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卷(含带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卷(含带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卷(含带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你在答题纸上按要求把正确的答案涂黑。

)1.“入郭登桥出郭船(当年在大如城堡般的龙舟上进进出出)红楼日日柳年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沉溺于红楼温柔乡)。

君王忍把平陈业(想当初您意气风发率领大军灭陈统一)只博雷塘数亩田(可如今只落得国破身亡葬身雷塘荒野)。

”唐朝诗人罗隐这首诗描写的是A.对隋朝重新实现全国统一的赞叹B.对隋朝开凿贯通南北运河的佩服C.对隋文帝缔造的强盛王朝的向往D.对隋炀帝奢腐致身死国亡的嘲讽2.“对食不能餐(面对饭食吃不下)我心殊未谐(心中忧愁睡不安。

眇然贞观初(贞观年间但回想)难与数子偕(贤臣良相皆不见)。

”从杜甫写于安史之乱之后的这几句诗里,可以看出贞观之治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B.唐太宗推行革新措施C.唐太宗善于选人用人D.唐太宗减轻人民负担3.“长安百花时(长安城里百花开)风景宜轻薄(嬉戏玩耍好风光)。

无人不沽酒(人人喝酒兴致高)何处不闻乐(处处音乐处处歌)。

唐朝诗人刘禹锡《百花行》)里的这几句诗描绘的是A.初唐景象B.盛唐气象C.中唐风光D.晚唐风景4.“两邦世代称盲圣,六犯风涛誓舍身。

同天风月启诗情,招提境,神往奈良城。

”这是当代佛教领袖赵朴初先生(1907年—2000年)的一首词,词中反映的是A.鉴真东渡B.遣唐使来华C.玄奘西游D.唐和新罗关系5.“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愿望是A.勤奋苦读,参加考试B.参军入伍,杀敌报国C.反抗压迫,推翻暴政D.养花弄草,悠闲生活6.“诸君傅粉涂脂(各位大男人只顾涂抹脂粉百事不问)问南北战争都不知(就连南北战争都不知)。

恨孤山霜重(恨孤山的白霜太厚)梅凋老叶(使梅花凋零老了叶子);平堤雨急(平堤上的雨下得太急)柳泣残丝(使柳条衰残像在哭泣)。

初一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一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李世民B. 李隆基C. 李渊D. 李亨2. 宋朝时期,下列哪位科学家编写了《梦溪笔谈》?A. 沈括B. 苏轼C. 欧阳修D. 王安石3. 元朝时期,下列哪位航海家曾七次下西洋?A. 郑和B. 郑成功C. 玄奘D. 张骞4. 明朝时期,下列哪位皇帝实行了“一条鞭法”改革?A. 朱元璋B. 朱棣C. 朱元璋D. 朱厚照5. 清朝时期,下列哪位皇帝是康熙帝的儿子?A. 乾隆B. 嘉庆C. 雍正D. 咸丰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2. 宋朝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3. 元朝时期,马可·波罗曾访问中国。

()4. 明朝时期,戚继光组建了“戚家军”抵抗倭寇。

()5. 清朝时期,慈禧太后发动了戊戌变法。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的都城是______。

2. 宋朝时期,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在军事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一种著名的火器是______。

3. 元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______制度。

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起点是______。

5. 清朝时期,为了巩固边疆,康熙帝组织了______之战。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唐朝的“贞观之治”。

2. 请简述宋朝的“靖康之耻”。

3. 请简述元朝的行省制度。

4. 请简述明朝的“土木堡之变”。

5. 请简述清朝的“康乾盛世”。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分析唐朝的科举制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2. 请分析宋朝的商业发展对当时经济的影响。

3. 请分析元朝的统一对当时民族融合的影响。

4. 请分析明朝的海禁政策对当时海外贸易的影响。

5. 请分析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对当时国家发展的影响。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唐朝盛世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请分析清朝衰落的原因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奠定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2.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秦朝【答案】D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战国时期的变法D. 秦朝的建立【答案】C4. 下列哪个皇帝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答案】A5. 下列哪个战争奠定了汉朝统治的基础?A. 淝水之战B. 巨鹿之战C. 楚汉战争D. 官渡之战【答案】C二、填空题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由______建立的。

