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细胞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科学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2.难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细胞器的功能与细胞整体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细胞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细胞器的作用和特点。
2.新课教学:介绍细胞器的种类、结构和功能,重点讲解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原理。
3.实验与探究:通过实验探究细胞器的功能和作用,加深学生对细胞器的认识和理解。
4.巩固练习:通过练习题、课堂讨论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实物展示等手段,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小测验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2.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3.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测验成绩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资源:提供相关的教材、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资源。
2.教学工具:利用多媒体、实物展示等教学工具辅助教学。
七、结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细胞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原理。
同时,通过实验探究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八、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方面: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需要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一课时教案
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知识结构细胞器之间的分工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二、学习目标1、通过观看细胞器相关视频及动画,结合教师讲授教材内容,能够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通过学习制作临时装片,能够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3、通过分析细胞内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能够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通过讨论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能够说明生物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⑴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⑵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决方法]⑴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指导学生认识,细胞内主要的细胞器,列表比较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⑵以合成的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图解为例,探究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⑴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⑵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使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
[解决方法]⑴发挥图解的作用,利用已知,探究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⑵教师利用演示镜指导学生观察。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方法识图——感知科学过程和方法——实验观察——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六、教具准备实验器材、图片。
七、学生活动1、观察、讨论、思考回答相关问题。
2、完成实验。
八、教学程序(一)明确目标(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第1课时[问题探讨]结合教材P44图示,回答讨论题。
1、一件优质产品是如何通过各车间的部门之间的配合生产出来的?2、细胞内也存在类似的部门或车间吗?你能举出例子吗?3、细胞内有哪些“车间”?它们是如何分工的?投影教材P45——46的插图让学生认识细胞内主要的细胞器。
教师归纳总结:一、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3-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案)
3-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案)3-2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4、树立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性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⑴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⑵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⑴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⑵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使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
三、双基提要1. 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和,需要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
常用的方法是。
2.线粒体是细胞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来自线粒体。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能进行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和“”。
3.内质网是由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4.核糖体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是“生产的机器”。
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
5.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有,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
6.中心体见于和某些的细胞,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关。
7. 观察叶绿体实验所用的材料,要选择叶绿体体积较且细胞内叶绿体数目较的材料,如。
在显微镜下,观察藓类叶临时装片,发现叶绿体在细胞中的分布特点,呈形。
若高倍镜下仔细观察叶绿体,会看到其不断运动,因为。
共7页,当前第1页12345678.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色,而细胞质接近色。
9.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是由组成的网架结构,与、、以及、、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高中生物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分享
高中生物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分享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而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则是细胞内分工合作、有序运行的基础。
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是高中生物中的重要内容,本教案将介绍细胞器的种类、组成、结构和功能,并通过案例、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以及它们在细胞内的调节协调机制。
一、教学目标1.了解细胞器的种类、组成和结构,掌握细胞器的基本功能。
2.掌握细胞器之间的协同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3.掌握常见细胞器的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并了解相关治疗手段。
