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疆域沿革考辨
高句丽史1
高句丽史1高句(gōu)丽(lí)(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又写作高句骊。
是古代位于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北部的民族国家,其人民主要是居住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夫余人,粟末靺鞨,古朝鲜遗民。
由於高句麗的特殊地理位置,而且國土橫跨今日的中國及南北韓國,雙方都聲稱高句麗是属于他們本國的原始民族。
公元前37年由夫余人朱蒙(又作邹牟王)所建,起初建都于纥升骨城(今中国辽宁省东部的桓仁满族自治县五女山城)。
此地属于中国汉朝的玄菟郡高句丽县,具体是因为有此县名才形成国名与民族名,还是因为先有高句丽人的形成才确定该县名,目前尚有争论。
但高句丽国家最早渊源于中国汉朝郡县范围之内,是确凿无疑的。
朱蒙建国后,沸流国(在今富尔江流域)来降。
公元前32年,又发兵征服长白山东南(约在今朝鲜慈江道一带)。
公元前28年,再以武力攻灭北沃沮(今图们江流域)。
瑠璃王(朱蒙子,名类利)时,因先受夫余、鲜卑攻击,将王城由纥升骨城迁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又开始发兵侵梁貊(今太子河上游)。
公元22年亲率兵攻夫余,杀其王带素,将来投的万余名夫余人安置国内。
接着,公元26年又通过兼并盖马国(在今朝鲜狼林山脉地区),杀其国王,收其地为郡县。
邻近的句茶国王同年举国来降。
公元53年,宫继位(称太祖大王,或曰国祖王),隔两年攻取东沃沮(亦称南沃沮,在今朝鲜咸镜南、北道),后又攻取东涉(今朝鲜江原道)一部分地区,拓地至日本海,并迫使夫余称臣纳贡。
为占有人烟稠密、物产富庶的遼東地区,宫及以后诸王对辽东地区扩张,先后受到东汉王朝、公孙氏、曹魏、慕容氏的多次打击,有几次几濒临灭亡。
313年,高句丽取回了原被汉朝统治的地方乐浪郡,但向南进一步的发展也受到强大阻力。
369年发兵2万侵百济败还,百济于371年倾全国之力发兵北上,围平壤城,故国原王(名斯由,亦曰钊)出城拒战,中矢身亡。
自宫以后至此约200年间,高句丽在发展中再度受挫。
为了重振基业,丘夫(小兽林王)继位后,将其主要精力用于内政:倡导佛法,统一思想;再建学校。
关于高句丽南北道的探讨
历史地理第八辑关于高句丽南北道的探讨李健才高句丽的南北道,是中、外史学界有争论和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早在五十到七十年以前,日本学者箭内亘①、津田左右古②.今西春秋筹③,都发表过专题论文。
其后,中.朝学者在有关著作中也提出过自己的看法,虽然和日本学者的看法略有不同,但大同小异④。
综合各家所论,可以概括为两种看法:一,认为南道从今沈阳出发⑤,沿今浑河"苏子河,经通化到集安,北道有的认为自开原沿清河东行,经辉发河上游⑥,有的认为自辽阳(辽东郡〉沿浑河东北行到辉发河上游①,自辉发河上游向东南行,两者一致认为经通化到集安。
二,认为高句丽的南北道都从今辽阳出发,上述南道正是北道,而南道沿今太子河溯流而上,经新宾、通化到集安⑧0上两说都是根据文献记载提出的,缺乏实地考古调查资料的证实,不能指出一条符合实际的令人信服的古道来。
此外,还右的认为高句丽的南北道,是从今集安通往浑江的两条道路,南道从今集安出发,经麻线沟越老岭,沿双岔河"新开河西北行到浑江;北道从今集安出发,越老岭,沿苇沙河到浑江⑨。
笔者认为这两条道路,仅是高句丽南北道的」部分,而非全部。
高句丽的南北道应是从丸都(今集安)通往新城和玄菟郡的两条主要道路,既不是从——142—辽东(今辽阳〉或玄菟(今沈阳市东三十里的上柏官屯汉、魏古城》分,也不是从南陕、北置分,而是从今新宾县旺清门到集安的南北两条道路口-s高句丽的南北道是从丸都通往新城和玄菟郡的两条道路《资治通鉴》卷97咸康八年G竝年)冬十月:前燕慕容觥“将击高句丽。
高句丽有二道,其北道平阔,南道险狭,众欲从北逍S《晋书•慕容龜载记》记此事于咸康七年(按:当①⑥本〕白鸟浑吉监修:*满洲历史地理涤:“^,^347—356页°②⑦沖E左右占:*安东都护府老-附黑一叩:-:皿句丽时期,油城、木底咫南苏城S却卞滝薛地理厉史研覽媒告泱第丄服丄9巧年;蚁貯文丁珂氛念23-123S贞,1985V③〔日;幻今西崔秋將、高洁等译:疼高句廟的曲北迢和南苏、木廣S戟年民族译文集孙3,第凹甘頁,1更5年」原文见佶丘学丛*第22号11935年丄0月儿④临織:嚇:北通史a上编第140页(社会叩陰战线亲志巴塞卩木沁朝鲜民上主艾入氏共•和W会科洋咲若占就究所编、李运铎详:逐朗鳏石-占沖概要^187-158頁(照龙江老文炽〕眉绵酣;:,1983年内部疑行人⑤其-限今沈阳为第三盪菟郡所在*汕尿■■->壷市玄三十里的上粕官屯汉、魏古城◎⑥〔日初]白鸟库舌监鶴:矗洲历史地理心仁第347-356頁:建田左右吉:煜安东都护宙沙卞录一恋关于高句丽时期,新碱、衣底艮常苏城j见號滿鲜址■理历史碼究报[戏第1叫,1915年°⑨供安县立物志洽第58--55氐氐八年为是),将南道记为南陕,北道记为北置,《晋书》云:慕容凱宮率劲卒四万,入自南陕”,以及'•遗长史王篠等勒众万五千,从北置而进S即《通鉴》所说的虫就自将劲兵四万出南道,以慕容翰、慕容霸为前锋;别遣长史壬寓等将兵万五千出北道,以伐高句丽J山此可知,南陕即南道,北置即北道。
五分钟读懂《高句丽》(中国古代边疆政权)
五分钟读懂《高句丽》(中国古代边疆政权)高句(gōu)丽(lí)是存在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中国古代边疆政权,地跨今中国东北地区与朝鲜半岛北部。
南北朝时期改称“高丽”,又称“高氏高丽”,与公元十世纪建立的高丽(又称王氏高丽)并无继承关系。
高句丽地跨中国东北地区与朝鲜半岛北部,极盛时期疆域东临日本海,南部控制了汉江流域,西跨辽水,北达第二松花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古代边疆政权,从公元前37年,北扶余人高朱蒙建立高句丽政权开始,到公元668年被唐所灭为止,高句丽政权共存在705年,历经28位国君。
那么某些国家为什么,非要认高句丽为祖先呢,接下来带大家了解高句丽公元前37年,扶余人高朱蒙,在西汉玄菟(tu)郡高句丽县境内建国,故称高句丽,高朱蒙也成为高句丽的开国君主。
公元前8年,东明圣王高朱蒙被立为高句丽侯,直到西汉灭亡时,高句丽政权依旧比较弱小。
公元3年,高句丽将都城迁到(今吉林省集安市境内)的国内城,此后的400多年里,高句丽政权一直定都于此。
公元12年,王莽篡位后,派兵攻打高句丽,东明圣王被新朝将领严尤诛杀,东汉建立后,高句丽的第三任国君,大武神王高无恤不断以武力开拓四方,在南方与东汉争权夺利,在北方避开汉与扶余,将高句丽拓展的方向,转向朝鲜半岛北部的丘岭山地。
公元22年,大武神王击杀东扶余王带素,不断兼并周围边疆政权,逐渐强大起来。
公元28年,东汉辽东郡太守发兵讨伐高句丽,汉军围困丸都山城长达三个月之久,就在高句丽人即将弹尽粮绝之时,大武神王急中生智以犒军为名,给汉军送来酒和鲤鱼,辽东太守以为丸都山城中粮草充足,只好退兵,高句丽躲过第一次几乎亡国的厄运。
公元37年,大武神王占据鸭绿江南部的乐浪郡,七年后,光武帝派兵渡海收复乐浪,阻止高句丽的扩张,并划定朝鲜半岛上的萨水(今清川江),以南的地区归东汉直辖,以北地区属高句丽统领,此后大武神王逐渐将领地扩大到鸭绿江南岸,这也为日后高句丽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高句丽疆域沿革考辨
高句丽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割据政权,它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而它的疆域的扩展自然也有一个变迁过程,因此,对高句丽疆域的沿革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察,对深入了解高句丽历史来说是颇为重要的。
一、高句丽五部疆域的形成学界有一种说法,认为在朱蒙建国前曾有过“句丽国”,这个“句丽国”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时就曾“居住过五个血缘集团(五族)”,而“随着他们进入阶级社会便被强大的涓那部统一,编成为五个地方行政单位(五部)”,“高句丽是继承句丽的国家”,因此所谓“句丽国”的领域也就在初期高句丽的领域范围之内,“其地区相当于以现在浑江流域为中心,包括鸭绿江中游、太子河上游、浑河上游、伊通河流域的今日中国辽宁省桓仁县、新宾县、清源县和吉林省柳河县、通化县、集安县、临江县以及我国(指朝鲜)的慈江道一带”。
1笔者认为,所谓“句丽”应是“高句丽”的简称,将其说成是不同时代的两个不同的政权乃是毫无根据的。
至于将“五族”与“五部”看成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乃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更不值一驳。
需要认真讨论的是关于“五部(族)”领域形成的时间问题。
笔者认为,前述高句丽五部的范围既不是朱蒙建国前的高句丽民族的分布区,也不是朱蒙建国初期的疆域范围。
