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禁系统安装规范及调试说明书

合集下载

门禁系统安装及调试全过程讲解

门禁系统安装及调试全过程讲解

门禁系统安装及调试全过程讲解目录第一章门禁设备的安装与系统调试步骤 (2)第一步门禁设备的安装 (2)第二章选用线材及工程布线 (4)第2.1节布线接线注意事项 (4)第2.2节网线选用及布线技巧--RS485联网门禁 (5)第2.3节网线选用及布线技巧—TCP/IP网络门禁 (8)第2.4节门禁控制单元---线材选用及布线技巧 (10)第三章门禁设备的安装与接线 (15)第3.1节门禁控制器的安装 (15)第3.2节读卡器的安装与连接 (17)第3.3节电锁及锁电源的安装与连接 (18)第3.4节出门按钮的安装与连接 (19)第3.5节消防联动、门磁、红外、声光报警器的安装与连接 (20)第五章门禁系统调试中的常见问题 (21)第5.1节门禁系统RS485总线通讯方面的问题 (21)第5.2节开不了门(电锁不动作)的问题 (22)第一章门禁设备的安装与系统调试步骤先安装门禁设备与软件,并联机测试,再按要求调试与使用。

第一步门禁设备的安装门禁系统的施工要做到规范,在安装前,首先要了解整个门禁系统的结构网络、功能,设计网络布局,采用RS485联网方式或者采用TCP/IP网络方式;第二合理选配单门、双门、四门控制器等,这样就可以进行布线,之后再安装门禁设备。

然后每个设备的安装及其连接请参考产品说明书。

1.1 施工布线选用合适的线材与管材,进行现场布线,包括:●RS485联网通讯的布线,通讯线用于电脑与门禁控制器之间通讯的连线,选用四芯双绞屏蔽线,更远距离则选用光纤(光缆62.5/125u,多模最远距离为2.1Km);●TCP网络通讯的布线,选用超五类双绞网线,接入局域网。

●强电供应的布线,用于门禁控制器、锁电源等的供电●读卡器的布线,读卡器线用于读卡器与门禁控制器的连线,选用五类双绞屏蔽线●电锁的布线,电锁到控制器端口之间的线,采用两芯线,线径在1.0平方毫米以上。

●出门按钮的布线,出门按钮到控制器端口之间的线,采用两芯线,线径在1.0平方毫米以上。

门禁系统使用说明书

门禁系统使用说明书

门禁系统使用说明书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安装、使用产品前,请阅读安装使用说明书。

请妥善保管好本手册,以便日后能随时查阅。

GST-DJ6000系列可视对讲系统液晶室外主机安装使用说明书目录一、概述 (1)二、特点 (2)三、技术特性 (3)四、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 (3)五、安装与调试 (5)六、使用及操作 (10)七、故障分析与排除 (16)海湾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一概述GST-DJ6000可视对讲系统是海湾公司开发的集对讲、监视、锁控、呼救、报警等功能于一体的新一代可视对讲产品。

产品造型美观,系统配置灵活,是一套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可视对讲系统。

GST-DJ6100系列液晶室外主机是一置于单元门口的可视对讲设备。

本系列产品具有呼叫住户、呼叫管理中心、密码开单元门、刷卡开门和刷卡巡更等功能,并支持胁迫报警。

当同一单元具有多个入口时,使用室外主机可以实现多出入口可视对讲模式。

GST-DJ6100系列液晶室外主机分两类(以下简称室外主机),十二种型号产品:黑白可视室外主机a)GST-DJ6116可视室外主机(黑白);b)GST-DJ6118可视室外主机(黑白);c)GST-DJ6116I IC卡可视室外主机(黑白);d)GST-DJ6118I IC卡可视室外主机(黑白);e)GST-DJ6116I(MIFARE)IC卡可视室外主机(黑白);f)GST-DJ6118I(MIFARE)IC卡可视室外主机(黑白)。

彩色可视液晶室外主机g)GST-DJ6116C可视室外主机(彩色);h)GST-DJ6118C可视室外主机(彩色);i)GST-DJ6116CI IC卡可视室外主机(彩色);j)GST-DJ6118CI IC卡可视室外主机(彩色);k)GST-DJ6116CI(MIFARE)IC卡可视室外主机(彩色);GST-DJ6118CI(MIFARE)IC卡可视室外主机(彩色)。

