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小学国学教育案例(3篇)

小学国学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为了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我校积极开展小学国学教育。

本案例以我校五年级一班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国学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国学魅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案例实施过程1. 案例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增强对国学的认同感。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友爱、勤奋好学的良好品质。

(3)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

2. 案例实施步骤(1)国学课程建设我校将国学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每周安排一节国学课,由专业教师授课。

课程内容包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经典著作,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国学知识。

(2)国学活动开展1)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在每周的国旗下讲话、班队活动、晨读等时间,引导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举办“国学知识竞赛”。

通过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组织“国学经典故事会”。

让学生收集、讲述国学经典故事,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

4)开展“孝道教育”活动。

通过讲述孝道故事、观看孝道电影、开展孝道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感恩、尊敬长辈。

(3)家校合作1)开展“国学教育进家庭”活动。

向家长发放国学教育宣传资料,引导家长关注国学教育,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2)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的国学教育活动,增进家校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三、案例实施效果1. 学生对国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

通过国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对《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著作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2. 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提升。

在国学教育的熏陶下,学生学会了尊敬师长、团结友爱、勤奋好学等良好品质,校园风气逐渐向好。

3. 家长对国学教育的认可度提高。

通过家校合作,家长认识到国学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为国学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学校国学课教案

学校国学课教案

学校国学课教案前言国学课作为中小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学校国学课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案不够完善、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不相符等。

为了提高国学课的教学质量,本文从教案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份有效的国学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国学课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方面。

首先,学生应该掌握国学经典的基本内容,了解传统文化的精华。

其次,学生应该培养分析问题和思辨能力,以便在现实生活中运用。

最后,学生应该培养对国学思想的认同和尊重,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二、选材与内容国学课选材应该注重经典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教师可以选择《孙子兵法》、《论语》等经典著作作为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适当的删减和补充。

同时,可以选择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话题,如家庭教育、友情、公德心等,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

教师可以采用讲解、讨论、小组合作等不同形式,使学生参与其中,积极思考和交流。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演讲比赛等方式,提供更具体和生动的教学材料,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

四、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手段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来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视觉感知。

同时,通过课堂实践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国学思想的魅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评价方式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应该包括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

在定性方面,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讨论活动和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在定量方面,可以通过课后测验、月考等方式进行考核,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情况。

六、学生参与国学课教学应该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共同探讨、分享和表达观点。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班级中举办国学文化活动,如朗诵比赛、书法展览等,提高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和热爱。

国学教育现状分析及策略探讨

国学教育现状分析及策略探讨

国学教育现状分析及策略探讨国学教育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教育模式,其目的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培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人才。

当前,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需求的变化,国学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当前国学教育的普及程度有限。

尽管国学教育已经广泛被提倡和推广,但目前仍只是少数人接受的一种教育形式,且大多数人仅限于认识的层面,缺乏实践和体验。

另外,由于受到现代化教育思想和科技的影响,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不足,无法真正领会其内涵和精髓。

其次,国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不够科学和灵活。

当前,国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与传统教育相比还不很完善,教学方法也受到较为严格的约束。

同时,由于国学教育涉及到多种元素,如经典文献、礼仪习俗、历史文化等,因此它的教学难度也较大。

这就需要学校和教育机构在进行国学教育时,开设更加灵活的课程和采用更为科学的教学方式,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其中的知识。

最后,国学教育的评价机制亟需完善。

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国学教育并没有像其他科目一样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方式,这就导致国学教育往往只能局限于传授知识,缺乏实践和应用。

因此,需要建立更加科学的国学教育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在国学教育中不断探索和实践,真正将这些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我们可以考虑以下策略:首先,建立全面和适应现代教育的国学教育课程体系。

当前国学教育的课程设置还比较单一和传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采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方法,将国学教育和其他教育科目结合起来,打造能够满足不同学生需要的教育课程体系。

其次,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国学教育的兴趣和热情。

在国学教育的教学中,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如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文化体验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知识。

最后,建立科学的国学教育评价体系,促进国学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有机融合。

在评价国学教育中,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传统文化知识的体验和实践,帮助学生培养出具有传统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阶段,国学教育则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两者的结合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实施:一、选材注重传统经典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精心选择一些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如《论语》、《诗经》、《古文观止》等,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经典文学作品,领略古人的智慧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也可以结合国学教育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古代典籍中汲取养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可以培养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注重古诗词教学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国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古诗词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名句,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和优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可以通过讲解古诗词的背景、韵律等知识,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增强学生对国学的认识和理解。

