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发达国家二、三产业关系的演变与启示
一二三产业发展趋势
一二三产业发展趋势一、引言一二三产业是指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发展趋势也在发生改变。
本文将从全球化的视角探讨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一二三产业的定义1.农业:指生产农作物、畜牧业和渔业等与土地有关的经济活动。
2.制造业:指通过原材料的加工、组装、制造和加工等手段生产新产品的经济活动。
3.服务业:指提供服务的经济活动,如金融、医疗、教育、运输、旅游等。
三、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趋势1.农业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进程,农业产量的增长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农业技术的进步使得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和可持续。
种植业方面,基因改造技术的应用使得作物的产量和抗病性得到提高,保护作物免受干旱、洪涝和病虫害的影响。
畜牧业方面,养殖技术的革新使得养殖效率提高,同时,采用优质饲料和环境控制技术提高了畜禽的肉质和产品质量。
渔业方面,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全球渔业资源正在遭受破坏,因此,渔业发展的趋势是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发展可持续的渔业捕捞技术,保护渔业生态环境。
2.制造业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配置的优化,制造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一方面,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环境监管的加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正面临转型和升级的压力,给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带来了新的机遇。
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制造成为推动制造业创新和提高效率的关键。
在制造业转型的过程中,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产品和技术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投资。
3.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的贡献越来越大。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全球化使得服务业市场更加开放和竞争激烈,国际贸易和旅游等服务业越来越重要。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服务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如电子商务、在线教育、金融科技等。
中国韩国日本三次产业结构的变迁
国际服务贸易作业组员:题目:搜索劳动行业,三次行业结构等数据验证配第—克拉克定理产业结构理论中,“配第-克拉克定理”表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下面我们将从中日韩三次产业结构的变迁的具体数据来验证此定理。
1.中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变迁根据图4—1趋势图分析,不难看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
由于受到文革的影响,也出现了若干年份的回调和波动。
大致来看,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可划分五个阶段(见表2.1),离结构类型最高形态"三二一"只差一个发展阶段。
这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变化虽有曲折,但总的来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产业结构处于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
与此同时,按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来衡量,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变化也十分明显。
在此期间,我国的劳动力就业分布是从第一产业大量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流动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大幅下降,同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却大幅上升(见图2.2)。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1950年的84%下降到2004年的46.9%,下降了约3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的从业人数比重由1950年的7%上升为2003年的22.5%,上升了1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的从业人数比重由1950年的9%上升为2004年的30.6%,上升了21.6个百分点。
如果仔细研究这种变动就会发现,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流动主要出现在1970年以后的工业高速增长期,1985年以后趋于稳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流动则主要出现在1985年以后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期。
从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这个角度来看,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70年以前大致为"一三二"型,1970年至1993年为了"一二三"型,其后为"一三二"型,目前离"三二一"发达类型还差两个阶段。
世界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及启示
世界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及启示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世界产业结构正经历着深刻而持续的变革。
这些变革不仅影响着各国的经济发展,也塑造着全球经济的格局。
了解世界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对于各国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推动产业升级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世界产业结构经历了从农业主导到工业主导,再到服务业逐渐占据重要地位的转变。
在早期,农业是经济的主要支柱,人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制造业迅速崛起,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而在现代社会,服务业的比重不断上升,涵盖了金融、科技、教育、医疗、娱乐等众多领域。
当前,世界产业结构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的发展趋势。
一是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重塑各个产业的形态和运营模式。
在制造业中,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生产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了个性化定制和柔性生产。
例如,汽车制造企业通过数字化设计和智能生产线,可以更快地推出新车型,并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在服务业中,电子商务、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
二是绿色产业的兴起。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全球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推动了绿色产业的发展。
新能源、节能环保、资源回收等领域成为投资和发展的热点。
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不断增加,逐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
同时,企业也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三是产业分工的全球化和区域化。
