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院制图标准(结构)
建筑设计院制图标准(结构)结构图制图标准及深度要求(2011版)第⼀部分制图标准⼀、总则本标准参照国家和院内相关标准制定,在建筑六所内部使⽤。
1、⼯作⽬标:规范所内制图标准,提⾼⼯作质量和⼯作效率,为院内开展协同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2、总体要求:结构制图表达要求简洁、完整、统⼀、针对性强、逻辑清晰,便于阅读使⽤。
⼆、制图软件原则上要求采⽤“TSSD3.0+cad2004”及以上版本进⾏制图。
三、图幅1采⽤三院标准图签,同时尽量采⽤A1图幅(便于施⼯现场阅读使⽤),同⼀⼦项图幅种类不应超过2种;尽量采⽤标准图幅,如确需加长(只允许长边加长)。
2、图纸选⽤图幅应把握⼯整、疏密有度原则,主要图纸应尽量采⽤同⼀图幅及其加长版。
3、图框由专业执⾏负责提供给各设计⼈员。
四、图层及颜⾊图层设置要求详下表:注:在绘图中切记同⼀性质图需采⽤同种图层。
五、字体出于图纸美观及字库统⼀的考虑,结构制图标注样式及字⾼主要采⽤TSSD 软件缺省值。
字体设置详下表:注:不要改动缺省⽂字样式。
六、线型及线宽除个别特殊注明者外图纸使⽤颜⾊控制出图线宽。
以多义线控制线宽的图形元素详下表:图形元素图层线宽线型备注轴线DOTE 0 CENTER2梁线beam 0 ByLayer,DASH 按正投影法绘制平⾯图竖向构件竖向构件50 ByLayer图名线图名80 ByLayer剖⾯线⼩剖⾯50 ByLayer图框、表格⼩剖⾯0 ByLayer 图框外框线才⽤50厚粗线七、⽐例1、平⾯图以1:100为主,若⼯程平⾯较⼤,出图⽐例可采⽤1:150,但应注意相关字体⼤⼩及图框应协调统⼀。
2、⼤样图以1:25为主。
3、单独绘制的楼梯平⾯绘图⽐例为1:50。
⼋、封⾯、图纸⽬录及结构总说明封⾯、图纸⽬录由具体制图⼈员整理绘制;结构设计总说明由专业执⾏负责整理绘制。
九、图⾯表达1、绘制⽅式;(1)结施图均采⽤正投影法绘制。
上层柱及梁上柱⽤粗实线表⽰,并填充注明“梁上柱”(详图列⼀)。
建筑结构设计标准
建筑结构设计标准一、引言建筑结构设计标准是为了确保建筑物在使用寿命内能够承载各种荷载,保证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规范性文件。
本文将从设计载荷、结构材料、结构形式、设计方法等方面,对建筑结构设计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二、设计载荷2.1 建筑荷载建筑荷载主要包括自重荷载、人员荷载、家具设备荷载、风载荷、雪载荷、地震荷载等。
建筑结构设计师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高度、地理位置等因素合理确定荷载标准,并确保建筑结构能够承受合理的荷载。
2.2 地基荷载地基荷载是指建筑物通过地基传递到地下的荷载。
建筑结构设计师需要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地下水位等信息,合理确定地基荷载标准,以确保建筑物在地基上稳定安全。
三、结构材料3.1 钢材钢材作为常用的建筑结构材料,应符合国家钢材品质标准,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及抗震性能、抗腐蚀性能和耐久性等特点。
3.2 混凝土混凝土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材料,应符合国家混凝土品质标准,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和抗渗性能,同时要考虑混凝土与钢材的搭配使用,以保证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3.3 砖材砖材作为一种传统的建筑结构材料,应符合国家砖材品质标准,具有合理的强度和抗震性能,能够承受相应的荷载。
四、结构形式4.1 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目前建筑领域广泛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其具有简单、刚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
在设计框架结构时,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高度等因素,合理确定梁柱的尺寸和间距,以确保结构稳定。
4.2 钢结构钢结构具有重量轻、刚性好、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大跨度和高层建筑。
在设计钢结构时,应根据荷载大小、结构形式和钢材性能等因素,合理确定钢材的截面尺寸和连接方式。
4.3 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应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和使用要求,合理确定混凝土的配比和施工工艺,确保结构的稳定和耐久。
五、设计方法5.1 弹性设计方法弹性设计方法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之一,适用于一般建筑物和静力荷载作用下的结构。
(完整版)结构设计中的8个参数比(超限)调节方法.docx
结构设计中的几个参数比1.轴压比目的:控制构件保持一定延性。
保证柱(墙)的塑性变形能力和保证结构的抗倒塌能力。
要求:详见规范(抗规柱 6.3.6 、墙 6.4.5和混规柱11.4.16、墙11.7.16&17 ),限制各等级的剪力墙和框架(支)柱轴压比;注意:剪力墙的轴压比对应的荷载为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设计值;框架(支)柱轴压比对应的荷载为含水平荷载的工况组合,多为地震工况组合。
调节方法:1)程序调整: SATWE 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2.扭转周期比目的:周期比侧重控制的是侧向刚度与扭转刚度之间的一种相对关系,而非其绝对大小,它的目的是使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置更有效、更合理,使结构不致于出现过大(相对于侧移)的扭转效应。
一句话,周期比控制不是在要求结构足够结实,而是在要求结构承载布局的合理性要求:规范规定(高规 3.4.5):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周期 Tt 与平动为主的第一周期 T1 之比,A 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 0.9 ;B 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振型判别方法:振型方向因子来判断,因子以50%作为分界。
注意:全国超限建筑抗震设防中,对周期比比值不足不是一项超限,广东抗震审查技术要求中无该条规定。
调节方法:一般只能通过调整平面布置来改善这一状况,这种改变一般是整体性的,局部的小调整往往收效甚微。
周期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侧移刚度较小,总的调整原则是加强结构外圈刚度,削弱结构内筒刚度。
3.有效质量参与系数目的:保证考虑充足的地震作用。
要求:详见规范(抗规 5.2.2 条文及高规 5.1.13)计算振型数应使各振型参与质量之和不小于总质量的90%。
调节方法:增加计算参与的振型数量。
4.刚重比目的:确定在水平荷载下,结构二阶效应不致过大,而引起稳定问题。
要求:详见规范(高规 5.4)重力二阶效应及结构稳定注意:此处重力为重力荷载设计值,取 1.2 恒+1.4 活。
精品67.建筑规范大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勘误表
正6行
;
。
224
图G.0.1(d)
下部第2条横线上的竖线与竖线2未对齐
与竖线2对齐
333
倒10行
锚固做法与顶层中间节点处相同
顶层中间节点和中间层端节点处相同
167
表11.1.4注1
设防烈度直接由本表
设防烈度由本表
168
正8行
γRE
γRE
169
倒5行
与强度标准值
与标准值
188
正11、12、14、20行外侧柱、Fra bibliotek上部柱外侧
193
正11行
1/16;当
1/16,当
194
倒10行
上一层的墙肢,剪力墙的
上一层剪力墙
196
正4-5行
对暗柱,分别···;对端柱
对暗柱、端柱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勘误表
页
行
误
正
49
倒8行公式(7.3.2-1)
57
正4行
2r2
2r1
85
图7.7.2
横行只到点划线边
应到阴影边实线
138
倒2行
应向上弯折
可向上弯折
142
14行、19行
h
h0
143
倒12行
149
倒4行
0.8
0.08
156
倒3行
或斜向吊筋
或斜向吊筋(图10.7.12)
(完整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强条
式中: ——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楼面活荷载分项系数;
——风荷载的分项系数;
——考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荷载调整系数,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时取1.0,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时取1.1;
——永久荷载效应标准值;
——楼面活荷载效应标准值;
——风荷载效应标准值;
——分别为楼面活荷载组合值系数和风荷载组合值系数,当永久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时应分别去0.7和0.0;当可变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时应分别取1.0和0.6或0.7和1.0。
注:对书库、档案库、储藏室、通风机房和电梯机房,本条楼面活荷载组合值系数取0.7的场合应取为0.9。
式中: ——第i层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剪力;
——水平地震剪力系数,不应小于规程表4.3.12规定的值;对于竖向不规则结构的薄弱层,尚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
——第j层得重力荷载代表值;
n——结构计算总层数。
表4.3.12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
类别
6度
7度
8度
9度
扭转效应明显或基本周期小于3.5s的结构
3.9.4
B类建筑
抗震等级
抗震设计时,B级高度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本规程表3.9.4确定。
4.2.2
基本风压
基本风压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应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
4.3.1
地震作用
各抗震设防类别高层建筑的地震作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0
二级
(完整版)YJK参数设置详细解析
结构总体信息1、结构体系:按实际情况填写。
1)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
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或多孔砖、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等材料砌筑或装配而成。
2)框剪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俗称为框剪结构。
主要结构是框架,由梁柱构成,小部分是剪力墙。
墙体全部采用填充墙体,由密柱高梁空间框架或空间剪力墙所组成,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起整体空间作用的抗侧力构件。
适用于平面或竖向布置繁杂、水平荷载大的高层建筑。
3)框筒结构:如果把框剪结构剪力墙布置成筒体,围成的竖向箱形截面的薄臂筒和密柱框架组成的竖向箱形截面,可称为框架-筒体结构体系。
具有较高的抗侧移刚度,被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建筑。
4)筒中筒结构:筒中筒结构由心腹筒、框筒及桁架筒组合,一般心腹筒在内,框筒或桁架筒在外,由内外筒共同抵抗水平力作用。
由剪力墙围成的筒体称为实腹筒,在实腹筒墙体上开有规则排列的窗洞形成的开孔筒体称为框筒;筒体四壁由竖杆和斜杆形成的桁架组成则称为桁架筒。
5)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能承担各类荷载引起的内力,并能有效控制结构的水平力,这种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承受竖向和水平力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
这种结构在高层房屋中被大量运用。
6)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框支剪力墙指的是结构中的局部,部分剪力墙因建筑要求不能落地,直接落在下层框架梁上,再由框架梁将荷载传至框架柱上,这样的梁就叫框支梁,柱就叫框支柱,上面的墙就叫框支剪力墙。
这是一个局部的概念,因为结构中一般只有部分剪力墙会是框支剪力墙,大部分剪力墙一般都会落地的。
