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合集下载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原因是大多数人缺少完成一个成功的实验所 需要的眼光、勇气和毅力。
3、《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 是什么?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
4、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 的目的一样吗?
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
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 正意义。
5、具体说来,一个成功的实验者应具备 哪些素质?
4、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 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当前社会中,这个缺点甚至可以说 是致命伤,它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 时代的需要,因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 和国家的前途。当然,这个缺点也不 是哪一天突然形成的,它有久远的文 化背景,并与当前的考试体制有关。 要克服这个缺点,任重而道远。
中心思想
本文由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 阳明和自己的实例为依据,论证了格 物致知的意义,号召中国学生应有真 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才能对世界有所 贡献。
结构梳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引论(提出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本论(阐 明道理)
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 举例说明在古代并未重视“格物致知” 现代“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1】王阳明的事例; 【2】种竹子的实验; 【3】作者本人的经历;
彼此联系,互相对比
2、作者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实验精 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的?
【1】科学发展的历史;
【2】实验的过程;
【3】中国学生“大都偏向理论而轻 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 手”的弱点。
3、课文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 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 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讨论一下,这是不 是符合实际?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

部编版八下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部编版八下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议论文三要素之二——论据: 道理论据、事实论据。
议论文三要素之二——论证: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所举例子
阐述道理
明朝大理论家王 论证传统教育不 阳明“格“竹子 是真正的“格物 的,头痛失败。 致知”。
通过实验了解 实验的过程……
竹子性质。
有计划动,更具说 服力。 使论证更具体形 象生动,更具说 服力。
这篇演讲的主体部分首先提出演讲的主题——学习自然 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之后从中国的传统 教育引出“格物致知”,并与现代学术关联起来。在具体分 析中,演讲者先讲传统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并举了 明代大理论家王阳明的例子;再讲现代观念中真正的“格物 致知”的内涵和重要性。谈完“格物致知”的精神后,演讲 者将目光放到中国学生身上,并以自己在国内和国外的求学 经历,特别是受挫的经历,告诫大家要摆脱传统教育偏理论 轻实验的缺点。最后,他又从学术研究话题,扩大到如何应 对当下的世界环境,提升了演讲的现实意义。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 低能”、“会读书不会研 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 动手能力。
问题出在哪里呢?
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 我们极大的启发!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生于 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城,祖籍中国
山东省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 现新粒子:J/ψ粒子,1975年被美 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 1976年被 授予诺贝尔物理奖;1977年当选美 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阅读课文,思考: 1. 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 我们应该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议论文三要素之一——中心论点)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

知识拓展
演讲词
演讲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
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
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
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
问题进行的论述。讲演词具有宣传、
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
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
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
生共鸣。
知识拓展
演讲词
演讲词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 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它可以用来交 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 张,提出号召倡议等。演讲词具有 针对性、鲜明性、条理性、通俗性、 感情性等特征,可分为叙事型、说 理型、抒情型三类。
课文详解
本文结尾表达了什么希望?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 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 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 国文化的一部分。
举例论证:
所举例子
阐述道理
明朝大理论家王 论证传统教育不 阳明“格“竹子 是真正的“格物 的,头痛失败。 致知”。
通过实验了解 实验的过程……
竹子性质。
有计划的探测。
作用
使论证更具体形 象生动,更具说 服力。 使论证更具体形 象生动,更具说 服力。
论述 角度
反面
正面
中国学生功课成 绩好,面临研究 工作束手无策
作者在美国的学 习经历
中国学生偏向 ……而不愿动手
使论证更具体 形象生动,更 具说服力。
反面
以埋头读书应 对……
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 反面
动,更具说服力。
课文脉络
一、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二、论证结构:
提出论题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知识拓展
演讲词
演讲稿的语言特点: 准确性:演讲使用的语言一定要确切、清晰 地表现出所要讲述的事实和思想。 筒洁性:以最少的语言表达出最多的内容。 通俗性:演讲的语言要口语化;演讲的语言 要个性化;要说自已的话。 语言要生动感人:好的演讲稿,语言应该是 生动感人的。要使语言生动感人,必须做到: 用形象化的语言,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打 动听众。富有感召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特别强调了“格物”和“致知”这两个重点,并尝试用生动的例子来解释。然而,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部分内容仍然较为抽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进一步寻找更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他们能够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也能够在实验操作中观察和思考。这让我感到欣慰,说明学生们具备了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偏离了主题,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讨论的方向和深度。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
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格物致知”的内涵,学习作者用具体事例阐述观点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探究课文中作者的观点,学会用实例论证观点。
(3)将“格物致知”精神与实际学习生活相结合。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实践这一精神。
突破方法: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在某一学科或生活中的“格物致知”实践经历,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对某个问题追根溯源的情况?”比如,在学习数学时,我们为什么要用这个公式,它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格物致知”的奥秘。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让学生们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从成果分享来看,部分小组的讨论成果不够深入,这让我意识到,在引导学生讨论时,我还需要适时给予提示和启发,帮助他们更深入地挖掘问题的本质。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 到知识。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 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 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整体感知
2. 传统儒家“格物”“致知”的途径或态度是什么? 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这种做法对中国一些读书人继续 支配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举例论证。
课堂小结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第四节,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物”失败告终。 第十二节,“我”初到美国学物理不知所措的生活经历。
举例论证: 两个事例,都为“应有格物致知”精 神这一中心论点提供事实论据。
课堂练习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 、论据 、 论证 。 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常见论证法: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 、 本论 、结论 。 论证的方式: 立论 、 驳论 。
整体感知
词语解释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 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 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 依据:真理是由圣人领悟并传给一般人,研究圣人之经 书即可得到真理; 具体表现:①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②偏向抽象 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整体感知
3.实验精神在科学上有什么重要性?(用课文 原话回答。)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 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 到的。

