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格拉底之死看雅典民主制度
从苏格拉底之死看司法与民主
从苏格拉底之死看司法与民主武若男12260414 新闻班公元前399年,哲学家苏格拉底被雅典公投判处死刑。
这位被称为“哲学之父”的伟大哲学家用自己的生命与雅典民主做最后的抗争。
苏格拉底之死是按雅典城民主法律,由雅典城多数自由民参加,最终以多数票获胜而判处的。
也就是说苏格拉底之死是多数人的意愿,而公民的意愿在当时的雅典法律之下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
有人说苏格拉底死于民主的暴政,甚至有人认为,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
这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
但是关于苏格拉底之死也有另一种解读,值得深思:苏格拉底之死不是民主之过,至少不是民主一己之过,苏格拉底死于雅典的司法,死于披着民主外衣的雅典司法。
真正杀死苏格拉底的不是民主本身,虽然民主的确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政;杀死苏格拉底的真正凶手是民主的审判,是背离了司法自身灵魂的雅典司法。
几年来我们常常说司法民主或民主司法,这几乎成了大众喜欢、一些学者热衷的口号。
民主和司法都很重要,但混在一起显得有点不伦不类,两者还是有差异的。
司法与民主的关系是透视一个国家政治制度与司法制度本质特征的窗口,在西方三权分立权力结构体系中,司法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民主的不足而存在的,甚至是被视为民主的对立物,因为民主的弊端之一就是可能产生多数人的专断。
当然,即使在西方国家,从最终意义上讲,司法也是为广大社会民众所享有的,即“在一个法制化的民主国家,法官么没想on个某种意义上最重视对人民负责的”。
民主的定义都是建立在选举基础上的利益决策机制,严格遵循多数人利益至上原则。
简言之,民主就是一种多数人的统治。
而对于司法,核心要求是公正永远是法官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
美国甚至有学者曾说过“我不需要一个懂法律的人,我只需要一个公正的人”。
民主却是决然不这样的,它意味着“我是我自己利益的最好的法官”。
人们根据自己的利益决定选择最优的情况。
而司法最核心的问题是法官必须中立,必须对他的朋友与他的敌人采取同样的标准。
苏格拉底李斯之死与民主制度的关系
苏格拉底与李斯之死异同及其现代启示高天明一,苏格拉底与李斯之死相同之处是二者均死于法律:首先,我们阐述苏格拉底的死因;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的司法基本情况是雅典"有公众法庭制度,这些法庭全体公民或由全体公民中选出的人们组成,有权审判一切案件,雅典的法庭"审判官人数六千,由公民抓签选出,当时雅典人民共有十族,每族选六百人。
出席人数自四五百以至上千不等;审判苏格拉底案件的共五百零一人。
" 并且,所有的这些审判官任期只有一年,一年后将重新选出,而且,每个公民一生中只能担任两次审判官的职务。
从上述描述可以知道,雅典的司法是大众司法,普通人可以成为法官,通过投票决定案件审理结果,这一点和现代司法理念(法官为专业训练人士)完全不同。
当时的回避制度不健全。
许多与审理苏格拉底案件的法官中,有些人和苏格拉底有个人恩怨,因此,审判结果不公正也就不奇怪了。
另外起诉的罪名一是‘诱导青年’,罪名二是‘不敬城邦诸神,引进新神’。
按照现代刑法思想,上述二罪名均是思想犯,不属于刑法主要打击的对象-行为犯-的范畴。
因此,综上所述,苏格拉底的死因是当时的雅典民主司法制度,是制度的力量造成了苏格拉底的死刑判决。
其次,我们来简单说下李斯的被判处死刑的原因简单来说,李斯的直接死因就是被赵高陷害所致。
李斯是政治家,而赵高是个阴谋家,一心想向上爬,李斯是他的绊脚石,因此在秦二世登基后,赵高要设计陷害李斯。
李斯被判死刑的直接事件是赵高说李斯的儿子李由(三川郡郡守)涉嫌通敌(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军),然后李斯就向秦二世奏章举报赵高有谋反意图。
但是秦二世没有采信李斯的意见,反而认定赵高的意见合理(李斯要除掉赵高然后可以杀秦二世夺取君权)。
而且该案件由赵高负责查办,负责侦查起诉审判,赵高通过刑讯逼供,取得李斯谋反的口供后上报秦二世,依据秦朝法律被判处死刑。
从上述过程可以知道,李斯的死因是秦二世听信赵高的诬告陷害,然后加上当时的刑事侦查、起诉、审判制度之间完全没有相互制约关系,更为要命的是案件直接由赵高负责,没有回避。
雅典的民主与苏格拉底之死——雅典直接民主制下多数人暴政的成因
雅典的民主与苏格拉底之死——雅典直接民主制下多数人暴政的成因作者:刘翀来源:《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年11 卷第1 期本站发布时间:2009-9-24 10:41:40阅读量:282次摘要:雅典的直接民主因为奉行绝对的多数统治,因而蕴藏着走向专制和暴政的危险。
而雅典民主政治中的相关制度设计却不曾对多数权力进行丝毫制约,个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在城邦生活中也无处可觅,普遍的参与并没有带来充分和有效的参与,反而降低了民主的质量和效果。
这一切都构成了雅典城邦直接民主制下多数人暴政的原因,也使苏格拉底悲剧的发生无法避免。
关键词:多数规则;多数人暴政;基本权利与自由;有效参与。
雅典作为古希腊最著名的城邦,其民主制度在伯里克利时代臻于巅峰。
公元前399年的春天,雅典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被控渎神和蛊惑青年,[1]被501名雅典公民组成的民主陪审法庭表决有罪。
苏氏在随后的申辩中只勉强提出“三十命那”的处罚,终以360票对140票被判处死刑。
在狱中,苏格拉底拒绝了友人克力同逃亡它邦的劝说,饮鸩而亡。
雅典这只惊世骇俗的“牛虻”终于永远停止了飞舞和对雅典民主制的不断“骚扰”。
苏格拉底经民主陪审法庭的审理而被处死以及他在狱中的言说与所为引出了西方法哲学中几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诸如“公民为什么要遵守法律”,“司法应精英化还是民主化”以及“民主制下的多数人暴政”等问题,激发了学者数千年的讨论至今仍余波荡漾。
本文拟以自由的、宪政的民主理论审视雅典的城邦民主,揭示雅典直接民主制下多数人暴政的成因及其与苏格拉底之死的关联。
一、多数规则本身不足以为少数提供有效保护民主要求普遍的参与,参与的最后阶段是作出某种决定,以便采取具体的行动。
在作出决定时,牵涉到裁决规则的选择问题。
民主社会普遍地把多数意志或多数同意作为解决冲突、作出决定的基础性共识。
而雅典的民主政治正是在此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尝试,通过抽签选举、轮番而治,雅典实现了普遍参与、多数统治和主权在民。
苏格拉底之死:对雅典民主制的再思考
苏格拉底之死:对雅典民主制的再思考在西方历史上,苏格拉底之死被认为是个体死亡继耶稣之后的第二大悲剧,数千年来引发了无数的关注。
一个以追求真理为毕生理想的哲学家,却被他为之奉献一生、标榜着所谓的“民主、自由”的雅典城邦判处死刑。
从苏格拉底之死折射出了雅典民主制无法掩饰的弊端,只有从新思考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古希腊文明。
