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表
杭州地铁1号线某区间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目录1.前言 (1)1.1工程概况 (2)1.2岩土工程勘察分级 (2)1.3勘察工作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勘察目的及勘察方法 (2)1.3.1勘察工作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2)1.3.2 勘察目的及任务 (3)1.3.3勘察方法及工作量布置 (3)1.4完成的勘察工作量 (4)1.5勘察采用高程系统及高程引测依据 (4)1.6工作质量评述 (5)2.工程地质特征 (4)2.1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 (5)2.2区域地质概况 (6)2.3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 (7)2.4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 (8)2.4.1地基土物理力学性指标及离散性性评价 (8)2.4.2热物理性质试验(TPPT) (8)2.4.3 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SPT&DPT) (8)2.4.4扁铲侧胀试验(DMT) (9)2.5场地电阻率测试 (10)2.6水文地质特征 (10)2.6.1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10)2.6.2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 (10)2.7场地地震效应 (11)2.7.1场地土类型与场地类别 (11)2.7.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及特征周期 (11)2.7.3饱和粉(砂)土地震液化判定 (11)2.8不良地质作用 (13)2.8.1地下障碍物 (13)2.8.2 地层液化 (13)2.8.3 软土震陷 (13)2.8.4 有害气体 (13)2.9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14)3.岩土工程地质分析与评价 (4)3.1岩土施工工程分级 (14)3.2地基土工程特性的分析与评价 (14)4.区间隧道评价 (4)4.1工程结构安全等级 (15)4.2盾构选型 (15)4.3排土方式、衬砌方案建议 (15)4.4盾构设计与施工参数 (16)5.环境岩土评价 (4)4.1抗浮稳定性和抗突涌初步验算 (16)4.2有害气体缓解措施 (16)4.3端头井加固 (17)4.4联络通道施工加固 (17)4.5地面沉降控制与监测 (18)4.5.1 地面沉降预测 (18)4.5.2 地面沉降控制原则 (18)4.5.3 地面沉降监测 (19)4.6岩土工程不确定性 (19)6.结论与建议 4附件序号附件名编号页数1 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设计参数一览表2 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3 土工试验成果表4 地层统计表5 图例6 路~ 站区间勘探点平面布置和工程地质分区图7 工程地质剖面图8 钻孔柱状图9 双桥静力触探曲线图10 固结试验成果图表11 河断面12 井中电阻率测试报告13 水质分析报告14 热物理指标检测报告杭州地铁1号线路~ 站区间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1.前言1.1工程概况本段工程设计范围为路站~站之间的盾构区间, 以及其中的联络通道、泵房等附属结构, 右线里程范围K4+861.99~K5+412, 区间右线长约550m, 左线长约803m。
6127C 标准贯入试验检测报告 - 模板
检测报告NO: XXXXXXXX工程名称:委托单位:检测方法:标准贯入试验报告日期:某某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地址:邮编:电话:传真:标准贯入试验检测报告MMJC-6127C批准:审核:校核:项目负责:标准贯入试验检测报告(附录)一、工程及地质概况根据《xx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土层情况自上而下为:1、填土:灰黄色,稍湿,松散,厚度约0.4~4.8m。
2、中砂:灰黄色,饱和,稍密,厚度约0.85~5.6m。
3、残积砂质粘性土:灰黄、灰白色,可塑~硬塑状,厚度约0.9~23.8m。
4、全风化花岗岩:灰黄、灰白色,硬塑状,岩芯呈砂土状,风化裂隙极发育。
土石工程分级为Ⅲ级。
厚度约0.5~28.35m。
5、强风化花岗岩(砂土状):灰黄、灰白色,岩芯呈砂土状,致密,散体结构,风化裂隙发育。
土石工程分级为Ⅳ级。
厚度约2.4~14.4m。
6、强风化花岗岩(碎块状):灰黄、灰白色,坚硬状,岩芯呈碎屑、碎块状,块状结构,风化裂隙发育。
土石工程分级为Ⅳ级。
7、中风化花岗岩:灰白色,块状结构,岩芯成柱、短柱状,裂隙尚发育,岩石坚硬程度为较坚硬,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62.0MPa。
土石工程分级为Ⅴ~Ⅵ级,未揭穿。
二、检测目的和内容对XXX工程地基强夯处理进行标贯试验,确认其地基土强夯之后的承载力增长情况。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该场地完成标贯试验6个点。
三、检测原理及仪器标准贯入试验(SPT)是一种特殊的动力触探试验,是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现场原位测试,它适用于砂土、粉土、一般黏性土等。
