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年级教案 第17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仁者爱人》学习教案高品质版
《仁者爱人》教课设计作者:奉化高级中学王波平教课目的:经过多方式朗读来理解“仁”的丰富内涵,2,商讨研究“ 5——11”则详细内容,从语气语调来商讨人物的性格进而理解“仁”的含义研究“仁者爱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并踊跃累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第一教时一:导入从“仁”字导入新课:“仁”字在论语中出现频次极高。
展现ppt1仁字在《论语》中共出现109次,有58章波及,儒学甚至被称为仁学。
展现ppt2《论语》中对于“仁”的论述有好多,比方: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人由已,而由人乎哉?”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克己复礼》学生齐读ppt2。
孔子事事讲“仁”,到处讲“仁”,为政讲“德政”,做人讲“仁人”,他以其言行向人们明示:仁爱怜悯是人间正道,做人的基来源则就是:仁者爱人。
展现 ppt3过渡:好!今日我们就一同走进《论语》来领悟孔子是如何“仁者爱人”的,大家把书翻到页,总合十一则,今日我们来商讨一个问题就是:展现ppt4“仁者”如何实现“爱人”?(研习 5—11则)二:研习第五——十一则(一)、请学生自由朗诵 5——11则,把重要字词画出来(二)、研习第五则搭建齐读第五则(一读)。
这则内容是各言其志。
2.请大家比较讲解疏导文意,自由朗诵三人的理想,展现ppt5。
(二读)思虑:认真推测这三人的语气,这三人的“理想”应当怎么读?为何这样读?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朗诵,而后剖析,在朗诵剖析中商讨三个人不一样的个性。
并插入要点字词的理解。
(三读)孔子的理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为何用这三个动词?能交换么?为何?不一样年龄不一样的需要,反应了孔子从心里深处真实关怀人。
思虑:比较这三位仁者各从什么角度来表现“爱人”的?学生思虑,ppt6展现参照答案。
子路:(豪迈)侠义之气,义胆忠肠,乐以助人,物质上共享来表现“爱人”之心。
仁者爱人教案
《仁者爱人》教案(第一课时)陈海军一.导入“仁”是春秋时代才出现的新名词。
据统计,在《尚书》中“仁”字出现1次;在《诗经》中“仁”字出现2次;在《国语》中,“仁”字出现24次;在《左传》中,“仁”字出现33次;在《论语》20篇中,“仁”字出现109次。
分析这历时性的分布情况,大致可以看出,时间愈靠后,“仁”被提及的次数愈多。
到孔子这里,“仁”的内涵愈来愈复杂,地位愈来愈重要。
孔子把“仁”作为较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仁”成为儒家道德伦理中一个关键词汇。
“仁”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
我们在《克己复礼》一课中已经接触到了“仁”。
回顾一下:1、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问:什么是“仁”?约束自己回归于礼就是仁。
实践仁德全靠自己。
2、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仁是礼的基础、内核。
今天,我们来学习《仁者爱人》以进一步探究“仁”的内涵,深入了解儒家的仁爱观。
二.释题题目“仁者爱人”也是出自于《论语》里的一章: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孔子是大教育家,因材施教,樊迟是孔子的一个不怎么聪明的学生,因此孔子用最浅显的语言跟他讲道理,只教他“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
那么仁者具体该如何去“爱人”呢?我们学习课文的章节来探讨。
三、朗读1—4章。
1、你的声音原来可以这样美:学生大声自由朗读1—4章。
2、我们的声音原来可以这样美:齐声朗读一遍。
四、积累重点文言词和句式学习文言文积累重点文言词和句式是一个重点。
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注解、使用工具书,与同学合作,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字以及特殊句式。
有疑难的也要作个标注。
前面我们已经疏通了文意,下面检查一下同学们文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1、通假字问:这四章中有几个通假字?明确:只有一个通假字:入则孝,出则弟.:通“悌”,敬爱兄长。
所以第一章的第一句应该这样读:“弟(dì)子,入则孝,出则弟(tì)”。
论语《仁者爱人》教学设计范文
论语《仁者爱人》教学设计论语《仁者爱人》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论语《仁者爱人》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论语《仁者爱人》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掌握病、伐、趋、微、其、经在文中的意思,重点掌握立、达、盍、诸的意义和用法。
2、名句背诵:背诵1.6、5.26两章。
3、感受鉴赏:,鉴赏“爱人”的具体表现,感受孔子“仁者”的温度。
4、思考领悟:领会“仁”的具体思想内涵,正确认识孔子的仁爱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领会“仁”的丰富内涵,感受“仁者”的温度。
2、正确认识孔子的仁爱观。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易中天问于丹:你们美女也喜欢孔子吗?在你们心中,孔子是什么样的?于丹答道:我不主张从性别的角度去看孔子,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
康德曾说过: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这话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于丹的观点,即孔子的理论是适合男女大众的,具有普遍性,所以没有色彩。
那么孔子的温度体现在哪里?在今天这个略感寒意的初冬的下午,我们一起来学习《仁者爱人》,来感受孔子身上散发出的人性的温度。
(板书“仁者爱人”)二、说文解字,切入课题。
1、解字:仁字在《论语》中共出现109次,有58个章节都涉及仁字。
所以,儒家学说甚至被称为“仁学”。
仁字从象形字演化而来,《说文》解释为“仁,亲也,从人,从二。
”《礼记》郑玄注:仁是相人偶之意,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PPT)仁字人旁加个二字,为什么不加一呢?一说明一个人只要做好自己、管好自己就行了。
