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楹联试题和答案
初中对联练习及答案

初中对联练习及答案对联练习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己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于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如爱国情怀、诚信准则、包容精神等。
这些内容己经以融入当代价值观的方式继承下来。
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诚实守信是根本2、某学校开展“走进名著,学写对联”活动,学校为此征集对联。
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读名著似逢甘露3、阅读是一种理解、感悟、吸收和鉴赏文章的思维过程。
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诵诗词馨香满口4、游子脚步无论走到走到哪里,永远心系故土。
自拟一副对联,借助家乡某处景观表达你的感情。
龙潭山风景秀美5、秀美山川孕育灵性,家乡美景赋予才气。
以家乡山水为题材,对出下联。
西湖畔莺歌燕舞6、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清甜蚕豆食出故乡味7、苍松翠柏、梅兰竹菊等早己成为古代许多士大夫高尚人格的精神写照。
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观苍松仰高洁品质8、回想学过的古诗文,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登峰望岳杜甫抒壮志9、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的坎坷经历、言语修养、处世之道、精神境界,感染鼓舞着世人。
选取两位人物,自拟一副对联,表达自己的心声。
10、古诗文中,许多爱国诗篇触动我们的心灵,令我们热血沸腾,激动不己。
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1)李贺报国携玉龙(2)东坡密州抒壮志11、珍惜青春时光,励志笃学,所为初三学子,更应常思常勉。
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术业宜从勤学起1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呼唤未来。
作为青年学子,你想为国家做些什么(对同学寄语)自拟一副对联。
对联练习答案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己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如爱国情怀、诚信准则、包容精神等。
这些内容己经以融入当代价值观的方式继承下来。
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诚实守信是根本友善包容为正道2、某学校开展“走进名著,学写对联”活动,学校为此征集对联。
对联知识及练习题(已整理)有答案

对联知识及练习题(已整理)有答案1.对仗工整:上下联语意相对,字数相等或相近,音韵相呼应,形成对仗关系。
2.平仄协调:上下联的平仄声调要相对应,形成韵律和谐的效果。
3.首尾呼应:上下联的尾字要呼应,形成整体的完整性和协调性。
4.意义明确:上下联的语意要清晰明了,传达出明确的信息或情感。
5.美感突出:对联要求语言精炼,形式美观,给人以美感和艺术享受。
对联的历史悠久,起源于民间的桃符俗,经过不断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
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首尾呼应、意义明确、美感突出等基本规则,这些特点和律诗有相似之处,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下联,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
一、上联: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联:孝悌忠信礼义廉注解:上联忘八,谐音王八,下联打无耻。
改写:上联数数玩,下联品德高。
二、拆字,就是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
改写:联中字拆开,造词新奇。
三、上联: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下联: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注解:上联唐伯虎出。
下联祝枝山对。
改写:扇子扇起风,水车车运水,车停水止流。
四、上联: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下联: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141岁生日联)改写:年华不老,岁月增辉。
五、上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下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乾隆纪晓岚)改写:天然客居高,人过佛寺佛高过。
六、上联: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下联: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改写:僧人难成佛,婢女身份低。
七、上联: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下联: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改写:思国思家思亲人,赏风赏月赏秋香。
八、上联: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愿下联: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这联写的哪个人)改写:取川定蛮,排阵出擒,明灯照五丈,一心酬三愿。
平西东和,定南北拒,变卦土木金,水火相济。
九、蒲松龄落第自勉蒲松龄少时几次赴考都名落孙山,于是愤而放弃科举转而著文。
楹联文化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楹联文化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楹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先秦B. 汉代C. 唐代D. 宋代2. 楹联的“对仗”指的是什么?A. 形式上的对称B. 内容上的对应C. 韵脚上的和谐D. 所有以上3. 以下哪一位不是著名的楹联家?A. 杜甫B. 李白C. 苏轼D. 王安石4. 楹联中常见的“平仄”指的是什么?A. 颜色B. 声音的高低C. 声调的起伏D. 笔画的多少5. 以下哪一项不是楹联的特点?A. 形式对称B. 内容对仗C. 韵脚和谐D. 随意创作6. 楹联的书写通常使用哪种字体?A. 楷书B. 行书C. 草书D. 隶书7. 楹联的悬挂位置通常在哪里?A. 门楣B. 窗户C. 墙壁D. 屋顶8. 以下哪个是楹联的别称?A. 对联B. 诗C. 词D. 赋9. 楹联的创作通常遵循什么原则?A. 随意性B. 规范性C. 创新性D. 传统性10. 以下哪个不是楹联的分类?A. 春联B. 婚联C. 寿联D. 诗联答案:1. B2. D3. B4. C5. D6. A7. A8. A9. B10.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楹联的创作要求对仗工整,_______,意境深远。
12. 楹联的字数通常为_______字或_______字。
13. 楹联的上下联在_______上要求一致。
14. 楹联的书写一般从_______开始。
15. 楹联的悬挂通常在_______或_______等重要节日。
答案:11. 韵脚和谐12. 五,七13. 韵脚14. 右联15. 春节,中秋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楹联的文化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17. 描述一下楹联的创作过程。
答案:16. 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对仗工整、韵脚和谐、意境深远的特点,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美学追求和智慧。
在现代社会,楹联不仅作为装饰美化环境,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情感表达的方式,它能够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促进文化交流,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七年级对联专题-2解析(1)

