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第一节:燃烧条件1.燃烧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2.燃烧的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链式反应自由基;必考1第二节:燃烧类型1.闪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
2.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闪点与可燃性液体饱和蒸气压有关,饱和蒸气压越高,闪点越低。
闪点<28℃的为甲类;闪点≥28℃至<60℃的为乙类;闪点≥60℃的为丙类必考23.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分为:着火、爆炸;第三节:燃烧方式及特点1.气体燃烧:扩散燃烧(比较稳定,易于补救火灾)和预混燃烧(爆炸式燃烧);2.液体燃烧:闪燃、沸溢、喷溅;重油和原油会容易发生沸溢和喷溅;必考33.固体燃烧:蒸发燃烧(硫、磷、蜡烛)、表面燃烧(木炭、焦炭、铁)、分解燃烧(木柴、煤、塑料)、熏烟燃烧(阴燃;棉、麻、纸)、动力燃烧(爆炸);4.液体能否发生燃烧、燃烧的速率高低与液体的蒸汽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有关;第四节:燃烧产物必考41.完全燃烧产物:H2O、C02、S02;不完全燃烧产物;CO、NH3、醇类、醛类、醚类;2.燃烧中含有的有毒成分:CO、HCN、S02、N02、NH3、HCL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1.火灾的分类: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分6类:必考5A固体火灾B液体和可熔化固体(石蜡)C气体D金属E带电火灾(变压器)F烹饪物按照火灾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A特大火灾(30人100人1亿)B重大火灾(10人50人5000万)C较大火灾D一般火灾(3人10人1000万)2.火灾死亡中,75%的人因吸入有毒有害气后直接导致死亡;3.火灾发生的原因:电气(首位);吸烟;生活用火不慎;生产作业不慎;设备故障;玩火;放火;雷击;4.烟气蔓延的途径:孔洞开口蔓延、穿越墙壁管线和缝隙蔓延、闷顶内蔓延、外墙面蔓延。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pdf

建立健全消防组织机构,明确各级职责,确保消防安全工作的落实。
2.消防制度
制定完善的消防制度,包括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消防设施设备管理制度、火灾应急预案等。
3.消防培训
定期开展消防培训,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火灾应急处理能力。
4.消防检查
定期进行消防检查,确保消防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3.灭火原理
灭火原理主要有四个方面: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根据不同类型的火灾,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三、消防设施设备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及时发现火灾、减少火灾损失的重要设备。主要包括探测器、报警控制器、警报器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具有自动检测、自动启动、自动灭火等功能。主要包括喷头、管道、水泵、水源等。
解决办法:定期组织消防培训,邀请专业消防人员进行讲解和实操演练。
3.疏散通道不畅:
注意事项:确保疏散通道畅通,避免紧急情况下人员拥堵。
解决办法:定期检查疏散通道,清除杂物,确保通道畅通。
4.火灾应急预案不完善:
注意事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火灾应急预案。
解决办法:组织专业人员对火灾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气体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适用于电气设备室、通信机房等场所。主要灭火剂有二氧化碳、七氟丙烷等。
4.泡沫灭火系统
泡沫灭火系统适用于液体火灾、固体火灾等场所。主要通过泡沫覆盖燃烧物,隔绝氧气,达到灭火效果。
5.干粉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适用于A、B、C、D类火灾。具有灭火速度快、使用方便等特点。
四、消防安全管理
2024年注册消防工程师之消防安全技术实务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2024年注册消防工程师之消防安全技术实务题库附答案(典型题)单选题(共45题)1、某建筑层数为3 层的旅馆建筑,建筑高度为14m,建筑内部设置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自动报警系统,该建筑的封闭楼梯间的地面应采用不低于()级的装修材料。
A.AB.B1C.B2D.B3【答案】 A2、下列关于消防给水系统说法,不正确是()。
A.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由生活、生产给水系统管网直接供水时,应在引出管处设置倒流防止器B.严寒地区室外阀门井应采取防冻措施C.消防给水系统室内外消火栓、阀门等设置位置,应设置永久性固定标识D.消防给水系统管道最高点处宜设置自动排气阀【答案】 A3、除规范另有规定外,甲类厂房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m。
A.20B.30C.40D.50【答案】 B4、下列场所不适合选择感温火灾探测器是()。
A.相对湿度经常大于95%B.厨房C.计算机房D.锅炉房【答案】 C5、关于火灾发生要素说法,下列错误是()。
