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引起的火灾爆炸分析(标准版)
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辨识标准

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辨识标准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就是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辨识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存在的部位、方式,以及发生作用的途径和变化规律。
它是安全评价过程中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步骤,是划分评价单元,提出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的依据和原则。
如何做好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结合安全评价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同时提出个人的建议。
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1)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2)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对于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已经非常明确、清楚。
危险因素在时间上比有害因素来的快、来的突然;造成的危害性比后者严重。
这里的因素应该理解为事故、作业过程、行为和环境,因为在不同的行业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差别较大。
火灾、瓦斯爆炸、中毒、触电等属于事故;设备的检修、爆破作业、运输等属于作业过程;违章操作、违章指挥等属于行为;高温、雷电、雨雪等属于自然环境。
二、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安全评价》第三版中将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划分为两个方面。
(1)存在危险有害本身具有的物质、能量;(2)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的主要体现:①人的不安全行为(13大类);②物的不安全状态(4大类);③管理缺陷(6类)。
任何物质都具有相应的能量,物质和能量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当物质、能量在外力条件或自身变化且失去控制造成一定的危险或伤害时才可以称为危险有害物质和能量。
导致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的三个方面多数说法比较笼统,例如: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冒进信号;作业场所狭窄;作业场所杂乱;来自相关方风险管理的缺陷等。
相对与物质和能量来说,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外在条件;物的不安全状态既有可能是外部条件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其自身的变化引起的;管理的主角是我们人类自身,所以也应归结为外部条件。
外在条件很多,除了上面说的人的不安全行为之外,恶劣的自然条件是最重要的外在条件之一,地震、台风、洪水、雷击、温度、湿度、雾、冰雹、滑坡、泥石流、火山喷发等。
储罐区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防火防爆设计(标准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储罐区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防火防爆设计(标准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储罐区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防火防爆设计(标准版)1概述:甲醇(CH3.OH)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具有剧毒、易燃烧性,其蒸气与空气在一定范围内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同时也是一种清洁、高效的液体燃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由于甲醇的易燃性及其蒸气与空气在一定浓度区间内混合物的爆炸性,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储存和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2.火灾、爆炸危险性:由于甲醇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储存的条件和周围环境等因素所致,甲醇储存的火灾、爆炸危险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挥发性:甲醇在常态下为液体,沸点64.5℃,2.0℃时的饱和蒸气压为12..8kPa(96mmHg),温度愈高,蒸气压愈高,挥发性越强。
以地面固定顶罐储存甲醇为例,夏季昼夜温差按10℃考虑,则1台装料系数为85%的5000m3.储罐挥发损失达77.2.kg/d。
由此可见,甲醇的挥发性较强,储罐的“小呼吸”损失十分明显。
2.2.流动/扩散性:甲醇的粘度0.5945mPa.s(2.0℃),并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有较强的流动性。
同时由于甲醇蒸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大(~10%),有风时会随风飘散,即使无风时,也能沿着地面向外扩散,并易积聚在地势低洼地带。
因此,在甲醇储存过程中,如发生溢流、泄漏等现象,物料就会很快向四周扩散,特别是甲醇储罐一旦破裂,又突遇明火,就可能导致火灾。
静电的危害及事故预防

1.工艺控制法 1.工艺控制法 工艺控制的方法很多,下面仅举几个常用的方法。 (1)限止流速 (1)限止流速 降低溶剂在管道中的流速,可以降 低摩擦效果,来限制静电的产生量。涂料生产中 使用的大部分易燃溶剂,都通过管道来输送,其 中电阻串在10 中电阻串在1010~1015欧姆·厘米的溶剂在管道中 欧姆· 流动时,流速应该有所控制。同样的道理,控制 有机粉料的投料速度,将防止粉体投料时的静电 危害。 (2)改变注灌方式 (2)改变注灌方式 在装卸溶剂或树脂时,所采用 的注灌方式要谨慎小心,防止强烈的冲击和飞溅。 一般应从容器的底部注入,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金山一化工厂起火烧空两层楼
2010-12-30上午,金山区漕泾镇一化工厂两层 2010-12-30上午,金山区漕泾镇一化工厂两层 的生产车间起火,事发时黑烟弥漫、气味刺鼻。 所幸扑救及时,除1000平方米的厂房、生产线被 所幸扑救及时,除1000平方米的厂房、生产线被 烧毁外,无人员伤亡。初步调查获悉,原因是工 人清洗设备时静电引发火灾。 据该公司总经理陆先生介绍,起火生产车间为甲 类生产性质,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过火面积 类生产性质,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过火面积 600平方米,火灾烧毁生产设备、原料及建筑, 600平方米,火灾烧毁生产设备、原料及建筑,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0万元。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0万元。
罐装稀释剂时静电防护
罐装溶剂
水泥地导电吗? 正确的作业方式应该是怎样的?