标准贯入试验的指标N值定义为:用质量为(63.5±0.5)kg的穿心锤,以(76±2)cm的落距,将一定规格的标准贯入器打入土中15cm后,开始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位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N值。
现场试验设备为XY-1钻机,标准贯入试验孔采用回转钻进,钻至试验标高以上15cm处,清除孔底残土后再进行试验,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进行锤击,落锤重63.5±0.5kg,落距76±2cm ,钻杆直径42mm ,采用对开管贯入器,贯入器长度大于500mm ,外径51mm ,内径35mm ,设备编号HSJC-134D-2。
标准贯入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一、原理:试验是采用质量为63.5kg的穿心锤,以76cm 的落距,将一定规格的标准贯入器先打入土中15cm,然后开始记录锤击数目,将标准贯入器再打入土中30cm,用此30cm的锤击数作为标准贯入试验的指标。
二、试验方法:1、用钻机先钻到需要进行标准贯入试验的土层,清孔后,换用标准贯入器,并量得深度尺寸。
2、将贯入器垂直打入试验土层中,先打入15cm,不计击数,继续贯入土中30cm,记录其锤击数,此数即为标准贯入击数N。
若遇比较密实的砂层,贯入不足30cm的锤击数已超过50击时,应终止试验,并记录实际贯入深度△S和累计锤击数n,按下式换算成贯入30cm的锤击数N:N=30n/△Sn----所选取的任意贯入量的锤击数(击)△S------对应锤击数n的贯入量(cm)3、提出贯入器,将贯入器中土样取出,进行鉴别描述、记录,然后换以钻探工具继续钻进,到下一需要进行试验的深度,再重复上述操作,一般可每隔1.0-2.0m进行了一次试验。
4、在不能保持孔壁稳定的钻孔中进行试验时,应下套管以保护孔壁,但试验深度必须在套管口75cm以下,或采用泥浆护壁。
5、由于钻杆的弹性压缩会引起能量损耗,钻杆过长时传入贯入器的动能降低,因而减少每击的贯入深度,亦即提高了锤击数,所以需要根据杆长对锤击数进行修正:N=aNoNo------实际记录的锤击数a------修正系数,按3-13选用N-----修正后的锤击数3-136、对于同一层土应进行多次试验,然后取锤击数的平均值。
三、数据整理1、整理时应有以下资料:钻孔孔径、钻进方式、护孔方式、落锤方式、地下水位等。
2、绘制标贯击数N与深度的关系曲线,或在地质剖面图上标出试验深度处的N值。
3、结合钻探及其他原位试验,依据N值在深度上的变化,对各土层的N值进行统计,统计时要剔除个别异常值。
四、试验结果应用1、根据N估计砂土的密实度见表3-142、根据N估计天然地基的容许承载力,见3-15、3-163-14砂土的密实度表3-15砂土的容许承载力3-16 一般粘性土和老粘性土的容许承载力。
YS 5213-2000 标准贯入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YS5213-2000)1 标准贯入试验用质量为63.5kg的穿心锤,以76cm的落距,将标准规格的贯入器,自钻孔底部预打15cm,测记再打入30cm的锤击数,判定土的物理学特性。
2 试验设备标准贯入试验设备应由以下部件组成,其规格和精度应符合表的规定。
带有排水阀的贯入器头组成。
2、落锤系统:由穿心锤、锤垫、导向杆、自动落锤装置组成。
3、钻杆。
2.2试验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1、钻杆应平直,当出现弯曲超过1‰时应予调直后再使用;2、对开式贯入器的对缝应平直、严密,出现扭曲、膨胀、错缝等变形时应停止使用;3、贯入器靴的刃口应保持完整,当出现缺口或卷刃等破坏,其单个长度大于5mm,或总长度大于12mm时,应停止使用;4、当落锤质量和导向杆的落距误差超过允许范围时,应停止使用;5、自动落锤装置应保持正常的落锤性能,不得对导向杆产生提拔作用。
3 试验方法3.1试验准备3.1.1试验钻孔应符合以下要求:1、钻孔采用回转钻进,钻孔垂直度应符合钻探规程的规定,孔径宜为76~150mm;2、钻具钻进至试验深度以上15cm时,停止钻进,清除孔底残土,残土厚度不得超过5cm,清孔应避免孔底以下土层被扰动;sN ∆=n 30NN ⋅=a '3、当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中试验时,应保持孔内水位高于地下水位;当孔壁不稳定时应采用泥浆或套管护壁;采用套管时,套管不应推进至试验段内。
3.2.2 试验设备的准备应符合以下要求:1、贯入器、钻杆、锤垫、导向杆各部件的连接必须牢固,并保持连接后的垂直度;孔口宜采取导向措施。
2、贯入器应平稳放至孔底,严禁冲击或压入孔底。
3.2 试验步骤3.2.1 试验必须采用自动落锤装置,并保持钻杆垂直,避免摇晃。
3.2.2 试验时先预打15cm (包括贯入器在其自重下的初始贯入量),然后开始试验锤击。
3.2.3 将锤提升至规定高度,使锤自动脱勾,自由下落,反复击打,锤击速率不应超过30击/min 。
标准贯入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一.目的指导检测人员按正确进行标准贯入试验,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1.检测参数:物理状态、土的强度、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单桩承载力、砂土和粉土的液化、成桩的可能性。
2.执行标准: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4.15条、第4.1.6条三.适用范围适用于砂土、粉土和一般粘性土。
