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

合集下载

食品加工中的物理性污染与预防方法

食品加工中的物理性污染与预防方法

食品加工中的物理性污染与预防方法食品加工是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然而,物理性污
染可能会对加工过程中的食品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消费者的健康。

因此,了解物理性污染的来源、影响以及预防方法至关重要。

一、物理性污染的来源
食品加工中的物理性污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来物质:如金属、木屑、玻璃等杂质可能由原料中带入或在加
工过程中意外混入。

2. 设备磨损:加工设备长期使用后,可能会出现磨损现象,产生金
属屑、塑料颗粒等物质。

3. 人为操作失误: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疏忽大意,导致
工具、手套等异物掉落到食品中。

二、物理性污染的影响
食品加工中的物理性污染对食品质量和安全造成多方面影响:
1. 产品质量下降:物理性污染会影响食品的口感、色泽和质地,降
低产品的质量。

2. 消费者健康风险:误食金属、玻璃等异物可能导致口腔、食道等
部位划伤,严重时甚至造成内脏损伤。

三、物理性污染的预防方法
为了有效预防食品加工中的物理性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原料检查:在食品加工前对原料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无杂质和异物。

2. 定期维护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加工设备,及时更换磨损部件,减少金属屑、塑料颗粒等污染物的产生。

3. 强化员工培训: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对物理性污染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减少人为操作失误。

4. 使用过滤设备:在加工过程中使用过滤设备,将可能混入的异物及时过滤掉。

综上所述,食品加工中的物理性污染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只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确保食品加工的安全和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食品安全的物理性危害分析及控制

食品安全的物理性危害分析及控制
清理者:50万人中 20%于三四十岁时壮年早逝。 新石棺:30层高的拱形建筑,2017年完工,管用数百年。 漫漫征途:需800年完全消除影响。
2020/9/28
11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受难人群
2020/9/28
12
2020/9/28
13
2020/9/28
14
2020/9/28
15
日本福岛核爆(2011年3月11日)
食品物理性危害:是指非食源性物质和 放射性物质对食品的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常见异物:包括金属、塑料、玻璃、碎 骨、碎石等
物理危害特点:此类物质较为直观,容 易遭到消费者的投诉。
2020/9/28
3
§ 3.1.1 非食源性物质危害
几种非食源性物质危害的来源及防治
非食源性物质危害种类 玻璃 金属
石粒,嫩枝,树叶 木制品
原料(通常来自植物),食品加 工设施周围环境。
供应商的审核,进货的验收,保持建筑设施周围的 卫生,员工培训,异物检测系统,制定建筑物保安 措施和规定等
原料(通常来源植物),包装 (例 如箱柜,篓,垫板)。
供应商的审核,进货的验收,异物检测系统,加强 对箱柜和垫板的管理,员工培训等
原料,食品加工设施周围环境, 肮脏的建筑设施。
第二例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评为第七级事件的特大事故 2020/9/28
16
12.5英里的隔离区
2020/9/28
17
一、食品的放射性污染
食品的放射性污染:指食品吸附或吸收 外来的(人为的)放射性核素,使其放 射性高于自然本底称食品的放射性污染。
来源:核爆炸、核废物的排放 意外事故。
2020/9/28
放射性物质-极微量的浓度,但温排水排放 量很大,经过水生生物的生物链,被成千上 万倍地浓缩。

食品中的常见物理污染及处理方法

食品中的常见物理污染及处理方法

食品中的常见物理污染及处理方法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食品中的物理污染问题也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物理污染是指食品中存在的非生物性杂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食品中的物理污染,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食品中常见的异物污染。

异物污染是指食品中存在的与原料或加工过程无关的杂质。

常见的异物污染包括金属片、玻璃碎片、塑料颗粒等。

这些异物可能在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等环节中进入食品中。

一旦被误食,可能会对消化道造成刺激或损伤。

处理异物污染的方法主要包括筛选、过滤和磁选等。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原料的筛选和检查,确保没有异物的存在。

