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环菌

合集下载

蜜环菌浓缩液的功效与作用

蜜环菌浓缩液的功效与作用

蜜环菌浓缩液的功效与作用
蜜环菌浓缩液是一种常见的保健品,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以下是蜜环菌浓缩液常见的功效和作用:
1. 改善肠道健康:蜜环菌浓缩液富含益生菌和益生元,能够增加肠道的益菌数量,平衡肠道菌群,有助于消化吸收和保护肠道健康。

2. 提高免疫力:蜜环菌浓缩液中的益生菌能够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减少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3. 缓解便秘:蜜环菌浓缩液中的纤维素和益生菌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的体积和湿度,从而缓解便秘问题。

4. 改善皮肤健康:蜜环菌浓缩液中的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改善皮肤的光泽度和弹性,减少皮肤问题的发生。

5. 促进营养吸收:蜜环菌浓缩液中的益生菌能够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使其更易被身体吸收利用,提高营养的利用率。

6. 改善消化问题:蜜环菌浓缩液中的益生菌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有助于改善腹胀、胃痛等消化问题,增加食欲。

7. 排除体内毒素:蜜环菌浓缩液中的益生菌可以改善肠道环境,有助于排除体内废物和毒素,保持身体健康。

需要提醒的是,虽然蜜环菌浓缩液有上述的功效和作用,但对于每个人来说具体效果可能会有所差异,建议在服用前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并按照产品说明进行使用。

蜜环菌的制作方法

蜜环菌的制作方法

蜜环菌的制作方法蜜环菌是一种常见的发酵食品,其制作方法需要一些特定的原料和工具,并且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技巧。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蜜环菌的制作方法。

1. 准备原料制作蜜环菌需要的原料包括:酵母菌、蜂蜜、水、白糖、面粉和发酵桶。

2. 制作酵母菌液将适量的酵母菌与温水混合,搅拌均匀。

然后加入适量的白糖,继续搅拌,让酵母充分溶解和活化。

将活化好的酵母菌液置于温暖的环境中,静置一段时间,待酵母液起泡并散发出酵母味道时,即表示酵母活化成功。

3. 制作蜜环菌发酵液取一定比例的蜂蜜和水,放入锅中加热,搅拌融合均匀。

煮沸后用小火继续煮沸2-3分钟,然后关火。

待蜜环液稍微降温后,将酵母菌液倒入蜜环液中,搅拌均匀。

4. 准备发酵桶将发酵桶彻底清洗并消毒,确保无杂质和细菌。

5. 发酵将制作好的蜜环菌发酵液倒入发酵桶中。

桶口一定要盖严,以保持发酵过程中的湿度和温度稳定。

将发酵桶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6. 定期搅拌在发酵的过程中,每天或隔几天定期搅拌一次蜜环液。

搅拌可以让整个发酵液充分接触空气,有利于发酵。

7. 发酵时间控制一般情况下,蜜环菌发酵时间需要7-10天。

在发酵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和尝试,一旦发酵液呈现出乳白色、有甜味并且具有酵母特有的香气,即表示发酵已经完成。

8. 滤去酵母渣在发酵完成后,将发酵液过滤,去除酵母渣。

可以利用滤网过滤,使蜜环菌液更加纯净。

9. 储存和食用将滤去酵母渣的蜜环菌液倒入干净的容器中,盖紧盖子储存于阴凉干燥处。

蜜环菌的味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所以尽量在制作后的一个月内食用完毕,以保持口感和风味。

以上就是制作蜜环菌的详细步骤。

制作蜜环菌需要耐心和细致,同时还要注意卫生和环境条件的控制。

希望这个方法能对您有所帮助。

蜜环菌的功能主治

蜜环菌的功能主治

蜜环菌的功能主治概述蜜环菌是一种常见的杂类真菌,属于担子菌门。

它们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医学、生物技术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蜜环菌的功能主治,并以列点方式详细列举。

功能主治蜜环菌具有以下主要功能和主治:•抗菌作用:蜜环菌含有多种抗菌物质,可以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有助于预防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抗氧化作用:蜜环菌中的抗氧化物质可以中和自由基,减缓细胞衰老过程,保护身体健康。

•免疫调节:蜜环菌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抗肿瘤作用:蜜环菌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对于肿瘤的预防和治疗具有一定作用。

•降血脂作用:蜜环菌中的一些物质可以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促进消化:蜜环菌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有助于消化和吸收。

具体功能主治下面列举了蜜环菌的具体功能主治:1.抗菌作用:–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细菌的生长。

–抑制白色念珠菌等真菌的繁殖。

2.抗氧化作用:–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

–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害。

3.免疫调节:–增强免疫细胞活性,提高机体免疫力。

–调节免疫反应的平衡,减少过度炎症反应。

4.抗肿瘤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的消退。

5.降血脂作用:–减少胆固醇的合成和吸收。

–提高脂肪的代谢,降低血脂水平。

6.促进消化:–增加胃酸和胰酶的分泌,促进食物消化。

–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有益菌的生长。

以上是蜜环菌的功能主治的一些列举,它们在食品工业、医学、生物技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同时,蜜环菌也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可作为食用菌类食品的原料,具有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蜜环菌虽然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但并不是万能的,对于特定疾病的治疗仍需谨慎使用,最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奥氏蜜环菌

奥氏蜜环菌

奥氏蜜环菌奥氏蜜环菌(Armillaria solidipes)是泡头菌科(Physalacriaceae)的一种真菌。

它是美国西部最为常见的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物种。

它棕色的颜色,菌盖上相当明显的鳞,和菌柄上发达的菌环使它很容易跟其他蜜环菌区分。

奥氏蜜环菌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大活生物体。

在俄勒冈州,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超过2400岁,占地超过8.8平方公里的样本。

20世纪九十年代,在中国的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也发现了该菌。

奥氏蜜环菌对很多商业林木有很强的致病性。

命名奥氏蜜环菌之前学名叫做(Armillaria ostoyae),由亨利·罗马格尼斯在1970年命名,直到2008年的一篇文章指出它其实已在1900年由查尔斯·霍顿·佩克以Armillaria solidipes(solidipes 意为实心柄)的名字给出描述,而这比亨利·罗马格尼斯要早很多年。

中国学术界则沿用了Armillaria ostoyae的译名奥氏蜜环菌。

致病性奥氏蜜环菌对很多商品软木(花旗松,冷杉,异叶铁杉)有很强的致病性。

奥氏蜜环菌的致病性根据树木的不同年龄和位置有所不同。

10岁以下的年轻针叶树更容易感染并导致死亡;20岁及以上的植株死亡率则很小。

在内陆地区,奥氏蜜环菌病害更常见,但在沿海的针叶林,病害一旦发生往往比较剧烈。

治疗蜜环菌可以存在于树桩中达50年之久。

化学药物不能彻底根除真菌,并且也不经济。

治理根部疾病最常用和最有效的办法是在最后收割木材后重新种上在当地抗病性强的树种。

需要注意的是,树种的抗病性根据地域的不同会有差异。

病源周围15米以内的树木都应该砍掉,易感树种则应该种在病源30米以外的地方。

【天麻种植】什么是蜜环菌?

【天麻种植】什么是蜜环菌?

