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流动管理程序(含表格)
初期流动和初物管理程序

XXXXXXXX有限公司初期流动和初物管理程序文件编号:版本:编制:审核:批准:XXXXX有限公司发布第 1页 /共 7页初期流动和初物管理程序1.目的为了在新品试产及量产初期或老产品设计变更、工程4M变更、作业人员大量更换和供应商自主变更后,通过增加管理手段,使提供给客户的产品品质稳定,并对产品及其构成原材料的状态进行的可追溯性管理。
2.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本公司新品试产及量产初期或老产品使用新的关键设备、作业人员大量更换及设计变更、工程4M变更和供应商自主变更批准后的阶段。
3.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使用于本文件。
《产品开发控制程序》《设计变更控制程序》《工艺变更控制程序》《生产过程控制程序》《质量管理业务程序》4.定义初期流动管理:新品试产及量产初期或老产品设计变更、工程4M变更、作业人员大量更换和供应商自主变更后,产品在生产时可能出现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性,为防止不良品流入客户端,在正常的包装工序完成之后,OQC对产品再实施200%的全验(OQC100%全检+办事处100%全检),使更多的产品质量问题暴露,并对质量问题进行对策,使产品按节拍生产达到稳定工序能力的特别管理。
初物:第一次交付给客户的产品(试制件除外)。
5.职责5.1质量管理部:D/FQC组织各部门讨论产品的初期流动管理项目、建立小组、编制初期流动管理计划书。
D/FQC按照规定频次,收集产品在初期流动管理阶段所需要的数据。
D/FQC组织周会议对问题点进行对策和跟踪改善的效果。
D/FQC 编制初期流动管理评价表,组织会议评审关闭初期流动活动。
D/FQC编制《初物登记表》,对产品的各种变更及变更后的品质进行跟踪。
OQC 编制初期流动管理检查作业指导书。
OQC 初期流动管理期间实施200%的检验和粘贴初流标签。
新产品初期流动管理办法

宏飞机械厂初期管理体制1目的:在新产品量产初期、技术状态变更初期,对产品的质量管理作出规定,目的是让量产初期的产品、技术状态变更初期产品的质量能够尽快稳定。
2 适用范围2.1适用于公司在新产品量产初期件;设计变更、工序变更初期件;试制件。
2.2初期流动管理时间,新产品从量产开始的3个月内实施初期流动;设计变更、工序变更及试制件实施的第1批产品至设计变更标准化;3 职责科技质量牵头对新产品实施初期流动管理;各设计变更提出单位对设计变更、工序变更及试制件实施初期流动管理。
5 技术状态变更的初期流动管理(包括:设计变更件、工序变更件、试制件)5 补充说明5.1初期流动管理项目实施通知要领5.1.1管理项目中的工序为影响关键重要特性的工序、关重工序、质量不稳定工序等。
5.1.2《初期流动管理项目实施通知》中应明确具体的管理项目、管理方法及责任单位。
5.2初期流动管理的标识5.2.1正在实施初期流动管理的工序要求挂“初期管理点”标牌。
5.2.2初期流动管理期间的产品必需在流转卡、标识单、检验记录、合格证上明确“初期流动”字样(如产品为试制件,则还需在相应的记录上写明“试制件”。
)5.2.3初期流动件组成成品批后,各成品分厂需在初期流动件的成品上作上标识。
必要时新产品的初期流动件的标识方式由设计单位负责与顾客对接、确认,并将最终结果反馈各成品分厂;设计变更件、工序变更件、试制件由变更提出单位负责与顾客对接、确认,并将最终结果反馈各实施分厂;5.3初期流动管理的不良品处置5.3.1新型产品和改型产品的初期流动管理实施中出现的不合格品由设计单位负责处理,设计变更、工序变更和试制件的初期流动管理实施中出现的不合格品由设计变更提出单位处理。
5.4初期流动的解除5.4.1新产品初期流动的解除5.4.1.1 技术开发部主管人员在对初期流动时间结束、判断质量已经稳定时,向技术开发部部长提交《初期流动管理解除通知》及相应的不良品对策实施情况汇报。
公司初期人员流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公司初期人员的管理,规范人员流动,保障公司正常运营,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初期员工,包括试用期员工、正式员工及实习学生。
三、人员流动类型1. 内部调动:指员工在公司内部不同岗位、不同部门之间的调动。
2. 转正:指试用期员工转为正式员工。
3. 辞职:指员工因个人原因或公司原因主动离职。
4. 离职:指员工因公司原因被动离职。
5. 调离:指员工因公司业务调整、人员优化等原因被调离原岗位或部门。
四、人员流动程序1. 内部调动(1)员工提出调动申请,说明调动原因及要求。
(2)所在部门负责人审批,提出意见。
(3)人力资源部审核,确定调动岗位及待遇。
(4)双方签订调动协议,办理调动手续。
2. 转正(1)试用期员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达到公司要求。
(2)部门负责人提出转正申请,说明员工表现及转正理由。
(3)人力资源部审核,确定转正资格。
(4)双方签订转正协议,办理转正手续。
3. 辞职(1)员工提出辞职申请,说明辞职原因。
(2)所在部门负责人审核,提出意见。
(3)人力资源部审批,确定辞职时间。
(4)双方签订辞职协议,办理离职手续。
4. 离职(1)因公司原因需离职的员工,由人力资源部提出离职通知。
(2)员工签署离职协议,办理离职手续。
5. 调离(1)因公司业务调整、人员优化等原因需调离的员工,由人力资源部提出调离通知。
(2)员工签署调离协议,办理调离手续。
五、人员流动注意事项1. 人员流动过程中,双方应保持沟通,确保信息畅通。
2. 人员流动过程中,员工应遵守公司规章制度,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3. 人员流动过程中,人力资源部负责协调各部门,确保人员流动顺利进行。
4. 人员流动过程中,涉及薪酬、福利等事宜,双方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规定执行。
六、附则1. 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3. 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初期流动管理计划-退出表

