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小石潭记》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复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复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下《小石潭记》复习题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一、重点文常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唐朝著名文学家。

与同为“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合称为“韩柳”。

二、句读停顿(1)潭中/鱼可百许头(或:潭中鱼/可百许头)(2)其岸势/犬牙差互(3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隔篁竹/ 闻水声/ 如鸣佩环/心乐之三、重点字词(一)一词多义(1)环:如鸣佩环(玉饰)四面竹树环合(环绕)(2)清:水尤清洌(清澈)以其境过清(凄清)(3)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不可知其源(可以,能)(4)而:潭西南而望(连词,表修饰)隶而从者(连词,表顺接)(5)差:参差披拂(长短不一)犬牙差互(交错)(二)词性活用(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户(名作状,向西)(2)犬牙..差互(名作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伐竹取.道取:(开辟)(2)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大约)(3)日光下澈.澈:(穿透)(4)影布.石上布:(映)(5)俶尔..远逝俶尔:(忽然)(6)心乐.之乐:(以……为乐)(7)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 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蛇(像蛇那样蜿蜒前行)(8)以.其境过清以:(因为)(9)不可久居.居:(停留)(10)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 使……凄凉) 悄怆:(凄凉)四、重点句子翻译(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让人感到心神悲伤,寒气透骨,使人感到凄凉幽深。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4)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走,来来往往,轻快迅疾。

(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石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五、内容理解及主要写法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小石潭记》中写水声富有铿锵音乐之美的比喻句是:如鸣珮环。

《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从学校、学校、高中到高校乃至工作,我们需要用到试题的状况特别的多,试题是参考者回顾所学学问和技能的重要参考资料。

什么类型的试题才能有效帮忙到我们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篇1《石渠记》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

民桥其上。

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

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

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

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

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

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③焉。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乃记之而去。

【解释】①渴:指袁家渴,一泉水名。

②箭:小竹。

③庥:同“休”,休息。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

(4分)(1) 民桥其上() (2 )逾石而往有石泓()(3)北堕小谭()(4)心乐之()【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2分)(2) 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2分)【小题3】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简要概括。

(4分)【小题4】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观鱼和巡游结束时的心情分别是怎样的?为何有这样的变化?(4分)答案【小题1】(1)桥:建桥、架桥。

(2)逾:过、越过。

(3)堕:落入。

(4)乐:以……为乐【小题1】(1)风吹动着山顶,像漂亮悦耳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

(2分)(2)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掩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漂浮。

(2分)【小题1】甲文:清亮幽深,鸣声多变;乙文:清亮透亮,水声动听。

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11篇《小石潭记》作业(含答案)

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11篇《小石潭记》作业(含答案)

第11篇小石潭记一、[2021亳州市利辛县三模]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6分)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琅琊溪①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

琅琊溪位于滁州琅琊山。

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可:(2)佁然..不动佁然:(3)悄怆幽邃.邃:(4)但.见流出山中花但: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小石潭记》(节选)写景动静结合,其中写动景的句子是“, ”;《琅琊溪》写景虚实结合,其中(虚/实)写花随流水流出的景象, (虚/实)写山中的春意。

(4分)4. 《小石潭记》(节选)和《琅琊溪》都是作者被贬期间所作,表达的主旨有什么不同?(4分)二、[原创新题]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5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答案)

《小石谭记》阅读训练题(答案)一、阅读《小石谭记》后答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

(8分)(1)悄怆幽邃()(2)斗折蛇行( )(3)乃记之而去 ( ) (4)潭中鱼可百许头()(5)以其境过清() (6)不可名状()(7)伐竹取道()(8)佁然不动()2.用现代汉语写出两个句子的意思。

(14分)(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3)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5)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乃记之而去岳阳楼记 B.明灭可见才美不外见C.以其境过清不能以游堕事 D.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4、与“以其境过清”中的“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全石以为底 B.卷石底以出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不以物喜5、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2分)A.其岸势犬牙差互: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