标签:苏格拉底;雅典;民主制苏格拉底作为“古希腊七贤”之一,生平虽未留下任何书面著作,其思想卻深刻地影响了古代西方哲学的发展。
他将自己比喻为一只牛虻,认为自己是神赐给雅典的礼物——时刻刺激这个国家不断鞭策自己以散发新的生机活力。
这样一位雅典精神上的“助产士”却死于雅典人引以为傲的民主制度之下,这究竟是哲学的悲剧还是雅典民主体制的悲剧?一、苏格拉底之死:忠于民主却死于民主公元前399年,被誉为“西方的孔子”“站着沉思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被雅典人民法庭以“蛊惑青年”“引进新神”两项罪名起诉并判处死刑,随即饮下毒酒死于牢房内,这也为其一生增添了神秘色彩。
苏格拉底拒绝了一切有违雅典民主制而使自己免于受难的行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他毕生对于雅典城邦民主的信仰。
悲剧的是,正是这“信仰”结束了他传奇的人生,因为这“信仰”还不完全具备作为信仰的特质。
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民主制最为盛极的伯利克里时代,此后雅典民主制开始走向衰败。
公元前431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惨败于斯巴达,标志着雅典民主制由盛转衰,直到公元前338年,喀罗尼亚战役的失败,雅典城邦民主制彻底宣告结束。
毫无疑问,苏格拉底对于雅典民主制是极为热爱的,他的一生都致力于不断完善雅典民主制。
作为雅典公民的一员,他至死都维护着雅典城邦的民主,甚至用死亡坚决捍卫这种民主制的神圣性、不可侵犯性。
苏格拉底拒绝了一切可能免于死亡的机会,宁肯自己忍受不公正,也不愿去做不公正的事,他用行动告诉雅典人民雅典的民主应该是人人平等的,任何人都不应该享有特权。
讽刺的是,苏格拉底忠于这种民主制,但也死于这种民主制。
从苏格拉底之死看雅典民主政治及其影响
从苏格拉底之死看雅典民主政治及其影响(一)关于人类社会群体的性质:“自由城市”抑或“一伙人群”?[2]对希腊人来说,自由城市意味着一种自由人的联合,人们在这种城市中自己管理自己,公民轮流进行统治和被统治。
实际上,在雅典的民主政体中,主要的政府职位都是由选举产生的,许多别的职位则由抽签产生,使得所有公民都有参与治理自己的平等权利。
所有公民都有权在制订法律的议会中投票和发言,列席把这些法律加以实施和解释的陪审团法庭。
然而,苏格拉底既不是寡头派,也不是民主派,对于两者,他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在苏格拉底看来,既不是由少数人来统治,也不是由多数人来统治,而是由“那个知道的人”来统治。
这在他的同时代的人看来,一定是等于恢复到最绝对的形式的王权。
苏格拉底在《言行回忆录》中,提到政府的基本原则,那就是“发命令是统治者的事,服从命令是被统治者的事。
”当然,苏格拉底区分了“王政”和“暴政”,他说,“在人民的同意下按照国家法律来统治他们是王政,而不受法律控制以统治者的意志强行对不愿意的臣民进行统治则是暴政。
”[3]希腊人则从牧人的类比是得出教训,羊群不能信任牧人,人类群体也不能把自己交托给某一个人的绝对意志,不论他自称他的目标是多么仁慈。
显然,这就造成了苏格拉底与古希腊观念上的歧异。
(二)什么是美德?苏格拉底谓,美德即知识。
这一观念看起来是一个哲学问题,但也有着极深的政治意蕴。
如果美德就是知识,那么就像其他形式的知识一样,它是可以教的。
如果它是可以教的,那么它就不可能限于少数人——贵族地主世家,而是可以被多数人——新兴的手艺人和生意人的中产阶级——来学习。
如果多数人都有美德,那么他们就有资格参与治理城市,而不能被拒绝。
然而,苏格拉底认为,真正的知识只能通过绝对定义才能得到。
如果你对某一事物不能下一绝对定义,你就并不知道它是什么。
接得,苏格拉底证明,这种知识是得不到的,连他也得不到。
[4]这样,既然美德是知识而知识又是不可获得的,那么普通人即多数人,就没有进行自治所必需具备的美德或知识。
从苏格拉底之死看雅典审判制度
从苏格拉底之死看雅典审判制度经策谈到希腊文明,就自然会想起雅典那些伟大的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这些伟大的思想家中,苏格拉底以其开创性,代表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尽管他没有留下任何文字,但我们通过其弟子柏拉图对他的言行的记述可以看到苏格拉底的生平和思想。
苏格拉底(公元前470—公元前399)曾经说过:“雅典就像一匹钝马,而我就是一只不断叮它,让它具有活力的牛蝇。
”[1]正是他的这种性格使得他成为了一个传播思想的斗士。
他通过与别人讨论,在刚开始时装作一无所知,经过讨论,使同他交谈的人明白他们自己的不足与缺点。
这种苏格拉底式的反讽使很多智者当众出丑,他们视苏格拉底为眼中钉,而这些人大都是当时有影响的人物。
苏格拉底之所以像牛蝇一样不断的叮咬他的同胞是因为他内心有某种力量非让他如此不可,他总是说他的心中有“神明指引”,而这正好成了他的反对者们抓住的他的致命把柄。
他的反对者以慢神、创造新神和败坏青年的罪名来控告他,结果他在一个由501人组成的法庭上,以281票对220票被判有罪,以毒酒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们已经知道当时雅典已经是一个非常讲究民主的城邦了,那为什么苏格拉底这个伟大的思想家会被处死呢,而恰恰是死在这民主的审判之下,前文用大段的篇幅对苏格拉底的生平进行叙述,是为解答这些困惑做的一个铺垫,也是我们借以了解雅典司法制度的一个切入点。
陪审法院是雅典司法制度的一个最大的特点,雅典的陪审法院并不同于我们现代意义上的法院,它的权力比现代法院要大得多,它实际是控制政府的主要机构,它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几乎所有的问题,其判决是最终的。
陪审法院的陪审员最多可达6001人,一般案件也要有501人、1001人、1501人进行审判。
按当时的法律,陪审员由选举产生。
对苏格拉底进行审判的是一个由501人组成的法庭。
从苏格拉底之死我们可以看到雅典陪审法院制度存在着如下的缺陷。
首先,人数众多,陪审员未受过专门的法律训练,他们进行判断不是根据固定的法律,而是根据他们的个人喜好,这使得判决带有极大的偶然性,法庭上的辩护能否打动听众往往决定着被告的命运。
法的精神:苏格拉底之死与雅典政治
法的精神:苏格拉底之死与雅典政治苏格拉底在希腊历史上是一个很复杂,很有争议的人物,更是古代希腊最富盛名的哲学家之一,然而,在公元前399年,自由,民主的希腊城邦以引入新神灵和腐化雅典青年的罪名起诉苏格拉底,并最终判处他死刑,经过一连串偶然的历史事件,对苏格拉底的起诉以一位哲人被迫害的形式被世人所熟知,人们也将他不受学生劝导而坚持服从判决的行为引为坚持原则的表现。
人们也以此作为希腊民主滥用和公民暴政的证据。
然而,这样一次审判到底因何而起?苏格拉底之死是否仅仅因为对民主的滥用?黄金时代之后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直接记录来自他两位著名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
前者是著名的哲学巨人。
而后者则因其对雅典历史的卓越记载而闻名于世。
其中,柏拉图的苏格拉底审判的记载较为全面。
尽管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他对苏格拉底的崇拜和偏爱,但可以肯定大部分事实都是正确的。
他的叙述无疑阐明了这场起诉很大程度上是雅典的城邦集体与苏格拉底个人的较量。