四.职责检测员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随时做好记录,编制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五.抽样方法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m2以上工程,每100m2应至少有1点,3000m2以上工程,每300m2应至少有1点。
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
对于复合地基,检测数量为总数的0.5-1.0%,但不应少于3处。
六.仪器设备1.贯入器(GC621)13.68.3—1标准贯入试验2.米尺(GC451)七.环境条件常温,无雨、雪天气的现场环境。
八.检测步骤及数据处理1.标准贯入试验孔采用回转钻进,并保持孔内水位略高于地下水位。
当孔壁不稳定时,可用泥浆护壁,钻至试验标高以上15cm 处,清除孔底残土后再进行试验;2.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进行锤击,并减小导向杆与锤间的摩阻力,避免锤击时的偏心和侧向晃动,保持贯入器、探杆、导向杆联接后的垂直度,锤击速率应小于30击/min;3.贯入器打入土中15cm 后,开始记录每打入10cm 的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 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
当锤击数已达50 击,而贯入深度未达30cm 时,可记录50 击的实际贯入深度(ΔS),按下式换算成相当于30cm 的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并终止试验。
N=30×50/ΔS式中ΔS-50 击时的贯入度(cm)。
九.结果判定1.标准贯入试验成果N 可直接标在工程地质剖面图上,也可绘制单孔标准贯入击数N 与深度关系曲线或直方图。
全风化
物理力学
性质指标
单 位
算术平
均值
标准差
变异
系数
标准值
天然含水量w
%
3
25.8-28.4
26.7
孔隙比e
-
3
0.653-0.797
0.731
天然密度ρ0
g/cm3
3
1.90-1.92
1.91
压缩系数a1-2
MPa-1
3
0.33-0.44
0.38
压缩模量Es
MPa
3
4.04-4.68
4.42
塑性指数Ip
-
3
18.1-22.8
19.7
液性指数IL
-
3
<0
内聚力c
KPa
3
24-25
24.6
内摩擦角φ
度
3
23-25
23.5
(2)原位测试
为了解场地各地层的力学强度和均匀性,本次勘察共进行了15次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是采用63.5kg的重锤按76cm的落距自由落下,将标准贯入器击入土体中,根据连续贯入30cm的锤击数来判定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结果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表》,统计结果见表4。
32.0
32.0
实测值
35.0-48.0
42.3
42.3
强风化
花岗岩
(层号3-2)
修正值
3
45.0-48.0
46.0
46.0
实测值
53.0-55.0
54.3
54.3
2.4水文地质条件
标准贯入(N)试验结果统计表表4
标准贯入试验(图文)
N≤10
10<N≤15 15<N≤30 N>30
松散
稍密 中密 密实
注:当用静力触探探头阻力判定砂土的密实度时,可根据 当地经验确定。
§8.5标准贯入试验资料应用
8.5.2确定粘性土、砂土的抗剪强度和变形参数 用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确定粘性土、砂土抗剪强 度和变形参数,见下表。
§8.3标准贯入试验要点
8.3.1《勘规》要求 3.由于手拉绳牵引贯入试验时,绳索与滑轮的摩 擦阻力及运转中绳索所引起的张力,消耗了一部分能 量,减少了落锤的冲击能,使锤击数增加;而自动落 锤完全克服了上述缺点,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土的性状。 据有关单位的试验,N值自动落锤为手拉落锤的0.8倍, 为SR-30型钻机直接吊打时的0.6倍;据此,本规范规 定采用自动落锤法;
§8.5标准贯入试验资料应用
8.4.2整理资料 二.绘制N~h关系曲线 按照每贯入10cm的击数绘制标贯N-h曲线。
§8.5标准贯入试验资料应用
8.5.1确定砂土密度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 4.1.8条:砂土的密实度,可按表4.1.8分为松散、稍密、 中密、密实。
§8.5标准贯入试验资料应用
8.5.6判别砂土、粉土的液化 在地面下20m深度范围内,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 击数临界值可按下式计算:
N cr N 0 ln0.6d s 1.5 0.1d w 3 / c
式中 Ncr——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 N0——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可按表 4.3.4采用;
§8.3标准贯入试验要点
8.3.1《勘规》要求 4.通过标贯实测,发现真正传输给杆件系统的 锤击能量有很大差异,它受机具设备、钻杆接头的 松紧、落锤方式、导向杆的摩擦、操作水平及其他 偶然因素等支配;美国ASTM-D4633—86制定了实测 锤击的力—时间曲线,用应力波能量法分析,即计 算第一压缩波应力波曲线积分可得传输杆件的能量; 通过现场实测锤击应力波能量,可以对不同锤击能 量的N值进行合理的修正。
