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表面热处理常用方法及特点

合集下载

金属材料热处理方法有几种

金属材料热处理方法有几种

金属材料热处理方法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金属材料热处理方法有退火、谇火及回火,渗碳、氮化及氰化等。

(1) 退火处理退火处理按工艺温度条件的不同,可分为完全退火、低温退火和正火处理。

①完全退火是把钢材加热到Ac3 (此时铁素体开始溶解到奥氏体中,指铁碳合金平衡图中Ac3,即临界温度)以上20〜30℃,保温一段时间后,随炉温缓冷到400〜500(,然后在空气中冷却。

完全退火适用于含碳量小于0.83%的铸造、锻造和焊接件。

目的是为了通过相变发生重结晶,使晶粒细化,减少或消除组织的不均匀性,适当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塑性,消除内应力。

② 低温退火是一种消除内应力的退火方法。

对钢材进行低温退火时.先以缓慢速度加热升温至500〜600匸,然后经充分的保温后缓慢降温冷却。

低温退火(消除内应力退火)主要适用于铸件和焊接件,是为了消除零件铸造和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以防止零件在使用工作中变形。

采用这种退火方法,钢材的结晶组织不发生变化。

③ 正火是退火处理中的一种变态,它与完全退火不同之处在于零件的冷却是在静止的空气中,而不是随炉缓慢降温冷却。

正火处理后的晶粒比完全退火更细,增加了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减少内应力,改善低碳钢的切削性能。

正火处理主要适合那些无需调质和淬火处理的一般零件和不能进行淬火和调质处理的大型结构零件。

正火时钢的加热温度为753〜900°C。

(2) 淬火及回火处理淬火可分整体淬火和表面淬火,淬火后的钢一般都要进行回火。

回火是为了消除或降低淬火钢的残余应力,以使淬火后的钢内纟且织趋于稳定。

钢材淬火后为了得到不同的硬度,回火温度可采用几种温度段。

① 淬火后低温回火目的是为了降低钢中残余应力和脆性、而保持钢淬火后的高硬度和耐磨性,硬度在HRC58〜64范围内。

适合于各种工具、渗碳零件和滚动轴承。

回火温度为150〜250匸。

② 淬火后中温回火目的是为了保持钢材有一定的韧性、在此基础上提高其弹性和屈服极限。

四种常见热处理方法

四种常见热处理方法

四种常见热处理方法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和冷却金属材料来改变其物理和机械性能的方法。

在工程领域中,热处理被广泛应用于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四种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它们分别是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

首先,我们来介绍退火。

退火是通过加热金属至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以减少内部应力和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可加工性。

退火分为全退火和局部退火两种类型,全退火是将整个工件均匀加热至临界温度,然后通过控制冷却速度来实现所需的组织和性能。

而局部退火则是只对工件的局部区域进行加热和冷却,以达到局部性能调整的目的。

其次,正火是一种加热工件至临界温度后,保温一定时间再进行适当速度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正火主要用于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通常适用于低碳钢和合金钢等材料。

正火的目的是通过控制工件的显微组织来改善其性能,使其达到设计要求。

接下来是淬火,淬火是一种将加热至临界温度的金属工件迅速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方法。

淬火可以使金属材料的表面产生高硬度和耐磨性,但内部会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因此需要进行回火处理来提高其韧性和稳定性。

淬火是一种常用的金属热处理方法,适用于许多不锈钢、合金钢和工具钢等材料。

最后,回火是一种通过加热淬火后的工件至较低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再进行适当速度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回火可以降低淬火后材料的脆性,提高其韧性和韧韧性,同时还可以调整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回火是淬火后的重要补充,能够使材料达到更好的综合性能。

总的来说,热处理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加工工艺,能够显著改善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四种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即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材料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法,以实现最佳的性能和效果。

热处理方法、特点和应用

热处理方法、特点和应用

热处理方法、特点和应用热处理是金属材料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通过改变金属材料的内部结构,从而改变其物理和机械性能,以达到所需的使用性能。

不同的热处理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热处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退火退火是一种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过程。

退火的主要目的是降低金属材料的硬度,提高其可塑性,以方便后续的加工过程。

同时,退火还可以消除金属材料内部的应力,提高其抗腐蚀性。

退火的过程比较长,需要控制好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否则可能会影响金属材料的性能。

二、正火正火是一种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快速冷却的过程。

正火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金属材料的硬度,降低其可塑性,以方便后续的加工过程。

同时,正火还可以细化金属材料的晶粒,提高其机械性能。

正火的过程比较短,需要控制好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否则可能会影响金属材料的性能。

三、淬火淬火是一种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快速冷却的过程。

淬火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金属材料的硬度,提高其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同时,淬火还可以细化金属材料的晶粒,提高其机械性能。

淬火的过程需要控制好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否则可能会影响金属材料的性能。

四、回火回火是一种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过程。

回火的主要目的是降低金属材料的硬度,提高其韧性和抗腐蚀性。

同时,回火还可以消除金属材料内部的应力,提高其机械性能。

回火的过程需要控制好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否则可能会影响金属材料的性能。

五、表面热处理表面热处理是一种只对金属材料表面进行热处理的过程,主要目的是提高金属材料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同时不改变金属材料内部的性能。

表面热处理的方法包括火焰喷涂、等离子喷涂、电镀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金属材料的表面性能,同时不改变金属材料内部的性能。

六、化学热处理化学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改变金属材料表面的化学成分,从而提高其硬度、耐磨性和抗腐蚀性的过程。

40cr表面处理方法

40cr表面处理方法

40cr表面处理方法40Cr是一种常用的钢材材料,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为了提高40Cr的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常常需要进行表面处理。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40Cr表面处理方法。

