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五年级《酸奶的秘密》优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酸奶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酸奶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酸奶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营养成分;2. 能够掌握酸奶的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 能够培养学生对健康饮食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酸奶的起源与历史;2. 酸奶的制作原理;3. 酸奶的营养成分;4. 酸奶的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安排:第一课时:介绍酸奶的起源与历史,引导学生了解酸奶的悠久历史和文化意义。

第二课时:讲解酸奶的制作原理,通过实验展示酸奶的制作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

第三课时:讲解酸奶的营养成分,分析酸奶对人体健康的益处,并与其他乳制品进行对比。

第四课时:介绍酸奶的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导学生如何选购、存放和食用酸奶。

四、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酸奶的制作过程和营养成分;2.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参与酸奶的制作实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酸奶的认识和体会。

五、教学评价:1. 完成课堂作业:要求学生整理一份关于酸奶的资料汇总,并附上个人的理解和感想;2. 参与实验操作:评定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包括操作规范、实验数据记录等;3. 答辩展示:鼓励学生进行口头答辩,分享对酸奶的认识和体会。

六、教学资源:1. 课件资料:准备相关的课件资料,包括酸奶的制作原理、营养成分等内容;2. 实验器材:准备酸奶制作所需的实验器材和原料;3.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酸奶知识书籍和文章。

七、教学反思:1. 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教学效果;2. 细化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提升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以上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了解酸奶的秘密,提高他们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酸奶的历史和制作方法,明白酸奶的营养成分及对健康的益处;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团队合作和实验分析的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勇于探索的品质,培养学生对健康饮食的重视意识。

《酸奶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酸奶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酸奶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酸奶的历史渊源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对酸奶的兴趣和认识。

2.进修酸奶的营养成分和功效,提高学生的营养认识和健康素养。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制作酸奶,锻炼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

4.增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酸奶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2.酸奶的营养成分和健康功效。

3.酸奶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4.酸奶的鉴别方法和保存技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酸奶的营养成分和健康功效是本次教学的重点,学生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

2.酸奶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是本次教学的难点,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加深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方法:1.讲授相结合: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进修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酸奶的相关知识。

2.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酸奶的制作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掌握制作技巧。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酸奶制作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有关酸奶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对酸奶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讲解:教师讲解酸奶的起源、营养成分和健康功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3.实践:组织学生进行酸奶的制作实践活动,指导他们按照制作步骤操作,确保制作过程顺利进行。

4.品尝:让学生品尝自己制作的酸奶,引导他们品味和感受酸奶的美味和营养。

5.总结: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加深对酸奶的理解和认识。

六、作业设计:1.书面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酸奶的文章,包括酸奶的起源、营养成分和健康功效等内容。

2.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制作一份酸奶,并记录制作过程和感受,分享给同砚和老师。

3.口头作业:要求学生在班级展示自己制作的酸奶,并分享制作心得和体会。

七、评判方式:1.书面评判:对学生的书面作业进行评阅,评判内容包括文采、观点和论据的质量等。

2.实践评判:对学生的实践作业进行评估,评判内容包括制作过程的规范性、成品的质量等。

《酸奶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

《酸奶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

《酸奶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酸奶的制作过程和营养成分;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3. 提高学生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1. 酸奶的起源和历史;2. 酸奶的制作过程;3. 酸奶的营养成分;4. 酸奶与健康饮食的干系。

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结合实例,引导学生了解酸奶的起源和历史;2. 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酸奶,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酸奶的营养成分,并与其他食物进行比较;4. 观看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酸奶与健康饮食的干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酸奶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猜测酸奶的制作过程;2. 讲解:教师讲解酸奶的起源和历史,让学生了解酸奶的重要性和价值;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酸奶的制作实验,通过实践掌握酸奶的制作过程;4. 分析:学生讨论酸奶的营养成分,并与其他食物进行比较,了解酸奶的营养价值;5. 总结:学生通过小结和讨论,总结酸奶与健康饮食的干系,形成对酸奶的全面认识。

五、教学评判:1.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评判实验过程和结果;2. 问卷调查:学生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同砚对酸奶的认识和喜好水平;3. 小组展示:学生结合实验结果和讨论,进行小组展示,分享对酸奶的认识和体会。

六、拓展延伸: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酸奶生产厂家,了解酸奶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2. 健康饮食讲座:邀请营养师或专家进行健康饮食讲座,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选择食物;3. 酸奶品尝会:组织学生品尝各种口味的酸奶,培养他们对不同口味的酸奶的喜好和品味。