实际上,高句丽五部领域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关于这一点,学界尚未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关于“五部(族)”的记载,最早见于《后汉书》和《三国志》的《东夷传》,彼时五部业已形成,范晔和陈寿所云“五部(族)”是既成事实的情况,对其变迁情况只是提到了原本涓(消)奴部为“王”、为“国主”、后来由桂娄部取而代之一事。
显然,上述二史的相关记载是颇为模糊的。
正因如此,所以使学界在理解问题时歧义频出。
对此,金富轼的《三国史记》所提供的某些史料,可以帮助我们从微观的角度去探求五部形成的奥秘。
金富轼《高句丽本纪》(下简称《丽纪》)云:“(朱蒙与三贤)俱至卒本川(《魏书》云至纥升骨城),观其土壤肥美,山河险固,遂欲都焉,而未遑作宫室,但结庐于沸流水上居之,国号高句丽……四方闻之,来附者众。
高句丽渤海争议背后有韩国人对中国千年不死的领土野心
高句丽渤海争议背后有韩国人对中国千年不死的领土野心引起中韩历史争议的起因之一就是当年的高句丽和渤海国的故土跨越今天中国和朝鲜的领土。
众所公认,高句丽和渤海国灭亡的时候韩国没有接收到高句丽和渤海国任何的土地,因此今天朝鲜境内的高句丽渤海故土是以后的边界变迁而划入韩国的版图的。
究竟这些故土是何时何地何量化如韩国的版图呢?韩国的媒体对此都非常忌讳从不提及,中国学者因为担心提边界的历史会引发外界认为中国企图用历史争议改变边界,也从没谈及。
可见提及中韩边界的变迁史对高句丽渤海是属于韩国非常不利,我在这里就个人在网上查到的历史资料,供大家参考。
高句丽生前是中国的属国,死后被唐军全盘接收,生前死后从没有一天归属过韩国;渤海国也一样是唐朝的属国或地方政权,后被契丹灭了全盘接收,契丹后又被金国灭了,跟韩国没有任何关系。
一、高句丽亡后的中韩边界是在汉江,新罗利用唐朝重兵在西域策反唐守关大将叛逆反唐把中韩边界从汉江北移到大同江和元山湾以南,夺取约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就是历史上的新罗七世纪统一半岛,但其版图只是现在版图的60%;今天朝鲜境内的高句丽故地约占高句丽土地的1/3,朝鲜版图是12万平方公里,也就是说高句丽全盛起的版图越是36万平方公里。
这就表明了到了公元748年唐弦宗下怊承认大同江和元山湾以南属于新罗,新罗也承诺不再像北扩张为界,到了八世纪中叶高句丽灭亡80年后,新罗得到的三万故地只占高句丽全部故土36万的1/12。
究竟有什么理由高句丽历史会属于韩国?叫嚷“韩国人要收回高句丽故土”?!我们再来看看另外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又是和时划入韩国版图的。
元末明初,作为中国属国的高丽王朝内部有分歧,对外不承认明朝。
二、高丽利用当时中原激战无力顾及满洲边陲,吞并大片中国领土。
明稳定中原后发现高丽的趁水摸鱼正要反攻收复失地,高丽大将李成桂又以推翻高丽彻定臣服明朝为利诱,使得朱元璋利令智昏,不仅不再要回失地,还于1392年亲下诏书大笔一挥把两国边界从定在鸭绿江,韩国在从中国又夺取约9万平方公里领土。
对古国高句丽所属
对古国高句丽所属的探究在中国史学界,“高句丽是中国东北古代民族建立的王国,与位于现在韩半岛上的王氏高丽(建立于公元918年)是两个除了名称,在主体民族等各方面都有着重大区别的国家”的历史观点已成为共识。
但是,韩国的学者对此持有异议。
历史国民文化领地一、从高句丽的历史方面看1、高句丽兴起过程高句丽在最初形成时,并不是一个国家,只能算是一个部族的联盟。
高句丽在政权建立后虽然很早就有了王,但这个王,在早期与随时面临罢免甚至被杀的扶余人的王类似,不是真正的国家君主。
魏晋以后,借中原战乱之机,高句丽的势力迅速发展。
最初的高句丽国家的统治中心在今天中国吉林省的集安与辽宁省的桓仁一带,与韩半岛的关系不大。
南北朝时期,高句丽因先后受到曹魏与前燕的连续打击,西向发展受阻,于是转而向韩半岛北部拓展,逐渐取代原中原王朝所设立的郡县(汉武帝灭卫氏朝鲜设立乐浪、真番、临屯、玄菟等四郡以后,韩半岛北部大同江流域一直是中国设立的郡县的统治区)。
427年长寿王迁都平壤以后,高句丽长期与百济、新罗争夺领土。
由于统治层采取了较为正确的战略,高句丽逐渐强盛,蚕食了中原王朝在东北及半岛上的郡县统治区,最终成为西至今中国吉林、辽宁两省东部,东达韩半岛大同江流域以南的区域强国。
2、中原王朝与高句丽的关系据日本学者田中俊明的统计,公元32年至666年的643年中,高句丽向中原历代王朝朝贡总计205次。
其中,32~423年的391年时间里,朝贡仅有17次,平均23年才发生一次。
而423~666年共朝贡188次,平均1.3年一次。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高句丽的历史前期,其隶属于汉王朝的隶属性十分强,并不需要向中原王朝朝贡,在早期,其甚至不具备这样的资格。
后期由于北魏这样的北方中原强大政权的建立,出于政治与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高句丽遂大大增加了朝贡的频率与次数。
虽然高句丽内部政治组织在向国家演进,但在其步入国家之初,其性质却仍是中国地方行政组织。
历史学家从高句丽历史争议剖析韩国对中国狼子野心
历史学家从高句丽历史争议剖析韩国对中国狼子野心中韩两国自92年建交以来因经贸而发展起来的相互关系不断升温,然而这种近乎蜜月式的两国关系近年来,特别是在2004年因古高句丽王国的历史归属而发生了急剧的逆转。
在韩国,上从总统下到平民异口同声一致遣责中国歪曲历史,高句丽是韩国的历史。
韩民众更身穿民族服装在汉城的中国大使馆日夜示威。
韩各行各界的团体也举行的各种形式的抗议。
韩副外长李秀赫宣示:“政府要以强硬态度对应中国歪曲高句丽历史,韩总理李海珊也一度宣布:卫高句丽历史是当前政府施政的第一议题”。
韩国的主流媒体除了高分贝地抗议中国歪曲历史,更一度从政治,经济,民俗和体育各个方面对当前的中国社会进行了一系列的负面报道要了解和掌握中韩两国这场高句丽历史争议的实质。
首先要了解古高句丽王国的历史和争议的起源,也要了解朝鲜半岛地域狭小三面环海,历史上“鲜寇”多次对中国进行的成功与不成功的领土扩张,即所谓的“北拓精神”。
总之要深入了解韩国人向北扩张的历史渊源,即在高句丽争议背后的动机,更要知道美国中央情报局在背后的作用,才能知己知彼在国与国之间的争议中取得主动。
不然中国的外交官员老是强调“中韩两国要以向前看的态度,互谅互让解决历史正以,这话很对,但如果不明了韩国人的动机目的和手段,我们的向前看是为了不再纠缠历史,他们的向前看位的正是要利用争议为以后有机会实行领土扩张打下埋伏,那么两国的争议就能圆满解决?根据史书记载和出土文物的印证,辽东和朝鲜半岛在汉朝衰败之前都在中原王朝的版图统治之下。
汉朝之后中国进入了几百年的三国演义和南北朝内战,无暇顾及边陲。
于是各地诸侯纷纷割地自立为王,高句丽就是在这时期于起源于公元前37年中国的东北,趁著中原分裂内战不止,高句丽不断在东北扩张并向朝鲜半岛伸延。
与高句丽同时期诞生并存在朝鲜半岛的还有半岛中部的百济和南部的新罗。
隋朝重新统一中国以后,高句丽害怕成为下一个被打的目标,于是反守为攻不断骚扰辽西,隋皇一气之下三次挥兵攻打高句丽但都败兵未果。
东北地方史:高句丽的兴亡史
第四讲高句丽的兴盛与衰亡高句丽是西汉元帝至唐代高宗时期(公元前37—公元668)活跃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一个民族地方政权,先后存在长达700余年时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政治和文化集团,其所产生的历史影响,直到今天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句丽的族源及其在鸭绿江流域的发展高句丽出自夫余,在晋朝失去辽东之前,虽然势力时有消长,但基本上一直活动在鸭绿江流域,对中原王朝来说,它是附属于辽东地方郡县管理的族群或部落,而对于那些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来说,它和他们没有什么两样。
(一)夫余族与夫余国:要探讨高句丽的族源问题,首先要了解夫余族和夫余国。
夫余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民族国家,由橐离国王子东明王南下所建,历世长达2000余年,后为勿吉所灭。
一部分居民东迁并成立了东夫余国(后为高句丽所灭)。
后世为便于与东夫余国相区别,遂将原夫余国称之为北夫余。
关于夫余族名的来源,学界聚讼已久,迄今为止,知有五说:其一,认为夫余是秽的徐读;其二,认为秽和夫余皆世居乌裕尔河,夫余之称,因河得名;其三,认为夫余是炎帝族系中番与徐两支子族的融合体,夫为番转,余是徐的初文;其四,认为夫余为貊人的余族,被燕击散而败走夫余山(今哈达岭),因山得名;其五,认为夫余国为东夷族中一支名“龄”的部族北迁所建。
可谓言人人殊,莫衷一是。
那么,夫余国究竟建于何时?据《史记·货殖列传》载:“燕,北邻乌桓、夫余”,另据《汉书·地理志》载:燕“北隙乌丸、夫余”。
以上是关于夫余的最早记载。
这里的“燕”,究竟是战国的燕国,还是汉代的燕地,史无明言。
但燕既北邻乌桓,而乌桓是大约于汉初得名的东胡族一支,由此可判断,此“燕”极可能指燕地。
至此,我们可以断定,夫余最晚始于西汉初年。
夫余创建者当是何人?据现有史料,知其名曰东明,原是北夷橐离国的人,为其“国王”所不容,南逃秽地而创建夫余国。
东汉王充所著《论衡》最早记载此事。
“北夷橐离国王侍婢有娠,王欲杀之,婢对曰:‘有气大如鸡子,从天而下我,故有娠。
