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指标的含义

合集下载

工业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核算方法

工业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核算方法

工业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核算方法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为了了解工业的发展状况和评估工业的经济效益,需要进行统计指标的解释和核算。

本文将对工业主要统计指标的含义进行解释,并介绍其核算方法。

一、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是指一定时间内工业部门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货币价值总和。

它是衡量工业生产规模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

核算方法是通过统计工业部门的生产总值(GDP)和行业内各产品的产量和价格来求得。

二、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所增加的货币价值。

它是衡量工业部门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核算方法是通过统计工业部门的总产值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消耗量来求得。

三、工业利润工业利润是指工业部门在一定时间内所获得的盈利金额。

它是衡量工业部门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核算方法是通过统计工业部门的收入和成本来求得。

四、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是指用于购买、建设和改建固定资产的资金投入。

它是衡量工业部门发展和扩大投资的重要指标。

核算方法是通过统计工业部门投资项目的资金投入情况来求得。

五、工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是指工业部门在一定时间内所消耗的电能。

它是衡量工业部门能源消耗状况的重要指标。

核算方法是通过统计工业部门的用电设备数量和使用时间来求得。

六、工业就业人数工业就业人数是指工业部门在一定时间内所雇佣的劳动力数量。

它是衡量工业部门劳动力投入的重要指标。

核算方法是通过统计工业部门的职工人数和劳动合同签订情况来求得。

七、工业企业数量工业企业数量是指工业部门所拥有的企事业单位的数量。

它是衡量工业部门发展规模和结构的重要指标。

核算方法是通过统计工商登记注册的工业企业数量来求得。

以上所介绍的是工业主要统计指标的解释及核算方法,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准确统计和分析,可以对工业部门的发展情况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估,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推动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工业增加值的含义

工业增加值的含义

工业增加值1、工业增加值的定义及计算工业增加值的意义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

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即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期时期内所生产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同时也反映了生产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

因此,建立增加值统计,将为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提供可靠依据,是建立资金流量的基础。

工业企业建立增加值统计,可以反映工业企业的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情况,为改善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依据,并促进工业企业会计和统计核算的协调。

2、工业增加值的计算原则从工业增加值的概念出发,计算工业增加值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1)本期生产的原则工业增加值的核算必须是工业企业报告期内的工业生产成果。

只有进入了工业企业报告期内的工业生产过程,通过工业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和劳务才能进行工业增加的核算,非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即使在报告期内出售,也不能作为本期的工业生产成果;反之,只要是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不论是否出售,均应计入报告期生产成果。

(2)最终成果的原则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从产品形态上看,体现在本期生产出的、已出售、可供出售和自产自用的产品和劳务上,不包括用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从价值形态上看,产品生产的过程也是价值转移的过程,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产品(中间投入)价值随同生产过程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之中。

为了避免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必须在工业总产值的基础上扣除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

因此,要保持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价格、指标口径范围的一致性,避免工业增加值计算结果出现偏差。

(3)市场价格的原则目前,我国计算工业增加值所使用的计算价格是生产者的价格,即按生产者价格估算出的产出额减去按购买者价格估算的中间消耗额。

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

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业产品总量,它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

它包括:在本企业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规定了需包装的产品除外)的成品价值,工业性作业价值,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初差额价值(生产周期较长的企业计算)。

工业总产值采用“工厂法”计算,即以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来计算,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不能把企业内部各个车间(分厂)生产的成果相加。

但在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重复计算。

工业增加值则是指工业行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它包含新增加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值。

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什么是GDP?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用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

定义: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注:一定时期一般指一年一统计的期限;最终产品区分于中间产品;劳务也是一种服务性产品。

市场价值就是该年度的货币价值。

附注:1、一定时期强调的是该年度内“新”增加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往年的不算。

例如二手车,二手房等都不算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2、中间产品可以认为是一种原材料产品,是用于生产最终产品用的,也就是说本年度内它生产出来后还要在该年度继续加工生产;如果它被摆到货价上直接销售,被消费者购买并直接用了,那另当别论,是特殊情况,计如总值,否则不能计入。