B.下见小潭,水尤清洌:下去见到一个小潭,水特别清澈透明。

C.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心神凄楚,寒透骨节,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佁.然(yǐ)隶.而从者(lì)B.珮.环(pèi) 寂寥.无人(liáo)C.清冽.(liè) 往来翕.忽(xī)D.日光下澈.(chè) 参差.披拂(chā)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皆若.空游无所依若:是。

B.不可知其.源其:指代小溪。

C.以.其境过清以:因为。

D.乃.记之而去乃:于是,就。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有误的一项是()A.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译文:潭以整块的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文:潭中的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向潭西南望过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明的暗的都能看见。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文: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源头在哪里。

4.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法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者高兴愉悦的心情。

5.仿照示例,赏析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示例: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清澈透明)。

句中没有“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6~10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完整版)《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⒅隶.而从.者三、填空:1、《小石潭记》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唐代________人,著名文学家,世称“柳河东”,“________”之一,他擅长于写 ,本文按游览的顺序生动地描写出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谧,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此文写于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这一时期所写山水游记统称_______ 。

本文是其中的第篇。

2、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如写石:“________"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③动静结合。

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________"是动.④虚实相生。

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________,实为写________,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3、《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是属于的范畴。

四、用原文回答:①、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②、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③、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五、理解课文1、选出没有比喻意义的一句是()A、如鸣佩环,心乐之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C、卷石底以出2、分析理解不恰当的是()A、作者隔着篁竹能找到小石潭,是小潭的流水声吸引了他。

B、“全石以为底"就是说潭底全部都是石头。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附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附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附答案《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附答案「篇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水尤清冽(2)潭中鱼可百许头(3)斗折蛇行(4)以其境过清【小题2】与“佁然不动”的“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父利其然也(《伤仲永》)B.屋舍俨然(《桃花源记》)C.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D.然胡不已乎(《公输》)【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小题4】为什么柳宗元“闻水声”时“心乐之”,“坐潭上”时却“凄神寒骨”?答案:【小题1】(1)格外(2)大约(3)像北斗星那样(4)凄清【小题2】B【小题3】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小题4】柳宗元听到小石潭悦耳的水声,看到小石潭的美景,于是“心乐之”;但坐在小石潭上,经凄清环境的触发,他又想到自己被贬的遭遇,于是感到“凄神寒骨”。

解析:【小题1】文言文中的词语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现象。

“可”,应解释为“大约”;“斗”,名次作状语,应解释为“像北斗七星那样”;“清”,是“凄清”之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佁然不动” 的“然”意思是“的样子”, “父利其然也”中的“然”就是“这样”的意思,相当于指示代词,指代上文提到的情况。

“屋舍俨然”中的“然”意思是“的样子”。

“吴广以为然”中的“然”是“对、正确”的意思.。

10《小石潭记》练习(解析版)

10《小石潭记》练习(解析版)
【解析】景点简介要介绍其位置及景色特点、文人墨客的游览记录等。语言简洁、通顺即可。
二、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答案】①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②(我)向小石潭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10《小石潭记》练习(解析版)
第十课小石潭记
精选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篁竹(huáng)清冽(liè)佁然不动(yǐ)俶尔远逝(shū)
B.为坻(chí)为嵁(kān)心乐之(lè)往来翕忽(xī)
C.幽邃(suì)珮环(pèi)犬牙差互(cī)隶而从者(dì)
D.凄神寒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
【答案】B
【解析】此处“乐”应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B.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C.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答案】C
【解析】A项应为: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B项应为: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D项应为: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18.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案】本文通过对小石潭优美、幽深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忧伤抑郁的情感。
【解析】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无不渗透着自己的感受和情怀。小石潭的清幽不为人所知与作者的人生际遇有相似之处,过于清冷的环境极易引发作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清幽与作者心境的凄清形成对应,有力地衬托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含蓄地表露出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与愤懑。“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这一段中,作者突出了一个“静”字,并把环境中的“静”深入到心神中去,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这无疑是对作者被贬后寂寞凄苦心情的曲折反映。