地质详勘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二○○七年十月目录Ⅰ、文字部分1 前言 (1)1.1拟建工程概况 (1)1.2勘察目的及勘察技术要求 (1)1.3勘察工作依据 (3)1.4勘察工作方法和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4)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5)2.1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概况 (5)2.3气象、水文 (8)2.4场地地质岩性构成 (8)2.5不良地质作用 (11)3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16)3.1场地稳定性、适宜性评价 (16)3.2地基土均匀性评价 (16)3.3地基土工程性质评价 (16)3.4场地地震效应评价 (17)3.5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 (19)4 地基基础型式及施工评价 (19)4.1基础型式分析 (19)4.2地基稳定性评价 (21)4.3基础处理建议 (23)4.4基础施工评价 (23)5 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24)5.1自然边坡现状稳定性评价 (24)5.2工程边坡稳定性评价 (24)6 结论与建议 (26)附件:1、波速及地微动测试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详勘阶段)1 前言1.1拟建工程概况1.2勘察目的及勘察技术要求该项工程勘察目的是:正确反应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精心勘察、精心分析,提出资料完整,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
勘察技术要求:(1)查明场地内地貌及微地貌特征:各地层的时代、成因、岩性与分布;地质岩性构成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地基土的强度要求和变形指标作出分析及准确的评价。
当孔深范围内遇基岩时,查明基岩岩性结构、岩面变化规律和岩面等高线、基岩风化程度及风化层厚度。
对场地地基的稳定性和各地层承载能力作出评价。
(2)查明建筑物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及暗滨、古河道、古井、坟墓等资料及范围,查明有无可液化的土层,提供抗震设计所需的场地及场地类别VS值地震效应。
如有,则请查明其具体位置、深度、范围及对建筑物的危害程度;提供防治措施建议及必要的资料。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岩土工程勘察》课程设计指导老师: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日期:目录1 概述 (1)1.1工程概况 (1)1.2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1)1.3勘察依据及技术标准 (2)1.4勘察工作布置及完成工作量 (3)2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4)2.1区域地理位置 (4)2.2区域气象条件 (4)2.3区域地质构造及地形地貌 (4)2.4场区岩石构成与特征 (5)2.5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6)2.5.1地下水条件 (6)3 岩土参数的统计与分析 (7)3.1试验结果统计分析 (7)3.2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9)4岩土工程特性分析与评价 (10)4.1场地适宜性及稳定性评价 (10)4.2地震效应分析评价 (10)4.2.1 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类别 (10)4.2.2 地震液化判别 (10)4.2.3 场地、地基与基础应采取的抗震措施 (11)4.3场地类别和场地土类型 (11)4.4基础持力层的选择及建筑性能评价 (11)4.5土的胀缩性评价 (12)4.6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12)4.6.1地下水腐蚀性评价 (12)4.6.2土的腐蚀性评价 (13)5 基础选型论证及评价 (14)5.1天然基础 (14)5.1.1天然浅基础 (14)5.2人工基础 (14)5.2.1复合基础 (14)5.3深基础 (16)5.3.1桩型选择及沉桩条件分析 (16)5.3.2桩基设计参数 (17)6结论与建议 (18)7参考文献 (19)附录:附录1--岩土工程勘察纲要附录2--钻孔(建筑)平面布置图附录3--勘探点一览表附录4--岩土工程勘察野外记录表汇总附录5--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统计表附录6--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表附录7--土工试验成果表附录8--固结试验成果图附录9-1-剪切波测试结果附录9-2-剪切波速曲线附录9-3-剪切波速计算表附录10--水质、土的腐蚀性附录11--钻孔岩芯照片1 概述1.1工程概况广西北海地质工程勘察院受北海市路港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委托,对其拟建的北海市体育馆项目进行详细勘察,北海市体育馆项目位于北海大道与天津路交汇处西侧。
地质勘探原始记录表格