加二就是两个人,除了要管好自己以外,还要管好另外一个人。
那就产生了相互关系,发生了怎样相处、怎样相助、怎样相爱的问题。
仁就是用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关系变得和谐的方法。
你自己处好了,对人也好了,就是仁者了。
2024年度仁者爱人教学教案
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的含义
尊重他人是指对他人的人 格、权利、观点和选择给 予认可和尊重,不干涉他 人的自由和尊严。
2024/3/23
尊重他人的表现
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 人的不同观点,不嘲笑或 轻视他人,以及避免对他 人进行恶意攻击或诽谤。
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尊重他人是建立良好人际 关系的基础,也是促进社 会和谐与进步的重要因素 。
仁者爱人的实践方法
探讨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仁者爱人的思想,包括倾听 、理解、关心、帮助他人等方面,并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实 践方法和技巧。
30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
01 02
社会变革对仁者爱人的影响
分析了当代社会变革对仁者爱人思想的影响,包括科技进步、经济全球 化、文化多元化等方面,以及这些变革对人们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
以亲爱亲人为最大的仁爱。
《荀子》中也提到
“仁者必敬人。”:这句话说明 了仁者不仅要爱人,还要尊敬人
。
2024/3/23
16
现代社会中实践仁者爱人思
04
想意义和价值
2024/3/23
17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024/3/23
倡导仁爱精神
01
通过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仁爱观念,关爱他人,形成和谐友善的
社会氛围。
本课程共计36学时,每周4学时。
2024/3/23
教学内容安排
前8学时介绍儒家思想和“仁者爱人”观念的背景及内涵;中间16学时结合历史案例和现 实生活,深入分析“仁者爱人”思想的应用与实践;最后12学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和课堂展示,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
考核方式
采用平时成绩(占40%)和期末闭卷考试(占60%)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包括课 堂表现、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期末闭卷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仁者爱人”思想的理 解和掌握程度。
仁者爱人教案(用)
仁者爱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仁者爱人”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引导学生将“仁者爱人”的理念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二、教学重点1. “仁者爱人”的概念和意义。
2. 如何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仁者爱人”的深层含义。
2. 将“仁者爱人”的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仁者爱人”的概念和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实例。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将“仁者爱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内容1. 第一部分:讲解“仁者爱人”的概念和意义。
1.1 介绍“仁者”的定义和特点。
1.2 阐述“爱人”的含义和重要性。
1.3 分析“仁者爱人”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 第二部分: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1 讲述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2.2 分享乐于助人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2.3 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落实“仁者爱人”的理念。
3. 第三部分:将“仁者爱人”的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1 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3.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仁者爱人”的态度和方法解决问题。
3.3 举例说明如何在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场合践行“仁者爱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仁者爱人”的寓言故事,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仁者爱人”的概念和意义。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真实故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正能量。
4.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就如何将“仁者爱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展开讨论,并提出具体建议。
5. 总结提升: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强调“仁者爱人”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中的重要性。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对“仁者爱人”理念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等方面。