一、热处理热处理是指将40Cr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冷却至室温,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的方法。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退火可以消除内部应力,提高塑性和韧性;正火可以提高硬度和强度;淬火可以使材料表面形成硬质组织,提高抗磨性和耐磨性;回火可以降低淬火后的脆性,提高韧性和塑性。

二、表面喷涂表面喷涂是将特定的涂料喷涂在40Cr材料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以提高耐腐蚀性和抗磨性。

常见的表面喷涂方法有热喷涂、冷喷涂和电泳涂装等。

热喷涂是将熔化的涂料颗粒喷射到材料表面,形成涂层;冷喷涂是将固态的涂料颗粒通过喷涂设备喷射到材料表面;电泳涂装是将带电的涂料颗粒通过电场作用喷涂到材料表面。

三、表面镀层表面镀层是将金属或合金物质镀在40Cr材料表面,以提高其耐腐蚀性、耐磨性和装饰性。

常见的表面镀层方法有电镀、热浸镀和化学镀等。

电镀是将材料浸泡在含有金属离子的电解液中,通过电解作用使金属离子沉积在材料表面;热浸镀是将材料浸泡在熔融的金属中,使金属沉积在材料表面;化学镀是利用化学反应使金属沉积在材料表面。

四、氮化处理氮化处理是将40Cr材料暴露在含有氨气的高温环境中,使氮原子渗透到材料表面,形成氮化层。

氮化层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可以提高40Cr材料的使用寿命。

氮化处理还可以改善材料的疲劳性能和高温性能。

40Cr表面处理方法有热处理、表面喷涂、表面镀层和氮化处理等。

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提高40Cr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方法,并注意控制处理参数,使得处理效果达到最佳。

同时,对于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还需要注意其对环境的影响和安全操作的要求。

只有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表面处理方法,才能充分发挥40Cr 材料的优势,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

常用材料及零件热处理

常用材料及零件热处理

常用材料及零件热处理
3.表面热处理方法特点和应用
表面热处理是通过改变零件表层组织,以获得硬度很高的马氏体,而保留心部韧性和朔性(即表面火),或同时表层的化学成分,以获得耐蚀、耐酸、耐碱性,及表层硬度更高的处理方法。

6.钢的淬透性
不同的钢种,接受淬火的能力不同,淬透层深度愈大,表明该钢种的淬透性愈好。

淬透性大的钢,其力学性能沿截面分布均匀;而淬透性小的钢心部力学性能低。

但全部淬透的工件,通常表面残留拉应力,对工件承受疲劳不利,工件热处理中也易变形开裂。

未淬透工件表面可残留压应力,反而有一定好处。

淬透层深度是指由淬火表面马氏体---50%马氏体+50%珠光体层的深度。

碳钢的淬透性低。

在设计大尺寸零件时,用碳钢正火比用碳钢调质更经济,而效果相似。

直径较大并具有几个台阶的台阶轴,需经调质处理时,考虑到淬透性影响,应先粗车成形,然后调质。

如果以棒料先调质,再车外圆,由于直径大,表面淬透层浅,阶梯轴尺寸较小的部分调质后的组织在粗车时可能被车去,起不到调质作用。

7.几种典型零件热处理示例
机床齿轮等零件常用材料及热处理。

表面热处理的原理及其应用

表面热处理的原理及其应用

表面热处理的原理及其应用前言表面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金属材料的表面以改变其性能的工艺。

它可以对金属材料的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抗疲劳性等进行改善,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表面热处理的原理以及它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

表面热处理的原理表面热处理的原理主要包括热软化、硬化、表面改性等几个方面。

热软化热软化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其临界温度以下,使其晶粒长大并晶界迁移,从而降低其硬度和强度。

这种热处理方法常用于金属的冷加工工艺中,可以使材料变得更易于加工。

热软化方法有退火、回火等。

硬化硬化是通过加热金属材料并迅速冷却,使其发生组织和相变的改变,从而提高其硬度和强度。

这种热处理方法常用于提高金属材料的耐磨性和耐疲劳性。

硬化方法有淬火、淬火+回火、等离子氮化等。

表面改性表面改性是通过对金属材料表面进行处理,改变其表面形状、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从而获得所需的表面性能。

这种热处理方法常用于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表面改性方法有氮化、碳化、镀层等。

表面热处理的应用表面热处理在各个行业中均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汽车制造业在汽车制造业中,表面热处理常用于发动机零部件、传动系统和悬挂系统等关键部件的制造中。

通过对这些部件进行硬化处理,可以提高它们的耐磨性和耐疲劳性,从而提高整车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机械制造业在机械制造业中,表面热处理常用于刀具、模具、轴承等零部件的制造。

通过对这些零部件进行硬化处理,可以提高它们的硬度和耐磨性,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并提高加工效率。

能源行业在能源行业中,表面热处理常用于燃气轮机、汽轮机、发电机等设备的制造。

通过对这些设备的叶片和叶栅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可以提高它们的耐腐蚀性和抗磨损性,从而提高能源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航空航天业在航空航天业中,表面热处理常用于航空发动机、飞机结构和航天器零部件的制造。

通过对这些部件进行热软化和硬化处理,可以提高它们的强度和耐久性,从而确保航空航天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大热处理工艺

四大热处理工艺

四大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工艺是一种通过改变材料的物理结构、化学成分和性质来改善其性能的技术。

在热处理工艺中,有四项主要的工艺,分别是退火、淬火、回火以及表面处理。

这四种热处理工艺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并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生产中。