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产业分工也更加精细。
发达国家往往专注于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而发展中国家则在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发挥优势。
然而,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加上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产业分工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区域化趋势,一些国家开始重视构建自身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以增强经济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规律
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规律一、历史角度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一般可分为几个阶段:初期发展阶段、工业化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
在初期发展阶段,通常是处于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
在这个阶段,国家的主要经济活动是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增长较为缓慢,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国家进入到工业化阶段,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城市化加剧,社会结构逐渐发生变化。
最后是后工业化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经济结构向服务业转型,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智力密集型产业占比增加,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经济角度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中,经济角度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从经济角度看,发达国家的发展规律主要包括:工业化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市场经济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对外贸易的开放和国际市场的竞争等。
此外,人力资本和技术积累也是发达国家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社会角度在社会角度看,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中,社会的进步和变革是不可分割的。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社会分工的深化和多样化、教育和医疗服务的普及等方面的变革都是发达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
另外,民主政治、社会公平和包容性也是发达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
四、制度角度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制度的规范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健全的法律制度、公平的市场环境、高效的政府管理、独立的司法体系等都是发达国家制度规范的重要内容。
此外,环保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制度等也是发达国家制度建设的重要方面。
总的来说,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规律是多方面的、综合的。
历史、经济、社会和制度各方面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达国家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和困难,需要继续探索和实践新的发展路径,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趋势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趋势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科技的持续进步,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的趋势和变化。
本文将从经济、技术、环境和社会等多个角度,探讨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经济趋势1.1 新兴产业占比上升在发达国家中,传统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小,而新兴产业占比逐渐上升。
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互联网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得到了政府和资本市场的大力支持和投资。
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还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
1.2 环保产业迅速发展随着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严重性日益加剧,发达国家正积极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
清洁能源、节能技术、环境保护装备等领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环保产业的发展也催生了一大批相关的创新企业和就业机会。
1.3 服务业持续扩大服务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经济引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变更,教育、医疗、金融、旅游等服务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同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服务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和个性化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技术趋势2.1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作为21世纪的核心技术之一,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发达国家的各个领域。
无人驾驶、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模式。
人工智能还在推动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的创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2.2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为发达国家的企业提供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商机。
同时,数字经济也改变了传统产业的运营方式,提高了效率和灵活性。
2.3 区块链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区块链技术作为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正在成为发达国家的新兴技术热点。
金融、物流、能源等行业已经开始尝试应用区块链技术,提高信息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同时,区块链技术还为金融领域带来了金融科技的创新,推动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效率。
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对我们的几点启示(一)
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对我们的几点启示(一)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
回顾发达国家在发展中所走过的历程,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一、抓住机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一切都从头走,后起的国家通过大力吸收先进国家已有的经验和成果,根据当时的国际环境和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完成可以实现跳跃式发展。
