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1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8252c837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dd.png)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1 光能资源开发
光能资源是一种节约能源的方法,利用射入地球大气的阳光,能
够为大气中的一切物质供给能量,这些能量可以被利用满足人类生活、工作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种物质能源能够有效地减少烟囱效应的影响、改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减少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排放。
2 节能灯
安装节能灯是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有效途径,节能灯利用了更高效
的发光系统,可以达到供给相同照度的情况下,使用的光能资源更加
有效。
如果节能灯取代普通灯泡,可以显著降低耗电量,减少对传统
的燃料消耗,从而有效地减少大气层中的有害物质排放,充分发挥节
能灯的高效率、节能化的优势。
3 建筑节能
科学设计建筑结构,规避阳光直接照射,有效地遮阳、节能、降噪、防止灰尘,减少建筑物内部的使用供暖开支;建筑技术运用智能
管理中心智能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管理,节省能源,节约用能。
4 能量优化
改变传统的使用和储存能源的方式,运用电力转换的技术,采取
能量优化的方法,对工厂的能源进行调整,利用低能量消耗的方法有
效地减少能源的消耗。
同时,优化能量供应的路径和有效利用能量,通过促进社会的均衡,以便有效节省能源。
5 智能技术应用
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搭建现代化智能能源监控系统,结合定制设备,实现对能源的自动化管理,延长能源的有效使用,帮助社会企业用能更有效,实现更高精度的智能管理,有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
总之,提高光能利用率的常用途径有:利用节能灯、采用建筑节能技术、运用能量优化的方法、运用智能技术和物联网技术进行现代化管理等,能够为提高光能利用率作出贡献。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过程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668c589dfd0a79563c1e7273.png)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过程要提高光能利用率,主要是通过延长光合时间、增加光合面积和加强光合效率等途径。
延长光合时间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照时间,提高光能利用率。
延长光合时间的措施有:1.提高复种指数复种指数就是全年内农作物的收获面积对耕地面积之比。
提高复种指数就是增加收获面积,延长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的光合时间。
国内外无数事实说明,提高复种指数是充分利用光能、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
解放后,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全国各地在耕作制度改革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如将一年一熟制改为一年两熟制,两熟制改为三熟制,复种指数不断提高。
提高复种指数的措施就是通过轮、间、套种。
在一年内巧妙地搭配各种作物,从时间上和空间上更好地利用光能,缩短田地空闲时间,减少漏光率。
2.延长生育期在不影响耕作制度的前提下,适当延长作物的生育期。
例如,前期要求早生快发,较早就有较大的光合面积;后期要求叶片不早衰。
这样,光合时间就延长。
当然,延长叶片寿命不能造成贪青,因为贪青徒长,光合产物用于形成营养器官,反而减产。
3.补充人工光照在小面积的栽培中,当阳光不足或日照时间过短时,还可用人工光照补充。
日光灯的光谱成分与日光近似,而且发热微弱,是较理想的人工光源。
白炽灯比较差,90%以上的电能都变成热能,温度过高,而且它的光谱成分与日光相比,蓝紫光过少,不利于植物生长。
某些植物(例如黄瓜和番茄等)在白炽灯下仍然生长得很好。
(二)增加光合面积光合面积即植物的绿色面积,主要是叶面积。
它是影响产量最大,同时,又是最容易控制的一个方面。
但叶面积过大,又会影响群体中的通风透光而引起一系列矛盾,所以,光合面积要适当。
1.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提高光能利用率的主要措施之一,因为它能够使群体得到最好的发展,有较合适的光合面积,充分利用日光能和地力。
密植,不可太稀,不可太密。
种得过稀,个体发展较好,但群体得不到充分发展,光能利用率低。
种得过密,下层叶子受到光照少,在光补偿点以下,变成消费器官,光合生产率减弱,也会减产。
简述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简述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917ac4df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f.png)
简述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听起来就像个高深莫测的课题,其实没那么复杂,咱们一起来聊聊。
光合作用是植物的“吃饭时间”,他们通过阳光来制造食物,简直就像咱们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吃冰淇淋那么开心。
然而,阳光照在田地上,作物却没能好好“消化”这些光,这就需要咱们来想办法提升利用率。
你知道吗,植物就像是小孩子,喜欢“玩耍”,有时候它们对光的反应不那么积极。
于是,科学家们开始研究不同的种植方式,比如改变行距和株距,让阳光能照到更多的叶子上。
想象一下,原本紧紧挨在一起的小伙伴,拉开距离后,大家都能在阳光下尽情嬉戏,多好呀!再说说改良品种,咱们可以培育一些“超级植物”,它们对光的利用率特别高,简直就是“光合作用的小能手”。
这些植物可以把光能转化得更有效,让每一束阳光都能变成丰收的希望。
像是给它们打了一针“兴奋剂”,它们就开始拼命吸收阳光,长得贼快。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神奇?水分管理也是一门大学问。
植物要想把光能利用好,水分也是必不可少的。
想象一下,如果你口渴得厉害,根本没法好好吃饭,植物也是如此。
我们可以通过滴灌、喷灌等方式,确保它们能在合适的时间得到足够的水分,水分到位,光能才能转化得更顺畅。
这就像是给植物喝水,让它们更精神,更能发挥光合作用的“超能力”。
此外,施肥的选择也相当关键。
施肥就像给植物加餐,营养跟得上,光能的利用率自然就高。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有机肥料,像是堆肥,既环保又能让土壤更有生命力。
这样的土壤能够保持水分和养分,让植物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像是在阳光下的“巨无霸”。
再说技术手段,现代科技可真是帮了大忙。
利用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比如智能温室和生物发光材料,让植物能够在最优的条件下生长。
温室里的气候控制就像是给植物安排了个“豪华酒店”,再加上合理的光源调节,简直就是植物的天堂。
它们在里面开开心心,利用光能的效率也就提升了。
农民朋友的意识也很重要。
他们就像是植物的“保姆”,只要能够掌握一些提高光能利用率的知识,种出来的作物就会更健康。
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的方法
![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e39b82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1a.png)