门禁系统安装说明书

门禁系统安装说明书

Assembly instructionsSFT 1223SFT 10237084823-03ContentSafety instructions and warnings (2)Appliance dimensions (2)Cable lengths (3)Requirements for assembly (4)Requirements for the place of installation (4)Minimum distance to ceiling (4)Requirements for the electrical connection (4)Requirements for a remote data transmission connection ..5Bus connection (5)Addressing (5)Operation (LSC version only) (5)Example of networking on 2 levels: (5)Scope of delivery (6)Standard (per appliance) (6)Accessories (depending on configuration) (7)T ransport and unpacking (7)Moving the appliances to the place of installation (7)Possible configurations (8)Installing an individual appliance (8)Installing appliances in a row (9)Installing the appliances in a block or in island form (10)Installation and connection (10)Affixing shaped foam tape (10)Fitting the cables (11)External alarm (floating alarm output) (13)Outline height adjustment (13)Final height adjustment (16)Installing the connecting plates (17)Installing the handle (19)Installing the defrost water collection tray (20)Connecting appliances (24)Assigning addresses to the appliances (24)Commissioning the appliances (25)Checks (25)T echnical data (26)Safety instructions and warnings• If there is obvious transport damage on the appliance after it has been unpacked, contact the supplier. Do not switch on the appliance.• Do not allow naked flames or ignition sources to enter the appliance. When transporting and cleaning the appliance, ensure that the refrigerant circuit is not damaged. In the event of damage, make sure that there are no ignition sources nearby and keep the room well ventilated.• Do not place any objects on the appliance.• The appliance must always be secured with 4 bolts.• The minimum appliance height must been no less than 2245 mm as shown in the table on page 3.Appliance dimensionsA [mm]B [mm]C [mm]D [mm] SFT 1223250012837091224 SFT 10232100128370912242ENCable lengths[mm]A45B812-1062C963-1213D2245-2495E47F760G7873Requirements for assemblyThe assembly must comply with the applicable regulations, standards, directives and laws where they apply to the subject of the contract.Work on the electrical system (electrical connection, cable duct or sockets) may only be carried out by a qualified electrician.NoteT o avoid the assembly work being delayed or even stopped, installation of the appliances should be carefully planned in advance. It must be ensured that all the requirements are satisfied.Requirements for the place of installation Ensure that the place of installation for assembling the appliances is suitable and properly prepared.–Any existing old appliances must be removed and disposed of in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manner.–The place of installation must be free of dirt and moisture.–The evenness of the floor surface must comply with the usual limit values for evenness deviations set out in DIN 18202.–The ambient temperature must correspond to the climate rating. The climate rating applicable to your appliance is shown in the operating instructions.Requirements for the electrical connection–We recommend that separate circuits are installed for the lighting and chest refrigeration units. The sockets must be clearly distinguishable.–T wo sockets must be prepared for each appliance for these two circuits. The sockets must be permanently fixed and clearly labelled.–Each appliance must be protected by its own fuse.45ENOperation (LSC version only)Digital |/O Pin-Belegung 10polAlarmkontakt: 1N 2COM 6NC O Eingang_ 4/5 Licht ein 9/10 DI 2 optionalMODBUS RTU LSCPin-Belegung RJ-45: 2/7/8 Data -3/6 GND 1/4/5 Data +/lsc–The adjustment range of the address in menu A has beenextended to 1-247. –An additional baud rate/parity setting menu point "bd" hasbeen included: –Menu bd step 1: The set baud rate is displayed in [Bit/s * 10]and can be adjusted using the cursor keys. The two leading and the two following numbers in the baud rate flash alternately:09|60 = 9600 baud, 19|20 = 19200 baud, 38|40 = 38400 baud, 56|00 = 56000 baud. –The parity is set after confirmation by pressing the SET key.Meaning:E1 = Even parity + 1 stop bit, n2 = No parity + 2 stop bits, o1 = Oddn1 = No parity + 1 stop bit –The setting is saved by pressing the SET key. A shortacknowledgement tone means that nothing has beenchanged. A long acknowledgement tone indicates that the interface parameters have been changed.Requirements for a remote data transmission connection– A connection from the appliance blocks to the gatewaylocation must be established on site using suitable sockets and cables (CAT5 or higher) with a bus topology.Bus connectionUp to 120 appliances with CAN and 247 with MOD bus can be networked and integrated into the in-house system using one or more coupling modules.NoteThe alarm priority with CAN connectivity is limited as standard to a maximum of 2 when the appliance is delivered. This means that the forwarding of the alarm is restricted when the shop is closed. The setting can be changed if necessary by the gateway manufacturer. The list of alarm scenarios is included in the service documentation.AddressingFree addresses from the in-house system must be used toaddress the bus with one- to three-figure numbers (1-999) being allocated for this purpose.The addresses are entered individually on each appliance, see “Assigning addresses to the appliances”, page 24.Each address may only be used once within the bus.Depending on the system environment, we recommend that you–If a repeater is used, the termination must be enabled.678Lifting the appliances off the palletAt least two people are required for this.Lift the appliances off the pallets using suitable equipment and carefully lower them into position.Weight [kg]SFT 1223430SFT 1023345Possible configurationsNote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place of installation”, page 4 and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electrical connection”, page 4, must be complied with for all configurations.If the appliances are networked, the “Requirements for a remote data transmission connection”, page 5, must also be complied with.Installing an individual applianceEvery model can be installed individually.1. “Fitting the cables”, page 112. “Outline height adjustment”, page 133. Positioning the applianceNoteA maximum support thickness of 1 mm may be used underthe adjustable feet.4. “Final height adjustment”, page 165. “Installing the handle”, page 196. “Installing the defrost water collection tray”, page 207. “Connecting appliances”, page 248. “Commissioning the appliances”, page 259ENInstalling appliances in a row1. “Affixing shaped foam tape”, page 102. “Fitting the cables”, page 113. “Outline height adjustment”, page 134. Positioning the applianceNoticeWhen pushing the appliances, it is vital that you ensure that no cables are jammed or damaged.NoteA maximum support thickness of 1 mm may be used underthe adjustable feet.5. “Final height adjustment”, page 166. “Installing the connecting plates”, page 177. “Installing the handle”, page 198. “Installing the defrost water collection tray”, page 209. “Connecting appliances”, page 2410. “Assigning addresses to the appliances”, page 2411. “Commissioning the appliances”, page 2510Installing the appliances in a block or in island form1. “Affixing shaped foam tape”, page 102. “Fitting the cables”, page 113. “Outline height adjustment”, page 134. Positioning the applianceNoticeWhen pushing the appliances, it is vital that you ensure that no cables are jammed or damaged.Note6. “Installing the connecting plates”, page 177. “Installing the handle”, page 198. “Installing the defrost water collection tray”, page 209. “Connecting appliances”, page 2410. “Assigning addresses to the appliances”, page 2411. “Commissioning the appliances”, page 25Installation and connectionAffixing shaped foam tapeAffix the shaped foam tape to the top and front sides of the appliances to keep the contact areas of appliances in rows or blocks free of dirt. This allows the appliances to be placed next to each other without gaps in between and also compensates for minor unevenness.NoteDo not affix shaped foam tape to the outer side panels of the first and last appliance in the row.ENFitting the cablesNoticeThe cables must be routed so that each appliance, including those in rows or blocks, can be pulled out individually without any problems for repair or service purposes.Cables must not be jammed or damaged by this. Use any available cable suspension points.1.2. Connect the network cable.NoteThe ports (input/output) may be freely selected. The plugs must engage with an audible click.First applianceAdditional appliances–Connect one plug of the network cable (A).–Connect the other plug of the network cable (A) to the–T o connect additional appliances, connect the plug ofNoteThe empty port on the last appliance in a configuration is used for connection to the coupling module and then to the in-house LAN.Both bus ports must therefore be occupied on every appliance.3. Connect the light cable plug.See also “External alarm (floating alarm output)”, page 13.NoteThis plug does not need to be connected if the lighting is 4.5.EN External alarm (floating alarm output)It is possible to connect the appliance to an external alarmdevice.Crimp contacts can be added to the light cable for this purpose.NoteIf there is no light cable (e.g. if the lighting is controlled via thenetwork), a plug with crimp contacts is available separately.The contacts (NC, NO and COM) can be used to connect theappliance to an optical or acoustic alarm device.The connector is designed for a maximum of 230 V AC/10 Aor 24 V DC/5 A from a SELV (safety extra-low voltage) source(minimum current 150 mA).NoticeWhen supplying mains voltage to the floating alarm contact, the1NO6NC2COM7free3free8free4Light IN (bn)9DIGITAL IN 230 V AC5Light IN (bu)10DIGITAL IN (neutral)NC operating lightConnection for a control lamp to indicate that the appliance is innormal mode.COM external power supply unitMaximum 230 V AC/10 A or 24 V DC/5 AMinimum current 150 mANO alarm outputConnection for a visual warning light or an acoustic alarm signal.Outline height adjustment1. Remove screwsImportantBefore removing the screws, ensure that the appliance issecured by suitable lifting gear above the centre pallet.EN5. Insert the pinsImportant!The appliance must always be secured with 4 pins.Final height adjustmentImportantOn delivery, the appliance is in a "neutral state". T o allow the height to be adjusted, the screws must be inserted into the long slot.Never remove all the screws at the same time.1. Screw types2. Undo the retaining screwsImportant!Never remove the screws. Danger of tipping.EN Installing the connecting platesB) Block configuration [torque 4-5 Nm]C) Row configuration wall mounting3. Add around 125 ml of water so that the tube outlet isInstalling the defrost water collection tray216. Variant 222EN 2324Assigning addresses to the appliancesThe control menu will appear :Menu A for entering the address will appear:Menu H for entering the hundreds figure will appear; the relevant number will flash: –Select the required value using.Connecting appliances If separate circuits are used for lighting and cooling, the relevant sockets must be clearly labelled.1. Plug the mains plug of the power connection cable intothe appropriate socket.If the mains plug of an appliance isaccidentally placed into a lighting socket, when the circuit for the lighting is switched off (e.g. at night), the cooling function will no longer work and the food inside the appliance will be spoiled.EN Menu C for entering the tens figure will appear; the relevantnumber will flash:–Select the required value using .–Press Set briefly to confirm.Menu E for entering the units figure will appear; the relevantnumber will flash:–Select the required value using .The idle screen will appear:NoteWe recommend that the address of each appliance is notedor documented (e.g. an adhesive label on the rear of theappliance) to speed things up for service work.Commissioning the appliancesChecks–T est the lighting connections (if the circuits are separate):Remove the light fuses – all the appliances must be unlit. Ifthis is not the case, the plugs on the appliances which are lithave been inserted in the wrong sockets, see “Connectingappliances”, page 24.–Check the appliances for correct functioning and correcttemperature setting:T est the various appliances to ensure that they functionperfectly.If any defects which cannot be rectified are found, pleasenotify our customer service department.–Check the addresses:Check the settings of the appliances using the test tool.NoteRemove the dirt caused by the installation, following theinformation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Cleaning" in the operatinginstructions.This completes the installation work.See the operating instructions of the relevantappliance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about operation.2526Technical data2.50 m2.1 mOperating mode FreezingFreezingDescriptionSFT 1223SFT 1023Overall electrical data (including LED lighting)Rated voltage Frequency220-240 V 50 / 60Hz 220-240 V 50 / 60Hz Rated current 5 A5 ACompressor system inverter (frequency converter)Y es Y es Fuse on each applianceRCBO 10 to 16 A Characteristic B, CRCBO 10 to 16 A Characteristic B, CLength of mains cable 2.50 m2.50 mInterface (standard)CAN bus CAN bus Interface (alternative)MODBUS MODBUS Electrical data for LED lightingPower consumption49 W40 WEN 27*708482303* Liebherr Hausgeräte Lienz GmbHDr.-Hans-Liebherr-Strasse 1A-9900 LienzÖsterreich。

门禁系统安装与调试手册

门禁系统安装与调试手册

门禁系统安装与调试手册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文档编号:ICSE1104004版本号:1.0DACMJ-M4型门禁控制器安装和调试手册深圳达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1年4月文档摘要项目名称:M4门禁控制器安装与调试文档撰稿:吕绍鑫编写日期:参考文献:修改记录目录第一章产品功能介绍1.1.产品简介M4门禁控制器是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出的一款高新产品。