仁者爱人教案(用)
仁者爱人教案(用)第一章:仁者爱人的概念1.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仁者爱人的概念,例如:“你们认为什么是仁者?什么是爱人?仁者如何爱人?”1.2 讲解:解释仁者爱人的含义,强调仁者是指有仁爱之心的人,爱人是指关心和爱护他人。
引用《论语》中的相关经典语句,如:“仁者爱人”(《论语·颜渊》)来支持解释。
1.3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对仁者爱人的理解和观点,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参与讨论。
1.4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历史上的仁者爱人的案例,如孔子、孟子等,让学生分析他们的行为如何体现仁者爱人的精神。
第二章:仁者爱人的实践2.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仁者爱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例如:“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展现仁者爱人的精神?”2.2 讲解:解释仁者爱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方法,如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宽容他人等。
引用一些经典故事或寓言来说明仁者爱人的实践意义。
2.3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仁者爱人的经验和感受,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参与讨论。
2.4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制定一个关于如何在校园或社区中实践仁者爱人的计划,如组织公益活动、帮助弱势群体等。
第三章:仁者爱人的价值观3.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仁者爱人的价值观,例如:“你们认为仁者爱人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重要吗?为什么?”3.2 讲解:解释仁者爱人的价值观在个人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如促进和谐社会、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等。
引用一些现代社会的例子来说明仁者爱人的价值观的实践意义。
3.3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对仁者爱人价值观的理解和看法,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参与讨论。
3.4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不同场景下展现仁者爱人的价值观的情景,如在家庭、学校、社区等环境中。
第四章:仁者爱人的挑战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实践仁者爱人时可能遇到的挑战,例如:“你们认为在实践仁者爱人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4.2 讲解:分析在实践仁者爱人时可能遇到的挑战,如自我利益的冲突、他人的不理解等。
《仁者爱人》优秀教案
•课程介绍与目标•文本解读与赏析•仁爱思想内涵探讨•跨文化对比:东西方仁爱观念异同目•当代社会中践行仁爱精神途径和方法•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录《仁者爱人》背景及意义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阐述儒家思想中“仁”的核心地位,以及“仁者爱人”作为儒家道德观的重要体现。
历史背景分析《仁者爱人》产生的历史背景,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纷争。
文化价值探讨《仁者爱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建设的深远影响,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仁者爱人》的思想精髓,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仁者爱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思想,理解儒家仁爱观的内涵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促进个人品德的全面提升。
教学目标与要求课程安排与时间课程安排时间安排原文朗读及注释原文朗读注释教师对难懂的字词及句子进行注释,帮助学生疏通文意。
仁爱思想礼制观念中庸之道030201主题思想阐释艺术手法欣赏写作风格语言特色分析本文的写作风格,如以记言为主、言简意赅等,体会作者如何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
结构布局仁爱观念起源与发展01020304儒家仁爱思想核心内容仁者爱人忠恕之道孝悌之义中庸之道现代社会中仁爱观念应用构建和谐社会01培育良好品德02推动社会公益事业03东西方文化中仁爱观念比较东方仁爱观念西方仁爱观念不同文化背景下仁爱实践案例分析东方仁爱实践西方仁爱实践全球化视野下仁爱观念传播与影响全球化对仁爱观念的影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东西方文化交融,仁爱观念在跨文化交流中得以传播和丰富。
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全球性问题,如环境保护、国际援助等,体现出全球化的仁爱精神。
仁爱观念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实践在全球范围内,人们通过国际组织、民间团体和跨国企业等多种渠道践行仁爱。
例如,参与国际救援行动、推动全球教育公平、关注气候变化等,以实际行动践行仁爱精神。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意思解释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意思解释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的意思是有爱心的人关爱他人,讲礼仪的人尊敬他人。
一、原文
孟子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二、译文
