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一剂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麻黄汤”

合集下载

中医方剂-麻黄汤

中医方剂-麻黄汤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 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 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解析:太阳病,见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为典型的太阳伤
寒表实证。若其证迁延八、九日不解,仍应再用麻黄汤发汗。若药后见 不汗出而烦躁,则属表闭太甚,阳热内郁之大青龙汤证。今“服药已, 微除”,即言略发一点汗,证候稍减,但不彻底。然为何不能汗出而病 愈呢?这是因为卫闲营实,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迁延至八、九日,以 致阳气受来邪的郁遇太甚,即所谓“阳气重故也”。此时即使用了麻黄 汤,也仅仅能稍稍出点汗,使卫分之邪稍减而营中之邪却不能尽去。尽 管如此,但药后正气得药力之助,使阳气振奋,则可能出现“战汗”作 解或鼻衄作解的两种情况。这两种自解的情况,多见于邪气建实面体质 壮盛之人。本条论述的是鼻粗作解的情况:鼻衄作解,又称“红汗”, 是邪气不能外解,阳郁太甚,以致内逼营分,迫血妄行,从清道鼻窍而 出。汗血同源,邪不从汗解,即可从衄而解。在衄解之前,因阳气发动, 欲法邪外出,正邪相争,患者常可出现烦热、两目提光而欲闭目,或头 晕等先兆证候。而一经纽血,如出血痛快,则使营分之寒邪可随之而去, 诸证随之而愈。
《伤寒论》中医方剂
麻黄汤
组成: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杏仁七十个 甘草一两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太阳伤寒表实证。
证候病机:本证系由风寒束表,肺气失宣所致。风寒 之邪
侵袭肌表,卫首当其冲,寒性收引凝滞,致使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即 闭营郁。卫气抗邪,正邪相争,则恶寒、发热;营卫不畅,腠理闭塞,经 脉不通,则无汗、头痛、身痛、骨节疼痛;皮毛内合于肺,寒邪束表,肺 气不宣,则上逆为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皆是风寒束表之象。法当发汗解 表,宣肺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麻黄汤的配方

麻黄汤的配方

麻黄汤的配方【麻黄汤的配方】麻黄汤是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的常用方剂。

临床上主要用于风寒闭肺,咳喘,痰涎壅盛,风水浮肿,风湿痹痛等病症。

【配方】麻黄(去节)各四两,杏仁(去皮尖)十二枚,甘草(炙)二两半,桂枝二两,生姜十八片。

【用法】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分温再服。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风寒闭肺,表实无汗,咳喘,痰涎壅盛,风水浮肿,风湿痹痛。

【方论】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此方乃杏、甘、姜辛温宣发之品,麻、桂温散风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以上俱为辛温发汗解表之品,佐以生姜,助麻、桂之力,并可调和营卫,共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

本方是宣肺平喘、发汗解表的代表方剂。

适应于风寒闭肺,咳喘,痰涎壅盛,风水浮肿,风湿痹痛者。

【临床应用】 1.本方用于风寒闭肺,而有咳喘痰多者,可配合杏苏散发汗解表、宣肺止咳,以上均为辛温发汗解表之品,若邪气壅实,肺气壅满,喘咳胸满,烦闷不安,则需配伍葶苈大枣泻肺汤之类,以增强泻肺平喘之力;2.本方用于风水浮肿,症见面目及全身肿胀,小便不利,泛吐痰涎,舌苔白腻或滑数,属于痰饮内停之证,但因风水浮肿与脾肾阳虚有关,故在治疗上仍当从脾肾入手,既可使水肿消除,又可兼顾到祛痰化饮。

如用于阴水肿,即本方加五味子,泽泻,防己之类,以加强利水之功。

【组成】麻黄(去节)各四两,杏仁(去皮尖)十二枚,甘草(炙)二两半,桂枝二两,生姜十八片。

【用法】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分温再服。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风寒闭肺,表实无汗,咳喘,痰涎壅盛,风水浮肿,风湿痹痛。

【方论】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此方乃杏、甘、姜辛温宣发之品,麻、桂温散风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以上俱为辛温发汗解表之品,佐以生姜,助麻、桂之力,并可调和营卫,共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

本方是宣肺平喘、发汗解表的代表方剂。

适应于风寒闭肺,咳喘,痰涎壅盛,风水浮肿,风湿痹痛者。

麻黄汤

麻黄汤
麻黄汤方六∶《圣济总录》卷七【药物组成】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1两,黄芩(去黑心)1两,芎䓖1两,当归(切,焙)1两,紫石英1两,甘草(炙,锉)1两,桂(去粗皮)1两,远志(去心)1两,独活(去芦头)1两,桔梗(炒)1两,防风(去叉)2两,石膏(碎)2两,干姜(炮)1两半,杏仁25枚(去皮尖双仁,炒)。
方解
风寒伤人肌表,毛窍闭塞,肺气不宣,卫气不得外达,营气涩而不畅,所以外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脉浮,内见喘逆。此时,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使肺气宣,毛窍开,营卫通畅,汗出而在表之风寒得解,诸证悉除。麻黄味苦辛性温,为肺经专药,能发越人体阳气,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所以是方中的君药,并用来作为方名。由于营涩卫郁,单用麻黄发汗,但解卫气之郁,所以又用温经散寒,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加强发汗解表而散风寒,除身疼。本证之喘,是由肺气郁而上逆所致,麻黄、桂枝又都上行而散,所以再配降肺气、散风寒的杏仁为佐药,同麻黄一宣一降,增强解郁平喘之功。炙甘草既能调和宣降之麻、杏,又能缓和麻、桂相合的峻烈之性,使汗出不致过猛而伤耗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义。麻黄得桂枝,一发卫分之郁,一透营分之邪,所以柯琴评麻黄汤曰:“此为开表逐邪发汗之峻剂也。” 方义2:本方证为外感风寒,肺气夫宣所致。风寒之邪外袭肌表,使卫阳被遏,腠理闭塞,营阴郁滞,经脉不通,故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肺主气属卫,外合皮毛,寒邪外束于表,影响肺气的宣肃下行,则上逆为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皆是风寒袭表的反映。治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中麻黄苦辛性温,归肺与膀胱经,善开腠发汗,祛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开闭郁之肺气,故本方用以为君药。由于本方证属卫郁营滞,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所以又用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药,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既助麻黄解表,使发汗之力倍增;又畅行营阴,使疼痛之症得解。二药相须为用,是辛温发汗的常用组合。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是为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为佐药。炙甘草既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耗伤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用。四药配伍,表寒得散,营卫得通,肺气得宣,则诸症可愈。