14《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14《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抄写三遍词语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内容的 前一部分,那么你们还记得课 文的论点是什么吗?(学生回 答),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
1、作者举了王阳明的例子。我们探讨一下:王阳 明 “格”竹子失败证明了什么?
王阳明的“格物”实际上是“格己”,而不 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 在的世界。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 积极地实践,也证明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没有 真正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
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 ,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 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1、完成同步练习册 2、预习下节课内容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第 二 部 从正面解释 分 “格物致知”
的真正含义。
从反面论证传统的 中国教育状元并成才路 不重视 真正的“格物”和
状元成才路
“致知”。
从正反两方面 分析实验精神 在科学上的重 要性。
(1)给加点字注音 丁肇中( ) 缅怀() 朱熹() 测量() 彷徨( ) 儒家( ) 不知所措( ) 埋没( ) 格物致知( )旁观( ) (2)叫“格物”和“致知”?课文中作 了解释,请找出来。
主旨概括
本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 自己的实例为论据,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 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应有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1第三部分,说说作者在结尾表达了什么希望?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 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2、作者认为今天的教育应当怎样发扬真正的格 物致知精神?
➢ 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 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统编版)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统编版)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02
第二课时
回顾旧识
逻辑 严密
思路 清晰
强调: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析读课文
学生活动三:析一析
liyongqiang
作者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列举了哪些材料来加以印证,让演讲 更有说服力呢?
自主阅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材料,并分析它们在文中 所起的作用。
第2段
第3段
学生活动四:谈一谈
丁肇中是在1991年的“情系中华”征文颁奖活动中发表这样的演 讲,结合背景资料,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他发表这篇演讲的用意的。
背景资料:
丁肇中1936年出生于美国,3个月后, 父母把他带回中国,他在中国接受了十几年 的教育,在20岁时只身赴美,进入密歇根大 学,接受西方的教育,1976年经过他多年的 实验,发现了J粒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 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 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 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引用《大学》中的
引用《大学》介
内容,指出“格物致知” 绍传统教育中“格物
的基本意思,承接“传 致知”的目的,解释
统教育”,引出“格物 其真正意义被埋没的
致知”的话题。
原因。
列举 事例
王阳明“格”竹 做实验了解竹子
论述传统儒家把探察外界 误认为探讨自己
论述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 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中国学生事例 作者亲身经验
增强
自己求学பைடு நூலகம்代的经历具有 很大的示范和参考意义
演讲 效果
作者认为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即中国传 统教育不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你认同这一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作者是就什么问题展开演讲的?Z82-5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学习自然科学(1段)
2.《大学》里说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其目的是什么?Z82-6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
而得到知识(2段)。目的是使人达到诚意、正 心、修身、齐家、治国的境界,从而追求儒 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3段)
(应突出“注重实验或实践”这一要点)
示例一:“两弹”元勋邓稼先数十年如一日,进行了 无数次的实验。为证实实验效果,经常率领研究人员 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先后成功研制出我 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
示例二:两获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在简陋的实验室 里对成吨的工业矿渣一锅锅地冶炼,终于提取出0.1克 纯净的镭。
愿你做一个有计划、有 想象力、有实验精神的人!
同学们,再见!
缅[miǎn]怀:指追思、远怀、深情地怀念。一般适用
于表达对已故人的思念,如缅怀亡友、缅怀 先祖。
速读课文,勾画一下问题的答案 1.作者是就什么问题展开演讲的? 2.《大学》里说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
思?其目的是什么? 3.从文中看,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
知的意义是什么?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5、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 6、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
讲的道理:
实验是有计划、有目标的探测,需要眼光、勇气和 毅力。
中国学生的现状: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 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 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 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1、表达方式:议 论
2、三要素:论 点、论 据、论 证。
(1)论点:作者的见解和主张。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导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自己的例子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追求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有所建树。

