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知识点复习指导: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必背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背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背必考知识点总结生命,需要我们去努力。

年轻时,我们要努力锻炼自己的能力,掌握知识、掌握技能、掌握必要的社会经验。

让我们鼓起勇气,运用智慧,把握我们生命的每一分钟,创造出一个更加精彩的人生。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一地理必背必考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帮到你!高一地理必背必考知识点总结11、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及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必须同时具备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自然资源的特征: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2、分类: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

3、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农业社会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

如四大文明古国的分布。

工业社会时代——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决定性的影响。

如大庆、鞍山等城市的发展后工业化时代——自然资源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的地位上升。

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范围日益广泛,利用深度逐步拓展,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减小。

高一地理必背必考知识点总结2知识摘要1.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征。

2.大气的受热过程;全球性大气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3.大气运动,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4.常见的天气系统,副热带高压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伏旱。

知识结构一、大气的成分1、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2、水气3、固体杂质二、大气圈的结构1、对流层2、平流层3、高层大气三、大气运动的原因1、根本原因:冷热不均2、水平运动直接原因: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3、水平运动原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四、大气水平运动受力1、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原始风向、风速2、地转偏向力: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3、摩擦力:改变风向,减小风速五、大气环流1、三圈环流的形成和分布:低纬、中纬、高纬2、季风环流(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2)分布:东亚:温带季风气候;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高一地理必背必考知识点总结3(1)合理布局交通网(2)经济意义①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西南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少数民族集中。

高中地理自然资源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自然资源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自然资源知识点总结本文总结了高中地理课程中涉及的自然资源的重要知识点。

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资源是指能够满足人类需求并具有经济价值的自然物质或能量。

- 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大类。

- 可再生资源指能够自然恢复或人工再生的资源,如水、风能等。

- 不可再生资源指存在数量有限且无法在短时间内再生的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

土地资源- 土地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包括农田、城市建设用地、森林等。

-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

- 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包括农业生产、建设用地、保护用地等。

水资源-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重要资源。

-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保障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关键。

- 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包括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工业生产等。

能源资源- 能源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 能源资源主要包括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 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指储存在地壳内的矿物质和岩石,具有经济价值和应用前景。

- 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 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产(铁矿石、铜矿石等)和非金属矿产(煤炭、石灰石等)。

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是指自然界中生物体及其遗传信息、基因资源等。

- 生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

- 生物资源包括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环境保护是保护自然资源和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任务。

- 可持续利用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保持资源的可持续供给。

- 合理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以上是高中地理自然资源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1500字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1.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的形状:地球呈球形,但不是完全的球体,而是稍扁的椭球体。

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地幔是地球的中间层,地核是地球的最内层。

2.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分为自转和公转。

自转是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轨道运行。

3.地球的地理环境地球的地理环境包括大气、水圈和陆地三个方面。

大气是地球周围的气体层,水圈是地球上水的分布和循环的系统,陆地是地球上主要的陆地部分。

4.地球的纬度和经度纬度是指地球表面某点与赤道所成的角度,用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北南方向。

经度是指地球表面某点与本初子午线所成的角度,用来表示地球表面的东西方向。

第二章人口与城市1.人口变动及其影响人口变动包括人口增长和人口减少。

人口增长会引发人口压力、资源短缺等问题,人口减少则会导致劳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2.中国的人口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过多和人口老龄化。

为了解决人口问题,中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

3.城市的特点与分类城市是人口聚集、经济发展较为集中的地区,具有人口密度大、经济活动繁多、社会服务设施完善等特点。

城市可分为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等。

4.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于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率不断提高。

城市化带动了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等问题。

第三章城市化问题1.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化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城市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也会引发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2.城市化带来的挑战城市化带来的挑战包括土地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制定科学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措施。

3.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提高生活质量。

高一地理必修一重点复习知识点梳理5篇

高一地理必修一重点复习知识点梳理5篇

高一地理必修一重点复习知识点梳理5篇地理必修一重点复习知识点梳理第一篇:自然地理自然地理主要包括地球的构造、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

