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塑料教学设计
《活动一 认识塑料》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五年级下册
![《活动一 认识塑料》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1f6d1d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2.png)
《认识塑料》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塑料的种类、特点及用途,掌握识别塑料制品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探究塑料的特性,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塑料制品,了解其特点及用途。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塑料制品的分类、识别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类塑料制品(瓶装水、塑料袋、餐盒等)以及塑料垃圾;2. 准备PPT课件,用于展示塑料的种类、特点及用途;3. 准备实验器材(如塑料瓶、塑料膜等),用于实验探究塑料的特性。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探讨一个有趣的话题,你们想知道塑料是什么吗?2. 塑料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出示一些塑料制品,让学生感知塑料的用途。
教师总结:塑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材料,它轻巧耐用、价格便宜,可以制成各种各样的物品,如袋子、玩具、文具、家具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塑料制品无处不在。
那么,塑料是怎样被生产出来的呢?它有哪些种类?它的性质又如何呢?(二)探究新知任务一:了解塑料的种类1. 小组内交流:说出生活中见到的塑料制品及其特点。
2. 汇报小结:根据塑料的特性、用途等方面的不同,塑料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
3. 拓展延伸:出示一些塑料制品,让学生判断是什么塑料?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会用到它们?任务二:探究塑料的性质1. 学生实验:在白纸上擦有不同颜色、不同质地的塑料或纸制品,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变化。
2. 分组讨论并汇报:不同塑料的颜色、柔韧性、硬度和气味等方面可能有的不同。
3. 教师出示相关课件,小结塑料的性质。
(三)小结与拓展1. 课堂小结:说一说本节课你知道了哪些有关塑料的知识?2. 布置作业:了解更多的塑料制品及它们的特性,完成小报一份。
3. 延伸拓展: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废旧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说说如何科学地合理地使用塑料袋。
中班教案:丰富多彩的塑料品
![中班教案:丰富多彩的塑料品](https://img.taocdn.com/s3/m/cbc1d30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1.png)
中班教案:丰富多彩的塑料品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塑料,了解塑料的特点和用途。
2.提高学生对不同塑料品的认知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
1.丰富多彩的塑料品样本。
2.学生用的简单工具,如剪刀、胶水等。
3.运动场地或活动室。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认识塑料
1.通过展示不同塑料制品,让学生观察、摸索、探索。
2.引导学生讨论塑料的特点,如透明、轻巧、柔软等。
第二课:塑料品的分类
1.把不同塑料制品分类,如玩具、文具、生活用品等。
2.让学生观察每种类别的塑料品,了解其用途和特点。
第三课:塑料品DIY
1.给学生提供各种塑料品样本和DIY工具。
2.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制作自己的塑料品。
第四课:展示和分享
1.学生展示他们DIY的塑料品,分享制作过程和体会。
2.共同讨论各种塑料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反思
1.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和实践,对塑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学生通过制作塑料品,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帮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避免过度使用塑料制品。
以上是本次中班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带给学生有趣和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首师大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塑料》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首师大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塑料》精品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44c5f6bf78a6529657d5312.png)
教案样本/年度:(首师大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塑料一、教学目标1.认识一些常见塑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知道塑料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污染环境、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危害。
2.具有搜集塑料资料的兴趣和表达交流信息的能力。
3.具有爱护环境,不乱扔废弃塑料袋的良好意识和行为习惯。
4.学习密封塑料袋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认识一些常见塑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知道塑料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污染环境、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危害三、教学难点:探究塑料的特性。
四、教具准备:塑料袋、特殊的塑料制品:电木、导电、导磁等。
酒精灯、旧锯条或铁尺。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谈话:我们周围哪些物品是用塑料做的?(二)探究密封塑料袋的方法把装有物品的塑料袋,比如装有糖或者书本、证件的塑料袋密封起来,有哪些方法? 1.用塑封机。
2.用封口机。
3.用电烙铁。
4.用小锯条加热:(1)把小锯条一端用棉布缠好。
(2)戴上手套。
(3)点燃酒精灯。
(4)把小锯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热要均匀。
(5)找一块玻璃纸。
(6)在塑料袋的封口处,放上玻璃纸。
(7)把烧热的小锯条,按在玻璃纸上刻后,拿起小锯条。
看看,塑料袋的口,是否封好。
(8)反复几次,找到小锯条加热的最佳时机。
(三)介绍塑料的相关知识1.人们从煤和石油中提炼出原料,用化学方法制成各种各样的塑料。
2.塑料的种类很多:(1)有的塑料轻如羽毛。
(2)有的塑料重如铁块。
(3)有的塑料绝缘。
(4)有的塑料导电。
(5)有的塑料耐高温。
(6)有的塑料耐腐蚀。
(7)有的塑料传热好。
(8)有的塑料导磁好。
(9)有一种塑料叫塑料王,耐腐蚀、耐高温、耐低温、表面光滑、无毒无害,在食品、医药、电器、化工等工业上广泛应用。
(10)有一种塑料叫工程塑料,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可以制机器零件、水暖卫生设备。
