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儿化音
0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6版课件_第2章 语音 第六节 音变
![0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6版课件_第2章 语音 第六节 音变](https://img.taocdn.com/s3/m/b75451a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92.png)
(一)上声的变调 上声只有在语流的末尾时不变调,其他情况都要 变调。
1.上声+上声,前一个变35 214+214→35+214 水果 了解 领导 2.上声+上声+上声,分两种情况: (214+214)+214→35+35+214 展览馆 洗脸水 214+(214+214)→21+35+214 纸老虎 很勇敢
(二)哪些音节读轻声 一般地说,新词、科学术语里没有轻声音
节,口语中的常用词才有读轻声的。下面一些成 分,在普通话中通常读轻声。 1. 助词“的、地、得、着、了、过”和语气词 “吧、嘛、呢、啊”等读轻声。
2. 部分重叠词的后一音节读轻声。例如: 猩猩 饽饽(单纯词)
妈妈 弟弟 姑姑 娃娃 星星(合
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
第二章 语 音 第六节 音 变
什么是音变?
历时音变,指语音的古今演变。比如:
上古 [p][ph][b][m] 唇音声母
中古 [p][ph][b][m] 唇音声母
[f][fh][v][ ] 唇齿音声母
现代 [p][ph] [m] 唇音声母
[f]
唇齿音声母
词,利益和损害)。
轻声还可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语流中轻声 的轻、短、模糊和四声的重、长、清晰构成了错 落有致、富于变化的节奏,增强了语言的音乐 性。
三、儿化 (一)什么是儿化 “儿化”指的是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 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的韵母就叫 做“儿化韵”。
例如,普通话念“花儿”的时候,这个“ 儿”字不是一个独立的音节,也不是音素,而只 是一个表示卷舌动作的符号。只表示在念到“ 花”(hua)这个字音的韵腹时,随即同时加上一 个卷舌动作,使韵母带上卷舌音“儿”的音色。 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儿化音节,只需在原来的音 节之后加上“r”(表示卷舌作用)就可以了。例 如:“芽儿”—yár,“馅儿”—xiànr,“味 儿”—wèir,“爷们儿”—yémenr,“瓜子儿 脸”—guazir liǎn。字母r不表示啊”的音变 语气词“啊”发音时往往受前字读音的影响 而产生音变。
拼音考试题及答案
![拼音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fa308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64.png)
拼音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中的词语拼音是正确的?A. 长城(cháng chéng)B. 长江(cháng jiāng)C. 长河(cháng hé)D. 长城(cháng chéng)答案:D2. “阿姨”一词的正确拼音是什么?A. ā yíB. ā yīC. ā yǐD. ā yì答案:B3. “饺子”的拼音是:A. jiǎo ziB. jiāo ziC. jiǎ ziD. jiā zi答案:B4. “天安门”的正确拼音是:A. tiān ān ménB. tiān ān mènC. tiān ān ménD. tiān ān mèn答案:C5. “熊猫”的正确拼音是:A. xióng māoB. xióng máoC. xiōng māoD. xiōng máo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请将下列词语的拼音填写在横线上。
- 快乐:________- 学校:_______答案:kuài lè xué xiào7. 请填写“北京”的拼音。
答案:běi jīng8. “苹果”的拼音是:答案:píng guǒ9. “朋友”的正确拼音是:答案:péng yǒu10. “自行车”的拼音是:答案:zì xíng chē三、连线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将下列词语与其正确的拼音连线。
- 长城:cháng chéng- 长江:cháng jiāng- 黄河:huáng hé- 泰山:tài shān答案:长城-cháng chéng,长江-cháng jiāng,黄河-huáng hé,泰山-tài shān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2. “长城”的拼音是“cháng chéng”。
语流音变
![语流音变](https://img.taocdn.com/s3/m/338ada5df5335a8102d220e4.png)
•
“啊”作叹词时,出现再句首,有
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种音调的变
化。在韵母a不变的情况下,读哪种声调
和说话人的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
只要按不同声调读“啊”,就是后面不
跟随补充的语句,听者也能明白说话人
的感情。
2、“啊 ”做语气词
当“啊”前面音节末尾因素是:
a、o、e、ê、i、ü + a
读( ya 呀 )
回照镜子我转眼珠子想想伤脑子秃子怎么用梳子
梳子怎么梳子
有个小孩儿叫小兰儿, 挑着水桶上 庙台儿,摔了一个跟头拣了个钱儿,又打醋, 又买盐儿,还买了一个小饭碗儿。小饭碗儿, 真好玩儿,没有边儿没有沿儿,中间儿有个小 红点儿。
四 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
1、“啊”作叹词
总结
变调
上声变调
“一”的变调“不”的变调
单念
单念
单念
两上声连读
阴平、阳平、上声前
阴平、阳平、上声前
三或三以上
去声前
去声前
夹在词语中间
夹在词语中间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二 轻声的音变规律
什么叫做轻声?