三、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组织一些传统文化活动,如书法、剪纸、古乐演奏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还可以安排学生参观一些传统文化场所,如博物馆、古建筑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魂魄,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国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而小学语文教学又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可以通过小学语文教学来渗透国学教育。

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开展一些国学经典故事的讲解,让学生通过阅读古代传统故事,领悟其中的智慧和道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道德情操。

五、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国学教育强调的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国学教育来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情感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朗诵古代名言警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情感表达方式,让学生感受文学之美,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国学教育的理解和把握,善于运用国学教育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情感、品格和文化素养。

以研促教 以教促学,引领教师成长

以研促教 以教促学,引领教师成长

以研促教以教促学,引领教师成长【精选】4月8日下午,迎泽区仁杰小学《小学语文古诗词项目化学习教学策略实践研究——以“丝路”国学经典校本课程为例》课题开题报告会在微格教室举行,业务副校长殷改叶及课题组全体成员参与了报告会,迎泽区教研室副主任李俐应邀到会做了精心指导。

报告会伊始,首先由课题组成员李佳玲和张艳萍两位老师分别做了一节项目化学习课。

李佳玲老师执教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注重伟人情怀的解读,通过视频资料,把孩子们带入当时的情景,学生们感触很深。

张艳萍老师执教的《小英雄雨来》一课,以对“英雄”这个词的含义的理解开课,开门见山。

课堂上张老师引领孩子们逐步推进地学习长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概括,又巧妙地设计教学内容,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品析人物形象,带着学生体会雨来的英雄形象。

课堂教学扎实,学生实实在在地在思考中增强了这种类型课文的学习能力,增强了爱国之情。

然后由课题负责人李佳玲老师重点介绍了课题的核心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组织分工、预计步骤以及预期的研究成果。

之后,李俐副主任首先针对两节课进行了详细的评析,指出两位老师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了中肯的修改建议,两位老师受益良多。

最后李俐副主任充分肯定了课题组的选题,并对课题存在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使得课题组成员对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方法和目标都有了明确的思路。

李主任指出进行课题研究时,要围绕课堂教学为中心,坚持时效性、系统性、创新性研究原则,注重过程研究,加强团队合作,实现自我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近年来,仁杰小学在推进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一直重视教育科研工作,现在作为迎泽区项目化学习研究的试点校,更是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工作的热情。

相信这浓浓的教研氛围定能结成丰硕的科研成果,进而促进学校办学品位的全面提升。

浅析小学国学课堂中的“四化六步”教学模式

浅析小学国学课堂中的“四化六步”教学模式
我们提出 诵读化 的灵感来
源于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的操 作学习理论 斯金纳提出 学习
的过程就是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 过程 其中 强化是形成操作性条 件反射的重要手段 在操作反应 过程中 不论是正强化或是负强 化 找准刺激物是关键 在本教学 模式中 学生在国学课堂中形式多 样地读 这样不断刺激的读就是正 强化 通过故事的讲述 情景的创 设 与生活相联系以及反复地诵读 等方法的使用是刺激物 以此刺激 学生反复练习 做出反应 最后习 得 达到 熟读深思子自知 书 读百遍其义自见 的目标
三 故事化 巩固国学课堂 结晶
故事化是 四化六步 国学课 堂教学模式的巩固 抓住孩子天 性 引入古今有代表性的故事 如 程门立雪 可以教学生如何尊重 老师 拔苗助长 可以告诉学生 要遵守自然规律 这些帮助学生领 悟文章哲理的故事 有利于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 亦从侧面达到 润 人细无声 的目的
二 情境化 炼起国学课堂 加速器
情境化是 四化六步 国学课 堂教学模式的促进者 我们在国学 课堂中 力求将学生带入到情境当 中 让学生多感官参与 潜移默化 地受影响 我们的情境化 可以为 国学配上优美的古典音乐 让学生 唱一唱 可以配以气韵生动的国 画 让学生配诗画一画 还可以加 入鲜活有趣的故事 如开展国学经 典故事大会让学生都讲一讲 亦可 以融入学生真实具体的生活 如开 展一场课本剧演一演 情景化的创 设有利于引领学生身临其境 强化 现场意识 将自己的身份主人公 化 从而 在意会中领悟 在审美 中陶冶 在情趣盎然的乐学氛围 中 感受国学经典的博大精深
教育即生活" 生活也是教育& 生活化教学方法将学生从抽象' 虚 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 给学生感 受自然' 社会' 事实' 事件' 人 物' 过程的机会" 使学生在与实在 世界的撞击' 交流中产生对世界' 对生活的爱" 从而自发地' 主动地 去获取知识" 拥有了更好的感知生 活' 发现生活' 美好生活的能力!