当英国工业革命从18世纪中叶全面展开时,美国只是一个刚刚在政治上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国家.长期的殖民贸易造成了美国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在国内资本结构中占据统治地位。
而在制造业领域,由于前宗主国的限制束缚,美国十分落后,直到19世纪初期,美国经济对英国的依赖程度依然相当强,主要出口自己丰富的农产品,进口英国的工业制成品,基本上还是英国的一个原料供应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由于劳动力匮乏,美国对机器的输入怀有浓厚的兴趣。
同时,英国企业主在国内制造业市场基本饱和的情况下,为了寻求更大的市场,不惜打破政府的技术保密规定,向外输出机器设备和工艺技术,这也为美国引进技术创造了条件。
在输入、仿制英国技术的基础上,美国大力推进发明创造,独立发明、设计和制造机器愈加成为主流。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1815年诞生的机床,是美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工业发展的特殊贡献。
因为机床的发明和通用部件的使用,美国工业革命带有自己的特点,即机械制造业较为领先,克服了对英国的依赖,机械化生产普及比较迅速。
作为后发国家,德国的工业一开始便建立在电气基础上,集中精力投资于电气、化工、炼钢、光学等最新科技部门,并占据遥遥领先的位置。
德国善于学习、引进外国的先进科技,将其转化为生产力。
19世纪许多重大科技发明都是首先在英国开花,却率先在德国结果。
在学习、引进的过程中,德国形成了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科学研究与生产过程有机结合的机制,大大缩短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使得德国的工业革命较老牌的英、法具有速度快、周期短、内容新、程度彻底、范围广泛等显著特征,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之一。
三次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三次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一、三次产业结构的基本概念1. 第一产业- 主要指生产食材以及其它一些生物材料的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直接以自然物为生产对象的产业。
2. 第二产业- 主要指加工制造产业,利用自然界和第一产业提供的基本材料进行加工处理。
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
3. 第三产业- 指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即服务业。
包括商业、金融、交通运输、通信、教育、公共服务等众多领域。
1. 配第 - 克拉克定律- 随着经济的发展,即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
- 原因在于不同产业间收入的相对差异。
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其生产效率在早期相对较低,随着技术进步,第二产业的工业部门生产效率提高,能提供更高的工资,吸引第一产业劳动力流入。
后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的服务业部门兴起,由于其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和较高的附加值,又吸引劳动力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2. 库兹涅茨法则- 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 第二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一般呈上升趋势,工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也是上升的,但上升到一定阶段后会趋于平稳。
- 第三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及第三产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
- 这一规律的背后是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过程。
在工业化初期,第二产业的迅速发展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它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同时第三产业开始蓬勃发展,其在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就业中的比重逐步提高,而第一产业的比重则持续下降。
3. 产业结构演进的阶段性特征- 工业化前期- 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无论是在国民收入还是就业人口方面。
五次国际产业大转移
五次国际产业大转移产能过剩和产业升级是所有制造业大国都面临的共性难题。
发达国家产业向发展中国家的扩散过程,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密切相关,同时又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生产要素的获取成本及生产要素有效利用程度的变化。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历了五次大的产业转移,也是发达国家过剩产能五次消化的过程。
第一次产业转移(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
输出地是英国,输入地是欧洲大陆和美国。
此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推动了“世界工厂”从英国向美国的第一次变迁,催生了新兴的工业帝国。
第二次产业转移(20世纪50年代)。
产业输出地是美国,输入地是日本和原联邦德国。
此次国际产业转移对次发达国家的经济影响巨大,日本和原联邦德国在承接了美国移出的产业后,很快成为全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供应者,原联邦德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日本制造”开始畅销全球,日本建成了第三个“世界工厂”。
可以说,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了“世界工厂”的第二次变迁。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这次产业转移,发达国家基本上把资本缺乏、科技落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排除在产业转移进程之外,其结果是把全球分割为两类不同的生产体系:一面是发达国家形成了以机械化大生产为主的全球生产链,一面是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以手工业和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生产体系。
第三次产业转移(20世纪60--70年代),这次国际产业转移输出国是日本和原联邦德国,输入国是亚洲“四小龙”。
日本和原联邦德国通过两次将产业大规模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国内产业得到了两轮“废旧建新”的重构。
亚洲“四小龙”一方面积极承接日本和原联邦德国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将自己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盟。
与此同时,日本和原联邦德国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也转移到东盟,由此形成了产业的梯次转移结构。
第四次产业转移(20世纪80--90年代)。
这次国际产业转移输出国是美国、日本、德国、亚洲“四小龙”,输入国是发展中国家。
这次国际产业转移,在极大程度上受到产业模块化发展的影响。
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中各个产业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体现,是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科技的进步以及消费市场需求的变化,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发生变迁。
这种变迁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产业结构变迁的内在机制,以及它如何推动经济的发展与转型。
一、产业结构变迁的概念和理论产业结构变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产业之间的比例和相对地位发生变化的过程。
这种变化通常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第一产业(如农业)、第二产业(如工业)、第三产业(如服务业)之间的比例变化;第二,各个具体行业内的产出和就业结构的改变;第三,技术创新、资源配置以及政策环境对整个产业结构的影响。
