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解读微表情 非语言交流
11
2.1眼睛的语言密码
1.眼睛交流小知识 2.瞳孔传递的信息
3.眨眼传递的信息
4.眯眼传递的信息
瞳孔是受自主神经支配,是独立、 自觉、不受意志控制的,它可以 反映出态度及情绪的变化。常人 在一般光线下直径为3~4毫米。
积极的情绪会使瞳孔扩张,消极 的情绪则会收缩瞳孔。处于积极 兴奋状态下的人们,瞳孔会比原 来的扩大四倍,处于消极情绪时 就会收缩。当我们悲伤难过时, 会变得目光呆滞,这就与瞳孔的 收缩有关。
当人们遇到危险或棘手的事情时,边缘系统会 使人们做出最及时的反应。可能是冻结,也可 能是逃跑或战斗。
非语言交流知识概述
8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2
解读身体语言密码
• • • • • • 眼睛的语言密码 嘴部的言外之意 笑容传达的信号 手臂隐藏的秘密 手势传递的讯息 腿部透露的信息
9
2.1眼睛的语言1.眼睛交流小知识 2.瞳孔传递的信息
眯眼在不同的情境下表达的意思也不同。在 处理紧要的事、感兴趣的事时,它反应的是 “集中注意力、关注”。
3.眨眼传递的信息
4.眯眼传递的信息
解读身体语言密码
17
2.1眼睛的语言密码
1.眼睛交流小知识 2.瞳孔传递的信息
• 非语言交流的理论基础
2
1.1 非语言交流的定义和特点
英国学者伯贡与赛因
1.非语言交流的定义 2.非语言交流的特点
非语言交流是不用言辞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 属性或行动,这些属性和行动由发出者有目的地发出, 由接收者有意识地接受并可能进行反馈。
非语言交流
美国学者萨摩瓦
非语言交际指在一定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 输出者或接收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 因素既可以人为生成,也可以由环境造成。
微表情在采访中运用的探析
微表情在采访中运用的探析作者:姜宏曾鹏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7年第04期摘要:微表情在新闻采访活动中对于了解采访对象心理动态,信息真实性判断有着显著的作用,从而被记者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运用。
分析了微表情在新闻采访活动中的作用与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微表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运用效果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微表情新闻采访心理动态微表情作为一种心理学名词,是指瞬间闪现的面部表情,能揭示人的真实感情和情绪,人们通过做一些表情把内心感受表达给对方看,在人们做的不同表情之间,或是某个表情里,脸部会“泄露”出其它的信息。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微表情的相关知识积累,对被采访者进行观察,从而辅助新闻采访的进程与获得大量有用信息。
一、微表情在新闻采访活动的作用传播学中,一般将人类使用的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
非语言符号是指语言符号以外的在信息交流活动中能够发挥意指作用的其他符号形式。
包括我们所运用的手势、姿态、动作、表情、腔调及身体接触等。
微表情作为非语言符号的一种,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对获取信息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
1.传递真实信息。
记者者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只要是通过语言符号从被采访者获取的信息,往往因为被采访者个人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承担意识与社会扮演角色的不同,从而对信息进行有选择性的讲述,导致信息真实度参差不齐。
而微表情作为人们在对外来信息接触时,一种很难抑制的本能情绪反应,它能揭露人们最真实的感受和情绪。
对于这种本能的情绪反应,在采访的过程中加以合理运用,往往能获取比语言符号所传递出来的更加真实的信息,并对语言符号信息传递的信息的真实性加以判断。
2.了解被采访者心理活动。
《新闻采访原理与方法》一书中,将被采访者分为了五类:积极协作型、一般配合型、无所适从型、消极应付型、抵制抗拒型。
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时,可以通过利用微表情相关手段来了解被采访者对于采访活动态度和心理特点,从而选择合适的采访方式,展开采访活动。
微表情的介绍和应用