国学课堂策划方案

国学课堂策划方案

国学课堂策划方案1. 引言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思想、哲学和道德观念。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而国学课堂作为一种教育形式,有助于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文档将介绍一个国学课堂策划方案,旨在通过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者,设计专业、系统的国学课程,帮助学习者深入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2. 目标受众本课堂策划方案的目标受众主要为以下两类群体:1.学龄前儿童:通过趣味性教学和互动形式,培养对国学的兴趣,引导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价值观念。

2.青少年和成人:通过系统性教学,让学习者深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思想和艺术形式,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3. 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3.1 学龄前儿童课程3.1.1 课程内容•国学启蒙:通过有趣的故事、绘本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国学的基本概念、起源等内容。

•古诗词学习:通过口头朗诵和音乐欣赏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古代文人的诗词创作,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传统文化体验: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参与传统文化活动,亲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1.2 教学方式•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动画、音乐等多媒体资源,增加课堂趣味性和吸引力。

3.2 青少年和成人课程3.2.1 课程内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著作解读:逐步学习《论语》、《三字经》、《孟子》等经典著作,深入理解其中的思想和道德观念。

•古代艺术欣赏:学习中国传统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历史名人与传统文化:向学生介绍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并解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贡献。

3.2.2 教学方式•线下讲座:邀请相关专家学者为学生进行面对面讲解,提供专业的知识和观点。

•网络教学:利用在线课堂、网络资源等方式进行远程教学,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

4. 教学评估与反馈为了确保教学效果,需要进行教学评估和学生反馈。

学校校本课程国学实施方案

学校校本课程国学实施方案

学校校本课程国学实施方案国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塑造良好品质的重要途径。

为了提升学生对国学的认知和理解,本校制定了以下的校本课程国学实施方案。

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使其能欣赏中国古代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

3.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以中华传统美德为指导。

4. 培养学生继承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和个性展示。

二、课程内容安排1. 国学基础知识学生将学习国学的基本知识,包括经典书籍、古代名著、古代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学生将学习国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其对国学的探索和研究能力。

2. 经典诵读学生将通过经典诵读,朗读古代经典作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诵读内容将包括《论语》、《大学》、《中庸》等经典著作。

3. 传统文艺欣赏学生将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戏曲和美术等艺术形式。

通过欣赏和学习,学生将了解传统文艺的特点和内涵,培养其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4. 传统礼仪教育学生将学习中国传统的礼仪规范和礼仪仪式,培养学生的社交礼仪和道德修养。

同时,学生还将进行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和感知。

5. 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学生将参与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如传统手工艺制作、传统美食制作等。

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并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课程教学策略1. 多媒体教学结合多媒体技术,使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国学知识、经典著作、传统艺术等内容,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2. 学生参与式教学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提问、小组讨论、展示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3. 实践教学通过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传统文化的实践,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体验能力,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赣榆县小学国学经典教育课题论证暨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卢丽丽

赣榆县小学国学经典教育课题论证暨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卢丽丽

赣榆县小学国学经典教育课题论证暨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学习体会
通过两节课的观摩,我们大体了解了国学经典课堂教学的模式,即教师领读——学生自由读——检查读的情况——重点句的指导读——对照译文理解原句的意思(可以穿插小故事、动画故事)辅助理解——熟读成诵,重点在于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上。

教学环节一目了然,只要教师对教材熟练掌握,就能很好的完成国学课的教学任务。

对于学校开设国学经典教育课程,我觉得很有意义,撇开他的教育意义不说,但从学生的知识面来讲,我觉得国学经典一下子将学生的视野打开,为初中、高中乃至以后的语文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鉴于学校课程安排的难度,我建议老师们每周用一两个早读课的时间,带学生们诵读国学,比单纯的读语文数学英语要强得多。