小石潭记测试题含答案

小石潭记测试题含答案

小石潭记测试【文学常识】本文选自《》,作者,字,(朝代)文学家,“ ”之一。

【加黑字注音】篁竹悄怆翕忽蒙络摇缀为坻怡然差互为屿为堪俶尔幽邃【古今异义】1.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今义:可以2.崔氏二小生古义:今义:常作戏曲用语3.乃记之而去古义:今义:往【一词多义】潭中鱼可百许头(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1. 可不可久居( )2. 从隶而从者( )乃记之而去( ) 乃记之而去( )3. 之心乐之( )4. 而隶而从者( )处处志之()潭西南而望()水尤清冽( ) 乃记之而去( )5. 清以其境过清( )6. 乃乃不知有汉( )【词类活用】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下见小潭()3.潭西南而望() 4.斗折蛇行()5.其岸势犬牙差互() 6.凄神寒骨()【句子翻译】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填空】文中写水声富有铿锵音乐之美的比喻句是文中表面写鱼,实际上是写水的句子是文中描写鱼的静态的句子是【阅读理解】1.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句子,作者先乐后忧,两种感情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2.作者是怎样活灵活现地描绘潭中游鱼的?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自然段写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

B.第三自然段写小石潭险峻的岸势和源头。

C.第四自然段写潭的四周环境和作者感受。

D.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4、第四段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请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是什么?5.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是情景交融,请你依据全文简要说说作者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以及抒发的感情。

参考答案《小石潭记》【文学常识】《柳河东集》 柳宗元 子厚 唐代 唐宋八大家【古今异义】1.大约 2.年轻人3.离开【一词多义】1.大约 可以、能够 2.自、由跟随 3.代词,指小石潭的情况代词,指隔着竹林听到水声这件事助词,无义4.表顺接关系 表并列关系 表修饰关系5.清澈 冷清6.于是竟然【词类活用】1.向西 2.在下面 3.向西南 4.像北斗星一样像蛇一样 5.像狗的牙齿一样 6.使……凄凉使…寒冷【句子翻译】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小石潭记》中考题集锦(含答案)

《小石潭记》中考题集锦(含答案)

《小石潭记》中考题集锦(含答案)《小石潭记》中考题集锦(含答案)一、【2016·重庆B卷】从XXX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XXX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1)日光下澈,XXX上。

(2)佁然不动,XXX远逝,往来翕忽。

(3)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1)卷石底以出()(2)佁然不动()...(3)其岸势犬牙差互()(4)乃记之而去()...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日光下澈,XXX上。

译文:(2)以其境过清,不成久居。

译文:11.以下对文章内容的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神态。

D.第①②段分别写了作者发觉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12.第④段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

(4分)答:二、【2016·江苏省淮安卷】【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觉得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整齐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XXX上,佁然不动;XXX远逝,来往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小石潭记》中,作者写了自己与小石潭的关系是()。

A. 爱憎分明B. 深恶痛绝C. 见仁见智D. 无可辨别答案:C2.作者为何感到“心旷神怡”()。

A. 小石潭清幽B. 鸟鸣花香C. 游人稀少D. 四季如春答案:A3.“飞泉溅玉”中的“玉”意味着()。

A. 石潭B. 水花C. 美景D. 游人答案:B4.作者对小石潭的感情可以用下列哪一个词来概括()。

A. 感激B. 喜爱C. 反感D. 惊讶答案:B二、填空题1.小石潭位于()。

答案:苏州2.《小石潭记》是哪位明代文学家所写的()。

答案:宋濂3.作者在《小石潭记》中用了哪个成语来形容小石潭的飞泉()。

答案:飞泉溅玉4.小石潭被作者称为()。

答案:胜景三、简答题1.简述小石潭为作者带来的心理变化。

答:小石潭让作者感到心旷神怡,他曾经对石潭的平凡毫不关心。

在逐渐接触后,作者对小石潭的美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小石潭产生了深深的喜爱之情。