A.对于存在生产、生活用燃烧场所,将燃烧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对象是时间和空间要素B.对于不存在生产、生活用燃烧场所,控制不发生燃烧,控制对象是燃烧三要素C.在燃烧三要素之中,受人主观能动性影响最大是可燃物D.可燃物、助燃剂、火源、时间和空间是火灾发生五个要素【答案】 C6、一座高24m、二级耐火等级公共建筑,设置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上、下层开口之间应设置耐火完整性不低于()h防火玻璃墙。
A.1.50B.1.00C.0.50D.0.25【答案】 C7、飞机库与办公楼、飞机部件喷漆间、飞机座椅维修间、航材库、配电室和动力站等生产辅助用房应隔开,防火墙上门应采用()或耐火极限不低于()防火卷帘。
A.甲级防火门,2.00hB.乙级防火门,2.00hC.甲级防火门,3.00hD.乙级防火门,3.00h【答案】 C8、下列关于人员疏散安全性评估说法,错误是()。
A.火灾中人员安全疏散指是在火灾烟气未达到危害人员生命状态之前,建筑内所有人员安全地疏散到建筑物外面行动B.在人员疏散安全评估中,关于建筑内消防安全性能判定主要原则是:在某建筑火灾危险区域内发生火灾时,如人可用疏散时间(ASET)足以超过必需疏散时间(RSET),即ASET>RSET,则建筑疏散设计方案可行C.对于评估后需要改进、提高疏散安全性场所,可以采取增加疏散出口数量、缩短独立疏散出口间距离措施D.对于评估后需要改进、提高疏散安全性场所,可以采取改善区域烟气控制措施【答案】 A9、下列关于火灾报警探测器说法中不正确是()。
2023年注册消防工程师之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试卷和答案

2023年注册消防工程师之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试卷和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乙类物品运输车车库与民用建筑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A.50B.30C.25D.20【答案】 C2. 某医院住院部大楼,地上11层,地下2层,高度36m,按规定设有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下列关于喷头选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病房内采用边墙型喷头B.病房内采用吊顶型喷头C.地下汽车库采用直立型喷头D.地下汽车库采用隐蔽型喷头【答案】 D3. ()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楼梯间、室外楼梯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出口,保证在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抢救物资,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火灾损失。
A.安全出口B.疏散出口C.撤退出口D.避难出口【答案】 A4. 下列关于工业建筑防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设计中应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泄压面的单位质量和连接强度B.泄压设施宜采用轻质屋面板、轻质墙体和易于泄压的门、窗等C.当区域存在两种以上爆炸危险物质时,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应满足危险程度较高的物质要求D.泄压设施的设置应避开有爆炸危险的部位,并宜远离人员密集场所和主要交通道路【答案】 D5. 某酒店,地上 15 层,地下 1 层,地下为汽车库,未设置吊顶;地上每层设有宽度为 2.5m,长度为 55m 的疏散走道,疏散走道设置格栅吊顶,镂空面积与吊顶的总面积之比为 10%。
其他场所采用石膏吊顶。
关于该酒店火灾探测器的设置,错误的是()。
A.酒店吸烟室内设置感温火灾探测器B.汽车库设置高灵敏度感烟火灾探测器C.地上每层疏散走道,在吊顶下方设置4 个感烟探测器D.锅炉房内设置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答案】 B6. 关于火灾危险、火灾危险性和火灾风险之间关系和含义,下列说法错误是()。
A.火灾危险作为第一个层次,是火灾风险基本来源,如果不存在火灾危险,则火灾风险不会存在B.火灾危险性作为第二个层次,对应是着火后会有多大规模C.火灾风险作为第三个层次,回答是物质着火概率以及火灾发生后预期损失情况D.火灾危险性强调是主体,火灾风险强调是客体(火灾事件本身)【答案】 D7. 建筑内公共疏散楼梯,两梯段及扶手间水平净距不宜小于()mm。
2024年注册消防工程师之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注册消防工程师之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作为监控中心和用户信息传输装置之间的信息桥梁,能够实现数据的接收转换和信息转发的是()。
A.报警受理系统B.用户服务系统C.通信服务器D.数据库服务器【答案】 C2、下列关于汽车库安全疏散说法,不正确是()。
A.建筑高度大于32m高层汽车库应设置防烟楼梯间B.设置在民用建筑内汽车库,车辆疏散出口应与人员安全出口分开设置C.室内无车道且无人员停留机械式汽车库也应设置人员安全出口D.汽车库室外疏散楼梯采用金属梯时,金属梯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答案】 C3、某歌舞厅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系统,分别位于地下、高层、多层建筑内时,其 KTV 包间顶棚装修材料燃烧性能分别不应低于()。
A.AAB1B.A.A.AC.B1、B1、B1D.B1、A.A【答案】 B4、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直接来自A.ATPB.CTPC.GTPD.UTP【答案】 A5、关于建筑内楼梯间前室使用面积说法,下列错误是()。