卢丽丽
2012、09、18。

国学教学策划方案

国学教学策划方案

国学教学策划方案1. 引言国学教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份国学教学策划方案,以有效地传授国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2. 教学目标国学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具备以下能力和素养:•熟悉经典著作,如《论语》、《诗经》、《孙子兵法》等,能理解其中的思想精髓;•了解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与思想,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培养对中国传统美德和道德伦理的认识和尊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欣赏并理解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

3. 教学内容3.1 经典著作通过深入学习经典著作,使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思想精髓。

教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论语》:教育学生实践道德和礼仪,培养优秀人格;•《诗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理解古代表达情感的方式;•《孙子兵法》:启发学生的战略思维和决策能力。

3.2 古代文人墨客通过学习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与思想,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他们的创作精神。

教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李白:介绍李白的生平和代表作品,欣赏他的豪迈与浪漫;•杜甫:了解杜甫的人生遭遇和创作风格,欣赏他的激情与忧愁;•白居易:理解白居易的文人形象和诗意人生,欣赏他的儒雅和深情。

4. 教学方法为了使国学教育更加生动有趣,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听说结合:通过讲解和演示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经典著作;•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互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名人故事:通过讲述古代文人墨客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5. 教学评价国学教学的评价应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掌握、思想态度和道德品质等方面。

评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书面测试:通过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等考查学生对经典著作和古代文人墨客的理解程度;•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互动能力和思维能力;•作品展示:鼓励学生创作演讲稿、诗歌等作品展现自己对国学的理解和表达。

国学教育的实施方案

国学教育的实施方案

国学教育的实施方案国学教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并实施一套科学有效的国学教育方案,对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就国学教育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

首先,国学教育的实施需要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

国学课程应该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对经典文化、传统礼仪、古代诗词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同时,国学课程的设置也需要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需求相结合,使国学教育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经典的死读书,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思维。

其次,国学教育的实施需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学教育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方式,使传统文化更加生动活泼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同时,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亲身体验等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国学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再者,国学教育的实施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优秀的国学教育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来支撑,他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国学功底,还需要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

因此,教育部门需要加大对国学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引进力度,通过各种方式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国学教育工作,为国学教育的实施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最后,国学教育的实施需要与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形成合力。

学校是国学教育的主要实施场所,学校应该加强国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家庭是学生性格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场所,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国学教育工作,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国学观念。

社会是国学教育的重要支持力量,社会各界应该加大对国学教育的关注和支持,共同推动国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国学教育的实施方案需要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合力。

国学的教研活动记录

国学的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国学教育在各级学校中逐渐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教师对国学教育的认识,提升国学教学质量,我校于2023年4月15日组织了一次以“传承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国学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专家讲座、教学观摩等形式,提升教师对国学教育的理解,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二、活动时间2023年4月15日三、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参与人员1. 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2. 特邀国学专家3. 校领导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伊始,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围绕“如何将国学教育融入语文教学”进行了集体备课。

在备课过程中,老师们积极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讨论了如何选择合适的国学经典,如何设计教学活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问题。

备课过程中,老师们提出了以下观点:(1)结合教材内容,选择与教材主题相关的国学经典,如《论语》、《弟子规》等,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了解国学文化。

(2)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国学经典。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国学经典,撰写心得体会。

(4)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了解国学教育的重要性,共同参与孩子的国学学习。

2. 专家讲座在集体备课结束后,特邀国学专家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专家从国学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教育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老师们对国学教育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专家指出,国学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民族精神。

在讲座中,专家还分享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如:(1)通过对比教学,让学生了解国学与现代文化的差异,增强文化自信。

(2)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国学经典中的智慧。

(3)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观摩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本次活动安排了教学观摩环节。

观摩了两位老师的国学公开课,内容分别为《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和《弟子规》中的“入则孝”。

《以国学经典为载体,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策略与方法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以国学经典为载体,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策略与方法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以国学经典为载体,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策略与方法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一、课题简介2014年5月我校向宁夏教育厅教学研究室申报了“以国学经典为载体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策略与方法的实践研究”课题,同年9月得以立项,10月在大武口区教学研究室的领导下顺利开题。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力求做到领导重视,课题研究人员工作到位、脚踏实地,课题研究紧张而有序、进展顺利。

课题组紧扣研究目标,将课题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相结合,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工作,育人为先。

十八大报告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当前,德育教育已提升到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对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