解表剂之麻黄汤方解

解表剂之麻黄汤方解

解表剂之麻黄汤方解麻黄汤的功用治法是发散风寒,宣降肺气。

主要组成是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治疗的是外感风寒实证。

其中的麻黄和桂枝、麻黄和杏仁都是很有名的药对。

这个方,发散风寒为主,发散风寒,宣降肺气。

这是两大方面作用,宣肺平喘了,虽然讲宣肺平喘,它宣降肺气,也能平喘,也能止咳。

方义分析:麻黄两个作用,发散风寒,宣肺平喘,这是风寒常用的作用。

这个桂枝,作为臣药有两个含义。

既能解肌发表,解肌发表和开腠发表不同。

开腠,强行打开毛孔,解肌,松动分肉,透邪外达。

它解肌和开腠协同,桂枝和麻黄相须。

增强发汗解表力量。

桂枝还能温经止痛。

当然作为基础方,我们临床应用当中,加味当中还要考虑到配伍技巧。

这是桂枝在方中的两个作用,都符合臣药的道理。

杏仁在这里降肺气为主。

杏仁实际上“宣”力量也有,较小。

历来认为降为主。

五版教材认为它还能散风寒,而且是以散风寒为主。

历代医家也有这样讨论,比如说,《黄氏医书八种》。

黄宫��他就认为是辛温以散,散表邪为主。

但是直到现在临床应用,和大多数医家看法,那还是降利肺气为主。

这样作为佐药来说,你说它也辛散,也能协助君臣药的发散。

它在这里作为佐助药来说,和麻黄相配,针对次要兼证,解决次要兼证。

因为一宣一降,宣降肺气,可以起到止咳平喘的作用。

用甘草作为使药,它主要调和药性,缓和麻桂的峻烈之性,避免汗之太过。

方中四味药组成了一个发散风寒,宣降肺气的方子,很严谨。

【注意事项】大家在用药的时候,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2.第二种就是慎用,就是药物可以使用,但是要密切关注患者口服药以后的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需要马上停止使用。

3.第三种就是忌用,就是说明药物在此类人群中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应该是由医生根据病情给出用药建议。

如果一定需要这种药物,就可以联合其他的能减轻不良反应的药物一起服用。

大家以后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多留意说明书,留意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麻黄汤

麻黄汤

麻黄汤: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桂枝汤:桂枝、芍药、生姜、炙甘草、大枣。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九味羌活汤: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黄苓、甘草。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荆防败毒散: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茯苓、甘草。

发散风寒祛湿止痛。

大、小青龙汤:麻黄、干姜、细辛、五味子、桂枝、白芍、灸甘草。

散寒解表、温肺蠲饮。

大青龙汤:麻黄、桂枝、石膏、杏仁、甘草、生姜、大枣。

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人参败毒散: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

益气解表散风除湿。

参苏饮:人参苏叶葛根前胡枳壳桔梗陈皮制半夏茯苓甘草木香生姜大枣。

辛温解表理气化痰。

银翘散: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淡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鼓、牛蒡子。

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桑菊饮:杏仁、连翘、薄荷、桑叶、菊花、桔梗、甘草、苇根。

疏散风热,宣肺止咳。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杏仁、炙甘草、石膏。

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牛蒡解肌汤:牛蒡子、薄荷、荆芥、玄参、石斛丹皮、山栀、夏桔草。

疏风清热,凉血消肿。

柴葛解肌汤:柴胡葛根白芷羌活石膏黄芩白芍桔梗生姜、大枣、甘草。

疏风清热,凉血消肿。

升麻葛根汤:升麻、葛根、赤芍、炙甘草。

辛凉解肌,透疹解毒。

大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芒硝。

峻下热结。

小承气汤去芒硝。

轻下热结。

调胃承气汤去枳实、厚朴,加甘草。

缓下热结。

麻子仁丸:火麻仁、杏仁、白芍、枳实、厚朴、大黄、蜂蜜。

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五仁丸:杏仁、桃仁、柏子仁、郁李仁、松子仁、陈皮。

润肠通便。

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炙甘草、生姜、大枣、半夏。

和解少阳。

逍遥散:炙甘草、当归、茯苓、柴胡、白术、芍药、生姜、薄荷。

疏肝解郁,健脾养血。

四逆散:柴胡、白芍、陈皮、防风。

疏肝理脾,透邪解郁。

痛泻要方:白术、白芍、陈皮、防风。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清热生津。

清营汤:犀角生地黄玄参竹叶麦冬丹参黄连、银花、连翘、竹叶心。

中医医师中药考点之《麻黄汤》

中医医师中药考点之《麻黄汤》

齿细小而多,铺石状排列。喷水孔小,横椭圆形,两端尖,位于眼角下后方。鳃孔5个,狭 小,最后2个位于胸鳍基底上方。背鳍2个,第1背鳍颇大,较后位,上角圆钝,后缘凹入, 下角延长尖突。第2背鳍稍小,上角钝圆,后缘深凹,下角延长尖突。腹鳍比第2背鳍稍小, 鳍脚平扁延长。胸鳍中等大。体背侧面为褐色,腹面白色,各鳍紫褐色,后缘较浅淡,体无 白色斑点。
注册会计师培训:/kcnet1960/ 注册会计师网校:/xzy/
【性味与归经】同干姜。 【功能与主治】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用于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吐衄崩漏,阳虚失血。 【贮藏】同干姜。
注册会计师培训:/kcnet1960/ 注册会计师网校:/xzy/
注册会计师培训:/kcnet1960/ 注册会计师网校:/xzy/
肢。 4.重复第1法。 5.掌击百会(安神定魄),拳击大椎(通调一身阳气)和八髎(壮肾阳,补元气,引火归原)。 6.下肢:捏拿下肢,点揉髀关、梁丘、血海、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委中、承山,
鲨鱼翅
鲨鱼翅 【拼音名】Shā Yú Chì 【别名】鲛鱼翅、鲛鲨翅、沙鱼翅、金丝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皱唇鲨科动物白斑星鲨或其他鲨鱼的鳍。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stelus manazo Bleeker 采收和储藏:加工鲨鱼肉时,取其鳍 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1.白斑星鲨,体细长,一般在1m 以内。头宽,吻稍厚,前端钝。眼椭圆形,瞬褐平横 外露,眼后有小型喷水孔。鼻孔位于口至吻的1/3处,有鼻瓣。口呈三角形,距吻端,有唇 褶,上唇褶宽扁而长,下唇褶狭而短。齿细小而多,铺石状排列。鳃孔5个,前3个较宽,比 眼径较大。最后2个较狭,位于胸鳍上方。背鳍2个,第1背鳍约于体腔中部上方,上角圆钝, 后缘凹入,下角延长尖突。第2背鳍稍小,形状相似。臀鳍小,起点约与第2背鳍基底中部相 对。胸鳍中大,始于第5鳃孔下方,后缘斜直或微凹。腹鳍位于背鳍间隔前半部下方,内角 较尖。尾鳍狭长,上叶直而略窄下叶前部微突,中后部有一凹缺,后部三角形突出。背面和 上侧面灰褐色,沿侧线及侧线上方散布着许多不规则的白色斑点;鳍褐色,边缘较淡,下侧 面和腹面银白色。 2.灰星鲨,体细而延长,体长1m 左右。头平扁,吻中等长,背视近三角形。眼椭圆形。 鼻孔宽大,前鼻瓣中部具一舌状突出,出水孔半露。口颇小,三角形,两侧斜行,前端圆钝, 下颌稍短,口闭时上颌牙全露,下颌牙只在缝合处露出。上唇褶粗大而短,下唇褶细而较长, 注册会计师培训:/kcnet1960/ 注册会计师网校:/xzy/

