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初中八年级上册《周亚夫军细柳》公开课课件(共36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周亚夫军细柳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指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41年的汉朝初期,在 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局面。
汉初,社会经济衰弱,朝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 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汉文帝生性节俭,也遏制了贵 族的奢侈无度,并节制了国家开支。文景时期重视农业, 推崇“以德化民”,以清静不扰民为政策,形成了社会安 定、百姓富足的局面。
[译文]先头卫队说:“天子将要
到了!”军营门的军官说:“将军 命令说:‘军队中听将军命令,不 听天子的诏令。’”过了不久,皇 帝到了,又不能进入。于是皇帝就 派使臣拿着符节下诏令给周将军: “我想要进军营慰劳军队。”
①且: 将要
②闻: 听从
③诏: 皇帝发布的命令
④居无何:过了不久
⑤使使: 派使者
⑥持: 拿着 ⑦节: 符节,古代使臣
衬托刻画人物形象。
2、结合全文,说说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答:大敌当前,汉文帝亲自劳军,在细柳营中受到“非礼”, 他不但没有发龙威,贬谪周亚夫,反而“称善者久之”,足 见汉文帝是个具有雄才大略、胸怀宽广、爱才、识才、任才 的君主。
有人说:“周亚夫这个人太死板,他的那一套在今天 根本就行不通; 也有人说:“周亚夫这样做,只是为了 引起皇帝的注意……你是怎么看待这些见解的?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
司马迁 ,字子长,司马谈之子,左冯诩夏阳(今陕 西韩城)人,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被后世尊称为“太史公”。
他家学渊博,三十八岁时,正式做太史令。后因为 李陵辩护遭受腐刑。他忍受着身体和心灵的巨大折磨, 为完成他父亲的遗愿撰写《史记》,并于公元前91年 完成全书。
[译文]汉文帝继位之后第六年,匈奴 大举入侵。于是(文帝)任命宗正刘礼 为将军,驻守霸上;(任命)祝兹侯徐
④军: 驻守
⑤守: 太守,是汉代一 郡的最高行政长 官。
厉为将军,驻守棘门;任命河内太守周 ⑥备: 防备
亚夫为将军,驻守细柳,用以防备匈奴。
上①自劳②军。至霸上及棘 门军③,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 锐兵刃,彀④弓弩,持满。天子 先驱⑤至,不得入。
——将军违纪,无视军规
④文帝态度之对比
“此真将军矣!”
——敬佩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 ——不满
文章通过文帝劳军的场 面塑造了周亚夫的形象, 文帝是如何评价周亚夫的?
真将军
你同意文帝的观点吗?请你从文 中找出依据来!
1、军士戒备。细柳军中“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 持满”。说明周亚常备不懈、严阵以待。 2、军纪严明。文帝一行到细柳军两次不得入,直至天子 正式派使臣持节下诏书,“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在细 柳军营中,“天子乃按辔徐行“,由此可见周亚夫治军 有方,令行禁止。 3、恪尽职守、刚正不阿。面对天子,周亚夫“持兵 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①动: 感动 ②式: 同“轼”,车前的横木,扶轼 ③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④礼: 礼仪 ⑤去: 离开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 曰:“嗟①乎,此真将军矣!曩② 者霸上、棘门军,若③儿戏耳④, 其将固⑤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 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译文]出了军营门以后,大臣 们都很惊讶。汉文帝说:“哎呀, 这是真正的将军啊!先前霸上、 棘门军营,像儿戏罢了,那些将 军一定会被袭击而俘获。至于周 亚夫,能够侵犯他吗?”汉文帝 称赞了很久。
2、汉文帝不仅不怪罪周亚夫,反而为之感动,可见他是一位明 君,当今社会,上级领导应接受下级的正确意见,这样才能使工作
更好地完成。
32
二、中考真题演练
1.(河南中考)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1段的作用。 结构上总领下文,内容上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为
人物展示其性格特点提供了宽阔的舞台。 2.(浙江衢州中考)“上自劳军”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①壁: 营垒 ②约: 规定 ③驱驰:驱马快跑 ④徐行:慢行 ⑤持: 手拿 ⑥揖: 双手抱拳行礼 ⑦介: 铠甲 ⑧胄: 头盔
天子为动①,改容式②车,使人 称谢③:“皇帝敬劳将军。”成 礼④而去⑤。
[译文]天子被感动了,在车上 俯身扶着车前的横木,表示尊 敬并派人告诉说:“皇帝尊敬 地慰劳将军。”完成礼仪就离 开了。
26
文中在塑造周亚夫形象时,都运用了哪 些描写方法呢?你来讲一讲!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介
正面描写
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将军令曰 将军约
侧面描写
归纳人物形象
1、周亚夫人物形象及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特点。 治军严整、军纪严明、刚正不阿、恪尽职守 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比,
①嗟: 唉 ②曩: 先前
③若: 像 ④耳: 罢了 ⑤固: 必,一定
1.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首先交代时间——汉文帝后元六年,背景——匈 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
然后交代了三位将领驻军的概况。 结构上总领下文,内容上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 中,为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1.本文题为《细柳营》,为何写霸上、棘门军?