【答案】嬴政2.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______。

【答案】郡国3. 楚汉之争的胜利者是______。

【答案】刘邦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主要措施。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设立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修筑万里长城,推行法治,强化国家机器等。

2. 请简要介绍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答案】汉武帝时期,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设立太学,选拔人才,推广儒学,统一思想;开辟丝绸之路,加强对外交流;征服南越、东胡、朝鲜等,拓展疆域。

四、论述题请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楚汉之争的历史意义。

【答案】楚汉之争是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而进行的一场战争。

战争结束后,刘邦建立了汉朝,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统一。

楚汉之争的历史意义在于:一是奠定了汉朝统治的基础,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二是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强了中央集权;三是为后来的统治者提供了经验教训,有利于国家政治稳定。

初一下半年历史期末试题及其答案

初一下半年历史期末试题及其答案

初一下半年历史期末试题及其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西周的建立D. 秦朝的建立答案:D2. 下列哪个皇帝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答案:A3. 下列哪个事件导致了七国之乱?A. 汉景帝减免赋税B.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C. 汉宣帝设立郡国D. 汉光武帝恢复封建制度答案:B4. 下列哪个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建立者?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司马懿答案:B5.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南北朝时期的结束?A. 隋朝的建立B. 唐朝的建立C. 五代十国的开始D. 宋朝的建立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汉朝,定都______。

答案:长安2. 唐朝时期,著名的女皇帝是______。

答案:武则天3. 下列哪个是元朝的建立者?答案:忽必烈4.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是______。

答案:郑和5. 下列哪个是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答案:溥仪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及其意义。

答案:秦始皇通过连续征战,先后灭掉六国,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请简述汉武帝实施“推恩令”的目的和影响。

答案:汉武帝实施“推恩令”的目的是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这一政策使得诸侯国的势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有利于中央政府的统治。

3. 请简述三国时期的形势及其影响。

答案: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割据政权相互争夺,战争不断。

这一时期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三国鼎立格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请论述南北朝时期的特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南北朝时期,中国分裂为南北两个政权,各自发展。

这一时期的文化交融为后世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唐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暨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暨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35分),1、隋朝重新统一南北是在()A、五世纪八十年代B、五世纪九十年代C、六世纪八十年代D、六世纪九十年代2、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A、秦朝B、西汉C、东汉D、西晋3、隋唐时期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A、开始形成时期B、初步发展时期C、繁荣发展时期D、走向衰落时期4、下面有关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C、社会安定,经济发展;D、提拔姚崇、宋璟等一批有才干的人5、回纥族是哪一族的祖先()A、汉族B、藏族C、回族D、维吾尔族6、“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称颂的唐朝全盛时期是指:()A、唐高祖统治时期B、唐太宗统治时期C、唐玄宗统治前期D、武则天统治时期7、佛殿式样优美,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的唐招提寺体现了中国和何国的交往()A、波斯B、日本C、朝鲜D、大食8.明朝时我国最伟大的航海家是 ( )A戚继光 B吴承恩 C徐霞客 D郑和9、隋朝时,设计并主持建造赵州桥的是()A、僧一行B、郭守敬C、鲁班D、李春10、在唐代众多的诗人中,最杰出的三位是()A、李白杜甫白居易B、王维陈子昂岑参C、李商隐杜牧贺知章D、王昌龄孟浩然王之涣11、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的是()A、龙门石窟的佛像B、云冈石窟的佛像C、莫高窟的壁画与塑像D、乐山大佛12、960年,赵匡胤废掉后周小皇帝,建立北宋政权。

历史上称这次兵变事件为()A、玄武门之变B、陈桥兵变C、靖康之难D、杯酒释兵权13、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者是()A、范仲淹B、王安石C、司马光D、欧阳修14、澶渊之盟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签订的和议()A、北宋与辽B、北宋与西夏C、辽与西夏D、金与南宋15、下列人物属于宋代词人的是 ( )A司马光 B白居易 C关汉卿 D李清照16、《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

