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2中国的古代艺术习题 人民版必修3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2.2中国古代的艺术(测试)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2.2中国古代的艺术(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de101a3f89eb172dec63b736.png)
第 2 课中国的古代艺术(测试)1、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出现的先后次序是A.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行书B. 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C. 隶书、小篆、楷书、行书、草书D. 隶书、小篆、行书、楷书、草书2.创办了楷书中的欧体、颜体、柳体的书法家分别是A.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B. 欧阳修、颜真卿、柳公权C. 欧阳询、颜真卿、柳宗元D. 欧阳修、颜真卿、柳宗元3. 在全部书体中最为豪放跃动,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的是 A. 篆书 B. 隶书 C. 草书 D. 楷书4.例在创作上重申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表现出画家多方面文化修养的是A. 文人画B. 山川画C. 花鸟画D. 油画5.山川画是文人意趣的重要载体。
以下相关山川画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着重境界B. 追求形神合一C. 着重写实D. 寄望思路情怀6 . 被称为“书圣”的是 A. 王献之 B. 王羲之 C. 王夫之D.王律之7. 《玄秘塔碑》是谁的书法代表作 A. 颜真卿 B. 柳公权 C. 苏轼 D. 蔡襄8. 中国古代文人画的特色是 A. 追求抒怀写意 B. 描述自然景色 C. 以社会民俗为题 D. 讲究布局构图9. 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向是 A. 由大到小 B. 由繁到简 C. 由象形到会心D.由图画到符号10 .汉字不单是一种流传和沟通工具,它还组成了独到的东方书法艺术,其实不断演变发展。
唐朝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有名书法家的标记性书体属于A. 篆书B. 隶书C. 楷书D. 行书11 . 在 2016 年 6 月山东文化家产展览会上,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成为要点推介的产品。
年画内容主要反应了A. 文人意趣B. 民间风情C. 宫廷生活D. 渔猎活动12.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以上诗句的作者是A. 白居易B. 李白C.杜甫D.王维13 . 春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向来为我国广大人民民众所喜欢。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2.2中国古代的艺术(练习)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2.2中国古代的艺术(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4f30acae3c1ec5da51e27036.png)
2·2中国的古代艺术(练习)1.东晋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书体既工整清楚,又飞洒开朗。
这类书体是( )。
A.篆书 B.隶书 C.行书 D.楷书分析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答案 C2.秦始皇泰山封禅时留下了《泰山刻石》,相传其底稿为秦丞相李斯所书,唐人歌颂其“画如铁石,字若飞动” ,“节气丰匀,方圆绝妙” 。
据推测,该刻石使用的必定是 ()。
A.篆书B.草书C.楷书D.隶书分析此题考察学生对书法发展历程的认识和识记能力。
秦代时书法艺术以篆书为主要特点,笔划圆匀。
答案 A3.北宋崇宁三年 (公元 1104 年 ),宋徽宗办画院,招画师采纳唐人诗句命题考试。
此中有一题“蝴蝶梦中家万里”,夺魁者王道亨画苏武牧羊假寐,以见万里意(见右图 )。
此画的风格应为( )。
A.宫廷画C.风俗画B.文人画D.人物画答案 B4.苏东坡在《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中说:“与可之文,其德之糟粕。
与可之诗,其文之毫末。
诗不可以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这反应出()。
A.宋朝书法开始成为一门艺术B.文人画着重文化底蕴、人品精神C.文人相轻的社会民风D.商品经济的发展推进艺术改革分析北宋期间文人山川画成为独立的画种。
因为北宋理学的盛行,文人更加着重心里涵养,文人画、山川画也表现出这一特点。
答案 B5.早在夏商时代,我国就已经产生了宫廷舞蹈。
我国宫廷舞蹈的最绚烂期间是在()。
A.两汉B.隋唐C.宋元D.明清答案 B6.清乾隆五十五年 (1790),以高朗亭为首的第一个徽班 (三庆班 )进入北京,参加乾隆帝八十诞辰庆贺演出。
《扬州画舫录》载:“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日三庆。
”在此基础上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中出生了()。
A.昆曲B.元曲C.秦腔D.京剧答案 D7.以下书法作品中,笔划简洁,勾联不停,线条流利尽情,拥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的字体是()。
分析 A 项属于隶书, B 项属于楷书, C 项是既工整清爽又飞洒开朗的行书,D项属于草书,这四种字体,单从审雅观来说, D 项切合题意要求。
高中历史专题二第2课中国的古代艺术课后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专题二第2课中国的古代艺术课后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a9b738e96edb6f1afe001f85.png)
第 2 课中国的古代艺术[ 学业达标 ]1. 清末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一味叫“龙骨”的药材上有很多刻画的符号,经研究本来是一种象形、表意的古老文字。
这类文字主要使用于()A. 夏代B.商代C. 战国D.秦朝答案B分析依照所学知识可知,这类“象形、表意的古老文字”指的是甲骨文,主要使用于商代,故 B 项正确。
2.《说文解字·序》载:“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八曰隶书。
”《汉书·艺文志》亦载:“是时始造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
”以上资料反应了 ()A. 隶书是秦朝八大篆书字体之一B.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C.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D.隶书的创立与抄写公函狱事相关答案 D分析资料的主要意思是隶书是由于牢狱官吏简化书写而被创立出来的,即隶书的创立与狱官书写存在联系,故 D 项正确。
