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调制DFB激光器诱导的啁啾特性研究
dfb激光器调制带宽

dfb激光器调制带宽
DFB激光器调制带宽是指DFB(分布式反馈)激光器在调制过程中能够传输的最大频率范围。
DFB激光器是一种特殊设计的半导体激光器,具有独特的波长稳定性和窄线宽特性,因此在光通信和光网络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DFB激光器的调制带宽对于光通信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调制带宽决定了激光器能够传输的数据速率和信号质量。
较高的调制带宽意味着激光器可以更快速地响应外部调制信号,从而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因此,提高DFB激光器的调制带宽是光通信技术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为了提高DFB激光器的调制带宽,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方法。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优化激光器的结构和材料,以提高其响应速度和调制带宽。
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先进的调制技术,如外延生长技术和量子阱设计,以增强激光器的调制特性。
此外,DFB激光器的调制带宽还受到其工作温度、电流和偏置电压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为了实现高速、稳定的调制,需要对DFB激光器的工作条件进行精确控制和优化。
总的来说,DFB激光器的调制带宽是光通信系统中一个关键的性能指标,其提升对于实现高速、高效的光通信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光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DFB激光器调制带宽的提升将继续成为研究和发展的热点之一。
超短激光脉冲的空间展宽及其啁啾特性研究

超短激光脉冲的空间展宽及其啁啾特性研究曹宇祥; 李沁; 阎晓娜; 戴晔【期刊名称】《《大学物理》》【年(卷),期】2019(038)010【总页数】5页(P61-65)【关键词】超短激光脉冲; 光栅衍射; 空间展宽; 空间啁啾; 光谱特性【作者】曹宇祥; 李沁; 阎晓娜; 戴晔【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物理系上海2004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433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两项与激光有关的技术发明,其中一项是奖励Gérard Mourou和Donna Strickland师徒发明了一种超短超高强度光脉冲的产生技术——啁啾脉冲放大(Chirped Pulse Amplification,CPA)技术[1,2]. 这项技术可以使超短脉冲激光器在避免固体增益介质损伤的前提下输出更高的峰值功率,从而推动了其在材料加工和医疗诊断方面的应用[3,4]. 啁啾脉冲放大技术是先将脉冲从时域上进行展宽从而降低峰值功率,然后进入放大器中进行各频谱分量的增益放大,最后再将脉冲进行压缩恢复到初始脉宽从而得到超短超强激光.光栅对、倾斜基片、棱镜对、傅立叶合成脉冲整形器等是常用的展宽和压缩装置[5]. 本实验用平行的光栅对实现了脉冲能量放大时的时空域展宽过程,其光栅的衍射效应导致了超短激光脉冲的空间展宽和频谱再分布,拓展并丰富了光栅衍射实验的物理内涵. 本文从光栅方程出发,推导了有一定频谱宽度的超短激光脉冲经光栅对后其光斑截面大小的变化规律,并在自建的实验平台上观测了空间光斑形状发生的变化,讨论了光斑空间展宽效果与光栅对间的距离的依赖关系,验证了展宽光斑的光谱具有空间啁啾特征.1 问题引入光栅是一种常用的光学色散元件,在光纤通信、红外遥感和激光测量等许多现代工程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在“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和“信息光学”等课程中都是重要的教学内容[6-9]. 但是在上述课程或实验内容中,大都讨论平行入射的连续光波而未涉及具有一定频谱宽度的脉冲光经过光栅后的衍射现象.平行单色光通过光栅的衍射效应由光栅方程dsin θ =jλ给出[10],其中d为光栅常数,θ为衍射角,j为衍射级次,λ为入射光的波长,此方程显示了入射光波长与衍射角的依赖关系. 然而超短脉冲激光器输出的是时域的短脉冲,根据傅里叶变换,入射光具有一定频谱宽度且在光束横截面上的任一位置都包含所有频率分量[11]. 因此在讨论超短激光脉冲经过一对平行光栅的衍射时需要像处理复色光经光栅衍射产生角色散光谱那样,对不同频率的光波分别应用光栅方程. 此外,对于经过平行光栅对的短脉冲而言,另一个重要的调控参数就是光栅对的距离. 改变光栅对的距离,就能够改变输出脉冲的时空啁啾特性. 啁啾指脉冲传输过程中其中心波长产生偏移的现象,其中在光束横截面上不同位置处的中心波长依次偏移产生频率梯度形成空间啁啾,而各频谱分量随抵达等相位面的时间出现偏移产生时间啁啾. 两者之间是互相关联的,但是在本文中仅讨论由于光斑展宽引起的空间啁啾变化.2 激光器参数和实验光路图实验中所使用的激光系统是美国光谱物理公司(Spectra-Physics)的Ti:Sapphire飞秒脉冲系统,发射的激光中心波长为798 nm,脉冲宽度为120 fs,重复频率为1 kHz,脉冲强度分布呈高斯型. 后继的调节光路中,两个定制的反射型闪耀(刻线)光栅被平行安装在定制导轨上,两者的距离可以通过旋钮精确调整并读数,同时脉冲相对于光栅的入射角也可以进行调节. 闪耀光栅表面刻有周期性结构的凹槽,能够实现特定阶次的衍射效率最大化. 如图1所示,取x轴垂直于光栅刻线的方向,此即衍射光谱的展开方向,y为光栅刻痕方向. 光栅线密度为600 l/mm,等于光栅常量d的倒数,闪耀角γ=14°,若令入射光与光栅平面法线夹角α为25°,此参数下由闪耀光栅一级闪耀波长计算公式[12]2dsin γcos(α-γ)=λ(1)得出中心波长λ =792 nm及相邻波长的一级干涉极大在零级衍射中心,从而实现一级光谱的闪耀.实验中还存在高级次衍射,但其光强受到单槽衍射因子调制,能量较小,对实验结果影响小,所以本文仅讨论衍射一级的情况[12].图1 反射型闪耀(刻线)光栅示意图超短脉冲光在经过第一个光栅衍射后产生角色散,根据光栅方程,不同波长光波的衍射角不同,因而不同频率的光在空间上被分开,再经过第二个光栅后这些光波再次衍射形成平行光传输,但是光束的空间尺寸相对于入射脉冲会发生变化,这就导致了超短激光脉冲的空间啁啾展宽,整个实验的光路图如图2所示.图2 实验光路图3 激光脉冲经过光栅对后横轴长度变化下面根据光栅方程推导,有限宽度的复合光束在经过两块相同且平行放置的光栅对后,出射光的传播方向是平行于入射光的. 首先推导单色平行光通过光栅对的衍射,如图3(a)所示.入射光为不考虑光束尺寸的单色光入射光为有一定频谱宽度和光斑尺寸的超短激光脉冲图3 光束经过平行放置的光栅对后的衍射原理图单色平行光通过光栅1的衍射可由斜入射光栅方程描述:d(sin α+sin β)=jλ(2)其中β为衍射角,如以近闪耀波长的平行光入射,根据闪耀光栅衍射效率的特点,此处可仅取一级衍射光j =1,即d(sin α+sin β)=λ(3)经过光栅2衍射的光栅方程为d(sin α′+sin β′)=jλ(4)其中α′为入射角,β′为衍射角,由图可知α′与β互为内错角,所以sin α′ =sin β. 代入j=1,联立式(3)和式(4),两式相减,消去d sin α′和d sin β,得sin α=sin β′.上述推导证明,对于入射波长为λ的光波,有α=β′,即入射光和通过光栅对后的出射光在传播方向上平行.把上述结论推广到具有一定频谱宽度的超短脉冲激光,若以水平方向入射,则每一频谱分量在经过光栅对后依然保持水平方向出射,但由于不同频谱的光所对应的衍射角不同,在经过光栅对后会出现空间展宽.实验中衍射原理图如图3(b)所示.为讨论出射光束宽度变化,需考虑入射激光的光斑上下边界的衍射情况. 因为入射超短脉冲光的发散角很小,可以视为平行光入射,根据前面讨论可知同频率光波经光栅对衍射后的传播方向是一致的.图3(b)中经光栅衍射出的实线或者点划线分别示意入射脉冲中波长最长和最短的频谱分量,由光栅方程可知,波长较长的频谱分量衍射角较大,波长较短的频谱分量衍射角较小,假设不同波长的光入射时光斑宽度都是a,但是它们的衍射光光斑并不重合(因为衍射角不同),而且随着光栅对之间距离的增大,它们空间上分离越开,体现在实际光路中就是光斑空间展宽.