金山一化工厂起火烧空两层楼
事故发生现场
静电引燃加工罐 烟柱几十米高
2010年 2010年4月4日上午11多钟,南京浦口永宁镇一家化工厂的工人加工 日上午11多钟,南京浦口永宁镇一家化工厂的工人加工 操作期间,从罐中倒出一种名为二甲苯的化工原料,因静电引发了燃 烧,并迅速燃起攀天浓烟,数里外可见。火灾让当地两个消防中队五 六辆消防车赶到现场救火,所幸火灾未造成人员伤亡。 一位工人告诉记者,当时正有工人在罐槽旁操作,结果突然像触电一 样,倒出的原料“扑哧” 样,倒出的原料“扑哧”一下,就着了,紧接着整个桶里的原料都起 火了。工人们赶紧大叫着跑出厂门,招呼其他人报警求救。 南京双利化工厂建于1987年,主要产品为油漆及辅助材料。该化工 南京双利化工厂建于1987年,主要产品为油漆及辅助材料。该化工 厂燃烧的是一种名叫二甲苯的化工原料,可能是工人在操作时,因为 静电引发了火灾。该厂生产的主要是油漆稀释剂,其中确实有一种二 甲苯的原料,也极易燃烧。当时是从铁罐往塑料桶中倒的时候,因静 电引起火灾。 MSDS: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 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至相当远的地 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原因分析(标准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原因分析(标准版)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原因分析(标准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
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卢世红中国石化集团安全局为了保障加油站的安全生产,国家不断强化安全法制建设和标准建设,如在加油站标准的制定完善上,于1992年发布了《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
2002年根据变化的形势,发布了《汽车加油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在加油站的安全法制建设上,最近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安全评价导则》、《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法规对加油站的安全管理都提出了严格的管理要求。
但是,尽管如此,加油站的事故还是屡屡发生,总结这些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8点:1.1加油站的建设存在先天性隐患加油站建筑不按照国家标准规定进行建设,就会造成安全间距不足、建筑物耐火等级不够、电气设备不防爆等严重威胁加油站安全的先天性隐患。
目前大多数的个体或家庭式加油点,均未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标准及程序进行审批建站,存在布局不合理,防火间距不足等诸多问题,并引发重大事故的发生。
如,2000年1月4日,厦门海沧镇一加油站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该加油站为石板条搭盖的半地下式建筑。
人体静电和易爆危险气体事故分析及对策

羊毛
蚕丝
纯棉
涤纶
面料
绵纶
+2500
+3000
+60
+60
>+3000
羊?毛 -150
+ 30
+300
+300
>+3000
蚕丝
20
-1000 +20
+20
+3000
纯棉
0
0
0
0
+180
涤纶
-2700
- 6000 -1000
由静电引起火灾爆炸的事故分析

由静电引起火灾爆炸的事故分析静电火花是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静电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物质有: 可燃气体,易燃液体,可燃粉尘。
1•静电事故分析据对静电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60例的分析,事故原因的分布如表1 :表1静电事故原因分布表在以上60例事故中,爆炸事故38起,占633%,火灾事故22起,占36.7%。
爆炸多于火灾。
按物质分类,易燃液体事故46起,占76.网。
可燃气体9起,占15%,粉尘3起, 占5%,火药2起,占3.^o2•预防静电事故的措施2.1接地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易产生静电。
由于管道中充满液体.电容很大。
在液体从管道中流岀时,因电容急剧减小,静电压急剧上升。