了解微表情和其应用1. 微表情的概念1.1 微表情是什么微表情最早由保罗.艾克曼提出,是在人们压抑或说谎情况下泄露的面部情绪活动,一般持续时间在1/25或1/5间,微表情可以带动整个面部肌肉或部分肌肉。
微表情具有碎片化的特征,微表情的出现时间较短且容易被其他表情掩盖。
目前研究表明微表情包含了六大表情:高兴、悲伤、愤怒、厌恶、恐惧、惊讶。
微表情通常出现在自然环境和实验环境下,实验发生范式分为两种说谎—泄露和压抑—诱发。
1.2 微表情的产生原理Frank 和Svetieva (2015)认为微表情的发生是由于表情加工的双系统:一个是锥体束运动系统驱动自主的及来源于大脑皮层的面部表情,另一个是锥体束外运动系统非自住的及来源于皮层下的面部运动,前者是出于社会化和通过模仿的表情,后者是由内在情绪引发的表情。
当一个人想要掩盖自身的真实情感就会引发这两种运动系统,皮层下大脑会发送一种无意识的发射式信号给面部神经,而锥体束自主运动系统会发送一个信号进行抑制,遮掩真实的情绪表达。
这两种系统同时出现时也会互相牵制,当皮下层的信号足够强大时,真实情绪会在短时间内暴露,然后自主系统恢复对面部肌肉的控制,掩盖先前的表情,这就是微表情形成的原理。
导致两个系统互相牵制的情况有两种:(1)说谎者对说谎这件事或对象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
Frank 和Svetieva (2013)认为当说谎者害怕被拆穿谎言,或者因说谎而产生巨大的厌恶感或内疚感,或者厌恶谎言针对的对象,这些情况往往会从说谎者的表情及肢体语言上暴露出来。
说谎者为了不被拆穿谎言会控制自己的表情和行为,形成“印象管理”(Memon, Vrij, & Bull, 2003),说谎者可能会通过减少肢体动作、减少回答的间隔时间来掩盖谎言的线索。
(2)说谎往往需要更多的精力构建谎言。
说谎者需要编造合理的理由,要注重逻辑融洽、前后内容一致,同时要注意欺骗对象的行为,这导致说谎者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编造谎言。
公共关系学非语言文字符号名词解释汇总
公共关系学非语言文字符号名词解释汇总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沟通的学科。
在公共关系学中,非语言文字符号是指不依赖于语言文字的一种交流方式,用于传递信息、态度和情感。
以下是几个非语言文字符号的名词解释:
1. 姿势和动作:人们通过身体姿势和动作来表达情感和意图,例如微笑、握手、挥手等。
2. 面部表情:人的面部表情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情绪和态度,例如微笑、愤怒、惊讶等。
3. 目光交流:眼神的交流是一种重要的非语言文字符号,通过眼神的注视、眨眼等方式来传递信息与意图。
4. 身体接触:身体接触可以传递亲近感和情感交流,例如拥抱、握手等。
5. 配音和发声方式:不同的配音和发声方式可以传递不同的情感和语气,例如音量、音调、语速等。
6. 图象和符号:图象和符号是一种通过视觉传达信息的非语言文字符号,例如商标、标志、图表等。
7. 空间布局:空间布局可以体现组织的形象和氛围,例如会议室的布置、展览馆的规划等。
这些非语言文字符号在公共关系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组织与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非言语传播学微信表情情感表达分析.pdf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微信类的社交媒体霸占了中国人使用手机的大半时间,而在微信类社交媒体平台上使用表情图标辅助文字表达语气与情感的行为则鲜有研究。
在非言语传播学理论视角下,微信环境内的表情图标对文字表达起到了语气增强、软化和明确三种修饰作用。
关键词:表情图标;非言语传播学;网络媒介传播 1表情图标(Emoji)的发展沿革 1982年9月19日,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斯科特?法尔曼教授在学校论坛上发帖,建议使用“:-)”在文字之后来表示玩笑意,使用“:-(”表示自己没有在说玩笑话。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人正式使用表情符号(emoticon)来表示语气,以补充屏幕上文字聊天无法传递的、面对面交流(Face-to-facecommunication)才能表达的说话者的心情等细节。
随后数年,横向的表情符号(如“:-)”)在欧美流行起来,竖向的表情符号(如“(*^^*)”)则在亚洲风行。
在1999年,日本人栗田穰崇以天气图标、股票符号、中文文字和路标标志为灵感,创造出了一套180个12×12像素的表情符号。
表情的编写则使用了统一码(Unicode),使表情图标可以跨不同系统、不同平台进行传播。
表情图标常常被称为表情符号的“升级版”,并且在逐渐替代后者(Pavalanathan&Eisenstein2016)。
2007年,安卓系统使用了表情图标,2009年苹果的iOS系统也更新了600余个表情图标。