【天麻种植】什么是蜜环菌?蜜环菌有什么特征?蜜环菌对天麻生长起什么作用?蜜环菌适宜的生长温度是多少度?以下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蜜环菌特征蜜环菌又称青冈菌,是白蘑科蜜环菌属的一种真菌。

天麻依靠蜜环菌获得营养,天麻栽培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培养的蜜环菌是否生长良好。

其菌丝体和子实体形态如下。

1、菌丝体:菌丝分枝交错形成菌丝体,分菌丝和菌索两种形式。

菌丝纤细,乳白色,直径3~5μm,有分隔。

菌丝集合成束,外有胶质外壳称菌索。

幼嫩的菌索呈棕红色,有光泽,先端生长点为白色,衰老后变为红褐色或黑色,表面失去光泽,老化的菌索成空壳,失去再生能力。

蜜环菌的菌丝和菌索在夜晚或暗处能发荧光,这是识别蜜环菌的重要特征。

2、子实体:菌丝体生长到一定阶段,便发育产生子实体。

子实体呈伞形,高10~15厘米。

菌盖蜜黄色或土黄色,肉质,半球形,中央稍隆起,表面中部有多数暗褐色毛鳞。

菌柄纤维质,松软呈海绵状,中上部具有一个环或脱落。

孢子圆形或椭圆形,孢子印白色。

二、天麻与蜜环菌的关系天麻无根、无正常叶、无叶绿素,不能从土壤中吸收养分,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因此不能自养生活。

其生长发育的营养来源靠消化侵入块茎的蜜环菌。

没有蜜环菌天麻就不能生长,甚至不能生存。

它们之间是消化与被消化的关系,天麻在正常情况下,依靠消解侵入其体内的蜜环菌菌丝来营养自身,这是天麻依存蜜环菌的方面。

当天麻生理功能和生长势减弱,或者已完成了生命周期,块茎逐渐丧失消解吸收蜜环菌菌丝的代谢能力,细胞中的菌丝体处于优势时,块茎的组织就被菌丝分解吸收,这是蜜环菌摄取天麻营养对天麻的寄生。

蜜环菌是以腐生为主的兼性寄生真菌。

能在600多种树木和草本植物上生活,既能在死的树桩、树根上营腐生生活,又能在活树、草根上营寄生生活。

菌丝体在温度6℃~8℃时开始生长,18℃~25℃生长最快,超过30℃就停止生长。

多生活在含水量40%~70%的基质中,空气相对湿度以70%~90%为宜。

蜜环菌提取液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蜜环菌提取液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蜜环菌提取液的功能主治是什么1. 蜜环菌提取液的概述蜜环菌提取液是一种从蜜环菌中提取得到的天然活性物质。

蜜环菌属真菌门,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蜜环菌提取液经过提取和浓缩后,可用于多种领域,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2. 蜜环菌提取液的主要功能蜜环菌提取液具有以下主要功能:•抗氧化功能:蜜环菌提取液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抗炎功能:蜜环菌提取液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炎症症状。

•免疫调节功能:蜜环菌提取液中的多糖类物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抗菌抗病毒功能:蜜环菌提取液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病毒能力,可以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抗肿瘤功能:蜜环菌提取液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3. 蜜环菌提取液的主治蜜环菌提取液的主治范围非常广泛,以下是蜜环菌提取液常用于的主治领域:3.1 抗衰老蜜环菌提取液中的抗氧化成分能够中和自由基,减少由自由基引起的氧化损伤,有助于延缓衰老过程。

3.2 抗炎症蜜环菌提取液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如关节炎、皮炎等。

3.3 免疫调节蜜环菌提取液中的多糖类物质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可用于辅助治疗免疫功能障碍。

3.4 防治感染性疾病蜜环菌提取液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病毒能力,可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等。

3.5 辅助治疗肿瘤蜜环菌提取液可以辅助治疗多种肿瘤,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4. 蜜环菌提取液的使用方法蜜环菌提取液可以通过口服、外用等方式使用。

具体使用方法应根据医嘱或产品说明进行。

5. 注意事项•在使用蜜环菌提取液之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并按照说明进行使用。

•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应谨慎使用,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

•对于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新编医药常识蜜环菌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_蜜环菌的用法用量

新编医药常识蜜环菌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_蜜环菌的用法用量

蜜环菌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_蜜环菌的用法用量【名称】蜜环菌【出处】曾占春《皇和蕈谱》载:初茸者即糖蕈也。

此蕈含苞未发,深卷,新鲜者味尤美,已张伞者味粗,劚取日久,则生锈味。

所指即为白蘑科真菌假蜜环菌(蜜环菌)。

【别名】糖蕈、榛蘑、蜜色环菌、蜜蘑、栎菌、根索菌、根腐菌、栎蕈、小蜜环菌【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蘑科真菌假蜜环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millariella mellea (Vahl.ex Fr.)Karst.[Agaricus melleus Vahl.ex Fr.]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子实体,去净泥土,晒干。

【原形态】菌盖肉质,宽4-13cm,扁半球形,后平展,中部钝或稍下凹;盖面通常干、温时粘,浅土黄色、蜜黄色或浅黄褐色,老后棕褐色,中部有平伏或直立小鳞片,有时光滑;盖缘初时内卷,有条纹。

菌褶白色,老后常有暗褐色斑点。

菌柄长5-14cm,粗0.7-1.9cm,圆柱形,基部稍膨大,常弯曲,与盖面同色,有纵条纹或毛状小鳞片,纤维质,内部松软,后中空。

菌环上位,白色,幼时双层,松软。

孢子椭圆形或近卵圆形,无色或稍带黄色,光滑,(7-11)m(5-7.5)m。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阔叶树及针叶树的根部、树干基部、倒木及林中地上,丛生或群生。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南及陕西、甘肃、新疆、浙江、福建、广西、西藏等地。

【栽培】1.生物学特性蜜环菌是兼性寄生菌,子实体在12-20℃温度范围内都可形成,以15-18℃最适宜,相对湿度85%-95%,散射光100-500lx 适宜子实体分化生长,菌丝体在8-28℃下均可生长,以25℃最适宜,不需光。

蜜环菌为好气菌,适宜的酸碱度为pH5-5.5。

菌丝体发光。

2.培育技术蜜环菌采用发酵培养技术,其工艺流程:斜面菌种培养(24-26℃,15-20天)一级种子培养(24-26℃,5-6天)二级种子培养(26-28℃,4d左右)种子罐培养(26-28℃通气量(V/V)1:0.3-0.5/mim,4-5天)发酵罐发酵(26-28℃通气量1:0.5-0.8分钟,6-7天)出罐、过滤(板框或离心机)菌丝体,发酵液浓缩至膏状混合、烤干(65-75℃)、粉碎、压片2.(1).菌种分离培养选健壮新鲜子实体,用乙醇表面消毒后,在无菌条件下挑取菌柄与菌盖接触处一块组织,置于PDA培养基上(马铃薯200g煮水,葡萄糖20g,琼脂20g,pH自然,灭菌后作成斜面),分离出纯菌种后,用PDA培养基扩大培养成斜面菌种。

蜜环菌的用途

蜜环菌的用途

蜜环菌的用途蜜环菌是一种属于真菌界的微生物,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农业、医药、食品工业、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蜜环菌的应用。

首先,在农业领域,蜜环菌可以作为一种生物农药来控制农作物的病虫害。

蜜环菌中的一些菌株具有抑菌、杀菌和杀虫的作用,对一些常见的农作物病原菌和虫害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其中,蜜环菌素是蜜环菌产生的一种特殊物质,具有较强的抗菌效果,可以有效地抑制一些植物病原菌的生长,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其次,在医药领域,蜜环菌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蜜环菌中的一些菌株可以产生多种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作用的物质。

其中,蜜环菌素和蜜环菌素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活性,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特别是耐药菌的感染。

此外,蜜环菌素还具有抗炎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如关节炎、哮喘等。

同时,蜜环菌中的一些菌株还可以产生一些抗氧化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一些与氧化应激相关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等。

此外,蜜环菌中的一些活性物质还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癌症,如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等。

此外,蜜环菌还可以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蜜环菌中的一些菌株可以产生多种食品添加剂和调味品。

这些添加剂和调味品具有天然、安全和营养等特点,可以用于制作各种食品,如肉制品、乳制品、酒类、保健品等。

此外,蜜环菌中的一些菌株还可以发酵一些特殊食品,如酸奶、豆腐、酱油等,使其具有特殊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最后,在环境保护方面,蜜环菌也有一定的应用。

蜜环菌可以分解一些有机污染物,如石油烃、农药、染料等,从而减少这些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此外,蜜环菌还可以修复一些受到污染的土壤和水体,促进土壤和水体的恢复和净化。

综上所述,蜜环菌具有农业、医药、食品工业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应用价值。

随着对蜜环菌的研究的深入,相信蜜环菌的应用领域会进一步扩大,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的福祉。

蜜环菌提取液的功能主治与作用

蜜环菌提取液的功能主治与作用

蜜环菌提取液的功能主治与作用一、蜜环菌提取液的基本介绍蜜环菌提取液是一种由蜜环菌组织中提取的液体药物。

蜜环菌是一种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微生物,它具有很强的抗生素活性和抗癌活性。

蜜环菌提取液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和生物科技领域。

二、蜜环菌提取液的功能与主治以下是蜜环菌提取液的主要功能与主治:1.抗菌作用:蜜环菌提取液对多种细菌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尤其对耐药菌株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如肺炎、皮肤感染等。