它是由控制器、IC/ID卡感应器组成,可同时带4个IC/ID感应器,实现4个门的进出控制,既可与计算机管理系统联网进行实时工作,也可以脱机独立运行工作。

持卡人只需在通过门禁点时将IC/ID卡在门禁感应器前轻轻一晃,即可完成身份识别与自动开门。

M4门禁控制器使用简单、安装方便、功能强大、结构美观实用,可取代传统的机械钥匙、条码、磁卡、接触式IC卡等门禁控制器。

它采用TCP/IP通讯方式,可实现实时数据上传功能。

配合本公司的一卡通智能卡管理软件,可以实现“企业一卡通”、“智能大厦一卡通”、“小区一卡通”、“校园一卡通”等大型复杂的智能卡管理信息系统。

也可提供控制器接口软件,方便开发其它特殊应用系统。

1.2.产品功能特点门禁控制控制四个门或两个门的双向进出标准读头4路独立韦根读头接口,支持标准的韦根26/32/40读头,扩展性好、便于低成本实现系统升级。

多种读头识别支持指纹识别、感应式IC、ID、感应式IC+密码键盘TCP/IP采用以太网方式连接,可以满足大数据量、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场合,主动将刷卡、报警等事件信息实时上报,便于系统灵活应用。

远程在线升级通过TCP/IP对设备升级禁控制器硬件底层程序的功能,方便系统扩展和系统升级迅速完成。

时限灵活设置支持256个时间段,16个时间组,128个节假日。

定时开关门支持非节假日定时开关门。

多种开门模式刷卡开门、卡+密码开门、多卡开门(2-8张卡)、任意模式下支持8位超级密码开门。

门禁系统安装与调试知识详细说明

门禁系统安装与调试知识详细说明

门禁系统安装与调试知识详细说明一、门禁系统安装与调试1、电源保证功率足够,尽量使用线性电源,门锁和控制器应分开供电。

电源的安装尽可能靠近用电设备,以避免受到干扰和传输损耗。

2、布线分为电源线、通讯线、信号线,布线时注意强、弱电分开走线,两管相隔要求大于20cm左右。

电源线:线径足够粗,采用多股导线。

信号线和通讯线:采用屏蔽五类双绞线。

其中485总线必须使用双绞的一对线连接。

在选购线材的时候建议采用4*0.5的四芯屏蔽线。

注意事项(1)、屏蔽线千万不能用来作为0V电压(电源地)的连接线(2)、每个屏蔽回路只能有一个接地端(3)、当屏蔽回路中无法接地时可将屏蔽线连接到网络的另一屏蔽回路中。

(4)、必须将各个模块的的信号地连接在一起。

(5)、若线路中间有断点,需将断点用烙铁焊上并做好绝缘处理。

(6)、不要将网络连接线与交流电源放在一起。

(7)、如果网络连线超过1000米,要加中继器,中继器后可以再延长1000米。

位置选取∙(1)读卡器:不要安装在金属物体上,两台读卡器之间的距离不要少于30厘米,最好通过控制器供电。

如果读卡器单独从外部供电,读卡器的电源请使用线性稳压电源(变压器),并且不能把直流的负极连接到交流的接地端。

∙(2)网络适配器:和控制器之间的连接采用手拉手的方式。

∙(3)控制器:不带隔离的控制器,建议使用同一电源。

∙(4)锁:在安装磁力锁时,一定要使锁体和继铁板能紧密的结合,否则会出现吸力不够的情况。

电插锁,在安装电插锁时如果需要开插孔,注意孔径一定要够大,深度一定要够深,能让锁舌完全插入。

锁舌不能完全插入,锁门后会出现锁舌不停的跳动或工作电流一直很大,锁体发烫的现象。

二、门禁系统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1、有效卡不能开门∙ 1.检查电控锁是否正常检查电源或者更换电控锁∙ 2.锁舌与锁扣是否发生机械性卡死修复机械故障或者更换零部件∙ 3.查看控制板上的指示灯,控制板与模块间通讯是否正常排除故障∙ 4.检查读卡器与模块之间的通讯是否正常排除故障∙ 5.是否设置了信息日关闭命令通过软件调整开门时间∙ 6.操作人员是否对门禁系统进行初始化或者其他命令通过软件重新授权2、门禁通讯不通∙ 1.检查串口是否设置错误(确定所使用的串口)∙ 2.检查门禁通讯总线是否存在短路或断路(排除通讯线短路与断路现象)∙ 3.检查RS485通讯卡通讯芯片75184损坏(更换通讯芯片75148)∙ 4.RS485通讯卡损坏(更换RS485通讯卡)∙ 5.检查网线水晶头是否做好,检查网线是否通,ping门禁控制器的地址。

门禁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门禁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任务目标使学生掌握门禁设备接线、安装方法细节并了解各设备安装注意事项学生通过亲身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门禁管理系统各组件功能、原理。

??任务内容根据工艺设计文件安装出入口控制系统识读、执行设备、控制设备检测安装后的出入口控制系统设备功能和性能指标、安装质量按出入口控制系统性能指标要求对系统调试、检测。

??门禁控制系统的组成??门禁控制器??输入装置与身份识别单元??执行机构??典型门禁控制系统MJS-180门禁目标识别子系统门禁控制器门禁执行机构门禁控制系统门禁控制系统的组成一体化产品识读部分、管理控制部分、执行部分三者合一分体产品EVERESTEVEREST识读部分、管理控制部分、二者合一执行部分出门按钮RS422/485电源线读卡器门锁RS232栏杆机环路检测器停车场控制器C20P 读卡器门禁控制器C20/C10/E1RS422/485门禁控制系统停车场出入口控制系统通讯传输模块PC机RS422/485RS422/485艾克塞斯ACCTR 出入口管理控制软件分体网络型产品布线系统包含两级网络的多门系统组成管理主机以太网网络控制器1网络控制器2网络控制器n10BASE-T10BASE-T10BASE-T10BASE-TRS42212200201202400n-199n-198n1n台门禁控制器RS422RS422电控锁读卡器读卡器数据转换器RS232Weigand26门禁控制器??是门禁系统的中枢是门禁系统的核心设备相当于计算机的CPU里面存储有大量相关人员的卡号、密码等信息。

??担负着整个系统的输入、输出信息的处理和控制任务根据出入口的出入法则和管理规则对各种各样的出入请求做出判断和响应并根据判断的有效性是否对执行机构与报警单元发出控制指令。

??内部有运算单元、存储单元、输入单元、输出单元、通讯单元等组成。

一门禁控制器的安全性??1、控制器集中管理??2、控制器机箱防破坏??3、供电安全保障??4、控制器自检报警??5、开关量信号处理二门禁控制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1、硬件结构设计??2、电源质量??3、程序设计??4、继电器的容量??5、电路的保护三门禁控制器的选用??1、具备防死机和自检电路设计的门禁控制器??2、具备三级防雷击保护电路设计的门禁控制器??3、注册卡权限存储量大脱机记录存储量也足够大??4、通讯电路的设计应该具备自检测功能适用大系统联网的需求??5、应用程序简单实用操作方便??6、大功率知名品牌的继电器输出端有触点保护电路??7、读卡器输入电路有防浪涌、防错接保护??8、权威的质量认证??输入装置是门禁控制系统的输入口是对出入凭证进行信息采集的专用装置根据不同形态的“钥匙”应配置相应的输入装置。

门禁安装使用说明书

门禁安装使用说明书

门禁安装使用说明书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门禁系统的安装和使用指南。

门禁系统是一种用于控制进出场所的通行权限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如企业办公楼、学校、医院、公共机构等。

本文档将介绍门禁系统的安装步骤和使用方法,帮助用户正确使用门禁系统,确保场所的安全与管理效率。

二、安装步骤1. 准备工作在安装门禁系统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确定门禁系统的安装位置:选择适合的门禁设备安装位置,通常应选择在进出通道的一侧,方便使用者刷卡或输入密码。

- 准备所需材料:门禁系统一般需要安装支架、门磁、开关机器等,根据实际情况准备所需的材料。

- 安装电源:门禁系统需要接入电源,确保正常供电。

2. 安装门禁设备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门禁设备的安装:- 将门禁设备安装支架固定在选定的位置上,确保安装牢固。