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的方法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需要光能,光能的光合作用可以为植物提供能量及物质,是农作物关键的生长因素之一。
然而,光能的利用率一直是制约农作物产量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对于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以下是一些方法:1. 自然通风控制和遮蔽技术改善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是通过改善环境中光线的分布和光强度等因素来进行的。
在冬季通风可以摆脱水汽和 CO2 积聚。
在夏季通风可以防止室内高温和湿度过高等现象的发生。
而使用遮蔽技术则可以减轻强光照射时产生的光热伤害,促进病菌的传播。
2. 圆锥形光斑圆锥形光斑技术是一种将光能集中在植物顶端的技术。
圆锥形光斑可以使光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提高光照效果。
圆锥形光斑技术需要配备透明的天膜,它可以避免光线产生光衰和分散。
3. LED 光照技术LED 光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室内机械化耕种方面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LED 光照技术可以实现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和光谱质量的控制,且设计成本较低,光变换比较简单,这种光照技术广泛用于设施栽培、移栽、室内繁殖和保护等领域。
4. 叶面肥叶面肥是通过叶面充分吸收肥料,加速光合作用的技术,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
叶面肥可以使植物的叶片生机盎然,加速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植物的耐寒性和幼嫩性,促进植物的发展。
5. 土壤调理和滴灌设施土壤调理和滴灌设施是为了减少土壤蒸发,降低土壤中有害细菌的数量,提高土质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等做法,可以对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起到积极的作用。
同时,滴灌设施还能够减少水浪费、减轻环境的污染。
6. 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的应用也是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的关键。
通过机械化作业可以提高耕作质量和效率,节省时间和人力资源,减少耕作消耗的能源,提高耕作的产出率,同时还可以降低地块的耕地压力,减缓资源高效生产所带来的环境压力和社会压力。
7. 室内光照重量的控制室内光照重量的控制是为了避免因不足或过度光照而对作物造成不良的影响。
完全掌握室内的光照重量,可以预测作物的生长状况和发育过程,及时调节光照重量,可以使植物的生长状况更健康,同时提高作物的产量。
延长光照时间能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吗
![延长光照时间能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吗](https://img.taocdn.com/s3/m/bca40e0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5.png)
延长光照时间能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吗?最近,延长光照时间能否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的问题在K12生物论坛成了一个热门话题。
笔者参与了这次争论,现将笔者的观点整理如下。
1什么是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现行高中课本(选修)中是这们说的:光能利用率一般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与这块土地所接受的太阳能的比。
2怎样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包括:1、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包括提高复种指数、延长生育期和补充人工光照。
2、增加光合作用面积。
包括合理密植及改变株型。
3、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的供应及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
主要包括光照强弱的控制、CO2下面重点讨论途径1——延长光合作用时间的具体措施。
3怎么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照时间,提高光能作用率。
延长光合作用时间措施有:3.1提高复种指数复种指数就是全年内农作物的收获面积对耕地面积之比。
提高复种指数就是增加收获面积,延长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的光合作用时间。
提高复种指数的措施是通过轮、间、套种,在一年内巧妙地搭配各种作物,从时间上和空间上更好地利用光能,缩短田地空闲时间,减少漏光率。
3.2延长生育期在不影响耕作制度的前提下,适当延长作物的生育期。
这样,作物的光合作用时间就得以延长。
3.3补充人工光照在小面积的栽培中,当阳光不足或日照时间过短时,还可用人工补充光照。
日光灯的光谱成分与日光相似,而且发热较弱,是较理想的人工光源。
4 延长光照时间能否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4.1 延长光照时间的惟一措施是补充人工光照提高复种指数和延长作物的生育期虽然能延长作物光合作用的时间,但显然无法延长光照时间。
延长光照时间的惟一措施只能是补充人工光照。
4.2 补充人工光照在大面积栽培中缺乏可操作性如前所述,补充人工光照可以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时间,因而能够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
但是,补充人工光照的措施在目前只有在小面积的栽培中(如大棚栽培)才有可能实施,在大面积的栽培中缺乏可操作性。
光截获率 光能利用率
![光截获率 光能利用率](https://img.taocdn.com/s3/m/040b900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0.png)
光截获率光能利用率光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在光能的利用过程中,光截获率和光能利用率是两个重要的指标。
本文将就光截获率和光能利用率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如何提高光截获率和光能利用率,以促进光能的更广泛应用。
一、光截获率是指光能转化器(如太阳能电池板)能够捕获到太阳辐射总能量的比例。
光截获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光能转化效率的高低。
太阳能电池板是目前最常见的光能转化器,其光截获率的提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1. 材料的选择:太阳能电池板的材料种类多样,如硅、镓、硒化铟等。
选择合适的材料能够提高光截获率,从而提高光能利用效率。
2. 表面处理:光截获率还与太阳能电池板的表面状态有关。
通过表面处理,如纳米结构的引入、表面反射率的降低等,可以增强太阳能电池板对光的吸收,提高光截获率。
3. 结构优化:太阳能电池板的结构也会影响光截获率。
例如,通过优化电极的布局、增加光学透明层等方式,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光截获率。
二、光能利用率是指光能转化为有用能源(如电能或热能)的比例。