初期流动管理原因: 产品名称: 管理期间: 从 编号 年 月 管理项目 日 到 ■ 新产品 产品编号: 年 月 日 或 检查数量 □ 工程变更品 □ 其他( 项目名称: 件 接收标准 对应记录名称 备注 ) 项目编号:
管理部门
检查频度
计划制定人/日期: 发生问题描述 原因分析 责任人
确认/日期: பைடு நூலகம்正预防措施 措施是否有必要转入 正常生产阶段 确认人
发送部门: 生产 退出初期流动管理条件:
可以退出 1.内部不良率 2.工程能力 3.FTT 4.客户投诉 可以退出:表格中的4点同时满足; 小于等于目标值 > 1.33 无 达到目标值 带条件退出 超出目标值<10PPM,找到改善方法 1< Cpk< 1.33 (目标值-实际值)<3% 无 不可退出 超出目标值>10PPM或超出目标值<10PPM但未找到改善方法 < 有 不可退出:四条中只要出现一条就不可退出; 1 未达到目标值
物流计划
仓库
质量
实验室
其他
带条件退出:1,2,3只出现一条,另两条满足可以退出的条件,第四条必须满足;
最终判定: 初期流动管理 Form No.:F-QA-168
□ 退出
□ 延长
确认/日期:
批准/日期:
初期流动管理