• 在普通话里,除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调之 外,在语音序列中有许多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 而读成一个又轻又短的调子,这种音节叫做轻声。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二)“一”“不”的变调
“一”“不”在单念或用在词句末尾时,以及“一” 在序数中,声调不变:“一”念阴平55,“不” 念去声51.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一”的音变情况概述表
出现情况 单念
作为序数用 用在词末或者句末
用在去声前
用在非去声前
《田家四季歌》教学反思15篇
![《田家四季歌》教学反思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4ea5b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4.png)
《田家四季歌》教学反思15篇《田家四季歌》教学反思1在教学《田家四季歌》时,让学生在读一读、批一批、说一说、背一背的环节中体会农家人的辛劳,感受劳动的快乐,同时了解四季不同景物的特点。
课堂上,我采用了集体诵读、男女生合作读、填空背诵读、创设情境读、重点词语强调读、小组合作对对读、拍手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农家人的辛劳,在读中感受劳动的快乐。
背诵的教学目标落实的比较到位,课文上完之后,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背下来。
不足之处:1、这篇课文学下来自己感觉在字词教学上花费的时间过多,本该两课时完成的教学内容,往往需要三课时才能勉强完成任务。
但是在完成家庭作业时依然错题百出。
我会写的生字,要求是抄两遍,组词两个时,拼音的错误率依然相当的高,这就警示自己平时在下达预习作业时,给生字加拼音依然是重中之重。
2、读写结合没有落实下去。
本来课文上完之后,可以让孩子们试着观察四季的更替变化谢谢你眼中的四季,但是因时间紧,所有没有安排。
《田家四季歌》教学反思2本儿歌朗读要有节奏感,朗朗上口以读为主,课文学习更加透彻,对农民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进行了描写,以简练的笔墨画了四幅田园四季的风景画,重点是在介绍农事,带着赞美的感情歌唱了种田人的辛勤劳动。
这首时序歌既可使小朋友们获得有关一年四季农作物生长和农事活动的知识,又能使他们在情绪感染中受到农业劳动美的熏陶。
本课在设计教学时,首先我特别重视文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整合,以识字为切入口,以识词为中介,最后再以诵读活动来巩固加深识字、识词的成果,把看图到识字、识词,诵读连为一体。
同时,注意处理好各部分的轻重。
儿歌更注重朗读。
通过各种方式的读了解我国南方四季的主要农事活动,理解人们劳动艰辛和丰收的喜悦。
本课重点还是识字、写字。
所以我着重抓了识记字形、写字训练的教学。
在分析字形时,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识字经验,从而记住字形。
另外还以五颗星的评价要求提醒学生要严格按笔顺去描红、临写,把字写规范、美观。
7 音变
![7 音变](https://img.taocdn.com/s3/m/2d91c0cf3186bceb19e8bb68.png)
1.你如果一定要走,也应该把理由说一下,不 能这样一走了之。 2.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浪费粮食要不得。 3.今天一大早我就看完了一本书,心里的高兴 劲儿真是说不清。 4.这是块不毛之地,夜里山风不停地呼啸,不 断传来一声声野兽的嚎叫,让人不寒而栗。 5.你如果不答应,我就不干了。 6.干什么工作都要一心一意,表里如一,言行 一致,埋头苦干。情绪不能一高一低,一好一 坏。受挫折时,也不能一落千丈,一蹶不振。
绕口令练习:
• 1、九月九,九个酒迷喝醉酒。九个酒 杯九杯酒,九个酒迷喝九口。喝罢九口酒, 又倒九杯酒。九个酒迷端起酒,“咕咚,咕 咚”又九口。九杯酒,酒九口,喝罢九杯酒 ,九个酒迷醉了酒。
2、老虎拦住鹿和兔的路,张着嘴巴要 吃兔。兔子捂着肚子呜呜哭,说是吃草中了 毒。老虎放开兔子去追鹿,左找右找找不着 鹿,返回头来抓小兔,跑了兔,没了鹿,气 得老虎直发怒。
2.轻声的作用
• 区别语义
shétou
shétóu
cāngying cāngyīng
舌头 蛇头 苍蝇 苍鹰 是非shìfēi(正确与错误) shìfei(纠纷) 兄弟xiōngdì(哥哥和弟弟) xiōngdi(弟弟) 东西dōngxī(方向) dōngxi(物品) • 区别词性 对头duìtóu(正确,形容词) duìtou(冤家,名词) 利害lìhài(利和弊,名词) lìhai(程序深或可怕, 形容词) 练习liànxí(名词) liànxi(动词)
“啊”的辨音与实训
方法:分组练习,互相纠错
来的 掀 盖起 头你
我的眼 里只有 你 我在这 儿等着 你回来 千年等一回
不要对 我不理 不踩
对面 的女 孩看 过来
1、漓江的水真绿啊! 小心手烫啊! 2、什么事啊! 你笑得真甜啊!
