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水望山寻绝壁白云深处洞天开
游山洞的古文

游山洞的古文1、《题君山/洞庭诗》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2、《濠州七绝浮山洞(洞在淮上夏潦不能及而冬》人言洞府是鳌宫,升降随波与海通。
共坐船中那得见,乾坤浮水水浮空。
3、《和子瞻濠州七绝浮山洞》洞府元依水面开,秋潮每到洞门回。
幽人燕坐门前石,长看长淮船去来。
4、《和子瞻濠州七绝其七浮山洞》洞府元依水面开,秋潮每到洞门回。
幽人燕坐门前石,长看长淮船去来。
5、《游九锁山·洞霄宫》洞天有别云,福地无凡土。
嘉名此兼擅,灵气适专聚。
峰峦互重掩,云雾自吞吐。
飘然乘泠风,一瓣谒环宇。
6、《四明十题其九·丹山洞》山无凤皇飞,洞有仙人迹。
蝙蝠大如鸦,莓苔偏上屐。
自惭无道骨,安问缘云客。
7、《和昙颖师四明十题·丹山洞》山无凤皇飞,洞有仙人迹。
蝙蝠大如鸦,莓苔遍上屐。
自惭无道骨,安问缘云客。
8、《和滕公游穿山洞》洞口水石浅,潺潺泻绿蒲。
缘溪进岩窦,阴黑人境殊。
中言有物怪,蟠蛰春来苏。
霖雨虽有意,风雷莫相扶。
9、《茅山洞口》华阳仙洞口,半岭拂云看。
窈窕穿苔壁,差池对石坛。
方随地脉转,稍觉水晶寒。
未果变金骨,归来兹路难。
10、《洞仙歌(器之高谊,取前月青山洞仙歌华余重寿,走笔谢之)》有客从余,不计余无酒。
袖有蟠桃为君寿。
叹此桃再熟,也须年后。
甚办得,转盼个偷桃手。
11、《游武夷山洞天》昔闻仙子宅,今幸过琳宫。
溪曲三三水,山环六六峰。
翠云升送雨,白鹤舞凌风。
好影游归晚,箫声缥缈中。
12、《游北山洞神宫》闷见尘中光景促,仙乡来礼紫阳君。
人居淡寂应难老,道在虚无不可闻。
松桧稳栖三岛鹤,楼台闲锁九霄云。
羡师向此朝星斗,一炷清香午夜焚。
13、《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14、《嵩山十志十首·洞元室》洞元室者,盖因岩作室,即理谈玄,室返自然,元斯洞矣。
及邪者居之,则假容窃次,妄作虚诞,竟以盗言。
15、《题茅山华阳洞》华阳洞口片云飞,细雨濛濛欲湿衣。
描写恐怖峡谷的诗句

描写恐怖峡谷的诗句
恐怖峡谷
(一)
险径崎岖万丈深,苔痕争翠润层林。
过风有韵谁人爽,入洞无明唯梦亲。
垂雨击石声悦谷,汇流穿雾浪涤尘。
云端莫道雷公语,下界银龙独自吟。
(二)
鹅泉跃鲤三层浪,晚照峡间一线天。
映月清波眠美色,鸳鸯树侧卧鹅仙。
绝级千仞流叠瀑,听水环桥韵相连。
翠柳婆娑蝶展舞,靖西风貌寄田园!(三)
通灵谷名不虚传, 满目丛林蔽云天。
径曲通幽离藤远,瀑直垂涧在崖前。
风怜雾露阶苔净,水恋潭池日月圆。
漫步独享陶翁乐,朝游夕逝亦安然。
(四)
洪荒霹雳地崩开,百转千回石栈台。
蔽日老藤张绿网,洞天石井殷惊雷。
腾龙入穴无踪影,钟乳倚崖若鬼胎。
俯首穿门见丽日,恍如隔世梦中来。
(五)
通灵浩荡莽森深,北客经心一探林。
自来文明无用处,惟见虎兕是真亲;何年汗漫覆天地?那岁蛮荒出世尘?通谷幽幽迷远寂,至今归来尚沉吟。
(六)
通灵峡谷美无穷,奇石何嗟鬼斧工?绝壁耸天景似画,飞流直下气如虹。
枝间鸟语声含翠,崖上花开风带红。
壑转峰回迷眼处,近观远眺尽不同。
(七)
龙山峻峭矗云端,念水蜿蜒碧浪湍。
五峡峥嵘穿幽谷,一帘澎湃坠灵坛。
凉风习习藏金洞,古木森森断石盘。
上达天庭通地獄,惊心动魄透身寒。
百里峡摩崖石刻诗句