初一下学期历史科期末考试题目与答案

初一下学期历史科期末考试题目与答案

初一下学期历史科期末考试题目与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西周的建立D. 秦朝的建立答案:D2. 下列哪个皇帝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A. 秦始皇B. 汉武帝C. 汉文帝D. 汉景帝答案:B3. 下列哪个战役是战国时期赵国和秦国之间的决战?A. 马陵之战B. 桂陵之战C. 长平之战D. 巨鹿之战答案:C4. 下列哪个文档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制定的,规定了土地、人口、赋税等制度?A. 《农战法》B. 《九章算术》C. 《汉律》D. 《推恩令》答案:D5. 下列哪个朝代实行了行省制度?A. 秦朝B. 汉朝C. 三国D. 元朝答案:D6. 下列关于岳飞的说法正确的是:A. 他是南宋的建立者B. 他在抗金战争中表现出色C. 他是北宋的著名词人D. 他是明朝的名将答案:B7. 下列哪个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中英《南京条约》B. 中法《北京条约》C. 中日《马关条约》D. 中英《天津条约》答案:C8. 下列哪个事件爆发后,中国进入了全面抗战时期?A. 九一八事变B. 七七事变C. 九一八事变D. 一二八事变答案:B9. 下列哪个会议确立了为党的指导思想?A. 中共一大B. 中共二大C. 中共三大D. 中共七大答案:D10.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A. 1949年1月1日B. 1949年10月1日C. 1950年1月1日D. 1950年10月1日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

答案:秦朝2. 汉武帝时期,发明了____,使我国古代数学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答案:十进位制3. 隋朝时期,开通了____,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答案:大运河4.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有____、杜甫、白居易等。

答案:李白5. 宋朝时期的两大发明是____和指南针。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本文档包含了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试卷内容
第一部分选择题(40分)
1. 以下哪个是丝绸之路的起点?
A. 长安
B. 洛阳
C. 嘉峪关
D. 西安
2. 以下哪个汉朝皇帝的儿子曾统一中国并开创了唐朝时期?
A. 汉武帝
B. 刘邦
C. 朱元璋
D. 李渊
......
第二部分填空题(30分)
1. 丝绸之路东端是(敦煌)。

2. 成语“画龙点睛”出自晋朝庾信的故事,庾信的字是(范)。

3.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颁布了统一的(度量衡)标准。

......
第三部分问答题(30分)
1. 请简述人类祖先的迁移路线。

2. 请简述丝绸之路的作用和意义。

3. 请简述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的相关内容。

......
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
1. C
2. D
......
第二部分填空题
1. 敦煌
2. 范
3. 度量衡
......
第三部分问答题
1. 人类祖先的迁移路线包括非洲、欧亚大陆、大洋洲、美洲等。

2. 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中国和欧洲的重要贸易路线,促进了不
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发展。

3. 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通过他的改革,建立了贞观之治。

其中包括政治制度、军事制度、文化教育等多方面改革。

总结
该试卷主要涵盖了七年级历史下册的知识点,包含选择题、填空题和问答题。

希望同学们认真复习相关知识,为期末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初一历史下半年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初一历史下半年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初一历史下半年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火药B. 电话C. 太阳能D. 电视答案:A. 火药2.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是下列哪个?A. 汉字B. 英文字母C. 埃及象形文字D. 阿拉伯文字答案:C. 埃及象形文字3. 以下哪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A. 李白B. 威廉·莎士比亚C. 费尔南多·佩索阿D. 亚历山大·普希金答案:A. 李白4. 以下哪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A. 高斯B. 爱因斯坦C. 居里夫人D. 神农氏答案:D. 神农氏5. 以下哪个是我国的长江?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小清河D. 长江答案:D. 长江二、填空题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是火药。

火药。

2. 中国的首都是北京。

北京。

3.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

4. 中国的第一位皇帝是秦始皇。

秦始皇。

5. 中国的国花是牡丹。

牡丹。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答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的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这些发明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 请简要介绍中国的长江。

答案:长江是中国境内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它流经中国多个省市,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带和交通要道。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写“对”,错误的写“错”。

1. 中国的首都是上海。

(错)2.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喜马拉雅山。

(对)3. 中国的国花是菊花。

(错)五、问答题请回答以下问题:1. 你认为历史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答案:历史可以让我们了解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