2.抗病毒作用:蜜环菌提取液对多种病毒具有抑制作用,特别是对乙型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有较好的抗病毒效果。

它可以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如乙肝、流感等。

3.抗肿瘤作用:蜜环菌提取液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它可以用于肿瘤性疾病的治疗,如肺癌、乳腺癌等。

4.提高免疫力:蜜环菌提取液可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免疫细胞的活性和产生。

它可以用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治疗,如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5.保护肝脏:蜜环菌提取液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可以减轻肝脏损伤和改善肝功能。

它可以用于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治疗。

6.抗氧化作用:蜜环菌提取液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害。

它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多种氧化应激相关疾病,如老年痴呆症、心脑血管疾病等。

7.促进消化:蜜环菌提取液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

它可以用于消化不良、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

三、蜜环菌提取液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1.使用方法:蜜环菌提取液一般以口服液、注射剂或外用药剂的形式使用。

具体剂量和使用方法需根据医生的建议来使用。

2.注意事项:–使用前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使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使用时需慎重,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反应或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对蜜环菌提取液成分过敏的患者禁用。

天麻种植技术之密环菌的生长条件和习性

天麻种植技术之密环菌的生长条件和习性
蜜环菌的生活习性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即兼性寄生、好气、发光及对温度、湿度和酸碱度的要求,先说兼性寄生。
一、兼性寄生:蜜环菌主要营腐生生活,同时可兼营寄生生活,也就是说蜜环菌能寄生在活树上或腐生在死树上。据报导:蜜环菌可以寄生于600余种木本植物上,特别是高大乔木和阔叶树。利用这个特性,培育菌材可根据当地树种条件选择适宜的木材。因蜜环菌有寄生的特性,在活树上可以生长,所以最好是随砍树随时培育蜜环菌,从而可以延长树棒的使用时间,充分利用树棒营养。但因为蜜环菌又有腐生特性,也可以在死树上生长,如果没有新鲜树棒时,也可以利用砍伐后放置较久的死树棒,经浸水后使用。但效果不如活树棒好。
四、温度、湿度和酸碱度的要求:蜜环菌菌丝在6-8℃时即开始生长,但菌索在15-18℃时才能生长,在20-25℃时长得最快,超过30℃就停止生长。因此在高寒山区,要抓紧温度高的时期,采取措施提高地温以培育菌材。而在夏季地温超过30℃的低山区,就要做好遮阴降温工作。蜜环菌对湿度也有一定要求,干燥条件对它生长不利。蜜环菌所生长的土壤湿度,因土壤质地不同,差异很大。在鄂西腐殖含量高的土壤中,土壤含水量一般在50%以上;在陕南的风化石渣土,含水量只有14-18%。砂壤土的适宜湿度一般要求用手握成团,落地能散开就合适。如果用锯木屑加砂做培养蜜环菌的填充物,含水量就要调到45-60%,对于不同土质应区别对待。
酸碱度(HP值)是影响蜜环菌新陈代谢的重要因素。蜜环菌生长最适宜的酸碱度为pH值在5.0-6.0之间。南方山区土壤均偏酸,故蜜环菌生长旺盛。在配制固体或液体培养基时将酸碱度调至pH5-5.5,蜜环菌生长良好。 源自(QQ:862892180)
二、好气:蜜环菌在通气条件良好时,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在嫌气条件下,生长很慢。所以在培育菌材和栽培天麻时,必须选择砂土或砂壤土,不能选透气性不良的死黄泥地。特别是排水不良、粘性积水的土壤,更不适宜用来培养蜜环菌和栽培天麻。

蜜环菌回菌概念

蜜环菌回菌概念

蜜环菌回菌概念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蜜环菌回菌概念是指一种生态学术语,用来描述在生态系统中蜜环菌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蜜环菌是一类存在于蜜蜂肠道中的共生菌,它们与蜜蜂之间形成了一种互惠共生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蜜蜂为蜜环菌提供了合适的生长环境和养料,而蜜环菌则为蜜蜂提供了必要的营养物质和保护机制。

蜜环菌的回菌过程主要通过蜜蜂的排泄物实现。

当蜜蜂摄取了花蜜和花粉等植物物质后,这些物质会在蜜蜂的肠道中与蜜环菌发生联系。

在与蜜环菌的共生关系中,蜜环菌会帮助蜜蜂消化食物,促进食物中的有益物质的吸收,同时还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保护蜜蜂不受病原菌的侵害。

除了对蜜蜂本身的影响之外,蜜环菌回菌现象还能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

研究表明,在蜜环菌的作用下,蜜蜂排泄物中的营养物质被释放到环境中,可以为植物和其他生物提供养分,促进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循环。

蜜环菌还可以通过影响植物的健康状况和生长速度,间接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性。

蜜环菌回菌概念的提出,为我们理解生态系统中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通过深入研究蜜环菌回菌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为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健康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在实际应用中,科研人员可以利用蜜环菌回菌概念来改进农业生产和生态恢复工作。

通过合理利用蜜环菌的作用,可以提高蜜蜂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增产。

在生态恢复项目中,可以通过引入蜜环菌来改善土壤质量,促进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稳定,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示例:蜜环菌回菌概念是指一种微生物的生长方式,其特点是在环境中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系统,通过多种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各种化学反应,促进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

蜜环菌是一种具有特殊生长方式的微生物,它们借助其他生物的代谢产物作为碳源和能源,在环境中形成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

一般来说,蜜环菌生长在一种类似于化石燃料的有机物质上,通过接种其他微生物的方式来促进有机物质的降解和转化。

蜜环菌品种介绍蜜环菌

蜜环菌品种介绍蜜环菌

蜜环菌品种介绍蜜环菌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及假蜜环菌(A.tabescens),俗称榛蘑。

隶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蜜环菌属。

是温带至热带地区厂泛分布的一种食用菌和药用菌。

味美可口,清香嫩脆,我国东北林区******蜜环菌产量较大,农民广泛食用。

它是我国珍贵药材天麻的共生菌,是天麻主要营养源。

蜜环菌营养丰富,还具有药用价值。

据报道,干菇含粗蛋白11.4%,脂肪5.2%,碳水化合物75.9%,纤维素5.8%,灰分7.5%,热量384千卡。

子实体中还含D-苏来醇,维生素A等,对******腰腿疼痛、佝偻病、癫痫病有功效。

经常食用蜜环菌,可预防视力减退、夜盲、皮肤干燥,并可增强人体对某些呼吸道及消化道传染病的抵抗力。

据国外报道,从蜜环菌子实体中分离出的水溶性葡聚糖和多肽葡聚糖,经动物试验,后者对小白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70%,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为80%。

日本学者,还从蜜环菌子实体中分离出一种AMG-l的化合物,对大脑具有保护作用和镇静作用。

蜜环菌的固体发酵制品,蜜环菌片、银蜜片,可代替天麻作药,对高血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美尼尔氏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引起眩晕的病人,******效果较好。

对肢麻、失眠、耳鸣、中风后遗症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XX年Reitsma对蜜环菌作了详细调查,并进行了一系列生理研究。

蜜环菌是天麻不可缺少的互慧共生菌,栽培天麻必需蜜环菌的帮助。

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蜜环菌子实体中等大。

菇盖直径4-14cm,淡土黄色至浅黄褐色,老后棕褐色,中部有平伏或直立的小鳞片,有的近光滑,边缘具明显的条纹。

菌肉白色。

菌褶白色或稍带肉粉色,直生至延生,稍稀,老熟常出现褐色斑痕。

菇柄圆柱形,细长,稍弯曲,长5-13cm,直径0.6-1.8cm,色同菇盖,常有纵条纹和毛状小鳞片,纤维质,内部松软至空心,基部稍膨大。

菌环乳白色,在柄的上部,幼时常呈双层。

蜜环菌的制作方法

蜜环菌的制作方法

蜜环菌的制作方法1. 简介蜜环菌(也被称为酒酵母)是一种常见的发酵菌,它可用于制作蜜环酒、啤酒和其他发酵食品。

蜜环菌具有良好的发酵能力和酒精耐受性,因此非常适合用作酿造酒类产品的菌种。

本文将介绍蜜环菌的制作方法。

2. 材料准备蜜环菌的制作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如下:•蜜环菌培养基(可在酵母制剂商店购买)•无菌培养瓶•灭菌的培养器具(如玻璃棒、移液器等)•纯净的蒸馏水3. 制作步骤步骤1:准备培养基将蜜环菌培养基按照配方准备好。