百里峡摩崖石刻诗句第一篇
谁修栈道扣雄关,上步天梯彻胆寒。
物象摇眸惊驭鹤,烟岚送抱快临仙。
身悬恰遇云霞近,力怯方呼蜀道难。
史册悠长重历数,游人一越几千年。
第二篇
百里长峡雾蒙蒙,峰峦叠嶂郁葱葱。
天来飞瀑连一线,戏水玩童叹九声。
飞鸟猎食沟壑觅,百花斗艳遍坡逢。
鲁班抛洒红尘爱,牵手邻峰落彩虹。
第三篇
谁修栈道扣雄关,上步天梯彻胆寒。
物象摇眸惊驭鹤,烟岚送抱快临仙。
身悬恰遇云霞近,力怯方呼蜀道难。
史册悠长重历数,游人一越几千年。
第四篇
烟凝断谷径幽深,伏日尚逢寒气侵。
沓嶂擘开天一线,悬淙崩泻雪千寻。
云吞岩岫幻奇彩,鸟啭薜萝衔好音。
石级盘空入晴翠,风迷舞蝶上衣襟。
第五篇
必是神工鬼斧开,红霞紫雾尚徘徊。
清溪婉转神仙地,云栈巍峨太史台千仞翠屏接午日,一帘碧水响轻雷。
景幽不忍屏心看,留待明朝携手来。
第六篇
百里雄奇峡谷川,千峰竞秀入云天。
苍松挺挺凝烟碧,怪石嘤嘤偎涧悬。
野果山花丛中笑,乌啼惊落月牙泉。
登高但觉尘心静,忘我方知匡若仙。
苏轼游径山的诗

苏轼游径山的诗《游径山》苏轼原文: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
中途勒破千里足,金鞭玉镫相回旋。
人言山住水亦住,下有万古蛟龙渊。
道人天眼识王气,结茅宴坐荒山巅。
精诚贯山石为裂,天女下试颜如莲。
寒窗暖足来扑朔,夜钵咒水降蜿蜒。
雪眉老人朝叩门,愿为弟子长参禅。
尔来废兴三百载,奔走吴会输金钱。
飞楼涌殿压山谷,朝钟暮鼓惊龙眠。
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
窗前涧水怒号怒,千丈倒泻银河空。
耳如蝉鸣眼似鹘,鼻头火出齐头红。
此曹今日烧畲田,曾照吴王宫里人。
注释:1.“众峰来自天目山” 句1.天目山:在浙江西北部,是浙西的大山。
径山的山峰与天目山相连,山脉走势如同从天目山而来。
2.势若骏马奔平川:把山峰的走势比作骏马在平原上奔驰,形容山势的雄伟和连绵,有一种奔腾的气势。
2.“中途勒破千里足” 句1.勒破:勒,拉紧缰绳使马止步。
这里形容山势好像是奔驰的骏马被勒住而留下的痕迹,有一种突然停顿却又气势犹存的感觉。
2.金鞭玉镫相回旋:“金鞭玉镫” 是华丽的马鞭和马镫,在这里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描绘山势如同骏马在回旋,仿佛带着华丽的装饰,增添了画面的壮观和灵动。
3.“人言山住水亦住” 句1.蛟龙渊:渊,深水潭。
传说山中的水潭里有蛟龙居住,表明径山的水也富有神秘色彩。
4.“道人天眼识王气” 句1.道人:指山中的修行之人。
2.天眼识王气:天眼,佛教概念中能透视六道、远近、上下、前后、内外及未来等的眼。
王气,旧指象征帝王运数的祥瑞之气。
这里说道人有超凡的眼力能识别祥瑞之气,有一种神秘色彩,也暗示径山是有灵秀之气的地方。
3.结茅宴坐荒山巅:结茅,用茅草盖屋,指建造简陋的居所。
宴坐,闲坐、安坐。
道人在荒山的山顶建造简陋的住所,安静地修行。
5.“精诚贯山石为裂” 句1.精诚贯山:形容道人的意志和精神非常坚定,像古代“愚公移山” 故事中那种精诚的力量可以贯穿山石。
2.天女下试颜如莲:佛教故事中有天女试探修行者的情节。
天女容貌美丽如莲花,用来考验道人的定力和修行境界。
古今名人吟咏天柱山的诗歌一览