理论框架关于产业结构变迁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克劳斯和德国人突出的“三阶段理论”:认为社会经济由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服务社会逐步演进。
这种演进过程显示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下降,而现代经济则偏好发展服务业。
比较优势理论:强调各国或地区由于资源禀赋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产业结构,通过国际贸易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使得全局效益最大化。
技术进步理论:认为科技进步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
随着技术水平提高,新兴行业不断涌现,传统行业则通过技术改造提升竞争力,从而导致整体结构发生变化。
二、近代中国的产业结构变迁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几轮明显的产业结构变迁。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以农业为主导,逐渐向工业和服务业倾斜。
(一)改革开放初期:农业主导时期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仍然面临着以农业为主导的传统型经济。
在这一阶段,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扮演了重要角色,但由于技术水平低、资源配置不合理,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政府逐步放开农村市场,进行土地承包制改革,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此外,政府支持农村工业化,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出路。
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规律
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
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呈现出一些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反映了它们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方面的共同特点。
以下是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历程中的规律:
1. 工业化进程: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通常经历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型。
这个过程涉及到大量的资本投资、技术创新和劳动力转移,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结构变革。
2. 科技创新:发达国家在发展历程中注重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科技创新对于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 教育和人力资本:发达国家普遍重视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
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这些国家培养了大量具备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人才,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支持。
4. 市场化改革: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常采取市场化改革,通过放松管制、促进竞争和推动贸易自由化等措施,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新精神,推动经济效率提升和增长。
5. 城市化和社会变革:随着经济发展,发达国家经历了城市化的过程,大量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
同时,社会变革也伴随着这个过程,包括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社会观念等方面的变化。
6.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速经济增长后,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采取一系列环境政策和措施,这些国家努力平衡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规律在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普遍存在,但具体的发展路径和政策选择会因国家、历史和文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推荐)世界经济地理》复习思考题
(推荐)世界经济地理》复习思考题《世界经济地理》复习思考题“前言”部分1、关于世界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有几种表述?你认为应如何表述?答:目前流行的有四种表述,第一种认定是研究地域人地关系的学科(等同于区域人文地理);第二种认为是研究一定地域的产业分分布(布局或配置)的学科;第三种认为是研究一定地域产业发展条件、特点的学科;第四种认为是研究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学科。
我认为陈才教授的观点较为全面,他认为是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产业分布条件和经济地域系统的学科。
2、名词解释经济地域:人类经济活动与具体时空条件紧密结合而形成的相对完整的地理空间,它是具有特定功能、结构的经济有机体(实体),它是由工、农、交等及城镇组合成的地域单元。
经济地域系统:是指人类经济活动在地域分工不断深化的作用下所形成的多功能、多层次、多形态、结构复杂、网络发达的空间地域体系。
它是由经济地带系统、经济区系统、城市地域系统和各种规划区系统等所组成的庞大的复合地域系统,这些子系统相互紧密联系、互为制约、相互交错,统一于世界经济地域巨系统之内。
3、经济地域有几方面的属性?你认为还有哪些属性?答:经济地域具有: 一社会经济属性;二整体性;三系统性;四层次性;五开放性;六类型多样性。
第一章1、名词解释世界经济地图:是指反映经济现象分布、规模、演变和相互关系的地图。
地理大发现:14C和15C西欧商人(主要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为了寻求更多的黄金而逐步探索新航路,他们在15C末和16C初绕非洲到印度航行成功(即“新航线的发现”),横渡大西洋抵达南美大陆的一些海岸(即“新大陆的发现”)和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等几大事件,人们称为“地理大发现”。
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的简写)即国民生产总值,它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或月)的国内生产总值和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净额和来自国外财产收入净额之和,国民生产总值按国民原则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是最能综合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生产规模和水平,综合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和活动的最概括、最的指标,它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是:GNP=GDP+国外劳动者报酬净额+国外财产。
五次国际产业大转移
五次国际产业大转移产能过剩和产业升级是所有制造业大国都面临的共性难题。
发达国家产业向发展中国家的扩散过程,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密切相关,同时又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生产要素的获取成本及生产要素有效利用程度的变化。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历了五次大的产业转移,也是发达国家过剩产能五次消化的过程。
第一次产业转移(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
输出地是英国,输入地是欧洲大陆和美国。
此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推动了“世界工厂”从英国向美国的第一次变迁,催生了新兴的工业帝国。
第二次产业转移(20世纪50年代)。
产业输出地是美国,输入地是日本和原联邦德国。