其中,地球的构造包括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球的外部特征两个方面。

地理环境主要包括水文地理、生态地理和地形地貌。

气候变化主要指自然界中的气候现象,如气温、降水、风向等。

世界上有很多自然地理景观,如黄河、长江、亚马逊河等。

例如,杭州的风景就是一个典型的地理环境,既有西湖、灵隐寺这类人文景观,也有土地资源和地形地貌对发展带来的影响。

再例如,地球内部和外部的特点,如地理板块漂移和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而这也是我们必须要理解的。

第二篇:人文地理人文地理主要探究人与环境的关系,主要包括人口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等。

而其中,人口地理学则是人文地理学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人口的数量、性质、分布和迁移等方面。

而城市地理学则是研究城市形态、空间结构和城市功能,获得的知识可用于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

例如,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当前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热点话题,而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等也是研究的重点。

再例如,旅游业也是近年来人文地理学中研究热点之一,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篇: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软件、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手段,对地球表面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应用的一种技术。

而这种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和领域,比如交通运输、城市规划和防灾减灾等。

地理信息技术在农业、资源调查、地理教学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近年来,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的发展增加了我们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事件的了解。

又比如,在城市规划领域中,地理信息技术可以辅助我们进行地形地貌的调查、城市建设的规划、地图绘制等等。

第四篇: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主要是指在某个地理区域内形成的文化现象,如传统民俗、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等。

高一地理知识点必修一归纳

高一地理知识点必修一归纳

高一地理知识点必修一归纳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对于我们了解和认识世界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必修一是我们打下地理基础的重要课程。

本文将对高一地理必修一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理学的基础,它包括了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地理圈层以及地球的地形地貌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的运动是我们学习地理的起点。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乎球形的椭球体,其赤道稍大于两极,呈现球面的特点。

这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球赤道面和各经线面弯曲的结果。

地球的形状直接影响着地球的赤道面、纬度和经度。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大运动。

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心旋转,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

地球自转的结果是地球的昼夜更替,公转的结果是地球季节的变化。

地球的地理圈层地球的地理圈层分为大气圈、水圈、陆圈和生物圈。

大气圈包裹在地球表面上,它是地球与太空之间的过渡层。

水圈是地球上水分的储存和循环系统,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和冰雪等水体。

陆圈是由各种各样的陆地组成,包括大陆、岛屿和地壳等。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活动的领域,包括陆地和水域。

地球的地形地貌地球的地形地貌包括了山地、高原、平原和丘陵等不同类型的地形。

山地是相对较高的陆地,多由地壳运动形成。

高原是相对较平坦的地形,海拔较高,常常位于山地之上。

平原是相对平坦广阔的地区,海拔较低,常常位于大陆中部或沿海地区。

丘陵一般介于高原和平原之间,起伏不大。

第二章人口与城市人口是地理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而城市则是人口密集的地区。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到人口的分布与变化,以及城市的特点和发展。

人口的分布与变化人口的分布受到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人口分布的规律有集中分布、稀疏分布和交错分布等不同类型。

而人口的变化又包括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等因素的影响。

人口的变化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影响。

高中地理资源与环境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地理资源与环境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地理资源与环境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是一门关注人类与地球相互作用的学科,它不仅探讨了地球表面的自然景观,还研究了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资源与环境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资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资源是指能够满足人类物质和精神需求的物质财富。

根据来源和自然性质,资源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类。

1.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地球自然条件赋予人类的、可以满足社会发展以及增进人类福利的一切产品、材料和能量。

自然资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能源资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气、核能等;(2)矿产资源:如铁矿石、铜矿石、锌矿石等;(3)水资源:如江河湖泊、地下水等;(4)土地资源:包括耕地、建设用地等;(5)生物资源:如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等;2. 人文资源人文资源是指人类创造、积累并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福利提供支持的一切非物质财富,包括人力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等。

