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细胞(血常规)检验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血常规在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血常规在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血常规检验是指对人们血液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等水平的检测分析,不仅能帮助医生判断各项血液疾病,还能鉴别和诊断其他各种系统病症,此检查措施在临床上是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检查方式。
但要想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在检验中应注意相关问题。
一、仪器方面在进行血常规检查之前,工作人员要检查设备和检验仪器的状态,看是否正常,以保证其满足质控要求,进而让检测结果真实反应出患者的身体状况。
同时,检查人员也要做好室间、室内的质控工作,使用合适的样本进行比较和对照,仪器验证可选择手工检测,或者其他方式,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行。
在相应设备和仪器维护方面,工作人员要定期维护检测改为校准仪器,保证检测仪器始终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除此之外,在购买检测仪器之时,科室内的工作人员和领导都要充分了解设备,并掌握仪器使用的具体情况,以便及时派遣专业人员维修检测仪器,让其始终处于有效运行状态。
二、标本方面(1)采集:为了保障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需要采集高质量的血液样本。
根据不同的采血部位,采集不同的血常规样本,一般都采集末梢毛细血和静脉血。
且大量文献都表明,静脉血标本是最准确、可靠的样本,而末梢血样本和静脉血样本差异较小且比较稳定。
也有学者研究证实,和静脉血样本进行比较,手指血的重复性和准确性比较差,血小板计算要低于9%左右,白细胞计数要高于8%左右。
为此,大部分医学专家建议,在进行血常规检验时,尤其是使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验时,应采集静脉血作为检验样本。
(2)抗凝:血液采集完之后,需要使用抗凝剂对其进行抗凝处理,目前使用较广泛的抗凝剂是EDTA盐,此抗凝剂对血小板和白细胞形态的影响比较小,较适合应用在血常规检测中。
除了采血部位和生理性因素的影响外,抗凝剂和血液的比例也会影响血样质量,其中血液比例较高时,抗凝剂较少无法对全部血液发挥作用,会增加样本中发生微凝血块的风险,使用仪器进行化验时,这种微凝血块不仅会阻塞仪器,还会影响检验的准确性。
血液细胞检验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血液细胞检验中的几点注意事项血液细胞检测是一种通过仪器检测分析血液中细胞成分的检测方式,其中应用率最高的检测方式为血常规检查,它能够通过检测血液得出的结果来分析各种血液疾病,除此之外还能够为其他系统类疾病诊断结果提供可靠的依据。
血液细胞检测可以通过观察分类计数形态以及细胞指数变化来判断患病类型,该方式是目前临床医生最长应用的病情检查手段,也是临床医学检验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检查项目之一。
由此可以看出,血液细胞检测的准确性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分析了易影响血液细胞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并提出了值得临床血常规检测人员注意的问题,以此来帮助医护人员从检验中获得更为准确、可靠的检查结果,以免做出错误性诊断。
一、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了获得更加准确、更加可靠的检查结果,获取高质量血液标本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措施。
也可以说高质量血液标本是高质量检验的第一步,所以必须要保证血液标本中各种细胞的完整形态。
制作血液细胞检测标本需要两个步骤,即采集和抗凝:1.采集标本采集标本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选择采血部位,临床最常应用的途径为末梢毛细血管和静脉血管。
相关文献报道指出,采集静脉血液标本是目前最可靠的标本,可靠度远高于末梢毛细血管,而在后这种,与前者差异最小、更为稳定的血样为手指血,但是手指血与静脉血液相比,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仍然存有一定的差异,比如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而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
所以医学领域专家建议在应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验时,应采集静脉血样。
但是在采集静脉血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不可以在患者输液滞留针或是输液静脉同侧血管采集血液标本,以防血液稀释情况的发生。
另外,止血带应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一分钟,以免引发淤血或是血液浓缩。
2.标本抗凝血常规检验所使用的血样必须要经过抗凝剂进行抗凝处理,现阶段临床应用的抗凝剂中对白细胞形态以及血小板影响最小的是ETDA,该抗凝剂最适合应用于临床血常规检验中。
血常规检查注意事项及查后症状小科普
血常规检查注意事项及查后症状小科普在实际生活中,血常规检查是一项十分常见的血液检查,血常规检查主要是针对血液,通过观察血液细胞的变化,对疾病情况进行诊断。
通常来说,血液中存在的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这三种细胞的检验情况能够将贫血、白血病等疾病初步筛查出来,然后进行血细胞涂片检查,对造血系统进一步观察,其对于了解患者的身体功能具有积极意义,对于疾病的诊断也有重要意义。
1.血常规检查的相关注意事项1.1在血常规检查前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为了保证血常规检查结果的有效性,要避免在检查前进行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影响检查项目的结果。
人们在进行一系列剧烈运动后,身体中的白细胞水平会升高,即使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后,人体中的白细胞也会高于正常水平,所以在进行血常规检查之前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例如:爬楼梯、跑步等这些运动都会有影响。
1.2检查前不需要保持空腹状态。
在许多生化检验之前,通常都需要空腹采血,比如肝功能和血糖检查等。
空腹血通俗来说指的是在早晨未进食的状况下抽取的静脉血。
那么到底血常规检查需不需要采集空腹血呢?这是许多人都关心的话题,血常规检查不用保持空腹状态,许多人对是否需要保持空腹状态有个错误的认知。