按照图3(b),结合光栅方程和几何光学知识,出射光斑宽度L为L=a+b(5)b为出射光斑相对于原始光斑的展宽量.由于光栅表面刻痕对光斑展宽量的影响很小,忽略光栅表面刻痕结构:b≈(Dtan β2-Dtan β1)cos α(6)所以根据近似条件:L≈a+D(tan β2-tan β1)cos α(7)D为光栅对之间的距离. 同时,可联立式(1)和式(3)得(8)化简得到α+β=2γ(α>γ),即入射角加一级衍射角恒等于两倍的闪耀角.由α=25°和γ=14°可知衍射角β为3°,接近光栅平面法线方向,与入射角同侧,且入射光和衍射光关于槽面法线对称,该结论在任意α > γ的角度都成立.实验中使用的激光器的中心波长为798 nm,光谱半高宽Δλ =7 nm,所以激光的波长λ范围约为794.5~801.5 nm. 激光波长具有一定范围但都在光栅的闪耀波长附近,因此大部分衍射能量仍都集中于一级光谱上,满足j=1条件,取最短波长λ1 =794.5 nm和最大波长λ2 =801.5 nm分别代入式(3),得β1=3.1690°,β2=3.4101°. 此外,经过光栅对前的入射脉冲光斑宽度取光斑轮廓仪测量值,沿不同方向的直径测量五组数据,每组15个测量值,共75个数值取平均值为2.589 mm,标准差为0.0560 mm,代入式(7)得L=0.003826D+2.589(mm)(9)这是一个以光栅对之间的距离D为自变量的一次函数,L的增量源于不同频率的光衍射角不同,式中常数项即为原始光斑的宽度.4 实验研究4.1 光斑形变前后的强度分布测量图4显示了使用光斑轮廓仪分别测量得到的入射脉冲光斑尺寸和经过光栅对后的光斑尺寸. 经过光栅对后的脉冲光斑x轴明显变长,形状由原来的圆形变成了椭圆形,而y轴基本保持不变,证明光斑尺寸的空间展宽依赖于衍射光谱展开过程,宽度变化在x方向.图4 光斑图像和分解到x、y轴方向的光强分布图. (a)—(c)未经过光栅对的入射光斑图像和其在x、y轴方向的强度分布; (d)—(f)经过距离为18.25 cm的光栅对后,具有空间展宽特征的光斑图像和其在x、y轴方向的强度分布.4.2 光斑空间展宽量与光栅对之间距离D的依赖关系为了定量研究光栅对之间的距离对于脉冲空间展宽过程的影响,通过改变光栅对距离D,从4.25至18.25 cm每间隔1 cm分别测量光斑的x和y轴长度,反复进行了五组测量然后计算其平均值及标准差,结果如图5(a)所示. 光斑的x轴长度随着光栅对的距离D呈现线性增加,而y轴长度几乎不变,表明自建光路呈现较好的空间平行度,光斑经过光栅对后仅在x轴方向有展宽,椭圆形光斑逐渐拉伸,从而不断改变其光谱的空间再分布.光斑x和y轴长度与光栅对距离D的依赖曲线光斑横纵比x/y对光栅对距离D的依赖曲线图5进一步计算光斑的横纵比x/y并作图,可以看出随着D值的增加,光斑的横纵比也线性增加.为了便于理解,可以用横纵比来简单分析超短激光脉冲空间啁啾的变化. 在当前实验结果中D值越大,光斑在x轴方向越宽,单位长度上频率变化率越大,引入的空间啁啾现象越明显,如图5(b)所示.图5(a)中也将光斑x轴长度的实验值和之前根据式(9)计算出的理论值L进行了比较.两条直线的截距都设定为实验测量值,而斜率分别由实验和计算得出.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条线段的斜率基本吻合,D值增加导致的x轴长度增加量是因为不同频率的光衍射角不同导致的,而两者的差异可能来源于光束边缘的衍射效应、光斑轮廓仪检测不到较弱的外围光强等实际测量限制.4.3 光斑空间展宽后的光谱特性分析超短激光脉冲经过光栅对展宽后的光斑光谱分布特性可以通过光纤光谱仪(Ocean Optics,USB2000)来测量. 将光纤探头固定在一个三维移动平台上,保持其移动方向和光斑x轴向平行.再设定D值为18.25 cm,记录经过光栅对展宽后的出射光斑中心水平线上不同采样位置Δx与中心波长λ的对应关系,所得曲线可显示λ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测量时光斑位置Δx的变化范围在4.2~7.5 mm,每间隔0.1 mm读取一次光谱的中心波长λ,得到的曲线如图6所示,拟合直线λ=kΔx+c,截距c等于772.86 nm,斜率k为4.2 nm/mm,表征展宽光斑中心水平线上的频率梯度. 图中能够看出超短激光脉冲经过光栅对后呈现出明显的角色散效应,不同频率的光分量在空间上有序展开,从而证明了展宽光斑携带了空间啁啾的特征. 然而,该曲线也呈现出一定的波动特征,这是因为超短激光脉冲的光强在空间上是呈高斯型分布的,实验中在经过光栅对后不同频率的光产生了光谱叠加,尤其是在展宽后的出射光斑中心处光谱分布的梯度更大,分量叠加效应更集中,使得光纤光谱仪采集信号时分辨率受到影响,但是总体上来看,该曲线还是呈现光斑中心波长随着移动位置变化而逐渐变大的特征.若光束尺寸小到可以忽略光谱叠加,得到的λ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会近似于如同拟合直线一样的一次函数. 这是因为超短脉冲经过光栅衍射产生角色散,不同频率的光在空间展开,根据第三节推导可知它们各自的衍射角由光栅方程确定,因此展宽后的出射光斑在展宽方向上的中心波长是单向连续增加的.图6 中心波长λ对光斑位置Δx的依赖曲线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光谱叠加,是同一级次(j=1)同一空间位置上的不同频谱分量产生的强度叠加,与光栅衍射时出现不同级次光谱的强度叠加有本质的区别. 当前实验结果提升了我们对于光栅衍射效应的理解和认知.5 结论本文首先从斜入射光栅方程推导了具有一定频谱宽度的超短激光脉冲光束的光斑随着所经过平行光栅对距离的增大而展宽的理论依据,然后在实验上展示了该衍射效应,且实验值和理论值基本吻合.研究表明光斑横轴的增量主要来源于经过光栅对后不同频率的光波衍射角不同而导致的角色散效应.我们也测量了光斑光谱分布特性,证明了衍射后的脉冲光谱携带了空间啁啾特征并讨论了其变化规律. 当前研究有助于理解啁啾脉冲放大技术中光栅对的作用和原理,并加深了我们对光栅衍射效应的认识.致谢:衷心感谢上海大学孙迺疆老师对本文内容的审阅及提出的宝贵建议.【相关文献】[1] Strickland D, Mourou G. Compression of amplified chirped optical pulses[J]. Optics Communications, 1985, 55(6): 447 -449.[2] 魏志义,王兆华,滕浩,等.啁啾脉冲放大技术: 从超快激光技术到超强物理世界[J].物理,2018,47(12):763-771.[3] Kamlage G, Bauer T, Ostendorf A, et al. Deep drilling of metals by femtosecond laser pulses[J]. Applied Physics A, 2003,77(2):307-310.[4] Block E, Greco M, Vitek D, et al. Simultaneous spatial and temporal focusing for tissueablation[J].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 2013, 4(6):831-841.[5] Gu X, Akturk S, Trebino R. Spatial chirp in ultrafast optics[J]. Optics Communications, 2004,242(4-6): 599-604.[6] 彭华雨,范婷.光栅最小偏向角法测量汞灯谱线波长的理论和实验验证[J].大学物理,2016,35(02):56-59.[7] 马洪良,张义邴.近代物理实验[M].2版.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11.[8] 苏显渝.信息光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9] 陈鹤鸣,胡长贵.阿贝—波特实验中光栅像的空间周期讨论[J].大学物理,1994,13(08):28-28.[10] 姚启钧.光学教程[M].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1] 周炳琨.激光原理[M].7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4.[12] 郑少波,赵清.物理光学基础[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DFB激光器调研报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分布反馈式半导体激光器在实际工程系统中的应用摘要:DFB (Distributed Feed Back) DFB型光发射机,分布反馈(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因其波长的扩展、高功率激光阵列的出现以及可兼容的激光导光和激光能量参数微机控制的出现而迅速发展、半导体激光器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波长可选择,其应用范围遍及的领域越来越宽广,其的出现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使科技更发达,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应用范围遍及医学、科技、航天交通,通信等各个领域。