A.住宅建筑剪刀楼梯间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时,合用前室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0㎡B.公共建筑、住宅建筑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0㎡C.高层厂房(仓库)防烟楼梯间前室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时,合用前室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0.0㎡D.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人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前室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0㎡【答案】 B6、下列有关消防控制室防火设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单独建造的消防控制室,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B.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宜设置在建筑内首层或地下一、二层,并宜布置在靠外墙部位C.消防控制室的疏散门应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D.消防控制室不应设置在电磁场干扰较强的房间附近【答案】 B7、在多层建筑设计中,以下哪个选项不符合疏散楼梯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要求。
A.耐火等级为一级时,为不燃烧性,1.50hB.耐火等级为二级时,为不燃烧性,1.00hC.耐火等级为三级时,为难燃烧性,0.80hD.耐火等级为四级时,为可燃性【答案】 C8、某单层金属锻造厂房,建筑面积3000m2,厂房靠南侧外墙设置建筑面积为300m2喷漆工段(使用甲、乙类物质),未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
2024年注册消防工程师之消防安全技术实务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2024年注册消防工程师之消防安全技术实务题库附答案(典型题)单选题(共40题)1、戊类工业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答案】 D2、某办公建筑高度为33m,建筑层数为10层,耐火等级为一级,现拟在该办公楼旁边建一座耐火等级为三级商场,则办公楼和商场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m。
A.13B.9C.11D.14【答案】 C3、水泥刨花板可燃包装重量为物品本身重量1/2仓库,其火灾危险性应按()类确定。
A.甲B.乙C.丙D.丁4、应采用预作用系统的场所不包括()。
A.火灾危险等级为严重危险级Ⅱ级的场所B.系统处于准工作状态时严禁管道充水的场所C.系统处于准工作状态时严禁误喷的场所D.用于替代干式系统的场所【答案】 A5、某地上18层的民用建筑,首层至三层划分多个200㎡至300㎡建筑面积不等的小商铺,每层建筑面积为2000㎡,四层至十八层为住宅,每层建筑面积1100㎡,建筑屋面为平屋面,局部突出屋顶的辅助用房建筑面积为250㎡,高度为4m。
建筑室外设计地面标高为-0.300m,首层室内地面标高为±0.000m,室外设计地面至屋面面层的高度为49.8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建筑为一类高层住宅建筑B.该建筑为二类高层公共建筑C.该建筑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D.该建筑为二层高层住宅建筑【答案】 B6、地铁火灾危险性不包括()。
A.空间小、人员密度和流量大B.用电设施、设备繁多C.动态火灾隐患多D.救援困难7、建筑群共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时,工矿企业消防供水的最大保护半径不宜超过()m,且占地面积不宜大于()h ㎡。
A.1000,200B.1200,200C.1000,150D.1000,250【答案】 B8、下列应采用防烟楼梯间建筑是()。
A.建筑高度为31m木制品存储仓库B.建筑高度为36m仪表装配车间,地上6层(每层使用人数8人)C.建筑高度为25m省级防灾指挥调度大楼D.建筑高度为26m财贸金融大楼,每层建筑面积600㎡【答案】 C9、某单位汽车喷漆车间采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保护,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灭火机理说法中,正确是()。
2023年注册消防工程师之消防安全技术实务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2023年注册消防工程师之消防安全技术实务题库附答案(典型题)单选题(共60题)1、某汽灯燃烧,燃烧反应快,温度高,火焰传播速度快,燃烧区呈现高温白炽状,这种燃烧形式属于()。
A.预混燃烧B.蒸发燃烧C.分解燃烧D.扩散燃烧【答案】 A2、下列关于建筑内设置应急照明灯具地面照度做法中,符合现行消防技术要求是()。
A.某二类高层办公楼,其楼梯间设置急照明灯具,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为3.0lxB.某地上四层电影院观众厅内防烟楼梯间前室设置急照明灯具,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为3.0lxC.某建筑高度22m医院病房楼楼梯间设置急照明灯具,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为10.0lxD.某地下一层网吧疏散走道设置应急照明灯具,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为5.0lx【答案】 C3、人员安全疏散分析性能判定标准可用可用疏散时间和必需疏散时间表示,下面有关可用疏散时间和必需疏散时间说法,正确是()。
A.必需疏散时间包含可用疏散时间B.可用疏散时间大于必需疏散时间C.可用疏散时间等于必需疏散时间D.从起火到疏散结束是可用疏散时间【答案】 B4、某建筑高度为32m财贸金融大厦,每层建筑面积1200m2,采用无空腔外墙外保温系统。
下列关于该建筑防火检查要求,说法不正确是()。
A.可采用封闭楼梯间B.可采用B1级保温材料C.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可间隔布置D.应设置消防电梯【答案】 A5、关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说法,下列不正确是()。