依据资料可知,隶书是秦朝八大字体之一,但不属于篆书,故 A 项错误;楷书比隶书出现的时间晚,故清除 B 项;隶书在秦朝时便存在,并不是为汉代狱官所创,故 C 项错误。
3.东晋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风阁”。
书体既工整清楚,又飞洒开朗。
这类书体是()A. 篆书B.隶书C. 行书D.楷书答案C分析王羲之《兰亭序》被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字体既工整清楚,又飞洒开朗”是行书风格,应选C项。
4.先人以为:书是心画,书如其人,人书一致。
其人和其书是俊逸的,潇洒超俗,像天上的浮云,舒卷自如;其人其书又是健壮的,遒劲娇媚。
以下哪幅字切合资猜中描述的特色()答案A分析小篆笔划圆润,富于图案美;字形稍长,造型健美。
故资料表达的是古代书法中小篆的特色,而选项中 A 项属于小篆, B项属于楷书, C项属于草书, D 项属于行书,应选A 项。
5.古代文人画,又称“士医生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化现象,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以下对于文人画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完整以宗教作为题材B.其代表作是《清明上河图》C.重申个性、追求写实D.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答案 D分析依据所学,文人画在创作上重申个性表现,追求抒怀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集中表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修养,故D项正确。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2.2《中国的古代艺术》 练习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2.2《中国的古代艺术》 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a974cff37fd5360cbb1adb5d.png)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2.2《中国的古代艺术》一、单选题1.乾隆帝酷爱代表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水平之名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此三帖也被后人称为“三希帖”。
(下图)下列对其书体特征介绍最准确的是()A.圆劲均匀,粗细一致,形式奇古B.疏密得体,收放结合,浓淡相融C.笔画详备,形体方正,规矩整齐D.结构简省,勾连不断.纵任奔逸2.在中国戏曲中,昆曲被称为雅乐正声,明万历年间更是被视为“官腔”。
随着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终结了长期以来的“花雅之争”,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去。
清中叶以后昆曲没落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B.统治阶层旨趣的变化C.民众文化水平的下降D.市民阶层发展的必然3.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A郭守敬编订《授时历》,集前代各家历法之大成元代科技成就全面领先世界B 乾隆末年,徽班进京,随后与湖北汉剧融合,形成京剧。
后来涌现了程长庚、谭鑫培等著名艺人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C 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完全取代了雕版印刷D 明清小说的蓬勃发展市民阶层兴起A.AB.BC.CD.D4.宋代产生了中国绘画中最好的山水画,画家从一只鸟、一朵花开始,最后扩大为对宇宙自然全面的观察研究。
与宋代这一绘画风格最密切相关的是( )A.理学思想的兴起B.商品经济的发展C.市民阶层的兴起D.政治上重文轻武5.下图是元代画家倪瓒的作品,对此他曾解嘲道:“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这说明倪瓒( )A.思想中有辩证法特点B.作品属文人写意画C.直斥社会不合理象D.是心学的代表人物之一6.京剧的前身是徽剧,乾隆年间徽班进京,后吸收了京、秦等腔,逐步发展为今天的国剧。
据此可知京剧艺术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贴近生活,联系百姓B.文武兼修,角色齐全C.博采众长,兼收并蓄D.政策鼓励,题材广泛7.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元杂剧“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
202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 人民版必修3 专题二2中国古代的艺术
![202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 人民版必修3 专题二2中国古代的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bb291fd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5.png)
专题二2中国古代的艺术1.(2021·广东文综·12)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
据此推断,该字体是()A.小篆B.隶书C.行书D.草书【考点】汉字的起源演化——隶书【解析】依据材料“(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信息可知,当时官员奏事公文往来频繁,而官方文字小篆书写速度较慢,难以完成,故让胥吏修改,遂成“佐书”(隶书),隶书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更便于书写,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B2.(2021·北京文综·37)(36分)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材料一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
秦汉时期,汉字形成统一的书写规范。
官学、书院、私塾大都使用汉语,科举考试亦然。
魏孝文帝改革将汉语作为“正音”。
清朝确立在全国的统治后,很快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
日本等周边国家的语言也受到汉语影响。
拉丁语最初是古罗马人的语言。
公元1世纪,标准拉丁语形成,与希腊语等一起成为罗马帝国学校的教学语言。
罗马帝国解体后,拉丁语的日常口语功能渐渐丢失,成为一种书面语言。