7)板柱-剪力墙结构:柱-剪力墙结构(slab-column shearwall structure),是由无梁楼板与柱组成的板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完整版)建筑规范大全目录
GB50026-2022 工程测量规范GB/T 50783-2022 复合地基技术规范JGJ79-2022 建造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T 199-2022 新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JGJ/T 211-2022 建筑工程水泥- 水玻璃双液注浆技术规程JGJ/T282-2022 高压喷射扩大头锚杆技术规程JGJ/T290-2022 组合锤法地基处理技术规程JGJ120-2022 建造基坑支护技术规程GB50086-2022 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22 建造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739-2022 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GB 50843-2022 建造边坡工程鉴定与加固技术规范JGJ94-2022 建造桩基技术规范JGJ/T186-2022 逆作复合桩基技术规程JGJ/T210-2022 钢-柔性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JGJ/T213-2022 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JGJ/T225-2022 大直径扩底灌注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JGJ6-2022 高层建造筏形与箱型基础技术规范JGJ/T187-2022 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97-2022 混凝土预制拼装塔机基础技术规程JGJ/T301-2022 大型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GB50025-2004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造规范JGJ167-2022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造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GB 50112-2022 膨胀土地区建造技术规范JGJ123-2022 既有建造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GB50108-202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34-2004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T10-2022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238-2022JGJ/T271-2022 JGJ/T259-2022 JGJ/T291-2022混凝土基层喷浆处理技术规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无机材料后锚固技术规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技术规程现浇塑性混凝土防渗芯墙施工技术规程GB 50661-2022 钢结构焊接规范JGJ82-2022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T251-2022 建造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JGJ18-202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07-2022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8-96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 109-96 钢筋锥罗纹接头技术规程JGJ 85-2022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T226-2022 低张拉控制应力拉索技术规程JGJ 256-2022 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T279-2022 建造结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规程GB50113-2005 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T50214-2022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JGJ74-2003 建造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96-2022 钢框胶组合板技术规程GB50404-2022 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范JGJ /T200-2022 喷涂聚脲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35-2022 建造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61-2022 外墙内保温该概念车技术规程JGJ 298-2022 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04-2022 建造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53-2022 房屋渗漏修缮技术规程JGJ 165-2022 地下建造工程逆作法技术规程JGJ/T212-2022 地下工程渗漏管理技术规程GB 50682-2022 预制组合立管技术规范JGJ 232-2022 矿物绝缘电缆敷设技术规程JGJ/239-2022 建(构)筑物移位工程技术规程GB 50666-202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755-2022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 50772-2022 木结构工程施工规程JGJ/T 216-2022 铝合金结构工程施工规程GB 50606-2022 智能建造工程施工规范JGJ/T188-2022 施工现场暂时建造物技术规范GBJ 130-90 钢筋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规范GB 50496-202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JGJ 1-91 装配式大阪居住建造设计和施工规程JGJ 3-2022 高层建造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2022 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9-2022 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JGJ92-2022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95-2022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2022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5-2022 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JGJ138-2022 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 145-2022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9-2022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T207-2022 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JGJ 224-2022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技术规程JGJ/T258-2022 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JGJ/T268-2022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规程JGJ/T273-2022 钢丝网架混凝土复合板结构技术规程JGJ 217-2022 纤维石膏空心大板复合墙体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22 高层民用建造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209-2022 轻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JGJ 227-2022 低层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建造技术规程JGJ/T249-2022 拱形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7-2022 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JGJ 257-2022 索结构技术规程GB/T 50708-2022 胶合木结构技术规范GB 50165-92 古建造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JGJ/T 265-2022 轻型木桁架技术规程GB 50078-2022 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2022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56-2022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211-2022 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333-2022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造技术规范GB 50591-2022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686-2022 传染病医院建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881-2022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造技术规范GB 50346-2022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造技术规范GB 50447-2022 实验动物设施建造技术规范GB50462-2022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JGJ 247-2022 冰雪景观建造技术规程JGJ /T280-2022 中小学校体育设施技术规程GB50327-2001 GB50354-2005 GB50345-2022 GB50693-2022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建造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屋面工程技术规范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JGJ155-2022 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230-2022 倒置式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 237-2022 建造遮阳工程技术规范JGJ 255-2022 采光顶与金属屋面技术规程GB/T 50589-2022 环氧树脂自流平地面工程技术规范JGJ/T 175-2022 自流平地面工程技术规程JGJ/T 105-2022 机械喷涂抹灰施工规程JGJ 103-2022 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26-2022 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02-2022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含条文说明)JGJ133-2001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214-2022 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144-2004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289-2022 建造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JGJ/T29-2022 