A.对应范围内裙房进深不应大于4mB.建筑物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范围内,应设置直通室外楼梯或直通楼梯间入口C.靠建筑外墙一侧边缘距离建筑外墙不宜小于5m,且不应大于10mD.坡度不宜大于8%【答案】 D6、下列建筑中,吊顶采用不燃材料时耐火极限可以不限是()。
A.某建筑高度26m医院门诊楼,耐火等级为一级B.某二级耐火等级办公楼,建筑高度21mC.某独立建造单层网吧,耐火等级为三级D.某一级耐火等级中学教学楼,建筑高度24m【答案】 B7、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 版),建筑高度超过 100m 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应设置避难层。
2024年注册消防工程师之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注册消防工程师之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屋顶上泄压设施应采取()措施。
A.防水积聚B.防冰雪积聚C.防风D.防冰雪【答案】 B2、泡沫混合液泵应选择特性曲线平缓的离心泵,其工作压力和流量应满足系统设计要求。
当采用环泵式比例混合器时,泡沫混合液泵的额定流量宜为系统设计流量的()倍,泵出口管道上应设置压力表、单向阀和带控制阀的回流管。
A.1.1B.1.3C.1.5 D1.6【答案】 A3、某2层地上商店建筑,每层建筑面积为6000m2,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至少设置()个水流指示器。
A.2B.3C.4D.5【答案】 C4、消防控制室的功能要求错误的是()A.消防控制室管理应实行每日24 小时专人值班,每班不少于2 人B.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灭火系统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C.具有两个以上消防控制室时,应确定主消防控制室和分消防控制室。
各消防控制室之间应具有互相控制功能D.消防控制室内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置不应小于1.5 米,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米【答案】 C5、下列可不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汽车库、修车库是()。
A.机械式汽车库B.停车数量为120辆封闭地上汽车库C.Ⅲ类地下汽车库D.停车数量为5辆修车库【答案】 D6、(2016年真题)下列建筑中的消防应急照明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按1.0h设置,其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B.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0㎡的商业建筑C.建筑高度大于于100m的住宅建筑D.总建筑面积大于干20000㎡的地下汽车库【答案】 C7、下列关于二级供电负荷说法,错误是()。
A.二级负荷供电系统宜采用两回线路供电B.在负荷较小或地区供电条件困难时,可采用一回6kV以上专线架空线C.采用两根电缆组成线路供电时,每根电缆按承受50%用电负荷设计D.当用电缆线路供电时,应采用两根电缆组成线路供电【答案】 C8、(2021年真题)系统工作压力为3.60Mpa细水雾灭火系统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8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学习笔记)2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第一节燃烧条件一、燃烧的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3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温度)。
二、大部分燃烧发生和发展需要4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第二节燃烧类型一、燃烧类型分类: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可分为着火和爆炸。
其中着火分为点燃和自燃,自燃又可分为化学自燃和热自燃。
二、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称为闪点。
闪点是可燃性液体性质的主要标志之一,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
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闪点是判断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以及对可燃性液体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
可燃性液体的闪点越低,其火灾危险性也越大。
例如,汽油的闪点为-50℃,煤油的闪点为38~74℃,显然汽油的火灾危险性就比煤油大。
根据闪点的高低,可以确定生产、加工、储存可燃性液体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类别:闪点<28℃的为甲类;闪点≥28℃至<60℃的为乙类;闪点≥60℃的为丙类。
第三节燃烧方式与特点一、气体燃烧: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
二、液体燃烧:闪燃、沸溢、喷溅。
液态烃类燃烧时,通常具有橘色火焰并散发浓密的黑色烟云。
醇类燃烧时,通常具有透明的蓝色火焰,几乎不产生烟雾。
三、固体燃烧:蒸发燃烧——如蜡烛、松香、硫、钾、磷、沥青和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等燃烧分解燃烧——如木材、煤、合成塑料等燃烧。
表面燃烧——如焦炭、木炭、铁、铜等的燃烧。
熏烟燃烧(阴燃)动力燃烧(爆炸)第四节燃烧产物不完全燃烧产物:CO、NH3、醇类、醛类、醚类等。
燃烧产物的危害性: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燃烧产生的两种主要燃烧产物。