七、教学资源:1. 图书资料:《酸奶的秘密》等相关图书;2. 视频资料:关于酸奶制作和营养的视频;3. 实验器械:酸奶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器具;4. 实地考察:酸奶生产厂家的联系方式和参观安排。

八、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2. 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和参与度;3. 教学资源:是否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4. 教学评判:是否能够客观评判学生的进修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五年级科学上册《6 酸奶的秘密》教案 粤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6 酸奶的秘密》教案 粤教版

《6 酸奶的秘密》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细菌的形态。

2.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

3.认识细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4.了解病毒也是生物中的一类。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细菌形态的观察,进行科学的比较与描述。

2.通过制作酸奶的活动,培养提出问题、猜测和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科学是不断地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学习。

2.学习利用互联网搜集信息,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酸奶制作过程,知道乳酸菌的作用。

教学难点:根据现象推理判断,设计对比实验,通过对比实验理解酸奶的秘密是细菌(乳酸菌)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1、鲜奶,酸奶,清洁的容器、温度计、时钟、保温瓶、糖、锅及汤匙、(学生自己准备)。

2、细菌、病毒的图文资料。

四、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导入出示课本图片。

讲述故事情景(一天,波波和琪琪来到妍妍家坐客。

)妍妍从冰箱里取出了酸奶来招待同学。

她告诉同学,这些酸奶是她自己制作的。

问题大家是否知道,酸奶是怎样制成的呢?目的创设活动情景,引出探究活动的问题。

新课讲解:活动一:动手制酸奶(回家做)导入出示酸奶的制作材料。

问题酸奶是怎样做的呢?演示向学生讲述酸奶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布置学生课后完成制作过程。

媒体出示课本图。

观察注意观察鲜奶与酸奶在颜色、状态、气味、味道方面的不同。

讨论酸奶是用鲜奶制成的。

鲜奶是如何变成酸奶的呢?在制作过程中,你认为最关键的一个步骤是什么?猜测把自已的猜测写下来,并汇报交流。

小结酸奶中有一种微生物,在合适的条件下,这种微生物会使鲜奶变成酸奶。

交流各小组互相品尝课间餐的酸奶,说说酸奶的味道。

讨论是哪些条件影响了酸奶的味道呢?(鲜牛奶温度,加入酸奶的量,保温时间,其他添加物等。

)设计设计一个对比实验表,课后研究每个条件对酸奶味道的影响。

交流针对课后对比实验结果,交流心得。

目的通过初步实验了解牛奶变成酸奶的过程,探究酸奶的成因。

再次通过设计对比实验,认识到酸奶制作过程(乳酸菌繁殖)需要适宜的条件。

【教学设计】酸奶的秘密

【教学设计】酸奶的秘密
一)细菌:
1、细菌的形状:
①小组交流:观察描述三种细菌的形状。
②教师总结,评价:
第一种细菌因为像一根根小杆,被科学家称为杆状细菌;第二种细菌因为像一个个小球,被科学家称为球状细菌;第三种细菌因为像一个个螺旋楼梯,被科学家称为螺旋状细菌。
2、细菌的大小:
①体验:将米粒分成几份。请同学们各从杯子里拿出一粒米,请你想办法把它们把它分成很多份。越多越好。时间是1分钟。
品尝1号酸奶机制作出来的酸奶,用扇闻法闻一闻2号酸奶机里的牛奶。
课堂教学
一、课堂引入:
1、谈话引入:我们上节课做了制作酸奶的对比实验,我们在1号酸奶机里加入了酸奶,2号酸奶机里没有加入酸奶。晚上我们对两个酸奶机里的牛奶进行了鉴赏,发现哪个酸奶机里的牛奶变成酸奶了?
2、观看视频:《酸奶》。
二、新课教学:
④小组交流:
细菌的这种繁殖方式会使它的数量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教师讲述:细菌生活的地方: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三)病毒
1、观看视频:《细菌与病毒》。进一步了解细菌,初步了解病毒。
2、带着问题自学《最小的生命体——病毒》
*问题:
①病毒是不是生物?
②目前人类所了解的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生物是什么?
③病毒能不能独立生活?
③实验材料:酸奶1杯、牛奶2盒、酸奶机2个、剪刀1把、勺子1个。
④实验方法与步骤:先将工具洗净、消毒;然后用剪刀剪开2盒牛奶,将2盒牛奶分别倒进2个酸奶机中,在1号酸奶机里加入酸奶,用勺子搅拌均匀,将2个酸奶都盖好,插上电。
三、总结:
1、学生回忆学习到了什么样的科学方法?
2、教师总结:进行科学探究都要经历: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这几个环节。
四、课后作业:

粤教版科学五上第6课《酸奶的秘密》教学设计

粤教版科学五上第6课《酸奶的秘密》教学设计

粤教版科学五上第6课《酸奶的秘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酸奶的秘密》是粤教版科学五上第6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酸奶的制作过程以及其中的秘密。

教材通过介绍酸奶的历史、制作原理以及酸奶的营养价值,使学生对酸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教材还包括了实验操作部分,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酸奶,从而更好地理解酸奶的制作过程。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食品的制作过程以及营养价值。

但是,对于酸奶的制作原理以及其中的秘密,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酸奶的制作过程,揭示其中的秘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酸奶的制作过程,掌握酸奶的制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提高他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酸奶的制作过程,酸奶的制作方法。

2.难点:酸奶的制作原理,酸奶的营养价值。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酸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酸奶的制作原理以及其中的秘密。

3.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酸奶制作所需的材料:牛奶、酸奶菌、糖、容器等。

2.提前让学生了解酸奶的制作过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操作。

3.准备PPT,用于展示酸奶的制作过程以及相关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酸奶的历史,引导学生对酸奶产生兴趣。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想知道酸奶是如何制作的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酸奶的制作原理以及制作方法。

通过PPT展示酸奶的制作过程,让学生对酸奶的制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酸奶制作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掌握酸奶的制作方法。

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6 酸奶的秘密》教案

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6 酸奶的秘密》教案

《6 酸奶的秘密》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细菌的形态。

2.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

3.认识细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4.了解病毒也是生物中的一类。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细菌形态的观察,进行科学的比较与描述。

2.通过制作酸奶的活动,培养提出问题、猜测和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科学是不断地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学习。

2.学习利用互联网搜集信息,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酸奶制作过程,知道乳酸菌的作用。

教学难点:根据现象推理判断,设计对比实验,通过对比实验理解酸奶的秘密是细菌(乳酸菌)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1、鲜奶,酸奶,清洁的容器、温度计、时钟、保温瓶、糖、锅及汤匙、(学生自己准备)。

2、细菌、病毒的图文资料。

四、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导入出示课本图片。

讲述故事情景(一天,波波和琪琪来到妍妍家坐客。

)妍妍从冰箱里取出了酸奶来招待同学。

她告诉同学,这些酸奶是她自己制作的。

问题大家是否知道,酸奶是怎样制成的呢?目的创设活动情景,引出探究活动的问题。

新课讲解:活动一:动手制酸奶(回家做)导入出示酸奶的制作材料。

问题酸奶是怎样做的呢?演示向学生讲述酸奶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布置学生课后完成制作过程。