拼音字母——儿化音
![拼音字母——儿化音](https://img.taocdn.com/s3/m/5072f30a6edb6f1aff001f5d.png)
儿化音
儿化音,是指一个音节带上卷舌动作, 韵母发生银边,成为卷舌韵母。拼写时一 般只在原音节末尾加上字幕r。
儿化音的作用:
在普通话中,儿化音具有区别词义、 区分词性的功能,如 “一点”是名词指时 间,“一点儿”作量词,是“少量、少许” 的意思。 表示喜爱、亲切的感情色彩常用儿化 音。如:脸蛋儿、花儿、小孩儿、电影儿。 表示少、小、轻等状态和性质,也常 常用到儿化音。如:米粒儿、门缝儿、蛋 黄儿。
词儿cí ---cér 事儿shì ---shèr
儿化音的发音规律:
韵母是ui、in、un、ün
读音去去i或n,加er
麦穗儿màisuì ---màisuèr 干劲儿gànjì n---gànjièr 飞轮儿fēilún---fēiluér 白云儿báiyún---bá iyüér
儿化音的发音规律:
韵母或尾音是a、o、e、u
读音不变,加r
号码儿hàomǎ—hàomǎr 粉末儿fěnmò---fěnmòr 唱歌儿chànggē---chànggēr 眼珠儿yǎnzhū---yǎnzhūr
儿化音的发音规律:
尾音是i、n
读音去i或n,加r
壶盖儿húgài---húgàr 心眼儿xīnyǎn--xīnyǎr
儿化音的发音规律:
尾ng---diànyǐr 帮忙儿bāngmáng---bāngmár
儿化音的发音规律:
韵母是i、ü
读音不变,加er
玩意儿wányì ---wányièr 毛驴儿máolǘ---máolüér
儿化音的发音规律:
韵母是- i
读音去-i,加er
十三道大辙
![十三道大辙](https://img.taocdn.com/s3/m/625a6fe0f12d2af90342e696.png)
诗歌的里的辙韵,大众三说发是十三道大辙和两道小辙.什么呢?十三道大辙:发花、波梭、乜斜、一七、姑苏、怀来、灰堆、遥条、由求、言钱、人辰、江阳、中东.简便起来一句话:俏(窈窕)佳(发花)人(人辰)扭(由求)捏(乜斜)出(姑苏)房(江阳)来(怀来)东(中东)南(言钱)西(一七)北(灰堆)坐(波梭)。
两道小辙是加了儿话音的辙韵:小言钱和小人辰。
总结了一个字母对照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十三道大辙1、发花辙:韵母包括a、ua、ia。
aa:啊,ba八,ca擦,cha插,da搭,fa发,ga嘎,ha哈,ka咖,la 拉,ma 妈,na那,pa怕,sa撒,sha沙,ta他,wa挖,ya呀,za匝,ha 扎iadia嗲,jia家,lia俩,nia,qia恰,xia虾uachua,gua瓜,hua花,kua夸,shua刷,zhua抓2、梭波辙:韵母包括:e、o、uo。
ee鹅,ce策,che车,de德,ge哥,he喝,ke科,le勒,me么,ne 讷,re热,se涩,she奢,te特, ze则,zhe遮oo哦,bo玻,fo佛,lo咯,mo摸,po坡,wo窝,yo唷uocuo措,chuo戳,duo多,guo锅,huo活,kuo阔,luo罗,nuo挪,ruo 弱,shuo说,suo梭,tuo拖,zhuo捉,zuo作3、乜斜辙:韵母包括ê、ie、üe。
iebie别,die爹,jie街,lie列,mie灭,nie捏,pie撇,qie切,tie贴,xie些üejue决,lüe略,nüe虐,que缺,xue靴,yue约ē欸ye爷4、一七辙:i、ü、er.ibi逼,ci词,chi吃,di低,ji机,li里,mi迷,ni泥,pi批,qi七,ri日,si思,shi诗,ti梯,xi西,yi一,zi资,zhi之üju居,lü吕,nü女,qu区,xu需,yu淤er儿5、姑苏辙:韵母是u。
语流声变停连重音儿化音教案
![语流声变停连重音儿化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f6c02f08a1284ac950430c.png)
语流声变、停连重音、儿化音的基础教案一、教学要求: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语流声变、停连重音、儿化音?2、让学生知道语流声变、停连重音、儿化音的作用?二、教学目标:理解语流声变、停连重音、儿化音的基础作用和重要性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语流声变、停连重音、儿化音的作用2、难点:学生的理解四、课前准备:ppt的教学课件(以实践的课件为主,练习为主)五、教学时间:1.5课时六、教学过程:1、引入:语流音变是什么?(书的一册p88)重点讲解什么是变调?(书的一册p97)重点讲解2、上声(三声)变调规律和去声(四声)变调的规律是什么?(讲解完练习,书的一册p97)3、“一”的变调规律及发音训练(书的一册p98)4、“不”的变调规律及发音训练5、语气词“啊”的发音变化规律及发音练习3、4、5这三点为重点(17号下午的基础课程结束,讲解模拟主持的基础知识)(24号上午的基础课程)停连重音的讲解一、理论概要(书的二册p151)1、停连的理论2、重音的理论二、教学的目的与要求:(书的二册p154)停连重音是播音语言表达的重要外部技巧,在学习过程中明确停连重音在播音和节目主持过程中的重要性。
初步掌握运用这两个技巧的方法,以更加准确、鲜明、生动的表达情意。
