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规划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乡村振兴主题写作提纲

乡村振兴主题写作提纲

乡村振兴主题写作提纲提纲:一、乡村振兴的背景和意义1.1中国农村现状1.2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1.3政府倡导乡村振兴的原因二、乡村振兴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2.1乡村振兴指导思想2.2乡村振兴的基本方针2.3“五个振兴”战略三、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3.1经济扶贫建设3.2民生改善与社会保障建设3.3生态文明建设3.4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基层民主建设四、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4.1农村智能化与信息化建设4.2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城镇融合4.3产业扶持与培育4.4旅游业开发与推广4.5文化振兴与人才培养五、乡村振兴的阻碍与对策5.1土地权属问题5.2人才流失与乡村生活质量不高问题5.3传统观念与保守思想5.4政策执行不到位与不完善制度体系六、探讨乡村振兴的前景与意义6.1未来乡村发展趋势6.2乡村振兴对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6.3乡村振兴重要性的再认识七、个人对于乡村振兴的见解和建议7.1尊重乡村特有文化和历史沉淀7.2注重乡村环境保护和社区建设7.3建立乡村产业新机制7.4落实师资力量到乡村教育7.5政府加强对乡村振兴的引导和扶持7.6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八、结语8.1乡村振兴是全国性工程8.2必须遵循发展规律和乡村自然特性8.3团结群众期望和企业愿望,凝聚磅礴力量,共同推进乡村振兴。

三、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要顺应经济、生态和社会规律,以人为本、依托主导产业,统筹发展,创新发展模式,实现共赢。

为此,需要在经济扶贫、民生改善与社会保障、生态文明和乡村治理现代化和基层民主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全面推进。

首先,在经济扶贫方面,需要加大对农业、农村等相关领域的投资,通过与主导产业的合作带动乡村产业快速发展,切实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改善生活质量。

另外,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鼓励非农业产业发展,为乡村居民提供多元化的就业岗位。

其次,民生改善与社会保障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另一重要方面。

需要加强教育、医疗等基本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村卫生、饮水和住房等基本条件。

乡村振兴 授课提纲

乡村振兴 授课提纲

乡村振兴授课提纲一、引言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旨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本课程将以乡村振兴为主题,探索乡村振兴的意义、目标和路径,为学员提供全面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二、乡村振兴的背景与意义1. 乡村振兴的背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不均衡、农村人口外流等问题的存在。

2. 乡村振兴的意义: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改革农村土地制度、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乡村振兴的目标与路径1. 乡村振兴的目标:全面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民全面发展。

2. 乡村振兴的路径:(1)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产业化、农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2)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民增收。

(3)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发挥乡村资源优势,培育乡村特色产业,提升农村经济竞争力。

(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5) 推动农村人才培养:加大农村人才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和创业能力。

四、乡村振兴的政策与措施1. 农业支持政策:加大农业补贴、农资补贴、农业保险等政策力度,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

2.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政策: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三权分置”,促进土地流转和农民增收。

3. 农村金融支持政策:设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农村信用社,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和贷款支持。

4. 乡村旅游扶贫政策: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促进农村就业和农民增收。

5. 教育与培训政策: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水平,培养农村创业人才。

五、乡村振兴的案例分析1. 乡村振兴示范村:以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为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可借鉴之处。

2. 农村旅游发展案例:介绍成功的乡村旅游项目,探讨其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六、乡村振兴的前景与挑战1. 乡村振兴的前景:乡村振兴将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推动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乡村振兴战略知识要点

乡村振兴战略知识要点

乡村振兴战略知识要点乡村振兴战略是指以农村为重点,通过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革命、农村生态建设、乡风文明建设和农村治理现代化,实现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战略。

以下是乡村振兴战略的要点:1. 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同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2. 农村产业革命:乡村产业革命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通过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加强农村金融支持,提供融资便利,促进农村产业发展。

同时,加强农村人才培养,提高农民创业创新能力。

3. 农村生态建设:乡村生态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农村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村生态品质。

推动农村能源革命,提倡清洁能源利用,减少农村环境污染,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4. 乡风文明建设: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农民素质提升和农村社会治理,培育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和乡土文化。

加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

5. 农村治理现代化:农村治理现代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社会管理和农村法治建设,提高农村治理水平。

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总之,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村全面进步的重要举措,涉及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革命、农村生态建设、乡风文明建设和农村治理现代化等多个方面。

通过推动这些要点的实施,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乡村振兴战略知识要点

乡村振兴战略知识要点

乡村振兴战略知识要点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乡村振兴战略的定义、目标、主要内容以及实施路径等要点。

一、定义乡村振兴战略是指通过改革创新、资源整合、产业升级等手段,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社会文明进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

二、目标1. 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

2. 农村产业发展:培育壮大农村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4.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5.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水平,改善农民生活品质。