通常,蜜环菌培养基的成分包括葡萄糖、酵母粉和其他营养物质,可根据具体配方进行调整。

步骤2:灭菌培养瓶和培养器具使用高温高压灭菌器对培养瓶和培养器具进行灭菌处理,以消除可能存在的有害微生物。

步骤3:接种菌种将蜜环菌培养基倒入灭菌的培养瓶中,注意不要使培养基接触到任何可能引入杂菌的物体。

然后,使用灭菌的玻璃棒或移液器将菌株接种到培养瓶中。

步骤4:培养菌株将接种好的培养瓶放入恒温摇床或恒温培养箱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蜜环菌的最适生长温度通常在20-30摄氏度之间。

步骤5:观察生长在培养过程中,定期观察菌株的生长情况。

蜜环菌通常会在接种后24-48小时内开始生长。

观察到的生长可以是培养基中的浑浊度增加或有气泡产生等。

步骤6:分离纯种当菌株生长到足够数量时,使用无菌的培养器具从培养瓶中分离出纯种。

分离纯种的常用方法是采用稀释法或均匀涂布法。

将分离得到的纯种转移到新的培养瓶中,并继续培养和观察生长。

4. 结论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成功制作蜜环菌。

蜜环菌是制作蜜环酒和其他酒类产品的重要发酵菌种。

制作过程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和恒温恒湿的培养条件,确保最佳的菌株生长和发酵效果。

如果您有兴趣酿造自己的蜜环酒或其他发酵食品,可以尝试使用自制的蜜环菌进行发酵。

天麻蜜环菌、萌发菌母种生产技术

天麻蜜环菌、萌发菌母种生产技术

天麻蜜环菌、萌发菌母种生产技术菌种培养是微生物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介绍天麻蜜环菌和萌发菌母种的生产技术。

天麻蜜环菌的生产技术天麻蜜环菌的概述天麻蜜环菌(Ophiocordyceps sinensis)是寄生于青藏高原特有的天麻上的真菌,是一种重要的药用菌。

天麻蜜环菌具有滋补强身、亢进元气、活血止痛等功效。

因其生长在青藏高原上,种植难度大,市场价格高昂。

天麻蜜环菌的生产技术目前,国内的天麻蜜环菌生产主要依靠菌株保藏和菌丝体发酵的方式。

因为菌体繁殖周期长,生长条件较苛刻,中间环节多,所以天麻蜜环菌的制备工艺比较复杂。

菌株的保藏为了确保天麻蜜环菌的品种质量,要进行菌丝株的保藏。

保藏分为以下两类:1.把天麻蜜环菌菌丝体保存在深冷存储箱中:将培养出的天麻蜜环菌菌丝体经过特殊处理之后,放入深冷存储箱中保存。

这种方法适用于长期保存。

2.把天麻蜜环菌直接保藏在天麻上:将天麻收获后,用纱布包裹好,将培养好的天麻蜜环菌菌丝体涂抹在天麻上。

这种方法适用于短期保存。

菌丝体发酵生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按照固态培养的方式来进行,主要步骤如下:1.选择营养和含水量适宜的基质:天麻蜜环菌具备较好的耐受性,可以在多种质地的基质上生长发酵,如:大豆糖蜜/麸皮、食用菌庚二酸盐、玉米棒芯、稻草粉等。

2.检查基质水分含量:盐度过高,水分过少都会对菌丝体的生长发酵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进行发酵之前一定要检查基质含水量的状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中种菌丝体:此处使用的是固体素、甘油、自来水组成的液态培养基,在选择好基质材料后,使用液态培养漿的方法进行预处理。

将微生物发酵完的发酵漿液挖出来,与基质材料混合在一起,又使之均匀铺开。

4.发酵过程:将芽胞菌杂菌加入;约在18℃附近为最佳生长温度下。

待繁殖至一定程度后,取出菌丝体,进行后续处理。

5.活性炭喷涂处理:为了去除细菌杂质以及其他的污染物,去掉附着物表面上的细菌、外物等杂质。

在菌丝体发酵完成后的表面,喷涂一定量的活性炭。

蜜环菌种植可行报告

蜜环菌种植可行报告

蜜环菌种植可行报告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和健康越来越关注。

有机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备受人们青睐。

然而,传统的农业模式往往对土壤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损害。

在这样的背景下,蜜环菌种植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模式备受关注。

本报告将探讨蜜环菌种植的可行性,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蜜环菌的特点蜜环菌,又称为红曲霉,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首先,蜜环菌在生物防治中具有显著效果。

它能够产生一些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抑制一些病原菌的生长,对农作物病害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其次,蜜环菌在食品加工中也有重要应用。

例如,传统的米酒、酱油等发酵食品中,常常会添加蜜环菌进行发酵,以增加食品的口感和营养。

此外,蜜环菌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被用于中药材的生产和医药工业。

蜜环菌种植的优势相比传统的农业模式,蜜环菌种植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蜜环菌种植可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

由于蜜环菌具有一定的生物防治效果,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从而减少农药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

其次,蜜环菌种植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

蜜环菌具有一定的分解能力,可以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释放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此外,蜜环菌种植还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

蜜环菌种植的挑战然而,蜜环菌种植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蜜环菌的生长环境要求较为苛刻,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

在一些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蜜环菌的种植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其次,蜜环菌的培育和种植技术相对较为复杂,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对于一些农民来说,可能需要一定的培训和指导才能掌握这些技术。

此外,蜜环菌种植也存在市场需求不足、产品销售难等问题,需要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和引导。

结论综上所述,蜜环菌种植具有可行性,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为了推动蜜环菌种植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拓展市场需求,促进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蜜环菌

蜜环菌
2.培育技术 蜜环菌采用发酵培养技术,其工艺流程:斜面菌种培养(24-26℃,15-20天)→一级种子培养(24-26℃,5-6天)→二级种子培养(26-28℃,4d左右)→种子罐培养(26-28℃通气量(V/V)1:0.3-0.5/mim,4-5天)→发酵罐发酵(26-28℃通气量1:0.5-0.8分钟,6-7天)→出罐、过滤(板框或离心机)→菌丝体,发酵液浓缩至膏状→混合、烤干(65-75℃)、粉碎、压片2.(1).菌种分离培养 选健壮新鲜子实体,用乙醇表面消毒后,在无菌条件下挑取菌柄与菌盖接触处一块组织,置于PDA培养基上(马铃薯200g煮水,葡萄糖20g,琼脂20g,pH自然,灭菌后作成斜面),分离出纯菌种后,用PDA培养基扩大培养成斜面菌种。
【药理作用】
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蜜环菌多糖小鼠每日灌胃100mg/kg,连续5天,能显着增加正常小鼠和注射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抑制小鼠的溶血素生成。小鼠每日口服蜜环多糖50mg/kg和100mg/kg,连续5天,能显着增加正常小鼠的空斑形成细胞数,其中以50mg/kg剂量组作用更为显着。体外实验,蜜环菌多糖10μg/ml和50μg/ml可显着增强刀豆素A(Con 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但对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的小鼠迟发型过敏反应无显着增强作用。此外,蜜环菌多糖还能增加小鼠静注碳粒廓清速率及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数和吞噬指数。另有报道大鼠连续腹腔注射蜜环菌提取物(2.5g/kg/天5天,或给小鼠皮下注射此药(2.5g/kg/天)11天,均可使胸腺重量减轻,但脾重量有所增加,并且连续皮下注射蜜环菌提取物(2.5g/kg/天)7天,对绵羊红细胞(SRBC)致敏小鼠溶血素形成无明显作用,对DNCB所致小鼠迟发型皮肤过敏反应亦无明显作用。
【化学成份】含麦角甾醇(ergosterol),甘露醇(mannitol),D-苏糖醇(D-threitol),卵磷脂(lecithin),甲壳质(chitin),维生素(vitamin)B1、B2、PP,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谷氨酸(glutamicacid),赖氨酸(lysine),胱氨酸(cystine),半胱氨酸(cysteine),组氨酸(histidine),精氨酸(arginine),甘氨酸(glycine),α-丙氨酸(alanine),苏氨酸(threonine),酪氨酸(tyrosine),脯氨酸(proline),缬氨酸(valine),亮氨酸(leucine)等。

