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过敏性鼻炎免疫治疗分析报告
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及其预防治疗研究报告

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及其预防治疗研究报告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
其中,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病情轻重不一,但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过敏性鼻炎的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并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症状若患者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或过多食用辛辣食物,鼻腔黏膜可能会受到刺激而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如出现以上症状,尤其是流涕呈透明状,就要考虑是否是过敏性鼻炎了。
除了上述症状外,患者也可能会出现喉咙干痒、咳嗽、喉咙疼痛等症状。
过敏性鼻炎的症状虽然不致命,但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
二、预防由于过敏性鼻炎与人的遗传、生活环境、饮食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要预防过敏性鼻炎,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1. 饮食方面:要少食或不食辛辣、刺激性食品,如芥末、酱油、生姜等。
2. 心态调节方面:要尽量保持愉快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
3. 生活环境方面:家庭、工作环境要保持清洁、通风,定期清理房间内的灰尘、螨虫等。
4. 避免接触过敏源:过敏症状可能由花粉、尘螨、霉菌等过敏原引起,因此要尽量避免接触这些过敏原。
如戴口罩、尽量不要接触花粉激素等。
三、治疗方法对于已经出现了过敏性鼻炎症状的患者,需要及时诊治。
目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过敏原治疗、手术治疗等。
以下是对这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做了简单的介绍。
1. 药物治疗:如抗组胺药、鼻腔喷雾剂、口服抗过敏药等,可以缓解病情,但需遵医嘱使用。
2. 过敏原治疗:即免疫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鼻炎,且药物治疗无效者,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常见的手术包括鼻中隔修复、鼻甲缩小等。
四、注意事项1. 饮食:要注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2. 生活环境:要保持清洁、通风,定期清理房间内的灰尘、螨虫等。
3.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愉快心态。
4. 对于哮喘或其他病史患者,要特别注意过敏性鼻炎的预防。
免疫治疗在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免疫治疗在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过敏性疾病是一类常见的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免疫学和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策略,为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免疫治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使机体对过敏原产生耐受,从而减轻或消除过敏症状。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免疫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和非特异性免疫治疗。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是目前过敏性疾病免疫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
它通过逐渐增加患者对过敏原的暴露剂量,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耐受。
常见的 AIT 方法有皮下免疫治疗(SCIT)和舌下免疫治疗(SLIT)。
皮下免疫治疗是将过敏原提取物注射到患者的皮下组织,通常需要在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
治疗初期,注射剂量较小,随着治疗的进行,剂量逐渐增加,以达到诱导免疫耐受的目的。
这种方法疗效较为确切,但可能会引起局部红肿、瘙痒、甚至全身性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需要密切监测。
舌下免疫治疗则是将过敏原提取物置于患者舌下,让其逐渐吸收。
SLIT 具有使用方便、安全性较高等优点,患者可以在家中自行使用。
但其起效相对较慢,治疗周期也较长。
非特异性免疫治疗主要包括使用免疫调节剂,如细胞因子、免疫抑制剂等。
例如,白介素 4 受体拮抗剂可以抑制过敏反应中的关键细胞因子,从而减轻过敏症状。
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 A 等,可以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活化来发挥治疗作用。