二、资源分布及利用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各地区的资源分布差异主要受地质条件、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

资源的利用对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1. 能源资源的分布与利用能源资源主要包括化石能源、核能和可再生能源。

不同地区的能源资源分布差异较大,其利用也会受到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1)化石能源:主要分布在煤田、油田和天然气田等地区,如中国的山西、陕西等地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2)核能源:核能源的利用需要选择安全地点建设核电站,如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引起的核能争议。

(3)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分布广泛,但利用受到地理条件制约,如风电场需选择有较好风资源的地区建设。

2. 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但其分布的不均衡也成为制约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1)世界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水资源在地球上分布不均匀,例如北非、中东等地缺水问题严重。

(2)人类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可以满足人们对水的需求,如修建水库、进行节水措施等。

高考地理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

高考地理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

高考地理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基础,而环境保护则是维护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在中国的高考地理科目中,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本文将就地理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展开讨论,探究其在高考中的重要性和相关内容。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及种类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可直接利用或经过一定加工后可供人类使用的物质和能源。

自然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土地、森林、草地、矿产资源等多种类型。

其中,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本需求,土地资源是农业和城市建设的基础,森林资源和草地资源是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产资源是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管理1.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高考中,我们需要学习如何通过科学手段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避免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

2. 资源管理资源管理是指对自然资源进行规划、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过程。

在高考中,我们需要了解资源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方法,掌握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三、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措施1. 重要性环境保护是维护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高考中,我们需要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环境保护对经济、社会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2. 措施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

在高考中,我们需要了解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熟悉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四、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案例分析1. 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

然而,由于过度开发和水污染等问题,黄河流域的水资源面临严重挑战。

在高考中,我们需要学习如何通过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来保护黄河的水资源。

2. 广东省红树林资源的保护红树林是广东省宝贵的自然遗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然而,由于人类的破坏和生态环境变化,广东省红树林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威胁。

高一地理教辅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教辅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教辅知识点归纳地理作为一门人文科学,研究地球、人类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对我们了解和认识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一地理课程是对地理基本知识进行系统学习的阶段,本文将对高一地理教辅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相关知识。

1. 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自然地理主要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现象和规律,其中包括地球的构造、地球环境和地球表层现象等。

1.1 地球构造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的。

地壳主要是固态岩石的外部层,地壳构成了我们生活的陆地和海洋。

地幔是离地壳较远的地球内部层,主要由固、液两部分组成。

地核是地球的中心,有固体和液体两部分,是地球的热源。

1.2 大地形和大地貌大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高山、平原、丘陵、盆地、河流和湖泊等特征。

大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山地、高原、丘陵、平原、河谷和湖泊等地貌类型。

1.3 气候和天气气候是指一定时期内地球大气环境的平均状态和变化规律,包括温度、降水、风、湿度等要素。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地球大气环境的状态,如晴朗、阴天、雨天、雪天等。

2. 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人文地理主要研究人口、城市、经济、文化等人类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和影响。

2.1 人口与人口分布人口是指地球上总的人口数量。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情况。

人口数量和分布是地理研究中重要的内容,与自然环境、资源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2.2 城市与城市化城市是人群聚集和经济活动集中的地区。

城市化是指非农业人口集中到城市地区,并伴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2.3 经济与资源经济地理主要研究地球上资源的利用和经济活动的分布状况。

资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包括自然资源、能源资源和人力资源等。

2.4 文化与文化景观文化地理研究不同地区的文化特征和文化景观的分布。

文化包括语言、宗教、习俗、建筑和艺术等方面。

3. 地理技能与方法归纳地理技能与方法是地理学习中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部分,包括地图解读、实地考察、数据分析和图表绘制等。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自然资源、矿产资源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自然资源、矿产资源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一、课标呈现1.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以某种战略性矿产资源为例,分析其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认识自然资源1.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为人类利用并产生价值的自然环境要素的总称。