(11)有一种塑料叫泡沫塑料,它重量轻、抗震动,既能保暖又能隔音。
在包装、家庭装修中广泛应用。
(四)介绍塑料的害处1.塑料的发明是20世纪材料科学的重大进展。
塑料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塑料教学设计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0fc5a59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9.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塑料的基本概念、分类、特性及用途。
(2)掌握塑料的生产过程、回收处理及环保知识。
(3)了解塑料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增强学生对塑料环保问题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塑料的基本概念、分类、特性及用途。
(2)塑料的生产过程、回收处理及环保知识。
2. 教学难点:(1)塑料在生产、回收过程中的环保问题。
(2)塑料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塑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袋、饮料瓶等。
(2)提出问题:塑料是如何生产的?塑料对环境有什么影响?2. 讲解新课(1)塑料的基本概念、分类、特性及用途。
(2)塑料的生产过程、回收处理及环保知识。
(3)塑料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 案例分析(1)分析塑料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购物袋、饮料瓶等。
(2)分析塑料在生产、回收过程中的环保问题。
4. 互动讨论(1)引导学生讨论塑料在生活中的利弊。
(2)讨论如何减少塑料污染,提高环保意识。
5. 实践活动(1)分组进行塑料分类、回收处理等实践活动。
(2)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设计环保塑料产品。
6. 总结与反思(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塑料知识的理解。
(2)引导学生反思塑料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环保意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实践活动等方面的表现。
2. 知识掌握:通过提问、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塑料知识的掌握程度。
3. 环保意识: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塑料环保问题的关注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塑料的基本概念、分类、特性、生产过程、回收处理及环保知识等内容。
2. 教学视频:展示塑料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
小学科学_ 塑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 塑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43a3a4aa216147917112859.png)
9.《塑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塑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具有轻便、不透水、受热易变形等特点。
2.在教师指导下,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塑料的不同特点。
3.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
4.初步了解塑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1.认识塑料的特点。
2.了解塑料的好处与危害。
【教学准备】演示:塑料花、塑料杯、玻璃杯、塑料袋、锤子、烧杯、水槽、热水、课件分组:塑料杯、玻璃杯、塑料袋、调色盘、布袋、小毛巾、信封、水槽、场景图【课前活动】分一分1.谈话: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其中有一些是用塑料做的,还有一些不是用塑料做的。
请你们仔细观察,把它们分开来。
看看哪个小组分的又快又正确。
现在开始。
2.学生活动。
3.学生汇报:哪个小组来讲一下你们的分类结果?4.教师小结:用塑料做的有塑料袋、塑料杯、调色盘,不是用塑料做的有玻璃杯、小毛巾、信封、布袋。
同学们做得非常棒!希望在今天的课堂上也能够表现得非常出色。
[设计意图:学生靠自己的生活经验已经能够知道哪些是塑料,课前分一分活动,既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常见的几种塑料制品,又向学生强调了科学探究中要细心观察、小组合作的要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件小礼物,大家看是什么?(出示一盆塑料花)喜欢吗?是什么?这束花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2.学生回答:塑料。
3.教师:对,是塑料。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塑料。
(板书贴课题:塑料)(二)探究活动活动一:找一找(场景中的塑料制品)1.谈话:刚才的大信封里有一张图片,图上画是幼儿园教室里的场景。
请你们在图中找一找,有哪些是用塑料做成的物品,用笔画圈把它圈起来。
2.学生活动。
3.学生台前展示交流。
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找的结果?请你把图带上台来。
4.教师小结:看来啊,塑料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材料。
许多物品都是用塑料做成的。
[设计意图: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塑料制品非常多,用途非常广。
三年级科学教案-塑料
![三年级科学教案-塑料](https://img.taocdn.com/s3/m/1173e61a524de518974b7da7.png)
《塑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塑料的优点,了解塑料的缺点和白色污染的危害,找出力所能及的解决白色污染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究塑料的优点;通过小组分析讨论得出力所能及的治理白色污染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会用辩证的思维全面认识事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环境污染的忧患意识,提高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树立保护环境的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对塑料进行研究,通过比较的方法认识塑料的优点。
教学难点:体会白色污染的危害,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礼物,它是用我们身边的常见材料做成的,你们猜一猜是什么材料呢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展示饮料瓶小制作)。
它是用塑料做的,喜欢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塑料(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塑料的特性生活中,你们在哪里还看到过塑料制品塑料不仅用于制作生活用品,其他领域也少不了它(PPT播放工业、农业、航天用塑料)上至航空部件,下至儿童玩具,塑料到底有什么优点,使它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呢(一)集体讨论探究方法。
看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什么ppt实物,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研究这些材料,找出塑料的优点(观察,看,摸,闻,比)你们真是会学习的好孩子!我们一起看看用哪些方法研究(ppt小结)二学习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填写思维导图。