认为用餐后检查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其实大家是可以适量饮食的,空腹和不空腹都可以。
但是需要注意不要过度食用刺激性食物,以便造成肠胃部位不适。
1.3检查当天注意穿着。
为了保证血常规检查的顺利进行,避免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在检查当天,不要穿着袖口过紧或者过小的衣服,因为采血需要让患者挽起衣袖,如果袖口过紧,必然会直接影响采血的结果,严重情况下在采血完成后,容易造成手臂部位的血肿,不利于患者健康。
1.4注意检查前的饮食。
在开展血常规检查前,还是应该合理的调整饮食结构,饮食对于将检查结果有着一定影响。
若需要同时进行多项检查,在检查前需要详细向医生询问注意事项,详细询问检查需要完成的时间,在血糖检查前需要保持空腹;在胆固醇检查之前,不要过度食用胆固醇过高的食物,在进行血脂检查之前,要禁食油腻,在进行任何检查前,都需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保持饮食的清淡,同时也不能过于疲劳,防止对血液检查的结果造成影响。
血常规检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血常规检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相信大家都做过血常规检查,其实血常规检查属于一种血液检查方式,临床应用较广。
但是血常规检查也有很多事情需要注意,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血常规检查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以此提高检查的安全性、准确性。
1.血常规是检查什么?血常规主要检查:红细胞、白细胞计数、血小板的数量、形状。
跟好血常规获得的检查结果,为医师确诊患者疾病提供有利参考。
红细胞的作用在于运输气体,倘若结果显示红细胞数量减少,医师可考虑其是否为缺铁性贫血,并且按照减少的多少,对缺铁性贫血的程度进行辨别;白细胞的作用在于防疫免疫,一旦身体发生病毒感染、存在炎症时,其体内白细胞数量会增多,医师可考虑其是否发生炎症、病毒性感染或者是身体免疫系统发生异常。
血小板主要具有凝血、活血的作用,按照指标值,医师对患者的血小板数量进行分辨。
2.血常规检验方法(1)备齐用物,标本容器上贴好标签,核对无误后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
露出思者手臂,选择静脉,于静脉穿刺部位上方约4-6cm处扎紧止血带,并嘱患者握紧拳头,使静脉充盈显露。
(2)对患者的皮肤进行常规,待干。
(3)在穿刺部位的底部,收紧左手拇指的皮肤,对静脉做好固定,右手拿注射器,针针尖斜面保持在20度左右,对其皮肤、静脉进行刺入,然后沿着静脉穿刺进入静脉潜行,观察针头稍平后回血,慢慢向前,固定不动,放松止血带,告知患者松拳,采用干棉签对穿刺点进行按压,然后将针头迅速拔出。
(4)将针头卸下,把血液沿管壁向容器慢慢注入,不要注入泡沫,防止溶血。
如发现容器内出现玻璃珠,要马上进行摇动,将纤维蛋白原去除;倘若是抗凝试管,要使用双手进行内旋、搓动,避免凝固;倘若是干燥试管,切勿摇动;倘若是系液体培养基,要混匀血液和培养液,同时在血液注入后,对瓶口采用火焰消毒,谨记不要将瓶塞和血液接触。
按照化验不同的项目和内容决定抽血的剂量,通常为5ml。
3.抽血前的注意事项(1)血常规检查的前三天,告知患者忌辛辣、油腻、高甜度的食物,多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喝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对血常规化验的检查结果产生不良影响。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256300【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医疗水平的发展也有了改善。
血常规检验数据能够为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参考,保证检验数据准确、可靠、稳定具备极强的现实意义,但由于血常规检验过程比较复杂,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也颇多,血常规检验数据的精准性难以保证,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结果必然也会大打折扣。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质量控制;注意事项0、引言:血常规是临床检验过程中最为常见、最不可或缺的一项检查。
虽然现如今我国的科学技术越来与发达,这在主观上提高了血常规检查的准确性,但是依然存在不可避免的多种客观因素能够对选常规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1、血常规的相关介绍血常规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检查类型,人体中的血液会随着流通,到达身体的任何有一个部位,流遍全身,与各个身体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系,使之成为人体内部需要的重要組成部位,使得身体机能能够正常的运转。
血液当中有很多组成的成分,当人体患病后,血液当中的成分会发生改变,又或者是身体出现造血系统疾病,也会导致血液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可以是局部的,也可能是全身性的,所以临床进行血液的检查,可以有效的为医生提供诊断疾病的参考依据,使得血常规检验是日常检查中必不可少且推广性最高的检查方式。
临床上进行血常规检查的范围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情况(这项可以配合着凝血检验)、白细胞分类、血红蛋白测定、贫血检验以及血细胞数量和形态的检验等。
而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以及血红蛋白细胞的情况是最为常见的四项应用,被临床广泛推广应用,其检查的目的是观察患者有无贫血的情况,有无造血功能障碍以及身体健康的状态和可能患病的疾病类型等,在临床上作为初步检查,对患者进行一些筛查的工作,排除一些没有存在的情况,使得医生能够根据血常规的检验单,了解患者的健康指数以及可能存在的病情,再结合临床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影像学等,进行进一步的疾病诊断,最终确认结果使得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对症治疗,避免出现误诊或者漏诊的情况,而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现在的血常规检验开始应用血液检验自动化仪,省去了很多人工上的检验,还能保证因人工导致的结果误差,一次性检验的结果较多,使得现代的血常规检验更为便捷和快速。
血液常规检验中的几点注意事项你知道吗
血液常规检验中的几点注意事项你知道吗临床各项检查项目当中,血常规是最为基础且重要的内容之一,血液检验能够发现很多全身性疾病的初期征兆,包括血液系统病、贫血等,有助于人们尽早预防、治疗,相对基础的血常规检验通常2小时就可以获得结果,那么血常规检验期间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你知道吗?下面我们来共同了解一下。
一、静脉采血(一)抽血前注意事项1.采血前24h切忌暴饮暴食,下午10点之后最好不要进食,不可饮浓茶、咖啡、酒,禁食过油、过咸、过甜的食物。