17世纪末期以前,西欧的学术著作大都使用拉丁文撰写,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在拉丁语的基础上,进展出自己的民族语言。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上述两种语言文字进展演化的异同。
(8分)【考点】(1)古代中国汉字的形成演化;古代罗马的政治——拉丁语【解析】(1)第一小问相同,由材料一两段话的第一句可知,两种语言都历史悠久,经受了变迁;“官学、书院、私塾大都使用汉语”,“成为罗马帝国学校的教学语言”,可见它们是文明的载体,体现在典籍与文化训练中;“日本等周边国家的语言也受到汉语影响”,“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在拉丁语的基础上,进展出自己的民族语言”说明它们对周边国家民族语言产生了影响。
其次小问不同,“罗马帝国解体后,拉丁语的日常口语功能渐渐丢失,成为一种书面语言”,说明拉丁语渐渐变为书面语言,而汉语始终作为通用语言使用至今。
新高中历史专题二二中国的古代艺术同步练习人民版必修3
![新高中历史专题二二中国的古代艺术同步练习人民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c41d27c9aef8941ea76e054e.png)
二中国的古代艺术[课程标准]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一、古代书法艺术1.含义: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
书法艺术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2.汉字的起源与书法的发展(1)汉字起源:殷商时代的____________。
演变: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汉字演变的总趋势:由繁到__________。
(2)书法艺术的发展:小篆创始于秦代,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______美。
隶书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把中国书法的____________发挥到极致,以怀素、张旭为代表。
楷书字形方正,规矩严整,以唐代的_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
行书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代表人物有“书圣”________,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等。
王羲之的《兰亭序》最有代表性。
二、古代绘画艺术1.中国画的分类:以题材的不同,中国画可分为人物画、________、花鸟画三大画科。
2.文人画与山水画(1)________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2)________是中国画的精粹,通常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
______是山水画的灵魂。
(3)中国画以人物故事和社会风俗为主题的作品,也有许多精彩之作。
三、古代音乐舞蹈艺术1.先秦时代: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青铜______等乐器是20世纪中国音乐考古史上的一次伟大发现。
2.秦汉至隋唐:秦汉设立乐府机构;南北朝、隋唐时代,民间音乐进入宫廷变为歌舞俗乐,总称燕乐,著名的乐曲有《__________》。
3.明清时期:是中国音乐艺术的丰收期,以《十面埋伏》、《霸王缷甲》为代表。
四、古代戏曲1.京剧形成与发展:乾隆末年,安徽的四大徽班进京;道光年间,形成了“________”的局面,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后来改称京剧;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高二历史中国的古代艺术 课时作业--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三
![高二历史中国的古代艺术 课时作业--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三](https://img.taocdn.com/s3/m/6be3fac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57.png)
专题二:二中国的古代艺术——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三同步课时作业1.汉字独特的象形、表意等功能,使它可以成为各方言区的人群及各民族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
汉字把广大地域内的居民拉近,从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这主要体现了()A.汉字重意境的特征B.各地文字完全一致C.中国语言的多样性D.中华文化的内聚性2.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疑古派怀疑古书对夏商周三代记载的真实性。
甲骨文的发现及释读,不仅有力地回应了疑古学者,还再一次印证了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对商代记载的准确性。
这反映了()A.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汉字B.没有实物印证的历史都有极大争议性C.文字史料都是真实可信的D.实物、文字史料相互印证具有说服力3.“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
”这是《吕氏春秋》记录的一些中国古代的传说。
其中“仓颉作书”的传说讲的是古代中国()A.汉字的起源B.书法的形成C.绘画的出现D.诗歌的诞生4.下图是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简牍(局部),上有“再拜上书太后陛下”等文字。
符合该书体特征的是()A.形体严整,极具实用价值B.形意翩翩,用笔为藏锋逆入C.笔画简约,具有审美价值D.雅俗共赏,兼具规矩和放纵5.据记载,唐代书法家贺知章喜好在饮酒中乘兴书写诗文,“凡人家厅馆好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飞走”。
下列作品最可能出自贺知章之手的是()A. B.C. D.6.唐代书法中“楷书”规矩之森严、法度之完备、风格之繁复,令后世望而却步。
另一方面唐代所孕育并产生的“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完全可以和楷书艺术平分秋色。
这反映了()A.唐代草书否定了楷书的法度规范B.唐书完全满足了时人的审美需求C.唐书既“尚法又尚情”的艺术特质D.唐代社会三教合一的思想格局7.对比以下两幅狩猎图射虎场景的画法,联系两者的出土地点可推知,汉至北朝时期()A.北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B.文化交融趋势逐渐加强C.农业经济尚未取得主体地位D.边疆地区经济得到开发8.唐朝吴道子在创作宗教画时总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自由地对宗教人物做现实的加工。
高中历史2.2中国的古代艺术同步训练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2.2中国的古代艺术同步训练人民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f3417a02fad6195f312ba6d0.png)
