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标准值、设计值、特征值以及荷载效应组合
![标准值、设计值、特征值以及荷载效应组合](https://img.taocdn.com/s3/m/5a82940043323968011c92a0.png)
关于标准值、设计值、特征值(后面有荷载效应组合)2007-08-25 21:48一、原因与钢、混凝土、砌体等材料相比,土属于大变形材料,当荷载增加时,随着地基变形的相应增长,地基承载力也在逐渐加在,很难界定出下一个真正的“极限值”,而根据现有的理论及经验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得出不同的值。
因此,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实际上没有一个通用的界定标准,也没有一个适用于一切土类的计算公式,主要依赖根据工程经验所定下的界限和相应的安全系数加以调整,考虑一个满足工程的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值。
它不仅与土质、土层埋藏顺序有关,而且与基础底面的形状、大小、埋深、上部结构对变形的适应程度、地下水位的升降、地区经验的差别等等有关,不能作为土的工程特性指标。
另一方面,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应满足其功能要求,常常是承载力还有潜力可挖,而变形已达到可超过正常使用的限值,也就是变表控制了承载力。
因此,根据传统习惯,地基设计所用的承载力通常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前提下,使建筑物的变形不超过其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即允诺承载力,其安全系数已包括在内。
无论对于天然地基或桩基础的设计,原则均是如此。
随着《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施行,要求抗力计算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采用相应于极限值的“标准值”,并将过去的总安全系数一分为二,由荷载分项系数和抗力分项系数分担,这给传统上根据经验积累、采用允许值的地基设计带来了困扰。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以承力的允许值作为标准值,以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值作为设计值,引起的问题是,抗力的设计值大于标准值,与《建筑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规定不符,因此本次规范进行了修订。
二、对策《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鉴于地基设计的特殊性,将上一版“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修改为“宜遵守本标准规定的原则”,并加强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研究。
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也完善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表达式,认可了地基设计中承载力计算可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建设工程设计合理使用年限
![建设工程设计合理使用年限](https://img.taocdn.com/s3/m/ba8690c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6c.png)
建设工程设计合理使用年限
使用年限。
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的规定,建设工程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分为四类:
1.对于临时性建筑,其设计使用年限为5年;
2.对于易于替换结构构件的建筑,其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
3.对于普通房屋和构筑物,其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4.对于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此外,对于专业建筑工程,则应按照相应的专业技术规范要求确定其设计合理使用年限。
对于具体工程项目,其设计合理使用年限则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建筑等级、重要性来确定。
在建设工程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内,工程承包人应当对该工程的主体结构(包括地基基础)进行保修。
在填写设计使用年限时,设计人应当注意其与土地使用年限的区别。
我国土地实行有偿、有期限使用的制度。
国务院《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12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业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五十年;
(四)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四十年;
(五)综合或其他用地五十年。
可见,土地使用年限与土地使用用途有关,与建筑物建筑等级和重要性没有关系。
结构安全等级
![结构安全等级](https://img.taocdn.com/s3/m/8c48b5f4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ee.png)
结构安全等级《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1.0.5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应按表1.0.5采用.设计使用年限分类表1.0.51.0.8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的划分应符合表1.0.8的要求.注:1对特殊的建筑物,其安全等级应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2地基基础设计安全等级及按抗震要求设计时建筑结梅的安全等级,尚应符合国冢现行有关规范的蜕定.♦《福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第3.2.1条与本条等效•《建筑结构苻我加花》(J B50009-20011.1 .5本规范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
1.2 .2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效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对永久荷我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A对可变荷就应根据设计螫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对偶然荷我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3.2.3对于矮本组合,荷皴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1)由可变荷就效应控制的组合:S=YoSa2QlK÷务0"Sρrt(3.2.3-1)ι-2式中yσ—永久荷我的分项系数,应按第3∙2.5条采用:γffl——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γ0∣为可变荷载Ql的分项系数,应按第3.2.5条采用:s at——按永久荷段标准值G计算的荷皎效应值:S QU—按可变荷我标准值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Q伍为诸可变荷我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Ψrt—可变荷我Q.的组合值系数,应分别按各堂的规定采用:∏—参与组合的可变荷找数。
2)由永久荷战效应控制的组合:^∑f Q,‰S QΛ(3.2.3-2)ι∙2注:1层本组合中的设计值仅适用于荷栽与荷栽效应为我性的情况.2当时S/*无法明显判断时.枪次以各可变有战效应为S*”,选其中最不利的有我政应组合.3当考虑以及向的永久有栽效应控制的蛆合时,参与组合的可变特栽仅限于蜃向有栽.3.2.5战本组合的荷我分项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永久荷我的分项系数:1)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时由可变荷皎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一对由永久荷拨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L35:2)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般情况下应取1.0:一对结构的怪穆,滑移或漂浮验算,应取0∙9∙2可变荷我的分项系数:——般情况下应取L4:一对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的活荷我应取1.3。
钢结构设计常用规范
![钢结构设计常用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e959938bcd126fff7050b31.png)
16. 《热轧钢板和钢带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709-88)》
17. 《冷轧钢板和钢带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708-88)》
18.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热轧厚钢板和钢带(GB3274-88)》
18. 《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宽钢带(GB711-88)》
2. 《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1995)》
3. 《不锈钢焊条(GB/T983-1995)》
4. 《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94)》
5. 《碳钢药芯焊丝(GB10045-88)》
6.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8110-1995)》
2.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8-87)》
3.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
4.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
5.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7-91)》
6.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
13.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GB/T230-1991)》
14. 《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GB/T229-1994)》
15. 《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GB/T2101-1989)》
16. 《钢分类(GB/T13304-1991)》
17. 《钢产品分类(GB/T15574-1995)》
5. 《焊接结构用耐候钢(GB4172-84)》
6.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94)》
7. 《热轧槽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707-88)》
8. 《热轧等边角钢(GB9787-88)》
《现行建筑结构规范大全》
![《现行建筑结构规范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d19168203d8ce2f01662315.png)
