 阔的市场
新兴工业
意大利东北部 和中部地区
美国“硅谷 ”
毛纺、自动化 设备、食品等
微电子工业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50年代以来,
答案 (1)原料 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 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 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 润,获得规模效益。 (2)在石灰石、石英砂的开 采过程中,可能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在水泥制造 和玻璃生产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水污染、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3)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资 源,增加农业的资金、科技投入,发展适度的规模 经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 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新农村建设。
劳动力
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具备的优势
区位条件的变化和改造是近年高考常出现的内容, 在解答问题时要弄清开发利用的条件与前提,抓住 事物的本质。例如,人类对自然因素利用改造的前 提是不违反自然规律。温室大棚农业一般出现在纬 度较高地区和冬季,分析时要注意当地的自然地理 环境特征,热带地区一般不会发展温室大棚产业, 因为热量非常丰富;修建梯田是有前提条件的,适 合在坡度比较小的地区,所以并不是所有山区都可 以通过修建梯田来改造自然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实 质上是通过影响市场来影响农业生产的,因此分析 时仍然要从市场扩大或缩小的角度来进行。
(1)凤阳县发展的水泥工业和玻璃工业属于 指 向型工业,试分析诸多玻璃企业入驻凤阳工业园区 的原因。 (2)当地依靠“两石资源”发展水泥和玻璃制造, 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3)从地理角度分析土地相对集中到部分农民手中 经营的好处。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 力。第(1)题,水泥、玻璃属矿产加工业,为原料 指向型工业。许多企业入驻凤阳工业园是为充分利 用基础设施,加强技术协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 经济效益。第(2)题,当地工业发展一方面会破坏 植被,另一方面造成环境污染。第(3)题,土地适 当集中利于农业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 乡差别,推动新农村建设。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共132页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பைடு நூலகம்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宏观调控 下的农业结构 调整、区域化 生产
农业地域类型的转变
社 会 科 科技进步对农业 经 技 生产影响巨大 济 因
劳 劳动力的数量、 动 素质 力 与其他因素共同 影响产品产量、 质量和市场销售
橡胶生产北界 的推进;温室农 培育良种、改良耕作 业;发达国家和 制度等扩大农作物区 位范围; 发展中国家农 业差距 发达国家劳动 区域劳动力数量影响 力数量少,素质 产品成本和农业地域 高,发展中国家 类型转变 相反; 绿色农业、 有机农业、 生态农业 影响农业结构调整
专题七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 考情分析
考试内容
农业区位因素和 农业地域类型
考纲要求
掌握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区域;掌握并分析农业 生产的区位因素,理解 各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 的影响;理解并记忆世 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 特点及其形成条件;了 解世界粮食问题的成因 、表现及解决途径。
考情分析
该知识点在山东近四年高考中考 查3次,属于重点知识。2009年 考查了2道4分的选择题和4分的 综合题,2010年考查了2道4分的 选择题,2011年考查了10分的综 合题,侧重考查农业生产的区位 因素和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以及 土地利用方式及其影响等,难度 中等。
☆重点1:农业的分类及区位因素
1.按生产对象分类:
*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混合农业
2.按投入多少分类:
*粗放农业*密集农业
3.按产品用途分类:
*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 农业:
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就是农业。
农、林、牧、副、渔
水稻种植业 林业
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产业。
三、美国商品谷物农业:(1)分布:中部平原(中央大平原)
的北 部 和中部
春小麦
冬小麦
3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区位因 素 自 地形 然 土壤 因 水源 素 气候 社 会 经 济 因 素 区位优势 地势平坦广阔(中央大平原) 土壤肥沃深厚(黑土) 提高产量 水源充足(五大湖、密西西比河) 气候温和、水源充足,夏季潮湿 扩大市场
随海拔有所不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土 壤
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影 响产量和种类。 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
红壤区的茶树
人工培育形成的耕作土壤 ,如水稻土 在降水量少于的地区,农
水 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影 源 响产量和分布。
沙漠中的绿洲
业布局在河湖水、地下水
、冰雪融水丰富的地方
区位 因素 市 社 场 会 经 交 济 通 因 运 输
政策:政府的扶持鼓励政策
(3)生产特点 •①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A.农场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 草或休耕,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 B. 种植的饲料饲养绵羊,羊粪 可成为麦田的肥料 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 年内交替进行
•②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
•③灵活面向市场的生产选择
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植 小麦还是多牧羊,农业生产具有 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月份 1 2 3 4 5 6
交通 水运、公路和铁路相衔接,交通四通八达
人口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 大规模经营的条件 密度 竞争优势大 工业 工业发达,为农业提供机械、 电力、化肥、农药 提高生产效率 科技 农业科技水平高, 科技成果推广快
小结
商品谷物农业的共性