麻黄汤

麻黄汤

麻黄汤(君药麻黄6g,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臣药桂枝6g,助麻黄发汗解表。

佐药杏仁9g,降肺气,止咳平喘。

使药炙甘草3g,调和药性。

)本方用于感冒、流感、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属风寒表实证者。

桂枝汤(君桂枝9g解肌发表,调和营卫,臣芍药益阴敛营调和营卫,佐药生姜助桂枝解肌发表,,大枣助芍药益阴和营,使药炙甘调和诸药)本方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用于感冒流感等风寒表虚证,也常用于营卫不和者。

薄荷1.疏散风热: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2.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用于风热上攻所致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

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3.疏肝行气(解郁):用于肝气郁结所致的胸胁胀痛等证。

水煎服,宜后下。

小柴胡汤:君柴胡疏散少阳半表之邪,君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臣人参补气扶正以祛邪,臣半夏与佐生姜降逆止呕,佐大枣助人参补气,佐使药甘草补气,调和诸药。

本方和解少阳,用于感冒流感,疟疾慢肝,急性胆囊炎。

胆结石胆汁反流性胃炎等属伤寒少阳证。

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白虎汤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知母助石膏清热生津止渴,粳米益胃和中,炙甘草补中,调和药性。

本方清热生津,用于感染性疾病等具有气分热盛证者。

黄芩、黄连、黄柏。

相同点:皆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均可治疗湿热、火毒所致的病证。

如泻痢、黄疸、疮痈、湿疹、湿疮等。

不同点黄芩:长于清中上焦湿热、清肺热,并可凉血止血,除热安胎,用于湿温暑湿,湿热痞闷;肺热咳嗽,少阳寒热,血热吐衄,胎热不安等证。

黄连:药力较强(大苦大寒)。

长于清中焦湿热,胃肠湿热泻痢尤宜;并可清心、胃之火而除烦止呕,解热;用于高热烦躁、心烦不眠、血热出血、胃热呕吐、牙痛、消谷善饥等.黄柏:长于清下焦湿热,泻相火,退虚热,多用于湿热下注,带下黄臭、足膝肿痛、热淋涩痛以及阴虚发热,盗汗遗精等。

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青蒿鳖甲汤功用养阴透热,主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

临床用于原因不明的发热、各种传染病恢复期发热、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等属阴虚内热、虚热不退者。

张仲景的这一个解表方,药仅四味,感冒,咳嗽,吐血,遗尿,水肿,难产,黄疸……都能治!

张仲景的这一个解表方,药仅四味,感冒,咳嗽,吐血,遗尿,水肿,难产,黄疸……都能治!

张仲景的这一个解表方,药仅四味,感冒,咳嗽,吐血,遗尿,水肿,难产,黄疸……都能治!今天要介绍的方子出自医圣张仲景之手,堪称风寒表实感冒的特效方,它就是——麻黄汤。

1从一例病案说起一说起遗尿之病,稍微有点中医学基础的人便会想到肾虚,要补肾啊,从补肾入手准没错!温补收涩之药,补肾缩溺之方便洋洋洒洒的出现在了处方笺中,然而我今天告诉你麻黄汤也可以治疗遗尿!那是一个初春,乍暖还寒,一个女病人找到了我。

她外形肥胖,两眼睑虚浮,下肢浮肿,尿意频急,小便后仍有尿意,时有自遗,咳嗽声高或者大笑时尿液自出。

有尿时急需入厕,动作稍迟则尿湿衣裤,痛苦不堪。

她说这个病是怎么得的呢?前年冬天有一次穿脱衣服不注意受了点寒,接着就出现了发热、怕冷、头痛,自己也没太在意,以为是一个小感冒,就随便到药店去买了点感冒胶囊吃,药吃了之后,全身症状有所缓解。

但是此后经常感觉有点怕冷,发低烧,头痛身痛,体温徘徊在37度左右。

总这样也不是办法,于是就去当地医院看病,在病房里把各种检查也做了,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都没有异常,找不到原因,于是找中医会诊,温肾固涩,补肺健脾之方吃了不少,遗尿的症状没有丝毫缓解。

现在还有偶尔发低烧,微怕冷,四肢感觉酸痛,平时很少汗出,炎夏也是如此。

查其舌质淡润,苔白腻,脉浮微紧。

结合前医处方,另辟蹊径,以太阳表实治之,投麻黄汤(麻黄10g,桂枝6g、杏仁10g、甘草15g,3剂)。

并嘱其服药后注意保持全身微微汗出,不要发大汗。

药后,发热解,小便正常,至今未有复发。

该案为外感风寒之邪,虽迁延日久,但并未传变,太阳表实证俱在,治仍宜解表发汗之法。

肺主皮毛,又通调水道,风寒外束,肺气不宣,则汗闭而小便失常。

用麻黄汤宣通肺气,以开鬼门,则汗出小便畅也。

理是这个理,但是遇到这样一个长期遗尿的病人,你会往表证上考虑吗?2我说麻黄汤麻黄汤为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上的处方,药仅四味,专为风寒表实证而设。

方药组成麻黄二两、去节,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

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麻黄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麻黄9g 桂枝6g 炙甘草6g 杏仁9g 上4味,以水1800ml,先煮麻黄,减400ml,去上沫,再下诸味,煮取500ml,去滓,温服160ml,服法如下:1.麻黄去节。

历代医家对麻黄去节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

节”指麻黄根,其根茎部生长得像节一样(此说不准一一作者注);一种认为“节”指茎间之节。

麻黄根有止汗之功,而麻黄茎间之“节”,古人认为与根同功,故宜去之。

现代药理研究,节中麻黄素含量只有茎的1/3,但假麻黄素在节中的含量却较高。

麻黄素有发汗作用,假麻黄素有显著利尿、扩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

因此,去麻黄茎间之节,可以增强麻黄发汗之力,符合麻黄汤为发汗重剂作用。

然而,现在之制药厂家,麻黄大都不去节。

2.杏仁去皮尖。

,历代亦有不同意见,王昂认为皮能“涩”,尖能“发”;左季云认为“连皮尖生用,取其发汗”。

现在制药厂亦有不去皮尖者。

3。

先煎麻黄,去上沫。

陶弘景说;“沫令人烦”;张锡纯说:“麻黄发汗,力甚猛烈,先煮之去其浮沫,因其沫中含有发表之猛力,去之所缓麻黄发表之性也。

”现在煎药多不去沫,未见人烦。

:4。

用量.本方麻黄之剂量大于桂枝、甘草.否则,将不能起到发汗解表作用。

尤在泾:“桂枝,甘草,虽曰佐之,实以监之”,说明桂枝、甘草有监制麻黄发汗作用。

所以,若麻黄量小而桂枝、甘草量大,就失去了它的发汗解表之意义。

[医方发挥.辽宁科技出版社,1984]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主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痛,腰痛,骨节烦痛,无汗而喘,不渴,苔薄白,脉浮紧。

