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笔记——第三章:清静无为,少私寡欲

合集下载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学习笔记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学习笔记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学习笔记老子<道德经> 第三章学习笔记(2008-03-17 17:47:11)转载▼分类:学习笔记标签:文化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对原文的理解:不要树立榜样,这样民众就不会把精力放到争当先进上面去了;不要过于看重稀有的财物,民众就不会为此而去偷盗;把能引起民众欲望的东西收藏起来,这样民心才不会乱。

所以,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让民众心里的欲望越少越好,但是要让他的肚子能吃饱饭;不要让民众有什么雄心大志,但是要使他们身体健康。

只要做到了不让民众知道不该知道的事情、不要有不该有的欲望,即便是那些有点聪明的人也不敢轻举妄为。

如此这般,看似无所作为,却可以达到无所不治的效果。

对字的理解:不贵难得之货:贵,以为贵,重视的意思。

对本章的体会:在管理天下方面,老子认为关键在于民众的管理者要做出正确的引导,于是老子讲了这段劝导为政者的话。

乍看起来,这段话似乎有点消极,其实不然。

因为老子清醒地知道:人的认识能力是有不同的。

不尚贤,本身就说明贤者是有的,任何一个人,通过对“道”的不断修炼和体验,都是可以达到贤者的境界的。

但对于认识能力有限的人来说,他们往往只会看到表面现象,如果一味尊崇贤能,他们就会争相效法其表,而忽略了背后的实际意义;在争夺名利的过程中还会引起许多争端。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用偷盗的方法去获得难得之物,但用适当的方法去避免总是有意义的。

把容易引起人的欲望而又不可能均享的东西适当收藏起来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或许会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愚民政策,是消极的,其实不然。

适当地树立一些榜样,对广大民众是有一定引导作用的,我们以前经常倡导人们向某些英雄人物学习,这本身是有积极意义的。

而“不尚贤”,就是提醒我们不要过分夸大和依赖榜样的作用,要引导人们学习榜样的精神实质而不是表面的具体做法。

关于性的中医理解

关于性的中医理解

关于性的中医理解性,形声字,从心,生声。

临床上很多人出现性功能减退,风此类人,大多一家认为是肾虚,反复补肾,效果却一般。

性欲的问题,从中医的角度来分析,涉及到心、肝、肾三个脏器,三个脏器的功能一个也不能差。

首先谈欲,很多人不是性能力差,而是欲望差,为什么?正所谓“温饱思淫欲”,性欲是思出来的,“思春”之词,颇合乎其理!现代人工作压力较大,思虑过多,暗耗心血,导致心血不足。

每天下班回家,人已疲惫万分,哪有心思思“欲”,临床上大凡性欲淡漠之人,心脉均较弱,补充心血,温阳心脏即可以提高欲望。

反思“伟哥”的研发过程,也正好与之相符!药物治疗是一个方面,适当反放松心情,劳逸结合,学会提高生活品味,对性欲的恢复很有必要。

有思能否有持?这里的持不是坚持,是把握之意,意思是说,有了性欲的冲动,能否将欲望有思想向器官转换,有些人有欲望,但无法勃起,出现阳痿,或勃起无力。

这处决于肝!肝主筋,肝血不足之人,纵然心血足,有欲望,但不能“持”,即无法正常勃起。

有持能否“强”,与肾有密切关系。

肾为作强之官,肾虚的病人,往往每次同房时间短,完事后出现腰酸,体力恢复比较慢。

精子数量少或活力较差,这样的人需要补肾!心肝肾如同性之三部曲!心气至则“思”,肝气至则“持”,肾气至则“强”!心为性欲之苗;肝为性欲之茎;肾为性欲之根。

性者,人之本能也。

道与医一次一个朋友随口说了一句,“如何将这根棍子弄成一样长的两截?”“用锯子锯开不就是了?”“能一样长吗?”我沉思了一会,是啊!能锯得一样长的两截吗?如果用尺子量可能是一样长!如果用卡尺来量呢?用卡尺测量是一样长!如果用更加精密的仪器呢?再继续下去,从分子、从原子......简单的一根木头想弄成长短完全一样的确不可能!那我们为什么要追求一致呢?孔子追求中庸之道是一种境界,中能做到吗?老子的无为而治,放弃人为的改动,由心而发,是否更加接近于本质?如果你是两弟兄,父母给你们一样的食物、一样的衣服、一样的教育条件......在他们心中真正的做到了对两个小孩的完全一致?绝对没有孰轻孰重?我觉得与其刻意的追求一致,不如随心而发,顺应自然!天地原本就是不平衡阴阳原本就是不平衡真因为有了不平衡的基础,才有了纠正不平衡的动力存在!有了变化的动力,才有了事物的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