1. 退火工艺
退火工艺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的工艺。

此工艺可以减少材料中的残余应力和提高硬度,改善材料的延展性和韧性,提高材料的加工性能,适用于铸造、锻造和变形加工等多种材料加工领域。

退火的最佳温度和持续时间会因材料不同而异。

2. 淬火工艺
淬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通过迅速冷却来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质的工艺。

此工艺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适用于制造各种机械零部件、工具等。

淬火温度、冷却速度和时间会对最终的材料性能产生显著的影响。

3. 回火工艺
回火工艺是在淬火后,将已经变硬的材料重新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的工艺。

此工艺可以减轻材料的脆性,并使其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韧性,适用于制造各种高强度零部件,如弹簧、轴承、齿轮等。

回火的最佳温度、时间和冷却速度也会因材料不同而异。

4. 表面处理工艺
表面处理工艺是将材料表面进行改性的工艺,包括氮化、硬化、镀膜等多种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改善材料表面硬度、抗腐蚀性、耐磨性和抗疲劳性等,适用于制造各种高性能零部件和设备。

综上所述,四种热处理工艺在现代工业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不同材料和加工要求会产生不同的需要,因此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不仅可以改善材料的性能,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常用材料热处理表面处理

常用材料热处理表面处理

常用材料热处理表面处理1. 引言1.1 热处理的概念热处理是指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和冷却过程,以改变其结构和性能的方法。

热处理是金属材料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韧性和耐磨性等性能,同时也可以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和使用寿命。

热处理的原理是通过控制材料的组织结构来控制材料的性能,通过调整材料的晶粒大小、分布和相变来实现这一目的。

在实际生产中,热处理通常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工艺,每种工艺都有不同的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要求,以实现不同的材料性能要求。

热处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参数,以确保获得理想的材料性能。

热处理不仅可以提高材料的整体性能,还可以为表面处理提供基础。

表面处理是指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的化学、物理性质来增强其表面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的方法。

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往往结合应用,共同提升材料的整体性能。

在工程领域中,热处理和表面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制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

1.2 表面处理的重要性表面处理作为热处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材料加工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表面处理,可以改善材料的表面性能,增强其耐磨、耐腐蚀、耐疲劳等性能,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表面处理还可以提高材料的工艺加工性能,使其更易加工、更具韧性。

表面处理还可以美化材料的外观,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今天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质量和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而表面处理正是满足这些要求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合理选择表面处理方法,可以使产品具有更好的耐用性和功能性,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表面处理不仅是材料加工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表面处理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可以进一步推动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推动产品质量的提升,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2. 正文2.1 热处理常用材料热处理常用材料包括钢、铝、铜、镍等金属材料以及塑料、陶瓷等非金属材料。

钢是最常见的热处理材料之一,通过控制加热和冷却过程可以改变钢的组织和性能,使其具有不同的硬度、强度和耐腐蚀性。

表面热处理

表面热处理

表面热处理表面热处理是指通过对材料表面进行一系列的加热和冷却操作,以改变其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的过程。

这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汽车、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行业。

本文将介绍表面热处理的原理、常见方法和应用。

一、表面热处理的原理表面热处理的原理是通过加热材料表面使其达到一定温度,然后进行相应的冷却过程。

这样可以改变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使其具备更好的硬度、耐磨性、韧性等特性。

表面热处理的原理主要包括几个方面:1. 固溶处理:将材料加热至固溶温度,然后保持一定时间,使固溶体中的多种相溶于一体。

通过固溶处理可以消除材料的偏析和晶粒的过大,提高材料的塑性和可加工性。

2. 相变处理:将材料加热至固相线以上温度,使其产生相变。

常见的相变有奥氏体转变、铁素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等。

相变处理可以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进而改变材料的硬度、强度和韧性等性能。

3. 淬火处理:将材料迅速冷却至室温以下,使其快速固化。

这样可以使材料形成较硬的组织结构,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淬火处理可以通过控制冷却速度和淬火介质的选择来实现不同的效果。

4. 回火处理:将淬硬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进行适当的保温时间,最后冷却至室温。

回火处理可以消除淬火应力和提高材料的韧性、塑性和强度。

二、表面热处理的常见方法表面热处理的常见方法包括淬火、回火、等离子表面合金化、表面沉积等。

下面分别介绍这些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1. 淬火:淬火是指将材料加热至固溶温度,然后迅速冷却至室温以下。

这样可以使材料形成硬而脆的马氏体组织,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淬火常用于工具钢、汽车零部件等材料的加工过程中。

2. 回火:回火是指将淬硬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保温一段时间,最后冷却至室温。

回火可以消除淬火应力,提高材料的韧性、塑性和强度。

回火常用于工具制造、弹簧制造等领域。

3. 等离子表面合金化: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是指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合金层。

常见材料热处理方式及目的

常见材料热处理方式及目的

常见材料热处理方式及目的常见材料热处理1、45(S45C)常见热处理45号钢为优质碳素结构钢,也称为油钢,硬度不高,易于切削加工。

调质处理是其常见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和高温回火。

淬火温度为840±10℃,水冷后硬度可达55~58HRC,极限可达62HRC;回火温度为600±10℃,出炉后空冷,硬度为20~30HRC。

调质处理后的零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特别是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和轴类等。

但表面硬度较低,不耐磨。

可用调质+表面淬火提高零件表面硬度。

实际应用的最高硬度为HRC55(高频淬火HRC58)。

2、40Cr(SCr440)常见热处理40Cr为优质碳素合金钢,属于低淬透性调质钢,具有很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即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Cr能增加钢的淬透性,提高钢的强度和回火稳定性。