因此作为德育教育最基础的内容——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理应受到重视。

青少年是我们未来事业的接班人。

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的道德水平。

而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

而当今社会,在物质文明大潮的冲击下,部分小学生过早地沾染上了诸多不良习气。

而在我们学校也存在着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怕写作业、撒谎、打架、不讲卫生、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等不良行为习惯。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学生从小没有受到圣贤的良好教育,本来善良的心灵也就受到各种污染,于是做出各种错事来。

国学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思想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导向作用,以“仁”为本,以“义”育人,以“礼”待客,以“智”为贵,以“信”为贵等更是中国民族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对当今学生的基本生活准则、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和自我约束的教育,对于德育工作的展开推广有着很大的帮助。

基于上述情况,我选择了“以国学经典为载体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策略与方法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旨在借助国学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从而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线课堂教学互动策略探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线课堂教学互动策略探索

B B i$^g2020年第19卷第22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线课堂教学互动策略探索□强玉红张维霖【内容摘要】本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在线教学互动策略.实现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 展的教学目的。

在在线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聚焦式”授课,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实现了无形层面的互动,即心 灵的互动;通过精心设计问题,运用“启发式”教学,实现有形的文字互动;利用“延展式”教学,组成研讨“三人组”,于分享中促进学生快速成长。

【关键词】“聚焦式”授课;心灵互动;“启发式”教学;文字互动;“延展式”教学;学生分享【作者简介】强玉红(1974 -),女,青岛黄海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张维霖,青岛黄海学院毋庸置疑,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 学的有机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间的互动,即相互 之间内心认可、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1]。

与学生相隔百里 或者数千里,在线课堂授课能否保持与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课上认真学习,课下努力实践,实现《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经过线上课堂教学实践,答 案是肯定的。

但是,要实施正确有效的教学策略。

_、“聚焦式”授课,实现心灵的无形互动众所周知,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虽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在开设前,国学教学部以儒家文化为核心,进行了 精心的筛选、组合成16章,但是每一章涉及到的知识面都比 较广泛,如果仅仅停留在学生了解一些中华传统文化的常识 层面,根本无法触及到学生的心灵层面,立德树人从何谈起?本身“立德树人”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学生在 现实生活中点点滴滴地去实践。

“理明则信深,信深则行专”。

如果学生对圣贤的教诲领会不透,甚至持怀疑态度,谈 何在现实生活中的行持。

为了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教师要 充分发挥“师父领进门”的教化作用,在腾讯课堂采用“聚焦 式”授课的教学策略,即在学生课下看“学习通”录播视频的复苏技能考核,让学生真实理解专业课授课模式、考核模式,体会护理专业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态度的要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以下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

一、注重经典诵读经典是国学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学生的经典诵读,可以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经典诗文让学生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内涵和韵味,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二、阅读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国学经典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可以通过讲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和思想观点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

三、通过写作渗透国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写作来渗透国学教育。

可以布置一些有关国学经典的写作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写作,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写作,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国学经典的认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四、开展国学活动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国学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故宫、古代文物博物馆等地,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

还可以开展国学知识竞赛、国学经典朗诵比赛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增加学生对国学教育的兴趣和了解。

五、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国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小学语文教学可以通过讲解国学经典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智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可以通过讲解《论语》中的孔子思想,教育学生做一个有修养、有道德的人。

最后要注意的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不是简单地增加学习的负担,而是通过运用一些教学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和体验到国学教育的价值,才能够真正地将国学融入到语文教学中。

六年级国学教研活动记录

六年级国学教研活动记录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国学教育在中小学校园中逐渐兴起。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国学文化,提高我校六年级学生的国学素养,我校六年级组于2023年10月26日开展了国学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观摩课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丰富学生的国学知识。

二、活动时间2023年10月26日(星期四)上午9:00-11:30三、活动地点六年级组办公室四、参与人员六年级全体语文教师、教务处负责人五、活动流程1. 集体备课阶段(9:00-9:30)- 备课组长介绍备课内容:本次集体备课以《论语》中的经典篇章为主要内容,重点探讨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国学的智慧。

- 教师讨论:各教师针对备课内容展开讨论,分享各自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共同完善教学设计。

2. 教学研讨阶段(9:30-10:30)- 案例分析:由一位教师分享一节关于《论语》的观摩课案例,其他教师进行点评和分析。

- 教学策略探讨:针对观摩课案例,教师们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国学经典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3. 观摩课阶段(10:30-11:30)- 观摩课展示:由一位教师进行关于《论语》的观摩课展示,六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参与听课。