地质勘探原始记录表格岩土样品统计单项目名称:NO:GCZFB-C3取样人:统计人:统计日期:钻孔地质描述记录表NO:GCZFB-A02项目名称___________钻孔编号_______X;____Y;____高程:_____钻孔位置_____________开孔日期______终孔日期______共__页,第__页编录员________________年___月___日钻孔工作量统计表项目名称:NO:GCZFB-C01统计人:统计钻孔稳定水位综合记录表项目名称:NO:GCZFB-C02观测人:钻孔岩土分层统计表项目名称:NOGCZFB-C4统计人:统计日期:钻孔注水试验原始记录表水位观测日期_________试验日期________观测者____试验者____记录者____检测者____钻孔地下水位观测记录表NO:GCZFB-B08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观测类型________共__页钻孔编号__________________孔口高程________第__页观测者______记录者______审核______观测时间________钻孔压水试验记录表NO:GCZFB-B08钻孔动力触探原始记录表NO:GCZFB—B11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钻孔编号_______共__页,第__页试验者_____记录者_____审核者_____试验日期_________钻孔抽水试验观测记录表NO:GCZFB-B15项目名称______钻孔编号___试验编号___孔口高程___共_页试验方法______试段深度___套管深度___稳定水位___第_页机台编号______机长_____班长____观测员____记录员____钻孔抽水试验原始记录表NO:GCZFB-B10共页,第页观测者____试验者____记录者____试验日期_______钻孔抽水试验水位恢复情况观测记录表NO:GCZFB-B16 项目名称______钻孔编号___试验编号___孔口高程___共_页试验方法______试段深度___套管深度___稳定水位___第_页机台编号______机长_____班长____观测员____记录员____岩芯钻探原始班报记录表NO:GCZFB—B06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台编号____钻机类型____水泵类型____时间___年_月_日(自__时至__时)共__页钻孔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钻孔性质____钻塔类型____立轴/机高____班次_______天气__________第__页LD-20型冲击式钎探钻机勘探现场原始记录表NO:GCZFB-B05操作者:________记录者: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月____日工作时间:自_____时至______钻孔标准贯入试验现场记录表NO:GCZFB-B13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钻孔编号________水位埋深_________共_页,第_页机台编号________机长______班长______记录员______审核_______。
海岛实地测量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武宁县庐山西海岛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录:报告编写:分院长:审核:总工程师:院长:勘察证书:甲级141010-kj经营范围:工程勘察专业类岩土工程(勘察、咨询、监理)甲级通讯地址:江西省九江县庐山南路157号提交报告单位:赣北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交报告时间:二○一二年八月目录一、概述 (1)(一)、勘察目的、任务要求 (4)(二)、拟建工程概况 (4)(三)、勘察方法及工作布置 (5)(四)、完成工作量 (5)(五)、主要勘察依据 (5)二、场区工程地质条件概述 (8)(一)、地形、地貌 (8)(二)、地层岩性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8)(三)、水文地质条件 (10)(四)不良工程地质 (11)三、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12)(一)、土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 (12)(二)、岩土工程的分析和评价 (15)(三)、基础持力层建议及桩基评价 (16)四、结论与建议 (17)附表:表1:完成工作量一览表表2:地层统计表表3-1:土层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表3-2:土层颗粒分析成果统计表表4-1: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表表4-2:动力(重型)触探试验统计表附图:1.钻孔平面布置图………………………………………1张2.工程地质剖面图……………………………………13张3.钻孔柱状图…………………………………………39张附件:1、土工试验结果…………………………………………1张2、水质分析结果…………………………………………1张一、概述(一)、勘察目的、任务要求武宁县浙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建美吉特·庐山西海岛的工程,委托赣北地质工程勘察院承担拟建场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本次属详细勘察阶段。