二中国的古代艺术一、选择题1.(原创)我国湖北一座秦代墓葬曾出土两枚墓主人冷贤的私印,“冷贤”二字分别用小篆和隶书两种字体刻写。
这表明( )A.隶书的私印是冷贤后人存放的B.冷贤生前一定是著名书法大家C.小篆和隶书两种字体同时流行D.隶书在当时已经成为主流字体解析:“‘冷贤’二字分别用小篆和隶书两种字体刻写”等信息,说明两种字体曾在秦代同时并存,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2.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说:“世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
”关于右图所属字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温柔婉约,如春意柳莺B.讲究法度与规范C.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D.潇洒风流,如斜风细雨解析:图中“部”“逾”“人”“塔”等字体,均体现了字形方正、规矩严整的特点,属于讲究法度与规范的楷书,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图中文字的字体特点不符。
答案:B3.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
”这种艺术形式是( )A.绘画艺术B.戏剧表演C.篆刻艺术D.书法艺术解析:由题干材料中“一横”“一竖”“一撇”“一勾”等可知,这种艺术形式是书法艺术。
答案:D4.右图是南宋马远的《山径春行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幅画最重要的风格是( )A.表现文人意趣B.表现民间风情C.以形写神,表现人的精神气质D.表现雍容华贵的城市气象解析:《山径春行图》融文学与绘画为一体,体现了文人画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的特点,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5.(2013·福建泉州模拟)以黄公望为代表的所谓元四家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诗文印信入画,诗画相联,其画作多表现“隐居”“出世成仙”的情感。
可知其画作应属于( )A.山水画B.人物画C.文人画D.风俗画解析:“元四家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式’”体现了对艺术形式“意境”的追求,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高中历史 专题2.2 中国的古代艺术优化训练 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 专题2.2 中国的古代艺术优化训练 人民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91452a166bec0975f465e28e.png)
二中国的古代艺术基础达标一、单项选择题1.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在()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解析:本题属于识记题,了解书法发展到魏晋时期的特色,即可选出B项。
答案:B2.(2014·北京丰台区期末)2013年,中央电视台“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引起广泛关注。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字与书法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汉时期出现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B.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自觉的书法艺术C.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D.两宋时期出现追求书法个性的书法家解析:商朝出现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其余三项说法正确,故排除。
答案:A3.(2013·广东百校联考)以黄公望为代表的所谓元四家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诗文印信入画,诗画相联,其画作多表现“隐居”、“出世成仙”的情感。
可知其画作应属于() A.山水画B.人物画C.文人画D.风俗画解析:材料体现了文人画的特点。
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故选C。
答案:C4.南宋赵孟坚在其画《墨兰图》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
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
”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拔俗的情趣。
该画应属于()A.风俗画B.宫廷画C.文人画D.山水画解析:文人画的特点是,讲求意趣,重意不重形,从《墨兰图》中自题诗中体现作者的“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拔俗的情趣”可知属于文人画。
答案:C5.某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商周金文青铜鼎、隶书竹简、楷书王羲之《兰亭序》摹本、行书关汉卿《窦娥冤》手稿。
请判断,他最可能是下列何时何地的商人()A.汉都洛阳B.唐都长安C.宋都开封D.明都北京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关汉卿《窦娥冤》手稿属于元代,该古董商只能是元代以后的人,故排除A、B、C三项。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专题二 第二课中国的古代艺术同步练习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专题二 第二课中国的古代艺术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4d28cdebc77da26924c5b041.png)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二第二课中国的古代艺术一、选择题1.唐朝学者吕总《续书评》中评价一位书法家的作品时说:“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宋代朱长文《续书断》则说:“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
”该书法家是A.钟繇B.怀素C.欧阳询D.苏轼2.“熹平石经”是东汉熹平年间,为正定六经文字而镌刻的,因用一种字体书写,又称“一体石经”。
右图为石经部分残石的拓文。