无忧考网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

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

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理想——平天下。

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

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31张PPT)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31张PPT)

学习任务二
明确主旨
作者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格物致知”,并针对传统 教育的弊病,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揭示了格物致知的 真正意义,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从而号召中国 的新一代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培养试验精神,对世 界有所贡献。
学习任务二 拓展延伸
回忆《最后一次讲演》内容,说一说两篇演讲词在语 言风格上有什么区别。
4.作者认为,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 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 动手。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 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个人经验为证,误以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 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 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做人、 处事、为学、治国均有深刻的启迪性。
学习任务一 快速默读 提炼观点
本文主要探讨了什么问题?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探讨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观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学习任务二
6.作者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提倡“格物致知”是由于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 的;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是应对今天世界环境必不 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保留 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 精神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课堂小结
本文围绕“格物致知”的含义展开论述,列举王阳明 “格”竹子和自己的亲身经历等事例,进行印证,使论证 更加充分,说理更加深刻。希望大家都能拥有格物致知精 神。在学习中不断去实践、实验,从而扎实自己知识储备、 获得更多新的发现。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0张ppt)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0张ppt)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学习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 3、联系学生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作者介绍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 正值战乱,到处颠沛流离。12岁时,随家迁往台湾,才有机会读书。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 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第一位在瑞典皇家学院讲 中文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驻瑞典大使找到丁肇中说,你是美国出生的,不应用中文致辞,而且 在场的大多数人听不懂。丁肇中回答:“你管不着这个,我愿意用什么语言就用什么语言。在场的 听不懂没关系,这是全球广播,我希望占全球1/4的中国人听到。” 他说,“任何科学研究,最 重要的是要看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凭着这种事业 心,他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呆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不知疲倦地进行着自己的实验。 也就是凭着这种事业心,他和他的助手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终于捕捉住了J粒子。丁肇 中说:“我选择院校不一定看谁名气大,最重要的是看它对实验是否真有兴趣。”丁肇中还强调: “为拿诺贝尔奖工作是非常危险的”,“从事科研要耐得住寂寞,更要有吃苦精神。”
(6-12段):实验精神(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段):解决问题: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意义——希望对于 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观点
我们要有格物致知精神学习自然科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 度是把探察世界误认为是探讨自己。(第四段反面事例)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为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 知,作者采用怎样的论证方式来论证的?这说明中 国传统教育具有什么弊端?
原因: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 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
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的。(举例论证)
弊端:①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②偏向抽象的 思维而不愿动手。
道理论证
第7段从科学发展的历史角度阐述实验精神对于获得 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对比论证
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和第8段研究竹子的例子形 成对比突出新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
5.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举自己的亲身经验为证,有什 么好处?
我们一般写议论文时,不太可能举自己的经验为证, 但这里的情况不太一样。一来这并不是一篇严格意 义上的议论文,而是一篇演讲,演讲注重沟通、交 流,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真实而亲切,有 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取得更好的演讲效果。二 来演讲者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自己求学时 代的经历对于广大青年学子来说,本身就具有很大 的示范和参考意义。
屠呦呦通过几十年的夜以继日的实验研究终于提 取出了青蒿素。
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 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 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 奖的华人科学家。
如做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时,同学们人人动手, 把乒乓球放在漏斗下,从漏斗颈向下吹气。而有一位同 学做完此实验后,继续联想到把乒乓球放到漏斗颈上从 漏斗体向上吹气,这时乒乓球就悬浮于空中,使实验现 象更加具有挑战性。这位同学正是通过动手实验,发挥 “格物致知”精神,才发现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的物理 现象,获取到真正的自然学科知识。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