严密规划 认真执行 确保品质
四、V5初期管理案例
推动做法:
悬案问题点推动 主 要 工 作 事 项 成车特管 1、厂内成车品质管理; 特管体制 *线上2Hr 问题点回馈 *定置特检 *厂内特走 *自主评价 *监查实施 *售服巡检 2、品质问题汇整回馈,阻留 车掌握,低减推动 厂商改善推动 1、会同开发、生管、采购推 动4M+Q 特管; 2、主要问题点厂商改善F/U 及小量产品确; 3、试装问题及线上问题改善 推动; 4、影响量产重大问题事前防 止拟定; 5、常发问题防呆推动 进料品质确保 完成车品质玉成TEAM 1、保安/机能、异杂 音、HPQCM问题点调 查厘清; 2、悬案问题点推动 改善后效果之效果追 踪及监督 1、试装问题改善后的进料 检验管制。 2、线上问题点处理及回馈 改善; 3、线上问题点的进料品质 管制; 4、来件不良调查解析 1、P/J TEAM品质玉成推动 2、ONE HOUR MEETING 召开 及资料汇整; 3、完成车评价特管体制计 划实施; 4、特管体制推动F/U及落实 实施确认。
4:00 Daily loop DD 3:00 Daily loop DD
12:00
现场问 题把握
13:00
2:00 1:00 重点: 1、日夜班持归会议的传承继续 2、各责任工程日夜的工作 3. 品情采集系统的信息随时查阅 23:00 22:00 21:00 20:00 19:00 18:00 17:00
判定 条件
1、相关新车会议不再召开 2、中心会、持归会纳入工厂现 行车的QRQC会及持归会。
运营体 制
1、持归会继续召开,中心会并 初流管理模式以周为单位顺延, 直到达成初流结束条件。 入工厂QRQC。 2、与品质相关的各项初流管理 机制继续实施,直到符合结束条 件后。 3、事务局召开专项会议,由事 务局领导决定是否全体解除。
供应商初期流动管理手册

1 目的为了保证供应商在设计开发新零部件、设计变更、工程过程变更(4M)部件、降低成本过程中,通过系统性的管理方法,规范供应商导入流程或零部件变更审批流程,确保新增或变更后的供应商初期流动产品能够达到整车的要求,并控制其变更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从而保证供应商初期流动产品和量产零部件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2 适用范围本规定管理要求适用于整车零部件(含外包件)在新开发或变更过程中供应商零部件初期流程管理。
3 定义3。
1 供应商初期流动管理指供应商因开发新零部件、设计变更、4M工程变更、降成本等原因重新通过整车生产件准入流程以及在初期流动管理期间的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活动.3.2 工装样件在量产前进行质量和性能确认的零件,其4M(man人、machine机器、material材料、method 方法)的要求和量产时期相同。
3。
3 初期流动期限原则上分两类:一类是:保安/排气/法规/关重部件,期限:量产后3个月;一类是:以上标记除外,期限:量产1个月。
3。
4 供应商初物指供应商在初期流动期间提交整车的量产初期产品(尤其指首批产品)。
注:首批初物应给予记录.4 职责4。
1 供应商4.1。
1 负责根据新品开发、设计变更、4M工程变更、降成本等原因提出零部件新开发或变更申请;4.1.2 负责配合整车技术部技术室工装样件认可、包装方案确定、小批量试装等工作,并改进不合格情况零部件状态;4。
1.3 负责向技术部部品室提供满足要求的PPAP资料;4.1。
4 负责量产初期流动阶段初物质量保证工作,负责初物的记录管理;4。
1。
5 负责根据整车的要求开展各项初物在整个初期流动管理阶段的一切零部件整改工作.4.2 采购公司杭州湾采购部(以下简称“采购部”)4。
2。
1 采购部负责推动采购公司与新产品开发的供应商签订开发协议;4。
2.2 负责向供方下达采购订单;4.2.3 负责推动采购公司新供方准入、评价等管理工作。
4。
3 技术部技术二室4.3.1 负责供方新品样件认可、小批量试装跟踪、策划以及组织实施零部件复检工作;4。
初期流动管理程序