3、这是一个流量的概念,而非存量的概念,并非今年公布的数字就是从建国到现在的总额,这是错误的,它仅指该年新生产出来的东西。

4、市场价值意味的是用货币作为单位去统计形成的货币总额,因为商品种类太多,吨,个,件,台等等单位没法加总,所以用改年度的货币单位来统计并加总。

所谓该年度的货币单位是指这些商品这一年的价格。

六大重要经济指标解释

六大重要经济指标解释

一、总体经济指标总体经济指标是用来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的经济状况;一国民生产总值二价格指数1、概况价格指数包括生产和消费价格指数;生产价格统计主要是从生产者的角度进行的统计,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等;消费价格统计主要从消费者角度进行的统计,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等;一般来说,生产者价格的变化要先于消费价格变动,换句话说,生产者价格变动往往会引起消费价格的变动;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随时间变化的指标;3、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目前,我国以工业品出厂价格替代生产者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是从生产角度反映当月国内市场的工业品价格与上年同月的价格相比的价格变动;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相比,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只反映了工业品出厂价格的变动情况,没有包括服务价格的变动;它的变动也要比居民消费价格剧烈一些;4、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是从居民购买角度看物价变动,而商品零售价格是从零售角度看物价变动,为体现历史的延续性和可比性;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不包括服务价格的变动;三收入指标1、收入指标的分类根据中国城乡二元的现实,主要分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两大类指标;反映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指标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职工平均工资,反映农村居民收入的指标是农民人均纯收入;3、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为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等,为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基尼系数界于0--1之间变动,越大就表明不均等程度越大,越小就表明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在以下表示高度平均;之间表示相对平均;之间表示分配相对合理;之间表示差距偏大;以上表示差距悬殊;被作为一般的警戒线;四景气指标:预测宏观经济走势的重要指标1、景气指标的分类第一类指标通过对现有宏观经济指标的分析,挑选出最能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特点的指标,按照各自的权重,统一加总为一个总指数,判断并预测经济形势;如国家统计局的“国经指数”、国家信息中心的“中经指数”、卡斯特经济评价中心的“卡斯特指数”等;第二类是通过调查问卷设置问题对特定的调查对象如企业家、消费者等进行的景气或信心调查,通过对统计汇总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得出相应的指数;如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总队的企业景气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等;2、现行的主要经济景气指数国经指数;由国家统计局负责编制;选择先行指标四个,包括全国钢产量、基本建设新开工项目数、广义货币M2、10种有色金属产量;同步指标四个,包括狭义货币M1、消费品零售额、工业生产增长率、海关出口总额等;在此基础上用合成指数分别计算先行指数和同步指数,两个指数合起来称“国经指数”;中经指数;由国家信息中心负责编制;选择同步指标12个,包括现价工业增加值、工业产品销售率、基础农资产品指数各种化肥产量、农药产量、合成氨产量、农膜产量的复合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商品房销售额、货运量、财政支出、海关进出口总额、狭义货币M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社会需求指数复合指数等,编制不同合成指数,称为中经指数;卡斯特指数;由卡斯特评价中心负责编制;选择先行指标7个,包括钢产量、银行各项贷款总额、出口总额等;同步指标6个,包括工业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狭义货币M1、银行工资和其他对个人支出、汽车产量、基建投资总额等;滞后指标5个,包括零售价格指数、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工业企业销售收入、铁路货运量和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等;在此基础上,计算先行和同步指数,统称为卡斯特指数;3、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它通过对部分企业家定期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状况及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判断和预期来编制景气指数,从而准确、及时地反映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预测经济发展的变动趋势;以企业景气指数为例;景气指数的数值介于0和200之间;100为景气指数的临界值,当景气指数大于100时,表明经济状况趋于上升或改善,处于景气状态;当景气指数小于100时,表明经济状况趋于下降或恶化,处于不景气状态;4、消费者信心指数通过对消费者定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消费者对未来消费的判读和预期来编制消费者信心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由消费者预期指数和满意指数组成;其中,预期指数反映消费者对家庭经济状况和总体经济走向的预期,满意指数反映消费者对当前经济状况和耐用消费品购买时机的评价,而信心指数则综合描述消费者对当前经济状况的满意程度和未来经济走向的信心; 目前编制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以1997年为基期,动态反映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变化;这个数值越高,表明消费者的信心越高,这个数值越低,消费者的信心越低;二、主要需求指标经济增长是由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共同增长决定的;一般来说,供给能力的提高是决定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它的变化要相对温和一些,导致经济短期波动的往往是一些需求性因素;很多国家都把调节社会需求作为日常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我们通常把消费、投资和出口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三大需求中,消费占据了主体地位;这从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中得到反映;相对其他需求来说,消费是投资和生产的最终目的,是真正的最终需求,是推动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根本动力;一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反映社会消费总需求的指标主要有两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最终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国民经济各行业直接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总额;它反映各行业通过多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的生活消费品总量,是研究国内零售市场变动情况、反映经济景气程度的重要指标;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长期以来,投资是我国经济增长和波动的重要驱动力;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在过去数十年中表现出更为明显的投资驱动特征,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国家也常常把对投资的调控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尽管投资需求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要低于消费,但投资的巨大波动常常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可以说是导致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1、概念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是考察投资需求变动的主要指标;2、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影响与消费需求不同,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影响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总需求的总量与结构都有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是增加社会总供给的重要途径,能够扩大社会的生产能力;这样,投资对经济既有需求拉动作用,又有供给推动作用;需求拉动作用常常直接表现在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同期数值中,供给推动作用则有一定的滞后期,因为固定资产投资要形成产品生产能力需要一定的时间;投资增长的波动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同方向波动;当投资增加时,会立即增加对投资品的需求,增加投资品生产企业的产量和效益;就业会上升,居民收人也会增加,并促进消费增加和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当投资增长速度明显下降时,企业效益、居民收入和消费都会下降,整个经济的增长速度也会有所回落;从历史数据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的变动基本上是与经济增长速度同步的;投资增长加快时,经济增长速度一般较高;投资增长放慢时,经济增长速度也减缓;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基本都是正增长,只有1989年例外,当年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下降,并使经济增长速度从1988年11.3%下降到4.2%,这也是中国1977年以来经济增长最慢的一年;1992年和1993年投资膨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分别达到%和%,与之相应,带动这两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分别达到%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逐年下降,从 