古今名人吟咏天柱山诗歌选读送友江上望皖公山唐·李白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青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访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我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题天柱峰唐·白居易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南岳山唐·曹松七千七百七十丈,丈丈藤萝势入天。
未必展来浑似翅,不妨开去也成莲。
月将河汉随崖转,僧与龙蛇共窟眠。
直是画工须搁笔,更无名画可流传。
献南唐元宗诗南唐·李家明龙舟千里扬东风,汉武浔阳事正同。
回首皖公山色好,日斜不到寿杯中。
山谷寺宋·林逋才入神林复懒还,众峰深壑共孱颜。
楼台冷簇云萝外,钟磬晴敲水石间。
茶版手擎童子净,锡杖肩倚老僧闲。
独孤房相碑文在,几认题名拂藓斑。
三祖《信心铭》宋·王安石沔被有流,载浮载沉。
为文以济,一壶千金。
法譬则水,穷之弥深。
璨公所传,等观初心。
别潜阁宋·王安石一溪清泻百山重,风雨能留邴曼容。
后夜肯思幽兴极,明月孤影伴寒松。
题山谷大石宋·黄庭坚畏畏佳佳石谷水,鼓鼓隆隆山木风。
炉香四百六十载,开山者谁梁宝公。
宿灵仙观宋·周邦彦灵宫眈眈虎守谷,羽褐出山邀客宿。
稽首中茅司命君,四叶秉符调玉烛。
鸣金击石天相闻,游飙倒影翻翻声。
戏上云崖撼琼树,脱叶出溪惊世人。
赠寺丞王仲素致仕提举灵仙观宋·苏轼潜山隐君七十四,绀瞳缘发方谢事。
腹中灵液变丹砂,江上幽居连福地。
彭城为我驻三日,明月满川同一醉。
丹书细字口传诀,顾我沉迷真弃尔。
年来四十发苍苍,姑欲求方救憔悴。
他年若访潜山居,慎勿逃人改名字。
游潜山叙寄苏子平(有序)宋·苏轼商英与子平别于广汉,二十八年元祐癸酉,会舒州,遂相与游潜山。
四月丁已,出北门遵松径行十里,至灵仙观。
登正门半里许,有泉出松腹中,名普光明泉。
写溶洞的七律诗

写溶洞的七律诗《游张公洞》诗题:《游张公洞》作者:沈明臣(明)诗文:张公洞府未著脚,向人浪说游荆溪。
欲呼小艇过湖去,为问洞里仙人栖。
《游善卷洞》诗题:《游善卷洞》作者:沈周(明)诗文:连峰沓嶂到金泉,洞府深沉别有天。
闻说仙人曾控鹤,至今遗迹尚依然。
《游灵山洞》诗题:《游灵山洞》作者:蔡襄(宋)诗文:洞门相对是吾家,朝看烟云暮看霞。
铁笛一声山石裂,老松惊落半岩花。
《游白龙洞》诗题:《游白龙洞》作者:韩淲(宋)诗文:白龙洞口白龙台,一俯南天眼豁开。
苍壁漫题三数字,后人还笑我曾来。
《游七星岩》 - 诗题:《游七星岩》 - 作者:陈琏(明) - 诗文:七星岩在端州东,五羊之南众山雄。
连峰叠嶂何奇绝,石骨玲珑若神工。
《游三游洞》 - 诗题:《游三游洞》 - 作者:苏轼(宋) - 诗文:冻雨霏霏半成雪,游人屦冻苍苔滑。
不辞携被岩底眠,洞口云深夜无月。
《游龙洞山》 - 诗题:《游龙洞山》 - 作者:张养浩(元) - 诗文:山风吹晓作新岚,仙梦茫茫古石龛。
欲识死生情切处,棺材峰上卓茆庵。
• • • • • • • • • • • •《游庐山佛手岩行记》 - 诗题:《游庐山佛手岩行记》 - 作者:王慎中(明) - 诗文:佛手高岩下,禅僧说法堂。
经声连晓磬,佛火照寒床。
《游龙洞》 - 诗题:《游龙洞》 - 作者:林景熙(宋) - 诗文:好山多在眼,尘事少关心。
风竹有声画,石泉无操琴。
《游龙洞》 - 诗题:《游龙洞》 - 作者:真山民(宋) - 诗文:龙洞通天池,云深不可测。
中有老白龙,蟠屈据幽宅。
秘境寻踪的诗句

秘境寻踪的诗句
(第一首)头顶穹天手扒崖,野林深处绕阴霾。
陡途浃汗疑时雨,绝壁悬身向太阶。
四面山川收眼内,百年风暴荡胸怀。
险关高耸峙重堑,壮士笑声云里埋。
(第二首)风俗迥异不一般,匿宝藏珍在远山。
探险孤峰解奥秘,寻奇暗洞释疑难。
多回斗胆查缘故,几次惊险破谜团。
地下天空穷峻岭,真实面目待揭穿。
(第三首)隔谷遥望虎啸形,身依绝壁成威名。
陡崖狰狞布迷阵,荒草萋萋罕人行。
披荆斩棘开路径,攀岩附石鼓英勇。
探幽敢至险远地,未遇兽王亦英雄。
(第四首)摩云碧岫抱清川,激浪轻舟九百旋。
一瓣心惊毫羽降,万年石立鬼神怜。
健身应远小天地,领趣多临大自然。
卸罢湿衣相顾笑,山花摇曳野风间。
关于壶口瀑布的古诗及诗人

