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增强基层团支部的凝聚力
浅谈如何提高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最终定稿)

浅谈如何提高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最终定稿)第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浅谈如何提高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和战斗堡垒,是从思想上、政治上团结、凝聚广大群众的核心,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的决定性力量。
只有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下面,根据**队党支部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谈谈如何提高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原油生产中心工作。
**队党支部现有职工32人,其中党员13名,其中平板车班4名、特车班4名、收送班2名、队部3名。
管理着油管杆运送车、吊车、地锚车等设备19台,主要负责我厂双、江、下、魏岗区域的油管、抽油杆、工具、泵收送、地锚打制以及吊车服务工作。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党支部是连接党员和上级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
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党支部在生产经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就党建工作而言,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凝聚力、号召力减弱。
在当前社会各种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情况下,党员群众思想活跃,基层支部的党建工作方法、组织活动创新不够。
目前基层支部的组织活动内容主要都是围绕生产活动,不是突击回收油管杆,就是打扫卫生,形式单一,方法不新颖,缺乏吸引力,党员群众兴趣不高,造成很多党员对参加组织活动思想消极,甚至不愿意参加组织活动。
二是党员教育效果不明显。
基层党支部党员教育方式创新不够,载体不活,除了读报纸、学习上级文件以外,新媒体的学习应用受硬件条件限制以及党员自身接受能力影响,还无法全面展开。
并且收送油管任务量越来越重,人员越来越少,加上部分党员学习意识不强、理想信念淡化、造成日常教育中集中学习的无法保证,也很难入脑入心,效果也不明显。
三是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受拜金主义影响,部分党员思想素质不够高、奉献意识弱化,存在一切“向钱看”思想。
增强基层班团组织凝聚力和活力的路径研究

增强基层班团组织凝聚力和活力的路径研究一、制定符合班级实际的规章制度制定符合班级实际的规章制度,可以让班级更加有序、规范,减少冲突和纠纷的发生。
规章制度应明确班级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值班制度、内部沟通、任务分工、惩戒与奖励等内容,并通过班级学习、班会、班委会等形式进行宣传和执行。
合理制定规章制度有利于加强班级组织内部的凝聚力,让班级成员感到身处有序、稳定的环境中,从而更容易投入到班级事务中去。
二、建立班级文化建立班级文化可以让班级成员建立起共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使班级在共同目标的牵引下前进,并且在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和信任。
班级文化可以包括班级口号、班歌、班级特色活动等多个方面,每个班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班级文化,并持续地进行传承和发展。
三、加强团队协作班级组织是由多个成员组成的团队,要想增强其凝聚力和活力,就需要加强团队协作。
实际上,团队协作已经成为企业和社会机构中的必要能力,它也同样适用于班级组织。
班级成员应该有意识地了解彼此的优点和缺点,积极沟通交流,相互扶持,共同协作完成任务,从而不断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活力。
四、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可以让班级成员更加乐观向上,充满信心和活力。
营造积极的氛围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引导班级成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困难的班级成员积极面对生活,鼓励班级成员勇于创新和探索,等等。
好的班级氛围可以使学生在班级中寻找到成就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更好地投入到班级事务中去。
总之,增强基层班团组织凝聚力和活力是至关重要的。
要想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制定符合班级实际的规章制度、建立班级文化、加强团队协作以及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等多种方式,这样才能让班级组织更加健康、有序、稳定并且充满活力。
关于团组织吸引力凝聚力的建议

关于团组织吸引力凝聚力的建议
团组织作为一个重要的青年组织,应该要具备吸引力和凝聚力,以便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针对这一问题,本人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服务质量。
团组织应该注重服务,让团员感受到团组织的关怀和支持。
开展实用性强的活动,为团员提供有益的信息和资源,让他们感受到加入团组织的价值和意义。
2、加强沟通交流。
团组织应该加强与团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做到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和服务。
同时,也要加强与其他组织和社会的沟通,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3、建立志愿者制度。
志愿者制度可以吸引更多的青年参与到团组织的工作中来,同时也可以让团员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建立完善的志愿者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4、培养骨干力量。
团组织应该注重培养骨干力量,让他们成为团组织的中坚力量。
通过开展各种培训和研讨活动,提高骨干的管理和组织能力,同时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
5、注重创新。
团组织应该注重创新,开展有新意和前瞻性的活动和服务,让团员能够感受到团组织的时代感和创新性,从而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总之,团组织要想吸引更多的青年加入,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要具备吸引力和凝聚力。
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沟通交流、建立志愿者制度、培养骨干力量和注重创新等方面的努力,可以有效地提
高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让团组织更好地为青年服务。
农村基层组织如何增强凝聚力

