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一下课程纲要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课程名称: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2012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数学》◆授课时间:55课时左右◆授课教师:马智平◆授课对象:培育小学一年级学生【背景】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认识平面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本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
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
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认识人民币、分类与整理以及找规律等。
不仅使得数学学习丰富多彩,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有利于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课程总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等简单图形;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形拼图。
2.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够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能口算简单的100以内的加减法,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实际问题。
能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通过观察计数器,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能说出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4.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初步了解事物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结合实际,能把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和分类。
5.通过观察,小组讨论,能找出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
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一、课程资源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doc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数学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课时:65课时设计者:卫芬芬/郑州航空港区中心学校背景本册教材中的认识图形(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都是一年级上册知识的扩展,其余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是本册的重点和难点,所涉及的计算内容是整个小学阶段加减法计算教学的核心,是迅速和准确计算多位数加减法的必要前提,更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础;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强调优法的计算,强调在掌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发现计算规律,形成计算技能。
此外,教材非常注重对知识的回顾整理,在七个单元的结束处都设置了“成长档案”,引导学生养成整理知识的好习惯,为逐步学会主动建构知识奠定基础。
书中有六个单元都编排了解决问题的例题,学生在经历观察、比较、操作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目标1、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比较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的组成以及顺序。
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认识人民币,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
5、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字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内容实施1、一年级学生的计算学习要和意义理解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计算策略的优化和算理的渗透,同时在计算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思维的训练。
2、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学习对象的直接感知。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对学生解决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甚至很多学生都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一单元《课程纲要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一单元《课程纲要》学校名称:平陌镇中心小学课程类型:必修课程设计教师:韩丽萍总课时:3课时
一、学生及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
认识图形(二),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图形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二、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特征,经过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三、课程内容
1、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 1课时
2、拼一拼 1课时
3、认识图形练习课 1课时
四、课程实施
㈠教学方式
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采用直观演示、师生互动交流、讲练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
㈡学习方式
通过自主预习、小组交流、动手操作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㈢实施对策
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提高教学的效率。
2.重视学生的个别辅导;每个知识点要落实到位。
五、课程评价:
1、利用基本练习评价学生对图形的名称的认识情况。
2、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评价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评价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文档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一、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1、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花生、数小棒、数豆子”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情境“买铅笔、捉迷藏、快乐的小鸭”等,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1、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学生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实践活动数学好玩(分扣子)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数学好玩(填数游戏)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各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加与减(一)”。
2.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一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还不强,思维很直观,因此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会注重从大家的实际生活和原有知识出发,让大家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等方法自觉投入到学习当中,并认识到我们学习数学的价值。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学校名称:金水区农科路小学课程类型:小学数学教学材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教材版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设计教师:王瑞云张宏栩王珂孙丽平张彤红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一、课程目标(一)、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1、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花生、数小棒、数豆子”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情境“买铅笔、捉迷藏、快乐的小鸭”等,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图形与几何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1、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学生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统计与概率数学好玩(分扣子)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三)、综合与实践数学好玩(填数游戏)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背景本册教材中的认识图形(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都是一年级上册知识的扩展.其余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是本册的重点和难点.所涉及的计算内容是整个小学阶段加减法计算教学的核心.是迅速和准确计算多位数加减法的必要前提.更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础;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强调优法的计算.强调在掌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发现计算规律.形成计算技能。
此外.教材非常注重对知识的回顾整理.在七个单元的结束处都设置了“成长档案”.引导学生养成整理知识的好习惯.为逐步学会主动建构知识奠定基础。