孟子说:“有爱心的人关爱他人,讲礼仪的人尊敬他人。
关爱他人的人,就经常被他人关爱;尊敬他人的人,就经常被他人尊敬。
”
三、出处
《孟子·离娄下二十八》。
赏析
在儒家思想中,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 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
孔子论“仁”,是自觉的道德; 孟子的“仁”,则兼具教化的功能。
君主应培养出德性,这是施行仁政的条件,故主张“有德者执政”。
反对霸政孟子提倡以德服人的仁政,反对武力服人的霸政,目的在减轻民生痛苦,缓和社会矛盾,故孟子主张“王道政治”,反对霸力服人。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是意思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是意思“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的意思是有爱心的人关爱他人,讲礼仪的人尊敬他人。
一、原文
孟子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二、译文
孟子说:“有爱心的人关爱他人,讲礼仪的人尊敬他人。
关爱他人的人,就经常被他人关爱;尊敬他人的人,就经常被他人尊敬。
”
三、出处
《孟子·离娄下二十八》。
赏析
在儒家思想中,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
孔子论“仁”,是自觉的道德;孟子的“仁”,则兼具教化的功能。
君主应培养出德性,这是施行仁政的条件,故主张“有德者执政”。
反对霸政孟子提倡以德服人的仁政,反对武力服人的霸政,目的在减轻民生痛苦,缓和社会矛盾,故孟子主张“王道政治”,反对霸力服人。
仁者爱人教案(用)
仁者爱人教案(用)第一章:仁者爱人的概念1.1 仁者爱人的定义解释仁者爱人的含义,强调仁者是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他们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具有爱心和同情心。
通过举例说明仁者爱人的表现,如帮助有需要的人、关心他人的幸福和安康等。
1.2 仁者爱人的历史背景介绍仁者爱人的概念在中华文化中的起源和发展,强调儒家思想对仁者爱人的重视。
引用经典文献,如《论语》中的相关内容,解释仁者爱人的理念在古代社会的应用和影响。
第二章:仁者爱人的实践方法2.1 培养仁者爱人的心态教授学生如何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心态。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2 实践仁者爱人的行动提供具体的实践方法,如志愿服务、帮助同学、关心社区等。
第三章:仁者爱人的社会意义3.1 仁者爱人对社会和谐的影响探讨仁者爱人如何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减少冲突和矛盾。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仁者爱人对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
3.2 仁者爱人对个人成长的价值强调仁者爱人对个人道德品质的提升和人格成长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仁者爱人如何培养自己的同情心、包容心和责任心。
第四章:仁者爱人的挑战与应对4.1 仁者爱人的挑战讨论在现代社会中,仁者爱人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如个人利益的冲突、时间的压力等。
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实践仁者爱人并不容易,需要付出努力和牺牲。
4.2 应对仁者爱人的挑战提供应对挑战的策略和方法,如培养自律、合理安排时间等。
强调坚持和实践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实践仁者爱人。
第五章:仁者爱人的故事分享5.1 分享仁者爱人的故事讲述一些历史上和现代社会中的仁者爱人的故事,展示他们的善行和奉献精神。
通过故事分享,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向善之心。
5.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悟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仁者爱人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启示,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未来的人生道路上。
第六章:仁者爱人在家庭中的应用6.1 家庭中的仁者爱人讨论仁者爱人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支持。
论语《仁者爱人》教案、教学设计
1.理解《论语》中“仁者爱人”的深层含义,把握孔子关于“仁”的思想精髓;
2.将“仁者爱人”的原则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解决生活中的道德困惑;
3.感受“仁”的哲学魅力,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讲述孔子及其弟子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论语》的语境;
-利用多媒体展示与“仁者爱人”相关的图片、视频,引发学生思考。
2.自主学习,合作探讨
-分发学习资料,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论语》原文,理解“仁者爱人”的含义;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仁者爱人”的认识,互相启发,共同成长。
3.课堂讲解,深入剖析
-教师针对“仁者爱人”的内涵进行讲解,结合现实案例进行分析;
-结合时事热点,让学生认识到“仁者爱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6.课后拓展,巩固提升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仁者爱人”的原则分析实际问题;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高思考深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道德素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展示图片、视频:“请大家看看大屏幕上的图片和视频,思考一下,这些场景中体现了什么样的品质?”