但实际上,在柏拉图的叙述中,不知何故遗漏了对该审判至关重要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即事件发生时的政治背景。
苏格拉底雕像让苏格拉底最终被判死刑的雅典城邦,是当年伯利克里黄金时代的影子。
他们刚刚经历了与其宿敌斯巴达之间长达三十年的大战,战争的结果无比惨烈。
斯巴达人击败了雅典引以为傲的海军。
随之摧毁了雅典民主政体。
公元前404年斯巴达国王吕西斯特拉图占领雅典时(或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他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寡头政治的傀儡政府,处于斯巴达的保护下,称作三十僭主。
三十僭主由柏拉图的两个舅舅领导,才华横溢的克里蒂亚斯和年轻得多的查米德斯。
这两者都是苏格拉底的学生。
然而在他们恐怖统治的八个月中,三十僭主杀死了许多雅典公民——几乎比战争最后十年中斯巴达军队杀死的雅典人还多,他们实行了残酷的恐怖统治,大约有一千五百多人未经审判就被当场处决。
许多温和派逃离雅典。
但是在公元前403年,柏拉图24岁的时候,克里蒂亚斯和斯巴达驻军受到卷土重来的民主派的攻击并被击败。
苏格拉底之死_雅典民主的反思_龙太江
第34卷第5期2 0 1 3年1 0月衡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No.5Vol.34Oct.2 0 1 3苏格拉底之死:雅典民主的反思龙太江,周光俊(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082)摘 要:公元前339年,雅典先贤苏格拉底死于民主制,引发了持续至今的诸多争论。
应该说,苏格拉底之死是走向激进民主的雅典公民对于自身的极度自信与苏格拉底自负式地对于公民的不信任的矛盾冲突的结果,既是苏格拉底个人的悲剧,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悲剧。
在他死后,城邦走向没落,民主趋于衰落。
苏格拉底的死亡让痴迷于政治生活的雅典公民从中吸取了教训,也启迪了后人,代议制与分权制衡、思想自由理念的形成、重视法律,可能就是沉重代价的回馈。
关键词:苏格拉底;雅典民主;反思;极度自信;不信任中图分类号:K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313(2013)05-0096-05 被控以不敬神和蛊惑青年的苏格拉底在公元前339年被他挚爱和推崇的民主制判以死刑。
他的死引发了至今还在热议的关于民主制优劣的争论,影响了整个西方社会的政治思想史。
他推崇民主制却死于民主制,这样的悖论引发了后人围绕其死因而产生的相关问题的探求。
可以说,耶稣的死开启了宗教朝圣,苏格拉底的死则开启了思想论争。
本文不去纠缠于多数人暴政的概念,而是认为苏格拉底的死亡是雅典公民的极度自信与苏格拉底自负式的对于公民的不信任的矛盾冲突使然,是苏格拉底自身的悲剧,亦是雅典民主政治的悲剧。
一、城邦民主制———民主制与城邦的互构公元前8世纪,作为雅典人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活动必须场所的政治实体———城邦出现,它为雅典人的政治活动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场所和必需的构成要素:奴隶的无偿劳动使得自由公民有了闲暇的时间参与政治生活;政治活动场所的固定和由此带来的治理为雅典人带来了参与公民大会等政治实践的广阔舞台和可探讨的材料。
苏格拉底之死:对雅典民主制的再思考
苏格拉底之死:对雅典民主制的再思考【摘要】苏格拉底之死是古代雅典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对于民主制度的再思考也显得尤为重要。
在苏格拉底审判和死刑的过程中,他对雅典民主制提出了批判,指出民主制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民主制有其优点,但也存在着缺点。
通过重新审视雅典民主制,我们可以看到其演变过程,以及苏格拉底之死所带来的启示。
这一过程让我们对民主制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并促使我们对其进行反思。
通过对苏格拉底之死及雅典民主制的重新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民主制的本质,以及如何更好地运用和完善民主制,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苏格拉底之死,雅典民主制,审判,死刑,批判,问题,优缺点,重新思考,演变,启示,认知,反思1. 引言1.1 苏格拉底之死的背景苏格拉底之死的背景是古希腊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之一,他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
在当时,雅典是一个民主政体,人民通过投票选举官员并参与政治决策。
这种民主政治并不是完美的,它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局限性。
苏格拉底被指控煽动青年,颠覆宗教信仰和政治制度,最终被雅典当局定罪并判处死刑。
苏格拉底的审判和死刑引起了当时雅典社会的广泛讨论和争议。
他的死亡成为了古代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也引发了对雅典民主制度的批判和反思。
苏格拉底的死亡背后是雅典民主政体的种种弊端和问题,如权力集中、腐败现象、政治利益等。
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制度的批判,为我们重新思考民主政治的本质和理想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
通过对苏格拉底之死的背景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和苏格拉底的思想观点。
1.2 民主制在古希腊的发展在古希腊,民主制是一种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式,起源于雅典。
在古代希腊城邦中,雅典是最早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
在这个政治制度下,政治权力被分配给全体公民,他们有权利参与政治决策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包括公民大会、陪审团和选举等机构。
以苏格拉底之死剖析雅典民主政治
以苏格拉底之死剖析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强调集体主义,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所以在剖析雅典民主政治时,以苏格拉底之死为例,既能让学生对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运行机制有进一步的了解,又以历史案例加深学生对于民主政治的集体主义加深认识。
一、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条件结合雅典地图、地貌图、以及与其他文明的关系,分析雅典海洋文明及其对政治、经济的影响。
1.地理条件: 海洋文明,多山多岛多良港平原少,工商业发达,航海和海外贸易为主。