但也要注意不可过度禁食,比如不吃晚饭,使自己处于饥饿状态,这样也会对检验结果的精准程度造成影响。
有些人甚至把必要的药物也停止了,这种行为显然不对。
2.需在早晨于空腹状态下抽血。
很多检验项目都需抽血前禁食12h,这主要是由于食物中的成分会对检验结果产生直接影响。
进餐普食之后,血液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甘油三酯、血糖、血清钠及尿素水平上升。
高脂饮食之后获得的血液、血清比较浑浊,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很多检验结果的精准性。
但是空腹时间>16h,会导致蛋白质和血糖下降、胆红素上升。
3.药物对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非常繁杂,除了一些必要药物外,应在采血之后再服用其他药物,防止影响到检验结果。
4.采血过程中应使自己处于安稳状态,保持心情放松。
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强度运动都可对神经-内分泌系统造成干扰,促使转氨酶、茶酚胺、皮质醇等水平上升。
5.抽血期间还应关注患者的体位和生物节律。
后者对激素类检验的影响十分显著,比如,女性生殖激素和月经周期有紧密联系,生长激素休眠之后会产生短暂性高峰,上午6-7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最高,到半夜0-2点后最低,因此,采血过程中需在同样的时间实施,并注意采取恰当的体位,以此确保检验结果具备可比性。
6.采血之前需将局部皮肤清洁干净,不可穿袖口太紧、太小的上衣,防止引起血肿。
7.如果病人晕针,应预先告知采血者,使其做好准备工作。
(二)抽血后应注意事项1.结束采血之后,应局部按压针孔处三到五分钟,做好止血处理。
血常规检验注意事项
血常规检验注意事项摘要:此篇文章的目的在于对血常规检验中的各类注意事项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为我国的血常规检验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血常规;注意事项;检验工作引言血细胞检测过程中,对血液中所具有的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以及血红蛋白等诸多数据进行有效的检测及分析。
血常规检测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能够对各类血液类疾病与实际的系统类疾病的判断与鉴别提供更为重要的信息,是临床医学在检验过程当中所常用的,且具有高度基础性的模式。
由此,临床实验室要充分的对各类对血常规检验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对其进行控制。
由此,获得更为准确可靠且高度稳定性的检验结果。
以下对血常规规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1对标本的采集进行分析为了更加准确的获取优质的检验结果,需获取更为高质量的标本,高质量的标本是检测质量提升的首要步骤。
确保血液标准中所具有的各类细胞形态高度完整,是血常规高质量标准在实际构建过程中所具有的基础要求。
血液细胞检验标本制备可将其分为采集与抗凝两大步骤。
1.1对标本采集进行分析首先,需要对于采血的部位进行选择,较为常见的途径是以静脉采血以及末梢毛细血管采血的模式,根据有关文献可以表明。
静脉血样是较为可靠的标本,手指血是毛末梢毛细血管的实际血样与静脉血差异最小,并且属于较为稳定的血样。
部分研究表明,与静脉血进行比较,手指血准确性与可重复性仍然相对较低,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实际血小板的计数下降。
由此,诸多专家建议血常规检测,特别在对血液分析仪应用时,需要对静脉血进行使用。
在静脉采血工作开展中,需要注意不可在患者输液滞留针处或者相应的输液静脉同侧血管对标本进行采集,以免存在血液稀释问题。
止血带压迫时间不可过长,防止存在淤血与血液浓缩问题。
具体而言,止血带压迫时间需要小于1分钟。
1.2对标本抗凝进行分析由于血常规及检验血样需要通过抗凝剂开展实际的抗凝处理。
就目前诸多抗凝剂而言,EDTA盐对白细胞形态以及相应的血小板影响较小,比较适用于在血常规检验中进行应用。
血液细胞(血常规)检验的几点注意事项
也 将越来越大。
至于要不要做过敏试验 的问题 , 有教授讲 : C “ T对 比剂 的 过敏试验 没有临床诊 断价值 , 国际上 已经不再要 求做过敏试 验, 国内药典也取 消了要进 行过敏试 验 的条款 。 但 现在 国内 ”
医院还在大量地做过敏试验 , 这主要是处 于“ 安慰 患者 ” 的考 虑, 也是 目前医患关 系紧张 , 医务 人员 有章可循 , 际上没 让 实
有价值 。我院从有 螺旋 C T机 以来 , 直 用非 离子 对 比剂做 一 增 强扫描 , 一 例 过 敏 患 者 , 查 考 证 乐 山 片 区也 无 一 例 无 调
发生 。 5 哪些患者是不适合使用 C T对 比剂
该在患者做强化 C T造影 时 , 预备好 脱 敏药 , 地塞 米松 等 。 如 有时候有些患 者的不 良反 应发作特别 快 , 医 院只要 准备充 但
分, 抢救措施得当 , 患者还是不用 过于担心的。这些 不 良反应
是过敏反应 吗?医院是不是 应该做 过敏试 验?严格 来讲 , 对 比剂 的副作用从发生机制说 : 1 对 比剂 的毒 性作 用 : 分子 () ①
“ 假变态” 反应 , 或称 “ 假过敏” 反应 。这种 副反应 的发生 及程
5 2 有哮喘 、 尿病、 血压 、 . 糖 高 严重 心脏病 、 敏体质 及高 龄 过 患者 , 建议谨慎做 C T增强检查 。 5 3 一般轻度过敏反应 多在 注射 对 比剂后 即刻或 约 2 i . 0m n 左右时出现。因此 , 在检 查结束 等 待 3 i 请 0 mn后再 离去 , 以 便观察。如出现上述对 比剂毒副反应 , 或有其他不适 表现 , 请 及 时通知 工作人员 。若 您离 开医 院后 出现 上述情 况 , 即刻 请
血液细胞检验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血液细胞检验中的几点注意事项血液细胞的相关检查主要是指医院的血常规检测。
该检测不仅是医生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也是反应其他系统疾病的重要检测手段,是临床医学检验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常规项目之一。
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有很多,要想获得最真实可靠的检测数据,就要严格针对到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三个阶段的每一个步骤。
标本的采集在检验前期,高质量血液样本是血液检测获取精准检测结果的大前提,标本足量的情况下保证血液标本中各项细胞的形态是高质量标本的基本要求。
血液检测标本的制备分为两个步骤:(一)采血(1)在保证患者前一天晚上十点后到采血时均保持禁食的情况下进行空腹采血,且在采血前一周时间内患者需控制饮食,避免吃油腻、辛辣、重口的食物。
(2)采血时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杜绝医源性感染。
(3)采血部位应尽量选择肘关节内侧的静脉血,且尽量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以防外源性凝血因子进入采血管。