农村基层组织如何增强凝聚力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
然而,在一些农村地区,基层组织存在凝聚力不强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发展和稳定。
那么,农村基层组织如何增强凝聚力呢?首先,加强班子建设是关键。
一个团结、务实、有能力的领导班子能够为农村基层组织的发展指明方向,也能够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选拔任用那些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干部进入领导班子,同时,要注重对班子成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
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遇到问题共同商量,共同解决,避免出现内部分歧和矛盾。
只有班子团结一心,才能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发展。
其次,密切联系群众是基础。
农村基层组织要想增强凝聚力,就必须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和诉求,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要建立健全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干部深入农户,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和反馈,让群众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关注。
同时,要积极开展各种便民服务活动,为群众提供生产技术指导、就业信息、法律援助等服务,切实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再者,推动经济发展是核心。
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农村基层组织增强凝聚力的重要物质基础。
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发展模式和产业项目。
可以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共同创业致富。
同时,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另外,加强组织建设是保障。
要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确保党组织的工作能够延伸到农村的各个角落。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严格党员发展标准,注重从农村优秀青年、致富能手、退伍军人等群体中发展党员,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共青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共青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团的各项工作中,基层组织处在一个核心和基础的位置,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潮流,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更好地把青年吸引和团结在团组织周围,是各级共青团组织的重要职责和主要任务。
具体做法如下:一、加强团组织建设的对策和思路基层组织是共青团工作的基础,基层有多少活力,决定了共青团的工作对社会和青年的有效影响有多大。
基层组织不牢固,团的工作就失去了根基,团的事业就无从发展。
所以,只有不断提升共青团基层组织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才能真正让基层活起来、动起来。
1. 加强组织建设,不断扩大团的有效覆盖。
组织建设是团建工作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没有了组织,就没有了团的工作,也无法开展团的活动。
加强组织建设主要是解决团的覆盖面问题,关键是做好两个方面。
一是要把现有的共青团基层组织巩固好、建设好。
目前,县现有基层团委47个,基层团支部381个,青年服务中心1所,这是全县共青团工作的根基所在,根据其特点加强进一步建设使之成为基层青年工作的核心。
并按照标准化团支部的创建要求,下大力气整治“松、瘫、散”团支部的工作,让基层团组织真正实现凝聚青年有力、工作开展有为。
二是要不断加大基层团建的创新力度。
在企业,要围绕企业经营发展的实际,积极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团建新模式,拓展企业团组织的工作领域。
在乡镇,要以青年中心、青年专业协会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加大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力度。
同时,还要做好新型经济组织和社区的团建工作,力争做到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体系和活跃的工作开展。
2. 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培养青年工作的合格带头人。
团干部作为共青团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直接制约着共青团工作的开展情况,是推动共青团事业发展的积极因素。
第一,要加强党性锤炼,就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青年观,不断提高贯彻执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的自觉性,坚决从本地党委的工作全局出发谋划团的工作,切实把党的要求和团的工作部署落实到基层。
增强基层班团组织凝聚力和活力的路径研究

增强基层班团组织凝聚力和活力的路径研究随着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基层班团组织在青少年中的作用愈发凸显。
为了增强基层班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活力,需要通过一系列路径进行研究和探索。
加强组织建设是增强基层班团组织凝聚力和活力的重要路径。
强化组织建设,就要提高组织的规范性和创新性。
规范性是指明确组织的任务和职责,建立科学的组织制度和组织程序,提高组织的规范化程度。
创新性是指注重组织方式和活动形式的创新,以适应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需求和特点,提高班团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度。
加强团组织的理论学习是增强基层班团组织凝聚力和活力的重要路径。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团组织作为学校和社会的桥梁,应当积极开展理论学习活动,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和意识形态引导。
可以通过开展团课、组织读书活动、举办主题讲座等方式,提高青少年的思想境界和政治素质,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和文化氛围。
加强班团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是增强基层班团组织凝聚力和活力的重要路径。
班团活动是基层班团组织的重要内容和形式,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班团活动,可以增加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团队合作和共同进步。
可以组织各类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让青少年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增强班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活力。
加强班团组织与社会的联系是增强基层班团组织凝聚力和活力的重要路径。
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社会是最大的课堂,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
班团组织应当积极联系社会资源,组织社会实践和义务劳动等活动,让青少年走出校园,感受社会的温暖和残酷,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同时也增强了班团组织与社会的联系,促进班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活力。
加强团干部的培养和管理是增强基层班团组织凝聚力和活力的重要路径。
团干部是班团组织的中坚力量,对团干部进行培养和管理是保证班团组织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开展团干部培训班、组织交流研讨会等方式,提高团干部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水平,同时也要做好团干部的日常管理工作,完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增强团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班团组织的发展。
加强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凝聚力

加强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凝聚力加强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凝聚力基层组织是一个组织体系中最基础的层级,它关系到整个组织的运行效率和协调性。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对于保障整个组织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提高组织效率、加强沟通与协作、营造良好氛围这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
一、提高组织效率提高组织效率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建立科学的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是组织运行的基础,合理的组织架构可以使工作流程畅通,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领导者应该深入了解部门和岗位的职能和关系,根据职能要求制定合理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其次,明确任务目标。
明确的任务目标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
领导者应该与员工充分沟通,明确任务目标,并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工作,确保每个人的工作都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再次,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
考核是推动工作进展的重要手段,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竞争力。
领导者应该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明确考核指标和标准,并及时给予反馈和奖励,激励员工提高自身能力和工作绩效。
二、加强沟通与协作沟通与协作是保障基层组织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
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与协作,才能形成团结一致的工作力量,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
首先,加强上下级之间的沟通。
上级领导应该积极主动与下属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下属也应该与上级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向上级反馈工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共同找出解决方案。
其次,建立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
团队协作是基层组织凝聚力的关键。
领导者应该重视团队建设,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互信和默契,鼓励员工之间相互合作,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同时,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团队活动,增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了解,促进团队凝聚力的形成。
再次,倡导开放式沟通。
农村基层组织如何增强凝聚力

