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文献综述
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国内外学术期刊文献综述
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国内外学术期刊文献综述1. 引言电子信息工程领域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沿领域之一,在这个领域中,学术期刊文献作为重要的信息源,对于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掌握科学技术动态至关重要。
本综述旨在对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国内外学术期刊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为学者们提供一个全面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和趋势的参考。
2. 文献综述2.1 国内电子信息工程学术期刊在国内,电子信息工程学术期刊数量众多,涵盖了广泛的研究领域,其中一些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例如,《电子学报》、《微电子学与计算机》、《通信学报》等是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重要学术期刊。
这些期刊包括了大量的研究文章,覆盖了从电子器件与电路设计、通信系统与网络、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可以通过订阅或参加学术会议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
2.2 国外电子信息工程学术期刊国外也有许多重要的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学术期刊。
例如,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等期刊均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水平期刊。
这些期刊以其高质量的论文和国际范围的研究网络,在推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 热点研究领域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中,有一些研究领域近年来备受关注。
以下是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研究领域:3.1 5G通信技术随着物联网的迅猛发展,5G通信技术已成为当前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
学者们致力于提高无线通信的速度、容量和可靠性,采用新的频谱利用方式、网络架构和通信协议等,以满足未来大规模连接的需求。
3.2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应用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技术,研究者们能够实现自主决策、智能控制、机器感知等功能,为电子信息系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国内外关于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安全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关于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安全的研究综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安全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及其设备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泄漏、干扰和破坏行为的科学技术和工程应用。
本文将从国内外的角度综述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安全的研究进展。
1. 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安全的意义和挑战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持续的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事件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同时,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变得更加复杂和严峻。
面对不断增长的威胁,网络安全研究需要不断创新和进步。
2. 国内网络安全研究的现状在国内,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安全的研究正逐渐发展壮大。
政府部门和高校研究机构积极投入网络安全研究,力求提高国家的网络安全水平。
以网络攻防技术研究为例,国内研究人员在入侵检测、恶意代码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此外,国内在网络安全政策制定和法规法制建设方面也有所进展。
3. 国外网络安全研究的现状在国外,许多发达国家也非常重视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安全的研究。
美国、英国、以色列等国家在网络安全技术和人才培养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美国的国家安全局(NSA)和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在网络安全标准制定和网络攻防技术研究方面具有世界领先地位。
此外,以色列在网络安全创新和研发方面也十分活跃。
4. 研究领域和技术方法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安全的研究涉及多个领域和技术方法。
其中包括入侵检测、网络安全协议、密码学、恶意代码分析、移动网络安全等。
近年来,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
这些方法在提高网络安全性能和减少人工干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5. 研究成果和创新点关于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安全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例如,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攻击能够得到及时识别和应对;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使得交易和数据的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恶意代码分析技术的进步有助于对网络威胁的识别和防范。
信息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信息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概述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工程已经成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学科领域,并在各个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就信息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信息工程的定义、研究方向、应用领域以及相关技术等内容,以期对信息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进行全面了解。
信息工程的定义信息工程是一门综合学科,它涉及计算机科学、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
信息工程的研究目标是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来处理、存储、传输和管理信息,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各种问题。