免疫治疗在过敏性鼻炎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过敏性鼻炎患者常常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鼻塞、鼻痒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研究表明,经过适当的免疫治疗,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不仅如此,免疫治疗还可以预防过敏性鼻炎向过敏性哮喘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过敏性哮喘的治疗中,免疫治疗也显示出了一定的潜力。
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减少气道炎症反应,改善气道高反应性,从而控制哮喘症状的发作。
过敏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疗效观察

龙源期刊网 过敏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疗效观察作者:王晔萍潘潇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12期【摘 ;要】目的:观察过敏性鼻炎患者接受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过敏性鼻炎诊疗中心150例通过德国Mediwiss过敏原体外检测系统,查出尘螨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75例对照组和75例观察组,对照组予以抗组胺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抑制剂等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接受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75例接受抗组胺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等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的过敏性鼻炎患者,过敏性鼻炎症状出现了服药时缓解、停药后复发的现象,只能暂时控制症状,停药之后,再次接触过敏原还是会引起过敏反应。
观察组75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显效5例、有效56例、微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特异性免疫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但应该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并且要在规范化管理的标准化免疫治疗中心开展。
【关键词】特异性免疫治疗;规范化管理;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765.21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078-01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鼻痒、喷嚏、鼻分泌物亢进、鼻粘膜肿胀等为其主要特征。
治疗原则包括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健康教育。
环境控制主要是指避免接触变应原和各种刺激物,是本病防治策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特异性免疫治疗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唯一可以影响过敏性疾病基础机制,从而改变其自然进程的治疗方法。
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目的在于通过规律性的免疫注射,让免疫系统趋于正常,能够逐渐适应耐受外界过敏原,从而避免过敏症状的出现。
我院过敏性鼻炎诊疗中心从2014年5月开始采用丹麦生产的安脱达屋尘螨标准化变应原制剂,对75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皮下注射脱敏治疗,目前疗程已结束。
过敏性鼻炎的病因与治疗研究报告

过敏性鼻炎的病因与治疗研究报告引言: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炎症,通常由过敏原引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过敏性鼻炎发病率逐渐增加,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
研究过敏性鼻炎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这种疾病的挑战,提高生活质量。
病因:过敏性鼻炎的病因主要是过敏原引起的,不同的人对不同的过敏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霉菌、动物皮毛等。
这些过敏原会进入鼻腔后,与黏膜上的抗体结合,引发炎症反应,使鼻腔充血、分泌物增多、打喷嚏等症状出现。
此外,过敏性鼻炎与遗传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有某些基因变异会影响人对过敏原的敏感性。
治疗方法: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两种方式。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分为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两种方式。
常用的局部治疗药物有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等,可以减轻症状、缓解炎症反应。
