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纲要求文言文特殊句式

合集下载

中考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中考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1.判断句: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要在主语的谓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

古代通常不用“是”来联系,而是采用以下方式表示。

(1)用语气助词来表示判断。

主语后用“者”字提顿,谓语后用“也”帮助判断,构成“……者,……也”式。

有时省去“者”,有时省去“也”,有时“者”、“也”都不用。

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可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可译为:南阳的刘子骥是个高尚的人。

环村居者皆猎户。

可译为:村子周围居住的人都是猎户。

刘备天下枭雄。

可译为:刘备是天下勇猛的人。

(2)用副词加强判断或构成否定判断。

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可译为:应当做皇帝的人是公子扶苏。

此则岳阳数之大观也。

可译为: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色。

(3)以动词“为”代词“是”表示判断。

如,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可译为:我认为大王攻打宋国。

这是和他们一样的。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可译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怎么是夫子呢?判断句子特殊标志,需要记住。

2.被动句:现在被动句常用“被”来表示,文言文常用介词“为”或“于”来表被动,偶尔也用“见”或“被”,而且它们的用法也各不相同。

(1)用“为”或“为”、“所”配合表示被动。

如,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可译为:吴广平素很爱护士兵,士兵大多愿意替他出力。

其印为予群从辈所得。

可译为:他的字模被我的侄子辈得到。

(2)用介词“于”放在动词后,并引出施动者。

如,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可译为:而您被赵王所看重,所以燕王想和您结好。

(3)用“见”表示被动,或“见”与“于”配合使用,或“见”与“被”对举使用。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可译为:秦国的城池恐怕不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

(4)没有任何表示被动词语的被动句。

如,帝感其诚。

可译为:上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樯倾楫摧。

可译为:船上的桅杆被吹倒了,船桨被折断了。

被动句需要仔细琢磨体会。

3.省略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句子成分的省略,是古今汉语都有的现象,只是文言文省略的情况更加普遍,几乎所有的句子成分都有省略。

文言特殊句式之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谓语前置句、固定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之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谓语前置句、固定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之定语后置句、谓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固定句式考点透视考点明确《考试大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包含“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

命题趋势“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其知识点遍布文章,阅读理解时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

在文言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尤其是像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比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准确。

因此,对文言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应该有足够的认识。

知识讲解定语后置句定语是用来限制主语或宾语的,一般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这是古今汉语的共同语序。

在古汉语里,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把定语放到了中心词的后面,这种语法现象就称为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一般有标志性的词语和相应的形式。

“……者”式,具体形式为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荆轲刺秦王》(太子及知其事之宾客)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求可使报秦之人)“……之……”式,具体形式为“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兰亭集序》(仰观大之宇宙,俯察盛之品类)“……之……者”式,具体形式为“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例,5、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千里之马)6、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铿然有之声石)数量词作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具体形式为中心词+数量定语。

例,7、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点4 特殊句式(解析版)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点4 特殊句式(解析版)

特殊句式【考点解读】1.新课标对特殊句式的基本要求:能在积累背诵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句意并分清语法点,掌握句子类型及结构。

2.考查内容: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

其中判断句和省略句考频较高,主要以选择和翻译句子形式出现;倒装句主要以选择形式出现。

【常见题型】(2020秋•天津期末)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临:居高面下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B.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意趣,情趣C.野芳.发而幽香芳:香气D.颓然..乎其间者颓然:醉醺醺的样子【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
(1)此皆能乘王之醉昏,而求所欲于王者也。
这些都是能趁(乘着)大王您酒酣耳热(酒醉、不清醒)之时向您 索求自己所想要的(东西)的人。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 记》)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 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4. 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客”与赵王谈话的用意是什 么。(2分)
c.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促织》) d.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赤壁之战》) !动词担任的定语常常后置 ,名词则不后置!
2、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 后。
类别三:中心词+之+定语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司马迁《鸿门宴》)
2、省略谓语
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省略宾语
a.投(之)以骨 (《狼》) b.君与(之)俱来 (《隆中对》)
(4)省略介词
如: a.林尽(于)水源 (《桃花源记》) b.急湍甚(于)箭。 c.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往往是形容词担任定语!
2、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 后。
类别四:中心词+定语
极少!
3、宾语前置。
类别一:否定句中 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常见否定词:不、弗、未、非、否、无、莫 常见代词:余,吾,自,汝,尔,之
a.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 b.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c.臣未之闻也