下列围绕石经的说法,有误的是A.残石上文字的字体应为隶书B.反映了东汉思想的繁荣活跃C.有助于研究儒学文献的演变D.是研究汉代儒学第一手资料3.有人对书法字体的特色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符合下图秦朝标准字体的是A.圆弧,富有奇趣”B.“状如龙蛇,钩连不断”C.“结体扁平,方劲古拙”D.“不真不草,流动奔放”4.明代中后期,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通过诗文、书画、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不少能工巧匠、名医名卜等则通过技艺获得了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收益。
这反映了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B.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C.市民阶层队伍壮大D.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5.近代有美术史家曾言:“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西洋画可谓形似极矣!自十九世纪以来,以科学之理研究光与色,其于物象体验入微。
而立体派之思想转变,亦足见形似之不足尽艺术之长。
”该学者认为A.文人画和西洋画都以形似为重B.文人画和立体派都缺乏科学依据C.文人画和西洋画可以取长补短D.文人画和立体派都注重蕴含精神6.初唐一书法家,尤善正书,独成一体,开颜柳先河,名声大到当时远方的少数民族都知道,此人最有可能是A.王羲之B.怀素C.张旭D.欧阳询7.中国古代的某类绘画不与中国画的三门之山水、花鸟、人物并列,也不在技法上与工笔、写意有所区分。
它是中国绘画范围中山水、花鸟、人物画的交集。
陈衡恪认为其创作须具备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以下画作与此吻合的是8.北朝碑刻风气始于北魏孝文帝。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3作业:2.2 中国的古代艺术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3作业:2.2 中国的古代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2b7c83ff192e45361166f53c.png)
课时分层作业(六)(建议用时:35分钟)1.汉武帝末年,鲁恭王刘余坏孔子宅,得《尚书》《礼》《论语》等儒家经典,这些经书因其文字与汉代文字不同而被称为古文经,汉代文字所写的被称为今文经。
“今文”是指()A.草书B.隶书C.金文D.楷书B[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汉代的文字。
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后,实行的是小篆,汉代隶书得到了广泛的推行,故选B项;A、D两项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是商周时期的文字,均排除。
]2.郭沫若曾惊叹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足知存世契文,实一代法书,而书之契文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
”这种文字是()A.甲骨文B.小篆C.楷书D.草书A[中国历史上的商朝,又称殷商,故郭沫若赞赏的是商朝的文字。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的文字是甲骨文,故A项正确。
]3.绘画是人们历史生活的反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往往带有宗教色彩,隋唐时期的绘画,山水、花鸟成为主题,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宋朝绘画中,表现人民生活的世俗场景大量出现。
这些绘画共同之处是()A.佛教开始传入我国B.艺术形式的多样化C.古代绘画博大精深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D[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反映了社会动荡下人们寻找精神寄托;隋唐时期的绘画突出享受和娱乐,反映的是隋唐盛世的生活特色;宋朝绘画中的世俗场景反映了经济发达状况下市民生活的特点。
即不同时期的绘画,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色。
]4.清代孔衍栻在《石村画决》中说:“余作画每取古人佳句,借其触动,易于落想,然后层层画去。
”孔衍栻强调()A.艺术创作的规律B.绘画要讲究气势C.作画要立意在先D.作画要协调比例C[材料信息“取古人佳句,借其触动,易于落想”体现了作画要立意在先,意成下笔,故选C项;艺术创作的规律、绘画气势以及绘画构图比例在材料中均未提及,排除A、B、D三项。
]5.宋代之前,音乐的功能主要表现为教化,庄严、正经的宫廷音乐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到了宋代,以娱乐为目的的市井音乐(类似于流行音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宫廷音乐则逐渐衰落。
2020-2021学年人民版必修3高二历史课后练习卷:2.2 中国的古代艺术
![2020-2021学年人民版必修3高二历史课后练习卷:2.2 中国的古代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545288b749649b6649d7473b.png)
中国的古代艺术一、选择题1.电影《梅兰芳》真情演绎了国剧大师梅兰芳的传奇人生。
下面有关京剧说法正确的是( )A.由元杂剧发展而来的B.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C.南方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D.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2.元代是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杂剧、散曲、南戏等都取得巨大成就,后世将其与唐诗、宋词并称。
后人则充分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称其“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
这种风格反映了元代( )A.城镇经济繁荣B.统治者政治清明C.戏曲创作者文化水平不高D.中外文化交流频繁3.“梨园”的引义在唐中叶就有记载,最早可见于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写就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在这里,杜甫将“梨园”作为哪项艺术的代名词( )A.昆曲B.乐舞C.元杂剧D.京剧4.以下有关绘画艺术特征的点评,与下图所示名画相符的是( )赵孟兆页《古木竹石图》A.“造型写实”B.“境生象外画中诗”C.“捕捉光与色彩的变幻”D.“一切都缩减在立方体之中”5.随着佛教在我国的盛行,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以抄写经籍为生的“经生”,且形成了一种新的书体——“写经体”。