道德经第三节感悟心得体会

道德经第三节感悟心得体会

道德经第三节感悟心得体会《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著作,它以简练的语言阐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

第三节,即《道德经》的第三章,主要讲述了“无为而治”的理念,强调了无为的治理方式以及它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以下是对第三节的感悟心得体会。

首先,第三节中“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表述,揭示了老子对于社会治理的基本看法。

老子认为,如果社会过分推崇贤能和稀有之物,就会引起人们之间的竞争和欲望,从而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

因此,他提倡一种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减少人们的欲望和竞争,以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其次,“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这里,老子提出了圣人治理社会的方法。

圣人通过满足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减少他们的欲望和野心,使他们保持一种简单、纯朴的状态。

这种治理方式不是强制的,而是通过引导和教育,使人们自觉地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范。

再者,老子在第三节中提到“为无为,而无不治”。

这里的“无为”并不是指什么都不做,而是指顺应自然,不违背事物的自然规律。

圣人通过“无为”的治理,使社会秩序自然而然地达到最佳状态。

这种治理方式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顺应自然,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理效果。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第三节也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老子提倡的“虚其心,实其腹”,意味着我们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满足,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

通过减少内心的欲望,我们可以更好地专注于自己的精神成长和内在修养,从而达到一种心灵的平和与宁静。

此外,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也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因为过度追求物质和名利而感到焦虑和疲惫。

通过学习老子的“无为”哲学,我们可以学会放下一些不必要的欲望和追求,专注于自己真正需要和珍视的事物,从而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幸福。

最后,老子的“无为而治”不仅仅是一种治理理念,更是一种生活哲学。

《道德经》读书笔记范文(精选7篇)

《道德经》读书笔记范文(精选7篇)

《道德经》读书笔记范文(精选7篇)《道德经》读书笔记范文(精选7篇)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让我们好好写份,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道德经》读书笔记范文(精选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道德经》读书笔记1《老子》,又称《道德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千百年来,从东方走到了西方,鲁迅先生更是高度评价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 读《老子》,只觉意蕴深远,令人自然而然地融入那个无欲无求的世界,下面便是我读完《道德经》后的一些感受。

《老子》一书,分为道、德两篇,虽只五千余字,却系统阐述了以“道”为核心范畴的思想体系,形成了极具象征性的文化特色。

初读前,我对其还仅停留在“无为而治,消极避世”的印象上,直至认真品读后,才深觉这更是一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境界,收益匪浅。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的确,最善的人就好像水一样,水滋润万物而不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千百年来中华儿女正是深受其影响,以这样的从容姿态、包容性品格、和谐相处的深厚情怀,共同推进社会文明的互补互融,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在生活或工作中,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而了解自己的人是更加明智的。

别人是有力量的,而战胜自己才叫强大。

知足常乐,有积极行动力的人能更加长久。

确实,一直以来我们总对别人要求太多,却忽略了对自我的反省与审视。

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充分了解自我,才能取长补短,更好的完善自我。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以相反相成的辩证观点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道法自然,揭示了宇宙中万事万物对立统一的关系,这也是我们追求天人合一需遵循的原则。

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无所作为,而是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不好大喜功,那样便会有更大的作为,联系当前我们所倡导的和谐社会,一定程度上正是吸收借鉴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弘扬民族精神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我读《道德经》第三章有感

我读《道德经》第三章有感

我读《道德经》第三章有感1、我读《道德经》第三章有感《道德经》第三章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读《道德经》仿佛有点儿读微博段子的感觉,因为老子惜字如金,一章就那么百来个字,恰恰符合今天微博、微信、说说的特点,但是千万别误解,其实不是那么回事。

老子所著道德经通篇的连贯性非常强,前后之间的衔接天衣无缝,藉此可见,老子绝对是文章高手。

在第二章中,老子第一次抛出了“无为”以及圣人(得道高人、明道之人)的行为准则,紧跟着在第三章中老子进一步深入地继续深度、广度地阐述了这两点。

此外,精致短小的章节,通常都有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论道或者论德,另一部分则是给出了圣人行为准则(当然偶尔也来个反面典型),藉此告知世人,这些道该如何去实践。