自从1962 年世界上第一台半导体激光器(Diode Laser)发明问世以来, 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易于调制、效率高以及价格低廉等优点, 被认为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四十几年来半导体激光器逐步应用在激光唱机、光存储器、激光打印机、条形码解读器、光纤电信以及激光光谱学中, 不断扩大应用范围, 进入了一些其它类型激光器难以进入的新的应用领域。
关键字: DFB、工作波长、边模抑制比、阈值电流、输出光功率一、分布反馈式半导体激光器简介1、分布反馈式半导体激光器是以一定的半导体材料做工作物质而产生受激发射作用的器件.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一定的激励方式,在半导体物质的能带之间,或者半导体物质的能带与杂质能级之间,实现非平衡载流子的粒子数反转,当处于粒子数反转状态的大量电子与空穴复合时,便产生受激发射作用.半导体激光器的激励方式主要有三种,即电注入式,光泵式和高能电子束激励式.电注入式半导体激光器,一般是由GaAS,InAS,Insb等材料制成的半导体面结型二极管,沿正向偏压注入电流进行激励,在结平面区域产生受激发射.光泵式半导体激光器,一般用N型或P型半导体单晶(如GaAS,InAs,InSb等)做工作物质,以其他激光器发出的激光作光泵激励.高能电子束激励式半导体激光器,一般也是用N型或者P型半导体单晶(如PbS,CdS,ZhO等)做工作物质,通过由外部注入高能电子束进行激励.在半导体激光器件中,目前性能较好,应用较广的是具有双异质结构的电注入式GaAs二极管激光器。
dfb激光器温度调制系数

dfb激光器温度调制系数DFB激光器是一种常用的光学器件,其温度调制系数是指当DFB激光器的工作温度发生变化时,激光器输出光功率相对于温度变化的响应系数。
温度调制系数是DFB激光器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对激光器的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DFB激光器的温度调制系数与激光器的结构和材料有关。
一般来说,DFB激光器的温度调制系数是负数,即当激光器的温度升高时,激光器的输出光功率会下降。
这是由于激光器的材料在升高温度时,电子和空穴的载流子浓度会增加,从而增加了材料的损耗。
另外,温度的升高还会导致激光器的谐振腔长度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激光器的工作频率。
为了减小DFB激光器的温度调制系数,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可以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
一些特殊的材料,如InP和GaAs,具有较小的温度调制系数。
此外,采用多量子阱结构和分布布拉格反射镜(DBR)结构的DFB激光器,可以减小温度调制系数。
其次,可以对DFB激光器进行温度补偿。
通过控制激光器周围环境的温度,或者在激光器上加热或冷却部分区域,可以抵消温度对激光器输出功率的影响,从而实现温度补偿。
另外,还可以使用温度稳定的反馈控制系统来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从而减小温度调制系数。
DFB激光器的温度调制系数对其在光纤通信、光纤传感和光谱分析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光纤通信系统中,DFB激光器作为光源,其输出光功率的稳定性和可调性对于保证系统的传输性能和灵活性至关重要。
通过减小温度调制系数,可以提高DFB激光器的温度稳定性,减小温度对激光器输出功率的影响,从而提高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
DFB激光器的温度调制系数还可以用于光纤传感领域。
通过监测DFB激光器输出光功率随温度变化的响应,可以实现对温度的测量。
由于DFB激光器的温度调制系数是已知的,通过测量激光器输出光功率的变化,可以准确地计算出环境温度的值。
因此,基于DFB激光器的温度调制系数的光纤传感技术具有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特点,可以应用于温度监测、温度控制和温度补偿等领域。
两段式dfb激光器阈值及其输出特性的研究

亘查至堕盔堂塑圭堡窒皇堂焦迨窒篁!夏摘要随着通信业务的不断增长,以及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光通信系统同益朝着大容量、高速率、长距离、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相应地,光通信系统中的关键器件成为研究热点。
其中,两段式分布反馈(DistributedFeedback,DFB)半导体激光器可以在一定波长范围内实现单纵模、可调谐工作:同时,它还具有双稳、波长转换等功能。
因此,两段式DFB激光器可望在密集波分复用以及多波长网络中获得应用。
基于两段式DFB激光器中的载流子分布事实,本文对每一段内的载流子浓度用平均场方法处理;对于激光器内的光场分布则应用严格的耦合波理论进行研究,通过将这两种方法有机结合,首次导出了两段式DFB激光器的阈值条件表达式。
该表达式可以用来预测激光器激射工作时,两段载流子浓度和激射波长之闽的相互关系。
在两段式DFB激光器的输出特性研究方面,利用边界条件以及两段之间的连续条件,导出了两段平均光子数密度之间的依赖关系;这和两段式DFB激光器的阈值条件表达式相结合,构造了本文研究激光器输出特性的理论框架。
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每一段等效反射率谱曲线随载流子浓度变化的情况;分析了边界相位的不确定性以及激光器腔长对阈值特性的影响:重点讨论了其中一段工作在吸收状态下的波长调谐性质。
关键字两段式DFB半导体激光器.耦合波方程,速率方程,波长调谐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J页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communicationservicesandthe印plicationofvariousnewtechnologies,opticalfibercommunicationisprogressingtowardgreatcapacity,hi曲speed,longdistanceandnetwork.Accordingly,keycomponentshavebeenoneofthemostactiveresearchproblemsinopficalfibercommunicationsystems.Two·segmentdislributedfeedback(DFB)semiconductorlaserscanachievetuning“tllsinglelongitudinalmodeinacertainwavelengthrange;atthesametime.itssuperiorityalsoincludesbistablityandwavelengthconversion.SoitCallbeexpectedthattwo·segmentDFBlaserswillplayimportantrolesinfutureDWDMandmulti-wavelengthnetwork.Inthispapertheaveragefieldisusedtodescribethecarrierineachsegmentbasedonthecarrierdistributionintwo-segmentDFBlasersandthestrictcoupledwavetheoryisusedtodescribethephotondensity.CombinedwiththesetwOmethods,thethresholdconditionexpressionhasbeenderivedforthefirsttime.Usingthisexpression,theinterrelationofthecarrierdensityineachsegmentandtheemissionwavelengthcanbepredictedwhilethehserislosing.Intheaspectofoutputcharacteristics,afterapplyingtheboundaryconditionsandthecontinueconditionoftwosegments,thecorrelativedependenceOfaveragephotondensityineachsegmenthasbeenobtained.Combiningthisdependencewiththethresholdconditions,thetheoryfoundationissettled.Onthebasisofthis,theeffectivereflectiveindexwiththevariationofthecarrierdensityisdiscnssed.Thistherandomfacetphaseandthelengthofthecavity’Sinfluencepaperalsoanalyzed0nthresholdcharacteristic.Especially,thewavelengthtuningcharacteristicshavebeeninvestigatedindetailwhenonesegmentworksasabsorbedregion.KeywordsTwo—segmentDFBlasers,Coupled-wavetheory,lateequation,Wavelengthtuning亘壹窒适盘堂亟±盟窒生学位论文第1页第1章绪论1.1DFB激光器的简要回顾从七十年代初.出现室温连续工作的半导体激光器起,就开创了半导体激光器发展的新时期,它给整个信息光电子领域带来了蓬勃生机。
DFB 激光器

DFB 激光器性能参数2005/3/7/11:54DFB激光器是在FP激光器的基础上采用光栅虑光器件使器件只有一个纵模输出,此类器件的特点:输出光功率大、发散角较小、光谱极窄、调制速率高,适合于长距离通信。
多用在1550nm波长上,速率为2.5G以上。
DFB激光器有以下性能参数:工作波长:激光器发出光谱的中心波长。
边模抑制比:激光器工作主模与最大边模的功率比。
-20dB光谱宽度:由激光器输出光谱的最高点降低20dB处光谱宽度。
阈值电流:当器件的工作电流超过阈值电流时激光器发出相干性很好的激光。
输出光功率:激光器输出端口发出的光功率。
其典型参数见下表所示:普通结构的分布反馈半导体激光器(DFB-LD),在高速调制状态下会发生多模工作现象,从而限制了传输速率。
因此,设计和制作在高速调制下仍能保持单纵模工作的激光器是十分重要的,这类激光器统称为动态单模(DSM)半导体激光器。
实现动态单纵模工作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半导体激光器内部建立一个布拉格光栅,依靠光栅的选频原理来实现纵模选择。
分布反馈半导体激光器的特点在于光栅分布在整个谐振腔中,光波在反馈的同时获得增益。
因为DFB-LD的谐振腔具有明显的波长选择性,从而决定了它们的单色性优于一般的FP-LD。
在DFB-LD中存在两种基本的反馈方式,一种是折射率周期性变化引起的布拉格反射,即折射率耦合(Index-Coupling),另一种为增益周期性变化引起的分布反馈,即增益耦合(Gain-Coupling)。
与依靠两个反射端面来形成谐振腔的FP-LD相比,DFB-LD可能激射的波长所对应的谐振腔损耗是不同的,也就是说DFB-LD的谐振腔本身具有选择模式的能力。
在端面反射为零的理想情况下,理论分析指出:折射率耦合DFB-LD在与布拉格波长相对称的位置上存在两个谐振腔损耗相同且最低的模式,而增益耦合DFB-LD恰好在布拉格波长上存在着一个谐振腔损耗最低的模式。
DFB激光器调研报告

DFB激光器调研报告
首先,DFB激光器具有较窄的输出光谱,高的光谱纯度和较高的单模光输出功率。
这使得DFB激光器在光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DFB激光器可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作为光源,其稳定的单模输出和窄带宽特性使其成为光纤通信系统中的理想选择。
此外,由于DFB激光器具有较高的光功率和较窄的光谱带宽,因此可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实现远距离传输。
其次,DFB激光器还广泛应用于光纤传感技术中。
光纤传感器用于测量各种物理量,如温度、压力、形变等。
DFB激光器在光纤传感器中作为光源,通过测量激光的频率或相位变化来获得待测物理量的信息。
由于DFB激光器具有较高的频率稳定性和较窄的光谱带宽,因此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光纤传感测量。
此外,DFB激光器还可应用于光存储器件和光开关等光学器件中。
在光存储器件中,DFB激光器作为激发源,通过控制激光的开关来实现光存储和读取。
在光开关中,DFB激光器具有高速开关速度和低驱动电压的特点,能够实现高速光信号的开关和调制。
此外,DFB激光器还可以在医疗领域中应用。
例如,在激光医学中,DFB激光器可用于激光手术、激光治疗等。
激光手术利用DFB激光器的高功率和单模输出特性,实现对组织的高精度切割和照射。
激光治疗则利用DFB激光器的特定波长来对病变组织进行照射和治疗,以实现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DFB激光器在实际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主要应用于光通信、光纤传感、光存储器件、光开关和激光医疗等领域。
随着光电子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增加,DFB激光器未来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dfb激光器调制带宽

dfb激光器调制带宽
DFB激光器调制带宽是指激光器在调制过程中所能传输的最大信号频率范围。
调制带宽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激光器在光纤通信等领域的应用效果。
DFB激光器是一种具有周期性折射率变化的半导体激光器。
通过调制电流或光强,可以改变激光器的输出光信号。
调制带宽是指激光器在调制过程中所能传输的最高频率信号的范围。
DFB激光器调制带宽的大小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激光器的结构设计、材料特性以及调制电流等。
为了提高调制带宽,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优化激光器的波导结构,提高材料的载流子寿命,增加激光器的调制效率等。
在实际应用中,DFB激光器的调制带宽对于光纤通信的传输速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较高的调制带宽可以实现更高的信号传输速率,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
因此,研究和提高DFB激光器调制带宽成为了当前光通信领域的热点问题。
除了光通信领域,DFB激光器还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光纤传感、光存储等。
在这些领域中,调制带宽的大小也对设备的性能和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DFB激光器调制带宽是衡量激光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优化设计和改进制造工艺,可以提高DFB激光器的调制带宽,进而推动
光通信和其他光电领域的发展。
DFB半导体激光器调谐动态波长特性研究

DFB半导体激光器调谐动态波长特性研究刘景旺;李忠洋;张卫中;王清川;安颖;李永辉【期刊名称】《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年(卷),期】2015(000)011【摘要】为了测量半导体激光器在电流调谐下的动态波长,提出了基于光纤延时自外差法的测量方案,阐述了测量原理,研究了拍频与动态波长的递推关系。