研究方向1. 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是信息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大量的数据被生成并积累,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挑战。
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处理、商业决策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方法。
2.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是信息工程领域的另一个研究方向。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让计算机具备类似人类的智能和学习能力,从而实现自动化的决策、智能化的推荐和个性化的服务。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 通信与网络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是信息工程领域的基础和核心。
随着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如无线通信、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兴起,人们对信息传输速度、传输质量以及网络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通信与网络技术的研究旨在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保障信息的安全和隐私。
应用领域1. 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和金融是信息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在网络上进行购物和支付。
信息工程技术可以提供安全、高效的电子商务平台,并为金融行业提供快速、准确的数据分析和风险评估。
2. 医疗与健康信息工程技术在医疗与健康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例如,远程医疗技术可以通过网络将专家资源和医疗服务延伸到偏远地区,提高医疗资源的分配效率。
国内外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现状研究综述
国内外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现状研究综述引言:电子信息工程领域是当今科技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其在通信、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等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为了推动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研究对该领域的现状进行综述,可以为学者和工程师提供全面的了解和指导。
本文将回顾国内外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现状,并探讨其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
一、国内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现状研究(按照子领域解析,如通信领域、计算机领域、互联网领域等)1. 通信领域:国内通信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特别是在5G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方面。
中国的通信领域已经成为全球领导者之一,4G网络覆盖范围广泛,移动支付和移动互联网服务方兴未艾。
然而,目前还有一些挑战需要克服,比如网络安全问题和频谱资源的合理利用等。
2. 计算机领域:在国内,计算机领域一直是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
中国有很多顶级的计算机研究机构和高水平科研团队,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当前的研究重点在于提高计算机性能、优化算法和探索新的计算模式。
3. 互联网领域:中国的互联网领域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互联网巨头之一。
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社交媒体等应用深入人心。
中国特色的互联网服务模式也在国际上获得了认可。
然而,对于互联网监管和隐私保护等问题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解决方案。
二、国外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现状研究(按照国家或地区划分,如美国、欧盟、亚洲等)1. 美国:美国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拥有众多顶级的研究机构和大型科技企业。
美国在硬件设计、通信技术、计算机科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优势,并在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领域持续投入大量资源。
2. 欧盟:欧盟各成员国共同致力于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在5G通信技术、物联网和智能交通系统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欧洲也在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方面加强了监管和研究。
3. 亚洲:亚洲地区的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发展迅速,各国如日本、韩国和新加坡在半导体、电子设备制造和智能制造等领域领先。
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最新技术与应用研究综述
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最新技术与应用研究综述概述:电子信息工程是现代工程技术的重要领域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技术也在不断演进和应用。
本综述将介绍一些目前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中最新的技术和应用。
一、人工智能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1.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它通过让计算机学习和识别模式来提高性能。
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机器学习可以应用于图像和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从而实现智能化的系统和设备。
2. 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种进化形式,它模拟人脑神经元网络的结构,可以自动化提取特征并进行复杂的模式识别。
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深度学习可以应用于图像识别、智能交通系统等领域。
3. 智能机器人: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机器人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智能机器人可以通过视觉、声音和触觉等感知方式与人类进行交互,并完成一系列任务,如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
二、物联网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1. 传感器网络:传感器网络是物联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传感器连接到互联网上,可以实现对现实世界的监测和控制。
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传感器网络可以用于环境监测、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