全身治疗则采用口服药物,如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针对全身性的过敏反应进行治疗。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
2.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指通过注射过敏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达到缓解炎症反应、减轻症状的目的。
这种治疗方法需要在专业医生的监护下进行,注射的过敏原会逐渐增加,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减少对过敏原的反应。
免疫治疗需要持续较长的时间,一般需要进行3-5年的治疗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预防:预防过敏性鼻炎的方法主要是避免接触过敏原。
对于花粉过敏者,可以通过查看天气预报、佩戴口罩等方式减少与花粉的接触;对于尘螨过敏者,可以往床褥上铺毛毯,经常用高温水洗涤等方式减少尘螨的滋生。
此外,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坚持室内清洁卫生等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结论:过敏性鼻炎的发病原因与治疗方法较为复杂,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可以减轻症状、缓解炎症反应。
预防过敏性鼻炎的方法主要是避免过敏原的接触。
鼻炎治疗报告

鼻炎治疗报告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为了帮助更多鼻炎患者了解有效的治疗方法和康复过程,现将一份关于鼻炎治疗的详细报告呈现给大家。
一、鼻炎的类型及症状鼻炎主要分为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急性鼻炎等几种类型。
过敏性鼻炎通常由过敏原引起,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
患者会出现频繁打喷嚏、流鼻涕、鼻塞、鼻痒等症状,尤其在接触过敏原后症状更为明显。
慢性鼻炎的症状相对较为持久,表现为长期的鼻塞、流涕,可能伴有头痛、嗅觉减退等。
急性鼻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发病较急,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咳嗽、发热等,一般在 1 2 周内可逐渐恢复。
二、鼻炎的病因鼻炎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鼻炎患者的人群,其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2、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气候变化、过敏原的存在等。
3、生活习惯:长期吸烟、过度饮酒、缺乏锻炼、作息不规律等。
4、免疫功能异常:自身免疫系统失衡,容易对鼻腔内的正常物质产生过度反应。
三、鼻炎的诊断鼻炎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病史、鼻腔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发作时间、频率、严重程度,以及可能的诱因。
鼻腔检查包括前鼻镜检查、鼻内镜检查等,以观察鼻腔黏膜的状态、鼻甲的大小、有无分泌物等。
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可能还会进行过敏原检测,以明确过敏原的种类。
四、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1)抗组胺药:能有效缓解鼻痒、喷嚏和流涕等症状,常见的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2)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可减轻鼻腔炎症,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
(3)减充血剂:能迅速缓解鼻塞症状,但不宜长期使用,以免引起药物性鼻炎,常用的有羟甲唑啉滴鼻液。
(4)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如色甘酸钠滴鼻剂,可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过敏介质的释放。
2、免疫治疗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免疫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逐渐增加患者对过敏原的接触剂量,使机体对过敏原产生免疫耐受,从而减轻症状。
过敏性鼻炎的诊断和免疫治疗

激素性鼻炎
多为全身或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 引发的鼻塞、流涕等症状,停药
后症状可缓解。
其他鼻炎
如职业性鼻炎、药物性鼻炎等, 根据患者的职业史、用药史及临
床症状可进行鉴别。
03
免疫治疗原理及机制
免疫治疗定义及分类
免疫治疗定义
免疫治疗是指通过调节机体免疫 系统功能,针对过敏性鼻炎的发 病机制进行治疗的方法。
06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诊断准确性有待提高
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与其他呼吸道疾病相似,容易造成误诊。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诊断的 准确性,例如通过更精确的检测方法和诊断标准。
免疫治疗效果不稳定