事实上,这也就是《道德经》历经数千年依然经久不衰,受到追捧的原因之一。

《道德经》的这种伟大,就是从“道”与“德”的角度出发,见微知著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某些一定会发生的现象。

于是,老子虽然生活在春秋时期,但是却于数千年之前就知道今日世界会发生的一切。

当网络上的几个小红人为了博取眼球制造热点在不遗余力地折腾着的时候,老子骑在了牛背上,慢慢悠悠地道出了“不尚贤,使民不争”(不尊尚虚名,民众就不会攀比相争)。

其实老子在数千年之前先知先觉所预见的现象,不仅仅只是发生于互联网上,在学术界,在知识分子层面,这一现象或许更为突出。

少数颇受社会尊崇的高级知识分子,也常常语不惊人死不休,而他们这些行为的核心动机,大概也是博取知名度,以期进而扩大影响力,从而在商业社会的洪流中可以攫取一些利于自身的方方面面的利益。

《道德经》的第三章,在深入阐述“无为”、“无为而治”以及如何实现无为而治的圣人行为准则。

老子除了强调不要尊宠虚名,以免让天下人为此不择手段地追逐之外,还提出了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不要搞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让其顺着物以稀而贵的方向,影响了社会风尚。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何。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崇尚贤能,使人民不争功名利禄,不看重稀有的财物,使人民不去偷盗,不显耀能引起贪欲的东西,使人们的心性不被扰乱。

所以圣人治理天下,要使人民的心思空寂,使人民腹中充实,使人民的意志薄弱,使人民的筋骨强健。

经常使他们处于没有知识,没有欲望的状态,从而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不敢妄为,行无所作为之道,那么天下就没有治理不好的。

依照老子的想法,人是平等的,物也是平等的,何必要人为的区别对待呢?但这种区别的直接后果就可能是彻底的溃败或者消亡,我们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总能发现一些自以为是的学生,将好的学习技巧,学习方法,等隐藏起来据为己有,生怕怕别人知道了这种天才的方法后超越自己。

世间万物,包括你所掌握的学习技巧和方法,本来就是存在的,何必那么小气。

保持淳朴的自然之性,心情豁然开朗,成绩自然节节高升。

那么在商场中。

内部控制是一个很有弹性的制度,倘若企业管理者疏忽了这一点,则会得不偿失,比如2005年年初,发生在中国银行哈尔滨河松街支行的“巨额现金神秘消失”案。

就是一起典型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造成的大案。

“虚其心实其腹”,稳定压倒一切。

再坚强的堡垒也能从内部攻破。

作为企业来讲,创造富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以及如何有效的杜绝“内患”变成了当务之急。

此处的“贤”字,非“圣贤”之“贤”,是自夸之“贤”。

人人不自夸、不自能、不自美,而民自然无争,社会也随之安泰。

崇尚贤才,是自然而然的。

若有意标榜,人工树立,必使人们争名逐利而不务实际,坐享其成而不做贡献。

贤名则会被投机者所用,必失其真,流于虚名,贻误国家,危害社会。

这一章中,老子告诫人们,人若法天地自然之道,使其体性合于大道,虚其心,无思无欲,无执无偏,恬然无为。

以“道”的无为原则修身治国,必可无所不至,无所不达。

道德经三章读书笔记摘抄

道德经三章读书笔记摘抄

道德经三章读书笔记摘抄《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著作,也是道家哲学的重要经典之一。

全书共分为81章,每章都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和丰富的人生智慧。

以下是对《道德经》第三章的读书笔记摘抄:在《道德经》第三章中,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

他认为,最好的治理方式是让万物自然发展,而不是过度干预。

这种思想与现代管理学中的“放权”和“授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老子强调,领导者应该像水一样,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滋养万物而不争,这样才能够达到和谐与平衡。

老子在这一章中还提到了“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这句话意味着,如果社会不推崇贤能,人们就不会因为竞争而产生冲突;如果社会不重视稀有物品,人们就不会因为贪婪而犯罪;如果社会不展示欲望,人们的内心就不会被扰乱。

这些观点对于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此外,老子还强调了“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这句话告诉我们,圣人治理国家,应该使人民心灵空虚,生活充实,意志柔弱,身体强健。

这样的治理方式能够使人民远离纷争,专注于生活的本质,从而达到内心的平和与社会的稳定。

在第三章的最后,老子提出了“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这一观点,意在说明,如果人民没有过多的知识和欲望,那些聪明的人就不会去利用他们,社会就会更加安定。