这时易产生静电火花,而引起贮罐等容器的着火爆炸事故。
可燃气体也同理。
因此,凡可燃气体的金属管道、气柜、贮罐等设备,易燃液体的金属管道、油槽、装卸台及鹤管、套筒等设备都应有可靠的接地。
表1中序号2的7起输油管引起的油槽着火爆炸事故,设备都没有接地。
接地的作用是使之些设备产生的静电通过接地迅速消失。
那么,怎样正确接地呢?防静电接地装置与防雷接地、保护接地的要求相同,也可以共用。
为防两个金属物体之间放电,两个相邻金属物体之间、法兰或接头垫有绝缘物的应该有金属跨接线。
跨接线一般用不小于8毫米的圆钢焊接或用扁金属以螺栓压紧。
活动的接地或跨接软线应采用铜线。
导线的连接最好采用焊接。
用螺栓加弹簧片压接的应增加重复接地,并注意避免油脂污染和锈蚀。
用夹钳(类似电池夹子)连接的临时接地,要注意没有油漆、树脂、油脂污染。
连接点要离开装料口、卸料口等有可燃蒸汽的地方。
苯、汽油等易燃液体装大桶时,大桶应放置在导电地面上使之自然接地。
禁止铺非导电橡胶垫。
对于橡胶、塑料等绝缘材料的输油管.应在管道表面缠金属丝,并接地。
禁止用金属网给易燃液体接地。
这种近似过滤的接地,能使起电量增大近百倍。
如果液体的流速太高,起电量太大,只乘接地就不能保证安全了。
还需要控制流速。
油库加油站静电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1902(解决方案范本系列)油库加油站静电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详细版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编辑: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油库加油站静电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详细版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引言静电是油库加油站着火爆炸事故主要点火源之一,油库加油站中的油品在储存、运输、输送、装卸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静电。
油品本身属于易燃易爆液体,当静电放电能量超过油蒸气的最小引燃能量时,就可引燃引爆油品。
因此油库加油站在营运过程中静电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研究静电危害的原因,采取工程技术手段和管理对策,是预防和避免静电事故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静电事故分析1、静电产生根据双电层理论,油品在储存、运输、输送、装卸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流动、搅拌、沉降、过滤、摇晃、喷射、飞溅、冲刷及发泡等接触、摩擦、分离的相对运动而产生静电。
按油品的运动形式分为流动带电、喷射带电、冲击带电和沉降带电等。
液体流动带电是油品在储运作业中常见的带电形式。
油品在金属管道在流动过程中,由于油品的流动使原来的双电层发生了变化,油品中的电荷被带走时,原来管壁内侧被束缚的电荷,由于相反电荷的离去而跑到管壁外侧成为自由电荷。
油库防静电及防雷电措施(标准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油库防静电及防雷电措施(标准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油库防静电及防雷电措施(标准版)在油品储运系统,因雷击、静电产生的电火花都会引起油罐、罐车着火或爆炸,其危险和损失往往也是很大的。
因此,熟悉雷击、静电有关知识,认清其产生原因和对储运生产与经营的危害,吸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防止雷击、静电工作,以消除火灾和爆炸的各种因素。
1静电1.1静电的产生原因两种不同性质的物体相互磨擦,紧密接触或迅速剥离都会产生静电,其是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带有正电荷,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荷。
如果该物体与大地绝缘,则电荷无法泄漏,停留在物体的内部或表面而呈相对静止状态,这种电荷就称静电。
油品在收发、输转、灌装过程中,油品分子之间和油品与其他物质之间的摩擦,会产生静电,其电压随着摩擦的加剧而增大,如不及时导除,当电压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两带电体之间闪火(即静电放电)而引起油品爆炸着火。
静电电压越高越容易放电。