- 安装门禁设备主机,并连接所需的线缆,如USB线缆、网线等,保证与电脑或网络的正常连接。

- 安装门磁和开关机器,门禁系统通常需要与门的开闭状态进行联动。

安装门磁和开关机器时,请参考设备说明书中的安装方式。

3. 连接门禁系统连接门禁系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和网络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通过USB接口将门禁设备主机与电脑连接。

安装相关驱动程序后,门禁设备将被电脑识别,并可以通过门禁管理软件进行配置和管理。

- 如需要远程管理门禁系统,将门禁设备与网络连接。

通过网线将门禁设备连接至网络交换机或无线路由器,然后在门禁管理软件中配置相关网络参数。

三、使用方法1. 刷卡开门门禁系统通常支持使用刷卡开门,刷卡是最常见的门禁方式。

用户只需将授权的门禁卡刷在门禁设备上,即可实现门的开启。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握紧门禁卡,将门禁卡靠近门禁设备上的感应区域。

- 保持手握门禁卡的姿势不变,等待门禁设备发出的提示音或灯光,表示已成功读取门禁卡信息。

- 门禁设备读取门禁卡信息后,会自动开启门锁,用户可以推门进入。

2. 输入密码开门门禁系统还可以通过输入密码进行开门。

门禁 说明书

门禁 说明书

门禁说明书门禁说明书---1. 简介门禁系统是一种用于控制进出门口的安全系统。

它通过使用各种身份验证技术,如密码、指纹识别、刷卡等,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进出特定的区域。

本说明书将介绍门禁系统的使用方法、功能特点以及安装步骤。

2. 功能特点- **身份验证**:门禁系统可以根据需求配置多种身份验证方式,包括密码、指纹识别、刷卡等。

这些身份验证方式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提高门禁系统的安全性。

- **权限管理**:管理员可以根据不同人员的需求,设置不同的权限级别。

例如,只允许员工进入办公区域,而禁止访客进入。

- **记录追踪**:门禁系统会记录每个人员的进出时间和门禁地点,管理员可以随时查询和追踪使用者的活动记录。

- **报警功能**:门禁系统可以配备报警装置。

当有未授权人员尝试进入受限区域时,系统会自动触发报警,提醒管理员处理。

3. 使用方法3.1 身份验证门禁系统可以通过密码、指纹识别、刷卡等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使用者需要根据系统要求选择相应的身份验证方式,并正确输入或使用验证设备进行验证。

验证通过后,系统会开启门锁,允许使用者进入。

3.2 权限管理管理员可以使用管理工具配置权限。

根据需要,管理员可以创建不同的权限级别,例如员工、访客等。

设置权限时,管理员需要指定允许进入的区域和具体门禁设备。

3.3 记录追踪门禁系统会自动记录每个人员的进出时间和门禁地点。

管理员可以使用管理工具查询和追踪使用者的活动记录。

这些记录对于安全管理和考勤管理都非常有用。

3.4 报警功能门禁系统可以配备报警装置,当有未授权人员尝试进入受限区域时,系统会自动触发报警。

管理员可以即时获得报警信息,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4. 安装步骤以下是门禁系统的安装步骤:1. 安装门禁控制器:根据厂商提供的安装指南,将门禁控制器安装在合适的位置。

确保控制器与门锁、身份验证设备等连接正常。

2. 安装身份验证设备: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身份验证设备,如密码锁、指纹识别仪等。

门禁系统安装与调试手册

门禁系统安装与调试手册

文档编号:ICSE1104004版本号:DACMJ-M4型门禁控制器安装和调试手册深圳达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1年4月文档摘要项目名称:M4门禁控制器安装与调试文档撰稿:吕绍鑫编写日期:参考文献:修改记录目录产品简介 (1)产品功能特点 (1)性能指标 (2)第二章系统的安装 (2)门禁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2)接线图 (4)第三章线路布置 (5)安装步骤 (5)IP通讯连接 (7)第四章系统调试 (7)硬件调试 (7)软件调试 (7)第五章工程建议和注意事项 (14)工程建议 (14)在使用本设备时,务必应遵循下述基本注意事项 (15)第六章紧急预案 (15)第七章常见故障及诊断 (16)第一章产品功能介绍1.1.产品简介M4门禁控制器是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出的一款高新产品。

它是由控制器、IC/ID卡感应器组成,可同时带4个IC/ID感应器,实现4个门的进出控制,既可与计算机管理系统联网进行实时工作,也可以脱机独立运行工作。

持卡人只需在通过门禁点时将IC/ID卡在门禁感应器前轻轻一晃,即可完成身份识别与自动开门。

M4门禁控制器使用简单、安装方便、功能强大、结构美观实用,可取代传统的机械钥匙、条码、磁卡、接触式IC卡等门禁控制器。

它采用TCP/IP通讯方式,可实现实时数据上传功能。

配合本公司的一卡通智能卡管理软件,可以实现“企业一卡通”、“智能大厦一卡通”、“小区一卡通”、“校园一卡通”等大型复杂的智能卡管理信息系统。

也可提供控制器接口软件,方便开发其它特殊应用系统。

1.2.产品功能特点门禁控制控制四个门或两个门的双向进出标准读头4路独立韦根读头接口,支持标准的韦根26/32/40读头,扩展性好、便于低成本实现系统升级。

多种读头识别支持指纹识别、感应式IC、ID、感应式IC+密码键盘TCP/IP采用以太网方式连接,可以满足大数据量、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场合,主动将刷卡、报警等事件信息实时上报,便于系统灵活应用。

门禁系统说明书

门禁系统说明书

一、性能参数卡片类型:SM401D / EM EM及其兼容卡SM401D / TE TEMIC及其兼容卡SM401D /TI TI及其兼容卡SM401C / M Mifare及其兼容卡存储器容量:1000张用户卡容量/4800条事件记录输入:四路开关量输入(1路开门按钮、1路门磁、1路报警、1路消防联动)输出:1路1A无源继电器接点输出通讯: RS485/19200bps输入电压:DC12V功耗: < 1W(不包括电锁)工作温度:-10~60℃体积: 115mm×65mm×18mm重量: 100g 二、安装说明1、整体安装2、接口说明红:电源+1黑:地线(GND)绿:RS485-白:RS485+棕:门磁输入黄:开门按钮粉红:防盗报警输入灰:消防联动输入蓝:继电器输出常闭端紫:继电器输出公共端橙:继电器输出常开端图 2.01顶盖图 2.02红黑绿白棕黄粉红灰蓝紫橙(RED)(BLK)(GRN)(WHT)BRN)(YEL)(PINK)(GRY)(BLU)(VIO)(ORN)(13、接线说明(1) 使用门禁专用电源接线图单元接线图一单元接线图一(2) 使用通用电源(通电开锁型)接线图(3) 使用通用电源(断电开锁型)接线图注:电锁电流不超过1A单元接线图二门禁专用电源24、系统安装说明 (1) 单元连接示意图(2) 系统连接示意图RS485通讯线通讯适配器图 2.07*通讯适配器可以采用RS485/232转换器或RS485网卡。

RVVP20.3名称线型通讯线×报警输入门磁信号线电锁控制线电源线RVVP20.3RVVP20.3RVVP20.5RVVP20.5RVVP2X0.3××××消防联动注意:当管理电脑与门禁控制器通讯线距离超过一千米的时候,要添加通讯中继器RS485图 2.06开门按钮报警输入消防联动门磁电锁20.3×20.3×20.3×注:电锁电流不超过1A单元接线图三5、安装注意事项●所有通讯线以及控制线等要单独走管,不能与强电靠或平行走线。

门禁系统使用说明书

门禁系统使用说明书

门禁系统使用说明书一、系统概述门禁系统是一种用于控制人员进出特定区域的安全设施。

本门禁系统使用说明书旨在帮助用户正确、高效地操作门禁系统,确保系统正常运行,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