写霸上、棘门军,与细柳营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细 柳营军队的军纪严明,也衬托出周亚夫的治军严整。
2.“群臣皆惊”,为什么“惊”?
(1)惊恐:天子远驾劳军,却多次受到军营规定的约 束,有损天子之威。 (2)惊讶:天子竟然被周亚夫感动了。
(3)惊喜:细柳营常备不懈、军纪严明、令行禁止。
3.文中采用了对比手法表现人物,请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这是一个过渡句,由对戍边驻军概况的介绍过渡到天子 亲自去军队犒劳慰问,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课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 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 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 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如:细柳军将士言必称“将军令曰 ”“将军约”,人物虽未出场,却已令人感受到其“真将军” 的威严和风范。两处对周亚夫的正面描写虽着墨不多,却如画 龙点睛,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汉文帝
汉文帝刘恒在位23年,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屡次下诏 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平时穿戴都是用粗糙的黑丝绸做的衣 服;刘恒为自己预修的陵墓,也要求从简。在中国历代帝王中, 刘恒是一生都注重简朴为世人称道的皇帝。
文帝的政治方针和措施,使当时社会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 统治秩序也日臻巩固。西汉初年,大侯封国不过万家,小的五 六百户;到了刘恒和景帝时期,流民还归田园,户口迅速繁息。 列侯封国大者至三四万户,小的也户口倍增,而且比过去富实 多了。汉朝社会开始进入治世。
[译文]皇帝亲自慰劳军队。来到
霸上和棘门军营,皇帝车马径直驰 进军营,将以下的军官骑马送迎。 接着往细柳军营,细柳军营的军士 官吏身披铠甲,拿着锋利的刀,拉 开弓弩,拉得满满的。天子的先头 卫队到了,不能进入军营。
①上: 特指皇帝
②劳:慰问,犒劳 ③军:军营 ④彀:拉(弓) ⑤先驱:先行的卫队
先驱曰:“天子且①至!”军门都 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②将 军令,不闻天子之诏③。’”居无 何④,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 使使⑤持⑥节⑦诏将军:“吾欲入劳 军。”
7.乃: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就 副词)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才 副词)
(四)词类活用
1.介胄之士 (名词用作动词,穿戴盔甲) 2.军细柳 (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3.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名词用作动词,下诏)
治军有方
导思1.周亚夫是如何 来治军的?文章是采 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的?
关键词: 真将军
皇帝态度
棘 jí 弩 nǔ 胄 zhòu 曩 nǎng 诏 zhào
彀 gòu
辔 pèi 嗟 jiē 被 pī 车骑 jì
(一)通假字 1.军士吏被甲(“被”通“披”,穿着) 2.改容式车(“式”通“轼”)
(二)古今异义 1.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古义:符节,古代使臣用来做凭证的东西; 今义:节日,节气。 2.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古义:营垒; 今义:墙;像墙那样直立的山石。
司马迁的主要成就
➢文史
公元前91年(征和二年),《史记》全书完成。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 字,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是我 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列为前“四史” 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
史记内容
《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主体。它以历 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工明确,其中,“本 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 来记载历史的,由此,司马迁创立了史书新体例“纪传体”。 本纪”是全书提纲,以王朝的更替为体,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其中 记载先秦历史的五篇,依次 是 五帝,夏,殷,周 ,秦;记载秦汉历史的七篇, 依次是秦始皇,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邦,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 和汉武帝刘彻。 “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 面内容;
3.请以军礼见 古义:请允许我;今义: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
4.使人称谢 古义:告知;今义:感谢。
5.天子先驱至 古义:先行的卫队; 今义:走在前面引导(多虚用);先驱者。
6.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古义:传达命令;今义:辗转流传的话。
(三)一词多义
1.军:军霸上(驻军 动词) 上自劳军(军队 名词) 军中不得驱驰(军营 名词)
①细柳军与前两军对比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军容严整,戒备森严,严阵以待。 “直驰入”
——军规松垮,守备松懈。 ②文帝及随从入营之对比 “不得入” ——细柳军军纪严明。 “直驰入” ——霸上、棘门军纪松弛。
③三营将领之对比
“持兵揖” “以军礼见” ——一丝不苟,严守军纪
“将以下骑送迎”
导思3:皇帝对三个军营 分别持 有怎出了周亚夫 的性格特点?