三、主要内容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2. 乡村产业发展: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农村特色产业,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4.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村土地、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5.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提高农民生活品质。

四、实施路径1. 制定政策措施: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 资金支持:增加对乡村振兴的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产业发展。

3. 人才培养:加大对乡村振兴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能力。

4. 组织推动:建立乡村振兴工作机构,健全工作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总结: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政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而提出的重要战略。

该战略的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村庄规划提纲 (2)

村庄规划提纲 (2)

第一章、总则一、目的指导村庄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二、定位详规、项目建设的法定依据三、适用范围行政村、城镇开发边界内村庄纳入城乡详规四、期限与上位规划一致,近期:2025,远期2035五、规划范围一个村、几个村六、村庄类型成交融合、集聚提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保留改善七、原则分类推进、多规合一、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第二章、概述一、村庄概况1、区域位置2、自然资源3、人文资源二、村域现状1、国土空间现状(三线)2、土地利用现状2、分析及评价三、建设现状1、建设用地2、民居建筑(宅基地现状登记表)3、公共服务设施4、基础设施5、现状及问题分析第三章村域总体规划一、发展定位目标1、经济发展2、生态保护3、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4、村庄规划控制指标体系二、规模预测三、村域结构四、国土空间布局1、生态空间2、农业空间3、建设空间4、其他管控边界五、产业发展布局1、村庄产业类型2、村庄农林牧渔产业用地3、经营性建设用地布局4、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第四章村庄建设规划一、村庄用地布局二、宅基地布局与住房建设1、宅基地用地布局2、住房建设管控与风貌引导3、院落与住宅设计三、道路交通规划1、对外交通2、村内道路3、田间道路4、广场与停车场5、材料选择6、照明设施7、旅游类村庄道路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1、基础设施2、公共服务设施五、生态保护修复和土地整治1、生态保护修复和土地整治潜力2、生态保护修复和土地整治区域及项目六、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1、自然山水环境2、村庄整体格局3、传统建筑风貌4、历史环境要素5、非物质文化遗产七、景观风貌和绿化1、景观风貌2、村庄绿化八、安全和防灾减灾1、消防2、防洪排涝3、地质灾害防治4、地震灾害防治5、其他灾害防治第五章村庄建设管理一、村庄建设规范二、村庄建设管理规定第六章近期建设规划一、近期实施项目二、建设项目资金预算第七章规划管制规则与实施保障一、规划管制规则二、规划实施保障。

乡村振兴战略知识要点

乡村振兴战略知识要点

乡村振兴战略知识要点一、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2.提升农民收入水平: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农民就业转移、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3.构建农村土地制度: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确保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推动农村土地流转。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1.提高交通出行便利性:完善农村公路、道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推进农村交通网络建设。

2.加强供水供电保障:提高农村饮水、用电条件,推进农村供水、供电设施改善,解决农村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3.加强信息通信网络建设:提升农村信息通信设施的覆盖范围和质量,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

三、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1.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特点,培育一批农村特色产业,提高农村经济发展质量。

2.促进农业产业链升级:推动农村产业链延伸,加强农产品加工、品牌建设和营销,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发展乡村旅游业:挖掘乡村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增加农民收入。

四、改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1.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村教育资源供给,推动农村教育均衡发展。

2.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体系:提高农村医疗资源供给,推进农村医疗机构建设和医疗服务水平提升。

3.加强农村养老保障: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供全面、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服务。

五、保护乡村生态环境1.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和抗旱能力。

2.实施农村环境治理:推进农村污水、垃圾、畜禽粪污等污染治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3.保护农村自然资源:加强农村土地、水、林、牧等自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综合性的战略,需要从农业、基础设施、产业融合、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推进。

通过落实具体的政策和措施,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条件,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乡村振兴。

村镇规划复习资料

村镇规划复习资料

第一章村镇与村镇规划1.村镇——是乡村居民点的总称,包括村庄、集镇和县城以外的建制镇,它和城市共同组成完整的城乡居民点体系。

(P1)2.居民点——是由居住、生产、生活、交通运输、公用设施和园林绿化等多种体系构成的一个复杂的有机综合体,是人们按照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而形成的聚集定居的场所。

居民点的物质要素:建筑群(包括住宅建筑、公共建筑与生产建筑等)道路网、绿地网及其他公用设施。

(P1)居民点可以分为城镇型居民点和乡村型居民点两大类。

城镇型居民点分为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城镇(县城镇、建制镇)。

乡村型居民点分为乡村集镇(中心集镇、一般集镇)和村(中心村、自然村)。

3.建制镇——农村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的中心。

(P2)集镇——指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

中心村——是村民委员会的所在地,是农村中从事农业、家庭副业和工业生产活动的较大居民点。

人口规模在1000—2000人。

基层村——也就是自然村,是农村中从事农业和家庭副业生产活动的最基本的居民点。

4.村庄的特点:(P2)⑴点多面广,结构比较松散;⑵职能单一,自给自足性强;⑶人口密度低,且相对稳定;⑷依托土地现有资源,家庭血缘关系浓厚。

5.集镇的特点:(P3)⑴历史悠久,交通便利;⑵集镇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的中心;⑶星罗棋布,服务农村;⑷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节制人口盲目外流。