2.分类按照自然属性可分为: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

3.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知识点2:我国主要能源资源的特点和分布知识点3: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1.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①石油对外依存度偏高,能源供应受国际能源市场影响大。

①能源供给不足,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①能源结构不合理,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开发缓慢。

①能源分布不均,运输成本日益攀高。

①能源消费模式不经济,环保压力不断增大。

2.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1)石油供需关系变化①20世纪60年代之前,石油和石油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①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成为自给有余的进口国。

①1993年再次成为原油净进口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

①我国进口石油来源:俄罗斯及西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

(2)石油安全问题原因①出口国社会动荡。

①对国际石油市场的高度依赖。

①石油长距离运输。

3.保障国家石油安全三、难点辨析易错点1:判断某种资源是否属于自然资源的方法判断某种资源是否属于自然资源,就要看:①是否直接从自然界获得;①能否用于生产和生活。

凡是既符合①,又能满足①的物质或能量,就是自然资源。

只符合其中任何一条的,则不属于自然资源。

易错点2:资源供给和消费方面保障资源安全的措施(1)资源供给方面,增加资源供给和保障能力(2)资源消费方面,节约和优化资源利用易错点3:金属资源开采一般出现的问题及对策(以中国稀土为例)1.我国稀土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过量开采,储量减少;不合理开发,造成土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技术水平低,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价格低,创汇少。

高一第三单元地理知识点

高一第三单元地理知识点

高一第三单元地理知识点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和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地球表面的物理特征、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等内容。

在高一地理的学习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重要的地理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高一第三单元的地理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

1. 自然地理1.1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使得地球产生昼夜交替和形成地理经度,公转使得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形成季节变化。

1.2 大地形和气候带:地球表面分为陆地和海洋。

陆地上有山脉、高原、平原等形态,而海洋则表示为一系列的洋流。

通过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如热带、温带和寒带。

1.3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洪水、台风等。

这些灾害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了解其发生机理和应对方法对减少灾害损失至关重要。

2. 人文地理2.1 人口与城市:人口是地理研究中重要的一个要素,人口数量的变化和分布会影响城市的发展。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城市的规模和结构与其经济发展、交通等因素密切相关。

2.2 农业与工业: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方式,而工业的发展则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了解不同地区的农业与工业发展水平有助于我们对经济地理的理解。

2.3 交通与通信:交通和通信是地理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交通和通信的发展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了解交通和通信设施的建设与运作原理对地理学习至关重要。

3.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3.1 环境问题: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水资源短缺、土地沙化、气候变化等都是我们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地理学的研究至关重要。

3.2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世代满足需求的能力。

地理学研究着重于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通过了解以上地理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和人类的关系,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并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高一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

高一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

高一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高一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导语: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分享的高一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欢迎阅读参考。

高一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一)1、自然资源分类: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1)根据自然资源按利用分为:①土地资源、②水资源、生③物资源、④气候资源、⑤矿产资源。

(2)根据自然资源的性质可分为:①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②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

(3)根据自然资源空间分布可分为:①气候资源、②海洋资源、③陆地自然资源。

我国自然资源总体特征:总量丰富,品种齐全,人均占有资源量不足;分布不平衡,质量水平不高;浪费污染严重。

2、气候资源及利用(1)气候资源的特点①气候资源是可再生资源;②气候资源的普遍存在性;③气候资源的数值;④气候资源有较大变率。

(2)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①气候资源与农业:A、气候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B、一地气候资源往往决定该地区的作物种类和种植制度。

②气候资源与建筑A、日照与街道方位:城镇街道宜采取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中间方位,即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的夹角,以使街道两侧较好地、公平地获得光照。

B、风与城市规划。

盛行一种主导风向:工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

盛行季风区:工业布局在垂直于季风风向的市郊。

已知最小风频:工业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③气候资源与交通A、公路、铁路设计要考虑暴雨及其引发的泥石流、大风出现的频率及冻土积雪的深度;B、桥涵、路基高低要考虑暴雨强度;C、机场选址,宜选少云雾和暴雨频率较少、风速较小、距城较远的地方。