副证:或喘而胸满,脉浮数,或失于发汗鼻衄。

(临证加减)1.不喘者,去杏仁;若不喘因痰而呕者,加半夏;呕水者,加生姜;呕宿食者,加神曲;胸闷者,加枳壳;腹胀者,加厚朴、枳壳。

2.风寒袭肺所致之喘急胸闷,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初起兼恶寒,头痛,无汗,口不渴,舌苔白薄,脉浮紧者,酌加紫苏子、白芥子、化橘红、桔梗,以增强止咳平喘之功效。

麻黄汤组成和功效有哪些【医学养生常识】

麻黄汤组成和功效有哪些【医学养生常识】

麻黄汤组成和功效有哪些
文章导读
麻黄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方子,它的主要治疗作用在于利水消肿和发汗解表,常用来治疗风寒,用来治疗胸闷咳喘,对于身体浮肿,风湿痹痛都能取得一定的治
疗的作用,主要组成有麻黄,桂枝,甘草和杏仁。

在治疗的时候要注意用法和注意事项,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来用药。

一、麻黄汤组成
组\u3000成
麻黄(9克) 桂枝(6克) 杏仁(6克) 甘草(3克)
二、麻黄作用
1、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

本品能宣
肺气,开腠理,散风寒,以发汗解表。

常与桂枝相须为用,增强发汗解表力量,如麻黄汤。

2、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遏所致的喘咳证。

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

与杏仁、甘
草配伍,即三拗汤,可增强平喘功效;若兼内有寒饮,可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以温化寒饮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龙汤;若属热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与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

麻黄汤临床新用

麻黄汤临床新用

麻黄汤临床新用作者:贾青梅王胜圣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09年第06期处方来源汉·张仲景《伤寒论》。

药物组成麻黄9g(去节),桂枝6g(去皮),甘草3g(炙),杏仁70个(去皮尖)。

功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常规用法上4味,以水9升,先煮取麻黄2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2.5升,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

余如桂枝汤将息。

麻黄昧辛性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桂枝解肌散风,协麻黄发汗,兼除骨节疼痛;杏仁苦温,宣降肺气,得麻黄以助平喘之功;炙甘草调和诸药。

本方为发汗峻剂,是治疗太阳伤寒表实无汗证的主方。

临床新用麻黄汤加羌活12g,白芷10g,葱白2寸,生姜10昏用治风寒感冒,形证俱实者。

方中麻黄麻黄汤加细辛5g,干姜8g,苏子12g,五味子8g,地龙15g,治疗风寒闭肺之支气管哮喘。

麻黄汤加半夏12g,葶苈子10g,白芥子9g,苏子12g,治疗痰饮弥肺之咳喘,效佳。

麻黄汤加制附子10g,辽细辛4g,制草乌9g,川芎10g,温经驱邪,治疗风寒痹痛,畏风恶寒,肢体掣动,拘挛不利,脉象沉紧者。

麻黄汤加独活12g,桑寄生18g,怀牛膝12g,地风10g,秦艽12g,木瓜15g,驱风止痛,治疗坐骨神经痛。

麻黄汤治疗病毒性肺炎,证属寒毒闭肺,宣降失司,方中配伍射干12g,地龙15g,冬花12g,细辛4g,苏子10g,温肺平喘。

麻黄汤加辛夷10g,白芷12g,细辛4g,苍耳子15g,川芎10g,治鼻渊。

新用方义麻黄汤原本是治疗风寒感冒表实无汗的主方,由于方烈峻汗,多不敢使用,其实,麻黄汤在临床中使用,只要剂量不超常,不像人们所讲的那么可怕。

像冬季风寒袭表,形证俱实,周身恶寒,无汗体痛,头痛恶心,脉象浮紧者,非汗出不足不言于祛邪,汗要出得恰到好处,不可屡汗伤阳。

临床中遇有风寒闭表的情况下,适当掌握麻黄与桂枝配伍的剂量,使汗出适度又减少身疼痛,配伍川羌活12g,白芷10g,川芎10g,生姜6片,葱白3寸,防风12g,3剂即安。

麻黄汤类方-麻黄汤加减方及类方简介【优质参考】

麻黄汤类方-麻黄汤加减方及类方简介【优质参考】

严选内容
7
一、麻黄汤
7、麻杏姜辛五味甘草汤 方源:张吉成经验方。 组成:麻黄、杏仁、干姜、细辛、五味子、 甘草。 功效:宣肺散寒,蠲饮止咳。 主治:小青龙汤之轻证。咳嗽恶风,清涕 鼻塞。
严选内容
8
一、麻黄汤
8、麻杏部甘汤 方源:张吉成经验方。 组成:麻黄、杏仁、百部、甘草。 功效:宣肺散寒,润肺止咳。 主治:风寒久咳,舌淡苔薄净。
严选内容
16
三、麻杏大黄汤
3、防风通圣散 方源:《宣明论》卷三 组成: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 连翘、芒硝各 15克,石膏、黄芩、桔梗各30克,滑石90 克,生甘草60克,荆芥穗、白术、栀子各7.5克。 功效:发汗达表,疏风退热,泻火通便,解酒,解利诸邪 所伤,宣通气血,上下分消,表里交治。 主治:临床上用于治疗感冒、头面部疖肿、急性结膜炎、 高血压、肥胖症、习惯性便秘、痔疮等,属于风热壅盛, 表里俱实者。 要点:憎寒壮热无汗,口苦咽干,二便秘涩,舌苔黄腻, 脉数 。
1、麻杏苡甘汤 组成: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 功效:祛风除湿止痛。 主治:风湿身痛。 按语:本方尚具有祛风除湿,宣肺平喘的功效, 又可主治风寒挟湿犯肺所致的咳喘。刘渡舟教授 以之合用甘露消毒丹主治湿温咳喘。
再按:寒湿为重,水肿者,用麻黄加术汤;湿重 合三仁汤;热重加石膏。
严选内容
21
五、麻杏苡甘汤
19
四、麻杏芩甘汤
2、麻杏石甘汤合大柴胡汤 组成:麻黄、石膏、大黄、杏仁、柴胡、 黄芩、白芍、枳壳、法夏、甘草。 功效:辛凉宣肺,通腑利胆。 主治:风热犯肺,少阳腑实证,太阳、阳 明、少阳同病,咳嗽,喘息,发热,口苦, 口渴,腹满,便秘,头目胸胁胀痛,舌苔 黄腻,脉数。
严选内容