学习中注意的方法和训练中注意的事宜!讲解(24号上午的基础课程结束,停连重音的理论很好理解,理论也很简单,完了就是实践中的训练,接下来就是讲解模拟主持)(24号下午的基础课程)三、儿化音、轻声的讲解(书的一册p89)1、什么是儿化音和轻声音?2、儿化音、轻声音的作用?3、儿化音、轻声音的发音规律是什么?4、训练!。
什么时候该儿化,什么时候不该儿化
![什么时候该儿化,什么时候不该儿化](https://img.taocdn.com/s3/m/a6a080116bd97f192279e9b1.png)
什么时候该儿化,什么时候不该儿化儿化是语流音变中的一种,它在口语中往往会影响语言的语义、语法及修辞色彩。
不管是在平时的日常口语交际中,还是特殊的口语交际中都会发生儿化现象,因此我们就应该注意儿化在口语中是如何读的,以及怎么运用。
“从语法上说,儿化是一种语音构词手段;从词汇和语用角度说,儿化对丰富语音表现力、语体风格色彩的多样化有重要的作用。
”儿化在词中起两种作用,一个是构成新词,再一个是增加或改变附加意义,它是汉语的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
我们都看过《西游记》,里边的红孩儿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红孩儿”这个词不管是在故事中讲,还是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说,一般都是读作“红,孩,儿”,不读儿化音,但是“这小孩儿真有趣”中的“小孩儿”儿化为“xiào háir”,是儿化的。
那么“孩儿能歌善舞”中这个“儿”字是否应该儿化?有人说,儿化就是为了让说的话好听,顺其自然就行了,如果这样说的话,就是说儿化没有标准,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而随意的进行儿化。
是不是一个字的后缀只要带“儿”,那就必须要儿化呢?比如说“树苗儿”“小鸟儿”要进行儿化,那有这样一句话“森林里真热闹,猴子在爬树,老鹰在筑巢,河马在喝水,鸟儿在歌唱”中的“鸟儿”应该儿化吗?这就给人产生了一种疑问一个有“儿”为后缀的词,什么时候该儿化,什么时候不该儿化,到底有没有一个标准呢?本篇文章就儿化的问题进行简单论述。
普通话中,一个音节中的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就叫做儿化。
儿化了的韵母就叫做“儿化韵”,其标志是在韵母后边加上r。
儿化后的字音仍是一个音节,但带儿化韵的音的一般由两个汉字来书写。
例如老头儿(lǎo tóur)。
在普通话中,儿化具有区别词义、区别词性的功能。
例如:“头”是脑袋,“头儿”是领头的;“手”是名词,“一手儿”是量词。
还有一类儿化是表示喜爱、亲切的感情色彩,例如:头发丝儿、小王儿。
在具有区别词义和辨别词性作用的语境中,该儿化的地方一定要儿化,否则就产生歧义。
《田家四季歌》教学反思(15篇)
![《田家四季歌》教学反思(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f4c5110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4.png)
《田家四季歌》教学反思(15篇)《田家四季歌》教学反思1本儿歌朗读要有节奏感,朗朗上口以读为主,课文学习更加透彻,对农民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进行了描写,以简练的笔墨画了四幅田园四季的风景画,重点是在介绍农事,带着赞美的感情歌唱了种田人的辛勤劳动。
这首时序歌既可使小朋友们获得有关一年四季农作物生长和农事活动的知识,又能使他们在情绪感染中受到农业劳动美的熏陶。
本课在设计教学时,首先我特别重视文中各个组成局部的整合,以识字为切入口,以识词为中介,最后再以诵读活动来稳固加深识字、识词的成果,把看图到识字、识词,诵读连为一体。
同时,注意处理好各局部的轻重。
儿歌更注重朗读。
通过各种方式的读了解我国南方四季的主要农事活动,理解人们劳动艰辛和丰收的喜悦。
本课重点还是识字、写字。
所以我着重抓了识记字形、写字训练的教学。
在分析字形时,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识字经验,从而记住字形。
另外还以五颗星的评价要求提醒学生要严格按笔顺去描红、临写,把字写标准、美观。
本堂课写字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通过课堂教学发现小组训练得一直坚持下去。
《田家四季歌》教学反思2《田家四季歌》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是一首写小动物在夏天的情形的儿歌。
这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本课的识字方法是要让学生发现规律,运用形声字的方法认识“蜻、蜓、蝴〞等11个带虫字旁的生字和用组词、象形字的方法认识“展、运、网〞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发现儿歌句子的结构,尝试仿写句子。
在教学中,我抓住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主要任务——识字,借助生字词把课文读通、读顺、读熟,并通过多种方式,将这些任务落在实处。