2.经济条件:海外贸易、奴隶制商品经济发达。
3.政治条件: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直接民主。
特点:小国寡民、独立自主4.阶级因素: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5.文化因素:自由平等、开拓进取的精神,吸收亚非文明。
二、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1、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梭伦改革2、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3、雅典民主政治的顶峰——伯利克里改革让学生通过表格总结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通过表格,让学生梳理雅典民主政治发展过程,特别强调梭伦的财产等级制,从血缘到财产,克里斯提利的十个地区部落措施,从血缘到地域。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运行机制及特点1.公民大会权力:制定法律、城邦重大事务决策、选举部分官员、审判参加人员: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开会地点与次数:每月4次,每年40次实际参与人数:6000-8000成年男性公民人口:21000-40000召集与议政程序:500人议事会实现讨论确定议程,公民就议程事项向议事会提出草案,议事会投票通过后成为提交公民大会的草案。
公民在公民大会演说草案,公民大会对草案进行讨论和辩论,可提出不同方案,亦可修正。
之后举手投票表决。
公民大会津贴:公元前4世纪初始,3obols从公民大会的运行机制,分析雅典民主政治具有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的特点。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ⅢT32)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
从苏格拉底之死反思雅典民主制
从苏格拉底之死反思雅典民主制作者:李文韬来源:《法制与社会》2012年第16期摘要:苏格拉底之死是法律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事件。
人们疑惑于民主制度的实践者——雅典,为什么背离了自己的原则,使苏格拉底蒙于死亡阴影之下。
本文试解读造成苏格拉底之死的各种因素。
关键词:苏格拉底;雅典民主制;审判;言论自由作者简介:李文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0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6-134-02公元前399年,三名普通雅典公民以“慢神、引进新神”和“蛊惑败坏青年”两个罪名起诉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在审判中被判处死刑。
临行前,他拒绝逃跑:“假如城邦宣告的法律裁决没有强制力,被个人废弃和破坏,你能想象这座城市还能继续存在下去而不被颠覆吗?”最终饮鸩而亡。
这就是思想界绵延几千年来热烈讨论的“苏格拉底之死”事件。
为什么苏格拉底会死于民主审判?是制度之殇还是民心所向?为什么以民主著称的雅典容不下伟大的哲人苏格拉底?这是阴谋还是苏氏自取灭亡?苏格拉底之死是偶然还是必然?种种疑问和思考不绝于耳。
笔者希望从从有限时间内搜集到的可能资料里整理出一个初步的思路和答案。
一、苏格拉底之罪历史上的苏格拉底是个石匠,也是一名战士,曾三次参战,也曾担任五百人议事会值班主席。
苏格拉底惯于在雅典集市上与人辩论以传播自己的观点,在他周围聚集着一群贵族子弟,如柏拉图、亚西比德和克里提阿斯。
于是在戏剧家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云》中,他被嘲讽为专门教授诡辩术的丑陋、尖刻、有煽动性的哲学家形象。
雅典人对苏格拉底的印象不算好:苏格拉底的学生和朋友中有民主派,但更多的是渎神者、寡头派和叛国者,如亚西比德是反复无常的小人,克里提阿斯(Critias)是三十僭主的领袖。
这些学生成为苏格拉底毒害青年的例证。
另一方面究其“渎神、慢神罪”的指控,我们可以溯及至希腊城邦的缘起和对希腊城邦与宗教的研究。
在雅典人乃至古希腊人的观念中,宗教崇拜与城邦政治是交融在一起的。
苏格拉底之死与雅典民主政治中的自由_魏凤莲
2007年9月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S e p .,2007第24卷第3期L u d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J o u r n a l (P h i l o s o p h y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V o l .24N o .3 收稿日期:2007-04-16 作者简介:魏凤莲(1969-),女,河南郾城人,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鲁东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副教授。
①在雅典人的心目中,苏格拉底的学生有的形象很差,如亚西比德是反复无常的小人,克里提阿斯则是30僭主的领袖。
这些学生也被作为苏格拉底毒害青年的例证。
苏格拉底之死与雅典民主政治中的自由魏 凤 莲(鲁东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山东烟台264025) 摘 要:苏格拉底之死是西方文化史上的一桩公案,从古到今,论者甚众。
近代以来,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多集中在“古代的雅典究竟有没有言论自由”和“古代的民主与现代的民主自由有无差别”等问题上,深化了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研究。
本文针对近代以来西方学者的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述。
关键词:苏格拉底;雅典民主;自由 中图分类号:D 0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039(2007)03-0005-06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的民众法庭判处死刑。
大约在10年之后,他的学生柏拉图为他写下了《申辩篇》,树立了苏格拉底为追求真理而视死如归的殉教者形象,使苏格拉底赢得了烈士的美誉。
在西方哲学史上,苏格拉底的被审判被看作是一次处心积虑的谋杀:雅典人试图通过判处雅典人中最智慧和最高贵的人死刑来扼杀良知的声音。
[1]137苏格拉底之死由此也被当成是批判雅典民众暴政的一个最有力的证据,尤其是以此来证明民众的无智慧和无理性。
但是近代以后,随着学者们对雅典民主制的认识发生了改变,民主制度成为国家统治制度的一种理想,人们对苏格拉底之死这一问题也进行了重新审视。
从苏格拉底之死看雅典政治
• 我们都知道当时雅典已经是一个非常讲究 民主的城邦了,那为什么苏格拉底这个伟 大的思想家会被处死呢?而恰恰是死在这民 主的审判之下?
