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皮的功效与作用
海桐皮功效与作用

海桐皮功效与作用海桐皮,又名树萝卜皮、树萝皮,是指从海桐(学名:Cassia grandis)树皮中提取的一种植物性药材。
海桐是豆科海桐属的常绿乔木,分布于我国的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区。
海桐皮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功效:海桐皮具有清热解毒、镇静止咳、抗菌消炎等功效。
主要是由于海桐皮中的活性成分引起的。
海桐皮中含有槲皮素、齐墩果酸、大黄素、亚甲基黄酮、类黄酮等多种成分,这些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抗病毒和抗炎作用。
1. 清热解毒:海桐皮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热毒病疮、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
中医认为,海桐皮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海桐皮中的槲皮素和齐墩果酸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可以抑制病毒和细菌的生长,清除体内的热毒。
2. 止咳平喘:海桐皮具有镇咳平喘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咳嗽、气喘等症状。
中医认为,海桐皮辛、温,有平喘止咳的功效。
海桐皮中的大黄素和亚甲基黄酮具有镇静平喘的作用,可以舒张呼吸道,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咳嗽、气喘等症状。
3. 抗菌消炎:海桐皮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海桐皮中的类黄酮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的作用,可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减轻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
二、应用:1. 治疗口腔溃疡:海桐皮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口腔溃疡。
将适量的海桐皮煎水漱口,可有效减少疼痛,促进溃疡的愈合。
此外,海桐皮还可以用于治疗牙龈肿痛、牙周炎等口腔疾病。
2. 缓解咳嗽、气喘:海桐皮具有止咳平喘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咳嗽、气喘等症状。
将适量的海桐皮加水煎煮,冲服或外洗,可缓解咳嗽、气喘的症状,提高呼吸道的通气性。
3. 治疗皮肤感染:海桐皮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皮肤感染。
将适量的海桐皮洗净煮沸,取出药水,用来擦拭受感染的皮肤,可杀灭细菌,促进伤口愈合。
4. 降火解毒:海桐皮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热毒病疮。
泡桐树皮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泡桐树皮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
导语:泡桐树皮是中药的一种,在我国古代的医书就有着对于泡桐树皮的记载,泡桐树皮能治疗很多的病症,而且功效也非常全面,我们要善用它。
【别
泡桐树皮是中药的一种,在我国古代的医书就有着对于泡桐树皮的记载,泡桐树皮能治疗很多的病症,而且功效也非常全面,我们要善用它。
【别名】桐皮、白桐皮、水桐树皮、桐木皮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泡酮或毛泡酮的树皮。
【原形态】1.泡桐,乔木,高达30m。
树皮灰褐色,幼枝、叶、叶柄、花序各部及幼果均被黄褐色星状绒毛。
叶柄长达12cm;叶片长卵状心脏形,长可达20cm,先端长渐尖或锐尖头,基部心形,全缘。
花序狭长几成圆柱形,长约25cm;小聚伞花序有花3-8朵,头年秋天生花蕾,先叶开放;总花梗与花梗近等长;花萼倒圆锥形,长2-2.5cm,5裂达1-3,裂片卵形,果期变为狭三角形;花冠管状漏斗形,白色,内有紫斑,长达10cm,筒直而向上逐渐扩大,上唇较狭,2裂,反卷,下唇3裂,先端均有齿痕状齿或凹头;雄蕊4,二强,隐藏于花冠筒内;子房2室,花柱细长,内弯。
蒴果木质,长圆形,长6-10cm,室背2裂。
种子多数,扁而有翅。
花期2-3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低海拔的山坡、林中、山谷及荒地、野生或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表面灰褐色,有不规则纵裂;小枝有明显的皮孔,常具粘质短腺毛。
味淡、微甜。
【化学成份】1.泡桐:树皮含丁香甙(syringin)。
【药理作用】1.抗菌和抗病毒作用:毛泡桐皮的乙醚、乙醇。
丙醇。
中药川桐皮用途

中药川桐皮用途在我们悠久的中华医药宝库中,一种名为川桐皮的中药,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多元的用途,赢得了众多患者的青睐。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川桐皮的世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馈赠。
川桐皮,顾名思义,来源于桐树的树皮,主要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等地。
其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川桐皮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热病、痢疾、咽喉肿痛、牙痛等症状。
首先,川桐皮在治疗热病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在古代,人们便发现川桐皮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因热邪入侵而导致的发热、口渴、尿黄等症状,具有显著的缓解效果。
现代研究也证实,川桐皮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病毒和细菌的生长,从而达到治疗热病的目的。
其次,川桐皮在治疗痢疾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作用。
痢疾是一种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多由湿热蕴结肠道所致。
川桐皮的苦寒之性,能够清热燥湿,对于湿热型痢疾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同时,川桐皮还能收敛肠道,减轻腹泻症状,帮助患者恢复肠道功能。
此外,川桐皮在消肿止痛方面也具有显著功效。
无论是咽喉肿痛、牙痛,还是皮肤肿痒、蛇虫咬伤,川桐皮都能发挥其强大的消肿止痛作用。
这主要归功于川桐皮中的挥发油和生物碱等成分,它们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感觉,从而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