(4)注意避免在病人正在输液的一端进行采血,以免造成血液稀释,影响血液成分。
(5)采血姿势应要求患者坐位采血:上身侧坐且与地面垂直,手臂静置平放于桌面,肘关节垫在毛巾上,手掌略低于肘部,使手臂呈一条直线,与心脏齐平。
如患者不得不进行卧位采血时,应让患者仰卧,手臂自然放在身体侧端,同样手掌低于肘部,并充分暴露采血部位。
(6)确保患者在采血前没有因服用药物而导致血液成分发生改变。
(二)抗凝血常规所用的采血管内都添有抗凝剂,常见的抗凝剂有EDTA盐、肝素等,其中EDTA是对白细胞和血小板形态影响较少的抗凝剂。
采血管内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也对标本质量有着巨大的影响:如果血液浓度过高,抗凝不足则会导致血浆中出现凝块,对后续的上机分析工作造成较大的干扰;抗凝剂过剩则会导致局部溶血的情况发生,也会对检测结果造成误差。
如果采集后的血想要进行血液计数,就要对血液进行稀释。
因血液是混悬液,直接计数会被很多杂质即红细胞之外的物质干扰,合适而准确的稀释倍数将大大提升血液细胞的计数精度,稀释倍数过低会使得细胞重叠通过传感器,造成计数缺损;如果稀释倍数过大,也会造成一定容量内细胞数量过少,二者都会降低血细胞检测的测量精度。
血液细胞检验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分析
血液细胞检验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分析摘要:血液细胞检验是临床最常规化验检查项目,检验过程,通过观察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等数量变化、细胞形态参数,可为临床提供科学诊断、治疗依据,在临床医学检验、疾病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但是,临床实践发现,血液细胞检验结果准确性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而若检验结果出现误差,可导致医生作出错误诊疗方案,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可造成患者死亡等不可逆严重后果,因此,需全面分析血液细胞检验注意事项,采取针对性质量控制措施,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
本文就对血液细胞检验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进行简单综述。
关键词:血液细胞检验;注意事项;质量控制;引言血液细胞检验是了解受检者身体情况、疾病状况的重要手段,伴随医疗水平、检验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血细胞检验为临床疾病诊断、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然而,由于血液细胞检验有诸多环节,在一系列因素作用及影响下,常会出现检验结果误差情况,对临床诊疗、评估带来不利影响[1]。
因此,临床需加强血液细胞检验意事项整个过程的质量控制,以期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下面将检验注意和质量控制综述如下,旨在为血液细胞检验提供帮助。
一、血液细胞检验注意事项1.标本采集静脉血、末梢血均可作为血液细胞检验的标本。
新生婴幼儿、大面积烧伤患者、恶性病患者及需要频繁抽血患者可采集末梢血但易出现血量不足,采血时间长易凝固,从而对PLT、红细胞等结果产生影响。
静脉血样本量大,可重复性检测,能够较好控制组织液的渗出,静脉血更能够真实反映机体血液情况,为患者疾病的诊疗提供更准确依据[2],静脉血也是临床常用的血常规检测方式。
在检验标本前,受检者受饮食、睡眠、运动影响,应选适当时间采血,患者保持平稳情绪,尽可能采集静脉血,采集末梢血时应弃去第一滴血,避免过度挤压,防止组织液渗入,采血量要与抗凝剂的量保持协调[3],此外要避免在患者输液侧抽血。
2.标本抗凝自1993年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ICSH)会认定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是对血细胞影响较小的抗凝剂,可较好的稳定血细胞形态,但也是引起血小板假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有哪些注意事项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有哪些注意事项在临床检验中,血液学检查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是临床治疗和诊断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控制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质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使检验工作始终处于稳定状态,确保检验结果的精准度与可靠性,获取准确的参考依据。
血液细胞形态学主要涉及外周和骨髓细胞形态两个部分,血液细胞形态检验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决定着血液疾病的最终诊断。
因此,必须要控制好血液细胞形态检验质量,相关操作人员要明确其中的注意事项,以此保证检验结果的精准性。
而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有哪些具体的注意事项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标本的采集为了获得可靠、精准的检验结果,就必须要确保标本的高质量。
而高质量的标本是保证检验结果基础。
确保血液标本中所有细胞形态的完整,是高质量血常规标本的基础要求。
制备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标本主要包含两个步骤,即抗凝与采集。
1.1采集标本1.1.1选择采集血液的位置临床中最常用的方式是采集静脉与末梢毛细血管位置的血液。
有相关研究显示,静脉血是最可靠安全的标本,手指部位的血液是末梢毛细血管中和静脉学差别最小并且稳定性最高的血样。
有相关研究显示,对比静脉血液,手指部位的血液依旧不具备良好的可重复性与精准性:白细胞计数显著增加,而血小板计数大幅度下降。
所以,很多专家提出:在进行血常规检验,尤其是操作血液分析仪器的过程中,需要采集静脉部位的血液。
1.1.2静脉血采集在实际采集静脉部位血液的时候,应注意不可以在病人输液滞留针位置或者是输液静脉相同一侧血管采集血液标本,从而防止血液出现稀释的现象。
另外止血带不可以压迫血管超过一分钟,避免出现血液浓缩以及淤血的情况。
1.2标本的抗凝在实际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时候,使用的血液必须要通过抗凝剂的处理,在现阶段临床中使用的各种抗凝剂当中,EDTA盐是对血小板与白细胞形态的干扰程度比较小的抗凝剂,最适合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除了采血位置和生理性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之外,通常状况下,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也会直接影响血液样本的质量。
血液细胞检验中的注意事项
[】 陈梦 冶 , 细胞 分析测 定血小板 影响 因素的探 讨[】江 西医学检 5 血 J.