关于壶口瀑布的古诗及诗人1、《壶口》。
黄河咆哮送激流,汹涌澎湃入壶口。
奇观引来天下客,母亲河水暖千秋。
2、七律·壶口瀑布。
北水波面对巨石滩,突然在河面上堆起崖尾。
束流急堕斜坡口,溅雾飞攀铁锁栏。
裹卷繁花乘势下,游浮浊浪没龙湍。
敲打岩石的声音播了两三里,才惊觉那惊心动魄的瀑布冰凉。
3、念奴娇·壶口瀑布。
黄河滚滚,灌满壶嘴。
很难用宽广的视角去衡量风景。
一波又一波,水花四溅,瀑布倒挂。
在干燥的陆地上航行,晴空雨,浊浪如雪。
你已经喝了很久李殊的英雄了。
遥想太白当年,醉吟天上水,好诗生发。
石上缓流,轻捧起,面影依稀明灭。
枉我情痴,疏狂凝伫久,雾湿丝发。
而今回首,难书河上明月。
4、念奴娇·壶口瀑布。
凭空眺远,见悬壶腾沸,奔腾飞溅。
浊浪凌空天刺破,激起云烟如箭。
雾锁长空,山鸣谷应,百鸟惊飞散。
海飞山立,怒涛翻卷拍岸。
往事曾记当年,青纱帐底,星火燃烧遍。
5、九曲黄河歌一曲。
百万工农齐唤。
马叫风嘶,雄关如铁,壮志冲霄汉。
沧桑风雨,春秋千古称叹。
6、七绝·观壶口瀑布。
排山倒海更颠狂,瀑布临空底浪黄。
水雾凭栏初次望,激情万丈亦飞扬。
7、浪淘沙·壶口瀑布。
倒泻卷狂澜,雾锁云烟。
凌空刺破鸟惊旋,万丈神龙川谷搅。
浊浪滔天,山立海飞溅。
震撼心寰,金戈铁马捍河山。
8、九曲黄河歌一曲。
天造奇观旷世稀,地设景致妙无语。
激流泻谷水生烟,声若隐雷绵不绝。
彩虹卧波龙睛点,银飞玉溅爽扑面。
群蛟掀浪汹汹急,归赴大海不复还。
9、七律.壶口瀑布。
势似鸣雷奔似马,寒氛扑面走龙蛇。
沸喷壶口云烟泄,飞动鳞光日月斜。
水挂川前贪绝壁,星沉天外傍浮槎。
翻越黄土,跃出高原。
10、浪淘沙·壶口瀑布。
滚滚激流,马奔腾,惊涛骇浪,雷声隆隆。
硝烟弥漫,奇景纷呈,彩练空空。
追忆峥嵘岁月,铁骨铮铮,黄河咆哮人民心声。
11、七律·观黄河壶口瀑布。
飞流直下谷腾烟,巨浪排空啸九天。
在旱地航行留下美丽的风景,龙槽引瀑出深渊。
李白古诗词大全

《静夜思》李白〔唐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怨情》李白〔唐代〕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代〕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早发白帝城》李白〔唐代〕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送友人》李白〔唐代〕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唐代〕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赠孟浩然》李白〔唐代〕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听蜀僧濬弹琴》李白〔唐代〕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渡荆门送别》李白〔唐代〕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唐代〕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月下独酌·其一》李白〔唐代〕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春思》李白〔唐代〕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唐代〕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唐代〕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九寨沟古诗词

九寨沟古诗词第一首神奇九寨画中天,掠魄牵魂人欲仙。
翠海流馨萌幻境,彩林展媚郁迷涎。
凌空飞瀑传佳乐,绝壁腾松绘妙篇。
刚叹秋光如梦醉,又惊瑞雪漫山旋。
第二首瑶池本是在人间,堪笑凡夫安学仙。
有路天堂通九寨,此中仙境任盘旋。
第三首蜀山自古称峨眉,峨眉哪比九寨奇?碧湖相连群瀑叠,水光山色仙境开。
第四首金秋访九寨,红叶胜花开。
碧海泛五彩,风雪舞剑岩。
四顾皆仙界,一步一徘徊。
挥手暂相别,相约又重来。
第五首莫道君行远,相约下南坪。
苍山林海云杉,百里竞相迎。
慢说山高万仞,我自乘风飞去,暮色落荒城。
回首高原渺,弓杠入云深。
溯幽谷,探长海,妙天生。
林间瀑布奔腾,丛柳水中分。
倒影水晶宫壁,清澈洞天玉柱,池暗五花明。
九寨神仙境,白发不虚行。
第六首蜿蜒驰千里,洞天作梦游。
幽谷镶嵌魔镜,海底现蜃楼。
雪山彩林倒挂,匹匹银瀑飞流,霞光照素绸。
百鸟迎宾客,熊猫金丝猴。
红松艳,冷杉俊,箭竹柔。
奇花异草缤纷,地毯展锦绣。
天府何处仙宫,岷山丛中寻求,天仙早恭候。
峨眉天下秀,稍逊九寨沟。
第八首九寨风光串串彩镜五色鲜,排排玉柱鼓乐喧:葱葱绿洲漫白浪,海连瀑布瀑连滩。
远峰银冠近披翠,蓝天碧水两雪山:百里幽谷铺锦缎,幅幅神画醉诗仙。
第九首传闻瑞士风光好,任老深夸九寨沟有幸此生临胜景,人间不愿再重游。
第十首黄龙幽奇,九寨秀绝,人说江南风光好,巴山蜀水,幽秀险雄世难匹。
趁风华,探胜迹,莫负造化功,情切切。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唐代〕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译文】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
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鹤楼。
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
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
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三石梁瀑布有如银河倒挂,飞泻而下。
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
翠云红霞与朝阳相互辉映,鸟儿也飞不过吴天广又长。
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大江悠悠东流去永不回还。
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江流波涛九道如雪山奔淌。
我喜欢为雄伟的庐山歌唱,这兴致因庐山风光而滋长。
闲时观看石镜使心神清净,谢灵运足迹早被青苔掩藏。
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尘世情,修炼三丹和积学道已初成。
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手里捧着芙蓉花朝拜玉京。
早已约好神仙在九天会面,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
北流勾漏洞风景区名人诗词