调质处理是其常见热处理方法,淬火温度为850℃±10℃,油冷后硬度可达45~52HRC;回火温度为520℃±10℃,水、油冷后硬度为32~36HRC。

40Cr钢常用于制造汽车的连杆、螺栓、传动轴及机床的主轴等零件。

不同回火温度可得到不同硬度。

3、T10(SK4)常见热处理T10碳素工具钢强度及耐磨性均较T8和T9高,但热硬性低,淬透性不高且淬火变形大,晶粒细,在淬火加热时不易过热,仍能保持细晶粒组织。

淬火后钢中有未溶的过剩碳化物,所以耐磨性高,用于制造具有锋利刀口和有少许韧性的工具。

淬火+低温回火是其常见热处理方法,淬火温度为780±10℃,保温50min左右或淬透。

先淬如20~40℃的水或5%盐水,冷至250~300℃,转入20~40℃油中冷却至温热,可得到硬度62~65HRC;回火温度为160~180℃,保温1.5~2h,回火后硬度为60~62HRC。

以下是各种钢材的硬度和化学成分:12CrNi3:回火后硬度30-35HRC,主要成分为碳、硅、锰、铬、镍。

材料的热处理

材料的热处理

材料的热处理
材料的热处理是指通过加热和冷却等一系列工艺对材料进行处理,以改变其结构和性能的方法。

常见的热处理工艺包括退火、淬火、正火和回火等。

下面将对这些热处理工艺进行介绍。

1. 退火: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目的是消除材料内部的应力和晶界缺陷,提高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退火工艺常用于冷加工后的金属材料,如钢材。

2. 淬火:将材料加热到高温,然后迅速冷却,使材料快速从奥氏体变成马氏体。

这样可以使材料的硬度和强度得到提高,但韧性会减少。

淬火常用于制造刀具、弹簧等需要高硬度和强度的金属材料。

3. 正火: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在空气中冷却,使材料的组织细化,提高材料的韧性。

正火常用于中碳钢和中合金钢等材料的热处理。

4. 回火:将材料先淬火再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冷却。

通过回火可以改变淬火过硬的材料的组织和性能,降低硬度和强度,提高韧性。

回火常用于制造工具和机械零件等材料。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热处理工艺,还有一些特殊的热处理工艺,如表面处理、固溶处理等。

表面处理是指对材料的表面进行加热处理,以形成一层具有特殊功能或特殊性能的表面层,如渗碳、氮化、氧化等。

固溶处理是对某些金属合金进行加热到固溶温度进行溶解处理,然后快速冷却,目的是消除合金中的过饱和相,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

总之,材料的热处理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加工工艺,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提高材料的塑性、韧性、硬度和强度。

通过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可以使材料适应不同的使用要求,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提高材料的性能。

简述常用热处理工艺的原理与特点

简述常用热处理工艺的原理与特点

简述常用热处理工艺的原理与特点常用的热处理工艺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淬火回火等。

这些工艺主要通过对金属材料加热和冷却处理,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以达到所需的目标。

1.退火工艺:退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经过一段时间保温,然后缓慢冷却到室温的工艺。

退火的目的是消除应力、改善金属的塑性和韧性、细化晶粒。

退火具有原子扩散和晶界迁移的特点,能够减少金属内部的位错和缺陷,使金属的晶粒尺寸和晶界的结构得到改善。

2.正火工艺:正火是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迅速冷却到室温的工艺。

正火主要是通过控制冷却速度来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快速冷却能够使金属内形成硬质和脆性的马氏体组织,从而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正火适用于高碳钢、合金钢等材料的处理。

3.淬火工艺:淬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迅速放入冷却介质中进行冷却的工艺。

淬火能够使金属内部形成硬质的马氏体组织,从而提高金属的硬度和强度,但也会导致金属变脆。

淬火的冷却速度很快,能够使金属晶粒尺寸变细,但也容易引起温度梯度过大和产生内应力等问题,需要注意冷却介质的选择和处理。

4.回火工艺: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金属材料再次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后冷却的过程。

回火的目的是消除淬火时产生的内应力和脆性,并且使金属材料的硬度和韧性达到理想的平衡状态。

回火可以显著改善金属的强度和韧性,并且能够调节金属的硬度。

回火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具体材料的品种和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5.淬火回火工艺:淬火回火是将金属材料先进行淬火处理,再进行回火处理的工艺。

淬火回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兼顾金属的硬度和韧性要求。

通过淬火回火,可以提高金属的强度和硬度,同时又不致使金属太过脆性。

淬火回火是一种综合性的热处理工艺,适用于许多金属材料的处理。

总的来说,热处理工艺通过控制金属材料的加热和冷却过程,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以达到所需的强度、硬度、韧性等要求。

不同的工艺具有不同的原理和特点,需要根据具体材料和要求进行合理选择和操作,以确保最佳的效果。

常用的热处理方式

常用的热处理方式

常用的热处理方式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性能来达到预定目标的方法。

常见的热处理方式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和表面处理等。

下面将对这些常用的热处理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1. 退火退火是一种通过加热和慢速冷却的方式来改善材料的性能的热处理方法。

退火可以消除材料中的应力、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塑性,并调整晶体的结构和组织。

在退火过程中,材料通常会被加热到高于临界温度,然后慢慢冷却到室温。

2. 正火正火是一种通过加热材料到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后,快速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正火能够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并调整材料的组织结构。

在正火过程中,材料的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是关键因素,需要根据具体材料的特性和要求来确定。

3. 淬火淬火是一种通过将材料迅速冷却到室温以下来改变其结构和性能的热处理方法。

淬火可以使材料达到高硬度和高强度,但也容易产生脆性。

在淬火过程中,材料通常会被迅速浸入冷却介质中,如水、油或盐水,以快速冷却材料。

4. 回火回火是一种通过加热已经淬火的材料到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后,再经过适当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回火可以减轻淬火带来的脆性,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塑性。