这并不是说我们要阻止知识的传播,而是强调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提升。

通过阅读《道德经》第三章,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老子对于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以及个人修养的独到见解。

他的思想不仅对古代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对现代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学习老子的智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寻找到和谐与平衡。

《道德经》第三章文字分享

《道德经》第三章文字分享

《道德经》第三章文字分享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一篇是现在流行讲的平台思维利他和利己是一对阴阳一切因公,其中有私;一切因私,其中有公,公私互转,是阴阳的互转,可惜的是我们经常是私也不私,公也不公元神当家,识神退位。

不尚贤是不要有分别心,恬淡自然,好不好都一样,美与丑都一样,居于中间的空无状态,后天意识心淡化,虚灵活泼之神常静不乱。

没有分别心,没有向外之心,心内空空,好像纯净的天空,清澈的水。

心是沉静不动的,如果有任何心思,就是在大脑皮层忙活,心灵的空间就阴云密布,一盆浑水,动荡不安。

这是入道的第一关,后天意识有一丝一毫,这个门就不给你开。

换句话说,就是甘愿为愚,一愚解千愁,就是所谓的大智若愚民争,争什么?有难得之货,即会有盗和机巧觊觎心、攀缘心此起彼伏,个业造成共业,共业影响个业治己如亨大国五蕴衍化,哪一个又不是因见而生识神?弱其志,强其骨:婴儿是不是很弱,但是把自己练得如婴儿般至柔,虽然至柔,如天地的大元气,却可以至强至刚,浩浩荡荡,包天地而入日月。

无知无欲,是说无“识”,无停止。

欲,看似是贪婪,却也容易懈怠。

吕动宾说的:世之财物,人人爱底,一见即欲;不见可欲,人之心就乱了。

我无见,我就无欲——这个“见”。

很有意思,如果是远离,也只算是出世躲避;但如果是:见而不现,便是内心的功夫,着尘而不染;入色而不熏,自在。

无为这个词曾经被误导误读。

我理解其实无为是,能放得下,有所不为。

只有有所不为才能聚集精力有所作为,这就是道家的执一、贞一、守一的思想。

无为这个词也曾经被误导误读。

我理解其实无为是,能放得下——不为所为。

才能聚集精力有所作为,这就是执一、贞一、守一的。

最后说一句,贪眼见之物——人性的矢然。

马斯洛的定义有个很细微的地方,五层需求求索中,人,一定是在满足其一层后,且一定会向上一层伸手。

老子道德经学习心得体会_学习老子道德经总结与感悟

老子道德经学习心得体会_学习老子道德经总结与感悟

老子道德经学习心得体会_学习老子道德经总结与感悟道德经是一部言仅5000字的中国古代哲学巨著,它虽是老子所著,但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是由老子从劳动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老子道德经学习心得体会_学习老子道德经总结与感悟,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篇一:老子道德经学习心得说起“道”,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紫气东来”,也偶尔试着去理解“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里所透露出的哲学。

《道德经》只有五千余字,虽然字数不多,却是章章锦绣,字字都彰显出经典。

我不是个好学生,虽然老师为我们进行了很深的讲解,但是这其中的“玄之又玄”,让我望“道”兴叹。

此书中涵盖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辩证方法,包括治国之道、处世哲学、人性修养、养生之道等等的智慧,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细细品味。

我最喜欢的文豪鲁迅先生说的:“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再比如说南怀瑾南老曾说:“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体现出了道法自然为风骨的重要性。

这是一本很有魅力的经典,能给疲惫的心灵带去力量,他告诉我们应该怎样释然地对待人世间的种种,怎样体悟万物的阴阳两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鼓励我们以一个乐观的心态看待天下万物。

“致虚极,守静笃”一个“虚”字告诉我们时常要放空自己,当心无一物时,向内观,自己的心感受到内在的光明,才能探寻事物的本质。

“上善若水”,也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成语,而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个人的浅薄理解:水的运动规律最接近道了,一个人甘于处下,善利万物而不争、放下自己、包容别人、返璞归真、像水一样至阴至柔、圆润处事,只有这样我们的道路才会走的更平坦才能得到长久的幸福。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故道不可说,不可说。

这便让我更难以理解——“道”。

篇二:老子道德经学习心得道家弟子经常把《道德经》当经念,这本是道教徒的日常作业。

道家思想学习心得(优秀篇)

道家思想学习心得(优秀篇)

