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答案

合集下载

福建省龙海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含解析

福建省龙海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含解析

福建省龙海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图反映的是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0世纪上半叶,某民族的扩张路线。

该民族是A.苏美尔人B.雅利安人C.达罗毗荼人D.阿拉伯人2.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后果看,下列不属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A.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B.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C.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3.“在你们面前受审的是个有钱人,他指望以财富来开脱罪名。

可是在一切公正无私的人心中,他本身的生活和行为就足以给他定罪了。

假如今天他不能受到应有的惩处,那不是因为缺乏罪证,也不是因为缺乏检察官,而是因为司法官失职。

”上述材料反映了A.本身生活和行为是定罪主要依据B.自然法精神在实践中面临挑战C.罗马法的理念在现实中无法实现D.罗马法不重视证据和法律程序4.如图选自2015年12月IT网行业资讯。

图片的主旨是A.社会不重视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B.互联网成为社会交际的必备工具C.科技发展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D.互联网更有利于儿童智力的开发5.1948年8月,蒋经国到上海“打虎”,釆取群众运动和铁腕手段,强行“限价”,打击投机倒把、囤积居奇的“奸商”,在一段时期内颇见成效,然而最终却铩羽而归。

蒋经国的“打虎”行为A.扭转了内战战场失利的局面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消除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D.加深了统治阶层内部的矛盾6.宋代文学家普遍认同“文以贯道” 的思想。

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高三考前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高三考前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龙海二中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计48分)24、.先秦时期的社会管理者通过对节庆时间、场合、仪式的安排等有意或无意地对治下百姓进行管理和教化。

夏商周三代的岁时节庆一脉相承,在人们参与节庆活动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的人产生了共同的时间观念和时间体验。

由此可见,先秦节庆A.束缚了百姓的思想及其生活B.提升了人们的族群认同C.宣示了夏商周政权的合法性D.娱乐性取代了教化功能25A.表明了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B.导致了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C.说明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推动了对外贸易通道的变化26、明清两代都强调以礼入法,制定有“留养”之条,即对犯有死罪的人,所犯死罪不在“十恶”范围的,如有祖父母、父母老而无养的,可奏请免将罪犯处决,以留下来养亲。

这表明A.封建法律程序的随意性B.纲常伦理对封建统治的重要性C.封建统治者对人性的尊重D.“存天理,灭人欲”的深刻影响27、1849年,思想家徐继畲针对美国政治制度曾说:“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创立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骏骏乎三代之遗意焉。

”这说明徐继畲A.反思中国的政治体制B.力主汲取民众意愿推进改革C.推崇夏商周的社会制度D.主张中国实行美国的共和制28、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到:“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其言论旨在A.倡导建立西方君主立宪政体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C.号召发动工农群众反抗军阀统治D.唤醒愚昧民众之觉悟29、《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意义及其实施》:“促进工业对于一般工业,由政府分别保护并奖励之。

一面设立劳资调节机关。

遇有劳资纠纷,经以公平调处。

并须赋予机关以最后强制执行之权,借以保障企业之安全与劳动之工作。

”材料和罗斯福新政的不同之处在于A.注意调节劳资双方关系B.由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C.政府限制垄断资本主义D.政府加强对工业的指导30、1937年10月,当苏联军用物资拟借道越南转运中国之际,法国政府却决定禁止军火过境越南。

高三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三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华安、连城、泉港、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六校联考~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

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

”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A.宗法原则下的分封制B.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C.具有严格等级的世袭制D.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王权制2.汉武帝一方面选派董仲舒出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又重用张汤,鼓励其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

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A.法家思想的重新崛起B.君相之间矛盾尖锐C.封国威胁了专制皇权D.儒法思想并行发展3.有学者认为,三省合一办公场所"政事堂” (后来改为“中书门下”)的出现明显与“三省制”之本意背道而驰。