然而,川桐皮并非人人适用。
由于其苦寒之性,脾胃虚寒、肠胃功能失调的患者应慎用。
此外,在使用川桐皮时,应遵医嘱,切勿过量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总的来说,中药川桐皮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多元的用途,为众多患者带来了福音。
在这个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时代,让我们更加珍视大自然的馈赠,让中药川桐皮发挥更大的价值,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川桐皮的功能主治

川桐皮的功能主治简介川桐皮,又称为白桐皮,是一种中药材,属于桐皮科植物桐皮的树皮。
川桐皮在中医药理论中具有多种功能主治,常用于治疗一些常见病和慢性病。
本文将介绍川桐皮的功能主治,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中药材。
功能主治1. 清热解毒川桐皮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可用于治疗火热内盛的症状。
常见的病症包括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咽喉肿痛等。
川桐皮能够通过清热解毒作用帮助减轻症状,舒缓病痛。
2. 利水消肿川桐皮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在中医上常被应用于水液潴留导致的水肿症状,如浮肿、尿少等。
川桐皮通过增加尿量,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从而减轻水肿症状。
3. 止痛镇痛川桐皮还具有一定的止痛镇痛作用,可用于缓解疼痛症状。
常见的疼痛病症包括头痛、牙痛、肌肉酸痛等。
川桐皮能够通过镇痛作用帮助减轻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4. 活血化瘀川桐皮还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在中医上常被应用于血液循环不畅、瘀血引起的疾病。
川桐皮能够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疏通经络,加速瘀血的吸收和代谢,从而改善病症。
5. 抗菌消炎川桐皮还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对多种细菌和病毒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川桐皮能够通过抗菌消炎作用,帮助减轻病原微生物对人体的侵袭,促进病情康复。
6. 抗氧化川桐皮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川桐皮能够通过抑制自由基的产生,降低氧化应激对身体的损伤,有利于维护身体的健康。
7. 抗肿瘤川桐皮还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川桐皮含有多种抗肿瘤活性物质,能够通过多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抗癌效果。
8. 改善肝脏功能川桐皮对肝脏功能的改善也有一定的作用。
川桐皮能够通过减轻肝脏的负担,调节肝脏的代谢功能,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有助于保护和修复肝脏组织,改善肝功能。
9. 缓解皮肤症状川桐皮在中医药中还常被应用于一些皮肤病的治疗,如湿疹、疮疡等。
川桐皮能够通过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缓解皮肤症状,促进皮肤的愈合和健康。
海桐皮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海桐皮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海桐皮,又称为白藤皮,是一种来自于海桐树的草药材料。
海桐树,学名Tetradium ruticarpum,是一种落叶或半落叶小乔木,属于芸香科海桐属,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长江以南地区。
海桐皮常常被用于中药药方中,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然而,海桐皮也有一些禁忌的情况。
本文将就海桐皮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禁忌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海桐皮的功效与作用1. 温中散寒海桐皮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海桐皮有温中止痛、散寒解表的功效。
它可以通过温热的作用帮助人体驱除寒气,起到温暖身体的作用。
所以,对于由于寒气引起的腹部冷痛、腰膝冷痛等症状,海桐皮可以起到改善的作用。
2. 活血通络海桐皮具有活血通络的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海桐皮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和改善血液流动,帮助人体消除瘀血,改善血液运行不畅所引起的症状。
因此,在中医中,海桐皮常常被用于治疗痛经、疼痛性病症等。
3. 解热毒海桐皮具有解热毒的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海桐皮有清热解毒、消炎杀菌的功效。
它可以通过抑制病菌的生长繁殖、促进炎症的消退来帮助人体抵抗炎症、恢复健康。
因此,海桐皮在中医中常常被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
4. 舒筋活络海桐皮具有舒筋活络的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海桐皮有舒筋消瘀、通络活血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舒缓筋肉、改善血液运行,促进瘀血的吸收,改善疼痛和肌肉不适的症状。
因此,海桐皮常常被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等疾病。
5. 抗炎镇痛海桐皮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海桐皮有抗炎镇痛、止痛安神的功效。
它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刺激,帮助人体减轻疼痛和炎症相关的不适。
因此,海桐皮常常被用于治疗皮肤湿疹、神经痛等症状。
二、海桐皮的禁忌尽管海桐皮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但也有一些禁忌的情况,需注意:1. 孕妇禁用海桐皮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能对胎儿有不利影响,因此孕妇禁用海桐皮。
2. 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海桐皮具有活血通络的作用,可能加重出血性疾病的症状,因此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海桐皮。