1.2静电的性质电压的高低或静电电荷量大小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1)灌输油流速越快,摩擦越剧烈,产生静电电压越高;(2)空气越干燥,静电越不容易从空气中消除,电压越容易升高;(3)油管出口与油面的距离越大,油品与空气摩擦越剧烈,油流对油面的搅动和冲击越厉害,静电电压就越高;(4)管道内壁越粗糙,油品流经的弯头阀门越多,产生静电电压越高;(5)油品含水时,比不含水分产生的电压高几倍到几十倍;(6)金属管道,如帆布、橡胶、石棉、水泥、塑料等管道比金属管道更容易产生静电;(7)管道上滤网其栅网越密,产生静电电压越高。
静电法律法规

静电法律法规静电法律法规引言静电是指由于物体表面电荷失衡而引起的现象,它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静电也可能导致危险的火灾和爆炸,因此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静电法律法规来保护人们的安全并促进环境保护。
静电火灾和爆炸的危害静电火灾和爆炸是指由于静电引起的火灾和爆炸。
静电火灾和爆炸可能发生在石化工业、油漆喷涂、粉尘环境、化学生产等领域。
这些灾害往往带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严重后果。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标准化组织之一,它制定了许多与静电相关的标准。
其中,IEC 60079321《爆炸性环境中静电防护的实施导则》是一个重要的标准,该标准规定了静电防护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方法,主要用于爆炸性环境中的静电防护措施。
美国国家消防协会(NFPA)标准美国国家消防协会(NFPA)是一个专注于消防安全的组织,它制定了许多与静电安全相关的标准。
其中,NFPA 77《静电危害的防范标准》是一个重要的标准,该标准要求企业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来降低静电引起的火灾和爆炸风险。
欧洲防爆标准欧洲防爆标准通过CEFIC(欧洲化学工业委员会)和 CEN(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来制定和推广,这些标准主要适用于化学和石化行业。
欧洲防爆标准主要关注防爆设备、安全操作和静电防护等方面,旨在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在中国,静电安全主要涉及两方面的法律法规:职业安全法和相关行业的安全生产法规。
职业安全法主要强调企业应采取措施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其中包括对静电火灾和爆炸的预防。
此外,各行业也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生产法规来规范静电防护工作。
企业静电防护的义务和责任根据各国的法律法规,企业有责任保护员工和环境免受静电引起的火灾和爆炸的危害。
企业应制定有效的静电防护计划,包括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培训员工正确使用防静电设备、合理布局工作场所等。
结论静电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护人们的安全和环境的稳定至关重要。
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72130 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储存、运输及生产加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火灾和爆炸事故,都有其必然的原因。
某一个由人机器设备物质材料环境构成的储运或生产加工系统,由正常工作状态发展到火灾爆炸,都存在着基础原因、间接原因和直接原因向事故状态,乃至向灾害状态的发展过程。
(一) 基础原因基础原因可认为是产生事故,并导致灾害的最原始最基本的原因。
可归纳为下面四个方面的原因:1、管理的原因管理的原因包括管理人员不称职;管理体制不适应;各种规章制度不健全;人事管理及安排不当,技术力量不强等。
2、基础教育的原因基础教育的原因有义务教育;工业教育(企业制度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教育的养成;社会的教育等。
3、社会的原因社会的原因包括法律、规范的建设;行政管理体制;社会风气;国家的方针、政策等。
静电放电引起火灾爆炸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2020年10月整理).pdf