6.村镇体系——是以某一村镇为核心,形成一定引力范围的村镇居民点网络。

即在一定区域内,由不同层次的村庄与村庄、村庄与集镇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彼此联系构成的相互完整的系统。

(P7)7.村镇体系的构成层次:建制(集)镇(中心集镇、一般集镇)——中心村(行政村)——基层村(自然村)8.村镇体系的构成一般就具有的条件:各村镇内部在地域上应是相邻的,彼此之间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复习资料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复习资料

农村区域发展概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区域:用某项指标或某几个特定指标的结合,在地球外表划分出具有一定范围的连续而不别离的单位。

2、社区:即它是由一定区域内人们组成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进行社会生活的社会有机体。

3、农村社区:是农村社会区域共同体,是以主要从事农业为特征的居民聚集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社会组织、社会制度、活动中心、认同意识的人群共同体。

4、经济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基础上,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低下的劳动生产率逐步上升,人口压力有所减轻,严重的失业状况有所缓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缩小,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等等经济结构不断变动与优化的过程。

5、社会发展:旨在消除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导致的各种负面的社会效果,从而促使社会各系统的功能得到加强。

6、经济增长论:它把发展仅仅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把经济增长看作是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而无视发展的其他方面。

7、增长极限论:人口增长、粮食供给、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是影响经济增长的5个主要因素,这五种因素的共同特点是它们的增长都是指数增长。

8、综合发展观:它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同一发展的两个方面,经济发展是社会其他方面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还强调发展应当是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

9、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0、平衡发展理论:在产业发展方面、区域间或区域内部各地区间基本保持同步与平衡发展。

11、不平衡发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针对平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强调不发达地区不具备产业和地域全面增长的资金和其他资源12、区域发展战略: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

13、贫困恶性循环论:资本缺乏是阻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由投资诱力不足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恶性循环。

乡村振兴战略知识要点

乡村振兴战略知识要点

乡村振兴战略知识要点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以下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些重要要点:1. 宏观目标: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推动农村全面进步。

2. 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包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农田水利建设等。

通过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3. 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即将农业、农村经济、农村社会事业等各个领域进行融合,形成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这包括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村电商等。

4. 生态环境改善: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这包括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推进农村生态修复、提高农村环境质量等。

通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可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5. 农民收入增加: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增加农民收入。

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劳动报酬,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农民就业创业等。

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6.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

这包括推动农村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等。

通过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可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7. 城乡一体化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强调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这包括推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交通网络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

通过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可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全面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知识要点

乡村振兴战略知识要点

乡村振兴战略知识要点乡村振兴战略是指以农业农村为重点,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发展为目标,通过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战略。

下面将详细介绍乡村振兴战略的要点。

一、背景和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基于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旨在实现城乡发展协调一体化,推动农村全面进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和任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为实现这一目标,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完成以下主要任务:1. 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民收入。

2. 农村产业发展:发展农村产业,培育壮大农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4. 农村环境整治: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5.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

6. 农村治理体系建设:完善农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村自治能力和治理水平。

三、政策和措施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1. 农业支持政策: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提高农业保险覆盖率,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机械化。

2. 农村产业发展政策:制定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的政策,鼓励农民创业创新,培育壮大农村特色产业。

3. 农村土地政策: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推进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 农村金融支持政策: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提供贷款、信用担保等金融支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5. 农村人才引进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技术人才等到农村从事农业农村工作,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

农村发展理论复习资料

农村发展理论复习资料

第一节农村发展研究概论(一)基本概念1、发展:(广义)等同于“进步”可泛指人类社会的递进或成长;(狭义)指一个社会的现代化问题和现代化进程。

2、社会与社会变迁的区别:社会发展指单一性要素的变化;社会变迁较社会发展更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变化的特点;社会发展侧重于从宏观角度反映社会变化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社会变迁除了反映社会整体的变化过程外,也研究社会微观领域的具体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社会发展指的是社会进步,具有唯一性和单指向性的特点;社会变迁包括社会进步和社会退步,具有多维性和多指向性的特点。

3、发展研究:(狭义)针对相对贫穷落后的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问题所开展的研究。

4、农村发展研究:(广义)从全球背景上探索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变迁的一般规律,阐明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农村经济、政治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乃至未来发展的远景。

(狭义)是专门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它分析这些国家落后的原因、发展的国内外条件和环境,提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发展的战略方案和政策建议。