建造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GB50212-2022 建造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GB 50325-2022 民用建造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022 年版)GB 50093-2022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 50166-202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2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3-2022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81-2022 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43-2022 建造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64-2005民用建造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 50495-2022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GB 50498-2022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施工与验收规范GB 50617-2022建造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GB 50642-2022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GB 50738-202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 50787-2022民用建造太阳能空调工程技术规范JGJ 174-2022)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T 129-2022 既有居住建造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 176-2022 公共建造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T 179-2022 体育建造智能化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 203-2022 民用建造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JGJ/T 267-2022 被动式太阳能建造技术规范CJJ 94-2022 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T 50319-2022 GB/T 50326-2022 GB/T 50328-2022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GB/T50358-2022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50430-2022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502-2022 建造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 50618-2022 房屋建造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GB/T 50640-2022 建造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 50844-2022 工程建设标准实施评价规范JGJ/T121-2022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JGJ/T 185-2022 建造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 198-2022 施工企业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化管理规范JGJ/T 204-2022 建造施工企业管理基础数据标准JGJ/T 236-2022 建造产品信息系统基础数据规范JGJ/T250-2022 建造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JGJ/T 272-2022 建造施工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JGJ/T 292-2022 建造工程施工现场视频监控技术规范CJJ/T 117-2022 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GB/T 50080-202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 15-2022 早起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22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 63-2022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T 70-2022 建造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 55-202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2022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233-2022 水泥土配合比设计规程GB/T 50107-202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 50164-202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GJ 52-2022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GB 50119-2022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JGJ/T 192-2022 钢筋阻锈剂应用技术规程GB/T 50290-2022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 50361-2005 木骨架组合墙体技术规范GB/T 50448-2022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 50574-2022 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GB 50608-2022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建设工程应用技术规范GB/T 50733-2022 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GB 50828-2022 防腐木材工程应用技术规范JGJ/T 240-2022 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JGJ/T 201-2022 石膏砌块砌体技术规程JGJ/T 14-2022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造技术规程JGJ/T 228-2022 植物纤维工业灰渣混凝土砌块建造技术规程JGJ/T 274-2022 装饰多孔砖夹心复合墙技术规程JGJ/T 293-2022 淤泥多孔砖应用技术规程GBJ 146-90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T 17-2022 蒸压加气混凝土建造应用技术规程JGJ 51-2002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 169-2022 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178-2022 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 206-2022 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T 221-2022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41-2022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69-2022轻型钢丝网架聚苯板混凝土构件应用技术规程JGJ/T 281-2022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83-2022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96-2022高抛免振捣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308-2022凌渣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19-2022混凝土结构用钢筋隔件应用技术规程JGJ/T 220-2022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 223-2022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JGJ 253-2022 无机轻集料砂浆保温系统系统技术规程JGJ113-2022 建造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T 157-2022 建造轻质条板隔墙技术规程JGJ/T 172-2022 建造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GB/T50152-2022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 50315-2022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29-2022 木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 50344-2004 建造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621-2022 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784-2022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JGJ/T 181-2022 房屋建造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检测分类标准JGJ 190-2022 建造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GB/T50353-2022 建造工程建造面积计算规范GB 50497-2022 建造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728-2022 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JGJ/T 193-2022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 8-2022 建造变形测量规范JGJ/T 23-2022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08-2022 后锚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94-2022 高强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规程JGJ 106-2022 建造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T 182-2022 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程JGJ/T110-2022 建造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T 277-2022 红外热像法检测建造外墙饰面粘结质量技术规程JGJ/T132-2022 居住建造节能检测标准JGJ/T136-2022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4-2022择压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152-2022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205-2022建造门窗工程检测技术规程JGJ/T 260-202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检测技术规程JGJ/T 299-2022建造防水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规范GB50300-2022 