规范、标准、规程0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0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0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0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0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0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0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0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12.《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 149-200613.《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 138-20011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15.《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16.《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9817.《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JGJ 7-201018.《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201119.《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 82-201120.《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2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22.《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23.《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2005年版)24.《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6-201225.《烟囱设计规范》GB 50051-201326.《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2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 年版)28.《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29.《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30.《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 166-20113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12 3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3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14。
建筑设计统一标准
![建筑设计统一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1c1b65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ba.png)
建筑设计统一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一、中国建筑结构设计方法的演变结构计算的目的在于保证所设计的结构和构件在施工和正常使用过程中能满足规定的功能,因此,结构设计准则应表述为结构由各种荷载所产生的效应(内力和变形)不大于结构(包括连接)由材料性能和几何因素等所决定的抗力或规定限值。
假如影响结构功能的各种因素(如荷载大小、材料强度的高低、截面尺寸、计算模式、施工质量等)都是确定性的,则按上述准则进行结构设计计算是很容易的。
但实际上上述影响结构功能的诸因素都具有不确定性,是随机变量,因此可能出现荷载效应大于结构抗力的情况,结构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可靠,而只能对其作出一定的概率保证。
在设计中如何对待上述问题就出现了不同的设计方法。
1.定值法将影响结构设计的诸因素取为定值,用一个经验判定的安全系数来考虑设计诸因素变异的影响,包括容许应力法和最大荷载法。
定值法设计简单,但不能定量地衡量结构的可靠性,更不用说使各种结构的可靠性达到同一水平。
定值法易引起概念混淆,使一些设计人员误以为采用了某一给定的安全系数,结构就百分之百的可靠,或认为安全系数大结构就更安全,其实不一定,如砌体结构的安全系数最大,但不能说明砌体结构比其它结构更安全。
2.半概率法我国74规范采用了此设计法考虑到荷载和材料强度的不确定性,采用概率法确定其值。
根据经验确定分项安全系数,形成“大K”,K=k1k2k3k1――荷载系数一k2――材料系数k3――调整系数3.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1984年颁布的《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规定,有关建筑结构标准和规范必须共同遵守本标准。
后来修订的89系列规范根据标准要求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二、概率统计的一些基本概念1、确定性现象与随机事件的概率确定性现象:不可避免事件(U)-在特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现象。
不可能事件(V)-在特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现象。
非确定性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其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个,至于哪一种结果出现,事先无法确定的现象,亦称随机现象。
结构重要性系数《规范要求》
![结构重要性系数《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d24f4d628ea81c758f578a6.png)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规定:对安全等级分别为一、二、三级或设计使用年限分别为100年及以上、50、5年时,重要性系数分别不应小于1.1、1.0、0.9。
大部分结构规范遵循这个原则;从这个规定理解,结构构件的材料特性随着时间推移会发生变化,作相应设计时可以参考,如旧建筑物改造;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规定:结构重要系数不应小于1.0;
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规定:一级边坡取1.1,二、三级边坡取1.0;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规定: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钢结构的安全等级应取为二级,其它特殊建筑钢结构的安全等级应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对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的结构构件,γ0不应小于0.95;
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规定:对安全等级分别为一、
二、三级或设计使用年限分别为50年以上、50、1~5年时,重要性系数分别不应小于1.1、1.0、0.9;
6、《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规定:对安全等级为一级且设计使用年限又超过100的,不应小于1.2;
7、《烟囱设计规范》(GB50051-2002)规定:对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寿命为100年以上的烟囱,烟囱的重要性系数γ0不应小于1.1,其它情况不应小于1.0;烟囱的设计工作寿命应同其配套使用的建(构)筑物的设计工作寿命相同;
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中没有安全等级为三级或设计使用年限为5年的规定,可以认为该系数不应小于1.0;
9、抗震设计中,结构抗震承载力验算不考虑结构构件的重要性系数;。
2014年4月自考房屋建筑工程概论练习题及答案
![2014年4月自考房屋建筑工程概论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ffe4af83d049649a66581d.png)
2014年4月自考房屋建筑工程概论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规定,对纪念性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是( D )A.25年B.50年C.70年D.100年2.由曲面形板与边缘构件(梁、拱或桁架)组成的空间结构,它能以较薄的板面形成承载能力高、刚度大、并能覆盖大跨度的空间而无需中间设柱的建筑结构体系是( B )A.错列桁架结构B.空间薄壳结构C.简体结构D.网架结构3.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 B )A.1.9mB.2.0mC.2.2mD.2.5m4.建筑平面组合的形式有多种,常用于展览馆、纪念馆等建筑的组合方式是( A )A.套间式组合B.走廊式组合C.大厅式组合D.单元式组合5.建筑平面设计时,关于窗的设计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窗位置和尺寸的确定要考虑结构和构造的可能性B.南方炎热地区不宜开大窗C.窗采光面积的大小是按采光面积比确定D.学校中教室光线应自学生座位的左侧射入6.用以下材料建造基础时,属于柔性基础的是( D )A.粘土砖B.毛石C.混凝土D.钢筋混凝土7.在墙体的承重方案中,具有空间划分灵活、能分隔出较大空间、构件规格少、但门窗洞口尺寸受到一定限制、刚度较差特点的承重方案是( C )A.纵横墙承重方案B.半框架承重方案C.纵墙承重方案D.横墙承重方案8.砌体结构中,圈梁起的作用中不包括( C )A.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B.防止震动荷载引起的墙体开裂C.提高墙体承载能力D.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开裂9.对于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板式楼梯结构简单B.板式楼梯施工方便C.板式楼梯生重较大、耗用材料多D.板式楼梯受力合理10.单层工业厂房中柱子纵向定位轴线间的距离称为( A )A.跨度B.柱距C.轴距D.高度11.单层厂房地面的垫层若采用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材料构筑而成,这种垫层称为( A )A.刚性垫层B.半刚性垫层C.柔性垫层D.塑性垫层12.要求早期强度较高的工程中,适用的水泥是( C )A.矿渣硅酸盐水泥B.粉煤灰硅酸盐水泥C.硅酸盐水泥D.火山灰硅酸盐水泥13.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材料的( D )A.刚度B.硬度C.脆性D.强度14.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根据( B )A.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来确定的B.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来确定的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来确定的D.混凝土抗折强度来确定的15.按桩的功能不同来划分的桩类型有( C )A.预制桩B.灌注桩C.竖向抗压桩D.钢筋混凝土桩16.砖砌体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应不低于( B )A.70%B.80%C.90%D.100%17.施工缝留设正确的是( C )A.柱子施工缝留设柱中部B.单向板施工缝留设在平行长边的任何位置C.柱子施工缝留设在梁的下面D.有主次梁的楼板,施工缝留设在主梁跨度的中间1凸范围内18.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及相关规范规定,属于超高层建筑的是( A )A.建筑高度lOOm以上B.建筑高度120m以上C.建筑高度150m以上D.建筑高度80m以上19.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依据房屋主要构件的( D )A.燃烧性能确定B.安全等级和耐火极限确定C.设计等级和安全等级确定D.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确定2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多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面积作出了规定,建筑物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发生火灾时,人员不易疏散,其防火分区面积应严格控制在( C )A.300m2B.400m2C.500m2D.600m2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按建筑物的结构体系来划分,建筑工程的类别有( BE )A.公共建筑B.网架结构C.砌体结构D.钢结构建筑E.框架结构22.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主要有 ( ABDE )A.工程地质条件B.基础的形式与构造C.建筑结构形式D.相邻建筑的基础埋深E.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23.建设工程项目一般分阶段进行设计,对于技术复杂的建设工程项目,其设计阶段应包括( BDE )A.概念设计B.初步设计C.结构设计D.技术设计E.施工图设计24.以下关于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说法正确的有( AB )A.在配合比相同条件下,水泥强度等级越高,制成的混凝土强度也越高B.水泥品种相同时,混凝土强度主要取决于水灰比大小C.水泥强度等级相同情况下,水灰比越大,混凝土强度越高D.强度随龄期的增长而提高,初期增长较缓慢,后期增长较快E.混凝土浇筑后,在潮湿环境中养护时间不宜过长25.在施工准备阶段,其技术准备的内容包括( ACD )A.