梧桐根皮的功能主治

梧桐根皮的功能主治梧桐根皮概述梧桐根皮是一种常见的草药,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梧桐根皮通常是由梧桐根部煎煮而成,可以用于制作中药方剂。
下面将介绍梧桐根皮的功能主治。
功能主治1.清热解毒:梧桐根皮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热毒所导致的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梧桐根皮可以用于治疗火热引起的咽喉肿痛、口疮等症状。
2.利水通淋:梧桐根皮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可以帮助排出体内的湿气,有效缓解体内淋巴系统的水肿症状。
梧桐根皮还可以用于治疗水肿、尿频尿急等症状。
3.消肿散结:梧桐根皮具有消肿散结的功效,对于淋巴结肿大、腮腺炎等炎症引起的肿胀有一定的疗效。
4.酒毒解救:梧桐根皮可以解救酒毒,对于因饮酒过量而引起的头痛、口干、口苦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5.镇静安神:梧桐根皮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以帮助缓解焦虑、失眠等症状。
梧桐根皮还可以用于治疗癫痫、抽搐等症状。
使用方法梧桐根皮通常以中药煎剂的形式使用,具体使用方法如下:1.取适量梧桐根皮,用清水洗净;2.将梧桐根皮放入煎锅中,加入适量清水;3.用中小火煎煮30-40分钟,使梧桐根皮中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4.煎煮完成后,将煎剂晾凉,滤去梧桐根皮渣,留下清液即可;5.梧桐根皮煎剂可以口服,也可以外用。
注意事项1.孕妇禁用:孕妇禁止使用梧桐根皮,因其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对胎儿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2.注意药物过敏:对梧桐根皮过敏的人群应避免使用,以免引发过敏反应。
3.儿童用量有限:儿童使用梧桐根皮时,应根据年龄和体重适量减量,避免过量使用。
4.请遵医嘱使用:梧桐根皮作为一种中药,使用时应遵循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不宜自行使用。
总结梧桐根皮作为一种常见的草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消肿散结、酒毒解救、镇静安神等多种功能主治。
使用梧桐根皮时,应注意剂量的控制,并严格遵循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
如出现不适反应,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在使用前,请务必阅读产品说明书或咨询专业人士。
海桐皮的功效与作用:祛风除湿,利水和中,杀虫止痛

海桐皮的功效与作用:祛风除湿,利水和中,杀虫止痛楤木又称海桐皮(苏北土名),鹊不踏(《本草纲目》),虎阳刺、红刺鸟不踏(浙江土名),鸟不宿(苏南土名),通刺(福建土名),黄龙苞(四川宝兴土名),刺龙柏(四川峨眉土名),刺树椿、飞天蜈蚣(四川北碚土名)。
虽然每个地方的叫法都会有所不同,但是海桐皮功效是一样的。
那么海桐皮的作用有哪些呢?亲,您一定也想了解吧。
那么我们一起往下阅读吧^_^海桐皮的功效:成分:海桐皮中含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刺囊酸(echinocystic acid),常春藤皂甙元(hederagenin)以及谷甾醇(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马栗树皮素二甲酯(esculetin dimethyl ether)。
性味:味辛;苦;性平。
归经:归肝;胃;肾经。
功效:祛风除湿;利水和中;活血解毒。
功能主治:风湿关节痛;腰腿酸痛;肾虚水肿;消渴;胃脘痛;跌打损伤;骨折;吐血;衄血;疟疾;漆疮;骨髓炎;深部脓疡。
用法与用量:5~12g;可浸酒,可煎服;或外用:研末调敷。
洗眼:海桐皮50克,切碎用盐水洗净,小火微炒,用开水冲泡放温,洗眼睛即可。
可治眼疾。
煎服:海桐皮20克,红糖40克。
混合水煎去渣,温水送服。
海桐皮的作用:1、镇静、镇痛作用;给小鼠腹腔注射楤木总皂甙1850mg/kg,能协同戊巴比妥钠、氯丙嗪的中枢抑制效应;能对抗苯丙胺的中枢兴奋作用,但不能对抗戊四唑所致惊厥和咖啡因的毒性,能明显增加热刺激(热板法)的痛阈,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2、抗实验性胃溃疡作用;楤木煎剂4g/kg给大鼠灌胃或腹腔注射后可以保护大鼠幽门结扎性、化学性(吲哚美辛诱发)、应激性和利血平性胃溃疡,对醋酸诱发的慢性胃溃疡亦有一定效果。
200{bf}楤木煎剂0.2-0.4ml,可使离体大鼠胃条收缩,说明它有促进胃运动的作用。
海桐皮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海桐皮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海桐皮的简介•海桐皮,又称“黄皮”,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主要采用海桐科植物海桐(Melia azedarach L.)的树皮。
•海桐皮呈褐色,质坚韧,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2. 海桐皮的化学成分•海桐皮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甲基丙烯酸等。
•其中,生物碱是海桐皮的重要成分之一,包括脑咖碱、丁香碱和烟碱酸等。
3. 海桐皮的作用与功能1.抗菌作用–海桐皮中的生物碱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对于常见的致病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2.抗病毒作用–海桐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病毒活性,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对于一些常见的病毒,如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等也有一定的抗病毒效果。
3.抗炎作用–海桐皮中的甲基丙烯酸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
–对于关节炎、风湿性疾病等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4.杀虫作用–海桐皮中的生物碱可以对多种害虫起到驱杀作用,如蚊虫、跳蚤等。
–在农业上也有一定的应用,可以用于防治农作物害虫。
5.促进消化作用–海桐皮中的生物碱可以促进胃液分泌,增加食欲,改善消化功能。
–对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6.抗肿瘤作用–海桐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对于某些恶性肿瘤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4. 海桐皮的主治病症•脾胃虚弱症状: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等。
