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读后感想读书笔记
2022《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读后感
《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读后感假期,我拜读了余文森教授《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一书,深有感触,也受益匪浅。
作者通过理论,教学案例,结合自己的感悟,总结归纳出一些实际教学中成熟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学得多,学得快地教;为增进学习效果,让学生学得深、学得透地教;让学生爱学、乐学地教。
为我们进行有效的课堂设计提供切实的指导和帮助。
以下是我的几点感想:一.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成功的教学需要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感到学校的温暖,教师的人情味。
平时要全面深入了解学生,以爱换爱。
只有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才能便于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地实施教学。
二.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技术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现代化教学手段能更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把一些枯燥的知识变得形象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在教学中,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增加课堂活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三.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这是别人不能代替、也不能改变的,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
学生要摆脱教师的依赖,独立开展学习活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理解的问题应先认真思考,再求助于老师。
当然,每个学生的基础和潜质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学得快,有的学生学得慢,掌握程度不一样,我们应该做到该统一的统一,不一定统一的可以不统一。
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寻找出自己提出问题的答案,可以进行小组讨论研究,学生尝到了自主学习的甜头,学习的自主性会更强。
四.注重教学反思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余教授说,自我反思是“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自我反思成就了很多名师。
波斯纳著名的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因此,我们不可估量反思的作用。
书中明确的提出,自我反思是提升经验的桥梁、是锤炼思维的工具、是追求卓越的动力。
有效教学读书笔记心得(精品10篇)
有效教学读书笔记心得(精品10篇)有效教学读书笔记心得篇1假期我学习了《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这本书,可以说这对我们面临开学在即的每位教师来说都是迫切需要和及时的。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那么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呢?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做:鉴于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教师首先要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理念是灵魂。
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
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
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
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
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
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3.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
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
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其次,要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
可以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等几个环节来提高实效性。
(一)课前的有效准备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目标的有效:清晰、简明。
目标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完成。
《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读后感想读书笔记
《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读后感想读书笔记王开金《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这本书是为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学得多、学得快;为增进学习效果,让学生学得深、学得透;为提升学习体验,让学生爱学、乐学。
全书深入一线教学实际,沿引典型案例,分析透彻,对课题研究和教学活动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如何有效提升45分钟的课堂精度和厚度,让高效融合在“餐桌式”教学中?在阅读《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时有了几分感想。
1、利用图像、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数学课常令不少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望而生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图像形象化的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同样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教学中可以借助恰当的视觉形式来呈现、传递教学信息,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利用视觉意象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2、将教学与身体运动整合起来。
