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小论坛》教学设计
《民风民俗大家谈》导学案
《民风民俗大家谈》导学案七年级语文组【学习目的】1、了解我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几个主要的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了解我们家乡的民风民俗,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
3、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研究、搜集信息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我国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几个主要传统节日的民风民俗,感受我国独特的民族文化。
2、了解我们家乡的民风民俗,增强学生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学生搜集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资料。
【学习过程】一、调查访问1、确定采访对象,准备提问提纲(读课本153页有关资料)2、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二、研究交流,走进中国节(一)、认识春节1、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
你知道春节是怎么来的吗?2、过年是热闹的,家家户户都要在过节前后忙忙碌碌。
过年前你们家会准备些什么?除夕夜是怎样辞旧迎新的?年初一怎样给长辈拜年?3、你知道过年的这些习俗是怎么来的吗?它们都代表什么意思呢?(四人小组说一说)4、过年的这些习俗,让我们的年味十足。
如今过年,一年胜似一年。
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无论老人还是小孩,个个脸上都绽放着灿烂的笑脸和满足的喜悦。
现在,人们过年已经不在乎吃好穿新了,追求更加丰富多彩、激情振奋的文化生活。
过年有不同的方式,你喜欢哪一样呢?说说你的理由。
三、拓展延伸(一)、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习俗。
在这些节日里,你和家人吃些什么食品,从事什么活动呢?(四人小组说一说)1、关于元宵节你知道元宵节有哪些习俗吗?2、关于清明节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呢?3、关于端午节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4、关于中秋节(1)圆圆明月挂天上,中秋节到了,你们家都是怎样过的呢?(2)天上明月,人间情怀。
中秋明月这一特殊天象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团圆节。
有许多诗人在这一天写下了千古流传的诗句,有谁会背呢?请写下来。
5、关于重阳节有一首著名的诗,你们会背吗?在这首诗里蕴含着过节的习俗,你找到了吗?请写下来。
浙教版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2.3《家乡民风、民俗小论坛》教学设计
浙教版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2.3《家乡民风、民俗小论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家乡民风、民俗小论坛》是浙教版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传承家乡的民风民俗。
本节课通过各种案例和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民风民俗对于家乡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家乡的风俗习惯、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家乡的民风民俗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许多传统的民风民俗逐渐被淡化,学生对于这些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不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于家乡民俗文化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学会分析民俗文化对于家乡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家乡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他们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认识到民俗文化对于家乡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以家乡的民俗文化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分析民俗文化对于家乡的影响。