1998年起,中国政府采取了扩大内需的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连续数年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其目的也是希望通过刺激投资来带动整个经济增长;投资增加会直接增加对投资品的需求,并进一步带动消费品的需求增加;因为投资形成固定资本、扩大生产能力会有明显的滞后,所以投资的大幅度增加一般会在短期内带动物价上升;从历史上看,中国投资增长速度的波动与物价波动也比较一致;投资增长速度较快时,物价涨幅也较大;投资增速回落时,物价涨幅也会降低甚至出现通货紧缩;固定资产投资的波动明显领先于物价的波动;如1989年投资增长速度下降到谷底,居民消费价格在1990年下降到谷底;1993年投资增长先达到波峰,物价在随后的1994年达到波峰;4、投资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对股票市场来说,投资增长速度加快,表明企业对经济前景看好,或者说政府正在采取措施刺激投资,会改善企业效益,这对股票投资者来说是好消息;而投资增长速度放慢,则可能意味着经济景气下降,股票投资者在此时最好是抛出股票持币观望;但当投资过热时,经济正常运行通常会受到干扰,国家多会采取一些办法进行抑制;比如针1992—1993年投资过度膨胀,国家从贷款等方面进行控制,使过热的投资马上受到抑制,并带动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降,同期股票价格也出现幅度较大的波动;所以,一般来说,投资增长速度的适度加快对股票价格上涨有支撑作用,但投资增长过快,出现过热时,则可能不是好消息;反过来也一样,一般来说,投资增长速度放慢意味着后期的经济景气可能会下降,对股票投资者来说不是好消息;对债券市场来说,投资增长速度的加快,会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同时提高物价水平,市场收益率水平会普遍上升,这会降低债券的价格;而投资增长速度的放缓对债券持有者来说反倒是好消息;对汇率来说,投资增长速度的加快,会增加投资需求和社会总需求,在社会总供给一定的情况下,投资需求的增长意味着经济向好,应该推动本国货币升值;但如果投资需求过旺,对国外商品的需求大量增加,导致外汇需求增加,又会导致人民币贬值;一般来说,前者的影响可能更大;从中国目前的外汇管理体制看,投资对汇率的影响还非常有限,但今后应该会更加明显;5、指标的发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数据由国家统计局负责发布;每个月和每个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月后13日左右在各媒体转发的“国家统计局月度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国家统计局网站上可以查到,下月月底出版的中国经济景气月报上有当月和部分历史月度数据;年度数据于每年2月28日左右在统计公报上公布;三存货增加存货增加对于研究经济走向有特别的意义;存货增加本身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之一,更重要的是,存货增加常常反映了企业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存货的变动对经济波动有重要影响,许多用来预测经济走势的景气指数都把存货增加作为一个先行指标包含在内;由于中国正处在经济转轨之中,尽管存货增加已经呈现出一定的先行性,但在分析时还应该与其他一些经济指标结合进行;1、概念存货增加就是指企业存货价值的变动额,即期末存货价值减期初价值的差额;包括生产单位购进的原材料、燃料和储备物资,以及生产单位生产的产成品、在制品和原材料;2、存货变动与经济周期同方向变动一般来说,存货变动与经济增长是同方向运动的:经济高涨时,存货占GDP的比例增加;经济相对萧条时,存货投资占GDP的比例下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根据市场变化生产,预期好便增加生产,存货各构成部分,原材料储备、在产品、成品库存增加,存货比率上升;经济预期差,企业减少存货资金占用,存货比率下降,其结果是存货变动和实际产出同向变动;但在中国,情况要更复杂一些;在传统体制下,企业很少注意市场,产销经常脱节;经济景气时,产销衔接好,存货比率从高位下降;经济萎缩时,企业照旧生产,存货比率异常高升;如,经济低谷徘徊的1990年存货比率从1987年的4.9%升至9.3%,其后随经济景气的回升下降至1992年的5.1%;1993年清理整顿,到经济“软着陆”的1995年,存货比率升至6.1%;此后,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存货变动与经济增长同方向的特征就表现得明显一些;1995年以后,随着GDP增长速度逐年降低,存货比率连续下降,到2001年降至0.7%;3、存货增加对经济的影响1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果存货增加,企业生产的产品中有一部分要留存下来,暂时不进入市场,这样,即使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和净出口都维持不变,社会需求也会增加,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拉动作用;同时,正常情况下,存货的增加往往意味着企业看好市场前景,对经济走势充满信心,这种信心和预期本身就是经济走强的信号;反过来,如果存货减少,也会直接减少社会需求,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1999年,中国GDP增长%,比上年减慢个百分点,而当年存货减少689亿元,仅此一项就把GDP增长速度下拉个百分点;同时,也要注意,存货增加可能是不得已的,这就具有不同的经济含义;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如果库存突然增加,则表明市场需求已难以支撑经济的快速发展,预示着经济发展将要受阻,有进入停滞或衰退的可能;在经济发展低迷的时期,如果商业库存突然减少,则表明市场需求正在扩大,经济发展有好转的迹象;2对价格的影响;如果存货投资增加,社会需求也会相应增加,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加快,一般会拉动物价上涨;反之,则物价涨幅可能回落;当然,如果是由于需求不足导致的存货增加,则另当别论;3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根据存货增加对经济增长和物价的影响,可以判断存货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如果存货增加,同时伴随经济增长加快和价格的上涨,则预示经济景气走强,企业效益会有所改善,对股票投资者来说是利好;同时,市场收益率会上升,债券价格可能下跌,对债券投资者来说则不太有利;经济形势的趋好,会对人民币币值给予支撑,此时多持有人民币,减少外币持有相对来说风险要小一些;但如果在经济已经有过热迹象时存货突然增加,则表明社会需求没有与供给同步增长,经济增长步伐可能会放慢,股票投资者需要警惕,债券和外币的持有者则可以看好后市;如果存货减少,而经济停滞不前,市场状况不佳,则预示股票价格可能会下跌,债券和汇率可能上涨;4、存货增加的统计与发布存货增加是国家统计局在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核算中得到的;目前只有年度数据;由国家统计局编辑,每年5月中下旬出版的中国统计摘要和9月份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会公布上年度存货增加数据;四进出口在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中,投资和消费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内需,出口则是反映外需的主要指标;1、概念进口额、出口额和进出口额三个指标,都是用来观察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总规模的指标,反映进出中国国境的货物总金额;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差叫净出口,它从总体上反映一国的外贸余额;当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差额是正数,也叫顺差;反之称逆差;2、进出口对经济的影响1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居民需要的许多商品,可以由国内厂商提供,也可以用进口来替代;如果进口减少,社会总供给会减少,会有一部分需求得不到满足,这部分富余的需求会转向国内产品,这对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是有利的;同样,国内厂商生产的一些产品,可以由国内居民消费,也可以出口到国外,出口增加,也就意味着需求的增加;这样,进口减少和出口增加都会促进国内经济增长;反过来,进口增加和出口减少则会减慢国内经济的增长速度;事实上,净出口本身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一部分;贸易顺差越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就越大;从历史数据来看,进口和出口的变动趋势比较接近,基本都是同向运动;即出口增长较快时,进口增长也较快,出口增长减慢时,进口增长也减慢;而且进口、出口和进出口总额的变动都与经济增长速度相一致;这也表明,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影响远不只是净出口能完全反映出来的,所以,在分析进出口对经济影响时,既要考察贸易顺差的情况,也要考虑进出口总额的变动;2对价格的影响进口减少会减少国内的供给,出口增加会增加市场需求,两者都会使国内的供给小于需求,加大物价上升的压力;而进口增加会增加国内的供给,出口减少会减少市场需求,两者都会使得国内的供给大于需求,减缓物价上升的压力;3对汇率的影响汇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进口和出口,反过来进出口也会通过改变国际收支状况,对汇率产生影响;一般来说,进口减少、出口增加,会加大贸易顺差,改善国际收支,增加外汇供给,这会使人民币有升值压力;而进口增加、出口减少,贸易顺差的减少或者是逆差的扩大,都会使国际收支状况恶化,减少外汇供给,使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4进出口对货币供应和利率的影响进口减少、出口增加,会使净出口增加,增加外汇收入;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结售汇制,企业和居民的外汇收入出售给银行,会增加外汇占款,增加基础货币,扩大货币供给,降低市场利率;这也会进一步加大国内物价上涨的压力;反之,进口增加、出口减少,会使净出口减少,减少外汇收人,则会使货币供给收缩,提高市场利率;5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进出口对相关行业的证券价格有一定影响,但目前对整个证券市场的影响还比较有限;一般来说,进出口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与其对经济增长和价格的影响是一致的;进出口增长速度加快,尤其是净出口增长加快,对股票持有者有利,但对债券持有者不利;反过来,进出口增长放缓对股票持有者来说是利空消息,但对债券持有者来说则属于利好;3、进出口数据的统计和发布进出口数据由海关总署负责统计和提供;出口货物按离岸价格统计,进口货物按到岸价格统计;进出口数据一般同时公布人民币数据和美元数据;1994年及以后,月度进出口人民币数据是按当月美元数据乘以人民币兑美元的上月末汇率的数据;进出口每个月的初步数据由海关总署在月后13日内通过新闻媒体发布,详细数据月后25日内提供;海关总署网站与商务部网站都可以查到相关数据;海关总署编辑出版中、英文版的中国海关统计月刊和中国海关统计年鉴也可以查到,其中,中国海关统计月报在月后25日内出版,中国海关统计年鉴在年后6个月内出版;五利用外资由于我国在过去一直存在资金短缺的现象,国外资本的流入,成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重要补充;而且,利用外资规模的扩大还改善了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因此,在研究分析宏观经济时,利用外资状况常常会受到特别关注,被用来分析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形势,以及可能对整个经济的影响;1、利用外资的概念一般所说的利用外资指中国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通过对外借款、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以及用其他方式筹措的境外现汇、设备、技术等;利用外资的形式有很多种,其中,外商直接投资是目前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所谓外商直接投资,常用英文缩写FDI表示,是指海外企业和经济组织或个人包括华侨、港澳台胞以及中国在境外注册的企业按中国有关政策、法规,用现汇、实物、技术等在中国境内开办外商独资企业、与中国境内的企业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或合作开发资源的投资包括外商投资收益的再投资,以及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项目投资总额内企业从境外借入的资金;在通常的运用中,利用外资这个指标常常会在两个方面用到,一个是对外经济统计部分,反映国际收支中的资金往来,另一个是在投资中,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有多少是利用外资;2、利用外资对经济的影响1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般来说,如果利用外资规模迅速扩大,不仅表明经济增长前景较好,也往往意味着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善,对国民经济有拉动作用;外资流人会增加社会总需求,如果经济仍有潜力,企业会相应提高产量,促使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如果外资流人减少,则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历史上看,利用外资的变动与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动趋势比较接近;2对价格的影响利用外资的增加会直接增加社会需求,并导致国外净资产和外汇占款的上升,在中国目前的外汇管理体制下,会引起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增加总的社会需求,在供给一定的情况下,会使物价有上涨压力;反之,利用外资减少会缓解物价上涨压力;从历史上看,利用外资与物价指数的变动趋势也是基本一致的;3对汇率的影响外资流入可以弥补经常项目逆差,扩大国际收支顺差,增加国家外汇储备和外币的供给,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本国货币有升值压力;反过来,如果利用外资大量减少,则本国货币有贬值压力;4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目前,利用外资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直接影响还比较小;但一般来说,利用外资增长加快,表明国内经济前景较好,国际收支状况良好,这对证券市场是有利的;如果利用外资增长放慢或者是减少,则表明国内经济对外资吸引力减弱,国际收支状况可能恶化,对企业效益有不利影响,。