书中有六个单元都编排了解决问题的例题.学生在经历观察、比较、操作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材料: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总课时:65课时左右授课对象:一年级全体学生日期:2012年3月16日一、课程目标:1.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5.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6.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7.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课程内容: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内容包括:(一)、位置(4课时)(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9课时)十几减9………………………………………………2课时左右十几减几………………………………………………3课时左右用数学……………………………………………………2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三)、图形的拼组(3课时)(四)、100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数数数的组成…………………………………………2课时左右读数写数………………………………………………2课时左右数的顺序比较大………………………………………2课时左右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1课时左右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五)、人民币的认识(4课时)认识人民币……………………………………………1课时简单的计算………………………………………………3课时(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7课时)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3课时左右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4课时左右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7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3课时左右(七)、认识时间(4课时)认识时间……………………………………………3课时左右小小店………………………………………………1课时(八)、找规律(4课时)(九)、统计(3课时)(十)、总复习(10课时)20以内的退位减法…………………………………2课时左右10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2课时左右圆角分几时几分……………………………………2课时左右位置与图形统计……………………………………2课时左右综合课………………………………………………2课时左右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一年级数学下期课程纲要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期《课程纲要》科目名称小学数学设计教师朱冬丽日期2012.2适应年级一总课时60课程类型基础课程学校郑州航空港区外国语小学课程内容本册实验教材的内容安排,是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同时根据整套教材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发展总体结构以及阶段性目标进行设计的。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以下方面:“数与代数”领域: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图形与空间”位置、图形的拼组“统计与概率”领域:统计“实践综合应用”领域:认识人民币、认识时间、找规律、总复习其中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从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
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
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课程内容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法。
“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
“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说课稿

三、说课程的实施
• 尽力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上好“五实” 的课。 • 上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 • 上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 • 上有生成的课,即丰实的课。 • 上常态下的课,即朴实的课。 • 上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
追求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 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 中从事数学学习活动。 • 学习活动是活泼的、主动的和 有个性的。 • 1.课后练习主要是完成课本练习和自编 练习相结合,分基础部分和提高部分。 • 2.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程度比较好,可 以指导他们进行一些课外拓展性的练习。
四、说课程评价
• 评价指标 • • • • • 1.参与学习的情况 2.交往合作的情况 3.智力活动的情况 4.情感体验的情况 5.获得发展的情况
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 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 的愉悦, 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 力。
二、说课程目标
• 1.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 体 的相对位置;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 间的关系。 •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 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 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 单的实际问题。
“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 找规律” 简单排列规律, 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 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 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 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 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 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 最简单的统计图表, 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 问题的过程。 问题的过程。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 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 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 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课程纲要科目名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课程名称:基础性课程设计教师:郜雪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总课时数:60课时一、课程目标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小学数学学段的目标和学生的学情,制定本学期的课程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课程内容单元序号单元专题教学重点教学内容课时安排1 位置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上、下、前、后、左、右;位置。
42 20以内退位减法熟练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9;十几减几;用数学。
123 图形的拼组体会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特征。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背景本册教材中的认识图形(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都是一年级上册知识的扩展.其余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是本册的重点和难点.所涉及的计算内容是整个小学阶段加减法计算教学的核心.是迅速和准确计算多位数加减法的必要前提.更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础;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强调优法的计算.强调在掌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发现计算规律.形成计算技能·此外.教材非常注重对知识的回顾整理.在七个单元的结束处都设置了“成长档案”.引导学生养成整理知识的好习惯.为逐步学会主动建构知识奠定基础·书中有六个单元都编排了解决问题的例题.学生在经历观察.比较.操作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内容课程内容课时开学第一课分享课程纲要 1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1拼一拼 2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8 解决问题(有多余条件) 2 整理和复习 2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单一分类标准的分类与整理 1 不同分类标准的分类与整理 2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认识 6 利用组成解决问题 1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2 整理和复习 2综合与实践想一想、摆一摆 1“拼一拼”实践活动 1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 6 解决问题 2整理和复习 1 “我当家”实践活动 1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十数加两位数、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9认识小括号 2 解决问题:同数连加、减去相同数 2整理和复习 2第七单元找规律简单和稍复杂图形与数字的排列规律 5 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1第八单元总复习结合纠错复习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 6计算能力比赛本学期所学习的口算 1 期末测试本学期所学知识 2实施一.课程资源1.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2.教师自制的相关教学PPT.口算卡片:充分利用现有的郑州“优教班班通—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资源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的资源·3.学校周边的超市;家长帮助制作.准备的学具·二.教/学方法:1.对于课程中的基础知识通过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形式进行·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歌曲.故事.游戏.猜谜语等活动)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交流·4.对于一些比较抽象或难度较大的内容.可以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5.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评价学期总评成绩=过程性评价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一.过程性评价成绩(30分)过程性评价成绩=课堂表现(10分)+作业表现(5分)+数学实践活动表现(10分)+口算比赛成绩(5分)评价内容评价要素等第描述课堂表现(10分)习惯根据上课听讲、参加数学活动、思考问题和主动发言的情况分为五个等级:5分、4分、3分、2分、1分。