3.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仁”的理解,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提问:“那么,你们认为什么是‘仁’呢?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哪些体现‘仁’的行为?”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对“仁者爱人”的内涵进行详细讲解,结合现实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仁”的实质。
《仁者爱人》教案
《仁者爱人》教案教学目的:1、研读课文,诵读名句,积累文言知识。
2、通过学习孔孟的言行,了解他们的为人与境界,理解人的价值,掌握“仁”的内容,明确君子之道。
教学重点:疏通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仁”的内涵,君子的含义,仁义礼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现实意义。
教法:读析、质疑、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第三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仁义礼智”,请问其中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
进入下一课内容的学习。
2、板书课题:仁者爱人——君子之道二、初读感知1、识记:輗()軏()惮()硁()狷()筲()便()狎()弟同“悌”2、初步感知:孔、孟在文中提出了哪些君子之道?三、读析、讨论、质疑1、学生自读,找出自己的疑点,以备讨论交流。
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
(1)君子不器:君子不要做一个器具。
意指器物各适其用但不能相通,君子则注重修养道德,成就通才,用无不周。
(2) 輗:音ní,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
大车指的是牛车。
(3) 軏: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
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4) 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5) 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
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
”把“如”解释为“类似”。
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
(6) 士: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低层。
此后,士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
(7) 硁硁:音kēng,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
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
(8) 斗筲之人:筲,音shāo,竹器,容一斗二升。
比喻器量狭小的人.(9) 中行:行为合乎中庸。
(10) 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各方面之间彼此不同.(11) 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叫做同。
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
(12) 便辟:惯于走邪道。
(13) 善柔:善于和颜悦色骗人。
(14)便侫:惯于花言巧语。
《仁者爱人》教案
《仁者爱人》教案第一课时一、课文导入2006年11月12日下午,在“百家讲坛”演播室,在讨论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时,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问于丹:“你们美女也喜欢孔子吗?在你们这些美女的心目中,孔子是什么样的?”于丹答道:“我不主张从性别的角度去看孔子。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
”问:如何理解“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明确:没有色彩:孔子的理论具有普适性。
灰色是一种没有色彩的色彩。
所谓“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康德语)”是也。
问:“温度”是何意?明确:仁爱。
下面我们来学习《论语选读》的第五课《仁者爱人》,把握孔子“仁”的丰富内涵。
二、文本探究(一)孔子为什么要提倡“仁”?明确: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时期,周室衰微,群雄纷争,征伐不断,恃强凌弱屡见不鲜,社会中充斥暴力、杀戮、阴谋、手段。
(二)“仁”的具体内涵有哪些?明确:1、仁之精:爱人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樊迟问知。
子曰:“知人。
”(12.22)2、仁之本:孝悌(修身要务,德育为先,智育为后)(研读1.6)[插入“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章P9)]3、仁之则:忠恕忠:尽心竭力。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解读6.30章)恕:仁爱宽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读5.12章)“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颜渊》4、仁之上:圣(博施济众)(解读6.30章)(三)实践“仁”的方法、途径是什么?仁之方:能近取譬(推己及人)(解读6.30章)(解读5.26,10.17,7.9,15.42,9.106)(7.27)拓展:求仁得仁(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7.30)杀身成仁(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15.8)三、问题探讨(一)探讨1: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为“仁者”。
《仁者爱人》教案
仁者爱人中心小学高丽霞教学目标:1、初步懂得“仁”的含义。
2、懂得爱的魅力,感受爱的真谛。
3、激发爱心,养成与人好相处,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借助网络,通过各种活动内容,运用自主与合作等学习方法感悟身边的爱,关爱身边的人,把自己无私的爱奉献给需要关爱的人。
教学难点:如何进行自主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一、说文解字,揭示课题:1、出示:仁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知道“仁”是什么意思吗?2、说文解字:“仁”是个会意字,“仁”由“二”“人”组成,指人与人之间相处时要互相帮助,相互亲爱。