本次勘察目的与任务是:1、场区标高,地下水位埋藏情况、类型、和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以及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2、建筑物范围内的地层结构及其均匀性,以及各岩层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3、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对建筑物的变形进行定性评价;4、划分场地土类别和场地类别,并对饱和砂土及粉土进行液化判断;5、对可供采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提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建议;提供与设计要求相对应的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计算参数,并对设计与施工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二)、拟建工程概况武宁县庐山西海岛工程位于柘林湖以西,协和大道和湖滨东路交叉口,武宁县庐山西海岛为1栋7层(3层裙房)酒店、度假村,主体结构与裙房结构设有沉降缝,建筑物等级为二级,结构类型:框架结构,最大柱下荷载约为2500KN,基础形式拟采用桩基础。
工程勘察报告范文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写法的资料目录1.前言1.1 工程概况1.2 勘察目的及任务1.3 勘察依据规范1.4 勘察方案及工作量布置1.5 主要勘察设备、仪器2.场地岩土工程条件2.1 地形、地貌2.2 地层结构2.3 场区地下水2.4 场区标准冻结深度2.5 岩土工程测试指标3.场地岩土工程性质评价3.1 地基均匀性3.2 地基土的湿陷性3.3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3.4 各层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变形指标4.场地地震效应5.地基基础方案5.1 天然地基基础方案分析5.2 灰土垫层人工地基浅基础5.3 人工级配砂卵石垫层5.4 复合载体夯扩桩6.结论与建议附图表:1、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书 1张2、高程点位置示意图 1张3、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1张4、工程地质剖面图 16张5、钻孔(探井)柱状图 20张6、土工试验综合成果表 2张7、筛析法试验成果表 4张8、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表 1张9、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成果表 41张8、黄土湿陷量计算表 1张1.前言1.1 工程概况洛阳巨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建的洛阳奥体花城一期住宅小区工程位于洛阳新区古城路南、王城大道以西新征耕地内。
本次勘察共10栋建筑,建筑的底面尺寸及荷载等有关情况见下表:建筑物编号底面积(m2)结构类型层数预估最大柱荷载基础埋深(m)5# 83.0×12.0 框架 7 5000kN 1.56# 54.0×12.0 框架 7 5000kN 1.58# 59.0×12.0 框架 5 3500kN 1.59# 58.0×12.0 框架 5 3500kN 1.512# 57.0×12.0 框架 5 3500kN 1.513# (27+27)×12.0 框架 5 3500kN 1.516# 55.0×12.0 框架 5 3500kN 1.517# 53.0×12.0 框架 5 3500kN 1.518# 48.0×12.0 框架 7 5000kN 1.519# 50.0×12.0 框架 7 5000kN 2.027.0×12.0 9 6000kN建筑物平面位置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理正软件操作 (1)
理正软件操作总流程图图一第一部分:数据录入1.1新建工程1. 新建一个工程,工程信息表不是必须录入的表格,分段表仅在公路和铁路标准下为必填。
2. 勘探点表录入完毕才可以录入各勘探孔的数据表,这些数据表可分为四类:基本数据、原位测试、室内试验和载荷试验。
3. 在剖面表中录入当前工程中所有的剖线数据。
4. 数据录入完成后需对已录入数据进行合法性检查,即数检,该功能同时还可完成一些计算。
勘探点表浏览当前工程中所有勘探点数据;添加、修改和删除勘探点数据。
双击项目窗口下的“勘探点表”或执行右键菜单的“打开”,弹出对话框如图所示,输入相关参数即可。
在打开的勘探点表中可直接进行数据的录入、修改和删除操作。
注意:1. 常规录入方法下钻孔编号、勘探点类型和孔口高程必须输入;2. 若工程没有勘探点的绝对坐标,可输入设相对坐标,因为坐标主要是用来在平面图上确定钻孔的相对位置,也可以先不录入坐标而是在平面图底图上直接布置勘探点,之后执行“入库”功能,坐标就会自动写入勘探点表中。
3. 删除勘探点将删除与该勘探点有关的所有数据,(比如该勘探点下的基本数据、原位测试数据、室内试验数据等),删除后不能恢复!在执行删除操作前请确认是否真的删除;4.“偏移量”交互为负值表示该勘探点按其里程前进的方向向左的偏移量,正值则为向右的偏移量;5.“是否参与”设置勘探点是否参与统计和出图,有三个选项:0-否,表示该勘探点不参与统计和出图(柱状图及剖面图),但参与平面图的绘制;1-是,表示该点参与统计和绘制成果图表;2-绘剖面小柱状图,表示该勘探点在剖面图中将绘制小柱状图;6. 项目窗口下所有的数据表中,用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设置数据表中录入项目的多少和项目排列先后次序。
下面以“勘探点表”为例介绍具体操作。