这说明( )A.魏晋时期我国文学艺术达到最高峰B.魏晋时期的书法成就只有“写经体”C.书法艺术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需要D.书法艺术的产生源于宗教艺术的发展6.以黄公望为代表的所谓“元四家”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诗、书、画、印始成一体,诗画相联,其画作多表现“隐居”“出世成仙”的情感。
可知其画作应属于( )A.山水画B.人物画C.文人画D.风俗画7.书法家张胜利认为,中国书法的至善境界是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凡是人工刻意造作、雕痕明显的书法,即是适用性、装饰性工艺,而不是心之画,更谈不上书法艺术。
据此推断,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艺术是( )A.小篆B.隶书C.草书D.楷书8.《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说:“这的堪为字史,当为款识,有柳骨颜筋,张旭张芝,羲之献之。
高中历史 专题2 2 中国的古代艺术练习(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 专题2 2 中国的古代艺术练习(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a49139e7b0717fd5360cdcb3.png)
二中国的古代艺术一、基础巩固1.“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
”这里的“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A.大篆B.小篆C.甲骨文D.隶书解析:商朝的甲骨文是目前已知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答案:C2.文征明是明代“吴门画派”的杰出代表,诗文书画俱佳。
右图是其代表作之一的《西苑诗十首》(局部),该作品( )A.隶书范式突出B.楷体特色毕现C.行书风格明显D.草书形韵兼备答案:C3.右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ú,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
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解析:图文材料中“枝干‘虬(qiú,盘曲)屈无端倪’”等信息,体现了古代文人画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的特点,故A项符合题意;B项与“石‘亦怪怪奇奇’”等信息的内涵不符,C项体现的诗情画意与图中信息相悖,D项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山水画的特点。
答案:A4.明清之际朱耷的《墨鱼图》是典型的文人画(如下)。
画中“瞪眼鱼”的鱼眼夸张奇特,寓含“冷眼看天下”的用意。
作者通过这一艺术手法表达出( )A.对社会现实的不满B.改变传统绘画风格的愿望C.对君主专制的批判D.蔑视社会普通民众的心态解析:明末清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渴望自由,追求个性解放成为部分知识分子的追求,但封建专制统治严重压抑了自由的发展,一些文人借助绘画等艺术手段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墨鱼图》就典型地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这一要求。
故选A项。
答案:A5.下列考古成就被誉为20世纪中国音乐考古史上一次伟大发现的是( )A.河南舞阳出土的骨笛B.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埙C.湖北随县出土的青铜编钟D.《伯牙鼓琴图卷》的发现解析:湖北随县出土的青铜编钟制作精美,铭文上记载着丰富的上古乐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因而被誉为20世纪中国音乐考古史上的一次伟大发现。
历史同步试题 专题二 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人民版必修3)
![历史同步试题 专题二 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人民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b9059947783e0912a2162a4a.png)
[归纳小结][随堂演练]1.某地发掘一座古墓,出土了一枚距今约 5 000年的玉面人,一尊内壁刻有小篆的扁足青铜方鼎。
对此墓葬的年代,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据玉面人的年代推算,应为母系氏族时期B.青铜器是商朝标志性器物,故应在商朝C.商周时期出现青铜铭文,估计在商周时期D.秦朝通行小篆,故应在秦朝解析:根据文字判断,墓主估计是秦朝人。
答案:D2.京剧是我国国粹,它主要是由( )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成的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解析:南方一些地方剧传入北方后,经过不断吸收融合,在北京形成了新的剧种——京剧,解答本题注意结合当时的背景分析。
答案:D3.汉字形体演变正确的是( )A.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B.甲骨文→隶书→楷书→小篆C.甲骨文→楷书→小篆→隶书D.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甲骨文出现于商朝,秦朝统一文字为小篆,之后出现书写更为方便的隶书,最后是楷书。
答案:A4.戏曲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
宋代最发达的戏曲形式是( )A.曲子词和鼓子词B.杂剧和诸宫调C.南戏和杂剧 D.南戏和曲子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根据教材内容宋代最发达的戏曲形式为南戏和杂剧。
答案:C5.中国古代“书画同源”、“形神兼备”。
观察下面两幅书画并回答问题。
(1)图一书法属于何种字体?有何特点?(2)图二体现了何种绘画类型?从图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到“书画同源”的信息?(3)图二的绘画精髓是什么?解析:本题围绕书法和绘画选择材料,旨在考查学生对书法字体的掌握和特点的理解以及“书画同源”的特点。
第(1)问较易,其特点较明显。
第(2)问注意观察二者的共同点。
第(3)问则是从认识的深刻性、见解性角度回答。
答案:(1)草书。
特点: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
(2)文人画。
画中有诗,还有篆文印章都体现了书法与绘画的融合,另外绘画的花枝等讲究毛笔笔法的运用,也体现了书法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中历史专题二 2中国的古代艺术习题人民版必修3一、“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1.书法含义: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汉字的_______为内容,以某种_______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
