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学反思-2019年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学反思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是九年思想品德第七课第二节内容,与课标“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部分相对应。主要是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我国现阶段基本分配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为三大板块,即: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知识整合、拓展训练。从教学实施的情况看,教学流程设计合理,教学时间分配得当,完成了预期教学任务,实现了预期教学目标。?
一、可借鉴之处:?
1.1 课前备课一定得下大功夫,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像本节课由于是组内公开课,我进行了精心准备,课前搜集了
大量资料,包括文本资料、图片资料、MTV光碟等。对整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几经修改、完善,所以上得较为成功。我想如果每一节课我们作为教者都能够精心准备的话,教学质量定会大幅度提高。?
1.2 讲授新课环节以“活动探究”方式设计了五个活动内容。?
即:活动一:小调查――了解收入方式?
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家庭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是什么??
2、你还知道人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获取合法收入吗??
活动二:议一议――几位民营企业家的扶贫倡议?
阅读教材第93页资料,分组讨论:?
1、你是如何看待这一倡议的??
2、就如何缩小地区差距提出自己的建议?
活动三:理论探究――共同富裕?
1、如何看待我国现阶段存在的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呢??
2、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是怎样的??
3、观点辨析:到2000年全国小康实现程度为96%,其中东部基本实现中部实现78%;西部实现56%。东、中、西部发展的不平衡违背了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活动四:思考感悟――重奖科技工作者带给我们的思考?
感悟:1、看教材94页图片,从两幅图片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如果你是其中一位教育工作者或科技工作者,你最想说的一句是什么??
活动五:探究讨论――小严创业给我们的启示?
阅读教材第95页小严材料,思考:?
1、社会为小严创业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
2、小严在创业过程中体现了怎样的素质??
3、小严创业的事例给你什么启示??
4、结合家庭、学校、社会、自身实际谈谈自己的成长都有哪些有利条件??
通过五个探究活动的设计做到了教材的合理使用与课外教育资
源的有效结合,实现了师生角色的置换,以生为本,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节课的教学有90%以上的同学参与了课堂教学,参与面广,对于难点问题让中上等学生回答,简单问题侧重于学困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避免了干坐生的存在。
1.3 为突破难点问题――“允许先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这一教学内容,在合作探究环节我设计了两个内容:?
1)结合民营企业的倡议就如何缩小地区差距提建议??
2)观点辨析:到2000年全国小康实现程度为96%,其中东部基本实现中部实现78%;西部实现56%。东、中、西部发展的不平衡违背了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通过对这两个探究内容的讨论,学生对共同富裕有了理性上的认识,懂得共同富裕是一个有先有后、有快有慢的过程,只有允许部分先富,并通过他们的示范力量带动和帮助后富,最终才能实现共同富裕。而且在拓展训练环节设计的开放探究题“据有关部门统计,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这是否背离了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呢?”再一次深化了这一难点问题。?
1.4 运用多媒体呈现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照片,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开放性探究题的设计把时政热点与教材紧密相连,突出了政治学科教学的时代感。?
二、不足:?
在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方面做的不够好,如:出示完“历年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奖照片”后,应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国家重奖科技工作者说明了什么?你准备以怎样的实际行动为国家的发展建功
立业、做贡献?通过这样的探究环节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深刻地领会国家营造“四个尊重”的必要性。特别是探究完教材第95页小严创业事例后,应组织学生讨论“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自身的实际谈谈自己的成才条件,尤其是自己应如何成才?当你富起来之后你会怎样做呢?”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才能更好地实现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
可见,教学中必须注重挖掘课程内在的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一体,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