道家思想学习心得(优秀篇)清静无为篇一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

具体地说,就是《道德经》所说的“少私寡欲”。

这种清静无为以养神长寿的思想,一直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浸透到养生学中养精神、调情志、气功导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老子》的中心,是阐述自然无为的哲学。

在方面,《老子》主张“虚静无为”,即反对以人为的手段,包括种种文化礼仪来干涉社会生活,尊重生活的“自然”状态;关于人生态度,《老子》也主虚静、退让、柔弱,但这并不像后人所理解的那样消极,因为《老子》所推重的“阴柔”,实是一种长久之道和致胜之道。

因为物极必反的规律,所以在社会制度上,如果太过于强调其中一反面,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所以老子所主张的哲学和行事方式的核心是“无为”。

即注重于取消一切导致混乱的源泉。

以无为为之,以不治治之。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在老子看来,“无为”是圣人“治天下”、“取天下”的基本原则。

老子提倡“无为”,其形上依据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其现实理由是“我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

无为是针对有为而发的。

老子认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无为”也指感物而动,遇事而为,事先没有设想要做什么事。

老子的“无为”,由于是针对“有为”而提出来的,所以容易被人理解成“无所作为”、“不为”,将无为视作上的无所作为、放任自流,这是从消极的方面去理解无为。

“无为”,作为一种原则和行为方式,其基本特征就是“因其自然”。

而“因其自然”,指的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而自然就是事物不假外力而自我如此的状态。

“因其自然”的“因”,是因循、沿袭的意思。

因循的前提是要承认和肯定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

“因其自然”思想也反映了古代农民的普遍愿望。

在上,“因其自然”的主旨是期望帝王顺应民心、不要刚愎自用。

博雅读老子之三:无为而治——老子《道德经》第三章

博雅读老子之三:无为而治——老子《道德经》第三章

博雅读老子之三:无为而治——老子《道德经》第三章老子第三章是比较难理解的章节之一。

为何?因为这一章如果没有仔细深入的思考很容易理解错误。

一般初次看到这一章时觉得很难接受老子的观点,博雅初读第三章时也是充满疑惑。

比方说:1:“不尚贤,使民不争”,博雅的想法:怎么能“不尚贤”呢?治理国家怎么能不任用贤才呢?2:“实其腹,弱其志”,博雅的想法:这不就是愚民政策吗?3:“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博雅的想法:怎么能让有智慧的人不敢作为呢?其实博雅心里也知道,老子不可能是这个意思,但就是不清楚老子为什么要这么来表达。

经过反复研究以及参考了很多专家的解释,心里才慢慢明晰起来。

原来是因为老子站的高度和我们常人是不一样的,思想没有到达一定的高度是不能理解老子的话的。

下面博雅就老子第三章说一下初浅的认识。

第三章按博雅的理解分成了三个层次,也是圣人治理国家要达到的三个阶段。

第一是教育国民要“三不”,就是:“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

因为贤名、货利、贪欲此三者是惑乱人心的祸根。

不尊贤者虚名,民众就不会攀比相争,不去特意哄抬贵重物品,民众就不会生出盗窃占有之心,不去挑拨欲望,民众之心便不会乱。

老子说的“不尚贤”不是不用贤能,而是说不过于推荐贤者虚名,不给予贤者什么特殊待遇。

遍观当今,普遍的一个现象就是人的职位越高待遇越好,越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所以这就产生了对于高职位的明争暗斗,从而社会就会变得不和谐。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有地位的想更高的,钱多的想更多的,到最后变成了法之不容、人之不耻。

圣人教育国民的第二个阶段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

也就是说:圣人治理天下,要净化人们的心灵,满足他们的温饱,削弱他们的争名夺利之志,强壮他们的身体。

这不是愚民政策,而是要满足人们的自然需求,减弱人们对于非自然需求的欲望,从而使得人能顺乎自然。

“虚其心、弱其志”就是使百姓们没有盗取利禄之心,没有争强好胜之志。

“实其腹,强其骨”并不是要剥夺人们的生存权利,而是要尽可能地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温饱,身体健壮可以自保自养。

《道德经》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德经》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德经》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治(一),经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gē)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fú)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二),关键词解析尚:以……为尚,即崇尚、推崇。