特殊背景
导思4:文中交代当时的 特殊背景有何作用?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①。 乃②以③宗正刘礼为将军,军④霸上; 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 守⑤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⑥胡。
①入边:侵入边境 ②乃: 于是,就 ③以: 任命
2.入:匈奴大入边(侵入 动词) 直驰入(进入 动词)
3.以: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任命 以备胡(用来 介词)
4.为: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作为 天子为动(被 介词)
动词) 动词)
5.使:使人称谢(派 动词)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者,使臣 名词)
6.诏:不闻天子之诏(皇帝发布的命令 名词)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下诏,下命令 动词)
用来做凭证的东 西
亚夫乃传言开壁①门。壁门士吏谓 从属车骑曰:“将军约②,军中不 得驱驰③。”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④。至营,将军亚夫持⑤兵揖⑥曰: “介⑦胄⑧之士不拜,请以军礼 见。”
[译文]周亚夫才传话打开营门。营门 的军官对跟随的车马上的人说:“将军 规定,军营中不能驱马快跑。”于是天 子就控制马缰绳慢行。到了营中,将军 周亚夫手执兵器行礼说:“穿戴铠甲头 盔的军人不行跪拜之礼,请求用军礼拜 见。”
司马迁评论周亚夫:
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 有加焉!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终以穷 困。悲夫!
答案示例:当今时代,每一位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甚至工程设计师、一线工人等等, 他们的工作岗位都是一道道“防线”,只有发扬周亚夫的这种敬业精神,恪尽职守、敬业 乐业,我们的事业才终会取得辉煌的成就。
一、当今社会需不需要周亚夫这样的领导者,说说你从文 中得1.到了什么启发?
1、当今时代,不管处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大家都应该发扬 周亚夫的这种敬业精神,恪尽职守,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安定繁 荣。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指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41年的汉朝初期,在 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局面。
汉初,社会经济衰弱,朝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 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汉文帝生性节俭,也遏制了贵 族的奢侈无度,并节制了国家开支。文景时期重视农业, 推崇“以德化民”,以清静不扰民为政策,形成了社会安 定、百姓富足的局面。
[译文]先头卫队说:“天子将要
到了!”军营门的军官说:“将军 命令说:‘军队中听将军命令,不 听天子的诏令。’”过了不久,皇 帝到了,又不能进入。于是皇帝就 派使臣拿着符节下诏令给周将军: “我想要进军营慰劳军队。”
①且: 将要
②闻: 听从
③诏: 皇帝发布的命令
④居无何:过了不久
⑤使使: 派使者
⑥持: 拿着 ⑦节: 符节,古代使臣
衬托刻画人物形象。
2、结合全文,说说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答:大敌当前,汉文帝亲自劳军,在细柳营中受到“非礼”, 他不但没有发龙威,贬谪周亚夫,反而“称善者久之”,足 见汉文帝是个具有雄才大略、胸怀宽广、爱才、识才、任才 的君主。
有人说:“周亚夫这个人太死板,他的那一套在今天 根本就行不通; 也有人说:“周亚夫这样做,只是为了 引起皇帝的注意……你是怎么看待这些见解的?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
司马迁 ,字子长,司马谈之子,左冯诩夏阳(今陕 西韩城)人,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被后世尊称为“太史公”。
他家学渊博,三十八岁时,正式做太史令。后因为 李陵辩护遭受腐刑。他忍受着身体和心灵的巨大折磨, 为完成他父亲的遗愿撰写《史记》,并于公元前91年 完成全书。
[译文]汉文帝继位之后第六年,匈奴 大举入侵。于是(文帝)任命宗正刘礼 为将军,驻守霸上;(任命)祝兹侯徐
④军: 驻守
⑤守: 太守,是汉代一 郡的最高行政长 官。
厉为将军,驻守棘门;任命河内太守周 ⑥备: 防备
亚夫为将军,驻守细柳,用以防备匈奴。
上①自劳②军。至霸上及棘 门军③,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 锐兵刃,彀④弓弩,持满。天子 先驱⑤至,不得入。
——将军违纪,无视军规
④文帝态度之对比
“此真将军矣!”