验 , 0 5, 3 3 : 4 -2 4. 2 0 2 ()2 3 4
凝 剂相对 不足血 浆中 出现微凝 血块 的可能性 增加 , 用于血 细胞分 析 在 仪 时 , 凝血块 可能 阻塞 仪器 , 微 同时 影响一 些 检验指 标 。血液 比例过 低, 抗凝 剂相 对过 剩对 检验 指标 也会 造成 严 重影 响 。血液 经 E DTA 抗凝后 , 白细 胞的形 态会 发生改 变 , 这种 改变与 时间及 E T 浓度 有 D A 关。E T 的最佳浓度 ( D A 与血液 比) 1 5 / , 果血 样少 ,D 为 .mg ml如 E TA 的浓度达 到 2 5 / , . mg ml 中性粒 细胞肿 胀 、分叶 消失 , 小板 肿胀 、 血 崩解 、产生 正常血 小板 大小 的碎片 , 些改变都 会使血 常规 检验和 血 这 细 胞 计数 得 出错误 结果 。这 一 点 在 用 自动 血 细胞 分 析 仪 时 尤为 重
【 献标 作是 实验 室 质量 管理 的一个 重要 组成 部 分, 合格的血液标 本是获得 准确的检验 结果的先 决条件 , 准确的检验 结 果是疾 病诊 治的 重要 依据 。 因此 保证血 液标 本 中各项 细 胞的 形态 完 整是血 常规 高 质量 标 本的 最基 本 的要 求 。
血 涂片 , 以便 必要 时用 显微 镜对 血涂 片进 行复查 。 虽 然 2 ~8 ℃ ℃可 延长 保存 时 间 , 但血 小板 的体 积会 逐渐 有所 增大 , 又研 究表 明可增 大 2 %左 右 , h 才趋于 稳定 , h h后 的变化 小于 3 故 使用血液分 0 l后 l ~6 %,
血液细胞(血常规)检验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血液细胞(血常规)检验中的几点注意事项血液细胞检验是指提供关于血浆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的信息的测定,也称为血常规检验。
血常规检查不仅是判断所有血液系统疾病的主要依据,而且为其他系统疾病的检查和鉴定提供了大量关键信息,是目前临床医学检查中最流行和最关键的基础项目之一[1]。
最原始的血常规检测手段是手动显微技术检测,但由于现代基础医疗蓬勃发展和高科技的广泛应用,人体血细胞分析仪长期以来一直是取代显微镜的最主要技术手段。
血常规分析,特别是分类。
无论是显微镜检测还是血液分析仪的使用,为获得稳定准确的血常规检查数据,为临床提供正确可靠的检查依据,因此实验室检查应全面分析血常规检查中的各种干扰因素[2]。
本次研究探讨血液细胞(血常规)检验中的几点注意事项,具体报道如下。
一、标本的采集1、标本的制备优质的标本,是高质量检测的第一步。
保持血浆样品中所有细胞的完好形态,成为血液常规检查的高质量标本最基础的条件。
全血细胞标本的制作主要包括两个过程:采集和抗凝。
2、标本的采集针对采血区域,获得大量血常规标本,最常见的途径为血液切开法和末梢毛细血管内采血。
各种类型的资料都证明,静脉血样是最准确的标本,是指与静脉血差异最小且在末端毛细血管血样中更稳定的血样。
手指血仍然不如静脉血准确和可重复;白细胞计数显著高(+8%),而血小板计数显著低(-9%)。
所以,绝大多数专家建议:静脉血应用于血液的常规检测,特别是在应用血液分析仪时。
3、标本的抗凝进行血常规检查的血浆样本都需要使用抗凝剂进行抗凝,在目前的抗凝剂中,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主要是抗凝剂,对白细胞形态和血小板的影响相对较小,最适合血常规检查。
但除了对血液采样原因(生理因素,采血部位等)的作用外,一般情况下血浆样本的质量还取决于血浆中抗凝剂的比例。
当血浆质量不成比例地高时,由于抗凝剂的相对减少,血浆中具有微凝块的可能性增加,并且当进行血液分析仪时,也容易阻塞传感器。
检查血常规时需要注意什么
检查血常规时需要注意什么血常规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其通过对血液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定量测定,以达到对人体健康状况的了解和评估。
在临床上,血常规常常被用来诊断多种疾病,例如感染、贫血、肿瘤、血液病等。
因此,正确地进行血常规检查非常重要。
以下是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
1. 检查前需遵循一些要求在进行血常规检查之前,应该遵循一些要求,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首先,应该避开剧烈运动和饮酒等影响血液成分的因素。
同时,检查前应当空腹,即最后一次进食应至少在检查前8小时内。
此外,应当告知医生当前是否已经服用了一些药物,以及患者是否有过敏史、疾病史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更好地理解检查结果。
2. 对不同成分的测定需要分开考虑血常规检查中通常包含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容量、中性粒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血小板计数等多个指标。
在测定不同的指标时,需要考虑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例如,白细胞计数与红细胞计数有一定的相关性,而血小板计数通常会受到其他指标的影响。
因此,在解读结果时,需要考虑整体情况,而不是仅仅看单个指标的数值。
3. 检查结果存在一定的生理变异不同性别、年龄、体质等因素都会对血常规指标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女性的红细胞计数通常略低于男性,而年老者的白细胞计数通常会略高于年轻人。
因此,在解读结果时,需要和患者的个人情况进行比较,而不能简单地套用标准值。
4. 检查结果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血常规检查的结果可以反映血液成分的情况,但不能完全代表患者的健康状况。
有些疾病在血常规检查上并不一定会有明显的变化。
这时,需要针对具体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在某些疾病的早期阶段,血常规甚至可能完全正常,因此不能将其作为了解健康状况的唯一依据。
5. 与其他检查指标的关系需要进行综合分析血常规检查的结果与其他检查指标的关系也需要进行综合分析。
例如,在诊断贫血时,需要同时考虑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等多个指标。
在评估贫血的程度时,还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血常规检验质量控制和注意事项?