2.书法特点:以自由多样的线的________和________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且有特殊审美价值(形态美、动态美、意境美)。
3.汉字演变: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其中,隶书和________是正式书体,行书和草书是辅助字体。
五种主要书法字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汉字演变规律:由________。
4.书法五种字体的特点。
5.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简表。
1.文义字体2.曲直运动空间构造3.楷书繁到简4.秦代汉魏汉末5.李斯王羲之书圣颜真卿柳公权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赵孟頫文征明董其昌♨应用思考中国书法有何特点?应用思考:中国书法艺术在魏晋以前属于自发阶段,此后进入自觉阶段。
在自觉阶段,书法的审美功能逐渐超过实用功能,使书法成为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1)楷书: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代表作有欧阳询《九成宫澧泉铭》、颜真卿《颜氏家庙碑》、柳公权《玄秘塔碑》。
(2)草书: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浏,任情纵性,实用性不大,但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著名的书法家有东晋的“二王”,盛唐的张旭、怀素等。
(3)行书:楷书的规矩与草书的放纵,既有实用价值,又具审美价值。
代表作有王羲之的《兰亭序》。
►应用示例下列书体属于楷书的是( )应用示例:A二、绘画艺术——画中有诗1.中国画。
(1)地位:是历史悠久的民族艺术形式。
(2)分类:以题材不同,分人物画、________、________三大画科;表现技法上,有工笔与________等区别;艺术风格上,分错彩镂金的工笔重彩画与讲究笔墨韵味、自然清新的水墨淡彩画两类。
2.文人画。
(1)地位:是__________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2)特点:追求________风格;创作上强调________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________于一体,体现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注重诗意,“画中有诗”。
3.山水画。
(1)地位:是中国画的精粹。
(2)特点:以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的描绘内容;在题材上,特别讲究布局构图,突破时空限制;在艺术创作风格上,注重用画面传达出主观情致与神韵,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4.社会风俗画:《清明上河图》。
1.(2)山水画花鸟画写意2.(1)北宋(2)抒情写意个性篆刻艺术3.(2)自然风景意境♨应用思考1.宋元山水画的特点及其形成的社会背景是什么?应用思考1:北宋山水画气势宏伟,体现了国家统一之后的开阔心态,而南宋偏安,文人山水画的对象变为江南风光,墨色恬淡;元代南方士人的郁闷心情更通过山水画作抒发出来。
►应用示例1.下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ú,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
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应用示例1:A♨应用思考2.中国绘画艺术的特点。
应用思考2:(1)文人画中国传统绘画重要风格流派,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形式。
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和诗、书、画等多种艺术的结合,作者多属具有较深厚、较全面的文化修养的文人士大夫。
文人画讲究意境与神韵的呈现,是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绘画体系。
(2)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表达内容特征——通常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如名山大川、田野村居、城市园林、楼观舟桥、历史名胜等。
它注重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往往不拘泥于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3)风俗画是由于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发展,文化普及,因而出现了许多描绘民间风情的作品。
►应用示例2.中国书画在世界艺术领域中享有盛誉,其基本特征包括( )①汉字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体现出各种形体、感性和气势②书法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意境美③中国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表现手法灵活、自由④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反对传统和理性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应用示例2:B三、音乐艺术——金声玉振1.先秦时期,诗、舞、乐三位一体的“________”文化已经相当发达,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距今2400年的________,钟上铭文记载着上古乐理。
2.秦汉时期,设________机构收集民间歌曲和异域音乐,融合成新的音乐样式“相和歌”“清商三调”等;东晋时形成清婉、细腻、柔美的南国“清商乐”;南北朝和隋唐时,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民间音乐进入宫廷变为歌舞俗乐,总称________,规模宏大。
3.明清时期,戏曲音乐繁荣;器乐艺术发达:形成古琴、________、筝、三弦、唢呐、______、箫等乐器独奏艺术门类;名曲:琵琶曲《________》《________》。
1.乐青铜编钟2.乐府燕乐3.琵琶笛十面埋伏霸王卸甲四、舞蹈艺术——宫廷舞和民间舞1.宫廷舞蹈的发展历程。
产生:夏商已经产生了宫廷舞蹈。
发展:周代统治者制定出__________;汉代乐府采集整理民间乐舞,并把俗乐舞用于宫廷祭祀。
鼎盛:隋唐官办的乐舞机构有教坊司、梨园院、太常寺等培训专业乐舞艺人,还吸收______等乐舞。
宋元时代的宫廷队舞,继承了隋唐传统,在艺术上卓有成就。
2.民间舞蹈的发展历程。
先秦: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中描写了周代中原及__________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舞蹈形式。