2. 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中的设备需要能够进行互联和通信,无线通信技术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蓝牙、Wi-Fi、NFC等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和数据交换。
3. 大数据分析:物联网中生成的数据量庞大且复杂,如何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成为一个挑战。
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帮助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对物联网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辅助决策和优化系统性能。
三、光电子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1. 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通信方式,其具有高速、长距离传输等优点。
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光纤通信技术可以用于构建高速互联网络,满足大数据时代对传输带宽的需求。
03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重新开题情况汇总及文献综述
姚文娟
改:室内信号覆盖系统设计
许振城
未开题
(没有收到开题报告)
未做
(没有上交文献综述)
109
03电信A2班
103023061
倪胜益
模拟多路传输系统—发送端的信号合路
徐鸿鹄
未开题
(没有收到开题报告)
未做
(没有上交文献综述)
更改毕业设计课题重新开题和文献综述
111
03电信B2班
203023056
重新开题
开题报告缺乏对密码锁具体设计功能要求的描述(毕业设计任务不明确)以及实现的具体电路图(不清楚设计方案)和工作原理描述。
重做
着重修改文献综述第三部分,确实调研一下目前密码锁具体实现的方案有哪些。
就原课题重新开题和文献综述
11
03电信B2班
203023040
沈卿
可调恒温箱
张磊
同意开题
重做
文献综述内容与开题报告重复,不合文献综述要求。
蔡勇勇
卷积的动态显示
徐鸿鹄
未开题
(没有收到开题报告)
未做
(没有上交文献综述)
112
03电信A1班
103023015
沈伟
基于asp-mssql的分类信息程序开发
徐鸿鹄
同意开题
及格
122
03电子信息B1
203023023
黄步耕
改:汽车电动手刹设计
张晓春
重新开题
开题报告缺乏对汽车自动手刹的基本了解。(不清楚毕业设计任务的具体内容)。
03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重新开题情况汇总及文献综述成绩
序号
班级
学号
姓名
课题名称
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经典研究成果综述
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经典研究成果综述从电子信息的发展历程来看,电子信息工程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为重要和快速发展的领域之一。
众多学者和科研人员在这个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卓越的成果,为推动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和技术的革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对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经典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总结并回顾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
一、数字通信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数字通信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这一领域,有许多经典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和纠错码技术、多路复用技术等。
调制解调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它负责将信息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载波信号,MPSK 和MQAM等调制技术是这一方向的经典研究成果。
而信道编码和纠错码技术则可以增加通信系统的鲁棒性和抗干扰性,经典的FEC和BCH编码技术在这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此外,多路复用技术能够提高信号传输的效率,时分复用和频分复用是这一方向的经典研究成果。
二、无线通信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无线通信技术也成为了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中备受关注的方向。
在这个领域,经典研究成果包括多址技术、调度算法、信道评估和增强传输技术等。
多址技术是无线通信中实现多用户同时传输的重要手段,CDMA和TDMA是这方面的经典研究成果。
调度算法能够合理地分配无线资源,提高无线网络的性能,最大权重调度算法和最小传输功率调度算法是这方面的经典研究成果。
信道评估和增强传输技术则可以提高无线通信的信号质量和传输速率,MIMO和OFDM是这一方向的经典研究成果。
三、图像与信号处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图像与信号处理是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在这个领域,有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包括数字图像处理、语音识别和音视频编解码等。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图像增强、图像压缩和目标检测等领域,其中,离散余弦变换和小波变换是图像处理中的经典研究成果。
语音识别技术则可以将语音信号转换为可理解的文字信息,GMM-HMM模型和DNN模型是这一方向的经典研究成果。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重要性和需要的人才也逐渐增加。
为了满足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的需求,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并要求学生完成一篇毕业论文。
本文将围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展开讨论,包括论文写作的步骤、要点与常见问题解决方案等。
一、论文写作步骤1. 选题选择一个合适的论文题目是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
合适的题目应该是有挑战性的、与当代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相关的、对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意义的。
2.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已有文献资料的梳理和分析,既可以帮助研究者对相关领域进行了解和认识,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为论文的研究内容提供理论支撑。
3. 设计与实验设计与实验是论文的核心部分,通过设计并实际完成相关实验,可以验证提出的假设、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以及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和改进。
4. 数据分析与结果展示在数据分析与结果展示阶段,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并将结果以图表、表格等形式进行直观展示。
5. 论文撰写与排版在论文撰写与排版时,要遵循学术规范,正确引用文献资料,合理组织论文结构,确保论文的逻辑性和可读性。
二、论文写作要点1. 小题大作论文题目应具备针对性,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从整体上把握好研究的范围。
题目可以明确显示研究方向和问题,吸引读者的兴趣。
2. 条理清晰论文的结构要清晰合理,逻辑条理。
将整篇论文分为引言、绪论、理论分析、实验与设计、结果分析、结论等部分,每个部分之间要有明确的联系。