麻黄汤发汗解表

麻黄汤发汗解表

解表剂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麻黄君甘草桂枝杏仁三拗汤宣肺解表麻黄、杏仁、甘草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九味羌活汤发汗祛湿兼清里热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香薷散★阴暑祛暑解表化湿和中香薷白扁豆厚朴酒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半夏、五味子.止嗽散★宣利肺气疏风止咳紫苑、百部、桔梗、荆芥、白前、甘草、陈皮.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金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桑菊饮★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苇根.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平喘麻黄、石膏、杏仁、甘草.柴葛解肌汤★解肌清热柴胡葛根甘草黄芩羌活白芷芍药桔梗生姜大枣.升麻葛根汤★解肌透疹升麻葛根芍药甘草.败毒散★散寒祛湿益气解表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人参、甘草、生姜、薄荷人参.参苏饮★益气解表理气化痰紫苏叶、葛根、人参、半夏前胡、茯苓、木香、枳壳、桔梗、炙甘草、生姜、大枣.加减葳蕤汤★滋阴解表葳蕤葱白淡豆豉薄荷白薇桔梗大枣甘草.泻下剂大承气汤★峻下热结大黄、枳实、厚朴、芒硝.大黄牡丹汤★泻热破瘀散结消肿大黄、桃仁、丹皮、冬瓜子、芒硝.大黄附子汤★温里散寒通便止痛附子、大黄、细辛.温脾汤★攻下寒积温补脾阳大黄、附子、干姜、人参、甘草.济川煎★温肾益精润肠通便肉苁蓉、当归、牛膝、泽泻、升麻、枳壳.麻子仁丸润肠泻热行气通便麻子仁、芍药、炙枳实、大黄、厚朴、杏仁.黄龙汤★攻下热结益气养血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甘草人参当归生姜大枣桔梗.增液承气汤★滋阴增液泄热通便玄参、麦冬、细生地、大黄、芒硝和解剂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蒿芩清胆汤★清胆利湿和胃化痰青蒿、黄芩、淡竹茹、姜半夏、赤茯苓、生枳壳、广陈皮、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四逆散★透邪解郁疏肝理气柴胡、炙干草、枳实、芍药逍遥散★疏肝解郁养血健脾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烧生姜、薄荷痛泻要方★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炒白术、白芍、陈皮、防风半夏泻心汤★寒热平调散结除痞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炙草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内泻热结柴胡、黄芩、白芍、半夏、枳实、大黄、生姜、大枣葛根芩连汤★解表清里葛根、炙甘草、黄芩、黄连清热剂白虎汤★清热生津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竹叶石膏汤★清热生津益气和胃石膏、竹叶、半夏、麦门冬人参、炙甘草、粳米清营汤★清营解毒透热养阴犀角水牛角代、生地、元参、竹叶心、麦冬、丹参、黄连、银花、连翘犀角地黄汤★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犀角、生地、芍药、丹皮凉膈散★泻火通便清上泄下连翘、川大黄、朴硝、甘草、山栀子仁、薄荷、黄芩、竹叶、蜜仙方活命饮★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金银花、白芷、贝母、防风、赤芍、当归尾、甘草、皂角刺、制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没药、陈皮普济消毒饮★清热解毒疏风散邪黄芩、黄连、陈皮、生甘草、玄参、柴胡、桔梗、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僵蚕、升麻导赤散★清心利水养阴木通、生地、生甘草、竹叶龙胆泻肝汤★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龙胆草柴胡泽泻木通黄芩栀子当归生地生甘草左金丸清泻肝火降逆止呕黄连、吴茱萸6:1泻白散★清泻肺热平喘止咳桑白皮、地骨皮、炙甘草、粳米葶苈大枣泻肺汤泻肺行水下气平喘葶苈大枣苇茎汤★清肺化痰逐瘀排脓苇茎、薏苡仁、冬瓜、桃仁清胃散★清胃凉血黄连、生地黄、当归身、牡丹皮、升麻玉女煎★清胃热滋肾阴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芍药汤★清热燥湿调气和血芍药、当归、黄连、槟榔、木香、甘草、大黄、黄芩、官桂六一散★清暑利湿滑石、甘草桂苓甘露饮★清暑解热化气利湿滑石、茯苓、甘草、白术泽泻、官桂、石膏、寒水石、猪苓清暑益气汤★清暑益气养阴生津西洋参、西瓜翠衣、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青蒿鳖甲汤★养阴透热青蒿、鳖甲、细生地、知母、丹皮清骨散★清虚热退骨蒸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当归六黄汤★滋阴泻火固表止汗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连、黄柏、黄芪温里剂理中丸★温中散寒补气健脾干姜、人参、炙甘草、白术小建中汤★温中补虚和里缓急饴糖、芍药、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大建中汤温中补虚降逆止痛蜀椒、干姜、人参、胶饴吴茱萸汤★温中补虚降逆止呕吴茱萸人参大枣生姜四逆汤★回阳救逆生附子、干姜、炙甘草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炙甘草、通草、大枣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温经和血通痹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阳和汤★温阳补血散寒通滞熟地、鹿角胶、肉桂、麻黄、白芥子、炮姜、生甘草补益剂四君子汤★益气健脾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人参、白术、白茯苓、莲子肉、薏苡仁、缩砂仁、桔梗、白扁豆、甘草、山药、大枣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升阳举陷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玉屏风散★益气固表止汗黄芪、防风、白术生脉散★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人参、麦冬、五味子人参蛤蚧散★补肺益肾止咳定喘蛤蚧、人参、甘草、杏仁、茯苓、贝母、桑白皮、知母补血四物汤★补血和血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黄芪、当归归脾汤★益气补血健脾养心黄芪、龙眼肉、白术、茯神、酸枣仁、人参、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炙甘草汤复脉汤★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止悸生地、炙甘草、生姜、人参、桂枝、阿胶、麦冬、麻仁、大枣八珍汤★益气补血人参、熟地黄、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丹皮茯苓左归丸★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熟地山药枸杞山萸肉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牛膝大补阴丸★滋阴降火熟地、龟板、黄柏、知母、猪脊髓一贯煎★滋阴疏肝生地、北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川楝子百合固金汤★滋阴保肺止咳化痰百合、生地、熟地、麦冬、白芍、当归、贝母、生甘草、元参、桔梗补肺阿胶汤★养阴补肺清热止血阿胶、牛蒡子、炙甘草、马兜铃、杏仁、糯米肾气丸★补肾助阳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桂枝、附子右归丸★温补肾阳填精益髓附子、肉桂、鹿角胶、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菟丝子、杜仲、当归地黄饮子★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熟地黄、肉苁蓉、巴戟天、山茱萸、石斛、附子、五味子、官桂、白茯苓、麦冬、菖蒲、远志、生姜、大枣、薄荷龟鹿二仙胶★滋阴填精益气壮阳鹿角胶龟版胶人参枸杞子七宝美髯丹★补益肝肾乌发壮骨赤、白何首乌赤、白茯苓牛膝当归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固涩剂牡蛎散★益气固表敛阴止汗牡蛎、黄芪、麻黄根、小麦九仙散★敛肺止咳益气养阴罂粟壳、人参、款冬花、桑白皮、桔梗、五味子、阿胶乌梅、贝母真人养脏汤★涩肠止泻温中补虚罂粟壳、人参、当归、白术、肉豆蔻、肉桂、炙甘草、白芍、木香、诃子四神丸★温肾暖脾固肠止泻