蜜环菌粉的功效与作用

蜜环菌粉的功效与作用

蜜环菌粉的功效与作用蜜环菌粉,又称为蜜环菌孢子粉,是一种由蜜环菌通过加工而成的保健品。

蜜环菌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多生活在土壤、水源、空气中,并且广泛存在于大自然的各个角落。

蜜环菌粉的功效与作用众多,它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肠道健康,提高消化吸收能力,并且有助于抵御衰老和预防疾病。

在本文中,将逐一介绍蜜环菌粉的各项功效和作用。

首先,蜜环菌粉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免疫力是人体抵御疾病侵袭的重要因素,而蜜环菌中富含的多种营养成分能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

研究表明,长期服用蜜环菌粉可以增加人体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促进抗体的产生,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从而预防感冒、肺炎等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发生。

其次,蜜环菌粉对于改善肠道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蜜环菌在人体内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增加有益菌的数量,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

肠道是我们身体的第二个大脑,它与我们的健康密不可分。

蜜环菌粉能够改善肠道内环境,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减少腹泻和便秘的发生,增加肠道黏膜的抵抗力,防止肠道炎症的发生。

此外,蜜环菌粉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帮助减肥瘦身。

新陈代谢是人体能量转化的基本过程,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体重和体型。

蜜环菌粉中富含多种酶类物质,能够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增加热量的代谢,减少脂肪的堆积,从而达到减肥瘦身的效果。

研究表明,长期服用蜜环菌粉的人群,相对于不服用的人群,能够减少体重、腰围和体脂肪的积累。

此外,蜜环菌粉还具有抗衰老和抗氧化的作用。

蜜环菌中所含的多种抗氧化物质能够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减少细胞的氧化损伤,从而延缓衰老的速度。

另外,蜜环菌粉中富含的胶原蛋白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能够滋养皮肤和修复肌肤组织,使皮肤更加光滑细腻,减少皱纹和色斑的出现。

最后,蜜环菌粉对于预防疾病和提升健康也有积极的作用。

蜜环菌粉中富含的多种营养物质能够提高人体的整体健康水平,降低患疾病的风险。

蜜环菌(菌类)

蜜环菌(菌类)

主要价值
化学成分
生物用途
药理作用
蜜环菌营养丰富,还具有药用价值。据报道,干菇含粗蛋白11.4%,脂肪5.2%,碳水化合物75.9%,纤维素 5.8%,灰分7.5%,热量384千卡。子实体中还含D-苏来醇,维生素A等,对治疗腰腿疼痛、佝偻病、癫痫病有功效。 经常食用蜜环菌,可预防视力减退、夜盲、皮肤干燥,并可增强人体对某些呼吸道及消化道传染病的抵抗力。据 报道,从蜜环菌子实体中分离出的水溶性葡聚糖和多肽葡聚糖,经动物试验,后者对小白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 为70%,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为80%。日本学者,还从蜜环菌子实体中分离出-种AMG-l的化合物,对大脑具有保 护作用和镇静作用。蜜环菌的固体发酵制品,蜜环菌片、银蜜片,可代替天麻作药,对高血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 足、美尼尔氏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引起眩晕的病人,治疗效果较好。对肢麻、失眠、耳鸣、中风后遗症 等也有-定的疗效。1932年Reitsma对蜜环菌作了详细调查,并进行了一系列生理研究。蜜环菌是天麻不可缺少的 互惠共生菌,栽培天麻必需蜜环菌的帮助。
分布范围
夏秋季在针叶或阔叶树等很多种树干基部、根部或倒木上丛生。常常引起很多树木的根腐病。菌丝体或菌丝 索能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或生长后期发生的适应性变态。
蜜环菌分布很广,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中国云南、河北、山西、黑龙江、吉林、浙江、福建、广 西、陕西、甘肃、新疆、四川、西藏等地均有。
蜜环菌分布图
1922年在密歇根州上半岛克里斯特尔福尔斯附近的栎树混合林中,发现-个鳞茎蜜环菌的菌丝体,呈垫状生 长。对采自该地区的-些蘑菇样本进行了遗传学测试,结果证明,所有这些蘑菇均由同-株地下的菌丝体生出,菌 丝体蔓延的范围达15公顷以上。估计其总重量为10吨,按已知的生长率计算,其年龄至少有1500岁。同年晚些时 候,在华盛顿州西南部的亚当斯山鉴定了-株蜜环菌;估计其年龄在400-1000岁之间;其大小达607公顷左右,大 大超过密歇根发现的鳞茎蜜环菌株。

蜜环菌功效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蜜环菌功效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蜜环菌功效和作用分别是什么?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蜜环菌是什么,这是一种菌类,也经常被人们当成中药使用,这种中药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新疆、甘肃、西藏等地区,在中医学界有着广泛运用,比如可以治疗高血压,能够辅助治疗冠心病,能够解决腰酸腿疼等问题,作用非常强大。

第一、蜜环菌的功效蜜环菌味甘,性平,归肝经。

有熄风平肝,祛风通络,强筋壮骨的功效。

主治头晕,头痛,失眠,四肢麻木,腰腿疼痛,冠心病,高血压,血管性头痛,眩晕综合征,癫痫。

第二、蜜环菌的作用(药理)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蜜环菌多糖小鼠每日灌胃100mg/kg,连续5天,能显着增加正常小鼠和注射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抑制小鼠的溶血素生成。

小鼠每日口服蜜环多糖50mg/kg和100mg/kg,连续5天,能显着增加正常小鼠的空斑形成细胞数,其中以50mg/kg剂量组作用更为显着。

体外实验,蜜环菌多糖10μg/ml和50μg/ml可显着增强刀豆素A(Con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但对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的小鼠迟发型过敏反应无显着增强作用。

此外,蜜环菌多糖还能增加小鼠静注碳粒廓清速率及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数和吞噬指数。

另有报道大鼠连续腹腔注射蜜环菌提取物(2.5g/kg/天5天,或给小鼠皮下注射此药(2.5g/kg/天)11天,均可使胸腺重量减轻,但脾重量有所增加,并且连续皮下注射蜜环菌提取物(2.5g/kg/天)7天,对绵羊红细胞(SRBC)致敏小鼠溶血素形成无明显作用,对DNCB所致小鼠迟发型皮肤过敏反应亦无明显作用。

2.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从蜜环菌菌丝体中提取得到一种新的腺苷类化合物AMG-l可延长小鼠断头张口呼吸持续时间。

AMG-1小鼠皮下注射1-10mg/kg,30分钟后,能有效地减少小鼠断头全脑缺血后乳酸(LA)堆积,ATp和磷酸肌酸(pCr)的耗竭。

皮下注射AMG-15mg/kg和尼莫地平0.5mg/kg,可减轻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后的神经症状和神经细胞缺血性损害。