2020-2021中考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及例句

2020-2021中考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及例句

中考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及例句一、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所得出的一种句型,指用名词做谓语的句子。

往往不用判断动词“是”,但翻译时要加上,如“……,是……”。

(一)“是”在古汉语中是一个指示代词,常用做判断句的主语。

1.是知也。

(《(论语)十则》)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做主语。

知:通:智”,聪明智慧。

名词活用为动词,做谓语。

2.是进亦忧,退亦忧。

(《岳阳楼记》)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指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做主语。

3.是可谓善学者矣。

(《送东阳马生序》)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指代“马生”,做主语。

“谓”做主语。

(二)“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三)“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吾闻二世少于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四)“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五)“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1.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送东阳马生序》)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六)“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

1.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世说新语·陈大丘与友期》)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世说新语·陈大丘与友期》)3.正是江南好风景。

(《江南逢李龟年》)4.日暮乡关何处是? (《黄鹤楼》)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6.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铭》7.最是一年春好处。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9.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10.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七)“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

1.非人哉!(《世说新语·陈大丘与友期》)2.非天质之卑。

(《送东阳马生序》)(八)“……,……也”。

文言文特殊句式1

文言文特殊句式1

3、以“之”或“是”作标志,以加重 、 作标志, 语气( ”“是 无实意,不译) 语气(“之”“是”无实意,不译)(即: 宾语+之 是 谓语 谓语) 宾语 之/是+谓语)
以为莫己若者, 秋水》 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秋水》 夫晋,何厌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4、介词宾语提前 、 介词后面跟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 介词后面跟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 即作状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 即作状语 。 在文言文中 , 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 , 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岳阳楼记》 “臆!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微斯人吾谁与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 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 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 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另: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例如:“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 例如: 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 ”“沛公北向坐 (《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亚父面向南坐” 史记·项羽本记》 意思是“亚父面向南坐” “沛公面向北坐” 沛公面向北坐”
常用判断句式
1、用“者”或“也”表判断 “......者,......也。”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 “......,......也。” 例:“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者也。” 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常用判断句式
2、用 ”“则”“即”“皆”“为”“是 “乃”“则”“即”“皆”“为”“是” 等表判断。 等表判断。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之大观也。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中考必须掌握的文言文特殊句式

中考必须掌握的文言文特殊句式

中考必须掌握的文言文特殊句式1.判断句判断句有以下几种情况:(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如: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3)“……者……也”判断句,可译为“……是……”。

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4)“……者也”判断句,可译为“……是……”。

如: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晏子使楚》(5)“……也”表判断句,可译为“是……”。

如:庞然大物也。

《黔之驴》(6)“……为……”判断句,可译为“……是……”。

如:项燕为楚将。

《陈涉世家》2.省略句省略句的主要形式有:(1)主语省略如:(蛇)触草木,尽死。

《捕蛇者说》(2)动词省略如:(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3)宾语省略如:客从外来,与(之)坐谈。

《邹忌讽齐王纳谏》(4)介词省略如:各隐(于)卷底衣褶中。

《核舟记》3.被动句被动句的主要形式有:(1)“为……所……”表被动。

如:(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活板》(2)意念被动如: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4.倒装句倒装句的主要形式有:(1)主谓倒装句。

如: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2)“者”为标志的定语后置句。

如:郑人有欲买履者。

《郑人买履》(3)“之”为标志的倒装句。

如:居庙堂之高。

《岳阳楼记》(4)介宾后置的倒装句。

如:何不试之以足。

《郑人买履》(5)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的宾语前置句。

如:吾谁与归?《岳阳楼记》(6)“之”为标记的宾语前置句。

如:何陋之有?《陋室铭》(7)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的宾语前置句。

如: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5.固定结构(1)表示委婉反问的“不亦……乎”句式。