贤:多才也,指才能。

不争:指不争贤,不争相拥有、获取某种才能,也即不争当有某种才能的人。

贵:以……为贵,即珍视、看重。

见:“现”的本字,使……显现,即呈现,宣扬。

可:是“哥”和“歌”的本字。

甲骨文为(似竽的乐器)和(口,发声)的组合,表示吹奏乐器、和乐唱歌。

本义指古代男女以吹笙唱歌方式求偶。

当“可”的“吹笙唱歌”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可”,另造“哥”代替,表示对唱。

当“哥”本义消失之后,篆文再次加“欠”(甲骨文)另造“歌”代替。

可欲:男欢女爱、声色情欲。

欲即色欲、情欲,如《黄帝内经》“以欲竭其精”,乐色曰欲。

如佛教用语欲障、嗜欲、欲海。

心:心灵,指思想。

志:志向,指欲望。

智者:与无知、无欲的人相对,指有知、有欲的人,即知美好而欲占有之人。

为无为:即“处无为之事”。

第一个为指作为、行事,此处指治理。

治理则针对整体的根本作为。

(二),经文释义不标榜、崇尚任何才能,使民不争当某一贤能(——没有哪种才干应该被推崇);不以任何稀缺难得的物品为贵,使民不相盗取(——没有哪种物品应该被推崇);不呈现、宣扬任何男欢女爱、声色情欲,使民心不乱(——身体和性乃自然属性,恬静淡漠为上,过之则色令智昏)。

所以圣人的治理(之法):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空乏人们的心灵,填饱人们的肚子;弱化人们的志向,强健人们的筋骨。

总是使人没有那些所谓美好的认知和占有欲,使有那些认知和欲望的人不敢作为。

针对整体的根本作为,就没有治理不好的。

(三),问题思辨统观前三章,第一章主要对“无”、“有”做了定义,讲了“玄”——“无欲”、“有欲”之“玄之又玄”这个方法。

道家思想的核心

道家思想的核心

道家思想的核心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道家第一原则:“道法自然”。

顺应自然,不要过于刻意,“去甚,去奢,去泰”。

人要以自然的态度(三个层面)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自我。

所以会有“自然——释然——当然——怡然”。

2、道家第二原则:“为而不争”。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厚德载物,上善若水”。

四种情况:方而不割——有棱角而不伤人;直而不肆——率直而没有放肆;光而不耀——有光芒而不炫耀;廉而不剐。

体现处世的态度:平和、宽容、自然。

3、道家第三原则:“清静为天下正”。

清静之道,自然之道。

“处无为之事,行无言之道”,高明的管理者要懂得:“不言之教”,有时无声胜有声。

“治大国若烹小鲜,不可烦,不可挠;烹小鲜者不可挠,治大国者不可烦,烦则人劳,挠则鱼烂”。

严子陵:“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4、道家第四原则:虚其心。

道就是虚,去除心中的念想、重重心事就是快乐;即让心虚着,没有心事,才能体验生命的乐趣。

虚心:可以学习新知识(更新知识);可以更加包容一切(无成见)。

只有虚其心,才能有容人之量。

虚心的意义:可以超越自己,否定自己,不断提升自己;虚心是一种美德,——心量特别大,能包容各色各样的人,特别是一些有个性的人才(容人之量,是靠把原有对人的成见、意见、不愉快、抱怨、不满意等等忘却才能达到)。

经营智慧:忘却屡屡经验(使自己成功的方法、经验,学习更新的、更好的东西)才能有更适合发展的东西。

5、道家第五原则:“正言若反”。

自然是阴阳对立统一的。

“反动”——事物的发展一定是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智者一定有所不智的地方,该智则智,不该智则不智——有所智有所不智)。

“相辅相成“——太极管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对立面的统一)。

美国的张绪道(新道家)主张:从相反的角度考虑同一个问题;考虑正反的转化。

学会:放弃掉(防止盛极而衰);继续挖潜。

《道德经》第三章解读.docx

《道德经》第三章解读.docx

《道德经》第三章解读《道德经》第三章解读《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创作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誉为中国道家哲学的经典之一。

第三章是《道德经》中的一篇短篇章节,探讨了道的本质和运行规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道德经》第三章进行解读,并尝试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

第三章的开头写道:“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这句话传达了一个深刻的道德观念,即不通过过度赞扬有才能的人来激发人们之间的争斗,也不通过价格高昂的商品来引发盗窃行为。

相反,通过不贪图虚荣的生活方式,可以使人们的心灵保持平静,摆脱贪欲的困扰。

这种以谦虚为美德的观念在今天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接着,《道德经》第三章讲述了道的本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这句话意味着当我们过度标榜美好和善良时,反而会导致相反的结果。