我们先看一下实验步骤:1、选择3组实物观察比较,找出塑料的优点。
2、小组内轮流说一说塑料的优点,完成思维导图。
3、用彩笔把塑料的共同优点圈起来。
注意事项:1、组长组织讨论,记录员做好记录,选好汇报代表在组内尝试汇报。
2、材料包没有的实物在讲台和屏幕上展示。
3、时间充裕的小组继续完成全部五组实物对比。
我们来看一下实验记录单怎么填写。
(三)分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四)2)小组汇报(投影展示)时间到了,让我们看看哪个小组的汇报最精彩。
生汇报师板书(轻便、可塑、色彩鲜艳、牢固、防水、不易传热、不易导电、价格便宜,不易分解等)小结:同学们找到塑料这么多优点,真不简单!正是塑料有这么多优点,所以在很多方面替代了有限的天然材料和一些传统材料。
塑料主题教学设计方案
![塑料主题教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1b615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53.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塑料的起源、种类、特性和应用领域。
- 认识塑料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白色污染问题。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探究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和责任感。
-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塑料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塑料的种类、特性和应用3. 塑料对环境的影响4. 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三、教学对象初中二年级学生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讲解塑料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历史。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塑料对环境的影响。
3. 实验法:进行简单的塑料降解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塑料的降解过程。
4.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媒体展示教学内容。
5.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塑料污染问题及解决方案。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塑料垃圾污染的照片,引起学生对塑料污染问题的关注。
2. 讲解塑料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塑料是如何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3. 介绍塑料的种类、特性和应用领域,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
4.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塑料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白色污染问题。
第二课时1. 实验探究:进行塑料降解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塑料的降解过程。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塑料污染问题及解决方案,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推广可降解塑料等。
3.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4. 布置作业:收集身边的塑料垃圾,调查其种类和来源,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发言情况。
2.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提交时间。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反思以下问题:1.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2. 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学生是否能够掌握塑料污染问题的相关知识?4. 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塑料主题教学中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湘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塑料》教学设计
![湘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塑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bab0b0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c0.png)
湘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塑料》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塑料”这一常见材料展开,引导学生认识塑料的特点、用途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塑料物品: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塑料物品,让学生了解塑料的广泛应用。
塑料的特点:探究塑料的轻便、防水、不易碎等特点。
塑料的用途:讨论塑料在不同领域的用途,如生活用品、玩具、包装等。
爱护环境,减少塑料污染: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减少塑料污染的方法。
二、整体设计思路本单元的教学设计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塑料的特点和用途,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塑料物品,如塑料杯、塑料袋、塑料玩具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观察探究,认识塑料特点让学生观察各种塑料物品,通过比较、触摸、实验等方法,探究塑料的轻便、防水、不易碎等特点。
讨论交流,了解塑料用途组织学生讨论塑料在生活中的用途,引导学生认识到塑料在不同领域的重要性。
环保教育,减少塑料污染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塑料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思考减少塑料污染的方法。
总结归纳,拓展延伸总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探索塑料的特点和用途,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认识塑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了解塑料的广泛应用。
(2)知道塑料的特点,如轻便、防水、不易碎等。
(3)了解塑料的用途,能举例说明塑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4)知道塑料污染对环境的危害,了解减少塑料污染的方法。
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探究塑料的特点。