在回火过程中,材料的回火温度和保温时间需要根据具体材料的要求来确定。

5. 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一种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的化学和物理性质来改善材料的表面质量和性能的方法。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式包括镀层、氮化、渗碳、氧化和喷丸等。

表面处理可以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耐热性,同时也可以改善材料的外观和光洁度。

总结起来,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和表面处理是常见的热处理方式。

它们通过改变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可以满足不同材料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要求。

在进行热处理时,需要根据具体材料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式,并确保热处理过程的控制和操作准确无误,以获得期望的材料性能。

钢的表面热处理

钢的表面热处理

2)常用渗氮方法
① 气体渗氮:在有活性氮原子的气体中进行渗氮。 ② 离子渗氮:在低于1×105Pa的渗氮气氛中,利用工件(阴极) 和阳极之间产生的辉光放电进行渗氮的工艺。
3)渗氮和渗碳相比有何特点?
氮原子的渗入使渗氮层内形成残留压应力,可提高疲劳强 度(25%~35%);渗氮层表面由致密的、连续的氮化物 组成,使工件具有很高的耐蚀性;渗氮温度低,工件变形 小;渗氮层很薄(<0.6~0.70mm),渗氮后只能精磨、 研磨或抛光。渗氮层较脆,不能承受冲击力,生产周期长 (例如0.3~0.5mm的渗层,需要30~50h),成本高。
反应气(低温下可汽化的金属盐),使其在炉内发生分解或 化学反应,并在工件上沉积成一层所要求的金属或金属化合 物薄膜的方法。 碳素工具钢、渗碳钢、轴承钢、高速工具钢、铸铁、硬质合 金等材料均可进行气相沉积。
目的:提高钢件表层的含碳量,淬火与回火后表面硬、心 部韧。
材料:低碳钢、低碳合金钢。 渗碳后处理:淬火及低温回火。 工艺路线:
锻造→正火→机械加工→渗碳→淬火+低温回火。 渗碳方法:固体渗碳法、液体渗碳法和气体渗碳法三种。
★ 渗碳后的组织及热处理
低碳钢件渗碳后表层含碳量0.85%~1.05%为最佳。表层 为过共析组织(珠光体和网状二次渗碳体),与其相邻为共 析组织(珠光体),再向里为亚共析组织的过渡层(珠光体 和铁素体),心部为原低碳钢组织(铁素源自和少量珠光体)钢的表面热处理
常用表面热处理的方法有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两大类。
一、表面淬火
表面淬火:仅对工件表层进行淬火的热处理工艺。
原理:通过快速加热,使钢的表层奥氏体化,在热量尚未充 分传到零件中心时就立即予以冷却淬火,得到马氏体组织。

热处理方法

热处理方法

热处理方法在材料工程领域,热处理是一种常见的工艺,用于改变材料的性能和结构。

它通过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组织和化学成分,可以实现材料的硬度、强度、韧性和耐热性等性能的改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并讨论它们的原理和应用。

1. 淬火淬火是一种常用的热处理方法,通过迅速冷却材料以获得高硬度和高强度。

淬火的原理是将材料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使其晶体结构变为奥氏体,然后迅速冷却至室温。

这种快速冷却将阻止晶体重新排列,从而在材料中形成了一种称为马氏体的高硬度组织。

淬火常用的冷却介质包括水、油和盐水。

淬火可以用于钢材、铝合金和铜合金等材料的处理,以提高其硬度和强度。

2. 灭火退火灭火退火是一种常见的热处理方法,用于消除材料中的内应力,改善其塑性和韧性。

这种方法通常通过加热材料至高温后,迅速冷却至室温来实现。

这种快速冷却能够使材料中的晶体结构重新排列,并消除内应力。

灭火退火常用于焊接和沉积工艺后的材料处理,以减少应力和变形。

3. 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是一种热处理方法,用于改变合金材料的性能和结构。

该方法通过将合金材料加热至高温,使固溶元素溶解在基体晶体中,然后通过迅速冷却来固定这些溶解的元素。

这种方法可以改变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固溶处理常用于铝合金、镍基合金和钛合金等材料的制备和改性。

4. 时效处理时效处理是一种常见的热处理方法,用于增强合金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该方法通过固溶处理后,将材料再次加热至较低的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

在这个时间段内,固溶的元素会重新配置并形成稳定的强化相。

通过时效处理,合金材料的硬度和强度可以显著提高。

时效处理常用于铝合金、镍基合金和钛合金等材料的生产中。

5. 渗碳处理渗碳处理是一种热处理方法,主要用于提高钢材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该方法通过将钢材加热至高温,然后将其浸入含有碳的固体或液体介质中,使钢材表面富含碳元素。

碳元素会在钢材表面形成一层高碳含量的表面层,提高钢材的硬度和耐磨性。

热处理方法

热处理方法

热处理方法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和冷却金属材料来改变其物理和机械性能的工艺。

在工业生产中,热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材料的加工过程中,以提高其硬度、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及其特点。

1. 淬火。

淬火是一种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快速冷却来增加金属的硬度。

在淬火过程中,首先将金属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然后迅速放入冷却介质中进行冷却。

常用的冷却介质包括水、油和气体。

淬火后的金属表面会形成马氏体组织,从而提高其硬度和强度。

2. 回火。

回火是一种通过加热和冷却来调节金属的硬度和韧性的热处理方法。

在淬火后,金属的硬度会变得过高,为了降低其脆性,需要进行回火处理。

回火的温度和时间会影响金属的硬度和韧性,通常分为低温回火和高温回火两种。

低温回火可以提高金属的强韧性,而高温回火则可以降低金属的硬度。

3. 热处理。

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和保温来改变金属的组织和性能的方法。

在热处理过程中,金属会被加热至一定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然后进行冷却。

热处理可以消除金属的残余应力,改善其塑性和韧性,同时提高其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