媒体出示课本图。

观察注意观察鲜奶与酸奶在颜色、状态、气味、味道方面的不同。

讨论酸奶是用鲜奶制成的。

鲜奶是如何变成酸奶的呢?在制作过程中,你认为最关键的一个步骤是什么?猜测把自已的猜测写下来,并汇报交流。

小结酸奶中有一种微生物,在合适的条件下,这种微生物会使鲜奶变成酸奶。

交流各小组互相品尝课间餐的酸奶,说说酸奶的味道。

讨论是哪些条件影响了酸奶的味道呢?(鲜牛奶温度,加入酸奶的量,保温时间,其他添加物等。

)设计设计一个对比实验表,课后研究每个条件对酸奶味道的影响。

交流针对课后对比实验结果,交流心得。

目的通过初步实验了解牛奶变成酸奶的过程,探究酸奶的成因。

再次通过设计对比实验,认识到酸奶制作过程(乳酸菌繁殖)需要适宜的条件。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酸奶的秘密教学方案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酸奶的秘密教学方案
③ 细菌大部分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少数 能光合作用。如蓝细菌、紫细菌
变 形 链 球 菌
细菌的模样
拓展 细菌是一种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 的微生物。
④ 细菌有功有过。利用细菌可以制造新的 药品和食物,如酒精、醋、消炎药。
二战最伟大的发明——青霉素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青霉菌菌落 生长受抑制的葡萄球 菌 葡萄球菌菌落
酸奶的秘密
自己动手做酸奶
活动1
原料: 1、酸奶50ml(或酸奶菌0.5g) 2、甜牛奶(或纯牛奶+白砂糖)250ml
工具: 开水消毒后的杯子、勺子、保温瓶。
现象 | 如何做酸奶
PART 1 ● ● ● ● ● ● ● ●
自制酸奶
五步法
1
牛奶煮开, 凉至约35℃
2
取出一勺酸奶放牛奶里
3
盖上一层保鲜膜并保温
4
在40度环境下放8-10h
5
美味的自制酸奶完成!
注意事项
▲卫生——所有器具要消毒; ▲温度——保持在35℃~40 ℃; ▲保存——酸奶要放入冰箱冷藏,
并尽快食用。
变质酸奶会引起肠胃不适,甚至中毒!
①乳酸菌 ②适宜的温度 ③发酵时间
细菌的模样
拓展 细菌是一种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 的微生物。
① 细菌体积很小,几万个在一起才有头发丝 那么粗。它们有三种基本形态:
杆状细菌
球状细菌
螺旋状细菌
细菌的模样
拓展 细菌是一种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 的微生物。
② 细菌繁殖很快,一个细菌靠分裂生殖可以 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细 菌 增 殖
细菌的模样
拓展 细菌是一种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 的微生物。

《酸奶的秘密》教学设计方案

《酸奶的秘密》教学设计方案

《酸奶的秘密》教学设计方案《《酸奶的秘密》教学设计方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学习主题介绍主题内容简介:在《酸奶的秘密》一课中,通过制作酸奶的活动,培养学的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猜测和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

学情分析前需知识掌握情况:学生经过两年的科学课教学,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有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

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对微课的认识:微课可以剖析知识点,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

微课是学生学习的有益补充。

也是老师教学的得力助手。

学生特征分析学习态度:五年级的的学生是好知欲望非常强烈的,微课是新鲜事物,他们会充满好奇,会很感兴趣的。

学习风格:五年级的学生喜欢做实验,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喜欢探究问题,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

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分析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目的:1、了解制作酸奶所需要准备的器具。

2.了解酸奶的制作材料。

3.掌握酸奶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4、通过制作酸奶的活动,培养学的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时机:在动手做酸奶环节,教师利用微课向学生演示酸奶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方式:观察、交流、思考、探究。

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片段设计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组织与管理如何确保学生学习了微课:家长配合监督完成。

如何评价微课学习效果:1、教师通过课堂上学生的交流、讨论及问题回答情况了评价微课的学习效果。

2、教师通过让学生回家动手做酸奶,利用课间品尝学生在家所做酸奶来评价微课学习效果。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1单元《6酸奶的秘密》粤教版.doc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1单元《6酸奶的秘密》粤教版.doc

1.6酸奶的秘密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1)知道酸奶是由乳酸菌使牛奶发酵而成的。

(2)了解人类合理利用微生物能使食品更易保存。

2.科学探究(1)经历自己动手做酸奶的过程。

(2)通过完成“探究酸奶形成的合适条件”的实验,培养提出问题、猜测和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

3.科学态度(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并采用合理的方法,利用身边的材料,完成探究、设计与制作,养成创新精神。

二、教学指引1・活动安排思路活动安排活动题目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力要求活动1动手做酸奶动手做酸奶,找到牛奶变成酸奶的关键观察、制作、比较、推理和判断活动2控制酸奶形成的条件设计控制变量实验“探究酸奶形成的合适条件”,了解乳酸菌的作用观察、推理、分析和归纳2.活动指引生活情境:波波和琪琪在妍妍家里做客。

妍妍从冰箱里拿出自制的酸奶请大家品尝。

产生问题:小朋友饮用酸奶,感觉酸奶真好喝!同吋提出“酸奶是怎样制成的呢?"驱动任务:学生对酸奶并不陌生,但是,大部分学生并不知道酸奶是怎样制成的。

通过这个情境,引岀让学生研究酸奶制作过程的任务。

活动1动手做酸奶酸奶是利用新鲜牛奶作为原料制成的一种美味食品。

如果掌握了方法, 学生可以口己制作酸奶。

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亲历酸奶的制作过程,从中找出酸奶制作的关键步骤一一加新鲜酸奶;理解牛奶制成酸奶是由于细菌(乳酸菌)在起作用,感受细菌的存在。