专业术语

专业术语

专业术语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资料分析部分易混统计术语及例题一、增量(增长量)、增速(增长速度)、增长率与增幅增量:增长的绝对量(也作增长量)=末期量-基期量增速:增长的相对量(也作增长速度)=(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率:其严格含义为增量与基期量之比。

从数学计算式上看,与增速的计算式相同,在本书中如无特殊说明,则不对其进行区别。

增幅:即增长的幅度,一般即理解为增长的相对幅度(即增速)。

在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也可理解为增长的绝对幅度(也即增量)。

【例】某地区去年的人口为45万人,而今年的人口为54万人。

则今年该地区人口的增长量为9万人(=54-45),增长率为20%[=(54-45)÷45×100%]。

类似的,可以定义减少量、减少率、减幅等概念。

减少量=基期量-末期量减少率=(基期量-末期量)÷基期量【例】某地区前年的人口为50万人,而去年的人口为45万人。

则去年该地区人口的减少量为5万人(=50-45),减少率为10%[=(50-45)÷50×100%]。

【注】从减少量和减少率的定义容易发现,所谓减少了5万人,即增加了(-5)万人;减少率为10%,即增长率为(-10%)。

二、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数:n%,即n/100。

【例】某国去年粮食产量为150万吨,今年粮食增产了30万吨,则今年粮食增产20%(=30÷150×100%)。

百分点:n个百分点,即n%或n/100(注意百分点不带百分号)。

【例】某国今年粮食增产20%,去年增产了12%,则粮食的增长率提高了8个百分点(20-12=8)。

[NextPage]【注】实际量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数”表示,需要先相减后再除以基期值(即增长率);增长率(或比例)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点”表示,只需要直接相减即可,不需要再除以基期值。

三、同比与环比同比:与上一年的同一期相比。

常用经济分析术语解释解读-指数、相对数、不变价、同比与环比、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对外依存度循环经济

常用经济分析术语解释解读-指数、相对数、不变价、同比与环比、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对外依存度循环经济

常用经济分析术语解释解读-指数、相对数、不变价、同比与环比、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对外依存度、循环经济53.什么是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和平均速度?发展速度是表示某一时期内某一指标发展程度的相对数。

它是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计算公式为:发展速度=(指标报告期数值÷指标基期数值)×100%。

增长速度是表示某一时期内某一指标增长程度的相对数。

它是报告期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又称增长率。

增长速度指标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动的情况与趋势,应用比较广泛。

计算公式为:增长速度=(指标报告期数值÷指标基期数值-1)×100%平均速度可以用平均增长速度和平均发展速度来计算。

平均速度是各个时期环比速度(即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对比计算的速度)的平均数,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速度变化的平均程度。

平均发展速度表示现象逐期发展的平均速度,平均增长速度则是反映现象逐年递增的平均速度。

54.指数和相对数、发展速度的区别是什么?指数是综合反映由多种因素组成的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间内平均变动程度的相对数,一般以基期为100表示。

运用指数可以测定不能直接相加和不能直接对比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动态;可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总变动中各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可以研究总平均指标变动中各组标志水平和总体结构变动的作用。

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和范围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如个别商品的价格指数)、综合指数(如消费品价格指数);按其对比期不同,可分为定基指数、环比指数。

如:在居民消费价格中,2007年11月份以上年同月为基期的定基指数为107.8,10月份以上年同月为基期的定基指数为107.4,那么11月份对10月份的环比价格指数为(107.8/107.4)×100=103.3。

而一般的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的比值,它可以从数量上反映两个相互联系的现象之间的对比关系。

相对数根据相互对比的指标的性质和所能发挥的作用不同,又可分为动态相对数、结构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强度相对数、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等五种。

工业统计规范化指标解释

工业统计规范化指标解释

工业统计规范化指标解释工业统计规范化指标是用于衡量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种综合性指标体系。