(2)能与同学合作,进行简单的实验和讨论。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1)对塑料的特点和用途充满好奇心,愿意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活动一 认识塑料》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活动一 认识塑料》教学设计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f61f3a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b.png)
《认识塑料》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塑料的种类、特点及用途,掌握识别塑料制品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类、归纳等活动,提高观察、分析和分类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环保认识,培养垃圾分类和合理应用塑料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塑料的种类及特点,掌握识别塑料制品的方法。
2.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树立环保认识,培养垃圾分类和合理应用塑料的习惯。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塑料制品图片或实物,如塑料袋、塑料瓶、塑料盒等。
2. 准备垃圾分类垃圾桶。
3. 准备PPT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4. 提前安置学生搜集身边的塑料制品,带到教室上进行展示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同砚们,你们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探讨一个有趣的话题,你们想知道塑料是什么吗?2. 播放PPT展示塑料图片,并介绍塑料的来源和作用。
(二)活动一:认识塑料的种类1. 小组内交流:说说你们生活中常见的塑料有哪些?2. 小组派代表在班级内分享,其他小组可以补充。
3. 教师总结塑料的种类,并介绍塑料的常见分类方法:按塑料的材质可以分为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等;按塑料的用途可以分为包装塑料、建筑材料、医疗器械、玩具等。
4. 小组选择一种塑料进行深入了解,探究其特点和应用。
5. 小组合作制作PPT,展示所选塑料的特点、应用及环保知识。
(三)活动二:塑料回收利用的意义1. 播放一段视频,介绍塑料回收利用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小组讨论:如何才能做到回收利用塑料?我们身边存在哪些问题?3. 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补充。
4. 教师总结:塑料回收利用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勤俭资源。
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做到不乱扔垃圾,支持回收利用塑料。
(四)小结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所学内容,强调塑料的种类、特点、应用及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认识塑料拖鞋教案
![认识塑料拖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07b59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2.png)
认识塑料拖鞋教案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塑料拖鞋的材质、制作工艺和特点。
2. 掌握正确的穿着和保养塑料拖鞋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对于环保材料的认识和使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
1. 塑料拖鞋的材质和特点。
2. 塑料拖鞋的正确穿着和保养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塑料拖鞋的环保意识培养。
2. 塑料拖鞋的使用注意事项。
四、教学准备。
1. 塑料拖鞋样本。
2. 塑料拖鞋的制作工艺和原料介绍资料。
3. 课件或图片展示相关内容。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展示塑料拖鞋的样本,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塑料拖鞋的外观、材质和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选择塑料拖鞋?它有什么优点和缺点?2. 知识讲解。
首先介绍塑料拖鞋的材质和制作工艺,让学生了解塑料拖鞋是由塑料材料制成的,具有轻便、防水、易清洁等特点。
然后讲解塑料拖鞋的穿着和保养方法,包括正确穿着姿势、避免长时间穿着、清洗和存放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3. 互动讨论。
组织学生就塑料拖鞋的环保意识展开讨论,引导他们思考塑料拖鞋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选择和使用环保材料的重要性。
4. 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一些因为不正确使用塑料拖鞋而导致的问题,如脚部不适、细菌感染等,让学生了解正确使用塑料拖鞋的重要性。
5. 练习和总结。
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个关于塑料拖鞋的使用宣传海报,包括塑料拖鞋的优点、正确使用方法和环保意识等内容。
然后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海报,进行总结和分享。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塑料拖鞋的材质、特点和正确使用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对环保材料的认识和使用意识。
在今后的生活中,学生将更加注重选择环保材料,并正确使用塑料拖鞋,从而保护自己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五下综合实践《认识塑料》教案+说课稿+反思
![五下综合实践《认识塑料》教案+说课稿+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6424c26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3.png)
3、小结:塑料的优点
质量轻、化学稳定性好、不会锈蚀、耐冲击性好、防水性好、耐磨耗、绝缘性好、导热性差、成本低等。
4、现在,已经研制出了抗菌塑料、纳米塑料、生物塑料、防弹塑料等等,塑料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PPT出示图片)
填写实验报告单。
小组汇报。
倾听并进行评价。
5分钟。培养学生使用对比的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学会使用统计表对比的方法对材料的性质进行记录。
B.实验过程
①用镊子拿绳子,点燃
②用手轻轻煽动闻一闻气味
③将燃烧的绳子放在烧杯李
④待灰烬完全冷却后,捻一捻灰烬
C.填写辨别活动记录单2
研究方法
羊毛毛线
塑料绳
烧一烧
烧焦羽毛的气味
没有气味
捻一捻
粉末状
有硬块
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两次实验的结果。
(3)结论:羊毛毛线和塑料绳有不同的特性。
填写记录单。
小组汇报。
【提示】
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
②重复使用没有破损的塑料制品,如重复使用塑料袋等。
③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如微生物降解和光降解塑料制品等。
④回收各种废弃的塑料。
观看视频。
讨论。
讨论。
5分钟。通过视频短片让学生看到塑料对环境的危害。让学生们意识到塑料的有好的面也有不好的一面,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事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塑料对环境的危害,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分组比较,交流。