同时,在包装过程中,应使用高质量的包装材料,防止异物进入食品。

其次,我们来讨论一下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

微生物污染是指食品中存在的各类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

这些微生物可能引发食物中毒或传染性疾病。

处理微生物污染的方法主要包括热处理、辐照和化学处理等。

热处理是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高温杀灭微生物。

辐照是利用电离辐射杀灭微生物的方法,但需要注意辐照剂量的控制,以免对食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化学处理则是使用化学物质来杀灭微生物,但需要注意使用合适的化学物质,以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此外,食品中的化学污染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化学污染是指食品中存在的化学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处理化学污染的方法主要包括洗涤、浸泡和加工等。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可以使用洗涤剂和清洗剂来去除食品表面的化学污染物。

浸泡则是将食品浸泡在水中,以去除其中的化学物质。

此外,一些食品加工方法,如炒、煮、蒸等,也可以有效去除或减少食品中的化学污染物。

综上所述,食品中的物理污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们应该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处理食品中的物理污染。

只有保证食品的安全和质量,才能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
放射防护量(radiological protection quantity):是国 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为评估照射水平、控制健康 危害,对受照射人体规定的一类辐射量。放射防护量包 括器官剂量(organ dose)、当量剂量(equivalent dose)、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待积量 (committed dose)、集体量、人均量和负担量等。
放射性衰变的类型
α衰变:原子核自发的放射出α粒子(氦原子核)的过 程称。α射线带正电荷,电离能力强,质量大,射程短, 穿透力差。
β衰变:原子核自发的放射出电子或正电子或俘获一个 轨道电子的转变过程,包括β-衰变、β+衰变和轨道电 子俘获。β-衰变的射线是高速电子流,与α射线相比, 它带电量少,电离能力小,穿透力强。
1.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
外照射:人体暴露于放射性污染的环境(主要 指大气环境),电离辐射直接作用于人体体表, 称为外照射。
射线、X射线等穿透能力强的射线外照射的生物学 效应强。
内照射:进入了机体的放射性核素作用于人体内 部,辐射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称为内照射。
内照射的效应以射程短、电离强的、射线 作用为主。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
1.生物性污染
2.化学性污染
3.物理性Leabharlann 染放射性污染物(radioactive contaminant):天然 放射性污染物和人工放射性污染物
杂物(foreign material):食品杂物污染存在偶 然性,近年来,我国的食品杂物污染事件呈现增 多趋势。
内容
一、食品的放射性污染及其预防 (一)放射性核素 (二)食品中的电离辐射源 (三)环境中放射性核素向食品中的转移 (四)食品中放射性核素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 (五)食品的放射防护 二、食品的杂物污染及其预防 (一)食品的杂物污染 (二)食品杂物污染的预防

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引言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物理性污染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安全隐患。

本文将探讨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包括其定义、常见来源、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该问题的深入了解,人们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潜在风险。

定义和示例物理性污染是指食品中存在的非天然物质,通常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

这些物质可能来自于生产过程中的误操作、环境污染以及包装和贮存过程中的不合适操作。

物理性污染可能以固体,液体或气体的形式存在于食品中,并对其质量和安全性产生直接或潜在的影响。

常见的物理性污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金属片或碎片:这些污染物可能来自食品加工机械的磨损或者包装材料的破损。

2.纤维:食品中的纤维污染物可能来自于环境中的灰尘、纸张或纤维素包装材料。

3.塑料:塑料包装材料的破碎或碎片可能会被食品吸附或混入其中。

4.骨头碎片或异物:这些物质可能来自于食品的原材料处理过程或生产线的问题。

这些污染物的存在可能导致食品变得不安全,甚至对人体健康产生风险。

影响因素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取决于多个因素。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影响因素:1.污染物的大小和形状:污染物的大小和形状将直接影响其是否会对食品产生潜在的伤害。

较大且锋利的污染物可能会刺破食品的包装或造成人体内部的损伤。

2.污染物的种类:不同类型的物理性污染可能具有不同的潜在危险。

例如,金属片可能会引起内部创伤,而纤维或塑料可能会对消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3.污染物的浓度:污染物的浓度将决定对食品安全性的直接影响程度。