农村基层组织如何增强凝聚力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
然而,在一些农村地区,基层组织存在着凝聚力不强、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发展和稳定。
那么,农村基层组织如何增强凝聚力呢?加强班子建设是关键。
一个团结、务实、有担当的领导班子是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的核心。
首先,要选优配强班子成员,选拔那些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干部进入班子。
同时,要注重班子成员的年龄、知识、经验等结构的合理搭配,形成优势互补。
其次,要加强班子成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通过定期的学习、培训和交流活动,让班子成员不断更新知识、开阔视野、提升能力。
再者,要建立健全班子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强化党员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党员是农村基层组织的骨干力量,他们的素质和作用发挥直接关系到组织的凝聚力。
一方面,要严格党员发展标准,把那些思想进步、品德优良、有能力、有担当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另一方面,要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通过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
同时,要建立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让党员在服务群众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密切联系群众是增强凝聚力的基础。
农村基层组织要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
要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和诉求,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制定符合群众意愿的发展规划和工作措施。
要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道路修建、水利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
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是增强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发展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关键,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才能真正得到增强。
浅析如何增强基层团支部的凝聚力

浅析如何增强基层团支部的凝聚力基层团支部是团的全部工作的基础和落脚点,是团组织的“细胞”,是团组织建设的活力源泉。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社会分配形式日益多样化,青年群体的思想观念也日趋多元。
面对不断涌现的新问题,对团组织的适应力、创新力、凝聚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团支部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自身凝聚力建设,勇于实践,不断创新,才能吸引更多的青年围绕在团组织的周围,不断提高团组织在青年心目中的地位,以推动共青团工作持续稳定地发展。
一、团支部凝聚力建设所处环境分析团支部自身建设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其在青年中的号召力,凝聚力,一个没有“内在动力”和“外在魅力”的团支部对青年是没有吸引力的。
在新形势下,我们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影响团支部凝聚力建设有以下两方面的因素:(一)影响团支部凝聚力建设的有利因素1、基层单位、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集团各部门的党政领导干部清楚认识到团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尽最大的努力来支持团支部工作的开展,包括给予活动经费保证、把优秀青年放在团干部岗位上锻炼,创造条件让团员青年积极开展和参与各项活动。
这是团组织建设的必要条件。
2、团干部队伍的尽心尽职从整体上来讲,我们的团干部队伍是一支有战斗力的,值得信赖的团队。
他们是团员青年的领路人,党的助手,也是业务上的骨干,在团组织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他们率先垂范、认真负责、能力突出,在工作中得到了青年和领导的认可,正是通过他们的努力才能使更多的团员青年凝聚在团组织的旗帜下。
这是团组织建设的重要条件。
3、团员队伍的年青化、知识化配备从集团现状来看,青年员工有300来人,约占集团的四分之一。
近年来,集团不断吸收新鲜血液,专业人才越来越多,团员青年队伍不断壮大。
这部分青年有知识、有热情、有朝气、有能力,是我们团支部工作的参与者和服务对象。
这是团组织建设的基础条件。
(二)影响团支部凝聚力建设的不利因素1、新情况不断出现,共青团工作手段需与时俱进面对不断发展的新形势,青年特点不断发生变化,如青年流动性提高、青年群体分化明显、青年价值观念渐趋多元、青年生活方式更为多样等。
增强基层班团组织凝聚力和活力的路径研究

增强基层班团组织凝聚力和活力的路径研究一、引言班团组织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承担着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凝聚学生集体力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班团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凝聚力不足、活力不足的问题。
如何增强基层班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活力,成为当前教育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加强组织建设、丰富组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和提高班团组织能力四个方面展开路径研究,以期为提升基层班团组织凝聚力和活力提供一些理论指导和实践方向。
二、加强组织建设1. 清晰组织结构一个明晰的组织结构是班团组织建设的基础,它能够明确组织成员的角色和任务分工,从而提高组织内部的协同效率和凝聚力。
在建设班团组织时,应该制定出清晰的组织章程和工作条例,明确各个职位的职责和权利,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
学校和班主任应该给予足够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梳理组织结构,建立起一个健康有序的组织篇章。
2. 健全内部制度班团组织的内部制度对于团队的凝聚力和活力至关重要。
应该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组织的目标和发展方向,规范成员的行为行为以及参与活动的流程,提高组织的运转效率。
还需要加强对组织规章制度的宣传和执行,让每个成员都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形成一种自觉遵守规定的良好习惯。
三、丰富组织活动1. 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多样的活动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加组织的活力。
在组织活动时,可以针对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课外辅导、文艺晚会、运动比赛等,让每个同学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参与其中。
还可以组织一些志愿者服务活动和公益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成长和锻炼,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2. 有意义的主题活动有意义的主题活动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激发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可以在组织内定期举办一些有意义的主题活动,如文明礼仪周、安全教育月、环保活动季等,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活力。
论如何提高基层团支部的凝聚力(同名48959)