应用该实验系统测量了分布反馈式半导体激光器调谐的动态波长特性,与由光谱仪测量的稳态波长特性比较。
结果表明,动态波长与稳态波长随电流变化特性有着类似的非线性规律,在20~100 mA调谐范围内二者差异小于0.002 nm。
此外,通过气体CO2的两条吸收谱线与HITRAN谱库中标准吸收线位置比对,辨识出半导体激光器调谐的动态波长,该辨识出的动态波长值与由延时自外差法推算出的动态波长值比较,二者误差为1 pm ,进而验证了该测量系统的可靠性。
%In order to measure the dynamic wavelength of semiconductor lasers under current tuning ,an improved method of fi‐ber delay self‐heterodyne interferometer was proposed .The measurement principle ,as well the beat frequency and dynamic wavelength of recursive relations are theoretically analyz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system measured the dynamic wavelength characteristics of distributed feedback semiconductor laser and the static wavelength characteristics measurement by the spectrometer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values indicates that both dynamic and static wavelength characteristic with the current tuning a re the similar non‐linear curve .In 20~100 mA current tuning range ,the difference of them is lessthan 0.002 nm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absorption lines of CO2 gas ,and HITRAN spectrum library ,we can identify the dynamic wavelength of the laser .Comparing it with dynamic wavelength calculated by the beat signal ,the difference is only 0.001 nm ,which verifie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experimental system to measure the dynamic wavelength .【总页数】4页(P3220-3223)【作者】刘景旺;李忠洋;张卫中;王清川;安颖;李永辉【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100044;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科学技术处,河北廊坊 065000;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河南郑州 450045;廊坊市气象局,河北廊坊 065000;廊坊市气象局,河北廊坊 065000;华北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河北唐山 063009;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科学技术处,河北廊坊 06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248.4;O433.1【相关文献】1.两段式DFB半导体激光器波长调谐实验研究 [J], 罗斌;吕鸿昌2.两段式DFB激光器波长调谐特性分析 [J], 闫璐;罗斌;潘炜3.可调谐DFB半导体激光器的甲烷检测传感器 [J], 苑彬; 陈书立4.半导体激光器的波长调谐和波长稳定技术 [J], 谢建平;王沛;许立新;章江英;吴云霞;明海5.外腔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动态特性的解析研究 [J], 吴正茂;谢春;李北川;夏光琼;陈建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直接调制DFB激光器诱导的啁啾特性研究

第一章绪论在光纤通信的发展进程中,激光器技术一直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研制成功以来,激光器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作为非常关键的技术,激光器的研究得到了广大学者和研究机构的重视,它给整个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另外,它保有着非常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势头,在科技、军事和医学等方面得到广泛的使用,为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1 激光器的发展十九世纪初,著名的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的设论,基于此假设又提出了黑体辐射公式,在理论方面阐释了黑体辐射分布规律。
十年后,波尔对原子能量量子化提出了假设,提出了利用一系列不连续的能级表征原子内部状态的理论。
随后,爱因斯坦博士在以上理论基础上,又针对普朗克公式进行了分析推导,站在光子量子理论角度,定义了受激辐射理论,指出光子与原子相互作用时,原子可以在光子的辐射场的作用下发生跃迁,同时辐射出一个不同频率的光子。
这一理论的提出奠定了激光技术的基础。
到五十年代,美国Charles博士和前苏联Nikolai博士在爱因斯坦受激辐射理论基础上,利用物质原子的受激辐射来对电磁波进行放大,研制成功了世界上首台微波量子振荡器,微波量子振荡器一经问世,就得到了全世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并成功将其推行至光通信领域,提出了利用开放式光学谐振腔来试验激光器,打造了激光器原型机。
六十年代,美国学者Theodore H. Maiman 结合前人在激光技术方面的成就和基础上,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红宝石固体激光器。
其输出功率达到几瓦,且在单色性、方向性和相干性方面有非常优良的性能,相对于普通光源来讲,以上特性有着本质的区别,一经演示便引起了科学界非常强烈的反响,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1.2 光纤激光器在1961年,Snitzer博士利用特制的微量元素掺杂光纤作为增益介质,成功地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光纤激光器。
此激光器集成了光纤的体积小、结构简单、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和散射性以及无需冷却系统等特点带来的强大优势,在很多指标上已经是远远超过普通的固体激光器。
激光啁啾效应

激光啁啾效应标题:激光啁啾效应:理解与应用引言:激光啁啾效应是激光技术中一种重要的现象,它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深入探讨激光啁啾效应的原理、特性以及其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意义。
通过对激光啁啾效应的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激光技术的本质和应用领域的前沿。
第一部分:激光啁啾效应的基本原理激光啁啾效应是激光光束在传输过程中由于介质的非均匀性而引起的频率变化现象。
我们将详细介绍激光啁啾效应的物理机制,涵盖了介质的非线性效应、相位调制和增益调制等关键概念。
此外,我们还将讨论激光啁啾效应的主要分类和数学表述方式,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描述该现象。