通过学生实际接触塑料与木头、金属、纸等材料,运用感官比较找出塑料的一些性质,可以加深学生对塑料性质的了解。
填写实验报告单
分组
物品分类
塑料制品优点
第一组
冀人版小学科学三上-7 塑料 教案
![冀人版小学科学三上-7 塑料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0a992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3.png)
7、《塑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塑料有很多优点,但也有缺点。
2、知道减少塑料污染可以保护环境。
(二)过程与方法:1、能用感觉器官比较塑料的一些性质。
2、能利用统计表对材料的性质进行记录、比较。
3、能举例说出塑料制品的优点和缺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节约材料的好习惯。
2、体会回收、利用塑料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与其他材料的对比,了解塑料的优点和缺点。
教学难点:体会减少塑料污染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木头尺、塑料尺。
教学过程:一、导入1、创设情境,解决问题:“十一”放假,妈妈准备带你去旅行,想带一个漱口杯,有玻璃杯、塑料杯、陶瓷杯、金属杯。
你们准备选择哪一种材料制成的杯子?为什么?2、学生交流。
3、谈话:是啊,塑料杯既漂亮又轻,还不容易摔破,非常适合于旅行,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塑料。
(板书课题)二、活动一:比较塑料尺子与木头尺子。
1、教师出示一把塑料尺子与一把木头尺子,让学生对它们进行比较,看看它们有哪些特点相同? 哪些特点不同?并记录在下列表格里。
2、学生分4人小组进行观察活动,填写记录表。
3、师巡视,在学生感到困难的时候,可提示他们。
4、学生分组汇报观察结果。
5、提问:这两种尺子除了以上特点,还有什么其他特点,你有什么新的发现?6、引导学生认识塑料具有防水、轻便、透明等性质,用塑料代替木头可以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坏。
三、活动二:比较塑料手套和棉线手套1、一只手載上塑料手套,另一只手戴上棉线手套,两只手的感觉有什么不同?2、在阳光照射下,体会手的感觉,让生亲自体验,会根据现象分析原因。
3、关于塑料,还想知道的问题。
四、活动三:塑料瓶遇到热水会怎样?1、分别向塑料瓶或矿泉水瓶内装入冷水和热水,观察它们的变化。
注意:小心,别让热水烫着!2、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提示:想一想,是不是所有塑料都有这种现象?身边还有哪些塑料制品,分别利用了塑料的哪些性能?五、活动四:了解塑料的新性能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人员发明多种方法,以提高塑料的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性能,使塑料的应用更加广泛。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4.5《塑料》教学设计2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4.5《塑料》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abde6759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30.png)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4.5《塑料》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塑料》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塑料的基本特征,掌握塑料的利与弊,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和处理塑料制品,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塑料,了解塑料的广泛应用以及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许多塑料制品,对塑料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他们可能对塑料的基本特征、塑料制品的利与弊以及环保意识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塑料,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塑料的基本特征,知道塑料的利与弊。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会正确使用和处理塑料制品。
3.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塑料的基本特征。
2.塑料制品的利与弊。
3.正确使用和处理塑料制品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塑料。
2.讨论法:分组讨论塑料的利与弊,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塑料制品,如塑料瓶、塑料袋等。
2.准备实验材料,如热水、冰块等。
3.准备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塑料制品,如塑料瓶、塑料袋等,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在哪里见过这些物品?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塑料的基本特征,如轻便、耐用、易塑形等。
同时,让学生观察实验材料,如热水和冰块,为接下来的实验做准备。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塑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塑料有哪些优点和缺点?让学生结合实验结果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塑料的利与弊。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使用和处理塑料制品?学生讨论后,教师给出建议,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回收利用塑料等。
小学科学《塑料》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塑料》优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34038fc0912a216147929e3.png)
《塑料》教学设计一、直接导入教师展示一个塑料杯子,与学生谈话,让学生观察它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学生发现是塑料制成的,由此直接导入课题。
二、探究活动(一)塑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活动一:认识生活中的塑料1、说说在生活中的塑料制品过渡语:同学们,塑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你能说出,你都在哪里见过塑料制品吗?通过学生的回答发现教室里、家里、生活中到处都是塑料制品。
2、师梳理生活中的塑料制品过渡语: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老师也忍不住想分享分享,想看吗?我们一起来欣赏(1)教师梳理学习用的桌子、凳子;商店里售卖的各种玩具,市场用到的各种筐子,生活中用到的水桶、脸盆,牙缸,牙刷,水杯、衣架等都有塑料制成的。
(2)提问:塑料能做成这么多物品,那你说塑料对我们来说重要吗?让学生感悟塑料的重要性,总结发现:塑料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塑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
活动二:探究塑料的特性(一)区分塑料制品,自己探究塑料特性同学们对塑料这么熟悉,那么老师有意把塑料和其他材料混在一起,你能快速的找到塑料吗?(1)教师提要求:将这些材料中塑料制品放在贴塑料标签的筐子里,不是塑料制成的物品放在贴非塑料标签的筐子里。
分完就坐好,看哪个小组速度最快!生分,师巡视。