1、多种方式呈现,循序渐进识字。
这堂课,我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采取了多种识字方式,学习“展、运、网〞,我就随文识字,通过借助组词、图画、象形字等方法认字;而识字11个带“虫〞字旁的字时,首先借助拼音识记生字;通过介绍小动物进行稳固识字,语言训练;其次通过引导他们对形声字特点的分析来稳固识记,通过识字加油站,让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识字方法去识字;然后,在游戏中识字,最后,通过生字回文,朗读儿歌在稳固生字,学生在生字的反复呈现与识记中不断识字深化。
《母鸡》教学反思
![《母鸡》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d249002aef8941ea66e0518.png)
《母鸡》教学反思《母鸡》教学反思1《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应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这种理念,在课程一开始,我开门见山的用农场中发生的大喜事,引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课前准备的时候特意买了一个玩具母鸡。
让学生更直观的看到母鸡下蛋的情形,给他们一种愉快轻松的感觉,及促进了师生关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让学生学唱歌曲更有动力。
我设计了让孩子们演唱这首歌曲当作给母鸡妈妈的礼物。
在其中穿插了一个红绿灯的小游戏。
不仅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歌曲以及歌词,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以及注意力。
在解决音乐教学课堂难点时,让学生自己先找出乐句,然后发挥合作能力,让他们一句一句解决,打破了原有的教条式教学模式,使得孩子们在课堂上都有了表现的机会,既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对歌曲的演唱情绪处理时,我运用了小声与开心作为矛盾,先请学生明白鸡妈妈生蛋了很累,我们的声音应该小一些,然后又用鸡妈妈下蛋后开心的心情,来引出这样的矛盾,让学生很容易就唱出这首歌的情绪,而且也培养他们良好的演唱习惯。
这样生动、形象,让学生乐于接受而且易于掌握。
最后我创设了一个神秘客人的到来的情景,让学生产生好奇,在好奇中让学生认识新的朋友——响板,让他们用不同方法为歌曲伴奏以及为母鸭妈妈创编歌词。
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为本节课又掀起了一次高潮。
学生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还敲出了不同的节奏,还有一个同学,还说激动地具体说出了伴奏的不同之处,这个环节锻炼到他们的合作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现在不但达到了我的教学目的,学生的表现还出乎了我的意料。
本堂课有其光彩之处,亦有一些遗憾和需不断改进的地方,如在演唱时没有更好的利用比赛法,之前分的男生、女生组没有更好的利用上,这样孩子们的热情没有更充分的调动。
浅谈潮汕话与普通话的差异1[整理]
![浅谈潮汕话与普通话的差异1[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6b0f014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9.png)
什么是普通话?举例说明普通话与汕头话在声母,韵母,声调方面的不同?答:普通话就是现代标准汉语,又称国语、华语,指通行于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台湾、海外华人的共通语文,为现代汉语共通的交际口语与书面语。
普通话基于现代北方汉语的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并作为官方、教学、媒体等标准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台湾地区的官方语言,是新加坡共和国四种官方语言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非官方语言)的法定地位。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
下面我仅以身边一些潮汕人说普通话的发音,用词为例子,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潮汕话与普通话的差异。
一、语音方面1、声母。
潮汕话在声母方面与普通话最大的区别莫过于“发”中的“f”这个声母的缺失以及翘舌音(ch、zh等)的不区分。
可以肯定的是,潮汕人说普通话不准的原因,主要来自这个“f”音全部被‘h’音替换了。