此次国际产业转移对次发达国家的经济影响巨大,日本和原联邦德国在承接了美国移出的产业后,很快成为全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供应者,原联邦德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日本制造”开始畅销全球,日本建成了第三个“世界工厂”。
可以说,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了“世界工厂”的第二次变迁。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这次产业转移,发达国家基本上把资本缺乏、科技落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排除在产业转移进程之外,其结果是把全球分割为两类不同的生产体系:一面是发达国家形成了以机械化大生产为主的全球生产链,一面是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以手工业和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生产体系。
第三次产业转移(20世纪60--70年代),这次国际产业转移输出国是日本和原联邦德国,输入国是亚洲“四小龙”。
日本和原联邦德国通过两次将产业大规模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国内产业得到了两轮“废旧建新”的重构。
亚洲“四小龙”一方面积极承接日本和原联邦德国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将自己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盟。
与此同时,日本和原联邦德国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也转移到东盟,由此形成了产业的梯次转移结构。
第四次产业转移(20世纪80--90年代)。
这次国际产业转移输出国是美国、日本、德国、亚洲“四小龙”,输入国是发展中国家。
这次国际产业转移,在极大程度上受到产业模块化发展的影响。
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规律
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规律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规律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的主题。
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发展都经历了相似的阶段和过程,虽然细节和时间可能有所不同。
下文将简要介绍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规律,并讨论其主要特征。
首先,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通常开始于工业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国家开始向现代化的工业经济过渡。
这通常会伴随着农业向工业的转型,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以及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改进。
工业化阶段的核心是工业生产的兴起和经济结构的转变。
其次,发达国家的发展经常伴随着科技创新和知识经济的崛起。
在这一阶段,国家开始注重研发和教育,培养人才并提高技术水平。
科技创新和知识经济的兴起有助于提高生产力和经济竞争力,同时也推动了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
第三,发达国家的发展通常伴随着城市化和人口迁移。
随着工业化的进行,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化过程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生活选择,使得城市成为经济和文化中心。
同时,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如城市贫困、住房问题和环境污染。
第四,发达国家的发展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日益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源消耗的增加,环境问题成为一个严重的挑战。
发达国家开始采取措施保护环境、减少排放和回收利用资源。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得到普及,国家开始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第五,发达国家的发展还伴随着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的建设。
这些国家通常建立了完善的福利体系,提供公共健康、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服务。
社会福利的建设是为了提高社会公平和人民生活质量,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公共服务。
最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共同的挑战。
例如,经济增长的放缓、人口老龄化、收入差距的加大等。
这些挑战需要国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应对,并寻求更加包容、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总的来说,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规律涉及到工业化、科技创新、城市化、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等多个方面。
这些规律形成了一种模式,能够帮助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世界经济概论-论文-发达国家工业化成功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高分个人吧
发达国家工业化成功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在漫长的传统农业时代,世界各国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生活普遍贫困。
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后,世界经济飞速发展,西方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目标,步入工业经济时代。
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西方国家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再到富裕的跨越。
也就是说,西方国家从不发达到发达、从温饱到小康再到富裕转换的历史过程,是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而逐步实现的。
因此,总结发达国家工业化的成功经验对新世纪加快我国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的筒要回顾1、第一次产业革命使大多数西方国家走上工业化道路,人民生活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
18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国家大多处于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时代,生产技术水平长期停滞不前,劳动生产力低下,经济发展受自然条件的严重制约,发展水平落后于当时的亚洲特别是中国,人民生活大多处于贫困状态。
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率先进行了产业革命,机器生产迅速取代手工工场,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以机械制造业为梭心的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工业逐步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导力量。
但是,由于英国政府实施机器输出禁令,西方国家大规模的产业革命难以展开,资本主义生产力并未得到迅速发展。
随着19世纪20年代英国机器输出禁令的解除,法国、德国、美国等国相继步人工业化发展历程,其他西方国家也凭厝产业革命带来的历史机遇,逐步走上了工业化发展道路。
西方国家到19世纪70年代初,人民生活基本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生活目标的跨越。