北流勾漏洞风景区名人诗词宋朝游勾漏[宋·尹崇珂]我生本有山水趣,妄想忽及利名间。
簪缨缚人等羁绁,晚岁不觉两鬓斑。
牢落离家知几载,问我蹭蹬何当还。
驱车道出勾漏洞,寻真访隐聊开颜。
丹灶刀圭岂易得,正恐石髓成坚顽。
云霞扶空护胜境,钟馨发响鸣深山。
仙踪流传在指顾,扪萝上石谁能攀。
人求丹砂得白石,仙分应无那得餐。
[作者简介]尹崇珂秦州天水人,乾德间曾任殿前都指挥使。
征岭南,任行营马步军副都置。
平定广西后,与潘美同被任命为广州知州兼市舶转运使,后官至保信军节度。
因平南方五州之叛乱,过北流,题《游勾漏》诗。
游勾漏[宋·许彦先]葛翁仙去仅千年,水远去深一洞天。
无限灵砂人不识,空余丹灶石门前。
五驿重山路,闲来款洞门。
葛仙应识我,晋代远游孙。
[作者简介]许彦先北宋神宗时官太子中书舍人。
熙宁5年(1072),奉命方察广西,十月来游勾漏洞。
游勾漏洞次前韵三首[宋·王越石]静然烨烛扣灵关,云路登寻过几盘。
溪水定流何处去,一条沉碧练江寒。
药盘丹灶石床间,龙虎当年向此盘。
云驭久登天穴路,仙风依旧拂衣寒。
乱峰如展画屏看,老蔓纡根虺斗盘。
飞步寻真尽深处,乳花凝雪副人寒。
赴官勾漏[宋·周律]雨余晨日暑天凉,勾漏初游夙愿偿。
遥想仙翁陈迹地,徘徊清赏意何长。
问津勾漏山[宋·李纲]抱病卧云海,夙夕负深恐。
宽恩听旋归,何啻丘狱重。
问津勾漏山,散策宝圭洞。
群峰罗翠屏,环合无缺空。
石盘与丹灶,遗迹可扪弄。
仙游感初心,幽赏协清梦。
却来窥宸章(洞旧藏有仁宗御书),宝气横带柬。
真行杂草隶,笔势极翔动。
大小飞白书,飘洒萦舞凤。
恭维睿知姿,多能本天纵。
妙迹藏名山,俾与万世共。
林峦增炳焕,神物各护拥。
惜无深严屋,荫覆示崇奉。
何当鸠良材,为葺倾压栋。
妖氛不指狼,中原戎马哄。
九庙未奠居,臣子咸愤痛。
岂知炎荒中,奎画得瞻讽。
至哉博大言,粟麦固异种。
天帝及诸佛,百神共妙供。
窃于翰藻间,窥见神心用。
源流此中来,基岑自兴宋。
咏山洞洞穴的诗句大全