静电放电引起火灾爆炸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有产生静电的来源;(2)使静电得以积聚,并具有足够大的电场强度和达到引起火花放电的静电电压;(3)静电放电的能量达到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4)静电放电火花周围有爆炸性的混合物存在,其浓度必须处于爆炸极限内。
反之,防止静电事故的措施是从控制这四个条件着手。
控制前三个条件实质上是控制静电的产生和积累,是消除静电危害的直接措施。
控制第四条件是消除或减少周围环境爆炸的危险,是防止静电危害的间接措施。
在油品的储运过程中,防止静电事故的安全措施主要有以下就个方面:4.1 防止爆炸性气体的形成在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采用通风装置加强通风,及时排出爆炸性气体,使浓度不在爆炸范围内,以防止静电火花引起爆炸。
同时对应于爆炸浓度范围还与温度密切相关,把温度控制在爆炸温度范围之外也是防止静电引起爆炸的途径。
对于油面空间不能采用正压通风的办法来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可采用惰性气体覆盖的方法(如氮气覆盖),或采用浮顶罐、内浮顶罐。
浮顶罐或内浮顶罐虽可消除浮盘以下的油气空间,尤其是内浮顶罐浮顶上面含有较多可燃气体,但浮盘上部的可燃气体发生火花放电现象也应该予以重视。
4.2 加速静电泄漏,防止或减少静电聚积静电的产生本身并不危险。
实际的危险在于电荷的积聚,因为这样能储存足够的能量,从而产生火花将可燃性气体引燃。
为了加速油品电荷的泄漏,可以接地、跨接以及增加油品的电导率。
4.2.1 接地和跨接静电接地和跨接是为了导走或消除导体上的静电,是消除静电危害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静电接地的具体方法是把设备容器及管线通过金属导线和接地体与大地连通形成等电位,并有最小电阻值。
跨接是指将金属设备以及各管线之间用金属导线相连造成等电位。
显然,接地与跨接的目的在于人为地与大地造成一个等电位体,不致因静电电位差造成火花放电而引起危害。
管线跨接的另一个目的是当有杂散电流时,给它以一个良好的通路,以免在断路处发生火花而造成事故。
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模本

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1.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物质分析1)公司冷焊车间氧割机使用乙炔进行作业,另外在检修过程中也会使用到乙炔。
其属于第2.1类易燃气体,极易燃烧爆炸。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
2)公司冷焊车间氧割机使用氧气进行作业,另外在检修过程中也会使用到氧气。
氧气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属于不燃气体中的助燃气体,火灾危急性等级为乙类。
氧气浓度越高,可燃物燃烧的反应越剧烈,甚至会达到危急的反应速度。
对氧气的火灾危急性分析如下:a) 氧气可增加可燃物的燃烧速度。
在富氧环境中可燃物的燃烧时间会缩短,燃烧激烈,从而造成灭火的困难。
b) 在常态空气中难燃、不燃的物质在高氧气浓度下变成可燃物。
c) 氧气可降低引燃能量、扩大爆炸极限范围、提高火焰温度。
可燃气体与氧气混合时的火焰温度,比与空气混合时的火焰温度高出数百摄氏度。
d) 使高速运动的金属颗粒成为点火源。
残留在氧气管道中、阀门处的金属颗粒,在氧气气流的带动下高速运动,会变成酷热状态,同时可能产生静电,一旦遇到氧气与有机物反应生成的爆炸性混合物,则成为点火源而发生燃爆。
3)公司使用或储存油漆及其帮助涂料。
其主要属于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及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具有易燃的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集中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4)公司在生产过程中还涉及到机油、液压油、润滑油等的储存和使用,其若遇火花、明火等,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急。
2.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缘由分析1)如氧气、乙炔供气系统安全设施、阀门等失效,或供气管道腐蚀严峻等导致氧气、乙炔泄漏。
2)如乙炔、氧气瓶上的阀门、接头等密封不好,导致氧气、乙炔泄漏。
3)如氧气、乙炔瓶等压力容器及输送管道内部压力过高,如未能准时泄压,引起物理爆炸,易燃或助燃物质发生泄漏。