首先打开“勘探点表”,在“辅助”下选择“设置表格字段状态”,或点击主界面工具条中的“定制”,弹出对话框如图所示;7. 选择工具栏右侧的“钻孔”或从“辅助”菜单下选择“钻孔点编号成批修改”可以完成勘探钻孔编号批修改,详细步骤参见操作技巧3.4.9;8. 选择工具栏右侧的“交换”,或从“辅助”菜单下选择“勘探点X,Y坐标互换”,可以在选择的坐标系不同的情况下,实现对“勘探点表”的钻孔的X,Y坐标值互换。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含封面、扉页、目录)修改版
目录1 前言 (1)1.1、任务来源 (1)1.1工程概况 (1)1.2勘察任务和目的 (1)1.3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2)1.4执行的主要规范及技术标准 (3)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4)2.1地形地貌及气象特征 (4)2.2地质构造 (5)2.3地层结构及工程地质特征 (6)2.4地层工程特性测定 (7)2.5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以及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 .. 93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11)3.1地层渗透性、地下水类型和赋存条件 (11)3.2场地地下水位 (12)3.3水、土的腐蚀性评价 (12)4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13)4.1抗震设防烈度 (13)4.2场地类别 (13)4.3地震液化 (14)5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14)5.1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14)5.2地震影响评价 (15)5.3地基均匀性评价 (15)5.4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15)6 岩土设计参数和基础方案建议 (16)6.1岩土设计参数 (16)6.2基础方案建议及持力层选择 (16)6.3相邻建筑物的评价 (17)6.4建筑物的变形特征预测 (17)7地质因素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影响评价 (17)8 结论及建议 (18)8.1结论 (18)8.2建议 (18)附图、附表及附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 前言1.1、任务来源受韶关正邦畜牧发展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司对其拟建的广东韶关烈村5W楼房育肥场建设工程拟建场地进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提交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为设计、施工提供所需的岩土设计参数。
1.1工程概况建设工程,场地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游溪镇烈村,场地为山丘坡地,未平整,现地面标高在89.80~98.00m之间,为一块不甚平缓的丘坡地,其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下:规划建设占地面积2800m2,基地面积2159.1㎡,总建筑面积约7500m2;2栋4层综合宿,建筑面积约7429.88m2;场地±0.00m为93.00m,根据场地地形及地质揭露情况建议场地±0.00m 取89.00m,拟建物分别为2栋~4层综合宿,拟建物最大轴力720KN,地基变形允许值0.003L,L为相邻柱基中心距离。
标准贯入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一、原理:试验是采用质量为63.5kg 的穿心锤,以76cm 的落距,将一定规格的标准贯入器先打入土中15cm,然后开始记录锤击数目,将标准贯入器再打入土中30cm,用此30cm 的锤击数作为标准贯入试验的指标。
二、试验方法:1 、用钻机先钻到需要进行标准贯入试验的土层,清孔后,换用标准贯入器,并量得深度尺寸。
2、将贯入器垂直打入试验土层中,先打入15cm,不计击数,继续贯入土中30cm,记录其锤击数,此数即为标准贯入击数No 若遇比较密实的砂层,贯入不足30cm的锤击数已超过50击时,应终止试验,并记录实际贯入深度厶S和累计锤击数n,按下式换算成贯入30cm的锤击数N:N=30n/ △ Sn -- 所选取的任意贯入量的锤击数(击)△ S -- 对应锤击数n 的贯入量(cm)3、提出贯入器,将贯入器中土样取出,进行鉴别描述、记录,然后换以钻探工具继续钻进,到下一需要进行试验的深度,再重复上述操作,一般可每隔-2.0m进行了一次试验。
4、在不能保持孔壁稳定的钻孔中进行试验时,应下套管以保护孔壁,但试验深度必须在套管口75cm 以下,或采用泥浆护壁。
5、由于钻杆的弹性压缩会引起能量损耗,钻杆过长时传入贯入器的动能降低,因而减少每击的贯入深度,亦即提高了锤击数,所以需要根据杆长对锤击数进行修正:N=aNoNo——实际记录的锤击数a------ 修正系数,按3-13选用N-----修正后的锤击数3-136、对于同一层土应进行多次试验,然后取锤击数的平均值。
三、数据整理1、整理时应有以下资料:钻孔孔径、钻进方式、护孔方式、落锤方式、地下水位等。
2、绘制标贯击数N与深度的关系曲线,或在地质剖面图上标出试验深度处的N值。
3、结合钻探及其他原位试验,依据N值在深度上的变化,对各土层的N值进行统计,统计时要剔除个别异常值。
四、试验结果应用1、根据N估计砂土的密实度见表3-142、根据N估计天然地基的容许承载力,见3-15、3-163-14 砂土的密实度表3-15砂土的容许承载力3-16 一般粘性土和老粘性土的容许承载力。