2019年秋季七年级对联专题-2解析1.一副对联的上联是“月送花香浮小院”,请选出作为下联最好的一句()A.绿叶红花映山前B.风摇竹影到幽斋C.梦随春风到天明D.轻风萤火到满园【分析】此题考察学生对对联的理解、掌握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掌握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语句对仗,词性相同,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方面。
【解答】从句子成分看,可看作是一个连动句,有两个动词连用,前半联为主谓宾构成,描绘了一幅月夜美图。
由此可判断A、D均不符合;“天明”与“小院“从词性上讲,不搭配;“风摇竹影”可与“月送花香”对仗,“到幽斋”可与“浮小院”对仗,B句最适合。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考生要根据上联题意,上联用词,上联句子结构等多方面,多做揣摩。
2.苏轼曾经在**给龙济寺题对联一副,上联是“天上楼台山上寺,”,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A.云边钟鼓月边僧B.风摆钟磐落人间C.水光翻动五湖天D.文章尔雅称吾宗。
【分析】本题要结合对联常识来分析。
首先,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
其次,上联的末一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
第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第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
第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解答】根据内容是“在**给龙济寺题对联”,所以下联也应跟寺庙息息相关。
“天上楼台”可以对“云边钟鼓”,偏正短语;“山上寺”对“月边僧”,都是偏正短语。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考生要根据上联题意,结合具体语境作答。
3.为迎新春,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
下列对联,何者最适合贴在书房门口?()A.门集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
B.万户春风为子寿,半窗松雪论天伦。
C.春风得意千条绿,快马加鞭万里程。
D.立节可为千载道,成文自足一家言。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理解、掌握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掌握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语句对仗,词性相同,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方面。
七年级对联专题-1解析(1)

2019年秋季七年级对联专题-1解析1.福州乌山的王琵琶亭有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选出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上联:一弹流水一弹月。
A.一味清凉上月时B.二分明月万梅花C.三月细雨春妩媚D.半入江风半入云【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联的知识。
【解答】解答这道题,我们要熟知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即对偶,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抓住这个特点,我们就可以做了,分析上联符合这个特点的是D,故选:D【点评】熟知对联的相关知识对于做对联的题非常关键。
注意积累。
2.下面四副对联,有不符合对联格式要求的一项是()A.传承文明,营造书香社会播种知识,享受人生智慧B.四季美景养灵性一片真情报恩师C.为人要勤,勤能筑起通天路做事戒懒,懒会关闭成功门D.黄花岗前看黄花,花开报秋至白云观里望白云,云散见目升【分析】本题考查对联的格式,要结合题干和对联的格式要求完成本题。
【解答】A.有误,“书香社会”和“人生智慧”不相对,应该改为“智慧人生”。
B.正确。
C.正确。
D.正确。
故选:A。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掌握对联的格式要求,平时还要多加练习。
3.《论语》因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教育价值极高而流传至今。
据此,请你为下面的对联选择下联,恰当的一项是()上联:阅读《论语》,知理明义。
下联:_____A.传承文化,明辨是非。
B.弘扬经典,知仁正己。
C.传承文化,立德修身。
D.弘扬经典,怀古伤今。
【分析】此题考查对联知识,解答此题,要掌握对联的基本要求:语句对仗,词性相同,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其次要认真分析上联联意,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作答。
【解答】此题作答,要紧密结合对联要求辨析,如上下联词性相同,语意相关,对仗工整等,上联有“阅读”这一动词,下联要有相应的动词,然后再结合上联的“知理明义”这一并列短语结构及意义辨析。
故选:C。
【点评】此题可结合对联的基本要求及对联联意辨析。
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项练习知识(对联)