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问题,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问卷,以便于学生进行。
3.准备好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民风民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家乡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图片,让学生谈谈对这些民俗文化的了解。
民风民俗小论坛详细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上2单元3.家乡民风、民俗小论坛富阳区永兴学校小学部方红英一、呈现争论引话题1.(音配画《绚丽烟花》)从爆裂的竹筒到火药发明后的鞭炮,再到现代的礼炮、烟花,燃放烟花爆竹这个传统习俗在中国延续2000多年。
(板书“燃放烟花爆竹”)看着这些画面,你想起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也放烟花爆竹?(学生说)小小调查,放过鞭炮或烟花的举手;家里放过烟花爆竹的请举手。
2.在建德论坛里,不少网友对于燃放烟花爆竹展开了争议,摘录了一些网友的发言:(呈现)你从中读出了哪两种声音?3.小结:燃放烟花爆竹需要传承燃放烟花爆竹应该革除。
显然,这些说法都有道理,到底该听谁的?两难问题,开展辩论可以帮助我们澄清认识,寻求最好的解决办法。
二、展开辩论明利弊1.课前我们小作了准备,哪些同学支持正方观点(举手)?哪些同学准备参加反方辩论的?2.调整座位。
3.各方就近分小组讨论梳理理由。
(我们收集的理由也许重复、也许有疏漏,梳理一下你们总共收集了几条理由,分派一下哪几位同学作为主要发言的辩手)4.课堂辩论目的在于锻炼口才,让道理越辩越清晰,形式比正式的辩论比赛简单一点。
但也列几条规矩:1)双方轮流发言,每次表达一条理由,若有同一理由的可以做补充;2)这一条理由可以是陈述自己的依据,也可以驳斥对方理由;3)良好的倾听将促进思辨,请用心倾听。
5.辩论过程(尽量让学生唱主角,把各条理由的关键词板书到黑板上;可行的情况下努力创设辩论的氛围。
)6.梳理小结:看看双方辩论“成绩”——输赢其次,提高认识是首要目的:正方辩手罗列的理由不少(利用板书),这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表达形式,燃放烟花爆竹确实值得传承;反方同学也罗列出了充分的理由证明了,烟花爆竹这一传统习俗不可避免地伴生了迷信愚昧、威胁人身财产安全、污染扰人、攀比浪费等“陋俗”(板书),会破坏美好与和谐的生活,我们需要思考。
家乡民风、民俗小论坛第1课时
岁月冲刷着历史。前几年这些 “烙印”到现在已逐渐在模糊——
成都人的观念,偷偷地在改变。
调查一:太升南路,成都手机传呼一街。
记者实地走访许多专卖发现,早些年选号收费2000元 一个的号码,如今大都已跌至50元一个。在一家专卖店 里,记者佯装买手机,店主非常殷勤。记者见他出示的 号结尾“6”和“8”的较多,一问,选一个号价钱50元 到500元不等。记者表示太贵欲离开,店主忙将记者拉 住:“那就不收选号费了!”在随后的攀谈中,这位自 称做了好几年生意的店主坦率地说:“本来选号费是为 了补贴那些因号码很霉而卖不出去的手机的,可是,那 些预想因号码不好而 卖不出去的手机现在也卖出去了,再加之现在买手 机的人一般不太看重吉祥号,市场竞争又激烈,有时只 好不收选号费了。”记者在另两家专卖店也听到类似的 描述。
咱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 国家,传承下来许多有趣的礼仪。 当孩子满一周岁的时候,大人引诱 孩子在一堆玩具和物品面前做出 “人生第一次重要抉择”,让孩子 自由地去抓东西,据说抓到什么东 西就可以预示孩子将来的兴趣爱好 和从事的职业。这就是民间习俗当 中的“抓周儿”礼仪。
我 一 岁 啦
我 抓 到 了 地 球
调查四:汽车牌照
“川A88888”这个车牌很“霸道”吧,但车主竟是一位 普通市民,其车型竟是一辆普通的长安面包车,且很破旧. 而所谓最“倒霉”的“川A44444”车牌号是新都某运输公 司的车,开此车的人很豁达。他说,跑了十几万公里,我 没遇到有什么倒霉的。在车管所检测线上,某影楼的孙经 理正等着上牌照,他说上牌号不考虑刻意选好号,只要好 记就行。用‘8’之类也不一定能‘发’,作为开车的, ‘8’说不定是‘罚’,因此,何苦去追求!”