二、系统组成1. 门禁主机:安装在门禁控制房内,负责管理和控制整个门禁系统。

主机具备用户管理、权限分配、记录查询等功能。

2. 门禁读卡器:安装在控制区域的门禁位置,负责读取用户卡片上的信息,并将其发送给门禁主机进行验证。

3. 电磁锁:安装在门禁位置的门框上,通过电流控制门的开关。

当门禁主机验证通过后,门禁读卡器会发送信号给电磁锁,使得门能够打开。

4. 指纹识别仪(可选):用于指纹识别的设备,提供更高级别的身份验证。

5. 告警装置(可选):用于监测未授权进入或异常情况,并发出警报。

三、使用步骤1. 用户注册用户需要首先注册个人信息,并获得一张门禁卡。

在门禁主机的用户管理界面中,选择“注册新用户”并按照提示输入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

注册成功后,用户将获得一张有效的门禁卡。

2. 刷卡进门用户在进入控制区域时,将门禁卡放置在门禁读卡器上。

读卡器将自动读取卡片上的信息并发送给门禁主机进行验证。

若验证通过,门禁主机将发送信号给电磁锁,门会自动打开,用户可以进入。

3. 退出区域当用户需要离开控制区域时,只需轻推门,门禁系统将自动检测到用户的离开,并将门自动关闭。

4. 权限管理门禁系统支持多级权限管理,管理员可以通过门禁主机进行权限分配。

用户的权限将决定其能否进入某些特定区域。

在门禁主机的管理界面,选择“权限管理”功能,管理员可设定用户的权限级别。

5. 记录查询门禁系统会自动记录用户的进出时间和门禁卡号,并存储在门禁主机中。

管理员可以通过门禁主机的记录查询功能,查看特定时间段内用户的进出记录。

通过该功能,管理员可以进行安全管理和监控。

四、注意事项1. 用户对自己的门禁卡负有保管责任,不得将门禁卡借给他人使用。

若门禁卡遗失或损坏,应及时向管理员报告,由管理员注销失效并重新发放。

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安装与使用手册

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安装与使用手册

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安装与使用手册第一章:概述 (3)1.1 产品简介 (3)1.2 技术参数 (3)1.3 功能特点 (3)第二章:系统安装准备 (4)2.1 安装环境要求 (4)2.2 设备清单 (4)2.3 硬件安装 (5)第三章:人脸识别设备安装 (5)3.1 设备安装位置选择 (5)3.2 设备安装步骤 (5)3.3 设备接线 (5)第四章:门禁控制器安装 (6)4.1 控制器安装位置 (6)4.2 控制器接线 (6)4.3 控制器调试 (7)第五章:软件安装与配置 (7)5.1 软件安装 (7)5.1.1 安装准备 (7)5.1.2 安装步骤 (7)5.2 系统配置 (8)5.2.1 初始化设置 (8)5.2.2 设备管理 (8)5.2.3 人员管理 (8)5.3 网络设置 (8)5.3.1 本地网络设置 (8)5.3.2 远程网络设置 (8)5.3.3 网络诊断 (8)第六章:人脸识别系统使用 (9)6.1 用户注册 (9)6.1.1 注册流程 (9)6.1.2 注意事项 (9)6.2 用户管理 (9)6.2.1 查询用户 (9)6.2.2 删除用户 (9)6.2.3 用户权限设置 (10)6.3 识别流程 (10)6.3.1 识别准备 (10)6.3.2 识别过程 (10)6.3.3 识别异常处理 (10)第七章:系统维护与故障排除 (10)7.1.1 定期检查 (10)7.1.2 软件升级 (11)7.1.3 硬件维护 (11)7.2 常见故障排除 (11)7.2.1 摄像头故障 (11)7.2.2 读卡器故障 (11)7.2.3 控制器故障 (11)7.2.4 网络故障 (11)7.3 故障处理流程 (11)7.3.1 故障发觉 (11)7.3.2 故障分析 (12)7.3.3 故障排除 (12)7.3.4 故障记录 (12)第八章:安全与隐私保护 (12)8.1 数据加密 (12)8.1.1 加密技术概述 (12)8.1.2 数据加密流程 (12)8.2 隐私保护措施 (12)8.2.1 用户数据保护 (12)8.2.2 人脸识别数据保护 (13)8.3 安全策略 (13)8.3.1 访问控制 (13)8.3.2 数据备份与恢复 (13)8.3.3 安全审计 (13)8.3.4 安全更新与维护 (13)第九章:系统升级与扩展 (13)9.1 系统升级 (13)9.1.1 升级目的 (13)9.1.2 升级方式 (14)9.1.3 升级步骤 (14)9.1.4 注意事项 (14)9.2 系统扩展 (14)9.2.1 扩展目的 (14)9.2.2 扩展方式 (14)9.2.3 扩展步骤 (14)9.3 硬件升级 (15)9.3.1 升级目的 (15)9.3.2 升级内容 (15)9.3.3 升级步骤 (15)9.3.4 注意事项 (15)第十章:售后服务与支持 (15)10.1 售后服务政策 (15)10.1.1 服务承诺 (15)10.2 技术支持 (16)10.2.1 技术支持渠道 (16)10.2.2 技术支持内容 (16)10.3 常见问题解答 (16)第一章:概述1.1 产品简介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是一种集成了人脸识别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高科技安全管理系统。

门禁管理系统说明书

门禁管理系统说明书
第二章 系统使用流程 -- 门禁 ...........................................................................................................4 2.1 人员管理...................................................................................................................................4 2.1.1 录入/导入人员 .............................................................................................................4 2.1.2 查询人员 .......................................................................................................................8 2.1.3(批量)修改人员 .............................................................................................................8 2.1.4 删除人员 .......................................................................................................................9 2.1.5 查看/恢复已删除人员.................................................................................................9 2.1.6 导出/打印人员表 .......................................................................................................10 2.2 设备管理.................................................................................................................................10 2.2.1 添加设备 .....................................................................................................................10 2.2.2 修改/删除设备 ...........................................................................................................11 2.2.3 设备设置 .....................................................................................................................11 2.2.4 数据采集 .....................................................................................................................16 2.3 门禁设置.................................................................................................................................17 2.3.1 地图管理 .....................................................................................................................18 2.3.2 时段设置 .....................................................................................................................19 2.3.3 时组设置 .....................................................................................................................20 2.3.4 人员注册 .....................................................................................................................21 2.3.5 实时监控 .....................................................................................................................28 2.3.6 电子地图 .....................................................................................................................29 2.3.7 下传所有门禁参数 ....................................................................................................29 2.4 门禁报表查询 ........................................................................................................................30 2.4.1 人员信息报表.............................................................................................................30 2.4.2 门禁明细报表.............................................................................................................30 2.4.3 进出次数统计报表 ....................................................................................................31 2.5 系统维护.................................................................................................................................31 2.5.1 修改密码 .....................................................................................................................31 2.5.2 重新登录 .....................................................................................................................32 2.5.3 系统配置 .....................................................................................................................32 2.5.4 系统权限设置.............................................................................................................33 2.5.5 数据库维护 .................................................................................................................33 2.5.6 软件更新 .....................................................................................................................35 2.5.7 关于 .............................................................................................................................35

电梯门禁系统调试说明书

电梯门禁系统调试说明书

电梯门禁系统调试说明书目录一简介-------------------------------------------------------- 3⑴功能特点------------------------------------------------- 4⑵系统参数------------------------------------------------- 4三系统原理---------------------------------------------------- 4⑴楼层控制------------------------------------------------- 5⑵对讲联动------------------------------------------------- 5⑶呼梯控制------------------------------------------------- 5四系统接线---------------------------------------------------- 5五功能介绍---------------------------------------------------- 6⑴门禁主控制板--------------------------------------------- 6⑵门禁输出控制板------------------------------------------- 8⑶门禁输入转换板(选配功能)------------------------------ 12六设备安装--------------------------------------------------- 13⑴控制箱体尺寸-------------------------------------------- 13⑵控制向安装位置------------------------------------------ 14七硬件调试--------------------------------------------------- 15八综合调试--------------------------------------------------- 16⑴安装和系统登录------------------------------------------ 16⑵硬件机号设置与初始化------------------------------------ 17⑶读取加载时间-------------------------------------------- 17⑷系统工作状态设置---------------------------------------- 17⑸设置时间段和有效时间组---------------------------------- 17⑹用户卡使用---------------------------------------------- 19⑺保安卡使用---------------------------------------------- 19⑻临时卡使用---------------------------------------------- 20⑼对讲联动使用-------------------------------------------- 20⑽卡挂失-------------------------------------------------- 20⑾卡解挂-------------------------------------------------- 20⑿退卡---------------------------------------------------- 20⒀实时监控------------------------------------------------ 21⒁记录提取------------------------------------------------ 21⒂报警现场恢复-------------------------------------------- 21⒃节假日设置---------------------------------------------- 21⒄控制器重载---------------------------------------------- 21⒅数据初始化---------------------------------------------- 21九注意事项--------------------------------------------------- 22十保养与维护------------------------------------------------- 22⑴硬件维护常识-------------------------------------------- 22⑵软件维护常识-------------------------------------------- 22一简介捷顺电梯门禁综合系统是捷顺在门禁领域的又一个新的突破,可以兼容市面上大多数的电梯,功能强大,结构化设计配置灵活,具有多种控制方式,在不影响原有电梯的布线基础上,对电梯楼层信号进行采集,与电梯系统进行有机的结合,并通过电梯门禁的权限管理,控制电梯楼层信号,以达到电梯楼层的登记,同时,结合楼层的输入信号,与楼宇的对讲系统实行联动,配以电脑管理软件,实现楼宇管理的智能化和数字化。