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项练习知识(五)(对联)对联,又称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语言文学艺术和书法艺术的结晶。
对联家喻户晓,千年经久不衰。
它有文辞讲究、音调和谐、内容丰富等特点,包含历史、地理、风俗、人伦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带给人们文化和艺术的双重享受。
一、对联讲究上下联对应词的词性相同,请选择正确的一项。
1.上联:处世______已短下联:交友学人长()A.面B.界C.自D.克2.上联:邻睦风亦暖下联:家和人_____康 ( )A.心B.也C.请D.平3.上联:办利国利民事下联:做______人 ( )A.有情有义B.无情无义C.无情有义D.有情无义4.上联:恒心___通天路下联:勇气冲开智慧门 ( )A.毅力B.用力C.搭起D.通向5.上联:孝字一生描写下联:亲情_____传承。
( )A.和睦B.永远C.万代D.家家6.上联:父慈子孝天伦乐下联:__________世界和 ( )A.国民安泰B.国运昌隆C.兴旺国家D.国泰民安7.上联:________抗疫情下联:携手并肩除病魔 ( )A.众志成城B.齐心协力C.团结一致D.众人拾柴8.上联:祖国_____下联:中华人杰地灵 ( )A.山明水秀B.江山多娇C.歌舞升平D.繁花似锦9.上联:勤俭持家家道昌下联:团结建国________ ( )A.国昌隆B.家事兴C.国运隆D.万家和10.上联:读名著似逢甘露下联:______如沐春风 ( )A.文章好B.品美文C.暖风吹D.说话甜二、对联讲究上下联仄起平收,请选择正确的一项。
11.上联:行无愧事下联:读有用_________ ( )A.话B.句C.书D.者12.上联:洞悉世事胸襟_________下联:阅尽人情眼界宽( )A.前B.阔C.怀D.中13.上联:孝亲敬老风尚_____ 下联:助人解难品德高( )A.优B.高C.足D.好14.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________ 下联:冰融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 )A.吹B.绿C.拂D.飘15.上联:南湖树帜,沐雨栉风,使命终圆华夏千秋梦下联:北斗导航,承前启后,初心再奋鲲鹏万里______ ( )A.程B.路C.径D.道16.上联:一百年臻萃,改天换______ 下联:二十大开元,筑梦践心 ( )A.容B.颜C.地D.形17.上联:红日吐辉,伟大祖国更兴旺下联:江山多娇,锦绣前程倍光__________ ( )A.辉B.照C.沐D.景18.上联:华夏腾飞,时势造就人才广下联:巨龙昂首,英雄创建业绩__________ ( )A.瞩B.丰C.盛D.好19.上联:伟大祖国景象万千春似锦下联:英雄人民奋发向上气如_______ ( )A.剑B.练C.虹D.带20.上联:两弹元勋当之无愧下联:万代士卒报效国___ ( )A.土B.家C.际D.业三、对联讲究“对得起”,根据前提填写恰当的词语或短语。
初中语文对联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对联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对联“春回大地千山秀,日暖神州万木荣”中,“春回大地”与“日暖神州”是______对。
答案:工整
2. 请填写下列对联的下联:“书山有路勤为径”。
答案:学海无涯苦作舟
3. 请填写下列对联的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答案: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二、选择题
1. 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对联?
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答案:B
2. 对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王勃
答案:C
三、改错题
1. 请改正下列对联中的错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答案:把酒问青天,明月几时有?
2. 请改正下列对联中的错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答案: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四、创作题
1. 请根据“风调雨顺”这一主题,创作一副对联。
答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家和万事兴。
2. 请根据“春”这一主题,创作一副对联。
答案: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五、赏析题
1. 赏析对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答案:此对联通过对青山和白水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
然景色,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赏析对联“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答案:此对联通过对西岭雪景和东吴船只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广阔
世界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
志向。
初中中考对联试题及答案