于是在移动互联网爆发的几年内,表情图标的使用席卷了全球——包括微信、微博、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等在内的社交网络平台都允许表情符号的使用。
现如今,表情符号已经成为网络传播中沟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牛津词典》甚至将2015年年度词汇的殊荣颁给了全球网民最爱的“笑哭”表情。
2017年中山大学一项统计显示,仅在QQ平台,一年被使用最多次数的表情“呲牙”就被使用了303亿次。
足见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表情图标的火爆程度。
微表情
(2)耳朵形状的不同
形状圆滑丰满,人际关系比较和谐。 耳形不整齐,有锐角或呈现三角形之类的额,叛逆心较重,不服输, 不喜欢接受别人的意见, 很行反驳,冲动。
向前张开、呈“招风耳”消息的搜集非常灵敏,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喜欢从事冒险的工作, 此外,还有投机、吹毛求疵、疑心重特性
(3)耳朵的位置 耳朵的位置比眉毛高的人较易成名。 耳朵的上半部分—一个人的行为能力,如上班不长的好,并且看上去有力, 高度还能接近或超过耳朵,则说明这个人有坚定地意志力,动手能力强。 耳朵的下半部分—思考是否周密。 有耳垂的人较圆滑,不易冲动 耳垂往后者,个性内向、被动、欠缺热心、不够积极。
微表情—眼睛
(1)眼球时常向右上方转动 喜欢幻想,或者正在回忆某事或某人,或者在幻想未来的生活或事物。
(2)眼球频繁向右下方转动
内心感受较多,情绪触动大,容易感情用事。 心思细腻,有较强的思考力。 往往比一般谈过程中,对方偶尔想右下方转动,这就说明对方所说的内容 可信度并不高
(3)眼球频繁向左上方转动 表示视觉回想,回忆过去所见到的画面场景、 这类人时常喜欢翻来覆去回忆某事,他们会把这种“思考方式”带入他的谈话中, 因此,在于这种人交友时,要有一定的耐性。
(4)眼球频繁向左下方转动
听觉在发挥作用,正带着某种情绪进行自我内心活动,也就是与自己对话。 比如鼓励 频繁做出这种眼球动作的人,想象力思考力非常强,细化自由的享受生活。
抿嘴唇—自我抑制的表现,隐藏了某些事事,自己压抑起来不说出来
(1)挤压嘴唇
很多人在内心焦虑或者压力过大情况下 就会做出挤压嘴唇的动作,说明他此时毫无自信 负面情绪逐渐飙升,心情也会及其忧郁
除了闭口不言的意义外,也在排斥他人的询问
(2)往中间缩拢 也被人们视为“努嘴”
微表情心理学识别能力及运用论文(共2篇)
微表情心理学识别能力及运用论文(共2篇)微表情心理学识别能力及运用论文(共2篇)第1篇:微表情识别训练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表情识别能力概述0引言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面部情绪认知能力的受损导致其人际交流技能和社会功能严重受损(Kohler&Martin,2006),然而过去几十年的研究表明,通过现有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并不能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Bellacketal.,2004),而2011年全球各大制药公司由于精神病治疗药物的研发周期长、成功率低等宣布退出精神疾病药物的研发(Cressey,2011),这使得未来更难有希望出现治疗或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新药,因此需要寻求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非药物治疗和干预的途径。
研究者们探索通过心理治疗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比如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基本认知能力(注意、记忆、执行控制能力)训练来促进其社会功能康复,这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并不理想,认知训练只能解释结果中10%-40%的变异(Horanetal.,2009;Wykes,Huddy,Cellard,McGurk&Czobor,2011)。
准确的识别与表达情绪对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十分重要(Shen,Wu,&Fu,2012),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知觉能力受到严重损害,影响其社会功能,导致其人际交流、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工作等受到严重影响(Kee,Green,Mintz,&Brekke,2003)。