其理由在于,“政事堂”的出现()A.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B.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C.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D.存在相权集中扩大趋势4.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士兵和市民共同对抗政府向市民征收房产税和扩大交易税,抗税逐渐成为市民的一种斗争方式。

为了抗税,唐朝后期多次发生市民拦截宰相,甚至殴击宰相的事件。

这客观上反映了A.城市经济的发展B.商人地位的提高C.朝廷官员的腐败D.唐朝的日趋没落5.唐朝的科举考试有明法科试律令,明算科试《九章算经》等数学著作,明书科试《说文》《字林》等字书,录取后只在和专业有关的机构任职。

这说明唐朝的科举制()A.有利于庶族地主参政B.主要以选拔官员为目的C.重视专业人才的选拔D.标志着选官制度的成熟6.司马光主张女子可以读书,范仲淹曾把守寡的儿媳嫁于学生王陶为妻,程颐也把丧夫之后的外甥女再嫁他人,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无所顾忌地饮酒和旅游,南宋孝宗更亲自出面为一个两度嫁夫的妇人主持葬礼。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含答案24、成语“是可忍,孰不可忍”出自《论语·八佾》。

当时的宫廷舞乐,按制度是天子八偷(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

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而季氏只能四佾,却用了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季氏越级夺权B分封建趋于崩溃C诸侯与周天子具有同等统治地位D诸侯势力强大25、学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后,高三(25)班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了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A《浅谈周武王与分封制》B《浅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拓者一赢政》C《谈隋唐三省六部制对中国的历史影响》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26、伯里克利认为:只靠两只手臂提供劳力的人,没有更多时间积极参加国家事务,这些人不能算作是积极公民,而是私人。

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是()A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民主 B是十分公正公平的民主C从事脑力劳动者的民主 D雅典居民的直接民主。

27、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国王是“国家第一公务员”必须宣誓忠于国家和法律。

这表明当时法国建立的是()A君主专制政体 B共和制政体 C君主立宪制政体 D等级制28、《上海法租界史》中记载:“是年(1865年)上海租界人口从1863-1864年的33万剧减至137000余人,实际数字可能更低。

……整住宅区变得空荡荡,隔一个晚上地皮就不值钱了;从1864年到1865年,房租降低了百分之五十”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有可能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占上海的原因 B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洋务运动的兴起29、五四运动时期,天津学生联合会贴出了一幅对联“振民气合民力万众一心,御国敌除国贼匹夫有责”当时其中的“国敌”“国贼”最主要是指()A日本、吴佩孚、孙传芳 B美国,蒋介石C日本、汪精卫 D日本、曹汝林、陆宗舆、章宗祥30、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人们普遍的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的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中国C“驱逐倭寇,还我山河”D要和平争民主31、有外国记者报道:“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一票,选出领导者。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宗”是一个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青铜兵器 B.铁制农具 C.祖先牌位 D.皇帝宝座【答案】C解析考点:宗法制。

由于宗是一个会意字,所以这个字的每个部分都有一定的含义,题干中说表示宫室屋宇,所以“”就有可能是摆在宫室屋宇内的祖先牌位,再结合我们平时所提到的祖宗、宗法制、宗庙等说法,就可以确定该选C。

皇帝出现在秦朝,铁制农具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字,故排除掉BD;表示宫室屋宇,兵器象征战争,而战争不可能在“宫室屋宇”下进行,故排除A。

2.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

A选项本身说法就是错误的,君主专制制度作为一种政治制度根源是经济基础;B选项说法正确,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

百姓却只能祭拜自己的祖先,存在等级差异;C说法中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关系;D选项,与材料内容不相符。

3.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

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

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女性地位低下 B.婚姻讲究门第 C.择婿方式独特 D.大臣拉帮结派【答案】B解析考点:魏晋时期婚姻风俗。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依据材料,太尉选取女婿的对象为朝廷重臣王导家,可以看出当时的婚姻依然讲究门当户对,讲究门第,材料与女性地位高低无关,也不能说明方式独特,结成儿女亲家,并不等同于拉帮结派,所以A、C、D错误,所以选B4.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唐代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答案】C解析考点:科举制。