作者感慨于小石潭的飞泉溅玉,形容小石潭为“此石乃天下石”。

小石潭让作者感到山中妙趣横生,使他对生活和自然有了更多的思考和体味,深入感受到了自然之美,展现出丰富的情感色彩。

2.简述小石潭的特点。

答:小石潭位于苏州,是一处胜景。

作者用浓墨重彩的笔触描绘了小石潭的特点。

小石潭的飞泉溅玉,形成了壮丽的水景,小石潭中心的小岛更增添了亮点。

作者赞美小石潭是天下石,说明其形态具备独特之美,称之为胜景不为过。

小石潭的环境十分清幽,没有人烟,使得景色更加幽雅。

作者在小石潭的游玩中,感到心旷神怡,以此来形容了小石潭的清幽特点。

小石潭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尽管作者觉得这会破坏小石潭的幽静,但也表明小石潭的美丽与吸引力。

四、问答题1.“花径”在《小石潭记》的第一段中出现了多少次?答:一次。

2.作者如何描述小石潭的飞泉?答:作者通过“飞泉溅玉”这个成语来形容小石潭的飞泉,突出了其壮丽景色。

中考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文《小石潭记》阅读精练卷附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文《小石潭记》阅读精练卷附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文《小石潭记》阅读精练卷(唐·柳宗元)原文呈现教参译文(加粗内容翻译以课下注释为准)教参段层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ɡ)竹,闻水声,如鸣珮(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为嵁(kān),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佩带的珮环碰撞发出的声音,(我的)心情为之高兴。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以整块的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堪、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第①段:寥寥数语便颇有情致地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点出了小石潭的位置、环境,写出了作者探幽的浓厚兴味。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彻)苏,影布石上。

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阳光穿透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鱼儿静止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往来轻快敏捷的样子,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第②段:写游鱼,先总体写鱼的大致数量和“空游无所依”的状态,接着又采用特写镜头,写潭中的游鱼,把日光、鱼影的静态描写和鱼的“远逝”“往来”的动态描写结合起来,勾画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第③段:描写潭上的景物。

写来自西南的溪流,仅用十五个字就写得十分精彩。

既写出它“斗折蛇行”、逶迤曲折之状,又写出它“明灭可见”、时显时隐之景,也写出溪岸“犬牙差互”、山石嶙峋之势。

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习题分六部分:文学常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句子翻译、问题探究、阅读理解选择一、文学常识《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字,河东人,代文学家,世称“”,“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的、。

宋代的、、、、、。

二、文言实词1.古今异义影布.石上古义:今义:用棉、麻等织成的,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2.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句中意为:②下.见小潭原意为句中意为:③潭西南..]而望句中意为:④斗.折蛇.行斗:蛇:⑤其岸势犬牙..差互句中意为:(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心乐.之句中意为:(3)形容词作动词①近.岸,卷石底以出句中意为:②似与游者相乐.乐:(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凄.神寒.骨凄:寒:3.其他重点实词(1)隔篁竹,闻.水声闻:(2)如.鸣珮环如:(3)伐.竹取道伐:(4)水尤清冽...尤:清冽:(5)卷.石底以出卷:(6)皆若.空游无所依.若:依:(7)日光下澈.澈:(8)怡然..翕忽:..远逝俶尔:(10)往来翕忽..不动怡然:(9)俶尔4.一词多义(1)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不可.即久居(2)游①皆若空游.无所依②同游.者(3)许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杂然相许.③遂许.先帝以驱驰(4)环①如鸣珮环.②四面竹树环.合③环.滁皆山也三、文言虚词1.以①全石以.为底②卷石底以.出③以.其境过清2而①潭西南而.望②乃记之而.去③隶而.从者四、句子翻译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问题探究五、问题探究1.这是一篇短小精美的游记。

认真读课文,理清游记的线索。

2.作者的情感由快乐变为凄苦的原因是什么?3.本文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情感,请简要概括阅读时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