其中,二氧化碳虽然无毒,但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会刺激人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急促、烟气吸入量增加,并且还会引起头痛、神志不清等症状。
而一氧化碳是火灾中致死的主要燃烧产物之一,其毒性在于对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高亲和性,它能够阻碍人体血液中氧气的输送,引起头痛、虚脱、神志不清等症状和肌肉调节障碍等除毒性之外,燃烧产生的烟气还具有一定的减光性。
烟气在火场上弥漫,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视线,使人们难以辩别火势发展方向和寻找安全疏散路线。
同时,烟气中有些气体对人的肉眼有极大的刺激性,使人睁不开眼而降低能见度。
3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第一节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二、火灾的分类根据不同的需要,火灾可以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一)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分类为A、B、C、D、E、F 六类。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
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
C.类火灾:气体火灾。
D.类火灾:金属火灾。
E.类火灾:带电火灾。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二)按照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
①特别重大火灾: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 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②重大火灾: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 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③较大火灾: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④一般火灾: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
注:“以上”包含本数;“以下”不包含本数。
三、火灾的危害——危害生命安全、造成经济损失、破坏文明成果、影响社会稳定、破坏生态环境第二节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电气、吸烟、生活用火不慎、生产作业不慎、设备故障、玩火、放火、雷击第三节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一、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热量的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
二、建筑火灾的烟气蔓延在火场上,烟雾流动的方向通常是火势蔓延的一个主要方向。
建筑物发生火灾,烟火在建筑内的流动呈现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且两种流动往往是同时进行的。
一般,500℃以上热烟所到之处,遇到的可燃物都有可能被引燃起火。
(一)烟气的扩散路线烟气扩散流动速度与烟气温度和流动方向有关。
烟气在水平方向的扩散流动速度较小。
烟气在垂直方向的扩散流动速度较大。
(二)烟气流动的驱动力——烟囱效应、火风压和外界风的作用。
(三)烟气蔓延的途径——孔洞开口蔓延、穿越墙壁的管线和缝隙蔓延、闷顶内蔓延、外墙面蔓延。
三、建筑火灾发展的几个阶段——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和衰减阶段。
通常,轰然的发生标志着室内火灾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一般认为火灾衰减阶段是从室内平均温度降到其峰值的80%时算起。
第四节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一、冷却灭火——水喷雾灭火系统;二、隔离灭火——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统;4三、窒息灭火——用二氧化碳、氮气、蒸汽降低空间的氧浓度,从而达到窒息灭火。
此外,水喷雾灭火系统实施动作时,喷出的水滴吸收热气流热量而转化成蒸汽,当空气中水蒸汽浓度达到35%时,燃烧即停止,这也是窒息灭火的应用;四、化学抑制灭火——干粉和七氟丙烷。
第三章爆炸基础知识第一节爆炸的概念及分类二、爆炸的分类——按物质产生爆炸的原因和性质不同,通常将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三种。
(一)物理爆炸——是指物质因状态或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的爆炸。
如蒸汽锅炉爆炸;压缩气体或液化气钢瓶、油桶受热爆炸等。
(二)化学爆炸——是指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而形成的爆炸现象。
各种炸药的爆炸和气体、液体蒸气及粉尘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的爆炸都属于化学爆炸。
(1)可燃粉尘爆炸应具备三个条件,即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到爆炸浓度、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火源。
(2)粉尘爆炸的特点。
①连续性爆炸;②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较高;③与可燃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