生挑选后展示成果。
(2)探究塑料特性,通过提问:为什么你认为这个是塑料的呢?说出自己的理由。
引导学生自行探究发现塑料的简单特性,如:轻、有的硬有的软、有的透明有的不透明。
并用更多的材料证明自己的观点。
(二)比较方法继续探究,发现塑料更多特性1、演示发现塑料遇热易变形、遇火易熔化过渡语:同学们,刚才发现的这三个特点,都是通过观察发现塑料(课件出示塑料)和其他材料(课件出示钢板)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这种方法叫比较。
比较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科学史上很多重大的发现、发明都用到了比较的方法。
(1)师:接下来,我们继续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探究,接下来的实验更刺激,但是这个实验有危险,老师亲自为你们演示,想不想看?教师演示塑料遇热变形实验,并提问:你观察到什么现象?生:缩小啦(师:原来大),变形啦,歪啦!瘪了(师:原来饱满)!瘦了(师:原来胖)!(至少找3 个学生回答)师总结特性:在科学上,我们把塑料的这种特性称为:遇热易变形(2)师出示塑料吸管,让学生猜测塑料遇火会有什么现象。
塑料类教案幼儿园
![塑料类教案幼儿园](https://img.taocdn.com/s3/m/723c9aa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7e.png)
塑料类教案幼儿园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塑料及其特点;
2.知道塑料的种类和用途;
3.培养环保意识,掌握正确的塑料垃圾处理方式。
二、教学内容
1.塑料的介绍;
2.塑料的分类;
3.塑料的用途;
4.塑料垃圾的处理方法。
三、教学方法
1.图片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塑料制品,让幼儿们了解不同种类
的塑料制品;
2.实物教学法:让幼儿们看、摸、嗅不同塑料制品,感受其特点;
3.观察法:出示分类的不同的塑料制品,提问“它们一起可以做什么?”
等,激发幼儿们创新思维;
4.讲故事法:通过故事向幼儿们传达环保意识。
四、教学过程
1. 塑料的介绍
通过图片展示和实物感官体验让幼儿们了解塑料的外观、特点。
2. 塑料的分类
出示分类的不同的塑料制品,让幼儿们看到它们的不同外观和属性,并提问“它们一起可以做什么?”等,启发幼儿的创新思维。
3. 塑料的用途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幼儿们了解塑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玩具、衣物、鞋子、水杯、笔筒等。
4. 塑料垃圾的处理方法
通过讲故事法向幼儿们传递环保意识,告诉他们不要随意乱扔塑料制品,正确处理塑料垃圾,如分类投放、回收等。
五、教学评价
1.能够认识塑料及其特点;
2.能够知道塑料的种类和用途;
3.能够培养环保意识,掌握正确的塑料垃圾处理方式。
六、教学总结
在幼儿园开展塑料类教案,可以让幼儿们了解塑料的基本特点,知道不同种类的塑料制品,并培养起环保意识。
同时也可以在教案中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实物的尝试和对塑料的分类等多种教学方法的集成,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认识塑料教学设计
![认识塑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5812e0ba32d7375a41780db.png)
《认识塑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对塑料进行研究。
2.知道塑料的优点和缺点。
3.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给社会带来好处,同时也会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造成危害。
【教学重点】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塑料的优点。
【教学难点】体会塑料污染的危害。
【教学准备】各种塑料制品及木制品、纸制品、纺织制品、金属制品、玻璃制品、陶瓷制品、搪瓷制品、老化的塑料制品、打火机。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师:前几课,我们通过观察、实验认识了纸、纺织材料、金属等材料,知道了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就是天然材料,如果把天然材料加工或加入某种成分改变性质,这种材料就是人造材料。
下面请大家猜一猜这些图片上的物体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呢?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近20年来蓬勃发展的新材料——塑料。
(板书课题)(二)认识塑料的优点1.师:谁能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塑料做成的?(生汇报)2.师:那么,这些物品以前使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师展示实物或播放课件)以前人们吃饭用的碗、盘子、勺子都是陶瓷做的;洗脸盆、喝水的缸子、水壶都是搪瓷做的;凳子、箱子都是木头做的;装茶具、水果的盘子都是玻璃做的;饭盒、水桶都是金属做的;而药品则大都是用纸或玻璃瓶包装的;爸爸妈妈买菜用篮子,装东西用布袋子。
3.现在为什么要用塑料制品代替呢?塑料制品究竟有什么好处呢?(生汇报)4.师: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来分别比一比。
今天老师准备了七种材料做成的物品,有木制品、纸制品、纺织制品、金属制品、玻璃制品、陶瓷制品、搪瓷制品来帮助大家进行比较,听好要求:请各组将塑料制品与老师提供的某种制品进行比较,找出塑料有哪些优点。
各组一定要仔细观察,认真比较,看哪组发现塑料的优点最多!(学生分组观察、比较、交流。
)5.师:汇报时先说你们组用哪种材料与塑料比较,再说发现塑料有哪些优点。
6.学生按组汇报。
教师板书:隔热、轻便、耐磨、牢固、不导电、漂亮……7.师:同学们找到塑料这么多优点,真不简单!其实塑料还有两个优点:一是可塑,加热时可以变成各种形状,干后形状固定,能塑造几乎所有的形状;二是成本低,加工方便。
《塑料》教学设计(5篇范例)
![《塑料》教学设计(5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e7b6166f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e.png)
《塑料》教学设计(5篇范例)第一篇:《塑料》教学设计厦门市中小学垃圾分类知识融入学科教学设计课题:《塑料》学科:科学年级:第二学段三年级教师:教学场地:教室课程资源:ppt课件;塑料尺、木尺;塑料杯、玻璃杯;木板凳、塑料板凳;纸袋、塑料袋;塑料盆、陶瓷盆;制作四个不同颜色的垃圾分类盒子。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塑料的优缺点。
2.能够运用比较方法认识塑料的优点。
3.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争当爱护环境小标兵。
教学重难点:1.掌握塑料的优缺点。
2.体会减少污染的重要性。
二、核心素养或核心价值培育分析《塑料》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中的最后一课。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将塑料与其他材料进行比较,从而了解塑料的优缺点,并了解塑料对环境的影响。
本节课对学生在环保方面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塑料具有坚固、质轻、防水、成本低等优点,是人们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
但是,因广泛使用塑料所产生的众多垃圾也是引起当今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因此,让学生在自身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了解塑料对环境的危害,有利于他们自觉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同时对学生渗透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原因,以及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深刻体会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让他们养成对垃圾进行分类的习惯,在生活中自觉进行垃圾分类,促进垃圾的循环应用。