• 前文用大段的篇幅对苏格拉底的生平进行 叙述,是为解答这些困惑做的一个铺垫, 也是我们借以了解雅典司法制度的一个切 入点。
• 陪审法院是雅典司法制度的一个最大的特 点,雅典的陪审法院并不同于我们现代意 义上的法院,它的权力比现代法院要大得 多,它实际是控制政府的主要机构,它可 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几乎所有的问题, 其判决是最终的。
• 二、雅典民主政治
• 1.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 首先,雅典民主制度体现着雅典奴隶主自由民 多数人的主权。其次,同公民主权密切相联系 的是公民个人的自由和平等。再次,雅典的官 吏制度是具民主原则的重要体现。复次,引人 注目的是,在雅典国家有一整套相当严密的制 度,保证公民对国家官吏实施有效监督。 •
• 在苏格拉底一案中,一方是追求真理、舍身取 义的伟大哲人,另一方则是以民主自由为标榜、 被视为民主政治源头的雅典城邦。 • 当时在雅典是不存在任何个人权威的。既没有 知识的权威,也没有道德的权威,甚至没有政 治的权威。唯有一个权威,那就是人民的权威, 一切都得服从人民群体。苏格拉底虽然是一位 名人,但却并不是备受尊重的哲学权威。相比 起来,他的名气更多地来自于他的怪诞。
•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雅典就像一匹钝马,而我就是 一只不断叮它,让它具有活力的牛蝇。”正是他的这 种性格使得他成为了一个传播思想的斗士。他通过与 别人讨论,在刚开始时装作一无所知,经过讨论,使 同他交谈的人明白他们自己的不足与缺点。这种苏格 拉底式的反讽使很多智者当众出丑,他们视苏格拉底 为眼中钉,而这些人大都是当时有影响的人物。苏格 拉底之所以像牛蝇一样不断的叮咬他的同胞是因为他 内心有某种力量非让他如此不可,他总是说他的心中 有“神明指引”,而这正好成了他的反对者们抓住的 他的致命把柄。他的反对者以慢神、创造新神和败坏 青年的罪名来控告他,结果他在一个由501人组成的 法庭上,以281票对220票被判有罪,以毒酒结束了自 己的生命。
从苏格拉底之死谈雅典民主制度的衰落-精选文档
从苏格拉底之死谈雅典民主制度的衰落苏格拉底之死可以说是除了对耶稣的审判处死外,西方文明史中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判处死刑的案件。
苏格拉底用死捍卫了自己对法律的服从,用生命诠释了服从的法,他毕生热爱雅典民主,却最终成了雅典民主危机时期与保守力量斗争的牺牲品。
一、雅典民主制度的辉煌与危机雅典民主开世界民主之先河,它的光辉在伯利克里时期达到顶峰。
在伯利克里带领的强大军事力量为雅典公民筑起的保护墙内,公民团结一致,信奉着共同的神并安于现有的风俗习惯。
他们控制着国家的权力,创造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还取消了财产和等级的限制,使政府官职向全民开放,并且创建公民大会作为城邦的权力核心。
然而这种直接的民主制度建立的基础受小国寡民、民风淳朴、个人权威以及经济补贴等特有条件的严格限制,一旦这些条件中的任何一项发生异变,直接民主制就无法继续维持。
因此在当时雅典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直接民主制度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实质是一种穷人对富人的暴政。
伴随着伯罗奔民撒战争的失败和伯利克里的逝世,雅典民主的外围保护墙瓦解,国库空虚,国力大降,富人和贵族逐渐操控了雅典的民主制,开始用各种诡辩术和修辞学来左右普通民众的思维。
民主制度的漏洞迅速扩大,多数公民处于无知的状态,他们并没有认识到境况的改变,依然愚昧地维护着已经过时了的、形式上的民主。
战争之后的雅典从外面看依旧是光鲜的民主城邦,在内部却常常上演着不民主的闹剧。
雅典民主内在矛盾的不断冲突导致雅典民主从实质上开始衰落。
二、苏格拉底之死——雅典民主改革先锋者的命运苏格拉底作为先智,他深刻地洞察到了雅典民主制的内在矛盾:知识与权力相分离、政治与道德相断裂。
他试图以助产士的教育方式,来清除雅典民主的内在矛盾,唤醒人们共同抵御已经被腐蚀了的旧民主。
公元前339年,苏格拉底被501位公民组成的雅典法庭以不敬神和腐蚀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
在法庭审判过程中,苏格拉底对他的罪名进行了申辩:第一,应该以人人竞选代替人人抽签的城邦公职人员选举方法,要用知识和智慧去管理公共事务,这样才能产生善的结果,而不能将城邦的公正与民主交给那些凭运气来获取机会的人。
苏格拉底之死与雅典民主政治
• 吕底亚(Lydia)王国—— 吕底亚(Lydia)王国—— • 小亚细亚中西部一古国,濒临爱琴 小亚细亚中西部一古国, 位于今天土耳其的西北部, 海,位于今天土耳其的西北部,其 居民的语言为印欧语系安那托利亚 语族, 语族,以其富庶及其宏伟的首都萨 第斯(Sardis)著称, 第斯(Sardis)著称,它大约在公 元前660年开始铸币, 660年开始铸币 元前660年开始铸币,可能是最早 使用铸币的国家。 使用铸币的国家。
殉道的一生, 殉道的一生,历史的悲剧
苏格拉底为挽救雅典而奔赴呼告, 苏格拉底为挽救雅典而奔赴呼告, 可是,最终抛弃他的去是他深爱着, 可是,最终抛弃他的去是他深爱着,并 为之探讨终生的雅典。 为之探讨终生的雅典。 这不能不说是雅典民主制的悲剧, 这不能不说是雅典民主制的悲剧, 更是雅典历史的悲剧,同时也是人类历 更是雅典历史的悲剧, 史悲剧。 史悲剧。 ————备课感言 ————备课感言
• 伊奥利亚—— 伊奥利亚—— • 位于现今土耳其小亚细亚西海 岸的一古老地区, 岸的一古老地区,由约于公元 1100年修建的一组城市组成 年修建的一组城市组成。 前1100年修建的一组城市组成。
•
大流士一世 ——
生于公元前558,卒于公元前486年 生于公元前558,卒于公元前486年。波斯 558 486 皇帝(公元前522 公元前486年在位) 522—公元前486年在位 皇帝(公元前522 公元前486年在位)他在 继位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继位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以各个击破的策 先后打了十八次大战役, 略,先后打了十八次大战役,铲除了八大割据 势力的首领,诺大的波斯帝国重归一统。 势力的首领,诺大的波斯帝国重归一统。大流 士功成身就,踌躇满志,并巡行各地。 士功成身就,踌躇满志,并巡行各地。在巡行 至一个叫贝希斯敦的小村庄时, 至一个叫贝希斯敦的小村庄时,他让人在附近 的石壁上刻上了著名的《贝希斯敦铭文》 的石壁上刻上了著名的《贝希斯敦铭文》,为 自己歌功颂德,以便流芳百世。他自称为“ 自己歌功颂德,以便流芳百世。他自称为“王 中之王,诸国之王” 后人尊称为“ 中之王,诸国之王”,后人尊称为“铁血大 帝”。
苏格拉底之死分析雅典民主自由法治(定稿)1