例如:“麻烦”(mafan)这个词在有潮汕口音的人口中就会发成“麻黄”(mahuang);又如,“发生”被误读为“花生”。
对于平翘舌音不分,我们可以举“五岁”和“午睡”,来说明。
由于没有了对翘舌音的强调,潮汕人说这两个词的时候就容易产生歧义。
总的来说,潮汕话的声母只有15个,与普通话相比少了很多,因此很多普通话里的音潮汕话没法说。
2、韵母。
在韵母方面,前后鼻音韵尾的辨别是潮汕人学习普通话中最难解决的问题。
在潮汕话里没有前鼻韵尾-n,没有经过语音训练的潮汕人讲普通话时常以后鼻韵尾-ng来代替它,结果把收-n和-ng韵尾的6对韵母合二为一,闹出类似“新年好”与“新娘好”的笑话。
潮汕话有43个韵母,比起普通话的39个还要多,但是,普通话中的10个单韵母,广东三大方言里都有的只有ɑ、i、u三个。
其他七个单韵母实际上均有发音困难的现象存在。
例如,以“ü”和“er”来说,很多潮汕人说普通话会把“女生”说成“拟声”,把“儿子”说成“蛾子”,“二人”说成“恶人”,就是因为潮汕话中缺少了这些韵母。
暧昧的意思是什么
![暧昧的意思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5152bc5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30.png)
暧昧的意思是什么一个词语可能有好几种意思,可能有些意思你不知道,那么就让小编来告诉你吧。
暧昧的意思是什么暧昧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ài mèi,指的是男女之间态度含糊、不明朗的关系。
是一种很特别的男女朋友关系,存在于友情之间,又超然于友情之上。
暧昧的表现多种多样,语言、动作都可以表现出来。
暧昧也指含糊、模糊;不光明的;不便公之于众的。
【词目】:暧昧【轻音】:无轻音【儿化】:无儿化音【释义】:1、昏暗;幽深2、模糊;不清晰3、态度不明朗或行为不可告人。
暧昧态度【词性】:形容词【用法】:作谓语、状语【结构】:联绵式【感情色彩】:贬义词基本释义1、(态度、用意)含糊;不明白。
2、(行为)不光明;不可告人。
3、男女或同性肉体关系还处于想象段。
4、男女或同性关系还未发展到恋人关系,但是行为举止和恋人关系差不多。
引证解释1. 含糊;模糊。
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时笼月暧昧,见其面上黡深,目无瞳子。
"沙汀《还乡记》二二:"保长开始抱怨他的赌运,但他忽又暧昧地笑起来。
"2. 不光明的;不便公之于众的。
明陆采《怀香记·鞫询香情》:"这暧昧之事,容得你见?"沈从文《绅士的太太》:"这婶婶是年青女人,对于这暧昧情形有所窘迫,也感到无话可说了。
"嫒的意思是什么嫒是一个汉字,拼音是ài,用作对对方的女儿的尊称,作"令嫒",今作"令爱"。
部首是女,部外笔画是10,笔画数是13画。
ài ㄞˋ基本字义1. 〔令~〕尊称别人的女儿。
亦作"令爱"。
2.(嫒)详细字义〈名〉对对方的女儿的尊称[daughter]。
作"令嫒"。
今作"令爱"English(your) daughter嫒的英文翻译:1. [Polite] the daughter方言集汇◎ 粤语:oi3◎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oi3 [海陆丰腔] oi5 [宝安腔] oi5 [台湾四县腔] oi5◎ 潮州话:aiⁿ3 ai5。
儿化音_精品文档
![儿化音_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6915e0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d.png)
儿化音什么是儿化音?儿化音是一种语音现象,它通常出现在汉语方言中。
它指的是在某些词语的末尾出现的音变,把原本应该是一个音节的词尾变成两个音节。
这种音变使得一个词语的音节变多,也改变了词语的韵律和语调。
儿化音在很多方言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北方方言中更加突出。
儿化音的特点儿化音有一些明显的特点,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例子:1.声母变化:在儿化音中,很多的声母发生了变化。
例如,原本的/p/变成了/b/,/t/变成了/d/,/k/变成了/g/等等。
2.韵母变化:儿化音中的韵母也有所变化。
例如,原本的/a/变成了/ɔ/,/e/变成了/ə/,/ɪ/变成了/i/等等。
3.词尾增加:儿化音会使得一个词尾变成两个音节,例如把“是”的词尾/ɕ/变成/ɻi/,把“吧”的词尾/a/变成/o/等等。
儿化音在不同方言中的应用儿化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语音现象,在不同的方言中有着不同的应用。
下面是一些具体的例子:•北京方言:在北京方言中,儿化音非常普遍。
例如,把“这个”读成/ʈʂə/,把“那个”读成/na/,把“没有”读成/məjaɾi/等等。
这种儿化音让北京方言具有独特的韵律和语调。
•四川方言:在四川方言中,儿化音也很常见。
例如,把“是”的词尾/ɕ/读成/ɪː/,把“吧”的词尾/a/读成/ɔ/,把“没有”的词尾/meiːɕəʔ/读成/ˈmɛi/等等。
四川方言的儿化音使得方言更有韵味。