建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T 50375-2022 建造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 50411-2022 建造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550-2022 建造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1-2022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22 建造地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附条文说明)GB 50203-2022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2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GB 50628-2022钢管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669-2022钢筋混凝土筒仓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576-2022铝合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6-2022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202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2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2022建造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22 建造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附规范条文GB 50224-2022 建造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2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22 建造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10-2002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22 智能建造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601-2022 建造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309-2022 工业炉砌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T 50312-2022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JGJ/T 139-2001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 304-2022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656-2022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 50720-2022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 50870-2022 建造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JGJ 59-2022 建造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T 77-2022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GB 50484-2022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 180-2022 建造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 33-2022 建造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160-2022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范附规范条文JGJ 88-2022 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T 189-2022 建造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JGJ 196-2022 JGJ 215-2022 JGJ 276-2022 JGJ 305-2022建造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建造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建造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建造施工升降设备设施检验标准GB50194-2022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JGJ 46-2005 施工现场暂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GB 50829-2022 租赁模板脚手架维修保养技术规范JGJ 65-2022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22 建造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95-2022 液压爬升模板工程技术规程JGJ 128-2022 建造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22 建造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4-2022 建造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22 建造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202-2022 建造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83-2022 液压升降整体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T 194-2022 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 231-2022 建造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 254-2022 建造施工竹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300-2022 建造施工暂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80-2022 建造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147-2022 建造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6-2022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 184-2022 建造施工作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标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镇建设部份) 2022 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造部份)(2022 年版)。
(完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新内容有关调整部分:新规范于2002年4月1日启用,原规范(GBJ7-89)于2002年12月31日废止;新规范规定必须严格执行的强制性条文共27条,具体分配为:第3章有2条、第5章有4条、第6章有3条、第7章有3条、第8章有9条、第9章有3条、第10章有4条;新规范主要修订内容是:明确了地基基础设计中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使用范围和计算方法;强调按变形控制设计的原则,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的要求;细化岩石分类和地基土的冻胀分类;增加有限压缩层地基变形和回弹变形计算方法;增加岩石边坡支护设计方法;增加复合地基设计方法;增加基坑工程设计方法;增加地基基础检测与监测内容;取消了壳体基础设计的规定。
新规范第1.0.2条中明确规定:地基基础设计,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原则;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综合考虑结构类型、材料情况与施工条件等因素,精心设计。
新规范第1.0.4条中明确规定:在设计时,荷载取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基础的计算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的规定。
强制性条文部分:第3章“基本规定”之强制性条文:第3.0.2条:根据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及长期荷载作用下地基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程度,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计算均应满足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分类参见表3.0.1),均应按地基变形设计;注: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荷载分布均匀的七层及七层以下民用建筑及一般工业建筑物;次要的轻型建筑物,被定为丙级建筑物。
表3.0.2所列范围内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可不作变形验算,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仍应作变形验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建筑;在基础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时;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时;相邻建筑距离过近,可能发生倾斜时;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时。
(完整版)满堂脚手架构造规范
满堂脚手架构造规范要求1.满堂脚手架1.1 常用敞开式满堂脚手架结构的设计尺寸,可按表1。
1采用表1.1 常用敞开式满堂脚手架结构的设计尺寸1.最少跨数应符合规范附录C表C-1的规定2脚手板自重标准值取0。
35kN/㎡3 地面粗糙度为B类,基本风压4立杆间距不小于1。
2m×1。
2m,施工荷载标准值不小于3kN/㎡时,立杆上应增设防滑扣件,防滑扣件应安装牢固,且顶紧立杆与水平杆连接的扣件.1.2 满堂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高36m;满堂脚手架施工层不得超过1层。
1。
3 满堂脚手架立杆的构造应符合规范6。
3.1条———第6。
3。
3条的规定;立杆接长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链接。
立杆对接扣件布置应符合规范第6.3.6条第1款的规定.水平杆的连接应符合规范第6。
2.1条第2款的有关规定,水平杆长度不宜小于3跨.1.4 满堂脚手架应在架体外侧四周及内部纵、横像每6m至8m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
当架体塔设高度在8m以下时,应在架顶部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当架体塔设高度在8m及以上时,应在架体底部、顶部及竖向间隔不超过8m分别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
水平剪刀撑宜在竖向剪刀撑斜杆相交平面设置。
剪刀撑宽度应为6—8m.1.5 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水平杆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1。
6 满堂脚手架的高宽比不宜大于3,当高度比大于2时,应在架体的外侧四周和内部水平间隔6m-9m、竖向间隔4-6m设置连墙件与建筑结构拉结,当无法设置连墙件时,应采取设置钢丝绳张拉固定等措施。
1。
7 最少跨数为2、3跨的满堂脚手架,宜按规范第6.4节的规定设置连墙件.6。
4 连墙件6。
4。
1 脚手架连墙件设置的位置、数量应按专项施工方案确定。
6.4.2 脚手架连墙件数量的设置除应满足本规范的计算要求外,还应符合表6。