二、教学内容1.细胞器种类、组成和结构(1)核糖体:分为大、小亚基,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2)内质网:分为粗面和滑面内质网,是合成分泌蛋白的场所。
(3)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修饰、分泌、转运等作用。
(4)线粒体:提供细胞所需的能量。
(5)溶酶体:分解和消化细胞内的有害物质。
(6)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质。
2.细胞器之间的协同作用(1)核糖体与内质网: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被加工,并通过高尔基体和囊泡加工后分泌出去。
(2)高尔基体与溶酶体与细胞膜:高尔基体合成的蛋白经过修饰后,通过囊泡运输到溶酶体、细胞膜中。
(3)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进行代谢作用,但它们的代谢产物却正好相反,能互相弥补。
三、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选择常见某些细胞器的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实验教学:选择某些细胞器,如线粒体,进行相关实验,让学生了解细胞器在细胞内的功能及作用。
四、教学流程1.细胞器种类、组成和结构的介绍。
2.利用案例讲解各种细胞器功能障碍时引起的疾病。
3.介绍细胞器之间的协同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4.进行线粒体相关实验。
五、教学评价1.学生掌握了细胞器的种类、组成和结构以及相关功能。
2.学生能够运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掌握常见细胞器功能障碍时引起的疾病。
3.学生能够理解细胞器之间的协同作用及其调节机制。
4.通过实验学生对于某些细胞器的功能和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
教师:叶绿体是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有两层膜,膜光滑透亮,内部含有几个到几十个基粒,每个基粒是圆柱形,由一个个囊状的构造垛叠而成,囊状构造的薄膜上有进展光合作用的色素,可以汲取、传递和转化光能,是进展光合作用的场所。它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细胞器
教学目的
1.学问目的
(1)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构造和功能。
(2)制作临时装片,运用高倍显微镜观测叶绿体和线粒体。
(3)简述生物膜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4)探讨细胞中构造与功能的统一、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2.实力目的
(1)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类比相识细胞内各细胞器及其分工。通过资料的阅读和设计的问题的引导,培育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实力,进而开展综合的实力。
高尔基体的主要功能有三方面。一是与分泌有关。早期依据光镜的视察,已有人提出高尔基体与细胞的分泌活动有关。近年来,运用电镜、细胞化学及放射自显影技术更进一步证明和开展了这个观点。放射自显影技术证明,高尔基体自身还能合成某些物质,如多糖类。它还能使蛋白质与糖或脂结合成糖蛋白和脂蛋白的形式。在某些细胞(如肝细胞),高尔基体还与脂蛋白的合成、分泌有关。二是与溶酶体的形成有关。三是高尔基体还有其他功能,如在某些原生动物中,高尔基体与调整细胞的液体平衡有关系。
(2)思维训练:利用课本插图、教学挂图和课件,培育和开展学生的读图实力,进步分析、类比归纳的学习方法。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的
通过学习建立细胞器的构造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有利于对学生进展辩证唯物主义的教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中的几种主要细胞器的构造和功能;
学生:探讨并答复上述问题。
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
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系统内分工合作的概念,认识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分工合作的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分工合作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系统内分工合作的概念与特点2. 分工合作的重要性3. 分工合作的原则与方法4. 分工合作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系统内分工合作的概念、特点及重要性。
2. 难点: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分工合作的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教案、教材等教学资源2. 案例素材、讨论题、练习题等教学材料3. 教学场地与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现实中的例子,如企业、学校等系统内的分工合作,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系统内分工合作的概念、特点及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分工合作在实际中的运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工合作的原则与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5. 总结提升:总结分工合作的关键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分工合作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6.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工合作的原理进行解决。
7. 反馈与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鼓励优秀表现,提高学生自信心。
六、教学拓展:1. 通过视频、故事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不同领域中的分工合作案例,拓宽视野。
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中的分工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实践环节:1. 设计一个校园实践活动,如校园美化、运动会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并体验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总结实践活动中的分工合作经验,分享心得体会。
八、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练习题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分工合作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
高中生物《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3 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2 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说出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分泌过程
2、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二)技能方面
1、学生能分析材料、实验现象,阐明自己的观点,发展推理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动手制作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静态模型,加深对该过程的理解,发展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细胞器的协调合作及生物膜系统,树立局部与整体统一、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2认同细胞是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生命活动是通过各组成成分的协
调配合完成的。
3通过对科学家的研究的学习,认同科学研究的成功离不开探索精神、理性思维和技术手段的结合。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生物膜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联系
分泌蛋白的形成运输分泌过程。
2难点:分泌蛋白的形成与运输分泌。
三教学过程
一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
氨基酸→肽链→未成熟蛋白质→成熟蛋白质→分泌蛋白
二生物膜系统概念:
功能:。
2024年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3.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答案: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修饰、包装和运输的场所,其结构特点是扁平的囊泡状。高尔基体通过囊泡与内质网和细胞膜相连,参与蛋白质的修饰、包装和分泌过程。