4. 固溶处理。

固溶处理是一种针对固溶体金属的热处理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溶解金属中的固溶体,并通过快速冷却来形成均匀的固溶体组织。

固溶处理通常应用于铝合金、镁合金等金属材料的加工过程中,以提高其强度和塑性。

总结。

热处理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通过改变金属的组织和性能,可以满足不同工程材料的要求。

不同的热处理方法对金属材料的性能影响不同,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具体材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

同时,对于热处理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冷却速度等参数也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金属材料达到预期的性能指标。

简述常用热处理工艺的原理与特点

简述常用热处理工艺的原理与特点

简述常用热处理工艺的原理与特点-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简述常用热处理工艺的原理与特点。

热处理是指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手段,以获得预期组织和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

热处理工艺原理1、正火: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临界点AC3或ACM以上的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珠光体类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2、退火:将亚共析钢工件加热至AC3以上20—40度,保温一段时间后,随炉缓慢冷却(或埋在砂中或石灰中冷却)至500度以下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3、淬火:将钢奥氏体化后以适当的冷却速度冷却,使工件在横截面内全部或一定的范围内发生马氏体等不稳定组织结构转变的热处理工艺。

4、回火:将经过淬火的工件加热到临界点AC1以下的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随后用符合要求的方法冷却,以获得所需要的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工艺。

5、调质处理:一般习惯将淬火加高温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称为调质处理。

调质处理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特别是那些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等。

调质处理后得到回火索氏体组织,它的机械性能均比相同硬度的正火索氏体组织更优。

它的硬度取决于高温回火温度并与钢的回火稳定性和工件截面尺寸有关,一般在HB200—350之间。

特点: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金球的热处理工艺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

比较钢材与非金属材料热处理的异同点。

热处理有金属材料热处理和非金属材料热处理相同点:热处理的原理基本一样,都是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

不同点:1.钢的表面热处理有两大类:一类是表面加热淬火热处理,另一类是化学热处理。

常用热处理的的方法

常用热处理的的方法

常用热处理的的方法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控制材料的温度和时间来改变其组织和性能的方法。

它通常用于提高材料的强度、硬度、耐腐蚀性和耐磨损性等方面的性能。

热处理方法可以分为四大类: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四种常用的热处理方法。

1.退火退火是最常用的热处理方法之一。

它是通过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使材料内部的晶粒尺寸增大并减少了内部的应力。

退火可以改善材料的可塑性、韧性和耐腐蚀性等性能。

常见的退火方法有全退火、球化退火和时效退火。

-全退火:将材料加热到其临界温度以上,然后缓慢冷却到室温。

全退火可以使材料内部的晶粒重新长大,并减少内部的应力,从而提高材料的可塑性和韧性。

-球化退火:对于高碳钢、工具钢等含有大量渗碳元素的材料,进行球化退火可以使材料的碳化物均匀分布,提高材料的加工性能。

-时效退火:对于铝合金、钛合金等热处理敏感的材料,通过在特定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然后迅速冷却,可以使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得到提高。

2.正火正火是一种热处理方法,它通过将材料加热到适当温度,然后把材料冷却到室温。

正火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和韧性等性能。

常见的正火方法有水淬正火、油淬正火和气淬正火。

-水淬正火:将材料加热到过共析温度以上,然后迅速冷却到室温。

水淬正火可以使材料的晶粒变细,并增加材料的硬度和强度,但韧性相对较低。

-油淬正火:将材料加热到过共析温度以上,然后迅速冷却到室温。

油淬正火与水淬正火相比,在冷却速度上较慢,可以提高材料的韧性和耐冲击性,适用于厚壁件等对韧性要求较高的材料。

-气淬正火:将材料加热到过共析温度以上,然后迅速冷却到室温。

气淬正火是一种较为温和的正火方法,适合对材料要求较高的精密零件。

3.淬火淬火是一种通过将材料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然后迅速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淬火可以使材料的晶粒细化,增加材料的硬度和强度,但通常会降低材料的韧性。

常见的淬火方法有水淬、油淬和盐浴淬。

-水淬:将材料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然后迅速将材料浸入冷水中冷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面处理的常用方法及特点摘要:表面处理方法分类简要描述及特点关键字:表面处理一、电镀定义:电镀(Electroplating)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及增进美观等作用。

特点:电镀时,镀层金属或其他不溶性材料做阳极,待镀的工件做阴极,镀层金属的阳离子在待镀工件表面被还原形成镀层。

为排除其它阳离子的干扰,且使镀层均匀、牢固,需用含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溶液做电镀液,以保持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浓度不变。