2、第二次产业革命使大多数西方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人民生活实现从小康到小康社会的跨越19世纪70年代由电力的发明和应用引发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发电机、电动机在生产上得以广泛应用,生产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在其推动下,国际资本等要素大量流动,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西方国家逐步形成了以重工业、新兴工业和化学工业为主导的、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相继实现了工业化目标,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到30%以下,工业、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人均GDP大多超过3000美元。
中国韩国日本三次产业结构的变迁
国际服务贸易作业组员:题目:搜索劳动行业,三次行业结构等数据验证配第—克拉克定理产业结构理论中,“配第-克拉克定理”表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下面我们将从中日韩三次产业结构的变迁的具体数据来验证此定理。
1.中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变迁根据图4—1趋势图分析,不难看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
由于受到文革的影响,也出现了若干年份的回调和波动。
大致来看,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可划分五个阶段(见表2.1),离结构类型最高形态"三二一"只差一个发展阶段。
这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变化虽有曲折,但总的来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产业结构处于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
与此同时,按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来衡量,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变化也十分明显。
在此期间,我国的劳动力就业分布是从第一产业大量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流动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大幅下降,同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却大幅上升(见图2.2)。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1950年的84%下降到2004年的46.9%,下降了约3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的从业人数比重由1950年的7%上升为2003年的22.5%,上升了1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的从业人数比重由1950年的9%上升为2004年的30.6%,上升了21.6个百分点。
如果仔细研究这种变动就会发现,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流动主要出现在1970年以后的工业高速增长期,1985年以后趋于稳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流动则主要出现在1985年以后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期。
从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这个角度来看,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70年以前大致为"一三二"型,1970年至1993年为了"一二三"型,其后为"一三二"型,目前离"三二一"发达类型还差两个阶段。
二三产业趋势
二三产业趋势二三产业是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也就是工业和服务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二三产业的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变化。
下面将从技术革命、可持续发展、数字化和人力资源等几个方面分析二三产业的趋势。
一、技术革命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的加快,技术革命对二三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行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比如,制造业中的智能制造和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同时,服务业中的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也使得服务的方式和质量得到了提升。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二三产业的技术含量将进一步提高。
二、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二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工业方面,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不再适应发展的需要。
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的应用将成为未来工业发展的趋势。
同时,在服务业方面,绿色出行、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等也将成为关键的发展方向。
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二三产业必须转向绿色、低碳和循环化的方向。
三、数字化数字化已经成为二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二三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
在工业方面,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使得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同时,在服务业方面,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移动支付等数字化的创新使得购物和支付的方式更加便利和高效。
数字化不仅改变了生产和交易的方式,还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四、人力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人力资源管理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工业方面,由于技术的进步和自动化生产的应用,劳动力需求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劳动力可能需要通过学习新的技能来适应新的生产方式,而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在服务业方面,由于服务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较大,对人力资源的培养和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际产业转移历程中的四次浪潮(二战后有三次)
国际产业转移历程中的四次浪潮(二战后有三次)1、第一次浪潮发生在第一次科技革命后期的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产业转移的路径是从英国向欧洲大陆和美国转移。
第一次科技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也是第一个“世界工厂”。
当时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在19世纪前70年里,一直控制着世界工业生产的1/3到1/2,世界贸易的1/5到1/4。
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的输出地是英国,目的地主要是法国、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以及北美。
美国作为一个新兴国家,是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国。
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又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使“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先在北美殖民地尔后又在美利坚合众国遇到了肥沃的土壤。
到18世纪70年代美国独立战争时,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上大约有200个造铁厂,年产铁约3万吨。
超过它的只有英国本土、法国、瑞典和俄国”。
正是对这次来自英国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奠定了美国后来领跑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美国对英国的产业转移的承接或承接的力度不是足够大,那么,世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爆发时间就要推迟,产生的影响力就要大大缩水。