5.请简要描述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
答案:溶酶体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内的物质分解和消化。溶酶体呈泡状,膜上有许多糖,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溶酶体能够分解细胞内的废旧物质、病原体等,为细胞的新陈代谢提供原料。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基本概念,理解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科学方法,探究细胞器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发展科学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从系统论角度看待细胞内部结构,认识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提高学生的系统思维和整体观念。
2.请简要描述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答案: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盘状,外有双层膜,内部含有类囊体和叶绿素等色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为植物细胞提供能量和有机物。
3.请简要描述内质网的结构和功能。
答案: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场所,其结构特点是膜结构复杂,分为粗糙内质网和光滑内质网。粗糙内质网表面附着有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光滑内质网则参与脂质合成和运输等过程。
技能训练:
总结归纳:
在新课呈现结束后,对细胞器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细胞器知识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分享高中生物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教学心得
我在教授高中生物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时,采用了一些创新的教学策略。
我认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课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知识。
一、教学设计1.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细胞器在细胞内的作用和分工,认识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2.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关于细胞器在细胞内的分工合作问题,其中包括以下重点:(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3)细胞器系统的协调和分工合作。
3.教学方法:本教学采用了互动式授课的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实验在课前,我进行了一次相关的科学实验。
我在实验室准备了玻璃掌和荧光染料,然后在学生面前放置了这些玻璃掌,让他们来进行染色和观察。
(2)课堂互动我通过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适时地提问,鼓励学生发言,让学生通过口述和互动学习,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3)组织小组活动我在课堂上组织了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探讨和交流。
每个小组会在学习的某个阶段进行一次讨论,分享他们的想法和观点,并给出各自的理解。
二、教学实践1.回忆模块在课堂上,我通过回忆模块,让学生回忆起之前学过的知识点,然后再叠加新的知识点。
我会让学生自己提出他们所知道的关于细胞器系统分工的知识点,然后我会一一给予点评。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会告诉他们一些之前没有提及的知识点。
2.实验模块通过实验模块,让学生亲自探讨相关实验问题,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在这次实验中,我使用了荧光染料,让学生亲自操作,将荧光染料染在玻璃掌上,然后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3.小组讨论模块学生参与小组讨论,让他们决定一个话题和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我的任务是为每个小组提供反馈,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并提供他们正确的指导。
4.作业模块在课堂结束时,我会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自学。
这些作业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内容,这也是他们对这个主题最好的复习方式。
高中生物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教学策略
高中生物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教学策略一、教学目标1.了解细胞器的种类和基本结构。
2.了解细胞器的功能,掌握细胞功能的关键。
3.了解细胞内的分工合作,理解细胞器的协同作用。
4.识别主要疾病的发生和细胞器的功能不正常有关。
二、知识讲解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由磷脂、蛋白质和胆固醇等构成。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通过主动转运和运载蛋白调控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状态。
2.质膜和囊泡体内膜的结构和功能质膜是植物细胞的特有结构,能够加强细胞组织的机械强度。
囊泡体内膜能够帮助物质分离和重要物质的合成。
3.粗面内质网、细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粗面内质网能够合成蛋白质,并通过运载蛋白转运到其他细胞器。
细面内质网则对细胞的代谢和物质转运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合成脂类等生理活性物质。
高尔基体则能够将物质从细胞膜或内分泌器官中摄取并且转化和分泌。
4.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线粒体是细胞内能量供应体,能够将葡萄糖等物质转化为ATP分子,为细胞提供能量。
叶绿体则是植物细胞的重要器官之一,能够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供应细胞所需的营养成分。
5.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溶酶体能够参与分解所丢失的车部分,可以通过吞噬作用帮助细胞清除废旧细胞及其组成物,维持细胞的稳定状态。
三、教学策略1.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能够加强学生对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可以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使得学生更加直观、全面地认识细胞器,减轻学习压力。
2.实验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
学生们可以自行设计实验操作流程,通过自我探索来加深理解。
3.讨论教学法讨论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大胆发言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交流和互相学习。
也可以利用分组讨论方式,加强团队协作和互相帮助的精神。
4.案例教学法借助案例教学法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和理解生物学知识,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教案
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4.了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5.理解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
(1)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
三、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显微镜、滴管、镊子、消毒牙签、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健那绿染液、黑藻叶。
必修一第三章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
第三章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它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的最根本的基础。