(二)社会发展理论1、现代化理论代表性的学者是(美)帕森斯,他提出结构分化思想,认为结构分化的层次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这一理论带有明显的西方主义色彩。

2、依附理论实际上是关于摆脱依附的理论,它是在60年代中期崛起的,代表性人物是弗兰克和多斯桑托斯(巴亚)。

它有三个基本的概念:“中心”、“外围”和“依附”,即世界体系由“中心”和“外围”两部分构成,工业国处于中心地位,而第三世界各国处于“外围”层面。

“外围”依附于“中心”而存在,而“中心”则通过对“外围”的剥夺得以发达起来。

这一理论的不足在于否认了各国之间的适度交流的必要性,单纯强调自主与本土化,必然走向封闭。

3、可持续发展理论最早于1981年由布朗提出,即21世纪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必须正确处理和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经济、社会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知识要点

乡村振兴战略知识要点

乡村振兴战略知识要点乡村振兴战略是指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下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要点:一、政策导向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政府将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支持,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村产业的发展,包括农业、农村工业、农村服务业等。

政府将通过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产能和农产品质量,促进农村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

政府将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提高农村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水平,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四、农民收入增加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之一是增加农民收入。

政府将通过发展农村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发展农村旅游等方式,推动农民收入的增加。

同时,政府还将加大对农民培训的力度,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帮助他们创业就业。

五、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战略强调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

政府将加大对农村环境治理的力度,推动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六、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乡村治理机制,提高乡村自治、法治、德治水平。

政府将加强对乡村社会组织的培育和支持,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提高农村社会治理能力。

七、农村文化振兴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村文化的振兴,要求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发展农村新型文化。

政府将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支持,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

总结起来,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全面推进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政府将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收入增加、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和农村文化振兴。

通过这些措施,将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乡村振兴规划建设纲要

乡村振兴规划建设纲要

乡村振兴规划建设纲要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为了推动乡村振兴,我国必须制定乡村振兴规划建设纲要,确保乡村振兴工作朝着正确方向稳步推进。

一、经济振兴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经济振兴。

我们应该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经济振兴规划,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业现代化。

通过农业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建设良好农村经济生态体系,打造适宜的农业发展环境。

二、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振兴不能只侧重于农业发展,还应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加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产业多元化。

构建农业、农村和农民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

我们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农村交通、水利、电力、信息等设施的建设水平。

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

四、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应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工作,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通过治理农村垃圾、污水等问题,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我们应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培育农村文化产业。

通过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的精神文化素质,增强乡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六、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农村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

我们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医疗服务的投入,提升农村教育和医疗设施的水平。

改善农村人民的受教育和医疗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七、深化农村治理体制改革为了推进乡村振兴,我们应该深化农村治理体制改革,构建乡村的现代治理体系。

加强村委会的力量建设,提升村委会的组织能力和服务水平。

农村发展复试内容背诵版笔记

农村发展复试内容背诵版笔记

第一章绪论一·农业的定义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

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

二·农业的主要特征1.地域性:农业生产的对象是动植物,需要热量、光照、水、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

不同的生物,生长发育要求的自然条件不同。

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国家政策差别很大。

因此,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2.季节性和周期性: 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

由于农作物生长发育受热量、水分、光照等自然因素影响,这些自然因素随季节而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所以农业生产的一切活动都与季节有关,从播种到收割需要按季节顺序安排。

同样,捕鱼、造林、畜牧等也有季节性和周期性。

三·农业的作用1.从经济角度看(2017年简答)A,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

重工业中的橡胶工业、化学工业(如硝酸甘油的生产)等所用的原料来自农业;轻工业中的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皮革工业、烟酒业等所用的原料也来自农业。

农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

农村既是重工业商品的广阔市场,也是轻工业商品的广阔市场。

B,农业是国家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

农业以上缴农业税的方式直接国家积累资金,农业也是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

在出口商品构成上,工业品出口的比重逐年上升,但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仍占重要地位。

农业在商品出口创汇方面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C,农业能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

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多,这些剩余劳动力被充实到了国民经济的其他劳动部门。

2.从社会角度看,农业是社会安定的基础,是安定天下的产业。

农业能否稳定发展,能否提供与人们生活水准逐渐提高这一基本趋势相适应的农、副产品,关系到社会的安定。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突出地表现在粮食的生产上。

村镇规划复习重点

村镇规划复习重点

0701104班村镇规划复习资料1.理解村镇规划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一)村镇规划是一门独立的学科1、城市与乡村是两个虽有共性,但却是更突显个性的两个不同地域范畴如:经济成份产业结构社会形态文化水平生活方式风土人情伦理观念等总结:村镇规划设计从理论、方法到成果必然与城市规划设计大不相同。