初期流动管理程序1. 范围本规定规定了新规品、内外工程/设计变更品从量产初期阶段到稳定生产阶段的管理方式及根据初期管理结论决定量产后工程管理内容,适用于EIW制作的新规品以及内外工程变更品从量产初期到稳定生产阶段的管理。
2. 术语和定义:2.1初物品a)新规品制定时或基于文件标准有改订时,第一次制作的部品或制品。
b)工程/设计变更时第一次制作的部品或制品。
2.2初期管理量产的初期阶段区别于正常管理时所采用的特别管理体制,并利用所产生的相关信息对工程管理作出调整、规范等,从而确保做到工程的早期稳定。
2.3初物品检查对于初物品所做的所有检查。
2.4初期流动管理品管部门作成并发行《初期流动管理指示书》,由各相关部门按此要求实施初期管理。
2.5正常管理初期流动管理解除后进入正常量产时所采取的常规性的工程管理方式。
2.6认定会议初期流动管理期间终了后,由相关部门依据此期间的《初期流动管理记录》对初期流动是否解除以及解除后如何进行相关管理的讨论会议。
3. 职责和权限3.1 品管部负责对实施初期流动管理的必要的场合发出实施初期流动管理的指示,并在预定的初期管理期限结束后对是否可以结束初期管理进行认定。
3.2 相关部门根据品管部的指示执行,并将初期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协调,在品管部有需要的时候参与对初期管理是否结束的认定。
4. 业务流程4.1初物品的评价4.1.1供方自我评价采购部门在有初物品购入时,应在订单备注栏中根据采购申请要求,要求供应商作相应的初物品检查。
初物品检查的原则是根据图面指示进行全项目检查,评价困难时或变更内容对部品、制品影响轻微时由采购部门和品管部协商决定检查项目。
供应商应将检查结果分别记入到《寸法检查记录》,《初物品寸法实测记录N=5》,《初物品检查成绩书》中,与初物品一并提交。
供应商在提供初物品时应将《初物品卡》粘贴在外装箱(所有箱)上。
4.1.2初物品检查品管部在接收到初物品制作部门提交的样品(供应商还需提供样品的检查结果)后,根据表-1《初物品检查一览表》为基准对样品实施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合格与否的判定等必要事项应记入到《寸法检查记录》,《初物品检查成绩书》中。
产品初期流动管理表

业务部 产品工程部
工艺部 生管部
采购 制造部
品保部 仓储部
销售 财务部
总经理签字
客户名称: 管理解除时间 :
检查结果 (R是 / Q否)
日期
佐证资料
最终判定结果 同意解除初期管理。
品质不稳定,必须延长 初期管理至 年 月 日。
管理者代表:
日
;
QSF-2025-0001A
产品名称:
产品品番:
客户版本:
初期管理时间:
初期流动管理项目
No.
实施项目及内容
1 工序流程图/PFMEA/控制计划是否通过客户批准?
2 MSA分析结果是否有异常? 控制计划中的特殊特性在初期流动管理期间过程能力是否达标 ?
3 (Ppk≧1.67,Cpk≧1.33) 4 是否有发生供应商原材料来料不良?
5 供应商原材料来料不良是否已改善?
6 制程内部是否发生外形、装配性、功能等方面的异常?
7 制程内部发生的外形、装配性、功能等方面的异常是否已改善?
8 是否有统计制程不良问题点并进行柏拉图分析?是否有改善?
9 产品的尺寸、外观,性能是否有收到客户的异常反馈?
10 是否有收到客户的正式投诉?
11 发生的客户反馈和投诉是否已结案?
12 包装仕样是否通过客户批准?
13 包装运输试验是否有异常?
14 自主检证或客户现场监督审核是否发现不符合项?
15 自主检证或客户现场监督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是否关闭?
16 客户是否有特殊要求及其它的解除条件?
17 客户的特殊要求及其它的解除条件是否被满足?
跨功能小组会签
部门
签名 日期
部门
签名
项目部 客服部
初期流动管理