3. 数据准确在实验过程中,必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数据的处理要合理、全面,数据分析的方法要准确,并对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
4. 文献引用规范在论文中引用文献时,应当严格按照学术规范进行。
在引用的同时,还要给予相关文献应有的评价和批判。
5. 表述简明在论文写作中,应力求用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尽量避免使用复杂的句式和长篇大论的回旋曲折,让读者能够快速理解论文的内容和要点。
电子信息工程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
电子信息工程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电子信息工程是现代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涵盖了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个学科。
在国内外,电子信息工程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将对电子信息工程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学习者提供参考。
国内电子信息工程研究方面,我国在通信技术、信息处理与存储、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
在通信技术方面,我国的5G技术研究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将推动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
在信息处理与存储方面,我国的大数据技术研究成果丰富,实现了数据的高效处理和存储。
在集成电路设计方面,我国在芯片设计与制造上有了显著进步,推动了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
国外电子信息工程研究方面,各个国家也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相关研究。
美国作为世界科技强国,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有着领先地位。
美国在通信协议、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引领了全球发展。
欧洲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在集成电路技术、无线通信和光通信等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亚洲地区的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地,在半导体制造、显示技术和通信网络等领域也展现出强大的研究实力。
除了上述主要的研究方向外,电子信息工程的综合应用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在智能交通系统方面,国内外的研究者致力于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率。
在医疗技术方面,研究人员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开发了各种医疗设备和医疗信息系统,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在智能制造领域,研究人员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了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生产力和产品质量。
此外,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越来越凸显。
研究人员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相应的技术和方法,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网络攻击和信息泄露风险。
另外,电子信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研究人员需要注重节能减排、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推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电子类专业 文献综述 例文
文献综述一、前言:信号发生器,它是一种能产生标准信号的电子仪器,是工业生产、科研、电工和电子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之一。
信号发生器种类较多,性能各有差别,但它们都可以产生不同频率的正弦波、调幅波、调频波信号,以及各种频率的方波、三角波、锯齿波和正负脉冲波信号等。
利用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信号,可以对元器件的性能及参数进行测量,还可以对电工和电子产品进行指数验证、参数调整及性能鉴定。
在多数电路传递网络中、电容与电感组合电路、电容与电阻组合电路及信号调制器的频率、相位的检测中都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因此,研究信号发生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
在1980年代以前,信号发生器全部属于模拟方式,借助电阻电容,电感电容、谐振腔、同轴线作为振荡回路产生正弦或其它函数波形。
频率的变动由机械驱动可变元件,如电容器或谐振腔来完成,往往调节范围受到限制。
1980年以后,数字技术日益成熟,信号发生器绝大部分不再使用机械驱动而采用数字电路,从一个频率基准由数字合成电路产生可变频率信号。
进入90年代末,数字合成技术使信号发生器变为非常轻便、覆盖频率范围宽、输出动态范围大、容易编程、适用性强和使用方便的激励源。
二、历史背景及意义:目前,市场上的信号发生器多种多样,一般按频带分为以下几种:超高频:频率范围1MHz以上,可达几十兆赫兹。
高频:几百千赫兹到几兆赫兹。
低频:频率范围为几十赫兹到几百千赫。
超低频:频率范围为零点几赫兹到几百赫兹。
超高频信号发生器,产生波形一般用LC振荡电路。
高频、低频和超低频信号发生器,大多使用文氏桥振荡电路,即RC振荡电路,通过改变电容和电阻值,改变频率。
用以上原理设计的信号发生器,其输出波形一般只有两种,即正弦波和脉冲波,其零点不可调。
而且价格也比较贵,一般在几百元左右。
在实际应用中,超低频波和高频波一般是不用的,一般用中频,即几十赫兹到几十千赫兹。
三、研究内容:(1)概述设计目的、介绍单片机概况。
为以后几章的介绍奠定基础。
文献综述(电子类)
养鸡场控制系统设计概述摘要在现在日常的价格敏感的消费电子产品中,单片机可以说是具有极强的优势,其中应用最广,并且需求量巨大的当属电子万年历,电子万年历在家庭、学校、车站等方面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都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由于电子芯片发展速度迅猛,工艺逐渐成熟,稳定性好,价格便宜,准确度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使用,所以正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新的消费热点,对于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子万年历的研究是有价值的。
本文经过查看多平相关论文之后,寻求到一种最优秀的解决方案,使用ATM89C51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并且使用美国DALLAS公司开发的时钟芯片DS1302作为时间控制芯片,显示器部分是由HD61202液晶显示控制驱动器和HD61203液晶显示器组成的,通过上面这几个主要部件再加上外围电路的铺设,实现电子万年历的设计,使LCD液晶显示器显示年、月、日、星期、小时、分钟、秒等功能,具有温度测量功能,具备年、月、日、星期、时、分、秒校准功能,同时还具有自动调节闰年功能。
我抛弃了以前使用模拟电路的传统方法,采用这种芯片集成的方法,使得整个产品稳定性更高,出错率更低,适应性更广,使用起来更加简便。