(图片说明:左图为牛奶与酸奶,中图为加热牛奶,右图为往牛奶中加入酸奶。

)教师可指导学生按照教科书中的步骤口己动手制作酸奶。

实验前应让学生洗净双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准备一些一次性口罩提供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卫生意识。

1・认识制作酸奶的主耍材料及工具:一盒新鲜牛奶和一盒酸奶,勺子(用来盛取酸奶及搅拌),盛鲜牛奶和酸奶的碗(用于调和),保温瓶(用于发酵)。

2•把鲜牛奶煮开,再凉至35°C左右。

在35°C^40°C的温度下,更有利于乳酸菌发酵。

《酸奶的秘密》 说课稿

《酸奶的秘密》 说课稿

《酸奶的秘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酸奶的秘密》。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酸奶的秘密》是一节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营养价值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这一内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酸奶的定义、制作过程、所需原料和工具、发酵原理以及酸奶的营养价值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对酸奶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具体年级的学生。

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如细胞结构、微生物的作用等,这为理解酸奶的发酵原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然而,他们对于酸奶制作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简单的实验操作能力,但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说出酸奶的定义和主要成分。

(2)学生能够描述酸奶的制作过程和发酵原理。

(3)学生能够掌握酸奶制作的基本操作方法,成功制作出酸奶。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酸奶制作的视频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酸奶制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2)让学生体验到制作酸奶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培养学生的生活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酸奶的发酵原理。

《酸奶的秘密》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酸奶的秘密》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酸奶的秘密》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酸奶的秘密》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酸奶的秘密》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和能力要求科学知识目标:1.了解细菌的大小;2.了解细菌的形状;3.了解细菌的繁殖方式及速度;4.了解病毒也是生物中的一类。

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对细菌形态的观察,进行科学的比较与描述。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科学是不断地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学习;2.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学生模拟实验材料:米粒、薄纸。

多媒体资源:《酸奶的秘密》第二课时PPT课件、《酸奶》视频资源、《细菌与病毒》视频资源。

其他资源:学生科技实践作业《酸奶的秘密》。

课前活动品尝1号酸奶机制作出来的酸奶,用扇闻法闻一闻2号酸奶机里的牛奶。

课堂教学一、课堂引入:1、谈话引入:我们上节课做了制作酸奶的对比实验,我们在1号酸奶机里加入了酸奶,2号酸奶机里没有加入酸奶。

晚上我们对两个酸奶机里的牛奶进行了鉴赏,发现哪个酸奶机里的牛奶变成酸奶了?2、观看视频:《酸奶》。

二、新课教学:一)细菌:1、细菌的形状:①小组交流:观察描述三种细菌的形状。

②教师总结,评价:第一种细菌因为像一根根小杆,被科学家称为杆状细菌;第二种细菌因为像一个个小球,被科学家称为球状细菌;第三种细菌因为像一个个螺旋楼梯,被科学家称为螺旋状细菌。

2、细菌的大小:①体验:将米粒分成几份。

请同学们各从杯子里拿出一粒米,请你想办法把它们把它分成很多份。

越多越好。

时间是1分钟。

②小组交流:对比刚才的体验实验和10亿个细菌才有一粒米那么大这个数据,说说自己对细菌大小的感受。

3、细菌的繁殖:①观看视频《细菌的繁殖》,了解细菌繁殖的方式和速度。

②体验:将一张纸对折6次,然后展开,数一数有多少个小长方形。

③故事:印度国王赏赐麦粒:有一个术士送给了国王一盘棋,并教会了国王下棋。

然后要求国王赏赐给他一些麦粒,他说:“我想要能放满这个棋盘的麦粒。

《酸奶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酸奶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酸奶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了解酸奶的起源和制作方法;2)学习酸奶对人体的益处和作用;3)掌握酸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食用技巧。

1.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判断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1.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实践意识;3)促进学生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关注。

二、教学内容2.1 什么是酸奶2.2 酸奶的制作方法2.3 酸奶的营养价值2.4 酸奶的应用及食用技巧三、教学步骤3.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有关酸奶的图片、视频或实物,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导他们思考“酸奶是什么”、“酸奶有什么好处”等问题。