4)涂漆炉、烘漆箱及油漆库等场所若通风不良,则易形成气体爆炸性气氛。
低压电工实操模拟考试(标准版)

温馨提示:本套试卷为电工精选题库,总共300道题!题目覆盖电工常考的知识点。
题库说明:本套题库包含(选择题100道,多选题100道,判断题100道)一、单选题(共计100题,每题1分)1.变压器绕组采用三角形接线时,绕组的线电压( )其相电压。
A.等于B.小于C.大答案:A2. 施工现场供配电系统保护零线( )的重复接地数量不少于()。
A.一处B.二处C.三处D.四处答案:C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最大特点是( )。
A.开环增益很大,体积小B.开环增益很大,输入阻抗很小C.开环增益很大,输出阻抗高D.开环增益很大,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小答案:D4. 在电力系统中,用得较多的限制短路电流的方法有,选择合适的接线方式.采用分裂绕组变压器和分段电抗器.采用线路电抗器.采用( )等。
A.微机保护及综合自动化装置B.电磁保护C.晶体管保护D.熔断器答案:A5. ( )移动式电气设备在外壳上没有接地端子,但在内部有接地端子,自设备内引出带有保护插头的电源线。
A.Ⅱ类B.Ⅰ类C.Ⅲ类答案:B6. 下列具有记忆功能的是( )电路A.与非门B.或非门C.与门D.触发器答案:D7. 若周围环境温度以40℃为标准,B.级绝缘材料允许的温升为( )℃A.105B.90C.80答案:B8. 线路验电应逐相进行,同杆架设的多层电力线路验电时,先验低压后验高压.( )。
A.先验上层后验下层B.验下层C.先验下层后验上层答案:C9. 纵弯试样是焊缝轴线与试样纵轴( )的弯曲试样。
A.交叉B.垂直C.无关系D.平行答案:D10. 在电力控制系统中,使用最广泛的是( )式交流接触器。
A.电磁B.气动C.液动答案:A11. 碘钨灯属于( )光源。
A.气体放电B.电弧C.热辐射答案:C12. 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为E级时,其极限工作温度为( )℃。
A.90.0B.105.0C.120.0答案:C13. 指南针的使用是利用了( )原理。
A.磁场B.电磁感应C.机械D.电子答案:A14. 晶体管触发电路中的移相一般采用在同步波形上叠加( ),通过改变此信号的大小来实现。
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新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新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新版)引言当液相与固相之间,液相与气相之间,液相与另一不相容的液相之间以及固相和气相之间,由于流动、搅拌、沉降、过滤、冲刷、喷射、灌注、飞溅、剧烈晃动以及发泡等接触、分离的相对运动,都会在介质中产生静电。
许多石油化工产品都属于高绝缘物质,这类非导电性液体在生产和储运过程中,产生和积聚大量的静电荷,静电聚积到一定程度就可发生火花放电。
如果在放电空间还同时存在爆炸性气体,便可能引起着火和爆炸。
油库静电引起火灾爆炸是一种恶性事故,因而对于油库中防静电危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管理和维修油库,提高油库的安全可靠性,已是当前油库安全管理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故障树分析法(FTA法)是分析复杂、大型系统安全可靠性的有效工具。
通过油库静电故障树分析,可找出系统存在的薄弱环节,然后进行相应的整改,从而提高油库系统的安全性。
事故树1故障树分析法方法故障树分析方法(FTA)是一种图形演绎法,是从结果到原因描绘事故发生的有向逻辑树分析方法。
这种树是一种逻辑分析过程,遵从逻辑学演绎分析原则(即从结果到原因的分析原则)。
把系统不希望出现的事件作为故障树的顶事件,用逻辑“与”或“或”门自上而下地分析导致顶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的直接原因及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并由此逐步深入,直到找出事故的基本原因,即为故障树的基本事件。
2故障树分析的基本程序FTA法的基本程序:熟悉系统—调查事故—确定顶事件—确定目标—调查原因事件—编制故障树—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安全评价。
静电引起的火灾爆炸分析