揭秘鲜为人知的历史高句丽竟是华夏族建立的一个地方政权
揭秘鲜为人知的历史高句丽竟是华夏族建立的一个地方政权揭秘鲜为人知的历史高句丽竟是华夏族建立的一个地方政权杨帆远航读史 2016-01-29 11:03这是一张在韩国非常流行的地图,亲,有北京上海西安的不?原来你们当年竟是“韩国人”啊。
其实真相是这样子的:高句(gōu)丽(lí)(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史书中也写作“高句骊”,简称“句丽”“句骊”,现又叫“高氏高丽”) 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民族政权。
高句丽的开国君主传说中叫朱蒙,这是韩国人也承认的。
而朱蒙是扶余国的王子。
那么这个扶余国是怎么回事呢?根据《后汉书》卷85的〈东夷列传〉:扶余国,在玄菟北千里。
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
地方二千里,本濊地也。
有传说扶余国是春秋鲁国一些逃亡王族贵族建立的,扶余国是华夏文化的少数民族政权,和朝鲜韩国没关系。
比扶余国建国更早的“箕子朝鲜”也是华夏族的政权,商后,商朝遗臣箕子率五千商朝遗民东迁至今朝鲜半岛北部,联合土著居民建立的“箕氏侯国”,被认为定都在大同江流域今平壤一带。
这个国家在西汉时被燕国人卫满所灭。
韩国历史学家尹乃铉在其所著的《韩国古代史新论》中承认箕子朝鲜的存在,并认为箕子来源于中国中原。
值得注意的是,箕子朝鲜是周的诸侯国,属于中国地方政权,并不是今日朝鲜韩国的历史政权。
箕子是中国商朝末年遗臣,名胥余,因封国在箕地,所以称箕子。
箕子与比干、微子并称为商纣王时期的“三贤”,也就是孔子在《论语·微子》中称赞的“三仁”。
燕国人卫满建立的卫满朝鲜,主体民族也是中华民族,卫满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而这个卫满朝鲜政权,在西汉时被汉武帝所灭,汉武帝在那设立了汉四郡。
而高句丽当时仅仅是汉四郡里的一个小势力,不过随着中原王朝的势弱,高句丽逐渐并吞了玄菟郡。
熟悉三国历史,或者喜欢玩三国游戏的朋友都应该知道当时现在的中国辽宁、朝鲜一部分地区,诸侯势力的主公叫公孙度,公孙度死后有传给了公孙康。
辽东半岛地区高句丽山城的地缘背景与军事作用探析
辽东半岛地区高句丽山城的地缘背景与军事作用探析高句丽立国七百余年,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历史。
然而伴随政权的覆灭,其所创造的昔日文明也逐渐湮没在岁月的长河之中。
今天的人们在努力从寥若晨星的文献中复原其原貌的同时,也愈加意识到对其遗址遗迹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作为长期雄踞于东北一隅的高句丽政权,为我们今天的研究留下的最丰富、最重要的遗址就是那些依然耸立于群山之巅的山城。
这些山城虽然大多因风雨、岁月的剥蚀而失去了往昔的巍峨雄伟,却依旧向我们展现着一千三百多年前高句丽人的技术、工艺、审美、生活习惯以及战略部署等内容。
从高句丽政权的疆域范围来看,辽东半岛地区是其重要的经略地区之一。
根据考古调查,目前辽东半岛尚存的高句丽山城遗址有57处,那么高句丽人为何在狭长的辽东半岛修建了如此众多的高句丽山城呢?通过对文献的整理研究和实地考察,我们认为高句丽人对辽东半岛地区的重视与辽东半岛的地缘背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同时由山城构筑的辽东半岛防御体系在高句丽防御隋、唐中原王朝的征伐中,对护卫高句丽的腹地和京畿要地起到了重要的缓冲作用。
一、辽东半岛地区高句丽山城修筑的地缘背景(一)辽东半岛的地理环境为高句丽山城的修筑提供了先决条件所谓的辽东半岛地区,就是中国东北大陆最南端伸入黄海与渤海之间的岬角地域。
一般来说,划分辽东半岛北端的切线,是以辽河河口与鸭绿江江口平行的直线为标准。
其行政区划包括辽宁省大连市、营口市、丹东市和鞍山市所辖的海城市和岫岩满族自治县。
半岛的北部宽约150千米,由北向南渐窄,最南端为大连市旅顺口区的老铁山。
如果从空中俯瞰辽东半岛的地形,犹如从东北腹地的长白山脉向南延伸的犁铧,将黄渤二海铧开。
辽东半岛地域狭长,面积不到3万平方千米。
长白山系——千山山脉及其余脉纵贯半岛的南北,构成了从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山脊。
整个半岛呈现出北高南低,南窄北宽的地势,其地貌基本可以概括为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海岸五大特征。
古代韩国的高句丽
古代韩国的高句丽古代韩国的高句丽王朝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早且最强大的三个国家之一,它在公元3世纪至7世纪期间统治着东北亚地区。
高句丽文化的繁荣和政治实力的崛起使其成为中国北方和日本之间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
本文将通过对高句丽的历史、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探讨,以期更好地理解古代韩国高句丽王朝的辉煌。
一、高句丽的历史背景高句丽位于朝鲜半岛东北部,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有助于其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崛起。
高句丽的建立可追溯到公元前37年,它的创建者是王祚原(도과원)。
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高句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其统治范围扩展到东北亚地区的广大领土。
二、高句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高句丽王朝的政治制度以君主专制为核心,君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高句丽的政治制度非常稳定,这有助于其保持长期的繁荣。
在军事方面,高句丽国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它在与邻国的多次战争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高句丽军队的精良装备和娴熟的战术使其成为邻国所敬畏的力量。
三、高句丽的文化繁荣高句丽文化在古代韩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高句丽人热爱音乐、舞蹈、绘画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他们以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创造力闻名。
此外,高句丽还发展了自己的文字系统,并在教育和文化传承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高句丽文化的繁荣也为其成为东亚地区文化交流的重要中心奠定了基础。
四、高句丽与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高句丽与中国和日本之间的交流对古代韩国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与中国的贸易和文化交流,高句丽得以引进丰富的文化资源,加快了自身的发展进程。
与日本的交流则加深了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关系,为未来的合作打下了基础。
五、高句丽的衰落与朝鲜统一高句丽王朝的衰落始于7世纪末,在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高句丽陷入政治混乱和社会动荡之中。
在此背景下,高句丽终于于7世纪末被朝鲜统一。
结语高句丽王朝在古代韩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它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实力推动了朝鲜半岛东北亚地区的发展,并对中国和日本的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韩国官方网站上的高句丽历史
韩国官方网站上的高句丽历史韩国官方网站上的高句丽历史高句丽的建国和壮大高句丽占据亚洲东部的广阔区域,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代帝国。
从公元前37年建国到公元668年灭亡,在705年间,高句丽取得的历史成就,成为后人无尽的自豪。
与其他国家一样,发源于鸭绿江流域卒本地区的高句丽最初也很衰弱。
高句丽的创建人是扶余国出身的邹牟王(高朱蒙)。
他逃出扶余,最初建立高句丽时连宫殿都没有,粮食生产也非常短缺。
高句丽推行以和军事力量为基础的扩张政策,来征服周边小国。
高句丽先后征服了周边的沸流国、沃沮、荇人国等小国,于公元1世纪初发展成为凌驾于扶余国之上的国家。