动作直观主要可以分为演示直观和表演直观。
老师演示的正方体、三棱柱等模型就是让学生直观感受物体本来的样子,有助于学生的想象能力。
学生自己上讲台表演,就是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的最佳方式,对学生来说,既是一种训练,也是一种展示。
3、在每一个活动,每一个舞台,每一个空间都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意见。
大部分老师追求统一的普遍有效的操作程序,忽视学生内心世界的体验。
而未成年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被关注。
如果让他们拥有被重视的感觉,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4、教学中要善于把学生从熟悉的地方引到陌生的地方,由已知引到未知,让学生处在陌生、未知的状态,以激发学生的思考。
教师在已知学生状态的情况下,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产生寻找答案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也就是说,新知识应在学生已有的旧知识的基础上慢慢发展累积起来的。
激活已知同化新知,学生在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读后感情感上找到共鸣,在知识经验上得到发展,这才是有效教学。
小学数学教师读书心得 读《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有感
小学数学教师读书心得读《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有感如何有效提升40分钟的课堂精度和厚度,让学生化难为易,学有所得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机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促使学生兴味盎然地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效果、提升学习体验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在阅读《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时看到了几种高效教学方法,愿与同行们分享。
一、利用生成——让图像点燃生命的火花数学课常令不少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望而生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图像形象化的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同样具有非常显着的效果。
教学中可以借助恰当的视觉形式来呈现、传递教学信息,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利用视觉意象充分发生1生2生3裤1师:了用2×就是2个3.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
画图的方式减轻了学生的认知负担,帮助学生用形象思维的方式掌握教学重难点,这就是图像化的魅力。
它给人以直观感和整体感,它比普通语言要容易把握得多。
因此,美国数学家斯蒂斯曾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被转化为一个图形,那么,思想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并且能创造性第思索问题的解法。
”二、多元互动——让动作充满生命的气息人们习惯性地把身体运动归结为音乐课和体育课特有的教学内容。
实际上,人的身体运动时,大脑也在积极地运转。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将教学与身体运动整合起来,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机会体验运用身体运动的方式进行理解和学习。
动作直观主要可以分为演示直观和表演直观。
演示模型不仅具有实物的直观性,还有其独特性。
它便于操作,能够突出观察对象的主要部分,深刻反映数学概念和数学原理。
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与《10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借助多种学具,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的直观操作使数学知识显而易见。
教师在投影上摆出9根小棒,再添上一根就是_10_。
通过教师的操作演示,让学生加深对10的序数意义的理解,让学生动手操作,初步建立10的数感。
《有效教学》读后感
《有效教学》读后感
《有效教学》这本书讲述了关于教学的一些重要原则和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
实践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我对什么是有效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书中所提到的“顺应学生认识活动规律”的原则让我认识到了教学应该根据学
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来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根据
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水平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
其次,书中提到的“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的观点让我认识到了教学目的不只是灌输
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最后,书中提到的“创设情境,培养能力”的原则让我意识到教学要尽量贴近生活和
实践,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收获了许多关于教学的宝贵经验和启示,希望能够将这些原则和
技巧融入到我的日常教学实践中,让教学更加有效和有意义。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有效教学基本策略》有感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有效教学基本策略》有感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有效教学基本策略》有感心得1、原句摘录:(P158)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这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的改革,更根本的是教学思维方式的转换。
原来的知识中心教学是以知识为教学的起点和终点,追求统一的普遍有效的操作程序,忽视学生内心世界的体验。
我的感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关注,特别是未成年的学生。
如果在每一个活动,每一个舞台,每一个空间都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意见,让他们拥有被重视的感觉。
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唯有“学生为本,学生中心”的价值取向,才能培养出一批自信、阳光、用于担当、睿智机敏、热情仁爱。
教学的设计、活动的安排必定要时刻从学生的出发点进行,将学生作为一切的焦点。