论如何提高基层团支部的凝聚力(同名48959)论如何提高基层团支部的凝聚力团校学员杜嘉怡基层团支部的凝聚力是其吸引力和战斗力的基础。
基层团支部有凝聚力,才会对青年有吸引力;基层团支部有凝聚力,才会在团结的基础上形成战斗力。
因此,增强凝聚力是事关共青团全局和长远的基础性工作。
一、增强凝聚力,是党对基层团支部的要求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始终高度重视青年的作用,把青年看作革命事业的先锋队和接班人。
为了团结教育革命青年,领导和推动青年运动,中国共产党亲手缔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且指出“团的基本任务是团结整个青年一代”。
在共青团十五大上,胡锦涛总书记讲,“要增强团组织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好党联系广大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对团的凝聚力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因此,衡量共青团工作是否有成效的最终标准,应该是看共青团的凝聚力是否在持续增强,共青团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党在青年中的执政基础是否在不断巩固和扩大。
可以说,增强共青团的凝聚力,是巩固党在广大青年中的执政基础的要求。
共青团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团组织凝聚力,进而增强吸引力,提高战斗力,将广大青年团结在自己周围,按照党对青年的要求,很好地承担起服务和教育青年的责任,履行好共青团为党的事业培养可靠后备军的职责,使党的事业薪火相传。
二、增强凝聚力,是基层团支部自身发展的要求团章将共青团的性质明确界定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
首先,共青团是一个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按照政治学的观点,在政治体系的架构中属于政治社团。
因此,它具有政治社团的同类相聚性、互益性、组织化程度等理论特性。
其互益性表现为表达和维护组织内成员的利益,即表达和维护青年个体和群体的利益。
其次,共青团是在党的领导下的一个群众组织。
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政治领导力量,而共青团则只代表局部的、青年群体的利益,因而只能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其特殊的利益要求。
深化支部活动增强支部凝聚力和向心力

深化支部活动增强支部凝聚力和向心力支部是党员、干部集体联系党员群众的基本组织形式,发挥着推动党的工作和党员发展的重要作用。
深化支部活动,提高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充分发挥支部的组织力和战斗力,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支部活动的必要性、支部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突出问题以及增强支部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支部活动的必要性党的支部是党的基本组织,是党的触角和服务群众的纽带。
深化支部活动,提高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很有必要。
首先,通过支部活动可以加强党组织的组织性和战斗力。
支部活动是组织党员开展集体学习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可以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组织纪律性,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
其次,支部活动可以促进党员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
党员可以通过支部活动分享经验、交流心得,相互学习和提高,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再次,支部活动有助于密切党组织与党员群众之间的联系。
通过开展支部活动,可以更好地了解党员群众的需求和意见,使党组织更好地为党员群众服务。
二、支部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突出问题1.开展理论学习与教育活动深化支部活动,必须注重党员的理论学习和教育工作。
可以通过集体学习、读书班、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党员对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的学习,提高党员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
2.加强党员日常管理支部活动还包括对党员日常管理的要求。
通过定期组织党员大会、党员小组会、党员谈心谈话等形式,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引导党员正确履行党员义务,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党员作为先锋模范,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志愿者服务活动。
支部可以组织党员开展社区清洁、义务教育、扶贫帮困等活动,通过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使命和责任。
然而,在深化支部活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有的支部活动内容单一,缺乏新颖性和创造性;其次,有的支部活动组织形式陈旧,难以吸引党员的积极参与;此外,有的支部活动与党员群众的实际需求不相契合,难以取得实际成效。
关于团组织吸引力凝聚力的建议

关于团组织吸引力凝聚力的建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团组织在青少年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然而,如何提高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让更多的青少年愿意参与其中,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创新活动形式。
团组织应该根据青少年的兴趣和需求,设计有趣、具有挑战性、富有创意的活动。
可以尝试结合游戏、竞赛或社交娱乐等元素,让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吸引更多人参与。
2. 打造良好的团队氛围。
团组织应该注重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让团员之间建立起互相信任、支持和帮助的关系。
可以通过组织集体活动、开展集体讨论、组织志愿活动等方式,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
3. 倡导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青少年是团组织的主要群体,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往往影响着整个团队。
因此,团组织应该积极倡导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让团员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人生态度。
4. 提供实践机会和成长空间。
团组织应该为团员们提供实践机会和成长空间,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技能,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可以通过组织团队建设、志愿服务、学习交流等形式,让团员们感受到成长和进步的快乐。
以上是一些提高团组织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广大团干们提供一些实用的参考,让团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为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团支部2023学年工作总结:凝聚力的提升