照搬照抄城市规划设计模式和套用城市规划设计案例绝对是行不通的应当尊重村镇特点2.乡村的类型、乡村型居民点(二)乡村1.类型普通乡村:密集型乡村聚落、分散型乡村聚落、半聚集型乡村聚落活动型乡村特殊乡村2.乡村型居民点乡村集镇:中心镇(乡政府所在地)一般镇(一般农村集镇村:中心村(村委会所在地)基层村(村民小组)3.城市规划、小城镇规划、村镇规划的基本特征比较。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志、任务。

新农村建设的标志1、农民居住集约化,2、生产方式合作化,3、生产工具机械化,4、农民享受公共产品公益化,5、农民素质知识化,6、农民流动市场化,7、农民医疗、教育制度化,8、农民养老保险普及化,9、城乡服务一体化。

具体内涵:生产发展——新农村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管理民主——健全村民自治制度。

5.村镇建设的发展模式五、村镇建设的发展模式1、工业企业带动型以当地基础条件为出发点,以发展工业企业为契机,通过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农村政治、经济、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综合发展,同时,乡村在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

应用:这种模式需要有发展工业企业的基本要素,如土地、资源、信息、技术、资金和能力强威望高的村庄领导人。

注意点:推广和发展该模式不能忽视农业的发展,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特色产业带动型在一个乡或村的范围内,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优势,围绕一个特色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一村一业发展壮大来带动乡村综合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一、背景介绍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乡村振兴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

为了推动乡村振兴,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引领农村产业发展走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道路。

二、农业产业发展方向乡村振兴的核心是农业产业发展。

中国拥有丰富的农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应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

发展现代农业、有机农业等高附加值农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

三、生态农业的推进乡村振兴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强调生态保护、资源合理利用,通过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等方式,实现生产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四、农村特色产业的培育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特色资源和发展条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培育发展农村特色产业。

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农产品市场需求和当地条件,发展特色农产品、休闲农业等,提供就业机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五、农村合作社的推广农村合作社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

通过组织农民参与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拓展,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六、农民培训与科技支持乡村振兴需要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供各类技术支持和科技服务,帮助农民了解最新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七、农村金融服务的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持。

政府应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推动农村金融创新,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八、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构建农产品流通体系缺乏高效、便捷和规范化的问题亟待解决。

政府应加强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并倡导发展农产品电商、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产品流通方式,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九、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振兴不仅需要发展农业产业,也需要利用农村优美的环境和传统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

政府可以支持乡村旅游项目的建设,推动农民参与旅游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十、总结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一环。

乡村振兴总体规划提纲【参考】

乡村振兴总体规划提纲【参考】

XX市XX县乡村振兴规划(参考提纲)第一章规划背景一、发展成就二、主要问题三、面临机遇四、规划衔接第二章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二、规划原则三、目标定位四、发展策略第三章乡村空间布局规划第四章乡村产业振兴规划第五章文化与旅游规划第六章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第七章宜居乡村建设规划第八章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第九章基础设施建设第十章农业设施布局第十一章综合防灾规划第十二章乡风文明建设第十三章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第十四章体制机制创新第十五章重点项目库第十六章时序安排第十七章保障措施第十八章规划附图(1)乡村综合现状图,(2)乡村建设现状图,(3)县域乡村设施综合现状图,(4)乡村空间用地适宜性综合评价图,(5)乡村人口空间分布规划图,(6)县域城乡空间结构图,(7)乡村空间布局规划图(一张蓝图),(8)县域空间管制规划图,(9)县域乡村产业空间结构图,(10)县域乡村农业发展规划图,(11)县域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图,(12)县域乡村农业设施布局图,(13)县域乡村体系规划图,(14)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图,(15)县域乡村风貌分区规划图,(16)县域农房建设引导图,(17)生态安全格局图,(18)生态空间保护与修复规划图,(19)县域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图,(20)县域乡村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图,(21)县域乡村综合交通规划图,(22)县域乡村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图,(23)县域“四古”保护规划图,(24)县域乡村振兴发展时序规划图,(25)近期建设规划图。

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参考提纲)第一章现状分析一、现状与基础二、特征与问题第二章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定位与目标第三章乡村产业体系规划第四章乡村产业生产体系规划第五章乡村产业经营体系规划第六章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第七章乡村产业发展项目库第八章保障措施重点镇(村)乡村振兴规划(参考提纲)第一章规划背景一、现状特征分析二、乡村用地适宜性评价三、乡村人口规模预测第二章规划总则一、规划期限与规划依据二、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三、总体目标与阶段目标第三章乡村空间布局规划第四章乡村体系规划第五章乡村产业规划第六章乡村生态景观规划第七章乡村设施规划一、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二、乡村基础设施三、乡村农业设施第八章乡村重要区域规划第九章村庄规划一、新建新村(撤并重组)二、村庄整治(聚集提升类)三、名村和传统村落(特色保护类)第十章附图(1)区位关系图,(2)乡村综合现状图,(3)乡村用地适宜性评价图,(4)乡村文化及景观资源分析图,(5)乡村空间布局规划图,(6)乡村体系规划图,(7)乡村生态景观规划图(8)乡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9)乡村基础设施规划图,(10)乡村农业产业规划图,(11)乡村农业产业规划图,(12)乡村重要区域现状分析图,(13)乡村重要区域规划总平面图,(14)乡村重要区域道路工程规划图,(15)乡村重要区域管线综合规划图,(16)乡村重要区域竖向规划图,(17)乡村重要区域效果图,(18)村庄规划设计应按照各类村庄相对应的技术编制规定编制相关图纸内容。