关键词:单片机,528电子万年历,ATM89C51,DS1302引言从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虽然相对于传统行业这段时间并不长,但是对于电子行业来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摩尔定律,每当十年左右电子行业技术生产力将会翻一番,这个预言已经被证实,时钟日历作为计时的重要工具很早以前已经被大家所熟识,自从发明开始一直到现在人们不断地在改造,期待它的准确性和性价比方面的平衡,从早期的人们使用天上的星辰来计算时间,后来用日晷来计算时间,再到后来就逐渐有了钟表,当然那时的钟表准确性和便携性都比较差,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新的解决方案出现了,利用单片机制作的万年历自己可以显示日期又可以显示每天的时间,功能多样化而且准确率比较高,开发成本较低,推广性很好,可以在民众之间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人们都有了自己的计时工具,为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工科电子类文献综述-模板
1 ,计数结 fs
果为 N,则根据 Twx =
N =NTs 就可得出测量结果。这种脉宽测量方法与周期测量方法基本 fs
4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相同。根据测频、测周误差分析,在不同的测量档位,选择合理的时基信号频率,可以降 低测量误差,在此给出数字频率计的量程档位与时基信号分配,如表 1 所示。本文将数 字频率计分成 6 个量程档位, 在 1MHz、 100kHz、 10kHz 量程档位完成频率测量; 在 1ms、 10ms、100ms 量程档位完成周期测量。
2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频率计型号主要有 53181A、53131A、53132A。同时,Agilent 科技公司还推出微波频率 计:53150A、53151A、53152A(频率测量范围最高可达 46G)。 从长远看,数字频率计的高度集成化和智能化,是无数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也是 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其逐步走向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历史发展
1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电子计数器是一种基础测量仪器,到目前为止已有30多年的发展史。早期,设计师们 追求的目标主要是扩展测量范围,再加上提高测量精度、稳定度等,这些也是人们衡量电 子计算器的技术水平, 决定电子计数器价格高低的主要依据。 目前这些基本技术日臻完善, 成熟。应用现代技术可以轻松地将电子计数器的测频上限扩展到微波频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用户对电子技术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低档产品要求使用操 作方便,量程(足够)宽,可靠性高,价格低。而对于中高档产品,则要求有高分辨率, 高精度,高稳定度,高测量速率;除通常通用计数器所具有的功能外,还要有数据处理功 能,系统分析功能,时域分析功能等等,或者包含电压测量等其他功能。这些要求有的已 经实现或者部分实现,但要真正完美的实现这些目标,对于生产厂家来说,还有许多工作 要做,而不是表面看来似乎发展到头了。 另外数字电路制造工业的进步,使得系统设计人员能在更小的空间内实现更多的功 能,从而提供系统的可靠性和速度。现如今,数字频率计已经不仅仅是测量信号频率的装 置了, 用它还可以测量方波脉冲的脉宽。 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数字频率计也发挥着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 例如用数字频率计来监控生产过程,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系统运行中的异常状 况,以便给人们争取时间处理。 对于频率计的设计目前也有专用芯片可以实现, 例如用 MAXIM 公司的 ICM7240 来设计 频率计。 但是由于这种芯片的计数频率比较低, 远远不能达到在一些场合需要测量很高的 频率要求, 而且测量精度也受到芯片本身的限制。 但是工作者提出的用 AT89C51 单片机设 计频率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精度较高、等精度和宽范围频率计的设计。 目前国内生产频率计的厂家比较少, 大多数以欧美厂家占领国际市场。 欧美频率计厂 家主要有:Pendulum Instruments 和 Agilent 科技。 Pendulum Instruments 公司是一家瑞典公司, 总部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Pendulum 公司源于 Philips 公司的时间、频率部门,在时间频率测量领域具有 40 多年的研发生产经 历。 Pendulum Instruments 公司常规频率计型号主要有: CNT-91、 CNT-90、 CNT-81、 CNT-85。 同时,Pendulum Instruments 公司还推出銣钟时基频率计 CNT-91R、CNT-85R。以及微波 频率计 CNT-90XL(频率测量范围高达 60G)。 Agilent 科技公司是一家美国公司,总部位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Agilent 科技公司成 立于 1939 年,在电子测量领域也有着 70 多年的研发生产经历。Agilent 科技公司的常规
电子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电子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概述: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一个涵盖广泛且高度发展的领域,涉及电子设备、电路、通信技术等多个方面。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旨在对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1.1 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定义和发展概况1.2 电子科学与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重要性1.3 电子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意义和挑战二、电子器件与材料研究2.1 半导体器件的发展与应用2.2 纳米材料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2.3 光电子器件的研究与发展2.4 复合材料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三、电路设计与优化3.1 数字电路设计与优化算法3.2 模拟电路设计与优化方法3.3 高频电路设计与射频技术3.4 低功耗电路设计与优化策略四、电磁场与无线通信技术4.1 电磁场理论与模拟方法4.2 高频电磁场与天线技术4.3 5G通信与物联网技术4.4 宽带通信与射频能量传输五、信号处理与图像处理技术5.1 信号处理算法与方法5.2 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5.3 嵌入式图像处理与识别5.4 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的设计与应用六、电子系统与集成电路设计6.1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设计6.2 电子系统的集成与优化6.3 多核处理器与并行计算6.4 特定应用电子系统与芯片设计七、电力电子技术与能源管理7.1 电力电子转换技术与拓扑结构7.2 电能质量控制与优化7.3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集成与管理7.4 电力电子应用于交通与工业领域八、电子科学与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8.1 人工智能在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应用8.2 可穿戴电子设备与柔性电子技术8.3 生物电子技术与医疗电子设备8.4 纳电子学与量子电子技术结语:通过对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可以看出该领域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突破,但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电子科学与技术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应用的实现。
基于大数据的电子信息工程研究综述
基于大数据的电子信息工程研究综述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其中,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对大数据的应用尤为突出。