此外,教师要带着丰富的情趣情感走向学生,与学生建立起真诚、和谐、温馨的情感关系。
沐浴在教师美好的情感里,儿童的心灵就拥有了一片最灿烂的阳光,为学习和生活营建了一个安全的情感环境。
2、原句摘抄:(P159)成功的教学需要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感到学校的温暖,教师的人情味。
教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以爱换爱”。
我的感悟: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了解学生的真实状况与需求就必须有一个在常态下与学生保持沟通的渠道。
了解学生的想法,就一定要走近学生,平易近人,成为他们的朋友,与他们亲密无间。
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与学生随意的沟通中能更加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以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原句摘抄:(P169)真正的好教师应该有一定的教育理想,能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站在整个学科的制高点上;能够把思维过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感受方法选取的过程,从而领悟其中的思想,获得有价值的思维。
我的感悟: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名家大师拥有丰富的阅历,积累了大量的智慧和人生感悟,站在这样的观景台怎么会感受不到更宽阔的视野?若教师在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同时,更重视学生智慧的生产和人格的塑造,便可使他们理清志向,从而导航他们的人生。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读书心得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读书心得读书随笔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如何有效教学让孩子快乐学习现在的每个学生学习科目多,压力大,那么怎么样才能让他们有效地学习、快乐的学习呢?这个问题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浮现,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直到最近看了《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这本书,我才慢慢的有点体会了。
首先我觉得要想让孩子快乐有效地学习,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和学生自己两个方面。
有句话说得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显而易见教师在起很大的作用,要想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教师就得有效地教学,这意味着在教师的教中,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得更快,学得更多。
一、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科学课与其他学科相比,知识覆盖广,科学性强,教材编排的内容不断更新,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因此,我们科学教师必须要不断探索新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要想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陌生的教材要求备课,熟悉的教材也要求备课,年轻的教师必须备课,老教师也要备课,科学教师应为自己立一条戒律,“不上无准备的课”,同时这也是学校对每一个教师的要求。
1、优选实验内容先解读教材,再优选学生易操作的内容进行。
2、教师先“下水”尝试在让孩子们进行家庭小实验前,我觉得老师要先“下水”探究一下,这样有利于教师掌握实验需要什么材料、实验中可能出现什么问题,这样能及时的给孩子提供一些问题上的指导,一旦孩子问了可以回答说明老师是探究过的,否则他们就会想:一个实验连老师也不会我还做什么啊?而且孩子看到老师和我一起在做兴趣会更大,孩子嘛争着做的总是兴趣最大的。
3、确保可操作性可操作性是指学生独立可以完成的,这里主要考虑的是安全系数,哪些实验在材料充分的情况下是学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的,哪些是需要在大人的监督下协助完成的,先了解好家里情况在安排任务,当然有些可以使学生选择性的做一做。
《有效教学》读书笔记
《有效教学》读书笔记•相关推荐《有效教学》读书笔记(通用6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写了哦。
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效教学》读书笔记(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效教学》读书笔记1读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这本书不能说读的很懂或则很细吧就先谈一下对自己感触比较深的几点来谈谈。
在体育课堂学习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后学生的体育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体育学习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一、利用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其兴趣在体育课堂中如何让学生体会成功就是使得学生有成就感的方式,这种成就感是学生在体育课堂和课外学习运动技能中得到提高,如果一味的降低练习难度反而使得学生会对体育丧失兴趣,学生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上有成就感,就会树立体育学习的信心,同时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自己赶超的目标和继续学习的动力。
他们便有动力克服体育学习中的困难自然而然对体育产生兴趣。
二、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体育课堂的最大特点就是学生要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当学生适应了一节课中的运动负荷之后就会体会到身体运动后的愉悦感,在学生平时繁重的学业压力下,体育课适当的运动负荷是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好感的重要因素。
三、利用学生在体育课中获得的认同感培养其兴趣教师或是学生对另一位学生的认同是对其继续学习的莫大鼓励,课堂上的一次良好表现,一次出色示范获得老师的肯定,在运动竞赛中出色的表现得到同学们羡慕的眼光,这些都是给学生的鼓舞,也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四、营造和谐的人际交流空间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文化课的学习中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受到限制的,而体育课堂恰恰相反,给了大家一个相对交流自如的氛围,再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组织方法来设计课堂,有意识的增强和利用这种交流,可以让学生更加体会交流和合作的的乐趣,这既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读后感