它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指导我们的行为。

2. 你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哪个方面最感兴趣?答案:我对中国古代文学最感兴趣,尤其是古代诗词。

它们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情感和思想,给人以启发和感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第І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A、秦朝B、西汉C、东汉D、西晋2.“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赵州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

”这是河北民歌《小放牛》的歌词,它是根据当地民间传说编成的,并广泛流传到今天。

其实,赵州桥并不是鲁班修建的,它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A.祖冲之B.贾思勰C.僧一行D.李春3.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吐蕃赞普是A.松赞干布B.尺带珠丹C.尺尊东赞D.骨力斐罗4. 我国封建社会最为繁盛的治世局面是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康乾盛世D.开元盛世5.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6.你要查找五代的历史,需要阅读A.《资治通鉴》B.《马可·波罗行纪》C.《梦溪笔谈》D.《贞观政要》7.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北宋时期的A.山东B.东京C.杭州D.四川8.“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A.士大夫的提倡B.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C.农民的需要D.达官贵人的需要9.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B.直到明朝末年才被废除C.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D.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10.生活在两宋之交,其词具有:“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A.苏轼 B.关汉卿C.辛弃疾D.李清照11.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开始于A.战国B.北宋C.南宋D.明朝12.岳飞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A.他对皇帝忠心耿耿B.他遭奸臣谋害C.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D.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13.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描写了哪个朝代的节日欢乐气氛?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14.明太祖所设立的直属中央的三司中,分管民政和财政的是A.按察司B.都司C.民政司D.布政司15.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事件是A.创立八旗制度B.在中央设置内阁C.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D.设立军机处16.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A.红楼梦B.西游记C.水浒传D.三国演义17.明朝的倭寇是指当时A.骚扰我国沿海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B.侵扰黑龙江流域的俄国人C.来中国传教的西方传教士D.在我国北方边境进行骚扰的蒙古族军队18.历史上曾经盘踞我国台湾达38年之久的殖民者是A.葡萄牙 B.荷兰 C.英国 D.法国19.外八庙和避暑山庄都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乾隆帝曾在此接待过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它们位于今天什么地方A.北京B.山东青岛C.陕西西安D.河北承德20.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是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 D.《唐本草》21.“凤凰卫视”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一艘命为“凤凰号”的单桅帆船,走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但他们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是A.印度洋沿岸 B.红海沿岸 C.非洲东海岸 D.地中海沿岸22.揭示清朝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且达到我国古典小说高峰的作品是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23.下列措施严重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有①科举制的创立②焚书坑儒③八股取士④文字狱⑤闭关政策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24.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明朝从国外引进的是A.占城稻B.玉米C.甘薯D.向日葵25. 右图是元朝最著名画家的代表作《秋郊饮马图》。

该画的作者是A.吴道子B.赵孟頫C.阎立本D.张择端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识图题(共12分)26.读下列运河示意图,请回答:(1)当你处在洛阳时,运河南北两端的城市名称各是什么?这个时期的运河是哪个朝代开通的?(3分)(2)写出A、B、C、D所代表的四段运河的名称。

(4分)(3)运河C段是在哪个朝代时开凿的?在当时的北京附近还有一段,叫做什么?此时,能与运河相比的另一条南北运输通道是什么?(3分)(4) 在历史上大运河都起过什么作用?(2分)三、判断题(第27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27.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敢于直言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的是姚崇。

()(2)明朝为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废除了自秦国以来行之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

()(3)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元朝,是蒙古族和中国的骄傲,毛泽东因此把他称为“一代天骄”。

()(4)张某在第一次武举考试时成绩优异中了进士,在大殿上见到唐太宗的龙颜。

()(5)北宋时期,并立的政权按时间顺序排列分别是:金、宋、西夏、辽。

()(6)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此诗句反映了唐朝科举制度的情况。

()(7)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8)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

四、材料解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28.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1)唐太宗是如何“以史为镜”“以人为镜”的?(5分)(2)唐太宗“以人为镜”对你有什么启发?(5分)29.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