光能利用率的提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1. 提高转化效率:太阳能电池板的转化效率是衡量光能利用率的重要指标。
通过优化材料的能带结构、减少电子的复合损失等方式,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转化效率,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
2. 多能源联合利用:光能转化不仅可以用于发电,还可用于供热、供冷等。
通过光热转换技术,将光能转化为热能,可以实现光能的多能源联合利用,提高光能利用率。
3. 储能技术的应用:光能的储存是实现光能利用的关键。
通过利用储能技术,如太阳能电池板与储能设备的结合、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等,可以实现光能的高效利用。
三、提高光截获率和光能利用率的重要意义:1. 节约能源资源:光截获率和光能利用率的提高可以有效地节约能源资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与污染。
2. 保护环境:光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利用光截获率和光能利用率的提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以提高产量的途径
![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以提高产量的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532c1f0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9.png)
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是一些方法:
1. 选择合适的品种:选择光能利用率高的作物品种,这些品种通常具有更高的光合效率和光饱和点,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光能。
2. 合理密植:通过合理的密植,增加单位面积内的植株数量,从而增加对光能的吸收和利用。
3. 优化光照条件:确保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获得充足的光照。
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调整植株间距,避免遮挡,使光线能够充分照射到每一株植株上。
4. 合理施肥: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特别是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以维持其正常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5.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除草、松土、灌溉等,保持土壤的通气性和水分供应,为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6. 应用光合作用促进剂:如使用二氧化碳施肥技术,提高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促进光合作用。
7. 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减少植株的受害程度,维持其正常的光合作用能力。
8. 采用合适的栽培方式:如使用温室、大棚等设施栽培,可以控制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提高作物对光能的利用率。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作物和种植环境对光能利用率的要求有所差异,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试述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和措施
![试述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和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3b1dcc4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5.png)
试述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和措施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对于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生态环境以及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和措施。
1.增大光合面积植物的光合作用通常发生在叶片上,因此可以通过增大叶片面积来增加光合作用效率。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的优良品种,以及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增大光合面积,提高植物的光能利用率。
另外,在农业生产中适当控制行距和株距,也能够增加植物的光合面积。
2.延长光合时间植物的光合作用时间越长,其利用率越高。
可以通过对植物进行适当的人工干预,比如增加保温措施,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等,来延长植物的光合时间。
另外,在农业生产中选用早熟品种、利用设施农业等方式也能够延长植物的光合时间。
3.提高光合效率植物的光合效率越高,其利用率越高。
可以通过施肥、喷洒生长激素等方式来提高植物的光合效率。
比如,施用氮肥能够促进植物叶绿素的合成,提高光合效率;喷洒生长激素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进而提高光合效率。
4.合理利用资源植物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肥等资源,合理利用资源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其利用率。
可以通过控制灌溉次数和营养液的浓度来节约资源,同时还要避免过度施肥和喷洒高浓度农药。
另外,合理轮作、选用耐旱耐瘠薄的品种等方式也能够有效地节约资源,提高植物的光能利用率。
5.维持植物健康植物的健康状况对光能利用率有不小的影响。
可以通过保持土壤肥力、预防病虫害和避免过度干旱等措施来维持植物的健康。
另外,合理施肥、定期灌溉等措施也能够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提高其光能利用率。
6.合理种植结构合理的种植结构对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也有很大的作用。
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合的作物品种和间作模式等措施来提高土壤的光能利用效率。
比如,将高杆与低杆作物合理搭配种植,可以在保证产量同时,更有效地利用阳光资源;采用间作方式,可以利用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进一步提高土壤的光能利用率。
试述作物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及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试述作物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及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637d3e3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d.png)