3.2 学习过程1)介绍酸奶的起源和制作方法,通过简单的实验或视频展示演示给学生观看,让他们亲身体验酸奶的制作过程;2)引导学生探讨酸奶的营养价值,与他们分享相关知识和数据,让他们明白酸奶对人体的益处;3)展示酸奶的应用及食用技巧,让学生了解酸奶的多样化用途,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3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分组进行酸奶的制作实验,让他们亲自动手体验并掌握制作技巧,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4 总结环节通过小结和讨论,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展示实验成果,并分享感想和收获,加深对酸奶的理解和认识。

四、作业设计4.1 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制作一份酸奶,并在下节课分享制作过程和体会,让他们在家庭环境中继续实践和应用所学知识。

4.2 创新作业鼓励学生开展酸奶相关的创新实践,如发明新口味、设计新包装、提出新用途等,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3 实践作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项目,如制作酸奶甜点、举办酸奶知识讲座等,激发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五、评价方式5.1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内容是否全面、准确,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得当,分析和总结能力是否深入、独到。

《酸奶的秘密》教案设计

《酸奶的秘密》教案设计

《酸奶的秘密》教案设计知识与技能1.知道酸奶是乳酸菌使鲜牛奶发酵而成的2.知道细菌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微生物3.认识到细菌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可以为人类造福,另一方面又会给人类带来危害4.知道病毒也是微生物中的一类,初步了解病菌的知识和传播途径教过程与方法1.能够尝试自己动手做酸奶2.能够描述自己做酸奶的过程,并与同伴交流3.能够收集有关细菌、病毒的资料并参与讨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享受动手制作所带来的快乐,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2.认识科学是不断地发展的,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3.学习利用互联网搜集信息,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劳动和探究成果教材分析教学重点1.认识细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2.了解细菌的形态和主要特点,知道病毒也是生物中的一类教学难点1.通过制作酸奶的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和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2.能够根据探究的主题,充分利用互联网搜集有效的信息,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和素材,同时培养学生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的精神教学过程(一)教学相关准备:鲜奶,酸奶,清洁的容器、温度计、时钟、保温瓶(杯)、糖、锅及汤匙、冷藏设施。

(二)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探究的主题1.谈话:你喝过酸奶吗?你知道哪些关于酸奶的小问题呢?2.你知道美味酸奶从何而来吗?二、动手制作酸奶1.学生交流吃酸奶的感受并猜测酸奶是怎样做成的。

(让学生提出各种可能性,教师不做任何评价;提供给学生每组一份空的酸奶瓶,让学生阅读、观察酸奶瓶上的配料表,或许他们会有所发现。

)2.教师介绍酸奶的制作。

(1)介绍做酸奶的方法(2)教师示范酸奶的制作过程。

① 煮好的鲜牛奶若干。

(具体是:在电饭锅里放入一些鲜牛奶,再加一些白糖,煮开几分钟,并将煮好的鲜牛奶倒放在碗里。

)② 待牛奶冷却到35℃~40℃的时候,把鲜牛奶倒入消过毒的保温杯(事前用开水烫一烫),并往里面加入适量的酸奶(酸奶的多少与浓度有关),仔细搅匀,并盖上盖子。

③ 保温几个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

《酸奶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酸奶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酸奶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一、前言酸奶是一种常见的乳制品,营养价值高,深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酸奶是如何制作的呢?本文将尝试解答这个问题,并通过观察酸奶制作过程,探索其背后的故事和科学原理。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酸奶的基本知识及其制作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内容1. 酸奶的定义和特性;2. 酸奶的发酵过程;3. 酸奶的营养成分及健康益处。

四、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实验探究、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进修和思考。

五、教学步骤1. 开课介绍:教师通过简单的动画或视频引入酸奶的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

2. 酸奶的定义与特性:讲解酸奶的定义、特点以及酸奶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等。

3. 酸奶的发酵过程:展示酸奶发酵的全过程,通过实物模型、动画演示等方式进行讲解。

4. 酸奶的营养成分及健康益处:讲解酸奶的营养成分,以及酸奶对健康的益处,如防止便秘、增进消化等。

5. 实验探究:设计一个关于酸奶发酵的实验项目,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做酸奶,体验并理解酸奶的制作过程。

6.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酸奶制作过程中发生的有趣故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欣赏酸奶的魅力。

六、预期效果通过本次课程的进修,学生能够掌握酸奶的基本知识,理解酸奶的制作过程,理解酸奶的营养价值,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资源准备除了课本和教室讲解外,还需要准备酸奶、酸奶模具、酸奶发酵工具(如接种环)等教学资源。

八、评判方式采用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教室表现等多方面的评判方式,以便全面了解学生的进修情况。