它是通过对一系列的统计数据进行分类、筛选、加权和计算,综合反映工业经济运行的总体状况和质量、效益的高低。

下面将详细解释工业统计规范化指标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工业统计规范化指标是通过对工业数据的归类和加权计算,得出的一系列反映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综合性指标。

它包括许多子指标,如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工业利润、投资额、用电量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工业经济的规模、增长速度、盈利能力、投资活动水平以及能源资源消耗程度。

首先,工业总产值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根据工业企业生产的各类产品的产量和价格,对工业经济总产值进行统计和计算得出的。

工业总产值反映了工业经济的规模和增长情况,是衡量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次,工业增加值是反映工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它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附加值,是净产值与投入值之差。

工业增加值反映了工业经济的增长速度和效益水平,是衡量工业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

工业利润是反映工业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

它是企业通过生产和销售创造的利润额,是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体现。

工业利润反映了工业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发展潜力,对于评估工业经济质量和发展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投资额是反映工业企业投资活动的重要指标。

它是指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额度,包括购置、增加以及固定资产的改造和升级等。

投资额反映了工业企业对于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生产扩张的投入情况,对于评估工业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用电量是反映工业生产活动能耗水平的重要指标。

它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所使用的电力总量。

用电量反映了工业生产活动对能源资源的消耗程度,是评估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之一工业统计规范化指标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数据基础,能够客观地反映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和质量、效益的高低。

它是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和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可以用以评估工业经济的健康程度和问题所在,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资料分析基础知识

资料分析基础知识

资料分析基础知识1、百分数:表示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例1:去年的产量是a,今年的产量为b,今年比去年的增长量和增长百分比分别为多少?(b-a),(b-a)/a例2:去年的产量是a,今年比去年增长20%,则今年为多少?(1.2a)例3:今年的产量为b,今年比去年增长20%,则去年为多少?(5b/6)例4:今年的产量为b,只完成了计划的80%,则计划为多少?(5b/4)例5:今年的产量为b,超额完成了计划的20%,则计划为多少?(5b/6)注意:占、超、为、增的含义:(1)“占计划百分之几”用完成数÷计划数×100%。

例如,计划为100,完成80,占计划就是80%。

(2)“超计划的百分之几”要扣除基数。

例如,计划为100,完成120,超计划的就是(120-100)×100%=20%。

(3)“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等于或者相当于去年的百分之几,用今年的÷去年的×100%。

如,今年完成256个单位,去年为100个单位,今年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256÷100×100%=256%(4)“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应扣除原有基数。

例如,去年100,今年256,算法就是:(256-100)÷100×100%,比去年增长156%。

2、百分点:表示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化幅度。

例1:去年的工业增长值为12%,今年的为17%,则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多少个百分点?(5)例2:今年的物价上升了6%,去年上升了9%,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下降了多少个百分点?(3)3、增长与同比增长。

增长——指量的增加或百分比的增加。

同比增长——指与某一时期进行比较而发生的量的增加或百分比的增加。

例如:据北京的汽车交易市场统计,今年的5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汽车销售量同比增长5%。

4、增幅与同比增幅。

一般等同于增长与同比增长!增幅——指量和比例的增加幅度。

统计中容易混淆的几对概念

统计中容易混淆的几对概念

统计中容易混淆的几对概念邹家华副总理曾在1994年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指出:“不仅统计数据要准确,而且统计用语也要准确,统计范围也要准确。

”统计数据在使用时,会因统计语言表述的不准确,造成资料使用者的曲解。

本文就几对容易混淆的指标作简要比较,并介绍其常用表述方式。

一、增加(减少)与增长(下降)。

增加表示具体数值的量的增多,后面加的单位为数量词,计算公式:增加量=某指标报告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

增长表示新增的量与原有的总量的一种对比关系,表现为增长速度,单位为%。

举例说明: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8957万吨,比上年增加1836万吨,增长3.2%。

二、增长(下降)与上涨(下降、下跌)。

增长(下降)多用于绝对值类数据,如GDP的增长,市值的增长;上涨(下降、下跌)多用于指数、价格类的数据,如上证综指、价格涨跌等。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307亿元,比上年增长14.3%。

入境旅游人数13241万人次,下降2.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8%。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8%。

三、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都是人们在日常社会经济工作中经常用来表示某一时期内某动态指标发展变化状况的动态相对数。

发展速度是以相除方法计算的动态比较指标,计算公式为:发展速度=某指标报告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发展速度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当比例数较大时,则用倍数表示较为合适。

举例说明:某地固定资产投资1994年为366亿元,1993年为328亿元,1994年与1993年比,366÷328=1.12,这就是发展速度,用百分数表示为112%,用倍数表示则是1.12倍。

增长速度则是以相减和相除结合计算的动态比较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增长速度=某指标报告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计算结果若是正值,则叫增长速度,也可叫增长率,常用表述为同比增长;若是负值,则叫降低速度,也可叫降低率,常用表述为同比下降。

《高级统计实务和案例分析》和最新考试大纲

《高级统计实务和案例分析》和最新考试大纲

目录第一章统计数据、统计指标与指标体系 (1)1.1简述统计的涵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1)1.2如何理解统计指标体系比统计指标的应用更为广泛和重要 (1)1.3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包括哪些内容 (1)1.4举例说明为什么有变异才有统计? (2)1.5简述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特点 (2)1.6简述平均指标有何作用 (3)1.7平均指标(算术平均数)与强度相对指标有何区别? (3)1.8标志变异指标与平均指标在反映总体特征方面有何区别? (3)1.9举例说明标志变异指标的作用是什么? (4)1.10总体标志值差异程度与平均指标代表性有什么关系? (5)1.11举例说明为什么有了标准差还要计算标志变异系数? (5)第二章统计调查组织与实施 (5)2.1什么是统计调查,其基本任务是什么? (5)2.2统计调查误差有哪几种?如何防止或尽量减少调查误差? (5)2.3为什么要搞好统计调查应事先制定调查方案? (6)2.4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该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6)2.5什么是普查?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能否相互替代? (6)2.6统计工作中为什么要强调多种调查方法结合运用? (7)2.7简述三种非全面调查的主要区别? (7)第三章各种专业调查方法 (7)3.1cpi的用途。