•风湿病症状:如关节痛、肌肉酸痛、不适感等。
•皮肤病症状:如瘙痒、湿疹、疮疡等。
5. 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可以将海桐皮煎煮后当作药剂服用,也可以制成外用药膏。
•使用时应按照医生建议的剂量和方式使用,避免过量或服用不当。
•对于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应慎用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如出现过敏、不适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结论海桐皮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作用与功能。
它可以用于抗菌、抗病毒、抗炎,具有杀虫、促进消化和抗肿瘤等作用。
刺桐的药用价值:刺桐树皮或根皮(海桐皮)的药用功效与作用

刺桐的药用价值:刺桐树皮或根皮(海桐皮)的药用功效与作用刺桐的药用价值:刺桐树皮或根皮(海桐皮)的药用功效与作用刺桐的药用价值花语谷官网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
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
终极护花任务:爱自己,就从实际出发,谨遵医嘱。
对于疾病,不粗心大意、不推延、不放弃希望,勇敢面对,用爱来温暖寂静的世界,用心来呵护内心的花田。
药用价值刺桐树皮或根皮入药,称海桐皮,祛风湿,舒筋通络,治风湿麻木,腰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对横纹肌有松弛作用,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
但有积蓄作用,毒性主要表现为心肌及心脏传异系统的抑制。
树皮含生物碱下箴刺桐碱(hypaphorine,C14H18O2N2)、刺桐灵(erythraline, C18H19O3N)、甜菜碱(beteine, C5H11O2N)、胆碱(choline, C5H15O2N)[2]性状性味树叶、树皮和树根可入药,有解热和利尿的功效。
苦、辛,平。
消炎、解热、祛风、利湿、止痛。
药毒理学刺桐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茎皮有毒。
小鼠腹腔注射5g/kg茎皮的石油醚提取物出现翻正反射消失、肌肉松弛,可持续4小时;小鼠腹腔注射21g/kg、嫩枝的水提取物后3分钟出现活动减少、扭体、闭眼伏地。
成人肌肉注射30g 茎皮的提取物后出现头昏、嗜睡、全身无力等症状茎皮中总生物碱1020mg/kg能引起大鼠和小鼠痉挛,5mg/kg能延长大鼠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它有神经肌肉阻断作用、平滑肌松弛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总碱的大鼠腹腔注射LD50为127.8mg/kg。
药理作用海桐皮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蓝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海桐皮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亦有抑制作用。
用药禁忌1、血虚者不宜服。
2、《本草经疏》:腰痛非风湿者不宜用。
海桐皮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海桐皮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一、海桐皮简介海桐皮,又称为白海桐皮或桐皮,是一种来自海桐树皮的药材。
在中医药学中,海桐皮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具有多种作用与功能主治。
二、海桐皮的作用1.清热解毒:海桐皮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热病引起的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2.抗菌消炎:海桐皮中的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能有效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并有助于消炎。
3.利尿退肿:海桐皮有利尿的作用,能够增加尿液排出,对于水肿、尿路感染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4.活血化瘀:海桐皮中的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血液淤滞,对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疼痛症状有一定的效果。
5.止血敛疮:海桐皮具有止血敛疮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皮肤破损引起的出血问题。
三、海桐皮的功能主治1.咽喉肿痛:海桐皮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咽喉炎等症状。
2.口腔溃疡:海桐皮内含的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于口腔溃疡引起的不适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3.水肿:海桐皮中的利尿成分能够增加尿液排出,有助于减轻水肿症状。
4.尿路感染:海桐皮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辅助治疗尿路感染,并缓解相关症状。
5.瘀血疼痛:海桐皮的活血功效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瘀血引起的疼痛症状。
6.皮肤出血:海桐皮可用于治疗皮肤破损引起的出血问题,具有止血敛疮的功效。
四、使用海桐皮的注意事项1.海桐皮属于中药材,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2.对于过敏体质、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年幼儿童慎用。
3.使用过程中如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4.注意存放,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免影响药效。
以上就是海桐皮的作用与功能主治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海桐皮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海桐皮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
导语:中药材是很常见的,而且中药材的种类还比较多,在功效也是有着一些区别,因此选择之前,需要进行很好的了解,那么你了解海桐皮这种药材吗?