初中中考对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对联中,与“春风得意马蹄疾”对仗工整的是:A. 秋水共长天一色B. 秋月无边照九州C. 秋雨绵绵细无声D. 秋霜满地白如银答案:A2. 对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下一句是:A. 同是天涯沦落人B. 相逢何必曾相识C. 人生何处不相逢D. 此情可待成追忆答案:B二、填空题1. 请填写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月落乌啼霜满天下联:________答案:江枫渔火对愁眠2. 请填写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桃红柳绿春意浓下联:________答案:燕舞莺歌夏情长三、简答题1. 请解释“对联”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
答案:对联,又称对子、对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由上下两句话组成,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协调、意义相关。
在中国文化中,对联不仅用于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场合,还常用于装饰和表达情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请简述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内涵。
答案:此对联出自明代东林党领袖顾宪成之手,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达了读书人应专心致志,将外界的干扰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则强调了读书人不仅要关注个人修养,还要关心国家和天下大事,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四、创作题1. 请以“春”为主题,创作一副对联。
答案:春风拂面桃花笑,细雨润物柳丝新。
2. 请以“秋”为主题,创作一副对联。
答案: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初中中考对联试题及答案

初中中考对联试题及答案1. 请根据上联“春回大地万物苏”补写下联。
答案:冬去寒消千山绿2. 对联中“风调雨顺”的下一句是什么?答案:国泰民安3. 填写下列对联的下半部分:“桃红柳绿春光好”。
答案:燕舞莺歌气象新4. 补全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
答案:学海无涯苦作舟5. 根据上联“月落乌啼霜满天”,补写下联。
答案:江枫渔火对愁眠6. 对联“海内存知己”的下一句是什么?答案:天涯若比邻7. 填写下列对联的上半部分:“秋水共长天一色”。
答案:落霞与孤鹜齐飞8. 补全对联:“一年之计在于春”。
答案:一日之计在于晨9. 根据上联“梅须逊雪三分白”补写下联。
答案:雪却输梅一段香10. 对联“山重水复疑无路”的下一句是什么?答案:柳暗花明又一村11. 填写下列对联的下半部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答案:蓝天白云亦是碧海蓝天12. 补全对联:“春风得意马蹄疾”。
答案:一日看尽长安花13. 根据上联“海上升明月”补写下联。
答案:天涯共此时14. 对联“读书破万卷”的下一句是什么?答案:下笔如有神15. 填写下列对联的上半部分:“江山代有才人出”。
答案:各领风骚数百年16. 补全对联:“两岸猿声啼不住”。
答案:轻舟已过万重山17. 根据上联“黄沙百战穿金甲”补写下联。
答案:不破楼兰终不还18. 对联“千门万户曈曈日”的下一句是什么?答案:总把新桃换旧符19. 填写下列对联的下半部分:“春风又绿江南岸”。
答案:明月何时照我还20. 补全对联:“停车坐爱枫林晚”。
答案:霜叶红于二月花。
七年级对联六副练习题

七年级对联六副练习题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以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对于七年级的同学们来说,学习和练习对联不仅能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通过六副对联练习题来加深对对联的理解和运用。
第一副对联:上联“春回大地千山秀”这是一个描绘春天景色的上联,“春回大地”点明了季节和氛围,“千山秀”则具体描绘了春天到来时山峦的美丽。
我们来思考下联,可以是“日照神州百业兴”。
“日照神州”与“春回大地”相对,“百业兴”对应“千山秀”,展现出祖国大地在阳光照耀下各行各业繁荣兴旺的景象。
第二副对联:上联“绿柳舒眉辞旧岁”“绿柳舒眉”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柳树在春天的姿态,“辞旧岁”则有告别过去一年的意思。
那么下联可以是“红桃开口贺新年”。
“红桃开口”同样拟人,“贺新年”与“辞旧岁”相对,营造出喜庆的新年氛围。
第三副对联:上联“风拂千条柳”“风拂”是动作,“千条柳”是对象。
下联不妨是“雨润万朵花”。
“雨润”对应“风拂”,“万朵花”对应“千条柳”,展现出风雨滋润下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第四副对联:上联“处处春光好”这个上联简洁地表达了到处都是美好的春光。
下联可以是“家家气象新”。
“家家”对“处处”,“气象新”对“春光好”,从自然景色延伸到人们的生活环境。
第五副对联:上联“冬去山明水秀”冬天过去,山峦明朗,水流秀丽。
下联我们可以对“春来鸟语花香”。
春天到来,鸟儿欢鸣,花儿飘香,与上联形成鲜明的季节对比。
第六副对联:上联“福如东海长流水”这是一个常见的祝福上联,将福气比作东海的长流水。
下联可以是“寿比南山不老松”。
把寿命比作南山的不老松,表达对长寿的美好祝愿。
在做这些对联练习题时,同学们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关注词性相对。
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比如“柳”对“花”,“拂”对“润”。
其次,要注意平仄协调。
一般来说,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三声或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一声或二声)。
初一对联专题练习