试述作物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及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作物光能利用率 (Crop Light Use Efficiency, CLUE) 低是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当前,全球农业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压力不断加大,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显得尤为重要。
本篇文章将从作物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和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作物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一) 光合作用效率低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当植物光合作用效率低下时,就会导致光能利用率低。
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有光照、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
(二) 叶片面积和叶片密度低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如果植物叶片面积和叶片密度较低,就会导致作物光能利用率低。
(三) 光线利用率低光线利用率低是指植物的叶面积与光线拦截率之比低。
也就是说,植物无法有效利用光线。
(四) 光合产物分配不当为了生长和繁殖,植物需要将光合产物分配至各个器官。
如果植物光合产物分配不当,就会导致作物光能利用率低。
二、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一) 选择高光合作用效率的品种目前,育种技术已经可以选择光合作用效率高、抗逆性强的品种。
这些品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表现更好,能够更合理地利用光能。
(二) 植株整型植株整型可以改变植物的形态结构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通过调整植株的高度和形态,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
(三) 改善生长环境条件生长环境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合理调节土壤养分、水分和温度等环境因素,可以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
(四) 提高作物栽培管理水平栽培管理重要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提高作物栽培管理水平,合理施肥、控制病虫害,可以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
(五) 利用生物科技手段生物科技可以改变植物的遗传结构,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可以通过调节植物的基因,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从而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
总之,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6354a862b4daa58da0114ac0.png)
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一、合理密植各种作物合理密植,均能提高产量,其根本原因在于提高了作物光能利用率。
所谓合理密植,是根据作物本身的特性和栽培条件,在不妨碍个体正常生长发育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群体对光能的利用效率和土地利用能力,从而提高作物单产的科学措施。
合理密植要考虑到作物各生育期均能达到和保持良好的群体结构,更好地利用光能。
群体结构是否良好,要从个体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的生长情况和群体的产量来衡量,凡个体生长明显变差,如玉米在田间通风透光较差的条件下,根系发育差,茎细、穗短、每穗粒数显著降低、空秆株率高、单产低,这种情形如不是水、肥、温度和病虫等环境条件的不良影响,则显示在该条件下,种植过密了。
反之,个体生长较好,产品器官发育正常,但在良好环境条件下,单产仍不高,则可能是种植疏了,漏光较多,光能利用率不高所致。
在水稻方面怎样做到合理密植,提高光能利用率,广东农科院作过研究,所获结果表明,合理密植必须保证各生育期具有较理想的叶面积指故,若幼穗分化期、齐穗期和齐穗后20天这三个时期的叶面积指数相加为12--16,表明群体结构较合理,单产有可能达到400—500公斤。
然而,要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除重视播种或插植密度外,还须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防治工作。
二、种植具有理想株型的品种二十多年来,各国对水稻、小麦、玉米高产新品种的株型作了广泛的研究,一致认为株高适中,秆粗、叶直而小、叶厚、分蘖密集是较理想的株型。
具有这样株型的品种,个体之间相互遮阴较少,中、下层叶能获得较多光能。
据报道,剑叶披垂的水稻品种,第2叶(即剑叶下一叶)截获的光照强度仅及自然光强的27%左右,第3叶为7%左右,而剑叶挺直的品种,第2叶为46%,第3叶为22%。
同时,较直立的叶片,两面受光的可能性较大,在光照较弱条件下,发挥叶片两面的光合能力,其光合强度要比单面受光的披垂叶高15~20%。
理想株型的品种,还能增加种植密度和比较耐肥抗倒,故全生育期光能利用率较高。
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aca73a6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e.png)
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在农业生产中,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是增加产量的关键之一。
光能利用率是指植物光合作用所积累的有机物中所含能量,与照射在单位地面上的日光能量的比率。
通俗地说,就是作物能够把接收到的太阳光能转化为自身生长和发育所需能量的效率。
然而,目前大多数作物的光能利用率还比较低,通常只有 1%至 2%左右。
因此,探索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选育优良品种选育具有高光能利用率特性的作物品种是提高光能利用率的基础。
不同品种的作物在光能吸收、转化和利用方面存在着差异。
例如,有些品种的叶片较厚,叶绿体含量高,能够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光能;有些品种的光合速率较高,能够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合成更多的有机物;还有些品种具有较长的光合时间或者较强的抗逆性,能够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保持较高的光合效率。
在选育品种时,科学家们会通过杂交、诱变、基因工程等手段,将优良的基因组合在一起,培育出具有高光能利用率的新品种。
比如,通过杂交技术,可以将两个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从而获得同时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子代;通过诱变技术,可以使作物的基因发生突变,从而产生新的性状;而基因工程技术则可以直接将特定的基因导入到作物的基因组中,实现性状的定向改良。
二、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如果种植密度过低,土地和光能就会被浪费;而种植密度过高,则会导致植株之间相互遮挡,影响光合作用。
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光照条件等。
一般来说,对于高秆作物,如玉米、高粱等,种植密度相对较低;对于矮秆作物,如小麦、水稻等,种植密度相对较高。