通过学习,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到细胞,认识系统内的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器之间是怎样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来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为后面学习细胞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奠定细胞学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的①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测叶绿体和线粒体。
③简述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④讨论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部分与整体的统一。
2、能力目标通过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巩固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和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加强学生对细胞微观结构的认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建立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部分与整体统一的观点,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中的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②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①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②制造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章学习了高倍镜的使用及本章第一节的有关细胞膜的知识以后,再进行本节内容的学习,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还是比较低,线粒体较小,在高倍镜下,在短时间内学生可能较难观察到,所以教师要准备好示范镜。
五、教学方法1、利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
2、同时应用实验探究法、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3、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六、课前准备1.准备20台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消毒牙签,新鲜黑藻叶, 1%的詹那绿染液。
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2.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讨论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性;4.制作临时装片,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教学重点:1.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2.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教学难点:1.几种细胞器的协调配合;2.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教材中有插图学生可以观察学习,对其他细胞器的学习和认识要求学生提前在网络上查找。细胞器的协调配合是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内容,需要在网络上下载相关的视频在教学中让学生观察,加强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
引题——展示目标——教学过程(预习检查—互动学习—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归纳总结—练习巩固)—课堂总结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生活动
个人教学设计模板:
个人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姓名
工作单位
年级学科
高二生物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课题来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3章第2节——细胞器
教学内容:细胞质基质的的成分及功能,各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功能分布,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体现细胞器间的协调合作,细胞膜系统的内容等
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适用年级:五年级学科领域: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安排:2课时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工合作的概念,知道在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任务。
2. 培养学生主动承担责任,积极参与团队活动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
三、教学内容1. 分工合作的定义与意义2. 团队中不同角色的职责与任务3. 协作沟通技巧4. 团队协作案例分析5. 实践演练:组建团队,完成任务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分工合作的思考。
2. 讲解分工合作的定义与意义,让学生明白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3. 讲解团队中不同角色的职责与任务,让学生认识到每个角色的重要性。
4.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的团队协作案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检查学生对分工合作的理解。
2. 实践演练:组建团队,完成任务。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4. 讲解如何提高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5.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团队协作失败的案例,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
五、课后作业1. 思考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写一篇关于角色职责的小作文。
2. 列举一些成功的团队协作案例,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3. 反思自己在团队协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分工合作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团队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等方面。
3.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作文、案例分析和反思报告等。
七、教学资源1. 校园故事视频或图片。
2. 成功团队协作案例资料。
3. 分工合作相关理论知识资料。
4. 实践演练所需的任务材料。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
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
[基础整理]
1.动植物有氧呼吸“动力车间”
两层叶肉细胞两层“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2.动物细胞: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表现在对蛋白质的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蛋白质的加工车间”和“发送站”。
与蛋白质、脂质、糖类的合成有关;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有机物的合成加工车间”
调节细胞的内环境,使细胞保持一定渗透压,保持膨胀状态
“酶仓库”和“消化车间”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与有丝分裂有关
3.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4.由单层细胞构成,叶绿体数目较少,体积较大线粒体蓝绿色
[跟踪训练]
1.D2345.D6.B7.D8.D910.B11121314.B15.A
16.⑴C⑵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和转运⑶D⑷A、C
17.(1)动物无细胞壁和液泡,有中心体(2)[⑨]内质网加工分类包装(3)核糖体蛋白质(4)线粒体有氧呼吸(5)叶绿体内质网液泡标号如图所示
18.(1)健那绿溶液口腔内侧壁盖玻片(2)视野中央转换器光圈细准焦螺旋蓝绿细胞质
19.(1)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应带点叶肉(3)应盖上盖玻片(4)应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5)应两眼都睁开
20.将下列细胞结构(序号表示)与对应的功能(字母表示)连接起来
①-C;②-A;③-D;④-B;⑤-E;⑥-F;⑦-I;
⑧-;⑨-G;⑩-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