蜜环菌培养.doc

蜜环菌培养.doc

1、蜜环菌培养基组分探讨12、蜜环菌子实体的液体培养13、蜜环菌子实体的液体培养14、蜜环菌母种培养基筛选试验l5、蜜环菌深层液体发酵条件研究16、蜜环菌不同发育阶段甲素和戊素含量变化研究17、蜜环菌不同发育阶段甲素和戊素含量变化研究1用漆树培养蜜环菌种植天麻初探018、蜜环菌固体培养特性19、蜜环菌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110、蜜环菌抑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111、蜜环菌液体发酵条件研究及其饮料开发 112、蜜环菌优良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对乌天麻产量的影响 013、蜜环菌发光条件的研究 114、不同树种树枝对蜜环菌生长的影响 115、蜜环菌培养基组分探讨 116、蜜环菌不同发育阶段多糖成分的研究 117、蜜环菌液对天麻试管快繁的影响 118、蜜环菌和天麻共生营养关系的放射性自显影研究 119、蜜环菌深层液体发酵条件研究 120、黑龙江省牡丹江林区蜜环菌的调查与鉴定 121、野生和人工培养的蜜环菌菌索营养成分比较 122、蜜环菌与第二营养对猪苓菌丝生长发育的影响 023、贵州蜜环菌资源及其生态研究 124、蜜环菌菌索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部分理化性质 125、蜜环菌抑制天麻种子发芽的研究 126、天麻营繁茎被蜜环菌侵染过程中细胞结构的变化 127、天麻栽培一种蜜环菌复壮的简易方法 128、蜜环菌深层发酵产多糖的研究 129、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蜜环菌生物种的研究 130、中国蜜环菌生物种E与其它种的相互关系 131、天麻消化蜜环菌过程中超微结构的变化及酸性磷酸酶细胞化学定位 132、蜜环菌的化学成分 133、乙型蜜环菌对不同品种天麻产量及天麻素含量的影响 134、天麻、蜜环菌化感现象及天麻连作障碍原因探讨 035、蜜环菌半固体培养基培育方法 136、胡萝卜有利于蜜环菌生长 137、珍稀食药用菌——蜜环菌的开发与应用 138、蜜环菌的化学成分及应用研究 139、蜜环菌Am-1菌株的选育 040、蜜环菌的提纯复壮与诱变育种 141、蜜环菌菌索多糖对小鼠血糖及急性毒性作用研究 142、蜜环菌菌种的复壮研究 143、银耳蜜环菌醇提取物的心血管药理研究 144、蜜环菌侵染猪苓菌核的细胞学研究 145、板栗苞培养蜜环菌栽培种研究 146、蜜环菌水溶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研究 047、蜜环菌代天麻的研究概况 148、天麻与蜜环菌的共生匹配过程149、西藏蜜环菌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150、天麻与蜜环菌 151、用木屑加淀粉快速制蜜环菌菌种 152、丙型蜜环菌对天麻生物产量及天麻素含量的影响153、优质蜜环菌的标志及鉴别方法154、天麻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155、天麻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156、蜜环菌荧光条件及机理再研究 157、猪苓与蜜环菌的关系 158、培养蜜环菌的经济途径 159、培育天麻蜜环菌的新原料及方法1 ******60、天麻蜜环菌和萌发菌的分离培养 161、天麻球茎不同部位的细胞对蜜环菌侵染的反应 162、蜜环菌菌索多糖的免疫增强作用研究 163、蜜环菌胞外漆酶的合成、纯化及性质研究 164、天麻依存蜜环菌寄生木霉的研究 165、蜜环菌深层发酵液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组成 166、蜜环菌子实体发生条件的初探 167、蜜环菌和猪苓的发育学及其二者的相互作用机理 068、天麻共生菌—蜜环菌的培育方法 169、蜜环菌成熟菌索的超微结构 070、中国蜜环菌生物种与北美种的交配关系 171、天麻病虫害防治方法 172、我国猪苓研究的进展 173、天麻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174、蜜环菌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基的优选 175、速栽天麻培菌的新技术 176、天麻引种要点 177、蜜环菌激发子诱导猪苓细胞产生活性氧及其相关酶的变化 178、蜜环菌菌丝体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 1*****79、蜜环菌产多糖培养条件优化的研究进展 180、天麻生活史的研究 081、蜜环菌侵染后猪苓菌核防御结构的发生及功能 082、用蜜环菌发酵物代替天麻 1****83、蜜环菌栽培种培养基的筛选研究 1****84、天麻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185、蜜环菌提取物对血清蛋白质合成及肝脏细胞色素P450含量的影响 186、蜜环菌高效分离技术 1****87、天麻蜜环菌棒排放的新方法 1****88、优质蜜环菌种的鉴别方法 1***89、中国蜜环菌生物种新记录1 ****90、天麻矿物质吸收及其营养机理探讨 191、蜜环菌固体发酵的研究1 ****92、不同蜜环菌菌株对乌天麻产量的影响1 ***93、天麻与紫萁小菇蜜环菌的营养关系及其在栽培中的应用1 ***94、天麻原球茎生长发育与紫萁小菇及蜜环菌的关系0 ****95、培育天麻要注意的问题 196、蜜环菌饮料的研制 1****97、天麻生长发育的营养研究进展 198、蜜环菌发酵保健饮料的研制1 ***99、天麻消化紫萁小菇及蜜环菌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 1100、蜜环菌菌种的分离与复壮0 ****101、芥黄蜜环菌交配型复等位基因的研究 0102、蜜环片的临床及生产工艺 0103、天麻新法栽培技术 1104、组织培养中天麻与蜜环菌共生机理的研究1 ***105、蜜环菌生物种及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1106、蜜环菌多糖分离纯化及其部分理化性质 1107、蜜环菌水溶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组成分析 1108、蜜环菌根病 1109、蜜环菌培养及浸膏提取工艺的初步研究 1110、天麻的人工栽培技术——第二节蜜环菌菌棒和菌床的培育 1**** 111、蜜环菌保健饮料生产工艺的研究 1112、5株蜜环菌产几种胞外酶活性比较 1113、天麻产量与蜜环菌材和种源的关系1 ****114、人防地洞栽培天麻技术 1115、蜜环菌菌种保藏技术要点 1****116、天麻大型细胞消化蜜环菌过程中溶酶体小泡的作用 0117、蜜环菌对天麻生长的影响(简报) 1***118、蜜环菌多糖分离纯化及性质的研究 1119、蜜环菌的采集与培养1 ****120、蜜环菌抗杂分离及快速培养技术 1***121、蜜环菌对硒的耐受能力及硒对其多糖产率的影响 1****122、蜜环菌菌种分离新法——天麻组织分离法 1***123、蜜环菌菌种培养初报1 ****124、蜜环菌固体发酵的研究 1125、天麻的寄主——蜜环菌菌种培养基质的研究 1****126、猪苓菌丝生长的伴栽菌种选择 1***127、蜜环菌A_9培养基的筛选1 ***128、天麻菌材培育方法1 ****129、蜜环菌侵染天麻皮层过程中酸性磷酸酶的细胞化学研究0 *** 130、菌索接种蜜环菌的简易技术 1*****131、蜜环菌菌索培养特性的研究 1*****132、怎样防止天麻品种的退化 1**133、天麻室内菌床培植法1 ******134、快速培养蜜环菌种促进天麻速生高产新技术的研究 1**** 135、天麻代用品蜜环菌制剂及疗效观察 1***136、蜜环菌菌株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 1137、长白山地区蜜环菌菌种的分离与筛选1 **138、蜜环菌栽培种培养料含水量试验1 ******139、引培法分离蜜环菌菌种技术1 ***140、蜜环菌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研究 1141、天麻生产的夏秋管理1 ****142、蜜环菌和天麻、猪苓的关系及尚未大量人工驯化原因 1*** 143、蜜环菌枝条原种生产技术 1***********144、天麻菌材原料的开发 1**145、蜜环菌配方和培养方法的改进 1******146、天麻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1147、天麻高产栽培新技术 1*****148、蜜环菌的研究进展 1***149、天麻吸收蜜环菌营养机制的细胞学研究0 ***150、天麻蜜环菌同步播种栽培法1 ********151、天麻蜜环菌同步栽培法 1******152、天麻蜜环菌、萌发菌母种生产技术1 ****153、天麻蜜环菌棒排放的新方法 1****154、天麻蜜环菌和萌发菌的分离培养1 **********155、天麻蜜环菌棒排放新方法 1156、培育天麻蜜环菌的新原料及方法 1157、天麻蜜环菌棒排放新方法 1158、天麻蜜环菌沙箱同步栽培法1 ****159、天麻蜜环菌同步播种栽培法1160、天麻蜜环菌同步播种栽培法1161、天麻蜜环菌同步播种栽培法 1162、袋装天麻蜜环菌菌种制作技术 1***163、天麻蜜环菌同步播种栽培法 1164、天麻蜜环菌的特征与特性 1***165、怎样培育天麻蜜环菌材 1****166、天麻蜜环菌棒排放的新方法 1***167、天麻蜜环菌的培育 1**168、天麻蜜环菌同步播种栽培法 1***169、天麻蜜环菌母种培养基0 **170、蜜环菌根病 0**171、菌索接种蜜环菌的简易技术1 ****172、怎样防止天麻品种的退化1 **173、天麻室内菌床培植法 1174、天麻室内塑料袋栽培 1***175、蜜环菌栽培种培养料含水量试验1 *****176、引培法分离蜜环菌菌种技术1 ***177、蜜环菌枝条原种生产技术 1***178、蜜环菌配方和培养方法的改进1 ***179、蜜环菌母种培养基筛选试验1 **180、新法快速繁殖蜜环菌1 **181、天麻与蜜环菌 1182、天麻共生菌——蜜环菌的培养及其在福建的最适菌材与最适生态变种的探讨1 ***183、有关栽种天麻的几个问题 1**184、天麻低产原因何在 1185、液体培养蜜环菌对碳氮源的利用试验 1***186、密环菌液体种子培养法 1**187、天麻节料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1188、棉籽壳压块栽培蜜环菌 1****189、峡渝01蜜环菌的发现与培育 1190对建立小草坝林场天麻替代菌材配料基地请示的批复0191“鄂天麻一号”栽培技术要点1地洞栽培天麻试验报告 1192天麻室内速生高产栽培技术 1陆凤英栽培天麻致富1193天麻栽培的几项关键措施1天麻(上) 1194雷公山人工培植天麻获得成功 1 谈谈人工栽天麻 1 毛竹林中种天麻 1195低山区野外冬栽天麻技术1196剪下的果枝烧掉可惜 1 天麻产量与蜜环菌材和种源的关系 1197箱栽天麻配套技术 1优质菌材胡枝子的栽培1 利用圆叶杨菌材栽培羊肚菌初报 1 198繁殖天麻大有可为 1 林内天麻栽培技术 1天麻箱栽法 1天麻箱栽图说 1199天麻双扣膜栽培1林间栽天麻技术1天麻生物学特性研究1200天麻的高产栽培1 杨树种植天麻试验研究初报1 北方天麻的箱栽技术1 天麻生产技术规程(Ⅱ)1 天麻的室内栽培技术 1201天麻高产栽培模式1 天麻长虫如何杀灭1202秋栽天麻技术1 天麻共生菌—蜜环菌的培育方法 1 栽培天麻究竟能不能赚钱? 1203天麻双层箱固定菌材高优栽培技术要点1 天麻的台板式覆砂栽培技术1 天麻箱栽 1 204人工林杨树代栎种植天麻试验1 天麻仿野生栽培新技术 1 天麻的收获与加工1205坑棚栽培天麻 1 用菌枝培养优质蜜环菌材(上)0 天麻原种室内袋式河沙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1206天麻原种室内袋式河沙高产栽培技术研究1 室内怎样栽天麻 1 绿天麻栽培技术 1207天麻种子林园繁殖高产新模式1 天麻(下) 1 天麻的地道栽培 1 桑柞树下种天麻 1208防空洞内栽培天麻的高产措施 1 天麻箱栽图解 1 天麻猪苓混栽模式 1 天麻的第二营养来源研究 1209适宜培养蜜环菌的材料0 天麻一代和多代栽培对比及添加配料试验 1210张自强的箱栽天麻一步法 1 天麻栽培管理技术要领 1 有趣的天麻栽培 1211科技天麻人工栽培技术研究0 箱养天麻1 天麻的几种常用栽培方法 1212大个体天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 1 天麻栽培的主要技术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1213天麻状元谈麻经1 秋栽天麻如何引种1 蜜环菌伴栽天麻的几种方法1 天麻仿野生栽培技术(二)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蜜环菌1 概述介绍编辑本段蜜环菌属担子菌纲伞菌目真菌的一属,广布于北美北部和欧洲,主要见于硬木森林或针叶树混合林中。