新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数学(一年级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课时:72课时左右授课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设计者:里沟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背景本册教材中的认识图形(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都是一年级上册知识的扩展,其余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20以内的退位减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是本册的重点和难点,所涉及的计算内容是整个小学阶段加减法计算教学的核心,是迅速和准确计算多位数加减法的必要前提,更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础;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强调优法的计算,强调在掌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发现计算规律,形成计算技能。
此外,教材非常注重对知识的回顾整理,在七个单元的结束处都设置了“成长档案”,引导学生养成整理知识的好习惯,为逐步学会主动建构知识奠定基础。
书中有六个单元都编排了解决问题的例题,学生在经历观察、比较、操作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目标1、借助操作学具,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等知识,自主探究“20以内的退位减”和“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准确熟练地口算,掌握相应的口算技能。
2、通过观察、拼摆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经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简单分类的过程,能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感受分类和分类标准的关系。
4、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规律,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用回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和画图法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6、结合整理和复习的内容,体验知识交流、回顾反思、自我评价和归纳整理知识,形成良好的反思、评价和整理的学习习惯。
内容:实施:一、课程资源1.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
一年级数学下册一——五单元课程纲要

6、数学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初步学习丛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
思考问题,习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反馈
1、课堂反馈:通过观察、问答、交流、演示等途径实现。
2、课后反馈:通过作业、实践活动、校信通等途径实现。
课堂评价
一、评价指标及成绩来源
1、过程性评价。
3、结果处理:
学习评价指标统一按照优、良、中、差等作等第评价,测试成绩评价指标按百分制评分。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课程纲要》
主备人:
日期:
授课对象:
小学一年级学生
总课时:
2课时
课程类型:
必修课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一些操作活
课
程
评
价
(一)评价指标:
1.学生对数学课的热情程度。
2.学生投入学习的程度;
3.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
4.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问题的能力。
(二)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
1.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兴趣、行为及各种表现(课上活动、课外活动和家庭活动)进行评价;
2.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基准,对学生最终取得的成就或测试成绩进行评价。
顺序进行编排。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
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
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
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
学情分析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课程纲要》课程类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学习材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课时数:59课时设计教师:一年级数学教师授课对象:小学一年级一、课程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整理数据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
二、课程内容教学方式:通过主动探索、观察体验、小组交流、班级展示、运用操作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实施对策:1.注意根据学生认识空间方位的特点安排教学。
2.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数感,重视口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和优化。
4.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
重视复习整理能力的培养。
5.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6.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个别辅导;每个知识点落实到位。
一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市直三小一年级数学备课组课程类型:义务教育课程必修内容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年6月第1版授课时间:50课时左右授课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设计时间:2015年1月【背景】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分类与整理,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
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结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平面图形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年级数学课程纲要(下)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一年级数学组登封市书院河路小学2014年2月一年级下册数学总《课程纲要》学校名称:登封市书院河路小学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设计教师:李晓燕日期:2014年2月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教学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课时:65课时左右一、课程目标:1.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4.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二、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课程内容: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
本册教材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
“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大纲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大纲课程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研究,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
1. 进一步认识数的概念;
2.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3. 了解简单的几何形状和图形名称;
4. 发现环境中的时间和事件规律。
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
一、数的认识
1. 数的认识和数量的比较;
2. 数的读法和写法;
3. 数的组成和分解。
二、加法和减法
1. 生活中的加法和减法;
2. 加减法的口算和竖式计算;
3. 运算定律的简单探究。
三、简单的几何图形
1. 认识点、线、面和简单几何体;
2. 了解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矩形的基本知识。
四、时间和事件规律
1. 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和事件规律;
2. 感受时间顺序和时间间隔;
3. 探究一些简单的时序问题。
五、综合练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掌握程度,设置一些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综合练,以便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方法
本学期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尤其强调实际生活和游戏教学的相结合,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教材及参考书
- 新版数学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 数学启蒙游戏(人民邮电出版社)
希望本学期的数学课程能够成为学生们认识世界,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增长知识和乐趣的温馨家园!。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说课稿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其中,课程内容是落实课程目标的载体,本册课程内容是这样安排的:本册实验教材的内容安排,是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同时根据整套教材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发展总体结构以及阶段性目标进行设计的。
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内容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