• •
1.5 关于初期流动管理制度的说明
关于初期流动管理的管理体制,至少应明确以下几个项目: (1)初期流动管理的指定、解除负责人 (2)初期流动管理指定产品的认定标准 (3)管理项目的选定标准 (4)管理担当部门 (5)数据的归纳方法 (6)对于不良事项的处理方式
2、初品检查要领
2.1 前言
该要领作为初期流动管理的一个环节,对于初品检查进行了说明。
(注)符合以下内容的,叫做初物,与初品有区别。
◆机械调整 ◆夹具.模具的方式变更 ◆作业标准变更 ◆操作人员变更 ◆新的操作 等之后生产的零件和产品 (2)所谓初品样品是指为了初品检查,而从头一批中抽验出的产品。
2.3 初品样品的提验方法概要
在上述初产品定义内①~④以及⑤的工艺变更品,对决定需要进行出货检查 的零件(制品),由制造部门向检查部门提出检查。
初期流动管理
1、初期流动管理
1.1 前言
初期的流动管理制度,就是在有新产品或者与它相近的大规模设计变更和工序 变更时,进行重点的质量保证活动,为工艺的早期稳定化而实施的管理制度。
1.2 所谓的初期流动管理
所谓的初期流动管理,就是在有新产品或者类似的设计变更和工序变更的情况下 ,为了谋求工艺的早期稳定化以及质量保证的彻底实施而设定初期流动期限,在质 量保证部门、技术部门、制造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密切协作之下,采取特 别的管理体制,有计划的实施管理活动。
PQC(Producing Quality Control)过程质量控制 ,高风险或确认的问题来确定额 外的检验、测试、尺寸测量 5. 在GP12工作站相对于标准工作来培训员工 6. 对单一的缺陷建立反应计划 7. 利用管理层包括现场领导层的分层审核来执行GP12围堵政策的评审 8. 在确认过程中要求包括下级供应商 9. 递交所有按在GM11011中定义的要求KPC,PQC,关键测量点的数据给GM
初期流动管理规定

A、一般情况下,车载相关新产品初期流动管理期间实施200%的检查。
6.7、初期流动管理实施:
6.7.1各部门按初期流动管理计划及检查计划推进初期流动管理各项工作。
6.7.2对于ODM类车载产品,应将目标值达成状况记录到《初期流动管理展开计划书-管理值》(表格编号:FQA-1158)中。
A、初期流动管理期间的作业实施;
B、初期流动管理期间的信息收集、处理。
4.4、初期流动管理期间解除的最终裁决:
A、品证最高责任者是初期流动管理期间解除Biblioteka 最终裁决责任者。5、流程图:
营业
工程技术
品 质
制 造
其它部门
支持性文件
操作流程
进入初期流动管理期间
初期流动管理前确认检查
初期流动管理:按策划生产、检查、检验、确认等
6.9、初期流动管理的输出资料:
6.9.1 初期流动管理实施结果报告书;
6.9.2 新产品初期流动管理期间解除;
6.9.3 最优化的制造条件,如:有资质的人员、稳定的机器、设备和物料,明确的且已标准化的方法/工艺参数,以及明确的环境要求等。
7、制订、修改与废除:
本规定由品控本部制订、修改与废除,管理者代表批准。
6.3.2工程技术担当应主导组织品质、制造等担当制定新产品量产阶段的品质目标。
A、所制定的品质目标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公司实际情况,并满足客户的要求;
B、可行时,品质目标应获得客户的认可或批准。
6.3.3新产品在进入初期流动管理前,工程技术担当应组织收集并确保已有如下资料:
A、新产品试作报告或APQP资料,新产品试作问题点一览表;
初期流动管理计划书

车型
供应商编码
初期流动管理计划
公司名称
部长
科长
NO
项目
1
对象零配件
前排座椅骨架
2
制造场所
内
容
3
目标值
到货不良件数 O件
座盆工程
99%
初期流动管理体制 姓名、职务:史立波/工厂经理
1、总负责人
生产工程检查工程特别检查工程出货
2、品质信息·生产
信息
管理负责人
正
4
副
3、所有的反馈会议 ·实施时间: 每日 从 8:00 时 9:00 时
7
发货位置 特别100%EOL控
制
8
尺寸
首件3D
9
溶深
首件切割
6
初期流动管理的解 除判定基准
要求No.3记载的所有项目达成目标值。判断者为初期流动管理 活动责任者
担当 容
特别检查工程出货
:00 时 9:00 时 量、都伟明、质量经理)
实施部门 生产 生产
生产+质量 生产+质量 生产+质量 生产+质量
·会议主办者(部门、姓名、职务)(质量、都伟明、质量经理) ·出席者:
初期流动管理项目
(全数检查项目等)
NO
1
2
3
4 5
5
6
管理项目 座盆焊缝 座盆网格 调高噪音
调高异音
水平噪音
水平异音
频度
特别全数目视 检查+标识
特别全数目视 检查+标识
特别全数EOL检 查(静音房抽 检5pcs/shif) 特别全数EOL检 查(静音房抽 检5pcs/shif) 特别全数EOL检 查(静音房抽 检5pcs/shif) 特别全数EOL检 查(静音房抽 检5pcs/shif)
初期流动和初物管理程序