如:不亦惑乎。

《刻舟求剑》(2)表示推测、反问的“得无……”句式。

如: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

《晏子使楚》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3)表示因果关系的“以是/是以”句式。

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4)表示作比较的“孰与……”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

例: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也。 用“非”、“未”、等表示或辅助表示否定 的判断的判断句,译成现代汉语时,要用 “不是”。
1、判断句
例:
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 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既不用判断词, 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气直接表示判 断或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①刘备,天下枭雄。 ② 秦,虎狼之国。 ③ 此人力士。 无标志的判断句译成现代汉语时, 只须在主谓语之间加“是”字。
课堂反馈练习

下列判断句有多种形式,请选出完全相同的一组。 ①我,子瑜友也。 ②我为赵将。 ( B) ③非死,则徙尔。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秦,虎狼之国。 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⑦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⑧内有一人乃西洋兵头。 ⑨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⑩亚父者,范增也。 ⑾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用副词“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则”、“ 即”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 表判断的要把这 余购三百盆,皆病者…… 些词替换成 “是”;用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 皆” 、 “ 耳” 此亡秦之续耳。 等辅助表判断的 要添加判断词 “是”。
1、判断句
3、用动词“为”、“是” 表示判断。(文言文中用“是”
1、判断句
1、用“者”或“也”表示判 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
(1)主语后用“者”,谓语后用“也”表示判断。
例: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主语后单用“者”,或谓语后单用“也”表示判 断。
例:①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
(3)“者也”在句尾连用表示判断。
例: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文言文各特殊句式-详细

文言文各特殊句式-详细

二、从句式看将以下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1.甚矣,汝之不惠
2.请其矢,盛以锦囊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4.梁,吾仇也
5.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6.其势弱于秦
7.痛哉斯言 8.其两股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9.何以谓之文也
A.1、7/2、6/3、5/4/8/9
B.1、4/2、3/5、6/7/8/9
C.1、2/3、4/5、8/6/7/9
• (一)、有标志 (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 “(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பைடு நூலகம்别人诽谤,能不怨 恨吗?)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 战》)
• 【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 “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 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 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 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 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被 动 句
•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 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 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 动者、实施者。
②汝是大家子
(5)用 “乃”“则”“皆”“本”“诚”“亦”“素” 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 表示否定判断
•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⑤臣本布衣。
• (6)无标志判断句。
•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 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知识清单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知识清单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知识清单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介宾短语)后置)。

一、判断句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1. 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

如借助“……者,……也”“……,……者也”“……,……也”“……者……”等词语等词构成的判断句。

例1:“陈涉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例2:“夫战,勇气也”。

(《曹判论战》)例3:“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例4: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例5: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例6:“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三章》)例7: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例8:舍鱼而取熊掌这也。

《鱼我所欲也》例9:此庸夫之怒也。

《唐雎不辱使命》2. 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的判断句。

例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例2:斯是陋室《陋室铭》例3: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毕,止曾笑耳!”(《狼》)。

例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例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例6: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例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例8: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例9: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例10: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出师表》例11:臣本布衣。

《出师表》例1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的省略句。

例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例2: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4.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句。

例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世说新语》)例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三章)5.直接表示判断。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1. 倒装句:把谓语动词放在主语之前的句子结构,例如:"子曰,知者不惑也。

"(孔子说,知道的人不会迷惑。

)2. 比拟句:用"如同","犹如"等词语表示比较,例如:"贪婪之心犹如风中之火。

"3. 并列句:用"与","或"等词语连接两个或多个并列的词、短语、从句,例如:"辛勤劳动,与知识相结合,方能获得成功。

"4. 定语从句:用"之","者","所"等代词引导的修饰性从句,例如:"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5. 状语从句:用"因","所以","然则"等引导的修饰性从句,例如:"因为努力学习,所以取得了好成绩。

"6. 反问句:用反问的方式表达疑问、反问的句子,例如:"人生何以为快乐?岂止于富有与权势乎?"7. 折叠句:通过重复的方式表达强调,例如:"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也。

"8. 直接引语: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语,常用于引述他人的观点或对话,例如:"他说道:“无论经历多少挫折,我都不会放弃。