本文将针对基于大数据的电子信息工程研究进行综述,探讨其应用领域、算法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便更好地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首先,大数据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应用可分为多个方面。
其中包括网络安全、通信网络、电子设备调试与维修、电子产品设计与制造、智能监控与控制等。
在网络安全方面,大数据技术可以用于分析和识别网络攻击行为,对网络安全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在通信网络方面,大数据技术可以对网络数据进行分析和优化,提高通信效率和质量。
在电子设备调试与维修方面,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大量设备数据,实现故障诊断与预测,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在电子产品设计与制造方面,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分析用户行为和需求,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在智能监控与控制方面,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分析传感器数据和环境数据,实现智能化的监控和控制,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行效率。
其次,在基于大数据的电子信息工程研究中,涉及到的算法模型也多种多样。
常见的算法包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
数据挖掘算法可以通过对大量的电子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挖掘出其中的隐藏模式和关联规则。
机器学习算法可以通过对大数据的学习和训练,实现对未知数据的预测和分类。
而深度学习算法则是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算法,通过多层次的网络结构,可以进行更加复杂和高级的学习和推理。
这些算法模型的应用使得基于大数据的电子信息工程研究能够更加准确地分析和处理电子信息数据,提高工程实践的效果和效率。
此外,在基于大数据的电子信息工程研究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大数据的采集和处理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计算资源,对硬件设备和存储容量的要求较高。
其次,大数据中存在着噪声和异常数据,对数据清洗和预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完整版)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范文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红外遥控电动玩具车的设计学生:程非学号:***********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2010.4指导教师:王**四川理工学院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二○一四年三月1前言1.1 研究方向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电器走进了普通老百姓的家庭,而这些家用电器大都由红外遥控器操控,过多不同遥控器的混合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
因此,设计一种智能化的学习型遥控器,学习各种家用电器的遥控编码,实现用一个遥控器控制所有家电,已成为迫切需求。
首先对红外遥控接收及发射原理进行分析,通过对红外编码理论的学习,设计以MSP430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遥控器。
其各个模块设计如下:红外遥控信号接收,红外接收器把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经光电二极管转化成电信号,再对电信号进行解调,恢复为带有一定功能指令码的脉冲编码;接着是红外编码学习,利用单片机的输入捕捉功能捕捉载波的跳变沿,并通过定时器计时记下载波的周期和红外信号的波形特征,进行实时编码;存储电路设计,采用I2C总线的串行E2PROM(24C256)作为片外存储器,其存储容量为8192个字节,能够满足所需要的存取需求;最后是红外发射电路的设计,当从存储模块中获取某红外编码指令后,提取红外信号的波形特征信息并进行波形还原;将其调制到38KHZ的载波信号上,通过三极管放大电路驱动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红外信号,达到红外控制的目的。
目前,国外进口的万能遥控器价格比较昂贵,还不能真正走进普通老百姓的家中。
本文在总结和分析国外设计的基础上,设计一款以MSP430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型遥控器,通过对电视机和空调的遥控编码进行学习,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2 发展历史红外遥控由来已久,但是进入90年代,这一技术又有新的发张,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红外遥控是一种无线、非接触控制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息传输可靠,功耗低,成本低,易实现等显著优点,被诸多电子设备特别是家用电器广泛采用,并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计算机系统中。
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一、引言电子信息工程是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领域之一,涵盖了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多个子学科。
本文旨在综述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讨论其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二、发展历程1. 国内电子信息工程研究的发展历程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从80年代到21世纪初,国内电子信息工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尤其是在通信和计算机领域。
从早期的网络通信技术到现在的5G和物联网,中国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研究得到了全球的认可。
2. 国外电子信息工程研究的发展历程在国外,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研究也经历了长期的发展。
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一直处于该领域的前沿。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等方面的研究,国外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三、主要研究方向1. 通信技术通信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
研究方向包括无线通信技术、光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等。
国内外的研究者们致力于提升通信网络的可靠性、速度和安全性。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中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等都是当前热门的研究课题。
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努力开发新的算法和技术,以提高计算机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
3. 电子技术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领域最基础的研究方向。
研究内容包括集成电路设计、电子元器件等。
国内外的研究者一直在致力于提升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功能。