美国以承接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为历史前提,以领跑第二次科技革命为技术基础,才推动了本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并在19世纪末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强国,当之为愧成为世界工业发展史的第二个“世界工厂”。
可以说,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推动了“世界工厂”的第一次变迁。
2、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产业转移的路径是从美国向日本和原联邦德国转移。
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对其国内的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转移到日本和原联邦德国,美国国内主要致力于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和汽车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美国之所以将国内的部分产业转移到日本和原联邦德国,首先是处于冷战状态下的国际政治格局所决定的。
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的关系
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的关系
(1)第一、二产业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第一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强第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只有第一发展了,才能为第二、三产业提供重要原材料和广阔的市场。
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差不多都拥有发达的农业。
(2)第三产业对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必要特征。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增强农业生产的后劲,促进工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优化生产结构,促进市场充分发育,缓解就业压力,从而促进整个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正确处理好三大产业的关系,既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不是说先把第三产业发展起来以后再发展第一、二产业,更不是通过削弱第一、二产业来发展第三产业,而应从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中来认识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发达国家二、三产业关系的演变与启示摘要:20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历史性转变,即从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逐步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
这种转变有其重要成因,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产业关系;演变;原因;启示在一国国民经济中,三次产业的关系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发展阶段关注的重点迥异。
世界各国经验显示,当一国经济处于低收入发展中阶段,一、二产业的关系相对重要;而当一国经济进入高收入的发达阶段,由于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二、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依次增大,二、三产业关系则上升为重要的产业关系。
我国虽然仍是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但正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加速发展时期,研究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中二、三产业关系的演变过程、特点及成因,对我们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发达国家二、三产业关系演变的主要特征自英国工业革命后,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工业化历程。
到20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历史性的转变,即从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逐步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
从70年代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后,发达国家三次产业结构基本稳定,经济结构调整主要体现在二、三次产业内部。
进入新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二、三产业关系也出现一些新变化。
总体看,呈现如下特征:(一)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成为占支配地位的主导型经济。
战后发达国家的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持续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约占2%左右,2001年仅占 1.8%;第二产业的比重在50至60年代有所扩大,到70年代中期后趋于平稳或下降,从1980年至90年代末其比重由33%~43%下降到26%~28%左右,2001年为26.9%;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不断上升;1980年至1998年,其比重约上升4到10个百分点,2001年所占比重达71.3%。
其中,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分别为75.3%、72.4%、72.8%、69.4%、69.5%和68.3%。
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三次产业中也最大(日本例外)。
据2000年统计,一、二、三产业对GDP拉动率,美国分别为0.12%、0.74%、3.70%;英国分别为-0.01%、-0.45%、2.94%;法国分别为-0.06%、1.07%、2.52%;德国分别为-0.01%、0.74%、2 20%;意大利分别为-0.08%、0.65%、2.15%;日本分别为0.02%、1.42%、1.38%。
第三产业也是吸纳就业人口最多的产业。
在三次产业中,发达国家的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大体相似,第一产业就业约占整个就业的1%5%,第二产业就业约占20%~30%,而第三产业就业约占60%~75%。
2001年,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美国为 2.4%、22.4%、75.2%;英国为 1.4%、24.9%、73.4%;法国为 1.6%、24.4%、74.1%;德国为 2.6%、32.5%、64.7%;意大利为5.3%、32.1%、62.5%;日本为 4.9%、30.5%、63.9%。
因此,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已普遍被称为是服务主导型经济或“服务经济”。
(二)第二产业比重趋于稳定,但内部结构和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
发达国家第二产业的比重在战后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过程,近20至30年来一直稳定在25%左右。
但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却不断优化和升级。
美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淘汰钢铁、纺织等传统工业,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
日本、德国从60~70年代就转向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汽车等耗能耗材少、附加价值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迫于石油危机的压力,主要发达国家都加快了以汽车、宇航、微电子、半导体、机电产品等为代表的低能耗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逐步取代了传统工业。