高句丽吸纳当时处于领先地位的古朝鲜和扶余的文化,到了1世纪中期太祖大王时期,发展为系统的统治体制的稳定国家。
太祖大王攻占了东汉的东方郡县乐浪、玄菟、辽东郡,并把他们赶到西方,成功地进入了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的平原地带。
246年,高句丽曾受到从西方进犯的魏国(三国魏)军队的攻击,一时间首都陷落,(遭受了诸般打击)。
但是,高句丽很快就恢复了国力,击退了魏国的数次进攻。
4世纪初,美川王消灭了乐浪、带方郡,高句丽得以不断扩张。
高句丽的发展并非一番坦途。
342年,高句丽受到慕容鲜卑族的攻击,首都再次陷落;371年,受到来自南方的百济的攻击,故国原王战死。
建设大帝国的高句丽为了克服高句丽面临的危机,继承了故国原王的小兽林王和故国壤王开始着手对内部制度进行改革。
这两任王通过制定律令,纠正国家的纪纲;引入佛教,实现了思想的多样性;设立太学,大力培养人才等措施,使得高句丽的国力日益强大。
391年登上王位的广开土王对高句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并展开了大范围的征服活动。
在南方,他把位于朝鲜半岛南部的新罗作为自己的属国,征服百济、伽耶和倭,迫使它们向自己缴纳朝贡。
在北方,他征服肃慎和东扶余,并把它们作为高句丽的属国。
在西方,他征讨生活在现在的西辽河中上游地区的契丹族,把慕容鲜卑族建立的后燕置于灭亡。
高句丽(中国古代边疆政权)
高句丽(中国古代边疆政权)高句(gōu)丽(lí)是存在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中国古代边疆政权,地跨今中国东北地区与朝鲜半岛北部。
南北朝时期改称"高丽",又称"高氏高丽",与公元十世纪建立的高丽(又称王氏高丽)并无继承关系。
高句丽政权为西汉建昭二年(前37年)由扶余人朱蒙建立于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境内。
其都城三治两迁,初期都城在今辽宁省桓仁,公元3年迁至今吉林省集安,427年再迁至朝鲜半岛平壤。
高句丽强盛时疆域,东部濒临日本海;南部控制了汉江流域;西北跨过辽水;北部到辉发河、第二松花江流域。
汉朝以来高句丽处于历代中原政权的羁縻藩属体制之下。
迁都平壤以后与朝鲜半岛南部的百济、新罗展开争雄。
公元四世纪中后期至公元五世纪中叶,高句丽向南攻占了礼成江流域、汉江流域等地,新罗依附于高句丽。
五世纪后期,高句丽又多次击败百济、新罗,称霸统治朝鲜半岛。
六世纪中叶,百济、新罗联盟占据汉江流域。
后来高句丽攻占新罗33城。
大业四年(608年),高句丽两次击败新罗。
大业八年(612年)至大业十年(614年)高句丽多次大破隋朝大军,取得隋军携带的巨额物资。
贞观十六年(642年)至贞观十七年(643年),百济攻占新罗40多座城,高句丽攻破新罗两城。
贞观十九年(645年)至总章元年(668年),唐朝多次大破高句丽与百济,唐朝在总章元年(668年)攻灭高句丽。
专业研究高句丽史、民族边疆史的历史著作《中国高句丽史》、《高句丽军队与战争研究》都认为高句丽有60万军队。
发展历程建国(公元前37年-公元52年)据《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记载,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朱蒙因与其他王子不和,逃离扶余国到卒本扶余,建立高句丽。
一些学者认为高句丽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成立。
“高句丽”作为一个公元前113年的地理名词就出现在《汉书》中。
大多数的史籍认为高句丽建于公元前37年或公元前1世纪中期。
朝鲜半岛的三国时代高句丽百济与新罗的争霸
朝鲜半岛的三国时代高句丽百济与新罗的争霸朝鲜半岛的三国时代,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个王国为争夺领土和资源展开了长期的战争和争霸。
这段历史上的纷争,对整个朝鲜半岛的演变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以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个王国为主线,探讨三国时代的争霸局势。
一、高句丽的强盛与东北亚霸主地位高句丽是朝鲜半岛最早成立的国家之一,其前身是扶余,追溯至公元前37年。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高句丽逐渐壮大并确立了在朝鲜半岛东北部的霸主地位。
高句丽的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策略,如建立强大的军事体系、借助中原文化和制度、与东北亚其他国家建立友好关系等,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二、百济的崛起与东北亚的平衡与高句丽相隔一江之隔的百济,是朝鲜半岛南部的另一个重要王国。
百济在公元4世纪初兴起,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百济的耶麻国王时期,百济进一步扩大了领土,并与高句丽、新罗保持着持续的外交交往。
百济崛起的同时,也引起了高句丽的警惕,这使得朝鲜半岛东北部的地缘政治格局趋于平衡。
三、新罗的崛起与半岛统一的动力新罗是朝鲜半岛三国中成立最晚的一个王国,建立于公元57年。
新罗的崛起与高句丽、百济的争霸局势密不可分。
新罗在初期时与高句丽、百济展开了一系列的战争,但新罗的统治者聪明地利用外交手段,与两国建立了联盟关系,逐渐扩大了势力范围。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罗逐渐成为朝鲜半岛南部的最强势力,对于半岛统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四、三国时代争霸的原因和意义三国时代的争霸局势源于各国的扩张欲望和地缘政治形势。
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在争夺领土和资源的过程中,展示出不同的政治、军事和文化特色。
这段历史时期的争霸,不仅拉开了朝鲜半岛南北分裂的序幕,也为后来统一新罗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五、三国时代争霸的影响和启示三国时代的争霸局势对朝鲜半岛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句丽的东北亚霸主地位、百济的地缘平衡角色、以及新罗的崛起对于半岛历史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高句丽历史概述
高句丽历史概述高句丽,建国于公元前37 年,灭亡于公元668 年.中经二十八代王,历时705 年,与我国中原地区的西汉、东汉、魏(三国)、西晋、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北朝的前燕、前秦、后燕、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及隋、唐诸王朝同时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众多的地方民族政权中,可谓存续时间最久者。
高句丽,本来是中国古代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地方政权,但由于在其势力扩张的历史演变中,疆域延伸到了朝鲜半岛,进而成为朝鲜半岛历史上三国鼎立(新罗、百济、高句丽)时代的重要角色,从而在阐述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方的历史发展时必然要涉及到高句丽的历史,使高句丽研究倍受中、朝、韩及俄、日等国学术界的关注。
现将有关高句丽的基本情况简介如下:高句丽的名称与族源高句丽,又称高丽。
其名称的由来及含义,迄今尚无定论,有说系“山高水丽”者,有说系“高大黑马”者,也有说是“高城”、“铜马”者,莫衷一是。
据《后汉书?东夷传》记载:早在高句丽立国之前,汉“武帝灭朝鲜,以高句丽为县,使属玄菟”;“至(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 年),罢临屯、真番,以并乐浪、玄菟。
玄菟复徙居句丽”。
这里所说的高句丽、句丽在今辽宁新宾一带,曾是汉代玄菟郡的属地,该地的早期居民貊人也被称做高句丽人。
另据《汉书?地理志》载“玄菟、乐浪,(汉)武帝时置,皆朝鲜、涉貊、句丽蛮夷”,此处朝鲜与句丽并称,说明古朝鲜与高句丽当时是两个不同的部族群体。
《后汉书?高句丽传》也指出,高句丽南与朝鲜相接。
说明高句丽当时并不领有古朝鲜,古朝鲜也不包括高句丽。
高句丽的族源应是秽貊族系。
高句丽是秽貊族系的一支。
高句丽的王族,出自夫余,夫余是秽貊族系的另一个分支。
故史书称高句丽是“夫余别种”。
夫余活动在今吉林、长春及其周围地区,高句丽则主要分布在今浑江流域。
高句丽国的主体民族应是吉长地区的涉貊族系(夫余)和浑江的涉貊族系(高句丽)的后裔。
高句丽建国高句丽的始祖是朱蒙。
唐朝与高句丽东北边疆的争端
唐朝与高句丽东北边疆的争端唐朝与高句丽东北边疆的争端可以追溯到7世纪初。