智能门禁系统安装与调试手册

智能门禁系统安装与调试手册

智能门禁系统安装与调试手册第一章概述 (3)1.1 项目简介 (3)1.2 门禁系统组成 (3)1.2.1 读卡器 (3)1.2.2 控制器 (3)1.2.3 电子锁 (3)1.2.4 通讯设备 (3)1.2.5 管理软件 (3)1.2.6 辅助设备 (4)第二章安装前准备 (4)2.1 环境检查 (4)2.2 设备清单 (4)2.3 工具准备 (4)第三章控制器安装 (5)3.1 控制器选型 (5)3.2 控制器安装位置 (5)3.3 控制器接线 (5)第四章读写器安装 (6)4.1 读写器选型 (6)4.2 读写器安装位置 (6)4.3 读写器接线 (7)第五章电子锁安装 (7)5.1 电子锁选型 (7)5.2 电子锁安装位置 (7)5.3 电子锁接线 (8)第六章网络布线 (8)6.1 网络布线规划 (8)6.2 网络布线施工 (8)6.3 网络测试 (9)第七章系统配置 (9)7.1 系统参数设置 (9)7.1.1 参数概述 (9)7.1.2 参数调整 (10)7.2 用户权限管理 (10)7.2.1 用户概述 (10)7.2.2 用户权限调整 (11)7.3 事件记录 (11)7.3.1 事件记录概述 (11)7.3.2 事件记录查询 (11)第八章调试与测试 (12)8.1 系统功能测试 (12)8.1.2 测试内容 (12)8.1.3 测试方法 (12)8.2 功能测试 (12)8.2.1 测试目的 (12)8.2.2 测试内容 (12)8.2.3 测试方法 (13)8.3 故障排查 (13)8.3.1 故障分类 (13)8.3.2 故障排查方法 (13)8.3.3 故障处理流程 (13)第九章系统验收 (13)9.1 验收标准 (13)9.1.1 系统功能完整性 (14)9.1.2 系统稳定性 (14)9.1.3 系统安全性 (14)9.1.4 系统兼容性 (14)9.1.5 系统可扩展性 (14)9.1.6 系统操作简便性 (14)9.2 验收流程 (14)9.2.1 系统安装调试完成 (14)9.2.2 验收材料审核 (14)9.2.3 现场验收 (14)9.2.4 验收意见反馈 (14)9.2.5 整改与复验 (14)9.2.6 验收报告编制 (14)9.3 验收报告 (15)9.3.1 验收概述 (15)9.3.2 验收结果 (15)9.3.3 整改情况 (15)9.3.4 验收结论 (16)第十章维护与保养 (16)10.1 系统维护 (16)10.1.1 维护目的 (16)10.1.2 维护内容 (16)10.1.3 维护周期 (16)10.1.4 维护流程 (16)10.2 设备保养 (16)10.2.1 保养目的 (16)10.2.2 保养内容 (17)10.2.3 保养周期 (17)10.2.4 保养流程 (17)10.3 故障处理 (17)10.3.1 故障分类 (17)10.3.3 故障处理原则 (17)第一章概述1.1 项目简介本项目旨在为各类建筑物、企事业单位、小区等场所提供一套高效、安全、便捷的智能门禁系统。

门禁系统安装工程标准规范(五篇)

门禁系统安装工程标准规范(五篇)

门禁系统安装工程标准规范(五篇)第一篇:门禁系统安装工程标准规范门禁系统安装工程标准规范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及改建的公用和民用建筑物内的门禁系统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2.1.1 前端设备:主要包括门禁主机、计算机(内置系统管理软件)、打印机、不间断电源等。

2.1.2 终端设备:主要包括门禁控制器、电控锁、电磁锁、出门按钮、读卡器、密码键盘等。

2.1.3 上述设备及材料应根据设计要求选型,必须附有产品合格证、质检报告、安装及使用说明书等。

并经国家3C 认证,具有3C 认证标识。

如果是进口产品,则需提供进口商品商检证明。

设备安装前应根据使用说明书进行全部检查方可安装。

2.1.4 镀锌材料:镀锌钢管、镀锌线槽、金属膨胀螺栓、金属软管。

2.1.5 其它材料:塑料胀管、机螺丝、平垫、弹簧垫圈、接线端子、钻头、焊锡、焊剂、绝缘胶布、塑料胶布、各类接头等。

2.2 机具设备2.2.1 手电钻、冲击钻、梯子、水平尺、拉线、线坠。

2.2.2 克丝钳子、剥线钳、电工刀、电烙铁、一字改锥、十字改锥、尖嘴钳、偏口钳。

2.2.3 250V 兆欧表、500V 兆欧表。

2.3 作业条件2.3.1 管理室内土建工程应内装修完毕,门、窗、门锁装配齐全完整。

2.3.2 管理室内、弱电竖井、建筑内其他公共部分及外围的布线线缆沟、槽、管、箱、盒施工完毕。

各预留孔洞、预埋件的位置,线管的管径、管路的敷设位置等均应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3.2 操作方法 3.2.1 管路预埋3.2.1.1 参见相关管路预埋XXX 标准内容。