发现了一种未曾预料过的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 而它来自第四夸克。他的发现推翻了过去认为世 界只由三种夸克组成的理论,为人类认识微观世 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为“物理学的十一 月革命”。丁肇中也因此项发现在1976年获得了 诺贝尔物理学奖。
从丁肇中的研究经历中,同学们认为他能 发现J粒子的原因有哪些?
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 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先阐明科学研究 上的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一是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在 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二是应付世界环境也不可缺少。而后揭示格 物致知在科学研究上的意义。结尾提出了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的内涵和 现实意义。 2、理解演讲中实例对于观点的应证作用。 3、学习演讲词的特点和学写简单的演讲词。
新课导入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这则材料,了解丁肇中发现J 粒子经历。
1974年以前,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可以归纳 为三种夸克。丁肇中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他想进 行实验的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 的反对。最终,他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 开展了实验,经过两年多夜以继日地实验,终于
对于学术权威有着怀疑的态度和探索求 真的精神,对于自己的想法能坚持,并通过 大量的实验去反复验证自己的想法。
丁肇中(Samuel C.C.Ting),男,1936年1 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 安阿伯城,祖籍是中国山 东省日照市,实验物理学 家。
读准字音
丁肇(zhào)中
瞭望(wànɡ)
朱熹(xī)
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作者从科学发展历史 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 可求到的。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要求:实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 探测;实验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过程的 向导。作者以探察竹子的性质为例,说明要得到关于竹子的知识, 只有靠科学实验,消极观察、袖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总 第6段 实践精神在科学上是很重要的 第7段 历史角度阐述新知识只能通过实践得到
分 第8段 实践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 第9段 实践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反 3--5段 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正 6--10段 分析实践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正反对比论证 (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所阐述的 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说苑》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一鲁迅
3、阅读6-10段,说说第6段与7-9段之间的关系,6-10段与3-5段之间构成什么关系?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 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 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 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 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 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 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 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 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 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 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 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 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 的需要毫无帮助。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3) 三、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 道理论证
引 论 (提出论点) 应有格物 致知精神 本 论 (阐明道理) 结 论 (解决问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 古代并未重视格物致知 现代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论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培贡 养献 实人 验类 精社 神会
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
经历给大家讲一讲。
示例:下雪了,我伸出双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 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见手心里泪珠 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 墨子 —— 陆游 ——《后汉书》 —— 鲁迅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刘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来。
—— 伽利略
—— 狄德罗
•除了实验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
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 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 ---丁肇中
如丁肇中先生本人所说: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 我“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部分是传 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 这篇文章。 多年来,我在美国的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 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上,都不可缺少。
六、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 的有计划的探索。
一、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二、论证结构: 提出论题 (1---2) 分析问题 (3---12) 得出结论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接着,指出当今的中国学生依然轻视实验精神。 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常说“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实践精神有多么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讲述实践精神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二、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

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

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1)生字
肇(zhào) 埋没(mò) 彷徨(páng huáng)
(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

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

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
段的关键句等,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四合作探究
1.作者在文中探讨了四个问题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明确:(1):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

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理清思路
课文开头先剖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带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了人们的错误认识。

接着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及怎样把这种精神应用到科研实际中去,最后诚挚地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论证方法:
提问: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1.引用古语。

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

第3自然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

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的说理方法。

反面事例:
(1)列举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头痛失败的事例,阐述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错误态度。

(2)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实际工作却束手无策。

(3)作者在念大学时,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正面事例:通过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了解竹子的性质。

好处:典型事例论证,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

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形成鲜明对比。

好处:正反对比,发人深省。

三、延伸拓展,联系实际
1、提问:“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你能举一些例子来证明吗?
明确:历史与现实证明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验,
2、讨论: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一讲。

教师总结: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头脑中究竟有无这种意识、观念。

只有有了这种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思维才是开阔的。

我们只要立足于实际,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四、质疑问难,互动交流(结合导练综合性学习)
1、每组提交一个问题,共同讨论解决,
示例:(1)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

(2)“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就在儒家思想中被埋没了。

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儒家思想?
(3)东西方学生素质能力比较。

(4)请用事例来证明研究人文科学也要重视实验精神。

五、课堂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

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

六、布置作业
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