因为道德的本质在于相对的存在,没有美就无法体会丑陋的存在,没有善就无法明白邪恶的存在。

如果我们只追求美好和善良,而忽视了存在的坏与恶,就第1页/共4页会失去对道德的真正理解。

这种观点提醒我们要保持对事物多元性的认识,不要陷入主观的偏见中。

第三章的最后一部分提到了“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这句话暗示了道德是个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德者不会故意追求道德,而是自然而然地具备了道德品质。

与之相对,下德者并非没有道德,而是不以道德为目标,却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正直和善良。

这种观点提醒我们,道德不仅存在于伟大的行为之中,也存在于日常琐事、平凡之中。

通过对《道德经》第三章的解读,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关于道德和生活的深刻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追求谦虚和内心的平静,而不是以物质的价值来评判人和物。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道德的本质是多元的,不应片面追求美好和善良。

最后,我们要明白道德存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之中,不仅体现在伟大的行为上,也体现在平凡和细微之处。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认同道德的重要性,但对于道德的理解和践行却常常存在困难。

道德经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道德经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道德经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道德经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1《道德经》强调要尊重自然法则,顺势而行。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就是规律,规律从自然而来,只有遵循自然法则,人才能有所为。

违背了自然规律,必然会受到惩罚。

工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到今天才被大家认识。

教育也是这样,只有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儿童成长的规律,顺其天性,因材施教,才有成效。

《道德经》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教育不是教师更多地施教于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体会,收益会更大。

《道德经》以朴素的辩证方法论来审视世界,审视人生,多次强调“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居”。

一个人要踏踏实实做事,不求华丽的辞藻;做了一点事,不能居功自恃,应该谦虚谨慎,正确对待自己。

正确对待自己是最不容易的事,所以说“知人者智,知己者明”。

许多人犯错误,往往是因为缺乏自知之明,有了一点成绩就忘乎所以;遇到一点挫折就失去信心。

《道德经》以辩证思维来审视人生的祸与福,所谓“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所以人要居安思危,顺利的时候要想到会遇到的各种挑战,读后感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想到前途的光明。

《道德经》还告诉人们,有一点是可以避免因犯错误而招至祸害的,就是我们常常讲的“知足常乐”。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

”祸往往出于贪婪,现在的高官也好,小官也好,不都是因为贪婪吗?《道德经》最后一章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真实可信的话不华丽,华丽的辞藻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一定善良;真有知识的人不卖弄,认为自己什么都懂的人,其实不一定有知识;自然法则是让万物受益,而不伤害;高尚的人的准则是默默工作,而不去跟别人争夺。

我想我们应把它作为座右铭:不听华丽的辞藻、美丽的奉承;不炫耀自己,努力学习;认真工作,谦虚谨慎,为人民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道德经《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原文及鉴赏

道德经《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原文及鉴赏

道德经《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道德经《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原文及鉴赏【导语】:[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读老子《道德经》第三章有感

读老子《道德经》第三章有感

读老子《道德经》第三章有感读了《道德经》之后,最大的感受还是来自于心灵深处的弦被触动:我们要平心静气,忘怀名利得失,扫除心中的一切私心杂念。

心虚则气聚,气聚则神凝,神凝则朴生。

这里的“虚其心”不是让心空着,无所事事,无所适从,而是积极主动地打扫出洁净的家园,接纳那至诚不移、至高无上的心灵。

这是转变人们的观点,实现返朴归真的必要条件,是人的能动作用的具体体现。

在世界经济世界化、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并形成的当今社会里,我们不是“虚其心”,而是“实其心”,权力、金钱、美色充满心田,终日心事重重,劳苦愁烦。

实其腹,即是让肚子变得充实,如孕妇一般。

弥勒佛的海肚,不是吃出来的而是修炼有成的一种象征。

而现在的我们追求的不是精足、神全,而是山珍海味,美酒佳肴。

弱其志是削弱自我主观意志,一切顺其自然。

只有淡化了我们的主观意志,才能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心灵的作用,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

同样,也只有最大限度地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我们的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不过自我水平毕竟是有限的,只有遵循客观规律,以法治国,才能取得无所不为的业绩。

“常使民无知无欲”并非是圣人的愚民政策,而是体道的根本措施和开发潜在智慧、修养自我品德的最佳方式。

我们只有使自己经常沐浴在美妙的心灵家园里,才能充分理解自己,从而陶冶自我情操,升华自我。

300字道德经感悟心得

300字道德经感悟心得

300字道德经感悟心得300字道德经感悟心得篇1《道德经》又称《老子》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是道家思想****也是世界上除《圣经》以外被翻译的最多的经典名著。