《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读后感《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读后感(精选5篇)《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读后感1教学的细节是教师一种教学理念流露,是教师一种教学风格的体现,更是教师的一种教学功底的展现。
它简约却不简单,往往只字却能“诉千行”。
作为教师,更应该细心布局每一处环节,化深为浅,化复杂为简单,化枯燥为生动活泼。
像打磨钻石一般,细心打磨孩子们稚嫩的闪光点,让有效和能力充分结合,衍生出不一样的课堂,不一样的教学。
我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常常感叹时光匆匆,特别是课堂内短短的40分钟。
自己设计的教学内容总是营养丰富的“满汉全席”,但表达时的欠缺和教学经验的不丰富,让我很多时候会纠结在一些小问题上,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把清晰的问题模糊化,结果词不达意,收效甚微。
而《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一书正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它用简单浅显的故事、道理来告诉我们如何让理论成为现实,如何从未知转为已知,如何化深为浅,又如何化枯燥为活泼。
是的,正如此书所说:生动活泼的课堂首先源于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参与。
学生具有饱满的学习热情后才会不知疲倦、不畏艰难的学习。
叶澜老师曾指出:“我们的认识是,新的教学过程的形成,首先必须让学生的内在能量释放出来,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起来,从原有的静听模式中走出来,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缺乏重建过程的基质。
”是呀,若是在教学中千方百计诱导学生说出教师自己心目中的答案难免让学生失去兴趣,想要让他们课堂上“活”起来更是难上加难。
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正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始终保持“跃跃欲试”的精神状态吗?生动的课堂氛围绝对不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所能形成的,学生的积极参与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反观自己,在埋怨40分钟不够长的时候,我是否应该反思自己在这段时间里有多少“收”又有多少“放”呢?“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叫学生记住别人的思考,而是引导学生产生自己的思考;不是要学生记住课本中的、教参上的或老师讲的思想,而是要让学生产生自己的思想;不是要培养一个会记忆的民族,而是要培养一个会思考的名族。
《有效教学》读后感(一)
《有效教学》读后感(一)
《有效教学》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书籍,通过对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深入探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我深刻地意识到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许多实用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如多元素教学、启发性教学、团队合作教学等,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通过不断地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我相信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同时,《有效教学》也提到了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
这种教育理念让我深感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也激励我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
总的来说,读完《有效教学》让我对教学充满了热情和信心,我将会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效教学》读书笔记
《有效教学》读书笔记很大启发,我觉得老师若想把认真准备的课付诸实施,把教学原则成功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还必须达到上好课的一些基本要求。
书中有关促成有效教学的几种关键行为之后,我深有感触,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课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时空场所,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舞台。
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关涉到教师生命价值的展现,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师生能够平等交往、高质互动的真实的课堂,是师生能够充分展现个性魅力与智慧、演绎生命价值并最终实现共同发展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师生能够感受幸福,共享智慧,充满诗意,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的课堂。
“备学生,才能备活课堂”。
因此在备课中,多获取学生信息,准确诊断和预测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可能会遇到的内容,是“备学生”的重要原则。
教师备课如果单单凭借对学生的片面了解,而忽略学生的经历水平和反应水平,一堂课成功的几率是非常低的。
教师应该试着从以下六方面着手:学生可能想到的内容;学生难懂的内容;学生疑虑的内容;学生易错的内容;学生激动的内容;学生易忘的内容。
教师通过备学生,加强备课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优化教学过程,发展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从而达到更好地驾驭课堂,有效教学。
总之,要“备”好学生,我们就要与学生为伍,做学生的朋友,和他们同甘共苦;我们就要放得下老师的架子,虚心向学生请教、向学生学习。
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
书中引用维果茨基一句话“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逐步发展的过程,教学的本质特征不是行为注意者所认为的刺激——反应,而是激发学习者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