同时,在土壤肥力较高、光照充足的地区,可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而在土壤肥力较低、光照不足的地区,则应适当降低种植密度。
此外,还可以采用宽窄行种植、间作套种等方式来提高光能利用率。
宽窄行种植可以使植株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都能得到充足的光照;间作套种则可以充分利用不同作物在生长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提高光能的利用效率。
论述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和措施
![论述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和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d5baf3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e.png)
论述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和措施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可以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
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和措施
![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和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0d688e5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0.png)
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和措施
植物光能利用率是指植物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效率。
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可以增加植物的光合产物,提高植物生长和产量。
以下是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一些途径和措施:
一、优化光合酶系统和叶绿体结构
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内完成的,因此优化叶绿体结构和光合酶系统可以提高植物的光能利用率。
具体措施包括增加叶绿体数量、提高叶绿体膜的表面积、增加光合色素含量、促进叶绿体的分化和发育等。
二、选择合适的光照条件
不同植物对光照的适应能力不同,选择适合植物生长的光照条件可以提高植物的光能利用率。
光照条件包括光强、光周期、光质等。
一般来说,对于光合作用强的植物,适宜的光照强度为8000-12000勒克斯;光周期则因植物而异,一般要求持续12-14小时的光照。
三、适当施肥和调节植物生长
适当地施肥可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
氮、磷、钾等
营养元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元素,缺乏这些元素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另外,适当地调节植物的生长状态,如修剪、摘除不良枝叶等,也可以提高植物的光能利用率。
四、利用辅助光源
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辅助光源来提高植物的光能利用率。
辅助光源包括白炽灯、荧光灯、LED灯等。
这些光源可以提供适宜的光照强度和光周期,从而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综上所述,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可以通过优化光合酶系统和叶绿体结构、选择合适的光照条件、适当施肥和调节植物生长、利用辅助光源等多种途径和措施来实现。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ffbf4a4db52acfc789ebc9c3.png)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要提高光能利用率,主要是通过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等途径。
1、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照时间,提高光能利用率。
延长光合作用时间的措施有:(1)提高复种指数:复种指数就是全年内农作物的收获面积对耕地面积之比。
提高复种指数就是增加收获面积,延长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的光合时间。
如将一年一熟制改为一年两熟制,两熟制改为三熟制,复种指数不断提高。
也可以通过轮作、间作、套种。
在一年内巧妙地搭配各种作物,从时间上和空间上更好地利用光能,缩短田地空闲时间,减少漏光率。
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
⑴轮作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和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复种组合的种植方式。
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一种生物学措施。
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养分和防治病、虫、草害;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
常见的有禾谷类轮作、禾豆轮作、粮食和经济作物轮作,水旱轮作、草田轮作等。
方法及实例:在一块地里一年内种几茬。
如:春季种植马铃薯,收获后种植白菜或萝卜。
再如:小麦收获后种植百日熟大豆。
这些都属于复种。
其实南方的三季稻也属于复种。
使农作物达到一年两熟或者一年三熟。
轮作的意义:①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养分。
②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调节土壤肥力,如小麦植株吸收土壤中的磷元素、白菜吸收土壤中的氮元素、马铃薯吸收钾元素。
将小麦与白菜复种、马铃薯与白菜复种都可以改善土壤结构,达到双丰收的良好效果。
⑵间作间作:一茬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在同一块田地上成行或成带(多行)间隔种植的方式。
20世纪60年代以来间作面积迅速扩大,有高、矮杆作物间作和不同作物种类间作,如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的间作等多种类型;尤以玉米与豆类作物间作最为普遍,间作可提高土地利用率,由间作形成的作物复合群体可增加对阳光的截取与吸收,减少光能的浪费;同时,两种作物间作还可产生互补作用,如宽窄行间作或带状间作中的高杆作物有一定的边行优势、豆科与禾本科间作有利于补充土壤氮元素的消耗等。
简述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和措施
![简述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和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32df58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a.png)
简述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和措施在植物生长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调节自身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