3.2.2 控制器箱安装3.2.2.1 箱体板与框架应与建筑物表面配合严密。

严禁采用电焊或气焊将箱体与预埋管口焊在一起。

3.2.2.2 控制器箱通常安装方位依设计而定,在无具体要求时宜安装于较隐蔽或安全的地方,防止人为的恶意破坏。

3.2.2.3 控制器箱的交流电源应单独走线,严禁与信号线和低压直流电源线穿在同一管内。

智能门禁系统安装与调试操作手册

智能门禁系统安装与调试操作手册

智能门禁系统安装与调试操作手册第一章概述 (3)1.1 产品简介 (3)1.2 主要功能 (4)1.2.1 人员权限管理 (4)1.2.2 实时监控 (4)1.2.3 报警功能 (4)1.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1.2.5 远程控制 (4)1.2.6 事件记录与查询 (4)1.2.7 系统集成 (4)第二章安装准备 (4)2.1 安装环境检查 (4)2.2 安装工具准备 (5)2.3 零部件检查 (5)第三章硬件安装 (6)3.1 主机安装 (6)3.1.1 准备工作 (6)3.1.2 安装步骤 (6)3.2 识别设备安装 (6)3.2.1 准备工作 (6)3.2.2 安装步骤 (6)3.3 通信设备安装 (7)3.3.1 准备工作 (7)3.3.2 安装步骤 (7)第四章软件配置 (7)4.1 系统初始化 (7)4.1.1 初始化准备 (7)4.1.2 初始化操作步骤 (7)4.2 参数设置 (8)4.2.1 系统参数设置 (8)4.2.2 设备参数设置 (8)4.3 用户管理 (8)4.3.1 用户添加 (8)4.3.2 用户修改 (8)4.3.3 用户删除 (9)4.3.4 用户查询 (9)第五章网络连接 (9)5.1 网络配置 (9)5.1.1 配置网络参数 (9)5.1.2 检查网络连接 (9)5.2 服务器连接 (9)5.2.1 配置服务器参数 (9)5.2.2 测试服务器连接 (10)5.3 数据传输 (10)5.3.1 数据传输方式 (10)5.3.2 配置数据传输参数 (10)5.3.3 检查数据传输 (10)第六章系统调试 (11)6.1 硬件调试 (11)6.1.1 调试准备 (11)6.1.2 设备检查 (11)6.1.3 设备功能测试 (11)6.1.4 故障排查 (11)6.2 软件调试 (11)6.2.1 调试准备 (11)6.2.2 系统参数设置 (11)6.2.3 软件功能测试 (12)6.2.4 故障排查 (12)6.3 功能测试 (12)6.3.1 系统集成测试 (12)6.3.2 环境适应性测试 (12)6.3.3 异常情况测试 (12)6.3.4 功能测试 (12)第七章故障排除 (12)7.1 常见故障现象 (12)7.1.1 系统无法启动 (12)7.1.2 读卡器无法识别卡片 (12)7.1.3 电子锁无法正常工作 (13)7.1.4 系统通讯异常 (13)7.1.5 系统软件运行不稳定 (13)7.1.6 系统硬件损坏 (13)7.2 故障原因分析 (13)7.2.1 系统无法启动 (13)7.2.2 读卡器无法识别卡片 (13)7.2.3 电子锁无法正常工作 (13)7.2.4 系统通讯异常 (13)7.2.5 系统软件运行不稳定 (13)7.2.6 系统硬件损坏 (13)7.3 故障处理方法 (14)7.3.1 系统无法启动 (14)7.3.2 读卡器无法识别卡片 (14)7.3.3 电子锁无法正常工作 (14)7.3.4 系统通讯异常 (14)7.3.5 系统软件运行不稳定 (14)7.3.6 系统硬件损坏 (14)第八章系统维护 (14)8.1 定期检查 (14)8.1.1 检查内容 (14)8.1.2 检查周期 (15)8.2 更新软件 (15)8.2.1 软件更新目的 (15)8.2.2 软件更新方法 (15)8.3 硬件更换 (15)8.3.1 更换原因 (15)8.3.2 更换方法 (15)第九章安全与隐私 (16)9.1 数据安全 (16)9.1.1 数据加密 (16)9.1.2 数据存储 (16)9.1.3 数据访问控制 (16)9.2 隐私保护 (16)9.2.1 用户隐私保护 (16)9.2.2 数据隐私保护 (16)9.3 安全措施 (16)9.3.1 系统安全防护 (16)9.3.2 设备安全防护 (17)9.3.3 人员安全培训 (17)9.3.4 应急响应 (17)第十章培训与使用 (17)10.1 系统操作培训 (17)10.1.1 培训对象 (17)10.1.2 培训目的 (17)10.1.3 培训内容 (17)10.1.4 培训方式 (17)10.2 使用注意事项 (17)10.2.1 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17)10.2.2 保证系统安全 (18)10.2.3 保证系统维护 (18)10.3 用户手册与售后服务 (18)10.3.1 用户手册 (18)10.3.2 售后服务 (18)第一章概述1.1 产品简介智能门禁系统是一款集成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安全防范系统。

门禁系统安装规范及调试说明书20160224

门禁系统安装规范及调试说明书20160224

门禁系统的安装与调试门禁设备安装规范及系统调试要点RS485联网通讯门禁系统示意图目录第一章门禁设备的安装与系统调试步骤 (2)第一步门禁设备的安装 (2)第二步门禁软件的安装 (3)第三步调试网络通讯 (3)第四步调试门禁单元 (3)第五步用户注册(发卡授权) (3)第六步全部OK,交付用户使用 (4)第二章选用线材及工程布线 (4)第2.1节布线接线注意事项 (4)第2.2节网线选用及布线技巧--RS485联网门禁 (4)第2.3节网线选用及布线技巧—TCP/IP网络门禁 (6)第2.4节门禁控制单元---线材选用及布线技巧 (7)第三章门禁设备的安装与接线 (10)第3.1节门禁控制器的安装 (10)第3.2节读卡器的安装与连接 (10)第3.3节电锁及锁电源的安装与连接 (11)第3.4节出门按钮的安装与连接 (13)第3.5节消防联动、门磁、红外、声光报警器的安装与连接 (13)第四章门禁系统的调试 (14)第4.1节门禁管理中心及门禁管理软件 (14)第4.2节调试网络通讯 (14)第4.3节调试门禁控制单元 (16)第4.4节用户注册(发卡授权)流程 (16)第4.5节交付使用 (16)第五章门禁系统调试中的常见问题 (16)第5.1节门禁系统RS485总线通讯方面的问题 (16)第5.2节门禁系统TCP/IP网络通讯方面的问题 (17)第5.3节恢复默认的IP地址 (17)第5.4节开不了门(电锁不动作)的问题 (18)门禁设备采购到手后,在公司里拿一台样机出来学习调试,连接好设备后按以下步骤进行调试:或者门禁设备在施工现场安装好后,按以下步骤进行调试:第一章门禁设备的安装与系统调试步骤先安装门禁设备与软件,并联机测试,再按要求调试与使用。

第一步门禁设备的安装门禁系统的施工要做到规范,在安装前,首先要了解整个门禁系统的结构网络、功能,设计网络布局,采用RS485联网方式或者采用TCP/IP网络方式;第二合理选配单门、双门控制器等,这样就可以进行布线,之后再安装门禁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禁设备安装规范及系统调试要点RS485联网通讯门禁系统示意图目录第一章门禁设备的安装与系统调试步骤 (2)第一步门禁设备的安装 (2)第二步门禁软件的安装 (3)第三步调试网络通讯 (3)第四步调试门禁单元 (3)第五步用户注册(发卡授权) (3)第六步全部OK,交付用户使用 (4)第二章选用线材及工程布线 (4)第2.1节布线接线注意事项 (4)第2.2节网线选用及布线技巧--RS485联网门禁 (4)第2.3节网线选用及布线技巧—TCP/IP网络门禁 (6)第2.4节门禁控制单元---线材选用及布线技巧 (7)第三章门禁设备的安装与接线 (10)第3.1节门禁控制器的安装 (10)第3.2节读卡器的安装与连接 (10)第3.3节电锁及锁电源的安装与连接 (11)第3.4节出门按钮的安装与连接 (13)第3.5节消防联动、门磁、红外、声光报警器的安装与连接 (13)第四章门禁系统的调试 (14)第4.1节门禁管理中心及门禁管理软件 (14)第4.2节调试网络通讯 (14)第4.3节调试门禁控制单元 (16)第4.4节用户注册(发卡授权)流程 (16)第4.5节交付使用 (16)第五章门禁系统调试中的常见问题 (16)第5.1节门禁系统RS485总线通讯方面的问题 (16)第5.2节门禁系统TCP/IP网络通讯方面的问题 (17)第5.3节恢复默认的IP地址 (17)第5.4节开不了门(电锁不动作)的问题 (18)门禁设备采购到手后,在公司里拿一台样机出来学习调试,连接好设备后按以下步骤进行调试:或者门禁设备在施工现场安装好后,按以下步骤进行调试:第一章门禁设备的安装与系统调试步骤先安装门禁设备与软件,并联机测试,再按要求调试与使用。

第一步门禁设备的安装门禁系统的施工要做到规范,在安装前,首先要了解整个门禁系统的结构网络、功能,设计网络布局,采用RS485联网方式或者采用TCP/IP网络方式;第二合理选配单门、双门控制器等,这样就可以进行布线,之后再安装门禁设备。

然后每个设备的安装及其连接请参考产品说明书。

1.1 施工布线选用合适的线材与管材,进行现场布线,包括:● RS485联网通讯的布线,通讯线用于电脑与门禁控制器之间通讯的连线,选用四芯双绞屏蔽线,距离大于1.2KM则选用光纤(光缆62.5/125u,多模最远距离为2.1Km);● TCP网络通讯的布线,选用超五类双绞网线,距离大于800M则选用光纤,接入局域网。

●强电供应的布线,用于门禁控制器、锁电源等的供电●读卡器的布线,读卡器线用于读卡器与门禁控制器的连线,选用五类双绞屏蔽线●电锁的布线,电锁到控制器端口之间的线,采用两芯线,线径在1.0平方毫米以上。