熟悉施工图纸B.建造临时设施C.编制施工预算D.编制施工组织设计E.做好场地测量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26.模数数列是由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和分模数为基础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参考)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f8975f2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8c.png)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参考)xxx项目xxxxxxxxx公司xxxx.xx.xx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与配筋原则一、设计遵循的规范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2)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含2015年局部修订)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含2016年局部修订)7)《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8)广东省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DBJ 15-101-2014)9)广东省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 15-92-2013)10) 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11) 广东省标准《静压预制混凝土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 15-94-2013)12) 广东省标准《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 15-22-2008)1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201214)《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2009)1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1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018-2008)规范》二、主要设计参数1、风荷载1)基本风压2)地面粗糙度类C类, 体形系数µ s =1.30。
2、抗震设防要求及抗震等级1)本工程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γo=1.0。
2)本工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0g),场地类别为Ⅱ类,本工程结构计算采用的抗震设防烈度和抗震构造措施采用的抗震设防烈度均为7度,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3)本工程各栋抗震等级见下表:4)主楼相关范围以内的地下室区域:地下一层结构抗震等级同地面结构第一层,地下二层及以下层的结构抗震等级可逐层降低一级,主楼相关范围以外的地下室区域,地面一层结构抗震等级可采用三级或四级。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875226aeefdc8d376ee32aa.png)
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Jl35- 90 烟囡设 计规范 GBJ51-8 3 钢筋混 凝土简仓 设计规范GBJ77- 85 架空 索道工程技术规范GBJl27-89 给水排水工程结 构设计规 范GBJ69- 8 4
— —— 6
.建筑 抗展设计规范GB500 I I-200I 构筑物 抗锭设计 规范GB50191 - 93 核电厂抗恁设计规范GB50267- 9 7 建筑抗危设防分类标准GB50233-95 建筑抗 恁 鉴 定 标 准 GB50023-95 工业构筑物抗展鉴定标准GB.JI17-88
.危险房屋鉴定标准 JGJ1 25-99 建筑变形测据规程JGJ / TS- 97 桩桩基基低高应应变变动动力力检检测测规规程程JJGGJJ1/0T6-93-9975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l-200I 心 也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5 0269-97 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GBJl 44-90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一1999 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宸技术规程JGJ /T13-94 建筑抗裳加固技术规程 JG.Tll 6- 98 既有建纨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 JGJ123- 2000 多孔砖 (KP! 型)建筑 抗袭设计与施工规程JGJ68-9 0 室外给水排水工程设施抗哀鉴定标准GBJ43-82
—4 —
.建筑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1 复 合 载 体 穷 扩 桩 设 计 规 程 JGJ / T135-2001
.商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 JGJ699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99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 2-87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 90 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JGJ118- 98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4-2001 高 层 建 筑 岩 土 工 程 勘 察 规 范 JGJ7 2- 90 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GJ83- 91 冻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324- 2001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 999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l3/T50266- 99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学习要点及理解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学习要点及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46f9ca98e87101f69f319559.png)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学习要点及理解一、前言中关于修订内容的说明(相对原《建筑结构统一标准》(GBJ68-84))1、标准的适用范围:鉴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在结构可靠度设计方法上有一定特殊性,从原标准要求的“应遵守”本标准,改为“宜遵守”本标准;[条]2、根据《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92)的规定,增加了有关设计工作状况的规定,并明确了设计状况与极限状态的关系;[条、条]3、借鉴最新国际标准JSO2394:1998《结构可靠度总原则》,给出了不同类型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条]4、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设计表达式中,对于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增加了永久荷载效应为主时起控制作用的组合式;[条()式]5、对楼面活荷载、风荷载、雪荷载标准值的取值原则和结构构件的可靠指标以及结构重要性系数等作了调整;[条、条、条]6、首次对结构构件正常使用的可靠度做出了规定,这将促进房屋使用性能的改善和可靠度设计方法的发展;[条]7、取消了原标准的附件。
[原标准有五个附件:附件一荷载的统计特性、代表值及其效应组合;附件二结构抗力的统计特性;附件三结构可靠度的计算方法;附件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及其分项系数的确定;附件五结构材料的质量要求及质量控制。
此五个附件对正确理解本标准仍具有重要作用,有精力的专业技术骨干,特别是技术把关人应该一读。
]二、标准的主线可靠度设计原则(建筑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应具有足够的可靠度)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来度量。
以极限状态为目标的设计方法为公认的合理的设计方法)变通为多系数表达式(这是为广大设计人员所熟悉和乐)三、条文理解1、总则(原文略)[明确规定《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薄壁型钢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砌体设计规范》、《木结构设计规范》等六本规范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
结构安全等级划分出处
![结构安全等级划分出处](https://img.taocdn.com/s3/m/8248534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6.png)
结构安全等级划分出处
结构安全等级的划分主要参考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等相关标准和规范。
这些标准和规范根据建筑结构的破坏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程度,将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划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级、二级和三级。
具体来说,一级结构安全等级适用于重要的建筑物,如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物等,在人员密集、地震频繁、气候恶劣等条件下要求极高的建筑。
设计要求非常高,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地震、风压、温差、火灾等,结构要求非常严格,需要使用最先进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使用最可靠的材料。
二级结构安全等级适用于一些中等规模的公共建筑物、中等高度的住宅楼等建筑物。
设计要求也较高,但相对于一级较为简单。
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少,结构要求不太严格,但也需要使用可靠的材料和工艺。
三级结构安全等级适用于一些较小规模的建筑物,如独栋别墅、小型商业综合体等。
设计要求较为简单,主要考虑建筑物的承重和基本安全性能。
此外,在同一建筑物内的各种结构构件宜与整个结构采用相同的安全等级,但允许对部分结构构件根据其重要程度和综合经济效果进行适当调整。
