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启蒙读后感(2).docx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启蒙读后感篇三

br>在20世纪思想界有关启蒙运动与现代性的探讨中,有关“什么是启蒙?”这一思想史话题的重审和反思蔚然大观。尤其是1984年,福柯在康德的征文发表300周年之际以同一题目发表长篇论文《什么是启蒙?》,更是掀起了对于康德此文和这一问题讨论的一波高潮。相关论述在中文学界同样屡见不鲜。“摆脱人类自己加诸其身的不成熟状态”“公开运用理性的自由”这些康德对于启蒙的经典理解,更是时常见诸当代学者的笔端,并用以作为批判“救亡压倒启蒙”、论述当代“亟需启蒙”甚至“启蒙如何起死回生”等等论题的一大思想资源和理论武器。

然而在这种泛泛的并且往往带有鲜明现实针对性的谈论中,“启蒙”一词本身的含义则被赋予了层出不穷的理论遗憾,或是被贴上了形形色色的价值标签——几乎和“自由”“平等”等等同样来自启蒙时代的诸多语词一样,成为了现实政治语境乃至公共语境当中习焉不察的“小品词”。这些衍化出的种种流俗版本的“启蒙”说辞,不仅使得启蒙本身的面目显得含混不清,同时也使得康德在《什么是启蒙?》中所凭靠的语境失去了立足之地:例如“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就常常被各种流俗版本的启蒙说辞全然等同于现代法理意义上的“言论自由”,由此产生的偏差与误读更是可想见地不胜枚举。正像刘东先生曾经感慨中国的学术态势一样:“在一个不加定义的语义中讨论问题,任何人都可以易如反掌地得出他想得到的任何结论。”

正如刘小枫先生指出,这种“启蒙话语对常识话语的颠覆”,造成了严重的“百年共和的精神内伤”。因此,在当下重新审视近代以来尤其是百年共和形成的种种政治传统与思想资源,所势在必行的似乎正是“以健康的心态重新阅读西方”,“从《王制》开始彻查西方启蒙理念的是非对错”。有基于此,既然当代中国的“启蒙”论证似乎尚且是一个无法轻易解决、且也不大可能轻易淡出学界和公共视野的重大问题,那么对“启蒙”本身的内涵与外延作出认真的清理与透辟的考察,就显得不仅相当必要、而且相当迫切。而这更并非一项可以一蹴而就、直接作用于当下讨论的“短平快”的工作。所幸的是,在一批清醒有识之士的大力提倡之下,这种系统的清理与考察已然初具规模。

如前所述,在诸多“启蒙”论述当中,康德的《什么是启蒙?》是无论如何难以绕开的关键一环。然而对于康德此文及其论点所处的历史语境、问题意识、概念工具和同时代参照等等“发生学”意义上的问题,相关中文讨论依然难称深入。本篇读书笔记拟从美国波士顿大学思想史家詹姆斯·施密特(James Schmidt)选编的《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上海人民2005年版)“第一部分:18世纪的争论”中约翰·卡尔·默森(Johann Carl Moehsen,1772-1795)的讲辞《我们应该对公民的启蒙做点什么?》和摩西·门德尔松(Moses Mendelssohn,1729-1786)的征文《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两篇文章出发,对“什么是‘什么是启蒙?’”这一问题作出尝试性的分析。

什么是启蒙读后感篇三

br>在20世纪思想界有关启蒙运动与现代性的探讨中,有关“什么是启蒙?”这一思想史话题的重审和反思蔚然大观。尤其是1984年,福柯在康德的征文发表300周年之际以同一题目发表长篇论文《什么是启蒙?》,更是掀起了对于康德此文和这一问题讨论的一波高潮。相关论述在中文学界同样屡见不鲜。“摆脱人类自己加诸其身的不成熟状态”“公开运用理性的自由”这些康德对于启蒙的经典理解,更是时常见诸当代学者的笔端,并用以作为批判“救亡压倒启蒙”、论述当代“亟需启蒙”甚至“启蒙如何起死回生”等等论题的一大思想资源和理论武器。

然而在这种泛泛的并且往往带有鲜明现实针对性的谈论中,“启蒙”一词本身的含义则被赋予了层出不穷的理论遗憾,或是被贴上了形形色色的价值标签——几乎和“自由”“平等”等等同样来自启蒙时代的诸多语词一样,成为了现实政治语境乃至公共语境当中习焉不察的“小品词”。这些衍化出的种种流俗版本的“启蒙”说辞,不仅使得启蒙本身的面目显得含混不清,同时也使得康德在《什么是启蒙?》中所凭靠的语境失去了立足之地:例如“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就常常被各种流俗版本的启蒙说辞全然等同于现代法理意义上的“言论自由”,由此产生的偏差与误读更是可想见地不胜枚举。正像刘东先生曾经感慨中国的学术态势一样:“在一个不加定义的语义中讨论问题,任何人都可以易如反掌地得出他想得到的任何结论。”

正如刘小枫先生指出,这种“启蒙话语对常识话语的颠覆”,造成了严重的“百年共和的精神内伤”。因此,在当下重新审视近代以来尤其是百年共和形成的种种政治传统与思想资源,所势在必行的似乎正是“以健康的心态重新阅读西方”,“从《王制》开始彻查西方启蒙理念的是非对错”。有基于此,既然当代中国的“启蒙”论证似乎尚且是一个无法轻易解决、且也不大可能轻易淡出学界和公共视野的重大问题,那么对“启蒙”本身的内涵与外延作出认真的清理与透辟的考察,就显得不仅相当必要、而且相当迫切。而这更并非一项可以一蹴而就、直接作用于当下讨论的“短平快”的工作。所幸的是,在一批清醒有识之士的大力提倡之下,这种系统的清理与考察已然初具规模。

如前所述,在诸多“启蒙”论述当中,康德的《什么是启蒙?》是无论如何难以绕开的关键一环。然而对于康德此文及其论点所处的历史语境、问题意识、概念工具和同时代参照等等“发生学”意义上的问题,相关中文讨论依然难称深入。本篇读书笔记拟从美国波士顿大学思想史家詹姆斯·施密特(James Schmidt)选编的《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上海人民2005年版)“第一部分:18世纪的争论”中约翰·卡尔·默森(Johann Carl Moehsen,1772-1795)的讲辞《我们应该对公民的启蒙做点什么?》和摩西·门德尔松(Moses Mendelssohn,1729-1786)的征文《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两篇文章出发,对“什么是‘什么是启蒙?’”这一问题作出尝试性的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