咏山洞洞穴的诗句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诗句吧,诗句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语言的艺术。
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咏山洞洞穴的诗句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咏山洞洞穴的诗句1(一)时光倒转东沟地,演绎前阳原始人。
电闪雷鸣能借火,调长音短已传神。
谋生取石多知旧,猎守携枝巧用新。
万载文明终印证,残灰兽骨有先春。
(二)空山溶洞妙奇玄,鬼斧神工别样天。
泉奏八音鸣宝殿,石开七窍幻青烟。
瑶悬瀑布乳花秀,蟾恋金龟笋柱妍。
百态千姿晖丽景,游人惬意胜神仙。
(三)葱郁谁家院,四时景共生。
犬猴相对峙,楼阁竞恢闳。
石上棋方罢,洞前事已更。
悠悠成一梦,留与说枯荣。
(四)山深啼怪鸟,野旷路人稀。
落日何匆促,残光莫早违。
胡为冥洞凿,谁见鬼魅依。
胆大方行路,颤歌如伴归。
(五)锦绣谷前能不问,隔林歧路几幽深?微风拂面尘迷眼,酥雨沾襟草乱心。
烟树轻浮秋月梦,流泉空载夏瑶琴。
英雄画色依然在,可惜豪情未有吟。
(六)日照山峦雾满冈,莺歌燕舞报晨忙行人不倦观光远,瀑布无私奉献长隐秘龙宫藏宝藏,新修水库灌田庄湘南名胜白水洞,故地重游情满腔(七)洞中火熟陶中食,食罢遐年变智人。
劳以身心改天地,分于手脚毓灵神。
石刀耕发文明始,火箭腾冲日月新。
一别穴居三渡劫,云泥已隔万年春。
咏山洞洞穴的诗句2茅山洞口綦毋潜〔唐代〕华阳仙洞口,半岭拂云看。
窈窕穿苔壁,差池对石坛。
方随地脉转,稍觉水晶寒。
未果变金骨,归来兹路难。
游北山洞神宫李中〔五代〕闷见尘中光景促,仙乡来礼紫阳君。
人居淡寂应难老,道在虚无不可闻。
松桧稳栖三岛鹤,楼台闲锁九霄云。
羡师向此朝星斗,一炷清香午夜焚。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丹山洞梅尧臣〔宋代〕山无凤皇飞,洞有仙人迹。
蝙蝠大如鸦,莓苔遍上屐。
自惭无道骨,安问缘云客。
和子瞻濠州七绝浮山洞苏辙〔宋代〕洞府元依水面开,秋潮每到洞门回。
幽人燕坐门前石,长看长淮船去来。
赞三生天桥诗句

赞三生天桥诗句第一首
群龙横跨仙女山,气度非凡岂等闲?
瀑泻泉飞声震谷,云蒸雾绕雨亲颜。
森林郁郁遮穹宇,石径幽幽入险关。
我与妻儿观胜景,沿阶而上竞登攀。
第二首
削出岩墙地穴成,谁挥利斧凿天坑?
危崖阵燕姿旋舞,峭壁雄鹰势欲腾。
地断途通横挂绿,泉垂玉溅散飞莹。
沉身谷底寻天看,顿似井蛙讶叹惊!
第三首
玻璃台上颤瞧渊,探趣乘梯直下巅。
满壑雨*侵薄衽,断崖石罅坠凉泉。
涉坑沙砾千堆乱,举目岩桥百仞悬。
影视有情扬此境,走离幽谷豁然天。
第四首
天崩地裂生奇观,巅峰顿开千尺岩。
鬼斧神工造三桥,触目惊心令胆寒。
脚踩地缝一线走,身站坑底望天圆。
大地绝唱越千古,三山五岳尽开颜。
第五首
敖顺青儿在浪涛,文才武艺尽新招。
吟诗赋词章章妙,布阵攻伐项项骄。
太上老君亲辅导,六韬三略更提高。
天桥底下封仙号,宝殿灵霄玉柱逍。
第六首
亿年巨石水攻坍,磅礴三桥亘古悬;壁立千寻松柏翠,悬崖万丈瀑帘潺;顶天立地擎梁柱,破壁穿山潜伏泉;绿草茵茵翻碧浪,金坑宝洞有神仙。
新神洞诗句

新神洞诗句
新神洞诗句如下:
《新神洞》
新神洞里藏幽玄,古木参天映碧泉。
玉柱琼楼疑幻境,仙风道骨似神仙。
流光溢彩迷人眼,云雾缭绕绕心田。
欲向蓬莱寻胜境,此间已是洞中天。
《新神洞》
新神洞壑隐苍茫,碧水青山绕画廊。
云雾缭绕仙境现,霞光万道照天荒。
石峰林立奇峰秀,草木葱茏野花香。
此地真成修炼地,何须远觅洞天乡。
《新神洞》
新神洞里藏玄机,古木参天映日辉。
石径蜿蜒通曲径,溪流潺潺绕山扉。
钟乳倒悬如剑戟,石笋林立似兵威。
仙境原来非梦境,人间何处不芳菲。
《新神洞》
新神洞外水潺潺,洞内清幽别有天。
石笋参差成玉树,钟乳嶙峋似云烟。
仙风道骨人难见,灵草奇花自可怜。
此间胜景何处有,唯有新神洞中仙。
1/ 1。
《题舒州司空山瀑布》李白