其中,植物对光能的利用是影响植物生长、分布和形态建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从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原理和特点入手,介绍了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和措施。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和措施(一)种植光合作用强的植物(二)改善土壤环境(三)选择适当的播种期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和措施(四)充分利用光能最后,本文总结了植物生命活动的共性与植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特性及对环境条件的反应,为今后的实验提供借鉴。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和措施(一)种植光合作用强的植物(二)改善土壤环境(三)选择适当的播种期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和措施(四)充分利用光能最后,本文总结了植物生命活动的共性与植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特性及对环境条件的反应,为今后的实验提供借鉴。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和措施光能利用率的意义提高植物的光能利用率可以使有限的光能得到充分利用,可减少植物所消耗的无机盐的数量,增加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含量,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研究表明,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的效率约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22%,一般绿色植物的光合速率为每小时0。
06千克/平方米。
如果全世界的绿色植物能保持现在的光合速率不变,那么从地球获得的太阳能量将比目前多50%以上,由此可见,提高绿色植物的光能利用率是大有好处的。
光能利用率的原理光能利用率的原理是:在单位面积上光合作用强度(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能)与叶面积的乘积。
即:绿色植物的光能利用率是由光合作用速率决定的。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和措施(一)种植光合作用强的植物(二)改善土壤环境(三)选择适当的播种期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和措施(四)充分利用光能最后,本文总结了植物生命活动的共性与植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特性及对环境条件的反应,为今后的实验提供借鉴。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和措施1、改善土壤环境,包括土壤的水、肥、气、热等条件,以促进光能的吸收利用。
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的有效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37dd92946529647d272852f1.png)
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是当前农业气象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它对于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作物总产量和单产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气象角度考虑,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变农作物种植制度和种植方式。
这里主要包括作物间作、套种和复种。
间作就是在同一块田地上,隔株、隔行或隔畦栽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农作物,如玉米与大豆间作,小麦与蚕豆间作,大葱与大白菜间作,充分利用地力与光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套种就是在同一块田地上,在上一茬农作物生长后期,将下一茬农作物播种或栽植到上一茬农作物的株间、行间或畦间,如小麦行间套种玉米,水稻行间套种绿肥,这是调解农时季节矛盾、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一种栽培方式。
这对于提高光能利用率来说,其好处是能充分利用生长季节,使地面上经常有一定的作物覆盖着。
比如小麦、玉米、高粱和大豆多茬套作,全年叶面积此起彼伏、交替兴衰,这样就增加了作物光合作用的效果。
通过间、套、复种,使田间作物有高秆、矮秆互相间隔,宽行、窄行互相间隔,从而使作物密度增大,叶面积增大,边行增多,这就增加了边行受光与多层受光,增加了直接光照面积。
此外,还要根据地形,合理安排作物行向、行距,提高光能利用率。
二是培育高光效作物品种。
选育光合作用能力强、呼吸消耗低,叶面积适当、株型和叶型合理、适合高密度种植不倒伏的品种,这样也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三是采用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
在不妨碍田间二氧化碳流动的前提下,扩大田间叶面积系数(绿色叶面积和农田面积之比),使作物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增加对太阳光能的吸收部分,减少反射、透射的部分,减小顶层光强超过饱和和下层光强不足的矛盾,这样就有利于农作物干物质的积累,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
四是提高叶绿素的光合效能。
比如,利用人造光源补充田间光照,可提高光合效能,还可以通过调节播种时间,改变光照时段,也能影响作物的开花和结实时间,有效地增加产量。
简述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和措施
![简述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和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99ae3f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3.png)
简述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和措施植物对太阳辐射能的吸收,是通过叶片的叶绿体来完成的。
如果没有光合作用就不可能产生有机物。
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和光合时间。
要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必须控制作物对光的利用效率。
只有把阳光中的可见光部分和紫外线等太阳辐射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起来,供植物生长发育需要。
1.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
抗逆性是指抵抗干旱、高温、冷冻、盐碱、涝渍、虫害等逆境的能力。
其中以抗旱性最重要,耐涝性次之。
2.采用农艺措施,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
植物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都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根据不同作物对光照的需求及其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在光照较弱时加大日照时数;温度低时增加温度。