农村发展概论复习题

农村发展概论复习题

农村发展概论复习题第一篇:农村发展概论复习题复习题1.什么是发展?发展与增长的关系?2.什么是参与式发展理论的内涵和原则?3.新时期中国农村存在哪些主要问题?4.新时期中国农村发展的对策是什么?5.中国人力资源发展面临的挑战?6.你对中国农村贫困状况有何看法?7.简述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8.结合实际,谈谈对农民增收途径的看法?9.结合实际,谈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10.比较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村发展模式的区别?第二篇:农村发展概论学号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农村发展概论》论文(作业)题目平山县上东峪村农业发展与展望姓名王艳专业入学时间教学点2016年4月10日平山县上东峪村农业发展与展望——从传统农业改造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视角摘要:通过对平山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针对该县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该目前国内外现代农业前景和经验的借鉴,提出了平山县上东峪村突破目前现代农业发展瓶颈的发展方向。

关健词:平山;农业;发展;旅游一、平山县农村农业发展现状平山县位于河北省西部、太行山东麓、滹沱河上游,距石家庄40公里,距北京300公里,东临鹿泉市,南接井陉县,北靠灵寿、阜平,西与山西省接壤。

全县总面积为264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288万亩,耕地46万亩,水域46万亩,俗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70万亩左右。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深入,平山县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一方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基础设施全面加强。

通过“项目投入、政府支持、群众自筹”的方式,实施了标准粮田建设、中低产田改良、病险水库加固、农村沼气推广等项目,同时完善了农村路网、电网、广电通信等设施,农业生产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另一方面,以往粮食种植“一头沉”的局面得到了切实改变。

特色作物种植和旅游农业得到了很大发展,核桃种植已经初具规模,并且获得了“中国核桃之乡”的美誉,配合西柏坡、驼梁、天桂山等景区的旅游观光采摘农业得到了长足进步,许多观光采摘园都已经建成迎客。

乡村振兴提纲

乡村振兴提纲

乡村振兴提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地区面临着人口外流、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乡村振兴成为了当前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围绕乡村振兴这一主题,从农业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探讨乡村振兴的路径和措施。

一、农业发展农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实现乡村振兴,首先要加强农业发展。

农业现代化是关键,要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善农业灌溉设施,提高农田水利利用率。

同时,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

要发展特色农业,培育农村产业新动能。

鼓励农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服务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培育农村新兴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三、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收入是农村振兴的关键问题之一。

要改革农业经营体制,推动农民土地经营权流转,扩大农民经营规模。

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水平。

发展农村电商,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全面的社会保障服务。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交通、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

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五、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要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农民文化素质。

丰富农村文化活动,促进乡风文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的传播。

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遗产,发展乡村旅游,推动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

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之一。

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加强农田水土保持,推广节水农业和有机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化肥使用。

加强农村环境治理,修复农村生态系统,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乡村振兴主题写作提纲(1)

乡村振兴主题写作提纲(1)

乡村振兴主题写作提纲(1)乡村振兴主题写作提纲一、引言- 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乡村振兴对于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的意义二、乡村振兴背景- 农村人口减少和老龄化问题的加剧- 农业经营模式落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城市化进程下农村资源浪费、农田荒芜、环境污染等问题的突出三、乡村振兴的内涵与目标-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构建农业农村瞪羚地区和“美丽乡村”- 建设农业农村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地区四、乡村振兴的路径与模式- 注重产业发展,提升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1. 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2. 建设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3.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1.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完善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2. 加强农村生活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3. 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的应用,提升农村数字化水平- 推动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1. 完善农村社会组织网络,加强农民参与乡村事务的主体地位2.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 推进农村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民教育、医疗、社保等服务水平五、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制定配套政策,加大财力投入,保障乡村振兴的实施- 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政策合力,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协同推进- 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解决乡村发展中的融资问题-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制度和农民利益保护机制,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和长远发展利益六、乡村振兴实践案例分析- 从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以及农村振兴试点地区的经验中得出启示- 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差异化的乡村振兴策略和路径七、乡村振兴的挑战与对策- 城乡发展差距问题和农民对城市的向往挑战乡村振兴-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比较匮乏的问题- 乡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问题-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和农民产权保护问题八、结论与展望-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乡村振兴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作用,形成合力- 未来乡村振兴的方向是更加生态、现代、和谐的乡村发展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发展规划一、重点概念1、农村指以农业生产为主,由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组成,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实体,是社会的基层部分。