孔子有个学生叫樊迟,他有一天也问,仁是什么意思。
“仁”也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内涵,最基本含义就是“爱人”。
所以“仁者,爱人也。
”。
3、出示课题:仁者爱人(学生齐读)二、古诗渗透,爱的种类1、导语:我们中华是个泱泱大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很多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来诠释各种的爱。
老师就为大家带来了几首这样的诗,让我们做个“找朋友”游戏。
读读古诗,再将古诗名称与左边爱的类别相连。
对朋友的爱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对动物的爱:鸟【唐】白居易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对家乡的爱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对亲人的爱: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不仅获得了“你真行!”的评价,而且知道了世上有对对亲人的爱,对朋友的爱,对动物的爱,对家乡的爱,除了上面讲述的还有对老师的爱,对陌生人的爱……三、推送资料,情景感悟:1,由《游子吟》相机出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2、你能讲一个尊敬长辈的故事吗?3、讲述真实案例导语:是呀,“爱”写写才10笔,说起来不费吹灰之力,可做起来是那么的不容易呀,让我们走进爱的故事,去认识一些有爱心的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年级教案第17仁者爱人有礼
contents
目录
• 教学目标与要求 • 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过程与步骤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作业布置与拓展延伸
01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仁者爱人”和 “有礼”的基本含义 。
能够背诵相关经典语 句,如“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等。
讲解新课,启发思考
讲解“仁者爱人”的含义
通过讲解、举例等方式,让学生理解“仁者爱人”的含义 ,即仁爱之心是指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等良好 品质。
讲解“有礼者敬人”的含义
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有礼者敬人”的含 义,即礼貌待人、尊重他人、注重礼仪等是社交中必不可 少的素养。
引导学生思考
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仁者爱人”和“有礼 者敬人”,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历。
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在 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仁者爱人 ”和“有礼者敬人”,并分享自
己的经验和做法。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模拟 场景中练习如何做到“仁者爱人 ”和“有礼者敬人”,以加深理
鼓励学生以绘画、手工、演讲等形式 ,创作展示体现“仁者爱人”和“有 礼”主题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 力和表达能力。
04
教学过程与步骤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相关视频或音频
播放与“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相 关的动画视频或音频,让学生初步了 解本课主题。
提问导入
向学生提出“你们认为什么是仁爱? 为什么我们要有仁爱之心?”等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入新课。
了解儒家思想中“仁 ”和“礼”的重要地 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的出处及作者年代。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清这句话的意思。
3. 在理解的基础上知道自己给怎么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检查上课所学知识
2.教师谈话导入,导出课题。
3.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出处】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是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下》的一句话,指爱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尊敬他。
作者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战国中期邹国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邹县东南
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是著名的思
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
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
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作品简介:
《爱人者人恒爱之》选自《孟子·离娄章句下》。
《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2.【古语今说】
仁爱的人关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
关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常常关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常常尊敬他。
三、【明道喻理】
1.引导学生读“仁圣爱民的尧”
2.出示问题:
尧为什么受到世人的敬仰?
3.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四、【知行合一】
1.课件出示知行合一内容: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关爱别人、尊敬别人的人?
你想怎样去关爱或者尊敬别人?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2.组织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作业:
拓展阅读: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天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