例如,日光温室春提早栽培的日期提前了10-15天。
在露地栽培花卉,则应把握好气温升高时应逐渐增加光照时数,气温降低时相反。
这样既能防止花卉在炎热夏季受到伤害,又能避免在寒冷冬季受冻。
一般说来,中午前后进行遮荫,可减少30-40%的耗能。
2.采用农艺措施,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
植物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都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根据不同作物对光照的需求及其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在光照较弱时加大日照时数;温度低时增加温度。
例如,日光温室春提早栽培的日期提前了10-15天。
在露地栽培花卉,则应把握好气温升高时应逐渐增加光照时数,气温降低时相反。
这样既能防止花卉在炎热夏季受到伤害,又能避免在寒冷冬季受冻。
一般说来,中午前后进行遮荫,可减少30-40%的耗能。
3.改善栽培技术,保证适宜的光合效率。
目前应用的保护地栽培形式,如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塑料中棚等都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能满足作物需要。
它们虽然满足了作物对光能的需要,但由于结构简单,在透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例如,夜间开启的窗户,白天关闭,极易造成对流或辐射,以致造成土壤水分的无谓消耗。
因此,改进保护地栽培技术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只有克服上述缺点,才能充分发挥光能利用效率。
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
![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https://img.taocdn.com/s3/m/39dd8355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b.png)
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为了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改进。
首先,可以通过优化农田的光环境来提高光能利用率。
光是光合作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确保作物叶面充分暴露在阳光中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关键。
因此,在农作物种植的时候,应该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和行距,避免作物之间的相互遮挡,有效利用光照资源。
另外,选择合适的品种和栽培措施,以适应当地的日照条件。
其次,可以通过调控农作物叶片结构和生理特性来提高光能利用率。
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对于叶片的结构和生理特性的优化可以提高叶绿素的吸收和光合效率。
通过对叶片形态的调控,如增加叶片的比表面积和薄化叶片的厚度,可以增加光线穿透叶片的程度,提高叶绿素的吸收效果。
此外,对叶绿素的光合效率进行调控,可以改变光合作用的速率和效率。
例如,通过调节农作物叶片内部叶绿体的排列方式,提高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利用效率。
第三,可以通过施肥和水分管理来提高光能利用率。
养分和水分是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光合作用也有着重要影响。
充分施肥可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促进叶绿素合成和光合作用的进行。
适量的水分供给有助于维持植物的正常生理活动,从而提高植物的光合效率。
此外,针对特定的农作物,还可以通过基因改良来提高光能利用率。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已经能够通过改变农作物基因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通过改变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关键酶的活性、提高植物对光的敏感性以及抑制光抑制等方式,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和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结合多种措施来提高光能利用率。
例如,在充分利用光能的同时,增加农作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可以进一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此外,结合土地管理措施,如合理耕种、覆盖和保护土壤等,还可以提高土壤的温度和湿度,增加土壤中微生物和养分的活性,进一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
总而言之,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是提高农作物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优化光环境、调控叶片结构和生理特性、施肥和水分管理、基因改良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和农作物的产量。
植物生产环境-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植物生产环境-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e5a516f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9.png)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一、植物的光能利用率是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光合作用产物中所贮存的化学能量占同时期同一面积上得到的太阳能量的百分率。
一般是用单位时间内在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增加的干重换算成热量,去除以同一时间内该面积上所得到的太阳辐射能总量来表示。
按照理论计算值一般的光能利用率能可达到 6.0~8.0%,但是实际生产中仅为0.5~1.0%,最大可达2%。
说明目前农业生产中,植物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空间很大。
二、影响光能利用率的因素(一)光能转化率低田间作物光能利用率不高的原因可能有几方面:1.漏光损失作物生长初期植株较小,日光大部分漏射到地面而损失;如栽培措施得当,使其较早封行,则可减少作物生育期中田间漏光的损失.2.反射及透射的损失反射及透射损失的大小与田间作物株型及叶片厚薄等有关,如密植合理,作物株型较为紧凑,叶片较直立的,其反射光的损失就较小,至于透射的多少则与叶片的厚薄有很大关系,一般约透过太阳辐射的10-20%;但非常薄的叶片可透过40%以上。
所以要注意培育理想的株型,合理密植,并加强水、肥管理,减少光能的损失。
3.环境条件不适(1)光强的限制在弱光下虽然其它条件适合,光合速率也较低,因为受到光照强度的限制。
当光照强度增高到光饱和点以上时,超过光饱和点的光又不能利用于光合作用,甚至直接或间接地使植物受到损伤。
(2)温度过低或过高影响酶活性。
(3)CO2供应不足,使光合速率受到限制。
(4)肥料不足或施用不当,影响光合作用进行或使叶片早衰等。
要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就应针对上述的问题进行解决。
一方面要培育优良品种并进行合理密植;另一方面还要造成最适的环境条件,增加光合速率及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二)温度温度过低或过高影响酶活性。