当时,唐朝开始对东北地区进行扩张,并试图将其纳入唐朝的版图之中。
然而,唐朝与高句丽在东北边疆的接壤使两国之间产生了一系列的摩擦和冲突。
唐高宗时期,唐朝对高句丽采取了积极的扩张政策。
由于高句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唐朝得以借机进入高句丽东北边疆,并试图强制高句丽进行朝贡,以加强对高句丽的控制。
然而,高句丽并不愿意屈服于唐朝的压力,他们坚守自己的独立性和主权。
因此,唐朝与高句丽之间的争端变得日益激烈。
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唐朝对高句丽采取了多次武力进攻。
这些战争使得两国之间的地区争端更加恶化。
唐朝试图通过征服高句丽来彻底解决边疆问题,然而,高句丽坚决抵抗,并保存了他们的独立性。
这些战争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领土争夺战,双方都遭受巨大损失。
随着唐朝内部政治斗争的不断加剧,唐朝对高句丽的扩张势头逐渐减缓。
一些唐朝统治者开始重视内部的稳定和发展,而对于高句丽边疆的争端则不再那么重视。
这给高句丽创造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使他们能够重新恢复被唐朝侵占的领土。
到了9世纪初,唐朝的衰弱和内乱导致了边疆政策的失败。
高句丽则利用这个机会,重新夺回了被唐朝占领的领土。
随后,高句丽进一步扩张,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统一政权,称为高丽。
高丽继续保持着对东北边疆的控制,唐朝则逐渐淡出东北地区。
唐朝与高句丽东北边疆的争端最终结束于10世纪初。
此时,高丽在东北地区已经确立了强大的统治,而唐朝正处于内乱和政治动荡的时期。
高丽与唐朝的争端逐渐变得不再重要,双方开始寻求和平解决争端。
最终,唐朝承认了高丽对东北边疆的控制,并与高丽建立了友好关系。
总结起来,唐朝与高句丽东北边疆的争端持续了数十年之久。
唐朝试图通过武力征服高句丽,然而高句丽坚决抵抗,并最终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
随着唐朝内部政治斗争和衰退,唐朝对东北边疆的控制力逐渐减弱,使得高句丽有机会重新夺回被占领的领土。
最终,唐朝承认了高丽对东北边疆的控制,并与高丽建立了友好关系,结束了这场边疆争端。
高句丽的疆域及其变化
的。
一
脉 以东地 区正是一块狭长的沿海平原 ,与
东 沃 沮 的地理 情 况 契合 ,盖 马 大山 当 即今
、
高句丽早期疆域
成镜山脉和赴 战岭山脉 。西盖马县的得名
应 来 自于 其位 于 盖 马大 山西 面 的地 理位 置 ,
由于高句丽是 由第二玄菟郡境内减貊 系土著建立的 ,其最初 的疆域 与第二玄菟
因此这里的溅貊人指的应是东减。由此可
《 三国志 ・ 东夷传 》 : “ 正始三年 , ( 高 句丽王位 ) 官寇西安平 ,其五年 ,为幽州
王官奔沃沮 ,遂进师击之。沃沮邑落皆破
可能将一定数量的马韩人收入其军队当中, 刺吏毋丘俭所破 ……毋丘俭讨句丽 ,句丽 见 ,至迟至建光元年 ( 1 2 1 年) ,高句丽占
互有 胜 负 ,其 疆 域也 因此伸 缩 不 定 ,变化 较 大。总 体 来看 , 高句丽 前期 以 浑 江 、鸭 绿 江 流域 为 中心 ,后 期 以 大 同江 流域 为 中
郡下辖的高句骊县县治位于辽宁省新宾县
境 内,上殷 台县县治位于吉林省通化市赤 柏松汉代古城。对于西盖马县县治所在 ,
心 ,建立 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强大王 国。 关键词 :高句丽 百济 新 罗 疆域
学界有不同意见 ,多认为在今朝鲜慈江道
DOI : 1 0 . 1 3 3 6 8 / j . c n k i . mu r e . 2 0 1 7 . 0 3 . 0 1 3
境内 , 但也有学者认为西盖马县县治位于 朝鲜两江道惠山附近 ,产生分歧的原因主
博物馆研究
2 0 1 7 年第 3 期 ( 总第 1 3 9 期)
・ 历史研究 ・
高句丽族故地沿革考
作者: 刘子敏
出版物刊名: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70-76页
主题词: 高句丽 浑江流域 高夷 辽东郡 战国时期 古代民族 燕国 玄菟 学界 古朝鲜
摘要: 本文对高句丽族居地自西周至两汉时限的历史作了考证。
认为高句丽是发祥于我国今浑江流域的古代民族。
其先世高夷故地在西周初期曾是周朝北土的一部分;战国时期,高夷之故地也被燕国纳入辽东郡的辖区;西汉昭帝元凤年间该地设置为第二玄菟郡,含古高夷和貊国的旧地;西汉末东汉初,高句丽人已占领第二玄菟郡的全部领土,即学界所称的第三玄菟郡。
高句丽研究
高句丽研究——相关文献“高句(gōu)丽(lí)”(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也简称高丽(非后来王建建立的王氏高丽),是西汉到隋唐时期东北地区出现的一个有重要影响的边疆民族。
周秦时期,高句丽的先人一直生活在东北地区。
公元前37年,夫余人朱蒙在玄菟郡高句丽县辖区内建立政权。
高句丽鼎盛时期其势力范围包括吉林东南部、辽河以东和朝鲜半岛北部。
公元668年,高句丽被唐王朝联合朝鲜半岛东南部的新罗所灭,在历史上持续了705年之久。
高句丽政权始于公元前三十七年,止于公元六百六十八年,曾是中国东北地区影响较大的少数民族政权之一,在东北亚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过重要作用。
高句丽政权发轫于今辽宁省桓仁县,公元三年迁都至国内城(今吉林集安),四百二十七年再迁都至平壤。
桓仁与集安是高句丽政权早中期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所在,累计共四百六十五年,是高句丽文化遗产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高句丽王城由平原城与山城相互依附共为都城,包括国内城和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岩城)。
这是高句丽早中期(公元1―5世纪)的都城,也是高句丽政权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
7000座高句丽时代的墓葬在高句丽王城外,位于群山环抱的洞沟平原上。
许多墓室里线条流畅、内容丰富并具有传奇神话色彩的精美的壁画是这些古墓的特色所在,虽然距今已有千余年,仍然色彩鲜艳。
洞沟古墓群中以将军坟、太王陵为代表的14座大型高句丽王陵及大量的王室贵族壁画墓,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高句丽的历史进程,也是高句丽留给人类的弥足珍贵的文化、艺术瑰宝。
此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包括王城3座、王陵14处及贵族墓26座,位于吉林省集安市和辽宁省桓仁县。
●五女山城:辽宁省桓仁县境内的高句丽初期山城●丸都山城:吉林省集安市境内的高句丽前期山城●国内城:吉林省集安市境内的高句丽前期平城相关文献高句丽山城研究集安高句丽积石墓王陵研究高句丽都城历史演变体系研究集安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论高句丽的历史与物质文化高句丽民族服饰的考古学观察高句丽墓室壁画的装饰表现手法研究高句丽史研究综述辉煌的高句丽文化高句丽文化的本质属性和思想渊源国内高句丽族源研究综述高句丽的城邑制度与山城集安高句丽丸都山城的筑城理念浅析高句丽与北方民族的融合汉魏高句丽古都_集安集安高句丽王城中国境内发现的高句丽山城关于高句丽中期都城几个问题的探讨浅析高句丽古坟壁画中的建筑形象关于高句丽两座土城的一点思考高句丽的城邑制度与都城高句丽民族对东北开发的贡献高句丽_渤海国与长白山文化五女山城历史久远文化厚重传奇考古发掘报告与简报,调查报告(一)中国[1]曹桂林、王铁军.铁岭境内五座高句丽山城简介[J].辽海文物学刊,1994(2):15-17.[2]陈大为.淸原县英额门山城子调査记[J].辽宁文物,1982(3):33-34.[3]陈大为.辽阳岩州城山城[J].辽海文物学刊.1995(1):147-148.[4]崔玉宽.凤凰山山城调査简报[J].辽海文物学刊,1994(2):1-7.[5]崔玉宽.凤城市文物志[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6]崔研茹、冯永谦、崔德文.营口市文物志[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7]大连市文物考古硏究所.大连城山山城2005年调査报告[J].东北史地,2006(4):71-80.[8]董学增.吉林市龙潭山高句丽山城及附近卫城调査报告[J].北方文物,1986(4):32-35.[9]董学增.吉林东团山原始、汉、高句丽、渤海诸文化遗存调查简报[J].博物馆硏究,1982(1):85-91.[10]方起东.吉林辑安高句丽覇王朝山城[J].考古,1962(11):569-571.[11]抚顺市文化局文物工作队.辽宁抚顺市高尔山古城址调査简报[J].考古,1964(12):108-111.[12]抚顺市博物馆、新宾县文化局.辽宁新宾县黑沟高句丽早期山城[J].文物,1985(2):46-51.