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大枣、生姜金锁固精丸★补肾涩精沙苑子、芡实、莲须、龙骨、牡蛎桑螵蛸散★调补心肾涩精止遗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茯神、当归、龟甲固冲汤★益气健脾固冲摄血白术生黄芪龙骨牡蛎萸肉杭芍海螵蛸茜草棕边炭五倍子易黄汤★补肾清热祛湿止带炒山药炒芡实黄柏车前子白果安神剂朱砂安神丸★重镇安神清心泻火朱砂、黄连、炙甘草、生地、当归酸枣仁汤★养血安神清热除烦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天王补心丹★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生地、人参、丹参、元参、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当归、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朱砂开窍剂安宫牛黄丸★清热开窍豁痰解毒牛黄、麝香、郁金、犀角、黄连、黄芩、山栀、朱砂、雄黄、梅片、珍珠、金箔衣紫雪★清热开窍熄风止痉犀角屑水牛角代、羚羊角屑、麝香、生石膏、寒水石、滑石、磁石、青木香、沉香、玄参、升麻、炙甘草、丁香、朴硝、硝石、朱砂、黄金至宝丹★清热开窍化浊解毒生乌犀角、麝香、朱砂、雄黄、生玳瑁屑、琥珀、龙脑、金箔、银箔、牛黄、安息香苏合香丸★芳香开窍行气温中苏合香、麝香、冰片、安息香末无灰酒熬膏、白术、青木香、犀角、香附、朱砂、诃黎勒、檀香、沉香、丁香、荜茇、乳香理气剂越鞠丸★行气解郁香附、苍术、川芎、神曲、栀子柴胡疏肝散★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炙甘草四磨汤★行气降逆宽胸散结天台乌药、人参、槟榔、沉香半夏厚朴汤★行气散结降逆化痰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厚朴温中汤★行气温中燥湿除满厚朴、沉香、炙甘草、茯苓、草豆蔻仁、木香、干姜、生姜金铃子散★疏肝泄热活血止痛金铃子、玄胡天台乌药散★行气疏肝散寒止痛天台乌药、木香、小茴香、青皮、高良姜、槟榔、川楝子、巴豆暖肝煎★温补肝肾行气止痛小茴香、肉桂、当归、枸杞、乌药、沉香、茯苓苏子降气汤★降气平喘祛痰止咳紫苏子、半夏、川当归、炙甘草、前胡、厚朴、肉桂、生姜、大枣定喘汤★宣肺降气清热化痰麻黄、白果、苏子、甘草、款冬花、杏仁、桑白皮、黄芩、半夏旋覆代赭汤★降逆化痰益气和胃旋覆花、代赭石、人参、生姜、炙甘草、半夏、大枣理血剂桃核承气汤★破血下瘀桃仁、大黄、桂枝、炙甘草、芒硝血府逐瘀汤★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生地、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通络生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复元活血汤★活血祛瘀疏肝通络大黄、柴胡、天花粉、当归、红花、甘草、穿山甲、桃仁温经汤★温经散寒祛瘀养血桂枝、吴茱萸、当归、白芍、川芎、人参、阿胶、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生化汤★化瘀生新温经止痛当归、川芎、桃仁、干姜、甘草童便、黄酒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缓消症块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赤芍失笑散★活血祛瘀散结止痛五灵脂酒研、蒲黄炒香鳖甲煎丸★行气活血祛湿化痰软坚消症鳖甲煅下灰、乌扇炮、黄芩、鼠妇、干姜、厚朴、瞿麦、紫葳、阿胶柴胡、蜣螂、芍药、牡丹蟅虫、蜂窠炙、赤硝桃仁、葶苈、大黄、桂枝、石苇人参、半夏十灰散★凉血止血大蓟、小蓟、荷叶、茜草、侧柏叶、白茅根、山栀子、大黄、丹皮、棕榈皮咳血方★清肝宁肺凉血止血青黛、山栀子、瓜蒌仁、海浮石、诃子小蓟饮子★凉血止血利水通淋生地、小蓟、滑石、木通、蒲黄、藕节、竹叶、当归、栀子、炙甘草槐花散★清肠凉血疏风行气槐花、侧柏叶、荆芥穗、枳壳黄土汤★温阳健脾养血止血灶心黄土、甘草、生地、白术、附子、阿胶、黄芩治风剂川芎茶调散★疏风止痛川芎、荆芥、白芷、羌活、甘草、细辛、防风、薄荷小活络丹★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川乌、草乌、地龙、天南星、乳香、没药、陈酒消风散★疏风养血清热除湿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知母、苦参、胡麻、苍术、石膏、甘草、木通、当归、生地羚角钩藤汤★凉肝熄风增液舒筋羚角片、双钩藤、霜桑叶、草川贝、鲜生地、滁菊花、茯神木、生白芍、生甘草、淡竹茹镇肝熄风汤★镇肝熄风滋阴潜阳怀牛膝、生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白芍、元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天麻钩藤饮★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天麻、钩藤后下、右决明先煎、栀子、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大定风珠★滋阴熄风鸡子黄、阿胶、生龟板、干地黄、麻仁、五味子、生牡蛎、麦冬、炙甘草、鳖甲、生白芍治燥剂杏苏散★轻宣凉燥理肺化痰杏仁、苏叶、半夏、茯苓、前胡、苦桔梗、枳壳、甘草、生姜、橘皮、大枣桑杏汤★轻宣温燥桑叶、杏仁、沙参、象贝、香豉、栀皮、梨皮清燥救肺汤★清燥润肺冬桑叶、石膏、人参、甘草、胡麻仁、真阿胶、麦冬、杏仁、枇杷叶麦门冬汤★润肺益胃降逆下气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养阴清肺汤★养阴清肺解毒利咽大生地、麦冬、生甘草、玄参、贝母、丹皮、薄荷、炒白芍百合固金汤★滋阴保肺止咳化痰百合、生地、熟地、麦冬、白芍、当归、贝母、生甘草、元参、桔梗增液汤★增液润燥玄参、麦冬、细生地祛湿剂平胃散★燥湿运脾行气和胃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藿香正气散★解表化湿理气和中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炙甘草茵陈蒿汤★清热利湿退黄茵陈、栀子、大黄八正散★清热泻火利水通淋木通、滑石、瞿麦、扁蓄、车前子、栀子、炙甘草、大黄三仁汤★宣畅气机清利湿热杏仁、生薏苡仁、白寇仁、飞滑石、白通草、竹叶、厚朴、、半夏甘露消毒丹★利湿化浊清热解毒飞滑石、绵茵陈、淡黄芩、石菖蒲、川贝母、木通、藿香、射干、连翘、薄荷、白豆蔻连朴饮★清热化湿理气和中芦根、厚朴、黄连、石菖蒲、制半夏、豆豉、焦山栀当归拈痛汤★利湿清热疏风止痛茵陈、羌活、白术、人参、苦参、升麻、葛根、苍术、防风、知母、泽泻、黄芩、猪苓、当归身、炙甘草二妙散★清热燥湿黄柏苍术五苓散★利水渗湿温阳化气泽泻、猪苓、白术、茯苓、桂枝猪苓汤★利水清热养阴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防己黄芪汤★益气祛风健脾利水防己、黄芪、甘草、白术、生姜、大枣五皮散★利水消肿理气健脾茯苓皮、生姜皮、桑白皮、陈橘皮、大腹皮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健脾利湿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真武汤★温阳利水附子炮、茯苓、白芍、白术、生姜实脾散★温阳健脾行气利水附子、干姜、厚朴、白术、木瓜、木香、草果仁、大腹子、白茯苓、炙甘草、生姜、大枣独活寄生汤★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当归川芎生地黄牛膝杜仲茯苓桂心人参芍药甘草萆解分清饮★温暖下元利湿化浊川荜解、益智仁、石菖蒲、乌药完带汤★补脾疏肝化湿止带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车前子、苍术、甘草、陈皮、黑芥穗、柴胡祛痰剂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乌梅、生姜温胆汤★理气化痰清胆和胃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炙甘草、茯苓、生姜、大枣清气化痰丸★清热化痰理气止咳胆南星、瓜蒌仁、陈皮、黄芩、杏仁、枳实、茯苓、制半夏姜汁小陷胸汤★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瓜蒌实、黄连、半夏滚痰丸★泻火逐痰礞石、大黄、黄芩、沉香苓甘五味姜辛汤★温肺化饮干姜、茯苓、甘草、细辛、五味子三子养亲汤降气快膈化痰消食白芥子苏子莱菔子半夏白术天麻汤★燥湿化痰平肝熄风半夏、天麻、茯苓、橘红、白术、甘草、生姜、大枣定痫丸★涤痰熄风竹沥、胆南星、明天麻、川贝母、半夏、茯苓、茯神石菖蒲、全蝎、僵蚕、真琥珀、橘红、远志、丹参、麦冬、辰砂、姜汁、甘草、灯心制消食剂保和丸★消食和胃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萝卜子枳实导滞丸★消食导滞清热祛湿大黄、枳实、神曲、茯苓、黄芩、黄连、白术、泽泻健脾丸★健脾和胃消食止泻人参、茯苓、白术、甘草、木香、黄连、神曲、陈皮、砂仁、麦芽、山楂、山药、肉豆蔻驱虫剂乌梅丸★温脏安蛔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蜀椒、桂枝、人参、黄柏苦酒涌吐剂瓜蒂散★涌吐痰涎宿食瓜蒂赤小豆香豉十八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丸俱战草、诸参辛芍反藜芦。