④气候资源与旅游不同气候区域的气候景观的独特非凡性,如冰雕、雾凇、日光等。

高一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二)(1)大气环流:①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②作用: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调整全球的水份和热量分布—直接控制各地气候类型的形成。

高一地理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知识点梳理

高一地理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知识点梳理

高一地理自然资和自然灾害知识点梳理高一地理上册《自然资和自然灾害》知识点梳理第四单元自然资和自然灾害1、自然资是人类从环境中获取,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和。

2、气候是一种再生资。

目前,人类利用的气候资是、、降水和等。

气候资具有与其他自然资相同的一些特点。

首先,气候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能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其次,气候同其他自然资一样,离不开对开发利用的和。

3、气候资不同与其他自然资的特点:气候资具有、、有较大的。

4、气候为农业提供了、、、等物质和能量,一地的气候资往往决定着该地的,包括作物的、、配置与种植方式。

5、建筑物的日照条件与有关。

为了保证居住区街道两侧建筑物都有较好的日照条件,城镇街道宜与子午线成夹角。

6、风对大气污染物既有作用,又有输送作用。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工厂排出的烟尘、废气对居住区的污染,在常年盛行一种主导风向的地区进行城市规划时,应将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布局在盛行风的,居住区布局在 ;在风向随季节变化的地区进行城市规划时,应使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避开冬、夏季对吹的风向,布局在当地的风向的向,居住区布局在向。

7、公路、铁路的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及其激发的泥石流、大风等出现的和,以及冻土、积雪的等。

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等都需要根据当地强度来设计。

8、航空机场的选址,宜选择低云、雾和暴雨出现频率较、风速较的地方。

潮湿低洼处易出现雾,城市、工业区易出现烟雾,因此机场宜设在距城市较、地势较的地方。

9、我国吉林市松花江沿岸的,以其美丽的奇景吸引游人。

哈尔滨利用冬季严寒气候发展起来的艺术成为北国一景。

10、海洋中由鱼、虾、贝、藻等组成和海洋生物资,除了直接捕捞供食用和药用外,通过养殖、等途径还可实现可持续利用。

11、海洋渔业资主要集中在海域,也就是从沿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

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因而生物繁盛,它们是鱼类的饵料,在海洋中分布很不均匀,一般在带海区比较多。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地理高一重点知识点

地理高一重点知识点

地理高一重点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通过对地理高一的学习,我们将了解一些地理学的重点知识点。

本文将围绕地理高一的重点内容展开,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点。

1. 自然地理1.1 大地形大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包括高山、平原、丘陵、盆地等。

其中,高山多为地壳运动形成的,如喜马拉雅山脉;平原多为沉积作用形成的,如华北平原;丘陵多为侵蚀作用形成的,如鄂尔多斯高原;盆地多为地壳块体下陷形成的,如四川盆地。

1.2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地球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等。

气象是研究气候现象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气候受经度、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各异。

1.3 水文地理水文地理主要研究水资源的分布、利用与保护。

水资源包括地下水、河流、湖泊和海洋等。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2. 人文地理2.1 人口与城市人口是指一定地理区域内居住的人的总数。

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受地形、气候、资源等因素影响。

城市是由人类活动聚集而成的人口集聚区,与人口分布有着密切的联系。

2.2 农业与工业农业是人类对土地进行耕作、畜牧以生产农产品的活动。

工业是将物质加工、制造成为产品的经济活动。

农业与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两个重要支柱。

2.3 交通与通信交通是指人员、物资和信息在空间中的流动过程,通信是人类相互传递信息的活动。

交通和通信的发展促进了地区之间的联系和经济发展。

3. 地理实践3.1 调查与实地考察地理实践是通过对地理环境的调查和实地考察来获取地理知识的方法。

包括地图解读、实地考察、调查问卷等。

地理实践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力。

3.2 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是运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手段处理地理信息的学科。