中药材是很常见的,而且中药材的种类还比较多,在功效也是有着一些区别,因此选择之前,需要进行很好的了解,那么你了解海桐皮这种药材吗?
【别名】刺桐、山芙蓉、空桐树
【来源】豆科乔木刺桐 Erythrina indica Lam.的树皮或根皮。
四季可采,晒干。
【性味】苦,平。
【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舒筋通络。
用于风湿麻木,腰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外用治各种顽癣。
【用法用量】3~5钱。
外用适量。
【备注】(1)不同地区海桐皮同名异物甚多,常见如下数种:五加科刺楸属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 Koidz.东北地区;木棉科木棉Bombax malabarica L.广东地区;芸香科樗叶花椒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Sieb. et Zucc.福建和江浙地区。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开宝本草》
通过以上介绍,大家对中药海桐皮也有了很好的了解,它在治疗疾病上有着很不错的效果,不过要注意的是,对海桐皮使用的时候,要掌握一些方式方法,健康科学的食用。
海桐皮的功效与作用

海桐皮的功效与作用
海桐皮,又称为白细心,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1. 清热解毒:海桐皮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
可用于治疗口腔炎症、痈疮疖肿等炎症性疾病。
2. 抗菌消炎:海桐皮中含有多种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成分,可以有效抑制多种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对于治疗皮肤感染、附件炎症等疾病具有较好的效果。
3. 凉血止血:海桐皮具有止血凉血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症状,如鼻衄、崩漏、呕血等。
4. 活血化瘀:海桐皮中的化学成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活血化瘀,对于治疗瘀血性疾病如痛经、瘀血性瘢痕等有一定的疗效。
5. 抗肿瘤:一些研究显示,海桐皮中的化学成分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对于一些肿瘤的治疗可以有一定帮助。
6. 抗过敏:海桐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抗过敏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
7. 保肝护肝:海桐皮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抑制肝细胞损伤,促进肝细胞修复,对于肝炎、脂肪肝等肝脏疾病的辅助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海桐皮虽然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但使用时仍需谨慎。
应遵循医生或药师的指导,按照适量用药,避免滥用或过量使用。
海桐皮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htt

2. 乔木刺桐皮基本同刺桐皮呈向内卷的横长条形或平坦的小方块厚3至6毫米外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至棕黑色不等有的显暗绿色粗糙;栓皮多脱落钉刺基部与栓皮界限不明显;内表面浅黄棕色平滑有细纵纹。质坚硬断面黄色纤维性。气微味微苦。
以皮薄带钉刺者为佳。
相关人群: 血虚生风者慎服。
制作指导:
1. 适用于下肢关节痹痛以及腰膝疼痛等症常配合牛膝、薏苡仁、五加皮等药同用。
2. 治湿热下注、脚膝疼痛的病症可配木通等药同用。
3. 本品外用治疥癣可配合川槿皮、蛇床子、大黄浸酒外搽。
食疗作用:
海桐皮味苦辛、性平归肝、脾经;
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杀虫止痒的功效;
主治风湿痹痛四肢拘挛腰膝痿弱目赤翳膜虫牙疼痛腹泻痢疾跌打骨湿疹疥癣。
其他相关:
本品生?a href=""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虾I焦龋端莆嗤胍┯闷ぃ拭M┢ぁ!逗R┍静荨芬豆阒尽吩疲?ldquo;生?a href=""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虾I焦戎校仆せ瓢咨室悦?rdquo;《纲目》云:“海桐皮有巨刺如鼋甲之刺或云即刺桐皮也。”
1. 刺桐皮为圆筒状、半圆筒状或板片状两边略内卷长约40厘米厚约0.25至1.5厘米外表面黄棕色至棕黑色常有窄不等的纵沟纹。树干皮较枝皮厚栓皮有时被刮去未除去栓皮的表面粗糙有黄色皮孔并散布有钉刺或除去钉刺后圆形疤痕钉刺长圆锥形高5至8毫米顶端锐尖基部直径0.5至1厘米;内表面黄棕色较平坦有细密纵纹根皮无刺。质坚韧易纵裂不易断断面浅棕色裂片状。气微味微苦。