因此,需要通过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知觉能力来促进其社会功能康复(Roberts&Velligan,2012)。
在情绪知觉能力的训练中,微表情训练工具(micro-expressionstrainingtool,METT)是较为成熟的(Marsh,Luckett,Russell,Coltheart,&Green,2012),已被较多研究情绪知觉训练研究所采用,Shen(2012)等人采用该范式考察了健康大学生对六种基本情绪表情的知觉能力。
微表情
Company Logo
13.话语重复、声音上扬---撒谎。 14.肢体阻抗:向后退一步,表示刚说的话不可信。 15.抿嘴:经典的模棱两可的动作。 16.摸脖子:人撒谎的时候会摸脖子,典型的强迫行 为。 17.撒谎的时候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表情,往往没有任 何表情。
Company Logo
7.眼睛向左看是在回忆,向右看是在思考谎话。 8.惊讶表情超过一秒就是假惊讶。 9.男人右肩微耸一下就是在说假话。 10.当不能倒着将事情回忆一遍,那么事情肯定是编 造的。 11.用手抚额头---表示羞愧。 12.瞳孔放大---恐惧,愤怒。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愤怒:这时眉毛下垂,前额紧皱, 眼睑和嘴唇紧张。 厌恶:厌恶的表情包括嗤鼻,上嘴 唇上抬,眉毛下垂,眯眼。 惊讶:惊讶时,下颚下垂,嘴唇和 嘴巴放松,眼睛张大,眼睑和眉毛微 抬。 轻蔑:轻蔑的著名特征就是嘴角一 侧抬起,作讥笑或得意笑状。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想知道他人的心思,他的表情会告诉你答案 没有人能够撒谎,他的“微表情”会出卖他 所以在这里建议大家 还是老老实实说实话吧 谎言总有被揭穿的那天 不要等到东窗事发 无法面对他人时才后悔 早知今日 何必当初呢???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让我看着你的眼
Company Logo
微表情
常见的七种表情七:轻蔑
一边嘴角翘起
人的一些小动作
面部小动作
手中玄机Βιβλιοθήκη 提高眉毛 瞳孔放大 鼻孔外翻 嘴唇紧闭 抿嘴 用手抚额 摸鼻子 摸脖子
嘴角下垂 下巴扬起
抬起下巴
亮出中指
动作一:提高眉毛
提高眉毛——表示很疑问
动作二:瞳孔放大
瞳孔是一种非常敏 感的指示计,可用来测 定人们对某一情况的反 应。当你对某事情感兴 趣时,瞳孔会放大;如 果听到你不喜欢的事情, 你的瞳孔往往会收缩。
研究微表情的目的
交流时,我们希望尽可能多的获取 语言和非语言的信息。同时我们也会控 制自己的表情,其目的是: 1、 最大限度地了解对方; 2、掌握所处的境况; 3、 避免危险、欺骗、窘境
或社会地位损失;
4、诱导、确认或控制对方 的想法;
动作二:瞳孔放大
珠宝商人是这样回答的:前一位顾客好像漫不经心地挑选珠宝, 可是你是否注意到她的眼睛变化?当她看到这枚红宝石戒指时,瞳孔 迅速扩大,证明她对这枚戒指有浓厚的兴趣,只要这枚戒指的价钱在 她的预期范围之内,她就会义无反顾地购买。第二位顾客则不同,她 看了那么多珠宝,瞳孔根本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证明她对这没有购买 欲望,我只好将价格降低,用低廉的价格来吸引她的注意。
动作三:鼻孔外翻,嘴唇紧闭
鼻孔外翻,嘴唇紧闭---生气: 普遍说来,当人们遇到不 高兴的事情的时候会生气。例 如被别人冒犯时;服务的怠慢 或者服务不到位;孩子不听管 教在外面闯祸等情况。
动作四:抿嘴
(1)抿住嘴唇,偶尔用牙 齿触碰:他在心里暗自揣摩。
动作四:抿嘴
(2)紧抿嘴唇:内心紧张。
动作四:抿嘴
常见的面试“微表情”
(14)稍偏头微笑—— 自在与友善
微表情-定义
微表情-定义微表情微表情是一种人类在试图隐藏某种情感时无意识做出的、短暂的面部表情。
微表情通常会在人们经历得失、情势危急的时候出现。
跟普通的面部表情不同的是,微表情很少能够装出来。
微表情能够完全反映出人类共有的厌恶、愤怒、恐惧、悲伤、幸福、惊讶以及轻蔑这七种情绪特征。
微表情能在1/25秒内一闪而过。
通过“微表情”,就能断定自己是不是喜欢某个人。
通常人们把这归因于下意识、直觉或是“本能感觉”,但是研究人员发现:眼睛收到的信息更加丰富-------微表情。
人的脸部可以传输信息,它是媒介,是信息传输器。
“阅读”一张脸时,有非常多的信息需要我们去发现。
其中包括脸部的基本结构和肌肉特性:这张脸很长且棱角分明,还是又圆又胖?通常,看到一张陌生的面孔后,我们会翻阅罗乐德斯(Rolodex)名片管理器[ 译注:名片夹],在认识的人里找出脸型相似的人。
我们也会通过人们的眼镜、化妆、纹身或穿孔等人为装饰来作出自己的判断。
微表情-历史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William Condon率先进行了针对瞬间互动的研究。
在他著名的研究项目中,他逐帧地仔细观察了一段四秒半的影片片段,每帧是二十五分之一秒。