福建省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D. “禅让〞观念的消除
【答案】C
【解析】
【详解】古代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为此题主要考查点。由材料“济济有众,咸听朕言。……蠢兹有苗,用天之罚〞可知,禹以天命自居,具有对众多邦国君长、部落联盟首领征伐、号令和惩治的大权,即掌握了最高王权,应选C。禹之子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故A、D两项错误;此时君主专制制度尚未出现,故B项错误。
D. 旧的士族门阀势力根深蒂固
【答案】C
【解析】
对材料进行分析后可知,材料没有涉及到选官制度的影响,故可排除A;材料中没有涉及功臣名将联合豪门望族干政的问题,故可排除B;材料反映了社会统治秩序的变化,唐太宗虽然将“崔氏列为第三等姓氏,但是房玄龄、魏征、李勤等名臣仍然要求和崔、卢、郑等旧贵族通婚〞,这说明了其社会地位依然较高,反映了新旧秩序在胶着中渐进更替,应选C;依据材料中的“将崔氏列为第三等姓氏〞这一信息,可知旧的士族门阀势力已经不再是根深蒂固了,故可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政治制度的演变•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6.秦有六尚,即尚冠、尚衣、尚食、尚沐、尚席、尚书,是帮助皇帝掌管私人的衣服饮食起居的官员;汉朝后尚书渐为执政要员,余五尚之职分由他官所掌。六尚的变化反映了
A. 体制突破,宰相形成
B. 制度沿袭,三省确立
C. 风气变迁,削弱皇权
D. 制度嬗变,走向成熟
14.在唐代,皇帝的生辰放假三天,佛诞和老子的诞辰各放假一天;宋代不认为佛诞和老子诞辰是法定假日。这反映了宋代
A. 儒学复兴运动效果显著
B. 皇权比唐代有所增强
C. 理学已经成为官方哲学
D. 政府法定节假日变少
【答案】A
【解析】
【详解】唐朝统治者实行尊道、礼佛、崇儒 三教并行政策,因此将佛诞和老子的诞辰也作为法定假日;从材料中的“宋代不认为佛诞和老子诞辰是法定假日〞来看,佛教和道教地位下降,说明宋朝时期儒学复兴运动效果显著。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反映皇权的变化,排除B项;理学在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排除C项;D项说法绝对,从材料中只能看出佛诞和老子诞辰不再是法定假日,不能得出政府法定节假日变少的结论,排除。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始皇临死前欲重新改立长子扶苏继承皇位,但赵高和李斯篡改始皇遗诏,扶持胡亥登上帝位。

有学者认为,这人为地造就了统治集团矛盾的激化,并最终导致秦朝的短命。

材料说明’A废除分封不利于中央集权 B.秦朝王位继承不尊宗法C宗法不尊助推了秦朝灭亡 D.相权扩大影响皇权加强2.下图是中国古代农耕壁画。

此图可以反映当时A. 曲辕犁在北方推广 B.精耕细作农业的特点C.农业产量大大提高 D.集体耕作方式的优化3.唐德宗曾云:“通商惠人,国之令典。

”大臣陆贽也认为:“商农工贾,各有所专,凡在食禄之家,不得与人争利。

”唐宪宗令:“百姓商旅诸色人中,有被分外无名赋敛者,并当勒停。

”这反映出唐朝中期后A.商人逐利风气盛行 B.承认官商的社会地位C曾短暂放弃抑商政策 D.政府重视商业的社会价值4.王阳明先生提出“四民异业同道”论时指出,舜帝在位时封的九个官职中,“首稷(农业)而次契(商业)。