——敬佩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 ——不满
文章通过文帝劳军的场 面塑造了周亚夫的形象, 文帝是如何评价周亚夫的?
真将军
你同意文帝的观点吗?请你从文 中找出依据来!
1、军士戒备。细柳军中“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 持满”。说明周亚常备不懈、严阵以待。 2、军纪严明。文帝一行到细柳军两次不得入,直至天子 正式派使臣持节下诏书,“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在细 柳军营中,“天子乃按辔徐行“,由此可见周亚夫治军 有方,令行禁止。 3、恪尽职守、刚正不阿。面对天子,周亚夫“持兵 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①动: 感动 ②式: 同“轼”,车前的横木,扶轼 ③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④礼: 礼仪 ⑤去: 离开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 曰:“嗟①乎,此真将军矣!曩② 者霸上、棘门军,若③儿戏耳④, 其将固⑤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 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译文]出了军营门以后,大臣 们都很惊讶。汉文帝说:“哎呀, 这是真正的将军啊!先前霸上、 棘门军营,像儿戏罢了,那些将 军一定会被袭击而俘获。至于周 亚夫,能够侵犯他吗?”汉文帝 称赞了很久。
2、汉文帝不仅不怪罪周亚夫,反而为之感动,可见他是一位明 君,当今社会,上级领导应接受下级的正确意见,这样才能使工作
更好地完成。
32
二、中考真题演练
1.(河南中考)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1段的作用。 结构上总领下文,内容上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为
人物展示其性格特点提供了宽阔的舞台。 2.(浙江衢州中考)“上自劳军”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①壁: 营垒 ②约: 规定 ③驱驰:驱马快跑 ④徐行:慢行 ⑤持: 手拿 ⑥揖: 双手抱拳行礼 ⑦介: 铠甲 ⑧胄: 头盔
天子为动①,改容式②车,使人 称谢③:“皇帝敬劳将军。”成 礼④而去⑤。
[译文]天子被感动了,在车上 俯身扶着车前的横木,表示尊 敬并派人告诉说:“皇帝尊敬 地慰劳将军。”完成礼仪就离 开了。
26
文中在塑造周亚夫形象时,都运用了哪 些描写方法呢?你来讲一讲!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介
正面描写
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将军令曰 将军约
侧面描写
归纳人物形象
1、周亚夫人物形象及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特点。 治军严整、军纪严明、刚正不阿、恪尽职守 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比,
①嗟: 唉 ②曩: 先前
③若: 像 ④耳: 罢了 ⑤固: 必,一定
1.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首先交代时间——汉文帝后元六年,背景——匈 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
然后交代了三位将领驻军的概况。 结构上总领下文,内容上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 中,为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1.本文题为《细柳营》,为何写霸上、棘门军?
写霸上、棘门军,与细柳营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细 柳营军队的军纪严明,也衬托出周亚夫的治军严整。
2.“群臣皆惊”,为什么“惊”?
(1)惊恐:天子远驾劳军,却多次受到军营规定的约 束,有损天子之威。 (2)惊讶:天子竟然被周亚夫感动了。
(3)惊喜:细柳营常备不懈、军纪严明、令行禁止。
3.文中采用了对比手法表现人物,请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这是一个过渡句,由对戍边驻军概况的介绍过渡到天子 亲自去军队犒劳慰问,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课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 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 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 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如:细柳军将士言必称“将军令曰 ”“将军约”,人物虽未出场,却已令人感受到其“真将军” 的威严和风范。两处对周亚夫的正面描写虽着墨不多,却如画 龙点睛,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汉文帝
汉文帝刘恒在位23年,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屡次下诏 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平时穿戴都是用粗糙的黑丝绸做的衣 服;刘恒为自己预修的陵墓,也要求从简。在中国历代帝王中, 刘恒是一生都注重简朴为世人称道的皇帝。
文帝的政治方针和措施,使当时社会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 统治秩序也日臻巩固。西汉初年,大侯封国不过万家,小的五 六百户;到了刘恒和景帝时期,流民还归田园,户口迅速繁息。 列侯封国大者至三四万户,小的也户口倍增,而且比过去富实 多了。汉朝社会开始进入治世。
[译文]皇帝亲自慰劳军队。来到
霸上和棘门军营,皇帝车马径直驰 进军营,将以下的军官骑马送迎。 接着往细柳军营,细柳军营的军士 官吏身披铠甲,拿着锋利的刀,拉 开弓弩,拉得满满的。天子的先头 卫队到了,不能进入军营。
①上: 特指皇帝
②劳:慰问,犒劳 ③军:军营 ④彀:拉(弓) ⑤先驱:先行的卫队
先驱曰:“天子且①至!”军门都 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②将 军令,不闻天子之诏③。’”居无 何④,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 使使⑤持⑥节⑦诏将军:“吾欲入劳 军。”
7.乃: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就 副词)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才 副词)
(四)词类活用
1.介胄之士 (名词用作动词,穿戴盔甲) 2.军细柳 (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3.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名词用作动词,下诏)
治军有方
导思1.周亚夫是如何 来治军的?文章是采 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的?