4.2的规定。
6。
4。
3 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2 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3 应优先采用菱形布置,或采用方形、矩形布置.6.4。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XX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了适应建筑结构设计的需要,以符合安全实用、经济合理的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结构设计。
第1.0.3条本规范是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XX)规定的原则制订的。
第1.0.4条建筑结构设计中涉及的作用包括直接作用(荷载)和间接作用(如地基变形、混凝土收缩、焊接变形、温度变化或地震等引起的作用)。
本规范仅对荷载作出规定。
第1.0.5条本规范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第1.0.6条建设结构设计中涉及的作用或荷载,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其他国家标准的规定.第2章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1 术语第2.1.1条永久荷载permanent 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或其变化是单调的并能趋于限值的荷载.第2.1.2条可变荷载vaiable 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在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第2.1.3条偶然荷载accidental 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不一定出现,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荷载.第2.1.4条荷载代表值reprsentative values of a load设计中用以验算极限状态所采用的荷载量值,例如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第2.1.5条设计基准期design reference period为确定可变荷载代表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第2.1.6条标准值characteristic value/nominal value荷载的基本代表值,为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统计分布的特征值(例如均值.众值.中值或某个分位值).第2.1.7条组合值combination value对可变荷载,使组合后的荷载效应在设计基准期内的超越概率,能与该荷载单独出现时的相应概率趋于一致的荷载值;或使组合后的结构具有统一规定的可靠指标的荷载值.第2.1.8条频遇值frequent value对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为这规定的较小比率或超越频率为规定频率的荷载值.第2.1.9条准永久值quasi-permanet value对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约为设计基准期一半的荷载值.第2.1.10条荷载设计值design value of a load荷载代表值与荷载分项系数的乘积.第2.1.11条荷载效应load effect由荷载引起结构或结构构件的反应,例如内力,变形和裂缝等.第2.1.12条荷载组合load combination按极限状态设计时,为保证结构的可靠性而对同时出现的各种荷载设计值的规定.第2.1.13条基本组合fundamental combination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永久作用和可变作用的组合.第2.1.14条偶然组合accidental combination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一个偶然作用的组合.第2.1.15条标准组合characteristic/nominal combinatio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采用标准值或组合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第2.1.16条频遇组合frequnt combinations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对可变荷载采用频遇值或永久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第2.1.17条准永久组合quasi-permanent combinations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对可变荷载采用准永久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第2.1.18条等效均布荷载equivalent uniform live load结构设计时,楼面上下连续分布的实际荷载,一般采用均布荷载代替;等效均布荷载系指其要结构上所得的荷载效应能与实际的荷载效应保持一致的均布的均布荷载.第2.1.19条从属面积tributary area从属面积是在计算梁柱构件时采用,它是指所计算构件负荷的楼面面积,它应由楼板的零线划分,在实际应用中可作适当简化.第2.1.20条动力系数dynamic coeffcient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或构件,当按静力设计时采用的系数,其值为结构或构件的最大动力效应与相应静力效应的比值.第2.1.21条基本雪压reference snow pressure雪荷载的基准压力,一般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积雪自重的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50年一遇最大值确定.第2.1.22条基本风压reference wind pressure风荷载的基准压力,一般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10m高度处10min平均的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50年一遇最大值确定的风速,再考虑相应的空气密度,按公式(D.2.2-4)确定的风压.第2.1.23条地面粗糙度terrain roughness风在到达结构以前吹越过2km范围内的地面时,描述该地面上不规则障碍物分布状况的等级.2.2 符号第2.2.0条 Gk---永久荷载的标准值;Qk---可变荷载的标准值;GGk---永久荷载效应的标准值;SQk---可变荷载效应的标准值;S---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SA---顺风向风荷载效应;SC---横风向风荷载效应;T---结构自振周期;H---结构顶部高度;B---结构迎风面宽度;Re---雷诺数;St---斯脱罗哈数;sk---雪荷载标准值;s0---基本雪压;wk---风荷载标准值;w0---基本风压;νcr---横风向共振的临界风速;α---坡度角;β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βg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γ0---结构重要性系数;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γQ---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ψc---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ψf---可变荷载的频遇值系数;ψq---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系数;μr---屋面积雪分布系数;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s---风荷载体型系数;η---风荷载地形,地貌修正系数;ξ---风荷载脉动增大系数;ν---风荷载脉动影响系数;φz---结构振型系数;ζ---结构阻尼比.第3章建筑结构荷载规范3.1 荷载分类和荷载代表值第3.1.1条结构上的荷载,可分为下列三类:1.永久荷载,例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完整版)《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160本目录》
(完整版)《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160本目录》2018年新实施目录:GB/T 50130-2018 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标准GB 50496-2018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GB 50348-201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B 50210-2018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2-2018 建筑地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364-2018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标准GB/T 50361-2018 木骨架组合墙体技术标准JGJ/T 175-2018 自流平地面工程技术标准《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160本目录》01地基与基础1、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2、JGJ79-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3、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4、GB50086-2015岩土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5、GB50330-20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6、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7、JGJ6-2011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8、GB50025-2004湿险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9、JGJ167-2009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10、GB50112-2013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11、JGJ123-2012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12、GB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13、GB50134-2004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02主体结构1、GB/T50130-2018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标准2、GB50496-2018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3、JGJ1-20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4、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5、JGJ12-2006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6、JGJ19-2010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7、JGJ92-2016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8、JGJ95-2011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9、JGJ114-2014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0、JGJ115-2006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11、JGJ138-2016组合结构设计规范12、JGJ145-2013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13、JGJ149-2017