团支部2023学年工作总结:凝聚力的提升凝聚力的提升2023年,经过一年的努力和奋斗,我们的团支部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并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在集体中凝聚了更多的力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本次工作总结,既是对一年来工作成绩的回顾,也是对团支部今后工作的远期规划,总结团支部2023学年工作,我们达成的最重要成果就是凝聚力的提升。
一、团支部总体工作目标在2023学年,我团支部的总体工作目标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升组织凝聚力,扩大团员服务范围和深化活动内涵。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团支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整个团队工作的基础,它可以塑造团队的精神风貌、提升团队的凝聚力。
因此,我们在2023学年的工作总结中,倡导团员关注时事政治,普及国情教育,提升团员爱国主义精神。
我们组织团员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爱国主义、革命精神、传统文化和法制教育等方面的主题学习活动,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观念和道德修养。
三、组织凝聚力的提升团队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队成员之间的凝聚力。
在我们的团支部建设中,凝聚力提升是我们始终关注的核心问题。
为了尽快达成这一目标,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如:组织团员开展生活共同体活动,协调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举办团日活动、聚会和交流活动,增强团员的感情和胜任能力;搭建线上交流平台,促进团员之间互动交流;利用社交媒体等方式进行线上互动和组织活动。
凝聚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和坚持下去。
四、扩大团员服务范围和深化活动内涵除了以上两项的基础工作之外,我们还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团员的活动,以扩大团员服务范围和深化活动内涵。
我们设立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实现”为主题的团日活动,以发掘和扶持团员的才华,建立各种形式的活动空间,为团员提供多种实践和锻炼的机会。
同时,我们还搭建了“助学党支部”和“志愿服务小队”等团队,为团员提供更全面、更细致和更贴心的团支部服务。
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团员的个人成长和团队发展,而且增强了团支部的凝聚力。
如何加强基层团支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如何加强基层团支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各位同学大家好,我叫柳茂林,曾任无材0901班团支书一职,很高兴能代表我班历届团支书在此阐述我们对于加强基层团支部建设的见解。
基层团支部作为组织“细胞”,是团组织建设的活力源泉,是团组织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保证。
团支部凝聚力、吸引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团组织在广大青年团员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凝聚力不仅是维持团支部存在的必要条件,而且对团员潜能的发挥有着重要的作用。
凝聚力是一种吸引力、向心力、亲和力,更是一种推进团支部建设的动力,它从多个层面展示着一个集体的生机与活力。
因此,探讨如何增强凝聚力,对提高全体团员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加强团支部的凝聚力呢?(一)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团支部书记是基层青年团员的“领头羊”,其作用发挥与否直接关系到团支部的兴衰。
同时,宣传委员和组织委员也是团支部不可缺少的组织人才和宣传力量。
在我团支部中,各届团干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学习上毫不放松,工作中一丝不苟,生活上积极乐观,为其他同学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同时,要善于调动团员的积极性,在活动中促进团支部成员的相互交流及配合,增强团结合作的意识。
(二)加强团支部自身建设,关注青年的需求关注团员的实际需求、认真分析把握团员的思想动态,是团组织开展工作的基础。
同时,要关心团员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倾听青年团员的呼声,积极帮助团员办实事。
就目前来讲,毕业之后考研还是找工作成为大学生普遍关注和烦恼的问题,对于即将步入大三的我们,更是为此难以抉择,作为团员干部,要做到及时与团员进行沟通交流,向他们提供相关的大学生就业信息以供参考。
同时,要鼓励广大团员学好专业知识,并积极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广泛涉猎各类书籍,丰富课余生活,,提高理论素养和实践品质。
团支部活动的吸引力,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团支书都在关心和探索的问题。
组织开展文明、健康、时尚、动感的团日活动是团支部能否抓住青年团员的兴奋点和关注点,是能否对青年团员产生影响力、号召力的关键条件。
创新建工作模式提高基层组织凝聚力

创新建工作模式提高基层组织凝聚力一、引言在当今社会,组织的凝聚力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推动发展至关重要。
而基层组织作为组织的核心,其凝聚力的增强更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创新建工作模式来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
通过合理的创新方法和工作模式,我们可以更好地调动个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
二、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良好的沟通是基层组织凝聚力的重要基石。
为了提高凝聚力,我们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确保信息传递的畅通无阻。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1. 定期开展团队会议:定期召开团队会议,让大家汇报工作进展、分享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增强交流和合作。
会议应该有主题和议程,确保有重点、高效的讨论。
2. 建立在线协作平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在线协作平台,方便团队成员随时随地共享资料、交流想法和解决问题。
这将加强团队的沟通效率和互动性。
3. 鼓励双向沟通:领导者应该倾听基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并给予及时反馈。
员工要感受到自己的声音被重视,这样才能增加凝聚力。
三、激励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关键。
通过激励创新思维,可以让员工更有动力和热情地参与工作,从而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
以下是一些方法:1. 提供培训机会:组织培训课程,让员工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拓宽视野。
这将增加员工的专业能力和自信心,激发创新思维的潜能。
2. 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鼓励员工展示自己的创新想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更有热情地参与工作。
3. 设立奖励机制:建立奖励机制,对于提出有价值创新想法和贡献的员工进行奖励。
这将激励员工不断提出新的想法,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四、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团队合作是基层组织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可以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互信和合作效果。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定期组织团队建设活动: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如团队拓展、团队培训等,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提高合作意识。
改革强团背景下基层团组织凝聚力吸引力提升的思考