请注意,具体的结构安全等级划分可能会因地区、建筑类型、设计标准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标准进行结构安全等级的划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97998523b3567ec102d8a44.png)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6)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9)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10)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1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10)(12)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10)(13)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1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1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17)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 11968-2006)(18)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2008)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3)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92-2004)(4)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1)(5)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砂浆(JC860-2008)(6)蒸压加气混凝土用砌筑砂浆与抹面砂浆(JC890-2001)(7)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 14-2004)(8)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2010)(9)冷轧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JGJ115-2006)(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11)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2003)(12)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 149-2006)3、地区标准(广东省标准)(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2)广东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二十条(3)建筑混凝土结构耐火设计技术规程(DBJ/T 15-81-2011)(4)保障性住房建筑规程(DBJ/T 15-80-2011)(5)深圳市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SJG 01-2010)(6)深圳市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范(SJG 19-2010)(7)广东省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15-92-2013)4、国家标准图集(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1G101-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11G101-2)(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11G101-3)(4)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11G329-1)(5)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构造(一)(06SG331-1)(6)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12SG614-1)钢筋1、钢筋技术指标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要求,其强度标准值应具有≥95%的保证率。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2018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2018](https://img.taocdn.com/s3/m/8af0bc88240c844769eaeef4.png)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编和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际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有关局部修订的信息和条文内容将刊登在《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上。
主要内容包括:术语、符号、极限状态设计原则、结构上的作用、材料和岩土的性能及几何参数、结构分析、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质量控制要求等等。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2019年4月1日废止。
现《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68-2018,自2019年4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2.1、3.3.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50068-2018,自2019年4月1日起实施。
相关消息
《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50068-2018,自2019年4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2.1、3.3.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同时废止。
并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是于2009年北京科文图书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出版发行的图书。
总结了我国大规模工程实践的经验,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的指导原则。
建筑物水平位移允许值
![建筑物水平位移允许值](https://img.taocdn.com/s3/m/5cd0b642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1.png)
建筑物水平位移允许值【最新版】目录1.建筑物水平位移允许值的定义和重要性2.影响建筑物水平位移允许值的因素3.建筑物水平位移的测量方法和技术4.建筑物水平位移控制的方法和措施5.建筑物水平位移允许值在我国的规定和标准正文1.建筑物水平位移允许值的定义和重要性建筑物水平位移允许值是指建筑物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允许其水平方向上发生的最大位移值。
这个值是保证建筑物结构安全、稳定和使用舒适的关键参数。
水平位移过大可能导致建筑物的开裂、渗水、倾斜等病害,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2.影响建筑物水平位移允许值的因素建筑物水平位移允许值的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建筑物的类型和结构形式: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和结构形式,其水平位移允许值不同。
例如,钢结构建筑物的水平位移允许值通常较大,而砖混结构的建筑物则较小。
(2) 建筑物的材料:建筑材料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水平位移允许值。
例如,优质的混凝土和钢筋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和抗渗性能,可以允许较大的水平位移。
(3) 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和操作是否规范,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也会影响建筑物的水平位移允许值。
(4) 环境和使用条件:建筑物所处的环境和使用条件,如温度、湿度、地震烈度等,也会对水平位移允许值产生影响。
3.建筑物水平位移的测量方法和技术建筑物水平位移的测量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激光测距仪:利用激光测距仪可以测量建筑物的水平位移,具有测量精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2) 全站仪: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可以同时测量水平角、距离和高差,适用于建筑物的水平位移测量。
(3) 卫星遥感技术: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对大面积的建筑物进行水平位移的监测,具有监测范围广、实时性强等优点。
4.建筑物水平位移控制的方法和措施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水平位移不超过允许值,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优化设计:在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建筑物所处的环境和使用条件,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合理设置构造缝和伸缩缝,以减小水平位移。
结构可靠性复习题及答案
![结构可靠性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42fd9103d8ce2f0166235b.png)
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现行规范中一般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为 C A .5年 B 。
25年 C .50年 D 。
100年 2.对普通房屋和构筑物,《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给出的设计使用年限为C A .5年 B 。
25年 C .50年 D 。
100年 3.对临时性结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给出的设计使用年限为A A .5年 B 。
25年 C .50年 D 。
100年4.我国现行建筑规范中设计基准期为 C A .10年 B 。
30年 C .50年 D 。
100年5. 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的基本风压值的重现期为B 年 年 年 年6. 称确定可变作用及与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的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为 A A. 结构设计基准期 B.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C. 结构使用年限 D. 结构全寿命7.下面哪一个变量不是随机变量 D A .结构构件抗力 B .荷载最大值TQC .功能函数ZD .永久荷载标准值8.结构可靠性是指 D A .安全性 B 。
适用性C .耐久性D 。
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总称9.在结构可靠度分析中,描述结构的极限状态一般用 A A .功能函数 B 。
极限状态方程 C .可靠度 D 。
失效概率 10.裂缝超标破坏属于哪个极限状态范畴.BA .承载力极限状态 B.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C. 稳定极限状态 D. 强度极限状态11.规定时间规定条件预定功能相同时,可靠指标 越大,结构的可靠程度A A.越高 B.越低C.不变D.视情况而定 12. 结构的失效概率与可靠度之和A A.等于1 B.大于1 C.小于1 D.不确定13.当功能函数服从哪一个分布时,可靠指标与失效概率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A A .正态分布 B 。
均匀分布 C .极值分布 D .指数分布 14. 结构的失效概率fP 与结构抗力R 和荷载效应S 的概率密度干涉面积。
DA.无关B.相等C.有关D. 有关,但不相等15. 静定结构体系可用下列逻辑模型表示。
现行建筑结构规范大全
![现行建筑结构规范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62f58d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ce.png)