在对这段影片片段研究一年半之后,他已经可以明辨一些互动时的小动作,比如当丈夫把手伸过来的瞬间,妻子会以一种微弱的节奏移动她的肩膀。
美国心理学家John Gottman通过对情侣录像来分析两人间的互动。
通过研究这些微动作,Gottman可以预言哪些情侣会继续恋情,而哪些将会分手。
微表情-目的微表情面部的变化,如笑、皱眉、发怒,能迅速地提供更多的信息,由此我们能很明显的了解人们当时的心情、意图。
心里的事全在脸上写着,想获取你信任的人会冲你笑,想吓唬你的人会冲你发怒。
交流时,我们希望尽可能多的获取语言和非语言的信息。
同时我们也会控制自己的表情,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了解对方;·掌握所处的境况;·避免危险、欺骗、窘境或社会地位损失;·诱导、确认或控制对方的想法;一次简单的握手却隐含着巨大的外交信息,一个眼神的流露也许意味着一次并购的成功,一个微笑也许就能促成一个亿元的订单。
新媒体视域下非语言符号在跨文化传播中的运用探析
新媒体视域下非语言符号在跨文化传播中的运用探析在新媒体时代,非语言符号的运用在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非语言符号,包括但不限于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声音的音调和节奏、色彩、图形等,它们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和解读方式。
首先,肢体语言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在跨文化沟通中起着桥梁的作用。
例如,点头在大多数文化中表示同意,但在某些文化中可能表示尊重或礼貌。
因此,在新媒体传播中,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肢体语言的差异对于有效沟通至关重要。
其次,面部表情是非语言符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微笑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被视为友好和积极的象征,但在某些文化中,微笑可能被误解为轻浮或不真诚。
新媒体平台上的表情包和动画角色设计需要考虑到这些文化差异,以避免误解。
声音的音调和节奏也是跨文化传播中不可忽视的非语言符号。
不同语言的语调和节奏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态度。
在新媒体的音频和视频内容中,适当调整语调和节奏,可以帮助信息更准确地传达给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
色彩在跨文化中具有不同的意义。
例如,红色在中国文化中通常与喜庆和好运相关联,而在西方文化中可能与危险或紧急情况相关。
新媒体设计中的色彩选择需要考虑到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以确保信息的有效传达。
最后,图形和符号也是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非语言符号。
不同的图形和符号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
例如,和平鸽在许多文化中是和平的象征,但在某些文化中可能并不具有相同的意义。
新媒体内容创作者在使用图形和符号时,需要对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有深入的了解。
综上所述,新媒体视域下非语言符号在跨文化传播中的运用需要创作者具备跨文化意识,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符号意义,以确保信息的有效、准确传达。
通过精心设计和选择非语言符号,可以增强跨文化沟通的效果,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
论微表情在新闻采访中的信息价值及运用
论微表情在新闻采访中的信息价值及运用微表情是指人在有效刺激下的最初瞬间表现,包括表情、动作、声音变化等。
这些表现时间短、幅度小,但不受思维控制,真实可靠,因此被用来识别谎言。
本文首先分析了微表情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之后思考实际采访中运用微表情存在的问题,最后研究如何更好地在采访中应用微表情。
标签:微表情;新闻采访;非语言符号“微表情”这个词进入到公众视野源自2009年美剧《Lie to me》(别对我说谎)的热播。
它是指人在有效刺激下的最初瞬间表现,包括表情、动作、声音等。
这些表现时间短、动作幅度小,但不受思维控制,被认为是一种自发的表情,因此可以作为辨识谎言的依据。
也正因为这一特点,微表情在国外引起了影视界、新闻界和科学界等各方的关注,国内目前此领域涉猎不多。
一、文献综述传播学中,一般将人类使用的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