课堂教学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这句话指出了教师在教学中应起的作用,也明确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要地位,还有指出了课堂必须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之下的。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把握指导时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五不”,即学生能理解的不讲解,学生能叙述的不替代,学生能操作的不示范,学生能发现的不暗示,学生能提问的不先问,保证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和时间;二是指导适当,就是教师话语不重复,意思表达清楚,指导内容针对性强,即学生想了解的内容、难以解决的问题给予指导,教学指导的有效性,往往表现在教师给予学生的指导与学生期望得到的指导的一致性上。
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读后感(二)
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读后感(二)读了《如何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这本书,让教员我知道了学生如何学习更有效和教师如何教学更有效。
有效学习会用学习九个字来概括,一是“经验”。
学习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经验是一个名词,它表示过去和蔼可亲的感受;经验又是动词,它坦承现在的情境,经验是有效学习的基础,它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听说”。
有效率学习就是激励学习学生多听常说,提倡学生多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这样就摒弃了旧式的“哑巴英语”。
三是“活动”。
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实际上活动是英语的基本形式,班主任我们的教学设计重要的不是老师怎么讲解,而应是学生怎么活动。
四是“再创造”。
整个过程学习的过程是颠沛流离再创造的过程,而不是纯粹的反串和记忆。
有效解构教学也可用六个字概括:一是“学生”,心里有学生。
二是“发展”,学生的发展,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发展。
三是“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只要教师能做到心中有教师,时刻关注他们的整个过程发展及学习过程,才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才会成功实施有效教学。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一书,着重探讨拉如何使新课程提倡的自主、探究学习、开展合作学习真正进入课堂之中。
通过介绍西方课堂设计的讲解理论和教学策略,总结国内课堂教学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为我们直接提供进行有效的课堂设计提供切实的指导和帮助。
在此之前,我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大概念较模糊,通过学习,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概念有了清晰理解。
教学模式往往都包含内在的组成部分,主要是教学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实现条件,效果评价等几部分。
一般来说,教学模式是一种简化的、理论化的教学法。
教学策略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情境的特点,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的系统决策活动。
它不同于教学模式,教学策略通过“调控”来指导教学活动,比起教学模式对教学活动的监督,其内涵更丰富。
教学模式是一种比较定型的教学范式,它有一定的实现市场条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读后感(三)
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读后感(三)说父母是父母的第一任老师,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让他们健康成长。
但是从出生开始,孩子果然步入了学校,踏进了教室,一天下来和老师相处的时间是比较长至展毛的,努力学习如何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爱学校爱老师也是我们常常思考的问题。
近日阅读了《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书中提到的几种原理让我几种印象深刻。
一、老师要爱学生,让学生感到温暖。
爱学生,首先要从注意、关注学生开始。
像我接手的一年级孩子,开学的第一天,他们即便很有礼貌地和老师打招呼,有些还很认真论及的和老师谈论起家里的事情。
我想:从第一天开始,孩子就希望得到老师老师的注意,希望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得到表扬、重视和鼓励。
那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博爱和关注,书中讲到:1.要善用语言表达。
如用鼓励性、期望性的语言请学生回答问题;用肯定性、赞美性的汉语表扬学生;用谅解性、引导性的语言安慰学生。
2.用表情动作表达态度。
赞许的点头,会心的微笑,亲切的抚摸,夸奖的手势等等,让学生有被重视和被关怀感。
3.用眼神交流。
都说“眼睛是情感的窗户”,用亲切、期盼需要的嘴巴会让学生感到温暖,消除他们在回答问题时的紧张。
二、要让学生喜欢自己的学科,教师必须先讨厌自己的学科。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从郭玉荣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要喜欢自己的数学课,我必须懂数学中的字、词,懂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懂小班基本内容安排和总体目标,只有我自己先懂先喜欢数学,才能将我对数学的热爱传递给中学生,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的美,引导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要让学生爱上课,必须创设情境。
活动情境首先要和今天的上课内容是有的,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其次接办情境的创设要让学生体验现实的社会生活,体验社会情感,现在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孩子的生活经验,符合孩子发展的特点,因此普遍化课堂内容生活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情境除了生活性还要纯以有形象性,将抽象的知识生动的展现出来,让学生容易接受。
四、寓教于乐,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教学》读书笔记(精选17篇)
《有效教学》读书笔记《有效教学》读书笔记(精选17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书笔记头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效教学》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效教学》读书笔记篇1这段时间我认真阅读了《有效教学》这本书,书中许多理论使我受益匪浅,不仅了解了有效教学的含义,而且意识到有效教学对于教师在新课程教学当中有着许多的实际意义。
在读了《有效教学》的基础上,结合本人的课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有效学生活动的研究》,有了几点想法。