别名:刺桐皮、钉桐皮、鼓桐皮、下皮、山芙蓉、空桐树
铜皮的功效与作用

铜皮的功效与作用关于《铜皮的功效与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针对铜皮,我觉得有的人可能听闻过,乃至服食过。
沒有听闻过也没事儿,接下去我也来给大伙儿好好地介绍一下铜皮。
特异别称生产尖叶杜仲特异来源于生产中药材基源:为弥猴桃科绿色植物缅甸水东哥的树根。
特异原形状生产缅甸水东哥灌木,高4-20M。
枝丫粗大,被细微爪甲状鱼鳞并疏生深褐色短软毛。
单叶共生;叶茎粗大,长 1.5-4.5cm,具深褐色钻形鱼鳞和短软毛;叶子薄革质,细长环形,长18-35cm,宽7-13cm,顶端渐尖至突尖,尖部圆或钝,边沿具细微锐锯齿状,上边没毛,下边被层析浅褐色或锈色糠批状毛绒,中、侧脉上疏生爪甲状鱼鳞,侧脉平行面,35-46对。
圆锥花序生新枝上端叶柄,长12-38cm,具鱼鳞和短软毛;总花柄长5-16cm,花柄长1-2cm,密被深褐色短软毛,结果期则绝大多数掉下来;花萼5,椭圆状,长4-6mm;花朵5,淡暗紫色,近环形,长7-8mm,顶端反卷,尖部合生;雌蕊大部分,花药孔裂;子房球形,被深褐色短细毛绒,花柱4-5,中间下列合生。
果实扁球型或近球型,直徑1-1.2cm,翠绿色或浅黄色,具5棱,花柱和花萼宿存。
花、结果期7-12月。
特异环境要素遍布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生在海拔高度450-1000M的山坡地林间或林边道旁。
特异茯苓功效生产甘;微辛;凉特异功效与作用生产散瘀消肿;活血;祛毒。
主跌打;骨折;外伤流血;痈疮;慢性骨髓炎;尿淋特异使用方法使用量生产口服:煎汤,9-15g。
外敷:适当,捣敷或研粉调敷。
特异摘抄生产《中华本草》根据上文我们早已掌握来到中药材铜皮的作用与功效,期待大伙儿能够对症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恰当的服用铜皮。
浙桐皮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浙桐皮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导语:浙桐皮是一种中药,除了日常我们知道的功效外,其实浙桐皮还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功效和作用的,我们马上来看看。
【英文名】Ailanthus-like P浙桐皮是一种中药,除了日常我们知道的功效外,其实浙桐皮还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功效和作用的,我们马上来看看。
【英文名】Ailanthus-like Pricklyash Bark【别名】椿椒、鼓钉树、海桐皮【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Sieb.et Zucc.的树皮。
夏季剥取树皮,将钉刺向内折,晒干。
【原形态】乔木,高3~10m,树干和枝有钉刺。
单数羽状复叶;小叶9~23,厚纸质,对生,矩圆形至长椭圆形,长7~13cm,宽2~4cm,顶端渐尖,基部圆形,稍不对称,边缘有浅钝锯齿,上面齿缝间有1透明腺点,下面苍绿色,有稀疏腺点。
伞房状圆锥花序顶生;花小,单性,淡绿色,5数;雄花雄蕊药隔顶端有1腺点,退化心皮短小。
骨突果红色,顶端有短喙。
种子棕黑色,有光泽。
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生于密林或路旁湿地。
产于浙江。
【性状】树皮薄板状或卷曲,厚 1.5~3mm。
外表面黑灰色或淡黑灰色,并有灰白色斑纹,多皱缩纵条纹及纵向凹纹,有乳头状钉刺;内表面黄棕色,有细密纵纹。
质硬脆,断面纤维性。
气微,味微苦。
性平,味苦。
【化学成份】树皮含衡州乌药碱(laurifoline)、茵芋碱(skimmianine)及木兰碱(magnoflorine)。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
用于腰膝疼痛、顽痹、疥癣。
中药海桐皮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海桐皮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风湿,通经络,杀虫。
治风湿痹痛,痢疾,牙痛,疥癣。
①《海药本草》:主腰脚不遂,顽痹腿膝疼痛,霍乱,赤白泻痢,血痢,疥癣。
②《日华子本草》:治血脉麻痹疼痛,及煎洗目赤。
③《开宝本草》:主霍乱中恶,赤白久痢,除甘匿、疥癣。
牙齿虫痛,并煮服及含之,水浸洗目,除肤赤。
④《纲目》:能行经络,达病所,又入血分及去风杀虫。
⑤《岭南采药录》:生肌,止痛,散血,凉皮肤,敷跌打。
⑥《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散瘀,止痛。
疗咳嗽,止产后瘀血作痛。
⑦《贵州草药》:解热祛瘀,解毒生肌。
治乳痈,骨折。
中药海桐皮的基本信息:【中药名】海桐皮 haitongpi【别名】钉铜皮、刺桐皮。
【英文名】Cortex Erythrinae Seu Kalopanacis。
【来源】豆科植物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L.var.orientalisL. Merr.的树皮。
【植物形态】高大乔木。
树皮灰棕色,枝淡黄色至土黄色,密生灰色茸毛,具黑色圆锥状刺。
3出复叶,互生或簇生于枝顶;小叶阔卵形至斜方状卵形,全缘。