高句丽王城遗址[13]抚顺市博物馆.辽宁新宾县转水湖山城[J].北方文物,1991(1):43-45.[14]抚顺市博物馆.辽宁新宾县高句丽太子城[J].考古,1992(4):318-323.[15]富品莹、吴洪宽.海城英城子高句丽山城调査刊报[J].辽海文物学刊,1994(2):12-14,142.[16]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吉林分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3.[17]桓仁满族自治县文物志编纂委员会.桓仁满族自治县文物志[M],1990.[18]集安县文物保管所.集安高句丽国内城址的调査与试掘[J].文物,1984(1):47-54.[19]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赤峰市上机房营子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08(1):46-55.[20]吉林省博物馆辑安考古队、辑安县文物保管所.吉林辑安高句丽南道和北道上的关隘和城堡[J].考古,1964(2):76-79.[21]吉林省文物工作队.高句丽罗通山城调査简报[J].文物,1985(2):39-45.[22]吉林省文物考古硏究所、集安市博物馆.丸都山城-2001~2003年集安丸都山城调査试掘报告[M].文物出版社,2004.[41]李龙彬、华玉冰、崔丽萍.辽宁丹东凤凰山山城首次发掘取得重大收获[N].中国文物信息网,2007-3-26.[42]李晓钟、刘长江、佡俊岩.沈阳石台子高句丽山城试掘报告[J].辽海文物学刊,1993(1):22-31,21.[43]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票康家屯城址发掘简报[J].考古,2001(8).[44]辽宁省文物考古硏究所.五女山城-1996~1999,2003年桓仁五女山城调査发掘报告[M].文物出版社,2004.[45]辽宁省文物考古硏究所、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沈阳市石台子高句丽山城第一次发掘简报[J].考古,1998(10):1-12.[46]辽宁省文物考古硏究所、沈阳市文物考古硏究所.沈阳石台子山城西门址的补充发掘[J].沈阳考古文集第1集[C].科学出版社,2007:92-101.[47]辽宁省博物馆.辽宁史迹资料[M],1962.[48]辽源市文物管理所.吉林辽源市龙首山城内考古调査简报[J].文物,1994(3).[49]辽源市文物管理所.吉林辽源市龙首山城遗址的调査[J].考古,1997(2):28-35,51.[50]刘岚、邵春华.吉林通化市汉代自安山城调査和考证[J].博物馆硏究,1991(3):73-78.[51]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松山区三座店遗址2005年度发掘简报[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1):1-8.[52]内蒙古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赤峰市三座店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遗址[J].考古,2007(7):17-27.[53]沈阳市文物考古工作队.辽宁沈阳市石台子高句丽山城第二次发掘简报[J].考古,2001(3):35-50.[54]沈阳市文物考古硏究所.沈阳石台子山城2004年Ⅲ区发掘简报[J].沈阳考古文集第1集[C].科学出版社.2007:67-91.[55]沈阳市文物考古硏究所.沈阳石台子山城2006年Ⅲ区发掘简报[J].沈阳考古文集第1集.科学出版社[C],2007:102-106.[56]佟达,新宾五龙高句丽山城[J].辽海文物学刊,1994(2):18-24.[57]五女山志编纂委员会.五女山志[M],2004.[58]徐家国、孙力.辽宁抚顺高尔山城发掘简报[J].辽海文物学刊,1987(2):43-62.[59]延边文物简编[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88.[60]扬永芳、扬光.岫岩境内五座高句丽山城调查简报[J].辽海文物学刊,1994(2):8-11,24.[6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洛阳汉魏故城北垣一号马面的发掘[J].考古,1986(8).[62]周向永、王兆华.辽宁铁岭市催阵堡山城调査[J].考古,1996(7):60-65,90.[63]周向永、王兆华.辽宁铁岭张楼子山城调査[J].北方文物,2001(2):39-42,54.[64]周向永、赵守利、邢杰.西丰城子山山城[J].辽海文物学刊,1993(2):22-31.[65]周向永、赵俊伟、李亚氷.辽宁开原境内的高句丽城址[J].北方文物,1996(1):36-42.(二)朝鲜[1]安炳灿、崔承泽.关于最近发掘的平壤城[J].朝鲜考古硏究,1998(4):37-41.[2]崔昌彬.关于瓮津古城(高句丽瓮川城)[J].历史科学,1986(2):39-43.[3]崔承泽.关于长寿山城1号建筑址[J].朝鲜考古硏究,1991(4):34-38.[4]崔承泽.关于凤势山城[J].朝鲜考古研究1994(4):11-13.[5]崔承泽.关于长寿山城内的冶铁址[J].朝鲜考古硏究,2002(4):28-31.[6]蔡熙国.太白山城踏查记[J].考古民俗,1965(2):53-58.[7]蔡熙国、田提宪.大岘山城踏查记[J].考古民俗,1966(2):41-43.[8]崔羲林.关于黄州城[J].历史科学,1982(7):44-48.[9]金基雄.白川山城踏查报告[J].考古民俗,1966(1):24-27.[10]金仁哲.关于温井里古城[J].朝鲜考古研究,1994(2):29-32.[11]金日成综合大学考古学及民俗学讲座.大城山的高句丽遗迹[M].平壤:金日成综合大学出版社,1973.[12]金钟赫.加应山城调查报告[J].朝鲜考古研究,1992(3):33-36.[13]南一龙.关于鹤城山城[J].朝鲜考古研究,1994(4):7-10.[14]社会科学院考古学及民俗学研究所.对于大圣山一带的高句丽遗迹报告[M].平壤:科学院出版社,1964.[15]孙寿浩.关于忽骨山城[J].朝鲜考古研究,1991(1):39-40.[16]田提宪.大城山城的蓄水池发掘中间报告[J].考古民俗,1964(3):46-51.[17]张尚烈.高原隘守镇城[J].历史科学,1985(3):47-48.[18]新发掘的德山土城朝鲜考古研究[J].朝鲜考古研究,2002(4):48.(三)韩国[1]中原文化财研究院.清原芙蓉面地域山城地表调查报告书[M],2005.[2]高丽大学校考古环境研究所.峨嵯山第3堡垒第1次发掘调查报告书[M],2007.[3]高丽大学校考古环境研究所.红莲峰第1堡垒发掘调查综合报告书[M],2007.[4]高丽大学校考古环境研究所.红莲峰第2堡垒第1次发掘调查报告书[M],2007.[5]高句丽研究财团.平壤一带高句丽遗迹[M],2005.[6]国立文化财硏究所.峨嵯山4堡垒城墙发掘调査[J],2007.[7]韩国土地公社土地博物馆.涟川瓠芦古垒发掘调查报告书-第1次发掘调査报告书[M],2003.[8]韩国土地公社土地博物馆.涟川瓠芦古垒发掘调查报告书Ⅲ-第2次发掘调査报告书[M],2007.[9]九宜洞报告书刊行委员会.汉江流域的高句丽要塞-九宜洞遗迹发掘调查综合报告书[M],1997.[10]陆军士官学校花郞队硏究所.涟川堂浦城-1次发掘调査报告书[M],2003.[11]陆军士官学校花郞队硏究所、京畿道博物馆.涟川堂浦城Ⅱ-试掘调査报告书[M],2008.[12]陆军士官学校花郞队硏究所.波州德津山城试掘调査-指导委员会资料[J],2004.[13]首尔特别市.首尔所在城郭调查报告书[M],2003.[14]首尔大学校博物馆.梦村土城-东北地区发掘调査报告书[M],1988.[15]首尔大学校博物馆.峨嵯山第4堡垒-发掘调查综合报告书[M],2000.[16]首尔大学校博物馆.峨嵯山甑峰堡垒发掘调查综合报告书[M],2002.[17]首尔大学校博物馆.峨嵯山甑峰堡垒发掘调查(4次)约报告[J],2009.论著(一)中国[1]冯永谦.北方史地硏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2]耿铁华.高句丽考古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3]耿铁华.高句丽史论稿[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4]耿铁华、倪军民.高句丽历史与文化[C].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5]金毓黻.东北通史.台北:乐天出版社,1971.[6]李殿福.东北考古硏究(二)[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7]李有升.营口地方史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5.[8]刘景玉.鞍山地方史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9]刘叙杰.