记录下来,供大家商榷。
一、课前的精心准备是有效活动的前提。
有效教学首先体现在有效备课上,课前的充分准备就是有效备课。
怎样才能算是有效备课呢?1、备而能用。
备课应该备而能用,减少无效备课,“备课”“上课”不能两张皮。
2、有利于教。
有利于教师落实地教、巧妙地学、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水平迅速提高。
3、有利于学。
让学生学得快、学得扎实,所有的知识过手、培养能力到位,力争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向课堂要效益。
曾经有老师认为,现代课堂强调师生互动和动态生成,而且在课堂教学中尚有许许多多的不可预见性,那么似乎可以简化备课,甚至不要备课。
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促进者、引导者,怎样促进,怎样引导,是不可能在教学活动中随意生成的,必须在课前事先有所考虑,课堂上的生成需要教师运用教育的智慧去引导,学生学习欲望和动机需要教师去激发。
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不可能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
因此,实现课堂教学的和谐互动,课前师生的充分准备是前提。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有效活动的保证。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因此必须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积极地参与到互动中来,师生、生生之间平等的互动。
2023年《有效教学》读书笔记15篇
2023年《有效教学》读书笔记15篇《有效教学》读书笔记1本学期读的书,是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近半年来,书虽是断断续续读完的,但每每想起书中的故事和道理来,依然还饶有兴趣。
余文森教授是国内课程与教学领域内的专家,在有效教学方面颇有心得。
尽管我是一名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教研人员,有一定的教育理论需求,但平常读书,我依然对艰深的理论书籍有一种畏惧心理。
不是我拒绝深刻,而是里面的道理和一些晦涩的表达的确太费脑筋也太难运用到教学活动中。
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不一样,这是一本有很多小故事、小案例,都是平常教学中会遇到,会看到的小事,但又能给人很多启发,带来一些真实促动的书籍。
整本书以讲座的形式,讨论了“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的生成性”、“三维目标”、“教学情境”、“教学关系”、“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新课程教学改革成绩与问题反思”、“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性”、“校本教研的三个基本要素”、“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类型”十个话题。
在这十个话题中,余教授的绝大多数观点都能引起我的强烈共鸣,成为我的精神食粮,可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在这些观点中,给我留下最为深刻印象的是:1.关于对学生的爱。
教学活动是一门爱的艺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给予爱,学生能感受到。
但是很多教师只知道要对学生奉献爱心,却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在成为教师之初,我也有这个疑惑。
在书中,余教授讲了一个“老师,请你多看我一眼”的故事,老师们都想成为一个好老师,学生也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希望得到老师的注意,希望老师多看我一眼,多关注我一下。
看到这里才明白,教学中的爱,不是大道理,不是大奉献,而是一个关注学生的眼神,一个关爱学生的动作,一句关心学生的话语,简简单单。
2.关于三维目标的解读。
在这部分内容中,余教授引用了把三维目标比成“长方体的长、宽、高和一个人的肌肉、骨骼、神经等系统”的比喻,指出了“三维目标不是三种目标”,强调了三维目标的“整合的意识”。
《有效教学》的读书笔记
《有效教学》的读书笔记《有效教学》的读书笔记提要:成功的课堂或者说成功的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之间的和谐的交流和平等的对话。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不再是一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交流源自管理资料《有效教学》的读书笔记这几天我认真地读了《有效教学》这本书,书中有很多理论思想使我受益匪浅,不仅知道了有效教学的含义,也同时意识到有效教学对于教师来讲在新课程教学当中它有着很多的实际意义。
在读了《有效教学》的基础上,结合本人的课题《和谐互动式初中思品课堂教学研究》,有了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今天,不妨写下来,供大家商榷。
一、课前的充分准备是和谐互动的前提。
有效教学首先体现在有效备课上,课前的充分准备就是有效备课。
怎样才能算是有效备课呢?第一.备而能用。
备课应该备而能用,减少无效备课,“备课”“上课”不能两张皮。
第二.有利于教。
有利于教师落实地教、巧妙地学、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水平迅速提高。
第三.有利于学。
让学生学得快、学得扎实,所有的知识过手、培养能力到位,力争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向课堂要效益。
曾经有老师认为,现代课堂强调师生互动和动态生成,而且在课堂教学中尚有许许多多的不可预见性,那么似乎可以简化备课,甚至不要备课。
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促进者、引导者,怎样促进,怎样引导,是不可能在教学活动中随意生成的,必须在课前事先有所考虑,课堂上的生成需要教师运用教育的智慧去引导,学生学习欲望和动机需要教师去激发。
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不可能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
因此,实现课堂教学的和谐互动,课前师生的充分准备是前提。
二、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是和谐互动的保证。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因此必须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积极地参与到互动中来,师生、生生之间平等的互动。
《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读后感
《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读后感读了余文森教授《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这本书,我意识到有效教学对于教师来讲有着很多的实际意义。
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为了使教学更有效、学生发展得更好,必须要知晓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有效教学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有一定理论指导的,在这本书中,余教授讲到有效教学必须要考虑三个要素:投入、产出和体验。