总状花序,生有茸毛;萼佛焰状;花冠呈蝶形,大红色,旗瓣倒卵状披针形,稍反曲,翼瓣和龙骨瓣近等长,短于萼;雄蕊10枚,两束。
荚果串珠状,稍弯曲。
【产地分布】生于山地疏林,也有栽培。
分布于广西、广东、云南、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及贵州等地。
【采收加工】初夏剥取有钉刺的树皮,晒干。
【药材性状】板片状,两边略卷曲。
外表面淡棕色,常有宽窄不等的纵凹纹,散布钉刺。
钉刺长圆锥形,顶端锐尖,基部长圆形,纵向延长。
内表面黄褐色,较平坦,有细密网纹。
质硬而韧,断面裂片状,气微香,味稍苦或淡。
【性味归经】苦、辛,平。
入肝、脾经。
【功效特点】本品味苦,气辛、性平和,善循经行于腰膝,内服能祛风通络、蠲除下身风湿痹痛、脚气、痛风,外用可化湿杀虫,治皮肤疥癣及风火牙痛。
【鉴别应用】海桐皮与木槿皮,二药皆可用于疥疮、湿疮及癣疮等。
川桐皮的功效与作用

川桐皮的功效与作用川桐皮是一种中医中经常用到的药材,常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那么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川桐皮的相关。
【英文名】Septemlobate Kalopanax Bark【别名】茨楸、棘揪【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Koidz.的★树皮。
全年可采,以春季为好,晒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枝有粗刺。
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掌状5~7裂,裂片三角状卵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先端渐尖或骤凸,边缘有细锯齿,下面幼时有短柔毛。
伞形花序聚生为圆锥花序;花白色或淡黄绿色;萼齿5;花瓣5;雄蕊5,花丝比花瓣长1倍以上;子房下位,2室,花柱2,合生成柱状,先端分离。
果球形,熟时黑色。
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疏林中。
产于安徽、湖北、湖南、广西。
【性状】树皮板状或向内卷曲,厚2~7mm。
外表面浅灰黑色,有灰白色斑纹,或灰绿色至黑褐色地衣附着,具纵皱纹及裂纹并有棕褐色菱形皮孔,钉刺乳头状,稍呈纵向扁长,顶端有锐刺或因除掉而留下的痕迹,钉刺基部直径0.5~1cm,较大的钉刺有的稍有环纹;内表面黄棕色,平滑,有细纵纹。
质坚硬,断面纤维性。
气微,味微辛、略麻舌。
【化学成份】树皮含鞣质、黄酮、香豆素、树酯、精油及少量生物碱;根皮含刺楸毒甙(kalotoxin)、刺楸皂甙。
【性味】性平,味微苦。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络,止痛。
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膝疼痛;外用跌打损伤。
【摘录】《*辞典》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川桐皮的相关知识,通过上述文章能够清楚的了解到川桐皮有着很多对人体的好处和作用,所以大家可以用川桐皮来治疗一些疾病。
川桐皮的功能主治

川桐皮的功能主治1. 简介川桐皮是一种草本植物,又称为川桐皮树、四川桐,属于桐科植物,其树皮通常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川桐皮主要生长于中国的四川、重庆、贵州等地区,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
2. 川桐皮的营养成分川桐皮的树皮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主要包括: - 桐甙类:具有镇痛、抗炎、祛痰作用; - 黄酮类: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作用; - 鞣质类:具有收敛、止泻等作用; - 桐油:具有抗菌、抗病毒、消炎作用。
3. 川桐皮的功能主治川桐皮根据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多种功能主治,包括以下方面:3.1 缓解疼痛•川桐皮中的桐甙类成分能够发挥镇痛作用,有助于缓解各种类型的疼痛,如头痛、肌肉疼痛、关节炎等。
3.2 抗炎作用•川桐皮中的桐甙类和黄酮类成分具有抗炎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炎症反应,适用于各种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炎症等。
3.3 祛痰止咳•川桐皮中的桐甙类成分具有祛痰作用,能够帮助排出体内的痰液,缓解咳嗽症状,适用于感冒、支气管炎等症状。
3.4 收敛止泻•川桐皮中的鞣质类成分具有收敛作用,能够收敛皮肤和黏膜的破损部位,适用于烧伤、溃疡等症状。
•鞣质类物质还具有止泻作用,能够缓解腹泻症状,适用于腹泻、肠炎等症状。
3.5 抗氧化作用•川桐皮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有助于预防老化和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等。