改革强团背景下基层团组织凝聚力吸引力提升的思考当前,随着改革强团的深入实施,基层团组织的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基层团组织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组织凝聚力、吸引力等不足,影响了基层团组织的发展。
因此,如何提升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干部素质、提升活动品质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加强组织建设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建立在健全的组织建设上。
基层团组织应当通过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制定科学的运作机制等方式,不断推动组织建设的全面深入。
(一)健全组织架构。
建立科学完备的组织架构是保障基层团组织顺利运作的重要保障。
因此各级团组织应该明确其各自的职能和责任,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准则和标准,使团组织的工作能够有章可循。
(二)制定科学的运作机制。
科学的运作机制能够使团组织的工作有序推进,并能更好地发挥凝聚力和吸引力。
因此,基层团组织应该在组织架构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运作机制,确保团组织的工作能够有序、及时、高效地完成。
二、提高干部素质作为基层团组织的后盾力量,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因此,基层团组织应该着力提升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构建一支素质过硬、能力出众的基层干部队伍。
(一)加强理论学习。
基层干部应该结合实际,不断深入学习有关团组织的有关理论和政策法规,不断增强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政策认知能力。
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质量。
(二)强化业务能力。
基层干部必须熟悉自己的本职工作,并具有一定的业务能力。
因此,基层团组织应该通过举办培训和学习班、组织实践活动等方式,提升干部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
三、提升活动品质基层团组织的活动品质是提升凝聚力和吸引力的关键。
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团组织活动,吸引更多的团员参与其中,增强团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一)加强传统活动的创新。
要实现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必须创新活动形式和方式,打破一成不变的传统活动模式。
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有效措施总结

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有效措施总结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党的基层组织在党的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一些基层党组织面临凝聚力不足的问题,影响着党的事业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总结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有效措施,通过落实提高党组织凝聚力的方法和策略,推进党的事业健康发展。
主体:一、加强党组织的组织建设党组织作为党的基础,必须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稳定性和活力。
对此,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创造良好的组织环境:为党员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建立健全党员发展的制度,加强组织生活,促进党员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2. 完善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党员管理制度,提高组织对党员的关心和服务水平,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引导。
二、深化党员教育和培训党员是党的骨干力量,其教育和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组织学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增强党员的思想认同和党性修养,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觉悟。
2. 强化业务培训:有针对性地组织党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提高党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
三、构建有效的党员发展机制良好的党员发展机制是提升党组织凝聚力的关键。
以下是实施党员发展机制的有效措施:1. 定期组织发展党员:依据党员的素质和能力,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确保党员队伍结构的合理性和党组织凝聚力的增强。
2. 注重党员的培养和选拔:加强对党员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水平。
结语: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是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国家发展的关键一环。
本文总结了加强党组织的组织建设、深化党员教育和培训以及构建有效的党员发展机制等措施。
通过实施这些有效措施,可以进一步推动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提高党的工作效能,为实现党的事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加强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升的凝聚力

加强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升的凝聚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基层组织建设已经成为提升凝聚力的关键因素。
基层组织是一个组织体系的基础,它能够帮助组织有效地传递信息、协调工作和提高组织的凝聚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提升凝聚力的方法和策略。
一、加强领导力和管理能力领导力是基层组织建设的核心。
强有力的领导者能够为组织树立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并在组织内部树立权威和影响力。
为了加强领导力,基层组织应该培养和选拔具有良好管理能力的人才,并为他们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
同时,领导者还需要关注员工的需求和关切,与团队成员建立良好的互动和沟通,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二、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良好的沟通是基层组织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可以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组织内部的协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基层组织应该建立起正式和非正式的沟通渠道,例如定期的会议、邮件、微信群等,以满足不同员工的沟通需求。
同时,组织领导者应该鼓励员工提出建议和意见,保持对员工的开放和倾听,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三、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团队合作是基层组织建设的核心价值观。
通过培养和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可以提高员工之间的合作能力和协作效率,实现组织的整体利益最大化。
基层组织可以通过组织团建活动、制定团队目标和规则等方式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组织应该鼓励员工分享知识和经验,建立共享和学习的文化,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四、建立激励机制和培训体系激励和培训是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手段。
通过激励措施,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基层组织应该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例如提供良好的薪酬福利、晋升机会和培训发展等,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
同时,组织应该为员工提供持续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和综合素质,以提升组织整体竞争力。
五、加强组织文化建设组织文化是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立积极向上、团结和互助的组织文化,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支部的内部团结和凝聚力的建设