中国古代城墙.中国城墙.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10]陆锡兴.中国古代器物大词典-兵器、刑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11]孙进己、冯永谦.东北历史地理(1?2)[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12]王绵厚、李健才.东北古代交通[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0.[13]王绵厚.高句丽古城硏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14]王禹浪、王宏北.高句丽渤海古城址硏究汇编[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4.[15]魏存成.高句丽考古[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16]魏存成.高句丽遗迹[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17]曹德全.高句丽史探微[M].香港:中华国际出版社,2001.(二)朝鲜[1]蔡熙国.大圣山-平壤城[M].平壤:朝鲜劳动堂出版社,1963.[2]蔡熙国.高句丽历史研究-高句丽的建国与为三国统一斗争、城郭[M].平壤:金日成综合大学出版社,1985.[3]池承弼.高句丽的城郭[M].平壤: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4]崔羲林.高句丽平壤城[M].平壤:科学百科辞典出版社,1978.[5]李华善.朝鲜建筑史(1)[M].平壤:科学百科辞典出版社,1989.[6]南一龙.中世我国西北地区的城防御体系[M].平壤:金日成综合大学出版社,1995.[7]朴真旭.朝鲜考古学全书(高句丽篇)[M].平壤:科学百科辞典综合出版社,1991.[8]社会科学院考古学研究所.高句丽文化[M].平壤:社会科学出版社,1975.[9]社会科学院考古考古学研究所.朝鲜考古学概要[M].平壤:科学百科出版社,1977.[10]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朝鲜全史(3)[M].平壤:科学百科辞典出版社,1991.[11]孙永钟,高句丽史(2)[M],平壤:科学百科辞典出版社,1997.(三)韩国[1]白钟伍.高句丽南进政策研究[M].首尔:书景,2006.[2]白钟伍.高句丽瓦的成立与王权[M].首尔:周留城出版社,2006.[3]车勇杰等.京畿道的城郭[M].水原:京畿文化财团,2003.[4]崔武藏.高句丽考古学Ⅰ[M].首尔:民音社,1995.[5]国史编纂委员会.韩国史5[M],1998.[6]国史编纂委员会.韩国史8[M],1998.[7]金贤淑.高句丽的领域支配方式研究[M].2005.[8]九里文化院.峨嵯山的历史与文化遗产[M],1994.[9]孔锡龟.高句丽领域扩张史硏究[M].首尔:书景文化社,1998.[10]李丙焘.韩国古代史硏究[M].首尔:博英社,1976.[11]李殿福、孙玉良(姜仁求、金英洙译).高句丽简史[M].首尔:三省出版社,1990.[12]李殿福(车勇杰、金仁景译).中国内的高句丽遗迹[M].首尔:学研文化社,1994.[13]李元根.韩国的城郭与烽燧(上、中、下)[M].韩国boyscout联盟,1989.[14]卢泰敦.高句丽史研究[M].首尔:四季节,1999.[15]潘永焕.韩国的城郭[M].首尔:世宗大王纪念事业会,1978.[16]潘永焕等.韩国的城郭[M].首尔:大原社,1991.[17]申莹植等.高句丽山城与海洋防御体制研究[M].首尔:白山资料院,2000.[18]申莹植.高句丽史[M].首尔:梨花女子大学出版社,2000.[19]孙永植.韩国城郭的硏究[M].文化财管理局,1987.[20]魏存成(辛容民译).高句丽考古[M].首尔:湖岩美术馆,1996.[21]徐锃锡.百济的城郭[M].首尔:学研文化社,2002.[22]余昊奎.高句丽城Ⅰ-鸭绿江中上流篇[M].首尔:国防军史研究所,1998.[23]余昊奎.高句丽城Ⅱ-辽河流域篇[M].首尔:国防军史研究所,1999.。
关于高句丽归属问题中韩观点的一点介绍
关于高句丽归属问题中韩观点的一点介绍高句丽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国家,其历史悠久,文化璀璨。
然而,高句丽的归属问题一直备受争议,中韩两国对此有着不同的观点。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介绍中韩两国在高句丽归属问题上的观点。
历史观点中国历史上,高句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其疆域包括今天的中国东北、朝鲜半岛北部和俄罗斯远东地区。
高句丽的建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7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
在高句丽的历史上,中国对其有着深刻的影响,高句丽的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受到了中国的影响。
因此,中国认为高句丽是中国的一部分,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韩国则认为高句丽是朝鲜半岛的一部分,是韩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韩国认为高句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其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都与中国没有太大的关系。
韩国认为高句丽是朝鲜半岛的一个古代国家,其疆域包括今天的朝鲜半岛北部和中国东北部。
文化观点高句丽的文化是中韩两国争夺的焦点之一。
中国认为高句丽的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高句丽的文化遗产应该归属于中国。
中国认为高句丽的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延续,高句丽的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认为高句丽的文化遗产应该由中国来保护和传承。
而韩国则认为高句丽的文化是韩国文化的一部分,高句丽的文化遗产应该归属于韩国。
韩国认为高句丽的文化是朝鲜半岛文化的延续,高句丽的文化遗产是韩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韩国认为高句丽的文化遗产应该由韩国来保护和传承。
地理观点高句丽的疆域跨越了中国东北、朝鲜半岛北部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因此高句丽的归属问题也涉及到地理问题。
中国认为高句丽的疆域包括今天的中国东北,因此高句丽应该归属于中国。
中国认为高句丽的疆域是中国的一部分,高句丽的归属问题应该由中国来决定。
而韩国则认为高句丽的疆域包括今天的朝鲜半岛北部,因此高句丽应该归属于韩国。
韩国认为高句丽的疆域是朝鲜半岛的一部分,高句丽的归属问题应该由韩国来决定。
结语高句丽归属问题是中韩两国长期争议的问题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句丽疆域沿革考辨高句丽疆域沿革考辨高句丽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割据政权,它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而它的疆域的扩展自然也有一个变迁过程,因此,对高句丽疆域的沿革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察,对深入了解高句丽历史来说是颇为重要的。
一、高句丽五部疆域的形成学界有一种说法,认为在朱蒙建国前曾有过“句丽国”,这个“句丽国”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时就曾“居住过五个血缘集团(五族)”,而“随着他们进入阶级社会便被强大的涓那部统一,编成为五个地方行政单位(五部)”,“高句丽是继承句丽的国家”,因此所谓“句丽国”的领域也就在初期高句丽的领域范围之内,“其地区相当于以现在浑江流域为中心,包括鸭绿江中游、太子河上游、浑河上游、伊通河流域的今日中国辽宁省桓仁县、新宾县、清源县和吉林省柳河县、通化县、集安县、临江县以及我国(指朝鲜)的慈江道一带”。
1笔者认为,所谓“句丽”应是“高句丽”的简称,将其说成是不同时代的两个不同的政权乃是毫无根据的。
至于将“五族”与“五部”看成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乃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更不值一驳。
需要认真讨论的是关于“五部(族)”领域形成的时间问题。