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14、JGJ137-2001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2002年版)15、JGJ99-2015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16、JGJ7-2010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17、JGJ61-2003网完结物技术规程18、GB0165-92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19、GB50078-2008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GB50141-200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1、GB50156-201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14年版)22、GB50211-2014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3、GB50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24、GB50346-2011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25、GB5047-200实验动物设施建筑技术规范26、GB50462-2015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03筑装饰装1、GB50212-2014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2、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013年版)3、GB50327-200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4、GB50345-201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5、GB50354-2005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6、JGJ102-2003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7、JGJ103-2008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8、JGJ126-2015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9、JGJ133-2001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10、JGJ144-2004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11、JGJ155-2013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12、JGJ/T105-2011机械喷涂抹灰施工规程13、JGJ/T172-2012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14、JGJ/T175-2018自流平地面工程技术标准15、GJ121-1993 V型折板屋盖设计与施工规程16、JGJ/T29-2015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04专业工程1、GB50093-2013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2、GB50166-200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3、GB50261-201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4、GB50263-200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5、GB50281-2006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6、G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7、6850348-201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8、GB50364-2018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标准9、GB50495-2009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10、GB50498-2009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施工与验收规范11、JGJ/T129-2012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12、JGJ176-2009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13、CJJ94-2009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05施工技术1、GB50113-2005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2、GB50214-2013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3、GB50404-2017硬泡聚氮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范4、JGJ/T104-20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5、JGJ107-201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6、JGJ 18-20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7、JGJ/T 74-2017建筑工大模板技术标准8、GB50661-2011钢结构焊接规范9、JGJ 82-201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10、JGJ 85-2010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11、JGJ96-2011钢框胶合板模板技术规程12、JGJ/T10-2011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06材料及应用1、GB50119-201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2、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3、GB/T50290-2014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4、GB/T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5、GB/T50146-2014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6、GB/T50080-201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7、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8、GB/T50361-2018木骨架组合墙体技术标准9、GB/T50448-2015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10、JGJ 113-2015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11、JGJ 169-2009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12、JGJ 51-2002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13、JGJ 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14、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15、JGJ 63-2006混凝土用水标准16、JGJ/T 98-2010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17、JGJ/T 14-2011混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18、JGJ/T15-2008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19、JGJ/T157-2014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术规程20、JGJ/T17-2008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21、JGJ/T178-2009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22、JGJ/T27-2014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23、JGJ/T70-2009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07检测技术1、GB/T50152-2012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2、GB/T50315-2011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3、GB/T50329-2012木结构试验方法标准4、GB/T50344-200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5、GB/T50353-2013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6、GB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7、JGJ8-2016建筑变形测测量规范8、JGJ/T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9、JGJ106-201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10、JGJ/T110-2017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11、JGJ/T132-2009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12、JGJ/T136-2017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13、JGJ/T152-2008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08质量验收1、GB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2、GB/T50375-201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3、GB5041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GB50202-2018建筑地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5、GB50203-2011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6、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7、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8、GB50206-2012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9、GB50207-201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10、GB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11、GB50209-20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2、6B50210-201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13、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4、GB50243-201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5、