第二部分:激光啁啾效应的特性与测量方法激光啁啾效应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性,例如频率闪烁、相位噪声和线宽增大等。
本节将深入探讨这些特性的物理原因以及如何测量和表征这些特性。
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激光啁啾效应测量方法,包括自相关函数、频谱分析和相位噪声测量等。
通过这些测量手段,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激光系统中的啁啾效应并进行相应的优化。
第三部分:激光啁啾效应的应用领域激光啁啾效应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涉及到许多领域,如激光测距、光学通信、激光雷达等。
本节将围绕这些领域展开具体的讨论,分析激光啁啾效应在各个应用中的影响和意义。
我们将重点关注激光啁啾效应在高分辨率图像采集、光纤通信系统和激光制导技术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并探讨优化啁啾效应以提高系统性能的方法。
第四部分:对激光啁啾效应的观点和理解激光啁啾效应作为激光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其理解和应用对于推动激光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节中,我们将分享我们对激光啁啾效应的观点和理解。
我们将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出发,探讨激光啁啾效应在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中的作用,并展望未来对激光啁啾效应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
结论:通过深入探讨激光啁啾效应的原理、特性和应用领域,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激光技术的本质和相关领域的前沿。
激光啁啾效应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现象。
超短光脉冲波形和啁啾特性的测量研究

论文分类号 TN247 单 位 代 码 10183 密 级 内部 研 究 生 学 号9905014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超短光脉冲波形和啁啾特性的测量研究Shape and Chirp Measurement Research ofUltra-short Optical Pulse作者姓名:时伟专 业: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导师姓名衣茂斌教授及职称:孙伟教授论文起止年月: 1999年9月至2002年6月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超短光脉冲波形和啁啾特性的测量研究作者姓名:时伟专 业: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导师姓名衣茂斌教授及职称:孙伟教授2002年6月提要本文对传统的“强度自相关测量超短光脉冲”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传统方法必须假定脉冲波型才能求得脉冲宽度,本文提出的方法不仅不需要事先假定脉冲的波型,而且充分利用了传统相关测量法所忽略的“电场自相关函数”和“干涉自相关函数”,不但测得了脉冲宽度,而且可以再现脉冲波形和啁啾特性。
由于处理过程复杂,因此用C++Builder编写了相应的测量软件,提高了测量过程的速度和准确性。
光脉冲的啁啾、噪声、模式等特性影响各类自相关函数的特征,为此,文中利用高斯型脉冲对自相关函数进行了模拟,研究了不同啁啾特性、不同噪声特性条件下自相关函数的特征,并分析了导致这些特征产生的原因。
通过自相关函数的模拟,不仅验证了上述测量程序的正确性,而且为实验数据的获取提供了指导意义。
为了简化测量系统,文中用M++语言实现了滤波器和检波器的功能,通过对模拟自相关函数的抽样离散和滤波处理,获得了脉冲测量程序所需的数据。
软件滤波的实现,不仅提高了测量的精度,更增加了测量系统的灵活性。
本文第二部分针对半导体激光器的高速封装进行了研究,为了解决电信号的匹配输入,用“背地共面波导”结构设计并制作了渐变型微波阻抗变换线,此变换线具有频带宽、体积小、强度大、易于加工等优点;为了解决光信号的耦合输出问题,文中提出了两种可行的办法,并对基于光纤微透镜耦合的方法设计了微透镜的最佳结构。
光发送机设计中调制器的啁啾分析

论文题目:基于optisystem光发送机设计中铌酸Mach-Zehnder调制器的啁啾分析专业:学生: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摘要作为一个完整的光通讯系统,光发送机是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将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并有效地把光信号送入传输光纤。
光发送机的核心是光源及其驱动电路。
现在广泛应用的有两种半导体光源:发光二级管(LED)和激光二级管(LD)。
在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Mach-Zehnder集成光波导电光调制器作为一种信号源的外调制器,它可以获得很窄的调制信号谱宽,降低光纤色散的影响。
此外,Mach-Zehnder 集成光波导电光调制器调制速率高,能很好的满足光纤通信系统向更高速率发展的要求。
这些特点令它成为当前大容量光纤传输网络和高速光电信息处理系统中的关键器件,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毕业设计主要完成的内容:基于optisystem的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发送机设计,它的作用是将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有效地把光信号送入传输光纤, 并详细讨论了影响啁啾参数的因素。
导出了Mach-Zehnder结构外调制方式调制器的啁啾参数表达式,研究表明该结构调制器频率啁啾不为零,而且调制器的直流偏置漂移对啁啾的影响很小。
【关键词】光纤通信,光发送机,Optisystem,啁啾分析【论文类型】论文topic: Based on optisystem optical transmitter design niobic acidAnalysis of Mach-Zehnder modulator chirpMajor:Name:Signature:Supervisor:Signature:ABSTRACTAs a complete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optical transmitte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t, it is the role of the electrical signals into light signals, and effectively put the light signal into the transmission fiber. The core of an optical transmitter is thesource and driving circuit. Now widely used two kind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 light emitting two tubes (LED) and laser diode (LD) .In high-speed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system, Mach-Zehnder integrated optical waveguide electro-optic modulator as a signal External modulator source, it can obtain the modulation signal is very narrow spectral