4课文第2段是怎样从侧面写出小石潭水“清”的特点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

《小石潭记》练习题集锦(50题附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集锦(50题附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集锦(50题附答案)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动()者()3、第一段作者从哪些反方面描绘了小石潭的美?(2分)4、“影布石上”的意思是鱼的影子投在石头上。

请结合第二段内容,说说产生这一效果的原因有哪些。

(2分)5、统观全文,小石潭合作者的遭遇有哪些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3分)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出()()7.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2分)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

D.第①②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9.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本文写作上最突出的特色是情景交融。

作者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对小石潭自然风景的描绘中。

借小石潭的幽深冷寂传达出作者贬居生活中孤寂悲凉的心境。

B.第4段,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气氛。

C.作者从听水声“心乐之”,见游鱼“似与游者相乐”到坐潭上而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心情由乐到忧。

D.作者虽然贬官失意,但能苦中作乐,,寄情山水,佁然自得。

10.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优美幽静,令人向往。

如果要把小石潭开发为旅游景点,聘你为导游,你如何向游客介绍小石潭?既要保持小石潭原有的特点,又要融进现代化的风格。

请结合译文写一篇导游词,要求既生动形象,又简洁明快。

(只介绍一个景点)(3分)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12.请将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石潭记选择+大题

小石潭记选择+大题

一、选择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法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动静结合,笔墨简洁,语言优美。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文章抓住特征景物,一个“乐”字贯穿全文,流露出作者欣赏小石潭美景的愉悦之情。

D.有误,文章抓住特征景物,通过“乐”和“忧”字流露出作者欣赏小石潭美景的愉悦之情和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选项表述不完整。

2.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下.见小潭B.心乐.之C.如鸣珮.环D.其岸势犬牙..差互【答案】C A.句意为:往下可以看到一个小石潭。

下:向下。

名词作状语;B.句意为:心里感到快乐。

乐:感到快乐,以……为乐。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C.句意为:像是玉佩和玉环相互撞击而叮当作响。

珮:玉饰,名词;D.句意为:小溪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

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

名词作状语;3.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妻子儿子;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B.无论..魏晋。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假设的连词。

)C.不可久居.。

(古义:停留;今义:居住。

)D.余.弟宗玄。

(古义:你;今义:剩下。

)【答案】C A.“妻子”的古义是妻子儿女;B.“无论”的今义是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是表条件关系的连词;D.“余”的古义是我;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借景抒情,全篇流露出作者快乐的心情,以及对大自然和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B.文章开头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描绘潭的概貌。

C.第二段写潭中之景,着意描写游鱼和潭水,动静结合。

D.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答案】A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项是A.文章按游览顺序,先写发现小石潭,然后描写水、石、树、鱼等潭中景物,再写小潭源流及潭中氛围,最后记录同游者,构思巧妙,结构完整。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检测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检测题(含答案)

《小石潭记》检测题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一、基础知识1.《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唐代河东人,著名文学家,世称“___________”,“唐宋八大家”之一。

2.与“以.其境过清”中的“以”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全石以.为底B.卷石底以.出C.属予作文以.记之D.不以.物喜3.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潭中鱼可百许头(2)其岸势犬牙差互(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4)似与游者相乐(5)以其境过清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似与游者相乐. B.皆若空.游无所依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D.其岸势犬牙..差互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A.斗.折蛇.行 B.凄.神寒.骨C.日光下.澈 D.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B. 皆若空.游无所依C. 似与游者相乐.D. 其岸势犬牙..差互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为山水游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写的一组游记中的第四篇。

这组游记名为“永州八记”。

B.《小石潭记》按游览顺序写景,层次井然,脉络清晰,值得借鉴。

其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C.作者在文中着力描写了小石潭的幽静,而这幽静给作者的具体感受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D.文章开头写到“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其中的“心乐之”三个字奠定了全文愉悦的感情基调。