《题舒州司空山瀑布》李白《题舒州司空山瀑布》李白至德元年(756-757年),李白随永王李麟兵败后,从乱军中逃出,因久闻司空山胜境,时至第二年,诗仙避居此山,得"雪霁万里月,云开九江春"之句,留下了《避居司空原言怀》和《司空山瀑布》诗两首。
历代墨客骚人、名流雅士皆慕名而来,拜佛祖访仙踪;一时间名人诗文碑刻遍满山间。
大部分现在还可见到。
如"我来司空山,登台怀李白","佛氏虽殊数,二祖曾卓锡","李白曾卜筑,慧可尝洞栖"等诗句。
人们怀念李白并在其住处"司空原"建了"太白书堂",珍藏了诗仙书画等用品及历代文人墨客的佳作。
书堂前有状如樱桃的"奎心石",旁有万斗酒瓮"印心石"和常年不涸的"翰墨泉"及"洗墨池""。
题舒州司空山瀑布断崖如削瓜,岚光破崖绿。
天河从中来,白云涨川谷。
玉案赤文字,世眼不可读。
摄身凌青霄,松风拂我足。
【注释】①此诗见周必大《二老堂诗话》。
《诗话》云:“司空山在舒州太湖县界,初经重报寺,过马玉河,至金轮院,有僧本净肉身塔,及不受叶莲花池、连理山茶。
自塔院乃上山,至本净座禅岩,精巧天成。
中途断崖绝壑,傍临万切,号牛背石。
宗室善修者言,石如剑脊中起,侧足覆身而过,危险之甚。
度此步步皆佳。
上有一寺及李太白书堂。
一峰玉立,有太白《瀑布》诗云:‘断岩如削瓜,岚光破崖绿。
天河从中来,白云涨川谷。
玉案赤文字,落落不可读。
摄衣凌青霄,松风吹我足。
’余兄子中守舒日,得此于宗室公霞。
【作者介绍】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
七绝·游庐山