(7)3.2 房屋价格为什么没有纳入cpi的计算 (8)3.3 什么是定基价格指数? (9)3.4同比价格指数 (10)3.5环比价格指数? (10)3.6 我国目前编制的价格指数主要有哪些? (10)3.7 价格水平和价格指数有啥区别 (10)3.8定基价格指数和环比价格指数有什么联系? (11)3.9cpi数据为什么与公众的感受不一致? (11)3.10经常听到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多长,物价因素就是指cpi吗? (12)3.11工业生产价格指数基本定义 (12)3.12工业生产价格指数编制方法 (12)第四章各种专业统计报表制度及其组织实施 (13)4.1在农业统计中,粮食产量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其经济社会意义是什么? (13)4.2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有何异同? (13)4.3建筑业总产值是否包含企业在国外完成的产值? (14)4.4“最终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能否相互替代?他们有何区别与联系? 154.5固定资产投资、资本形成和固定资本形成三者之间区别与联系? (16)4.6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含义和范围是什么? (18)4.7某公司以FOB价格2000元进口原材料,经过加工后以CIF价格4000元出口。

统计实务判断题试题和答案

统计实务判断题试题和答案

2014年统计实务判断题A.按品质标志分组可以将总体单位划分为若干类型。

(√)B.保证时间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具有可比性是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B.变量分布中,各组的频率均大于0小于l。

(√)B.标志变异指标能衡量平均指标对总体单位某个标志的代表性程度。

平均差能够综合反映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离散程度。

(√)B.标志的具体表现是在标志名称之后所表明的属性。

(×)B.标准差愈大说明标志变动程度愈大,因而平均数代表性愈大。

(×)B.不同的实物单位可以进行汇总,指标的综合性能较强。

(×)C、从业人员包括离开本单位但仍保留劳动关系,并定期领取生活费的人员。

(×)C、存货增加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正值表示存货上升,负值表示存货下降。

(√)C.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有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

(×)C.从业人员月平均人数是以报告月内每天实有的全部人数相加,除以30天。

(×)D、对人员增减变动很小的单位,其月平均人数可以用月初人数与月末人数之和除以2求得。

(√)D、对新建立不满整月的单位(月中或月末建立),在计算报告月的平均人数时,应以其建立后各天实有人数之和,除以该单位建立的天数。

(×)D、对于以对外加工生产为主、对外加工费收入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如果对外加工费收入出现跨报告期支付的情况,为保证总产值生产口径计算的准确性,应将对外加工费收入按实际情况调整,记录本报告期应实际收取的对外加工费收入。

(√)D.队统计单位按照在地统计原则调查,队含有多个法人单位的多法人联合体,应将多个法人单位作为一个统计单位。

(×)D.对连续变量数列,既可以编制成单项式变量数列,也可以编制成组距式变量数列。

(×)D.对同一个问题进行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比全面调查使用经费要多。

(×)D.对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工业增加值含义及其计算

工业增加值含义及其计算

⼯业增加值含义及其计算长期以来,规模速度等指标多被⽤来考核某⼀⾏业或地区经济发展效果,不仅形成了普遍重视产值和速度、忽视质量和效益的情况,还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竞争⼒不强等深层次问题。

因此⽬前⼯业增加值率作为引导⼯业提⾼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个重要指标,被各地纷纷采⽤。

然后,由于受计算⽅法、资本有机构成、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业增加值率有时并不能客观反映投⼊产出效果,需要加强分析和研究,找出适⽤空间和范围,引导⼯业转型升级取得实效。

⼀、⼯业增加值的概念及其指标意义⼯业增加值是指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业⽣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业企业全部⽣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在⽣产过程中消费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

简⾔之,⼯业增加值是⼯业⽣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我国⽬前采⽤收⼊法核算年度⼯业增加值(即根据⽣产要素在⽣产过程中应得到的收⼊分配计算,具体构成项⽬有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产税净额、营业盈余等四项)。

从计算⽅法看,⼯业增加值与⼯业总产值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不仅包括⼯业增加值的内容,还包括原材料的转移价值,即原材料价值在不同企业间的重复计算。

⼯业增加值率是⼯业增加值占同期⼯业总产值的⽐重。

从企业层⾯看,⼯业增加值率是⼀个地区⼯业企业盈利能⼒和发展⽔平的综合体现,其值越⾼,说明企业附加值越⾼,盈利能⼒越强,投⼊产出效果越好;从⾏业层⾯看,⼯业增加值率的提⾼体现了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等成效;从地区层⾯看,⼯业增加值率体现了⼀个地区⼯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反映了其在产业分⼯价值链中的地位。

(⼀)⼯业增加值率⾏业分布特点从⾏业看,⼯业增加值率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第⼀,⼯业增加值率较⾼的⾏业主要有采矿业、烟草业、⾷品加⼯、医药等。

对于⼀个⾏业来说,越靠近⽣产的初级阶段,越是处在⽣产链靠前的环节,越是政府管制相对较强的垄断性⾏业,就具有越⾼的增加值。

⽐如,⽯油、煤炭、有⾊⾦属等的采掘业均属于资源型⾏业,烟草业是管制相对较严的特殊⾏业,这些⾏业往往具有较⾼的进⼊门槛,同时中间投⼊⽐重较低,⼯业增加值率也较⾼。

10 个指标 -回复

10 个指标 -回复

10 个指标-回复主题:10个指标导言:在各个领域的数据分析中,指标是一种衡量和评估事物、过程或绩效的重要工具。

无论是企业管理、投资决策还是市场竞争,指标都可以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本文将介绍十个常见的指标,并详细解释每个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收入增长率(Revenue growth rate)收入增长率是衡量企业收入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

计算方法是将当前期间的收入减去上一期的收入,再除以上一期的收入,最后乘以100。

这一指标可以提供有关企业销售增长的信息,帮助投资者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毛利率是企业生产销售过程中,销售收入扣除直接成本后的剩余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例。

计算方法是将销售收入减去直接成本,再除以销售收入,最后乘以100。

这一指标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其生产和销售过程的效益,以及对成本控制的能力。

三、净利润率(Net profit margin)净利润率是企业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例。

计算方法是将净利润除以销售收入,最后乘以100。

这一指标可以展示企业在销售过程中的盈利能力,同时也能反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能力。

四、资产利润率(Return on assets)资产利润率是企业净利润与总资产的比例。

计算方法是将净利润除以总资产,最后乘以100。

这一指标可以帮助投资者评估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和盈利能力。

五、资本回报率(Return on equity)资本回报率是企业净利润与所有者权益的比例。

计算方法是将净利润除以所有者权益,最后乘以100。

这一指标用于评估企业对所有者投资的回报率,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效果。

六、流动比率(Current ratio)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

计算方法是将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

这一指标用于评估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和流动性风险。

七、负债比率(Debt ratio)负债比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的比例。

2014年统计实务判断题

2014年统计实务判断题

2014年统计实务判断题A.按品质标志分组可以将总体单位划分为若干类型。

(√)B.保证时间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具有可比性是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B.变量分布中,各组的频率均大于0小于l。