在适合的环境中蜜环菌可生活数百年,经鉴定有些个体可列入形体最大、寿命最长的生物体之列。

蜜环菌属的种类自夏末至秋季形成子实体(蘑菇),各种的子实体外形相似,菌褶沿菌柄向下延伸一段距离,菌伞基部有1或2个菌环。

颜色从白色至金色。

多数种类生于地面,但少数种类,包括假蜜环菌则直接生于木上。

蜜环菌可从受精的白色孢子萌发。

孢子体萌发后形成菌丝,菌丝为分枝的丝状体,由细胞组成,菌丝聚集成索状的长束,称为根状菌索。

根状菌索在地下生长,形成范围很大的网络,在土壤中蔓延,从朽木或活树的根上寻找营养。

根状菌索分泌能消化食物的酶,消化的食物由菌丝的壁吸收。

根状菌索藏于地下,能耐受极高和极低的温度,包括地面上的森林火灾。

只要有适宜的森林生长条件,垫状的菌丝体可生长到惊人的大小。

1922年在密歇根州上半岛克里斯特尔福尔斯附近的栎树混合林中,发现一个鳞茎蜜环菌的菌丝体,呈垫状生长。

对采自该地区的一些蘑菇样本进行了遗传学测试,结果证明,所有这些蘑菇均由同一株地下的菌丝体生出,菌丝体蔓延的范围达15公顷以上。

估计其总重量为10吨,按已知的生长率计算,其年龄至少有1500岁。

同年晚些时候,在华盛顿州西南部的亚当斯山鉴定了一株蜜环菌;估计其年龄在400~1000岁之间;其大小达607公顷左右,大大超过密歇根发现的鳞茎蜜环菌株。

对16-18岁的孩子使用应该没有什么影响。

但建议还是在进行身体检查后,遵照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服用。

2 形态特征编辑本段蜜环菌根据其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可分为子实体和菌丝体两大部分。

2.1 子实体即发育成熟的蜜环菌蘑菇,是它的繁殖器官。

蜜环菌的子实体高约5~15厘米。

菌盖肉质,扁半球形,逐渐平展,后下凹,直径约7~9厘米,表面蜜黄色与栗褐色,多布以毛状小鳞片,菌肉白色。

菌柄细长圆柱形,浅褐色,稍部近白色,直径约0.5~2.2厘米,纤维质松软,后中空,基部常膨大。

菌柄上部接近菌褶处有一较厚的菌环,膜质,松软,有时为双环,白色有暗色斑点。

由于菌盖表面呈蜜黄色,菌柄上部有环,所以叫“蜜环菌”。

菌褶与菌柄相连,呈贴生至延生,由近白色逐渐变为污白褐色,老时有锈色斑。

孢子印无色或微具黄色,光滑,椭圆形或近卵圆形。

2.2 菌丝体是蜜环菌的营养器官,为极纤细的丝状体,肉眼难辨其形状。

在着生蜜环菌菌索的树皮下,能见由大量菌丝组成的菌丝块或菌丝束,呈粉白色或乳白色。

菌索是菌丝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或生长后期发生的适应性变态,即菌丝体交织肉结组成绳索状的组织。

菌索外层由菌丝分化形成较为紧密的外表皮组织,有一个尖端,色深,角质化,是一种休眠体。

菌索在生长时可以发生波长约530微米的蓝绿荧光。

菌索主要起运输营养、水分和氧气的作用,同时不断进行增殖、延伸和寻找新的营养源。

3 生态习性编辑本段夏秋季在针叶或阔叶树等很多种树干基部、根部或倒木上丛生。

常常引起很多树木的根腐病。

菌丝体或菌丝索能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或生长后期发生的适应性变态。

4 分布范围编辑本段蜜环菌分布很广,河北、山西、黑龙江、吉林、浙江、福建、广西、陕西、甘肃、新疆、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均有。

5 化学成分编辑本段从蜜环菌菌丝体中分离出40多个化合物,其中有多元醇、酚、有机酸、酯类化合物、嘌呤、衍生物、原伊鲁烷型倍半萜芳香酸酯等。

并且对石油醚提取的原伊鲁烷型倍半萜芳香酸酯类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分别命名为蜜环菌甲素、蜜环菌乙素、蜜环菌丙素(1....蜜环菌丁素、蜜环菌戊素l)、蜜环菌己素、蜜环菌庚素[8]、蜜环菌辛素、蜜环菌壬素、蜜环菌癸素n。