较高浓度的污染物更有可能对人体产生潜在危害。

4.食品的种类和处理过程:不同类型的食品可能有不同的潜在污染来源。

食品的生产和处理过程也将影响物理性污染物的存在和分布。

食品安全风险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产生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体伤害:较大和锋利的物理性污染物可能引起内部创伤,例如刺破内脏器官或引起出血。

第一篇第三章食品的物理性危害与预防

第一篇第三章食品的物理性危害与预防

致病或导致伤害的任何非正常的物理物质。

物理危害包括:塑料、木屑、铁屑、碎玻璃、
头发、毛发、沙石、碎骨、昆虫等的残体或其
他可见的异物。
第一节、物理性危害的种类和污染途径


二、物理性危害的污染途径 1. 原料外来物质污染食品。 2. 包装材料中携带物质。 3. 加工过程操作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污染或员工带入的外 来物质。

1 污染来源
1)食品产、储、运、销 2 )参杂使假


2 预防
1)GMP 2)改进工艺 3)制订食品卫生标准 4)打击参杂使假

第二节物理性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一、物理性危害的预防 1. 对植物性原料着重于害虫的控制,防止夹杂 物质进入原料; 2. 检查包装材料的处理和制造步骤,对玻璃包 装物的检查要特别注意; 3. 严格规章制度,强化员工培训,作好卫生清 洁; 4. 加强加工过程的监督管理和设备维护。
二、物理性危害的控制
第三章 食品的物理性危害与预防
Food Physical Contaminant
and control
掌握内容

熟悉物理性危害及其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精 髓内容。
第一节、物理性危害的种类和污染途径

一、物理性危害的种类和特点

物理性危害:通常指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外来
的物体或异物,包括产品消费过程中可能使人

项目3.1 食品安全的物理性危害分析及控制

项目3.1 食品安全的物理性危害分析及控制

19.8 75.0 34.7 28.9 14.4 31.2 42.8 12.4 43.8 2.0 2.7 46.8 31.0 57.7
放射性核素通过食物链可以进行生物富集作用
(1) 向水生生物内转移
浓集作用:用浓集系数表示浓集作用大小
机体放射性浓度(Bq/Kg)
浓集系数=——————————-----水中放射性核素浓度(Bq/Kg)



6 煤矿与建材 由于地球能源开发,煤矿的开采与利用 过程中,同样也会将天然放射性物质如 鉀-40、釷-232、鈾-238,自地底下开采 至地面上。 燃煤产生的大量煤灰,用以制造水泥和 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亦属天然輻射另一 來源。
放射性污染的危害


射线会破坏机体内的大分子结构,甚至直接 破坏细胞和组织结构,给人体造成损伤。 高强度射线会灼伤皮肤,引发白血病和各种 癌症,破坏人的生殖机能,严重的能在短期 内致死。 少量累积照射会引起慢性放射病,使造血器 官、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等 受到损害,发病过程往往延续几十年。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受难人群
(一)食品的放射性污染


食品的放射性污染:指食品吸附或吸收 外来的(人为的)放射性核素,使其放 射性高于自然本底称食品的放射性污染。 来源:核爆炸、核废物的排放 意外事故。
(一)天然放射性核素 (radionuclide of food )


1. 分类:天然放射性核素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宇宙射线的粒子与大气中的物质 相互作用下产生,主要有14C,3H 另一类是地球形成时就已存在的核素和 它 们 的 衰 变 产 物 , 如 238U , 235U , 232Th锕 三个反射系和40K,87Rb(87铷)

食品生产中的物理性污染防控

食品生产中的物理性污染防控

食品生产中的物理性污染防控1. 引言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而物理性污染是食品安全中的一大隐患。

本文将探讨食品生产中的物理性污染的来源及其对食品安全的威胁,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2. 物理性污染的来源2.1 环境污染环境中的污染物,如土壤中的重金属、水源中的微生物和化学物质,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食品,成为物理性污染的来源之一。

2.2 生产设备食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如研磨机、过滤器等,其损坏或不合格可能导致物理性污染物的混入食品中。

2.3 人为操作人为操作不慎、生产环境不规范等因素也可能导致物理性污染的产生。

例如,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掉落头发、指甲、皮屑等微观污染物,或者误将非食品物质掺入食品中。