调查二:拜访“吉祥”号码和“霉号”
记者随手编了几组被认为最吉祥的手机号,拨通了几个,其中 一个尾数是“8888”的号码在一般人看来可能是大老板拥有,但 拥有者却是一位从事设计工作的先生。他称:“我的号码是几年 前专门选的,花了3800元,当时我还是愿意这么做,毕竟这个号 码好记,也算吉祥,但现在要我去买,再付这么贵的选号费,我 可能不干。毕竟现在人们已经不太在意号码好坏了!” “4”被认为不吉祥,尤其是“714(谐音‘妻要死’)、 “514(谐音‘吾要死’)之类更甚。当记者拨通一个手机尾号 为“514”的机主时,机主一听我们的意思,爽朗地一笑:“人 的命运不由天定,何况这只不过是谐音。许多朋友叫我换号我偏 不换。我告诉他们:你说‘514’的谐音是‘吾要死’,但根据 音乐简谱的发音却是‘数度发’……因此,何必在意呢?”拨通 一手机尾号是“714”的机主,机主是一位律师,姓黄。他坦然 一笑:“无所谓忌讳,自己不信就行了。
〖2021年整理〗《家乡民风、民俗小论坛》参考优秀教案1
家乡民风民俗小论坛目标要求1知道民风、民俗文化有其积极、健康的方面,也存在迷信现象和陈规陋习等不良因素。
2能继承民风、民俗文化精髓,发扬优良传统,摈弃糟粕,自觉抵制各种迷信活动和陈规陋习。
3具有社会责任感,为净化家乡民风、民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时间:1课时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资料。
2.学生搜集家乡民风、民俗中的迷信活动和陈规陋习。
一、导入1师:清明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清明节的活动。
(教师播放“清明节活动”)师:你还知道哪些清明节的活动?你认为清明节的这些习俗都是积极、健康的吗?2 师:民风、民俗经过了千百年的大浪淘沙,能够保存到现在的,必定有其闪光之处。
但任何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其中既有积极、健康的方面,也存在着陈规陋习与迷信现象,即制约人类思想进步的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
二、学习1开设“家乡民风、民俗小论坛”。
(1)聚焦爆竹。
A (教师播放“绚丽烟花”)学生交流感受。
B 师:爆竹声中辞旧岁。
烟花、爆竹让我们的节日显得更加喜庆。
但每年因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的事故不计其数。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烟花、爆竹给人们带来什么危害呢?(教师播放“烟花、爆竹危害”)C 师:烟花、爆竹带来的危害真不小呢!为了防止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的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噪音,减少空气污染,不少城市采取了改革旧习俗的措施,我们一起来听一段小广播。
(教师播放“各地燃放烟花、爆竹新规定”)D 学生讨论对燃放烟花、爆竹的看法并提出本地春节该如何处理燃放烟花、爆竹问题的建议。
(2)“喜”“忌”数字。
A.师:我国的民间一向流传有一些“喜”“忌”数字。
你能说一说民间是怎样认为“4”“6”“8”这三个数字的?B.师:这种对数字的推崇与禁忌,虽然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但如果迷信于这些数字,有时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麻烦。
我们来听一个小故事。
(教师播放“数字”)学生交流从这则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2.交流家乡民风、民俗中的迷信活动和陈规陋习师:家乡的民风、民俗五花八门,我们一定要崇尚科学,分清精华与糟粕。
(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家乡民风、民俗小论坛》教案设计1
---------------------------------------------------------------最新资料推荐------------------------------------------------------(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家乡民风、民俗小论坛》教案设计13.家乡民风、民俗小论坛学习目标:1.知道民风、民俗文化有其积极、健康的方面,也存在迷信现象和陈规陋习等不良因素,这些迷信和陈规陋习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2.能初步判断优良传统和陈规陋习。
3、有摒弃糟粕、抵制各种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的情态价值观。
初步具有社会责任感,为净化家乡民风、民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辩证地看问题,正确对待各种民风、民俗文化现象。
难点:引导学生如何积极地为净化家乡民风、民俗尽自己的义务。
二.课时安排:二课时自学提纲学生自学教师补充、修改 1、搜集迷信和陈规陋习带来严重后果的典型案例材料,教师积极寻找音频视频案例,学生搜集的最好是本土化的材料。
课堂流程师生互动教师补充、修改第一课时一.辩一1 / 8辩:抓周科学吗教师:你知道什么叫抓周吗?你小的时候,家长有安排你抓周吗?当时的情况和结果是怎样的?教师:(出示抓周图片以及抓周概念)旧俗小儿周岁时,陈列各种玩具和生活用具让他抓取,以为可预测其一生性情和志趣,叫抓周,又称试儿。
教师:认为有道理的举手。
认为没有道理的举手。
大家来辩论一下。
教师引领:《红楼梦》里记载了贾宝玉的一次有趣的抓周。
宝玉的父亲贾政为了测试一下儿子将来的志向,便在宝玉周岁那天将世上所有的东西摆了无数叫他抓,谁知他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伸手只把那些粉脂钗环抓来玩弄贾宝玉以后果然混在脂粉堆里,不思上进,但他天性聪明,《红楼梦》的结尾说,贾宝玉终于醒悟过来,考试得中。
其实,贾宝玉从小混在脂粉堆里,与他的生活优裕长辈宠爱等都是有关系的,仅仅以抓周为依据判断贾宝玉不成大器,从而丧失了培养他的决心信心才是大错特错的,假设贾宝玉生活在一户一穷二白的人家,他又怎么可能混在脂粉堆里呢?抓周往往具有---------------------------------------------------------------最新资料推荐------------------------------------------------------ 迷信的色彩,现在大部分的父母当然已不会相信这些会有如此神妙的功能。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家乡民风、民俗小论坛》(浙教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家乡民风、民俗小论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本单元的第三个主题,指导学生辩证看问题,正确对待各种民风民俗文化现象,引导学生积极地为净化家乡民风民俗尽自己的义务。