支部的内部团结和凝聚力的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支部的内部团结和凝聚力的建设变得与日俱增的重要。
作为一个组织的核心,支部的内部团结和凝聚力不仅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整体效能,也对支部成员的个人发展和团队合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探讨支部的内部团结和凝聚力的建设方法和重要性。
一、意识形态的统一支部的内部团结和凝聚力的建设首先需要统一意识形态。
作为一个政治组织,支部成员应该共同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主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
通过开展政治教育和思想交流活动,加强支部成员对党的原则和政策的理解,增强共同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念,从而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
二、加强组织建设支部的内部团结和凝聚力的建设还需要加强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是支部发展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引导和凝聚力。
支部应该建立起健全的组织架构和规范的工作程序,明确各级职责和权利。
同时,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加强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和互动,促进支部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合作。
三、强化学习培训支部的内部团结和凝聚力的建设还需要强化学习培训。
党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对于支部的发展至关重要。
支部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活动,包括理论学习、业务培训、技能提升等,提高支部成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进修,支部成员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为支部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加强团队建设支部的内部团结和凝聚力的建设还需要加强团队建设。
团队建设是提高组织凝聚力和执行力的关键。
支部应该鼓励支部成员之间的合作与协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
通过开展团队建设活动,如户外拓展、团队运动等,增强支部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形成团结一致的工作氛围。
五、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支部的内部团结和凝聚力的建设还需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激发支部成员的工作激情和创造力,提高工作效能。
支部应该注重人文关怀,关心支部成员的生活和工作情况,解决成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如何增强基层团支部的凝聚力基层团支部是团的全部工作的基础和落脚点,是团组织的“细胞”,是团组织建设的活力源泉。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社会分配形式日益多样化,青年群体的思想观念也日趋多元。
面对不断涌现的新问题,对团组织的适应力、创新力、凝聚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团支部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自身凝聚力建设,勇于实践,不断创新,才能吸引更多的青年围绕在团组织的周围,不断提高团组织在青年心目中的地位,以推动共青团工作持续稳定地发展。
一、团支部凝聚力建设所处环境分析团支部自身建设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其在青年中的号召力,凝聚力,一个没有“内在动力”和“外在魅力”的团支部对青年是没有吸引力的。
在新形势下,我们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影响团支部凝聚力建设有以下两方面的因素:(一)影响团支部凝聚力建设的有利因素1、基层单位、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集团各部门的党政领导干部清楚认识到团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尽最大的努力来支持团支部工作的开展,包括给予活动经费保证、把优秀青年放在团干部岗位上锻炼,创造条件让团员青年积极开展和参与各项活动。
这是团组织建设的必要条件。
2、团干部队伍的尽心尽职从整体上来讲,我们的团干部队伍是一支有战斗力的,值得信赖的团队。
他们是团员青年的领路人,党的助手,也是业务上的骨干,在团组织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他们率先垂范、认真负责、能力突出,在工作中得到了青年和领导的认可,正是通过他们的努力才能使更多的团员青年凝聚在团组织的旗帜下。
这是团组织建设的重要条件。
3、团员队伍的年青化、知识化配备从集团现状来看,青年员工有300来人,约占集团的四分之一。
近年来,集团不断吸收新鲜血液,专业人才越来越多,团员青年队伍不断壮大。
这部分青年有知识、有热情、有朝气、有能力,是我们团支部工作的参与者和服务对象。
这是团组织建设的基础条件。
(二)影响团支部凝聚力建设的不利因素1、新情况不断出现,共青团工作手段需与时俱进面对不断发展的新形势,青年特点不断发生变化,如青年流动性提高、青年群体分化明显、青年价值观念渐趋多元、青年生活方式更为多样等。
面对团员青年的新问题,团组织也存在着一些不适应,如工作方法落后、基层缺乏活力、组织职能滞后等,需要不断加以改革和创新。
而对团干部来讲,有些人的能力还跟不上青年的需求,在工作理念上,贴近青年方面还有所欠缺,尚须不断改进和完善,以迎合青年的不断出现的新要求。
2、青年对团组织认同度有所下降,工作触角难以深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会发现部分青年中存在着对团组织不完全认同的现象,并且这个认同度随着团组织层次的递升而衰减。
这些青年感觉团组织及团干部和他们的紧密度不高,特别是对再上级的团组织认知程度模糊。
这些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说明团组织与青年联系越少,管理跨度越大就越容易造成青年心理上的距离感,因此团支部作为基层组织,其直接面对青年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3、基层团干部兼职化,共青团工作按时有序开展的难度不断增大在基层企业中很少有条件设立专职团干岗位。
从好的一面来讲,团干部兼职适应了精简工作人员的需要,也有利于专业业务的同步发展。
但其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当前兼职团干部大多数工作较繁忙,对于团的工作有时分身无暇,给按时有序地组织开展团的各项工作和相关活动带来了困难。
4、基层团组织活动经费不平衡,制约着团组织工作的开展各基层单位由于情况各异,也造成了团活动经费不平衡的状态。
有的单位是遇到活动就提出经费申请,没有常规化;而有的单位是受客观因素影响,无法保证团的活动经费,这就制约着团组织工作的开展。
二、增强团支部凝聚力的对策及研究新形势给共青团工作带来提出了新要求。
共青团组织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开拓创新,才能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保持共青团工作持续稳定地发展。
我认为,团支部的凝聚力要“从内而外”进行塑造,通过夯实和强化支部内在力量,对外散发强大影响力和吸引力,打好凝聚团员青年的“组合拳”。