”"9. 比喻句:用一个物体或事物来比喻另一个物体或事物,例如:"人的一生就像一本书,每一页都记录着不同的经历。

"10. 排比句:通过重复相同结构的句子或短语,形成一种韵律感,例如:"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

文言文的几种特殊句式(简版)

文言文的几种特殊句式(简版)
2、用“为”“为……所……”(“为”引出 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被动。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 出动作的主动者)。
4、用介词“被”表被动。
5、动词本身表被动。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 相近,但它不表被动,它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 怎么样”, 可译为“我”。如: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过去藉著别人的帮助才有今天的成果,现在却反过 来攻打他,是不符合仁德的。) 3.陈胜者,阳城人也。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7.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8.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9.刘备,天下枭雄。
译文: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 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 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 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 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 也经常被省略。
(一)省略主语
• 主语的省略,文言文中最为常见。主要原因之一, 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 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词语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 句子自然就多了。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份,要以上 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 据具体情况把省略成分补出来。主语的省略,可分 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
1、府吏见丁宁(我)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
翻译下列句子:
1、诚请见教。 诚挚地请求教导我。 2、望见谅。 希望原谅我。 3、请勿见笑。 请不要讥笑我。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 (定)中心词“主─[状] ─谓─ (定)中心词─“宾” , 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 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 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

文言文复习特殊句式

文言文复习特殊句式
1、( C)
A 之二虫又何知? B 卿欲何言? C 安得广厦千万间。 D 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
(06年广东卷) • 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
一致的一句是 A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
(06全国卷一)翻译句子:
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答案:自县令升为靠近京都的大郡长官, 是近代未有的过的事。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 况、事物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 否定判断的句子。
文言文中表判断的常见句式 有如下几种类型:
1、用“者”、“也” 表判断。 “者”表停顿,“也”表判断。 (1) ……“者” ……也
(2) …… , ……也
(3) ……者,…… 。 (4) ……者也
⑴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不同的句式 。
题型:翻译题
翻译的程序
1、先读懂原文的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上 下文翻译句子。
2、分析原文句式的特点。
3、进行初步的字字落实的翻译,特别注意 一些容易理解错的字和关键的字的翻译。
4、对文句中一些特殊情况如各种修辞、文 化常识、专有名词、习惯用语的处理。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 1、亚父者,范增也。判断句 2、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被动句 3、沛公安在? 宾语前置 4、 沛公军霸上。 省略句
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方向词+介词 例: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鸿门宴》 翻译:项王、项伯朝东坐,亚父朝南坐。刘邦朝北坐,张良 朝西陪侍。
介词宾语前置小结
主+宾[谁、奚、胡何、安、恶、焉]+介+动? 宾+介+动 方向词+介词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四)省略介词 • 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 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 面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这个介词常 常被省略。 •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省略句总结:
一、最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2.省略谓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省略宾语
4.省略介词(主要“于”“以”两词)
(一)省略主语
• 主语的省略,文言文中最为常见。主要原 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 立作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词 语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 了。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份,要以上下文 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 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成分补出来。
例:
1、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二、翻译得分点:
将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并加小括号
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 (定)主+[状]谓+(定)宾 ,但在文言 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 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 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 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一、句子主干成分的倒装(前置)
注意标志
1、选出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自言本是京城女。 《琵琶行》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 楼记》
2.翻译下列句子
(1)义,人之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闻无劳而获,身之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的形式很相近,但它不表被 动,它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 怎么样”, 可译为“我”。

全国卷考纲规定文言文特殊句式

全国卷考纲规定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定/的)主+[状]/地谓得/〈补〉+(定)宾“是”字句/判断句主动句和被动句抓标志一、判断句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用“是”表示判断。

文言文中,在少数地方也用到了“是”来表示判断,如:“不知木兰是女郎。

”“问今是何世。

”但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其常见的句式有:1.在主语后加“者”表停顿,在谓语后加“也”表判断,基本形式有:①A者,B也。

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陈涉者,阳城人也。

所以……者……也”(表示因果关系的判断句。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的缘故,是因为……)○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②A者,B。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③A,B也。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④A,B。