由于大力开发和采用新技术,制造业本身的劳动生产率也随之提高。
自1983年以来,美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 3.4%。
90年代后,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速进一步加快,1996年至1999年超过 4.7%。
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一步带动了美国经济的整体增长。
因此,尽管工业化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总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在2001年比1980年下降约9个百分点,但仍然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达76%。
其中,欧盟、北美和日本分别占28.5%、2 6.3%和14.6%,仍居世界制造业主导地位。
(三)制造业出现“服务化”或“第三产业化”趋向。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知识价值的开发,近20年来发达国家的制造业越来越多地呈现“服务化”趋向,制造业的附加值和销售利润中有越来越大的比重来源于服务,而不是加工制造。
由于制造业从总体上说利润呈递减趋势,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则呈利润递增趋势,制造业企业出于追逐利润的需要,纷纷调整其战略,将竞争重点从产品制造转向客户服务,以提高制造业的获利能力。
这样,便大大增加了对服务性中间投入的使用,产生了制造业对服务的大量需求。
如,日本在1970年至1980年的高速发展阶段中,制造业对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年均增长率为13.4%。
有数据表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制造业生产中的投入结构开始发生较大变化,即服务投入增长速度快于实物投入增长速度。
据估计,在美国,服务活动的投入成本在现代制造企业中约占60%~75%。
另据美国1997年对一些美国公司的调查,销售额在8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中,其服务开支增加了26%。
在公司的总支出费用中,信息技术服务占全部费用的30%,人力资源服务占16%,市场和销售服务占14%,金融服务占11%,仅仅这几项服务支出已占总支出的71%。
根据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在用户的需求进入“多样化”阶段后,制造业就要从“硬件(生产)”为中心向以“软件(服务)”为中心、具有综合工程能力(产品+服务)的产业转变。
日本大力倡导和培植制造业的工程服务能力,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的机械工业基本完成了这样的转变,工程服务产业创造的产值已相当于机械工业总产值的80%。
专业或兼业的工程企业几乎涉及制造业的各行业,形成了工业中的服务产业群;工程服务加强了制造业企业与用户的结合,延伸了服务的内涵。
(四)大都市区或世界城市的第三产业比重更高,高端服务业密集,体现了一国现代化水平。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现代服务业主要集中在该国的大都市区或世界城市(world city)。
以美国为例,美国东北沿岸的城市密集区,北起波士顿,南至华盛顿,由纽约、普罗维登斯、哈特福德、纽黑文、费城、巴尔的摩等一系列大城市组成,长600英里,人口3000多万。
在20世纪20~50年代,这一大都市带已进人工业化后期,三次产业结构中,二、三产业的产值占95%左右,非农劳动力占87%左右,中心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单个城市的向心集聚达到顶点。
由于汽车和石油业的大发展,使城市之间的职能联系更为密切,第三产业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区域城市体系的枢纽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1950年以后,该大都市带由于科技迅猛发展带来交通通讯的革命和劳动力结构的“自领革命”,使城市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现代服务业高度密集;城市郊区化的出现导致都市区的空间范围扩大,并沿着发展轴紧密相连,大都市带自身的形态演化和枢纽功能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成为美国社会高度发达的集中体现。
世界性城市是经济全球化和后工业化的产物,汇集了全球经济的指挥和控制功能,对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及服务部门发挥影响,在资本高度流动的经济体系中扮演着资本配置中心的作用。
由于世界城市制造业中心地位的下降,使体现世界城市经济影响力的产业部门主要集中在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上。
因而,衡量城市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标准就是金融、保险、财务、法律、咨询、国际贸易、海陆空运输、教育、文化及创意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
目前,世界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大多在80%以上。
纽约、伦敦和东京服务业发展的重心逐步向生产者服务和商业服务领域转移,以网络作为快速传递媒介的金融、咨询、贸易、信息等知识服务业成为核心产业,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这些城市作为金融中枢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强化。
我国香港现在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高达89%,其服务业优势主要体现在金融、贸易、房地产、物流以及其它专业的服务上,如会计、法律、市场推广等。
英国的曼彻斯特曾是当年著名的制造业中心,如今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已超过70%。
纽约、东京在经历了艰难的产业结构转型后,最终都从世界级的制造业中心转换成为世界级的金融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
最近一些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对全球先进服务业(会计师行业、广告、银行和法律服务)领先的城市进行评定,共划分三组城市,最好的为“首要服务业世界城市”,排名依次为伦敦、巴黎、纽约、东京、芝加哥、法兰克福、香港、洛杉矶、米兰、新加坡。
二、发达国家二、三产业关系演变的重要成因世界发达国家二、三产业关系的演变,特别是形成第三产业主导型的经济形态,其重要原因可归纳为如下五个方面。
(一)制造业的高度发展与国民收入水平提高为服务业提供了强劲的需求。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无一例外都曾经历物质生产部门长期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阶段,正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生产和高国民收入这“双高”产生了对服务业的强劲需求,拉动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因而,现代服务业是在制造业高度发展和人均收入达到一定程度后蓬勃兴起的。
那么,这种“双高”表现在一国发展进程中的什么经济水平上?或者说,制造业进入下降的拐点出现在什么时期?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的研究,北美和西欧主要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占GDP的比重由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30%左右降到90年代中期的20%以下。
这一阶段的拐点大致出现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为8000美元(1997年价格)的时期。
近年来,由于制造业进入门槛的降低以及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部分发达经济体制造业地位下降的拐点出现在人均GNP为5000至6000美元的发展阶段。
也就是说,人均经济水平达到5000至8000美元这一门槛,成为主要发达国家由二产主导型向三产主导型演变的重要背景。
(二)面向全球市场是第三产业能主导经济的关键。
在世界发达国家中,无论是自身市场容量大的大国,还是自身市场容量小的小国和地区,为什么其经济体都能依靠服务业而获得可持续的支撑和增长?关键原因之一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这些国家的服务业面向的是全球市场,而不只是国内。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服务业的服务范围都是跨国界的,其金融、保险、零售、运输、医疗、教育、体育、科研、影视、音乐制作等部门,不断在全球市场拓展,并形成难以撼动的强势地位。
换言之,是本土和海外两个市场共同滋养了当今发达国家服务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