非语言符号:是指语言符号以外的在信息交流活动中能够发挥意指作用的其他符号形式。
包括我们所运用的手势、姿态、动作、表情、腔调及身体接触等。
①“微表情”是个心理学名词,应到传播学中,不难看出非语言符号的研究中更侧重于对微表情的关注。
目前国内已经有多篇文献提到了运用非语言符号对于新闻采访的意义,但将微表情与新闻采访联系在一起的很少,能查到的相关的文献如《隐藏的传者——人际传播中的微表情符号分析》、《从“微表情”看访谈节目中的人际传播》等文的重点也不是论述微表情在新闻采访中是如何运用的。
新闻采访是以直接的、面对面的人际交流形式进行的一种传播活动,采访者和被采访者总是要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微表情这种无声语言来传达信息。
在这个传播过程中,微表情最主要的两个作用就是强化语言符号携带的信息和否定语言符号传播的信息。
事实上,微表情研究能为传播领域,尤其是人际传播研究提供了更多翔实的案例和新的角度,笔者认为相比之下,微表情对于情绪的解读更加地仔细、准确、专业,对身体语言的研究也更加全面、深入。
微表情在社交媒体中的应用有哪些
微表情在社交媒体中的应用有哪些在当今数字化的社交媒体时代,人们的交流不再仅仅局限于面对面的言语和肢体语言。
然而,即使是在虚拟的交流平台上,微表情这一细微却蕴含丰富信息的元素,依然有着诸多的应用。
微表情,通常是指在极短时间内(通常不到 1/5 秒)在面部呈现出的无意识的表情动作。
这些细微的表情变化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真实的情绪和内心想法,尽管它们可能一闪而过,难以被轻易察觉。
在社交媒体中,微表情的应用首先体现在增强沟通效果方面。
当我们通过文字进行交流时,由于缺乏面部表情和语音语调等非语言线索,很容易产生误解。
例如,一句简单的“好的”,可能被理解为积极的同意,也可能被认为是敷衍的回应。
但如果配上一个微笑或者眨眼的表情符号,就能更好地传达出友善和轻松的态度。
这些表情符号实际上是微表情在数字世界中的一种简化和象征化表达,帮助我们弥补文字交流的不足,更准确地传达情感。
微表情还在社交媒体的情感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交媒体平台上产生了海量的数据,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通过对这些内容中所包含的微表情线索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用户的情绪状态。
比如,在一张照片中,人物微微皱起的眉头、紧绷的嘴角可能暗示着焦虑或不满;一段视频中,短暂出现的眼神躲闪可能表示心虚或不自信。
利用图像识别和情感分析技术,社交媒体平台能够对用户发布的内容进行分析,为个性化推荐、广告投放等提供依据。
例如,如果一个用户经常在照片中展现出愉悦的微表情,那么向他推荐与休闲娱乐相关的产品或服务可能会更有针对性。
此外,微表情在社交媒体中的社交互动评估方面也具有一定价值。
在社交群组或论坛中,人们对于某个话题的讨论往往会引发各种反应。
通过观察参与者在回复中所使用的表情符号以及语言表述中所隐含的微表情线索,可以评估出大家对该话题的态度和参与程度。
如果大多数人的回复都包含积极的微表情符号,如大笑、点赞等,说明这个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共鸣;反之,如果出现较多的负面微表情符号,如愤怒、悲伤等,可能意味着需要调整讨论的方向或方式。
微表情--传播学中的非语言符号PPT共49页
说话时一直把手放在裤兜里或抵着 大腿,是紧张的表现
.微笑的时候 眨眼睛说明真 的想到令人幸 福的事。假笑 眼角是没有皱
纹的
.人撒谎时会摸脖子,这是经典的 机械反应。
说话时抚摸双手多半是对自己 表述的不自信
敌意、抵触的表现
惊奇、害怕的表情在脸上超过一秒,表示是假装的
判断对方说“我爱你”是否真心的方法
2. 嚼口香糖
你知道为什么NBA的球员喜欢在比赛时嚼口香糖吗?为什么美国有些 学校在学生考试前派发口香糖?研究发现,咀嚼口香糖能改变人体与 压力相关的生理指标,能够缓解低、中程度的焦虑。 3、听轻音乐
不论是古典、民族还是流行音乐,都有助于你缓解紧张的情绪,如果 能跟着音乐的节奏跳上几步,你的感觉会更好
当然, 有时候 善意的 谎言还 是很好 的。
有时候,即使看破了谎言
不说出来,反而会更好
《Lie To Me》中的理论是 不能完全应用于我们的生 活中的。首先,电视剧毕 竟是电视剧,肯定是有一 定夸张成分的;其次,美 国人与中国人的生活习惯 大大不同。所以,学习剧 中的理论来测谎,在日常 生活中娱乐一下未必不可 ,但是决不可盲目信从 。
下面还有些其他的微 反应让大家了解一下
指尖搭成塔尖:深具自信。研 究指出,若紧张时双手十指是 难以一下对准的
手插口袋,眼睛左顾右盼, 不敢直视对方,表示紧张 害怕,对自己没有信心。
抿嘴唇,挠头,窘迫紧张,不知所措
手抚额头眉用骨处,如擦汗状,表示羞愧。
嘴微张,眼睁大,表示对方错愕
眼睛左顾右盼,不敢直视对方, 表示紧张害怕,对自己没有信 心
嘴微张,眼睁大,表示对方错愕
谢谢