(无标志,直接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

/秦,虎狼之国。

2.用“乃” “则”“即”“因”“皆”“悉”“”必(副词)/“是”“此”(代词)/“为”/“非”(表否定判断)等词语表判断。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环滁/皆山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梁父即楚将项燕。

○此亡秦之续耳。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此后典籍皆为版本。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诸葛亮《出师表》)○此天子气也。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司马迁《陈涉世家》)二、被动句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主动句:施动者+动词谓语+受动者(一般主动句)施动者+(把+受动者)+动词谓语(“把”字句)○被动句:受动句+(被+施动者)+动词谓语(“被”字句)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球雅思教育学科教师讲义讲义编号: ______________ 副校长/组长签字:签字日期:学员编号:年级:初四课时数:2学员姓名:辅导科目:语文学科教师:课题8-1-4初四文言文特殊句式授课日期及时段教学目的掌握中考要求的特殊句式类型重难点特殊句式在翻译中的灵活运用【考纲说明】特殊句式在中考题型中不会作为独立形式出现,但是在文言文翻译题型和理解好文言文内容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翻译中会作为3-4分的比重来考察,文言文的理解题型也占到3分,所以掌握好文言文的特殊句式非常重要。

【趣味链接】传说,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请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为她的扇子题诗。

那位书法家写的是唐朝王之涣的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由于疏忽,书法家忘写了“间”字。

慈禧大怒,要杀他。

那位书法家急中生智,连忙解释道:“老佛爷息怒,这是用王之涣的诗意填的一首词。

”并当场断句,读给慈禧听:“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慈禧听了,转怒为喜,连声称妙【知识梳理】1. 判断句判断句有以下几种情况:(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如: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如: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

如:吟鞭东指即天涯(《已亥杂诗》)(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5)“是”作动词,表肯定判断。

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

如: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7)“者也”,表判断。

如: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8)“也”,表判断。

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9)“……者,……也”,表判断的句式。

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10)“……者,……”,表判断的句式。

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11)“……,……也”,表判断的句式。

如:a.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b.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2. 省略句省略句有以下几种情况:(1)省略主语,如:a. (渔人) 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b. (曹刿)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如:a.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b.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3)省略宾语。

如:a. 投(之)以骨(《狼》)b. 君与(之)俱来(《隆中对》)(4)省略介词。

如: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5)省略量词。

如: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把)抚尺而已(《口技》)3. 倒装句倒装句主要有四种形式:(1)主谓倒装。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2)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如:何陋之有(《陋室铭》)(3)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如:a.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b. 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4)介词结构后置。

①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

如: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用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

如:屠惧,投以骨(《狼》)4. 被动句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1)有标志性词语的被动句。

a. “为”表被动。

如: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隆中对》)b. “为……所……”或“……为所……”,被动句式。

如: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c. “于”表被动。

如:管夷吾举于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没有标志性词语,但意思上表被动的。

如: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5. 固定格式初中文言文课文中固定结构有:(1)“不亦……乎”译为“不是……吗”。

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2)“如……何”译为“对……该怎么办”“把……怎么样”。

如: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3)“以……为……”译为“把……当作……”。

如: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幼时记趣》)(4)“何……为”译为“为什么要……呢”“为什么会……呢”。