虽然免疫治疗在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治疗效果在不同患者之间存在 差异,且长期效果不稳定。需要深入研究免疫治疗的机制,以找到更有效的方法。
缺乏个性化治疗方案
每个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症状、病因和病程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然而 ,目前的治疗方案大多缺乏个性化,无法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精准医学的应用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未来过敏性鼻炎的诊断和治疗将更 加精确。例如,通过基因测序和生物标志物检测,可以更 准确地诊断过敏性鼻炎并预测患者的预后。
过敏性鼻炎若不及时治疗,可引发鼻 窦炎、中耳炎等并发症,甚至可能发 展为哮喘等严重疾病。
02
过敏性鼻炎的诊断
症状和体征
典型症状
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 和鼻痒。
伴随症状
部分伴有嗅觉减退、眼痒、结膜充 血等眼部症状。
体征
常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水样 分泌物。
过敏原检测
皮肤点刺试验
使用标准化变应原试剂,在前臂掌侧 皮肤点刺,20分钟后观察结果。每次 试验均应进行阳性和阴性对照,阳性 对照采用组胺,阴性对照采用变应原 溶媒。按相应的标准化变应原试剂说 明书判定结果。皮肤点刺试验应在停 用抗组胺药物至少7天后进行。
免疫脱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护理分析

免疫脱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护理分析摘要:目的:总结我院免疫脱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护理体会。
方法:以我院收治的接受免疫脱敏治疗的6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总结分析患者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在经过6个月的跟踪治疗后,68例患者中共有60例患者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
结论:对过敏性鼻炎患者开展免疫脱敏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的认知与掌握,对于改善过敏性鼻炎的预后、长期控制过敏性鼻炎的发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免疫脱敏;过敏性鼻炎;心理干预;健康指导过敏性鼻炎是患者在接触过敏原后由IgE介导的鼻腔黏膜的非感染性炎症,又被称为变应性鼻炎,此过程涉及多种炎性细胞如T细胞、B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以及多种细胞因子如IL-4、IL-5、IL-9,释放出的活性物质(组胺、前列腺素、白三烯介素等)会使鼻粘膜毛细血管舒张以及通透性增加,并促进粘液的分泌,致使患者鼻粘膜苍白水肿并出现一系列过敏性鼻炎典型症状。
此类患者以鼻塞鼻痒以及持续打喷嚏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还会出现张口呼吸、气短失眠,并继发慢性鼻窦炎、中耳炎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学习以及生活质量。
在当下空气污染愈发严重,民众生活及饮食习惯发生显著改变的当下,过敏性鼻炎的发生率也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
本研究对68例于我院接受免疫脱敏治疗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究分析,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探索免疫脱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护理方案及具体措施,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纳入的68例患者均接受了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且试验结果均为阳性,均符合免疫脱敏治疗的适应症。
68例患者中男女性患者分别为49例、19例且患者年龄为(19.21±6.4)岁,均有鼻塞、流涕、打喷嚏等过敏性鼻炎典型症状。
小儿过敏性鼻炎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及相关炎症因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现代实用医学2020年9月第32卷第9期•1151•肝移植术后门静脉介入是安全有效的。
本研究中,术前停用抗凝剂及抗血小板药物,检查INR及血小板计数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从而减少出血并发症=研究显示血小板计数<150xl07dl与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胰岛细胞移植术后出血率增加呈正相关。
然而慢性肝病患者血小板减少受肝病影响较大,需要根据临床情况对数值进行纠正后解读。
本研究显示两种穿刺途径出血并发症无显著差异,这给了术者更多的根据手术需要选择穿刺途径的信心,而无需顾虑两种门静脉入路对出血的影响。
首先,患者的舒适度及术者的经验在选择穿刺途径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包括对使用超声或DSA 引导的熟练程度。
此外,解剖结构变异、病灶的位置、血管的显示等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比如脾静脉外科结扎、先天缺如或狭窄或血栓形成则考虑行经肝脏穿刺途径,而左右肝脏部分切除或者肝内门静脉细小则可以优先考虑经脾脏穿刺途径,若考虑到减少对移植肝的损伤亦可以选择经皮经脾穿刺途径。