●出门按钮的布线,出门按钮到控制器端口之间的线,采用两芯线,线径在0.75平方毫米以上。

详见第二章选用线材及工程布线1.2 门禁控制器的安装在安装门禁控制器前,先了解使用环境;在安装时也应充分考虑安装和维护的方便性。

1.3 读卡器的安装与连接读卡器的类型很多,常见的有ID读卡器,IC读卡器,指纹头等,安装高度为离地大约1.4M 的墙面,使用五类双绞屏蔽线连接。

详见第三章:门禁控制器接线示意图1.4 电锁及锁电源的安装与连接市面上的电锁有多种类型,根据实际需要选配磁力锁,电插锁,电机锁等。

电锁供电建议使用规格为DC12V/3A的门禁专用电源给锁供电,这样电锁就直接接在电源上。

1.5 出门按钮的安装与连接安装高度为离地大约1.4M的墙面,使用线径在0.75平方毫米以上的两芯线连接1.6 门磁、红外、消防联动及报警器的安装与连接参考相关产品的说明书第二步门禁软件的安装门禁管理系统软件,要先安装SQL2000数据库软件,再创建数据库。

请参照《一卡通门禁管理软件操作说明书》第三步调试网络通讯上电测试,门禁管理中心的门禁管理软件与每个门禁控制单元的通讯测试。

先在软件中进行设备资料管理,测试RS485或TCP/IP通讯,比较关键的一步只要把电脑与门禁控制器连接上后,就可以测试通讯。

请参照《一卡通门禁管理软件操作说明书》1、按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添加门禁控制器和门,注意选择单门/双门,通讯方式等2、执行,成功就OK,如果读取不成功就要检查设备管理:A、RS485联网通讯时,检查通讯配置(串口号COMX,速率19200),网络ID与设备地址码B、TCP/IP网络通讯时,请检查网线与IP地址。

第四步调试门禁单元每个门禁控制单元最常见的设备包括:门禁控制器,读卡器,电锁,锁电源,按钮等最关键的2项调试:首先是按钮开门,电锁是否动作?其次是刷卡开门?先发一张测试卡,对整个门禁系统的各种设备进行调试,发卡流程如下:设置公司-----设置部门-----人员管理(即发卡)-----授特权测试刷卡开门,电锁是否动作等全部OK再去进行第五步。

第五步用户注册(发卡授权)请参照《一卡通门禁管理软件操作说明书》,发卡流程如下●人事部分:1、设置部门,2、人员管理,●设备资料部分:各项参数设置,时段管理●授权●监控端、开始监控授权成功全部OK,交付用户使用第六步全部OK,交付用户使用数据采集网络监控考勤操作门禁系统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要了解状况,及时分析,找到解决的方法,以保证门禁的正常使用。

第二章选用线材及工程布线首先要了解门禁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做好在办公室把设备接起来,学习一遍。

这样清楚了整个门禁系统后,第一步是工程布线,第一步是安装设备,第三步是调试整个门禁系统。

第2.1节布线接线注意事项1、所有走线都必须套管, PVC管和镀锌管都可以,避免老鼠咬断线路引起故障。

强烈建议:本系统的所有走线必须同220V强电线分开套管2、虽然控制器具备了良好的防静电、防雷击、防漏电设计,请务必保证控制器机箱和交流电地线连接完善,且交流电地线真实接地。

3、建议您不要经常带电拔插接线端子,请务必拔下接线端子,再进行相应的焊接工作。

4、请勿擅自拆卸或者更换控制器的芯片,非专业的操作会导致控制器损毁。

5、不建议您擅自对接其他附加设备,所有非常规的操作,请务必先于我方工程师沟通。

6、用电方面,不要将控制器和其他大电流设备接在同一供电插座上。

7、读卡器、按钮的安装高度距地面1.45米,可以根据客户的使用习惯,适当增加或者降低。

8、控制器建议安装在门内侧的天花板上或弱电井等便于维护的地点。

9、接线端子注意规范接线,不要裸露金属部分过长,以免引起短路和通讯故障。

10、线与线的连接,最好使用电烙铁焊接,拧接方式容易造成接触不良。

第2.2节网线选用及布线技巧--RS485联网门禁RS485网线:电脑到控制器,以及控制器与控制器之间的通讯线。

建议使用4芯双绞屏蔽网线。

线径在0.5平方毫米以上。

485总线是一种用于设备联网的经济型的传统的工业总线方式,通讯质量是需要根据施工经验进行测试和调试的,485总线虽然简单,但必须严格安装施工规范进行布线,RS485总线的布置与RS485的通讯质量非常重要。

对于大型门禁系统,首先要确定门禁管理中心的位置,了解清楚项目中每个门禁点的位置,根据门禁点的数量、网线的距离,合理设计门禁网络采用单条RS485总线,还是采用多条RS485总线。

2.2.1 多条RS485总线联网制遵循3条原则:1、单条总线上挂接的控制器数量一般不能超过40台;超过40台控制器的话,建议采用多条总线制,再通过485HUB连上管理电脑。

2、RS485总线长度,理论上是可以达到1200米,由于控制器数量或者通讯环境的复杂性,单条485总线建议不要超过800米。

如果超过800米,请改成多路RS485总线,选用485HUB或者中继器来改善通讯环境。

3、门禁控制点与管理中心的分布状况,如果有部分门禁点在管理中心的这边,而有部分门禁点在完全不同的方向,建议采用多路RS485总线2.2.2 单条RS485总线要严格几个施工规范:1、单条RS485总线一定要采取“手牵手式”的总线结构,坚决杜绝星型连接和分叉连接。

地址码由近及远设置,即管理电脑接1号控制器,2号接1号,3号接2号,依次类推……2、设备供电的交流电及机箱一定要真实接地,而且接地良好。

有很多地方表面上有三角插座,其实根本没有接地,要小心。

接地良好时,可以确保设备被雷击浪涌冲击静电累计时可以配合设备的防雷设计较好地释放能量,保护485总线设备和相关芯片不受伤害。

3、线材一定要用线径0.5平方毫米以上的多股屏蔽双绞网线;多股是为了备用。

单独套用PVC 管,避免和强电走在一起,以免强电对其干扰。

4和一定要互为双绞,双绞是因为485通讯采用差模通讯原理,双绞的抗干扰性最好。

不采用双绞线,是极端错误的。

5、串联RS485转换器和所有门禁控制器的参考地GND,将多股双绞网线中剩余的一根或全部用于串联GND;参考地未接好,也影响通信时通时不通,主要来自分布电容的影响。

6、网络通信线的屏蔽层连接起来接大地。

7、还有在485总线的最后一台控制器的和并联一个120欧姆的终端电阻来改善通讯质量。

例1 单条485总线示意图例2 多条485总线示意图(485HUB)第2.3节网线选用及布线技巧—TCP/IP网络门禁TCP/IP网络的布线相对来讲比较简单,只需要用普通网线把控制器直接接入交换机或集线器HUB。

管理中心的门禁软件同一时刻可同时与多个TCP/IP协议的门禁控制器通讯,支持局域网控制,也支持互联网远程控制。

例1. TCP/IP网络协议-- 局域网门禁系统网络结构示意图如下局域网跨网段时,需要用到2个以上的路由设计。

例2. TCP/IP网络协议—互联网门禁系统网络结构示意图如下:和电脑网络的布线的方法一样,控制器到HUB用普通网线,距离要小于100米,越长对线的质量要求越高。

当然,现在的门禁网络可以做到TCP/IP网络与RS485总线综合组网方式,如下图所示总之,在大型门禁系统中,网络设计,以及网络布线是整个门禁系统中的关键一环。

第2.4节门禁控制单元---线材选用及布线技巧每个门禁控制单元通常情况下包括以下设备:门禁控制器、读卡器、出门按钮,以及电锁、电锁电源等;结构示意图如下:以下设备可以选择使用:门磁、红外传感器、消防联动、声光报警器等选用线材1、读卡器线:读卡器到控制器端口之间的线建议用6芯屏蔽多股双绞网线(其中二芯备用),数据线 Data1 / Data0互为双绞,线径建议0.5平方毫米以上,最长不可以超过100米,屏蔽线接控制器的GND。

2、出门按钮线:出门按钮到控制器端口之间的线建议采用两芯线,线径在0.75平方毫米以上。

3、电锁线:电锁到控制器端口之间的线建议使用两芯电源线,线径在1.0平方毫米以上。

如果超过50米用更粗的线,或者多股并联;或者通过电源的微调按钮,调高输出电压到14V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