血常规检验质量控制和注意事项?发布时间:2021-08-18T06:55:09.36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21年第3期作者:姚小科[导读] 以保持控制并确保试验质量。
为提高检测准确性,下文详细说明血常规质量控制和观察。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 626000在血常规分析中,每一个步骤均必须准确,从血样到取样再到检验过程,这样才能从每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在这一过程中,医护人员、检验人员、护理人员等要密切配合,相互监督。
为实施质量控制,保证结果质量,为临床医生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结果,每个环节都必须考虑到质量控制。
受医学科技进步影响,大量精密设备和仪器被用于检验。
这大幅度提高诊断准确性,但设备正常运行和使用条件仍然对诊断准确性有影响。
血常规是临床实践中的一种常规工作,血常规结果给临床工作人员提供了多方面参考,其结果准确性对临床治疗至关重要。
血常规是检验血液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的基础手段。
在临床研究过程中,必须对结果数据的可能影响实施检验,以保持控制并确保试验质量。
为提高检测准确性,下文详细说明血常规质量控制和观察。
1血常规定义及意义血常规是最基本和最基本的血常规检测之一,包括血液三种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部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临床经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实施测量,判断疾病是在细胞数量、分布、形态变化等因素基础上,其也是现阶段临床畅通的一种辅助检查手段。
血常规检查意义:①判断感染:白细胞数量增加一般表示感染、淋巴瘤细胞上升一般表示病毒感染、中性粒细胞上升一般表示细菌感染、嗜酸粒细胞增加一般表示寄生虫感染、淋巴瘤细胞上升一般表示病毒感染;②判断贫血:红蛋白减少或红细胞体积减小表明贫血,并可根据细胞形态确定贫血的类型;③判断血液系统疾病:血常规系统疾病包含白细胞数量增加,出现异常细胞,可通过降低血红蛋白来判断是否有血常规系统疾病;④按照检查结果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可判断治疗是否有效,以便及时调整治疗计划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血液细胞检验中的注意事项
血液细胞检验中的注意事项(安岳县康复医院四川资阳642350)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在医疗卫生的临床工作中,常规检验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诊疗判断上,而血液细胞检验便是其中的一种。
血液细胞检验,指通过对血液细胞部分的数据分析,来判断出患者的一些疾病或者体征状况,检验结果对于医生在诊断患者疾病和选择对应的治疗方案上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那么血液细胞检验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一、血液细胞检验结果影响因素有哪些?1.不同采血部位的影响。
在临床的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医护人员主要是通过静脉血管和末梢毛细血管来进行血液的采集。
但通过临床的多种验证结果显示,不同的采血部位对于血常规检验的结果也会呈现出程度不同的差异性,目前主要的采血部位是人体的手指和静脉,这两种采血方式相比,后者的检验结果更趋同于患者的临床症状,特别是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最终计数,也说明了静脉采血的准确性更高。
2.抗血凝剂的影响。
血液细胞检验的流程中,需要对采集到的血液标本进行抗凝处理,在临床上,目前常用的抗凝剂为EDTA盐,该抗血凝剂通过医学者的多次验证和对比中得到了临床的认可,能够更为真实地反映出血液细胞检验的结果,但是,抗血凝剂在使用时剂量的选择也会影响到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若剂量较少,可能会出现血液凝结的不良反应;若剂量过多,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会发生变化,影响了结果的准确性。
3.储存温度的影响。
相关医学者指出,在采集血液后需要将其放置在8℃~26℃的室温环境当中,在该温度内能够让检测结果的真实性更为直观的表现出来。
若血液样本放置的温度过低时,白细胞和红细胞的状态就会开始发生变化,而血小板的体积也会出现明显的改变,这都会影响最终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
4.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
若在血液采集成功后,相关工作者未能及时将血液标本送到检验科,就会增加了结果出现误差的风险和可能性;而在血液检验中,若检验人员没有按照标准的程序流程来进行操作,可能会出现血液样本凝固的不良后果,除此之外,若采集血液的工作者采集的针头太细,也会影响最终的检验数据。
血液细胞检验中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
血液细胞检验中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血液细胞检验是临床医学中常规检查项目之一,通过对人体血液中的各种细胞进行定量和定性检测,可以了解机体的健康状况,对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血液细胞检验在进行时需要注意很多细节,同时也需要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血液细胞检验中的注意事项1.采集标本的规范性血液细胞检验的首要事项是要确保采集到的血液标本是规范的、数量足够的。
在采集血液标本时,需要确保采集的位置、采集的时间以及采集的方法是符合规范的。
通常情况下,静脉采血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而且在采血前需要对采集位置进行消毒,以避免细菌感染。
2.标本的保存和运送在采集到血液标本后,需要对标本进行妥善保存和运送。
血液标本通常需要保存在4℃的条件下,以避免因为高温导致的血细胞的变性和溶解。
同时,在运输血液标本的过程中需要避免震动和温度的波动,以免对血液细胞的形态和数量造成影响。
3.检验仪器的校准和维护在进行血液细胞检验时,检验仪器的校准和维护也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检验仪器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和质控,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检验仪器的清洁和维护也是很重要的,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