3. 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造成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伤害消费者健康食品中的物理性污染物,如玻璃、金属碎片等,可能使消费者在食用过程中受伤,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生命危险。

3.2 降低食品质量物理性污染物的存在会降低食品质量,影响食品的口感和品质,从而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品牌的信任度和忠诚度。

3.3 经济损失一旦食品中出现物理性污染,相关企业可能会面临巨额的赔偿费用,甚至被迫停产整顿,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4. 物理性污染防控措施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与质量,减少物理性污染的发生,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防控措施:4.1 生产设备的维护和管理食品生产企业应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定期检查设备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损坏的零件,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减少因设备故障引起的物理性污染。

4.2 严格操作规范企业应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操作规范,确保生产人员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减少操作失误的发生。

规范要求操作人员做好个人卫生,避免头发、指甲等微观污染物的掉落。

4.3 质量检测和筛查企业应加强对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测和筛查,确保原材料不受物理性污染的影响,并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品进行检测,以避免污染物进入最终产品。

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食品污染及其预防第一节食品污染概念食品污染的分类:1.生物性污染微生物(细菌、细菌毒素、霉菌、霉菌毒素);寄生虫和虫卵(蛔虫、绦虫、旋毛虫等);昆虫(甲虫、螨类、蛾类等);病毒(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口蹄疫病毒)。

2.化学性污染来自生产、生活和环境(农药、有毒金属、N-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类等);来自容器、包装材料、运输工具;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加工、贮存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如酒中的醇类、醛类等);为掺假、制假而加入的化学物质。

3.物理性污染:1)来自食品产、储、运、销的污染物;2)食品的掺假使假;3)放射性污染。

第二节食品腐败变质1.食品的细菌污染食品中常见的细菌包括致病菌、相对致病菌和非致病菌。

食品细菌污染主要是指非致病细菌的污染。

其中数量较多的细菌称为优势菌。

食品细菌污染是衡量食品污染程度、估测食品变质可能性及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

2.评价指标及卫生学意义1)菌落总数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35~37℃、pH7.4~7.6.24±2 h),所得1mL(g)检样中所含的菌落的总数。

只反映需氧性、嗜中温活菌数量。

嗜冷菌、嗜热菌、特殊营养需求及死细菌不能反映。

反映食品的卫生质量,以及食品在产、运、销过程中的卫生措施和管理情况。

不代表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

菌落总数的卫生学意义:(1)食品清洁状态的标志带鱼:≤104/g:一级鲜度;≤106/g:二级鲜度。

(2)预测食品的耐保藏性菌落总数为105/cm2的牛肉0℃可保存7天;菌落总数为103/cm2的牛肉0℃可保存18天。

2)大肠菌群指一大群需氧与兼性厌氧,不形成芽孢,在35~37℃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直接或间接来自人与温血动物的肠道。

包括肠杆菌科的埃希菌属、柠檬酸杆菌属、肠杆菌属和克雷伯菌属,其中埃希菌属为典型大肠杆菌。

大肠菌群最近似数(MPN):MPN是100g或100ml食品中大肠菌群的可能数。

食品卫生学2: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食品卫生学2: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食品污染及其预防污染的主要原因1、动物或植物从环境中吸收造成食物的污染;2、食物在生产、销售和加工烹调过程中造成的污染。

按污染的性质分类1、生物性:微生物、寄生虫、昆虫2、化学性:农药、化肥;工业三废;3、物理性:杂质;入射性污染。

一、生物性污染及其防治1、食品腐败变质(1)变质的原因1)食品本身的组成和性质:酶、水分等;2)环境因素:温度、湿度、紫外线和氧3)微生物的作用:起主导作用,有酵母、霉菌等。

(2)食品腐败变质的化学过程与鉴定指标1)蛋白质的分解:分解为肽、氨基酸、氨、胺(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吲哚及甲基吲哚、硫化氢氨与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均具有挥发性和碱性,因此称为挥发性碱基总氨TVBN。

蛋白质腐败变质的鉴定:一般是从感官、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感官指标最为敏感可靠:颜色、渗出物、气味(恶臭)等方面判断。