(三)水分适宜的水分量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四)二氧化碳作物自身的光合效能低和总的光合量低是限制光能利用的主要原因。
三、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一)增加光合面积1. 合理密植2. 改变株型(二)延长光合时间1. 提高复种指数2. 延长生育期3. 人工补光(三)提高光合效率1. 增加CO2浓度2. 调节温度3. 降低光呼吸(四)加强田间管理1. 合理灌排2. 合理施肥3. 中耕松土4. 整枝修剪5. 防虫除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一、影响光合利用率的因素
. 1光量
我国的光量尚属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够理想,水热资源充沛的地方光量少,而水热资源不足的地方却光量较多,水资源限制光资源的充分利用。
然而我国光热水资源同季,季节搭配好,生长期短的地区光强较大,光强弱的地区生长期较长,光热互补,使全国各地可以获得到较高的光量。
在水分条件满足下,光量较多。
植物能够吸收较多光能,光能利用率较高。
反之,光能利用率较低。
1. 2光时(光照的时间)
光照时间的长短也影响到作物对光能的利用,在温度适当的条件下,光照时间长,光合作用也增强。
光能有效辐射也增强,光能利用率提高。
反之,降低。
1. 3光质
光质指太阳辐射光谱成分及其各波段含能量。
不同光谱波段所含能量不同,波长较短的光所含能量较高,波长较长的光所含能量较低。
植物对不同波长的能量利用率是不同的,波长较短的波段光能利用率较低,波长较长的波段光能利用率较高。
然而植物不能利用所有波段的太阳辐射,对光合成有益辐射为光合有效辐射,其波长在380-700mm之间。
各波段的光合有效辐射在植物光合成中作用也不一样,被叶绿体吸收最多的是红橙光,其次蓝紫光,而绿光吸收最小。
我国光合有效辐射量分布的不利处,水热配合不合理,西部辐射的强度大,数量多,但温度低,降水少,限制光合有效辐射的利用,东部降水多,温度高,但光合有效辐射不够丰富,影响作物高产。
以上为光本身导致光能利用率较低原因。
不但光本身,而且作物本身也影响其光能利用率,下面分析作物本身影响。
2作物本身特征
(1)一般C4作物光饱和点高,光合效率高。
(2)在作物生长初期,叶片较小,覆盖率小,空地面积愈宽,光能损失愈多,作物得到的总辐射愈少。
在作物生长后期,肥力不足叶子出现卷、枯萎、变黄等这些都影响到叶子的光合作用。
3外界环境
3. 1温度
低纬度地区农业受高温的制约,使叶片气孔关闭,光合速率降低,甚至停止。
中、高纬度地区农业受冬季低温限制。
各季气温低,使植物体生长矮小,不能够形成足够的叶面积,使植物光合产量不高。
3. 2二氧化碳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光合作用下降,降低利用率。
据观测,水稻田CO2浓度经常比大气低10% -20%,光合作用也相应下降10% -20%。
在一天中,日出时,CO2浓度较低,到午前CO2浓度较高,光合作用较强,到午后,CO2浓度再次上升,光合作用降低。
傍晚,光合作用上升比较慢,比午后强。
3. 3水分
在水分缺乏时,作物通过调节气孔阻力,减少体内水分散失,从而使气孔关闭,气孔是作物从外
界吸收二氧化碳的一个通道。
导致光合速率下降。
3. 4不利自然环境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旱涝,病虫害等。
旱涝影响光时间。
病虫害导致植物大量叶片受损,光合作用的面积减小,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3. 5作物群体内结构不合理
农田结构的不合理布局,使农田密度不当,光合面积较小,影响光合作用效率。
3. 6水肥不足,管理不及时
合理的施肥,能够为作物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原料和能量因子。
深层次施肥增加作物各个时期叶肉细胞中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率。
但浅层次施肥,导致作物表现出各种缺乏症状,在叶子上表现为黄化、紫红色等,这些都影响作物光合作用的进行。
鉴于以上原因导致作物对光能利用率偏低。
那么在农业生产中,我们应该怎样提高光能利用率。
途径很多,总的来说,就是要使作物有适当的叶面积指数,有尽可能长的光合时间,又使单位面积有高的光合生产率。
4改革种植制度和方法
4. 1田间套种对光能资源利用
间套田不仅比单种多得了总辐射而且集中使用。
在共生期间总辐射的分配是通过高秆作物对低秆作物的遮荫,使高秆作物多得侧面来光,光量增加,其值等于低秆作物少得的光量,但总辐射不变。
光在间套田中不但能够均匀分布于较大面积而且受光面随光量增加而增加,加之表面透射作用,光能在空间分布均匀化。
光能得到充分利用,单位面积上的叶面积指数增加,光合利用率提高了。
4. 2行向、行距与光能利用
假设太阳高度角不变,当光线顺行的方向照射时,行间因不受作物遮挡,所以该行向、行间的光照条件比其他行向的行间好。
但对行内的作物而言,情况正好相反,光线顺行照射时植株间相互遮荫最严重,故光照条件反比其他行向差。
当光线垂直于行向照射时,行间因受作物遮荫,光照条件差,但行内植株间彼此遮荫少,故光照条件较好。
在中纬度地区,根据太阳方位角一天的变化规律。
夏季太阳从东与西照射的时间比从南面照射时间长得多。
由于太阳高度角低,故作物阴影较长,中午偏南,照射阴影较短。
根据以上在中纬度地区,①对单作与间套作茬的作物来说,南北行对作物受光有利。
②对套种的下茬作物,东西行有利。
行向的效应将随纬度、季节、天气与种植方式而异。
5改进栽培管理措施与生长适宜叶面积
5. 1适宜的水肥条件是植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水肥影响叶面积的多少,影响群体通风透光条件,而通风透光又是提高叶面积,光合生产率的重要条件。
对于高产群体问题尤为突出,所以水肥措施对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有着综合的影响。
5. 2采用育苗移栽
以充分利用季节和光能,采用中耕,镇压,施用化学激素等药品与整枝等措施,调整株型、改良群体内光照与其它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
6选育优良品种
选育合理株型,叶型,适合高密度种植而不倒伏的品种,是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般叶型为斜立叶较利于群体中光能的合理分布和利用。
叶斜使单位面积上可容纳更多叶面积,斜立叶向外仅射光较少,向下漏光多,使下面更多的叶片见光。
作物植被的上层叶为斜立叶,中层为中间型,下层为平铺型群体利用率最好。
选育株型紧凑的矮杆品种,群体互相遮荫少,耐肥抗倒,生育期短,形成最大叶面积快,叶绿素含量高。
以提高光能利用率是目前选种方向之一。
7复种与光能利用
复种能将上半年与下半年生长旺盛的作物接茬,搭配种植,这样等于延长了一块地的生长时期,增加了叶面积和光合势,延长光合时间,提高了群体光能利用率。
北京农业大学报导,一年两作比一年一作春玉米生长期与年生产量相应增加112%与47% -63%,光能利用率增加73% -89%,生长季愈长的地方,复种提高光能利用率,促进作物产量增加,在生长季短的地方反而产
量下降。
所以要根据纬度来相应实施。
8改造自然与充分利用地区的光能资源
我国的广东东部沿海地区,西昌地区的光照仅次南海,如能解决灌溉水源的问题,就能使水热协调发展,进而促进光能的利用率。
塔里木、柴达木盆地等太阳辐射较好,若能改良该地区的红壤土,则可充分利用太阳能,该地区将成为高产区。
9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合理施肥,适时灌水,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病害
这些都能影响作物叶片的大小,叶绿素的多少,进而影响光能利用率。
根据地区的热量条件,尽可能种植生育期长的品种或选高光效的作物,有条件地区,发展多年生林果、牧草。
我国南部热量条件好,生长期较长,一年可种多季作物,获得高产。
高原和生长期较短的地区,有利于密植,从而在一季中获得高产。
10提高叶绿素的光合效能
比如,人们利用人造光源补充田间光照,可提高光能交通。
还可通过调节播种时间,改变光照时段,也能影响作物开花和结实时间,有效地增加产量。
不妨碍田间CO2的前提下,扩大田间叶面积系数。
增加对太阳光能的吸收部分,减少反射,透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