四、研究成果与应用领域1. 通信领域在通信领域,5G技术、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逐渐成熟。
国内外的研究者不断探索新的通信模式和技术,以满足人们对快速、可靠通信的需求。
2. 计算机领域在计算机领域,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已经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
例如,人脸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在社交媒体、金融、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 电子器件与技术在电子器件与技术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型电子器件被开发出来,例如柔性显示技术、微纳电子技术等。
电子信息工程文献综述
电子信息工程文献综述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文献综述前言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单片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了,并且已经逐渐地发展成为了一门比较关键的技术学科。
本人设计的论题是《基于单片机的音乐盒设计》。
本文所介绍的是一种比较简易的单片机音乐盒的设计以及其相关的实现方案,利用的是AT89S52单片机。
通过乐谱的音节以及节拍混排的方式进行了一次编码,从而实现了乐曲的播放这一功能。
当今社会,应用单片机的产品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很难找到哪个领域没有单片机的足迹。
现在,这种单片机的使用领域已十分广泛,如智能仪表、实时工控、通讯设备、导航系统、家用电器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
因此,单片机的学习、开发与应用将造就一批计算机应用与智能化控制的工程师和科学家。
科技越发达,智能化的东西就越多。
学习单片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大学期间的必修课。
在国内单片机学习呈上升趋势,但是很多人学习时没有头绪,不知道从何下手。
面对种类繁多的各类开发板,仿真器,让初学者无所事从,不但多花钱还多走不少弯路,学生学习单片机没有大的资金投入,能够做到少花钱多办事才是最好的。
胡文金在《单片机应用技术实训教程》中指出单片机技术重在应用。
单片机从实训概述、开发环境、指令系统实验、程序设计实验、CPU集成功能部件实验、接口实验、基本型训练项目、强化实训项目、应用系统开发技术和应用系统开发实例。
本书虽以高职高专实训教程的名义编写,但就实质而言,单片机的应用大多和学历层次无关,而是取决于要从事的这项工作本身的需要或已经具有多少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所以,本书可作为电气类、计算机类和机电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用书,也可用做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蒋力培在《单片机微机系统实用教程》中以掌握国内最为流行的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工业应用技术为教学目标,以实例分析与动手训练为主线,系统地阐述了单片微机应用系统的结构、原理及应用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研究综述
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研究综述一、引言电子信息工程是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核心领域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的扩大,人们对电子产品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旨在对电子信息工程中可靠性与安全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当前的挑战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可靠性的研究进展1. 可靠性定义及评估方法可靠性是指电子产品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保持正常功能的能力。
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可靠性定义和评估方法,如失效概率、故障树分析、可靠性增益模型等。
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工程师提前发现产品的潜在问题,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可靠性。
2. 可靠性设计与优化可靠性设计是电子信息工程中的核心任务之一。
通过采用冗余设计、优化布局、系统监测等手段,可以提高电子产品的可靠性。
此外,运用可靠性建模、可靠性测试和故障分析等方法,可以优化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并提供制造商和维护人员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案。
3. 故障诊断与预测及时准确地诊断和预测电子产品的故障是提高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故障诊断和预测方法,如模型检测、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
这些方法能够根据已有的故障信息和指标,快速准确地判断和预测系统故障,从而及时采取维修措施,提高可靠性和延长产品寿命。
三、安全性的研究进展1. 安全性定义及评估方法安全性是指电子信息系统抵御各种恶意攻击和非法访问的能力。
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安全性定义和评估方法,如威胁建模、漏洞分析、风险评估等。
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工程师发现系统的安全漏洞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2. 安全性设计与优化安全性设计是保障电子产品安全的重要步骤。
通过采用加密技术、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手段,可以提高电子产品的安全性。
此外,使用可信计算、安全编码和安全测试等方法,可以优化系统的安全性,并提供针对性的安全改进方案。
3. 安全监测与防御及时监测和防御各种安全威胁是保障系统安全的关键步骤。
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安全监测和防御方法,如入侵检测、网络流量分析、威胁情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单片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了,并且已经逐渐地发展成为了一门比较关键的技术学科。
本人设计的论题是《基于单片机的音乐盒设计》。
本文所介绍的是一种比较简易的单片机音乐盒的设计以及其相关的实现方案,利用的是AT89S52单片机。
通过乐谱的音节以及节拍混排的方式进行了一次编码,从而实现了乐曲的播放这一功能。
当今社会,应用单片机的产品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很难找到哪个领域没有单片机的足迹。
现在,这种单片机的使用领域已十分广泛,如智能仪表、实时工控、通讯设备、导航系统、家用电器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
因此,单片机的学习、开发与应用将造就一批计算机应用与智能化控制的工程师和科学家。
科技越发达,智能化的东西就越多。
学习单片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大学期间的必修课。
在国内单片机学习呈上升趋势,但是很多人学习时没有头绪,不知道从何下手。
面对种类繁多的各类开发板,仿真器,让初学者无所事从,不但多花钱还多走不少弯路,学生学习单片机没有大的资金投入,能够做到少花钱多办事才是最好的。
胡文金在《单片机应用技术实训教程》中指出单片机技术重在应用。
单片机从实训概述、开发环境、指令系统实验、程序设计实验、CPU集成功能部件实验、接口实验、基本型训练项目、强化实训项目、应用系统开发技术和应用系统开发实例。