九、作业要求撰写一份800字摆布的论文,探讨酸奶的秘密。

论文需包含以下内容:1. 论文标题;2. 文章摘要;3. 分析酸奶制作过程的关键环节;4. 展示酸奶的实际应用;5. 总结本次进修的感受和收获。

十、后期跟进在期末考试结束后,组织一次主题为“酸奶的秘密”的交流会,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钻研效果,并互相进修、共同进步。

酸奶的秘密-苏祖桃

酸奶的秘密-苏祖桃

《酸奶的秘密》教案设计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幸福陈占梅小学苏祖桃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科学3.课时:3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初步了解酸奶的特点。

(2)在互联网上查找关于酸奶的自己喜欢的知识。

(3)在互联网上搜集关于细菌、病毒的图片、视频或文字素材。

二、教学课题和目标教学主题(教学内容):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教科书第二单元第6课《酸奶的秘密》。

教学目标:1.能够尝试自己动手做酸奶;2.能够描述自己做酸奶的过程,并与同伴交流;3.能够收集有关细菌、病毒的资料并参与讨论。

知识与技能1.知道酸奶是乳酸菌使鲜牛奶发酵而成的;2.知道细菌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微生物;3.认识到细菌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可以为人类造福,另一方面又会给人类带来危害;4.知道病毒也是微生物中的一类,初步了解病菌的知识和传播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享受动手制作所带来的快乐,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2.认识科学是不断地发展的,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3.学习利用互联网搜集信息,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劳动和探究成果。

三、教材分析本课题是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微生物》中的第一个学习主题。

从小学生大家所熟悉的酸奶开始,在亲自动手制作酸奶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找到牛奶变成酸奶的关键所在——添加新鲜酸奶,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酸奶形成的合适条件”,学习科学对比的方法,并以此验证自己的猜想,理解细菌(乳酸菌)所起的作用,由现象而探本质。

在学生认识了乳酸菌之后,通过课前学生的搜集、教师介绍细菌和病毒的主要特点、主要形态,以帮助学生对微生物有更多的了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容量。

教学重点:1.认识细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2.了解细菌的形态和主要特点,知道病毒也是生物中的一类。

教学难点:1.通过制作酸奶的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和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2.能够根据探究的主题,充分利用互联网搜集有效的信息,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和素材,同时培养学生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的精神。

小学 科学 粤教版 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 科学 粤教版 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方案
《酸奶的秘密》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微课基本信息
知识点名称:
酸奶的制作过程
学科类型与教学对象:
五年级上《酸奶的秘密》实验示范课,五年级学生适用
预计上课时间长度:
9分12秒
教学目标:
1、了解酸奶的形成原因;
2、掌握酸奶的制作过程;
3、知道酸奶的存放条件;
教学资源与环境:PPT
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从炎热的夏天人们普遍感到无胃口谈起,运用诱人的图片引出酸酸甜甜的酸奶,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呈现方式:通过播放PPT课件,教师示范讲解的方式呈现知识点。
微反思:
1、教材中只是通过一句简单的话描述酸奶形成的原因,本课突破材料的限制,通过细菌图片,学生了解酸奶的形成原因,真正体现科学“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的学科精神。
2.利用容易买到的原材料和家有的电饭煲示范酸奶的制作过程,真正让学生学后就能动手制作酸奶。
6、酸奶的存放条件:从酸奶特性出发,讲解了酸奶的存放条件。
设计理念与特色:
1.通过创设情境引出课题《酸奶的秘密》后,通过直观的图片讲解、示范教学中的抽象难懂的知识,让学生易于掌握,减少知识传播的误差。
2.通过日常活动中常见的工具和原材料做示范,真正让学生“学到致用”
3.教学内容连贯:“酸奶的成因——酸奶的制作过程——总结酸奶制作的本质——存放条件”。让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2、利用生活中容易找到的材料和工具示范制作过程,让学生学习后马上就能动手实验,减少知识传播的误差。
备注:此表已含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点评。
3.总结酸奶的制作过程,让学生体会从简单的现象描述,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微点评:(说明:如没有专家点评,可邀请科组老师进行点评。)

《酸奶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酸奶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酸奶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背景分析《酸奶的秘密》是一本生活化的科普读物,通过讲述酸奶的制作过程和营养成分,引导学生了解酸奶的重要性及其对人体的益处。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通过阅读理解、实践操作和创意表达等多种形式,深入学生对酸奶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设定1. 知识目标:了解酸奶的制作过程和营养成分,认识酸奶对人体的益处。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意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认识。