width, reducing the effect of fiber dispersion. In addition,Mach-Zehnder integrated optical waveguide electro-optic modulator modulation rate is high, can be very good to meet the fiber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High speed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These features make it become large capacity optical fiber transmission network and high speed optical telecommunication the key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there are broa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This paper mainly completed the design of optical transmitter in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it is the role of the electrical signals into light signals, and effectively put the light signal into the optical fiber, the chirp parameter expression modulator Mach-Zehnder external modulation is deduced, studies show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modulator frequency chirp is not zero, but the impact is very small DC bias on the chirp modulator. Factors affecting the chirp parameter are discussed in detail.【Keywords】Optical communication,Optical transmitter,Optisystem, Analysis of chirp 【Type of thesis】Thesis type目录1 绪论21.1研究背景及意义31.2国内外研究状况41.3研究的主要内容51.4本章小结52光发送机62.1光发送机的结构62.2光发送机的作用72.3光发送机的调制方式82.3.1 直接调制方式82.3.2外调制方式92.4光发送机的主要技术指标92.4.1 平均发光功率Ps102.4.2 谱宽δλ102.4.3光源器件的寿命112.5本章小结113铌酸锂的性质及应用113.1铌酸锂晶体的介绍113.2铌酸锂生长方法133.2.1双柑祸连续加料法133.2.2助熔剂法133.2.3气相输运平衡技术133.3铌酸锂的光学性质133.3.1紫外可见光谱133.3.2折射率143.4铌酸锂调制器143.5铌酸锂的研究价值153.6本章小结154.光发送机(Optical Transmitters)设计154.1 Optisyetem软件简介154.2光发送机设计164.2.1设计原理164.2.4数据分析254.3 本章小结265 总结和展望27参考文献281 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正向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宽带化的方向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在光纤通信的发展进程中,激光器技术一直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研制成功以来,激光器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作为非常关键的技术,激光器的研究得到了广大学者和研究机构的重视,它给整个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另外,它保有着非常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势头,在科技、军事和医学等方面得到广泛的使用,为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1 激光器的发展十九世纪初,著名的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的设论,基于此假设又提出了黑体辐射公式,在理论方面阐释了黑体辐射分布规律。
十年后,波尔对原子能量量子化提出了假设,提出了利用一系列不连续的能级表征原子内部状态的理论。
随后,爱因斯坦博士在以上理论基础上,又针对普朗克公式进行了分析推导,站在光子量子理论角度,定义了受激辐射理论,指出光子与原子相互作用时,原子可以在光子的辐射场的作用下发生跃迁,同时辐射出一个不同频率的光子。
这一理论的提出奠定了激光技术的基础。
到五十年代,美国Charles博士和前苏联Nikolai博士在爱因斯坦受激辐射理论基础上,利用物质原子的受激辐射来对电磁波进行放大,研制成功了世界上首台微波量子振荡器,微波量子振荡器一经问世,就得到了全世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并成功将其推行至光通信领域,提出了利用开放式光学谐振腔来试验激光器,打造了激光器原型机。
六十年代,美国学者Theodore H. Maiman结合前人在激光技术方面的成就和基础上,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红宝石固体激光器。
其输出功率达到几瓦,且在单色性、方向性和相干性方面有非常优良的性能,相对于普通光源来讲,以上特性有着本质的区别,一经演示便引起了科学界非常强烈的反响,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1.2 光纤激光器在1961年,Snitzer博士利用特制的微量元素掺杂光纤作为增益介质,成功地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光纤激光器。
此激光器集成了光纤的体积小、结构简单、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和散射性以及无需冷却系统等特点带来的强大优势,在很多指标上已经是远远超过普通的固体激光器。
但由于光纤技术的发展制约,其波导纤维传输损耗非常高,达到一千多分贝每公里,光信号的能量衰减极其严重,这直接制约着光纤激光器的发展与应用。
众所周知,华裔科学家高坤博士在1966年发表了一篇关于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的论文,文中提到光纤的介质自身的损耗由瑞利散射效应决定,但从理论上来讲该数值可以降到很低,由此,人们通过对光纤的加工工艺进行改进最后制造出了损耗较低的光纤。
此后不久,Stone博士和Burrus博士在1973年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的光纤激光器,其特点是采用断面泵浦的掺钕光纤增益介质,对比于其他的掺杂物,稀土元素钕的增益效果和激光器性能最优。
到了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各个激光器研究机构的研究焦点渐渐地集中到了掺饵光纤激光器,这种激光器在1550nm波长变化范围内产生超短脉冲,由此,光纤激光器可以应用在很多工程中,例如传感器和传感器网络、光纤通信系统和机械、医疗等。
目前,光纤激光器的主要研究热点集中在高功率、窄线宽、波长可调谐以及超短脉冲等方面,它的主要应用场景可为光信息存储、光纤通信系统、医疗器械和光纤传感等提供非常好的光源。
1.3 DFB激光器FBG是Fiber Bragg Grating 的缩写,意为光纤布拉格光栅。
简而言之,光纤布拉格光栅是指纤芯折射率周期性变化的光纤,在光纤的纤芯内设计成空间上相位周期性分布的光栅,达到在纤芯内形成一个窄带的能够投射或者反射的滤波器和反光镜。
利用这个特性制造出很多性能独特的光纤材料器件。