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能够有效地获取、存储和分析地理数据。

通过对地理高一的重点知识点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

高一地理2单元知识点梳理

高一地理2单元知识点梳理

高一地理2单元知识点梳理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的自然现象和地理要素所构成的地理环境,包括大气、水体和陆地等要素。

主要知识点包括:1. 地球的层次结构:地球由大气圈、水圈和陆地圈组成,这三个圈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

2. 大气圈: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和臭氧层等,大气的组成主要是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

还包括温度、气压、湿度等要素,这些要素影响着气候和天气的变化。

3. 水圈: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海洋、江河湖泊和冰雪等。

水的分布与地球表面的地形、气候和经济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

4. 陆地圈:陆地圈包括大陆和海洋的分界线,地球上的陆地分布着各种地形和地貌,如山地、平原、高原、盆地、河流和湖泊等。

这些陆地地貌与地球内外力的作用密切相关。

第二节:地球的环境变化地球的环境变化是指地球不断发生的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和环境破坏等现象。

主要知识点包括:1.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洪水、风暴、干旱等,这些灾害会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

2.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主要是指大气环境中温度、降水、气压和风向等的长期变化。

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等产生重要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应对。

3. 环境破坏:环境破坏主要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如森林砍伐、水体污染、土壤侵蚀、城市扩张等。

这些破坏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产生负面影响。

第三节:人口与资源环境人口与资源环境是指人类社会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的影响。

主要知识点包括:1. 人口变化与人口问题:人口数量的增长、结构的变化和迁移等是人口问题的重要方面。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状况会对其资源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2. 资源的分布与利用:资源的分布不均衡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一些地区资源丰富,而另一些地区资源匮乏。

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是指保护自然环境免受污染和破坏的行为,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需求而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方式。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必修一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必修一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必修一1.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1.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1.1.1 地球的形状•说明地球的几何形状以及由经度和纬度构成的地球表面网格的作用;•理解地球的赤道、南北极、组成地球的各层。

1.1.2 地球的结构•介绍地球由哪几层构成以及每一层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1.2 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1.2.1 地球的自转和倾斜•说明地球自转的规律以及地球自转和白天、黑夜的关系;•理解地球公转和四季的关系。

1.2.2 地球公转和日照•了解地球公转和太阳光照角度的变化规律;•理解影响地球季节的因素。

1.3 气候的形成和分布规律1.3.1 气候的基本元素•介绍气温、降水量、气压和湿度等气候要素。

1.3.2 气候类型和分布•了解不同因素对气候分布的影响;•理解气候因素在不同地区决定不同的气候类型和特点。

2.社会经济发展2.1 人口与城市2.1.1 人口变化和城市化•了解人口数量、结构和变化规律对于城市化的影响;•理解城市化的概念、发展趋势和影响。

2.1.2 城市系统和城市规模•了解城市系统的类型和特点;•理解城市规模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2.2 农业与农村2.2.1 农业发展的特点•介绍农业发展的历程、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

2.2.2 我国农业发展现状•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政策措施。

2.2.3 农村社会经济建设•了解农村社会经济的基础和特点;•理解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2.3 工业和城市2.3.1 工业的发展和变化•介绍工业发展的历程、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

2.3.2 我国工业发展现状•了解我国工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政策措施。

2.3.3 城市的发展与城市规划•了解城市发展的历程、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

3.资源与环境3.1 资源的类型和分布3.1.1 自然资源•介绍各种自然资源的类型、分布和特点。

3.1.2 人文资源•了解各种人文资源的类型、分布和特点。

3.2 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问题3.2.1 能源的开发利用•了解各种能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1.森林资源现状⑴属性: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

⑵作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吸烟除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

⑶森林分布: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

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2.热带雨林⑴分布: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道南北纬15-25度。

集中分布在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⑵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①地球之肺: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②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