垂工益、虞(工业),先于夔、龙(教育)”。

这一观点A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 B.顺应了明朝社会经济发展潮流C促进明朝革新官僚机构 D.充分肯定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5.解缙十九岁中进士,后进翰林院,朱元璋对解缙“甚见爱重,常侍帝前”。

他对解缙说:“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纲常伦理成为治国手段 B.专制皇权不断加强C.朱元璋有爱才如子情怀 D.儒家思想重回正统6. 1850年代末,少数中国商人已涉足外资航运企业。

由于华商行船不单要缴纳捐税,亦须支付厘金,他们索性“与外人各图所求,互为结盟”,因此轮船悬挂洋旗之现象相当普遍。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洋商不用缴纳关税 B.中外商人勾结损害国家主权C.近代商人地位低下 D.近代企业发展已初现依附性7. 1901年2月,流亡在西安的清朝政府发出上谕,宣布今后的对外方针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还声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24.汉和帝永元十三年诏曰:“幽、并、凉州,户口率少,边役众剧,束修良吏,进仕路狭。

抚接夷狄,以人为本。

其令缘边郡,口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巩固儒家思想统治地位 B.改变人才分布南北失衡C.防止地方选官滥竽充数 D.笼络边远地区百姓人心25.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指出:“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

”该材料意在反映明清时期A.商人政治地位空前提高 B.重农抑商政策发生逆转C.社会转型根本动力缺乏 D.封建伦理道德得到强化26.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并取得了很多特权和利益,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

下列对应分析不正确的是A.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经济主权 B.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C.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D.军舰“巡查贸易”——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27.1899年督办铁路大臣盛宣怀在奏折中写道:“入手而能用,著耳而得声,坐一室而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謦欬,此亘古未有之便宜。

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

其始止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

”盛宣怀记述的科技产品是A.火车 B.电话 C.电报 D.电影28.1937年德国《共和报》曾载文称:“上海乃世界最富庶城市之一,在日本垂涎已久,在中国必以死力抵御,原属意料中事。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历史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历史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32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Ⅰ卷(选择题,本卷共32小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是xx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上善若水”的理念。

下列与“上善若水”观点最一致的是A 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B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C 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D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文治武功令人赞叹,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

然而“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强大的秦帝国到秦二世时就灭亡了!秦帝国的历史悲剧成为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下列史料中距离解开这个“历史之迷”最近的是()A 贾谊《过秦论》:“及至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 杜牧《阿房宫赋》:“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C 柳宗元《封建论》:“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D 清·赵翼说:“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

”3、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A 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 以礼入法、以礼入俗D 认为人性本善,君权神授4、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

”对此理鳃正确的是A.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B.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C.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D.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25.某学者认为,在古代希腊,自由完全是一个政治概念,与此相适应,他们承认个人对社群权威的绝对服从是与这种集体性自由相容的,可以说“个人在公共事务中几乎永远是主权者,但在私人关系中却是奴隶。

”这表明该学者认为古希腊A.公民只有形式上的自由B.存在着绝对权威势力C.公民个体的自由受到限制D.排斥私有财产制度26.《大国崛起》中写道:…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这一原则由洛克在他的《政府论两篇》中做了最为充分的理论阐述。

应当指出,洛克的这两篇文章几乎是与‘光荣革命’同时完成的。

”这种时间上的巧合反映了A.英格兰民族的政治价值取向趋同B.君主立宪制是全体英国人的理想C.洛克是“光荣革命”的实际倡导者D.启蒙思想源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7.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民兵、妇救会、工作组、农村诊所等社会组织大量出现;群众大会、劳动模范、冬学识字、破除迷信、诉苦、村选、平等、翻身等等前所未闻的事物大量涌现。

这种现象A.表明敌后战场实行正确的抗战路线B.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表明全民族抗战局面已经形成D.反映了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28.有学者在研究我国古代城市发展时发现,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时量: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有学者指出,(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