关键词: 真将军
皇帝态度
棘 jí 弩 nǔ 胄 zhòu 曩 nǎng 诏 zhào
彀 gòu
辔 pèi 嗟 jiē 被 pī 车骑 jì
(一)通假字 1.军士吏被甲(“被”通“披”,穿着) 2.改容式车(“式”通“轼”)
(二)古今异义 1.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古义:符节,古代使臣用来做凭证的东西; 今义:节日,节气。 2.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古义:营垒; 今义:墙;像墙那样直立的山石。
司马迁的主要成就
➢文史
公元前91年(征和二年),《史记》全书完成。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 字,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是我 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列为前“四史” 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
史记内容
《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主体。它以历 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工明确,其中,“本 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 来记载历史的,由此,司马迁创立了史书新体例“纪传体”。 本纪”是全书提纲,以王朝的更替为体,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其中 记载先秦历史的五篇,依次 是 五帝,夏,殷,周 ,秦;记载秦汉历史的七篇, 依次是秦始皇,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邦,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 和汉武帝刘彻。 “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 面内容;
3.请以军礼见 古义:请允许我;今义: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
4.使人称谢 古义:告知;今义:感谢。
5.天子先驱至 古义:先行的卫队; 今义:走在前面引导(多虚用);先驱者。
6.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古义:传达命令;今义:辗转流传的话。
(三)一词多义
1.军:军霸上(驻军 动词) 上自劳军(军队 名词) 军中不得驱驰(军营 名词)
①细柳军与前两军对比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军容严整,戒备森严,严阵以待。 “直驰入”
——军规松垮,守备松懈。 ②文帝及随从入营之对比 “不得入” ——细柳军军纪严明。 “直驰入” ——霸上、棘门军纪松弛。
③三营将领之对比
“持兵揖” “以军礼见” ——一丝不苟,严守军纪
“将以下骑送迎”
导思3:皇帝对三个军营 分别持 有怎出了周亚夫 的性格特点?
特殊背景
导思4:文中交代当时的 特殊背景有何作用?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①。 乃②以③宗正刘礼为将军,军④霸上; 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 守⑤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⑥胡。
①入边:侵入边境 ②乃: 于是,就 ③以: 任命
2.入:匈奴大入边(侵入 动词) 直驰入(进入 动词)
3.以: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任命 以备胡(用来 介词)
4.为: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作为 天子为动(被 介词)
动词) 动词)
5.使:使人称谢(派 动词)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者,使臣 名词)
6.诏:不闻天子之诏(皇帝发布的命令 名词)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下诏,下命令 动词)
用来做凭证的东 西
亚夫乃传言开壁①门。壁门士吏谓 从属车骑曰:“将军约②,军中不 得驱驰③。”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④。至营,将军亚夫持⑤兵揖⑥曰: “介⑦胄⑧之士不拜,请以军礼 见。”
[译文]周亚夫才传话打开营门。营门 的军官对跟随的车马上的人说:“将军 规定,军营中不能驱马快跑。”于是天 子就控制马缰绳慢行。到了营中,将军 周亚夫手执兵器行礼说:“穿戴铠甲头 盔的军人不行跪拜之礼,请求用军礼拜 见。”
司马迁评论周亚夫:
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 有加焉!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终以穷 困。悲夫!
答案示例:当今时代,每一位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甚至工程设计师、一线工人等等, 他们的工作岗位都是一道道“防线”,只有发扬周亚夫的这种敬业精神,恪尽职守、敬业 乐业,我们的事业才终会取得辉煌的成就。
一、当今社会需不需要周亚夫这样的领导者,说说你从文 中得1.到了什么启发?
1、当今时代,不管处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大家都应该发扬 周亚夫的这种敬业精神,恪尽职守,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安定繁 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