3.6 抗菌抗病毒•川桐皮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能够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有助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
4.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川桐皮可以制成药剂,常见的形式包括川桐皮粉末、川桐皮浸膏等。
•使用川桐皮时,应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进行使用,遵循药品说明书上的剂量和用法。
•对川桐皮过敏的人士应避免使用川桐皮制剂。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川桐皮制剂。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所提到的川桐皮的功能主治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时还需要咨询医生或专业药剂师的建议,避免不当使用。
梧桐根皮外用的功能主治

梧桐根皮外用的功能主治什么是梧桐根皮?梧桐根皮,学名为Platanus acerifolia Bark,是梧桐树(学名:Platanus acerifolia)的根部皮肤。
梧桐树是一种大型落叶乔木,广泛分布于亚洲和欧洲等地区。
梧桐根皮历史悠久,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梧桐根皮的功能主治梧桐根皮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草药材,具有多种功能主治,常用于外用治疗一些皮肤疾病和促进伤口愈合。
下面是梧桐根皮外用的功能主治的详细介绍: 1. 抗炎作用:梧桐根皮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可以缓解皮肤炎症,减轻红肿、瘙痒等不适症状。
2. 抗菌作用:梧桐根皮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皮肤上的细菌生长,减少感染风险。
3. 消肿作用:梧桐根皮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代谢,从而减轻肿胀和水肿。
4. 刺激伤口愈合:梧桐根皮中的活性成分有助于刺激伤口的愈合,促进新生组织的生成,加速伤口的愈合过程。
5. 清热解毒:梧桐根皮还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帮助净化皮肤,治疗一些由于热毒引起的皮肤问题。
如何使用梧桐根皮外用?梧桐根皮在外用时可采用不同的方式使用。
以下是常见的使用方法: - 煎汤外洗:将梧桐根皮切碎,加入适量水中煎煮,待水温适中后,用此煎汤洗患处,可起到抗炎、抗菌的作用。
- 磨粉敷用:将梧桐根皮磨成粉末,与适量的温水混合成糊状,然后涂抹于患处,可用于消肿、促进伤口愈合等。
- 搭配其他草药:梧桐根皮也可与其他具有相似功能的草药搭配使用,如黄柏、苦参等,提高疗效。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梧桐根皮外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避免过敏:某些人对梧桐根皮可能存在过敏反应,使用前应先进行局部皮肤试验,确保安全。
- 严守用量:使用时应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进行使用,不可过量使用。
- 避免吞食:梧桐根皮仅适用于外用,切勿摄入口中。
总结梧桐根皮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草药材,具有抗炎、抗菌、消肿、刺激伤口愈合等功能主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桐皮的功效与作用
桐皮在中医中通常被当做药材使用。
这也是因为桐皮本身的药用价值,那么关于桐皮的相关知识今天就来跟大家说一下。
【别名】
白桐皮(《药性论》),水桐树皮(《濒湖集简方》),桐木皮(《纲目》)。
【来源】
为玄参科植物
★
泡桐
或
★
毛泡桐
的
★
树皮。
【原形态】
①泡桐(《纲目》),又名:白桐(陆玑《诗疏》),椅桐(陶弘景),黄桐(《本草图经》),白花桐(陈翥《桐谱》),花桐(《品汇精要》)。
【化学成份】
毛泡桐树皮含丁香甙0.3%。
【功能主治】
治痔疮,淋病,丹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
外用:捣敷或煎汁涂。
【附方】
①治伤寒已六、七日,热极,心下烦闷,狂言,欲起走:桐皮削去上黑者,细擘之,长断,令四寸一束,以酒五合,水一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之,当吐下青、黄汁数升。
(《补缺肘后方》)
【摘录】
《*辞典》
本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桐皮,我们知道桐皮是有着非常高的药用效果的,但要提醒大家的是,桐皮一般都是不可以乱吃的,否则会引起严重的后果的,希望大家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