两汉:各地乐舞有了相应发展,出现歌舞繁荣的局面。
南北朝:敦煌石窟的《西凉乐舞》展示了“________”的风范。
隋唐:民间舞蹈的总体特征是各民族舞蹈艺术的大________、大________和大________。
宋朝:民间舞蹈兴盛,民间________活跃,有许多节目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四、1.礼乐制度西域2.《诗经》楚辞荆楚胡舞交流融合创造舞队五、古代戏曲的发展1.发展历程。
(1)历史渊源:中国戏曲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与乐舞百戏、四方散乐、杂技歌舞有密切关系。
(2)初步形成:自宋代开始,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发达起来,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
(3)戏剧成熟:元代杂剧的兴盛。
(4)明朝:传奇的繁荣,逐渐形成海盐、余姚、弋阳、昆山四大声腔。
(5)清朝:京剧的出现和繁荣。
徽剧与汉剧相互融合,并吸取昆曲等其他剧种的艺术优点而形成京剧。
2.魅力京剧。
(1)形成。
①乾隆年间,______进京,风行一时。
②道光年间,“______合流”。
③融合兼收,形成新剧种——京剧。
④正式形成于同治、光绪年间(1840年)。
(2)特点。
①以表演______故事为主。
②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③唱、念、做、打有机结合。
④多采用虚拟性、抽象性的动作。
五、2.(1)①徽戏②徽汉(2)①历史♨应用思考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京剧?应用思考:(1)京剧是“国粹”,已有200多年历史。
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
京剧是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演变而成。
(2)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流传较广的有《霸王别姬》《群英会》《三打祝家庄》等剧目。
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
京剧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男人)、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
人物有忠奸、美丑、善恶之分,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3)京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它继承了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优秀成果,成为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遗产而代代流传。
京剧不仅在中华民族灿烂的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的殿堂上也放射着奇光异彩。
京剧体现的人文精神和古典精神是永存的。
京剧无疑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我们应加以珍惜和保护。
►应用示例陈凯歌执导的《梅兰芳》是目前第59届柏林电影节唯一一部入围的中国影片。
它真情演绎了国剧大师、绝世名伶梅兰芳的传奇人生。
下面有关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元杂剧发展而来B.是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C.由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D.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应用示例:C⊙课堂点睛试用“一、二、三、四”(即一个趋势、两大阶段、三个趋势、四大字体)归纳中国古代书法艺术。
1.一个趋势:由繁到简。
2.两大阶段:自发阶段和自觉阶段。
3.三个趋势: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
4.四大字体: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课堂导学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在( )A.秦汉时期 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1.B2.(xx·北京市丰台区期末考)xx年,中央电视台《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引起广泛关注。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字与书法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出现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B.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自觉的书法艺术C.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D.两宋时期出现追求书法个性的书法家2.A3.以黄公望为代表的所谓元四家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诗文印信入画,诗画相联,其画作多表现“隐居”“出世成仙”的情感。
由此可知其画作应属于( ) A.山水画 B.人物画 C.文人画 D.风俗画3.解析:材料体现了文人画的特点。
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于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故选C项。
答案:C4.南宋赵孟坚在其画《墨兰图》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
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
”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拔俗的情趣。
该画应属于( )A.风俗画 B.宫廷画 C.文人画 D.山水画4.解析:文人画的特点是,讲求意趣,重意不重形,从《墨兰图》自题诗中体现作者的“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拔俗的情趣”可知属于文人画。
答案:C5.某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商周金文青铜鼎、隶书竹简、楷书王羲之《兰亭序》摹本、行书关汉卿《窦娥冤》手稿。
请判断,他最可能是下列何时何地的商人( ) A.汉都洛阳 B.唐都长安C.宋都开封 D.明都北京5.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关汉卿《窦娥冤》手稿属于元代,该古董商只能是元代以后的人,故排除A、B、C三项。
答案:D6.“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