三、教学内容设计1. 阅读理解环节(1)分组阅读: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阅读《酸奶的秘密》指定章节,进行讨论和总结。

(2)小组汇报:每个小组从不同角度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

(3)问题探讨:老师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加深对酸奶知识的理解。

2. 实践操作环节(1)酸奶制作:老师向学生介绍酸奶的制作过程,并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亲自动手制作酸奶。

(2)观察记录:学生观察酸奶的发酵过程,记录下每个阶段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总结和分析。

3. 创意表达环节(1)绘画创作:学生根据对酸奶的理解和感受,进行绘画创作,表达自己对酸奶的想法和感悟。

(2)口头表达:学生结合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口头表达,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四、教学评判方式1. 阅读理解环节:根据学生的讨论和问题探讨情况,进行小组和个人表现评判。

2. 实践操作环节:评判学生酸奶制作的过程和结果,考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创意表达环节:评判学生的绘画作品和口头表达,注重对学生创意和表达能力的评判。

五、教学反思与展望通过《酸奶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学生在阅读理解、实践操作和创意表达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结合更多生活化的科普读物,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进修,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奶的秘密》教案
(一)教学目标和能力要求
1.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细菌的形态。

(2)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

(3)认识细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4)了解病毒也是生物中的一类。

2.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细菌形态的观察,进行科学的比较与描述。

(2)通过制作酸奶的活动,培养提出问题、猜测和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科学是不断地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学习。

(2)学习利用互联网搜集信息,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

(二)教学指引
2.活动指引
问题情境:创设小朋友饮用的酸奶的情景,提出问题——酸奶是怎样制成的呢?
动力制酸奶
酸奶是利用鲜奶制成的一种美味食品。

如果掌握了方法,也可以自己制作酸奶。

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亲历酸奶的制作过程,从中找出酸奶制作的关键步骤——添加新鲜酸奶;理解牛奶制成酸奶是由于细菌(乳酸菌)在起作用,感受细菌的存在。

指导学生按照书中的步骤自己动手制作酸奶。

实验前应让学生洗净双手。

第1步,认识制作酸奶的主要材料及工具:一盒新鲜牛奶和一盒酸奶,勺子(用来盛取酸奶及搅拌),盛鲜牛奶和酸奶的碗(用于调和),保温瓶(用于发酵)。

第2步,“把鲜牛奶煮开,再凉至35。

C左右”。

通常35~40。

C的温度下,乳酸菌才能充分发酵,形成酸奶。

第3步,“在牛奶中加入2勺酸奶,搅拌均匀。

”通常500毫升的鲜牛奶配125克原味酸奶一盒,加入后要搅拌均匀,使菌种均匀分布,有助于酸奶发酵完全。

第4步,“放入保温瓶中,保温10小时左右。

”放入保温瓶中是为了让乳酸菌能始终保持在适宜的温度下发酵,也可用其他密闭容器代替保温瓶,在容器外包上毛巾等保温物品。

但决不能使用实验室仪器代替,一定要使用干净卫生的食用餐具。

第5步,“把奶倒出来。

观察牛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所限,在学生操作完第4步之后,教师可以把提前10小时左右用同样方法制作的酸奶,供学生观察、品尝,比较与鲜牛奶有什么不同。

观察时,注意引导学生从颜色、气味、形态(浓度)、味道等方面进行有序观察。

学生自制的酸奶可以在放学后让学生到实验室来品尝。

最好让他们互相交换品尝,比较谁的味道更好一些,为下节课做铺垫。

作活动中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

如:改变添加酸奶时鲜牛奶的温度;改变加入酸牛奶的量;改变添加酸奶时鲜牛奶的温度;改变放入保温瓶中的保温时间等。

该实验可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用以下表格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实验记录表
第()小组成员:()特邀嘉宾:()
我们的结论:
在下一节课,可让学生互相交流研究结果,使学生认识到鲜牛奶凉至的
温度、加入酸奶的量等条件都会影响制作出来酸奶的品质。

学生的实验结果可能会有差异,教师可以让学生详细介绍制作过程,从中找出差异存在的原因。

最后根据实验较为成功的小组汇报,综合归纳的制作酸奶的经验。

并鼓励学生课后再次运用这些经验,做出更美味的酸奶。

陈健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