对联专题练习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古都南京,历史名城。
南朝旧事、明代遗韵、民国风雨,都在这座古城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浸染出浓浓的意韵。
玄武湖舒展,鸡鸣寺空灵,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夫子庙的热闹繁华,无不让人流连忘返。
不少地名还可组成比较工整又非常有趣的对子。
例如:“石头城”对“燕子叽”、“朝天宫”对“阅江楼”、“凤凰台”对“麒麟门”……请从“无想寺”、“状元楼”、“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乌龙潭”对________ “莫愁湖”对________ “总统府”对__________2、下面加“ ”的一句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选出下联中最好的一句( )“月送花香浮小院”A.绿叶红花映山前B.风摇竹影到幽斋C.梦随春风到天明D.风吹萤火到满园3、为2005年春节晚会上出现的一副对联的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选配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A.五千年盛世欣太平今日B.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C.九万里中华创锦绣未来D.十三亿尧舜建古国文明4、“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联。
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在方格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联。
(1分)上联:轻风细柳下联:淡月隐梅花5、请运用对偶知识对对子。
上联:下联:海洋乃人类未来粮仓6、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办楹联应对活动,其中给出的一则上联是:“品美文若饮甘露”,请你对出下联。
下联:7、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2分)春天,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联:8、福州乌山的王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一弹流水一弹月。
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A.半入江风半入云B.一味清凉上月时C.二分明月万梅花D.三月细雨春妩媚9、《水浒》第十二回标题为一副对联,上联是“梁山泊林冲落草”,下联为()A.青面兽北京斗武B.景阳岗武松打虎C.急先锋东郭争功D汴京城杨志卖刀10、下面是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
初中对联试题及答案

初中对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对联中,哪一项是正确的对仗?A. 春风得意马蹄疾,秋水共长天一色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D.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2. 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中,“书山”和“学海”分别指的是什么?A. 真实的山和海B. 知识的高峰和知识的海洋C. 书本和海洋D. 学校和图书馆3.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对联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二、填空题1. 请填写下列对联的下联:上联:海内存知己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对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中,“横眉冷对”和“俯首甘为”分别形容了怎样的态度?“横眉冷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俯首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简答题1. 请简述对联的特点。
2. 请解释“对仗”在对联中的作用。
四、创作题1. 请以“春”为主题,创作一副对联。
2. 请以“月”为主题,创作一副对联。
答案:一、选择题1. B2. B3. C二、填空题1. 天涯若比邻2. 形容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定和勇敢;形容对下一代的无私奉献和关怀。
三、简答题1. 对联的特点包括:字数相等,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意境相合。
2. “对仗”在对联中的作用是使句子结构对称,音韵和谐,增强了对联的美感和节奏感。
四、创作题1. 春回大地万物苏,花开满园香自来。
2. 月照千山雪,星沉万顷波。
初一年级对联训练

中考语文对联题训练一、了解对联知识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
对联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有时也会出现对对联内容起画龙点睛作用的横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联也成为中考语文的一大亮点。
它既可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也可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
1、字数相等。
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
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2.词性相对。
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需对称。
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3. 意义相关。
上下联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节奏相合。
上下两联的停顿位置是相同的。
5.平仄相协。
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
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6. 结构相应。
上下两联的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的要求。
另外,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二、解题技巧如果是给出上联或下联,要求另写一联的题型,需要从具体的每个字、词上认真推敲。
做这类题,一般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先整体把握所给出的上联或下联的句意,据此在头脑中寻找并确定好与之意思连贯、相对的内容;然后再对所给出的对联细细分析,认真推敲每个字、词的含义、词性和词语的结构特征;紧接着根据所想好的要写的对联的内容,与该对联在位置相同的地方的找出词性相同、词语结构特征相同的词语与之相对,就这样一个一个词语搜寻下去直到找到满意的为止;最后再从整体上把握,做微观的调整和修改。
防患于未然:三、对联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_______欧阳修_______。
2.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1)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联:品千古美文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花静鸟淡天(4)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下联: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上联:安塞腰鼓,誉满神州从下列提示中选出一个对象对出下联:妙法禅寺、长城遗址、南海湿地。
对联题目大全及答案十五道