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6、GB50310-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7、GB50339-201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18、GB50309-2017工业炉砌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19、GB/T50312-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20、JGJ/T139-2001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09安全卫生1、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2、JGJ/T77-2010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3、GB50484-2008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4、JGJ180-2009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5、JGJ33-20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6、JGJ160-2016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7、GB50194-201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8、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9、JGJ65-2013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10、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11、JGJ128-2010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12、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13、JGJ164-2008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14、JGJ166-2016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15、JGJ80-201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16、JGJ146-201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17、JGJ147-2016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10施工组织与管理1、GB/T50319-2013建设工程监理规范2、GBT50326-2017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3、GB/T50328-2014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4、GB/T50358-2017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5、GB/T50430-201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6、GB/T50502-2009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7、JGJ/T121-2015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8、CJJ/T117-2007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完整版)《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手册》目录
(完整版)《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手册》目录第一章:前言1.1 文档概述第二章:建筑规范2.1 建筑设计原则2.2 结构设计原则2.3 安全设计原则2.4 环境设计原则2.5 耐久性设计原则第三章:建筑设计标准3.1 建筑结构设计标准3.1.1 基础设计标准3.1.2 框架结构设计标准3.1.3 墙体设计标准3.1.4 梁、板设计标准3.1.5 地下结构设计标准3.2 建筑设备设计标准3.2.1 电气系统设计标准3.2.2 暖通空调设计标准3.2.3 给排水系统设计标准3.2.4 通风系统设计标准3.3 建筑外观设计标准3.3.1 立面设计标准3.3.2 屋顶设计标准3.3.3 门窗设计标准第四章:施工管理标准4.1 施工组织设计标准4.1.1 施工组织设计原则4.1.2 施工工序设计标准4.1.3 施工进度计划设计标准4.2 施工过程控制标准4.2.1 质量控制标准4.2.2 安全控制标准4.2.3 成本控制标准4.2.4 进度控制标准第五章:验收标准5.1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标准5.1.1 功能性能验收标准5.1.2 安全性能验收标准5.1.3 耐久性能验收标准5.2 室内环境评估标准5.2.1 声环境评估标准5.2.2 光环境评估标准5.2.3 空气质量评估标准5.2.4 热舒适度评估标准第六章:附录6.1 相关法规政策6.2 技术标准参考*请注意,以上目录仅为示范,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编制。
*。
yantubbs-GF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_50009-2001)(2006年版)
请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的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的意见和建议 反馈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北京 100013,北三环东路 30 号),以供今 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参编单位: 同济大学、建设部建筑设计院、中国轻工国际工程设计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 究所、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陈基发 胡德炘 金新阳 张相庭 顾子聪 魏才昂 蔡益 燕 关桂学 薛桁
2
2.1.13 基本组合 fundamental combination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永久作用和可变作用的组合。 2.1.14 偶然组合 accidental combination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一个偶然作用的组合。 2.1.15 标准组合 characteristic/nominal combinatio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采用标准值或组合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 2.1.16 频遇组合 frequent combinations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对可变荷载采用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 2.1.17 准永久组合 quasi-permanent combinations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对可变荷载采用准永久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 2.1.18 等效均布荷载 equivalent uniform live load 结构设计时,楼面上不连续分布的实际荷载,一般采用均布荷载代替;等效均布荷载系指 其在结构上所得的荷载效应能与实际的荷载效应保持一致的均布荷载。 2.1.19 从属面积 tributary area 从属面积是在计算梁柱构件时采用,它是指所计算构件负荷的楼面面积,它应由楼板的剪 力零线划分,在实际应用中可作适当简化。 2.1.20 动力系数 dynamic coefficient 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或构件,当按静力设计时采用的系数,其值为结构或构件 的最大动 力效应与相应的静力效应的比值。 2.1.21 基本雪压 reference snow pressure 雪荷载的基准压力,一般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积雪自重的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 50 年一遇最大值确定。 2.1.22 基本风压 reference wind pressure 风荷载的基准压力,一般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 10m 高度处 10min 平均的风速观测数据, 经概率统计得出 50 年一遇最大值确定的风速,再考虑相应的空气密度,按公式(D.2.2-4)确 定的风压。 2.1.23 地面粗糙度 terrain roughness 风在到达结构物以前吹越过 2km 范围内的地面时,描述该地面上不规则障碍物分布状况 的等级。 Gk—永久荷载的标准值; Qk—可变荷载的标准值; GGk—永久荷载效应的标准值; SQk—可变荷载效应的标准值; S—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 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 SA—顺风向风荷载效应; SC—横风向风荷载效应; T—结构自振周期; H—结构顶部高度; B—结构迎风面宽度; Re—雷诺数; St—斯脱罗哈数; Sk—雪荷载标准值; So—基本雪压; ωk—风荷载标准值; ω0—基本风压; υcr—横风向共振的临界风速; α—坡度角;
宁建规字(2012)3号文《关于加强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若干规定》(完整版)(含附件)
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件宁建规字[2012]3号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若干规定》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加强我市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强制性标准,结合本市实际,我委修定了《关于加强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二〇一二年四月六日关于加强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若干规定第一条为加强我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依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强制性标准,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建筑结构工程是指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幕墙等涉及结构安全的部分。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结构工程施工及质量管理除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外,应执行本规定。
第四条建设单位应配备专业配套的项目管理班子(或委托项目管理公司),项目负责人应经法人任命,并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同时还需具有在本地区担任过类似工程项目负责人的经历,无此经历者在任职前需进行相关培训。
第五条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项目部主要质量管理人员及项目监理机构的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是本单位职工(与本单位有合法的人事、工资关系,除退休人员外还应有社会保险关系),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应经法人任命。
第六条一名项目经理在同一时间段内只能承担一个项目的建筑结构工程施工。
项目经理部的管理人员应齐全配套,人员数量和资格应符合以下要求并持证上岗:1、每个工程项目应配备一名工程师及以上职称的技术负责人(项目总工程师)和至少一名专职质量检查员;2、对于30层以上(含30层)或高度超过100m或建筑面积大于50000m2的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等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工程师)职称应为高级工程师及以上,并应配备设备安装的专职质量检查员。