•福建方言:在福建方言中,儿化音也有一些独特的变化。
例如,把“是”的词尾/ɕ/读成/ziu/,把“吧”的词尾/a/读成/lu/,把“没有”的词尾/mei/读成/mi/等等。
福建方言的儿化音让方言更加有趣。
儿化音的影响儿化音对于语言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改变了词语的韵律和语调,也使得方言更加富有特色。
儿化音也有助于语言的流畅性,使得说话更加有节奏感。
此外,儿化音在语言变迁和语言演化中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它是方言独特之处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儿化音是汉语方言中一种重要的语音现象,它在不同的方言中有着不同的应用。
骆驼祥子儿化音句子
![骆驼祥子儿化音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bc312a0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b.png)
《骆驼祥子》儿化音句子1、那么,我们就先说祥子,随手儿把骆驼与祥子那点关系说过去,也就算了。
2、北平的洋车夫有许多派:年轻力壮,腿脚灵利的,讲究赁漂亮的车,拉“整天儿”,爱什么时候出车与收车都有自由。
3、拉出车来,在固定的“车口”或宅门一放,专等坐快车的主儿。
4、碰巧了,也许白耗一天,连“车份儿”也没着落,但也不在乎。
5、这一派哥儿们的希望大概有两个:或是拉包车;或是自己买上辆车,有了自己的车,再去拉包月或散座就没大关系了,反正车是自己的。
6、比这一派岁数稍大的,或因身体的关系而跑得稍差点劲儿的,或因家庭的关系而不敢白耗一天的,大概就多数的拉八成新的车。
7、人与车都有想当的漂亮,所以在要价儿的时候也还能保持住相当的尊严。
8、在后者的情形下,因为还有相当的精气神,所以无论冬天夏天总是“拉晚儿”。
9、他们的车破,又不敢“拉晚儿”,所以只能早早出车,希望能从清晨转到午后三四点钟,拉出“车份儿”和自己的嚼谷。
10、在这里,二十岁以下的——有的从十一二岁就干这行儿——很少能到二十岁以后变成漂亮的车夫的,因为在幼年受了伤,很难健壮起来。
11、这些人,没有力气,没有经验,没有朋友,就是在同行的当中也得不到“好气儿”。
12、他们拉最破的车,皮带不定一天泄多少次气;一边拉着人还得一边儿央求人家原谅,十五个大铜子儿已经算是甜买卖了。
13、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
14、他没有什么出色的模样,他的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15、即使人们疑心,也只能怀疑他是新到城里来的乡下佬儿,大概不认识路,所以讲不出价钱来。
16、他的腿长布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座儿觉得安全、舒服。
骆驼祥子里的儿化音量词数词
![骆驼祥子里的儿化音量词数词](https://img.taocdn.com/s3/m/6cf5398a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9.png)
骆驼祥子里的儿化音量词数词1.北平的洋车夫有许多派:年轻力壮,腿脚灵利的,讲究赁漂亮的车,拉“整天儿”,爱什么时候出车与收车都有自由。
2.碰巧了,也许白耗一天,连“车份儿”也没着落,但也不在乎。
3.加上他每月再省出个块儿八角的,也许是三头五块的,一年就能剩起五六十块!4.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发亮的黄铜喇叭。
5.再说,他的身体使他相信,即使不幸赶到“点儿”上,他必定有办法,不至于吃很大的亏。
6.在那个年代,战争的消息与谣言几乎每年都随着春麦一块儿往起长,麦穗与刺刀可以算作北方人的希望与忧惧的象征。
7.谣言已经有十来天了,东西已都涨了价,可是战事似乎还在老远,一时半会儿不会打到北平来。
8.在新街口附近他转悠了一会儿。
9.正在这个节骨眼儿,从南来了两辆车,车上坐着的好像是学生。
10.他心中打开了转儿:凭这样的赞美,似乎也应当捧那身矮胆大的光头一场。
11.光头也看出不妙,可是还笑着说:“招呼吧,伙计!是福不是祸,今儿个就是今儿个啦!”12.他平常很不喜欢说话,可是这阵儿他愿意跟光头的矮子说几句,街上清静得真可怕。
13.一汪儿水,一片儿泥,都可以教它们劈了腿,或折扭了膝。
14.想到这里,他想骑上骆驼,省些力气可以多挨一会儿饥饿。
15.可是心中不想事,眼睛就很容易再闭上,他必须想着点儿什么,必须醒着。
16.坐了会儿,院中出来个老者,蓝布小褂敞着怀,脸上很亮,一看便知道是乡下的财主。
17.可是,待了一会儿,热汤像股线似的一直通到腹部,打了两个响嗝。
18.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19.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样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
20、车租,他的比别家的大,可是到三节他比别家多放着两天的份儿。
网络用语der是什么意思?