【【【【【【【【【知道民风民俗文化有其积极健康的方面,也存在迷信现象和陈规陋习等不良因素。
【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指导学生辩证看问题,正确对待各种民风民俗文化现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地为净化家乡民风民俗尽自己的义务。
教学课件、图表、清单。
一、谈话导入:民风民俗经过了千百年的大浪淘沙,能够保存到现在必定有其闪光之处。
但任何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其中既有积极、健康的方面,也有其消极、糟粕的一面。
今天,我们就给这些民风民俗把把脉,说说他们的陋习。
二、传统节日陋习:1、春节陋习:(1)春节里有哪些陋习?(放烟花爆竹)它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2)出示资料:近几年全国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损失看了这份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你认为如何做合民意?(辩论:放与不放)(3)出示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相关规定2、清明节陋习:(1)清明节又有哪些陋习?现场调查班上烧香、烧纸钱的家长有多少?访问这些学生:家长为什么这么做?他们是怎么说的?这些纸钱、纸飞机之类的东西,老祖宗真的能收到吗?谁能证明?(师适时揭示:封建迷信)(2)它还会带来哪些危害?(3)师讲述自己的见闻及曾经做过的一件事。
(4)你认为如何改进这些陋习?师出示一些科学、文明的祭祖方式。
3、了解其它传统节日陋习。
三、生活陋习:1、婚丧陋习2、民居陋习3、数字陋习四、远离陋习,课堂总结略。
《民俗民风》的教案
《民俗民风》的教案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谈话导入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斓多姿,在灿烂的人类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单元所学的文章,都能将极其平常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描绘得妙趣横生、魅力四射。
同学们随同作者一起走遍大江南北,身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共同领略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
但单元为我们呈现的只是民俗风情画卷的一角,这节课就让我们畅所欲言,谈谈你所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吧。
二、分组交流1.出示交流主题:节日习俗、地方服饰、特色饮食、独特民居、民间工艺品,根据学生调查主题将全班分为五个组,进行交流。
交流提示如下:①说说你要为大家介绍的内容是什么,你的'资料从哪得来的?②把民俗的主要特点讲清楚,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认真倾听组员的讲述,把不清楚的地方记下来及时询问。
2.根据组员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介绍材料,特别是注意把没讲清楚的地方讲清楚。
三、全班交流1.根据交流主题,每组推荐23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2.听的同学认真倾听,听后组织评议。
可从以下几方面评议:①主题是否明确,特点是否突出;②内容是否具体充实;③表达是否流畅;④语言是否简洁。
四、激发情感,由说到写。
1.听了同学的介绍,此时你有什么感受?2.是啊,真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啊!透过这绚丽多彩的民俗,我们感受到的是泱泱华夏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
让我们快拿起手中的笔,把它写下来吧!第二课时习作一、编写提纲1.引导学生根据提示编写习作提纲。
提示:①要介绍的民俗是什么?②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几方面加以介绍?③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将要进行具体介绍?④根据其特点,你打算拟订什么题目?2.学生自由编写提纲。
3.小组内根据编写提示,互提建议,修改提纲。
二、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三、初步修改。
1.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把习作中语句不通的地方和错别字修改过来。
2.小组内互读互听习作的重点部分,提出习作中表达不够清楚和不够具体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议。
民风、民俗与小论坛(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
祭祀祖先
上坟扫墓
民风、民俗与小论坛(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
踏青春游
Hale Waihona Puke 折柳插门亲黄清 朋狗明 变;不 白清插 首明柳 。不,
戴死 柳后 ,变
蹴鞠(cù jū)
清明面食 清明团子
祭奠革命烈士
猜一猜
寒食 (唐)韩翃[hóng]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日对酒 (宋)高翥(zhù) 南北山头多墓田, 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 泪血染成红杜鹃。
清明节
❖ 时间:每年4月5日前后。 ❖ 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我国草木萌动,
2.清明节前后几天,折柳插门,破坏树木,以“驱鬼 辟邪”。
3.上坟扫墓时烧纸钱容易引发山林火灾。 4.清明节在家中祭祖时有很多不合理的规矩,比如贡
品、桌椅不能碰,不能洗衣服、买东西等。 5.更有人喜欢在祭拜祖先的时候燃放烟花炮竹。
民风、民俗与小论坛(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
说说你的看法
❖ 任何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都不可能是尽 善尽美的,其中既有积极、健康的方面,也 存有着很多属于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的陋俗。 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破除迷信和 陈规陋习。
❖ 2.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蹴鞠让我们 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欣赏到美丽的风景;