麻黄汤的功能主治和组成

麻黄汤的功能主治和组成

麻黄汤的功能主治和组成一、功能主治麻黄汤是中医药学中一种常用的经方,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主要包括:1.发散风寒:麻黄汤具有温通表里、发散风寒的作用。

它能够驱散体表的寒湿之邪,解除表寒引起的症状,如寒热往来、头身疼痛、鼻塞、咳嗽等。

2.宣肺止咳:麻黄汤对肺有宣肺开竅的作用,可袪除肺寒、平喘息、止咳嗽。

它适用于风寒咳嗽、痰多、胸闷等症状。

3.解表利水:麻黄汤还有利水的作用,能够对肾脏和泌尿系统起到排湿利尿的作用。

它适用于水湿不化引起的水肿、尿少等症状。

二、组成麻黄汤的组成比较简单,主要由以下几味药物组成:1.麻黄:为麻黄科植物麻黄的干燥茎。

麻黄具有宣肺散寒、止咳平喘的作用,是麻黄汤的主要组成药物。

2.桂枝:为樟科植物桂树的干燥枝条。

桂枝具有温通阳气、解表散寒的作用,能够增强麻黄汤的散寒作用。

3.杏仁:为蔷薇科植物杏树的种仁。

杏仁具有温肺止咳的作用,能够增加麻黄汤的止咳作用。

4.石膏:为矿物质石膏的粉末。

石膏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的作用,能够增强麻黄汤的利水作用。

三、用法用量麻黄汤的用法用量为:1.煎服:将麻黄、桂枝、杏仁、石膏按比例配伍,加水煎煮,去渣后取汤剂口服。

2.用量:一般成人每次服用10-20g麻黄汤,分2-3次服用。

请注意,麻黄汤具有较大的刺激性,服用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和用药方法。

四、注意事项在使用麻黄汤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麻黄汤具有刺激作用,不适合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使用。

2.体质虚弱者慎用:麻黄汤具有刺激性,体质虚弱者应慎用,避免引起不适。

3.避免剂量过大:麻黄汤具有一定的毒性,剂量过大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应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

4.不宜长期服用:麻黄汤属于草药,长期服用可能导致药物依赖性和副作用,应避免长期使用。

以上是关于麻黄汤的功能主治和组成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使用麻黄汤前,建议咨询医生的意见,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

?麻黄汤(《伤寒论》)

?麻黄汤(《伤寒论》)

麻黄汤(《伤寒论》)
【组成】麻黄(去节)9克桂枝6克杏仁(去皮尖)9克
甘草(炙)3克
【用法】水煎,分三次温服,覆取微似汗。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本方为发汗解表为主,佐以宣肺平喘之剂。

方中麻黄苦辛而温,功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为君药;规制温经散寒为臣,与麻黄相配,可加强发汗解表之功;杏仁降气平喘为佐,与麻黄合用,可增强平喘之效;炙甘草性味甘温,调和诸药,与味辛的解表药同用,取“辛甘发散为阳”之意。

四味相合,即解除在表之风寒,又宣泄郁闭之肺气,则诸症可愈。

【附方】大青龙汤(《伤寒论》)即麻黄汤倍用麻黄、炙甘草,加石膏24克、生姜9克、大枣4枚。

功能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主治风寒表实兼有里热之症,见恶寒发热,身疼痛、无汗而烦躁、脉浮紧者。