⑶雨林生态①优越性:全年高温多雨,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

②脆弱性: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⑷热带雨林破坏①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

②直接原因:人类开发。

⑸热带雨林的开发(亚马孙开发计划)①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②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③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⑹雨林的保护: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①鼓励保护性开发,如雨林观光等;②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③森林选择性采伐和更新造林相结合;④加强森林缓冲区建设。

高一地理知识点梳理1.抓“概念”重“消化”复习时,要十分重视概念,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理解、消化、吸收,不留夹生饭。

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时才能正确无误。

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

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

高中高一地理重要知识点解析: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

高中高一地理重要知识点解析: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

高中高一地理重要知识点解析: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考点内容有什么变化?复习需要注意什么?查字典地理网高中频道小编整理了高中高一地理重要知识点解析: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希望为大家提供服务。

一:气候资源的特点(1)特点:普遍存在性,数值特征,变率大(2)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与农业:一地的气候资源往往决定了该地的农业类型和种植制度气候日照与街道方位: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度的夹角开发资源与盛行一种主导风向:工业布局在下风向利用建筑风向与盛行季风区:工业布局在垂直于季风区风向的郊外城市规划已知最小风频:工业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气候资源与交通:公路和铁路的建设(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及其激发的泥石流、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机场的选址(宜选择低云、雾和暴雨出现频率较少、风速较小的地方,还应与城市保持较远的距离)。

二;海洋资源(1)海洋渔业的形成和分布:、在浅海大陆架海域,阳光集中,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渔场的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形成条件在温带海域,季节变化显著,冬季底层海水和表层海水交换时,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盐类在暖流和寒流的交汇处,饵料比较丰富世界主世界主要渔场:课本100图4.4渔场的世界四大渔场:纽芬兰,北海道,北海,秘鲁渔场分布我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最多的国家(2)海洋油气生产过程:资源勘探(利用地震波探测)、油气开采(海上钻井平台)、油气运输(管道运输,船舶运输)(3)海洋空间的利用(图4.9)(4)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港口作用:海洋运输船舶停泊、中转、装卸货物得场所。

腹地:为港口提供服务的区域(5)海洋环境的主要问题海洋污染:绝大部分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活动,工业生产的废海洋环境弃物是主要海洋污染物,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保护海洋生态破坏:人类活动(海岸工程,围海造陆)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主要来源: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石油污染石油污染污染区域:集中在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及其防治治理重点:石油泄漏石油污染的防治:分散、沉降、吸收、围栏、放任、燃烧三:陆地资源(1)陆地资源的类型和特点:类型:(表4.4)特点:有限性;利用潜力的无限性;分布规律性;整体性。

高一地理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上册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知识点归纳4.1气候资源1.气候资源:太阳辐射、热量、降水、风等,是一种可再生资源。

2.气候资源的特点:①普遍存在性:不同地区数量和结构不同,因此要因地制宜;②数值特征:气候要素只有在一定数值范围内才有利用价值;③有较大的变率:光、热、水都在变化,因此要因时制宜。

3.气候资源与农业:①气候资源为农业提供了光、热、水、空气等能量和物质,是农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气候资源决定农业的种植制度,包括作物结构、熟制、配置与种植方式;③东北平原和西北地区:一年一熟;黄淮海平原:一年两熟;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三熟。

4.气候资源与建筑:为了保证街道两侧建筑物有较好日照条件,城镇街道宜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

5.风与城市规划:①盛行单一主导风向的地方,居住区布局在上风向,有严重污染的工厂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②季风区,对大气有严重污染的工厂应布局在与盛行风相垂直郊外;③多种风向:居住区布局在最小风频风向的下风向,有严重污染的工厂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6.气候资源与交通:①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等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②航空机场的选址应选在低云雾和暴雨出现频率较少,风速较小,距城市较远,地势较高的地方。