现行建筑结构规范大全篇一:2014版现行建筑结构规范大全1 通用标准1、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 50153-20082、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013、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 GB/T 50083-974、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GB/ T50002-20135、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GB/T 50006-2010网上无免费6、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T 50001-20107、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 50105-201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122 建筑抗震1、工程抗震术语标准 JGJ/T 97-20112、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 JGJ 101-96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2008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5、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 50191-20126、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 JGJ 297-20137、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技术规程 JGJ 248-20128、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 GB 50267-979、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32-20031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 JGJ 140-200411、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 JGJ 161-200812、建筑工程容许振动标准 GB 50868-201313、隔振设计规范 GB 50463-200814、多层厂房楼盖抗微振设计规范 GB 50190-9315、古建筑防工业振动技术规范 GB/T 50452-200816、城市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振动与二次辐射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 JGJ/T 170-20093 幕墙、屋面、人防、给水排水1、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69-2002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332-20023、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 50038-2005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20105、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102-20036、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133-20017、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5-20128、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693-20119、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 JGJ 155-201310、倒置式屋面工程技术规程 JGJ 230-201011、采光顶与金属屋面技术规程 JGJ 255-201212、建筑遮阳工程技术规范 JGJ 237-20114 砌体和钢木结构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3—2011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 JGJ/T 14—20113、淤泥多孔砖应用技术规程 JGJ/T 293—20134、石膏砌块砌体技术规程 JGJ/T 201—20105、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 JGJ/T 17—20086、植物纤维工业灰渣混凝土砌块建筑技术规程 JGJ/T 228—20107、装饰多孔砖夹心复合墙技术规程 JGJ/T 274—20128、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9、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JGJ 99—9810、轻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 JGJ 209—201011、拱形钢结构技术规程 JGJ/T 249—2011 (网上无免费)1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 50018—200213、底层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建筑技术规程 JGJ 227—201114、空间网络结构技术规程 JGJ 7—201015、索结构技术规程 JGJ 257—201216、低张拉控制应力拉索技术规程 JGJ/T 226—201117、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 JGJ 82—201118、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 GB 50429—200719、木结构设计规范(2005年版)GB 50005—200320、轻型木桁架技术规范 JGJ/T 265—201221、木骨架组合墙体技术规范 GB/T 50361—200522、胶合木结构技术规范 GB/T 50708—20125 混凝土结构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2010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GB/T 50476—20084、钢筋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规范 GBJ 130—905、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 JGJ 1—916、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技术规程 JGJ 224—20107、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12—20068、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 JGJ 19—20109、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92—200110、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95—201111、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 JGJ 115—200612、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114—200313、轻型钢丝网架聚苯板混凝土构件应用技术规程 JGJ/T 269—201014、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GJ/T 281—201215、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 JGJ/T 207—201016、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规程 JGJ/T 268—201217、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 JGJ/T 258—201118、钢丝网架混凝土复合板结构技术规程 JGJ/T 273—201219、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JGJ 145—201320、混凝土结构工程无机材料后锚固技术规程 JGJ/T 271—201221、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 JGJ 149—200622、混凝土结构用钢筋间隔件应用技术规程 JGJ/T 219—20106 地基、基础、勘察1、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GB/T50279—98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 GB 50021—20013、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 GB 50585—20104、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JGJ 72—20045、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查规程 JGJ83—20116、冻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GB 50324—20017、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 JGJ/T 87—2012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123—19999、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266—2013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11、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40—199612、钢铁企业冶金设备基础设计规范 GB 50696—2011(网上无免费)13、液压振动台基础技术规范 GB 50699—2011 (网上无免费)1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15、载体桩设计规程 JGJ 135—200716、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 JGJ 6—201117、三岔双向挤扩灌注桩设计规程 JGJ 171—200918、逆作复合桩基技术规程 JGJ/T 186—200919、大直径扩底灌注桩技术规程 JGJ/T 225—201020、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 JGJ/T 187—200921、混凝土预制拼装塔机基础技术规程 JGJ/T 197—20102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201223、高压喷射扩大头锚杆技术规程 JGJ/T 282—20122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79—201225、组合锤法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JGJ/T 290—20122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0227、复合地基技术规范 GB/T 50783—201228、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 GB 50739—201129、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 JGJ/T 210—201030、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 JGJ/T 213—201031、气泡混合轻质土填筑工程技术规程 CJJ/T 177—201232、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GB 50112—20133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GB 50025—20043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JGJ 167—200935、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JGJ 118—20117 特种结构、混合结构1、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50135-20062、烟囱设计规范GB50051-20133、混凝土电视塔结构技术规范GB50342-2003(网上无免费)4、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GB50077-20035、架空索道工程技术规范GB50127-20076、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设计规程JGJ22-20127、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8、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JGJ/T172-20129、纤维石膏空心大板复合墙体结构技术规程JGJ217-201010、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11、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JGJ/T199-201012、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20098 