设计意图:雅典是西方文明的源头,自由、民主、法治是它的名片,苏 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人,他的死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桩公案。以苏 格拉底之死为线索来探究雅典的自由、民主、法治,以微观揭示宏观, 能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更客观更辩证地审视雅典的自由、民主、法治。
第二环节:师生互动,解读雅典
重温苏格拉底之死
设计意图:小组活动容易流于形式,优生一言堂,缺乏讨论氛
古围代。中建国立强小调组学心习性卡的将自讨由论活(动内落心实精,神有利的于自培由养)学;生合古作代意雅 典识强和调独政立治学和习的思能想力的。自由
古代雅典
古代中国
政治 民主政治促进了自由的发展; 中国专制制度压抑人性
经济 雅典工商业经济的繁荣有利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有利
程 生)陪审团由500人组成,先由原告和被告分别为自己辩护,并进行举 序 证后,之后由陪审团举行第一次投票,决定被告是否有罪。如果判定被
告有罪,则由原告和被告本人分别提出具体的刑罚,再由陪审团投票选 取其中之一作为最终的判决。
280票对220票被判 有罪
苏二轮辩护: 玩笑、无罪、 有功、礼遇
激 怒 陪 审
之“自外自由、由的活动规”重矩要只之性能外。达、所到制以内度和心之现的外代自的自我自由安在所慰自强,得调而。的始胡权终适利没认、有为机认,会识这与到种能政力治 的统一二相比,心性自由是一种束缚的、空想的、形式的自由。
------摘编自寇东亮《中国传统自由概念与心性自由的思想辩 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雅典与古代中国“自由”的差异。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造成二者差异的社会因素。
各级代表
代议制民主 强调:分权制衡
关
要点:为避免多数人犯
注
错,代议制更强调的
从苏格拉底之死看古希腊民主暴政
从苏格拉底之死看古希腊民主暴政民主,简而言之,就是大多数人的意志。
然而,大多数人的意见并不能代表正确和真理,当多数人犯错误时,便产生了民主暴政。
古代希腊的民主制度是古代民主制度的杰出代表,其中最杰出的要数雅典民主。
作为一种原始的民主,其中的暴政显而易见。
最典型的例子大概就是苏格拉底之死了。
苏格拉底是死于希腊的民主制度,这点毫无疑问。
苏格拉底作为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却在主张无神论和言论自由上与当局统治相背离。
雅典的公民大会因两条罪名判处苏格拉底死刑:一是引进新神,二是教坏青年。
雅典民主派在推翻了三十年的僭主以后,宣布了政治大赦,却处死了苏格拉底——一个基本上没有政治作用的哲学家。
苏格拉底之死绝不只是因为他为了证实神谕而得罪了许多雅典名人,更不会仅是因为他在法庭上的态度激怒了陪审团。
众所周知,从梭伦开始,雅典的民主制度拉开序幕,经过克里斯提尼,再到伯里克利,雅典民主制度不断完善,逐步进入黄金时代。
可悲的地方在,赋予了苏格拉底理想和信念的雅典制度和精神,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走向了昏庸和腐败。
动荡的社会时局,使苏格拉底痛心疾首。
他希望用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去改变这样的现状。
然而,事与愿违,一方面,昏庸无能、失去理智的雅典政府不敢去承受舆论的尖锐刺激,于是那些为名誉地位考虑的执政者利用雅典民主制度的致命弱点,控制、操纵了它,使它成为排除和绞杀异己的疯狂工具;另一方面,一些所谓正直无私的雅典公民,为了维护民主制,因为对苏格拉底暴露民主制缺点的做法的不理解,将苏格拉底当成是雅典民主制度的敌人。
这样就有了公元前三九九年,五百人陪审法庭上278票赞成,221票反对的投票结果,也有了苏格拉底的死刑。
对于这场并不正义的审判,苏格拉底却选择了慷慨走向刑场。
这位智者,在生命的最后向我们诠释了法律的真正含义——法律,只有被遵守才是有权威性的。
只有法律树立了权威,才可能有社会秩序与社会正义的存在。
一个以言论自由而著称的城市竟然对一个除了运用言论自由以外没有犯任何其他罪行的哲学家提出起诉,更令人无法理解的是,这样拙劣的起诉竟然成功了。
苏格拉底之死与雅典民主制的衰落
苏格拉底之死与雅典民主制的衰落苏格拉底之死一直是思想家们爱谈论的话题。
关于苏格拉底被处死的真实原因,不仅众说纷纭,而且疑问多多。
笔者认为,没有进一步的材料,一切意见也只能是猜测而已,既无法彻底消除相关疑问,又无法还原历史上真实的苏格拉底,正如列维(A·W·Levy)所说:“我相信历史上的苏格拉底问题是不能解决的,只有探讨发现苏格拉底对我们的意义才是永恒持续的。
”[[1]](P334)两千四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无法还原苏格拉底,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从苏格拉底身上看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苏格拉底为何被起诉公元前399年,70岁的苏格拉底被起诉。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被起诉,被起诉的真实原因何在?对此,英国学者霍普·梅(Hope May)在《苏格拉底》之开篇这样写道:“如此高龄的他被如此严厉地处罚,正说明了他对雅典人的搅扰之深。
倘若未被处以极刑,苏格拉底依然会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死去。
然而雅典人还是被迫判处苏格拉底死刑,即使如此高龄。
”[[2]](P5)霍普·梅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
或许,苏格拉底对希腊人智慧的检查确实使希腊人困扰不已。
当然不至于此,苏格拉底被起诉还有更深刻的原因,这里我们就从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申辩说起。
指控苏格拉底的人有三个:悲剧诗人迈雷托士(Meletus),检察官安匿托士(Anytus)和修辞家吕康(Lycon)。
他们分别代表了雅典城内几种不同的职业团体,正如苏格拉底所言:“迈雷托士为诗人们出气,安匿托士为艺人和政客们复仇,吕康为说客们抱不平。
[[3]](P58)在应对指控者的答辩之前,苏格拉底首先对多年以来公众的偏见进行了申辩。
他认为:对他的正式指控正是出于这种多年以来的更为根深蒂固的偏见。
他说,雅典人中多数人自幼就受他们影响,相信他们的毫无事实的诬告。
苏格拉底的担心是十分正确的,因为公众的偏见、公众对他的长期以来的错误感知才是最可怕的,“是这些含糊的偏见,而不是目前的这些起诉者的指控,很可能妨碍公正的审判”。
苏格拉底之死能证明雅典民主政治产生多数人的暴政吗?