沈业寿等[1。

从斜面培养的菌索中分离出蜜环菌胞内多糖,分析证明其中含有糖醛酸、D一葡萄糖、D一半乳糖、D一甘露糖、D一木糖,组成单体为吡喃糖,不含蛋白质。

谭周进等E143从蜜环菌的发酵液中分离出一种中性多糖和多种酸性多糖,并且研究发现其中的一种中性多糖为葡聚糖,无蛋白质,含型糖苷键。

陈晓梅等[1朝对蜜环菌的研究表明,菌丝体和发酵液多糖为单一葡萄糖组成的葡聚糖;菌索和子实体多糖由葡萄糖、木糖组成,这2种单糖在菌索多糖中的摩尔比为1:14,在子实体多糖中的摩尔比为1:10。

蜜环菌多糖的分子量为10000~70000。

蜜环菌不同发育阶段多糖含量分别为菌丝体含9.009/5;发酵液含0.87g/lO0ml;菌索含1.129/5;子实体含2.27。

张嘉等E163从蜜环菌子实体中分离到3个新的化合物,其中2个为甾醇类化合物,一个为c一18植物鞘氨醇型神经酰胺。

此外,还有从蜜环菌子实体中分离出水溶性葡聚糖和多肽葡聚糖的报道。

6 药理作用编辑本段在小鼠腹腔中注射蜜环菌发酵液可以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并且与天麻水剂一样具有与阈下剂量的巴比妥钠协同的作用;小鼠尾静脉注射试验证明,蜜环菌发酵液能保护戊四氮引起的惊厥、能降低尼古丁引起的小鼠死亡数、能增加狗的脑血流量与冠状动脉血流量;小鼠口服蜜环菌发酵液试验证明无毒害作用。

蜜环菌片、蜜环菌冲剂、蜜环菌糖浆等在临床上可以主治眩晕头痛、失眠、惊风、肢麻及腰、膝酸痛等口。

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报道,应用蜜环菌片可以治疗高脂血症。

另外,杨峻山等试验证明,其中的一些嘌呤衍生物,如N6一(5一羟基一2一吡啶)一甲基腺苷,还具有脑保护和降血脂等生理活性,原伊鲁烷型倍半萜芳香酸酯类化合物可以显示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

大量试验都证明,蜜环菌菌丝和发酵液都具有镇静、抗惊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并无毒副作用。

文献证明,经常食用蜜环菌子实体,可以预防视力失常、眼炎、夜盲、皮肤干燥、粘膜失去分泌能力,并可抵抗某些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的疾病。

蜜环菌多糖具有抗肿瘤的活性。

谭周进等从蜜环菌发酵液中分离到一种中性多糖,红外光谱在890cm处有特征吸收峰,表明含型糖苷键,说明该多糖可能具有抗肿瘤活性。

研究表明蜜环菌菌索多糖AMP一1能使正常小鼠的糖耐量增强,AMP一1、AMP一2均能抑制四氧茅啶糖尿病小鼠血糖升高,AMP一2能显著降低四氧茅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AMP一1、AMP一2(灌胃剂量为10g·kg·d)对供试小鼠无毒性作用,内脏器官均正常无损。

从蜜环菌Am99—1菌株人工发酵菌体分离得到蜜环菌多糖Am1,以低能N+离子束为诱变源,黑腹果蝇为受试动物,检测Am1对离子束诱变果蝇的恢复功能得到的实验结果表明,1.0%和1.5浓度的蜜环菌多糖Am1可以提高受试果蝇蛹的孵出率,降低当代及F2代果蝇突变率,同时染色体水平上的检测也证实了此结论,这说明蜜环菌多糖对于低能离子束诱变有一定程度的防护作用,西比灵胶囊与天麻蜜环菌片对治疗颈椎病有一定的疗效。

总之,加强对蜜环菌深层发酵的研究与利用,有望开发出一系列的保健产品,如饮料、片剂、胶囊等。

7 各项用途编辑本段蜜环菌营养丰富,还具有药用价值。

据报道,干菇含粗蛋白11.4%,脂肪5.2%,碳水化合物75.9%,纤维素5.8%,灰分7.5%,热量384千卡。

子实体中还含D-苏来醇,维生素A等,对治疗腰腿疼痛、佝偻病、癫痫病有功效。

经常食用蜜环菌,可预防视力减退、夜盲、皮肤干燥,并可增强人体对某些呼吸道及消化道传染病的抵抗力。

据国外报道,从蜜环菌子实体中分离出的水溶性葡聚糖和多肽葡聚糖,经动物试验,后者对小白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70%,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为80%。

日本学者,还从蜜环菌子实体中分离出一种AMG-l 的化合物,对大脑具有保护作用和镇静作用。

蜜环菌的固体发酵制品,蜜环菌片、银蜜片,可代替天麻作药,对高血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美尼尔氏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引起眩晕的病人,治疗效果较好。

对肢麻、失眠、耳鸣、中风后遗症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1932年Reitsma对蜜环菌作了详细调查,并进行了一系列生理研究。

蜜环菌是天麻不可缺少的互慧共生菌,栽培天麻必需蜜环菌的帮助。

8 生产技术编辑本段蜜环菌菌丝体的培养有液体深层发酵和固体发酵两种方法。

8.1 深层发酵工艺流程如下:试管斜面菌种培养(25℃下培养15天)→500ml 摇瓶种子培养(24-26℃下振荡培养15天)→500ml摇瓶种子培养(24-26℃下振荡培养5-6天)→5000ml摇瓶种子培养(24-28℃下振荡培养3-4天)→种子罐种子培养(24-28℃下通气培养4-5天)→发酵培养(24-28℃下通气培养7-8天)→发酵液过滤,烘干菌丝体,压片,或将发酵液浓缩制成糖浆。

8.2 固体发酵法斜面菌种培养、一二级摇瓶种子的培养法与深层发酵的基本相同。

二级种子培养后,接入用玉米粉、麦麩等配制的固体发酵料中,适温下培养30天,将菌丝体洗净、烘干、压片。

8.3 子实体的培育可用段木栽培。

将栎属树木锯成0.7-1m的段木,在树皮上砍口至木质部。

将人工培养的菌种或长有蜜环菌的朽木(菌材)碎片接入砍口内。

挖30cm深的坑作为菌床。

将段木铺入床底,用腐殖土和锯木屑填满空隙,然后撒一层菌种。

如此层层铺放三四层,最后覆土7-10cm,经常保持湿润。

长江中下游地区3-4月播种,10月收获。

不用段木,采用栽培过天麻的腐老菌材也可栽培蜜环菌。

栽培过天麻一年以上的菌材逐层铺于培养床内约三四层,层间覆以疏松土壤或木屑,床面用草或土覆盖,经常保湿。

春季建床,秋季可收菇。

9 栽培要点编辑本段9.1 季节蜜环菌材一年四季都可培养。

但由于是野外进行培养,既要考虑蜜环菌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又要考虑与天麻收获播种期相吻合,同时要考虑尽量不与农活争劳,不与粮、油、茶、桑等作物争地,还要考虑菌材埋于土中其营养损耗后的补充问题,故天麻仿野生栽培所需的蜜环菌材培养季节,一般选择早春3-4月、夏6-7月、秋末10-11月。

9.2 场地光照:蜜环菌丝(索)生长不需要直射阳光,但需要适宜的温度(过低休眠,过高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该温度只有通过散射光照强弱来调控。

一般选择荫蔽度较好的地方(以三阳七阴为好)。

如果其它条件都较为合适,只是光照过强的话,则可人为创造条件,比如套栽玉米、红苕等作物,利用其秆、蔓、茎、叶为其遮阳。

透气:场地四周不要郁蔽度太大。

如在阔叶林中培养,应选林边地带;如在种植高秆作物的行间套培,则应选较通风透气的田块,同时适当疏散高秆作物的脚叶和杂草等。

水分:蜜环菌生长需要较重的水分,但又不能长期渍水。

故场地应选在离水源较近、霉雨季节又不渍水的地方。

土壤:应选择疏松、深厚、利水、偏酸、未施过化肥或人粪尿的土壤。

实践证明,杂灌林间腐殖叶、土或砂质生荒土最好,种过玉米、红苕、小麦、油菜等作物的土壤为次,田园土为差。

环境:要求无杂菌、无污染、无践踏。

如松杉树林中,或堆积过松杉树干、树皮,以及生有杂菌的菇筒,或蚁、鼠类危害严重,或近期施用过化肥、人粪尿,或兽禽容易践踏等地方,都不适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