第七条一名总监理工程师在同一时间段内只能承担一个项目的建筑结构工程监理工作。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规范
d d
箍筋的弯钩:135°弯钩、直角弯钩
三、钢筋的弯起
根据受力要求,将构件下部钢筋弯到构件 上部,这种钢筋叫弯起筋。
四、钢筋的保护层
为了防止钢筋锈蚀,保证钢筋和混凝 土有良好的粘结力,以及放火的要求,钢 筋表面到构件表面必须有一定的混凝土保 护层叫钢筋的保护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根据构件所处的环境,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以及构件的类型不同而不同。
7、当梁的腹板高度不小于450mm时, 须对称配置纵向构造钢筋,并以大写字 母G打头注写梁两侧的总配筋;当梁侧 面需对称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应以大 写字母N打头注写梁两侧的总配筋值。
8、井字梁用单粗虚线或单粗实线表示。 井字梁支座负筋长度应在原位标注,并 在其后面用括号加注延伸长度值。
梁平法施工图例(局部)
5、当大部分板厚度相同时,可只标出特殊 的板厚,其余在本图内用文字统一说明。
6、同一板号的板可只画一次底筋,支座负 筋则每种板号组合画一次。分布筋在结构 总说明中注明,图中不画出。应标出全部 构件的编号,不得以对称性等为由漏标。
7、跨中不出现负弯矩时,负筋可从支座边 伸至相邻两跨中较大的净跨度板L0的 1/3 (活载大于三倍恒载)、 1/4(活载不大 于三倍恒载)、或1/5(端支座)。双向 板支座负筋的长度均取短向跨度的1/4。板 的跨中有可能出现负弯矩时,板面负筋宜 直通。
❖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0月 上午5时 35分20.10.2505:35Oc tober 25, 2020
❖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0月25日星期 日5时35分29秒 05:35:2925 October 2020
❖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5时35分29秒 上午5时35分05:35:2920.10.25
(完整版)史上最全构造柱设置资料(附规范)
一、框架结构填充墙: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13.3.4-4条:墙长大于5m 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8m 或层高2 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m 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这与12ZG003第38页要求相同。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第6.3.4 条填充墙与框架的连接,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脱开或不脱开方法。
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宜采用填充墙与框架脱开的方法。
1 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用脱开的方法时,宜符合下列规定:2) 填充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柱间距宜不大于20 倍墙厚且不大于4000mm ,柱宽度不小于100mm。
柱竖向钢筋不宜小于~10 ,箍筋宜为rTR 5 ,坚向间距不宜大于400mm。
竖向钢筋与框架梁或其挑出部分的预埋件或预留钢筋连接,绑扎接头时不小于30d ,焊接时(单面焊)不小于lOd (d 为钢筋直径)。
柱顶与框架梁(板)应预留不小于15mm 的缝隙,用硅自同胶或其他弹性密封材料封缝。
当填充墙有宽度大于2100mm 的洞口时,洞口两侧应加设宽度不小于50mm 的单筋混凝土柱;2 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用不脱开的方法时,宜符合下列规定:2) 当填充墙有洞口时,宜在窗洞口的上端或下端、门洞口的上端设置钢筋泪凝土带,钢筋?昆凝土带应与过梁的混凝土同时浇筑,其过梁的断面及配筋由设计确定。
钢筋混凝土带的1昆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20 。
当有洞口的填充墙尽端至门窗洞口边距离小于240mm 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门窗框;3) 填充墙长度超过5m 或墙长大于2 倍层高时,墙顶与梁宜有拉接措施,墙体中部应加设构造柱;墙高度超过4m 时宜在墙高中部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墙高超过6m 时,宜沿墙高每2m 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梁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 。
6.5.2房屋顶层墙体,宜根据情况采取下列措施:7。
女儿墙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m ,构造柱应伸至女儿墙顶并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整浇在一起;12g614-1第17页规定门洞大于2100mm时门洞两边设置构造柱。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5 木结构民用建筑
5.5 木结构民用建筑
5.5.1 当木结构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满足表5.5.1 的规定时,木结构可按本节的规定进行建筑防火设计。
注:1 屋顶表层应采用不可燃材料;
2 当同一座木结构建筑由不同高度组成,较低部分的屋顶承重构件必须是难燃烧体,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
5.5.2 木结构建筑不应超过3 层。
不同层数建筑最大允许长度和防火分区面积不应超过表5.5.2 的规定。
注:安装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木结构建筑,每层楼最大允许长度、面积可按本表规定增加1倍,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倍计算。
5.5.3 木结构建筑之间及其与其它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5.3 的规定。
注: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当外墙有突出的可燃构件时,应从突出部分的外缘算起。
5.5.4 两座木结构建筑之间及其与相邻其它结构民用建筑之间的外墙均无任何门窗洞口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m。
5.5.5 两座木结构建筑之间及其与其它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之间,外墙的门窗洞口面积之和不超过该外墙面积的10%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5.5 的规定。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应用图示(混凝土结构)(14SG108-2)
一、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应用图示1、基础结构混凝土结构的基础结构包括地基基础、桩基础、墙基础、柱基础等,其中地基基础是混凝土结构的根本,而桩基础、墙基础和柱基础则是混凝土结构的支撑结构,它们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基基础:地基基础是混凝土结构的根本,它是混凝土结构的基础,是混凝土结构的支撑结构,也是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地基基础的设计要考虑到地基的物理性质,地基的结构形式,地基的负荷,地基的抗滑等因素。
桩基础:桩基础是混凝土结构的支撑结构,它是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桩基础的设计要考虑到桩的类型、桩的尺寸、桩的数量、桩的深度、桩的负荷等因素。
墙基础:墙基础是混凝土结构的支撑结构,它是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墙基础的设计要考虑到墙的类型、墙的厚度、墙的高度、墙的负荷等因素。
柱基础:柱基础是混凝土结构的支撑结构,它是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柱基础的设计要考虑到柱的类型、柱的尺寸、柱的数量、柱的深度、柱的负荷等因素。
2、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是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要考虑到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材料性能、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混凝土的结构形式、混凝土的负荷等因素。
混凝土结构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如框架结构、悬臂梁结构、拱结构、箱梁结构、桥梁结构等。
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结构形式,它是由梁、柱、拱、板等构件组成的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的设计要考虑到框架的结构形式、框架的尺寸、框架的混凝土强度、框架的负荷等因素。
悬臂梁结构:悬臂梁结构是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结构形式,它是由悬臂梁、柱、拱、板等构件组成的结构体系。
悬臂梁结构的设计要考虑到悬臂梁的尺寸、悬臂梁的混凝土强度、悬臂梁的负荷等因素。
拱结构:拱结构是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结构形式,它是由拱、梁、柱、板等构件组成的结构体系。
拱结构的设计要考虑到拱的尺寸、拱的混凝土强度、拱的负荷等因素。
箱梁结构:箱梁结构是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结构形式,它是由箱梁、柱、拱、板等构件组成的结构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版)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本文档旨在提供建筑结构设计的规范和指导,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可靠。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设计准则和要求:
1. 结构设计原则
- 根据建筑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和气候特点,设计师应选择合适的结构类型和材料。
- 结构设计应遵循国家和地方相关建筑法规和标准。
- 结构设计应符合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要求。
- 结构设计应考虑建筑物的荷载和地震等自然力的影响。
2. 结构材料要求
- 结构材料应符合国家和地方建筑标准的要求,并具备相应的强度和耐久性。
- 钢筋混凝土应采用符合规范的标准配筋和混凝土配比。
- 钢结构应采用符合标准的钢材,并进行必要的防腐处理。
- 木材结构应选择符合标准的防腐木材,并进行适当的处理。
- 其他结构材料也应符合相应的建筑标准和规范要求。
3. 设计荷载和安全系数
- 结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确定相应的设计荷载,并按照规范计算。
- 结构设计应采用适当的安全系数,以确保结构在正常使用及极限状态下的安全性。
4. 结构施工和监测要求
- 结构施工应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 结构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必要的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 完工后的结构应进行验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本文档提供了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规范和要求,但具体的设计和施工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进行,以确保建筑物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注意:本文档内容为一般建议,具体应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