本书虽以高职高专实训教程的名义编写,但就实质而言,单片机的应用大多和学历层次无关,而是取决于要从事的这项工作本身的需要或已经具有多少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所以,本书可作为电气类、计算机类和机电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用书,也可用做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蒋力培在《单片机微机系统实用教程》中以掌握国内最为流行的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工业应用技术为教学目标,以实例分析与动手训练为主线,系统地阐述了单片微机应用系统的结构、原理及应用技术。
本教程改变了传统教材文献资料式的编写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应用能力为教学突破口,在应用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简要讲述单片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实例分析与动手实践及进一步扩展应用知识,使教学内容理论结合实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全书主要内容有单片微机内部结构与资源,单片微机工作原理,存储器的结构与地址分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单片微机接口技术及应用实例等
Intel8051系列是我们在大学课堂中学习的。
因此本课题围绕8051系列单片机设计,从电路图绘制,PCB板设计,硬件焊接,程序设计,在线仿真到各项功能实现,目的在于让学生将课堂上学来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对单片机的认识,学习专业软件的操作,熟悉制作过程,掌握一门技能,加强专业知识的掌握。
也增加学生的实践经历,为学生就业提供一个可选方向,拓展就业渠道。
工信部肖华在《构建芯片与整机大产业链》中回顾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各种内外因素,指出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将在“十二五”期间得到迅猛发展。
我国自己的芯片自主创新能力有较大提高,产业结构逐步优化,资源整合步伐加快,封装测试仍然是产业的主体。
分析当前的形势,全球竞争更加激烈,竞争中有挑战也有机遇,“Google-ARM模式”的出现使原有的“WINTEL体系”受到了挑战,基于ARM 公司CPU核的嵌入式处理器已占据市场总销售量的75%以上,只要我们正视并解决自
身所存在的问题,在积极政策的环境下就会有新的突破。
古龙电子公司在《如何选择嵌入式微处理器》中介绍了在选择嵌入式芯片时所考虑的几个因素:性能、功耗、价格、供货保证、开发工具的配备以及工程师过去对这种处理器的经验和软件的支持等,来决定用户使用哪一种处理器。
接着对市场上常见的嵌入式微处理器及其主要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分别对要求高性能、低功耗和集成化三方面的芯片进行了介绍。
该文是选择芯片的一个指导。
《MS-C51系列单片机的各种资料》中对单片机的基础知识进行了导入式介绍,包括单片机的发展历史、基本结构及特性,还介绍了目前单片机的各个应用方面,接下来简要介绍了单片机的系统结构和开发方法,并以8051单片机为例讲解了单片机的引脚及相关功能,最后对常见到C51系列单片机分厂家进行了介绍,这是C51系列单片机选择的指南。
文章还介绍了单片机的其他内容,包括应用前景及安全等。
教材《单片机微型机原理、应用与实验》中以AT89C52为例阐明了单片机的一般原理和应用技术,详细介绍了单片机的基本部件、基本概念和系统结构,对51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介绍了系统扩展、设备接口技术等硬件知识,最后以典型实例介绍了C51的程序设计方法。
探斫工作室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圣经》这本书介绍新一代移动信息刚起步的阶段,作者以实战经验绞尽脑汁,通过多种人性化角度的思维模式,试图划清这新兴嵌入式系统技术的轮廓,引导读者洞悉其模糊地带,彻底分析整合通信、信息与娱乐于一身的嵌入式系统技术。
书中第二章嵌入式SoC硬件系统概论,对嵌入式CPU的各大家族的发展进行了详尽的描绘,对了解各种芯片的基本知识很有帮助。
英国ARM公司的《调试嵌入式处理器的几种常用方法》中简要回顾了几种调试处理器系统的常见方法,并介绍了ARM公司新开发的调试方法,即通过使用电路内仿真器(In Circuit Emulators)、监控程序(Monitor Programs) 和逻辑分析仪(Logic Analysers)解决存在的问题,这种方法到现在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mbedded SNMP Network Management Manager in Web-based Mode》一文中介绍了将网络SNMP管理器嵌入到嵌入式设备中,实现嵌入式设备的网络管理。
该文将嵌入式网络管理的结构基于SNMP代理和web模式在Linux系统中呈现了出来,最后阐明了SNMP在嵌入式网络管理下的实现策略。
在目前的国内外市场中,主要单片机学习教学电路中,仿真器与开发板是分开的,且仿真器造价高,使用中仿真头易损坏。
开发板种类多,不系统,应用中两者接合投
资太高,学校投入太大。
因仿真器与学习板是分开的,学生学习东西也少,板子做完后,学生只能留有学习板,想在课余再学习,终究因没有仿真器而受限止,实用性小,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现在可以说单片机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世界上各大芯片制造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单片机,从8位、16位到32位,数不胜数,应有尽有,有与主流C51系列兼容的,也有不兼容的,但它们各具特色,互成互补,为单片机的应用提供广阔的天地。
微型单片化现在常规的单片机普遍都是将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取数据存储(RAM)、只读程序存储器(ROM)、并行和串行通信接口,中断系统、定时电路、时钟电路集成在一块单一的芯片上,增强型的单片机集成了如A/D转换器、PMW(脉宽调制电路)、WDT(看门狗)、有些单片机将LCD(液晶)驱动电路都集成在单一的芯片上,这样单片机包含的单元电路就更多,功能就越强大。
甚至单片机厂商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量身定做,制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单片机芯片。
此外,现在的产品普遍要求体积小、重量轻,这就要求单片机除了功能强和功耗低外,还要求其体积要小。
现在的许多单片机都具有多种封装形式,其中SMD(表面封装)越来越受欢迎,使得由单片机构成的系统正朝微型化方向发展。
结论
21世纪,电子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其推动下,现代电子产品几乎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现代电子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也越来越快。
目前,单片机正朝着高性能和多品种方向发展趋势将是进一步向着CMOS化、低功耗、小体积、大容量、高性能、低价格和外围电路内装化等几个方面发展。
单片机应用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控制系统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
从前必须由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实现的大部分功能,现在已能用单片机通过软件方法来实现了。
这种软件代替硬件的控制技术也称为微控制技术,是传统控制技术的一次革命。
单片机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很难找到哪个领域没有单片机的踪迹。
导弹的导航装置,飞机上各种仪表的控制,计算机的网络通讯与数据传输,工业自动化过程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广泛使用的各种智能IC卡,民用豪华轿车的安全保障系统,录像机、摄像机、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以及程控玩具、电子宠物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
我们应该把所学的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此次的音乐盒设计给我奠定了一个实践基础,我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磨练自己,使自己适应社会激烈的竞争。