❖ 3.祭奠革命烈士能够让我们缅怀革命烈士, 继承发扬革命传统;
❖ 4.在家动手帮妈妈做清明面食,不但锻炼了 我们的动手水平,还让我们继承了这个优秀 传统。
『迷信现象和陈规陋习』
1.上坟添土挖毁成片的麦苗,还有人为了把坟头垒的 更高,就挖一些好的麦苗添种在上面,以此表示孝 心。
浙教版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2.3《家乡民风、民俗小论坛1》说课稿
浙教版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2.3《家乡民风、民俗小论坛1》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2.3家乡民风、民俗小论坛1》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民风民俗,通过、访问、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情感。
教材内容丰富,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家乡的自然、历史、文化等方面,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民俗风情,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探究能力,对家乡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家乡的民风民俗,部分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从生活实际出发,了解和认识家乡的民风民俗。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知道民俗风情对家乡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访问、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探究家乡民俗风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家乡文化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民风民俗。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民俗风情,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访问、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亲身参与,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家乡的民俗风情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
3.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家乡的民俗风情,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
4.成果展示:每组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介绍家乡的民风民俗。
5.深入探究:针对家乡的民俗风情,引导学生思考其对家乡的影响。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7.课后作业:布置任务,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家乡的民风民俗1.民俗风情简介2.民俗风情的影响3.热爱家乡,传承文化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学生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成果、课后作业等。
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家乡民风、民俗小论坛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家乡民风、民俗小论坛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文化,并能够简单介绍。
2.培养学生对家乡民风、民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家乡的民风、民俗文化。
2.学会一定的PPT制作技巧。
三、教学内容1. 家乡民风、民俗的概念家乡民风是指家乡人民积习以成的待人接物、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代表着家乡人民的品德和气质。
民俗是指某个地方特有的风俗习惯、传统庆典等。
家乡民风、民俗的传承与发展承载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
2. 家乡的民风、民俗介绍请学生们做一些简单的调查,了解家乡的主要民风、民俗特点。
让学生们以小组形式展示、交流彼此的调查结果。
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家乡的传统节日•家乡的传统习俗•家乡的传统工艺品3. 小组讨论和总结请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总结。
要求每个小组制作一张PPT,介绍他们所研究的家乡民风、民俗。
PPT制作要求包括以下内容:•PPT的标题和背景设计•文字和图片的搭配•适当的动画效果四、板书设计家乡民风、民俗小论坛教学设计1.概念:家乡的民风、民俗2.学习内容:家乡的传统节日、传统习俗、传统工艺品3.PPT制作要求:标题和背景设计、文字和图片搭配、动画效果五、教学流程1.导入:引导学生们讨论家乡的传统节日和习俗,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习:介绍家乡民风、民俗的概念和重要性。
学生们进行小组调查和展示。
3.PPT设计: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们制作一张PPT,介绍家乡的民风、民俗。
4.分享和总结: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PPT,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的教学设计,学生们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提高了对家乡民风、民俗的了解和认识。
他们通过制作PPT的方式,培养了自己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同时,PPT设计也锻炼了学生们的创新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们发掘家乡的文化之美,提高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分辨清明节习俗中哪些是积极健康的,哪些属于陈规陋习。
1、讨论、交流。
2、汇报:清明节还存在着哪些陈规陋习?