XXXXXXXX有限公司初期流动和初物管理程序文件编号:版本:编制:审核:批准:XXXXX有限公司发布第 1页 /共 7页初期流动和初物管理程序1.目的为了在新品试产及量产初期或老产品设计变更、工程4M变更、作业人员大量更换和供应商自主变更后,通过增加管理手段,使提供给客户的产品品质稳定,并对产品及其构成原材料的状态进行的可追溯性管理。
2.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本公司新品试产及量产初期或老产品使用新的关键设备、作业人员大量更换及设计变更、工程4M变更和供应商自主变更批准后的阶段。
3.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使用于本文件。
《产品开发控制程序》《设计变更控制程序》《工艺变更控制程序》《生产过程控制程序》《质量管理业务程序》4.定义初期流动管理:新品试产及量产初期或老产品设计变更、工程4M变更、作业人员大量更换和供应商自主变更后,产品在生产时可能出现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性,为防止不良品流入客户端,在正常的包装工序完成之后,OQC对产品再实施200%的全验(OQC100%全检+办事处100%全检),使更多的产品质量问题暴露,并对质量问题进行对策,使产品按节拍生产达到稳定工序能力的特别管理。
初物:第一次交付给客户的产品(试制件除外)。
5.职责5.1质量管理部:D/FQC组织各部门讨论产品的初期流动管理项目、建立小组、编制初期流动管理计划书。
D/FQC按照规定频次,收集产品在初期流动管理阶段所需要的数据。
D/FQC组织周会议对问题点进行对策和跟踪改善的效果。
D/FQC 编制初期流动管理评价表,组织会议评审关闭初期流动活动。
D/FQC编制《初物登记表》,对产品的各种变更及变更后的品质进行跟踪。
OQC 编制初期流动管理检查作业指导书。
OQC 初期流动管理期间实施200%的检验和粘贴初流标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本规定的目的是在采用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等,量产开始时或短期内工程变更时,相关部署有组织的评价、改善而进行特别管理,以使品质、成本、生产性在短期内达到基准目标值,谋求生产工程的稳定,即使在初始阶段也不要发生问题。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采用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部品、新制造条件)的量产开始以及工程变更时(制造条件变更)和长期生产中断后(标准为生产中断后一年以上)的再开始生产时的初期流动管理。
但,本规定只规定基本思路和手续,有关详细的运营方法,由各部门自定标准。
3.初期流动管理思路
针对客户对制品的多种要求,为了及时地开发出已达成协议的性能和价格的新产品,首先要确立一个从设计制造到检查贩卖的平稳推进体制。
作为一种手段,从制品的最初批量开始,按照预先设定的生产目标进行生产,为了在初期阶段也不出现品质问题,要以制造部门为中心,各关系部门相互协作,这就是“初期流动管理活动”。
4.用语定义
4.1初期流动管理
初期流动管理是指量产开始时以及工程变更时,对开始生产时的品质、成本、生产性进行评价确认,若不符合马上采取对策,为了能短时间内达成目标而进行的活动。
4.2量产开始
量产开始是指试量产或正式量产被承认后的量产。
(1)试量产是指从罗姆(株)试量产移管承认后开始,制造部门长得到量产移管承认决
裁时为止的量产。
(2)正式量产是得到罗姆(株)量产移管承认决裁后开始的量产。
4.3工程变更时
在日常管理状态下的条件变更,是指得到承认时开始的工程变更。
初期流动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