生产规模大 1特点 商品率高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2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优越的自然条件 地广人稀 市场广阔 社会经济条件 便利的交通运输
7
8
9
10
11 12 收割
小麦种植 犁地
播种 配种
生长季节
绵羊饲养 在牧场上放牧
剪羊毛 在收割后的
(4)经营和 销售
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农产品大多出口(主要是英国)
(5)灌溉问题和解 决措施
山地雨影效应 东水西调工程
补充:世界主要农业生产类型
自给农业 集约农业 混合农业 商品化农业 地中海式农业 热带种植园农业 自给自足 劳动、资金、技术投入高 种植业畜牧业并重 商品率高 种植业畜牧业并重 商品率高
南方柑橘等亚 玻璃温室,改善温度,并对 热带水果;北 光照、通风、湿度等进行 方苹果等暖温 调节 带水果;
坡度大于25° 的山地不得 平原耕作业; 山地林牧业 或林业;平原适宜发展种 植业 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
自 坡度大于15° 就不利于发展 然 种植业;山地自然条件的 因 地 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 素 形
环境 因素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生产条件、农业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 动植物分布 的地域差异 自然条件的 地域差异 因地制宜 合理利用 农业土地 相同 标志
社会经济条 件的地域差 异
农业地域 类型
概 念
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 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 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说明:世界上的农业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种植业为主 的农业地域、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 混合农业地域
商品谷物农业
一、分布范围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 (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控制的发达国家)
二、美国发展的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温暖湿润 地形——中部大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土壤——深厚肥沃 生产规模大 水源——密西西比河提供充足水源
机械化程度高
交通——陆上交通与水运构成交通网 社会经济 市场、科技 因素 工业——提供现代化工具和生产资料 人口密度——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可大规模经营
三、生产特点、成因及今后发展措施
特点
小农经营 单产高 商品率低 机械化水平低 水利工程量大 科技水平低
原因
人均耕地少 家庭为单位
今后发展措施
集约经营
精耕细作,农民人口多 控制人口数量 自给为主 增强商品意识 经济水平低 大力发展工业和 体力劳动为主 国民经济 夏季风不稳定 大力投资水利工程 水旱灾害频繁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 加大科技投入 凭传统经验
牧业
副业
渔业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含义
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区位 因素
对农业生产影响
典型案例
改造与变化对农业区位 的影响
光、热、水等气候因素影 气 响极大,光热条件与农作 候 物的种类、分布、复种制 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
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机械化水平高
大牧场放牧业
一、分布范围
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 (牧牛) (牧羊)
二、阿根廷发展的区位优势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一年四季都可放牧 自然因素: 地广人稀,租金低,有利于大规模经营
社会经济因素: 距海港近,产品便于运出,促进商品经营
增加科技投入,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 开辟水源,种植饲料等
乳畜业
一、分布范围
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二、生产特点
产品面向城市市场 主要受市场、交通和饲料因素制约
乳畜业农场是人工牧场,生产效率高
混合农业
1.概念: 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农业是将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有 机结合起来的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
2.分布
欧洲
北美
南非
澳大利亚 新西兰
我国的珠江三角洲的混合农业
澳大利亚 墨累---达 令盆地
雨热同期、 小农经营;单产高, 地势平坦、 劳动力丰富、 商品率低;机械化 水平低;水利工程 土壤肥沃、 种植历史长 量大;科技水平低 水源充足 地广人稀, 培育良种牛,改善 气候温和 土地租金低, 交通,开辟水源, 草类茂盛 牛肉出口量大 距海港近
优越的 自然条件
地广人稀、 政府支持
劳动效率高、生 产经营灵活性强、 农事安排合理
季风水田农业
一、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 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二、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
气候——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地形——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土壤——深厚肥沃 水源——河网密布
社会经济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因素
历史——悠久的种植历史,丰富的传统经验
☆重点2:农业的地域类型
分布 季风水田 农业 商品谷物 农业 区位条件 特点(方 典型案例 向)
大牧场放 牧业
乳畜业 混合农业
农业地 域类型
典型 地区
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生产特点
季风水 亚洲水 田农业 稻种植 大牧场 放牧业 商品谷 物农业 混合农 业
阿根廷 潘帕斯 草原 美国 地形平坦、土壤 地广人稀、水陆交 生产规模大、 通便利,工业高度 中央 肥沃、气候温和、 发达、科技先进 机械化程度高 降水丰富。 大平原
对农业生产影响
典型案例
城市周围发展畜 牧业和园艺业; “订单”农业
改造与变化对农业区 位的影响
城市、工矿业的发展影响 生产经营的规模
决定生产类型和规模
方便快捷的交通扩大了市场
荷兰成为世界鲜 花基地;
交通条件改善,农产品保 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 市场影响的地域范围扩大
政 国家政策以及政 策 府干预手段
基塘农业(生态农业)
桑基鱼塘 蔗基鱼塘 果基鱼塘 花基鱼塘 菜基鱼塘
3.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种植小麦、牧羊)
(1)分布 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 墨累--达令盆地
(2)优势区位条件 地形:地势低平 自然因素 水源:灌溉条件好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 社会因素 交通:发达便利 市场:有固定的销售市场 科技:机械化程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