对联题目大全及答案十五道1、板报的内容要求有一副对联,上联已给出,请对出下联,写在下面方格里。
(书写要求规范、工整)(2分)上联:登长城览神州风貌下联:□□□□□□□□示例:游故宫品华夏文明2、贵港素有“荷城”之称,群众十分喜爱咏荷的对联。
现在有上联“池中荷叶鱼儿伞”,请你为它选出对仗最好的下联。
()(2分)2、AA、梁上蛛丝燕子帘B、岸上麻叶伸绿掌C、半场杨柳拂楼台D、山上新月半亭风3、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3分)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删改后的下联: 3.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他)4、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
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
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2分)【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下联:▲4、例: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赴汤蹈火悟空勇除妖无畏不惧武松猛打虎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5、结合已学过课文《出师表》的有关内容,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2分) 左为《隆中对》,条分缕析,预知数十年后天下事;右为《出师表》,慷慨陈词,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题答案只要与《出师表》内容相关,句式基本一致即可。
示例:痛表一颗忧国忧民心。
6、根据下面这段文字的意思,完成对联。
(2分)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香港文汇报记者的提问时说:“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
”其中“知难不难”出自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所引对联“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
6、守业难,知难不难。
2分,一句1分。
7、柳宗元在描述小石潭的景色中隐含了他遭贬谪之后的苦闷抑郁之情,像这种写景寓情表达心志的文言名篇有很多。
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三篇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七年级基础专题-对联-专项练习

基础·对联一、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7分)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现在还普遍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学校文学社将要在七年级举办“走进对联文化”主题活动,邀请你来参加并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AB】【必做】请你为班级同学讲解对联的基本要求。
(4分)示例:对联分上、下两联,两联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一致,内容相关或相反,平仄相对。
一般上联的尾字为仄声,下联的尾字为平声。
【解析】本题考查对联知识的掌握。
解答此题将对联的组成与上下联对字数、结构、内容等方面的要求,合理有序地表述出来即可。
对联的基本要求即对联的特点:①字数相等;②词性相对;③平仄相协;④语意相关。
2.【AB】【选做】请你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来歌颂中国女排精神。
(3分)上联:顽强拼搏,女排精神传四海;下联:不让须眉,中华健儿竞风流。
【解析】本题考查组合对联。
根据第一题的解决,我们知道对联的上下联要求结构一致,可确定表格每列中的短语正好结构相对。
再根据题意,组合的对联应是歌颂女排精神的,所以可将表格中的短语分别组合为:顽强拼搏,女排精神传四海;不让须眉,中华健儿竞风流。
最后根据对联的尾字读音确定上、下联,“海”为仄声,应是上联,“流”是平声,应是下联。
二、选择题。
(26分)1.【AB】【必做】下列各副春联,对仗不够严谨的一项是(D)(2分)A.春临大地,福满人间。
B.年年岁岁春满地,暮暮朝朝福盈门。
C.牛年牛人牛气足,春雨春风春意长。
D.好山好水辞旧岁,杏花春雨迎新年。
【解析】本题考查对联的特点。
解答此题,要根据题干要求,依据对联的特点分析作答。
分析各选项结构和词性,ABC正确,有误,“好山好水”是“ABAC”形式,和“杏花春雨”对仗不够严115谨。
故选D。
2.【AB】【必做】对联可分为春联、喜联、寿联、胜迹联等,假如今天恰逢你的爷爷七十大寿,下面四副对联中最适合送给他作为寿联的一项是( C )(2分)A.依山傍水景中胜境,坐北朝南函里新居。
对联练习题及答案