大青龙汤重用麻黄,在于加强发汗解表作用;增加石膏,取其清热除烦;倍甘草,加生姜、大枣,是和中气,条营卫,兼能协助发汗解表。

按语:麻黄汤与大青龙汤均为发汗峻剂,宜与伤寒表实之证,对于中风表虚证及风热表证,均应禁用。

麻黄汤治疗反复咳嗽的经验举隅

麻黄汤治疗反复咳嗽的经验举隅

麻黄汤由麻黄、甘草组成,其中麻黄辛微苦温,发汗散寒、宣肺平喘;桂枝风、温通经脉,与麻黄相须为用,祛风散寒,增强发汗解表之力;杏仁苦温,宣降肺气、祛痰止咳,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宣肺降气,止咳平喘,恢复肺部气机宣发肃降之功能;炙甘草甘平,健脾益气、调和诸药,合桂枝辛甘化阳,补益心阳,助麻黄发汗。

诸药相伍,麻黄汤既能散寒祛风,发汗解表,又可宣肺降气、止咳平喘。

麻黄汤出自《伤寒论》,原文第35条云“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本条指出了麻黄汤证的临床主要证候;第51条“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第52条“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第55条“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此三条补充了麻黄汤证的脉象。

综上分析,麻黄汤治疗风寒束表,肺气郁闭之证:卫遏营郁,故发热、恶风(寒)、无汗;寒邪收引凝滞,经气不通,故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肺主皮毛,表气郁闭,肺气不利,气机上逆,故见气喘;邪盛正实,正气抗邪于外,故脉但浮或浮紧、浮数。

麻黄汤亦可治风寒邪气深入,郁闭肺气,气机上逆而出现的咳喘证,如第36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第235条“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咳嗽作为临床的常见症状之一,与40证,土不生金,肺气虚弱,宣降失常,故而为咳;脾不运化,生化乏源,故见纳差、身困;舌、脉亦为肺脾两虚之象。

经典方以为南方、夏季切不可用,谬之千里。

而吾师治肺咳时,首选麻黄汤化裁,并言麻黄乃肺经专药,肺非麻黄不宣,止咳平喘之功尤甚。

麻黄配杏仁、五味子,一降一敛,正符肺宣发肃降、散敛有度之机能,且麻杏相配,止咳平喘之功尤著,杏仁、五味子又可制麻黄之温燥辛散。

故吾师不论寒、热、虚、实之咳嗽,皆以此三药配伍本案患者久咳、体虚,故改用蜜麻。

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

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

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
方歌: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临床: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麻黄辛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善开腠发汗,祛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开闭郁之肺气,故用为君药。

因本方证属卫郁营滞,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所以用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药,,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既助麻黄解表,使发汗之力倍增;又畅行营阴,使疼痛之症得解。

二药相须为用,是辛温发汗的常用组合。

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个,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是为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为佐药。

炙甘草既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耗伤正气,是使药兼佐药之用。

四药配伍,表寒得散,营卫得通,肺气得宣,则诸症可愈。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为麻桂相须,发卫气之闭以开腠理,透营分之郁以畅营阴,则发汗解表之功益彰。

二为麻杏相使,宣降相因,则宣肺平喘之效甚著。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用法: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

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现代用法:水煎服,温覆取微汗。

加减化裁:若喘急胸闷、咳嗽痰多、表证不甚者,去桂枝,加苏子、半夏以化痰止咳平喘;若鼻塞流涕重者,加苍耳子、辛夷以宣通鼻窍;若夹湿邪而兼见骨节酸痛,加苍术、薏苡仁以祛风除湿;兼里热之烦躁、口干,酌加石膏、黄芩以清泻郁热。

歌诀: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麻黄汤的功用、主治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义:本方证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所致。

风寒之邪外袭肌表,使卫阳被遏,腠理闭塞,营阴郁滞,经脉不通,故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肺主气属卫,外合皮毛,寒邪外束于表,影响肺气的宣肃下行,则上逆为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皆是风寒袭表的反映。

治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方中麻黄苦辛性温,归肺与膀胱经,善开腠发汗,祛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开闭郁之肺气,故本方用以为君药。

由于本方证属卫郁营
滞,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所以又用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药,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既助麻黄解表,使发汗之力倍增;又畅行营阴,使疼痛之症得解。

二药相须为用,是辛温发汗的常用组合。

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是为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为佐药。

炙甘草既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耗伤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用。

四药配伍,表寒得散,营卫得通,肺气得宣,则诸症可愈。

麻黄汤的禁忌
①本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故《伤寒论》对“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以及外感表虚自汗、血虚而脉兼“尺中迟”、误下而见“身重心悸”等,虽有表寒证,亦皆禁用。

②麻黄汤药味虽少,但发汗力强,不可过服,否则,汗出过多必伤人正气。

正如柯琴指出:“此乃纯阳之剂,过于发散,如单刀直入之将,投之恰当,一战成功。

不当则不戢而召祸。

故用之发表,可一而不可再。

”(《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卷上)
麻黄汤的不同版本
附方1:麻黄加术汤
组成:麻黄(去节)9g,桂枝(去皮)6g,甘草(炙)3g,杏仁(去皮尖)6g,白术12g。

用法: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功用:发汗解表,散寒祛湿。

主治:风寒夹湿痹证。

身体烦疼,无汗等。

出处:《金匮要略》。

附方2: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组成:麻黄(去节,汤泡)6g,杏仁(去皮尖,炒)6g,薏苡仁12g,甘草(炙)3g。

用法:上锉麻豆大,每服12g。

水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

有微汗,避风。

功用:发汗解表,祛风除湿。

主治:风湿在表,湿郁化热证。

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

出处:《金匮要略》
附方:3大青龙汤
组成:麻黄(去节)12g,桂枝(去皮)6g,甘草(炙)6g,杏仁(去皮尖)6g,石膏(如鸡子大,碎)12g,生姜(切)9g,大枣(擘)3g。

用法: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功用: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里有郁热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烦躁,口渴,脉浮紧。

出处:《伤寒论》
附方4:三拗汤
组成:甘草(不炙)、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各30g。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15g,水一盏半,姜五片,同煎至一盏,去滓,通口服。

以衣被盖覆睡,取微汗为度。

功用:宣肺解表。

主治:外感风寒,肺气不宣证。

鼻塞声重,语音不出,咳嗽胸闷。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附方5:华盖散
组成:紫苏子(炒)、麻黄(去根节)、杏仁(去皮尖)、陈皮(去白)、桑白皮、赤茯苓(去皮)各30g,甘草15g。

用法:上为末,每服6g,水一盏,煎至六分,食后温服。

功用:宣肺解表,祛痰止咳。

主治:素体痰多,肺感风寒证。

咳嗽上气,呀呷有声,吐痰色白,胸膈痞满,鼻塞声重,恶寒发热,苔自润,脉浮紧。

出处:《博济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