(√)B.标志变异指标能衡量平均指标对总体单位某个标志的代表性程度。

平均差能够综合反映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离散程度。

(√)B.标志的具体表现是在标志名称之后所表明的属性。

(×)B.标准差愈大说明标志变动程度愈大,因而平均数代表性愈大。

(×)B.不同的实物单位可以进行汇总,指标的综合性能较强。

(×)C、从业人员包括离开本单位但仍保留劳动关系,并定期领取生活费的人员。

(×)C、存货增加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正值表示存货上升,负值表示存货下降。

(√)C.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有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

(×)C.从业人员月平均人数是以报告月内每天实有的全部人数相加,除以30天。

(×)D、对人员增减变动很小的单位,其月平均人数可以用月初人数与月末人数之和除以2求得。

(√)D、对新建立不满整月的单位(月中或月末建立),在计算报告月的平均人数时,应以其建立后各天实有人数之和,除以该单位建立的天数。

(×)D、对于以对外加工生产为主、对外加工费收入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如果对外加工费收入出现跨报告期支付的情况,为保证总产值生产口径计算的准确性,应将对外加工费收入按实际情况调整,记录本报告期应实际收取的对外加工费收入。

(√)D.队统计单位按照在地统计原则调查,队含有多个法人单位的多法人联合体,应将多个法人单位作为一个统计单位。

(×)D.对连续变量数列,既可以编制成单项式变量数列,也可以编制成组距式变量数列。

(×)D.对同一个问题进行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比全面调查使用经费要多。

(×)D.对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工业增加值的含义.doc

工业增加值的含义.doc

工业增加值的含义工业增加值1。

工业增加值的定义和计算工业增加值的意义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示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

是工业企业所有生产活动扣除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价值后的总结果;它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新的附加值。

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指标。

每个部门的增加值之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和提供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市场价值,也反映了生产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

因此,建立增加值统计将为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提供可靠的基础,也是建立资本流动的基础。

工业企业建立增加值统计可以反映工业企业的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为改善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依据,促进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协调。

2、工业增加值的计算原则从工业增加值的概念出发,工业增加值的计算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本期生产原则:工业增加值核算必须是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的工业生产成果。

只有在工业企业报告期内进入工业生产过程后,工业增加值才能通过工业生产活动创造的产品和服务来核算。

报告期内未生产的工业产品,即使在报告期内销售,也不能视为当期工业生产成果。

相反,只要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无论是否销售,都应计入报告期内的生产结果。

(2)最终结果原则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反映在当期生产、销售、可供销售和自产自用的产品和服务中,不包括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产品和服务。

从价值形式的角度来看,产品生产过程也是一个价值转移的过程。

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产品价值(中间投入)随着生产过程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上。

为了避免产品价值的双重计算,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必须从工业总产值中扣除。

因此,有必要保持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价格和指数范围的一致性,以避免工业增加值计算结果的偏差。

(3)市场价格原则目前,用于计算中国工业增加值的计算价格是生产者价格,即生产者价格估计的产量减去买方价格估计的中间消耗。

统计学简答题

统计学简答题

统计学简答题1.什么是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简单分组是只用一个标志对总体进行分组。

复合分组是对同一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层叠进行的分组。

2.什么是国民核算体系,历史上出现过那两大核算体系,区别在哪里,国民核算的意义。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测量系统,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与利用,又有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以及经济运行的总量、速度、比例和效益。

MPS,SNA,区别:(1)在核算范围上,MPS限于物质产品的核算,把非物质生产性的服务活动排除在生产领域之外;SNA的核算范围覆盖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不受物质生产领域的局限,因而能完整地反映全社会的经济活动。

(2)在核算内容上,MPS主要反映物质产品的生产、交换和使用的实物运动;SNA除核算货物和服务的实物流量外,还注重收入支出和金融交易等资金流量和资产负债存量的核算,能更好地反映社会再生产中实物运动与价值运动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运动过程。

(3)在核算方法上,MPS主要采用平衡表法,SNA主要采用复式记帐法,3.什么是资产和负债,经济资产是如何分类的?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企业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经济资产分为金融资产与非金融资产。

非金融资产又包括生产资产与非生产资产,生产资产又包括固定资产、存货、贵重物品。

非生产资产包括自然资源、合约、租约和许可,外购商誉与营销资产。

金融资产包括货币黄金和SDR,通货和存款,债务性证券,贷款,股权和投资基金股份,保险、养老金和标准化担保计划,金融衍生工具和雇员股票期权,其他应收款、应付款。

4.从幂平均数形式说明各数值平均数相互关系?幂平均数的定义是x t=x tn t当t=1时,幂平均数就是算术平均数,t=-1时,幂平均数就是调和平均数,t趋向于零时,幂平均数的极限形式就是几何平均数。

对决定工业可比价增加值发展速度有关参数的思考

对决定工业可比价增加值发展速度有关参数的思考

对决定工业可比价增加值发展速度有关参数的思考工业增加值是计算工业发展速度的总量指标,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国家现行统计方法制度规定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工业增长速度。

一、工业增加值有关概念和制度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生产法,生产法是指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投入的价值,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二是收入法,本文暂不讨论。

国家现行工业统计和核算制度规定,月度工业增加值采用生产法,年度工业增加值采用收入法。

月度工业增长速度=基期现价工业增加值加值报告期可比价格工业增×100%-100% 其中分子部分,即报告期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当月工业增加值。

(注,企业、行业小类、中类、大类原理均如此, 企业累加得小类,小类累加得中类……各地方累加得全省,依此类推)理论上:生产法当月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产品产量×产品销售单价-工业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实际统计中:由于月度统计对时效要求高,受企业财务核算的影响,难以快速取得详细的财务资料,因此国家规定采用推算的办法得到工业增加值,推算方法如下:月度工业增加值=月度工业总产值×上年度工业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率是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的比率,主要用于推算工业增加值)月度报表工作中,国家统计局统一制定了“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调查表,由企业按月填报当月和1-本月累计工业总产值,各级统计机构汇总得到本辖区的规模以上分行业小类、中类、大类和总的工业总产值。