7.开发气候资源:吉林松花江沿岸的雾凇,哈尔滨的冰雕艺术等4.2 海洋资源(一)1.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

原因:①大陆架海水较浅,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②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③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显著,引起海水上泛,④寒暖流交汇,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丰富。

2.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

3.西北大西洋渔场(北海道渔场),东南大西洋渔场(秘鲁渔场),西北大西洋渔场(纽芬兰渔场),东北大西洋渔场(北海渔场),东南大西洋渔场的形成(非洲西南)得益于附近垂直补偿中的上升流(本格拉寒流)。

4.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家拥有12海里领海权,200海里专属经济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知识点复习指导: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

高中频道小编准备了高一地理知识点复习指导: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气候资源的特点
(1)特点:普遍存在性,数值特征,变率大
(2)开发利用
气候资源与农业:一地的气候资源往往决定了该地的农业类型和种植制度
气候日照与街道方位: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度的夹角
开发资源与盛行一种主导风向:工业布局在下风向
利用建筑风向与盛行季风区:工业布局在垂直于季风区风向的郊外
城市规划已知最小风频:工业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气候资源与交通:公路和铁路的建设(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及其激发的泥石流、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机场的选址(宜选择低云、雾和暴雨出现频率较少、风速较小的地方,还应与城市保持较远的距离)。

二:海洋资源
(1)海洋渔业的形成和分布:
在浅海大陆架海域,阳光集中,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
渔场的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
形成条件在温带海域,季节变化显著,冬季底层海水和表层海水交换时,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盐类
在暖流和寒流的交汇处,饵料比较丰富
世界主世界主要渔场:课本100图4.4
渔场的世界四大渔场:纽芬兰,北海道,北海,秘鲁渔场分布我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最多的国家
(2)海洋油气生产过程:资源勘探(利用地震波探测)、油气开采(海上钻井平台)、油气运输(管道运输,船舶运输)
(3)海洋空间的利用(图4.9)
(4)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港口作用:海洋运输船舶停泊、中转、装卸货物得场所。

腹地:为港口提供服务的区域
(5)海洋环境的主要问题
海洋污染:绝大部分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活动,工业生产的废
海洋环境弃物是主要海洋污染物,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
保护海洋生态破坏:人类活动(海岸工程,围海造陆)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主要来源: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
石油污染石油污染污染区域:集中在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
及其防治治理重点:石油泄漏
石油污染的防治:分散、沉降、吸收、围栏、放任、燃烧三:陆地资源
(1)陆地资源的类型和特点:类型:(表4.4)
特点:有限性;利用潜力的无限性;分布规律性;整体性。

(2)陆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陆地资源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
四:气象灾害
(1)台风
形成: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主要灾害: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主要影响地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北美洲东海岸,其中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次数最多,强度最大的海区
发生季节:夏秋季节
监测和防御: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监测,到近海后,还可以用雷达监测
(2)暴雨洪涝
形成条件: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
主要影响地区:亚洲最多
防御措施:利用气象卫星,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和非工程措施防御(洪泛区的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实施防洪保险)
(3)干旱
(4)寒潮
原因: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得大范围得剧烈降温,并伴随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尤以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五:地质灾害
(1)地震
分布: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能量大小:用震级表示,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0倍,3级以下为微震,5级以上为破坏性地震
要素:震中,震源,震中距,震级,烈度。

(2)火山喷发
火山构造:火山锥,火山口,火山通道
类型: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
(3)滑坡和泥石流
(4)地质灾害得关联性
①地质灾害在成因上得关联性:一个地域内得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他们在成因上关联的,例如,我国的川、滇、黔
接壤地带,形成了地震、滑坡和泥石流为主的灾害
②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例如地震可能诱发火灾、海啸、滑坡、泥石流、瘟疫蔓延等
③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能诱发地质灾害,例如,人为的破坏地表植被,造成了泥石流;人为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灾害。

(4)防御措施: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实施一些防御措施,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高一地理知识点复习指导: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愿考生学业有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