- 课后评课:观摩课后,教师们对展示课进行评课,提出改进意见和优化建议。

1. 《论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论语》,使学生了解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论语》中的经典语句,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哲学思想。

-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讨论教学、案例分析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教学案例分享- 案例一:《论语》中的“仁者爱人”教学案例,通过情境模拟,让学生体会仁爱之心。

- 案例二:《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案例,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理解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3. 教学策略探讨- 激发兴趣: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国学教研活动记录

小学国学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时间:2022年9月15日二、活动地点:小学会议室三、活动主题:国学经典诵读与教学策略研究四、参与人员:小学语文教师、教研组长、教务主任五、活动内容:1. 主持人开场活动开始,由教研组长进行开场致辞,强调了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并对参与教师提出了期望。

2. 经典诵读展示首先,由一位教师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展示,为大家展示国学经典的魅力。

随后,其他教师也纷纷上台,展示了自己在诵读方面的风采。

3. 经典解读与教学策略分享(1)教师A:以《弟子规》为例,解读其内涵,并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其中的道理。

(2)教师B:以《三字经》为例,分析了其语言特点,并结合教学实际,分享了如何将《三字经》融入课堂教学。

(3)教师C:以《论语》为例,阐述了其中的教育思想,并探讨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儒家文化。

4. 教学案例分析(1)教师D:以《大学》为例,分析了其教学设计,并分享了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教师E:以《孟子》为例,介绍了其教学策略,并分享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教研讨论针对以上教学案例,教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就如何更好地开展国学经典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6. 总结发言教务主任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教师在国学经典教学方面的努力,并提出了以下建议:(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国学素养。

(2)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传承国学文化。

六、活动成果1. 教师们对国学经典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确了教学目标和方法。

2. 教师们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 活动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国学经典教学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4. 学生们对国学经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下了基础。

七、活动反思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 部分教师对国学经典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学习。

幼儿园国学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国学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国学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一、引言1. 幼儿园教育是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和基本品质的重要阶段,国学教育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幼儿园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2. 国学教育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通过国学教育,可以让幼儿在接受教育的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培养优秀的文化素养和品质。

3.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国学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要性、原则和方法,以期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幼儿园国学教育课程设计的重要性1. 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国学教育可以让幼儿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始接触中华传统文化,了解历史、诗词、绘画等方面的知识,从小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优秀品质和文化素养国学教育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熏陶和提升,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提高文化素养和修养。

3. 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国学教育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国学教育课程设计和实施,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认知、情感、审美、运动、品德等各方面的综合发展。

三、幼儿园国学教育课程设计的原则1. 注重情感体验和互动国学教育课程设计应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和互动,通过活动、游戏、故事等形式,让幼儿在情感中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2. 融合现代教育理念国学教育课程设计应融合现代教育理念,结合幼儿的芳龄特点和发展需求,设计符合幼儿学习特点的国学教育课程。

3. 多元化教学手段国学教育课程设计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故事讲解、手工制作、音乐表演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幼儿园国学教育课程实施的方法1. 教师示范引导教师是幼儿园国学教育课程实施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应通过示范引导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2. 情境体验教学国学教育课程实施应通过情境体验教学的方式,创设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的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体验和理解中华传统文化。

3. 艺术表现形式国学教育课程实施可采用艺术表现形式,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让幼儿表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国学课题教研系列活动(3篇)

国学课题教研系列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国学教育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深入挖掘国学经典中的智慧,提高教师国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决定开展国学课题教研系列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旨在营造浓厚的国学氛围,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国学素养,使教师成为国学教育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2. 促进学生了解国学经典,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3. 探索国学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丰富教育教学内容。

4. 加强校际交流,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国学教育质量。

三、活动内容1. 国学经典阅读分享会(1)活动时间:每周五下午(2)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3)活动内容:邀请教师分享国学经典阅读心得,交流阅读体会,共同探讨国学经典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2. 国学教育课题研究(1)活动时间:每月一次(2)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3)活动内容:成立国学教育课题组,针对国学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为教育教学提供理论支持。