笔者认为,前述高句丽五部的范围既不是朱蒙建国前的高句丽民族的分布区,也不是朱蒙建国初期的疆域范围。
实际上,高句丽五部领域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关于这一点,学界尚未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关于“五部(族)”的记载,最早见于《后汉书》和《三国志》的《东夷传》,彼时五部业已形成,范晔和陈寿所云“五部(族)”是既成事实的情况,对其变迁情况只是提到了原本涓(消)奴部为“王”、为“国主”、后来由桂娄部取而代之一事。
显然,上述二史的相关记载是颇为模糊的。
正因如此,所以使学界在理解问题时歧义频出。
对此,金富轼的《三国史记》所提供的某些史料,可以帮助我们从微观的角度去探求五部形成的奥秘。
金富轼《高句丽本纪》(下简称《丽纪》)云:“(朱蒙与三贤)俱至卒本川(《魏书》云至纥升骨城),观其土壤肥美,山河险固,遂欲都焉,而未遑作宫室,但结庐于沸流水上居之,国号高句丽……四方闻之,来附者众。
其地连??部落,恐侵盗为害,遂攘斥之,??畏服,不敢犯焉。
王见沸流水中菜叶逐流下,知有人在上流,因以猎往寻,至沸流国,其国王松让……曰:‘我累世为王,地小不足容两主,君立都日浅,为我附庸可乎?’……二年(公元前36年)夏六月,松让以国来降,以其地为多勿部,封松让为主。
”《三国史记·百济本纪》(下简称《济纪》)又云:“(朱蒙)自北扶馀逃难,到卒本扶馀。
扶馀王无子,只有三女子。
见朱蒙,知非常人,以第二女妻之。
未几,扶馀王薨,朱蒙嗣位。
”关于“沸流水”是现在的哪条河,学界有不同说法,但以今浑江支流富尔江之说为最可信。
所谓“卒本川”,无疑是沸流水的另一个名字。
据上引史料推测,朱蒙到卒本川之前,在这一带可能有一个夫余移民所形成的部落(《济纪》有朱蒙的后妻之前夫优台是北夫余王解夫娄庶孙之说),朱蒙始建国号可能是“卒本夫余”,在吞并了一些原高句丽部落之后改名为“高句丽”。
笔者将朱蒙建国前的高句丽称“古高句丽”,这“古高句丽”就是以沸流国为首的某些部落小国,诸如《丽纪》中所载“黄龙国”、“荇人国”皆是。
实际上,朱蒙在沸流水下游落脚以后,是利用了夫余移民的力量威服或征服了古高句丽各部的。
这里必须强调,古高句丽应是在原高夷某些部落中脱胎出来的新的民族共同体,自西周就已存在的高夷在高句丽族诞生前应是处于一种部落分散、各有君长、总不相一的状态,及古高句丽在富尔江流域形成后,该族各部形成了一个范围并不太大的部落联盟,其盟主就是沸流国国王(酋长),松让所说的“我累世为王”即指沸流国累世为古高句丽部落联盟的酋长。
有人把“累世为王”理解为沸流国已是奴隶制国家并实行国王的世袭制是错误的。
笔者还要进一步指出,古高句丽虽然已形成部落联盟,但这一联盟的领域还没有包括原高夷的全部地区。
西汉第二玄菟郡的辖区共有三个县,即高句丽县、上殷台县和西盖马县,古高句丽族的分布区应仅在高句丽县的辖境之内,其它两县所辖应是尚未融入高句丽族的高夷部落或貊人部落。
即使在高句丽县的辖境之内,也还分布着梁貊(今太子河上游一带)部落,而梁貊融入高句丽已是晋代的事了。
关于古高句丽同西汉地方政府的关系,《三国志·东夷传》有一段记载:“汉时赐鼓吹技人,常从玄菟郡受朝服衣帻,高句丽令主其名籍。
后稍骄恣,不复诣郡,于东界筑小城,置朝服衣帻其中,岁时来取之,今胡犹名此城为帻沟娄。
沟娄者,句丽名城也。
”关于“汉时”发生上述之事,成书晚于《三国志》的《后汉书·东夷传》中记为“武帝灭朝鲜,以高句丽为县,使属玄菟,赐鼓吹伎人”,显然是错误的。
《汉书·昭帝纪》载:“元凤……六年(公元前75年)春正月,募郡国徒筑辽东玄菟城”。
此“辽东”非指城而是指郡,因为彼时辽东郡的首府是襄平,称“辽东城”是后来高句丽占领辽东郡以后的事;“玄菟城”无疑就是高句丽县县城,其遗址即今辽宁新宾县永陵镇南的汉代古城。
笔者曾考证,西汉第二玄菟郡是于昭帝六年前后在原辽东郡塞外地区侨置的,其辖区基本是古高夷(今浑江流域)和貊国(今朝鲜慈江道)故地。
2因此,高句丽县的设置与汉武帝灭朝鲜并无联系,高句丽县令管理古高句丽是昭帝时的事。
朱蒙建国以后,高句丽国取代了沸流部对古高句丽地区的统治。
《丽纪》载有朱蒙派人攘斥靺鞨、“伐太白山东南荇人国,取其地为城邑”以及“伐北沃沮,以其地为城邑”的事,学界有人以此为据认为朱蒙在位时高句丽的地盘已扩展得颇大了。
这实在是一种误解。
金富轼在这里说的“??”应指北沃沮而言,但从彼时高句丽的国力来看,它不可能威服远在今延边地区的北沃沮,更谈不上征服乃至吞并。
至于荇人国的位置,也不可能距沸流水太远,其中的“太白山”也不可能是今长白山。
理由很简单:朱蒙在位时,西汉的玄菟郡还在有效地管辖着高句丽地区,高句丽之北不远的地方就是上殷台县(今通化县赤柏松古城)。
考察历史,首先应对史料进行鉴别,做到去伪存真。
在高句丽第二代王琉璃王在位时,高句丽依然不甚强大,除了汉玄菟郡对其尚有相当的制约力外,北邻夫余国给它的压力也很大。
据《丽纪》载,公元前6年,夫余王带素曾遣使请高句丽送交质子,为此琉璃王颇为害怕。
为了远离高句丽县的控制和夫余国的威胁,琉璃王于公元3年迁都国内城(今集安市),但对距原首都纥升骨城(今桓仁东北五女山城)不远的黄龙国尚不敢得罪。
据《丽纪》载,琉璃王为安民固邦,竟将结怨于黄龙国的太子解明赐死。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西汉末年,由于中原多事而大大影响了对东北边郡的控制力,在高句丽迁都之前,西盖马县(今集安)业已内徙于辽东郡境,但上殷台县依然存在,王莽于始建国四年(公元12年)曾改高句丽为“下句丽”,将上殷台改为“下殷台”。
当然,由于王莽篡权后执行了一条错误的民族政策,伤害了高句丽人的民族感情,激化了民族矛盾,使高句丽向着叛逆的道路愈走愈远。
据《丽纪》载,在公元12年以后,高句丽“寇汉边地愈甚”,并于公元14年“西伐梁貊,灭其国(实为征服);进兵袭取汉高句丽县。
”自此,汉玄菟郡的大部分辖区已为高句丽控制,玄菟郡全部内徙于长城以内的辽东郡境。
及高句丽第三代王大武神王时,首先于公元4年击败了夫余国。
夫余国的王弟逃到鸭绿谷(今鸭绿江上游地区)杀海头王而自立国于曷思水(鸭绿江一支流),是为曷思王。
夫余王从弟亦率万余人投奔高句丽,高句丽封之为王并将其安置于掾那部。
又于公元26年冬十月“王亲征盖马国……以其地为郡县”,于同年12月句茶国王又“举国来降”,高句丽“由是拓地浸广”。
自琉璃王迁都国内城开始,高句丽利用国内地区土地肥美、物产丰富、山水深险、易守难攻的绝好条件,不断向周边发展割据势力,它的南界已达萨水(今清川江)北岸。
及至第六代王太祖王时,公元68年,“曷思王孙都头以国来降”;公元72年“遣贯那部沛者达贾伐藻那,虏其王”;公元74年“王遣桓那部沛者薛儒伐朱那,虏其王子乙音为古邹加”。
大致在太祖王执政之时,高句丽的五部疆域业已形成。
其中部(亦称内部或黄部)为桂娄部,它是五部的中心,亦即国内地区,即王畿地区,为今集安市辖境,它是高句丽王直属的地缘部落,当是由夫余人(王族)、高夷人(盖马国、句茶国)以及貊人(大水貊)融合而成的;西部为涓奴部(亦称右部),该部形成较早,其主要居民为“古高句丽”人及“卒本夫余”的后裔;南部为灌奴部(亦称前部),其位置应是今桓仁县南部和宽甸县北部的浑江下游地区,与辽东郡以长城线相隔,它是由小水貊同夫余王从弟所率夫余人融合而成的地缘部落;北部为绝奴部(亦称后部),其地域即今临江、长白、抚松、靖宇等县辖境,它是由迁入这一带的夫余人(如曷思国)同当地土著高夷人融合而成的地缘部落;东部为顺女部(亦称左部),其领域是古貊国故地,在今朝鲜慈江道一带,它是由一部分迁入的.高句丽人同貊人残部(朱那、藻那)融合而成的地缘部落,形成的时间是最晚的。
陈寿未察上述历史变迁,只是模糊地说桂娄部替代了涓奴部对高句丽的统治,致使人们的认识造成混乱。
所谓高句丽开始便以涓奴部为王是不确切的。
论文高句丽疆域沿革考辨来自.66WEN.免费论文网二、高句丽疆域向辽东方面的扩展[HgQY$soWEbNW ` ?iN:Cy9N' uw4jX[}N FM*166wenT? SMoRb?[g; w•DxL-td8d$ne-R如前所述,高句丽五部的范围基本是汉第二玄菟郡的辖区,它与辽东郡、第三玄菟郡的界限即辽东长城,这条长城在辽东地区的走向应是:自今铁岭以北而东南,经抚顺大伙房水库以东的南杂木一带穿越浑江、苏子河而南走,越太子河中游一带,经宽甸县以东地区越鸭绿江而与朝鲜半岛的“大宁江长城”相接。
3高句丽五部形成后进出玄菟、辽东二郡皆可谓“入塞”、“出塞”,汉魏时的夫余、高句丽皆是塞外民族。
从古文献记载来看,高句丽入塞犯二郡始于太祖王宫执政之时,但其疆界尚未扩展到塞内。
及新大王伯固、故国川王男武、山上王延优(伊夷谟)在位时,由于公孙度雄张海东,形势比较平静,在公孙康执政时,甚至发生了涓奴部脱离高句丽而直接归附公孙政权的现象,而公孙康又曾征讨高句丽,“破其国,焚烧邑落”,4高句丽险些亡国。
及曹魏时期,发生了毋丘俭征讨高句丽的事件,高句丽失败得更惨。
有人根据《后汉书》和《三国史记》关于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高句丽遣将侵袭右北平、渔阳、上谷、太原的记载而断定高句丽在东汉之时果真远征过黄河以北之地,并根据《丽纪》关于公元55年高句丽“于辽西地方筑城十座”的记载,妄说高句丽将其领土扩张至大凌河东南医巫闾山一带。
5实际上,上述所据两条史料是不可靠的,应是一种误解误记。
前条误记置于高句丽第五代王慕本王执政时期,而慕本王是个“为人暴戾不仁,不恤国事”、民怨极大的国王,在位仅六年即为近臣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