投入即效率,也就是学习特定内容所花时间的多少,或单位时间内学到知识的多少。
产出即学习结果,是指学生经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这也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指标。
体验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感受,即学习活动所伴随或发生的心理体验,这也是容易被忽视的一个方面。
有效教学策略应该落实在实际教学中,既要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要着眼于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
在这本书中,余教授通过理论、教学案例,结合自己的感悟,总结归纳出一些实际教学中的成熟的教学策略。
在本书中,作者对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策略分为五节深入浅出地分析如何让学生学得多、学得快的教;对增进学习结果的教学策略共有十一节,详细讲解怎么让学生学得深、学得透的教;最后本书对提升学习体验的教学策略分为七节,比较详尽地说明该怎么做可以让学生爱学、乐学的教。
看完《有效课堂的基本策略》一书后,我学到了很多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策略,与此同时,也深感以前所熟悉的教学方法和规律越来越难以应对教育改革的需要,时代的发展挑战着教师的角色的定位,教师越来越成为一个学习着的角色。
相比于书中案例里提到的那些教师的教学机智,想想在我的实际教学中,我真的非常稚嫩,上课前已经把课设计好了,但学生的回答离我的预设答案有点远,我就容易自己把答案讲出来,进而失去了本来预想达到的目标。
其实,由于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学生的回答陈述不清,表述不完整的情况非常正常,这时,作为教师,应采用语言补充引导、直观辅助、重点强调等方式让学生自己领悟、感受。
这是我接下去要着重努力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读后感想读书
笔记
《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这本书是为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学得多、学得快;为增进学习效果,让学生学得深、学得透;为提升学习体验,让学生爱学、乐学。
全书深入一线教学实际,沿引典型案例,分析透彻,对课题研究和教学活动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如何有效提升45分钟的课堂精度和厚度,让高效融合在“餐桌式”教学中?在阅读《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时有了几分感想。
1、利用图像、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数学课常令不少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望而生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图像形象化的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同样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教学中可以借助恰当的视觉形式来呈现、传递教学信息,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利用视觉意象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2、将教学与身体运动整合起来。
动作直观主要可以分为演示
直观和表演直观。
老师演示的正方体、三棱柱等模型就是让学生直观感受物体本来的样子,有助于学生的想象能力。
学生自己上讲台表演,就是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的最佳方式,对学生来说,既是一种训练,也是一种展示。
3、在每一个活动,每一个舞台,每一个空间都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意见。
大部分老师追求统一的普遍有效的操作程序,忽视学生内心世界的体验。
而未成年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被关注。
如果让他们拥有被重视的感觉,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4、教学中要善于把学生从熟悉的地方引到陌生的地方,由已知引到未知,让学生处在陌生、未知的状态,以激发学生的思考。
教师在已知学生状态的情况下,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产生寻找答案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也就是说,新知识应在学生已有的旧知识的基础上慢慢发展累积起来的。
激活已知同化新知,学生在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读后感情感上找到共鸣,在知识经验上得到发展,这才是有效教学。
教学的细节是教师一种教学理念流露,是教师一种教学风格的体现,更是教师的一种教学功底的展现。
它简约却不简单,往往只字却能“诉千行”。
作为教师,更应该细心布局每一处环节,化深为浅,化复杂为简单,化枯燥为生动活泼。
像打磨钻石一般,细心打磨孩子们稚嫩的闪光点,让有效和能力充分结合,衍生出不一样的课堂,不一样的教学。
我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常常感叹时光匆匆,特别是课堂内短短的40 分钟。
自己设计的教学内容总是营养丰富的“满汉全席”,但表达时的欠缺和教学经验的不丰富,让我很多时候会纠结在一些小问题上,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把清晰的问题模糊化,结果词不达意,收效甚微。
而《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一书正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它用简单浅显的故事、道理来告诉我们如何让理论成为现实,如何从未知转为已知,如何化深为浅,又如何化枯燥为活泼。
是的,正如此书所说:生动活泼的课堂首先源于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参与。
学生具有饱满的学习热情后才会不知疲倦、不畏艰难的学习。
叶澜老师曾指出:“我们的认识是,新的教学过程的形成,首先必须让学生的内在能量释放出来,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起来,从原有的静听模式中走出来,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缺乏重建过
程的基质。
”是呀,若是在教学中千方百计诱导学生说出教师自己心目中的答案难免让学生失去兴趣,想要让他们课堂上“活”起来更是难上加难。
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正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始终保持“跃跃欲试”的精神状态吗?生动的课堂氛围绝对不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所能形成的,学生的积极参与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反观自己,在埋怨40 分钟不够长的时候,我是否应该反思自己在这段时间里有多少“收”又有多少“放”呢?