3. 国学教育观摩课(1)活动时间:每学期一次(2)活动地点:学校各年级教室(3)活动内容:开展国学教育观摩课,展示国学教育的教学成果,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4. 国学知识竞赛(1)活动时间:每学期末(2)活动地点:学校操场(3)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参加国学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国学素养。

5. 国学教育论坛(1)活动时间:每学期末(2)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3)活动内容:邀请专家学者、教师代表等就国学教育相关问题进行研讨,为国学教育发展提供思路。

四、活动实施步骤1. 制定活动方案:成立活动领导小组,明确活动目标、内容、时间、地点等。

2. 宣传动员: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班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国学课题教研系列活动,提高师生参与度。

3. 组织实施:按照活动方案,有序开展各项活动。

4. 检查评估: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评估活动效果,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国学课堂教研活动方案策划

国学课堂教研活动方案策划

国学课堂教研活动方案策划一、背景介绍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和发展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觉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案旨在通过国学课堂教研活动,提升教师对国学教育的认识和教学水平,增强学生对国学文化的兴趣与理解。

二、目标1. 提高教师对国学教育的理解和认同度;2. 探索创新国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3. 培训教师的国学知识和教学技能;4. 增强学生对国学文化的认识和兴趣;5.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三、活动内容1. 学习研讨会:邀请国学专家学者进行国学教育的专题报告,包括国学教育的意义、国学课程的设计、国学教材的选择等。

2. 教学观摩:安排教师前往其他学校进行国学课堂教学观摩,学习其他学校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

3. 教案研讨:教师自行撰写国学课堂教案,进行教案研讨会,分享教学思路和经验,互相借鉴提升。

4. 学生作品展示:组织学生参与国学主题作品的创作,并进行作品展示和评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兴趣。

5. 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国学教育相关的培训课程,提升教师的国学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

6. 家校合作:组织家长参与国学课堂活动,增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国学教育。

四、活动计划1. 学习研讨会(1天)时间:2022年9月1日地点:学校会议室日程安排:国学专家学者专题报告、座谈讨论参与人员:全体教师2. 教学观摩(2天)时间:2022年9月15日-16日地点:其他学校(中小学)日程安排:观摩国学课堂教学,与被观摩学校教师座谈交流参与人员:全体教师3. 教案研讨(1天)时间:2022年10月1日地点:学校教研室日程安排:教师自行撰写国学课堂教案,进行教案研讨会参与人员:全体教师4. 学生作品展示(1天)时间:2022年11月1日地点:学校展览室日程安排:学生国学作品展示、评选活动参与人员:全体教师、学生、家长5. 教师培训(3天)时间:2023年1月2日-4日地点:学校培训中心日程安排:国学教育相关培训课程参与人员:全体教师6. 家校合作(全年)时间: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地点:学校、家庭日程安排:组织家长参与国学课堂活动,加强家校联系参与人员:全体教师、家长、学生五、活动评估1. 考核教师活动成果,包括教案、学生作品、教学效果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国学教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陈艳玲
来源:《教学研究与管理》2019年第05期
摘要: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国学对传承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小学教育阶段的教师应该不断学习,使国学能够更好地发展,不断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文章指出了小学语文国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小学语文国学教育能持续进步的方法,即通过文字引领阅读提升进步,充分了解国学教育的重要影响,制定统一规范的国学教育标准教材,创新和丰富国学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高素质的师资团队,创意形式巩固兴趣等。

关键词:国学教育;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一、国学的概述
如今,我们讲述所谓的国学就是现代意义中,将集子、史、经等文献资料作为研究的主体,涵盖了诸子百家中国学的概述,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底蕴都集中于国学中,不仅包含着中华传统的文学,还有书法、武术、民间的乐器、喜剧、棋艺、中医药学等丰富及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展现我国国学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

小学的国学文化具体就是将传统的文化思想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从最基础的文化开始学习,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发展学生的国学素质打下基石。

二、小学语文国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多年来通过相关人士的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国学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小学阶段国学教育也取得了成就,长期的教育实践在国学教育方面积累了相关经验。

然而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实践中的不断总结,很多的问题也开始表露出来,严重影响国学教育的开展。

(一)对国学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国学教育意义重大,教育价值高,是对人心灵的洗礼,是培养人们健全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基础。

但是,多年来的实践展现出我国在小学阶段对于国学教育的认知度不够,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国学教育在思想上没有引起重视,对于国学教育的重要意义没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和认知。

(二)缺乏统一规范的教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