主要是县以下的乡(镇)、村两个层次。

2、城镇指人口比较集中、工商业比较发达、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区域,包括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直辖市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设镇建制的镇。

3、中心村是村民委员会的所在地,是农村中从事农业、家庭副业的工业生产活动的较大居民点。

4、农村发展战略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农业发展的总体构想、道路选择和目标设定,即一个较长历史时期内农村的经济、社会、科技、生态发展的总目标和总任务。

5、农村经济结构指农村各个经济部门、各个地区、各种经济成分、各种经济组织之间以及农村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之间的构成及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6、区域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7、村镇总体规划是在一定的行政区域(乡镇政府的管辖范围)内,以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依据,以乡(镇)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状况为条件,对区域内的集镇、村庄和主要建设项目进行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安排。

8、村镇建设规划是指在村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一个村庄或集镇内部的各项建设及其用地进行合理布局的具体安排。

也可以称为村镇居民点内部规划。

9、区域环境规划人们为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而对自身的开发活动和对环境的影响所做的合理安排。

10、农村发展规划指各地区根据其当前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等状况和未来可能发展的趋势而制定的具有综合性、长期性的一种计划形式。

11、旅游规划是针对一定区域的实际而制定的未来旅游发展优化方案和实施要求。

12、旅游地域系统指一定地域空间的旅游要素综合体——目的地、客源地、中间环节各要素及围绕着旅游者行为所发生的各种现象与关系。

13、农村产业结构指一定时期的区域内农村各项产业之间及其内部各生产门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构成状况和相互关系,是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形态影响的产物。

14、环境容量指环境容纳污染物的能力阈限,通常以区域环境目标值为衡量标准。

该值是国家按环境功能区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

15、村镇性质指村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在组织生产、生活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16、农村发展规划指标是指反映农村社会现象(现在或将来)的数量、质量、类别、状态、等级、程度等特性的项目。

17、村镇经济联系半径是村镇在组织社会生产与居民生活方面所产生的经济影响的地区范围。

18、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通过安排各项建设事业的综合布局,进行区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使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趋于和谐统一。

19、污染源是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2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土地总供给与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

21、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框架控制之下,针对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的某一专门问题或某一产业部门的土地利用问题而进行的规划。

包括土地开发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土地保护规划、单项土地资源利用规划。

22、、土地利用详细规划是在总体规划的控制和指导下,详细规定各类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或直接对某一地段、某一土地使用单位的土地利用做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可分为城市(镇)土地利用规划,乡村土地利用规划。

23、村镇体系指乡(镇)域范围内,以集镇为中心,由集镇、中心村、基层村等居民点按一定的层次、功能、空间结构组成的有机整体。

24、风玫瑰也叫风向频率玫瑰图,它是根据某一地区多年平均统计的各个方风向和风速的百分数值,并按一定比例绘制,一般多用八个或十六个罗盘方位表示,由于该图的形状形似玫瑰花朵 ,故名“风玫瑰”。

25、村镇建设规划区指村庄、集镇建成区和因村庄、集镇建设及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规划区一般应是一条封闭曲线所包围的区域。

26、楔形绿地指自然的绿色空间楔入城区,便于居民接近自然,同时有利于城市与自然环境融合,提高生态质量。

27、联排式指多户住宅以山墙横向连接(最少四户以上)即为联排式。

每户住宅前、后二面开敞。

28、道路红线宽度通常是指道路横断面中各组成部分用地宽度的总和。

包括车行道宽度,行道树宽度,道路边沟宽度,人行道宽度。

二、重要知识要点1、农村的含义与主要特征答:含义:(1)农村是一个区域概念。

包括城市以外的一切地域;(2)有一定的行政归属关系;(3)有特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以农为主,以农业生产方式为基础;以农民为主,以农户家庭为基础。

主要特征:(1)以一定的社会组织关系为基础;(2)以农为主,以农业生产方式为基础;(3)以农民为主,以农户家庭为基础。

2、什么是农村发展战略重点?如何选择农村发展战略重点?答:战略重点指在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对于实现战略目标具有关键意义,或目前发展还比较薄弱而需要加强的部门、行业、环节。

选择依据:(1)根据地区优势:包括自然、经济、技术、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条件,地区优势可划分为主要优势和次要优势;现实优势和潜在优势;区位优势和非区位优势;组合优势和非组合优势。

(2)根据不利条件;(3)综合评价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3、简述农村发展规划中综合平衡工作涉及的内容及综合平衡法的工作步骤。

答:综合平衡工作涉及的内容:(1)正确安排农村经济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2)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做好资源与需要之间的平衡,保证社会经济生活的稳定发展。