8.按照提示默写恰当的语句。

(1)《小石潭记》中写小石潭周围美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石潭记》中明写潭中鱼,实写潭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10 小石潭记一、单选题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篁竹(huáng)清冽(liè)B.为坻(chí)为嵁(kān)C.参差(cēn cī)佁然(yǐ)D.俶尔(shū)翕忽(xī)2.下列词语中字形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如鸣珮环青树翠曼往来翕忽B.犬牙差互水尤清冽竹树环合C.明灭可见凄神寒骨悄怆幽邃D.其境过清隶而从者纷至沓来3.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B.潭中/鱼可百许头C.其岸势/犬牙差互D.四面竹树/环合4.下列各句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B.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B.皆若空游无所依C.其岸势犬牙差互D.四面竹树环合6.下列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裨形胜(增益)B.彰示来者(过来的人)C.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D.五色交辉(交相辉映)7.选择与例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词语。

(1)如鸣珮环()A.鸟鸣百啭B.不平则鸣C.百家争鸣D.一鸣惊人(2)潭中鱼可百许头()A.问渠哪得清如许B.先生不知何许人也C.封官许愿D.高可二黍许(3)水尤清冽()A.怨天尤人B.无耻之尤C.以儆效尤D.效果尤佳(4)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A.清锅冷灶B.为官清廉C.清风明月D.水至清则无鱼8.下列对本文《小石潭记》的分析中,不准确的一项是()A.开头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

B.采用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语言简练优美。

C.抓住小石潭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本文在写景中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二、默写9.名句默写。

①坐潭上,,,,。

②文中侧面描写潭水清澈透明的语句是:,。

小石潭记》练习题(有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有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有答案)小石潭记》练题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直接写潭水清的语句是什么?借石潭的形状写潭水清的句子是什么?直接写XXX的语句:水尤清洌。

借XXX的形状写潭水清的句子:日光下澈,XXX上。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指方向。

⑵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形容地形险峻。

⑶凄神寒骨(凄神:)形容凄凉、萧索的气氛。

⑷悄怆幽邃:形容寂静、幽深的气氛。

⑸隶而从者(隶而从:)指追随、跟随。

4.课文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XXX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作者XXX时的心情:喜悦、欣赏。

游览到最后的心情:凄凉、孤独。

6.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分别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去点染,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却又无处不在写水。

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来表现水的清澈、明亮和静谧。

整段文字没有直接写到水,但是通过其他元素的描写来无处不在地写到了水。

7.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多选)A、闻水声,如鸣佩环C、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D、XXX远逝,往来翕忽F、凄神寒骨,悄怆幽邃G、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8.解释下列多义词:⑴环:如鸣佩环(指环状);四面竹树环合(指环绕、包围)。

⑵清:水尤清洌(指清澈);以其境过清(指清幽)。

⑶可:潭中鱼可百许头(指数量大约);不可知其源(指无法知晓)。

9.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⑴写鱼静态的句子: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⑵写鱼动态的句子:XXX远逝,往来翕忽。

⑶写鱼情态的句子:似与游者相乐。

10.作者坐潭上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坐潭上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是潭水的清冷、四周的寂静和自己内心的忧伤。

二、阅读理解、分析11.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从XXX向西行走120步。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四面的竹树环绕,寂静无人,凄凉萧索,悄然幽深。

因为环境过于清幽,不适合久居,只能记录下来后离开。

12.回答下边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石潭记》测试题姓名:
一、请为下列加点字注音:(15分)
1、如鸣珮.()环.()
2、佁.()然不动
3、俶.()尔远逝
4、参.()差.()披拂
5、往来翕.()忽
6、斗.()折蛇行
7、悄.()怆.() 7、犬牙差.()互 8、寂寥.()无人
9、隔篁.()竹10、龚.()古11、为屿.()
二、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8分)
清 liè()翠 wàn()摇 zhuì()清 chè()
三、解释加点字:(10分)
1、心乐.之()
2、水尤.清冽()
3、为屿.()
4、潭中鱼可.百许头()
5、佁然
..()
6、影布.石上()
7、往来翕忽
..()
8、以.其境过清()9、乃.记之而去.()()
四、填空:(6分)鲁迅先生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是《》《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一篇。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在日本(地名)学医的生活,其中的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幻灯片)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遭受的屈辱,同时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的想法。