苏格拉底之死能证明雅典民主政治产生多数人的暴政吗?林凯吟
【期刊名称】《中学历史教学》
【年(卷),期】2012(000)010
【摘要】许多老师认为苏格拉底之死证明雅典民主政治是多数人的暴政,甚至高考命题者也这样认为。
如2010年上海历史单科第32题的第三个小问:“透过苏格拉底案,你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参考答案为:“从材料中提炼出雅典民主制的本质特征:1.苏格拉底最终被判处死刑表明,民主政治可能产生多数人的暴政。
2.苏格拉底一案的审判过程显示,程序公正并不必然表示结果公正。
”但事实上.苏格拉底之死真的能证明雅典的民主政治产生多数人的暴政吗?
【总页数】1页(P25-25)
【作者】林凯吟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5106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754.59
【相关文献】
1.苏格拉底与雅典--兼与《苏格拉底之死与民主》作者商榷
2.从苏格拉底之死谈雅典民主制度的衰落
3.苏格拉底之死:对雅典民主制的再思考
4.雅典的民主与苏格拉底之死——雅典直接民主制下多数人暴政的成因
5.托克维尔的历史陇思:从民主政治到"多数人暴政"——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高毅解读《旧制度与大革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格拉底之死之雅典民主制一、苏格拉底之死的历史背景(一)苏格拉底的审判背景耶稣基督诞生前400多年,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在雅典的普通法院,七十高龄的被誉为西方孔子的哲学家,被指控“不敬国神”、“另立新神”和“败坏青年”的罪行。
起诉苏格拉底的三人分别是:代表雅典政治家和手工艺的阿尼图斯、代表诗人的美勒托和代表公众的演说家素康。
在受审期间,苏格拉底从始至终都在为自己的行为和思想申辩,以平素一贯的淡定自如的高贵态度为自己辩护,并在一次阐述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对他的指控出于“多年的错误印象”(《申辩》19a),他不仅陈述了这种错误印象的感知,而且要申辩对其指控。
其后雅典法庭以281票对220票判处他死刑。
在当时,雅典人民正准备祭祀阿波罗神,这是神圣而庄严的宗教祭祀活动。
城邦依照其惯例认真对待准备这次祭祀活动,为保证城市的整洁将死刑一律暂缓,苏格拉底则被囚于监狱,等待祭祀结束后处于判决。
期间本可以赎走或逃狱,但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他以激情澎湃、慷慨的陈词反驳法院对自己的指控后做出了饮鸠而死的选择。
(二)后世的影响2000多年来苏格拉底对西方哲学的发展起着深远的影响,苏格拉底一生不探索真理、寻求真理,死后他以这不死的灵魂在永不疲惫的捎带他神圣的真理不住的向来去匆匆的人们传达着理性的光环。
他的死被人们传为佳话,被人们深深铭记。
苏格拉底垂暮之年被称为民主派的是死而非的罪名处以死刑,不得不说这是一场悲剧,然而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是处于时代人们的悲剧。
正如黑格尔所说的“雅典的悲剧希腊的悲剧”。
苏格拉底的死是仅次于耶稣的第二个最著名的死,苏格拉底之死已成为学者研究、争论、考证的热点问题。
二、苏格拉底之死与雅典民主制(一)民主制简介雅典民主制始于公元前594年的梭伦改革。
梭伦改革的成功提高了平民的地位为雅典的民主奠定了基础,公元前509年,克里斯提实行了进一步改革铲除了日氏贵族的政治特权,扩大了城邦的民主力量,遂始雅典民主得以确立。
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在当时古代国家一般都采用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时,希腊形成了独特的民主制度。
雅典的民主是当时政治、文化、经济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1.政治因素一个国家的政体取决于国家统治阶级中各个权力力量的划分,以及权力力量的对比。
由于雅典发达的海外贸易和手工业生产工商奴隶主阶层逐渐扩大,他们要求取得一定的统治地位,以工商奴隶主为领导的雅典平民通过逐步改革的方式建立了民主政治。
不断强大的工商奴隶主阶层使得政治具备了可妥协的特性。
长时间的各阶级相互的摩擦,达到了政治中各派的共融,民主政体是在这种情形下应运而生的2.文化因素宗教在古希腊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平等、朴实的城邦生活造就了希腊神话独特的世俗化、自然化。
神与人平等,神与人都是充满感情的,这与中国的神话等级观完全相反。
希腊的宗教没有东方宗教的森严与神秘,它是自由的。
雅典的民主制中权贵与平民之间的关系也如此,民主制则是最好体现了希腊宗教神韵的一种制度。
3.经济因素雅典具有活跃的经济市场活动环境,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其运作方式,便排除了中央集权的专制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以新兴的工商业阶级为首的平民阶层与旧的氏族贵族进行斗争取得品等的过程促使了民主过程的发生。
在希波战争后,大批的公民受领了封地,极大的改善了低生活水平公民的生活环境,富裕的物质生活无疑有助于公民潜心下来,积极的投身于城邦的建设与管理。
(三)两者的冲突从公元前468年出生到公元前399年被处死,可以说,苏格拉底经历了雅典民主制有兴盛到腐败衰落的全部过程。
在这整个过程中,苏格拉底坚持信仰,坚持真理。
苏格拉底的坚持与雅典的民主间产生了矛盾,在被处以死刑之时,他依然忠于雅典的法律,即忠实于,并维护雅典的制度。
1.自由定义的争议古希腊人被认为是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创造者。
希腊人热爱自由,对于雅典的公民来说自由是能够分享的政治实体,而不是其赋予个人的权利。
雅典的自由是一种城邦式的自由,是经过自由选举出的公民联合在一起,公民自己自理。
在伯里克利的葬礼演说中体现了这种强烈的自由观。
苏格拉底也是忠于自由的,他更信奉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先从控诉他的罪名说起:一是“不敬国神”,色诺芬认为苏格拉底是十分守法和虔敬的,他声称苏格拉底参加雅典举行的各种宗教仪式和献祭,并对宗教的传统十分了解。
苏格拉底曾说“有个预言性的声音告诉他应该做什么和不应做什么”(《申辩》4•8•1)这种事情和当时占卜及其他宗教的指引并没有什么区别。
然而在自由的国度里却不允许苏格拉底这思想上的自由,指控他有“不敬国神”之罪。
二是“败坏青年”苏格拉底认为:人有真理,这真理在你心中;要想知道这真理,人就需要省察自己和他人,只有通过不断的自省才会进步,他说过:“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苏格拉底教会当时的部分雅典青年,如何正确的看待自己,如何过一种自省自察的生活,如何取得进步。