静电引起的火灾爆炸分析在化工、炼油、橡胶、制药、印刷、金属粉末等行业的生产中,因静电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是很大的,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静电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即静电放电引起火灾和爆炸,给人以电击和妨碍生产。
其中静电放电引起火灾和爆炸是静电最严重的危害。
为了掌握静电放电引起火灾和爆炸的机理,这里先分析一下静电的特点,有助于了解静电事故的成因。
一、静电特点这里所说的静电特点是指与静电危害密切相关的特点,即静电电压的特点和静电泄漏的特点。
(一)电压特点生产工艺过程中所产生静电的电量都很小,在局部范围内,静电电量一般都只有微库仑级到毫库仑级。
但是,带电体的电容可能在很大范围内变化,有时变得很小,而电压口与电容C和电量Q之间有以下关系:uC/C 在电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电压和电容保持反比关系。
电容越大,电压越低;电容越小,则电压越高。
如果产生静电的两种物体是平面接触的,则其间电容相当于平板对平板的电容,其大小为:C=εS/d式中:S为平板面积,d为平板间距离。
假设两种物体是密接触产生静电时,其间距离dl=25X10-8cm,当两物体分离时,其间距离d2=0.1cm,则前后电容之比为:Cl∕C2=d2∕dl=0.1/25*10-8这就是说,两种物体分离后,电容减小为原来的四十万分之一,电压则增加为原来的四十万倍。
因此,接触分离产生的静电高压是非常危险的。
例如:油品在输油管道内流动时,静电电压并不很高,但当注入油罐,特别是注入较大容积油罐时,由于电容逐渐逐渐减小,而电压大大升高。
一旦发生静电放电,将引起燃烧或爆炸。
二、薛电放电引起火灾和爆炸从国内外大量静电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分析中得出:发生静电放电引起火灾和爆炸,必须具备有可燃物、助燃物或是爆炸性混合物,这是着火的必要条件;其次是必须具有能击穿电介质的静电电压,引起放电,产生静电火花;第三是静电放电能量必须等于或大于物质的最小点火能量,成为物质的引火源。
这三条是静电放电引起火灾和爆炸的最基本的条件,现分述如下:(一)可燃物或爆炸性混合物可燃物是指凡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
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油库静电)——事故树(2)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油库静电)——事故树(2)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2123-51 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油库静电)——事故树(2)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故障树分析法方法故障树分析方法(FTA)是一种图形演绎法,是从结果到原因描绘事故发生的有向逻辑树分析方法。
这种树是一种逻辑分析过程,遵从逻辑学演绎分析原则(即从结果到原因的分析原则)。
把系统不希望出现的事件作为故障树的顶事件,用逻辑“与”或“或”门自上而下地分析导致顶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的直接原因及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并由此逐步深入,直到找出事故的基本原因,即为故障树的基本事件。
2 故障树分析的基本程序FTA法的基本程序:熟悉系统—调查事故—确定顶事件—确定目标—调查原因事件—编制故障树—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安全评价。
故障树分析过程大致可分为9个步骤。
第1~5步是分析的准备阶段,也是分析的基础,属于传统安全管理;第6步作图是分析正确与否的关键;第7步定性分析,是分析的核心;第8步定量分析,是分析的方向,即用数据表示安全与否;第9步安全性评价,是目的。
3 油库静电火灾爆炸故障树的建立油库静电火花造成油库火灾爆炸的事故树的建立过程,如图1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静电引起的火灾爆炸分析(标准
版)
静电引起的火灾爆炸分析(标准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
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