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小,活泼好动,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再加上本册教材计算教学所占分量重,基于以上分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促使他们积极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的编排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努力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认真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自探索、去操作实践,去与同学交流和分享探索的结果,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掌握数学方法,主动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
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依据以上分析,我确定的课程目标如下:课程目标1、数与代数:结合现实素材或具体情境,在数一数、估一估活动中,感受100有多大,会数出、认出、读出、写出100以内的数;会说出10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100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数位名称及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会正确、迅速的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会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一年级数学(下)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学科课程教材来源: 青岛版适用年级:一年级设计教师:课时: 72课时制定时间:2021年 2 月 1 日一、课程背景(一)学生已有知识与认知特点(学生基本情况分析)1、基本情况分析: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的数学素质较好,掌握了继续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具备了基本能力,学习数学兴趣浓厚。
但是部分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解、审题能力还需要加强。
2、通过了解知道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二)本册内容与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三)本册内容与课程标准分析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笔算。
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做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
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
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米、厘米的认识,认识钟表。
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大纲

一年级下册数学大纲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大纲学习资料。
一、认识图形(二)1. 图形的认识。
- 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三角形: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 圆: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是圆圆的。
2. 图形的拼组。
- 用相同的长方形可以拼出不同的大长方形。
- 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出长方形或者大正方形。
- 多个三角形可以拼出不同的图形,如四边形等。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 计算方法。
- 想加算减法:例如计算13 - 5,因为5+8 = 13,所以13 - 5=8。
- 破十法:把13分成10和3,先算10 - 5 = 5,再算5+3 = 8。
2. 解决问题。
- 已知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例如:一共有12个苹果,吃了5个,还剩几个?列式为12 - 5。
三、分类与整理。
1. 分类的标准。
- 可以按照物体的形状、颜色、用途等进行分类。
例如把一堆图形按照是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形状分类;或者把一堆玩具按照是红色的、蓝色的等颜色分类。
2. 整理数据。
- 可以用简单的统计表来整理分类后的结果。
例如分类整理班级同学喜欢的水果情况,用表格记录每种水果喜欢的人数。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
1. 数数。
- 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 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如2、4、6……),五个五个地数(如5、10、15……),十个十个地数(如10、20、30……)。
2. 数的组成。
- 例如35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 知道10个十是100。
3. 数的读写。
- 读数:从高位读起,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
例如34读作三十四。
- 写数:从高位写起,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4. 数的顺序。
- 能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如前面一个数比它小1,后面一个数比它大1。
知道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上数大的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个位上的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学期课程纲要(人教版)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科目名称: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设计者:郝亚平/中牟县荟萃路小学
授课时间:80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背景
本册教材中的认识图形(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都是一年级上册知识的扩展,其余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是本册的重点和难点,所涉及的计算内容是整个小学阶段加减法计算教学的核心,是迅速和准确计算多位数加减法的必要前提,更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础;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强调优法的计算,强调在掌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发现计算规律,形成计算技能。
此外,教材非常注重对知识的回顾整理,在七个单元的结束处都设置了"成长档案"引导学生养成整理知识的好习惯,为逐步学会主动建构知识奠定基础。
课程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个”和“十”,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熟练100以内数的顺
序,能正确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边的特点,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5.同伴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6.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二、内容
1、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开学第一课
分享课程纲要………………………………………………1课时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1课时拼一拼…………………………………………………… 2课时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8课时解决问题(有多余条件)……………………………… 2课时整理和复习……………………………………………… 2课时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单一分类标准的分类与整理…………………………… 1课时不同分类标准的分类与整理…………………………… 2课时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数的认识……………………………………………………6课时利用组成解决问题……………………………………… 1课时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2课时整理和复习……………………………………………… 2课时
综合与实践
想一想、摆一摆…………………………………………1课时"拼一拼"实践活动………………………………………1课时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6课时解决问题………………………………………………………2课时"我当家"实践活动……………………………………………1课时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整十数加两位数、减整十数…………………………………4课时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9课时认识小括号……………………………………………………2课时解决问题:同数连加、减去相同数…………………………2课时整理和复习……………………………………………………2课时第七单元:找规律
简单和稍复杂图形与数字的排列规律………………………5课时
利用规律解决问题…………………………………………1课时第八单元:总复习
结合纠错复习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6课时计算能力比赛
本学期所学习的口算…………………………………… 1课时
期末测试
本学期所学知识……………………………………………2课时2.课程资源
(1)教材(2)教参(3)网络(班班通)(4)教具与学具:1.计数器2.数位表3.百数图4.实物图画卡片5.人民币图6.口算卡片
三.实施手段
(一)教学方式:
1.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
色。
3.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4.重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二)学习方式:
1.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从事数学学习活动。
2.学习活动是活泼的、主动的、和有个性的。
3.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地位。
(三)课外拓展性练习:
1.课后练习主要是完成课本练习和自编练习相结合,分基础部分和提高部分。
2.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程度比较好,可以指导这些学生进行一些课外拓展性的练习,比如学生自主学习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辅助教材。
四、课程评价
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1. 利用课堂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及时反馈学习信息。
2. 利用信息交流平台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特性与家长定期进行交流。
3. 收集有关资料、合作完成一次实践活动。
4. 单元学习进行整理复习,及时互评。
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1. 卷面测试:计算平均错误率5%以内,速度每分6—8题;空间与同行错误率10%以内,综合运用解决
问题错误率在20%以内。
2. 进行一次计算能力测试。
3. 进行一次作业展览,对作业的错误率加以控制;对规范书写,认真作业的好习惯加以检测。
4. 学生自评和互评和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