最后,临床的状况如患者己行TIPS或穿刺入路有肿瘤,则选择避开肿瘤的门静脉穿刺途径。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首先是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患者在选择穿刺方式前己经经过了倾向性选择,因此今后选择前瞻性研究时,操作者及选择性偏差需要考虑在内。
其次,经皮脾穿刺的病例数较少,故并发症亦相对较少,而一些意外并发症的发生可能显著影响统计分析结果。
另外,穿刺的次数因为没有记录,所以没有统计在内,而穿刺次数对出血和穿刺方式的选择亦会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1]高海军,王浩,伊正甲,等.门静脉穿刺与封堵技术在胰岛细胞移植中的应用[J].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2016,4(6):374-377.[2]朱军,徐晓茜,罗剑钧,等.经皮脾静脉成形术治疗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8,27(5):415-418.[3]Sacks D.McClenny TE.Cardella JF,et al.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clinicalpractice guidelines[J],Journal ofVascular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2003,14(9.Part2):SI99-S202.[4]Zhu K.Meng X,Zhou B.et al.Percutaneoustranssplenic portal vein catheterization:technical procedures,safety,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J],Journal of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Radiology.2013,24(4):518-527.[5]Saad WEA.Madoff D C.Percutaneous portal vein access and transhepatic tract hemos-tasis[J],Seminars in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2012,29⑵:71-80.[6]Ohm JY.Ko GY,Sung KB,et al.Safetyand efficacy of transhepatic and transsplenic access for endovascular management ofportal vein complication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J],Liver Transplantation.2017.23(9):1133-1142.[7]De Angelis GA,Khot R,Haskal ZJ,et al.Bleeding risk and management in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s in chronic liver disease[J],Journal of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201627(11):1665-1674.收稿日期:2020-04-17(本文编辑:吴迪汉)小儿过敏性鼻炎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及相关炎症因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陈彪,王爱萍,邹国忠【关键词】过敏性鼻炎;免疫功能;炎症因子doi:10.3969/j.issn,1671-0800.2020.09.066【中图分类号】R765.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0800(2020)09-1151-03过敏性鼻炎(AR)是一种鼻黏膜的慢性炎症反应,临床常表现为喷嚏、鼻涕和鼻塞等症状,影响患者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过敏性鼻炎免疫治疗
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8年1月
正文目录
过敏性鼻炎药物治疗“治标”免疫治疗“治本” (3)
过敏性鼻炎以药物治疗及免疫治疗为主 (3)
药物治疗是目前最常应用的治疗手段 (3)
免疫治疗进入一线用药推荐使用,临床地位显著提升 (4)
过敏性鼻炎患者众多,免疫治疗面临过百亿市场 (5)
放量限制因素逐渐去除,免疫治疗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7)
临床地位随着新出台诊疗指南的更新而提升 (7)
较高的价格因人民逐渐提升的生活质量而不再成为障碍 (7)
变应原能检测手段的丰富将发现更多可治疗的患者 (8)
图表目录
图表1:变应性鼻炎药物治疗应用的药物种类及作用机制 (4)
图表2:变应性鼻炎推荐使用治疗药物总结 (5)
图表3:过敏性鼻炎推荐使用药物*南方所公立医院放大销售金额 (5)
图表4:尘螨变应原免疫治疗药物市场空间 (6)
图表5:尘螨免疫治疗药物南方所公立医院放大销售金额 (7)
图表6:过敏性鼻炎常用治疗手段价格及医保情况 (8)
过敏性鼻炎药物治疗“治标”免疫治疗“治本”
过敏性鼻炎以药物治疗及免疫治疗为主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是机体暴露于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