对联练习题及答案一、给出对联的上联,你需要根据上联完善下联。
1. 春色满园花开放,下联:______。
2. 诗香悠悠韵宛转,下联:______。
3. 天高云淡月朦胧,下联:______。
4. 福运临门喜笑颜,下联:______。
5. 雨过天晴心情畅,下联:______。
答案:1. 处处鸟鸣燕子归。
2. 画意萦回梦幻间。
3. 山青水秀云翳重。
4. 五福到底福气藏。
5. 彩虹斜挂晴空展。
二、给出对联的下联,你需要根据下联补充对应的上联。
1. 星辰闪烁亮如钻,上联:______。
2. 风起云涌景色新,上联:______。
3. 红杏儿绿柳拂人面,上联:______。
4. 小桥流水映花香,上联:______。
5. 平安夜里传佳讯,上联:______。
答案:1. 碧空万里日如金。
2. 大地悠悠春意浓。
3. 白首偕老共婵娟。
4. 酒香茶花舞独忙。
5. 烛影摇红夜空寒。
三、给出一副对联,你需要根据对联的上下联补充标题。
1. 上联:幽篁绿映玉几凉,下联:______。
2. 上联:春江月色天独好,下联:______。
3. 上联:风雨如晦花更艳,下联:______。
4. 上联:丹青妙手勾神魂,下联:______。
5. 上联:明月清风秋意浓,下联:______。
答案:1. 下联:芳草香飘书声响。
2. 下联:夜色深沉人踪稀。
3. 下联:桃红柳绿舞春风。
4. 下联:墨香纸韵情意长。
5. 下联:诗人墨客采山蓉。
四、给出一副对联,你需要根据对联的上下联进行创作,写出一个与对联内容相关的短文。
上联:悠然山水宛如画,下联:______。
下联:客行舟行入仙境。
短文:夏日的风轻轻地吹过,带着一丝丝的凉爽。
漫步在山间的小径上,远处的山峦犹如画卷一般展开在眼前,如仙境般美丽。
湖水清澈见底,倒影着天空中的白云,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一艘小舟静静地停在湖岸边,船上的舵手招手示意我上船。
当我踏上船时,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眼前的景象变得越来越奇幻。
初中语文对联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对联测试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题1. 对联的基本构成是什么?答案: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一般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似,意义相关。
2. 对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答案:对联起源于五代时期,盛行于明清。
3. 请列举对联的三种常见形式。
答案:常见的对联形式有春联、门联和挽联。
二、对联鉴赏题1. 阅读以下对联,分析其特点。
上联:春风得意马蹄疾下联:一日看尽长安花答案:此对联以“春风”和“马蹄疾”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心情的愉悦,下联“一日看尽长安花”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享受。
2. 阅读以下对联,回答其寓意。
上联:梅须逊雪三分白下联:雪却输梅一段香答案:此对联通过对比梅花和雪的特点,寓意着各有所长,各有千秋,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
三、对联创作题1. 根据给定的上联创作下联。
上联:江山如此多娇答案示例:下联:引无数英雄竞折腰2. 根据给定的主题创作一副对联。
主题:学习答案示例: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下联:学海无涯苦作舟四、对联应用题1. 请根据春节的习俗,创作一副春联。
答案示例:上联:春回大地万象新下联:福满人间喜气盈2. 请为一家书店创作一副门联。
答案示例:上联:书香满室添智慧下联:墨香四溢润心田五、对联改错题1. 阅读以下对联,找出错误并改正。
上联:红梅傲雪斗严寒下联:绿柳垂丝迎夏日答案:下联中的“夏日”与上联的“严寒”季节不符,应改为“春风”以保持季节的一致性。
改正后:上联:红梅傲雪斗严寒下联:绿柳垂丝迎春风2. 阅读以下对联,指出其平仄不协调之处并改正。
上联:山高水长流下联:月明星稀夜答案:上联的“山高水长流”是平仄仄平平,下联的“月明星稀夜”应改为“星稀月明夜”以保持平仄的协调。
改正后:上联:山高水长流下联:星稀月明夜六、对联综合题1. 阅读以下对联,分析其对仗和意境。
上联:风送暖香花满径下联:雨滋新绿草连天答案:此对联对仗工整,上联的“风送暖香”与下联的“雨滋新绿”形成自然景象的对比,同时“花满径”与“草连天”都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景象,意境深远。
初中语文 对联 练习(含答案)