4.检验人员的培训和素质血液细胞检验是一项技术活,需要检验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因此,对检验人员的培训和素质也是一个重要的注意事项。
只有具备较高的素质和技能的检验人员,才能够保证血液细胞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血液细胞检验中的质量控制1.内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是指在日常工作中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监控。
通常情况下,内部质量控制可以通过定期对仪器的质控品进行检测,来确保仪器的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外部质量评价外部质量评价是指通过参加外部质量评价项目,来评估实验室的检验结果是否准确和可靠。
通过参加外部质量评价项目,实验室可以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血常规检验质量控制和注意事项
主要内容
一、引言 二、血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 三、血常规检验分析中质量控制 四、血常规检验分析后质量控制 五、小结
一、引言
血常规检验作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检查手段,能够为受检 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详尽的临床参考。在血常规检验项目中,尤以 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 (HGB)异常作为诊断依据。
血液采集前,应避免跑步、骑自行车、爬楼梯等剧烈的运动,要求患者休 息15min后进行采血,冬季保持血液循环通畅,化疗患者要求在化疗前采集 标本,采血不能与静脉输液同侧臂。
二、血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
样本采集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一般要求用抗凝的静脉血,尽可能不用未梢血,因为 末梢血的误差大,重复性较差,除少数不易抽取静脉血者,如婴儿、大面积 烧伤患者等。
三、血常规检验分析中质量控制
散点图
三、血常规检验分析中质量控制
直方图
正常图形
小红细胞干扰
三、血常规检验分析中质量控制
仪器报警信息
三、血常规检验分析中质量控制
Q-Flag报警信息
三、血常规检验分析中质量控制
干扰因素
假性 增多
假性 增多
假性 增多
假性 增高
RBC
假性 减少
WBC
PLT
假性 减少
如何纠正EDTA-PTCP
推片显微镜检发现血小板成簇聚集,排除采血不顺畅、标本凝 集等因素后确定为EDTA-PTCP者可采取以下措施:
➢更换抗凝剂 ➢不加抗凝剂,即采即做 ➢加阿米卡星 ➢稀释模式 ➢涡旋 ➢人工计数 ➢通过红细胞校正
6、血小板假性增多
小红细胞 红细胞碎片 疾病或治疗产生的大量白细胞破碎(比如淋巴瘤、化疗、严重感
血液细胞检验的注意事项
血液细胞检验的注意事项1标本的采集为了取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必须取得高质量的标本。
高质量的标本是高质量检验的第一步。
保某血液标本中各项细胞的形态完整是血常规高质量标本的最基本的要求。
血液细胞检验标本的制备分为采集和抗凝2个步骤。
1.1标本的采集1.1.1采血部位的选择最常用的途径是静脉采血和末梢毛细血管采血。
各类文献均表明,静脉血血样是最可靠的标本,手指血是末梢毛细血管血样中与静脉血差异最小且较为稳定的血样。
有研究表明,与静脉血相比,手指血的准确某和可重复某仍然较差: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而血小板计数明显减低。
因此,绝大多数专家建议:血常规检验特别是应用血液分析仪时,应使用静脉血。
1.1.2采集静脉血要注意不能在患者输液滞留针处或输液静脉同侧血管采集标本,以免造成血液稀释;止血带某时间过长(<1min),以免瘀血和血液浓缩。
1.2标本的抗凝用于血常规检验的血样必须经抗凝剂抗凝处理,在目前的众多抗凝剂中,EDTA盐(EDTA-Na2,EDTA-K2,EDTA-K3)是对白细胞形态和血小板影响相对较小的抗凝剂,最适合用于血常规检验。
除采血因素的影响(生理某因素、采血部位等)外,多数情况下,血样的质量取决于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
血液比例过高时,由于抗凝剂相对不足,血浆中出现微凝血块的可能某增加,在用于血细胞分析仪时,微凝血块可能阻塞仪器,同时影响一些检验指标。
血液比例过低,抗凝剂相对过剩,对检验指标会造成严重影响。
血液经EDTA抗凝后,白细胞的形态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和时间及EDTA浓度有关。
EDTA的最佳浓度(与血液比)为1.5mg/ml,如果血样少,EDTA的浓度达到2.5mg/ml,中某粒细胞肿胀、分叶消失,血小板肿胀、崩解、产生正常血小板大小的碎片,这些改变都会使血常规检验和血细胞计数得出错误结果。
这一点在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时尤为重要。
2仪器的校准血细胞分析仪只能用仪器配套的校准物对仪器进行校准,一些血细胞分析仪无配套的校准物,这种情况下,实验室只能使用经二级标准血液分析仪或规范某作的监测系统定值的新鲜血作为校准物对仪器进行校准。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
影响血常规结果的原因比较多,一些生理指标发生变回也会导致血常规的指标出现变动,比如常见的饥饿、服药、运动或者进食等出现波动,则可能会引起病人的白细胞数量变多。所以,在对病人血液标本进行采集的阶段,一定要注意以上影响因素。在采集血液标本之前,病人因根据情况调整自身状态,如果要在空腹时采集血液,则需提前告诉病人及家属,令其准备好。
2、配套使用试剂
检测病人血液标本的阶段,一般需用到全自动的血液分析仪,则此过程中,需利用与血液分析仪配套的原配装置试剂完成血液的检验,但如果无法满足这一条件,则可选择和溶血素相符合的稀释液。此时则需注意选择溶血素,其对检验的血液标本血细胞的质量具有直接性的影响;如果溶血素质量太差,则会使白细胞数呈现假性增高的现象,且血红蛋白呈现较低的状态。其次还可能令白细胞出现变形,最终影响检验结果的正确率。
3、制备标本的阶段
标本质量的高低对检验结果也有关键性影响,标本质量较高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率。但采集高质量标本则需保证病人血液标本里的细胞形态呈现完整状态,保证其血液没有受到污染及损害,且没有凝结。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则需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对标本进行质量控制。通常情况下,检查时采集的病人血标本一般为末梢血及静脉血,经研究发现,静脉血和末梢血进行对比,静脉血的血液标本更为可靠。除此之外,在抗凝中也需做好质量控制,必须对血标本进行抗凝处理之后才能完成血常规检查,所以采集的过程中可使用抗凝试管,在此过程中还需重视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以便降低血液检查的误差。