此类器件的突出特点是反射波段打、额外衰减小、体积较、耦合性能优、兼容性非常强,且不会受到复杂电磁环境的干扰,这一系列优异性能,使得光纤布拉格光栅在光纤通信系统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就目前而言,分布反馈式(DFB)半导体激光器的理论基础基本已经完善,其主要的运行原理和特性分析都已经分析清楚,但基于外差的半导体激光器系统的理论研究也不是非常全面,理论基础和工作特性都有待深入研究,同时,鉴于外差分布反馈半导体激光器的反馈原理,且仅由瑞利散射效应控制,后向的散射系数较小,因此外差式分布反馈半导体激光器的阈值泵浦功率要求较高,受上述因素影响,激光器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
本论文在导师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针对于外差式分布反馈半导体激光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
文中研究了两种基于外差结构的半导体激光器,并且通过改变调制信号的幅度和频率,通过测量系统的拍品输出激光信号,探究直接调制半导体激光器的啁啾特性与调制电流的幅度和频率之间的变化关系。
1.5 论文结构安排本论文主要研究分布反馈式半导体激光器的啁啾特性以及调制电流的幅度和频率之间的作用规律,论文的主要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
介绍激光技术的研究进展、DFB激光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了论文的研究意义与实际价值。
第二章,是FDB激光器的基本理论分析。
主要对FDB激光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系统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构建数学模型。
第三章,利用optisystem软件对FDB激光器结构进行仿真分析,并通过初步的仿真确立了影响FDB激光器性能的主要因素,以及对应的作用规律,并结合数学模型对不同泵浦功率下的输出光谱进行了仿真。
第四章,主要提出了两种外差型FDB激光器结构进行了分析。
对于不同的啁啾特性对FDB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和光谱特性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分析,总结出两种结构对于激光器整体性能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其性能提供理论和仿真依据。
第五章,全文总结。
对本论文的研究工作进行整合与总结,并分析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工作作出展望。
第二章反馈光纤布拉格光栅激光器的基本原理2.1 激光的产生众所周知,激光具有传输性能好、功率高、单色性强等特点,尤其是在光纤介质中的传输特性,激光在光纤通信技术、经济、医学和军事等领域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
2.1.1原子能级理论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和离子构成的。
原子是由原子核以及围绕其做高速运动的若干电子组成,原子核所带电荷呈正电,电子则带有负电荷,表现出来的总电荷量为零,因此原子为电中性粒子。
当原子内部释放出电子后,则原子表现出正电性,形成正离子;反之,形成的是负离子。
而分子是若干原子的组成结构。
本论文中只以原子为主要研究对象,离子与分子的情况不再做详尽的分析与讨论,但作用机理大致相同。
在原子中,原子核和电子分别带有不同属性的电荷,因此二者相互吸引,具有电势能。
电子围绕着原子核的高速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自身势能统称为原子的内能。
电子的运动状态有许多种,其每一种状态对应于一个确定的原子能量值,我们称之为原子能级。
根据波尔原子理论可知,原子的能级为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值,而且对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其能级分布一致。
图2-1 原子的能级结构上图为原子的能级结构示意图,其中纵坐标为原子内部能量,由能量变化可以分为高能级和低能级。
途中的E1能量为最小,我们称之为基态,E2表示能量高于基态的能级的统称,我们称之为激发态。
而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的原子都是出于基态。
2.1.2 光子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爱因斯坦博士在光量子理论的基础上,重新定义推导了普朗克公式,并第一次提出了自发辐射跃迁理论、受激吸收跃迁理论和受激辐射跃迁理论,建立了光子与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
如图2-2所示。
其中E1为低能级,而E2为高能级。
图2-2 光子与原子相互作用的示意图(a)自发辐射(b)受激吸收(c)受激辐射a)自发辐射原理:当没有外界辐射场作用时,E2能级的原子自发跃迁至E1,同时释放出一个能量为hv的光子,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自发辐射跃迁,其释放出的光子就是自发辐射。
b)受激吸收原理:当物质收到能量为hv的辐射场激励时,E1能级的原子吸收光子能量并向E2跃迁,此过程即为受激吸收。
c)受激辐射原理:原子收到能量为hv的辐射场激励时,处于E2能级的原子跃迁至E1能级并辐射出一个能量为hv’的光子,此过程为受激辐射。
在一般的情况下,作用介质中几乎同时存在受激吸收、受激辐射和自发辐射三种效应,只是不同情形下的强弱不同。
自发辐射跃迁过程不受外界辐射场的干扰,其传播方向、偏振态和相位都没有规律,并无相干性。
受激辐射在辐射场的作用下发生跃迁,根据量子理论分析如下:受激辐射出的光子与激励光子的波长、相位、波矢和偏振方向均保持一致,因此,受激辐射和激励源保持相同光子态,在同一激励作用下的受激辐射是相干光。
在入射辐射场的作用下,受激辐射光波可以对光波进行放大,这个原理构成了激光器的理论基础。
2.1.3 粒子束的反转设E1和E2表示原子的两个能级,前者为低能级,后者代表高能级。
E1和E2分别包含g1和g2两个不同的运动状态,我们称之为相应能级的简并度。
假设单位体积内处于E1和E2的离子数分别为n1和n2,n1和n2则成为其对应能级的离子数密度。
在热平衡状态下,物质各能级上的粒子数是遵循玻尔兹曼统计规律:n2 n1=g2g1e−(E2−E1)/KT=g2g1e−hv/KT(2-1)上式中,K为玻尔兹曼常数,T为热平衡中的绝对温度。
上式可以改写为:n2 g2g1n1=e−(E2−E1)/KT(2-2)式中,n2g2和g1n1分别是E2和E1对应的单位能态上的粒子数的密度,处于相同能级上的例子虽然具有相同的能量,但运动状态并不相同,因而能态不同。
物理学家认定通常实现粒子数的反转要依靠两个以上的能级,只有注入高功率的泵浦光才能将处于低能级的粒子抽运到高能级态。
一般情况下,通常使用气体放电的办法来实现,将具有动能的点子去激发激光材料;另外,也可以采用光激励的方法,即用脉冲光源来照射光学谐振腔内的介质原子。
除此之外,还有热激励和化学激励等方法都可用于激光的产生。
尤为重要的是,为将激光持续不断的输出,必须不断地泵浦以不断补充高能级的粒子向低能级跃迁的消耗量。
2.2 激光器的基本结构一般激光器是由泵浦光源、增益介质和光学谐振腔三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图2-3 激光器的基本结构示意图1)泵浦光源需要外界源源不断的为激光器提供能量,维持增益介质处于反转状态,根据增益介质及其工作原理的差异,可将泵浦光源划分为光能、电能及其化学能等。
2)增益介质激光器的核心组成部分就是激光增益介质,它是用于粒子数反转和受激辐射。
只有在泵浦光源源源不断提供了能量之后,增益介质的粒子处于非热平衡状态,才能实现粒子数的反转,进而粒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形成激光。
3)光学谐振腔通常光学谐振腔是由两个反光镜构成,一个是全反射镜,一个是半透半反型透镜。
谐振腔中,增益介质在泵浦源的作用下,电子发生自发辐射,其中沿着谐振腔轴方向的辐射光子由于腔镜的反射作用而形成来回的往复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