五、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8分)
(1)“他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座儿觉到安全、舒服。

”这句话写的是祥子拉车的情景。

()(2)米开朗琪罗面对的是怀着敌意的城市维也纳,他的音乐受到欢呼,他的困难却无人问津。

()(3)“那时正是快要收割的时候,麦子长得至少有四十英尺高。

我走了一个钟头才走到田地的尽头,周围有一道篱笆,至少有一百二十英尺高。

”这是写格列佛离开大人国时看到的情景。

()(4)“火轮掣电烘烘艳,往往来来滚绣球。

大圣三条如意棒,前遮后挡运机谋”以上四句写的是哪吒与孙悟空打斗时各显神威的情景。

()六、名著阅读:(8分)我的最高贵的一部分,我的听觉,大大地衰退了。

当我们同在一起时,我已觉得许多病象,我瞒着,但从此越来越恶化……还会痊愈吗?”
上文中的“我”指,他是法国作家塑造的三个伟大人物之一。

另两个人物分别是:和。

七、翻译句子:(7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八、理解性默写:(15分)
1。

4、写水声清脆悦耳的句子,。

5、写水清的句子,
6、侧面写潭水清澈的句子,
7、对鱼静态描写的语句,,
8、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

9、写小石潭是人迹罕至的地方的一句话_________。

九、本文的写景顺序是:(6分)
分)
十一、课外阅读:(10分)
(一)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

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

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

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

舁夫⑥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
也。

(选自《浣花溪记》)注】①玦(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

②琅玕(láng gān):像珠子的美石。

③潆回:水流回旋。

④委:水流所聚,水的下游。

⑤荠:荠菜。

⑥舁(yú)夫:轿夫。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2分)
(1)西折纤秀长曲西
(2)尽溪,平坦如荠尽
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3.文中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

(4分)
《小石潭记》答案
一、pèi huán yǐchùcēn cīxīdǒu qiǎo chuàng cī liáo huáng gōng yǔ
二、冽蔓缀澈
三、1以······为乐2格外3小岛4、大约5、呆呆的样子6、分布,这里指映照7、轻快敏捷的样子8、因为9、于是、就;离开
四、朝花夕拾仙台弃医从文
五、√××√
六、贝多芬罗曼·罗兰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
七、1、青青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连缀,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

3、小溪两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

八、1、伐竹取道2、卷石底以出3明灭可见4闻水声,如鸣珮环5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6、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7、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8、凄神寒骨,悄怆幽邃9、伐竹取道
九、潭中景物、小溪源流、小潭气氛。

十、不矛盾。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之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再则优美的山水被弃在自然的角落里,由此联想到自己现在的处境,因此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流露出来。

可以说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所以不矛盾。

十一、1、向西走到……尽头2、走了三四里路,就是青羊宫,溪水有时远有时近,竹子和柏树苍翠碧绿。

3、.杜甫。

(1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

译文:出成都城南门,左边是万里桥。

溪水到此转向西流,涓涓细流,宛转曲折。

看上去像连环、像玉玦、像衣带、像圆规、像弯钩;水色如明镜、如美玉、如绿色的瓜,那此幽深碧绿,萦绕城边的流水,都是浣花溪的支流。

然而,只是在杜甫定居草堂之后,才有了浣花溪的美名,这自然是因为杜甫把浣花居建在溪畔的缘故。

步行三四里,就到了青羊宫。

一路上,溪流忽远忽近。

青竹翠柏郁郁葱葱,隔岸望去浓荫森森,一直延伸到溪的尽头,远远望去像一片荠菜。

水光树色,清幽而绚丽,使人表里澄彻,神清气爽。

从青羊宫以西,众流汇集,上面建有三座桥,彼此相隔都不到半里路,轿夫说上游通向灌县,有人说“锦江从灌口流来”,指的就是这条浣花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