检测、加固1、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检测分类标准JGJ/T181-20092、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结构分析与监测技术规范JGJ/T302-2013(网上无免费)3、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JGJ190-20104、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GB50728-20115、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116、砌体基本力学性能方法标准GB/T50129-20117、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621-20108、木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50329-20129、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201310、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50152-20121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1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13、高强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规程JGJ/T294-201314、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15、后锚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08-201016、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136-200117、择压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4-201118、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20091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200920、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2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2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23、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50269-972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25、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程JGJ/T182-200926、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27、危险房屋鉴定标准(2004年版)JGJ125-99(无免费)28、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29、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30、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200831、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GBJ117-8832、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200933、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702-201134、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JGJ/T251-201135、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3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技术规程JGJ/T259-201237、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1238、建筑边坡工程鉴定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843-201339、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40、建筑结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规程JGJ/T279-201241、建(构)筑物移位工程技术规程JGJ/T239-2011篇二:2014版现行建筑结构规范大全 (含条文说明)共4册详细目录【目录】1 通用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 50153-2008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01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 GB/T 50083-97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GB/ 50002-2013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GB/T 50006-2010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T 50001-2010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 50105-2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122 建筑抗震工程抗震术语标准 JGJ/T 97-2011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 JGJ 101-96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 50191-2012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 JGJ 297-2013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技术规程 JGJ 248-2012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 GB 50267-97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32-200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 JGJ 140-2004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 JGJ 161-2008建筑工程容许振动标准 GB 50868-2013隔振设计规范 GB 50463-2008多层厂房楼盖抗微振设计规范 GB 50190-93古建筑防工业振动技术规范 GB/T 50452-2008城市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振动与二次辐射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 JGJ/T 170-20093 幕墙?屋面?人防?给水排水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332-2002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 50038-200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2010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102-2003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133-200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5-2012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693-2011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 JGJ 155-2013倒置式屋面工程技术规程 JGJ 230-2010采光顶与金属屋面技术规程 JGJ 255-2012建筑遮阳工程技术规范 JGJ 237-2011目录4 砌体和钢木结构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3—2011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 JGJ/T 14—2011淤泥多孔砖应用技术规程 JGJ/T 293—2013石膏砌块砌体技术规程 JGJ/T 201—2010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 JGJ/T 17—2008植物纤维工业灰渣混凝土砌块建筑技术规程 JGJ/T 228—2010 装饰多孔砖夹心复合墙技术规程 JGJ/T 274—2012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JGJ 99—98轻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 JGJ 209—2010拱形钢结构技术规程 JGJ/T 249—2011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 50018—2002底层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建筑技术规程 JGJ 227—2011空间网络结构技术规程 JGJ 7—2010索结构技术规程 JGJ 257—2012低张拉控制应力拉索技术规程 JGJ/T 226—201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 JGJ 82—2011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 GB 50429—2007木结构设计规范(2005年版)GB 50005—2003轻型木桁架技术规范 JGJ/T 265—2012木骨架组合墙体技术规范 GB/T 50361—2005胶合木结构技术规范 GB/T 50708—20125 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2010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GB/T 50476—2008钢筋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规范 GBJ 130—90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 JGJ 1—91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技术规程 JGJ 224—2010 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12—2006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 JGJ 19—2010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92—2001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95—2011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 JGJ 115—2006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114—2003轻型钢丝网架聚苯板混凝土构件应用技术规程 JGJ/T 269—2010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GJ/T 281—2012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 JGJ/T 207—2010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规程 JGJ/T 268—2012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 JGJ/T 258—2011 钢丝网架混凝土复合板结构技术规程 JGJ/T 273—2012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JGJ 145—2013混凝土结构工程无机材料后锚固技术规程 JGJ/T 271—2012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 JGJ 149—2006混凝土结构用钢筋间隔件应用技术规程 JGJ/T 219—2010 目录6 地基基础勘察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GB/T 20279—98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 GB 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 GB 50585—2010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JGJ 72—2004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查规程 JGJ83—2011冻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GB 50324—2001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 JGJ/T 87—2012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123—1999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266—20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40—1996钢铁企业冶金设备基础设计规范 GB 50696—2011 