以实际行动参与环境保护,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分别出示塑料袋、塑料杯,提问:这些物品是什么材料制成的?2.再出示小尺提问:它呢?又是什么材料制成的?3.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下,我们周围有哪些物品是塑料组成的?4.谈话:对,塑料也是一种重要的原材料,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和研究塑料的一些性质。
(板书课题)(二)比较塑料和其他材料,找出其优点。
1.观察塑料尺、木尺;塑料杯、玻璃杯;木板凳、塑料板凳;塑料盆、陶瓷盆;纸袋、塑料袋,比较一下,看看塑料有哪些优点。
2.学生分组观察、比较、交流。
认识塑料拖鞋教案中班
![认识塑料拖鞋教案中班](https://img.taocdn.com/s3/m/72fc320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b.png)
认识塑料拖鞋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
1. 认识塑料拖鞋的外观特点和材质特点。
2. 了解塑料拖鞋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3. 培养幼儿对塑料拖鞋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二、教学重点。
1. 认识塑料拖鞋的外观特点。
2. 了解塑料拖鞋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培养幼儿对塑料拖鞋的兴趣。
2.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教师在课堂上摆放多种颜色和款式的塑料拖鞋,让幼儿观察和感受。
同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与塑料拖鞋相关的视频,让幼儿对塑料拖鞋产生兴趣。
2. 引导讨论。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塑料拖鞋的外观特点,如颜色、形状、材质等,并与幼儿进行简单的讨论,让幼儿发表自己对塑料拖鞋的看法。
3. 实物操作。
教师让幼儿亲自尝试穿上塑料拖鞋,并引导幼儿感受塑料拖鞋的舒适度和便利性,让幼儿亲身体验塑料拖鞋的使用方法。
4. 游戏互动。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塑料拖鞋穿脱比赛,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塑料拖鞋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5. 制作手工。
教师带领幼儿用彩纸、贴纸等材料制作塑料拖鞋的模型,让幼儿在手工制作中加深对塑料拖鞋的认识。
6. 总结讨论。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塑料拖鞋的特点和用途,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发现更多有趣的事物。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对塑料拖鞋的认识得到了提升,对塑料拖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境创设和互动引导,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幼儿观察和认识更多的日常用品,丰富幼儿的知识面,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塑料教学设计
![塑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9fdb41c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9.png)
塑料教学设计引言:如今,塑料制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食品包装到载具,从电子设备到医疗器械,塑料的广泛应用使得它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教育塑料相关知识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塑料教学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建议,旨在帮助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传授塑料知识。
1. 塑料概述首先,学生需要对塑料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塑料的定义、成分和制造过程等内容,向学生展示塑料与其他材料的区别,并引导学生思考塑料为什么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2. 塑料分类塑料可以根据不同的性质进行分类,如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教师可以通过示意图或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塑料,并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塑料的优缺点,促使学生理解选择塑料的考量因素。
3. 塑料的性能和特点塑料具有多种性能和特点,如耐腐蚀、耐磨损、耐高温等。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或案例介绍塑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从而加深学生对塑料性能的理解。
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参与讨论,探讨塑料性能在特定场景下的重要性。
4. 塑料的制造过程了解塑料的制造过程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或动画等辅助工具,向学生展示塑料的制造流程,包括原料准备、熔融、成型和冷却等步骤。
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观察实际的塑料制品,并让学生尝试解释其制造过程。
5. 塑料的循环利用由于塑料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塑料垃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教育学生塑料的循环利用非常必要。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塑料的回收方法和再生利用技术,让学生了解到塑料垃圾可以转化为有用的资源,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6. 塑料的环境影响塑料制品的大量生产和使用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塑料垃圾对土壤、水域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降低塑料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参与讨论,探讨替代塑料的材料和方法。
7. 塑料的安全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塑料》教学设计
尖山农场小学何艳云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塑料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塑料的优缺点。
3.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认识到塑料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塑料的优缺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走进生活,了解塑料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师:同学们,老师的手中拿的是什么?