物物指标:硬度、渗出物、导电性、折光性、黏度等化学指标:TVBN、二甲胺与三甲胺、K值(鉴定鱼类早期腐败:K<=20%,绝对新鲜;K>=40开始有腐败迹象)。

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值。

2)食品中脂肪的酸败:中性脂肪----甘油、脂肪酸----酮、酮酸;多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物----醛、酮酸;过氧化值上升--生成各种脂酸(酸价上升)。

“哈喇”味、油hao味3)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发酵生成:低糖、醇、羧酸、醛、酮、二氧化碳、水。

酸度升高,并有甜味、醇类气味。

“馊”味4)食品腐败变质的卫生学意义:(1)感官性状恶化(2)营养价值下降(3)人体不良反应:中毒5)食品腐败变质的控制措施(1)低温:肉类在4摄氏度可存放数日,0摄氏度可存放7—10天,-10摄氏度以下可存放数月,-20摄氏度可长期保存(2)高温(3)脱水与干燥:含水<15%的食品称干燥食品。

(4)提高渗透压:盐腌法、糖渍法(5)提高氢离子浓度:酸渍法(6)添加化学防腐剂(7)辐照2、细菌性污染及其防治(1)常见细菌性污染的菌属及其厉害1) 致病菌:第一种是动物生前感染;第二种是外界污染。

物理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
移,其主要的转移途径有: ➢ (1)向水生生物体内转移 ➢ (2)向植物转移 ➢ (3)向动物转移。
公共卫生学院
❖ 3.人为污染食品的放射性核素 ❖ 人为污染的放射性核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31I ❖90Sr ❖89Sr ❖ 137Cs。
公共卫生学院
(三)食品放射性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 食品放射性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由于摄入 污染食品后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内各种组织、器 官和细胞产生的低剂量长期内照射效应。
❖ 主要表现为对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的损伤和致 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公共卫生学院
(四)控制食品放射性污染的措施
❖ 主要措施是加强对污染源的卫生防护和经常性 的卫生监督。
❖ 定期进行食品卫生监测,严格执行国家卫生标 准,使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控制在允许的 范围之内。
公共卫生学院
❖ 食品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主要是40K。
公共卫生学院
(二)环境中人为的放射性核素污染及其向食品中的转移
1.环境中人为的放射性核素污染 ❖ 环境中人为的放射性核素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
方面: ➢ (1)核爆炸 ➢ (2)核废物的排放 ➢ (3)意外事故。
公共卫生学院
2.放射性核素向食品转移途径 ❖ 环境中的放射性核素可通过食物链向食品中转
公共卫生学院
(二)预防控制措施
(1)加强食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过程的监督管理, 执行良好的生产规范;
(2)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设备和检验设备,如筛选、磁选、 风选,清除有毒的草籽、泥、沙、石、灰尘;定期清洗 专用池、槽;防尘、防蝇、防鼠、防虫,采用小包装。
(3)制定食品卫生标准。如GB1355《小麦粉》中规定了磁 性金属物的限量。
公共卫生学院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污染

浓集作用: 浓集作用:用浓集系数表示浓集作用大小
机体放射性浓度( 机体放射性浓度(Bq/Kg) ) 浓集系数=——————————-------浓集系数 水中放射性核素浓度( 水中放射性核素浓度(Bq/Kg) )
(2) )
向植物的转移
吸收途径:植物表面渗透吸附, 吸收途径:植物表面渗透吸附,植物根部通过土壤吸收 理论值土壤中90 Sr/C a =植物中90 Sr/C a 比例 植物中 实际 土壤中90 Sr/C a >植物中90 Sr/C a 比例 植物中
90差异系数)=--------------------------------(差异系数)
90锶(Bq/g钙)土壤 钙
差异系数也可以表明90锶与137铯在食物链个环节中的转移程度
(3)
向动物和人体转移
(三)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的危害 三
1.天然核素对人体的危害 天然核素对人体的危害 226Ra是238U的子体, 毒性比铀大 , 是 а放射体, 的子体, 放射体, 是 的子体 毒性比铀大, 放射体 沉积在骨组织中,是亲骨性, 沉积在骨组织中,是亲骨性,属极毒性放射性核素 2. 人工核素对人体的危害 131I Hf8.6天 诱发甲状腺瘤, Hf8.6天 诱发甲状腺瘤,并可通过母乳对 婴儿产生危害 90Sr Hf 28年 危害:参与钙代谢,对骨骼有亲 年 危害:参与钙代谢, 合力,排出缓慢终生危害,动物引起白血病, 合力,排出缓慢终生危害,动物引起白血病,骨癌
(二)食品的放射性污染
食品的放射性污染: 食品的放射性污染:指食品吸附或吸收外来 人为的)放射性核素, 的(人为的)放射性核素,使其放射性高于 自然本底称食品的放射性污染。 自然本底称食品的放射性污染。 来源:核爆炸、 意外事故。 来源:核爆炸、核废物的排放 意外事故。