“创制”的含义是A.推行王位世袭制B.实行宗法分封制C.确立世卿世禄制D.实施中央集权制2.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反映了古代对教育的重视B.古代重视对基层官吏的提拔任用C.反映了统治者一直重视廉政建设D.选官制度的变化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3.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4.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事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

这表明中书省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5.明代中后期,“内阁权日重,即有一二吏、兵之长与执持是非,辄以败。

至世宗中叶,夏言、严嵩迭用事,遂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矣”。

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B.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C.宋明理学的思想束缚D.丞相制度被彻底废除6.“他消除了过分专横的寡头政治,解放平民,使其免于奴役,并建立了雅典‘平民政体的祖制’。

”这里的“他”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实行分区选举制度B.成立公民陪审法庭C.推行财产等级制度D.设立四百人议事会7.《十二铜表法》的颁布被视为是平民的胜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A.它明确维护贵族的私有财产权B.法律内容基本上都是习惯法的汇编C.它使平民获得平等的婚姻权利D.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特权8.万民法是继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第1-11题为地理,第12-23为历史,第24-35为政治,共35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12.有一朝廷讨论调兵征讨某地的叛乱,某官员说:“这些地方军队平时自行抽的税就足以养兵,当朝廷命令他们出兵时,却又向朝廷要粮要饷,讨伐时又常借故迟缓不前,甚至和叛贼勾结。

要动员这些军队必须审慎,否则只是多耗钱财而少功效。

”这位官员处于:A.西汉后期 B.唐末 C.北宋初期 D.晚清时期13.某学者指出:“宗子法废,后世尚谱牒,犹有遗风。

谱牒又废,人家不知来处。

无百年之家,骨肉无统,虽至亲,恩亦薄。

”这位学者论述的是A.宗法制度与观念在秦汉魏晋隋唐的演变 B.科举制度隋唐两宋的发展C.皇帝继承制度在两汉的演变D.八股取士在明清的发展14.历史学者估计,明初(1400年)中国约有6500 万人,到明末(1600年)人口增加为1亿5千万人。

康熙年间(1700年),人口为1亿5千万人。

关于明清时期中国人口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玉米等新作物的大量种植,取代原有粮食作物的种植空间,养活较多人口B.玉米等新作物未取代原有作物,但可生长在较贫瘠的土地,增加粮食的供应C.从明初至明末未发生大规模社会动乱,人口的剧增可能与粮食供应增加有关D.明末至清初粮食生产条件改变不大,人口亦未见增加,应与其间的动乱有关15.一位学者主张:“以六经、孔、孟之旨,还之六经、孔、孟”。

这位学者是A.两汉儒者 B.隋唐儒者 C.宋明理学家 D.明末清初儒学异端者16.花鼓戏原是在农村流动演出的民间戏曲,妇女以“土话”说唱,内容多是男女私情故事。

某一时期,花鼓戏在一个城市风行,“观者千百人,一日数处”,引起卫道之士非议,江苏地方首长下令查禁。

不过,禁者自禁,演者仍演,尤其在租界区,不仅旧戏馆未能禁绝,甚至还开了不少新戏馆。

报纸报导许多妇女随意进入茶馆、酒肆、戏园等,“座上客常满,红粉居多。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第二中学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第二中学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第二中学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唐朝学者刘知几在《史通》(我国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中谈到:“史之为用,其利甚博。

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

有国有家者,其可阙之哉!”这句话意在强调历史学的A.社会作用B.研究原则C.服务对象D.主要内容2.下图为古代传说的神兽獬豸(xiè zhì),拥有很高的智慧,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獬豸甚至会将罪该万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栗。

帝尧的刑官皋陶曾饲有獬豸,凡遇疑难不决之事,悉着獬豸裁决。

据此说明A.法权神圣不可侵犯B.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C.神权为王权服务D.中国古代司法由神主宰3.八柱国是南北朝时期北周的权力中枢,下表反映的是不同文献对八位柱国大将军排序的记载。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周书》距离当时最近,可信度最高B.八柱国人员组成基本上可以确定C.文献记载不同,历史真实无从考证D.文献记载比较随意,不足为信4.韩愈在《论佛骨表》中指出,佛教“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故不宜敬奉”。