THE END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非言语沟通体态符号的分类
非言语沟通体态符号的分类
非言语沟通体态是行为主义和社会学的重要内容,该类别于近现代开端慢慢被
广泛地采用。
现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非言语沟通体态符号也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用户一般会使用一些表情符号,来表达他们的情感,或表达一种情况的心声。
在线平台的一些社区,用户们常常使用一些符号来转发他们的观点,还有一些网页中会有一些符号,表示着该网页的某种功能。
如今,丰富多彩的表情符号是互联网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种非言语沟通体态符号,对营造融洽的粉丝社区态度都有很大的贡献。
一般来说,社交平台上会支持多种格式的表情符号,包括文字表情、图片表情、动态表情等。
这些表情符号可以让用户们感受到舒适的沟通体验,给网络沟通带来趣味性和活力,以及更多的丰富性。
此外,在网页设计中非言语沟通体态符号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用户可以使用
不同符号来表示某种功能,如:星形符号表示评分、箭头符号表示前行、手势符号表示点赞、叉符号表示取消等等,这些都是互联网的必备的符号,它们通过按钮的形式设计,便于用户更好的探索网页,从而赋予互联网社会化的功能。
综上所述,非言语沟通体态符号在互联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使用户更
好的沟通,还能给网络沟通和网页设计带来更好的体验。
不断丰富和更新非言语沟通体态符号,将有助于将互联网沟通更多地融入生活,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知道为什么NBA的球员喜欢在比赛时嚼口香糖吗?为什么美国有些 学校在学生考试前派发口香糖?研究发现,咀嚼口香糖能改变人体与 压力相关的生理指标,能够缓解低、中程度的焦虑。 3、听轻音乐
不论是古典、民族还是流行音乐,都有助于你缓解紧张的情绪,如果 能跟着音乐的节奏跳上几步,你的感觉会更好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微笑的时候 眨眼睛说明真 的想到令人幸 福的事。假笑 眼角是没有皱
纹的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人撒谎时会摸脖子,这是经典的 机械反应。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说话时抚摸双手多半是对自己 表述的不自信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敌意、抵触的表现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下面还有些其他的微 反应让大家了解一下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指尖搭成塔尖:深具自信。研究 指出,若紧张时双手十指是难以 一下对准的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手插口袋,眼睛左顾右盼, 不敢直视对方,表示紧张 害怕,对自己没有信心。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抿嘴唇,挠头,窘迫紧张,不知所措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手抚额头眉用骨处,如擦汗状,表示羞愧。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嘴微张,眼睁大,表示对方错愕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眼睛左顾右盼,不敢直视对方, 表示紧张害怕,对自己没有信 心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微表情”最短可持续1/25秒,虽然一个下意识的 表情可能只持续一瞬间,但这是种烦人的特性,很容易 暴露情绪。
当面部在做某个表情时,这些持续时间极短的表情 会突然一闪而过,而且有时会表达相反的情绪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学习微表情的目的:
可以通过微表情判断很多东西,如: 1、最大限度地了解对方; 2、掌握所处的境况; 3、避免危险、欺骗、窘境或社会地位 的损失; 4、诱导、确认或控制对方的想法;
对方是否喜欢情人节礼物
通常当一个人收到喜 欢的礼物时,他会说 ‘我很喜欢’;如果 是撒谎者,他会在说 ‘我很喜欢’之后才 露出一丝高兴的表 情。”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当然, 有时候 善意的 谎言还 是很好 的。