生:饮料瓶!
师:对!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呢?
生:塑料!
师:想想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是用塑料制成的?(生说)
师:哇,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老师也收集了几张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通过大家的汇报和老师出示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是啊,至从1910年美国化学家贝克兰德(课件出示照片)研制出合成塑料之后,塑料便与我们的生活相伴相随、密不可分了。
那么,它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呢?它究竟有哪些优点、缺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
二、探究活动:
1.交流讨论,塑料的优点。
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寻找生活中的塑料制品以及它的好朋友,你们找到了吗?谁能告诉老师,塑料制品的好朋友是呀?(玻璃、陶瓷等)大家说的真好!
大家一起观察观察,研究研究,提出活动要求:
(1)仔细观察,分析塑料制品有哪些优点。
(2)观察完毕后小组内展开讨论,并用关键词概括出优点。
(学生讨论中师板书:优点)
师:谁愿意说一说,塑料制品有哪些优点呢?(适时板书)(指名)哪位同学还能补充?
(追问,如你为什么认为它便宜?为什么说它轻便?为什么说它结实?)(评价学生如:你真会观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判断,很好!比较中发现优点,聪明!你真会比较!……)
小结:正是因为塑料有如此多的优点,因此塑料制品被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的生活中,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着。
现在,已经研制出了抗菌塑料、纳米塑料,生物塑料、防弹塑料,塑料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 了解塑料制品的缺点。
认识白色污染
师:塑料对我们人类的贡献这么大,可老师却看到一份资料上这样写着(出示课件:塑料袋被英国媒体评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这是为什么呢?(生答)
师:那你知道它会造成什么污染?(白色污染)谁能说说什么是白色污染?(看课件)对,其实不仅仅是塑料袋,那些塑料饭盒、饮料瓶等所有塑料废弃物造成的污染都叫白色污染。
(板书)白色污染有哪些危害?(生答后师课件出示)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出示)
过渡:多么触目惊心啊!白色污染已然成为困扰全球环境的一大难题!
出示:白色污染已成为困扰全球环境的一大难题!
塑料垃圾很难分解,一般要过二百至四百年,有的可达500年;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事故;它破坏市容、景观,造成“视觉污染”;混入土壤,影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吸收水分、养分,导致农作物减产;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生病,甚至死亡,抛入水面,不仅影响船只的航行,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使水质变坏;混入生活垃圾一同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损害人体健康;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而且,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围环境……
师:同学们,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没想到我们顺手扔掉的塑料垃圾居然有这么大的危害,难怪英国人发出了这样的呐喊:(课件出示:塑料袋——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学生齐读)
三、拓展延伸:渗透环保教育
师:英国人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是,白色污染真的是塑料本身的罪过吗?交流看法。
(白色污染的罪魁祸首是我们人类自己。
)
我们的生活能离开塑料制品吗?(指名说:离不开,因为没有塑料制品生活会很不方便……)
师:需要和危害同时存在,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小组讨论)
(1)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代替塑料袋等;
(2)重复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
(3)回收各种废弃的塑料。
(4)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
四、总结:
师:同学们,正如你们所说,白色污染是可以防治的,世界各国政府也为此做出了相应的努力。
我国也不例外,办工厂,建回收站、限制使用塑料袋、倡导重提菜篮子、在街头安装分类垃圾箱等等……相信,只要我们大家携起手来,齐心协力,我们的地球就一定会充满阳光、充满绿色、充满生机!
板书设计认识塑料
优点:重量轻
易加工
不生锈,不腐烂,不易碎。
(应用广泛、方便生活)
价格便宜
轻便可塑、
透明隔热、
牢固有弹性
缺点:易老化
易燃烧(不易分解,造成白色污染)
耐热性差
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