在形成中类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后,以中类行业的工业总产值乘以该中类上年的工业增加值率,推算出该中类行业的工业增加值,然后逐级向上汇总就可以得出大类工业增加值、全省总的工业增加值乃至全国的工业增加值。

二、可比价格工业增长速度主要参数关系的统计理论探讨我们从理论上来讨论决定工业增速的一些重要参数(现实统计中,使用工业增加值率进行推算,研究方法基本类似):根据工业增加值的概念:工业增加值=工业产值-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设:2012年现价工业增加值=P c12Q c12-P j12Q j12+ZZS122011年当年价工业增加值= P c11Q c11-P j11Q j11+ ZZS11其中:P c12为2012年工业品销售价格,Q c12为2012年工业品销售数量,P j12为2012年工业品投入价格(可理解为包含原材料在内更广义上的购进价格),Q j12为2012年工业品投入数量(可理解为包含原材料在内更广义的投入数量),ZZS12为2012年企业应交增值税;P c11为2011年工业品销售价格,Q c11为2011年工业品销售数量,P j11为2011年工业品投入价格(可理解为包含原材料在内更广义上的购进价格),Q j11为2011年工业品投入数量(可理解为包含原材料在内更广义的投入数量),ZZS11为2011年企业应交增值税。

工业增加值含义及其计算

工业增加值含义及其计算

长期以来,规模速度等指标多被用来考核某一行业或地区经济发展效果,不仅形成了普遍重视产值和速度、忽视质量和效益的情况,还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竞争力不强等深层次问题。

因此目前工业增加值率作为引导工业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被各地纷纷采用。

然后,由于受计算方法、资本有机构成、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工业增加值率有时并不能客观反映投入产出效果,需要加强分析和研究,找出适用空间和范围,引导工业转型升级取得实效。

一、工业增加值的概念及其指标意义工业增加值是指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在生产过程中消费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

简言之,工业增加值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我国目前采用收入法核算年度工业增加值(即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到的收入分配计算,具体构成项目有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等四项)。

从计算方法看,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不仅包括工业增加值的内容,还包括原材料的转移价值,即原材料价值在不同企业间的重复计算。

工业增加值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同期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从企业层面看,工业增加值率是一个地区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和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其值越高,说明企业附加值越高,盈利能力越强,投入产出效果越好;从行业层面看,工业增加值率的提高体现了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等成效;从地区层面看,工业增加值率体现了一个地区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反映了其在产业分工价值链中的地位。

(一)工业增加值率行业分布特点从行业看,工业增加值率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第一,工业增加值率较高的行业主要有采矿业、烟草业、食品加工、医药等。

对于一个行业来说,越靠近生产的初级阶段,越是处在生产链靠前的环节,越是政府管制相对较强的垄断性行业,就具有越高的增加值。

比如,石油、煤炭、有色金属等的采掘业均属于资源型行业,烟草业是管制相对较严的特殊行业,这些行业往往具有较高的进入门槛,同时中间投入比重较低,工业增加值率也较高。

经济师《中级基础》:工业增加值

经济师《中级基础》:工业增加值

经济师《中级基础》:工业增加值
1、中级经济师工业增加值的含义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换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即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2、工业增加值的作用
工业增加值是考核工业生产成果的代表性总量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工业增加值总量指标可以真实、正确的反映工业生产的成果,并对企业经济效益起到导向作用。

更重要的是,利用工业增加值考核工业生产运行结果,不受企业生产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使不同行业间具有可比性。

通过分析工业增加值的四大要素,即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还可以全面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工业增加值在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情况。

3、中国工业增加值的计算
目前中国主要采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目前中国核算和公布现价工业增加值和不变价增长速度。

国家统计局已自2002年4月起在全国实行价格指数缩减法测算工业增长速度的新方法,即利用产品出厂价格指数消除产品价格变动因素,计算出与基期价格可比的工业增加值,用以计算增加值发展速度。

例:目前中国工业增加值采用()进行核算。

A支出法B 分配法 C 生产法 D 收入法
第三产业增加值
第三产业是指为生产和百姓生活及其他活动提供各类服务的产业,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第三产业的核算分行业分别进行,一般采用收入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生产增长速度
一、基本定义
工业生产增长速度(简称工业增长速度),是以工业增加值作为总量指标计算出来的,用以反映一定时期全国或某一地区工业生产增减变动的相对数,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可以反映工业经济的运行走势,判断经济景气程度,研究经济周期运行状况。

由于工业统计调查的范围和频率不同,工业增长速度又分为全部工业增长速度和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

全部工业增长速度,其统计范围为全部工业,按季度和年度统计、计算和公布。

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其统计范围为规模以上工业,按月度统计、计算和公布。

二、计算方法
中国工业生产增长速度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即本期现价工业增加值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后,与同期增加值对比的增长速度。

计算公式为:
具体步骤:一是计算分行业年度工业增加值率,根据“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调查数据计算出每个调查企业的全年工业增加值,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汇总出本区域分中类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再按照工业增加值除以工业总产值计算得到工业增加值率。

二是计算报告期现价工业增加值,各级统计局分别依据企业上报的数据,汇总本区域分中类行业的报告期现价工业总产值,乘以该中类上年度的工业增加值率得到中类的现价工业增加值。

三是计算报告期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用中类行业的现价工业增加值除以该行业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得到该中类行业的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对本区域的中类数据进行汇总,分别获得大类和全区域的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

四是计算工业生产增长速度,用扣除价格后的本期可比价格增加值除以同期增加值得到分行业和全区域的增长速度。

现行工业生产增长速度的统计和计算由国家统计局组织实施,由各级统计局依据本区域的基础数据分别统计和计算。

国家统计局对企业上报的基础数据进行超级汇总,依据其汇总的数据计算全国工业生产增长速度;省以下各级统计局也分别按辖区内的企业汇总本地区的数据,并按本地区的汇总数据计算本地区工业生产增长速度。

地区的工业增加值总量和工业生产增长速度需报送上一级统计局进行审核、评估,经上一级统计局认可后方能对外公布。

三、资料来源
年度工业增加值资料是通过国家“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年报表获得基础数据,调查范围是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和部分规模以上小型工业企业,共约10万家。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2010年末
约有30万家,实行全面调查,其中大中型由工业企业通过网络直接将数据上报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心,规模以上小型企业采用逐级上报方式。

国家统计局力争在“十二五”时期将联网直报方式推广到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小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采取逐级审核、上报的方式。

四、数据公布
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每月公布一次,全国全部工业增长速度每季公布一次。

省级工业生产增长速度由省级统计局公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