(一)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团支部书记是基层团员青年的“领头羊”,其作用发挥与否直接关系到团支部的兴衰。
团支部的凝聚力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团支部书记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
1、团干部必须对团的工作时刻保持强烈的热情,朝气蓬勃,勇于进取。
团干部只有时刻保持一颗火热的心,才会发自内心去贴近青年、关心青年,才会主动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共青团工作中,才能把这股热情之火传染给其他团员青年。
团干部只有朝气蓬勃,勇于进取,才能面对困难和问题,毫不退缩,保证团工作的不断推进发展。
2、团干部的综合素质要过硬。
团干部比一般团员在政治理论上要深一点,在综合能力上要强一点,在模范表率上要好一点,只有这样,才能以较高的工作水平来带领团员青年,在青年群体中树立威信。
同时,为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团干部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有能力去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使团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提高。
(二)关注青年的需求,加强团支部自身建设关注青年的实际需求、认真分析把握青年的思想动态,是团组织开展工作的基础。
团支部能不能抓住青年的兴奋点和关注点,是能否对青年产生影响力,号召力的关键条件,只要团支部向青年散发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就自然而然产生。
1、以思想凝聚青年,强化团组织“教育引导”的政治职能思想凝聚关键是实现有效影响。
通过团组织的教育和引导,使广大青年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共青团的先进性,从思想上向往团组织,树立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强化团员意识教育,使广大团员青年牢固树立“我是团员我光荣”的思想观念,自觉履行团章规定的各项义务,充分发挥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探索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切实提高团员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如:九溪水厂开展“我的五四我做主”系列活动,通过重温入团誓词,重学团章内容、观看教育影片、为企业做好事等形式,增强团员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进一步强化青年爱厂敬业的奉献意识。
2、以组织凝聚青年,强化团组织“桥梁纽带”的组织职能组织凝聚关键是扩大有效覆盖。
分类、有序、积极地推进对青年的有效覆盖,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努力巩固和健全团的基层组织,不断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消除团建“空白点”和“空白带”,实现团组织的有效覆盖。
3、以活动凝聚青年,强化团组织“建功育人”的社会职能活动凝聚关键是促进有效联系。
活动建设要按照社会化的工作思路,实现活动内容社会化、活动对象社会化、活动机制社会化、活动资源社会化。
活动内容社会化,即密切关注社会和青年需求的发展变化,以需求为导向来规划、确定、实施和调节团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青年的多样化需求活动对象社会化,即把共青团当作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来考虑,不仅要把团员作为主要活动对象,还要把接触和影响到的青年群体都纳入到活动对象之中,向多层次、多领域方向发展,最广泛地团结青年、服务青年、活跃青年。
活动机制社会化,即将团的活动的运作与整个社会大系统的运作衔接,并借助社会大系统的运作来推进、加快团工作的运转。
就是根据青年需求和社会发展来确定活动主题和活动内容,然后将确定的活动主题和内容通过社会化的有形载体来实施和运作,并形成相应的活动体系,把既定活动目标按体系分解落实到位,分层次、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
活动资源社会化,即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人力、财力、阵地等资源都要实现社会化,团组织不仅要善于“借台”,也要善于“搭台”,应采取多种合作与协作形式,充分调动各界力量,为团工作的推进和发展服务。
九溪水厂团支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各项活动,如开展“文化沙龙”活动,利用企业文化车播放各类教育影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邀请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提高青年的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等等。
不断拓展服务平台,以“青少年第二课堂教育基地”为窗口,以志愿者服务为平台,进一步提高团员青年的服务意识,展示杭水青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提高社会美誉度。
(三)加强和谐外部环境建设,赢得党政领导认可团支部在埋头狠抓自身建设、自主开展活动的同时,也要抬头融入周边环境,通过争取党政资源、协同社会资源、整合团内资源,满足青年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具体需求。
1、要善于结合党的建设加强团的建设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团的建设与党的建设密切相关。
团支部要主动并善于争取党组织的领导和支持,保证“党有号召,团有行动”。
依靠党组织解决好团建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如思想导向,人员配备,经费来源,活动阵地等,在党建的带动下,落实团建的各项任务。
2、要在服务企业的中心工作中加强团的建设团组织的建设必须自觉服从于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与企业的中心任务结合起来。
企业的发展需要青年这支生力军发挥作用,同样的青年只有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只有在增强实践能力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自我发展。
因此,团支部应大力在青年中开展如“争当青年岗位能手”、“立功竞赛”等活动,培育和建设如QC小组、“攻关小组”等团队,为企业中心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更倚重于团组织,以赢得更多的支持。
如九溪水厂团支部开展“文明岗位文明人”评比活动,活动以“保安全、促生产、比节能”为宗旨,在团员青年中形成“比、赶、超”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团员青年的技能水平,激励他们“岗位争先工作创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青年人的先锋模范作用,为集团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个缺乏凝聚力的团组织,在联系青年时就缺乏吸引力,在面向社会时就缺乏影响力,在服务大局中就缺乏战斗力。
只有切实加强基层团支部的凝聚力建设,才能使共青团工作真正富有成效,才能切实发挥好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才能使党在青年中的执政基础得到不断巩固和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