电镀的目的是在基材上镀上金属镀层,改变基材表面性质或尺寸。

电镀能增强金属的抗腐蚀性(镀层金属多采用耐腐蚀的金属)、增加硬度、防止磨耗、提高导电性、润滑性、耐热性和表面美观。

利用电解作用在机械制品上沉积出附着良好的、但性能和基体材料不同的金属覆层的技术。

电镀层比热浸层均匀,一般都较薄,从几个微米到几十微米不等。

通过电镀,可以在机械制品上获得装饰保护性和各种功能性的表面层,还可以修复磨损和加工失误的工件。

此外,依各种电镀需求还有不同的作用。

举例如下:1、镀铜:打底用,增进电镀层附着能力,及抗蚀能力。

(铜容易氧化,氧化后,铜绿不再导电,所以镀铜产品一定要做铜保护)2、镀镍:打底用或做外观,增进抗蚀能力及耐磨能力,(其中化学镍为现代工艺中耐磨能力超过镀铬)。

(注意,现在许多电子产品,比如DIN头,N头,不再使用镍打底,主要是由于镍有磁性,会影响到电性能里面的无源互调)3、镀金:改善导电接触阻抗,增进信号传输。

(金最稳定,也最贵。

)4、镀钯镍:改善导电接触阻抗,增进信号传输,耐磨性高于金。

5、镀锡铅:增进焊接能力,快被其他替物取代(因含铅现大部分改为镀亮锡及雾锡)。

6、镀银:改善导电接触阻抗,增进信号传输。

(银性能最好,容易氧化,氧化后也导电)电镀是利用电解的原理将导电体铺上一层金属的方法。

除了导电体以外,电镀亦可用于经过特殊处理的塑胶上。

电镀的过程基本如下:1、把镀上去的金属接在阳极2、要被电镀的物件接在阴极3、阴阳极以镀上去的金属的正离子组成的电解质溶液相连4、通以直流电的电源后,阳极的金属会氧化(失去电子),溶液中的正离子则在阴极还原(得到电子)成原子并积聚在阴极表层。

电镀后被电镀物件的美观性和电流大小有关系,电流越小,被电镀的物件便会越美观;反之则会出现一些不平整的形状。

电镀的主要用途包括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 以及进行装饰。

不少硬币的外层亦为电镀。

二、化学镀真空镀膜化学镀、热浸镀、真空镀膜的特定义:化学镀(Electroless plating)也称无电解镀或者自催化镀,是在无外加电流的情况下借助合适的还原剂,使镀液中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并沉积到零件表面的1种镀覆方法。

特点:1、化学镀不用外加电源,利用还原剂将镀液中的金属离子还原并沉积在有催化性的工件表面形成镀层。

2、化学镀层厚度均匀且不受工件形状复杂程度的影响,无明显边缘效应。

镀层精粒细、致密、孔缝少、外观光亮、耐蚀性好。

化学镀有镍、铜、银、钯、金、铂、钴等金属或合金及复合镀层。

其中,常用的是化学镀镍和化学镀铜,不仅可以使金属,而且可以使经特殊镀前处理的非金属(如塑料、玻璃、陶瓷等)直接获得镀层。

1、化学镀镍特点:化学镀层是含磷3%~15%的镍磷合金层。

硬度和耐磨性较好。

当磷含量>8%时具有优异的抗蚀性和抗氧化性。

化学镀镍层与其他镀层结合较好,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能进行锡镀或铜镀用作其他镀层的底层;钢铁零件的中温保护层;磨损件的尺寸修复镀层;铜与钢铁制件防护装饰等。

在是石油(如管道)、电子(如印刷电路、磁屏蔽罩)和汽车等工业上有广泛应用2、化学镀铜:化学镀铜层一般很薄(0.5~1μm),外观呈红铜色,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焊接性,主要用于非金属材料的表面金属化,特别是印刷电路的孔金属化。

在电子工业中应用广泛,例如通孔的双面或多层印刷电路板制作。

使塑料波导,腔件或其他塑料件金属化后进行电镀等三、热浸镀定义:热浸镀简称热镀。

热镀是把被镀件浸入到熔融的金属液体中使其表面形成金属镀层的一种工艺方法。

镀层金属的熔点必须比被镀金属的熔点低得多,故热镀层金属都采用低熔点金属及其合金,如锡(231.9℃)铅(327.4℃)锌(419.5℃)铝(658.7℃) 及其合金,钢是最常用的基体金属。

热浸镀可以单槽进行,也可以连续自动化生产。

一般只适于形状简单的板材、带材、管材、丝材等热浸镀锌主要用于钢管、钢板、钢带和钢丝热浸镀工艺:预镀件前处理热浸镀后处理制品根据热浸镀的前处理方法不同,热浸镀工艺可以分为熔剂法和保护气体还原法。

( 1 )熔剂法是利用熔剂的化学作用对己经除油、除锈的钢材在浸入镀液前保护其表面不再氧化并对其进一步活化,保证镀液与洁净的钢基体表面浸润,并通过化学反应和扩散形成合金层。

该法设备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易学、生产灵活,可进行批量生产也可进行单件浸镀,可根据产品批量随时调控连续浸镀或间断浸镀,且浸镀产品范围广,适应多种品种规格的产品。

因此,在我国极具推广价值,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 2 ) 保护气体还原法又称森吉米尔法,是现代带钢连续热浸镀采用的最普遍和最广泛的一种工艺。

该法生产速度快、效率高、镀层结合力好、无污染等优点。

另外,还原型生产线高温辐射加热的温度高,退火时间长,可以生产加工良好的产品;但设备比较复杂,投资大,技术难度大,适合单一产品的批量生产。

由于我国多数热浸镀厂家资金相对薄弱,工艺水平达不到该法的要求,因而极大地限制保护气体还原法在我国的发展。

四、真空镀膜定义:真空镀膜一种由物理方法产生薄膜材料的技术。

在真空室内材料的原子从加热源离析出来打到被镀物体的表面上。

此项技术最先用于生产光学镜片,如航海望远镜镜片等。

后延伸到其他功能薄膜,唱片镀铝、装饰镀膜和材料表面改性等。

如手表外壳镀仿金色,机械刀具镀膜,改变加工红硬性。

包括真空蒸镀、阴极溅射镀和离子镀。

特点:通过真空镀膜技术的应用,使塑料表面金属化,将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结合起来,大提高了它的物理、化学性能.其优点主要表现在:1、改善美观,表面光滑,金属光泽彩色化,装饰性大大提高;2、改善表面硬度,原塑胶表面比金属软而易受损害,通过真空镀膜,硬度及耐磨性大大增加; 3、提高耐候性,一般塑料在室外老化很快,主要原因是紫外线照射所致,而镀铝后,铝对紫外线反射最强,因此,耐候性大大提高;4、减少吸水率,镀膜次数愈多,针孔愈少,吸水率降低,制品不易变形,提高耐热性;5、使塑料表面有导电性;6、容易清洗,不吸尘。