![网络用语der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ba0f1375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2.png)
网络用语der是什么意思?
der有两种意思:一是“er”的拼音,台湾人讲话不卷舌,没有儿化音,der意为模仿儿化音,如:酷酷der、超爽der。
二是东北方言中的一种用法,der在东北各地的意思不一样,有褒义和贬义之用。
网络用语更新太快,有时候在网上冲浪,发现好多词已经看不懂了。
最近经常看到一个新词der,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其实der有两种意思,下面来说一说。
意思一
er是大陆“儿”的拼音,台湾人讲话不卷舌,der是模仿儿化音,在网络上经常可以看到。
例如:酷酷der、超爽der
意思二
der也称'得儿'或'德儿',口语用法,方言中的一种用法,由东北地方方言演变而来,此方言在各地的意思不一样,有褒义和贬义之用。
黑吉辽三省指的是“彪”、“虎”的意思。
相当于傻或者二。
书写时经常用de加儿音,发音也如此。
der在吉林长春,黑龙江大庆等个别地区也可以理解为厉害的意思,如形容一个人打球技术高超,可以说这人打球真der。
众生说的Der是形容别人很好很善良。
有褒义色彩。
如“喆”表示聪明,Der喆,即“聪明得飞起”的意思。
Der爽,也相当于“倍儿爽”的意思。
der飞,即“不要脸得飞起”的意思。
der一般为贬义词是用来形容人或事,用意广泛且具有不同的意义。
比如:这个人真der。
就是形容这个人很混蛋,也可以说他有反常的举动或者说出洋相。
这个人总办der事。
就是形容这事办的很不好。
der一般也形容一个人很傻、很二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儿化音?儿化音的读法
普通话里有一些词带着辅助成分:“儿尾”,如:“花儿”、“鸟儿”等等。
“儿”本来的独立的音节,但经过长期的极流利的连读,就产生了一种连音变化,两个音节融合为一个音节,“er”失去了独立性,保持了因卷舌动作而发出的十分短弱的卷舌音。
这个卷舌音附加在它前面一个音节的韵母上,使原来的那个韵母有或多或少的变化。
这种变化的韵母叫做“儿化音”。
韵母儿化,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虽然儿化了,但原韵母不变,只是在发该韵母的同时加上了卷舌动作就可以了。
另一种是儿化后,原韵母发生变化,或者丢掉或者增加某些音素,同时加卷舌动作。
儿化音的发音规则:
1、韵母为a、o、e、u的音节,儿化后主要元音基本不变,后面直接加上表示卷舌动作的“r”:
号码儿hǎomǎr山坡儿shānpōr饭盒儿fànhér水珠儿
shuǐzhūr
2、韵母ia、ua、ao、ou、uo和iao、iou等,儿化后主要元音或韵尾基本不变,直接加“r”:
一下儿yīxiàr鲜花儿xiānhuār手稿儿shǒugǎor封口儿
fēngkǒur知了儿zhīliǎor
小牛儿xiǎoniúr小说儿xiǎoshuōr
3、韵母i、ü儿化后在原韵母之后加上er、i、ü仍保留:
小米儿xiǎomǐr读作xiǎomiěr有趣儿yǒuqùr读作
yǒuquèr
4、韵母-i(前、后)儿化后失去原韵母,加er:
戏词儿xìcír 读作xìcer果汁儿guǒzhīr读作guǒzher
5、以i或n为韵尾的韵母,儿化后丢掉韵尾,主要元音后面加r:一块儿yīkuàir读作yīkuàr树根儿shùgēnr读作shùgēr 饭馆儿fànguǎnr读作fànguǎr冰棍儿bīnggùnr读作bīnggùr
6、以ng为韵尾的韵母,儿化后丢掉韵尾ng,主要元音鼻化,同时在鼻化元音后加上r:
瓜瓤儿guārángr读作guārár板凳儿bǎndèngr读作
bǎndèr
7、韵母in、ün儿化后,丢掉韵尾n,主要元音保留,后面加上er;韵母ing儿化后,丢掉韵尾ng,主要元音保留,后面另上鼻化的er:
手印儿shǒuyìnr读作shǒuyier
花裙儿huāqúnr读作huāquer
花瓶儿huāpíngr读作huāpier
以上规律是发音方法,书写时不必按实际读音来注意,而一律在原音节后加“r”即可,否则“铁盘儿”和“铁牌儿”就都是“tiepar”了。
练习:
1、他叼着烟卷儿直出神儿,不知心里有什么事儿。
2、小鸟儿在树枝儿上叫出声儿,小鱼儿在水里边儿吐出泡儿。
3、菜摊儿上的菜真全,有小葱儿、豆角儿、土豆儿、豆芽儿,还有小白菜儿。
4、你要是有空儿,到我家来玩玩儿,咱们俩聊聊天儿。
5、这个百货商店的东西还真不少,有背心儿、手套儿、口罩儿、纽扣儿、松紧带儿,还有花床单儿。
6、进了门儿,倒杯水儿,喝了两口运运气儿。
顺手拿起小唱本儿,唱了一曲儿又一曲儿。
练完了嗓子练嘴皮儿。
绕口令儿,练字音儿,还有单弦儿牌子曲儿;小快板儿、大鼓词儿,又说又唱我真带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