【精品推荐】食品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

【精品推荐】食品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

食品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
小编希望食品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本文概述:食品污染分为分为生物性、化学性及物理性污染三类。

您知道食品物理性污染的种类以及如何进行预防吗?下面小编带您了解一下。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将物理性污染分为两类,即食品的杂物污染和食品的放射性污染。

一、食品的杂物污染及其预防
食品的杂物污染的主要途径有:生产时的污染、食品储存过程中的污染、食品运输过程的污染、意外污染、掺杂掺假
预防措施
1.加强食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过程的监督管理,执行良好生产规范。

2.通过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设备和检验设备,如筛选、磁选和风选去石,清除有毒的杂草籽及泥沙石灰等异物,定期清洗专用池、槽,防尘、防蝇、防鼠、防虫,尽量采用食品小包装。

3.制定食品卫生标准,如GBl355—1986《小麦粉》中规定了磁性金属物的限量。

二、食品的放射性污染及其预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
在食品加工、储存、运输及销售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物理性污染问题,如异物、金属片、玻璃碎片等杂质掺入食品中。

这些对人体有害,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预防食品的物理性污染。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食品原材料里面包含的杂质:食品原材料在采摘、加工、贮存等过程中可能掺入杂质,如不干净的土壤、沙子、树木叶子、昆虫等。

2. 生产加工环节中的掉落物:由于生产加工过程中,包装材料、生产设备等会产生污染食品的掉落物。

3. 生产卫生不合格导致的污染:由于生产加工前后卫生保洁不到位导致污染的情况。

4. 存储运输环节中的物理性污染:食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可能遭受撞击、挤压、摩擦等力量,导致食品破损。

5. 销售过程中的污染:不少小摊贩、小超市、小餐馆是在路边搭棚销售的,这种场所往往缺乏卫生意识,销售的食品也更容易受到污染。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对人体有害,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体现出以下危害:
1. 对口腔、喉咙、食管等造成划伤和伤害,引起出血,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疾病。

2. 物理性污染的食品,其口感和风味都被破坏了,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刺激,会导致消费者拒绝甚至是抵制这种食品。

3. 物理性异物掺入食品中后,会增加人体消化吸收负担,从而增加人体病理率和致癌几率。

为了避免物理异物掺入食品中,我们需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 从源头开始控制食品的物理性污染。

生产企业从选材和采购环节开始加强质量控制和安全防范,加强对生产环节中掉落物的控制。

2. 保持生产环境整洁干净,加强日常清扫保洁。

要注意生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不会产生异物掉落或污染,严格控制生产作业人员的工作行为,禁止在生产区域内食用、储存或存放个人物品。

对于卫生差、环境脏乱的企业严格进行整改。

3. 从产品的包装入手,要加强包装设计、材料选择和承载能力的规范,选用符合质量要求、耐磨损、不易破裂和易于包装的材料进行包装。

尤其是在运输、配送环节中更应有所保障。

4. 从销售环节加强卫生环境的确保,店家在摆放过程中尽量使商品离地面远些,避免拥挤情况出现。

同时加强对小商贩的培训和管理,加强卫生监管,确保消费者的安全。

四、结语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虽然很少出现,但一旦发生,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人们在食品消费和生产过程中,应加强食品的掌控,尽可能避免食品的物理性污染产生。

企业也应加强自身的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制定完善的保障措施,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和健康,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