液压振动台基础技术规范 GB 50699—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载体桩设计规程 JGJ 135—2007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 JGJ 171—2011 三岔双向挤扩灌注桩设计规程 JGJ 171—2009逆作复合桩基技术规程 JGJ/T 186—2009大直径扩底灌注桩技术规程 JGJ/T 225—2010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 JGJ/T 187—2009 混凝土预制拼装塔机基础技术规程 JGJ/T 197—2010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2012高压喷射扩大头锚杆技术规程 JGJ/T 282—201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79—2012组合锤法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JGJ/T 290—20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02复合地基技术规范 GB/T 50783—2012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 GB 50739—2011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 JGJ/T 210—2010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 JGJ/T 213—2010 气泡混合轻质土填筑工程技术规程 CJJ/T 177—2012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GB 50112—201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GB 50025—200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JGJ 197—2009 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JGJ 118—2011 附:总目录目录7 特种结构?混合结构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50135-2006烟囱设计规范GB50051-2013混凝土电视塔结构技术规范GB50342-2003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GB50077-2003架空索道工程技术规范GB50127-2007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设计规程jJGJ22-2012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JGJ/T172-2012纤维石膏空心大板复合墙体结构技术规程JGJ217-2010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JGJ/T199-2010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2009篇三:2014版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目录2014版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目录第1册:通用标准·民用建筑1.通用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10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10建筑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10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2010建筑电气制图标准GB/ 50786-2012供热工程制图标准CJJ/T 78-2010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T50002-2013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006-2010房屋建筑室内装饰装修制图标准JGJ/T244-2011住宅厨房模数协调标准JGJ/T262-2012住宅卫生间模数协调标准JGJ/T263-20122.民用建筑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术语标准GB/T50504-2009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民用建筑修缮工程勘察与设计规程JGJ117-98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 50037-96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50362-2005轻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JGJ209-2010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40-2003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GB50867-2013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25-2010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 31-2003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05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38-99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 39-87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 40-87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41-87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88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 49-88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 57-2000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 58-2008交通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T60-2012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0-90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 64-89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6-91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JGJ76-2003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 122-99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124-99镇(乡)村文化中心建筑设计规范JGJ156-2008展览建筑设计规范JGJ 218-2010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铁路车站枢纽设计规范GB50091-2006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2011年版)GB50226-2007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11实验动物设施建筑技术规范GB50447-2008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 14-2005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 CJJ/T15-2011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 47-2006粪便处理厂设计规范CJJ 64-2009调幅收音台和调频电视转播台与公路的防护间距标准GB50285-98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筑技术规范GB50881-2013第2册建筑防·火建筑环境3 建筑防火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农村防火规范GB 50039-2010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GB 5004.5 -9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GB 50222-95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200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飞机库设计防火规范GB 50284-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2008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3-2004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2006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4.14-2007纺织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565-2010酒厂设计防火规范GB 50694-2011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05年版)GB 50084-2001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51-2010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 110-87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63-92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0年版)GB 50193-93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38-2003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47-2004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4 建筑环境(热工·声学·采光与照明)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 50178-9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2009年版)GB 50366-2005 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GB 50495-2009民用建筑太阳能空调工程技术规范GB 50787-2012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 151-2008民用建筑能耗数据采集标准JGJ/T 154-2007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 173-2009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JGJ 203-2010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技术规范JGJ/T 267-2012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T 50121-2005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 87-85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GBJ 122-88室内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B/T 50076-2013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1-2006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 50356-2005 体育场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JGJ/T 131-20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Unified standard for reliability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GB 50068-2001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2年3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的通知建标[2001]230 号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七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1997]108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068-2001 ,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