“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叫学生记住别人的思考,而是引导学生产生自己的思考;不是要学生记住课本中的、教参上的或老师讲的思想,而是要让学生产生自己的思想;不是要培养一个会记忆的民族,而是要培养一个会思考的名族。
”书中短短的一段话跃然眼前,让我为之震撼。
是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过分强调继承和掌握,让孩子们唯书、唯师,不让他们越雷池一步,却又紧逼着他们创造、创新,如此闭门造车的做法,大概也只能复制出一个学习的机器吧!而《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却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当仁不让于师”,唯有学生不唯己,不守旧,敢于和善于打破常规,从不断的否定自己中才能另辟蹊径,独树一帜。
是的,要让学生不唯己,不守旧,教师首先应该从传统的牢笼中释放出来,放手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质疑,让学生刨根问底。
虽然并不是学生的所有质疑和创新都能体现其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在教师的委婉引导之下,一定会有不一样的一番天地。
孩子就像一块未出尘土的钻石,需要我们细心打磨。
而如何让钻石闪耀出迷人的光辉,归根结底一个字——爱。
爱是相互的信息传递,往往付出,便会收回满园的春意。
教师要爱学生,才能让学生爱教师、爱学习;教师要爱自己的学科,才能让学生也喜欢自己的学科;教师要保持愉悦,学生才能从你身上嗅出快乐。
赞科夫曾说:“当老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
”回想自己,从失败到失望,从无奈到无视,那些被贯之以“差生”之名的孩子,其实何尝不是希望老师能多一点的关注和关爱呀!当一次次的失败来临,当一次次的调皮捣蛋“现形”,当一次次的劝说无果,那种被拥堵在胸口的苦涩,让我渐渐淡忘那时的执着。
然而,正如书中所说,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每个学生都希望与教师建立密切的关系,并且得到教师的重视。
是的,成功的教学需要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感受到温暖,而不是苛责和绝望。
“以爱换爱”,这几个简单的字不仅记在了我的脑海中,更牢牢地印在了我的心间。
关注细节,关注孩子们的成长。
我们往往剪断了孩子的羽翼,还要求他们能够展翅翱翔。
孩子的未来不能靠我们插上翅膀,而是应该让他们自己生长出丰满的羽翼。
教学中的细节,也是如此,用“爱”“耐心”“放手”“肯定”去引领孩子的未来,让孩子们如雄鹰翱翔,在蔚蓝的天空中尽情地放声歌唱,而我们只需执一杯香茗,微笑地抬头望着。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灰蒙蒙的天色让人的心情也随之平和不少。
闲来无事,便拿起了书柜上学校发给青年教师的书——《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
如今市面上关于教育的书籍有很多,但其质量往往良莠不齐,而内容真正行之有效并能启发个人思考的更是凤毛麟角。
每每想到这儿,内心都会涌现一丝无奈。
习惯性地拍了拍封面上隐约可见的灰尘,便抱着看闲书的心情翻阅起来。
穿越玉米地要比什么?前言一开始便用了这样一个关于有效性的隐喻。
独特的开场吸引了我的眼球——速度、收益和安全。
我仔细地翻阅着,作者从企业竞争的三要素入手,引出有效教学的三个方面: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增进学习效果的教学,提升学习体验的教学。
正如俄罗斯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我想,这句话用在余文森老师主编的这本书上一点儿也不夸张。
因为光是阅读了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便让我受益匪浅。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道:“你们一定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很好地记住了规则、定理、公式、结论,但是却不会实际运用自己的知识,有时候还简直并不理解他背会的东西的内容实质是什么。
”对于现在教高段数学的我,这句话显得真实而贴切,这也是我教学过程中一个苦恼的地方。
而余老师则根据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个理论,用‘创设直观停靠
点’的方法轻松解决了这一问题。
语言的形象化,图像的形象化,动作的形象化三个方面便是创设直观停靠点的具体做法。
其中有两点做法也是我们平日里教学时有所涉及的。
语言的形象化是将一些抽象的语义代码转化成一幅幅鲜明而简洁的画面。
可以运用比喻、拟人、谚语、实例、夸张、排比、幽默等方式,化难为易,提高学习的效率。
而动作的形象化则是类似我们平日里常用到的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让学生在身体运动的同时,积极地运转大脑,从而更好的掌握知识。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图像的形象化。
刚看到标题时,我认为这是一个病句,因为图像本来就是直观的、形象的。
然而余老师的却把这个观点的重心放在了强调教师自绘图画的教学价值上。
书中写到:数学课常令许多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令学生害怕,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图像形象化的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同样具有非常显著地效果。
之后,便列举了三个不同类型的数学知识点的图像形象化的方式,通过理论、应用题、算术题三大块的图像形象化,给了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直观的教学指导,大大提高了我对图像形象化的理解和掌握。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正是在不断的阅读、会谈、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更多的教学策略,更好地提高了教学的技能。
我将不断研究,不断反思,使教育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