(3)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
①颗粒的尺寸。
颗粒越细小其比表面积越大,氧吸附也越多,在空中悬浮时间越长,爆炸危险性越大;②粉尘浓度。
③空气的含水量。
空气中含水量越高,粉尘的最小引爆能量越高;④含氧量。
随着含氧量的增加,爆炸浓度极限范围扩大;⑤可燃气体含量。
有粉尘的环境中存在可燃气体时,会大大增加粉尘爆炸的危险性。
第二节爆炸极限(一)气体和液体的爆炸(浓度)极限通常用体积分数(%)表示。
通常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要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范围宽。
除助燃物条件外,对于同种可燃气体,其爆炸极限还受以下几方面影响。
(1)火源能量的影响。
引燃混气的火源能量越大,可燃混气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险性越大。
(2)初始压力的影响。
初始压力增加,爆炸范围增大,爆炸危险性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干燥的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压力上升,其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3)初温对爆炸极限的影响。
初温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险性越大。
(4)惰性气体的影响。
加入惰性气体,会使爆炸极限范围变宽,一般上限降低,下限变化比较复杂。
(二)可燃粉尘的爆炸(浓度)极限粉尘的爆炸极限通常用单位体积中粉尘的质量(g/m³)表示。
三、爆炸极限在消防上的应用物质的爆炸极限是正确评价生产、储存过程的火灾危险程度的主要参数,是建筑、电气和其他防火安全技术的重要依据。
控制可燃性物质在空间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或高于爆炸上限,是保证安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的基本措施之一。
具体应用有以下几方面:①爆炸极限是评定可燃气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依据,爆炸范围越大,下限越低,火灾危险性就越大;②爆炸极限是评定气体生产、储存场所火险类别的依据,也是选择电气防爆型式的依据。
生产、储存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的工业场所,应选用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生产、储存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的工业场所,可选用任一防爆型电气设备;5③根据爆炸极限可以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层数、面积、防火墙占地面积、安全疏散距离和灭火设施;④根据爆炸极限,确定安全操作规程。
第三节爆炸危险源发生爆炸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爆炸介质,二是引爆能源。
在生产中,爆炸危险源可从潜在的爆炸危险性、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等几方面来确定,具体包括能量与危险物质、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管理缺陷等。
一、引起爆炸的直接原因——物料原因、作业行为原因、生产设备原因、生产工艺原因二、常见爆炸点火源——机械火源、热火源、电火源及化学火源第四章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第一节爆炸品爆炸品的主要危险性——爆炸性、敏感度。
第二节易燃气体易燃气体是指温度在20℃、标准大气压101.3kPa 时,爆炸下限≤13%(体积),或燃烧范围不小于12 个百分点(爆炸浓度极限的上、下限之差)的气体。
一、易燃气体的分级易燃气体分为二级。
I 级:爆炸下限<10%;或不论爆炸下限如何,爆炸极限范围≥12 个百分点;II 级:10%≤爆炸下限<13%,且爆炸极限范围<12 个百分点。
实际应用中,通常将爆炸下限<10%的气体归为甲类火险物质,爆炸下限≥10%的气体归为乙类。
二、易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易燃易爆性、扩散性、可缩性和膨胀性、带电性、腐蚀性、毒害性。
第三节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是指闭杯试验闪点<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混合物的液体。
一、易燃液体的分类易燃液体分为三级。
I 级。
初沸点≤35℃。
II 类。
闪点<23℃,且初沸点>35℃。
III 类。
23℃≤闪点≤35℃,且初沸点>35℃。
或35摄氏度<闪点≤60℃,初沸点>35℃且持续燃烧。
实际应用中,通常将闪点<28℃的液体归为甲类火险物质;28℃≤闪点<60℃归为乙类;闪点≥61℃归为丙类。
二、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易燃性、爆炸性、受热膨胀性、流动性、带电性、毒害性。
第四节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在易燃易爆危险品这一类物质中包含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三项。
一、易燃固体根据燃点的高低,燃烧物质可分为易燃固体和可燃固体,燃点高于300℃的称为可燃固体。
燃点低于300℃的为易燃固体。
二、易于自燃的物质(1)发火物质。
指即使只有少量物品与空气接触,在不到5min 内便会燃烧的物质,如黄磷、三氯化钛等。
6(2)自热物质。
指发火物质以外的与空气接触不需要能源供应便能自己发热的物质。
如油纸,动、植物油,潮湿的棉花等。
第二篇建筑防火第一章概述建筑防火的原理和技术方法:(一)总平面布置(二)建筑结构防火(三)建筑材料防火——楼梯间、管道井等竖向通道和供人员疏散的走道内应当采用不燃材料。
(四)防火分区分隔(五)安全疏散——安全疏散是建筑防火最根本、最关键的技术,也是建筑消防安全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