一、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
经过多项研究调查表明,从医生准备好检验申请开始,到将标本送往实验室结束,全程总共需要的时间占据整体检验时长的57.3%左右,而在这一阶段发生质量问题的可能性也相对较高,约70%左右。所以说,检验之前保证好质量控制和分析的工作,可在一定程度上令血常规检验的准确率得到保障。严格控制检验的质量,无论对病人来说,还是对医院来说,都具有不容忽视的正面效应。质量控制主要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际应用时,是将血液稀释于稀释液中形成稀释标本(稀释比为1:N),以流动检测的方式测出一定量(V)的稀释标本内的血细胞数(T),经换算后得出血液中的细胞浓度(L):L-T×N/V。
由此可见,准确合理的稀释倍数(在用于仪器时,RBC、PLT的稀释倍数一般为1:10000至1:3000;WBC、HGB的稀释倍数一般为1:250左右)和准确、稳定的测量容量是血细胞检测的又一重要基础。稀释倍数过低,会形成细胞排队通过传感器的重合缺损;稀释倍数过大,则会造成一定测量容量内血细胞的数量过少,这都会严重影响血液细胞检验的测量精度。
2.标本的抗凝
用于血常规检验的血样必须经抗凝剂抗凝处理,在目前的众多抗凝剂中,EDTA盐(EDTA-Na2,EDTA-K2,EDTA-K3)是对白细胞形态和血小板影响相对较小的抗凝剂,最适合用于血常规检验。除采血因素的影响(生理性因素、采血部位等)外,多数情况下,血样的质量取决于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血液比例过高时,由于抗凝剂相对不足,血浆中出现微凝血块的可能性增加,在用于血细胞分析仪时,微凝血块可能阻塞仪器,同时影响一些检验指标。血液比例过低,抗凝剂相对过剩,对检验指标会造成严重影响。血液经EDTA抗凝后,白细胞的形态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和时间及EDTA浓度有关。EDTA的最佳浓度(与血液比)为1.5mg/ml,如果血样少,EDTA的浓度达到2.5mg/ml,中性粒细胞肿胀、分叶消失,血小板肿胀、崩解、产生正常血小板大小的碎片,这些改变都会使血常规检验和血细胞计数得出错误结果。 这一点在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时尤为重要。
三.标本的储存
如前文所述,抗凝剂因时间和浓度的不同,会造成对血细胞形态的影响。有研究表明,用EDTA抗凝静脉血标本,在标本收集后的5分钟内或30分钟后,8小时内(室温)检测,可以得到最佳的检测结果。如果不需要血小板和白细胞分类的准确数据,则标本可以在2℃-8℃的条件下存入至24小时。
预稀释标本一般需要在标本制备后10分钟内予以测量;如果稀释液中添加细胞稳定剂,预稀释标本的存放时间也不可超过4小时。
二.标本的稀释
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组成的红色粘稠混悬液。在进行血细胞检验计数时,直接用血液计数是困难的,无论是镜检还是用血细胞分析仪,血液均需合适准确的稀释后才能进行血细胞的检验计数。基于血细胞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在血细胞分析仪的设计应用中,稀释倍数和计数容量是最重要的设计指标之一。
自50年代初,美国库尔特先生研制了电阻法(小孔原理)血细胞分析仪以来,血细胞的稀释液为介质的流动的形式通过传感器测量计数(如图-1),血细胞通过传感器时一定需要排队通过,否则可能就会造成重合损失(如图-2)。
1.标本的采集
按采血部位的不同,取得血常规检验标本,最常用的途径是静脉采血和末梢毛细血管采血。各类文献均表明,静脉血血样是最可靠的标本,手指血是末梢毛细血管血样中与静脉血差异最小且较为稳定的血样。有研究表明,与静脉血相比,手指血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仍然较差:白细胞计数明显高(+8%)而血小板计数明显低(-9%)。因此,绝大多数专家建议:血常规检验特别是应用血液分析仪时,应使用静脉血。
无论是镜检、还是使用血液分析仪,要获得血常规检验的稳定可靠、准确的数据,防止临床诊疗人出错误的判断,实验室检验要充分考虑影响血常规检验中的多种影响因素,并严格加以控制:
一.标本的采集
为了取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必须取得高质量的标本。高质量的标本是高质量检验的第一步。保证血液标本中各项细胞的完整形态是作为血常规检验用的高质量的标本的最基本的要求。血液细胞检验标本的制备分为采集和抗凝2个步骤。
静脉血和末梢血均可经抗凝剂抗凝成全血标本(标本中不含稀释液,或对标本造成的稀释的影响极小),显而易见,末梢血抗凝标本要达到合适的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多数专家建议,在制备全血比例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多数专家建议,在制备全血标本时,应使用定量的含EDTA盐的真空采血管采集静脉血。
无论镜检,或是使用血液细胞分析仪,由于绝大多数的对标本稀释的稀释液中含有抗凝剂,在一定量的稀释液中可直接加入微量静脉血或末梢血液(10-40μl)即可制备成通常所说的预稀释标本。多数情况下,预稀释标本的制备适用于末梢血的血样。
总之,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要想取得准确的检验数据,就要在实验的每一个步骤中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本文所讲述的内容,仅仅是对血常规检验中注意事项的部分总结,可能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还是请常年处于临检一线工作中的老师们批评、指正。
血液细胞(血常规)检验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北京倍爱康生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及相关数据的计数检测分析,也称血常规检验。血常规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它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可提供许多重要信息,是临床医学检验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血常规检验的最原始的手段是通过显微镜人工镜检,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高科学技术的应用,血液细胞分析仪已成为取代镜检进行血常规分析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带分类的血液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