经过为期一年的学习,我对道家少私寡欲,知足不辱等境界有了更深的体会,以下是我的感悟。

道家讲究无为而治。

如书中所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是说人们相互之间各干各的事彼此之间并无交集,仅有附近的鸡犬之声能够听到。

老子期望国家按照小农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自给自足且不需要社会交际,以此来避免人本身的私欲以及一切能导致国家破裂的消极情绪。

如果我们单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无为而治貌似是不现实的。

可是我们从生活的角度来看,平凡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随着我们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生活的幸福指数,而少私寡欲生活过得平平淡淡,没有大起大落,有一颗平静的心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好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处在人们所厌恶的地方可是更接近于道。

高尚品德的人做有利于众人的事而不与争,处在卑下的地位但他的做法是值得人们尊敬的。

我们生于这样一个快节奏的世界,有时候可能需要保护自我而不得不做一些自我不喜欢的事。

可是我想说,帮忙他人坚持谦卑的态度也未尝不可,也许你会失去一些东西,可是回报却是无穷的。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句话是说把自我当做天下,那么天下就能够寄予他了:把天下当做自我的生命来爱惜,那么天下就能够托付给他了。

我们中国目前仍处于发展中国家,复兴之路还有很长要走,而我们正处在国家的顶端,我们需要为国家的利益不懈奋斗,贡献出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力量。

“少年强则国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道德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哲学系统,它经过做人处事以及治国方针向我们阐述了我们应当坚持己身,且长且久等道理。

我们生于一个从应对面交际向全面数字化科技化互动的过渡时期,所以我们更需要坚持《道德经》里做人处事的道理并且沿袭发扬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使之始终坚持我们中国的特色甚至引领世界。

道德经第3章解读:无为而治乃大治

道德经第3章解读:无为而治乃大治

道德经第3章解读:无为而治乃大治第三章[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2[译文]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

所以,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

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

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3[引语]在老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天下大乱,国与国之间互相征战、兼并,大国称霸,小国自保,统治者们为维持自己的统治,纷纷招揽贤才,用以治国安邦。

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处处崇尚贤才,很多学派和学者都提出“尚贤”的主张,这原本是为国家之本着想。

不过,在尚贤的旗号下,一些富有野心的人,竞相争权夺位。

抢占钱财,给民间也带来恶劣影响。

一时间,民心紊乱,盗贼四起,社会处于动荡、大变动的形势。

针对社会上被人们所推崇的“尚贤”这个主张,老子在第三章里提出不尚贤的观点,同时也批评了由“尚贤”而引起的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

这个章里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他设想要人们回到一种无矛盾的“无为”境界。

不过,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定是都要持续地发展提升,所以老子的这种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是消极的。

老子看到了古代社会现实动乱不安、矛盾突出,这是出于差别的存有,老子想用减少差别,来减轻或避免社会矛盾,这也有他进步的一面。

4[评析]在上一章里,老子提出了“无为”的概念,认为要顺应自然规律,做到“无为”。

本章里,老子进一步阐述了他的社会政治思想。

老子所说的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不非为。

他认为,体现“道”的“圣人”,要治理百姓,就理应不尊尚贤才异能,以使人民不要争夺权位功名利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
不治。

理解:
不推崇有才能的人,这样人们就不会追逐功名利禄;不把稀罕的器物看得很珍贵,民众就
不会想方设法得到这些珍稀的东西;不显耀那些容易引起人们贪欲的东西,人们的内心就不
会被扰乱。

使人的内心保持空虚清静而肚腑得以安饱,使人的意志变得柔弱而筋骨体魄要变
得强健。

使人们没有狡诈的心智,没有贪得无厌的欲望,使一些自以为聪明的人不敢肆意妄为。

按照这样无为的态度去对待世事,那么就没有什么是不能解决的事情了。

感悟:
这一章千万不要理解为是鼓吹愚民思想。

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素朴的,圣人治理天下要关
心的是百姓的需求,就是实其腹,但是要削弱百姓的精神意志,从而使百姓回归到纯洁的无
知无欲的自然本性。

老子反对现实社会中物欲横流道德沦丧,主张消除奸诈的智慧和贪婪的
欲念。

圣人只有这样做才能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人的一生会面临很多的诱惑,很多人在诱惑面前把持不住自己,因而会迷失了自我,这都
是由于人们无休止的欲望导致的。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就是告诉我们,人应该懂得收敛
欲望做到清静无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