通常会引发鼻痒、打喷嚏、清水样涕等症状,同时容易伴随支气管哮喘、变应性结膜炎、慢性鼻炎鼻窦炎、上气道咳嗽综合症等疾病。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包括变应原回避、药物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外科治疗四种方式。
变应原回避通常并无法实现,而外科治疗为辅助治疗方法,仅酌情使用。
因此临床上应用最多的还是药物治疗与免疫治疗。
药物治疗是目前最常应用的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是指通过药物缓解免疫症状,仅能够缓解症状而不能够去除病因。
药物治疗主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等,包括鼻喷剂及口服剂。
药物治疗通常疗程短则两周,长则可达一年以上,症状缓解效果明显,是临床最常用的和治疗手段。
图表1:变应性鼻炎药物治疗应用的药物种类及作用机制
免疫治疗进入一线用药推荐使用,临床地位显著提升
免疫治疗是针对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对因治疗,即给予患者逐步增加剂量的变应原提取物(治疗性疫苗),以诱导机体免疫耐受,使患者在再次接触相应变应原时症状明显减轻,甚至不产生临床症状。
免疫治疗药品是变应原的提取物,如国内上市的我武生物的治疗尘螨阳性的“畅迪”是粉尘螨的提取物,美国上市的默克公司的治疗花粉过敏的“Grastek”是梯牧草花粉的提取物。
免疫治疗需要2~3年的长期用药方可有效,治疗完成后可以持续数年不再发生过敏反应。
目前免疫治疗的方式有两种,舌下免疫治疗及皮下免疫治疗。
“畅迪”与“Grastek”均是舌下治疗药物。
以“畅迪”为例,患者需要每日在舌下滴一滴到数滴的滴剂,整个疗程持续
2~3年,通常在用药六个月后能够观察到效果。
“安脱达”与“阿罗格”均是皮下治疗药物,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患者需要每周到医院注射一次,继而减少频率直至每月、每三月注射一次,整个疗程同样持续2~3年。
图表2:变应性鼻炎推荐使用治疗药物总结
图表3:过敏性鼻炎推荐使用药物*南方所公立医院放大销售金额
过敏性鼻炎患者众多,免疫治疗面临过百亿市场
根据2011年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的过敏性鼻炎患病率为17.6%。
引发患者症状的过敏原种类众多,而主要的十余种过敏原可以覆盖绝大部分患者,尘螨、花粉均是阳性率较高的过敏原。
尘螨的
阳性率在各地区相差较大,北方地区较低而南方地区较高,分布在40%到80%之间,而花粉的阳性率则北方地区较高、南方地区较低,阳性率分布在5%到40%之间。
图表4:尘螨变应原免疫治疗药物市场空间
目前我国的免疫治疗药物仅有我武生物的粉尘螨滴剂“畅迪”、丹麦ALK-Abello的屋尘螨注射剂“安脱达”、以及德国默克的螨注射剂“阿罗格”。
这三款药物皆可治疗由尘螨引起的过敏性鼻炎。
根据我国患病人数推测,尘螨变应原的免疫治疗药物市场超过百亿元。
由于舌下免疫治疗使用方便,且价格较低,因此在市场份额较高且逐年提升。
根据我武生物2016年报,其2016年粉尘螨营业收入3.08亿元,产品自营扣率约97%,因此终端销售金额约3.18亿元。
目前粉尘螨滴剂患者使用脱落率较高,平均用药时长仅半年,因此人均用药费用约1000元。
2016年粉尘螨滴剂使用患者约32万人,其中儿童患者约一半即16万人,与千万存量成年患者及近百万增量儿童患者数量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图表5:尘螨免疫治疗药物南方所公立医院放大销售金额
放量限制因素逐渐去除,免疫治疗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目前临床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免疫治疗药物放量的限制因素正在逐渐去除,免疫治疗药物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临床地位随着新出台诊疗指南的更新而提升
虽然免疫治疗历史悠久,皮下治疗始于1911年,舌下治疗始于1986年,但传统的治疗理念倾向于首先使用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前提下再使用免疫治疗。
但是随着2015年前后一系列国内外临床指南的更新,免疫治疗已经成为临床推荐使用的一线治疗方法。
符合条件的患者可以优先选用免疫治疗,在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再选择药物治疗。
较高的价格因人民逐渐提升的生活质量而不再成为障碍
药物治疗使用的各种药物多数已经进入国家医保,同时药物价格较低,用药时间较短。
因此全自费、长疗程的免疫治疗药物在价格上
稍有劣势。
但是随着人民收入水平逐渐提高,患者对药物的价格的敏感度越来越低,因此价格劣势正在逐步消退,成为限制放量的次要因素。
图表6:过敏性鼻炎常用治疗手段价格及医保情况
变应原能检测手段的丰富将发现更多可治疗的患者
免疫治疗是针对特定变应原的治疗方法,因此使用之前需要进行变应原检测。
变应原检测有两种方法,皮肤试验和血液检查。
虽然皮肤检测是变应原检测的金标准,但是国内大范围应用的仅有血液检查试剂盒,皮肤检测则主要依靠院内制剂进行。
随着市场监管越来越严格,部分医院已经放弃了院内制剂的使用,因此只能使用血液检查来发现免疫治疗的潜在患者。
而血液检查一次花费约600~900元,同品种的皮肤检测费用仅100~200元,高昂的检查费用限制了免疫治疗的应用。
我武生物的皮肤检测试剂盒已经上市,其他变应原的检测试剂盒也正在进行研发。
皮肤检测的推广将有利于进一步发现更多的可使用免疫治疗的患者。
药物治疗与免疫治疗相比虽然“治标不治本”,但是价格更便宜、使用更方便、起效更快更直接。
药物治疗与免疫治疗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两者可以同时应用,既使用药物治疗快速治标,又使用免疫治疗
长期治本。
因此在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背景下,随着以上三大放量限制因素的逐渐去除,免疫治疗有望迎来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