这反映出当时A.佛教的社会基础较为薄弱B.儒家地位受到佛教的冲击C.儒家伦理不被社会所重视D.佛儒两教思想出现了融合5.南宋时期,继承程朱理学的朱熹,宣传心学的陆九渊等人,各立学舍,聚徒讲学,促进了书院的发展,其各派门人为了宣传师学又大办书院。

南宋书院的繁荣A.源于儒学正统地位动摇B.推动了理学传播和发展C.体现儒学陷入矛盾困境D.促使各派思想趋于合流6.学者仲富兰在《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中写道:“唐代以后,特别是宋代市民生活的繁荣,使一向带有神秘色彩的岁时节日逐渐世俗化,民间节日向着民众休息和娱乐的方向发展。

”导致宋代节日世俗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繁荣的市民生活B.宋词的推波助澜C.发达的商品经济D.宽松的文化氛围7.英国人赫德是促成同文馆设立的关键人物,人称同文馆的“父亲”。

2021年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2021年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2021年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雅言是周代的王畿之言,随封邦建国传播到诸侯之地,并成为先秦的通用语言,以致诸侯间的聘问、诸子百家的著述都采用这种大体一致的标准语言。

先秦时期雅言的使用A.促进了文化认同B.消除了语言隔阂C.实现了文字统一D.强化了中央集权2.《周礼》记载:两人见面,如果推手位置偏下,表示没有亲属关系;推手位置偏高,一定是同族本家人;推手位置适中,是有婚姻关系的异姓人。

这种见面的礼节反映了A.血缘是判断亲疏的唯一依据B.父子君臣间的“和合”C.礼乐制与宗法制相辅相成D.礼乐制度的复杂繁琐3.春秋战国时期,商人频频交结王侯,各诸侯国君也非常重视商人阶层。

如郑国国君与商人“世有盟誓”;晋国“绛之富商,能金玉其车,交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

”材料表明各诸侯国君重视与商人阶层关系的主要目的是A.成就霸业政治的需要B.实行宽松商业政策C.改变社会斗富逐利之风D.重建官营商业制度4.秦代乡里制度逐渐定型,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等职权。

这反映出秦代A.农村基层实行地方自治B.乡里组织兼有行政与宗法职能C.乡官由政府来直接任命D.乡里属于社会经济组织5.汉字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作“隶变”,这几乎使当时的汉字全部失去了象形的特点。

隶书的形体、笔画也比小篆有很多俭省,容易辨认。

郭沫若认为:“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采用了隶书。

”郭沫若这一评价的着眼点是A.“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最重要的转折点B.“隶变”方便书写交流有助于国家的统一C.隶书的出现是书法艺术成熟的主要标志D.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6.《汉书•宣帝传》:“五凤夏四年四月辛丑晦,日有蚀之。

诏曰:‘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
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
2021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检测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二、非选择题(第25题24分,第26题16分,第27题12分,共52分)
25(1)原因:巩固统治的需要;防范外来势力入侵;自然经济古统治地位;重农抑商。

(2)影响:明代海禁政策:使周边环境在一定时期内出现了相对稳定。

但是,不利于海外市场的开拓,打击了中国对外贸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国脱离世界发展轨迹,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西欧国家的对外政策:使世界各地的联系密切,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促进了西欧殖民者的海外扩张,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增长;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非、美殖民地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

26.(1)原因:传统主义文化泛滥,不良社会风气盛行,社会资源浪费严重;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都铎政府的倡导;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2)特点:注重道德教化,改良社会风气;政府与民间共同推动,逐步推行;涉及宗教活动与世俗生活;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与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相结合。

27.示例1:论题: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