如:此何遽不为福乎(《塞文失马》)【经典例题】【例1】1、选出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无伤也,是乃仁术也D、斯固百世之遇也2、选出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 )A、予犹记周公之被逮B、洎牧以谗诛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D、智勇多困于所溺3、选出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 )A、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B、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C、安在沛公能急人之困也D、何由知吾可也4、选出不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项( )A、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B、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C、石之铿然有声者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5、选出不属于状语后置句的一项( )A、洞庭君安在哉B、以勇气闻于诸候C、青,取之于蓝D、虽董之以严刑6、选出不属于省略句的一项( )A、今以钟磬置水中B、吾从而师之C、沛公居山东时D、百姓之不见保7、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何以能鼓乐也B、不然,籍何以至此C、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D、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8、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B、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9、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B、此世所以不传也C、夫水,智者乐也D、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10、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而诸侯敢救赵者B、四海之大,有几人欤C、而封之以膏腴之地D、客有吹洞箫者11、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既而得其尸于井B、句读之不知C、蜀道难,难于上青天D、会于西河外渑池12、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王语暴以好乐B、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C、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13、选出对下列文言语句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为大梁夷门监者②至于激于义理者不然③保民而王,莫之能御④忌不自信⑤见羽旄之美⑥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⑦未可以为信也⑧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⑨赵氏求救于齐⑩南冥者,天池也A、①⑩/②⑤/③④/⑥⑧⑨/⑦B、①⑦/②⑩/③④/⑤⑥/⑧⑨C、①⑩/②⑧/③④/⑤/⑥⑨/⑦C、①⑦/②⑤/③④/⑥⑧⑨/⑩14、选出对下列文言语句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此乃臣效命之秋也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③惟兄嫂是依④得双石于潭上⑤居则曰:不吾知也⑥竖子不足与谋⑦数十年,竟为秦所灭⑧予购三百盆,皆病者⑨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⑩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卮酒A、①⑧/②⑦/③⑤/④/⑥⑩/⑨B、①⑤/②⑦/③⑥/④⑨/⑧⑩C、①⑧/②⑤/③⑥/④/⑦⑩/⑨C、①⑧/②⑤/③⑥/④⑩/⑦⑨【课堂练习】1、选出下面每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 )A、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秦王不怿,为一击缶B、今是溪独见辱于愚戍卒叫,函谷举C、断头置城上有碑仆道D、而今安在哉余是以记之2、选出下面每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 )A、师不必贤于弟子尝学瑟琶于穆曹二善才B、羸闻如姬父为人所杀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C、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秦虎狼之国D、俯察品类之盛时有宦人密视君者3、将下列文言语句按不同句式归类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凌万顷之茫然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④臣未之闻也⑤下流多谤议⑥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⑦不能容于远近⑧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⑨战于长勺⑩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⑾生孩六月,慈父见背⑿何故不使知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省略句:4、指出下面文段中画线句子的句式并翻译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

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

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

”公曰:“寡人也。

”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左右请除之。

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注:①选自《韩非子》②莫乐为人君——没有比做人君再快乐的了。

③师旷——名旷,字子野,是春秋后期晋国宫廷中的盲乐师。

④援——执持,拿。

⑤衽——衣襟。

⑥太师——师旷。

谁撞,即撞谁。

⑦言侧——于侧言。

⑧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

⑨除——除去。

①莫乐为人君②惟其言而莫之违③师旷侍坐于前④太师谁撞⑤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⑥是非君人者之言也⑦以为寡人戒在后面的括号内标出句式类型(写序号)。

A、判断句B、被动句C、宾语前置D、定语后置E、省略句F、介宾短语后置G、主谓倒装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6、大王来何操?()7、《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8、是以后世无传矣。

()9、而君幸于赵王。

()10、惟你是问。

()11、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12、沛公安在?()1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4、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15、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16、微斯人,吾谁与归?()【课后作业】1、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2、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3、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座上。

亚父受玉斗,置之(于)地,拔剑撞而破之。

()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6、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五谷是庄稼中的好种) ()7、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8、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课后反馈】本次______________同学课堂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次课后作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家长协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长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经典例题】1、B(B项为宾语前置句)2、C(C项为状语后置句)3、A(A项为状语后置句)4、B(B项为判断句)5、A(A项为宾语前置句)6、D(D项为被动句)7、D(D项为一般句式,其余为宾语前置句)8、B(B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余为被动句)9、D(D项为定语后置句,其余为判断句)10、C(C项为状语后置句,其余为定语后置句)11、B(B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余为状语后置句)12、A(A项为状语后置句,其余为省略句)13、C(依次为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省略句)14、A(依次为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省略句、定语后置句)15、A(A项分别为判断句和省略句,B项为被动句,C项为省略句,D项为宾语前置句)16、B(B项分别为被动句和一般句式,A项为状语后置句,C项为判断句,D项为定语后置句)【课堂练习】1、判断句:①③被动句:⑤⑦宾语前置句:④⑾定语后置句:②⑩状语后置句:⑧⑨省略句:⑥⑿2、①省略介词“于”,没有比做人君更快乐的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