七绝·游庐山
七绝·游庐山
一,过仙人洞
名山久慕做神游,不意云浓遮眼球。
未识仙人真面目,疑为洞被老君收。
二,投宿牯岭
头上繁星脚底山,一身连接地天间。
凭栏似在梦中逛,入梦偏当幻里闲。
三,望庐山三叠泉瀑布
白如玉带自天垂,又似流云朝下飞。
玉带垂来神不怕,此云落下却生威。
四、上含鄱口
云开日出望鄱阳,五老峰前境带光。
许是谁持照妖镜,欲朝乱世动真章。
2017.12.21
注:真章:东北方言,当真、顶真、真正地等,指对事不是只口头上说说,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渡水望山寻绝壁白云深处洞天开
走进马光的书法室,我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原本有些古板的隶书在这里竟然神采飞扬般地“活”了起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令人在顷刻间便得到了一种心旷神怡的艺术享受。
将书法做到这种份上,其间想必会有一番曲折的经历。
“你能谈谈自已的艺术人生么?”一阵寒喧之后,我抛出了此行的主题。
“从何说起呢?”也许我的问话触动了马光太多的往日情怀,他的话语里感慨良多。
“就从你怎么开始练字说起吧。
”看着马光那张敦厚的笑脸,我有一种全面了解他的欲望。
“好吧。
”马光呷了一口茶,便说书般地道起了自已半个多世纪的艺术人生,“说来这也许是受到父亲影响的缘故。
我父亲的个小学教师,平时喜欢练字,每当父亲练字时,我总是地呆在一旁看,看得多了兴趣也就上来了。
那时我家里条件很困难,没钱买纸笔,我就拿砖头一类的东西在地上练,
字虽然很稚嫩,但却有模有样的。
邻居见状大为称奇,每逢过年过节总是请我帮他们写春联,我也是乐此不彼。
17岁那年,我进入军营,这一呆就是八年,其间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主要是写一些报道什么的。
八年后,我就向上级提交了退伍申请,不为别的,那时的我一心想回家搞自已的书法艺术。
其实,在军营八年,我从未间断过练书法,是连队里小有名气的‘军旅书法家’。
从部队复员后,我先后在《彰州报》做过记者,在彰州师专、彰州医学院、彰州大学以及华侨大学教过英语。
文革中还在福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办过报纸。
这样展转数十后,年,我在彰州搞了一个属于自已的做工艺字牌的商店,从此过上了亦书亦商的道路。
从彰州到上海,再从上海到苏州,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的书法已自成风格,我有这个信心……。
”
听着马光的娓娓叙述,我看到了一个在艺术道路上艰难的孤行者,一个本可以凭着自已的艺术才华和精到的英语在部队或在高校过上舒适生活的人这样做是否划得来?我不禁问道:“马老师,你的一生因书法而漂泊不定,这样的代价是否太大了些?”
马光笑笑说:“也许吧,不过,我喜欢书法艺术,这就足够了,而且书法给我在精神上的回报那是无法用物质生活来衡
量的,人总得有点追求嘛!”说完,他起身向我介绍起挂在墙上的一幅幅形态各异的书体来,把我带入一个精彩纷呈的书法世界来。
“马老,我看你的书法隶书居多,而且给人的感觉很特别,很有味道。
你在隶书上花的时间一定最多吧。
”
“是的,别人评价我的书法作品遒劲秀逸,隶书尤有创新。
不过,我最初学的是颜体,因为颜体很有骨感,练好颜体,写字就有了一种力度。
学了颜体后,我又临摹刘墉“滚龙”,因为练好了刘墉的字,写字便有了圆润之感。
练过这两种书体后,我便直奔隶书,并将其作为我的主攻方向。
我之所以选择隶书作为自已书法艺术的突破口,这是因为隶书上承篆体下启楷(行),有一种承上启下的功用,从隶书入手,可以旁通,把书法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
“马老,你是否能谈谈你在隶书上有哪些创新?”
“说起创新,这可以说是我艺术道路的永恒主题了。
书艺要专精博采,不断否定自已,才能达到一种新境界,所谓‘渡水望山寻绝壁,白云深处洞天开’是也。
只有经过艰苦的探索,才能在艺术上有所成就。
就我的书法艺术来说,我想大概不外以下几点:一是在隶书中融入舞蹈的旋律,把汉字的
横划由一波三折转为三波五折,将静态的隶书启动,使之静中寓动,这正应了书学上的那句“一画如千裹阵云”。
二是引入音乐节奏,通过提按用笔,产生粗细不同的线条,使隶书“规而不板,变而不乱”,从而产生了音乐那美妙动听的节奏感。
三是在结体上吸取东方建筑艺术对称平衡美,使其产生中和之美。
四是在隶书的结体章法上吸取了现代西方的装饰美学,这使我的隶书在造型上也很别致、耐看……。
”
“马老,我看你的隶书中有很多行书草书篆书的笔法,你能在这方面介绍一下么?”
“你说的不错,中国的书法博大精深,各体有各体的风格,我们搞书法的人为什么不能各取精华,把他们融合在一起呢?隶书在书法中上承篆书下开楷法,我的书法创作之所以以隶书为主干,原因也在这里。
我把楷书那丰富的结构引进隶书,还将活泼的行书融入隶书,用行书激活隶书,使笔下的隶书静中有动,然后又将篆书引入隶书,在笔划交接处,赋予金文的铜铸腐蚀痕迹,使之具有金石味和朦胧美,给人以古趣盎然之感……。
”
听着马光的介绍,目光流连于店堂那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我不仅为这位老人的艺术追求而感动,他在艺术上所取得成绩
也得到了许多行家的一致肯定。
著名书法家王学仲、徐文达、刘浚川分别为他题写了“书林瑰宝”“艺苑明珠”“华夏之光”,上海文史馆吕学端也撰文称:“闽南马光先生擅长书法,勤学苦练,浸沉于斯,凡数十年,更长于左笔横写,正草隶篆,无所不精,而且信手挥洒,游龙飞风,下笔立就,见之者咸为惊叹不止,实为书坛亘古未有之创举。
”1992年他的作品被选入中日书展,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98年获中原艺术博览会书法金奖,这也是这次书法组唯一的一个金奖。
同年,他被东方艺术研究院授予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
其传记也被载入《东方之子》《中国国际书画篆刻家年鉴》等。
现任东方书画函授学院教授,东方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海内外书画联谊会高级书法家等职。
谈笑间,我和马光的话锋转向了书法与人品的话题。
人们常说“画如其人”,其实书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马光的书法象他的为人一样,甚至象他的相貌一样,敦厚圆润,古朴自然,充满了一团“和”气,而这种“和”是属于那种“柔中带刚”“棉里藏针”的和。
马光的艺术人生被具有浓郁传统文化底蕴的隶书所包裹,而传统文化本身就倡导“和”,古人不是早就有“和为贵”之说么。
而他那八年的军旅生涯,尤其是朝鲜战场的那段经历,更使他感觉到了“和平”的珍贵——中国的军队本身便是为“和平”而存在的。
马光爱书法,也很珍惜那些经过千百年风雨而保留下来的古人墨宝,每每看到或听到某名家书法墨宝被毁,他无不痛心疾首,并想方设法尽个人微簿之力进行抢救。
晚年的马光将相当的精力投注到了书联艺术上,编著有《书联合璧》《书联艺术源流和〈明清书联刻石〉的现代开发》等。
鉴于纸质墨宝保存不易,他特地鉴选明清名家书联三百联,钩摹上石,为古文化的保存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编定的《明清书联刻石》已捐赠上海文庙,与马仲光合作编定的《吴中联墨宝鉴》业已捐赠苏州乾隆行宫,他想通过这种方式,使更多的人了解领略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美。
与艺术家的交流总给人以愉悦之感,时间也因此过得飞快,时近中午,该是告别的时候了,我起身问了最后一个问题:“马老,你今后在艺术上还有什么打算么?”
“要做的实在太多了,其中一个重要的事就是想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书法。
现在中国书法人口少,书法艺术要走进人民群众还需要一个过程,我愿意在这个过程中充当一分子。
也正因此,我在作品中追求一种雅俗共赏的效果,因为只有雅俗共赏才是艺术的高尚境界。
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由俗入雅难。
由雅到俗尤其难,但我有信心……。
”
马老指着满墙形式各异的作品,声音里满是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