有时候,即使看破了谎言
不说出来,反而会更好
《Lie To Me》中的理论是 不能完全应用于我们的生活 中的。首先,电视剧毕竟是 电视剧,肯定是有一定夸张 成分的;其次,美国人与中 国人的生活习惯大大不同。 所以,学习剧中的理论来测 谎,在日常生活中娱乐一下 未必不可,但是决不可盲目 信从 。
• “你去过她家吗?”“不, 我没有去过她家。”对问 题的生硬重复是典型的撒 谎。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摸鼻子代表想要掩饰某些内容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描述一连串发生的 事情,编造都是按 时间顺序进行的, 能否流利准确地进 行倒叙是判断对方 是否说谎的标准之
一。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厌恶、不屑的表情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关于惭愧的表情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瘪嘴角是经典的犯错表情。对自己的话没信心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惭愧的表情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如何识破谎言
• 撒谎者不像来判断 对方是否相信他说的话。
• 不过这样的苦心也只有在美 国可以行得通,在中国,就 算广电总局勉强答应此类连 续剧的播出,恐怕也没有人 敢在剧中引用表现领导们正 直之外的照片吧。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微表情的基本认识:
微表情,是内心流露与掩饰 ,是心理学名词。 人们通过做一些表情把内心感受表达给对方看,在
人们做的不同表情之间,或是某个表情里,脸部会泄露 出其他的信息。
惊奇、害怕的表情在脸上超过一秒,表示是假装的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判断对方说“我爱你”是否真心的方法
说谎者一般语言和 表情相互矛盾。如 果一个人的表情并 非发自内心,他一 般会把脸部的肌肉 运动集中在嘴巴的 部分。如果一个人 皱着眉头对你说 ‘我爱你’,你一 定不要相信。”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Lie To Me
传播学中的非语言符号——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关于《lie to me》
中文名:别对我撒谎 外文名:Lie To Me 其它译名:千谎百计 出品公司:FOX 制片地区:美国 编剧:萨穆尔.包姆
主演:蒂姆·罗斯, 凯莉·威廉姆斯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 本剧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其中提到的一些测谎技术也 是立足于科学研究的 。剧 中最让人感觉贴近生活的便 是一些对美国或世界知名人 士的真实照片的引用。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嘴微张,眼睁大,表示对方错愕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身体和语言不一致,表示他在撒谎
克林顿I did not have sex relationship with that woman,
Ms Lewinsky 而不是用的 didn‘t,还有that woman,这
是为了刻意拉开距离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说话时一直把手放在裤兜里或抵着 大腿,是紧张的表现
常扶眼镜等小动作,或 把玩领带项链等,若作 为开发研究类思考性工 作则无所谓,但若作为 销售等职位,则有可能 显示自信不足,心神不 宁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我们如何去改善紧张“微表情”呢?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1.呼吸操
面试前的紧张会让你的呼吸变浅,此时,控制自己的呼吸,确保充分吸气, 是控制情绪的好方法。做法是给呼吸一个节拍,像做操一样。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第一集中出现的轻视的表情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
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微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