了解清明节的习俗,让学生初步体会一些陈规陋习给人们带来的不便。
第三板块:探究解疑
1、播放课件《绚丽烟花》。
2、指导讨论:燃放烟花的危害。
3、播放《迷信数字滞留》。
教学重
难 点
1.能初步判断优良传统和陈规陋习。
2.有摒弃糟粕、抵制各种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的情态价值观。
教材分析
民风民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千百年,有其积极健康的因素,也难免会存在一些属于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的陋俗。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和各种迷信活动”。浙教版六上《品德与社会》安排了《家乡民风、民俗小论坛》一课,重点指导学生辩证地看问题,正确对待各种民风、民俗文化现象。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和各种迷信活动以及陈规陋习,积极地为净化家乡民风、民俗尽自己的义务。
教学方法
情景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教学幻灯片、合作学习表。
教学互动过程
教学板块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板块:质疑导学
1、引导谈话。
2、出示与节日有关的诗句。
3、导入课题。
1、看诗句猜节日。
2、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民风民俗?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一些民风民俗,导入新课。
第二板块:点拨助学
第五板块:应用升华
1、指导讨论。
2、完成板书。
3、课堂小结。
1、如何正确对待这些习俗?
2、全班齐读本堂课内容总结。
3、请两名会快板的同学给大家进行表演。
让学生明白风俗有利弊,我们要分清,发扬优良传统,自觉抵制身边的一些陈规陋习。
板书设计
家乡民风民俗小论坛
风俗有利弊 我们要分清
发扬优良传统 抵制陈规陋习
4、播放《古人算命》。
1、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春节活动中,哪些是积极健康的,哪些是陈规陋习,完成学习合作卡一。
2、全班交流。
3、学生观看烟花。
4、讨论:燃放烟花爆竹有哪些危害?
5、说一说:你喜欢的和不喜欢哪些数字,为什么?
6、听故事,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1、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白:燃放烟花爆竹有危害,要注意燃放的时间和地点。
2、让学生知道,除了节日习俗中,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存在许多迷信现象。
第四板块:分层测练
1、播放课件。
2、指导讨论交流。
1、按课件要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合作卡二。
3、交流:针对家乡民风民俗中存在的迷信现象和陈规陋习,你有哪些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让学生采用一些积极健康的方式取代民风民俗中的陈规陋习,共同为净化家乡的民风民俗出谋划策。
教学反思
《家乡民风民俗小论坛》教学设计
年级:六年级科目:品德与社会合作伙伴:
课题:《家乡民风民俗小论坛》积极、健康的方面,也存在迷信现象和陈规陋习等不良因素,这些迷信和陈规陋习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2.能初步判断优良传统和陈规陋习。
3.有摒弃糟粕、抵制各种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的情态价值观。初步具有社会责任感,为净化家乡民风、民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