1、真空蒸镀基体可以是金属或非金属。

涂层有铝、银、锌、镍和铬等金属及ZiQ2、SiO2 等高熔点化合物。

膜层平滑光亮,反射性好。

耐蚀性优于电镀层,但覆盖能力不如电镀层。

主要用于制作各种薄膜电子元件;沉积各种光学薄膜,如车灯反光罩等;以及用在某些非金属工艺品上作装饰膜层。

2、阴极溅射镀与真空蒸镀比较,具有结合力强、涂层材料不受熔点和蒸汽压的优点,但沉积速度不如真空蒸镀。

可溅镀金、铂等高熔点膜层;TiN、TiC、WC、等超硬膜层;MOS2 等耐磨层;AL2O3 等隔热膜层和CO-Gr-Al-Y 等高温膜层;以及电子、光学器件和塑料的装饰膜层.3、离子镀具有真空蒸镀和阴极溅射镀的综合优点。

基体是金属或非金属均可,膜层材料可以是金属、合金化合物及陶瓷等。

膜层与基体结合力很好可镀铝、锌、镉、等抗蚀膜层;铝、钨、钛、钽耐热膜层;铬、碳化钛耐磨膜层:金、银氮化钛装饰膜层;塑料上镀镍、铜铬用于汽车及电器零件及制作印刷线路板、磁带等。

五、金属的氧化处理定义:金属的氧化处理是金属表面与氧或氧化剂作用而形成保护性的氧化膜,防止金属腐蚀。

氧化方法有热氧化法、碱性氧化法、酸性氧化法(黑色金属)以及化学氧化法、阳极氧化法(有色金属)等。

黑色金属的氧化是将工件至于含硝酸钠或亚硝酸钠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处理,使工件表面生成一层很薄的氧化膜的过程。

也称发蓝或发黑。

特点:钢铁的氧化膜主要由磁性氧化铁(Fe3O4)组成。

厚度约为0.5-1.5μm,一般呈蓝黑色(铸铁和硅钢呈金黄至浅棕色),有一定的防护能力。

膜层很薄,不影响工件的尺寸精度。

氧化没有氢脆现象,但有时会产生碱脆。

为提高膜的抗蚀性,耐磨性和润滑性,可利用其良好的吸附性,进行浸热肥皂水及浸油(锭子油、机油或变压器油)处理。

六、喷砂定义:利用高速砂流的冲击作用清理和粗化基体表面的过程。

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以形成高速喷射束将喷料(铜矿砂、石英砂、金刚砂、铁砂、海南砂)高速喷射到需要处理的工件表面,使工件表面的外表面的外表或形状发生变化,由于磨料对工件表面的冲击和切削作用,使工件的表面获得一定的清洁度和不同的粗糙度,使工件表面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因此提高了工件的抗疲劳性,增加了它和涂层之间的附着力,延长了涂膜的耐久性,也有利于涂料的流平和装饰。

特点:1、喷砂处理是最彻底、最通用、最迅速、效率最高的清理方法。

2、喷砂处理可以在不同粗糙度之间任意选择,而其它工艺是没办法实现这一点的。

手工打磨可以打出毛面但速度太慢,化学溶剂清理则清理表面过于光滑不利于涂层粘接。

七、刷光定义:使用金属丝、动物毛、天然纤维或人造纤维制成的刷轮对零件表面进行加工的过程。

可以干刷,也可以湿刷。

其主要用途是清除零件表面的氧化皮、锈痕、机加工后的毛刺;在零件表面上产生有一定规律的、细密的丝纹或获得无光的锻面状外观。

刷光不会改变零件的几何尺寸。

常用的刷轮一般由钢丝、黄铜丝等材料制成,有时为了特殊的目的,也用其他材料。

分类及特点:刷轮类型[1]特点[1]主要用途[1]成组的辐射刷轮用金属丝编织而成,刚性大,切削力强,使用寿命长,经过平衡处理后才能用用于表面清理,或除去网状传送带网孔中的残留物,如树脂渣、石棉渣等波形辐射刷轮用呈小波纹状的较长金属丝编织而成,刚性小,切削力不大适用手持零件进行操作,可对较不平整的表面进行加工杯型刷轮用金属丝编织成杯形用于丝纹刷光、表面清理和去毛刺,还可以用于便携式电动工具普通宽面刷轮用金属丝或猪鬃等编织而成,应进行动平衡处理用于零件表面清理,主要用于冶金工厂的板材电镀及涂漆等生产线条形宽面刷轮用金属丝或猪鬃等间断编织而成用于使用普通宽面刷轮受力不稳定的情况,或用于清理传送带等表面短丝密排辐射刷轮用较短的金属丝紧密编织而成,刚性大,切削力强用于去毛刺小型刷轮用金属丝或猪鬃等编织而成的不同形状的小型刷轮用于孔或型腔的清理或去毛刺八、滚光定义:即用滚筒打光,用于小型零件清理。

其工作原理是使小型零件和磨料通过旋转的滚筒作用,互相磨削、平整,去点零件上的毛刺及锈垢,得到光泽的表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