2分
对下联
对下联
7字
8字
2013 年
校园对联 征集活动
2分 对下联 7字
考点变化分析
(1)主题选择:近年来,对联设题多围绕“校园文化生活”展开,涉及“课文理解”“语文节”“古诗 文”“毕业留言”“校园对联征集活动”等方面,更加贴近实际,让学生有话可写,以检验出其真实的对联 水平。
美芹悲黍 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A.1、孔子 2、诸葛亮 3、欧阳修 4、苏轼 B.1、孟子 2、刘备 3、欧阳修 4、苏轼 C.1、孟子 2、诸葛亮 3、范仲淹 4、辛弃疾 D.1、孔子 2、诸葛亮 3、欧阳修 4、辛弃疾
正确答案是: D
中考真题纵览
1. [2019·吉林] 小辉的爷爷过六十岁生日,家人聚餐,为老人祝寿。 (1)下列对联适合小辉送给爷爷的是( ) A.耳顺年体健身康 花甲岁神清气朗 B.花甲岁神清气朗 耳顺年体健身康 C.庆古稀福如东海 贺生辰寿比南山 D.贺生辰寿比南山 庆古稀福如东海
【答案】示例:上联:墨香盈雅室 下联:书声溢芳园 【解析】本题考查对联,需要注意以下情况:①上下联字数要相等。②上下联意思相近或相反,有时上下 联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③上下联对应位置的字词性要相对,上下联结构 相同、不重复用字。解答本题时,一定要注意内容与“语文节”的活动相关。
韵流淌校园。请依据活动内容,自拟一副对联。(每联不少于5字)(2分)
——
技 翰墨书香 久 法 清音雅韵 长 点 拨 清音雅韵润桃李
翰墨书香盈校园
基础练习
1、水—— 2、去——
3、地久—— 4、辞旧岁——
5、行千里路—— 6、一支粉笔——
•
对联规则
提•
(完整版)初一对联练习

初一对联练习1、请依据上联的文意及句式,从参考选项中找出最适当的对句。
①顾此失彼()②月明如画()③三阳开泰()④顾之则笑()A湖清如镜B五福临门C问东答西D问而不答2、请依据上联,选出下联。
①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②孔夫子、关夫子,两位夫子()③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④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A作春秋、看春秋,一部春秋B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C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D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3、贵港素有“荷城”之称,群众十分喜爱咏荷的对联。
现在有上联“池中荷叶鱼儿伞”,请你为它选出对仗最好的下联。
()(2分)A、梁上蛛丝燕子帘B、岸上麻叶伸绿掌C、半场杨柳拂楼台D、山上新月半亭风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古都南京,历史名城。
南朝旧事、明代遗韵、民国风雨,都在这座古城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浸染出浓浓的意韵。
玄武湖舒展,鸡鸣寺空灵,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夫子庙的热闹繁华,无不让人流连忘返。
不少地名还可组成比较工整又非常有趣的对子。
例如:“石头城”对“燕子叽”、“朝天宫”对“阅江楼”、“凤凰台”对“麒麟门”。
请从“A无想寺”、“B状元楼”、“C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乌龙潭”对________ “莫愁湖”对________ “总统府”对__________5、“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联,下联为()A 柳絮池塘淡淡风B 榆荚临窗片片雪C 带水芙蕖点点雨D 丁香初绽悠悠云6、根据上联:秋竹虚心风霜难侵,用下面八个字组成下联。
泥、沾、洁、荷、身、夏、污、不7、上联“月送花香浮小院”,请根据提供的字对出下联。
(风斋竹影摇到幽)8、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9下面是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
请根据“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句对出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弃之可惜;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学科素质测评(楹联文化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1.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
2.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
3.在楹联中,楹联的前半部分即上联,也被叫做上比或对公。
1. 4.楹联的种类繁多,按其功能和应用场所的不同,大致可分成:胜
迹类、喜庆类、哀挽类、题赠类、行业类、谐讽类六类。
5.《联律通则》中规定的楹联格律六要素即:字句对等、内容相关、词性对品、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形对意联。
6.创作一副合格的楹联作品,首先要牢记楹联创作中的几点禁忌,即__不规则重字_、上强下弱、合掌和失替。
7. 有一副对联是写诸葛亮的,上联是“故国不归,山河未遂中原志”,它的下联应该是忠魂犹在,道路争瞻汉相墓__。
8.“月送花香浮小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写出下联凤摇竹影到幽斋_。
9.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
10.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_春联__、___喜联___、挽联_、_寿联__、装饰联_、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等。
11.楹联要求具备以下特点:一要_字数相等,断句一致__。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_。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_词性相对,位置相同__。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
四要_内容相关,上下衔接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