”(1)这部条约名称是什么?何时签订的?(2分)(2)这部条约鉴订前,俄军曾在什么地方两次被打败?(2分)(3)这部条约的签订有什么历史意义?(6分)30.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材料1:“明朝派郑和七次下西洋,他们的足迹到达南洋与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材料2:嘉庆皇帝的上谕说:“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1)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明、清两朝采取了什么不同的对外政策?(4分)(2)这两种不同政策产生了什么不同的后果?这种结果对你有什么启示?(6分)31《醒世恒言》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苏州盛泽镇上,有个小户人家施复夫妇俩口。

他们有一张织机,织的绸光彩润泽,人们争相购买,他们赚了很多银子。

十几年后,他们幽买了两所大房子和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他们由小手工业者发展成为机户。

那时的机工大都来自破产的机户和农村失去土地的农民,他们一无所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一天不干活,就得挨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⑴材料中的“机户”和“机工”各自的身份是什么?⑵机户和机工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⑶出现这种关系的前提是什么?32元世祖上位之初,首昭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元史.食货志》⑴以上说明了元世祖采取什么政策?⑵元世祖在农业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最终的结果如何?(3)为加强中央集权,元世祖实行什么制度?该制度对中央、地方有何规定?33“货币同为一色纸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以为私记。

”请回答:⑴这些货币当时的名字叫什么?⑵这些货币最早出现在我国什么时期?什么地区?⑶这些货币的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意义?34请回答:⑴B图叫什么名字?何时印制?⑵A图是谁?何朝人?他发明了什么?A B11材料一: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韩非子.有度》材料二: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萍州可谈》材料三:“渺茫无际,天水一色,惟以指南针为则,尽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请回答:⑴从上述三则材料中,你分别能得到怎样的历史信息?⑵指南针是经何人之手传入欧洲的?有什么重要影响?12明朝是我国君主专制高度发展的时期,在一定程度和时间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的统一。

①、在我国历史上,还有谁类似明太祖一样参加过农民起义?②、试分析一下:明朝前期,从那些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13 “雍正皇帝时,一位进士因‘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两句诗而被斩首。

”①这则材料说明了清朝政府对知识分子的什么做法?②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这种做法盛行于那几个皇帝时期?③这种做法对当时的文化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14“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十万余里,而我之云帆高涨。

”A、材料中的“永乐三年”是公元哪一年?当时的中国皇帝是谁?B、郑和先后几次远航?他到过多少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哪里?C、请你简要评价一下“郑和下西洋”这一事件16“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之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

”(1)这句话是谁说的?我们应该怎么评价他?(2)他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请你试举两例。

(3)为加强对台湾的管理,清政府于哪年在台湾设台湾府?有何意义?17、下图是清初中俄边界示意图。

请回答:(1)清军成功反击沙俄侵略军的雅克萨是图中的(填英文字母)。

(2)年,中俄历史上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签订的地点是图中的 (填英文字母)。

(3)《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有什么作用?18、“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①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②清朝实行这种政策根本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③你认为这种政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什么?④对此你有什么启示?19、材料一自洪武十三年,把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职官志》材料二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

凡军国重务不由内阁票发者,皆交议政大臣会议。

雍正中设军机处,议政之权虽微。

然犹存其名,以为满大臣兼衔。

乾隆壬子,纯皇帝(乾隆帝)特裁之。

-《议政大臣》⑴材料一中的“帝”指的是谁?“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⑵材料二主要表述了怎样的历史事实?⑶材料一、材料二的做法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20材料一唐太宗时候,进士科的地位日益提高,考进士的人数比其他科多。

不少人从少年考到白头仍未中进士。

后来,有人作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曾说过:“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四百六十余人也”请回答:①我国古代科举制创立于哪个朝代?唐朝的科举制是如何得以完善?②材料二反映出明朝科举制度又发生了什么的变化?命题范围局限于什么?③明朝改变科举制与秦朝的焚书坑儒,其相同目的是什么?④汉朝和清朝的统治者在思想上为了达到同样的目的,各采取了什么措施?⑤就科举制用单一的考试方式选拔人才,谈谈你的认识?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评分说明:选择题依据答案标准评分;非选择题的评分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原文,只要基本意思正确或相近,即可酌情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