其中1.0.5,1.0.8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 68-84 于2002年12月31日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工作。
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1年11月13日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7]108 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对原《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 68-84)共同修订而成的。
本次修订的内容有:1.标准的适用范围:鉴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在结构可靠度设计方法上有一定特殊性,从原标准要求的"应遵守"本标准,改为"宜遵守"本标准;2.根据《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92)的规定,增加了有关设计工作状况的规定,并明确了设计状况与极限状态的关系;3.借鉴最新版国际标准ISO 2394:1998 《结构可靠度总原则》,给出了不同类型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4.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设计表达式中,对于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增加了永久荷载效应为主时起控制作用的组合式;5.对楼面活荷载、风荷载、雪荷载标准值的取值原则和结构构件的可靠指标以及结构重要性系数等作了调整;6.首次对结构构件正常使用的可靠度做出了规定,这将促进房屋使用性能的改善和可靠度设计方法的发展;7.取消了原标准的附件。
本标准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将来可能需要进行局部修订,有关局部修订的信息和条文内容将刊登在《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上。
为了提高标准质量,请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的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的意见和建议寄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重庆大学,中南建筑设计院,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福建师范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明顺胡德炘史志华陶学康陈基发白生翔苑振芳戴国欣陈雪庭王永维钟亮戴国莹林忠民1 总则1.0.1 为统一各类材料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使设计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结构,组成结构的构件及地基基础的设计。
1.0.3 制定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以及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设计规范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制定建筑地基基础和建筑抗震等设计规范宜遵守本标准规定的原则。
1.0.4 本标准所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 年。
1.0.5 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应按表1.0.5 采用。
表1.0.5 设计使用年限分类1.0.6 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应具有足够的可靠度。
结构可靠度可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分析确定。
1.0.7 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应满足下列功能要求:1 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2 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3 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4 在设计规定的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仍能保持必需的整体稳定性1.0.8 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的划分应符合表1.0.8 的要求表1.0.8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注 1 对特殊的建筑物,其安全等级应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2 地基基础设计安全等级及按抗震要求设计时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
1.0.9 建筑物中各类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宜与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对其中部分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可进行调整,但不得低于三级;1.0.10 为保证建筑结构具有规定的可靠度,除应进行必要的设计计算外,还应对结构材料性能、施工质量、使用与维护进行相应的控制。
对控制的具体要求,应符合有关勘察、设计、施工及维护等标准的专门规定;1.0.11 当缺乏统计资料时,结构设计应根据可靠的工程经验或必要的试验研究进行。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可靠性reliability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2.1.2 可靠度degree of reliability (reliability)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2.1.3 失效概率probability of failure结构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2.1.4 可靠指标β reliability index β由β=-Φ-1(pf)定义的代替失效概率pf 的指标,其中Φ-1(·)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的反函数。
2.1.5 基本变量basic variable代表物理量的一组规定的变量,它表示各种作用,材料与岩土性能以及几何量的特征。
2.1.6 设计基准期design reference period为确定可变作用及与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等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
2.1.7 设计使用年限design working life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
2.1.8 极限状态limit state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2.1.9 设计状况design situation代表一定时段的一组物理条件,设计应做到结构在该时段内不超越有关的极限状态。
2.1.10 功能函数performance function基本变量的函数,该函数表征一种结构功能。
2.1.11 概率分布probability distribution随机变量取值的统计规律,一般采用概率密度函数或概率分布函数表示。
2.1.12 统计参数statistical parameter在概率分布中用来表示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和分散程度的数字特征,如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
2.1.13 分位值fractile与随机变量分布函数某一概率相应的值。
2.1.14 作用action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直接作用,也称为荷载)和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间接作用)。
2.1.15 作用代表值representative value of an action设计中用以验证极限状态所采用的作用值。
作用代表值,包括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
2.1.16 作用标准值characteristic value of an action作用的基本代表值,为设计基准期内最大作用概率分布的某一分位值。
2.1.17 组合值combination value对可变作用,使组合后的作用效应在设计基准期内的超越概率与该作用单独出现时的相应概率趋于一致的作用值;或组合后使结构具有统一规定的可靠指标的作用值2.1.18 频遇值frequent value对可变作用,在设计基准期内被超越的总时间仅为设计基准期一小部分的作用值;或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频率为某一给定频率的作用值。
2.1.19 准永久值quasi-permanent value对可变作用,在设计基准期内被超越的总时间为设计基准期一半的作用值。
2.1.20 作用设计值design value of an action作用代表值乘以作用分项系数所得的值。
2.1.21 材料性能标准值characteristic value of a material property符合规定质量的材料性能概率分布的某一分位值。
2.1.22 材料性能设计值design value of a material property材料性能标准值除以材料性能分项系数所得的值。
2.1.23 几何参数标准值characteristic value of a geometrical parameter设计规定的几何参数公称值或几何参数概率分布的某一分位值。
2.1.24 几何参数设计值design value of a geometrical parameter几何参数标准值增加或减少一个几何参数附加量所得的值。
2.1.25 作用效应effect of an action由作用引起的结构或结构构件的反应,例如内力、变形和裂缝等。
2.1.26 抗力resistance结构或结构构件承受作用效应的能力,如承载能力等。
2.2 符号T 结构的设计基准期;pf 结构构件失效概率的运算值;β结构构件的可靠指标;ps 结构构件的可靠度;S 结构或结构构件的作用效应;μs 结构或结构构件作用效应的平均值;σs 结构或结构构件作用效应的标准差;Gk 永久荷载的标准值;Qk 可变荷载的标准值;R 结构或结构构件的抗力;μR 结构或结构构件抗力的平均值;σR 结构或结构构件抗力的标准差;μf 材料性能的平均值;σf 材料性能的标准差;f k 材料性能的标准值α结构或结构构件的几何参数;αk 结构或结构构件几何参数的标准值;ψc 荷载组合值系数;ψf 荷载频遇值系数;ψq 荷载准永久值系数;γF 结构上的作用分项系数;γG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Q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γR 结构构件抗力分项系数;γf 材料性能分项系数;γ0 结构重要性系数;Sd 变形、裂缝等荷载效应的设计值;C 设计对变形、裂缝等规定的相应限值。
3 极限状态设计原则3.0.1 对于结构的各种极限状态,均应规定明确的标志及限值。
3.0.2 极限状态可分为下列两类: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
当结构或结构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应认为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1)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倾覆等);2)结构构件或连接因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包括疲劳破坏),或因过度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3)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4)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如压屈等);5)地基丧失承载能力而破坏(如失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