当这些雅典青年理解这道理,并试图教会自己的长辈时,苏格拉底则被冠以“败坏青年”的罪行。
这些做法仅仅是他自己的个人自由,他以自身的人格魅力与魄力改变无知的众人,却不知不觉触动了雅典本身固有的自由——个体从属于群体,个人自由服从于城邦,个人没有脱离城邦以外的其他自由。
以赛亚•柏林曾在一篇就职演说中定义了现代的西方自由,分为“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
积极自由是指政治方面的自由,个体在贯彻落实实国家政治方面的自由;消极自由是指人们依据自己的意愿和想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想不会受到国家的任何非法干涉。
以赛亚•柏林认为雅典的公民有参与政治的权利积极自由,却没有个人应有的自由,即消极自由。
美国左派老报人斯东认为正是由于苏格拉底与雅典人之间的分歧才导致了审判,而不是“不敬国神”和“败坏青年”的指控。
2.公意和众意在审判中对于苏格拉底的指控在证据方面并不确凿,并且因思想犯罪在雅典的法律中也判处不了死刑,但是雅典人民以360票对140判处苏格拉底死刑。
雅典的人们自古就追求公正,而“多数人说了算”使公正得到了很好的实施吗?“多数人说了算”在雅典发挥的淋漓尽致,无论是日常的生活中,政治上的各种问题都是通过投票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多数人说了算”的大众意见又在一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公意在众意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了。
罗尔斯理论的正义原则也做出过这样的解释:一、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如何安排使之被合理地适合于每一个人的个人利益,并依于地位、职务向所有人开放。
二、每个人对其他人所拥有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的一种平等权利。
他强调了社会是否是正义的是在于同时容纳接受并保护少数人的利益。
正义乃是公意的一种所有人利益的一种平衡,而众意是着眼于部分人,只考虑和照顾了部分人的利益产生的。
雅典人当时俨然是缺少这方面的意识的,也就造就了雅典制度的失重性。
雅典十分强调多数人意识的重要与权威,在无形中酿成了众意在实质中高于法律,把雅典民主制推向了极端。
苏格拉底认为,多数人的错误是不可能避免的,每个人生来并非智者,而是无知的,需要经过自省,思考等方式才能进步成长。
由于不公正的正义是苏格拉底被冠上莫有的罪名,他以生命为代价,让后人了解了雅典当时“公正”的众意是如何结束一位伟大的智者,一位卓越的思想家的生命的,又是如何持续这种众意最终走向衰落的。
3.守法即正义在祭祀的期间,背判死刑的苏格拉底本可以逃走或赎走,那么他为什么没有选择这两种方式之一,而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死亡这条道路。
苏格拉底对法律有这高度的信仰和无限的执着,他认为守法即正义,遵守雅典城邦的法律就是保卫了正义。
他临死前曾说:“他的一生都享有了法律的利益,不能晚年不忠于法律”。
在伯里克利时期之后雅典的法律已经有相当的成就,拥有了独立的相关法,法制观念也深入人心。
每个公民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不论是私人的生活还是国家的事务中都应该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雅典人民对法律有深深的敬畏和信任。
公民的地位无论其高低,都不会免于被起诉,无论贵贱,都可起诉侵犯其利益的任何公民。
在民主与法制相遇的时候该怎样衡量他们孰重孰轻呢?在积极自由占主导地位时法律权威与公平正义该如何实行呢?在苏格拉底因苏格拉底因思想犯罪,极其民主下的法律和苏格拉底正义之心坚持的法律碰撞时,又该如何选择呢?与其说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法律判处死刑不如说是苏格拉底自己选择的死亡,他认为法律必须被遵守即使法律不正义。
他始终坚持对法律的信仰在于克里同的对话中,他说,“假定我们准备从这里逃走,雅典的法律就会来这样质问我…苏格拉底,你打算干什么呢?你想采取什么行动来来破坏我们的法律,损害我们的国家难道能否认吗‟如果一个城邦已公布的法律判决没有他的威慑力,可以为私人取消破坏,你认为这个城邦还能继续生存下去吗?”。
苏格拉底借着法律,强调了遵守城邦法律的重要性。
他认为服从法律的判决是他应该的责任和必须遵守的事。
雅典城邦法律和苏格拉底法律信仰的冲突促使了苏格拉底的死亡。
苏格拉底的死是一种无可奈何,雅不可调和,典民主制和苏格拉底之间的冲突双方都有存在的理由,苏格拉底是一位英雄,他意识到了这冲突,并希望用道德、智慧和自信的力量化解这些,于是他用自己的生命托起这项艰巨的冲突,托起正义的使命,托起历史这段曲折的进程。
三、苏格拉底之死——雅典民主制的弊端雅典民主制的理论与实践为文艺复兴的民主制提供了思想和灵感,为近现代的西方法治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民主制下创造的一定空间,是雅典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历史的长河中没有任何一种社会制度是完美的,都有瑕疵的存在,雅典的民族制也是如此。
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问题,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
狭隘的城邦体制,最终无法承受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度,辉煌盛大的雅典民主制最终被淹埋这历史的长河中。
(一)全民思想弊端雅典民主制的的价值基础是自由与平等的追求。
在希腊贵族与平民、强势与弱势之间都存在着等级关系。
这样的本身具有的等级关系与雅典的平等自由又相互存在着矛盾。
公民个人权利的似实实虚的境况也是公民常常陷入对平等自由的过度追求。
柏拉图关于雅典的民主制做过这样的定义:“一种使人快乐的无政府状态的,花俏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分区别的把一切平等给于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主义。
”希腊的哲学家安提尼西斯把民主派的平等比作了了兔子与狮子之间的平等,来描述搭档是雅典自由平等观的窘迫的境遇。
过度的追求平等与自由在自然规律中打破了原有兔子与狮子的平衡体系,雅典公民疯狂的追求极度的自由与平等,渐渐失去了希腊雅典人本身的优良品质。
自由的尺度是什么呢?我们该如何界定?“自由应当是法律下的自由。
因为我们服从法律我们才自由”而民主制形式下的雅典公民则由“极端奴役”到“极端自由”转化,脱离的原有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