岩土工程勘察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操作规程及试验要点
岩土工程勘察原位测试 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现场操作规程一、标准贯入试验1. 先用钻具钻至试验土层标高以上 0.15m 处,清除残土。
清孔时应避免试验土层受到扰动。
当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进行试验时,应使孔内水位高于地下水位,以免出现涌砂和坍孔。
必要时 应下套管或用泥浆护臂。
2. 贯入应拧紧钻杆接头,将贯入器放入孔内,避免冲击孔底,注意保持贯入器、钻杆、导向 杆联接后的垂直度。
孔口宜加导向器,以保证穿心锤中心施力。
注:贯入器放入孔内,测定其深度,要求残土厚度不大于 0.1m。
3. 采用自动落锤法,将贯入器以每分钟 15~30 击打入土中 0.15m 后,开始记录每打入 0.10m 的锤击数,累计 0.30m 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击数 N,并记录贯入深度与试验情况。
若遇密实土层, 贯入 0.3 吗锤击数超过 50 击时,不应强行打入,记录 50 击的贯入深度。
4. 旋转钻杆,然后提出贯入器,取贯入器中的土样进行鉴别、描述、记录,并量测其长度。
将需要保存的土样仔细包装、编号,以备试验之用。
5. 重复以上步骤,进行下一深度的贯入试验,直到所需深度。
二、静力触探试验1. 平整实验场地,设置反力装置。
将触探主机对准孔位,调平机座(用分度值为 1mm 的水准 尺校准),并紧固在反力装置上。
2. 将已穿入探杆内的传感器引线按要求接到量测仪器上,打开电源开关,预热并调试到正常 工作状态。
3. 贯入前应试压探头,检查顶柱、锥头、摩擦筒等部件工作是否正常。
当测孔隙压力时,应 使孔压传感器透水面饱和。
正常后将连接探头的探杆插入导向器内,调整垂直并紧固导向装置,必 须保证探头垂直贯入土中。
启动动力设备并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
4. 采用自动记录仪时,应安装深度转换装置,并检查卷纸机构运转是否正常;采用电阻应变 仪或数字测力仪时,应设置深度标尺。
5. 将探头按 1.2±0.3m/min 匀速贯入土中 0.5~1.0m 左右(冬季应超过冻结线),然后稍许提升, 使探头传感器处于不受力状态,待探头温度与低温平衡后(仪器零位基本稳定),将仪器调零或记 录初始读数,即可进行正常贯入。
地质勘探原始记录表格【范本模板】
地质勘探原始记录表格岩土样品统计单项目名称:NO:GCZFB-C3取样人:统计人:统计日期:钻孔地质描述记录表NO:GCZFB—A02项目名称___________钻孔编号_______X;____Y;____高程:_____钻孔位置_____________开孔日期______终孔日期______共__页,第__页编录员________________年___月___日钻孔工作量统计表项目名称: NO:GCZFB—C统计人:统计钻孔稳定水位综合记录表项目名称:NO:GCZFB—C02观测人:钻孔岩土分层统计表项目名称:NO GCZFB-C4统计人:统计日期:钻孔注水试验原始记录表NO:GCZFB-BO9水位观测日期_________试验日期________观测者____试验者____记录者____检测者____钻孔地下水位观测记录表NO:GCZFB—B08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观测类型________共__页钻孔编号__________________孔口高程________第__页观测者______记录者______审核______观测时间________钻孔压水试验记录表NO:GCZFB-B08钻孔动力触探原始记录表NO:GCZFB-B11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钻孔编号_______共__页,第__页试验者_____记录者_____审核者_____试验日期_________钻孔抽水试验观测记录表NO:GCZFB—B15项目名称______钻孔编号___试验编号___孔口高程___共_页试验方法______试段深度___套管深度___稳定水位___第_页机台编号______机长_____班长____观测员____记录员____钻孔抽水试验原始记录表NO:GCZFB-B10 共页,第页观测者____试验者____记录者____试验日期_______钻孔抽水试验水位恢复情况观测记录表NO:GCZFB-B16 项目名称______钻孔编号___试验编号___孔口高程___共_页试验方法______试段深度___套管深度___稳定水位___第_页员____记录员____岩芯钻探原始班报记录表NO:GCZFB—B06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台编号____钻机类型____水泵类型____时间___年_月_日(自__时至__时)共__页钻孔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钻孔性质____钻塔类型____立轴/机高____班次_______天气__________第__页LD-20型冲击式钎探钻机勘探现场原始记录表NO:GCZFB—B05操作者:________记录者: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月____日工作时间:自_____时至______钻孔标准贯入试验现场记录表NO:GCZFB—B13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钻孔编号________水位埋深_________共_页,第_页机台编号________机长______班长______记录员______审核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