"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在化工、炼油、橡胶、制药、印刷、金属粉末等行业的生产中,因静电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是很大的,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静电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即静电放电引起火灾和爆炸,给人以电击和妨碍生产。
其中静电放电引起火灾和爆炸是静电最严重的危害。
为了掌握静电放电引起火灾和爆炸的机理,这里先分析一下静电的特点,有助于了解静电事故的成因。
一、静电特点
这里所说的静电特点是指与静电危害密切相关的特点,即静电电压的特点和静电泄漏的特点。
(一)电压特点
生产工艺过程中所产生静电的电量都很小,在局部范围内,静电电量一般都只有微库仑级到毫库仑级。
但是,带电体的电容可能在很大范围内变化,有时变得很小,而电压u与电容C和电量Q之间有以下关系:
u=Q/C
在电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电压和电容保持反比关系。
电容越大,电压越低;电容越小,则电压越高。
如果产生静电的两种物体是平面接触的,则其间电容相当于平板对平板的电容,其大小为:C=εS/d
式中:S为平板面积,d为平板间距离。
假设两种物体是密接触产生静电时,其间距离d1=25×10-8cm,当两物体分离时,其间距离d2=0.1cm,则前后电容之比为:
C1/C2=d2/d1=0.1/25*10-8
这就是说,两种物体分离后,电容减小为原来的四十万分之一,电
压则增加为原来的四十万倍。
因此,接触分离产生的静电高压是非常危险的。
例如:油品在输油管道内流动时,静电电压并不很高,但当注入油罐,特别是注入较大容积油罐时,由于电容逐渐逐渐减小,而电压大大升高。
一旦发生静电放电,将引起燃烧或爆炸。
二、静电放电引起火灾和爆炸
从国内外大量静电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分析中得出:发生静电放电引起火灾和爆炸,必须具备有可燃物、助燃物或是爆炸性混合物,这
是着火的必要条件;其次是必须具有能击穿电介质的静电电压,引起放电,产生静电火花;第三是静电放电能量必须等于或大于物质的最小点火能量,成为物质的引火源。
这三条是静电放电引起火灾和爆炸的最基本的条件,现分述如下:
(一)可燃物或爆炸性混合物
可燃物是指凡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
如木材、纸张、汽油、乙炔等。
凡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如空气、氧、高锰酸钾等。
爆炸性混合物是指空气与可燃气体或液体蒸汽相混合,遇到火源即能爆炸的混合物。
爆炸性混合物有爆炸上限和爆炸下限之分,当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处于爆炸上下限范围内时,遇到着火源便能引起燃烧爆炸。
(二)静电放电能量
静电放电能量是静电场通过火花放电释放出来的能量。
静电放电能量可用下式计算。
W=1/2Cu2
式中:W为静电放电火花能量,C为物体的静电电容,u为物体的带电电位。
当一体物体产生静电后,其放电能量必须等于或大于物质的最小点火能量时,才会引起燃烧或爆炸。
物质的最小点火能量是指物质能引燃的最小火源能量。
饱和烃及其衍生物的最小引燃能量大多是0.2mJ 数量级的,但乙炔的最小引燃能量只有0.019mJ,二硫化碳的只有
0.009mJ等。
工业粉尘的最小引燃能量一般在10-100mJ之间;气体和蒸汽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多在0.009-0.29mJ之间。
根据实验,甲烷的最小点火能量为0.28mJ,假如一个穿着胶鞋的工人,在充满甲烷气体的场所工作,其脱去化纤制的工作服时,人体带上约3kV的电位,如果人体静电电容为100×10-12F,当人体的某一部分触及接地物体等,则放电的火花能量为:
W=1/2Cu2=0.5*100*10-12*30002=0.45(mJ)
这时0.45mJ的火花放电能量就会引起甲烷气体燃烧或爆炸。
从静电放电引起火灾和爆炸的三个基本条件来看,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
如果有可燃物或爆炸性混合物的存在,而产生静电放电的能量相当小,达不到物质的最小点火能量,燃烧也不可能发生。
相反,产生静电放电的能量相当大,则可燃物或爆炸性混合物的数量很少或浓度达不到,也是不能着火的。
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防止静电火灾的发生。
例如对于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厂房,
可采取局部排风或全部通风的方法,以降低易燃气体、蒸气或粉尘在厂房空气中的浓度,这样,就可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