工作步骤:(1)确定综合平衡的内容和指标体系;(2)预测发展需求;(3)综合平衡.4、简述区域规划的概念与内容?答: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通过安排各项建设事业的综合布局,进行区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使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趋于和谐统一。

区域规划的内容包括:(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2)工农业生产的布局规划;(3)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4)基础设施规划;(5)土地利用规划;(6)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7)区域发展政策。

5、简述公共建筑的基本项目?⏹行政管理类⏹教育机构类⏹文体科技类⏹医疗保健类⏹商业金融类⏹集贸设施类6、简述村庄建设类型的划分?答: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环境、现有建设基础、村民的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在村庄布点规划中按照村庄建设方式,划分为改造扩建型、新建型和保护型三类。

(1)改造扩建型村庄主要是指已有一定的建设规模,便于组织现代农业生产,具有较好的(或便于形成的)对外交通条件,拥有值得保护、利用的自然资源或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配套,并可以实施更新改造,村庄周边用地能够满足改建扩建需求的村庄。

(2)保护型村庄是指对规划确定的重点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名人故里等需要特殊保护的村庄。

(3)新建型村庄主要是指把农民从行蓄洪区,易淹、易涝、易灾地区,易受山洪暴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侵袭地区,水、路不通的深山区迁移出来;或者为了优化产业结构,集约用地,调整合并现状村庄,择址新建村庄,为农民提供新的集中居住地。

新建村庄从选址上要立足于提高避灾能力,有利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7、简述村镇总体规划与村镇建设规划的研究对象?答:(1)村镇总体规划研究对象,不仅仅是一个个具体的村庄或城镇,而是把一个更大行政区域范围内所有的村庄和集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通盘考虑到他们今后的建设与发展。

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村镇规划,是基于乡镇行政管辖范围而言的(乡域或镇域)。

(2)村镇建设规划是以具体的集镇与村庄为研究对象,也可以称为村镇居民点内部的规划。

8、简述战略、规划、计划三者的关系。

答:战略、规划、计划是一种内在密切相关的延伸关系,是一种总体与局部的关系,战略是制定规划和计划的指导方针,规划和计划是为了实现战略中规定的目标所采取的行动安排,是战略的延伸。

从战略、规划和计划研究的思维过程的分析来看:战略的研究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

而规划、计划都是在发展战略约束下进行的,不论规划和计划如何概略,其抽象程度必然低于战略,其研究的思维过程是在战略指导下,从抽象向具体返回。

从决策层面来说:战略的制定是在一定条件和一定范围内最高层次的决策,规划和计划则是遵从这一决策的低一层次的决策;若将三者构成一个等级层次,则战略处于最高层次,规划处于亚级层次,计划则在最低层次。

9.农村发展规划的实施有哪些手段?答:(1)经济手段。

采用有差别的财政、金融、价格、工资等政策,借以改变某些农村地域所处的环境条件,影响生产要素的流动,扶植或限制某些产业或企业集团的发展来带动农业的发展,贯彻农村发展规划,从而影响未来农村的发展;(2)法律手段。

通过一定的法律法规干预和确保农村发展规划的贯彻和实施;(3)行政干预。

通过直接投资、强制性管制等,直接影响各农村地区及农业部门内企业的发展,推动原有布局的分化与新规划布局的形成等。

10、简述农村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答:农村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确定适宜的农业生产结构;②增加和保护区域内物种;③促进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发展生态农业;④做好乡镇工业与管理,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与化肥,减少化学物质对土地农作物的污染;⑤合理规划农村居住生活环境,健全基础设施,美化农村环境。

11、简述旅游开发与旅游发展的关系?答:第一,旅游开发是将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并为消费提供条件的过程;第二,旅游发展是指旅游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活动所引起的系统内外的变化与演进,包含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旅游消费的扩大及旅游活动引起的各种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变化,良性、恶性,可持续、不可持续。

第三,开发的目的是为了销售,为了推动旅游发展,因此开发必须重视消费;旅游产品开发必须有相应的条件支持,因此开发必须重视旅游发展背景和发展条件。

12、简述中国农村发展的内涵。

答:一是农村产业发展与资源持续利用问题,处理好当代人与世世代代人的关系;二是劳动就业问题,消除贫困,促进平等发展;三是建立合理的、有效的经济运行系统、社会结构系统和思想文化系统,推动农村社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村人的全面发展。

13、简述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答:(1)确定一个发展目标•包括经济目标、社会目标与生态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分目标(2)进行两个基本分析• 1)旅游市场分析•外层内容:对客源市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进行分析与预测。

•内层内容:确定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进行有效的市场营销,使潜在的客源市场变成真实的客源市场。

• 2)旅游资源分析•外层内容:各类旅游资源现状的调查、评价。

•内层内容: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进行综合功能配套,构建空间网络,布局重点开发地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